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8:45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1)

一、走近神话,引发阅读期待

课前交流时,让学生自由讨论说说火的用处,初步了解火在人类生活中作用很大。然后顺势导入:“在古希腊神话中,传说有一位神把火种从天上带到了人间。”接着出示普罗米修斯的图像,最后师生共同呼唤他的名字――普罗米修斯,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走进神话,引导阅读感悟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神话,我引领学生经历“初读神话,初识神的形象;品读语言,感悟神的形象;拓展升华,丰满神的形象”这样一个阅读过程。

1.初读感知,以词串文,初识神的形象

学生初读课文后,我逐一出示了“悲惨、驱寒取暖、气急败坏、惩罚”四个词语,这简单的四个词语承载着三项学习任务:(1)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驱寒取暖”一词,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构词特点,加以理解;“气急败坏”一词,让学生结合语境想象表演,加深感悟。(2)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对作文内容有所了解。例如:课文一开始介绍人类没有火时的痛苦情景,就是借助“悲惨”一词让学生得到体会。(3)梳理课文脉络,借助这些关键词语帮助学生巧妙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环节简单,却扎实到位,让学生习得了方法,提高了能力。

2.抓住主线,层层感悟,内化神的形象

(1)抓住“敬佩”这条主线,层层感悟

初读,引导学生产生敬佩之情;再读,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痛苦。学生读时,自己抓住关键词语,如“死死地”“风吹雨淋”,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如“啄食”一词,则是教师激情渲染,使学生被普罗米修斯的献身精神所震撼。三读,引领学生走进普罗米修斯的内心世界,感受普罗米修斯的情感领域和精神内涵。

(2)注重创设情境

在教学时,教师的范读、语言的渲染、想象的拓展都是在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入于其内、徜徉其中,亩使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有血有肉地扎根在学生心中。

3.一咏三叹,叩击文本,丰满神的形象

文中普罗米修斯这样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这是他内心世界的集中体现,是他勇敢、坚强、无私的动力和源泉。教学中,让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读这句话,回旋反复地叩击文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磁场,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充分感受到普罗米修斯对人类博大、无私的爱。

三、走出神话,引领阅读超越

通过对语言文字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无论是普罗米修斯的神的形象,还是文章撼动人心的语言文字都已深入学生的心里,学生的情感积淀已蓄势待发。此时,我出示了诗人雪莱写的《普罗米修斯赞歌》,伴着抒情的音乐,学生齐声诵读。情与景的交融,诗与文的结合,心与心的碰撞,学生的满腔激情借着这首诗歌得到了充分释放,整个课堂激情飞扬,荡气回肠。

最后,我告诉大家:“《普罗米修斯》只是一把打开古希腊神话大门的钥匙。在古希腊神话中,还有许多的神,他们的故事也很吸引人。请同学们课外读读《古希腊神话故事》,你会感受到古希腊神话那无穷的魅力。”这样,学生已走出这个神话故事,走向更广阔的神话世界,阅读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引领学生实现了阅读超越。

《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使我感悟颇多,其中有收获、有心得,但更多的是对教学的反思。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2)

一堂课是否成功在于课堂的话题是否有效。中心话题是核心,是抓手,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描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把人类从没有火种的困苦中解救出来,不惜与主神宙斯为敌,盗取天火的故事,赞扬了他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我设置了中心话题――感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然后围绕“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展开教学,牵住文章的主要脉络,进一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推进话题――课堂对话之桥梁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围绕中心话题设置了一些推进话题:“为什么说普罗米修斯很机智?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只有神才会拥有的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然而触犯了天规,被主神宙斯惩罚,他受到了什么惩罚?除了火种,普罗米修斯还把什么带到了人间?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什么样的神?”这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能使学生的知识经验更丰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追问话题――课堂对话之支柱

有效的追问能使语文课堂有节奏,有重点,有逻辑,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真正达到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

1.在对比处追问

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描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后所经受的残酷折磨,这种折磨是宙斯造成的,而赫拉克勒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三个神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普罗米修斯到底忍受着怎样巨大的痛苦呢?课文共描述了两个画面。现在让我们的目光锁定第一个画面,看看哪一个字最刺痛你?透过这个字,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师:尽管如此,宙斯还觉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在第二个画面中,哪个字刺痛了你?(生答略)

师:这两个画面的顺序能不能颠倒?

生1:不能颠倒。

师:宙斯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生2: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心狠手辣。

师:在宙斯的折磨下,普罗米修斯的表现怎样?他是一个怎样的神?

生3:他坚强不屈、无私奉献。

师: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出示第七自然段)赫拉克勒斯又是一个怎样的神?

课文以反面人物――专制、暴戾、残忍的宙斯和正面人物――见义勇为的赫拉克勒斯来衬托普罗米修斯的光辉形象。普罗米修斯在悬崖上经历的艰难险阻和人类得到火种后的欢欣鼓舞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了普罗米修斯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以及普罗米修斯不畏、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2.在空白处追问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时,为了启发学生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我精心设置话题:大英雄普罗米修斯获救后最想干什么?他来到人间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以“普罗米修斯悄悄来到了人间”为开头,写一段话。从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的“烈日暴雨”这个词入手,想象画面:烈日炎炎、暴雨如注、地冻天寒。这一系列追问,有助于树立英雄典型,使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更丰满。

3.在细节处追问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3)

师:让我们再去仔细地读读课文,想想盗取天火是件简单易行的事吗?普罗米修斯想都不想就去做了吗?

……

(学生陷入了阅读和思考中,我也改变了原计划的推进,耐心地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几分钟后,有学生慢慢地举起手来。)

生:我觉得普罗米修斯决心盗火之前应该是反复思考的,因为他知道宙斯不愿意把火种给人类就是为了惩罚人类,他如果盗火给人类,宙斯知道后肯定会狠狠惩罚他的。

生:是的,宙斯是众神之王啊!肯定是法力无边,他可能会处死普罗米修斯!(这正是一个刚开始喊普罗米修斯“下定决心”不需要慎重考虑的男孩子。)

师:那你觉得他去盗火之前会想些什么?

生:他会想去盗火真的太危险了,万一给宙斯发现了肯定必死无疑。

师:那他有没有去做?

