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6 00:12:28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1)

一、心系群众深驻基层

驻村后,他坚持深入到群众一线,积极开展了进户走访工作,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该地区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别28户贫困户及两百多户非贫困户进行走访,摸清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情况,重点了解了该地区致贫原因和群众需求。同时在与群众的交流过程中,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规定进行普及,让群众逐渐了解和认识到各项惠民政策,为取得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强抓党建惠及宣传

由于基层党建异常薄弱,全场仅有农村党员2名。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以抓党建,强堡垒,作为工作的重心,多措并举,狠抓党建工作,不断强化了这一基层堡垒作用,一方面是组建了3个基层党支部,支部班子以组织任命的方式,由6名党工委领导干部分别兼任3个支部书记和副书记,由畜场原一、二、三分场支部书记分别兼任支部委员。另一方面成立了3个村委员筹备委员会,按照每个村筹备委员会成员由1名主任委员和4名委员的原则,采取户代表选举的方式产生了11名筹委会委员。同时在各支部的宣传发动下,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6名;并并按照乡镇标准积极加快正规化建设。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2)

【正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选派277.8万人驻村帮扶,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解决贫困村基层领导和组织力量不足的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很自豪,能够为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斗贡献一份力量,见证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胜利时刻。”这是云南省民宗委派驻大理州漾濞县驻村工作队总队长郭启华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每一位脱贫攻坚“战士”心中藏着的一句话,这句深刻在他们心里的话成了他们走村入户,找穷困、破穷根的深深信念。

爬坡过坎,走出帮贫助困的底气

“整天坐在办公室,是干不了扶贫的。”郭启华说,“不仅要听,要看,还要问,把见到的听到的问到的情况结合起来,才能看得清楚存在的问题,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这样心里才有底气,最终这些底气才能成为打开问题这把锁的钥匙”。

2018年2月,郭启华被下派到漾濞彝族自治县挂任县委副书记、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2018年2月23日到漾濞县报到,报到后的第三天,还来不及认识班子的成员,郭启华便迅速投入到了漾濞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之后的90多天里,他以平均每天200多公里的行程,跑遍了漾濞的村村寨寨,漾濞县186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留下了他践行为民服务初心使命的脚印和他对漾濞人民深厚的感情。他将贫困村作为调研的重点,且每到一处都听取工作开展情况,细心查看台账资料,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措施和意见。在调研中,他把18个贫困村和6个深度贫困村的情况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对照,找出贫困原因,并对症列出解决问题的清单,绘制出脱贫攻坚作战图,按照作战图逐一推进。

据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忆,最多的一天,郭启华跑了四个乡镇五个村,差不多500多公里,到了晚上8点多才吃晚饭,回到住所已经快凌晨。他就是这样一个和工作较真、和自己较真的人,他把时间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他说他自己是下派干部,留在漾濞的时间不长,因此,他要把自己的每一分钟都用好,用在为漾濞的脱贫攻坚谋出路,为漾濞1.5万多贫困人口谋致富上。

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用双脚丈量了漾濞县大地,也走进了贫困户的心里。贫困户梅寿生是他的“亲家”,因病致贫,于2014年7月纳入建档立卡户,自从挂钩帮扶梅寿生一家以来,郭启华为其解决了住房翻新费用,为其带去了药品、衣服、食品,带领他们找到了产业发展之路,于2018年成功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梅寿生一家对他的帮扶充满了感激,有一次工作队入户遍访,梅寿生之妻拉着工作队员的手一直细数这个“亲家”对自家的帮扶,说道:“我家日子不好过,但省里来的‘亲家’没有嫌弃我们,经常到我家来,跟我们商量对策,教我们怎样发展致富,还给我们带来了药和用的、吃的,还帮我们把房子翻修了,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已经把他当成真正的‘亲家’了。”说着说着,她不禁潸然泪下。

严管厚爱,打造干事创业的队伍

郭启华深知,作为驻村工作队总队长,管理好全县的65支工作队、151名驻村工作队员是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也是自己作为脱贫攻坚“战斗队”队长的职责,要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最重要的便是发挥驻村工作队队员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他每到一个村都要打开冰箱去看一看有没有肉,到菜地里看看有没有菜,到宿舍看看环境。同时,他耐心地听取驻村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驻村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了解,他发现许多村委会离乡镇较远,购买食材不是特别方便,而村干部由于离家近,大部分都不在村委会吃饭,导致驻村工作队员吃饭成了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郭启华对全县65个村尤其是18个贫困村和6个深度贫困村提出要求,成功开创了驻村工作队“三个一”模式(即每支工作队都要办好一个食堂、建好一个鸡圈、种好一块菜地),实现了“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解决了驻村工作队员吃饭的问题,让驻村工作队员安心驻村。

此外,他还积极督促各单位为驻村工作队和队员落实工作经费及个人生活补助。同时,对每一位生病住院的工作队员进行探望慰问,让工作队员虽离家也有家的归属感。这也刚好符合郭启华说的“驻村工作很辛苦,单纯地用规章制度去要求他们是不行的,得想办法不仅让他们下得来,还要驻得稳,更重要的是要干实事。”郭启华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让驻村工作队员找到归属感,驻村要有住家的感觉”。

