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1:30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1)

(一)望月怀远:古诗词中大量的怀远之作都有悬挂在天边的月亮陪伴,无论它是“残月”、“斜月”,还是“霜月”、“淡月”,或者“新月”、“黄昏月”,约定俗成的月夜成了孤身独处的人们思念远方亲友的最佳时机,望月怀远成为古代诗歌传统主题。

“昭昭素明月,晖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汉乐府》中的这首《伤歌行》先写月光扰人,夜不能寐,最后点明症结所在――“怀所思”。这是相当完整的月下怀远主题的佳作了。尤其是“昭昭素明月”四句更是精妙的典型,后来许多月下怀远的诗歌都能看到这几句的影子。

此后,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孟郊的“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等等,都是分离远隔的人们在那天涯共有的清朗月光里,借明月以寄相思的书写。在一次又一次的吟唱当中,明月被赋予了情感,它不但撩人离愁,更担负起了向远方的亲人传递思念之情的重任。

(二)借月思古:人们以我观月,移情于月,使月皆著我之色,所以诗词中又有了借月抒发历史沧桑、时光流转之感慨的名句。诗人在一轮明月似乎亘古不变地照耀下,面对家国兴亡、人生风雨、是非成败,必然会生发出对历史、对人生、对时间、对空间的无尽思绪,明月成为了诗人言己之志的绝好意象。

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巧妙地以“月”作为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将历史与现实组接在一起,传达出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这其中寄托了诗人对时间、人世的感慨,那似乎年年永相似的明月,引起人们无尽的咏叹与哀思。

李煜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吟唱中将“秋月”当做一面镜子,映照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的怅恨。词人通过对“月”的咏叹,把一种饱含人世沧桑巨变的无法解脱的伤感传递给了后人。

月亮作为一种意象形式,它生息不已又圆缺不定,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

(三)托月明理:日升月落,月升日落,人类及自然界其他动植物的生命每到一定期限就要完结。人类就从这种自然的更迭变化中悟出生命的哲理。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2)

同样,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是借以表现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意象。历代诗人喜欢选择月亮这个意象来融寄感情。

王维《竹里馆》中把明月当成知音。“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为伴,沉浸在清幽澄静的快乐中。《鸟鸣涧》以月出惊山鸟衬托静态,仍然是一片空寂。春夜的山涧里,人闲、夜静、山静,只有开败的桂花悄悄落下,是那么的静、幽、淡、雅,散发出一种清气,似乎诗人的灵魂已离开了肉体,离开了尘世,与静谧的自然融为一体,升上了浩渺的天空,又好像自然摄取了诗人心灵的澹泊之气,变得那么和谐、宁静,叫人分不清哪是物,哪是人,哪是自然,哪是诗人。在王维清幽绝俗的月光世界里,仿佛时空界限已经泯灭,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李白有不少诗作把月亮当作最亲密的朋友,陪他饮酒,陪他跳舞,陪他探讨问题,读之令人倍感亲切。“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①《月下独酌》、《把酒问月》即是这样的名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人面对明月,问的问题是人类共同的苦恼:造化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这共同的矛盾和苦恼也就使世世代代的人彼此相通,产生某种感情上的共鸣;沟通的媒介便是大家都能见到并会由他引起遐想的明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应如此。”我们读这首诗时,会想起李白,正如李白写诗时想起在他之前的古人一样,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伤,同时也能得到难以言喻的慰藉。“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未受污染的世界,它无论怎样变化,永远都是那样的幽冷而静谧,使人产生达到透明和空灵程度的纯洁感。”②

苏轼更是深谙月亮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他的词《水调歌头》把月亮和人事直接关联:“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有悲伤有欢乐,有团聚有分离,这就像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月亮(自然)是这样的,人生也是同理,那又有什么值得抱恨的呢?只要人安泰长寿,虽隔千里却能共享明月,不也就满足了。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把月亮写到了极致。究竟《春江花月夜》的魅力在哪里?《春江花月夜》的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村。从月升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意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这首诗里,用生花妙笔,绘制了一幅月色人生图。其精神核心就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加以构思的独特,风格的空灵,语言的流畅,音韵的和谐,独具诗的魅力,因而能对读者的心灵产生有力的震撼,继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使其成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③

中国古代诗歌中摄取描绘的月光意象,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研究月光意象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对于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环境教育,维护生态平衡,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有很重大的意义。让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敬畏生命的熏陶。告诫人们不应当无止境地为了满足物质的需要,竭泽而渔地破坏自然。我们既要发展科学技术,更要珍惜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二者能够更好地协调发展。■

注释: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3)

意象作为诗的意境构成单位,首先必须是具体的物象,其次必须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意,亦即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月亮作为一个实体,作为一种意象,跨越了时间的长河和空间的阻隔,给中西方诗人的情感提供了一种表现载体。本文拟就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和阿根廷作家及诗人博尔赫斯的咏月诗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成诗的背景,借月抒发的感情及作者生平的有关经历,从而探究月亮在中西方诗人眼中所代表的不同意象及所体现的思想与文化差异。

一、李白之“逸”月

李白为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他的诗作多而佳,其诗如其人,飘逸且不羁,浪漫且狂放。有人说“月无白无味,白无月不逸”,李白诗中写月亮的佳词丽句,意象丰富,内涵深广,反映了诗人作诗时的心境,寄托了诗人身处不同境遇时的情感。

1.借月思乡怀友

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怀着深深的眷念,念出了“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待他离别家乡,客居他乡时,“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在《静夜思》中把对“月”的寄托表露得直白无遗,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的淋漓尽致。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月是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载体。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中,诗人在抒发壮志中夹杂了对友人的情谊。

2.借月抒发壮志豪情

李白生活在道教盛行的时代,但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却又时时鼓舞着他“申管宴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就是他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的诗化。从少年时代“养奇禽千计”被举到十年浪游中的任侠之风,再到他四十二岁时重获玄宗垂青,李白毫不隐讳地道出了喜从天降的兴奋:“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借月叹怀才不遇之意

李白虽然终于受玄宗赏识,但当时朝廷黑暗,奸臣当道,玄宗已从励精图治转变为昏聩骄纵,大唐帝国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孤傲、清高的李白不愿会甘作附庸,同流合污。《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此间他倍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无奈;《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长空叹”是他遭诽谤离开长安时写的,通过刻画相思之苦,表达政治抱负难得施展的郁闷。在经历过自我麻醉,违心写应景词章的痛苦后,他最终在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儒吏之争中败下阵来,哀叹着“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随后自请归隐,重作游侠。然而,“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安史之乱的爆发时李白重燃报国激情,毅然受召于永王,“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可是此次却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打击,最后被捕入狱,流放夜郎。

4.借月谴孤独寂寞之情

李白的一生沉浮,颠沛流离中,皎皎明月曾多少次清润了他的寂寞灵魂。千古名篇《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无人可语,心头愁绪挥之不去,只得与月同醉,邀月共舞。诗中的月亮成了他寂寞灵魂的抚慰者。“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迁客此时空寂寞,常州孤月向谁明?”是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孤单寂寥的写照。李白在怀才不遇,政治失意之后,借隐居山林,求仙访道,借诗酒与明月自遣,如“天上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都是他内心孤寂廖楼的明正和排遣,借月发人生感慨。

人生坎坷失意多;知己难求独飘零,豁达洒脱的李白在《把酒问月》中,问了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之后,接着便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思索中的诗人将人与月进行比较,感悟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沟通和共鸣,以及表现了“明月长在,人生如寄”的人生感慨。但对于这份永恒,李白并不在痴想“不知乘月几人归”而是干脆“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都搁置一边,只希望短短人生里总有美好的晨光便已是足够,展示了诗人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二、博尔赫斯之“玄”月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早年受尼采、叔本华等人的不可知论和宿命论的影响,以及在西班牙居住期间,与极端主义派作家过往甚密,因而他的作品基调一方面孤独、迷惘、彷徨、失望,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明显的先锋派的影响,其中描绘的景色,事物都带有神秘色彩,如他的第一首涉及到月亮的诗是《界限》(Limits),其中提到“谁也不会见到你走下那处泉水,无论是朗朗白日还是黄金的圆月。”陈东飚、陈子弘等人翻译如下:

