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6:26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TU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5705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实践性很强。该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水工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和常用水工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构造知识和水工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识读。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水工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水工混凝土结构计算原理,各种水利工程混凝土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及变形和裂缝控制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梁板结构、水电站厂房刚架结构、水工非杆件结构的设计,以及SL191―200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介等,其中又以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以及大小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为重点和难点,课程内容多,公式及符号多,计算量大,同时涉及结构力学、水力学、水工建筑材料及水工建筑物结构计算等相关知识,课程具有相当难度,易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采取传统考试的方式进行该课程成绩评定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施工实践能力。通过减少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增加平时成绩和创新性学习成绩比例,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创新性学习更需要扎实的水工混凝土基本知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注重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同时改变课程成绩评定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学热情。结合教学改革方案制定成绩评定方式:课堂成绩+作业成绩+创新性学习成绩+考试成绩[1],如表1所示。

二、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方案改革

改革授课形式。课堂采用启l式小组讨论结合教师讲解进行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知识点提出本堂课讨论问题,然后展开分组讨论,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强化知识点,如下表2。

(一)讨论问题的提出

对讨论题的筛选很重要,要选择那些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题目,又要兼顾到重要知识点。通过查阅资料、专家咨询和听取老教师的建议初步获取该课程主要重要知识点作为讨论题,还可从学生的疑问中提炼,最后结合教育心理学选取具备一定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讨论题进行课堂讨论,每轮教学结束后进一步归纳总结,保留有意义的题目,舍弃效果不好的题目,逐步完善讨论题库。

(二)分组讨论

分组需要综合考虑。可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性别、喜好、性格、心理素质及自愿组合等情况进行分组,如将全班分成六至十组, 每小组5~6人,将内向的学生与善谈外向的学生组合, 将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与成绩好的学生组合, 并兼顾男女比例, 以保证学生最大限度的互补, 互相帮助,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小组成员根据以上原则合理搭配。考虑后续课程创新性学习的需要,分组情况可由教师予以适当调整。在课堂讨论期间,教师要适当参与各组讨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确保课堂讨论正常进行。

(三) 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发言要适当兼顾多数学生,鼓励学生发言,在学期课程教学过程中尽量让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发言机会,可主动发言亦或指定发言,同组其他成员补充,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需要组织好发言环节,要求言简意赅,每次发言不超过两分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组织好语言,做到言之有物。教师要对发言的学生给予记录和评定,纳入课堂平时成绩。

(四)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的归纳总结要针对课堂讨论,抓住重点,起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讨论时让大家畅所欲言,归纳时给出要兼顾的知识点,解决本堂课教学任务。对于提出的新观点、新问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是一种考验,要求教师备课充分,课堂讨论题设计合理,课堂进度控制得力,对知识点要非常熟习[2]。

三、课后课程创新性学习环节改革

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课程特点,创新性学习主要由构件设计竞赛、构件编程计算、研究报告组成。

(一) 课程构件设计竞赛

课程学习过程中进行两次典型构件设计竞赛,包括梁的设计和柱的设计,完成相关知识点教学后安排竞赛,成果评定主要看计算的准确性和配筋图的质量,如表3。

(二) 课程编程计算竞赛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基本构件承载力计算包括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承载力计算,每种构件都可以编写小程序来辅助设计计算,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结合课程特点进行计算机编程设计计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

1. 区分难易程度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难度区分,编程成果的评定要多元化,既能面向大多数学生,又有利于发展优等生的创造力。竞赛中凡能完成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某一基本构件的编程计算视为基本合格,能完成多个基本构件编程视为良好,能完成结构综合设计计算编程视为优秀,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柱下独立基础、刚架和肋形楼盖的计算机编程。通过难易区分,确保大多数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有选择地完成程序编写任务。

2. 处理好课程教学关系

要以课程基本教学环节为主,编程为辅。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是以理论分析为依据,教材内容包括基本材料的力学性能,弯、剪、扭、压(拉) 、预应力等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所以,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将教材的基本知识讲解透彻,学生要熟练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是编程训练的基础。不能因为课程成绩评定中考试成绩比例的下降就注重编程而放松基本教学环节,结果是程序没编好,课程基本知识也没掌握,处理好课程教学与编程的关系非常重要,不能顾此失彼。

3.提倡团队工作

编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力学、材料学、混凝土结构学、逻辑学、编程语言等多学科知识。小组团队协作编程,强调分工协作、资料共享、创意交流、相互促进。整个过程有分有合,分是体现学生个体创造力,合是集中团队力量解决难题。合理的构建团队合作模式编程小组, 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 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团队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与激情, 很多学生就课程基本知识及编程问题积极地交流讨论,有效地改善了课堂内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在课外,各个编程小组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交流编程心得,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参与的团队协作核心理念。

4.注重总结

成果总结是课程编程竞赛的关键步骤。从编程个人或小组来说,总结是不断提高编程水平的一项活动,是编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课程结束前两周,要求所有参与编程的小组提交编程成果,小组代表在课程结束前课堂上公开汇报交流。成果包含所编程序、多媒体演示汇报幻灯片、小组分工合作情况、编程心得体会总结等。尤其是编程心得体会总结要体现出收获哪些水工混凝土结构知识,存在哪些不足,取得什么经验,将编程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文字概括,还可以适当将其做成直观、可视的图表。通过总结,学生充分整理了所做的课程编程工作,熟悉掌握了课程的主要知识,有几组学生很好地完成了编程计算任务,通过程序控制界面,输入相应参数数据,即可完成受弯构件和受压构件的计算,如图1、图2所示。