厚爱的同时,他对工作队员的管理也毫不放松,他提出并构建了“四合一”的大工作队管理模式,将村干部班子、乡镇挂村领导及联络员一同纳入驻村扶贫工作队进行管理,树立了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整体意识,解决了原来驻村扶贫工作中下派工作队、村干部、乡镇干部的“三张皮”问题,整合了县、乡、村、驻村工作队四级力量。严格按照中央、省、州、县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加强对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严格遵守“八必须”“八严禁”纪律要求,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云岭先锋APP签到制度,建立和完善督查机制,实行视频点名、随机抽查、明察暗访,实施月测评末位通报、约谈制,每月一通报、每月一约谈,极大地提高了驻村工作队的管理水平。

通过构建“四合一”大工作队管理模式和驻村工作队“三个一”模式,全面加强驻村工作队及队员管理,在全县驻村工作队员中形成了下得来、驻得稳、能干事、干实事的氛围,成为夺取脱贫攻坚胜利的“突击队”。2018年漾濞县驻村扶贫工作总结得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要求省扶贫办将漾濞驻村扶贫经验作为典型,向全省各地推广。

劳心劳力,引来脱贫富民的资金

扶贫项目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力支撑,特别是扶贫产业项目的建设更是脱贫攻坚的坚实基础。“干驻村扶贫工作不仅人要驻村,关键还是要把资金和项目带下来,要让项目也驻村。我们来驻村就是来解决困难的。”这是郭启华对全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漾濞县国土面积18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0.5万人,地广人稀。在全县的国土面积中山区面积就占98.4%,且产业发展小、散、弱,年财政收入不足2亿元,这些问题的叠加给漾濞县脱贫攻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郭启华看到这些问题后,及时利用自身优势,每月最少一次到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汇报工作并争取项目资金。两年多的时间里,共协调落实省民族宗教委帮扶项目资金4500余万元,争取省州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项目覆盖漾濞县所有乡镇,帮助20多个村改善了基础设施。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3)

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先锋,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系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涌现出一批坚持党性原则、践行党的宗旨,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鼓励大家一起把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化为自觉行动,即日起,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在官方微信推出系列报道《战“疫”先进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位——李勇。

李勇,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2018年03月被派驻青岩镇达夯村任驻村干部。一直以来,李勇认真践行党员初心使命,根据派驻单位的工作要求,结合达夯村的实际情况,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切实将老百姓的烦心事、困难事放在心上,把达夯村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勇更是集中精力扑在防控一线,从1月30日接到工作命令以来,一天也没有缺席过,切实帮助村民守好了进村的“最后一道”关卡。

宣传发动。通过流动小喇叭、张贴宣传标语、入户讲解等方式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措施,与全体村民建立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让所有村民认识到参与群防群控是每一个村民的责任和义务,疫情防控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人民战争。

组织募捐。组织全村党员集体宣誓:我是一名党员、我是一名干部、我就是一面旗帜、疫情防控、我在一线。为表示对疫区的关心,全村党员还为疫区捐款,共募捐资金3200元。善款由村委收集以后,交给镇党政办集中处理。

安排消毒。协助村支两委每日对进寨路口、2个公厕、村综合楼、37个垃圾箱、110个垃圾桶进行消毒。

全村拉网式大排查。对各村寨实行封闭式管理,在青岩镇网格工作组、达夯村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共同参与下,对全村610余户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对100余名外来及外出返乡人员进行重点监控。动员村民用手机扫描 “贵州110便民服务”及“贵阳市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平台”二维码的方式收集信息,并分门别类在各户门上张贴红卡、黄卡、绿卡、白卡,便于工作人员掌握各户基本情况。此外,工作人员每日还要将收集到的信息填写各种表格报送有关部门。

根据疫情的变化,前期已开展了4轮排查,现正进行第5轮排查。

设置防疫卡点。协助村党支部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村民志愿者在全村设置了9个防疫卡点,对来往车辆及进出人员进行排查。

急群众之所急。青岩镇达夯村仅有一辆垃圾收运车,但要负责全村36个垃圾箱的收运工作,每日清运垃圾5车3吨,日运行70余公里,而且这辆垃圾收运车现已连续运行近6年,车辆损耗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环境卫生工作尤为重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勇立即将情况上报被派驻单位。经协调,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采取借用的方式,解决了达夯村垃圾清运车问题。

不仅如此,经李勇上报派驻单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协调爱心企业为达夯村防疫卡点送来多功能电炉,解决一线防疫人员的取暖问题。

疫情无情,人有情。李勇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党的宗旨,凝聚点滴爱心,汇聚磅礴力量,维护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而不断努力。

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守好自己的村,与乡亲并肩抗疫。在这场疫情防控的全国大考前,像李勇一般严守抗疫一线的驻村干部们,也是最美逆行者!

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田县400多名乡村医生冲锋在前,每天拿着体温枪,带着随访包,奔波在巡诊路上。新隆镇山田湾村卫生室的廖建民就是其中一员,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和同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用最朴实的行动守护在乡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60天 穿梭的抗“疫”路上

一个泛旧的随访包,一台摩托车,每天骑行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给村民看病、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这是疫情防控期间,乡村医生廖建民的日常。出发前,他需要经过洗手、消毒、检查工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每天两到三次,到3月24日,整整60天。

廖建民正在为居家医学观察者进行心理疏导。

“春节前,村里很多外地务工人员都回家过年了。有些担心,但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入户排查登记。”从大年初一开始,廖建民和村里的另外两名乡村医生分片入户,每天光排查返乡人员和测量体温就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他说,虽然有时候忙的顾不上吃饭,但看着自己亲手记录下的正常体温数据和逐渐减少的监测人员,一切辛苦都值得。“我们是村级防疫防控的第一个关口,必须做好这个把关人才行。”