……

某一扇门你己经永远关上

也有一面镜子在徒劳地把你等待;

十字路口向你敞开了远方,

还有那四张脸的不眠者,雅努。

在你所有的记忆里,有一段

已经失去,已经远不可及;

谁也不会见到你走下那处泉水

无论是朗朗白日还是黄金的圆月

……

在黎明我仿佛听见了一阵繁忙的

喃喃之声,那是远去的人群;

他们曾经热爱我,又遗忘了我;

此刻空间,时间和博尔赫斯正将我离弃。

在这首诗中,诗人主要抒发的也是一种对时空、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在字里行间透露着迷茫与彷徨,在沉思默想中同样也渗透着一丝的神秘气氛。

博尔赫斯另外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月亮——给玛丽亚.儿玉》,是他献给爱人的诗,译文如下:

那片黄金中有如许的孤独,

众多的夜晚,

那月亮不是先人亚当望见的月亮。

在漫长的岁月里,

守夜的人们已用古老的悲哀将她填满。

看她,她是你的明镜。

虽然此诗是诗人写给爱人的,某种程度上是一首情诗,但从另一角度来说,诗中的月亮意象倒像是诗人对人生所发出的感悟。博尔赫斯一生为精神、为知识、为一个更广阔的未知世界而存在。在失去光明的晚年,他对颜色的感知是纯主观的,他在诗歌中所呈示的一切意象也源自于其虚幻的精神,“众多的夜晚,那月亮不是先人亚当望见月亮。”在他的想象中,那轮亘古高悬于天际的皎洁明月,也许代表了一中精神,代表了历史和时间的变迁,同时也代表了爱的流逝与传承:“在漫长的岁月里,守夜的人们已用古老的悲哀将她填满。看她,她是你的明镜。”此外,诗篇也传达了博尔赫斯对世界和生命的冥想:神圣而不可捉摸。

三、月同人易,其情各现

李白和博尔赫斯各自诗中出现的月亮描写不同,风格各异,表达的意象也因各人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生境遇而迥然相异。

1.社会文化背景之异

李白处于封建社会鼎盛的唐朝,经历了社会稳定到战乱的动荡,经历了背井离乡求功名到春风得意获赏识,到黯然落魄遭流放,再到隐居山林悟人生的变迁,月亮意象也随着诗人生活遭遇的变化而变化:从辞亲离乡时“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壮志豪情到功名在身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兴奋得意,到怀才不遇时“何用孤高比云月”的无奈沮丧,再到流放夜郎时“长州孤月向谁明”的寂寥惆怅,最后到归隐山林时“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人生感慨。诗人改造、雕塑了月亮,月亮也见证了诗人的人生沉浮、喜怒哀乐。

博尔赫斯所处的时代离我们较近,诗人有关月亮的诗不多,但同李白一样,他的人生也经历了战乱(两次世界大战)的颠沛流离。博尔赫斯在这些不断的迁移中,受过尼采、叔本华的影响,也受过卡夫卡、爱伦.坡及西班牙极端主义流派的影响。他在诗中所表现的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有异于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因而即便是在写给爱人的诗中,也隐隐弥漫着这种神秘色彩。不过,在李白和博尔赫斯的人生的最后阶段,两人分别在《把酒问月》与《月亮——给玛丽亚·儿玉》的诗中都表现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沉重思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与“众多的夜晚,那月亮不是先人亚当望见月亮。在漫长的岁月里,守夜的人们已用古老的悲哀将它填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月亮在此时人产生了超越时空的沟通和共鸣。

2、抒发感情的对象不同

李白的咏月诗中多借月思乡念友,借月言志抒怀,从未涉及爱情;而博尔赫斯的诗虽未直接写爱情,却的的确确是献给爱人的,这主要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和思想差异决定的。总的来说,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高,教育也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契合,在中国得益于友朋的乐趣,在西方往往也可得之于妇人女子。如玛丽亚.儿玉原来就是追随博尔赫斯多年的日裔女秘书,他们在工作上相得益彰,在感情上也是琴瑟相谐。而且,西方社会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命中份量极重,而中国则侧重国家集体利益,因而写君臣、政治抱负及友情的诗篇较多。其次,东西方思想观念差异大。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中国人重婚姻而轻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的平凡中,因而西方诗人多借诗表达爱情,而中国诗人则多借诗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文化传统使得中西方诗人产生了对同一实体——月亮的不同意象,月亮给了诗人们美妙的灵感,赋予了诗歌丰富的意蕴。照耀古今的月亮还沟通了自然与人生,历史与现实,从超时空的角度俯视古今中外的悲欢离合,渗透心灵的各个层面。明月意象丰富了诗词的表现技巧,拓宽了诗词的思想境界,更体现了一种自然之美,变幻之美,形成了形神兼备,虚实相生,变化有序,损益互补的美学观念.唯其妙处有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钟芒.唐宋名篇吟诵系列[M].北京:朝华出版社,1999.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4)

月亮,是自然界的普通事物,可是中国古今作家却把它当作一个个艺术典型,披上了美学的外衣,使这个普通的形象显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上可追溯到神话传说里《淮南子》:“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之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这是嫦娥奔月的美妙传说;而下可延于今天,成为人们抒写“爱情”的意象物,当代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因此,月亮成了中国古今作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借代物,是具有文学深度的艺术典型,它丽质而清新的外表,圆而明亮的形态特征都给古今作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综观中国古诗词,赏读有关作品,笔者认为月亮这个典型具有丰富的审美艺术价值。

一、中国古诗词中,“月亮”有许多不同称呼,具有丰富的名称之美

唐代诗人李白《古朗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诗人将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生动地再现了出来,创造了月亮朗宛若仙般的美丽景致,让我们想到了中国文化习俗中“把月亮称作白玉盘、瑶台镜、玉兔、蟾宫”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就连封建科举及第也称为“蟾宫折桂”。除此之外,南宋词人辛弃疾《青云案》中颂元宵节盛况词写道:“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于龙舞。”文中用“玉壶光转”来描写月亮的皎洁、清光晶莹,把月亮美称为“玉壶”。陆游(宋代大诗人)《桂花》:“丹怡绿叶郁团团,消得嫦娥种广寒”,月亮又被称为“广寒宫”,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水调歌头》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又有了“婵娟”的美称。晚唐诗人李商隐《霜月》中,把月亮的仙姿仙态写到了极致,显得风姿绰约,晶莹剔透:“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诗中的“素娥、青女、霜冷”又成了月亮的代名词。“宝帘闲挂小银钩”你看,月亮又被叫做“银钩”,一弯新月多象女子弯弯秀眉,人们也称它为“娥眉”……

这些对月亮的美丽的称呼,勾起了人们丰富的联想。在人们心里构起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怪不得古代诗人要日思夜盼月亮,魂牵梦萦月亮。月亮有了这样多美丽的称呼,当然成了诗人们的构作灵魂。

