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耕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7 02:40:22

农耕技术论文

农耕技术论文篇(1)

科学术语就是指某一门学科中的各种专门语言,用来表示某一特有的概念与状态。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专门的科学术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术语也在日益丰富与发展、规范。但存在着新术语层出不穷,术语混乱现象又很严重的情况,很多旧的术语存在着口语化、含糊话、解释意义不同等很多缺陷,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术语表达的含义的单一化、专业化、体系化与准确化。因此,在现代汉语中研究科学术语问题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与科学意义。首先,知识的规范需要科学术语的规范。随着知识的高度发展,知识信息已经成为大海,其中涉及到的各种概念、物品、状态难以数计,知识之间交叉重扎,科学术语之间极其容易混淆。这就对术语的规范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个术语的含义必须是单一含义、特指某一事物的,术语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必须是严格的,命名必须遵循一定的系统性与原则性。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于科学术语的规范性要求会越来越高。其次,科技文化的传承需要科学术语作为载体。科技术语是科学研究与科学技术文化传承的桥梁和纽带,没有科技术语就没有科技知识,这与“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是同样的道理。在科学知识教育中,科学术语承载着历史上科学家们对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且一代一代传递下去,逐步丰富发展着学科的体系,我国古代科学发展成果丰硕,要理解古代科学技术精华,必须研究古代典籍中的科学术语。术语构成了知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知识就是这些单元构成的结构体系。再次,是信息社会信息管理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已经波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对人类社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要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首先就要求术语规范化。很显然,如果术语混乱,计算机将无法进行工作。随着学科知识体系与信息技术的日益结合,科学知识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规范表达,这需要建立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属于数据库,这就对术语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适应知识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知识的国家化已经迎来了科学知识表达的国际化,世界需要接轨,科学术语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上进行国际统一。当前以英语为标准的科学术语体系已经汇集了世界科学知识研究的精华,而我们的汉语言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的科学术语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汉语言发展适应科学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科学术语表达非常缺乏科学规范化。古代的科学典籍中的科学术语在现代科学中存在着理解的误区,很多科学研究着缺乏古汉语基础,对史书典籍中的属于做出了非本意的解释;我国方言复杂,民族众多,不同地方的语言对古代与现代科学术语的理解都存在着差别。可见,科学术语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学研究与科技的推广学习。

2、“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中重要的术语

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术语,耕作制度简称耕作制,也可以叫做种植制度,或者栽培制度,是刊用耕地组织作物生产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制度。一种耕作制度,综合反映了作物生产中用地的程度、内容和方式。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确定种什么作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即作物布局问题;作物在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种几茬?还是哪一个生长季节或那一年不种?即复种或休闲问题;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制顺序如何安排即轮作或连作问题。还包括对土地的使用情况,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土壤耕作以及农田保护等。耕作制度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是极其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即对种植作物种类与结构,土地使用的效率,种植时间的安排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天我们很多农民还是依靠传统的耕作制度进行农业生产的。不同地区的耕作制度是不同的,优化耕作制度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收入与产出非常重要。一个合理科学的耕作制度需要结合地区生态、地理、等各种条件进行合理安排,按照古代与今天的科学发展思想,耕作制度还需要考虑到耕地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农业技术的进步等因素。随着市场的变化、科技的变化,传统的耕作制度必须进行调整与改变,以适应经济效益的需要。所以,耕作制度反映农作物生产的结构和水平,是一项较为系统综合的技术一经济措施,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极为广泛复杂。深入研究耕作制度,将充实丰富许多学科,对提高和发展农业科学有重要意意。耕作制度是现代科学制定的科学术语,在我国古代的农书典籍中没有出现“耕作制度”这四个字,但是其中对于农作物生产时间、操作步骤的安排以及要求等当中,早已对耕作制度这样的重要术语有着自己的表达,但是由于我国的农书典籍存世较少,章目不全,表述差错、解释不同等问题,其中部分耕作适度也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深入理解我国古代农书中对耕作制度的研究,有必要厘清古代农书中具体的词语表达方式,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农业技术,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关农业术语“耕作制度”的文章

