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6:09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1)

在进行新闻编辑时,应以事实为基础,尊重新闻的真实性,使新闻能够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首先内容要真实,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应是真实的,不能进行夸张、渲染,不能用自己的想象代替原本发生的事件,而且新闻编辑要全面、真实、准确。同时,电视画面也应真实,这是电视新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电视新闻比报纸、广播等独有的优势,图像是电视新闻中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应保证新闻画面的真实性,使新闻更直观的向观众传播信息。

编辑在电视后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编辑意识在电视新闻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编辑意识,通过各种编辑技术手段,从电视新闻中提取更多有新闻价值信息供观众观看和阅读,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③

4.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是把握整个新闻节奏的工作人员,因此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是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视新闻不仅是传播各地信息的渠道,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工具,因此,电视后期编辑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准确把握时代的特点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如果政治素养不高,也就只能对新闻稿件进行简单文字上的修饰,不能很好地把握时代特征,也不能体现出政治新闻的价值。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2)

一、电视新闻学形成的原由

电视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与之相关的理论的滞后。几年前,人们无法想象到“现场直播”这个概念,而现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尝试。传统的新闻学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这些定义,虽然表述各异,在时间概念上,都忽视了“正在进行时”这一最富电视新闻特点的时态。因为随着“现场直播”的出现,电视屏幕上的形声可能与远在大洋彼岸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步。

与此同时,电视特技手法增多,这样便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比如,以往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而现在,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以外的境界,画面的分割,同时传递两路以上的信息;字幕的运用,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还有巧妙地安排受众介入某一事件,随时插播微波传回的消息,有意识强化感观效果等等。

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性质、特点及其使命,是电视新闻学必须研讨的课题。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

以“前期”和“后期”来界定记者、编辑的职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编辑的手脚,影响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电视新闻编辑部门和编辑的肩头,应该担起三大任务组织指导、编辑制作、控制指挥。

(1)编辑部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

(2)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

(3)编辑部应该成为记者站和通讯员的“良师益友”。电视新闻的屏幕建设,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经纬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三、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编辑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

播出大纲是用以指导当天播出的新闻节目的计划。与此同时,每个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节目单。大纲重在组织,而节目单侧重具体地实施。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

其一,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电视则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的固定和客观时间的流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它不仅将每一个时段的节目界定在固定的时空里,而且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口播消息的最后发稿期限,这个时期,一般确定在播出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太推后了,就可能影响整个新闻的播出。突发性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收或记者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者及时切入。

其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同一个新闻事件,由于版面的限制,19:00时的新闻中,可能安排得短一些,而在21:00时的新闻时段中,则可能介绍得说尽一点;上一个时段播出可能没有交待背景,而在下一个时段中则可以较充分地展开。

其三,新闻类节目的相互呼应。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中,消息、新闻专题节目以及现场直播、现场录播节目往往不在一个时间段播出,中间穿插有电视剧、文艺节目、广告等,所以,受众不会因重复而感到腻味。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时间段拥有不同的观众面,对某一新闻的延伸和展开,无疑有助于提高收视率。

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变革,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新颖的思路,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对各方面的知识要做到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的新闻节目。

2、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新的编辑艺术和技术

现在许多编辑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还多少有些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怎样进行新闻编排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总的来讲,要想编排好电视新闻,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

电视编排技巧方面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对节奏的把握。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节目编辑时,编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电视特技手法增多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3)

一、电视新闻学形成的原由

电视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与之相关的理论的滞后。几年前,人们无法想象到“现场直播”这个概念,而现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尝试。传统的新闻学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这些定义,虽然表述各异,在时间概念上,都忽视了“正在进行时”这一最富电视新闻特点的时态。因为随着“现场直播”的出现,电视屏幕上的形声可能与远在大洋彼岸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步。

与此同时,电视特技手法增多,这样便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比如,以往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而现在,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以外的境界,画面的分割,同时传递两路以上的信息;字幕的运用,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还有巧妙地安排受众介入某一事件,随时插播微波传回的消息,有意识强化感观效果等等。

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性质、特点及其使命,是电视新闻学必须研讨的课题。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

以“前期”和“后期”来界定记者、编辑的职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编辑的手脚,影响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电视新闻编辑部门和编辑的肩头,应该担起三大任务组织指导、编辑制作、控制指挥。

(1)编辑部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

(2)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

(3)编辑部应该成为记者站和通讯员的“良师益友”。电视新闻的屏幕建设,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经纬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三、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编辑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

播出大纲是用以指导当天播出的新闻节目的计划。与此同时,每个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节目单。大纲重在组织,而节目单侧重具体地实施。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

其一,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电视则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的固定和客观时间的流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它不仅将每一个时段的节目界定在固定的时空里,而且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口播消息的最后发稿期限,这个时期,一般确定在播出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太推后了,就可能影响整个新闻的播出。突发性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收或记者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者及时切入。

其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同一个新闻事件,由于版面的限制,19:00时的新闻中,可能安排得短一些,而在21:00时的新闻时段中,则可能介绍得说尽一点;上一个时段播出可能没有交待背景,而在下一个时段中则可以较充分地展开。

其三,新闻类节目的相互呼应。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中,消息、新闻专题节目以及现场直播、现场录播节目往往不在一个时间段播出,中间穿插有电视剧、文艺节目、广告等,所以,受众不会因重复而感到腻味。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时间段拥有不同的观众面,对某一新闻的延伸和展开,无疑有助于提高收视率。

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变革,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新颖的思路,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对各方面的知识要做到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的新闻节目。

2、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新的编辑艺术和技术

现在许多编辑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还多少有些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怎样进行新闻编排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总的来讲,要想编排好电视新闻,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

电视编排技巧方面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对节奏的把握。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节目编辑时,编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电视特技手法增多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4)

在进行新闻编辑时,应以事实为基础,尊重新闻的真实性,使新闻能够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首先内容要真实,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应是真实的,不能进行夸张、渲染,不能用自己的想象代替原本发生的事件,而且新闻编辑要全面、真实、准确。同时,电视画面也应真实,这是电视新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电视新闻比报纸、广播等独有的优势,图像是电视新闻中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应保证新闻画面的真实性,使新闻更直观的向观众传播信息。