山田湾村有6个自然村,2400余人,从湖北、广东等地回乡,被列入监测对象的有60余人。在这些村民的心里,乡村医生不仅仅是健康的把关人,也是心理导师。

2月15日,对于从武汉回乡的郑红兵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二十多天的体温检测,他终于平安过关,拿到了医学观察解除通知书。回想起那段被隔离的日子,郑红兵虽然心有余悸,但更多的是“感动”。郑红兵说,乡村医生除了每天给自己测量体温、科普防疫知识,还会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让他一步步消除内心的恐惧。“在廖医生没来之前,心里有一点慌。他给我量了体温后,又给我进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导,整个人就放松很多。”

个性化服务 守护村民健康

目前,山田湾村的监测对象相继解除医学观察,开始返岗复工。但廖建民的工作并未减少,除了每天给外出务农的村民测量体温,他和同事依然要走街串巷,入户排查,精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廖建民升级帮扶方案的其中一户,就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廖春辉。

廖春辉一家属于因病因残致贫的四类重点对象,他自己患有精神残疾,父母也属于慢性病管控对象。廖建民决定,在定期入户回访的基础上,将“健康饮食”和“心理疏导”纳入今年的帮扶工作中,让廖春辉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我们会一步步跟进,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情绪疏导,希望可以缓解他的病情。”

聚焦“精准”二字,山田湾村已经制定出了一套规范的家庭医生签约和慢性病管理台账,一户一档,不落一人。廖建民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31年,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十分了解,做好村民的健康“把关人”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使命。“疫情防控只是我们乡村医生其中的一个考验,以后我们会践行‘医者仁心’的责任,坚守“赤脚医生”的精神,把村民的健康守护好。”

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这个春节,他注定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但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他冲锋在一线,奉献在基层,像一块基石,与群众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党员对党的忠诚和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本色。他就是大关县融媒体中心派驻翠华镇翠屏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杨德强同志。

他是别人眼中的“不孝子”

杨德强的父亲早逝,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均已外嫁,家中常年只有一个6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他作为驻村队员,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工作繁忙,平时很少回家看望母亲,尽儿子应该尽的孝道。

今年春节,驻村工作队安排了4天假,让队员回家陪陪父母。杨德强高高兴兴在大年三十购买了年货,回到家中,准备今年春节好好陪陪母亲。

正月初二,年味正浓,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年的味道。正在陪母亲过春节的杨德强接到了返岗参与疫情防控的命令。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匆忙收拾行囊,告别母亲,赶赴阵地。疫情防控期间,杨德强多次念叨着要回去看看母亲,又一次次打消了念头。每次给母亲打电话,他总是说:“我们一天到晚与来来往往的人打交道,现在疫情严峻,不能保证自身未被传染,等疫情过后,我再来看您。”

他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翠屏村共18个村民小组,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村级指挥所的统一安排部署,杨德强同志被安排到龙洞村民小组完成疫情防控任务,落实网格责任。龙洞村民小组有62户农户,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大,疫情防控难度大,杨德强同志接到任务后迅速开展摸排、宣传、统计、上报等工作。

做好疫情防控责任重于泰山,仅凭一人之力做好村民小组疫情防控工作难免出现疏漏。为切实建立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治堡垒,杨德强同志充分发动党员、群众,组建村民小组自愿巡逻小分队,发挥小分队作用,及时告知群众疫情防控常识,劝阻群众聚集、串门,设置卡点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检测、监控,帮助居家观察人员及村民小组群众购买、派送物资。

参与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士们,人人都是旗手,让党旗插满了每个乡村,在这众多的党旗中,由杨德强“旗手”扛起的这面党旗高高的飘扬在龙洞村民群众当中,时刻警醒群众疫情的严峻,让群众深切感受到了灾难面前党的伟大、祖国的强大,党员干部形象有形树立,干群关系进一步加深,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得到了有效凝聚。

他用平凡工作彰显对党忠诚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4)

从200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他一直是群众眼中所谓的“坐办公室”一族,平时虽然也有工作需要下乡入户,但真正做到与村里的群众吃住在一起、打成一片并不是一件易事。所以,他在进村的第一天就意识到先要把心沉下来,自己就是来为村上服务的,就是来帮助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只有沉下心、稳住神。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求,做他们的知心人。

二、定好位,最大程度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驻村干部是处在“十个全覆盖”工作中一个很复杂、很巧妙的位置,既要做好包扶单位、红庆河镇及村里承上启下的工作,也要做好村两委与村民之间的协调工作,更要做好解决群众所想、所求的工作。他认为,把自己的定位找准,能够更有利的开展各项工作。

记得他第一天进村,群众的眼神和简单的交流后让他明白了一些事情,在群众的眼里,感觉他就是旗里配来锻炼的干部,他不会惹人,也办不了什么事,就是来待一阵子而已。七社王社长就和他谈过,过去的下乡干部怎么怎么的,喊这个训那个,和村两委搞不好关系,让回镇上帮忙办点事是笑脸相迎还久不得回音……

这些让他想到必须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找准自己的位置,踏实巧妙的开展工作。

三、多学习,随时掌握新政策

平时多读书看报,多上网学习一些新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关乎“十个全覆盖”以及和群众相关的一些新的政策。晚上从村里回来在镇上浏览全区十个全覆盖工作的一些新的政策和典型,向他们学习取经,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四、腿脚勤快,要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