经过资料的详细检索,在目前的我国古代农书及典籍中虽然对耕作制度有较为详细的分析,但是没有出现术语“耕作制度”一词。在现代书籍与各种有关论文中,有很多对耕作制度进行研究的文章,其中都对耕作制度的含义作用进行了科学规范的分析,但是并不是从语言文字角度进行直接分析的。有一部分文章对我国的科学术语规范进行研究的文章,但是没有对耕作制度一词进行专门的分析。所以,可以说针对“耕作制度”一词进行单独分析研究的文章没有查阅到。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查阅的文章进行简单综述。首先,对于术语的研究文章很多。我国很早就重视术语的规范化,早在战国时期,荀子的《正名篇》中,就有六分之五的内容谈到有关术语的间题。到了本世纪初,术语工作更向前发展,1932年,成立了南京国立编译馆,制定了严格的术语审订程序,出版了《化学命名原则》一书。解放后,我国的术语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成立,制定了“统一学术名词工作的初步方案。”1984年,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1985年,又成立了“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些组织在术语的拟制和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其次,对于耕作制度概念的研究分析。在很多的教材与文章中,很多人提到了“耕作制度”的含义。词典中给它下的定义是:农作物栽培的方式及用地、养地农业技术体系的总称,又称农作制度。它以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包括土壤耕作、栽培、施肥、灌溉、水土保持、植保等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陈启锋在《论中国耕作制度》(1983年福建农学院学报)中,认为耕作制度是刊用耕地(及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组织作物生产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制度。孙声如在《试论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把我国古代的耕作制度分为抛荒制(公元前6000年以前)、轮荒制(公元前6000年一一西周)、连作制(东周一一秦)、轮作制(西汉一一南北朝)、二熟制和多熟制(隋唐一一清)。《齐民要术•种谷》:“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著、大豆为下,谷田必须岁易。”所谓“岁易”,就是轮作换茬的总结。另外,我国古代《汉书•食货志》引李悝的“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损亦如之。”《荀子•富国》中的“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晋书•傅玄列传》中的“耕夫务多种,而耕暵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的“顷不比亩善。谓多恶不如少善也。”等等,都是对耕作制度的阐释。对于《齐民要术》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多,其中大部分是针对耕作制度的。如:游修龄《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作物栽培》(《农业学报》1957年第7期);古世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谷子品种不是86个》(《山西农业科学》1981年第10期);李家文《从“齐民要术”看古代蔬菜生产》(《大众日报》1961年12月9日);匡明纲《“齐民要术”中的果树遗传育种》(《中国农史》1985年第1期);游修龄《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肥料科学》(游修龄编著《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7月);万国鼎:《“齐民要术”所记农业技术及其在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地位》(《南京农学院学报》1956年第1期)。等等。

三、《齐民要术》关于农业术语“耕作制度”的确切表述

农耕技术论文篇(2)

论文摘要 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裸露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 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 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部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 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 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 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 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 350~3 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 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 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农耕技术论文篇(3)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部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350~3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农耕技术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S34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9.012

本文介绍一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实践,提出在有关保护性技术推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在宣传和培训工作中,要准确把握传统耕作技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区别;通过实施关键技术,确保保护性耕作实施到位;加强发挥农机与农艺的技术,通过相互融合发挥综合效益;注意对农户的引导和扶持,充分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对相应的农具进行完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规范标准。通过对少数地区进行示范性实验,达到推广的目标。

1 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实施推广保护性耕作,对于农业产量的提升,农作物质量的保障都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各个地区实行农作物推广保护耕作技术的试点不多,我国地大物博,种植农作物的面积仍旧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在这里面仍然存在一些干旱地区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发展这些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推广保护性耕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最大化利用土地面积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对地域的地理环境研究以及农作物的轮作模式,找到最适合该地区耕种的农作物,并进行病虫草害的技术防治规范。通过推广实践,实现保护耕作技术的运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2 准确区别传统耕作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

在宣传过程中,重点对群众进行理论知识的普及和鉴别传统与保护性技术耕作的概念。在一些地区,由于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不甚理解,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推广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户的热情不高,项目的推广力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实际推广中,一方面需要加强推广力度和宣传,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农户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群众之间相互普及和宣传,增强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信心,把握好关键技术,确保能够落实保护性农作物耕种。

3 加强农业农艺的发展和机械设备相结合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综合农业新技术,在实际的推广中,有些地区过分强调对机器设备的运用而忽视了对农业农艺的发展。因此,在推广中要加强两者相结合,通过从农艺的质量方面入手,收集更多地配方进行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不稳定现象。

4 引导农户进行保护性农耕技术的推广

农户是保护性农耕技术推广的主要实施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在实际推广中,如果能确保农户的利益不受推广影响,一定要让农户感知到保护性农耕带来的实际利益。帮助其建立和完善基层农业化服务,帮助农户建立更完善的农耕机制,调动农户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不同形式的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来保障农户的最大利益,让农户能切身感受到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

5 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验规范和试点的建设,完善技术领域

保护性耕作试验的成功与否需要通过试点试验进行验证,如果在理论和实际层面都支持,则需要进行大力推广。在推广前期,试验研究的时间短暂,在农作物的成长环境,成长因素和方式中并没有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技术指导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建议和成熟的技术实践经验,造成在推广中出现瓶颈。而在各地区中,通过借鉴其他地区而获得实际经验的并不在少数,所以应该加强实验试点范围,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将某些地区的农田建设成为具有科学研究效果的样板田地,通过实验的研究进行保护性耕作推广,让农民群众能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实施对农作物的生产有着显著的效果,能促进农产品更好更快的发展。