生:去做了,他想为了人类就算被罚、被处死也要去试试,他肯定知道宙斯会发现天火是他盗取的,但是别的神都怕宙斯,没人会帮人类,所以他必须要挺身而出!

生:他之前肯定都想到了所有可能遇到的危险和后果,但是他还是决心这么做了,他真是一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啊!

……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4)

一、句的补充——碰撞思维的火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找准切入点,让学生于文本间隙处生发思考,学生就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心里难过吗?没有了火,人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说。

生1:没有火来取暖,人类只好忍受冰天雪地的寒冷。

生2:没有火来炼制工具,人类只好用简陋的石制工具;没有火来驱赶野兽,人类只好面对猛兽的侵袭。

生3:没有火,人类只好经常吃生冷的食物,结果不是生病就是丧命……

师:极富同情心的普罗米修斯看到人们生活在寒冷和黑暗

中,他心里更难受,便决心要为人类盗取天火。此时,他会怎么想?

生1:我一定要为人类找到火种,救万民于水火。

生2:人类太可怜了,我是神,应该为天下百姓造福。

生3:没有火的世界是冰冷的、寂寞的、野蛮的,我要让人类摆脱困境……

教学中这两处句的训练,犹如一根彩线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串联起来。第一处,想象人类在没有火的世界中所承受的痛苦,在“没有___只好___没有___只好”句型中,让学生体会人类的难过和无可奈何;第二处,主要讲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同情,下决心要为人类盗取天火。学生通过这样说的训练,层层深入,步步含情,由浅入深,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悟,深刻地反映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层的拓展——激发想象的翅膀

省略号是根据语言环境的需要省略部分情节内容,使文章言简意赅。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补写省略号省略掉的那部分内容。

师:第四自然段,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后,人类逐渐认识并利用了火,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这时候的人们高兴吗?省略号中你能想象出他们那欣喜若狂的样子来吗?学生先写,再交流。

生1: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了人间,人们欣喜若狂。男人们杀猪宰羊,将一头头猪羊串在木棍上放在火堆上烤;妇女们从山中取来了一捆捆树枝,不断地往火堆上添柴;小孩们拿着火把,你追我赶,不时凑到火旁闻闻那一股股诱人的香味。大家围着火堆唱呀、跳呀。

生2:普罗米修斯把天火带到了人间,还把火的用途介绍给了人类。看,人类多么欢畅,在庆祝呢!他们把普罗米修斯抛向了天空,希望他能永留人间,还尊敬地称他为火神;年轻的姑娘小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纵情歌唱,翩翩起舞;熊熊的火焰上,烧烤着喷香的野猪、野牛、野兔。

生3:自从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减少了疾病,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自从有了火,人类的夜晚就有了光明,再也不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摸索前行。自从有了火,孩子们就可以围着篝火嬉戏玩耍,那快乐的欢叫声似乎在我耳边回响。

……

在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唤醒学生沉睡的知识储备,省略的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鲜活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文章空白处——人类用火后欣喜若狂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训练,从而深入地激起对普罗米修斯的崇敬,也激起我们读者与作品的共鸣,更好地去理解了课文,体会了情感,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三、段的联想——直抵精神的内核

课文的结尾会给人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空白”。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习作的起点,让他们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想象,延伸课文的留白处。让学生放飞想象,去读、去思、去写,并提升他们个体的独特体悟。

师:普罗米修斯被宙斯用铁链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

宙斯还派凶恶的鹰来啄食他的肝脏,这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一

种痛彻心骨的疼痛,……可他坚持着不屈服……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1:普罗米修斯,你真是一个不畏的神啊!你为了造福人类,挺身而出,破坏了不合理的天规。为了使我们人类摆脱寒冷与黑暗,明知会遭到坏宙斯的严厉惩罚,却毫不犹豫地为人类盗火,普罗米修斯真勇敢!

生2:人间没有火,这事本跟普罗米修斯无关,你完全可以过自己快乐的神仙生活,但你却极其同情人类,想方设法为人类盗来了火种,在受到那么残酷的惩罚后,始终不屈服,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却怎能锁住你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生3:普罗米修斯我想代替我的祖先向你说一声谢谢!要不是你,我们到现在还生活在黑暗中呢!是你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是你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是你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是你身受酷刑却无怨无悔!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送来光和热,送来人类新的纪元!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5)

课伊始,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课余的兴奋回到课堂,此时可以创设一种走近文本的机会,或者安排学生一节一节轮读课文,或者老师和学生接龙“互读”课文,主要是了解内容。例如:

(师)普罗米修斯——(生)转身走了,(师)他永远离开了——(生)宙斯。(师)路上,他在海边--(生)发现了一根芦苇。

在这种“轮读”“互读”的过程中,既检查了学生预习课文时的读书情况、字词学习情况,还能及时纠正学生读中出现的错误,达到“读”的第一层面要求--正确;同时也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走近文本,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别出心裁“对比读”,扣开文本的情感大门

如果说“入境读”已经让学生走近文本,那么接下来的语文课堂学习更多的是引领学生一遍遍地走进文本,让“读”架起学生情感和文本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的情感就能在教师情感的推动下和文章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升华。

课文有两小节是描写人类没有火的悲惨生活和有了火之后的幸福生活,分别是第二节和第八节:

那时,地面上还没有火。真的,连一丁点火星也没有。人类没有火烧烤食物,就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照明,就蜷缩在山洞里,熬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自从有了火,人类进步多了。他们用火烧煮食物;用火驱寒取暖;用火打造工具;还用火驱赶野兽……

两小节虽然不在一起,但我特意将两小节安排在一起对比读。先读后说说两小节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再默读,体会两小节中标点符号的作用(主要是分号和省略号);最后再来对比读,体会两种生活的截然不同,为接下来“偷火英雄”普罗米修斯的出场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精心设计“品味读”,激荡文本的情感涟漪

“品味读”,也就意味着,必须有层次地反复读,读出情境,品出感情,让语文课堂学习的情感在大门扣开后,能不断地激起涟漪,荡起微波。《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当文本描写到宙斯命令普罗米修斯收回火种,并警告他将受到严厉惩罚时,写道: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火种,决不收回!”