参加工作12年来,不论是什么工作任务都要求自己雷厉风行,这也是调入旗民政局4年来都被评为优秀的原因之一吧。村里工作更要求他做到这点,不管是协调机器作业还是办理农户事宜,能快则快,能结则结。由于阿道亥村村广人多,尽管他有痛风的毛病,在“十个全覆盖”摸底调查时他打着封闭、拿着液体在村活动室边开会边打点滴,按时保质的完成了工作。

五、话语拿稳,迅速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现在的群众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觉悟的提升,对一些有关于自己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了解甚多。这就要求驻村干部说话要有个准度,切不可信口开河,胡乱答应。但在一些较尖锐的问题上还是必须要拿出自己的想法及自己所了解的政策。尤其是在开村民代表大会时,说话一定要拿稳、拿准。现在的各项惠民政策让群众时刻感谢党和上级部门的关怀,其中一部分都和民政工作相关联,这也为他向群众宣讲各项民政政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几次会后,群众的眼神和笑容告诉他,群众已经接纳了他,他已然成了阿道亥村的一员。

六、多协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上下沟通工作

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开展“十个全覆盖”工程存在着拆、补、帮、带等问题,这就要求驻村干部要做好协调工作。既要协调好村委与村民的关系,也要协调好村委与镇上的关系,又要协调好村上与帮扶单位的关系。有一次,就破烂卷棚拆除补助上,一些群众和村委、村委和镇上说法不一。三言两语火药味十足,导致拆除工作无法进行。杜xx在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后用了一上午时间在镇村跑了两趟,组织了全体村民代表再次学习了相关拆除补助政策,问题瞬间烟消云散。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5)

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先锋,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系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涌现出一批坚持党性原则、践行党的宗旨,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鼓励大家一起把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化为自觉行动,即日起,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在官方微信推出系列报道《战“疫”先进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位——李勇。

李勇,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2018年03月被派驻青岩镇达夯村任驻村干部。一直以来,李勇认真践行党员初心使命,根据派驻单位的工作要求,结合达夯村的实际情况,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切实将老百姓的烦心事、困难事放在心上,把达夯村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勇更是集中精力扑在防控一线,从1月30日接到工作命令以来,一天也没有缺席过,切实帮助村民守好了进村的“最后一道”关卡。

宣传发动。通过流动小喇叭、张贴宣传标语、入户讲解等方式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措施,与全体村民建立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让所有村民认识到参与群防群控是每一个村民的责任和义务,疫情防控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人民战争。

组织募捐。组织全村党员集体宣誓:我是一名党员、我是一名干部、我就是一面旗帜、疫情防控、我在一线。为表示对疫区的关心,全村党员还为疫区捐款,共募捐资金3200元。善款由村委收集以后,交给镇党政办集中处理。

安排消毒。协助村支两委每日对进寨路口、2个公厕、村综合楼、37个垃圾箱、110个垃圾桶进行消毒。

全村拉网式大排查。对各村寨实行封闭式管理,在青岩镇网格工作组、达夯村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共同参与下,对全村610余户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对100余名外来及外出返乡人员进行重点监控。动员村民用手机扫描 “贵州110便民服务”及“贵阳市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平台”二维码的方式收集信息,并分门别类在各户门上张贴红卡、黄卡、绿卡、白卡,便于工作人员掌握各户基本情况。此外,工作人员每日还要将收集到的信息填写各种表格报送有关部门。

根据疫情的变化,前期已开展了4轮排查,现正进行第5轮排查。

设置防疫卡点。协助村党支部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村民志愿者在全村设置了9个防疫卡点,对来往车辆及进出人员进行排查。

急群众之所急。青岩镇达夯村仅有一辆垃圾收运车,但要负责全村36个垃圾箱的收运工作,每日清运垃圾5车3吨,日运行70余公里,而且这辆垃圾收运车现已连续运行近6年,车辆损耗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环境卫生工作尤为重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勇立即将情况上报被派驻单位。经协调,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采取借用的方式,解决了达夯村垃圾清运车问题。

不仅如此,经李勇上报派驻单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协调爱心企业为达夯村防疫卡点送来多功能电炉,解决一线防疫人员的取暖问题。

疫情无情,人有情。李勇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党的宗旨,凝聚点滴爱心,汇聚磅礴力量,维护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而不断努力。

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守好自己的村,与乡亲并肩抗疫。在这场疫情防控的全国大考前,像李勇一般严守抗疫一线的驻村干部们,也是最美逆行者!

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田县400多名乡村医生冲锋在前,每天拿着体温枪,带着随访包,奔波在巡诊路上。新隆镇山田湾村卫生室的廖建民就是其中一员,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和同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用最朴实的行动守护在乡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60天 穿梭的抗“疫”路上

一个泛旧的随访包,一台摩托车,每天骑行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给村民看病、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这是疫情防控期间,乡村医生廖建民的日常。出发前,他需要经过洗手、消毒、检查工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每天两到三次,到3月24日,整整60天。

廖建民正在为居家医学观察者进行心理疏导。

“春节前,村里很多外地务工人员都回家过年了。有些担心,但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入户排查登记。”从大年初一开始,廖建民和村里的另外两名乡村医生分片入户,每天光排查返乡人员和测量体温就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他说,虽然有时候忙的顾不上吃饭,但看着自己亲手记录下的正常体温数据和逐渐减少的监测人员,一切辛苦都值得。“我们是村级防疫防控的第一个关口,必须做好这个把关人才行。”