6 加强对保护性耕作农业设备的完善,提高单位田地作物质量

通过加强对保护性耕作农业设备的完善,提高单位田地的工作效率,为农产品的产出质量提供了保证。日常的耕种机械中最常用的是免耕播种机,这种播种机采取的是自动化播种的耕种方式,能够更科学地进行耕种,达到顺利种植农作物的目的。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农业设备只是小型的播种机,且适应性不强,容易出现故障。大部分农作物仍然需要人工加机械的处理方式,减少农户的工作负担,所以在建设农作物设备的时候,除了大力发展小型的播种机之外,还要积极开发相关的大型播种机,解决日常耕作中出现的播种困难问题,减轻农户的工作量。

7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保护性农业耕作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以及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保护性农业耕作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主要是通过不断完善技术规范和加强耕作制约,提高农产品的覆盖率和产量,规范技术重点开发农业技术设备。在重点解决小型机械问题的同时,积极实施创新性的耕作技术,通过对农户群众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将保护性农耕技术推广到更大的地区中去,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赵春祥.关于实施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问题与建议[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03).

农耕技术论文篇(5)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由于人口数量比较大,所以对粮食的需要量比较大,在进行农业耕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与设备,这样才能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农业是我国较大的产业,农村发展也是我国当前重要的任务,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才能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对现代机械与北方农业相结合的耕作方式进行了介绍,要选择现代机械技术时,一定要结合自然气候与传统的耕作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必要性

北方农业有着较大的特点,北方的地形主要是平原类型,而且地域比较辽阔,比较适合耕种,是我国粮食重要的产地,北方地区粮食的产量占全国的一般以上。发展北方农业有着较大的比要性,其可以有效的保证社会物质基础,可以为社会提供重要的粮食资源,提高北方耕作水平,可以提高我国粮食的总产量。北方地区面积比较大,但是耕作的技术却比较落后,而且耕地的条件比较差,很多地区出现了土地退化的现象。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与沿海地区相比,经济也比较落后,所以,很多北方农民缺乏法律意识,没有实现对耕地的有效保护,而且北方地区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很多肥沃的土地由于缺乏有效的养护,所以,大面积的耕地出现了退化现象,有的土地甚至变为盐碱地,不利于种植农作物,实现北方农业耕作的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产量以及经济水平。

2.机械化耕作的优点

2.1有利提高农业生产力

在农业耕作中,应用大量的机械化设备,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量,可以减轻劳作的负担,而且机械化耕作的效率比较高,可以达到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目的。采用机械化耕作方式,还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机械设备的功率比较大,其可以对盐碱地进行改善,有助于提高土地的抗灾能力,在农业耕作中大量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减低自然灾害与农业的影响,可以打破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与约束。

2.2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力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相关工作者结合农业耕作的特点,研制出了较多省力的机械设备,其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耕作,可以减轻工作量,简化耕作流程,有利于现代化机械生产理念的推广。在农业生产中,还可以应用新能源技术,这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可以促进农业耕作技术水平的提升,是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

2.3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在农业耕作中引入现代机械,可以使机械的增产增效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运用现代机械代替原有的人工劳作,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保证农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3.实现北方农业耕作机械化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政府支持体系

与南方地区相比,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多为旱作农业,而机械保护性耕地技术更多的也应用在旱作农业方面。随着耕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国家对于耕地的保护措施层出不穷,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了旱作农业示范性工程的实施步伐。同时,还通过下发文件、成立专项小组、设立配套资金等措施,推动保护性耕地政策的健康稳步实施。因此,要在北方农业耕作中大范围的应用现代机械化耕作技术,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对现代机械化耕作技术的英语和发展进行有力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其顺利进行。

3.2加大对于现代机械的宣传力度

要结合实际情况,搞好农业机械科技示范点工作,将现代机械在农业耕作中的实际性能和作用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向农民展示,加强宣传效果,使农民可以切身体会现代机械带来的实惠,买的放心,用的舒心。

3.3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首先,要培养相应的农机操作人员,并进行适当地作业补贴,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并对村民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还可以带货周边的服务市场。其次,以农机大户为依托,建立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使合作社的中介服务、技术服务、作业服务等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快速健康发展。最后,坚持以“广范围覆盖,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3.4落实购机补贴政策

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技术对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而言意义非凡,这项技术能否得以落实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基层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农机部门应该将相关的补贴政策宣传到位,让每一农户都能够认清政策所带来的好处,调动起广大农民购机的热情,从而推广农机在耕作过程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各级部门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确保国家给予的补贴能够落到实处,争取让补贴的支出公开化、透明化,防止各级部门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中挪用或者贪污,从而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广大的农民朋友真正得到帮助和实惠。

4.结语

现代机械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对现代化机械与北方农业结合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只有大力推广机械化技术,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才能增加粮食的产量。北方地域辽阔,但是经济与农业耕作水平却比较落后,所以,在北方农业耕作中大力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量,可以降低耕作的难度,提高耕作的效率,有助于降低农业耕作的成本,通过实现发现,在北方农业中大力应用机械化技术,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以及国民经济收入,是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农耕技术论文篇(6)