读过一遍后,让学生找找“坚定”的近义词,如:坚决、肯定、果断、坚强……然后由老师将这些近义词依次换入原句中,引领学生反复读朗读普罗米修斯说的话:

(师)普罗米修斯摇摇头,肯定地回答--(学生接)“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火种,决不收回!”

……

这时,课堂上响彻的坚定回答又岂止来自普罗米修斯,更来自孩子们心灵深处的认同,语文课堂学习的情感涟漪也一次次地随着朗读在扩散,扩散……

四、适时适宜“拓展读”,品味文本的情感内涵

语文课堂的情感就像小河水,让它激起涟漪,荡起微波,需要教师外力的推动,有时是品读体会,有时是对比体会,有时则需要暗流涌动……不管是哪种形式,只要引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涟漪,一旦荡漾,就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有一段关于普罗米修斯遭受宙斯严厉惩罚的文字描写,这一段的描写读来让人揪心,我没有让学生来大声朗读这段,而是让学生首先自己先轻声读读这段文字,然后选择一个方面用文中的语言来说说,“这刑罚”究竟“可怕”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三种可怕的”刑罚“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展开想象,说说吗?”这种在充分阅读文本基础上的“拓展读”,不但有利于对文本的一次次解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情到深处“大声读”,释放文本的情感凝聚

我们常常看到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情景,而这种大声朗读在语文课上过多使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要知道大声朗读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课文或所有的段落或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在这课将近结束时,大力神海格立斯出现了,他将普罗米修斯救下。文中这样写道: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6)

师:对,“盗”在字典里解释为偷。“盗”字上面的“次”古义为涎,指垂涎别人的器皿,因此去偷去抢。有人说,在这里作者是将普罗米修斯和人人都痛恨的小偷相提并论,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既然不同意,就要在课文中找依据。普罗米修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呢?(板书:普罗米修斯是个什么样的神?)请大家自己先读一读课文。

【评析】 教者抓住 “盗”字来分析它的字理,明白它的字义,很自然地引出“普罗米修斯的行为与小偷一样吗?他是个什么样的神?”这样的疑问,整个教学围绕此问展开,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直奔重点,进行探究性学习。

师: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去“盗火”?

生:因为他看到人类没有火,生活非常艰难。

师:是一种怎样的艰难?课文第1自然段做了些介绍,哪位同学来读一读?(生读)

师:吃生的东西,会造成什么后果?

生:食物中有大量细菌,吃后容易生病。

师:没有火来照明,夜里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摸索。不过,火仅仅是用来照明的吗?

生:它还能瞎跑野兽,还能用来制造工具。

师:是呀,怪不得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没有火的难处太多太多了。原始社会的人只能活十几年。我们这个年龄还在做学生呢,他们却已经活不下去了。这个省略号除了没有介绍的情境,还包含了什么?

生:人类的无比痛苦与万般无奈。

师:我们来看看,这句话是怎么突出人类的痛苦的?

生:作者用了“没有……只好……”的句式来强调。

师:你能读一读吗?看看哪里要重读,怎样把感情读出来?(学生读句子,重读了“没有……只好……”)

师:我听出了痛苦与无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生:还有人类对火的渴望。

师:当普罗米修斯看到此情此景,心中会怎么想?

生:他会想:人类的生活是多么艰难、痛苦啊!

师: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什么样的神?

生:他是个极富同情心的神。

生:他是个有爱心的神。

师:仅仅只有同情吗?请你再读课文,他还想到了什么?

生:他想:“我一定要解救他们,盗取天火,让人类过上好日子。”

生:他也许会想到,如果去盗火,就违反了天条,但它看到人类的痛苦,会想:“哪怕宙斯惩罚我,我也要解救人类。”

师:课文的哪个词引起了你的注意?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是“决心”一词,我读懂了普罗米修斯盗火不是简单的事,要冒生命危险,但他为人类造福不惜一切。

师:从这里看,他还是个怎样的神?

生:他是个善良、舍己为民的神。

生:他是个敢作敢当的神。

【评析】 教者让学生去探究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原由,

很自然地引出了人类没有火种时的种种痛苦。课文介绍很简单,用了一个省略号来表示。很多教师会让学生想象没有火种的困难。但教者却没有这样做,因为现在的学生从没有在黑暗里生活的体验,即使想象也是空谈。所以,把想象场景放在获得火种后的愉悦更生动一起,也能避免两次想象带来的时间耗费。但教者还是抓住省略号不放,让学生体会省略号中所包含的人类当时的感受、感情和渴望,可以说用心独到。同时,教者让学生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突出人类当时的痛苦,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很自然“没有……只好……”的句式就凸显了出来。教者进一步让学生读,并提示“看看哪里要重读,怎样把感情读出来?”这既是朗读方法指导,也是体验情感的指点。之后,教者引学生走进普罗米修斯内心,抓住“决心”一词探究他是个怎样的神。这时,学生看到的不是平时概念中法力无边的神,而是有血有肉的人性化的神,可以说,普罗米修斯开始走进学生的内心。

师:是呀,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之中,他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古希腊神话中,只有太阳神阿波罗才能驾驶太阳车。有一天,阿波罗的儿子法厄同以为自己也能驾驶太阳车,就偷偷驾太阳车出去玩,结果把云彩烤得直冒白烟,庄稼都烤糊了,草原被烧成了沙漠,农民被烤得焦头烂额。据说,黑人的皮肤就是那时变成黑色的。最后,连法厄同也从太阳车上滚下,变成了一个大火球。你们说,盗天火容易吗?

生:不容易。

生:弄不好他也会像阿波罗的儿子法厄同那样,成为大火球。

师:普罗米修斯退却了吗?是什么支持着他义无反顾?

生: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下定决心一定为人类盗取天火,哪怕牺牲自己。

【评析】 教者用阿波罗的儿子法厄同被天火变成大火球的例子来突出普罗米修斯要去盗火的艰难和危险。这个讲述非常好,一方面突出了天火的厉害,另一方面也埋伏了普罗米修斯的智慧。

师:我们来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

生:他盗取火种的方式很巧妙,从“躲”“悄悄”“插”这几个词可以看出来。

师:为什么要“悄悄”地把茴香树的枝条太阳车的烈焰中呢?