二、中国古诗词中,“月亮”成了友人游子情人相思的寄托物,具有魂牵梦萦的思念之美

我国的中秋佳节,人们都有赏月的习惯,月亮寄写了月圆团聚的意蕴。唐代文学家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中有“一年明月今霄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怀;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文用叙述的形式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月亮为意境烘托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由于月亮是“思念”的寄托物,自然也成了古人表达爱情的媒介,古代诗人把月亮与恋情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了闺怨思妇诗的独有景致。《诗经?陈风?月出》:“月出胶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意思是:“明月皎皎啊,我心上的人儿多美好,她从容闲雅姿态窈窕,我心忧愁又急躁啊。”从比喻角度看“用皎皎来喻妇人的肤色”活画出一个“肤如凝脂”般的美人形象,怎么不僚人心乱呢!而从意境角度来看:把美人安排于月光之下,月光、美人相互映衬,俊美的秀容融入清辉的月色之中,给美人增加了一层神秘感,一种朦胧美。增加了主人公的思念和爱慕之情。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此诗“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深,接着转入抒情“天涯共此时”点题“怀远”。此前有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后有苏轼词《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同构成抒写月亮的名句,而“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此女子随时间推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只得默默对月独寄了。白居易从长相思中有“月明人倚楼”,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些诗词都借明月抒写恋情或相思之苦,形象具体,意蕴浓烈。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5)

“意象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客观物象的主观化”。[陈植愕.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4页、316页]在文学作品中,月亮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青睐,与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代文人的笔下,人们的命运与月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思有月,孤有月,玄想有月,叹有月,聚有月,别有月,羁旅有月,征战有月;山月,林月,水月,边关月;圆月,残月,冷月,寒月,孤月……,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根植于原始的月亮崇拜。从《诗经“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开始,月亮不断出现在文人的各种文学创作中,其意象以情感为主,却又丰富多彩。

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

在封建时代,个人的情感无法直接表达,只能隐晦地藏于诗词乐曲之中,而月亮由其神秘、光洁、明亮等特性常被人们用于指代恋人,见证爱情。如表达了希冀与向往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意味深长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表达了对爱情大声疾呼的“愿随明月入君杯”;“花前月下,花好月圆”更是人间美事的代称;再如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最别具一格的要数吕本中的“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用同一轮明月来正比反比,妙极!

表达孤独之情

人生路遥,得意时少,失意时多;陌路可逢,知己难求,就连遗世独立、高蹈尘外的诗仙李白也不例外,想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人可解愁,只能举杯邀月,再如“天上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其孤独之情可见一斑。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表现了他落第之后的落寞、孤独与苦闷。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也婉转的表达了月里嫦娥的寂寞的。连豪情干云、睥睨千古的都说“寂寞嫦娥舒广袖”,月亮作为孤独寂寞的意象是古今相通的。

闺中的愁怨

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沈如筠的“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都是表达了古时征夫戍守边疆,闺中女子的思念之苦,彼时月成了他们的一种寄托和情感的载体,千里与共。晏几道的《虞美人》“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更是清楚地表达了闺中的思念和哀怨。

怀旧感伤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南唐后主李煜词中常以月来寄托他抚今追昔的故国之思,“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在另一首词中,“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回顾少时赏梅韵事,月色、笛声、花香、人影,融为一体境界非常清高优美。下片赋南北隔绝之意,念念不忘北地故国,昔盛今衰,怅然不已。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是一首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明月有情,伊人无义,落花有恨,慰藉无人。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切。

思乡意象

月亮也可以说是思乡的代名词。望月而思乡,极易引起共鸣。李白的《静夜思》因表达了思乡之情,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再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曹组的“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都表达文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当然,古代文人也常将写诗作词将越来月亮作为他们所描绘得图景中的一部分,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但这等良辰美景中又何尝不是一种心情的写照呢!

清高脱俗意象

古代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击时,有的人颓唐消沉,而有的人则泰然处之,所作之诗作看似描写景色,实际也是在以明月寄托心灵,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如坡在《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又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时的月亮飘逸洒脱,成为诗人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象征。王维在政治失意时,也在明月和山水中寻找寄托,他在《竹里馆》一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种“人我相隔”“、物我相知”的境界,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操。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显示出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浪漫狂放意象

月光世界浪漫超脱为诗人创造了一个迷离浪漫的境界。张孝祥的“玉鉴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叶”这是何等大的气派,其凌云的气度,坦荡的胸怀与壮丽的湖光浑然一体,整首词写得豪放旷达,出神入化。李白的“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象无理而妙,关怀之情力透纸背,狂放、飘逸,格调高迥,不同凡响。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6)

古诗,是我们的国粹,从古到今,都深得人们的喜爱。苏教版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的古诗,写得很美,读得很欢,虚实相生、理趣融合,具有音乐感、对称美。如: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板书有意识地将对称词或词组列出来,学生看了板书就自然理解对称之美的含义了。我国古代诗歌讲究诗中有画,具有极强的绘图感,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十八个字中,描述颜色的有“黄”“翠”“白”三个字,表示动作的有“鸣”“上”“含”“泊”四个字,此外还有“柳”“鹭”“千秋雪”“船”等具体事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图,以提高读和赏的能力。

二、熟读成诵,是妙引诗情的基础

小学古诗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和轻重,读出抑扬顿挫,并能凭借注释,将古诗还原成现代语言,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达到熟读成诵,丰富积累的目的。教学时,要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诱发学生的情感,进而达到领悟诗情的目的。

古诗一般只有几十个字,但作者的情感以及所表达的内容极其丰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深刻理解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古诗的诵读对节奏的要求比较严格。节奏作为语言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使人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易于识记;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

节奏关联着声音的速度和力度,读出节奏,不仅要读出快慢,而且要读出轻重,读出其中的情感韵味。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句诗时,要读得快一些,特别是要把“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几个地名读得欢快、流畅一些,以表达作者盼望回家乡的迫切心情。此外,点睛之笔要读得重些,停顿得长些,突出重点,读诵的时候不仅要读出速度,而且要读出力度;不仅要读出韵律美,而且要读出情感色彩。想象可以把无生命的东西变得有生命,把非人的东西拟人化。想象是创造意境的杰出画家,是诵读的得力助手。

三、入境悟情,是妙引诗情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境,达到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就是其中的景物,达到人景合一。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诱发联想,融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中去,形成“有我之境”。如《望月》的教学设计片段,这篇文包诗里有许多的古诗,可以将学生带入汉民族的月亮文化,感悟中国人的月亮情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江上明月”图,《春江花月夜》曲),将学生带入情境。

(2)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望着这轮明月,你想说些什么?

(3)小结导入:是啊,这清风明月,宁静优美,月光下的万物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无限神思,令人无限向往。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江上月夜,坐到江轮甲板上欣赏美丽的月下江景。(相机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体验感悟

1.欣赏“景中月”(学习第1~4自然段)

(1)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与同桌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2)汇报交流,体会诗情画意。

(3)积累内化。①指导背诵:这么美的一段文字,老师真想把它美美地背下来;这么美的一幅图,老师真想把它美美地画下来。我们分工合作好吗?我来背,你们来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勒这幅图,注意先画什么,再画什么?②尝试背诵:请同学们也来一边背,一边画,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先一边读,一边画。

2.感悟“诗中月”(学习第5~13自然段)

(1)过渡: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月亮所倾倒,被月亮所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课件出示诗句)你们看,这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诗人借着月亮在抒发什么情感呢?