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发展期,主要分为北方旱作农耕的定型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1年)和南方水田农业的繁荣时期(公元581~1368年)。前一个时期,铁农具的普及使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获得新的坚实的基础。同时,牛耕的推广也引起生产力的飞跃,犁、耙、耱、耧车、石转磨、翻车、扬车等新式农具纷纷出现,黄河流域获得全面开发,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相继兴建。此外,连种制逐步取代了休闲制,并在这基础上形成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方式。以防旱保墒为中心,形成了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旱地耕作体系。后一时期在技术上的表现,则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它拥有比华北地区更高的土地利用率,不但创造了多种充分利用水土资源的形式(涂田、圩田、梯田、架田等),而且多熟种植出现较早,发展较快,并由此带动了一系列技术的进步(如土壤耕作、育秧移栽、水浆管理、施肥、育种等)。

明清是精耕细作深入发展并逐渐成熟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耕地吃紧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精耕细作的基础。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和农用地范围,并创造了圩田、架田、涂田、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这些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在“精耕细作”的生产观下,以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依托而产生的。

圩田,即在江河滩涂或湖泊淤地上筑堤挡水所形成的农田。所谓架田,就是先在水中架设木筏,再在木筏上铺上泥土,如此以来,肥沃的田地便巧夺天工地生成于水面之上。架田是一种人造耕地,充分体现了精耕细作观念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涂田是开发海岸滩涂所形成的一种农田。但海涂往往含盐分很高,因而涂田开发初期一般不种庄稼,而是先要经历一个脱盐的过程,具体方法是“初种水稗”。所谓砂田,就是用砂石覆盖土壤,减少干旱地区农田中的水分蒸发,以利作物生长,所以有人又称为石子田,此种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出现在西北干旱地区。

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人们也在考虑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上。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比之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更高效。所以,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夏、商、西周,休闲制代替了原始农业的撂荒制,出现了畎亩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连种制取代了休闲制,并创造了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隋唐宋元,水稻与麦类等水旱轮作一年两熟的复种有了初步的发展。明清时期,除了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继续发展以外,又出现了建立在综合利用水土资源基础上的立体农业的雏形。

上述土地利用方式的依次进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攻方向,也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基础和总目标。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精耕细作是互为表里的。

农耕技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S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211-01

引言

周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43万亩,是西安市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属一年两作地区以小麦、玉米为主。2007年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面积7.85万亩,推广辐射面积达15万多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39%。通过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浅旋、机械深松、免耕播种、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充分显现了保护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减少生产工序,节约作业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为农民年节本增效2160余万元。

一、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的必备条件

1.成熟的技术模式和合理的工艺路线

我县区域内耕种条件参差不齐,西宝沿线土地平坦,水利条件好;西南为丘陵地形,土层厚实,水利条件差;渭河沿岸水利条件好,土壤中含砂量较高。针对不同的耕种条件,我们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建立多个对比试验测试点,进行多种技术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最终探索出了适合我县不同土壤结构作业区域的保护性耕作最佳技术模式和工艺路线:

西宝沿线:小麦机收—(地表处理 +免耕播种)—田间管理—玉米机收—机械深松—免耕播种—田间管理

西南丘陵:小麦机收—高留茬—玉米硬茬播种—田间管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机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田间管理

渭河流域:小麦机收—玉米免耕播种—田间管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田间管理

2.优质的保护性耕作机具

保护性耕作机具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效保障,我县依托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积极做好保护性耕作机具推广工作,采取宣传培训、作业演示,对比试验等方式使农民充分认识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作业优点,乐意采用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近年来新增秸秆还田机781台,玉米免耕播种机472台,小麦(玉米)两用免耕播种机154台,深松机30台,高效植保机械2710台(件),为保护性耕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具保障。

3.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户与机手是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的关键。在项目实施初期针对农户不愿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手没有足够的作业量,为提高机具利用效率,我们积极争取乡镇、村组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组织开展联片耕作,通过联片耕作比分散作业提高工效3倍,作业周期缩短3—5天。通过六年来对小麦、玉米两茬轮作周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平均小麦亩增产15—20公斤,节省工序作业费用35-60元/亩;玉米平均亩增产17公斤,节约工序作业费用50元/亩,亩节本增效144元左右。

二、如何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

只有广大农户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积极主动的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那么,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就能够健康发展。因此,在目前情况下,要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需作好以下工作:

1.实施项目带动

通过建设项目示范区,确立当地的主推技术模式和工艺流程,确定适合当地的成熟机型,培养实施推广技术的技术人员和农民队伍,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根据农民的认识变化,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支持重点,依靠农民实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创办试验示范区,向农民宣传示范,让农民逐步掌握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和操作要领,看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

2.抓好宣传培训

做好宣传工作是扩大保护性耕作影响和提高社会共识的重要途径,搞好技术培训是保证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转变农民传统耕作观念,树立科学种田意识。注重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让机手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领和机具操作规程;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作业中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3.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在借鉴国内外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必须针对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开展适应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逐步解决当前示范推广中的机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等瓶颈问题,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和示范,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