编辑在电视后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编辑意识在电视新闻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编辑意识,通过各种编辑技术手段,从电视新闻中提取更多有新闻价值信息供观众观看和阅读,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

4.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是把握整个新闻节奏的工作人员,因此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是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视新闻不仅是传播各地信息的渠道,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工具,因此,电视后期编辑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准确把握时代的特点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如果政治素养不高,也就只能对新闻稿件进行简单文字上的修饰,不能很好地把握时代特征,也不能体现出政治新闻的价值。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5)

随着新的受众心理和需求的出现,传统电视新闻的宣教式传播已经不能吸引受众欣赏和接受新闻。在电视新闻编辑方面,目前部分电视新闻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编辑思想陈旧、编辑模式老套、编辑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媒体上,削弱电视竞争优势。

首先,电视新闻的信息量少,内容空洞枯燥,没有吸引力。一些新闻,观众之所以不感兴趣,多犯此类毛病。新闻内容枯燥,新闻报道内容对客观事实的表现,时政新闻大量堆积,经验性稿子反复编排,而且语言晦涩难懂,面单调、没有美感,让人看而生厌。这样受众的审美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电视新闻自身的吸引力也降低了。

其次,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差,受众没有新鲜感。在新闻形式上,符号运用单一,画面单调,不少新闻还仅限于同期声出字幕,画面加解说的形式,一成不变,没有美感。

最后,编排方式没有变化,模式陈旧。一成不变的编排节目,会让观众厌烦,也会让观众忽略既定收看时间以外的节目。但是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前边是国内新闻,后边是国际新闻,这种格式,多少年不变,毫无疑问对收视率有所影响。

就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内战犹酣时,以数字压缩和传输技术为内核牵引的信息通讯技术催生出来的互联网等新媒介激发并加剧了我国传媒市场的竞争。传媒新技术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的传播分业体系.消解了媒介产品界限的技术融合力最,使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作竞争成为可能,并使得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合竟时代的传媒竞争中占据了领先地位。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和多媒体兼容、跨媒体融合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无疑在“合竞时代”的传媒竞争中具有巨大的竞争潜力。

二、电视新闻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的内容本身就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物,但这并非意味着电视新闻已经是创新的先行者。目前,在电视新闻采制、传播中,有许多陈旧的思维需要突破,有许多领域需要拓展,有许多形式需要更新。

一是电视新闻观念的创新。电视新闻要取得突破,首先观念必须创新。当前社会各方面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电视新闻工作者要适应这种变化,在思想观念上要融人平民意识,用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电视新闻的主要标准。因此,电视新闻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应是人民群众,采制的内容和形式只有面向群众、被人民群众认可,电视新闻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魅力,才能发挥它的影响力。创新是永无止境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地超越自我,敢于突破思维障碍,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二是电视新闻内容的创新。对电视新闻来说,内容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立。作为现代传媒的电视新闻应将更多的报道内容着眼于送达信息、传递知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注重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电视新闻应顺应这个要求,实现新闻的信息化,成为电视观众获取信息的权威平台。此外,还要把电视新闻的新闻性与知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传授新知识的功能和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并不矛盾。实现新闻信息传播功能是电视新闻的本份,而传授新的知识,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电视新闻功能的一种拓展。

三是电视新闻形式的创新。电视新闻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应在报道形式的多样性上创新突破。实现新闻采制直播式,新闻采制直播式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采访制作,直接发射播出的报道方式。实现新闻播出滚动式,电视新闻播出实行滚动式,对重要新闻反复播放。而且或补充最新信息,或变换不同角度报道,不仅强化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时新性,也弥补了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而且还增大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加大互动成分,在电视新闻中使用互动,可以使新闻传播更为迅速,覆盖更为广泛,气氛更加融洽,反馈更加及时。

电视编辑工作中只有在每一个环节树立起创新意识,将自己的隐性劳动最大限度地融人新闻节目中,才能转化为人们看得见的东西。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编辑观念调适。传播环境的网络化变迁和传媒市场竞争的空前加剧使“合竟时代”新闻编辑的传播观念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临新一轮改革和调适。

首先是信息观念调适。在当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混合生存的时代,受众和媒体的关系模式已经在更多时候表现为一种选择接受的方式。这要求新闻编辑既能保障快速供给新闻,又能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和分类,在新闻编辑角色和功能上实现信息观念由“信息把关”到“信息管家”的调适和转变。因此,“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海量信息和越来越多的同质新闻,新闻编辑不仅要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和整合者,其策划、整合、取舍新闻的能力和作用,以及各项沟通能力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次是受众观念调适。传统的纸质媒体缺乏信息反馈机制,但新媒体出现后。受众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及时的反馈。以往是由报社和媒体从业人员决定新闻产品形态,而现在对于新闻编辑来说应该真正尊重受众,由市场、读者来决定新闻产品形态。但是,现代传媒竞争要求新闻编辑树立大编辑理念,跟广告、发行、经营等部门协同配合,提倡CRM(consu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管理等新锐的受众亲近模式.彰显“以受众为本”的受众观念,从而为传媒竞争在新闻编辑竞争这个环节中找到增殖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最后是品牌观念调适。作为新闻编辑来说,必须及时调适自己的品牌观念,树立打造品牌和维护品牌、宏观战略和微观战术两者有机统一的新型编辑思路,把以前那种只注意打造某一个名牌栏目、某一个名牌版面的朴素的品牌观念上升到整体打造媒体品牌形象的高度,把品牌竞争看作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2.编辑行为转型。即指新闻编辑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变化应该主动适应合竟时代传媒竞争模式的转变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系列特点,及时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具体落实到新闻编辑身上就是要求新闻编辑首先在宏观层面要主动当好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中介,加强受众反馈意见的收集或建议编辑部调整栏目设置、媒体定位等。其次新闻编辑在中观层面上必须当好总编辑或编辑部主任与新闻记者之间的中介。加强新闻策划和编辑选题策划,搞好预测性新闻和解释性新闻等深度报道,编辑思想和编辑方针上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三贴近”。此外新闻编辑在日常编辑事务工作的微观层面上还要善于整合、分析和解读那些看似无关却实为相关的新闻资源。为受众提供经过精确制导和深度加工了的且具有高品位、高含金量的新闻产品,使受众在体验经济时代能够享受到经过充分竞争、有效竞争后的新闻消费。独具慧眼地从记者稿件或其他新闻来源中敏感地发现独家新闻,已经成为合竞时代新闻编辑展开传媒竞争的重要手段。