(三)研究报告

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基本构件(拉、压、弯、剪、扭)承载力计算和设计构造等问题,鼓励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报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课程某一重要知识的提炼总结、某一构件的设计方法和编程方法的经验总结、课程小论文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任选其一作为研究报告的成果,教师根据成果评定学生成绩[3]。

四、课堂实施方案实例

绪论、材料力学性能、设计原理等章节以传统课堂教师教学为主,基本构件设计计算如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等章节按照课堂改革方案进行教学实践。以第三章T形截面梁正面承载力计算为例介绍课堂改革实施过程。

(一) 筛选讨论题

选取以下问题作为课堂讨论题:什么是T形梁以及T形梁与矩形梁的区别?T形梁正面承载力计算简图与矩形梁正面承载力计算简图的区别?第一类和第二类T形梁的区别?T形截面梁型判断式是什么?第一、二类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何理解?第一类和第二类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有何区别?通过计算简图推导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这几个问题基本上包含了第三章T形截面梁正面承载力计算的主要知识点,解决这几个问题基本上可以掌握该部分知识。

(二)分组讨论

针对这些问题分组讨论,教师需要声明课堂讨论和平时成绩挂钩,每个参与讨论的和发言的学生都会得到课堂平时成绩,教师参与小组讨论,适当提示,多观察学生,调动学生讨论热情,同时做好每个小组的讨论状况记录。

(三)小组代表发言

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就某一讨论问题发言,发言观点代表小组讨论结果,小组成员可以及时补充,最后教师对各组发言进行点评,并依据小组讨论表现和发言效果作好记录,给予小组和发言人课堂成绩。

(四)教师归纳总结

课堂最后对主要知识点留出15分钟由教师做归纳性讲解,本章以图表的形式将主要知识点做了总结,便于学生理解记忆[4],如图3。

五、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课堂实施效果分析,该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如表4。

根据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创新性学习环节的成果以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启发式小组讨论的课堂教学效果较好,被多数学生接受。第一,改变了课堂气氛,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第二,促进课后预习,为了有效讨论发言,学生开始自觉预习;第三,激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学生提出了许多新想法,遇到难题课外主动查资料,相互探讨解决。教师虽然课堂上讲的少了,但教师的工作更重要了,需要准备的东西更多,扮演课堂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启发学生去学习[5]。

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中发现的不足

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解决。第一,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进程的把握比较困难,需要教师随时关注讨论情况,个别学生到了讨论环节不积极参与讨论,也不发言,还需要教师调动

其主动性;第二,讨论题的筛选还不完善,有些讨论题太简单,有些又太难,影响了课堂讨论的效果;第三,创造性学习环节参与度不够,有些学生基础较差,没有信心克服学习困难,还需要教师想更多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性学习;第四,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还需要设置得更合理,把传统考核和激励考核相结合。由于只进行了一轮教学实践,这些问题有待在后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李萃青,阎超军,赵健东.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蔡健,陈庆军,黄炎生.混凝土结构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5):65-68.

[3]魏春明,赵星海.开放题在钢筋混凝土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4):83-85.

[4]丁勇刚.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细节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88-91.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2)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院校在硬件上都有了长足发展。但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上,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需求存在错位。特别是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与手段以及教学内容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教学理念与教高(16号)文件精神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高职教材种类繁多,其来源一是借用本科的同类教材,由任课教师删减、增补而成;二是应用中专教材或为中专教材基础上的内容增加;三是由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四是由个别专业的个别教师自编。这些教材不能及时反映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缺乏与地区、行业发展相适应,无从谈起联合企业、行业共同开发;教材内容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育特征与要求,仍然强调“是什么”?“为什么”?而没有突出“如何做”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职教思想,缺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不能实现培养“有大学文化水平的能工巧匠”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利用做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产品生产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天然产物生产与实训技术》为例的机会,创新探索了一种新的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基于产品生产过程的课程教材编写模式。

一、课程目标与改革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干燥技能,能够利用网络信息和专业文献进行常规天然产物产品制备工艺的设计与方案优化,并能组织实施。

根据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生产过程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中药提取工、生化分离工及干燥工等国家职业标准,开发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能力本位”课程标准。按照“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典型工作为载体,真实工作环节为依托,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教学融合企业工作过程和学校集中授课的典型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行动导向、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具体环节包括班前例会、任务分解、边做边学、班后总结、工作汇报及视野拓展等环节,企业元素全程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根据基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生产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本课程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将天然产物生产工作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2个阶段、4种情境、3类层次(简称243课程模块),见图1,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邀请地方相关行(企)业人士、省外专业同行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多角度论证“243课程模块”标准,按照企业提出目标岗位的任职要求,制定课程培养目标,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兼顾学生潜质培养,选取教学内容。

1.生产原料来源体现天然产物分布。作为组织教学,开展生产所需的原料务须尽可能体现自然界天然产物自身分布,即包括植物资源、海洋资源和微生物及其发酵液。同时兼顾现有行业企业生产产品原料实际来源分布,进行适当调整。