山田湾村有6个自然村,2400余人,从湖北、广东等地回乡,被列入监测对象的有60余人。在这些村民的心里,乡村医生不仅仅是健康的把关人,也是心理导师。

2月15日,对于从武汉回乡的郑红兵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二十多天的体温检测,他终于平安过关,拿到了医学观察解除通知书。回想起那段被隔离的日子,郑红兵虽然心有余悸,但更多的是“感动”。郑红兵说,乡村医生除了每天给自己测量体温、科普防疫知识,还会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让他一步步消除内心的恐惧。“在廖医生没来之前,心里有一点慌。他给我量了体温后,又给我进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导,整个人就放松很多。”

个性化服务 守护村民健康

目前,山田湾村的监测对象相继解除医学观察,开始返岗复工。但廖建民的工作并未减少,除了每天给外出务农的村民测量体温,他和同事依然要走街串巷,入户排查,精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廖建民升级帮扶方案的其中一户,就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廖春辉。

廖春辉一家属于因病因残致贫的四类重点对象,他自己患有精神残疾,父母也属于慢性病管控对象。廖建民决定,在定期入户回访的基础上,将“健康饮食”和“心理疏导”纳入今年的帮扶工作中,让廖春辉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我们会一步步跟进,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情绪疏导,希望可以缓解他的病情。”

聚焦“精准”二字,山田湾村已经制定出了一套规范的家庭医生签约和慢性病管理台账,一户一档,不落一人。廖建民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31年,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十分了解,做好村民的健康“把关人”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使命。“疫情防控只是我们乡村医生其中的一个考验,以后我们会践行‘医者仁心’的责任,坚守“赤脚医生”的精神,把村民的健康守护好。”

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这个春节,他注定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但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他冲锋在一线,奉献在基层,像一块基石,与群众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党员对党的忠诚和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本色。他就是大关县融媒体中心派驻翠华镇翠屏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杨德强同志。

他是别人眼中的“不孝子”

杨德强的父亲早逝,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均已外嫁,家中常年只有一个6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他作为驻村队员,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工作繁忙,平时很少回家看望母亲,尽儿子应该尽的孝道。

今年春节,驻村工作队安排了4天假,让队员回家陪陪父母。杨德强高高兴兴在大年三十购买了年货,回到家中,准备今年春节好好陪陪母亲。

正月初二,年味正浓,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年的味道。正在陪母亲过春节的杨德强接到了返岗参与疫情防控的命令。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匆忙收拾行囊,告别母亲,赶赴阵地。疫情防控期间,杨德强多次念叨着要回去看看母亲,又一次次打消了念头。每次给母亲打电话,他总是说:“我们一天到晚与来来往往的人打交道,现在疫情严峻,不能保证自身未被传染,等疫情过后,我再来看您。”

他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翠屏村共18个村民小组,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村级指挥所的统一安排部署,杨德强同志被安排到龙洞村民小组完成疫情防控任务,落实网格责任。龙洞村民小组有62户农户,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大,疫情防控难度大,杨德强同志接到任务后迅速开展摸排、宣传、统计、上报等工作。

做好疫情防控责任重于泰山,仅凭一人之力做好村民小组疫情防控工作难免出现疏漏。为切实建立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治堡垒,杨德强同志充分发动党员、群众,组建村民小组自愿巡逻小分队,发挥小分队作用,及时告知群众疫情防控常识,劝阻群众聚集、串门,设置卡点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检测、监控,帮助居家观察人员及村民小组群众购买、派送物资。

参与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士们,人人都是旗手,让党旗插满了每个乡村,在这众多的党旗中,由杨德强“旗手”扛起的这面党旗高高的飘扬在龙洞村民群众当中,时刻警醒群众疫情的严峻,让群众深切感受到了灾难面前党的伟大、祖国的强大,党员干部形象有形树立,干群关系进一步加深,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得到了有效凝聚。

他用平凡工作彰显对党忠诚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6)

自打响疫情防控攻坚战以来,驻村防控工作队队长当时因在外省隔离未能驻村,队员苏双平着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责任,从未回家,一直持续奋战在其亭榜村疫情防控第一线。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他和镇驻村干部每天组织启动村干部、村医、志愿者、无职党员走村串垸,广泛宣传,入户上门对其亭榜村的武汉返乡、省内省外滞留村的各类人员,在全村域范围内,开展地毯式疫情排查,强化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配合村委会按时张贴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告,为广大村民及时发放各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资料,普及防控措施家喻户晓。疫情防控30余天来,苏双平发动村组干部、无职党员、村民等共计20余名组成党员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入抗疫一线,安排村干部包保11个村民小组,分22个自然湾区开展网格排查和网格化管控,责任到人,疫情期间全村共排查258户982人,“四类人员”排查登记为0例,摸底登记1-3月份需外出务工人员418人,及时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信息上报。苏双平同镇村干部、志愿者及时在村口楼子塆搭建临时帐篷,会同驻村工作队员、镇村干部和两名志愿者执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落实安排轮流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严格对所有过往人员、车辆进行仔细盘查、登记劝返外村来往人员和车辆、测量体温、清查消毒,非其亭榜村居住人员、车辆严格管控,无特殊情况不准进入,严密堵截病毒输入,守护村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7)