3.编辑能力养成。此处说的能力养成不仅指新闻编辑应该培养和具备胜任编辑角色的能力,而且更着重强调这种能力素质的长期积淀、内化和培养。目前,从大众传播环境的网络化变化、数字化管理和跨媒体联合传播等新趋势看。新闻编辑除丁具备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该具备的采写编评各种能力外,更应该具有多媒体传播能力和胜任跨媒体联合传播竞争的复合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一是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二是掌握因特网的使用方法:三是熟悉网络阅读方式,包括超文本阅读和高频率检索;四是熟悉新型写作方式,包括电子输入技术、超媒体的写作构思、超媒体的表现形式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技术;五是具有良好的信息判断和处理能力。些能力养成已经成为合竞时代新闻编辑队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传媒展开新一轮激烈竞争的趋势和要求。

电视新闻编辑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但应该看到,这种规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不仅要求编辑具有一定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还要求编辑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交公关能力,创新开发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关系,这样才能使编辑的各项工作得到发展。编辑工作既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就注定了编辑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可以说,创新是一切新闻工作的灵魂,当然也是电视新闻编辑的灵魂。这也是是一个平庸的编辑和一个优秀的编辑的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韩天高:试论网络时代职业传播者的新型传播能力及其培养[J].新闻记者,2003(12)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6)

事实上,从客观存在事物的展示,到人物内心活动的表达,电视都可以将它们顺理成章地转换成艺术化的视听造型,化腐朽为神奇,变平凡为伟大,通过视听形象传递情感或神韵,创造出适应和满足观众欣赏情趣的电视作品。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②现代社会的发展史证明,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如果想在世界性的技术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拥有高技术优势。理论思维是发现和创造高技术的前提条件,也是转换和应用高技术的具体手段。以往的电视实践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个基本道理。

自1936年世界第一座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开播以来,现代科技的产物——电视在世界各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到遍布全球,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立体声电视、高清晰度电视,从少数几个频道的无线电视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频道的有线电视,从微波传送到卫星转播、网上链播……人们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千里眼、顺风耳”长了出来,一个全新的“地球村”已经诞生。先进的传输技术、制作技术武装了电视,成了这一革命性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当然,思维居于电视技术变革与应用的核心地位,是整个人类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给各种电视创作活动带来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末,人类迈入了数字电子传播时代。一方面,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的融入,为电视传播获得了延伸的可能性。电视编辑突破了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的诸多局限,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线性编辑等为电视创作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媒介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③。新技术应用下的电视编辑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需要新思维的切实指导,需要思维的推动激发和创造性构思。

另一方面,媒介竞争也迫使电视编辑更新思维观念与思维方式。一直以来,报纸、广播与电视的竞争始终没有停止过,“第四媒体”网络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对电视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构成强大的冲击。面对其他媒介及其电视媒介间的多重竞争压力,电视如果不及时从思维观念和思维策略上加以突破,其传统的优势地盘将难以维持。

从“信息高速公路”的推进到“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概念的提出,信息资源的丰富与膨胀已是公认的事实,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影视产业将进一步跨入市场化、国际化轨道,“接受暴风雨的洗礼”④在所难免。如何更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影视资源是未来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如何实现电视资源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如何借鉴和吸纳外来资源,并纳入自主发展轨道,如何实现从外延到内涵的强化,如何进行整合与重构,这是电视编辑面临的又一新问题。思维观念、模式、方法、策略的革新势在必行。

电视编辑是电视作品的重要思维艺术和结构方法,是电视制作的最后环节。任何电视作品的形成都离不开电视编辑的直接组织和传播,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与规律直接影响着最终电视作品的质量。北京广播学院的丁海宴先生曾以纪录片的编辑为例:“纪录片编辑的过程,就是整理的过程。纪录片在前期拍摄的时候经常是模糊的,而在编辑台上才能理出头绪。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主观的理解与客观的事实,时常是相背的,这种矛盾的统一同样需要在编辑台上完成。许多感情阶段无法理解和解释的事实,往往需要在理智阶段来分辨和澄清。如果说,纪录片的前期制作是一种即兴的感情创作,那么后期编辑则应该是理智的思维创造。用个形象的说法,摄影机是感情的机器,编辑机(包括剪刀)则是理智的工具。”⑤思维在编辑阶段的重要作用可见一般。

面对紧迫的实践形势,理论显得相对滞后,这是当前电视界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尽管“操作和思维是平等进行的”,但“两者是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和系统,人的思维和认识永远指挥着操作”。⑥这也是建构电视编辑思维的另一重要动因。

电视节目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创作过程,我们不妨进行简化:

电视节目=信息(视音频信息为主,包括其他文字、图表、动画等信息) 思维 工具。

其中节目是思维的最终体现和目标,信息是思维的作用对象,工具是思维的实现手段。我们先看这样两个镜头:铁锄和火箭,表面上毫无关联,如果给予客观和感性的描述,则是:从时间上看,一个是远古的生产工具,一个是当代的顶尖技术;从空间上看,一个在古老的文明部落,一个处于现代高科技城。当建立起某种理性认识时,就会产生直观明了的联系。通过人们的思维使之产生某种关联,或对比技术的进步,或隐喻历史的变革,这就是一种创造,一种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的创新。在这里,画面铁锄和火箭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是历史照片记录,也可以是现有实物的展示;它们的对比或隐喻则是一种基于辩证思维的合理对接,一种基于形式组织的逻辑连贯;而组织的物理工具可以是硬切,也可以是叠化或划等特技手段,只要符合特定的叙述情境,其处理手段都将是思维实现的合理存在。