生:因为他不能让阿波罗发现,不然就很难成功。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7)

在希腊神话众多主题之中,普罗米修斯这一主题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对不同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普罗米修斯这个形象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神话中,因早期人类的生产力和认识水平比较低下,不能解释众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普罗米修斯这一形象被创造出来,很大程度上出自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火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赫拉克利特认为火和生命及理性是合一的,火为万物之中理性的元素,火愈多则生命活动愈旺盛,“万物皆成于火。”另外,赫拉克利特说:“神就是永恒的流转着的火”,并断言一切都遵循命运而来,命运就是必然性,由此可以看出火对于人类重要的生存意义。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的故事就是原始人类对征服“火”的真实记录,早期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十分弱小,与自然界之间的斗争非常艰难,因此他们对“火种”的来之不易有着深刻的记忆:“普罗米修斯用茴香枝,轻轻滑过人间”,“火焰从人类中间升起,且火光射得很广很远。”这是人类对于火来之不易的艺术性加工,而这也证明了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斗争就是人与自然的斗争。

第一次从文学上对普罗米修斯进行比较充分描述的是公元前八世纪的希腊诗人赫希俄德,他在《神谱》中主要讲述了两个关于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一个是讲普罗米修斯是提坦神族的后裔,因为普罗米修斯为人狡诈,宙斯拒绝给人类火并且把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绑在柱子上,每天都遭受一只秃鹰啄食肝脏的苦楚,后来赫拉克里斯把秃鹰杀死救了他。另一个故事是讲普罗米修斯杀死了一头公牛,把好肉和用肥肉与骨头伪装起来的肉进贡给宙斯,好肉那一堆看似少,而肥肉和骨头那一堆看似大,普罗米修斯自作聪明地以为宙斯会受骗选择肥肉和骨头,宙斯识破了普罗米修斯的诡计,但没有当场揭穿他,而是将潘多拉送给了他作为惩罚。

赫希俄德的教谕诗《农作与时日》进一步讲述了宙斯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欺骗后把火藏起来作为报复,而普罗米修斯把火偷出来送给人类的故事。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这一罪行,把众神共造的女人潘多拉作为礼物送给了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后者不顾哥哥的警告接受了潘多拉,潘多拉打开随身携带的盒子,将悲惨、罪恶、疾病、瘟疫等都传给人类,只留下希望关在盒底。由赫希俄德的诗得知,普罗米修斯这一形象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具有伟大精神的悲剧英雄,他只是一个玩弄骗术的阴谋家,两部作品都在强调不应该向至高无上的权威挑战。

赫希俄德所处的时代史称“大移民时代”。氏族社会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人们不再受到氏族血缘关系的庇护,不得不独自面对大自然。由于当时不发达的社会状况,人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恐惧,并且当时的人们存在着命运力量巨大、不可抗拒的观念,因此,在故事中并没有出现普罗米修斯与宙斯抗争的形象。

而在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末是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就诞生于这一时期,埃斯库罗斯本身是一个具有炽热宗教热情的爱国者,而埃斯库罗斯所处时期的奴隶民主制是一个没有国王、没有官僚、公民抽签选举官吏、轮番执政的政体,是当时奴隶制社会中最进步的特殊政体。诸神在希腊人眼中虽然可敬可畏,但也会像常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也会犯错。在希腊人身上,“意志”要通过创造力和艺术世界的神化作用直观自身,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普罗米修斯的斗争不再是人与自然的斗争,而是雅典社会平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斗争,最终建立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特殊背景下,平民追求公民权利在与僭主统治进行的斗争。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希腊一部重要的悲剧,悲剧源于酒神颂,酒神精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整个情绪体统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释放”,但是酒神情绪并不是一般情绪,而是一种具有形而上深度的悲剧性情绪。古希腊悲剧的内容基本取材于神话和荷马史诗,在仪式与神话的交互作用下具有命运感、神秘性,悲剧带有强烈的原始思维和原始激情的显著特征,“表现出人为了获得神的知识,获得生存的意义和正义的本质而作的拼死的抗争。起初它只是对于秩序、对于神、对于基本的和正当的制度,以及对于城邦国家的信念的一部分,而最终它使所有这些历史产物产生怀疑,但它绝不怀疑正义的理念或善与恶的实在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在文中谴责宙斯“让所有的神所有的生物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和旨意,否则将被打入地宫,不久,我发现新王比老王更凶残、更专横”。普罗米修斯声称无论宙斯用什么苦刑或计谋,都不可能迫使他把那秘密道破,除非宙斯首先为他解除镣铐。普罗米修斯作为泰坦后代,与其母亲该亚一起帮助宙斯把克洛诺斯推下了宝座,而后宙斯便忘记恩情,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绑在高加索山上,每日承受肝脏被啄食的痛苦。悲剧要求个人注定应当变成某种超个人的东西,应当忘记死亡和时间给个体造成的可怕焦虑,因为即使在他的生命最短促的瞬间和最渺小的部分中,他也能够遇到某种神圣的东西,足以证明他的全部奋斗和解除全部苦难。普罗米修斯承受着被日日啄食肝脏的痛苦却坚信命运之神一定会降临于他的面前,这也反映出埃斯库罗斯世界观的核心和主旨,他认为命数是统治着神和人的永恒正义。埃斯库罗斯将奥林匹斯神界放在他正义的天平上去衡量,使我们不能不想到,深沉的希腊人的怀疑情绪对着奥林匹斯突然爆发。尤其是希腊艺术家,在想到这些神灵时体验到了一种相互依赖的隐秘感情,正是在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身上,这种感情得到了象征性的表现。

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对奥林匹斯最高权力之神宙斯的权威的挑战,这也表明了希腊人在个体与理性意识上的进一步觉醒。虽然当时的希腊人民注重个体价值,崇尚英雄,但由于希腊当时社会的局限性,作者出身于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斗争的局限性,以及作者以“不详”揭示“命运”之必然,认为命运具有不可抗拒性,所以作品中有对不公正的抗议,但是没能进一步探索到形而上不依存神明的真正的精神自由。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揭示了普罗米修斯与宙斯刚正不阿的斗争精神,通过后两部现存的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得出普罗米修斯最终是与宙斯达成妥协的,顽强的普罗米修斯向折磨他的奥林匹克神预告:如果后者不及时同他联盟的话,最大的危险总有一天会威胁其统治。最终惊恐不已、担忧自身命运的宙斯同普罗米修斯联盟。