在这里,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已学诗词的回顾和预习,引导学生在说和读中,体会诗人借月亮寄托的情思,抒发的情感:独身在外的无尽愁思、异乡做客的孤独清冷、绵长深远的思乡情结,思念朋友、思念亲人,对月亮的喜欢和赞美等。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7)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或诗,或词,或赋,或文,随时可见月亮的身影。它时而朦胧,时而清丽,时而虚幻,时而坚实,变化多端。在中国古人心中,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出了优雅的意境;它是人们感情和思想的载体,寄托着爱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朋的怀念;而月亮自身安宁与静谧的意韵,创造出静与美的美学意境,引发了无数失意文人的孤寂情怀,也因此具备了失意的象征意义;孤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往往引发人们对人生、对时空宇宙的哲学思考,月亮于是又成为永恒的象征。

一、月亮意象营造出独特的古典审美意境

明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里说:“邵茂齐有言,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涧,梵刹园亭,屋庐竹树,种种常见之物,月照之则深,蒙之则净;金碧之彩,披之则醇;惨悴之容,承之则奇;浅深浓淡之色,按之望之,则屡易而不可了。以至河山大地,邈若皇古,犬吠松涛,远于岩谷,草生木长,闲如坐卧,人在月下,亦尝忘我之为我也。今夜严叔向,置酒破山僧舍,起步庭中,幽华可爱,旦视之,瓦石布地而已。”月亮就像一个魔术大师,遮蔽了现实与丑陋,使本来就美好的景色更加优美。

1.静与美的审美意境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这使月亮在中国文化中从开始就有了女性化的象征意义,和美丽与空灵、淡泊与通脱等相关,而这种原始象征意义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启示。

南朝周祗的《月赋》对月亮有一番形象的描述:“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在月亮淡雅柔和的清辉笼罩之下,山川景物化去了真实与清晰,显得朦胧而又含蓄,加上宁静的氛围,自然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张先《木兰花》中有“中庭月色下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月华如水,点点杨花飞舞于空中,倏乎即逝,了无踪影,如梦似幻,别具朦胧之美。

中国的传统文人善于融情入景,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然外物结合起来,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如诗如画,令人神往。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静的月色下,萧萧竹林里,主人公琴复长啸,怡然自得,安闲舒适。天上月与林中人,上下映照,情景交融。这首小诗,意境空灵,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

但月亮带来的不光是清幽静谧的美感,它凭借夜空中的主宰地位,还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美。

2.恢宏雄壮之美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茫远;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辽远;王维“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的清丽……在这些诗句中,诗人利用月亮独特的位置,先构建出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再借用移情的手法,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融进这一空间,形成具有不同情感色彩的意境,含蓄地展示着诗人的思想。

这些只是静态的画面,还有动态的。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云: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短短四句罗列了五处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和渝州,却丝毫没有芜杂之感,峨眉形容“山月”,其他四个地名用了诸多表示去向的虚词连贯而成,随着峨眉山月这个主体意象在空间的流转,顺着千里江流顺势而下,形成了空间上的宏大意象,清新流畅。

二、月亮意象承载着诗人的多重情怀

“诗言志也”,诗词中的万物经过了诗人的选择与润色,因而无不皆着“我”之色彩,蒙上了主观情感的面纱,这也使得月亮由客观的、物质的幻化为主观的、精神的,成为人们寄托各种主观情感的载体。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故国家园的深厚依恋

李白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举头望月,乡思之情油然而生。因为此时孤悬天际的月亮跨越山水的阻隔,成为所有人都能仰望的焦点。千家万户共一轮明月,月亮在古人的心中缩短了地理上带来的距离,带来故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明月无形中成为故园的化身。无论天涯海角,只要有月华洒下的地方,漂泊的游子都会勾起对故园的思念。类似的诗句不可胜数:“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亲人、爱人、友人的深切思念

月亮从外形上给人带来的视觉印象是圆满的、永恒的,因而古人把美好的期盼寄托在它身上,最典型的一个词就是“花好月圆”。所以,古人笔下的月亮意象,往往有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人们渴盼团聚的心愿:“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念随着银月的清辉洒落人间的千家万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令人感受到有情人分隔两地的相思与凄凉;“不堪盈手赠,还浸梦佳期。”无可奈何中,只能在梦中相会,传达出对团圆的希求与渴望。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二处明月担载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着对远方兄弟的无尽思念与美好祝愿。

整个夜空只有一轮明月高悬,无论天涯还是海角,人们都可以对着这轮圆月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正如L・克兰默在《灯宴》序言中说的:“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她把远隔千山万水的情侣思念联系起来。”

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政治上的失意者与羁旅宦游者的幽幽咏叹

“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嫦娥奔月的故事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吟诵,广寒宫中孤寂独处的嫦娥逐渐有了失意落魄的情感象征意义,那些在现实社会中或怀才不遇,或仕途坎坷的文人们,在屡遭苦难、孤独无依之时,往往把内心的主观情感寄托于月亮之上,月亮则在失意者笔下变成了冷月、寒月、孤月、残月、缺月。李商隐的诗句:“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娥应断肠”,诗人静立在清冷月辉之下,有感于自己不幸被牵入牛李党争,不仅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而且终生潦倒。联想到月宫中孤单寂寞的娥,自然就与自己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相契合。而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残缺的月亮挂在枝头,见证了幽人彷徨无助、茕茕孑立的困境,凄冷孤寂之意跃然纸上。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在中国士大夫的人生历程中,羁旅与迁谪的体验是相当普遍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寂寂夜色里西沉之月映衬出诗人旅途漂泊的凄凉、孤独与愁困。文人的羁旅迁谪之情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与思乡、怀人、感时伤事纠缠在一起。“夜寒霜月,飞来伴孤旅。还是独拥秋衾,梦余酒困都醒,满怀离苦。”在旅途中清冷的夜里,只有天边寒冷的霜月陪伴着孤独的游子,被寒衾冷,酒梦皆醒之际,只余下满腹的离愁无法摆脱。一生沉沦下僚,遭遇坎坷的柳永在他的名作《雨霖铃》中简单几笔传神地描写了这种况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四、“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对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哲学思考

月亮忽晦忽明,时圆时缺,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它时时刻刻在运动,却又从不曾增加或消亡。因此,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于是它激发了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易逝的喟叹,月亮也因此成了永恒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最佳见证。

古人借月亮表达自己对这一哲学命题的思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曾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F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作者在月下神思飞扬,把月亮与人生紧紧联系起来,个人的生命虽是转瞬即逝的,但整个人类的存在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苏轼虽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渴盼,但最终也达观地表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只要不贪心,珍惜现在的一切,那就是美好的人生。

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边塞征战中征人思妇的凄婉哀怨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战争如影随形,历朝历代的文人为此留下了无数的诗篇。但战争伴随着征人与思妇的相思相忆难相见,所以明月意象又蕴涵着边塞征战的凄婉哀怨。“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无不浸润着这种凄婉哀怨的情绪。哪怕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被誉为有博大阔远、浑融丰腴的意境,我们仍然能从中感受到一份悲凉和哀婉。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把笔墨置于深广的时空背景中,一笔写尽千年征战,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可支撑于其中的是远征万里却无法回还的戍人,以及与其相对的无数破碎的家庭:望月怀人的思妇、嗷嗷待哺的稚子、无人奉养的父母。

明月高悬,如水清辉跨越时空阻隔,笼罩着千百年来中国古人的诗词,滋养蕴涵着如此丰富的象征意义与思想感情。让我们思接千古,去欣赏它,解读它,领会它,用古人的诗情画意滋润我们日渐干涸的精神家园,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

参考文献: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8)

自古至今,人们描写月亮,赞美月亮,借月抒怀的诗歌比比皆是。这类作品尤以唐诗为甚,而唐诗中的月亮又经常与人们的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纠结在一起。本文主要从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几方面来阐释由唐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璀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月亮从众多的自然物象中脱颖而出,成为唐诗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唐代文人的青睐呢?