电视编辑思维的重要功能之一即在于将这些直观上无关联的画面组织起来。画面隐含的延伸性是电视编辑实现思维概括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基础,在普多夫金和库里肖夫看来:“剪辑的过程不仅仅是讲述一个连续的故事。通过适当的组接并列方法,可以赋予镜头过去从未具有的意义。”他们甚至把它作为一条“美学原则”:“对于一种艺术来说,首先是材料,其次是组织运用这些材料,使其适合这种艺术的特殊要求的方法。”⑦

信息科学和认知科学把思维理解为“发生在脑中的信息变化过程,或者说是信息变换过程,从操作意义上讲即信息加工过程。”在他们看来,“思维是在特定物质结构中以信息变换的方式对客体深层远区实现穿透性反映的、可派生出或可表现为高级意识活动的物质活动。”⑧它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以信息加工为基础,又超越了信息加工的物理存在意义,赋予信息以精神、以力量、以思想。

如此看来,电视编辑思维即是一种选择、加工、存储和输出电视信息的高级意识活动与过程,它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环节:

1.选择信息。调动电视编辑的注意力、观察力,对感性材料的捕捉能力、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选择信息,这是电视编辑思维的准备阶段。摄像师从俯拾皆是的生活现象中寻找出用以传情达意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对象物;电视编辑则从这些视听形象中选择和提炼信息,用以构造屏幕形象,可以说,是电视摄像工作的延续阶段。当然,电视编辑选择信息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受众的需要

,这是制约创作者选择信息的客观因素。 2.加工信息。发挥电视编辑的想象力、抽象力和创造力,加工组合信息,这是电视编辑的主体阶段和核心。

3.存储信息。运用恰当的记忆方式和认知规律组织协调信息,这是主体阶段的延续。这两个阶段是信息的创造阶段,蒙太奇形象的塑造,电视独特时空的构造,都是通过电视编辑对信息的加工与组织实现的。创作者的认知能力、认知动机等在此得到体现,其思维观念、思维习惯也对之产生影响,相应地,受众的需求和认知方式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和遵循。

4.输出信息。基于电视编辑与受众的交互能力,将存储的信息输出给受众,这是整个电视编辑思维的完善阶段和最终检验阶段。

纪录片导演孙曾田在谈到《神鹿啊,我们的神鹿》的创作时说:“《神鹿》的剪辑,从全片结构到细节处理,加加减减,移前挪后,都作了多次调整。人们常说,拍摄辛苦,其实剪辑才叫辛苦,是一种‘心’苦,是一种煎熬。从头到尾,画面与音乐、音响、解说在心中不断地混录着,同时也在寻找着一种最好的表现方式。”⑨用“心”选择画面和声音,用“心”组织画面和声音,用“心”寻找表达方式,用“心”编码,善于把客观事物的逻辑关系转变成电视画面形象的逻辑关系,把客观生活现实变成电视中的现实性信息和形象。电视编辑思维的全部信息和内容经过选择和理性组织得以具体化。

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思维应该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二者结合的创造思维。⑩按照这一科学界定,电视编辑思维也应当包含三种基本形态: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形象思维是电视编辑思维的第一层次,即通过具有形象化的电视符号组织来阐释一定的意义,是一种具象化信息的加工过程。着名导演谢晋在谈到电影、电视的本性时,曾用一句话来概括:“形象高于一切”。的确,电视摄像捕获的是视觉化形象,电视编辑塑造的也是形象,“电视是直观、形象信息的窗口”(11),形象的选择与建构是电视思维的第一要义和最基础层次。

形象思维活动以客观形象为思维对象、以感性形象为思维材料、以指导创造物化形象的实践为主要目的,基本贯穿于电视制作的全过程。人们运用形象思维工具,就可对事物的客观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引起联想与想象,创造新的物化形象。或以形象的积累创造诗意、表达情绪,或以形象的对比阐述思想、强调差异、刻画人物,或以形象的联想隐喻或象征某种意义,等等。

如果说形象思维是以物质客观存在的形态及其形象信息来表现事物,逻辑思维则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一样都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正如朱景和先生所说:“艺术创作有赖于形象思维,但在某些纪录片创作中,逻辑思维也颇重要。”(12)事实上,逻辑思维并不仅限于纪录片种,其他电视节目中也有广泛应用。

电视编辑的逻辑思维是指以事物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为起点建构和组织信息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以概念为基本思维单元、以抽象或逻辑为基本思维方法、以语言符号和信息辩证对列为基本表达工具的思维形态。

即使是最推崇再现物质现实的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也不否认具有抽象意义的逻辑思维:“在如实地再现某种东西时,如果不能在抽象的意义上使它的含义更加丰富,那就是多此一举。”(13)例如在反映两国元首会谈时,前一个镜头是一国领导人谈笑风生,后一个镜头是另一国元首在微笑倾听。这里传递的除了表面上的说与听,还有“关系融洽,气氛友好”的含义。

“艺术并不仅仅是反映,而且也是改造,是创造,是艺术劳动,是实践。”(14)“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5)电视编辑对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创造性意识活动。

创造思维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创造性结合,是两者互补、互促的过程,是人们通过丰富的联想并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创作人员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大量的信息储备去实现创造思维。“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纪录片剪辑是一种创造性的汇集工作,所以它更强调剪辑的作用,靠新颖的手法吸引人,靠视觉联想的确切性和创造性以及有目的的剪辑使影片生动起来。”(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节目编辑中运用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异向思维等开放性、立体性、层次性、深刻性的思维方法,不断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各种现象,用新的方法去表述各种内容,用新的手段去传播各种信息,这是时代赋予当代电视节目创作者的重要内涵。

电视信息的组织不仅需要技术和操作手段的支撑,更需要一种观念,一种思维观念的突破,建立和认同电视编辑的思维观念是当前和未来电视编辑实践的理性呼唤。

众所周知,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着名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不容置疑,电视编辑完成的节目正是一个传播过程中所说的“什么”,它不仅需要控制“由谁说”(电视编辑),还需要把持“怎么说”(电视编辑的思维与操作)、“对谁说”(电视编辑的观众)和“说后有什么效果”(包括反馈等环节)等,这些都是电视编辑及其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各种形态的电视编辑思维形成的电视作品,最终是与广大观众直接交流与沟通的,这使得建构于电视传播技术和特性基础上的电视编辑必须以整合和互动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来实施,整合思维和互动思维成为电视编辑环节的重要指南。