被马克思称为“哲学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除了盗取天火拯救了人类外,他还创造了人类。在古斯塔夫・施瓦布的《普罗米修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普罗米修斯知道大地上孕育着天神的种子”,于是将泥土调和,按照天神的模样捏塑成了一种形体。他为了让这泥块有生命就用了动物灵魂中善与恶的两重性,“将它们锁闭在泥团的胸内,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人。”而普罗米修斯的朋友智慧女神雅典娜十分欣赏普罗米修斯的杰作,“于是便朝具备一半灵魂的泥团造物上吹了一口仙气,让泥团获得了灵性”。由此得知希腊人不仅与自然、与社会进行着斗争,而且对自身的由来进行着探索,逐渐摆脱了神话的束缚。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类抬到了一个至高的地位,希腊人崇尚自由与理性,至于神,普罗泰戈拉明确地说:“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后人认为他是古希腊第一个无神论者或者神学上的怀疑论者。

参考文献:

[1]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上海:三联书店,1992.

[2][英]斯塔斯著.批判的希腊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埃斯库罗斯著,陈中梅译.埃斯库罗斯悲剧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5]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8)

《爱之链》这篇课文中的乔依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他面临着人生的困境:失业,一天的奔波一无所获,他的心就像这天气一样凄凉,但当他看到雪地里因汽车坏了孤立无助的老妇人时,忘掉了自己的不幸,微笑着停下脚步动手帮助老妇人修理汽车。面对老妇人报酬的的要求,乔依却愣住了,付出劳动取得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作为失业者,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这些钱对乔依来说是多么及时啊,可以帮助他度过眼前的难关。可他却拒绝了,因为他认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既然是帮助就不能收钱。这一“愣”一“拒”充分展现出乔依这个工人的质朴、善良、无私。女店主乔依的妻子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用不声不响地留下一些钱的方式帮助女店主,既能避免女店主的推辞,也避免了被帮助者的尴尬,她的善良、体贴、富有同情心可见一斑。

乔依的帮助,使困于雪地的老妇人的汽车重新启动;老妇人的帮助,使困于经济的乔依夫妇的希望重新燃起。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源于人们心中对他人的爱,爱就像是一根心链,连起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爱心传递的故事。这个故事使我们看到:爱温暖着人们的心,爱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希望。

二、伟大的英雄形象,彰显人类的勇敢

海洋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使西方人形成了外倾型的性格特点,他们崇尚精神坚强、意志坚定的英雄,崇尚英雄们不顾一切的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意志和力量。在历代的西方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他们为了心中的真理,勇敢献身,义无反顾,这种精神特质显现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会让阅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颤。

教材中选入的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盗火》中的普罗米修斯就是这样一位意志坚定的英雄,他被马克思称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课文记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怕触犯宙斯不许将火种给人类的天规,机智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而他却因此受到了宙斯的迫害,被钉在高加索山上受到残酷的折磨。可普罗米修斯不向宙斯屈服,勇敢坚持抗争,最终得到解救。

尤其是普罗米修斯敢于反抗最高天神宙斯的权威不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是为了他人――人类,这其中包含了无私而崇高的品性。古希腊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种超越凡俗的大美,这种美在普罗米修斯身上得到近乎完美的展现。我们在审视普罗米修斯时,总是被迎面扑来的悲剧性的崇高气息所震撼、吸引,同时又怀着一种愉悦的敬畏。因为与其说我们在欣赏一位绝世的强者,不如说在他身上找到了一个神性的自我,一个强健的完美的具有崇高精神境界和品性的自我。在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古希腊的最典型的人文精神,即“正直、无畏、强健、崇高、纯粹”,这种精神在后来的西方文学中不断被演绎和弘扬。

三、生动的拟人形象,体现人类的智慧

寓言由于它简短明白,故事有趣,道理也很容易被接受,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教材中共选择了五则寓言:《狐狸和乌鸦》、《蝉和狐狸》、《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选自《伊索寓言》,《一路花香》来自印度。

《伊索寓言》相传是一个名为伊索的古希腊奴隶所作,伊索寓言中的寓言一般都篇幅短小,在叙述完故事后,都用一句话把寓意点明,训诫性很强,体现了古希腊人的集体智慧,当时曾经作为儿童的识字教本使用。今天它也是一本对少年儿童揭示善恶美丑的启蒙教材,更是一本生动的生活教科书。

课文《狐狸和乌鸦》、《蝉和狐狸》两则寓言中狐狸使用的是相同的伎俩,愚蠢的乌鸦上当了,而聪明的蝉没有上当。这就告诫人们在面对别人的溢美之词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所有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所有动听的语言也并不都是好话。”

《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教育人们在无能为力,做不成事的时候,要客观理性的分析原因, 不能总是寻找借口来搪塞失败。

《牧童和狼》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教育孩子们: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要说谎戏弄他人,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教材中还选了一则印度寓言《一路花香》,它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世界上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面对缺陷不要自卑,可以将自己的缺陷转化为长处,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样能给别人以美的享受,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要我们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看待自己就能够人尽其才,进而迎来“一路花香”的美好人生。

四、被压迫的弱者反抗强权,揭示社会的黑暗

教材中所选的《伊索寓言》除了上文提到的四则外,还选有《狼和小羊》。《狼和小羊》中的狼和小羊就分别象征着奴隶主和奴隶,而狼对小羊的虚伪和残暴就是奴隶主欺压奴隶的生动写照。这则寓言,含蓄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曲折地表达着奴隶对奴隶主压迫的不满情绪。

前文所提及的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其中的宙斯也是社会恶势力的代表,他仇视人类,明令不许将火种给人类,妄想阻挠人类追求文明和幸福的脚步;对普罗米修斯违抗他的旨意盗取天火的行为,进行了疯狂的迫害,这种种丑行暴露了他是仇视人类、阻挠进步的反动势力。和孱弱的小羊的不同的是,面对强权,普罗米修斯进行了坚决的抗争,虽然他因此受到了更为残酷的迫害,但他的反抗却使宙斯害怕,也赢得了帮助,最终获得了自由,反抗取得了胜利。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9)