诗歌中“月”意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渊源。首先,“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引;它那“由缺到圆、由朔到望的有规则的形体变化”,构成了其“形体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月亮的这些美感特质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原始社会中,初民所认识的月亮是与女性相结合的。在我国古代的传说或历史神话中有许多感月而孕的故事。《遁甲开山图解》:“女狄暮汲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宋书·符瑞志》上记载:“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等等。这都应该属于生殖崇拜的范畴。现在不少地方还有着小儿拜月、老人望月的习俗,人们仍是把月亮当作一种生殖崇拜物,渴望对月祈福得以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在古老的传说中,月中捣药的是蟾蜍,又作“蟾蝣”、“詹诸”。《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蝣,月精也。”《淮南子说林》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本是一个为天所‘媚’,受天之恩的‘非类’。然而,它恩将仇报,斗胆蚀月,毁了天之‘目”’,所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常用蟾钩、蟾盘、蟾轮来指代。

其次,诸如“嫦娥奔月”等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更体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嬗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高诱注:“妲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妲娥盗食之,得仙,奔人月中为月精也。”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自然地谈起月亮,人们不能不联想到嫦娥(又作姬娥)。她孤独地在广寒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因而又成为诗人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月亮的灵魂被赋予了多重意蕴。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

再者,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

亘古不移的月亮总是莹莹地照着大地,照着有情众生。月光是柔和、迷蒙又清冷、朦胧的,似是蒙娜丽莎那浅浅的微笑。可以说,月亮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离不开月的激扬和烘托。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古朗月行》、《拜新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峨嵋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难以尽数的优美诗篇在月光的浸润中登上了唐代诗坛。

唐诗中的“月”意象俯拾皆是:1.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契合着生命的轮回,因而古人常以“月”来感伤生命的易逝,岁月的飞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的慨叹。2.月的边塞意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俭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清……我们还可从盛唐边塞诗中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浑融苍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3.月的相思意象。如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孤寂凄恻;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深沉蕴藉;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的郁怀难耐……在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渴念甚为空灵,同样,爱情也甚是挚热。“待月西厢下”(崔莺莺《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的空虚寂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的深深痴情……月似乎是爱情的最佳见证,凄迷的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总之,“月”的意象是时光的飞逝,是情爱的寄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这其中蕴涵着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人生观。

(一)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代表着团圆,寄寓着和亲人相聚的心愿与期待。然而,唐代的诗人们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欢乐,却屡屡倾诉着离散的痛苦。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期盼,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月以其惨白凄清的光辉,孤独孑然的身影,唤起并契合了诗人们寂寞孤独的感伤之情。无论他是在踯躅旅途,还是在独守客舍寒窗,只要在月光的沐浴下,就会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

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千。

此诗是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八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于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作。诗的起首两句“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焦心的是他远在郧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何等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忆长安”,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平添妻子的负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羁敌巢,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写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人手,使怀人的愁思倍显具体、深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

由于家是依附在故乡的土地之上的,所以游子思欲归家之情便会自然延伸为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主人公钟情于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象征,借助“月”意象强化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处境与感受,从而离开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阳刚之气,产生了阴柔之美。每当我们读到“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等诗句时,便能体会到征人的深深哀怨。王昌龄的名作《出塞二首》(其一)曾被誉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它“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其“悲壮浑成,应推绝唱。”J(诗人从“秦月”、“汉关”入手,月照关塞,尽显边地荒凉,征人辛苦,意境悲凉苍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气势雄浑,统摄全篇。唐代经常对外用兵,战争时起时伏,戍边的将士常年镇守边疆,置身在广漠无边的黑夜,孤寂、清冷。可以想见,他们的思乡之情是何等迫切,愁绪又是多么的深沉!面对一弯冷月,月下彷徨,忧苦之情难遏。“征人月”因饱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尤其显得悲凉空旷。

月亮那凄冷的光,为自伤飘零的人们添愁益恨,成了他们失意困顿、羁旅行役之苦的见证;他们努力寻求慰藉和归宿,于是流于文人骚客笔端的“月”又成了他们借以抒发愁肠百结的归乡之情的载体。“归家”这个永恒的文学母题积淀在唐代诗人心头的依恋显得格外的沉重,在这里,月亮成了孤臣浪子们启动乡愁,回归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二)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

唐代诗人还用“月”表殷切之爱,达别离之恨,抒发痴男怨女间的无限情思。花好月圆,是爱情美满的象征。满月之夜,清辉照人,正是情侣们互诉衷肠的美景良辰,但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对于相隔两地的情人来说竟是这样的撩人心绪,勾起了多少离愁别恨。张九龄《望月怀远》便是一首怀人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起句意境雄浑阔大,气象高华。在这漫漫“遥夜”,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对月相思,久不能寐,一个“怨”字油然而生。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情人”与“相思”呼应,“遥夜”与“竟夕”呼应,月亮皎洁圆满的光华,更加让人难以入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唯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哀婉的情思,真挚感人。

明月似乎确实与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可谓《全唐诗》的诗中诗。在《春江花月夜》里,月光从思妇心头流过,我们不难瞥见民间永驻的情爱光辉。诗人用民歌般清丽忧伤的笔调,将离愁别绪的缕缕情丝,客愁闺思的脉脉情缘娓娓道来。从“自云一片去悠悠”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切景语皆情语,极写春、江、花、月、夜五字之外的“情”字。“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孤舟飘零的游子、阁中思夫的怨妇们共有的“相思”情结。“此时相望不相闻”到“江潭落月复西斜”:今夜月圆人不圆,既然只能“相望”,那么,倘能跟随“月华”,“流”到他的身边也好啊!然而这样也不能如愿,那就请“鱼雁传书”吧,却又“光不度(渡)”、“水成文(纹)”。至此,思妇望月怀人的凄美深情已逐层深入。“梦落花”——“月西斜”——“春欲尽”——“不还家”这一连串让人神伤的意象,极大地激起形影相吊的妇人心中思人、惜春的耿耿情怀。经过曲折、含蓄而又深沉的渲染,全诗自然地进入尾声:“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终于慢慢落下,情人却依然远隔天涯。诗人在极写一对恋人忠贞爱情的同时,又宕开一笔,喊出了“不知乘月几人归”的时代心声。这就使五字之外的“情”字有了新的色彩,余情袅袅,情深意远。

(三)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称得上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还因为诗人引出了对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面对这一轮孤月,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不仅仅是“梦境中晤谈”的“宇宙意识”~8J(P17s),还是经人类生命情感浸润过的忧患意识。从明月初升——皎月当空——斜月西沉——落月摇情,这条生命网络直贯无穷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从而使诗篇具有了崭新的思辨美和哲理美的意蕴。

月亮也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反衬孤独之苦。相传写于天宝三年,当时李自供奉翰林,遭人进谗言被唐玄宗疏远,他无处诉说,只好借月下赋诗来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身在花间,手持酒杯,一个人登场,其孤独之感可以想见。孤苦实在难耐,于是诗人便把天上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让人感到了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愁。在诗中,月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人从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了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我想这便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道”家境界吧。

再来看他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以体道合天的豪情,抒发了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把人与月进行比较,从中感悟到了一种超越宇宙的永恒。李白的一生始终在“仕”与“隐”的纠葛之中难以自拔,于是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舒缓心头的压力。“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酒是人间的奇物,月是天国的使者。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月辉,与茫茫的宇宙浑然相融了。李白对月进行了永恒性的审美观照,而后,他忘却了苦闷与烦忧,感悟到生命的律动,实现了现实生命与无限宇宙完美统一。

永恒而宁静的月亮,曾经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啊!他们深沉的喟叹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局限性的审美悲情。面对着月华如水的明月,诗人们总会生发许多感慨,或感于怀才不遇、仕途偃蹇、壮志未酬,或慨叹命运坎坷、时局黑暗、民生多艰……于是唐诗中又有了许多感怀之月。