13. [计划规划] 粮食局驻村工作组2008年包村帮扶工作计划 [佚名][2008年4月7日][129] 吉安市粮食局驻峡江县福民乡娄屋得村 工作组2008年包村帮扶工作规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包村帮扶任务,吉安市粮食局包村帮扶工作组于8月初进驻峡江县福民乡娄屋得村。工作组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深入乡镇、村组、农户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乡、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对帮扶项目进行反复论证,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全体村民一道,从娄屋得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市粮食局领导提出的“巩固成……

14. [工作汇报] 平远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十百千万”干部驻村工作情况汇报 [佚名][2008年4月5日][524] 平远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十百千万”干部驻村工作情况汇报 市委指导组: 现将我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等两项工作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首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教育阶段工作汇报 平远县首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支部有277个,党员有4704人。今年1月份以来,我县按照《中……

15. [事迹材料] 驻村入户工作队××先进事迹 [佚名][2008年3月31日][281] 甘洒热汗解民忧 ——记州委驻村入户工作队员赵建强、李正平的先进事迹 在元谋热坝春播繁忙的田间地头,在晚归休憩的农户家中,人们总能看到两个熟悉而忙碌的身影,他们风里来,雨里去,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不辞劳苦地为驻地农户增收和村党支部建设出主意、想办法,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奉献着对农民群众真挚的爱。他们就是州委驻村入户助农增收工作队……

16. [调研报告1] 镇农村主导产业建设情况调查(驻村工作) [佚名][2008年3月26日][50] xxx镇农村主导产业建设情况调查 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2008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这次我县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访万户”活动,就是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了解基本村情,找准增收渠道,帮助农民增收。xx县局抽调5人组成了工作组……

17. [工作总结1] xx市环保局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3月25日][123] xx市环保局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近一年来,我局驻村工作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扎扎实实开展驻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驻村工作支撑起坚强的后盾 去年四月份驻村工作一开始,局党委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关心驻村队员生活入手,立即购置灶具和被褥,使驻村队员的生活问题有了着落,落实了驻村队员的各项补贴,使驻村队员无后……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8)

这次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村经济改革的一件大事,乡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加快林业发展改革林业产权制度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这次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由于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措施到位,工作得力,历时三个多月的试点工作,取得丰富经验和成效。

一、组织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队伍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密马村虽然面积小、人口少,但是林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富恒乡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富恒乡林改试点工作领导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同时组建了乡、村、组三级林改工作领导小组,由46人组成。其中从全乡6个挂钩村中抽调业务骨干13人,组建4个驻村工作组,与县驻村工作组一道进驻试点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立了林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县、乡工作组负责本村的林权改革工作。各村民小组也组建了由村民小组长、原林业“三定”时的社长和村民代表3人组成工作组,负责本村民小组的林改工作。乡党委政府还充分考虑到林改工作将要全面铺开,从试点村外的五个村委会主任或书记中,抽调出一名得力村干部到试点村参加林改工作,为全面铺开林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再困难也不耽误林改

乡党委政府一班子人意识到:林权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农村革命,这次改革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富恒乡经济发展的快慢。为开展好林改试点工作,在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挤出1.7万元资金用于林改工作的资料制作、车旅费、宣传费以及驻村工作组人员的生活补助费,有效促进了林改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三、抓死痕迹管理,强化规范操作

为了严格按照《实施意见》的“五条原则”、“六个明晰”和“七点政策”,保证公平、公正、透明,群众满意,乡党委政府对工作组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制定驻村工作组管理办法,严明学习、工作、生活纪律,强化工作队员的管理。二是严格要求县级工作组和村组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办事公道,禁止,,严格按程序开展工作,不得违规操作,更不得自行其事,另搞一套。三是坚决防止出现借林权改革之机乱砍滥伐林木、乱开滥垦林地,坚决制止未经规划设计和林业部门批准擅自改造低产低效林。对违反《森林法》等有关法规、政策的,林业站依照“林业行政执法委托事项”依法处理。四是重视痕迹管理。召开群众会议必须进行会议签到,各类材料、表格、记录都必须做到字迹清晰,内容详实,规范整洁,便于查阅、监督和保存。各类调查表格需由参加人员签名,实行长期负责制。五是加强集体资金管理。

富恒乡在这次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做到“五卷”管理规范。五卷,即:县、乡、村组机构卷;各级会议记录卷;方案、表决、结论卷;调查摸底情况及调处、解决纠纷情况卷;确权情况卷。

四、工作组扎实工作,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一)工作组成员责任到人,落实到户。县、乡、村工作队员分别编为4个小组驻组入户开展工作。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的关系,试点工作有条不紊。

(二)宣传发动扎实。首先,非常重视抓好骨干培训,工作组成立后,及时集中县、乡、村、组四级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为期2天的业务培训,确保参加林改的干部全面、准确掌握林改的内容与政策;工作组充分利用会议、标语、黑板报、简报等形式,宣传中央和省、州、县的林改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林改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大力宣传林权改革的目的、意义、做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使广大农户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工作组共召开村、组、户会议20次,1800人参加,张贴宣传标语80幅、出黑板报5期、简报3期,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9)

这次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村经济改革的一件大事,乡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加快林业发展改革林业产权制度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这次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由于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措施到位,工作得力,历时三个多月的试点工作,取得丰富经验和成效。