对于罗米修斯,历来研究者在分析他的人物形象和性格时多是全面分析,试图找出他悲剧的“元凶”。然而,从知识分子的角度考察其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则是凤毛麟角。所以,本文尝试以知识分子为切入口纵深挖掘他深层次的性格特征,进一步解读其人物形象。鉴于此,首先有必要先廓清知识分子的形象,找出他们的共用特征,以便下文的展开。

一、知识分子的内涵

在我国,知识分子可以说是古代读书人,或古代“士”的现代延续,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帝)分忧,为民请愿,当然皇帝也确实礼遇他们。国外对知识分子的主流看法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是国外通称“中产阶级”的主体。”这些都在一定层度上揭示额知识分子的内涵和外延。综合现行诸家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独立人格,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包含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2、渴望知识真理的思考者或者是已经拥有知识的先知,试图去解释和预言这个世界。

3、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批判精神,与现有的权力或次序保持距离,深信社会现状是不合理的,应当加以改变。他们热衷于思考,倾向于怀疑与批判。在他们看来,没有一个现实社会是圆满的。所以,他们总是试图按照理性和自己的理想去改造或改良社会。

4、是社会的良心,于公共利益的一切问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问题――都抱有深切的关怀;常自觉有一种罪恶感,因此认为国家之事以及上述各种问题的解决,都是他们的个人责任。由于这个形象,他们被浪漫地认同为社会的良心。

5、“道”担当者。各个人物的对“道”理解不一样,自然也践行各自认同的“道”

二、 普罗米修斯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泰坦神,取材于希腊神话,他将使用火的秘密泄露给了凡人,从而招致宙斯的惩罚。关于他的知识分子形象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先知和先觉者。他名字本身的意思就是“先知”,先知是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亦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在宗教中是指受神启示而传达神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人。我们这里的普罗米修斯本身就是一个神,更何况他还具有宙斯所不具有的预言能力呢?自然是具有神圣性的先知。普罗米修斯知道包括宙斯在内的一切神与人的命运,当然包括他自己的命运。他预言宙斯终将被,在文中他对伊俄的预言是她必可变回人形,将是希腊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始祖。伊俄随后渡过爱奥尼亚海来到埃及,在那里被宙斯变回人形并生了厄帕福斯和刻罗厄萨。后来,她嫁给了埃及国王忒勒戈诺斯。而伊俄与忒勒戈诺斯的孙子达那俄斯最终返回了希腊的阿耳戈斯,证实了普罗米修斯的预言。

其次,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智慧的教师。他不仅痛恨现在的众神,特别是宙斯,而且非常反感他们在人间的作威作福。由于人类是普罗米修斯所创造的,他不忍心看到人类受到众神的不公平的待遇,同情人类的弱小,在他看来人类是这样的:“他们先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好象梦中的形影,一生作事七颠八倒。”于是,他就充当了人类的老师,凡是对人有用的,他都教给了我们人类,希望人类能强大,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其中在剧中的叙述如下:“我为他们发明了数学,最高的科学,还创造了字母的组合来记载一切的事,那是工艺的主妇,文艺的母亲。我最先把野兽架在轭下,给它们搭上护肩和驮鞍,使它们替凡人担任最重的劳动;我更把马儿驾在车前,使它们服从缰绳,成为富贵豪华的排场。那为水手们制造有麻布翅膀的车来航海的也正是我,不是别的神。”甚至为了全人类的福祉,盗取天神圣物“火”给人类。“他摘取木本茴香的一枝,走到太阳车那里,当它从天上驰过,他将树枝伸到它的火焰里,直到树枝燃烧。他持着这火种降到地上,偷到了火种并带给了人类。”

最后,普罗米修斯是一个顽强的救赎者。这个救赎者应该从“救”和“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他要“救”的是由于奥林帕斯山的神灵都只顾自己享乐,而且无视人间疾苦。同时,他认为人类是愚昧、野蛮的。因此,他传授了各种技艺给人类,并帮助人类“对抗”上帝,成为人类的导师。最终,使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名,从“梦中的形影”走向强大的自然的主人。其次,他要为自己因拯救人类而违拗最高天神宙斯的意旨而“赎”罪。因此,他被“绑在高加索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来啄食他的肝脏,晚上又使肝脏长好,使他不断遭受难熬的痛苦。”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己坚守的“道”。

综上,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普罗米修斯的知识分子形象归结为先知、人类的教师和救赎者。但是,一切事情都具有一体两面性,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都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个人认为,以上三个最能代表普罗米修斯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特征部分地导致普罗米修斯的最终悲剧。

参考文献:

[1]埃斯库罗斯等著:《古希腊戏剧选》[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

[2]谭霈生著:《世界名剧欣赏》[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10)

    一、普罗米修斯精神

    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塑造的着名悲剧形象普罗米修斯,被马克思称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普罗米修斯作为一个天神却是时时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给人类带来光明,不怕得罪至高无上的宙斯,最终被钉在高山上忍受巨大的苦痛。从埃斯库罗斯所塑造的普罗米修斯形象来看,他已经不再是一位天神,而是一个代表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理想人格所塑造出来的一个民主战士,也就是埃斯库罗斯假借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塑造出的一个代表整个平民意志的精神领袖。普罗米修斯的身上集结了人类的反抗意志、生存愿望意志、生命冲动等等生命内涵,同时它就是一种古希腊所崇尚的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体,即普罗米修斯精神,最终达到并超越普罗米修斯的悲剧提升到人类的崇高人格的普罗米修斯精神净化人性的崇高人生境界。