4.强化生产管理

在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过程中,要积极与农技各部门协作,安排专人做好土肥、苗情、墒情、病虫草害的监视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制订技术指导及防治方案,由村民委员会组织群众按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和及时防治,做到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综合防治,从而减少农业生产费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结论

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个较漫长的过程,目前,影响长效机制建立的关键因素是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因此,当前政府行为仍应占主导地位,也就是借助行政力量的督导作用,资金的引导作用,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支撑作用,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健全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使农民和农机手在利益的驱动作用下,能够自觉长期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参考文献

农耕技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7.012

Abstract: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in the fifteen years between 1998―2012, the use of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lso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factors of arable produ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1) In nearly 15 years, Xinjiang's arable land production of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was higher, and scale returns of arable land production was increasing status in the late years. (2) Non-DEA effective area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input and output indicators did not reach optimal configuration, resulting in a waste of resources and inadequate of outputs. (3) The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in descending order of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the proportion of arable land irrigated area,cropping index, per capita arable land. There are still cultivated land use inputs and outputs of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exces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farmland productivity through improved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improv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operation.

Key words: arable lan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productivity; Xinjiang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所在,农业生产最大的投入要素,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承担着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社会稳定的重任。我国实行着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导致耕地数量的减少,必然会增加人口、粮食和耕地之间的矛盾[1]。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属于降水稀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同时又是全国粮食安全后备基地,截至2013年底,新疆已连续1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2]。相对内地其他省份,耕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高质量耕地明显不足,绝大多数耕地为中低产地,且农业生产严重依赖人工干预。方先知[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加权法分析了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龙开胜等[4]运用C-D生产函数和概率优势模型,对比分析了以江苏省耕地和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关系。叶浩等[5]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计算了1990―2008年间中国各省区的耕地利用效率并对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梁流涛等[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因此本文根据新疆实际情况,选取农业生产中对耕地生产的主要影响作用的因素,首先运用DEA方法测度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再结合多元性回归方法对影响耕地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耕地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就耕地在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状况进行分析,旨在论证新疆耕地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不合理之处,并作出可能性推断,运用回归分析论证耕地生产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最后对新疆耕地生产效率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

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数据。

1.2 研究方法

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单项指标方法、综合评价方法、DEA等。单项指标法在进行分析时仅考虑单项指标的投入与产出,并不能反映综合效率;综合评价方法弥补了单项指标法的不足,但在确定指标权重过程中受人为主观性影响较大,易造成评价结果的偏差。而DEA方法则同时运用了多个投入和多个产出指标,该方法不需要具体的生产函数式及相关的市场信息,能够有效减少主客观影响因素造成的误差。笔者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并结合新疆实际,在耕地生产效率上拟选取DEA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其原理是利用包络线代替生产函数,通过数学规划确定经济上最优点,用折线将最优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效率前沿的包络线,并将决策单元(DMU)的投入产出映射到空间,落在包络线上的决策单元其效率值为1,为有效决策单元,否则为无效,其效率值介于0~1。

通过DEA进行测算时根据规模是否可变分为CCR模型和BCC模型[7]。CCR模型假设规模报酬不变(CRS),测度的是技术效率TE(又称为综合技术效率),是衡量生产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效率;BCC模型假设规模报酬可变(VRS),扩展了CCR模型的使用范围,测度的是纯技率PTE与规模效率SE。本研究基于CCR模型和BCC模型优缺点,综合运用CCR-CRS和BCC-VRS模型对新疆耕地生产效率进行研究。

1.3 指标选取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进行效率评估时,需要将模型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鉴于数据的可比性、系统性、经济性原则[8],笔者在投入指标上选取:农作物播种面积(103 hm2)、农业从业人员(人)、农用机械总动力(103 W)和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104 t)这4种指标,它们分别代表了农业生产过程中耕地投入量、劳动力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三大基本要素的投入量以及农业现代化投入量;选取农业产品的经济价值量农业总产值(104元)为产出指标。具体投入―产出指标见表1。本文所使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新疆调查年鉴》。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地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2.1.1 新疆耕地生产效率分析 综合效率(TE)可综合衡量预评价决策单元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等多方面能力,通过DEA2.1软件对新疆耕地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得出新疆1998―2012年耕地综合技术效率动态变化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综合技术效率在1999、2001、2004年虽然有小幅度下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综合技术效率为1,说明该年在理论分析上相比较于其他年份耕地生产效率达到了最高水平(其技术效率TE=1)。从1998―2012年期间,耕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62,表明耕地实际产出占理想产出的比例达到76.2%,说明新疆耕地生产在资源配置以及使用效率上仍有待优化提高。