整合思维具有两重含义:其一,任何系统都是以一定的要素为特定目的而组成的综合体;其二,任一对象的研究,都必须从它的成分、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等方面综合地去考察。电视编辑是构成电视节目系统的编码过程,在这个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视听觉符号。电视编辑的整合思维就是从编辑技术和艺术的整体性出发,组织和结构视音频信息传播,这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视觉语言的组织、听觉语言的协进,以及视听觉的综合感知,是系统构成的方法和追求。正如爱森斯坦在形容电影构成时所说:“影片是各种各样表现手段和感染力手段的独特的总和。”(17)对于电视编辑而言,不是要进行视听觉的简单相加,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维规律、结构语法,进行整体的构思和编排,以获得预期的功能和效果。电影美学家巴拉兹从节目结构的最基础层次镜头出发进行观照,“只有把一幅绘画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的时候,才能理解其中的每一块颜色的意义。一个乐句里的一个音符和一句话里的一个字,也都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说明其含义。一个镜头在整部影片里的作用和地位也是这样”。(18)可见,重视镜头、场面和段落三大基本层次在电视编辑中的整体设计意义显得尤其重要,这是以整合思维观照电视编辑的重要启示和基本要求。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7)

2)采编技术的创新给观众带来全新“悦读”方式

在直播时代,将前方的记者、摄像,后方的导播、编辑都汇入到媒体信息流中,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微波传输方式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等高科技手段,无论是在采编播速度上,还是在后期特效处理上,都要远超之前录制时代的蒙太奇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不一样的电视新闻“悦读”方式。而实现它的关键在于直播装备的快速投送,比如,中央电视台驻二炮记者站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在道路畅通情况下,分布在多个地域的转播车以就近使用为原则赶赴现场,在道路受阻时,通过车载或人工背负卫星便携站的方式,到达任何地域。目前,现代化、数字化的拍摄装备和后期制作设备,已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视觉享受度,可以应用在电视新闻中。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拍摄过程中,已经使用了索尼4K高清摄像机,画面分辨率已经是现有全高清的4倍,而且画面中不仅有我们熟知的摇臂、滑轨和斯坦尼康,还使用了目前流行的航拍器和GOPRO进行多角度的拍摄。为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悦读”体验,电视新闻在前期制作时也可以融合运用这些新技术,在体育新闻中运用斯坦尼康跟拍运动员、运用GOPRO高清运动摄像机拍摄赛车、跳伞等极限运动,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电视新闻中,运用三角翼、遥控飞艇等飞行器航拍,及时将灾情和救援进展传递给电视观众。电视新闻在后期制作阶段,还可以运用各种后期制作理念和编辑软件。例如,全息影像技术、三维技术的运用,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新闻报导中,CNN在传媒行业中首次应用全息影像技术,运用35部高清摄像机和20台电脑对数据进行合成处理,将采访现场的记者身影再现到总部的演播室中,与主持人“面对面”进行交流。[2]在国内,神九天宫载人对接、玉兔登月、南非世界杯等电视新闻都运用到了三维技术。由中央电视事部打造的特别节目《军情时间到》,于2013年春节开始使用虚拟演播室的节目形态在央视新闻频道推出,深度报道备受关注的热门武器装备。与常规的虚拟演播室不同,它运用三维技术营造出太空、演习在播出阶段,编辑人员还需具备灵活的头脑及娴熟的录播技术,才能做到灵活、及时地切入突发性或重要的新闻信息。这也是衡量新闻编辑工作者编辑技巧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8)

电视新闻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不同,电视新闻在公信力、传播广度等都有着显著优势。在现代电视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受众对电视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基本的真实性、时效性之外,对新闻内容的丰富性、表达方式、播放时间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作为电视新闻制作的电视新闻编辑,就需要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

1.1 政治理论水平

电视新闻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电视新闻的价值取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足够的政治理论水平。电视新闻编辑要对政治拥有相应的鉴别力和敏锐性,加强对新闻的信息审核和组织,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前提下,从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层面上,做好电视新闻信息的宣告、改稿和编排等工作,使社会舆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1]。

1.2 专业知识水平

电视新闻编辑与报纸、杂志等编辑工作有所不同,电视新闻的信息传递包括视频、音频和文本等多种方式,在编辑过程中,需要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及时的判断出新闻素材中的有用信息,并利用编辑技术来对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单条新闻剪辑、多胎新闻组合和切换导播等方式,将有机结合起来的新闻内容、资料和历史材料以及字幕、链接等有效地传递给受众,保证受众接受到真实、客观的电视新闻。

1.3 广泛的知识面

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涉及的并不仅仅是新闻专业领域的内容,还包括到布景效果等众多方面,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当中,能够协调好美工、摄影、灯光、音响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在了解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保证各种不同的专业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效果,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不到位导致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感官发生改变,实现电视新闻制作的预期意图。

1.4 信息识别能力

在电视新闻当中,头条新闻是最突出的重点,体现的是新闻编辑部门的意图,也是新闻节目能否吸引受众的重要原因,所以,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识别能力,从繁杂的新闻信息当中选出具有代表性、意义重大的信息作为头条新闻。

在对新闻信息识别过程中,编辑人员除了要重视新闻信息含量之外,还要鉴别其中含有的有效信息有多少,并从受众角度分析编排的新闻是否能够给其足够的信息;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的改编能力,在不改变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更贴近普通受众、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具有亲和力和人情味的报道方式,来提高电视线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1.5 创新能力

随着电视新闻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吸引更多的受众成为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传统的电视新闻模式已经出现了反感、厌烦等情绪,在此背景下,要想进一步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在遵循各项电视新闻基本原则的条件上,了解受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寻找两者之间的共通点,对电视新闻的内容、表现方式等进行深度改造,使电视新闻变得更加新颖、丰富,使其符合现代受众的心理,有效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2]。

1.6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每一个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所有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新闻编辑而言,由于其掌握着电视新闻选择的权利,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引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果电视新闻编辑人员不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没能将不良电视新闻信息挑选出来,导致出现一些不实报道,就可能会引起群众的恐慌,危及社会稳定,因此,每一位电视新闻编辑,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新闻编辑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对电视新闻内容的把关。