2.生产产品的成分兼顾常规与热点。作为生产技术的实施对象(产品成分),既要包括市场上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黄酮、多酚及生物碱等,还要涵盖逐渐被人们认识、大众接受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多糖、膳食纤维等。

3.生产技术的层次分布多样化。生产产品的技术手段根据产品性质多样化,既有传统方法,也有现代技术,同时还不乏先进手段,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习比较具有发展前景的生产技术。

4.多维化内容为学生后天发展提供可驰骋空间。教学内容既要具体展现天然产物生产工作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又要拓展学生视野,让其具备可塑的潜质,还要提供学生发挥自身才智的机会。

教材内容组织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把企业工作情景与学校上课元素有序衔接,为工学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教材模式,每个单元都采用班前例会、任务分解、边做边学、班后总结、工作汇报及视野拓展等6个环节组织编写。教学融合企业工作过程和学校集中授课的典型元素,教学流程融通企业生产流程,采用“班前例会任务分解边做边学班后总结工作汇报”的流程进行,强化教学效果;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模拟公司的形式、原汁原味的企业订单载体组织教学,既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又宣扬企业文化氛围和市场竞争意识。

三、各个环节操作说明

1.班前例会。班前例会主要内容有:新接到订单的行业信息,如产品规格、功效、生产成本及原料分布等;订单产品生产的常规技术路线、技术瓶颈及生产操作注意事项等。介绍行业背景及技术发展动态,重点突出完成任务所需技术及知识点。第一节课还需介绍行业背景及岗位就业情况、课程性质及教学组织方法。

2.任务分解。产品生产订单主要包括产品规格、价格、生产技术要求及检测标准等。如茶多酚生产订单,产品规格:TP>98%,caf

3.边做边学。产品生产工艺的特点:除前期工作准备外,操作过程大都利用仪器设备,等待时间较多(往往有45-60min),为做、学、教联动制提供了衔接时间。主要是指接受任务的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边做边学、边做边教,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按照分解的工作环节,边摸索、边动手,遇到难题集中讲解,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老师讲解操作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点及注意事项。

4.班后总结。班后总结巩固主要指下班后在课程博客上,教师及时对学生工作进行点评,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梳理,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日后改进。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完成之后,集中一个时间由项目负责人以PPT形式登台介绍,学生和老师分别对项目介绍情况给予点评,对于单个实验环节的完成,老师会以网络留言的形式进行点评。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 远程教育;教材开发;质量保证;课程组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10—0075—04

一、问题的提出

英国开放大学以开发优质的远程教材闻名于世,其课程开发质量保证机制——课程组制也相应的得到各国远程教育学校和机构的广泛重视和推崇。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21世纪初引进了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组制概念,在远程教材开发中全面推行课程组制,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当我们回顾课程组制为远程教材开发带来的变化时,遗憾地发现英国的课程组制并没有为提高我们的远程教材开发质量带来明显变化,突出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看,编写者在编写过程中,很少感受到课程组其他成员的支持,课程组既不是一个能提供编写帮助的团队,也不是一个能有效交流编写想法的平台。

第二,从教材编辑制作环节看,教材编辑并没有因课程组制的实施而摆脱交稿晚、稿件质量差等问题的困扰。

第三,从教材开发的结果看,实行课程组制后,开发出的远程教材与高校教材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那么,原因何在?是我们没有把英国的课程组制学到家,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实行英国开放大学课程组制的条件?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比较与分析

笔者自2005年开始参与电大远程课程教材开发建设,对课程组制工作方式有所了解。基于工作体验笔者对中英课程组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思考,发现两国的课程组制有以下不同。

1.课程组负责人不同

将英国课程组的成员构成及职责(表1)与国家开放大学课程组的成员构成及职责(表2)进行对比,可发现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课程组主要负责人不同。

表1 英国开放大学课程组的成员构成与职责[1]

[序号\&成员职务\&职责\&1\&课程组主席\&通常由系里的高级成员(如系领导或主要执行官)承担,对课程负全责,分配任务给各个课程组成员\&2\&学术作者\&负责教材内容的编写\&3\&课程经理\&通常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承担。主要任务是协助课程组主席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如控制、执行预算;与校外的作者或专家签合同;拟订会议时间并下发通知;与编辑协作清理版权问题,将需交版权部门处理的问题填表上交等\&4\&文字出版编辑\&负责完成教材的编辑出版,要使教材以恰当的叙述形式和版面设计出版,同时不能存在版权问题\&5\&教育工艺学家\&一般不经常参加课程组的活动。但如需要,他们可以提供关于教育学、方法论、评估方法以及怎样使教材具有交互性、多媒体之间如何呼应等许多方面的理论支持\&6\&电视编辑或制片人\&负责完成与课程配套的录像节目\&7\&图表与插图设计师\&负责图表与插图的设计及教材的版式设计\&8\&软件设计师\&负责CD-ROM和网上课程的制作(如有使用此媒体的考虑)\&9\&图书馆馆员\&提供教学资源服务,同时协助处理部分版权问题\&10\&版权顾问\&处理教材中所有需要确认、购买版权的事宜\&11\&校外评估员或顾问\&为保证教材质量,促进教材发展而邀请的其他大学的高级学术作者。通常在教材编写初期便请来就教材内容的质量、与其他大学的比较及教学法等方面提供咨询\&12\&项目总管\&为课程组制作时间表。与校内各系部联系,控制进度\&13\&辅导教师\&直接与地区学习中心的学生接触,对学生的需求很了解,通常能给教材的编写提供很好的建议和补充\&]