(四)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

唐王朝从辉煌的盛唐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依旧高悬的明月,中唐以后的一些文人心中难免会涌上一种凄楚的感觉。他们仍有着安邦治国的壮志雄心,对国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寄寓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发出了盛衰无常、今昔兴亡的感慨。从而,月意象也被寄予了诗人宦海浮沉,人生失意的感慨和抚时伤世的悲悯情怀。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骤兴骤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自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等等,这些“月”同样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即便是在盛唐,当诗人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以后,在创作中便体现出他们人生价值的追求。杜甫的沉郁,子昂的悲慨无不由此开始。正是有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使诗人得以认清国家时事,关怀生命,具有了一种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国难当头,时代又赋予了诗人更为严峻的历史任务。与道教的遗世高蹈和佛教的参禅坐忘不同,儒生士子多是“人世”的,他们注重的不是个性的自由和灵魂的升华,而是民族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诗圣”杜甫的诗歌不仅富有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人世情怀,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严谨整饬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忧患意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怀古之作并不仅仅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主要是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社会、民生、自身命运及未来的沉思。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们感时伤世,情感虽然凝重,但并不悲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状态历来是紧张的,自屈、陶、李、杜以来,有无数的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必然带来一种反抗,他们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忧患相结合,以宣泄或抗争。长期影响中国文人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也是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之一。诗人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将忧时、忧世、忧己之情熔于一炉。于是就有了望月之时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

综观从唐诗中“月”意象透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的种种体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爱情和青春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而我们却不难发现,除少数作品有明亮、欢快的色调外,绝大多数诗作都充满了哀怨、忧郁的色彩。在封建时代,自由美满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不得不唱出凄苦的哀歌。

第二,民族的灾难,政局的危机,国家的前途堪忧,再加上诗人的身世之慨,凡此种种都通过“忧患”的面貌体现。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9)

自古至今,人们描写月亮,赞美月亮,借月抒怀的诗歌比比皆是。这类作品尤以唐诗为甚,而唐诗中的月亮又经常与人们的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纠结在一起。本文主要从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几方面来阐释由唐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璀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月亮从众多的自然物象中脱颖而出,成为唐诗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唐代文人的青睐呢?

诗歌中“月”意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渊源。首先,“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引;它那“由缺到圆、由朔到望的有规则的形体变化”,构成了其“形体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月亮的这些美感特质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原始社会中,初民所认识的月亮是与女性相结合的。在我国古代的传说或历史神话中有许多感月而孕的故事。《遁甲开山图解》:“女狄暮汲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宋书·符瑞志》上记载:“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等等。这都应该属于生殖崇拜的范畴。现在不少地方还有着小儿拜月、老人望月的习俗,人们仍是把月亮当作一种生殖崇拜物,渴望对月祈福得以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在古老的传说中,月中捣药的是蟾蜍,又作“蟾蝣”、“詹诸”。《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蝣,月精也。”《淮南子说林》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本是一个为天所‘媚’,受天之恩的‘非类’。然而,它恩将仇报,斗胆蚀月,毁了天之‘目”’,所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常用蟾钩、蟾盘、蟾轮来指代。

其次,诸如“嫦娥奔月”等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更体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嬗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高诱注:“妲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妲娥盗食之,得仙,奔人月中为月精也。”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自然地谈起月亮,人们不能不联想到嫦娥(又作姬娥)。她孤独地在广寒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因而又成为诗人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月亮的灵魂被赋予了多重意蕴。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

再者,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

亘古不移的月亮总是莹莹地照着大地,照着有情众生。月光是柔和、迷蒙又清冷、朦胧的,似是蒙娜丽莎那浅浅的微笑。可以说,月亮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离不开月的激扬和烘托。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古朗月行》、《拜新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峨嵋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难以尽数的优美诗篇在月光的浸润中登上了唐代诗坛。

唐诗中的“月”意象俯拾皆是:1.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契合着生命的轮回,因而古人常以“月”来感伤生命的易逝,岁月的飞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的慨叹。2.月的边塞意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俭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清……我们还可从盛唐边塞诗中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浑融苍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3.月的相思意象。如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孤寂凄恻;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深沉蕴藉;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的郁怀难耐……在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渴念甚为空灵,同样,爱情也甚是挚热。“待月西厢下”(崔莺莺《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的空虚寂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的深深痴情……月似乎是爱情的最佳见证,凄迷的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总之,“月”的意象是时光的飞逝,是情爱的寄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这其中蕴涵着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人生观。

(一)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代表着团圆,寄寓着和亲人相聚的心愿与期待。然而,唐代的诗人们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欢乐,却屡屡倾诉着离散的痛苦。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期盼,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月以其惨白凄清的光辉,孤独孑然的身影,唤起并契合了诗人们寂寞孤独的感伤之情。无论他是在踯躅旅途,还是在独守客舍寒窗,只要在月光的沐浴下,就会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

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千。

此诗是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八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于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作。诗的起首两句“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焦心的是他远在郧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何等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忆长安”,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平添妻子的负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羁敌巢,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写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人手,使怀人的愁思倍显具体、深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

由于家是依附在故乡的土地之上的,所以游子思欲归家之情便会自然延伸为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主人公钟情于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象征,借助“月”意象强化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处境与感受,从而离开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阳刚之气,产生了阴柔之美。每当我们读到“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等诗句时,便能体会到征人的深深哀怨。王昌龄的名作《出塞二首》(其一)曾被誉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它“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其“悲壮浑成,应推绝唱。”j(诗人从“秦月”、“汉关”入手,月照关塞,尽显边地荒凉,征人辛苦,意境悲凉苍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气势雄浑,统摄全篇。唐代经常对外用兵,战争时起时伏,戍边的将士常年镇守边疆,置身在广漠无边的黑夜,孤寂、清冷。可以想见,他们的思乡之情是何等迫切,愁绪又是多么的深沉!面对一弯冷月,月下彷徨,忧苦之情难遏。“征人月”因饱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尤其显得悲凉空旷。

月亮那凄冷的光,为自伤飘零的人们添愁益恨,成了他们失意困顿、羁旅行役之苦的见证;他们努力寻求慰藉和归宿,于是流于文人骚客笔端的“月”又成了他们借以抒发愁肠百结的归乡之情的载体。“归家”这个永恒的文学母题积淀在唐代诗人心头的依恋显得格外的沉重,在这里,月亮成了孤臣浪子们启动乡愁,回归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二)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

唐代诗人还用“月”表殷切之爱,达别离之恨,抒发痴男怨女间的无限情思。花好月圆,是爱情美满的象征。满月之夜,清辉照人,正是情侣们互诉衷肠的美景良辰,但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对于相隔两地的情人来说竟是这样的撩人心绪,勾起了多少离愁别恨。张九龄《望月怀远》便是一首怀人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起句意境雄浑阔大,气象高华。在这漫漫“遥夜”,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对月相思,久不能寐,一个“怨”字油然而生。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情人”与“相思”呼应,“遥夜”与“竟夕”呼应,月亮皎洁圆满的光华,更加让人难以入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唯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哀婉的情思,真挚感人。

明月似乎确实与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可谓《全唐诗》的诗中诗。在《春江花月夜》里,月光从思妇心头流过,我们不难瞥见民间永驻的情爱光辉。诗人用民歌般清丽忧伤的笔调,将离愁别绪的缕缕情丝,客愁闺思的脉脉情缘娓娓道来。从“自云一片去悠悠”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切景语皆情语,极写春、江、花、月、夜五字之外的“情”字。“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孤舟飘零的游子、阁中思夫的怨妇们共有的“相思”情结。“此时相望不相闻”到“江潭落月复西斜”:今夜月圆人不圆,既然只能“相望”,那么,倘能跟随“月华”,“流”到他的身边也好啊!然而这样也不能如愿,那就请“鱼雁传书”吧,却又“光不度(渡)”、“水成文(纹)”。至此,思妇望月怀人的凄美深情已逐层深入。“梦落花”——“月西斜”——“春欲尽”——“不还家”这一连串让人神伤的意象,极大地激起形影相吊的妇人心中思人、惜春的耿耿情怀。经过曲折、含蓄而又深沉的渲染,全诗自然地进入尾声:“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终于慢慢落下,情人却依然远隔天涯。诗人在极写一对恋人忠贞爱情的同时,又宕开一笔,喊出了“不知乘月几人归”的时代心声。这就使五字之外的“情”字有了新的色彩,余情袅袅,情深意远。