电视新闻的特性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些能力并不是天生形成的,而是需要后期的学习和训练来不断提高。因此,作为一位电视新闻编辑,应该主动、积极地进行各种学习和训练,除了要熟练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理论和业务之外,还要对记者工作进行深入了解。只有在了解记者工作之后,电视新闻编辑能够对记者采访素材的出发点和使用的技术手段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提高对记者采访文字和拍摄照片的处理水平,保证素材和修改和组织效果,提升电视新闻信息的价值,使电视新闻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引导社会舆论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另外,通过学习和训练,电视新闻编辑的观察力和组织能力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使电视新闻编辑在对新闻素材的编辑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新闻记者获得的素材中除了采访主题之外的其它有用新闻点,进一步突出电视新闻的主题或者产生新的新闻,提高了电视新闻编辑的效率、效果;同时,利用自身良好的组织能力,从采访主题制定、采访方案编制以及策划、组织等各个方面,给予新闻记者更多的支持,为提升新闻记者的工作水平,进而有效提高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2.2 树立良好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

编辑作为电视新闻传播之前的一个环节,编辑的质量高低对新闻传播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在编辑人员应该树立良好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在对新闻素材编辑时,在技术操作上要做到一丝不苟,以秒为单位,避免新闻事故的发生;在内容选择排列上,要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进行核对,避免歧义、用词错误等问题,保证新闻编辑的质量[3]。

2.3 拓展自身的知识层次和结构

电视新闻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生产、生活常识等都在其中,因此,编辑人员要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以便于对各种新闻的编辑都能够做到信手拈来,避免常识性错误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在电视新闻编辑和制作中,还需要灯光、音响、摄像等多种技术的共同配合,故而,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在这些技术领域也要投入精力,提升自身对这方面内容的了解,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电视新闻,起到良好的编辑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对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包括政治素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等许多方面。因此,电视新闻编辑的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主动学习各种知识,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端正工作态度,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9)

(一)政治理论素质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新闻编辑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选稿、改稿、整合,如果不对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了解党的工作意图,就不能选择合适的新闻头条,做好编辑工作。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需要突出重点,精心编排新闻内容,头条新闻起到“龙头”的作用,会对观众收看新闻的兴趣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些都与新闻编辑的政治理论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还需要具有政治敏锐性,坚定党性原则,正确的对人民进行舆论引导。广播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与基层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要向受众宣传有价值的新闻,这就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将受众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群众对新闻的关注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报道有价值的新闻。

(二)较强的业务素质

高素质的编辑人员需要在进行新闻播报时对相关的政策法规有详细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工作中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当前,新闻编辑人员的数量不多,高素质、业务能力较强的编辑人员更是很少,编辑人员不仅需要在选稿、改稿、审稿等工作中做到准确无误,还需要有较高的剪辑以及播报能力,使编辑人员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新闻编辑人员最基本的业务素质就是文字能力,新闻稿件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播报的,因此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准确、简洁的使用汉字,并进行语法的修饰,使新闻更加生动,能够打动观众。

(三)创新意识

创新是新闻编辑不可缺少的素质,当前,广播电视新闻中动态报道、会议报道、面子上的报道比较多,而对于一些深度的、反映群众的、贴近生活的内容报道却很少。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就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要判断哪些新闻有价值,从文字上下功夫,坚持内外结合的报道方式。新闻编排应从一些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上进行,贴近群众生活,反映问题,突出时代性和导向性。

二、当前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能的要求

(一)坚持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句古语,这句话用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中更为合适,尤其是编辑人员所涉猎的行业较广,必须要做到博学,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断更新知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要做到在稿件编辑时可以统筹全局,增强趣味性,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同时增加收视率。

(二)增强对突发事故的驾驭力

作为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广播电视新闻驾驭能力,尤其是对突发事故,要做到在第一时间抓住新闻并确定其价值,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编辑工作,第一时间抢占新闻播报,满足受众的权利。

(三)增强新闻的生活化

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必须要深入到生活中,使新闻更贴近民众。电视编辑人员在新闻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的搜集者,也是新闻的与反馈人员,因此,传播过程中,广播电视新闻人员的素质决定新闻的素质,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必须要从多个方面探讨新闻,研究新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闻,为受众提供更高品质的新闻,进而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思想素养提升是强化编辑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内容,应努力提高广播电视编辑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积极认真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明确编辑内容的方向。同时,加强编辑人员对广播电视传媒工作、编辑政策的学习,使广播电视编辑的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国家政策、理论的指导下,保证编辑内容的时代性,使编辑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社会民众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强化专业素质

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编辑,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之外,还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然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完善,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要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不断的磨砺个人的专业水平,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以此为基础来拓展自身的业务水平,例如要对负责新闻采集的记者的工作有所掌握,同时也要不断的培养自身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确保每一则新闻的播报都能将新闻事件的本质展现出来。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科学的运用相关知识开展编辑工作。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再学习与培训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定期组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再学习和培训,使新闻编辑的新闻敏感性得到提升,新闻编辑的素质要受到编辑观察力的敏感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新闻敏感性比较强的编辑,编辑内容的方向性以及宣传力度要更强。

四、结论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群众了解社会发展和身边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动态的媒介渠道,因此,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群众捕捉关键的新闻信息和权威的新闻新闻节目,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服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能力,对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人员进行角色的科学定位。这样才能促进电视媒介的发展,在主动适应中寻求拓展,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成为海量信息的有效过滤者,促进广播嗲是新闻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10)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的发现、搜集、整理的工作人员,[1]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素质能力将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广播电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怎样将最新的新闻客观真实、有深度地报道出来与新闻编辑的素质密切相关。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媒体的数量逐渐增多,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政治理论素质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新闻编辑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选稿、改稿、整合,如果不对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了解党的工作意图,[2]就不能选择合适的新闻头条,做好编辑工作。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需要突出重点,精心编排新闻内容,头条新闻起到“龙头”的作用,会对观众收看新闻的兴趣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些都与新闻编辑的政治理论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还需要具有政治敏锐性,坚定党性原则,正确的对人民进行舆论引导。广播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与基层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要向受众宣传有价值的新闻,这就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将受众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群众对新闻的关注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报道有价值的新闻。