一、组织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队伍,

密马村虽然面积小、人口少,但是林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富恒乡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富恒乡林改试点工作领导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同时组建了乡、村、组三级林改工作领导小组,由46人组成。其中从全乡6个挂钩村中抽调业务骨干13人,组建4个驻村工作组,与县驻村工作组一道进驻试点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立了林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县、乡工作组负责本村的林权改革工作。各村民小组也组建了由村民小组长、原林业“三定”时的社长和村民代表3人组成工作组,负责本村民小组的林改工作。乡党委政府还充分考虑到林改工作将要全面铺开,从试点村外的五个村委会主任或书记中,抽调出一名得力村干部到试点村参加林改工作,为全面铺开林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再困难也不耽误林改

乡党委政府一班子人意识到:林权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农村革命,这次改革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富恒乡经济发展的快慢。为开展好林改试点工作,在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挤出1.7万元资金用于林改工作的资料制作、车旅费、宣传费以及驻村工作组人员的生活补助费,有效促进了林改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三、抓死痕迹管理,强化规范操作

为了严格按照《实施意见》的“五条原则”、“六个明晰”和“七点政策”,保证公平、公正、透明,群众满意,乡党委政府对工作组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制定驻村工作组管理办法,严明学习、工作、生活纪律,强化工作队员的管理。二是严格要求县级工作组和村组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办事公道,禁止,,严格按程序开展工作,不得违规操作,更不得自行其事,另搞一套。三是坚决防止出现借林权改革之机乱砍滥伐林木、乱开滥垦林地,坚决制止未经规划设计和林业部门批准擅自改造低产低效林。对违反《森林法》等有关法规、政策的,林业站依照“林业行政执法委托事项”依法处理。四是重视痕迹管理。召开群众会议必须进行会议签到,各类材料、表格、记录都必须做到字迹清晰,内容详实,规范整洁,便于查阅、监督和保存。各类调查表格需由参加人员签名,实行长期负责制。五是加强集体资金管理。

富恒乡在这次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做到“五卷”管理规范。五卷,即:县、乡、村组机构卷;各级会议记录卷;方案、表决、结论卷;调查摸底情况及调处、解决纠纷情况卷;确权情况卷。

四、工作组扎实工作,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一)工作组成员责任到人,落实到户。县、乡、村工作队员分别编为4个小组驻组入户开展工作。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的关系,试点工作有条不紊。

(二)宣传发动扎实。首先,非常重视抓好骨干培训,工作组成立后,及时集中县、乡、村、组四级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为期2天的业务培训,确保参加林改的干部全面、准确掌握林改的内容与政策;工作组充分利用会议、标语、黑板报、简报等形式,宣传中央和省、州、县的林改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林改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大力宣传林权改革的目的、意义、做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使广大农户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工作组共召开村、组、户会议20次,1800人参加,张贴宣传标语80幅、出黑板报5期、简报3期,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10)

康**,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定西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科科长。2014年1月,康建国被选派到马河镇川口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5年6月,又被选派担任川口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以来,他始终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要求,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理思路、谋发展,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抓队伍强素质

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康建国重点抓了村两委班子、优秀党员队伍、驻村帮扶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在建强村级班子,提升为民办事水平、加强综合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川口村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方面,他结合川口村实际,开展了三强化三提高活动(即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群众监督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有力促进了两委班子转变服务方式,有效激发了村班子活力和村干部干事热情。利用农闲时节或阴雨天,结合三到户和党员冬训等工作,通过远程教育播放、专家授课、技术员现场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队、村社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了镇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他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6名无职党员设定政策宣传岗、环境治理岗、民事代办岗,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从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中发展党员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名,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领办、创办产业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党员致富带头人张晋东创办的空心砖加工厂吸收15名贫困群众就业,党员致富带头人焦志红创办的肉牛养殖场带动20户贫困户发展养殖,每户年增收均在5000元以上。在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方面,他严格落实市、县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落实驻村到岗、考勤签到等各项制度,用严的纪律促进了帮扶队工作顺利开展。

抓薄弱夯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水、电、路、房等基础条件简陋是制约川口村整体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实现整村脱贫的最大短板。康建国把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和帮扶的重点,先后争取到位各类项目资金723.3万元,有效破解了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其中,争取资金70多万元,完成引洮工程灌溉管道延伸到川口村的管网建设,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新增灌溉面积500多亩;争取资金13万元,完成川口村7个社动力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争取资金227.5万元,拓宽及砂化道路17.6公里,硬化道路5公里,村社道路实现了砂化硬化全覆盖;争取易地搬迁项目资金248.8万元、危房改造资金28万元,对居住在偏远自然村的20户农户进行了搬迁,对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争取资金70多万元,为川口、花园两社硬化巷道3000多平方米,栽种行道树1000多棵,安装太阳能路灯76盏,实现了村主干道路硬化、绿化、亮化。

抓产业促增收

康建国认为,没有村级主导产业就没有精准扶贫。针对川口村没有特色支柱产业这一实际,他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采取引进社会力量帮扶、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题等举措,帮助农民拓宽致富门路。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互助基金由15万元增加到100万元,受益农户由14户扩大到100多户。组织发放扶贫贷款75户227.2万元,其中45户发展型农户通过专项扶贫贷款养牛88头,30户带动型农户通过入股企业分红的方式,分红资金45万元,带动发展养牛35。对所有贫困户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逐户调查登记,并将落实情况逐一录入了全省大数据管理平台,以便于查阅,跟踪落实。他着眼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组建种养殖农民合作社3个,引导农民种植柴胡1500多亩,实现了户户种柴胡的产业布局,户均增收4000多元;协调解决扶贫资金40万元,新增养羊户40户,引进基础母羊200只;建立标准化地膜洋芋种植基地一处500亩。他还联系引进临洮森源苗木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计划建立200亩云杉育苗基地,受益农户将达到100多户,目前已达成意向协议,今年上半年可实施,建成后户均年可增收1万元。