表2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组的成员构成与职责

[序

号\&成员职务\&职 责\&1\&课程主编\&对课程编写内容负全责。通常由从普通高校外聘的教授担任\&2\&参编者\&负责教材内容的编写,一般是来自高校的教师在主编指导下完成编写任务\&3\&主持教师\&协调、联络课程组成员。负责向主编传达、解释学校对教材的编写管理要求,如交稿时间、编写字数限制等,组织召集各种审定会议\&4\&教学系部教师\&对课程教材的媒体的配合与使用提出建议\&5\&资源管理人员\&向课程组提出质量和时间要求,以及执行相关规定。主持课程组会议\&6\&学科专家\&对学科内容提出建议,对大纲、样章和稿件进行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写出评价意见\&7\&媒体专家\&在一体化方案审定会上,对课程教材媒体的配合与使用提出建议\&8\&策划编辑\&为教材的呈现形式提出建议,保证稿件编写满足标准和规范要求\&9\&媒体技术制作\&负责完成与课程配套的录像或课件制作\&]

对比上述两表,可以发现,英国开放大学课程组总负责人是教材开发的灵魂和核心人物,对课程教材开发的走向起决定作用。课程组总负责人由英国开放大学校内教师担任。由于校内教师熟悉远程教育理论和远程教学方法,并拥有专业学科知识,能够有效把握远程教育教材的特点和属性,因而能够确保教材的开发不偏离远程学习的需求。而在国家开放大学实行的是主编负责制,主编均由外聘的高校教师担任。这使得远程教材的编写从一开始就很难建立在满足远程教学需求上。由于这些高校教师是以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或权威的身份被邀请参加教材编写的,他们本身不认为为了编写一本远程教材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对远程教育做研究和学习。他们通常会按自己熟悉或习惯的高校教材编写套路写作,如果远程教育机构的教师不能提供远程教材写法的指导或样例的讲解,开发出的教材自然很难与高校教材有明显的区别。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师会由于自己在教材内容编写上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更没有“署名权”,而放弃自己的学术角色,或降低自己的学术身份。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仅承担会议的组织协调工作,较少参与和关注教材内容的编写。长此以往,主持教师自身的远程教育理论水平和远程教材编写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更难有能力为高校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

2.教材研发运行机制不同

在英国开放大学,教材编写要由精通远程教育原理和远程教材编写方法的校内教师提供详细的编写要求,再由外聘专家按照要求进行编写,并经课程组集体讨论、不断完善而形成。在国家开放大学,主持教师除了向主编提供远程教材开发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要求外,较少为参与编写远程教材的高校教师提供详细的远程教材编写方法指导或好的远程教材参考样例。在教材开发过程中,既缺乏有效的远程教育教材编写指导或培训,又没有教学设计专家根据课程内容提供的教学设计。在教材编写实践中,常常是主编根据主持教师提出的要求,在高校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教材基础上做改写,或根据自己对电大课程要求的理解,按自己习惯的高校教材的写法组织素材编写。目前最常见的操作是,在高校教材的基础上删减一些内容,再在教学单元中添加学习目标、小结、习题或思考题,这样的教材形成过程,很难满足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要求。编写出的教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材,而更像是高校教材的简写版。

3. 课程组工作保障机制不同

英国开放大学之所以能产生并良好地运行课程组制,在于他们有如下理念:

第一,事物都有不同的研究角度,通过建立课程组可能聚集不同专业领域的人从不同的视角获得更全面的观点,使得教材质量更有保证。

第二,课程组成员间的相互平等提问,可以促进思考,有思考才能有创新。远程教材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编写是体现远程教育特点的重要环节,编写难度很大,特别需要集思广益,放开思路,多出点子。

第三,远程教材的编写难度远远大于普通教材,对于编写者来说,通常需要许多支持。课程组要给予编写者心理上的支持,让编写者觉得自己不是孤军作战,背后有一个团队在帮助和支持着,这样的感觉对编写者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有擅于创新的,有长于组织的,有敏于判断的,有强于逻辑的。课程组制可采集不同思维方式之精华。

第五,专家是有经验的人,但不一定总是有想法的人;没有经验的人,有时常常倒容易有好想法。课程组是让“经验”与“想法”实现完美结合的平台。“开放的心态、平等地交流”是课程组工作的大前提。

第六,课程组制的作用不仅在于完成一门课程教材的开发,更是培养远程教材开发人才的最佳课堂。

由这些理念而产生的平等自由氛围,使所有课程组成员都能放松地思考、自由地发言,这是课程组制能够产生并良好运行的必备土壤。

国家开放大学引进了课程组制的概念,但无法引进课程组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课程组制在中国教材开发实践中实施,必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不同身份或不同等级的人在一起讨论交流,很难出现英国开放大学那样的平等氛围。而在人们不愿旗帜鲜明地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时,这种靠平等讨论、思想碰撞而保证质量的做法,就无法彰显其功效,最终达不到质量保证的预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借鉴与思考