(三)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称得上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还因为诗人引出了对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面对这一轮孤月,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不仅仅是“梦境中晤谈”的“宇宙意识”~8j(p17s),还是经人类生命情感浸润过的忧患意识。从明月初升——皎月当空——斜月西沉——落月摇情,这条生命网络直贯无穷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从而使诗篇具有了崭新的思辨美和哲理美的意蕴。

月亮也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反衬孤独之苦。相传写于天宝三年,当时李自供奉翰林,遭人进谗言被唐玄宗疏远,他无处诉说,只好借月下赋诗来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身在花间,手持酒杯,一个人登场,其孤独之感可以想见。孤苦实在难耐,于是诗人便把天上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让人感到了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愁。在诗中,月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人从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了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我想这便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道”家境界吧。

再来看他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以体道合天的豪情,抒发了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把人与月进行比较,从中感悟到了一种超越宇宙的永恒。李白的一生始终在“仕”与“隐”的纠葛之中难以自拔,于是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舒缓心头的压力。“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酒是人间的奇物,月是天国的使者。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月辉,与茫茫的宇宙浑然相融了。李白对月进行了永恒性的审美观照,而后,他忘却了苦闷与烦忧,感悟到生命的律动,实现了现实生命与无限宇宙完美统一。

永恒而宁静的月亮,曾经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啊!他们深沉的喟叹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局限性的审美悲情。面对着月华如水的明月,诗人们总会生发许多感慨,或感于怀才不遇、仕途偃蹇、壮志未酬,或慨叹命运坎坷、时局黑暗、民生多艰……于是唐诗中又有了许多感怀之月。

(四)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

唐王朝从辉煌的盛唐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依旧高悬的明月,中唐以后的一些文人心中难免会涌上一种凄楚的感觉。他们仍有着安邦治国的壮志雄心,对国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寄寓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发出了盛衰无常、今昔兴亡的感慨。从而,月意象也被寄予了诗人宦海浮沉,人生失意的感慨和抚时伤世的悲悯情怀。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骤兴骤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自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等等,这些“月”同样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即便是在盛唐,当诗人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以后,在创作中便体现出他们人生价值的追求。杜甫的沉郁,子昂的悲慨无不由此开始。正是有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使诗人得以认清国家时事,关怀生命,具有了一种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国难当头,时代又赋予了诗人更为严峻的历史任务。与道教的遗世高蹈和佛教的参禅坐忘不同,儒生士子多是“人世”的,他们注重的不是个性的自由和灵魂的升华,而是民族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诗圣”杜甫的诗歌不仅富有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人世情怀,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严谨整饬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忧患意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怀古之作并不仅仅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主要是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社会、民生、自身命运及未来的沉思。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们感时伤世,情感虽然凝重,但并不悲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状态历来是紧张的,自屈、陶、李、杜以来,有无数的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必然带来一种反抗,他们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忧患相结合,以宣泄或抗争。长期影响中国文人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也是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之一。诗人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将忧时、忧世、忧己之情熔于一炉。于是就有了望月之时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

综观从唐诗中“月”意象透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的种种体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爱情和青春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而我们却不难发现,除少数作品有明亮、欢快的色调外,绝大多数诗作都充满了哀怨、忧郁的色彩。在封建时代,自由美满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不得不唱出凄苦的哀歌。

第二,民族的灾难,政局的危机,国家的前途堪忧,再加上诗人的身世之慨,凡此种种都通过“忧患”的面貌体现。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10)

关键词:文学意象 寄情物 载体 媒介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自然万物之中,天上的明月是一个最为恒久、古老的物象。自然万物生生灭灭,人生代代更替不已,而天上明月则永远是一样的,凌空飞度,朗朗照人。从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来看,明月是一个极为原始的文学意象,诗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情怀融入到明月之中,使天上的明月与诗人的内心相互辉映,达到物我交融的妙境,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传唱千古的明月诗篇。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明月的意蕴极为丰富,但归根结底:以月寄情而已。诗人们有多少种不同的思想情感,诗篇中就有多少种带着不同的主观色彩的明月意象。这就形成了古代诗歌中明月极为丰富的意蕴,同时也形成了古代明月诗以月寄情的显著特征。

以月寄情体现的是诗人的奇妙联想,而明月本身的特征正是勾起诗人联想的诱因,如月亮的皎美明丽、月色的清幽雅致、月光的居高照远、明月的清冷孤寂、月亮存在的永久恒远、月亮形体圆缺的变化等等。正是月亮本身的这些特征和它在阴晴圆缺的不断变化中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种种视觉情态,触发了不同心态的诗人的情怀,触景生情,便会生出种种联想与情愫,他们诗中的明月便有了种种不同的意蕴。月亮本身的特征和它呈现在人们眼前不同的视觉情态正是触发诗人种种联想和情怀的诱因与媒介。大体看来,古代诗歌里以月寄情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 由明月的皎美明丽联想到人之美质,寄托对心中所爱慕的人的向往之情

如《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 兮,舒忧受兮。劳心 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大绍兮。劳心惨兮!”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月下怀人的情诗,由明月来寄托对所爱慕的美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皎”、“皓”、“照”都是形容明月的皎美,“僚”、“ ”、“燎”均是形容女子的皎美。诗人由天上明月的皎美,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所爱慕的女子的美貌,激发起了对心上人强烈的思慕之情。诗人由明月的皎美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由明月高悬于天联想到美人之可望而不可及。

再如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里由天上皎皎的明月联想到人间的贤才之美质。诗人把明月联想成他所思念和向往的贤才。他痛感自己所思念和仰慕的贤才,难以为自己所招纳任用,正像天上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可爱而不可掇,因而他对贤才的思慕之情如永不止息的流水,“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里的明月意象寄托了曹操渴望招贤纳士急切之情和贤才难得的忧苦之情。

二 由月色的清幽雅致,寄托清净幽雅的闲适之情

在一些淡泊名利的诗人眼中,明月是清幽雅致的,正像是他们清幽雅致的心怀,他们诗中的明月意象自然就成了寄托清幽情怀或表现闲适心态的寄情物。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备受人们推崇的千古名句,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一幅清幽明丽充满美感的松月山泉夜景图。这一轮清灵照人的明月寄托的不正是诗人的那种空灵明澈的情怀吗?

又如其《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在这里一片空灵宁静,没有任何外界的纷扰,在这大自然的宁静中,只有清灵的月光来与诗人相伴,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诗人尽情地享受着这片宁静,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之中,成为大自然的一个部分。这里的月景与诗人的内情融为一体。诗人在将月亮内化为自我情感的同时,亦将自我外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以体验那种超然物外的情趣。

王维借天上的一轮明月来渲染一种清静幽雅的气氛,寄托着诗人自己在隐逸生活中的那种空灵澄澈的心怀和悠然自得的闲情。

三 由明月的清冷孤寂,寄托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之情

在失意寂寥的文人眼里,明月自然是孤寂凄冷的,他们诗中的明月往往寄托着自己由于不被赏识或孤身处远所引起的内心深处的孤寂之情。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人伴月将影,借酒浇愁,其内心是何等的悲苦与寂寞!“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可见诗人心中的这种悲苦与寂寞是没有尽头的!这天上的明月是勾起诗人感伤痛苦的媒介,这明月的意象渲染了一种凄惨清寂的气氛,寄托的是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里“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明月联想又寄托着诗人内心深处多少孤独与寂寞!