抓载体建制度

抓实载体健全制度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康建国结合陇西县开展的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把川口村打造成全县基层党建、双联、精准扶贫示范窗口,以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目标,坚持阵地建设与机制建设同步推进,建设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建立健全了主抓书记促党建、紧抓双联助帮扶、重抓宣传引提智为主要内容的三抓机制。按照党支部第一书记直接抓、全面抓、协调抓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驻村干部包社,村干部包农户,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包贫困户的三包责任制,层层靠实目标任务。坚持把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为党员群众学习政策、交流工作的平台,参加培训、掌握技能的课堂,组织活动、丰富生活的舞台,多方筹措资金5万元完善了便民服务室、配备了办公和食宿设施,极大地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依托联村单位的资源优势,多次争取各类帮扶帮带,着力促进了川口村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发展。他联系引进企业助学,积极为16名贫困户大学生提供跟踪式保障助学,每学年解决学费4000元;联系市委党校讲师和县农牧局专家,为川口村群众举办精准扶贫政策和种养技术培训班4场(次),受训群众达230人次;联系省妇幼保健院相关科室专家9人,深入到川口村和马河镇卫生院,为群众开展免费义诊,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00多份。他结合入户走访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短信平台、宣传版面、QQ群和党务公开栏等方式,广泛开展精准扶贫、致富信息、基层组织建设等宣传,发送种养殖信息1600多条,全面的向贫困群众讲解政策,让广大贫困群众了解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政策,鼓励他们脱贫致富,激发他们的致富热情,引导困难群众积极参与其中,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脱贫致富。

在驻村帮扶的两年多时间里,康建国始终立足服务群众,在群众的需求中丈量脱贫致富的步子、寻求精准扶贫的办法,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苦干实干,有效解决了川口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展现了一名组工干部敢于担当、服务群众的时代风采。

脱贫攻坚驻村队长帮扶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

***,女,出生于1967年10月,***街道中国先锋队扶贫帮困志愿队队长,***村妇代会主任,曾二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市爱心女性。 ****同志政治觉悟高,思想纯正,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求真务实、无私奉献,自加入巾帼先锋队以来,积极响应队伍的号召,主动摆正位置,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态度务实、求实、扎实,深入工作一线,关心联系群众,带领扶贫帮困志愿者开展各项爱心活动。曾多次被评为个人先进。

一、 用自身特长,为群众排忧解难

***不仅担任扶贫帮困队长,还担任村妇代会主任职务。对妇女工作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在法律法规方面自学的内容较丰富。村民有疑难问题,她总是热情相待,耐心讲解。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她再向上级有关部门请教问答,然后再进行解决。由于***办了奉金金具厂,所以她平时很忙。有一次,村里的一位妇女由于贪小便宜被骗了2000元钱,她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放下手中活,向派出所报案。同时开车帮忙找骗子,在她和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追回了2000元现金。村里左邻右舍都喜欢请她帮忙,她从无怨言,总是热心帮助。

二、 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做好巾帼志愿队的每一项工作

身为扶贫帮困队的队长,她总是以身作则,出色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年过年、过节,她总是自己出钱出物,带领她的队员,一起慰问老年人,去年她为街道的敬老院捐助了3000元现金,同时还送去麦片、方便面等食品。她不但自己参与扶贫帮困活动,还积极动员其他人员参与到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中来。她还带头清扫村庄的四周,爱护树木,劝阻别人不要毁坏树木。同时,她还雪中送碳,资助贫困学生。大堰镇董夹岙村贫困学生在苦读10年,考上一所美术学院,却因家里贫困拿不出学费上学,这将断送他的求学机会和大好前途命运。***闻讯后赶到董夹岙村,为她送去8000元的现金,并承诺读大学四年期间她包揽全部的书学费,她每年为董碧波提供1.4万元现金。她还资助在奉化技工学校求学的学生4000元,还资助丹寨学生三名,并每年寄去衣服、鞋、书本等物品,她好几次收到丹寨小朋友的信。目前,她共资助贫困学生7位,每年资助金额达 4万元。

驻村干部事迹材料篇(11)

一、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

工作队长驻村开展工作后,首先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掌握了湾里村基本村情,及百姓致贫原因。该村位于xx,辖xx自然村,耕地面积x亩,总人口x户x人。主要致贫原因有,土壤贫瘠且地块小不易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低;雨水稀少,庄稼长势差,收成少;文化水平低,缺乏一技之长;子女升学开支大,生活压力增加;思想观念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二、为群众排忧解难,增强致富信心

1、工作队长在流汾村进行走访调研时,xx贫困户反映他想发展养猪产业,但资金匮乏,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与银行沟通,协商贷款,后又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其筹集资金。猪舍建成并出具规模,又面临滞销问题,为了不让贫困户努力白费,不打击其积极性,向xx请示购买生猪,后又联系专用车辆进行运输,屠宰场进行屠宰,最后拉运到各个指定地点,全程陪同。因市场好转,猪价上涨,该户收入可观,实现了稳定增收,增强了致富信心,摆脱了“等、靠、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