(二)较强的业务素质

高素质的编辑人员需要在进行新闻播报时对相关的政策法规有详细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工作中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当前,新闻编辑人员的数量不多,高素质、业务能力较强的编辑人员更是很少,编辑人员不仅需要在选稿、改稿、审稿等工作中做到准确无误,还需要有较高的剪辑以及播报能力,使编辑人员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3]新闻编辑人员最基本的业务素质就是文字能力,新闻稿件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播报的,因此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准确、简洁的使用汉字,并进行语法的修饰,使新闻更加生动,能够打动观众。

(三)较高的思想修养

新闻编辑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新闻编辑需要将记者、通讯员的一些不成熟作品或半成品进行加工,自己的劳动体现在别人的作品中,不能追求自己的名利,一旦出现问题还需要承担责任,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编辑人员提高自我修养。还有就是编辑人员需要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编辑人员承担着新闻编辑的重任,编辑什么,先编辑什么,后编辑什么都需要遵从党性原则,[4]坚持真理的传播,根据中央政策和口径对新闻稿进行把关,支持群众的呼声,要秉公办事,不,在稿件的取舍上要坚持质量标准,不唯上级,不注重名气,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时间通常是以秒进行计算的,因此编辑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做到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四)创新意识创新是新闻编辑不可缺少的素质,当前,广播电视新闻中动态报道、会议报道、面子上的报道比较多,而对于一些深度的、反映群众的、贴近生活的内容报道却很少。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就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要判断哪些新闻有价值,从文字上下功夫,坚持内外结合的报道方式。新闻编排应从一些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上进行,贴近群众生活,反映问题,突出时代性和导向性。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从专业、客观的角度对社会新闻进行筛选,编辑人员在工作时需要有较强的工作素质。但是目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情况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却是疲态尽显,在目前快速的生活节奏面前不知所措。有很多原本的电视受众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电视新闻,他们更多地利用快捷的网络媒体获取新闻信息。还有一些受众由于每天面对大量的网络新闻,信息量十分大,心灵比较疲惫,对于一些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没有兴趣。这就使得很多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出现了这种现象,为了重新吸引受众的目光,他们开始蓄意夸大、假报新闻,利用一些莫须有的新闻吸引观众。还有一些编辑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违背新闻编辑的职业操守,关注一些比较低俗的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连接的纽带和桥梁,有些不法人员贿赂编辑人员,刻意制造假新闻,使社会出现混乱,严重违背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还有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知识面不够宽广,不能及时接触到社会上的新鲜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整体水平不高,或刻意隐瞒新闻事件中的负面消息,虚假报道,蒙骗受众,受众不能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使受众不再信任广播电视新闻。与此同时,一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每天待在办公室中,对于记者上交的新闻稿,不能了解其中重要的新闻点,经过修改之后使得记者的采访稿变得毫无价值。编辑人员中也存在着不负责任,丢三落四的现象,[5]将收到的新闻稿随意堆放,到使用的时候找不到,使得新闻文不对题,出现假新闻。这虽然不是故意的行为,但是也与编辑人员的职业操守相违背。一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不愿意学习和接触新知识,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脱节,使得编辑的内容不能满足受众的实际需要。编辑人员的基本能力比较差,一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语言组织和联想能力比较差,不能对编辑内容正确的把握,新闻稿件的真正含义不能被挖掘,使得资源严重浪费。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为百姓谋福祉为己任,敢于批评,敢于说实话,以保证新闻编辑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闻编辑素质培训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具体的措施如下:

对于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来讲,科学合理的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定位是十分必要的,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需要认识到角色定位对于工作开展的重要影响。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进行角色定位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确定,首先编辑需要参与到新闻稿件的前期策划中,指导记者进行科学的采访,编辑人员可以按照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对新闻报道的计划、关注的内容、舆论导向的把握等进行明确,安排记者采访任务。[6]其次,还需要编辑人员全面对稿件的筛选以及加工进行管理,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节目录制过程中,需要编辑人员进行统筹规划,保证主持人与技术人员之间的协调,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能够高质量的播出。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思想素养提升是强化编辑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内容,应努力提高广播电视编辑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积极认真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的基础知识,[7]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明确编辑内容的方向。同时,加强编辑人员对广播电视传媒工作、编辑政策的学习,使广播电视编辑的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国家政策、理论的指导下,保证编辑内容的时代性,使编辑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社会民众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强化专业素质

广播电视编辑的专业素质能力对于编辑工作水平和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很多编辑的联想能力不强,稿件不能实现有效地衔接,只是注重稿件文字上的修改以及排序,使得新闻编辑内容的导向性不强。还有些新闻编辑将政治理论强行加入新闻内容中,使得编辑的内容生硬,这些都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专业素质能力不强。因此,必须要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科学的运用相关知识开展编辑工作。专业素质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再学习与培训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定期组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再学习和培训,使新闻编辑的新闻敏感性得到提升,新闻编辑的素质要受到编辑观察力的敏感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新闻敏感性比较强的编辑,编辑内容的方向性以及宣传力度要更强。同时,还要强化思维品质的培训,提高编辑人员思维的宽度、深度,强化编辑的敏感性、逻辑性以及独立性等,使编辑能够正确地把握新闻导向。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语言素质和表达能力是必备的素质能力,通过优美的语言能够使新闻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赋予其生命力。广播电视编辑人员编辑文字需要有新的理论和思想作为指导,使新闻内容更加生活化,贴近民众,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可以组织编辑人员通过演讲或者是辩论等互动强化其语言表达以及组织能力。广播电视编辑工作要顺利地进行就需要强化电视编辑的组织指导能力,要求广播电视编辑参与到电视新闻栏目的设计与制定中,并与记者、通讯员保持良好的联系,对其新闻工作进行组织指导,逐步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组织指导能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幕后工作,他们很难被观众熟知,因此需要提升广播电视编辑的奉献精神,[8]感受到编辑工作的独特魅力,使其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五)走出办公室,参与到生活中

编辑可以说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人物,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有新闻敏感性,并且对新闻的走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这些素质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养成的。当前很多电视台都将编辑人员外派,就是希望编辑人员能够扩宽自己的视野,获得最新的消息,打破原有的思维认识,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结束语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新闻形式,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受到的网络冲击与挑战,需要广播电视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能力,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强化其思想修养、专业素质、组织人员再学习和培训,使编辑人员能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从而将更加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呈现给观众。

参考文献:

[1]吴伟兰.试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65-166.