(一)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事实上,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组制只是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式之一,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供选择。根据远程教育学者史密斯(Smith, 1980)的研究,远程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2][3]。

1. 课程组模式

课程组模式(the course team model)是英国开放大学创建的模式,是将学科专家、编写教师、教学设计、编辑、平面设计等方方面面的人员聚集在一起,以讨论的形式,提出编写要求和不断完善编写内容与形式的方法。强调的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管理。

作者+编辑模式(the author/editor model)在美国使用得很广泛,是指由签约作者提供初稿,再由远程教育机构的专家来编辑的方式。这里的编辑不是指一般的图书文字加工编辑,而是指在远程教育机构工作的、具有远程教育理念并了解远程教学方法、能够指导作者编写远程教材的编辑。这种工作方式十分重视为作者提供写前培训,对不能参加写前培训的作者要发给编写指导手册,给出详细的内容框架结构要求,例如,标题、学习目标、课文、学习提示、自测题、作业等项目的具体编写要求。编辑帮助作者,提出更改建议,出示样例。编辑负责检查教材是否符合远程教学的需要。对于学科内容的评审一般要借助外聘学科专家的力量。

3. 作者+教师模式

作者+教师模式(the author/faculty model)是在德国产生的一种独特方式。虽然也是由外聘的签约作者编写课程教材,但必须有远程教育学校的全职教师审查。这种方式比英国课程组由大家讨论后形成稿件的做法要快捷,但完成初稿和修改稿件相对会困难些。

4. 教育顾问模式

教育顾问模式(the educational adviser model)仅被用于澳大利亚。教育顾问通常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他们参与远程教材写作,同时也参加远程教学工作。

5. 直觉模式

直觉模式(the intuition model)是指根据学术教师的“直觉”来决定课程内容的做法。这是以教师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产物,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相悖,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被接受,但在现实中还大量存在。毕竟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考虑确定学习内容不仅是简单的观念转变问题,还需要有方法和技巧的研究与探讨。

此外,史密斯还介绍了其它一些做法:

(1)以色列开放大学模式。以色列开放大学根据自己校内教师少、大量聘用校外人员的实际情况,精简了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组模式,融合了“课程组模式”和“作者+教师模式”,形成了以色列开放大学自己的模式。

(2)德国、西班牙模式。由于有强调学术自治精神的传统,所以西班牙国立远程教育大学和德国费恩远程教育大学均采用了“作者+编辑模式”。即:作者所写的学习材料由专家进行编辑;编辑可以改变教材的结构,但不能改变教材的内容和风格。

(二)思考与建议

国外同行的做法,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思路,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审视课程组制在我国实施的利弊。在我国,虽然来自高校的教师不像德国和西班牙的大学教师那样强调学术自治精神,但强迫他们按照自己不熟悉的远程教材编写方式编写教材,难度还是很大的。从写作的角度说,编写者最需要的不是空泛的概念与说教,而是具体而实际的帮助。例如:与其对高校教师不断重复强调“编写远程教材要符合成人学习特点”,还不如给出一个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教材样例作为参考,供他们理解或模仿。再如,我们应该为编写者提供试读测试条件。据笔者了解,编写者在采用自己不熟悉的方式写作时,常常会有困惑和心里没底儿的感觉。如果能够让编写者及时得到读者的反馈,则是非常有效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远程教材开发模式应是灵活多样的。在教材开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课程的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将比简单地模仿英国开放大学课程组制,刻板地将课程组制作为唯一方式效果要好。要允许各专业学科教材建设根据本专业课程特点和教材开发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模式[4]。

第一,在对已有课程教材资源进行改建或重建时,对需加强远程教育特点的课程教材,可以采用“主编+主持教师”模式。由主持教师收集整理教材的使用情况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远程学习的角度提出改编的框架要求和内容呈现方式的建议,协助主编改写教材内容,并提供样章测试条件。

第二,对原有设计框架良好只需要做内容更新的教材,不妨采用“主编+编辑”模式。由主编提供最新更新内容,由编辑协助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在教材中。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写作是相当“个体”的事情,开会讨论得再热闹,落实时还是“一支笔”。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现实,既不能要求每个参与课程组的专家为自己不署名的书稿做逐字的修改,也不能保证主编愿意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同意见。这就要求我们要创新工作模式,让来自高校的主编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将远程教材开发的要求融入这些服务之中。

[参考文献]

[1] 王跃. 中英远程教材编制的差异[J]. 中国远程教育,2002,(6):34-37.