四 以月光的居高照远,寄托思乡怀人之情

由于明月的居高照远,天下所有的人眼中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因此,古人们认为月光是可以超越空间的,离人们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勾起对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或远在异乡亲友们的强烈的思念。如《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勾起了她积郁在内心的不尽的忧思与愁苦。

再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明月更加使人难堪: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思妇看到了月亮便勾起了心中的思念,因而痛苦难耐,便迁怒于月,想把月亮拒之眼外,以减轻相思的折磨。可是月影却“卷不去”,“拂还来”,极言相思之苦,无法排遣。

由于月光的居高照远,勾起更多的是人们的思乡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天上的一轮明月正是勾起诗人思乡之情的媒介。

写勾起乡思的月光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便是边塞诗里那清寒凄冷的月光。戍边的将士在辽阔荒远的边关,他们更加想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那寂寞苦寒的边关明月更是充满了悲凉凄苦的情愫。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所见的月下景色。回乐烽前的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像雪地一样洁白而泛着寒意。高城之外,天地之间满是清冷的月色,犹如一片严霜。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样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情感媒介。那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便浓重地笼上了征人们的心头。这如霜的月色寄托的正是征人们那满腔悲凉凄苦的思乡怀人之情。

还是由于月光居高照远的特点,天上这一轮明月也往往成了人们向远方亲友寄托情思的载体。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曰:“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两句是在借明月居高照远的特征来寄托民间离别相思之情。“此时相望”是说离别的双方同时望着天上的明月,似乎在明月的反照中都同时看到了对方的身影,但却“不相闻”,不能用语言交流。因此,便幻想要追逐着那无处不能到达的月光,将自己的满怀情思释放在对方的身上。

再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看着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爱人,此时此刻她大概也和我一样仰望着这同一轮明月,以至于苦苦相思彻夜难眠吧!此时的月亮已成为沟通离人情感的中介,大家的视线都在月亮上相交,月亮在人们的心理上似乎是一条无形的丝线,把远在天涯的离人们牵在了一起。这与谢庄《月赋》中的“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表达的是同一种情怀。

五 由月亮存在的永久恒远联想到宇宙之无穷,寄托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人生苦短的哀痛

月亮亘古如斯俯视人间,阅尽了天下的兴亡盛衰和人间的世事变迁。因此,在古代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如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这里的“明月”与“山关”是亘古不变的,成为了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但明月依旧,山关长存,物是而人非,受人敬仰的“龙城飞将”李广将军却永远作古,随着历史的长河一去永不复还。只有着这天上的一轮明月大概还记得他当年的那些英雄往事吧!

再如李白《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春秋时的吴王宫阙早已成为了一片“旧苑荒台”,但杨柳依旧青青,菱歌依旧清唱。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烟消雾散,成为了遥远的旧梦,只有江上的一轮明月成了吴王夫差和美女西施旧事的见证。

再者,天上明月的存在是超越时空、千古永存的,而相形之下,人生命存在的显得何等的短促与可怜!因此,这千古如斯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对宇宙生命和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思考,勾起人们对宇宙无穷人生苦短的感慨与悲哀。如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无情的剥夺和人生在岁月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沉痛无比,读来让人悲从中来,不能自已。

再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千古名句: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由明月而引发了对宇宙无穷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类个体生命稍纵即逝的慨叹。江月年年相似,亘古如斯,而每个人生命的存在相比之下却是如此短促。诗人由个体的命运联想到了人类整体的命运,人类何时来,又何时去?由人类的命运进而联想到宇宙命运,宇宙何时来,又何时去?这一命题太高远也太沉重,似乎成了人类永久排解不开的苦恼。

但面对同一命题,苏轼寄托在明月中的情怀却显得何等地超然与洒脱,他在《水调歌头》中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前面短短三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这是自然现象,古来如此,没什么值得感伤的。“但愿人长久”,是要豁达地面对时间的局限,即人生命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豁达地面对空间的阻隔,即天各一方的离别。尽管我们彼此分离天各一方,天上这一轮明月不是已经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了吗?让我们都抛却一切烦恼,健健康康地活着,在千里之外共享这一轮明月吧!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诗人在对待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超然与洒脱的态度,他完全超越了一己之喜乐哀愁,甚至于超越了一己生命之牵挂。苏轼的这轮明月寄托了他高远的人生境界和豁达乐观的胸襟情怀。

总之,在我国古代诗歌中,诗人们有多少种不同的思想情感,诗篇中就有多少种带着不同的主观色彩的明月意象。这种以寄情为特征的明月意象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内涵,形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而又充满美感的明月文化。一轮明月千古情,大自然的明月千古高照,常看常新。我国古代诗歌里的明月意象也将像天上的明月一样,永远照耀着我们一代代华夏子孙的精神世界,陶冶着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参考文献: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11)

一、优美的月亮

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感情,月亮也就成为古代文学中典型的意象和永恒的主题。《诗经・陈风・月出》写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用月亮映衬人的美,皎洁的月光如美人的肌肤,纯洁美好。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月之美。周祗《月赋》写到:“气融洽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赋予月亮以高远、柔和、清幽、润洁的特点,给人以清和,明净的感觉。杜牧的《泊秦淮》单看“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何等的飘渺,烟雾袅袅的河面,月如梦似幻般罩在河滩上,恬静、舒适、朦胧,其妙甚矣。

这些诗中,皆因月如梦似烟般的清澄和恬淡,而被罩上一层神秘的“朦胧色”,给世人一种朦胧的美。花月披离,余香袅绕,象征着典雅之美。皎月当空,朗朗潇洒,其神妙高远之美洋溢其中。

不尽的象征创造着不尽的月亮审美意境,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明月审美意象。

二、相思的月亮

皓月当空,多少诗人望月生情,多少脍炙人口的诗作由感而发,其诗情之深,意之浓,让人赞叹。

首先,月亮寄托了恋人们的相思,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有诗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着一轮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情人也许同此情境,无奈月夜漫漫,无奈相见不得,唯有寄情于月,来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与爱,不禁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佳句。

再者,月亮也是人们对故乡和亲人们的思念的象征。李白的《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皎月当空,宁静的夜晚,床前似乎撒着一层轻纱般的霜,久睡无眠,望月生情,勾起人们对故乡的无限遐思。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有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众所周知,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他每时每刻都在思念故乡亲人。怅望明月,似乎又回到了故乡,内心复杂的感情,国破心碎的痛惜,唯有寄情明月,思乡愁绪溢于其中。

三、失意的月亮

在对月亮的情感升华的过程中,月亮又成了失意文人的寄托。陶渊明在《归园田居》诗中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跟明月相守,理农桑之事,这是作者心志的表现,宁可开荒种田,早出晚归,唯愿志气不息,誓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月亮与成就了一代隐逸诗宗。

王维的《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诗中,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伴着明月,诗人享受着这份宁静。王维也成为陶渊明之后的山水田园派最著名的诗人。

正如傅绍良所说:“在哲理开发阶段,月亮不仅是主体情感的组成部分,而且蕴含着独立和永恒意志的复合物象创作主体,在将月亮内化为自我情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将自我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以感受和体验那种超然物外的情趣。”

四、哲理的月亮

月亮孤悬天际,亘古不变,很容易让人们把它看成跨越时空的永恒见证者,让人产生对悠悠历史的思考,对无限空间的思考,对深刻哲理的思考。

李白《把酒问月》中写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作者描述了月亮的不可知性,他通过人与月在时间上的差距,告诉人们,人生是短暂的,其间有数不清的坎坷、磨难、曲折、寂寞,但沉浮交替,今人古人可共享明月,人类的生命固不可能久远,但人类的精神与理念却可以同享宇宙,只要有朗朗明月相伴,超脱世俗,人生岂不是一大快事,就如明月一样纯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