由于耕地综合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所以可以把综合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进行分析。1998―2012年间耕地的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68,效率值较高且历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纯技术效率表明了耕地生产效率在既定产出水平下,技术投入和管理水平都达到了较高利用水平,期间虽有下降的趋势,但只是小幅度的波动。耕地利用效率纯技术效率有效的年份为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10、2012年,说明了这期间样本单元的技术投入和管理水平达到了最优;而其他年份耕地纯技术效率均未达到有效,但其效率值整体很高,说明在技术投入和管理水平上可做进一步的改进。图1中,规模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和综合效率走势大体相同,其平均效率值为0.789,表明耕地生产可以通过规模结构和生产规模的调整来进一步达到优化。而长期以来耕地生产纯技术效率大于规模效率,表明耕地生产效率低下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

2.1.2 新疆各地、州、市耕地生产效率分析 笔者拟选用2012年相关数据对新疆各地、州、市耕地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并对耕地生产非有效地区进行改进。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各地、州、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及规模报酬(RTS)增减状况。

各地、州、市耕地生产综合效率属于有效型的是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州。规模效率属于有效的是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州等3个地区,其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值均为1,说明在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上这3个地区的规模生产及规模结构、技术投入及管理水平上均达到了最优组合。其中昌吉回族自治州的规模效率等于1,纯技术效率小于1,从效率分解公式可知耕地综合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制约,因之提高该地区纯技术效率是关键之选。

耕地生产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92(表2),大部分地区耕地生产纯技术效率值偏低,只有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州以及喀什地区这5个地区属于有效,其他各地区耕地生产纯技术效率普遍偏低。纯技术效率最低地区为克孜勒苏州(PTE=0.395),表明该地区在技术投入和管理水平上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2.2 耕地利用效率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耕地生产效率的因素较多,介于数据的可获取性,笔者选取人均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灌溉面积比例分别表示耕地利用中的耕地资源禀赋、自然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设施条件。运用SPSS19.0对影响耕地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公式如下:

Yit=β0=β1X1 +β2X2+β3X3 +μ

其中,Yit、X1、X2、X3、ε表示综合技术效率、复种指数、灌溉面积比例、人均耕地面积、随机误差;β0、β1、β2、β3表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各项数据主要来自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拟合度的R2统计量达到了0.658,说明方差显著,自变量与应变量有很强的相关性。t值除常数项外绝对值均大于2,说明变量的选取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自变量参数t值均通过1%或5%显著水平检验,说明复种指数、灌溉面积比例和人均耕地面积对耕地的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效果。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灌溉面积比例、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生产面积集中反映了耕地的生产规模化水平,反映耕地资源禀赋。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有利于实现耕地生产的规模效益,总体上新疆耕地生产效率在逐步上升,因此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均耕地生产面积对促进耕地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耕地的复种指数表明其对耕地生产效率影响呈正相关,种植自然条件越好产出越好,增加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有助于改善耕地的生产利用效率;灌溉对新疆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说明在干旱区水资源的利用对耕地生产效率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 讨 论

笔者通过对新疆1998―2012年近15年来耕地利用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新疆近15年耕地生产纯技术效率较高,且历年耕地生产规模报酬为递增状况,耕地生产规模效率主要受综合效率影响,综合效率具有很大改进空间。结合新疆实际,主要表现在耕地生产产出量及农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大量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实施应用。

(2)非DEA有效地区主要原因源自于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没有达到最优配置,造成了资源浪费与产出不足。大部分非DEA有效地区产生的原因主要由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农业机械投入冗余造成,而化肥折纯量及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较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产生过剩导致农业投入成本总体增加。因此在生产中要注意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产工具的有效使用。

4 结 论

新疆1998―2012年耕地利用效率和影响因素分析,新疆耕地生产效率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9-11]。

(1)紧密抓住干旱区农业的区情,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新疆农业主要分布在绿洲、河谷地带,各地州要根据不同区位状况,对农业做好流域水资源开发工作,综合发挥灌溉农业优势,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2)新疆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全国具有较高水平,但是并不是影响耕地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其可能的原因是农业机械小型化无法跟上耕地规模化生产且大多是比较落后的机械。因此,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机械更新换代,积极引进和生产新型农业机械、引导农民购买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具有十分显著的必要性。

(3)根据不同区域,分别对生产力不同的耕地实行差异化管理。加强对高产耕地的投入利用,充分挖掘生产力,大力发展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对南疆边远地区耕地贫瘠地带进行开发整治,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耕地生产力;北疆河谷地区等耕地生产力较高地区要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充分利用有机肥,减少耕地污染,提高单位耕地实际产出的经济效益。城市近郊土地加快土地流转,让耕地流向种植大户和农业生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经济价值较高农作物。

(4)加大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大力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积极带动农村地区人口从农业就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人均耕地面积。新疆地广人稀,人均耕地资源丰富,但对农村剩余人员的有效转移不仅有效增加了非农业就业人群还有效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新疆这样一个省级大区,应该着力发展小城镇经济,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向小城镇转移,这样有利于加速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对耕地集约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 肖思思,吴春笃,储金宇.近15年中国耕地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7):55-61.