[2] (澳)丹尼斯·克伯蒂克,侯建军译. 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3] Kevin C. Smith. Course development procedures.Distance Education, Volume 1, Issue 1, 1980, PP 61-67.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2-0018-03

C++不仅是一门程序设计课程,而且是这些专业后续专业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单片机及应用等)的重要基础,更是这些专业开展计算机研究和应用的重要表达工具和开发工具。因此,Visual 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下面从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研究、实践环节建设、特色教材编写等方面介绍我校VC++课程建设的一些做法。

1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形成颇具特色的负反馈教学法

负反馈教学法的原理是从教学过程中反馈(作业、实验、答疑、单元测验等)的问题入手,通过及时讲评,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反馈的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故称此方法为负反馈教学法。负反馈教学法包括以下方面。

1.1用“范例”组织课堂教学,贯彻“发现式”教学思想

范例教学法由教育学家瓦根舍因提出,教师通过范例辅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原理,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获得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认识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以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通常以一门具体语言为主线,围绕语法知识展开。而实质上,设计程序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缜密思维方式、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程序设计有兴趣,必须亲自感受并体验程序设计的无限魅力。为此,我们改用范例组织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真实编程环境的支持下,课堂教学以程序(范例)为主线。所选范例程序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可扩展性,涉及基本语法、基本算法和基本调试技术。范例程序的讲解首先符合“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法、算法及应用。其次,通过对范例程序的启发式扩展,揭示程序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直到实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兴趣,使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和编程的工程化思想,获得实际编程能力。

1.2采集教学负反馈信息,做好分类、分析和讲评

按负反馈教学法要求,任课教师做好作业和实验报告的抽样批改、单元测验的全样批改,重视实验指导和答疑,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获取足够的负反馈信息后,任课教师及时做好问题的分类、分析和讲评,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掌握。

1.3根据大班教学特点,推进强同步教学策略

大班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持师生教与学的同步状态。负反馈教学法的师生同步措施有授课、作业、实验、讲评和测验等。其中,作业与实验报告由于学生存在一定抄袭现象,同步效果欠佳,为弱同步措施。授课、讲评和测验同步效果较好,为强同步措施。为使大班教学取得较好效果,采用强同步措施是必要的。特别地,我们在每个单元安排一次测验,以实现师生的强同步,及时取得真实的负反馈信息。

1.4编写负反馈教学法配套教辅资料,培养学生自学、探索和自我完善能力

配套教辅资料主要有:①学习指导。注重概念理解、知识巩固,设单元测试,便于学生学习和自测自查;②实验指导。共有17个实验,每个实验包含调试技术介绍、程序调试题、程序设计题和选做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调试能力,激发学生编程兴趣;③典型问题和综合问题编程。共8个专题,便于学生突破难点,融会贯通,体验综合编程的乐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二级考试模拟试卷;⑤VC++ 6.0程序调试技术,包括使用VC++ 6.0 IDE编写和调试程序的方法和技巧。

2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VC++课程是一门难点多、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是该课程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和运用该语言。通过上机调试程序,会发现很多想不到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对语言和算法的理解,提高程序调试和实际编程能力。为此,本课程设有课内实验(32学时)和课程设计(两周)实践教学环节。

2.1课内实验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编程和调试能力

基本编程和调试能力是深入学习本课程并取得实际编程能力的前提。课程实验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编写了一套以调试技术、基本语法、基本算法、综合编程为核心内容的同步实验指导,共拟定了17个实验,每个实验通常包括调试题、编程题和选做题,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

2.2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编程和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安排在课程结束以后,以综合性程序设计训练为主,选题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示范性,突出难点与实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到难点不难,难点在实际编程中非常有用。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基本语法、基本算法和基本调试技术,养成良好程序设计风格(模块化、结构化)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初步形成软件工程化思想,具有一定的程序组织能力。

课程设计的内容涉及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基本算法包括穷举、迭代、递推、递归、排序和查找等。基本数据结构包括数组、结构、指针、动态内存分配、单向链表、对象、文件等。课程设计的实施,对非计算机专业采用小综合方案,计算机专业采用大综合方案。所谓小综合是指程序规模在几十到几百行的小题目,大综合则是程序的规模在数百行以上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题目。

2.3实践教学认真实施,严格考核,确保效果

在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配备富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现场实时进行辅导和答疑,指导学生解决编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预习和考勤占总成绩的30%,上机检查并回答提问占总成绩的40%,课程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30%。

3积极开展教学内容研究,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程序设计课程本身发展快、更新快、综合性强、存在问题多的特点,针对同类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积极开展教学内容的研究,先后发表 “C++运算符重载教学和编程中易被忽视的问题”、“C++中二维数组与指针关系的深入剖析”、“C++语言引用型变量的实现机制浅析”、“C/C++语言可变参数函数的参数传递机制剖析” 等论文,并及时把这些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进展引入教学。

3.1课程内容分为三个知识模块

(1) 结构化程序设计基础:包括C++概述、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简单的输入输出、算法与流程控制语句等。

(2) 模块化程序设计:包括函数、编译预处理、程序的多文件组织、数组、结构体、共用体、枚举类型、指针和引用。

(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包括类、对象、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继承、派生、友元、虚函数、静态成员、运算符重载、I/O类库、命名空间、模板和异常处理等。

3.2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 算法表达、结构化语句:结构化编程的基础。注重讲授算法的结构化表示法,结构化语句,常用基本算法,断点+单步调试技术。

(2) 函数:模块化编程基础。注重讲授程序的模块化组织思想和方法,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思想,参数传递,变量作用域,程序的多文件组织。

(3) 数组、结构体、指针:数据的结构化和模块化组织基础。指针是重点和难点,应正确区分指针与地址,强调指针类型的作用,讲清各类指针的含义及作用。特别注重讲授指针在动态生成基本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综合实例。