    古希腊人追求的崇尚理性的生活方式,他们在这样的生活中又是对崇高理想精生活的向往,并以来展开他们的社会生活,关于古希腊人的理想生活方式,Cm?鲍拉在《希腊的经验》中简明扼要的陈述了希腊人的理想:一个为他的国家致力的最佳方式,是在其高贵的全部领域成为他本人,而不是为了某种原因政治权力抑或权宜的抽象概念而牺牲。希腊人的人格精神体现在古希腊所进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人们得到的最高奖赏是得到象征和平的橄榄枝花环,他们看重的不是奖品,而是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得到荣誉,并且他们与追求理性式的生活相共通。这充分的说明在古希腊物质享乐并不是他们所崇尚的生活,真正的理想生活是能够为自己或国家带来荣誉,才能实现崇高的精神人格境界,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则一直是是古希腊人所崇尚的人性中不可压抑的生命精神。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政、誓死不屈为追求人类真理的精神中,正好与当时人们所崇尚的崇高理想精神共通,人们为了争取得到生存上的自由,思想上的理性,就要通过追求民主自由和主体理性的人生信念而存在,那么就是从个人的生命悲剧提升到普罗米修斯精神的理想人格上。在希腊人的意识中,古希腊悲剧是他们所追求的崇高人格的映照,他们追求的崇高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生价值的超越,他们要求自身从个人的悲剧生存中超越出来,要实现自我超越就是从人类的受苦受难、生老死病、个人的基本利益中超越出来,就是对人类的未来充满自信,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这就要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而这一统一体就是古希腊人的要实现的为了在自己的理想中实现或完整成为他本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古希腊人格精神中所体现的主体理性思考人自身的发展状况,构建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生活环境,在追求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得到人性的净化、人格的崇高。普罗米修斯精神的出现正好是弥合了古希腊人所寻找的精神人格,是古希腊人寻找到的真正代表人类理想境界人格的楷模,从此人们的各种人性、生命冲动得到正常的健全发展,这其实反映了早期人类一个共同的生命冲动,即是对理想人格塑造的思考,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暗合了人类的两大生命冲动范畴。这两大生命冲动最终集中主体的人格上就是普罗米修斯精神,普罗米修斯精神的形成是经过复杂的各种人类的生命活动、生存活动的激励斗争才实现的,在斗争中形成了复杂的古希腊的理想人格精神。普罗米修斯精神的崇高性、圣洁性包含了人类的人性的两重性,生命冲动所带来的各种行为容易让人犯下各种错误,而为此遭受种种的苦难,感受到人类自身在大自然而然面前的渺小,在现实社会中人性又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又要受到压迫;但崇高人格的不朽价值、精神上的正义感,却是能超越出个人的悲剧,实现人格精神、牺牲自我,实现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塑造不朽的人生价值、理想人格,也就是普罗米修斯精神。普罗米修斯精神的诞生使古希腊人从原有的从塑造神找到精神人格到从塑造人找到了真正属于人的理想人格的本质上的转化,打破了原有的心理结构从而崇尚理想精神人格,从神话系统中摆脱出来,找到了主体理性,重新建构起新的心理结构即是人性系统。其内在的精神结构是普罗米修斯精神与埃斯库罗斯等等悲剧家内在精神人格的双重性,埃斯库罗斯等等悲剧家自身内在的心理结构中的精神体系,是在对他们所经历过的现实生活进行主体理性思考后的精神人格的呈现,同时也是在追求理想人格、崇高生命的永恒价值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牺牲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典型理想人格,冲破了个人的精神人格,创造出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其精神人格从对个人价值的各种束缚转变为古希腊人追求理想社会的需求,推进了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

    普罗米修斯精神,从人性上讲是人类不甘愿在短暂人生上无所作为的生命冲动,人应该追求的是永恒的人生价值,古希腊人开始觉醒到了自我塑造、自我超越的人格崇高感,从个人的悲剧生存提升到人性的至高点。充分体现出一切追求永恒价值的人必然要经过克服人性上的各种弱点,遭受各种人类的共同苦难,以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信念来实现理想人格,要敢于与命运斗争,命运最终是要掌握在有崇高人格人的手中,命运并不是由神来作定数的,要通过与现实进行抗争来争取应有的民主权利,战胜一切阻碍人性正常发展、人格健全提升的异化力量,主体理性的向崇高人格提升发展。普罗米修斯精神充分体现了人类最高价值的人生指标,激励一切创造力者向这一目标迈进,打破了束缚了人性正常发展的一切不正常因素,重新塑造理想人格,顺应了整个人类不断寻求自由生命、永恒人生价值、理想人格、健全人生的生命冲动本能。

    二、从“普罗米修斯精神”看理想人格的塑造

    普罗米修斯精神正是理想人格塑造的人性根底,理想人格或是精神人格,其内在的心理结构,是由其内在的精神体系来建构一个完整主体的人格结构,普罗米修斯精神是这种精神体系的最高人生、人性指标。理想人格的塑造归根到底是实现崇高人格的自我超越,达到完美人格的美学高度,它必然是人性得到高度净化的程度。理想人格的塑造是人类走向完善人格、建构健全人生的完整人性结构形成的过程,人性净化是一个主体不断向上提升的心理建构过程,主体就应该战胜人性中的弱点比如:惰性、贪婪、无知、生死、丑恶、贫困、非理性、无能等等,作为一个主体理性的主体,所进行的净化是拥有智慧的头脑,运用主体理性来指导人性的不提升,净化人性中非理性的因素,如但丁的《神曲》中的净界就是一个主体人性不断净化的建构人格层次,最后达到了天堂。人性净化过程是主体经历各种磨难后达到完美人格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人性中的各种弱点逐渐向正价值方向转化,惰性净化为勤奋,贪婪变为创造,无知转化为智慧,非理性转化为理性,人性中的主体理性会不断净化人性,不断向正极方向提升,努力克服人性中的负面价值作用,极力摆脱负作用的向下拉力,不断的以强大的向上的普罗米修斯精神式的人生信念向理想人格方向提升,人性净化过程同时就是塑造有价值人生的过程 ,人性得到净化,主体就是一个完整人格的正常人,完整人格的形成其内在心理结构就趋向完善、理性、有序,不是用主体理性来指导一个人的健全法制发展,其中之一积极文化起到积极向上的净化作用,如荷马的《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普斯王》《美狄亚》,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等积极文化都江堰市友协理想人格的塑造起到积极参与的净化作用,这引起积极文化都是在塑造理想人格,是艺术家自身追求理想人格时所塑造出来的理想人格形象,人性净化的目的就是达到“普罗米修斯精神”是最高限价人生境界,人性坐标。