[2]谢选浩.探讨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新闻传播,2013(05):234.

[3]赵凯.试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J].科技信息,2013(17):497.

[4]王菊.浅析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J].新闻传播,2013(06):43.

[5]胡健伟.探讨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艺术科技,2014(11):69.

[6]田维林.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1(05):50-51.

电视新闻编辑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044-01

0 引言

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编辑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任务,后期编辑工作人员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能够取精去粗,有独到的视线和发现美的触角。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者充当着新闻把关人的角色,需要对新闻进行选择,加工,为大众营造健康向上的新闻大环境。这就需要后期制作编辑人员有较高的新闻素养和新闻敏感度,抓住新闻热点,以更高的热情揉入到工作当中,提高新闻的可看性,更好的为受众服务。近年来,随着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水平的不断进步,大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形中加大了电视新闻节目后期制作的难度。后期制作编辑人员要有创新意识,善用编辑手法,不断迎合观众的口味。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编辑工作是一个声画统一的过程,它需要把记者采录回来的画面素材和文字配音素材进行匹配,最后把片头片尾、主持人出镜以及音乐和字幕进行整合。由此可见,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画面的选择、剪辑与衔接和画面与解说词的配置。后期制作人员还必须要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从选题、内容等各个方面反映真实严谨的政治性,把握当前形势,正确领会稿件的精神,注重对新闻的包装,引领舆论导向。

2 浅论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编辑手法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编辑手法在画面编辑方面要合乎逻辑性和环境、人物交代的合理性。事件的演变要按照发展的顺序进行报道,从远景到全景,再到中景、近景、特写,注重组接方式在视觉上的流畅性,层次分明的把事件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画面的切换要有规律有节奏。电视镜头一般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编辑时要进行合理衔接,寻找切换点,可以静接静,动接动,也可以动静结合灵活运用,避免造成画面混乱,影响事件的表达。针对长镜头和短镜头,有节奏的使用能使电视新闻更具新鲜感和艺术感。内容严肃、气氛庄重、政治性强的新闻,例如两会报道,镜头移动的速度要沉稳缓慢;内容轻快活泼的新闻,例如关于儿童、节庆的报道,镜头的使用不宜过长,可多用特写来展现活力的一面。

在声音编辑方面要注重同期声的编辑和音乐的使用,尽可能保持内容的连贯性,保证声音和画面的配合。尽量使用新闻现场的背景音乐,增强新闻的现场感。除此之外,播音员的出像画面也需要设计,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画中画的形式来展现,也可使用叠加的方式在电视的左下角呈现。播音员的服装、角标和字幕的颜色要与整个新闻节目的基本色调保持一致,注意与播音室的灯光背景配合使用,切忌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电视新闻不同于传统的报纸和广播,随着时展至今,可以说已然成为了新闻界的灵魂,如果后期编辑环节出现问题,无疑会对电视新闻节目造成致命的打击。《阿荣旗新闻》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的主打新闻节目,已经在当地发展了30余年,广为当地群众所熟知。但由于地域限制和新闻稿件质量等原因,相比于诸多大型电视台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此,地方电视台也尝试着做过很多相关努力,比如调换主持人,更新设备,丰富采访内容,增加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和专题新闻等等,借此改变以往一味政治新闻的单一局面。通过积极向上级电视台提供高质量的稿件,使《阿荣旗新闻》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完善,在此基础上,再加之制作人员的不断探索和幕后编辑手法的不断创新,运用恰当的画面构图表现新闻主题与主体,全方面,多角度展现新闻画面,使整体新闻更有气势与意境,感动并吸引着更多的观众。如何使画面更具吸引力、保证稿件与画面的契合度更高,并且衔接更自然、表达更准确是《阿荣旗新闻》后期制作编辑应该重点讨论的课题。由此可见,幕后编辑在整个电视新闻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当改善原有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业务培训、不断创新后期制作编辑手法,灵活掌握运用各种编辑技巧,这样才能推动电视新闻朝向良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4 创新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编辑意识

同样的新闻在不同的后期编辑人员手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就体现了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编辑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要深刻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具备强烈的独特编辑意识,并熟练掌握多种编辑手法,这往往能使一条的普通的新闻增光添色,反之,则会使新闻陷入呆板平淡。

电视新闻节目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新闻媒体,以其权威性著称,在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中,后期制作人员的编辑意识直接关系到新闻节目质量,对此,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编辑人员要丰富自己的编辑手法、提高自身的编辑意识、达到电视新闻节目多方面的协调统一。综上所述,可见后期编辑工作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对素材进行二次加工的工作意义,更重要是对原有的素材进行重构,使其主旨得到最终升华,去其糟粕,留最值得人们思考的精华部分供人们鉴赏。

5 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适当的后期制作包装

新颖的标识、宣传片,个性的片花、色彩都是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包装,在电视分流的情况下,形式鲜明,看点突出也是留住观众的关键所在。图文字幕也是节目包装的重要环节,尤其在电视新闻节目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字幕以不局限与为标题形式出现,适当的图表、图文能更准确的表达新闻主题,不但增加画面的美感,也起到了解释、说明和补充的作用,使新闻表达更生动、直接。

6 结论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编辑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重视编辑人员之间的协调性,根据具体的新闻事件选取不同的编辑手法。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政策观念,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电视新闻的最后一个环节,后期制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个环节上,积极参与新闻策划的各个环节,了解新闻的整体安排。总而言之,要想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就必须提高后期制作编辑手法的水平,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让观众提起关注新闻资讯的兴趣,助力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群.浅析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技巧与应用[J].东南传播,2014,5:143-144.

[2]李慧.浅谈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4,1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