(4)类、对象、继承、运算符重载、虚函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运算符重载较易理解,但有些方面易忽视,应提请学生注意。虚函数是重点和难点,应注重讲授虚函数的必要性、重要性、实现机制和综合实例。

4改革考评方式,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根据VC++课程的特点,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改革考评方式,实行考教分离,并使其与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方式接轨,采取笔试(50%)+机试(50%)的方式,理论与实践并重。

试卷的试题源自题库和现任教师的征卷,试卷由选题算法和软件系统产生,难度与二级考试相当,提高了考评的科学性。

5总结提炼教学经验和成果,积极开展特色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几年来,课程组对国内外流行C++教材进行研究、分析和试用,总结、积累和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从校内讲义开始,逐步开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建设工作。2005年2月,自编教材《Visual C++程序设计习题、实验与编程实践》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12月又第二次印刷,得到了社会读者的认可。2005年10月,本课程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立项建设,课程组编著的体现“负反馈”教学特色的教材《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一书目前已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书稿已经交付,将于2007年上半年出版。

6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建设和总结,本课程已积累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经常更新,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网上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设计任务书、实验指导书、教学课件、习题集、典型问题及参考程序、相关教学论文、英文版课外辅导材料、模拟试卷等。课程组成员开发的“基于WEB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系统”2006年11月获得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二等奖。本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的网址为:。

参考文献:

[1] 刘维富,陈建平,王春明. 浅谈“C++程序设计”课程的建设与实践[C]. 第二届全国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2006,11.

[2] 刘维富,丁卫平,沈学华. Visual C++程序设计习题、实验与编程实践[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

[3] 顾晖,刘维富,管致锦. 负反馈教学法的原理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4): 102-104.

[4] 邱建林,刘维富,顾晖.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4):96-98.

[5] 刘维富. C++运算符重载教学和编程中易被忽视的问题[J]. 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56-59.

[6] 刘维富. C++语言引用型变量的实现机制浅析[J]. 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4-66.

[7] 顾晖. C/C++语言可变参数函数的参数传递机制剖析[J].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04,(3): 37-38.

[8] 丁卫平,刘维富,沈天晴. C++中二维数组与指针关系的深入剖析[J]. 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85-87.

投稿日期:2007-2-24

作者简介:陈建平(1960-),男,江苏南通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快速算法设计与实现等。

刘维富(1961-),男,江苏南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等。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建平邮编226019

E-mail: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5)

文献标识码:B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路走来,历经风风雨雨,在一条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纪念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60周年的时候,社领导提出编撰出版《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方案,这是一项对今后教材建设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我有幸参加中学化学教材建设史的研究工作。并担任《化学卷》的主编,深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以促进教材改革科学、持续的发展。

1回顾历史总结经验

为了全面回顾我国中学化学教材变化发展历程,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多年来编写教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收集和整理了珍贵的化学教材建设史料,走访有关教材编写的专家,着重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中学化学教材编写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些问题,期盼今后少走弯路,编写出具有中国特色、质量更高的中学化学教材。

为了理清新中国成立后中学化学教材研究传承脉络,探索我国教材改革与发展规律,我们查阅了有关教育文献法令汇编(含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育年鉴、教育大事记(大事典),以及《人民教育》和早期或改革开放后创办的《化学通报》、《中学理科教学》、《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多种期刊,特别查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图书馆建立的“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全文图像库”(内珍藏有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的第一套和后续的通用化学教科书,以及“”、“”时期出版的各种教材,包括各地编的教材),全方位以真实的史料、详尽的文字、完整的样本,展现了我国中学化学教材建设发展的历史全景,回忆过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清醒的眼光来面对现在和未来。

我们从上千万字的文献、期刊资料、教材样本以及图片等史料和访谈中,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学化学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知道了“”时代“左”的思想干扰,特别是“”对化学教材建设的摧残,以及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化学教材改革又得到深入发展的全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提出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的经验,选定当时较通用的课本并请原作者根据市部颁精简纲要加以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较通用的初、高中化学暂用课本,就是王洪年改编的《初级中学实用化学课本》,以及张江树、章涛改编的《高级中学化学》。出版和使用这类课本,对逐步学要求,加强化学实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全国中学化学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当时,学习苏联,改进课程、教材、教学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个重要的教育工作方针。因此,这一时期,使用以苏联教科书为蓝本编译成的中学化学课本,对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简单照搬照抄,结合我国实际不够等问题。1958年“”以后,批判教材“少慢差费”、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各地发动群众,组织力量,采取砍、换、补方案,自编结合生产实际的课本和各类补充教材。1960年又根据“四个适当”(即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要求,很多单位编写了缩短年限、提高程度的化学课本。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结果,这类课本不符合科学发展和打好知识基础要求,脱离我国教学实际,学生负担过重,推行不久就停用了。1961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时期,通过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参考了古今中外的一些化学课本,结合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初步探索编写了一套新的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中学化学课本,于1963年秋陆续出版供全国通用。但只使用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第一、二册,1966年出版的高中化学第三册,因“”开始而未及使用。教学实践反映,1963年新编出版的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中学化学课本是新中国成立后较好的一套课本。“”时期,专门从事研究、编写和出版中小学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解散,编辑等人员下放劳动,接受考察,教材建设遭到严重摧残。各地自编的教材,在“左”的错误路线影响下,主要是体系很乱,基础知识严重削弱,实用主义严重,突出政治,“语录挂帅”,几乎所有教材都有大量牵强附会、“穿靴戴帽”、同本科知识毫无关系的内容。一段时期,化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处于混乱状态,很多地区取消《化学》课后,改设《工业基础知识》课程,以《工业基础知识(化工部分)》教材代替化学课本,编写了以化学工业生产为主线安排的内容。