    人性的净化也将是人格的净化,人性净化的结果是人性处于高度开放性的人性最佳状态,有助于人性的向上提升。开放性人性结构的形成有利于理想人格塑造,开放性人性结构是理想人格内在的心理结构基础,它可以让主体打破过去主体旧的心理结构,重新来建构全新的人生层次,它形成后主体的理想人格在人性净化过程中实现,这是人类共同的生命冲动创造出来的理想人格。人性净化的人性根底是人类共同寻求生命的不朽价值的冲动,有意识的提升人性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开放人性结构达到人性的高度自觉性,主体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断得到“普罗米修斯精神”的指引,塑造理想人格,实现自我超越,追求“人类哲学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的人生之路,必将是获得自我心灵的超越,也是古希腊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就是为荣誉而生存,为了成为理性的自我而生存,为了人生价值达到永恒有限生命向无限生命价值延伸。

    理想人格的塑造同时也是主体人性结构最终实现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最终统一,也是科学主体出现的时候。但丁、歌德、马克思等等具有“普罗米修斯精神”的人在实现他们理想人格的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科学主体出现的。但丁写《神曲》就是要从主体的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来最终达到自我人格的完美结合,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但丁在天堂中实现了这一愿望也在那里实现了他的新生;歌德是通过塑造浮士德这一理想人格的形象实践者来实现其理想人格的构建,浮士德的一生追求的就是歌德理想人格的假定性人格的最佳体现者,浮士德最终达到的也是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体,浮士德的完整的一生的最终完成是歌德理想人格的实现,“浮士德塑造了歌德”;马克思为全人类平民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同时他本人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精神”式的理想人格的实现者,其一生的奋斗就是要实现一个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的理想社会。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性是理想人格达到至佳的完整人生、人性结构,科学主体的出现会自我调节内在心理结构,指引主体的理想人格塑造,理想人格的塑造又将巩固科学主体的主体地位。所以从“普罗米修斯精神”中我们可以找到一条人类共同为实现生命价值而奋斗的人生建构,不仅仅是在西方在东方也同样是存在这样的“普罗米修斯精神”,毕竟它作为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精神,一直对有理想人格塑造的人及关心人类发展的人所崇尚,并指引了这引起人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也在塑造的过程中实现他们的理想人格,“普罗米修斯精神”也将会作为全人类理想人格塑造的楷模激励人类的进步发展,也可以作为主体自身理想人格塑造的一种启示。

    参考书目: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11)

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把在教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练习时的几点尝试与同仁分享如下。

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收录了两篇神话《开天辟地》(中国)、《普罗米修斯盗火》(古希腊),一则寓言《一路花香》(古印度)。众所周知,寓言是人类历史沉淀的智慧宝藏,人类应该多从中汲取一些智慧。这些美丽的智慧不断撞击我们的心灵,荡涤我们的心胸,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神话传说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即劳动人民的理想和追求。它的作者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它一般流传于民间。由于历史上社会制度等各种原因,迫使劳动人民渴望光明、追求幸福及对战胜大自然的希望只能寄托于想象,于是神话故事产生了。这一点在东西方文化上都有体现。因此,我在本单元《开天辟地》和《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两课的讲解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对比,归纳中西方文化在社会传说中作者的字、词、句使用的异同,进而指出:神话传说发端于劳动人民长时间田野劳作时的观察体验及感觉。如《开天辟地》揭示的是中国人民对天地形成的原始认知和理想追求。其中“用他整个身躯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写得非常动人。学生们通过认知字词及重点句型,背诵“第六、七、八个自然段”,他们认识到古代神话中的英雄是在战胜了自然界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之后诞生的,且他们受到历代人民的仿效和热爱。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由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而成。它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而不惜触犯天规,勇敢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智慧并且与宙斯主神进行了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它颂扬了普罗米修斯勇敢机智地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学生们在扫除了生、字、词、句障碍后,通过朗读背诵课文,都对文中生动语言、曲折情节及鲜明的人物性格(宙斯的专权独断、鹫鹰的凶恶、赫拉克勒斯的义举)所感动。有的学生甚至站立起来好像自己的身躯充溢着无比神力,腿粗如柱,支撑在天和地之间;或弯弓搭箭仿佛射死凶恶鹫鹰的英雄就是他们自己。

于是我让学生迅速阅读课文《一路花香》这则印度寓言,继而扫除字、词、句障碍朗读全文之后回答问题:“同学们,读完《一路花香》之后你们的心情如何?”回答:“比较平静。”又问:“有没有血脉贲张的感觉?”回答:“好像看得很远一样。”“好!”我又说:“请大家再次对比阅读《开天辟地》和《普罗米修斯盗火》两则神话,读完之后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三篇文章读完之后我的心情为什么如此平静?》为题作为一次口语交际的练习,写在作文本上,下一节课交上来。文章写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现举例如下:

朱××:读完《开天辟地》之后,我不禁为的英雄行为所感动。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我觉得我的血液、筋脉不断奔突流淌,似乎我也成了那样的英雄。

袁××:通过挑水工与“破水罐”的对话说明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道理。

朱××: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读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血液、筋脉不断流淌、奔突,似乎我也成了那样的英雄。但挑水工开导“破水罐”的话让我感到心情较平静。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即使我用毕生精力也没有达到像那样的成就,那么做一个像“破水罐”那样平凡的人,把自己身边的小事、琐事做好,就像路边的小花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也能发出耀眼的光彩,我的人生价值也就充分实现了。

朱××: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就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打造工具,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很羡慕普罗米修斯那样的爱心和雄心。如果我有那样的爱心,我也将会帮助很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我的温暖。

朱××:鹫鹰太可恶了。我愿意做像赫拉克勒斯那样的英雄。如果有人给我一把弓我也会把凶残的鹰鹫射死,救下可敬的普罗米修斯。

陈××:对不起!我是个女孩,我的身体没有朱××那样强壮。也许我做不了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大英雄,但是我却有一颗很平凡的心。假如我是一只“破水罐”,虽然不能像“完好水罐”那样给主人每天都挑那么多水。但我却能把路边的小花浇灌得如火如荼,让挑水工每天给主人摘一朵漂亮的花,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样我感到快乐,主人也感到满意。我就高兴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