[2] 任江,李萍. 土地整治力助新疆粮食连续增收[EB/OL].[2014-10-27].http://.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76.

[3] 方先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4,22(4):22-26.

[4] 龙开胜,陈利根,占小林.不同利用类型土地投入产出效率的比较分析――以江苏省耕地和工业用地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174-178.

[5] 叶浩,濮励杰.我国耕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9):1 467-1 474.

[6] 梁流涛,赵庆良,陈聪.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7):48-54.

[7] Baker R D. Estimating most productive scale size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84,17(1):35-44.

[8] 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农耕技术论文篇(9)

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作用[1-2]。从世界农业发展的耕作现状看,保护性耕作已成为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潮流,已构成世界农业进步的时代特征。

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一)机械深松

机械深松主要作用是深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降水入渗率,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以有效提高产量。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松,深度25~50 cm。深松的适耕条件是土壤含水率为15%~20%。对已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深松周期可结合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次数而定,一般为2~3年[3-4]。对新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能存在犁底隔层,应先进行1次深松,打破犁底层。深松一般应选在秋季进行,并要及时进行表土处理保墒。

(二)秸秆与表土处理

秸秆与表土处理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地面覆盖,同时又不过分影响播种作业。若地表秸秆过多、起堆、地表不平时,则需要进行表土作业。秸秆及表土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秸秆粉碎、浅耙、浅旋等。这些作业属于选择型作业,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作业项目越少越好,作业深度越浅越好,最多不超过10 cm。

(三)免耕施肥播种

应选择丰产、优质、生育期短、抗当地病虫害的优良包衣种子,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及地块情况,选择适宜的免耕播种机播种。若播种时地表有干土层,则应采取深开沟、浅覆土的方法,保证种子种在湿土上[5]。播种深度一般为5~6 cm。种肥分施,要保持5 cm以上的间隔距离。为减少蒸发,要尽量减少开沟动土量。

(四)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靠农药拌种预防,发现虫害后及时喷杀虫剂。保护性耕作一般比传统耕作容易产生草害,故必须随时观察,发生问题,及时处理。可采用喷除草剂、机械和人工除草等。

二、推广措施

(一)优化和完善保护性耕作模式

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发展应用多年,形成了多种比较成功的技术体系。但由于各地的机械化程度、生产规模、种植工艺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一定要在遵循保护性耕作技术生产机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优化和完善适合本区域及当地农艺特点的保护性技术模式[6]。

(二)典型示范带头,由点到面推广

农机示范区、示范点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载体。要做到规划科学、组织合理、技术体系可行、实际效果明显,才利于群众接受和应用。

因此,应首先选择积极性高的农户建立示范点,规范操作技术。初期进行小地块、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并及时进行对比总结,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由政府的推行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在示范区、示范点取得成效后再在全县大面积迅速推广。

(三)抓好人才培训,做好技术服务

通过培训,让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学会技术推广方法,不断帮助和教育农民提高技术认识的程度和操作机具的水平。技术指导人员要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指导和服务,从技术、经济、文化、理念等方面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培训,倡导机手和农户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积极合作,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要发挥有关专家的作用,定期讲座,深入一线,及时排解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难题。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注重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的宣传,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媒体的优势,同时结合宣讲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热情。充分利用技术试验成功典型,主动向上级领导宣传汇报,以争取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积极向村干部宣传,让村干部组织带动全村开展推广。向农机大户宣讲培训,发挥农机户主力军作用,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是推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的支撑力量。应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以农机重点工程建设、常规农田作业、农机维修、农机科技推广、教育培训、信息中介、组织服务等为主要内容,以县级农机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农机服务站为辅助,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

(六)争取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在资金投入方面,要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共同努力,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资金,形成国家引导、地方配套、集体扶持的多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在资金使用上,要建立专户,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三、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保护性耕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推广应用面积却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2%,发展任务还很艰巨。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复杂的问题。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发展道路,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抓住技术、机具、机手、机制这4个关键环节,把握好上述各项重点因素,把工作做实做强,才能够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庆荣.关于尿素转化过程的研究资料[S].哈尔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1978.

[2] 郑庆伟.2BSF-12A型小麦深施肥播种机[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8.4.

[3] 王淑宏,赵祥,顾长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节本增效[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2.

农耕技术论文篇(10)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及牧草的种植,是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我县逐步开展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取得了成效,为大规模实施保护性耕作积累了成功经验。

1保护性耕作在我县的实践

互助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处,平均海拔2700m,年平均温度4.6℃,年降水量450~550mm,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植被生态环境较为薄弱,农田裸露、水蚀风蚀严重,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能力低下。由于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近几年,我县进行了免耕、深松、覆盖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县农业部门在农业区设立了长期试验区,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认为保护性耕作适合我县县情,具有显著的保土、保水,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抑制农田地表扬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优点。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程,我县启动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这标志着我县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县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具有以下特点:①政府重视和推动。将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攻关、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分别列入相关的计划和项目中予以支持,县政府将保护性耕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制定了规划、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②实施区域和应用对象正逐步拓展。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区域由农业区向农牧交错区扩展。应用作物由小麦、油菜扩大到杂粮、牧草等,逐步形成多种技术模式;③技术培训形式多样,宣传工作有声有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农业局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现场演示、示范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不但提高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程度,而且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机具还不配套。急需填补空白,已经研制出的部分机具适应性不强,性能不稳定,有待改进完善;②农艺不配套。如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灌水技术、施肥技术、杂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的研究较少,不能有效指导生产;③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推广尚难,适合农村实际的推广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④部分关键作业机具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机具选型上不能满足坡地作业要求。

2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1)保护性耕作是保护农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保护性耕作通过深松少耕、地表覆盖,可以增加天然降水入渗,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增强抗旱节水能力。多年的试验表明,在我县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保水、保土效果十分显著。

(2)保护性耕作是防治土地沙漠化和治理沙尘暴的重要途径。我县是沙尘暴发生严重的地区,是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的主要尘源,来自于不合理开垦的土地和过度翻耕的裸露农田。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残茬覆盖,可以降低地表风速;作物根茬可以固土,秸秆可以挡土;土壤水分的增加,增强了表层土壤之间的吸附力,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

(3)保护性耕作是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实行保护性耕作,一般只需要秸秆地表处理、深松(每3~4年1次)、免耕施肥播种、除草、收获等,比传统耕作工序减少一半以上,效率高,能耗低,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另一方面,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粮食增产和生产成本降低,使农民收入增加(一般为20%~30%)。据统计,小麦平均增产138kg/hm2,油菜平均增产144kg/hm2。

3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的对策

(1)坚持政府推动方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补贴。同时,对机具生产和机手作业服务实施减免税收和农机用油优惠等政策。

(2)坚持长期示范宣传。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好核心示范区,引导农民自觉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3)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在借鉴发达地区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农机农艺结合,借鉴与技术创新结合,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

和配套机具,是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针对具体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开展适应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逐步解决当前示范推广中的机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等瓶颈问题,并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和示范,支持和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

农耕技术论文篇(11)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及牧草的种植,是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我县逐步开展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取得了成效,为大规模实施保护性耕作积累了成功经验。

1保护性耕作在我县的实践

互助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处,平均海拔2700m,年平均温度4.6℃,年降水量450~550mm,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植被生态环境较为薄弱,农田、水蚀风蚀严重,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能力低下。由于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近几年,我县进行了免耕、深松、覆盖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县农业部门在农业区设立了长期试验区,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认为保护性耕作适合我县县情,具有显著的保土、保水,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抑制农田地表扬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优点。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程,我县启动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这标志着我县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县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具有以下特点:①政府重视和推动。将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攻关、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分别列入相关的计划和项目中予以支持,县政府将保护性耕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制定了规划、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②实施区域和应用对象正逐步拓展。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区域由农业区向农牧交错区扩展。应用作物由小麦、油菜扩大到杂粮、牧草等,逐步形成多种技术模式;③技术培训形式多样,宣传工作有声有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农业局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现场演示、示范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不但提高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程度,而且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机具还不配套。急需填补空白,已经研制出的部分机具适应性不强,性能不稳定,有待改进完善;②农艺不配套。如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灌水技术、施肥技术、杂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的研究较少,不能有效指导生产;③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推广尚难,适合农村实际的推广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④部分关键作业机具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机具选型上不能满足坡地作业要求。

2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1)保护性耕作是保护农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保护性耕作通过深松少耕、地表覆盖,可以增加天然降水入渗,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增强抗旱节水能力。多年的试验表明,在我县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保水、保土效果十分显著。

(2)保护性耕作是防治土地沙漠化和治理沙尘暴的重要途径。我县是沙尘暴发生严重的地区,是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的主要尘源,来自于不合理开垦的土地和过度翻耕的农田。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残茬覆盖,可以降低地表风速;作物根茬可以固土,秸秆可以挡土;土壤水分的增加,增强了表层土壤之间的吸附力,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3)保护性耕作是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实行保护性耕作,一般只需要秸秆地表处理、深松(每3~4年1次)、免耕施肥播种、除草、收获等,比传统耕作工序减少一半以上,效率高,能耗低,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另一方面,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粮食增产和生产成本降低,使农民收入增加(一般为20%~30%)。据统计,小麦平均增产138kg/hm2,油菜平均增产144kg/hm2。

3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的对策

(1)坚持政府推动方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补贴。同时,对机具生产和机手作业服务实施减免税收和农机用油优惠等政策。

(2)坚持长期示范宣传。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好核心示范区,引导农民自觉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3)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在借鉴发达地区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农机农艺结合,借鉴与技术创新结合,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

和配套机具,是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针对具体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开展适应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逐步解决当前示范推广中的机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等瓶颈问题,并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和示范,支持和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