1976年粉碎“”,拨乱反正,重新编写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材。这套中学化学课本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努力,以先进的科学知识充实教材,教材的理论知识得到更新。但反映出教材在适用性方面出现一些问题,教材的理论偏多、偏深,学习负担过重,全国都使用这一套教材,多数学校不适应。鉴于当时全国中学学制及教学条件悬殊等情况,调整和降低了教学要求,后又编写两种学制高中化学教材,以及不同教学要求的高中化学甲、乙种本。实施义务教育,编写了新的初中化学教科书,在此期间,国内多种不同版本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科书相继出版,在初中阶段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1990年,调整高中课程,设置必修、选修课,编写了化学必修、选修教材。1996年。了一个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面向21世纪的高中课程计划及化学教学大纲,1997年相应编写出版了高中化学必修以及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教科书,供各地选用。这是一套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适应各地发展不平衡的需要,社会反响较好的一套新教科书。教材编者还在2000年和2003年对教科书做了两次较大的修订,使教科书不断发展和完善。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已启动,并在全国大多数地区试验与推广。

留住化学教材改革与发展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成功和辉煌,往往把失败和教训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中小学教材建设史是人们的集体记忆,如果我们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让我们记住历史,总结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2弘扬传统改革创新

回顾历史要弘扬传统,编写教材要在继承、改革基础上加以创新。在化学教材改革中,有哪些传统值得弘扬?哪些经验教训值得继承、改革和发展?

要加强“双基”,培养能力。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基础能力,是打好今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化学知识基础应该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最通用的、最有典型性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以“有限”统率“无限”。抓好基础知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更新。抓好“双基”的同时,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二者结合,不能偏废。在推进素质教育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编写教材要体现我国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老社长兼总编辑叶圣陶先生提出

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他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地境界。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化学,更要注意培养学生“会学”化学的能力, “达到不需要教”。

要重视化学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是化学教材编写永恒的课题,化学实验可以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结合教材内容编排的化学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是化学教材加强实验的主体,三者一定要配合安排,不能偏废。还要关注微型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等,例如,利用铅笔芯来做石墨导电性的实验,利用玻璃杯、小瓶子、石灰水、糖、醋、花瓣等来做家庭小实验。编写教材时要重视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对实验创新的研究,总结和吸纳好的实验经验,如增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等。

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在理论联系实际中,“理论”与“实际”容易顾此失彼。往往造成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这方面我们有沉痛的教训。在化学教材里,“理论”泛指的是包括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内,有时也只指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实际”原来只包括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后来逐步扩充到现代科学技术、第三产业、社会、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有时也包括元素化合物的具体知识。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不仅要重视理论,而且要注意联系实际。

要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负担过重似乎是一种痼疾,积重难返。几十年来,不断提出精简教材,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我们应该力争解决好这个难题。编写教材不能堆砌知识,越多越好,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不仅要精选,而且要难易适度,选取份量合理的、有助于今后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内容。总之,编写教材永远不能忽视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以致学生产生“厌学”思想。

要结合我国实际学习外国经验,切忌照搬硬套。过去编写教材在学习苏联和欧美教材时有不少经验和教训,究竟学习外国经验应采取什么态度?编写教材一定要注意吸取中外古今的经验教训。对外国教材要结合我国实际,取长补短,博取各家特长,优势互补,切忌“一边倒”或教条主义地硬搬。既要反对漠视外国教育经验,又要反对机械照搬外国教育经验的倾向。对学习外国课程教材,“必须择其善者而从之”。不能搬过来再说。

此外,要注意教材的语法、修辞、逻辑和绘图等问题,这种好传统应该继承。叶圣陶先生对课本里的书面语言非常重视,认为课本是给孩子读的书,要口语化,要注意语法、修辞和逻辑。叶老举例说,连词用“和”,副动词用“同”,还可用“跟”,口语里用“跟”较好;严肃行文,用“同”较好。并建议。连词用“和”,副动词用“跟”。化学课本里讲的混合物,是不同物质掺和混在一起,不是化合,因此,他还建议,将“混合物”改为“混和物”,等等,化学编写组同意这些看法,按叶老的建议对课本的语言文字,逐步地进行了修改。这种专家审改点评,对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课本,在易教易学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叶老还十分重视课本的绘图工作,他认为“图画跟写在书里的书面语言有同等的重要意义”,要求图画跟书面语言要做到有机的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编写教材不仅要编好课本,还要根据课本编出成龙配套的一系列出版物和媒介,如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实验册、习题集、录音(像)带、光盘、其他教学辅导书等。如果成龙配套工作未做好,课本会陷于“孤军作战”困境,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

编写教材要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认知规律和生理特征以及学科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忽视哪一方面,都会影响教材质量。在编写教材时一定要在研究的基础上,继承、改革和创新。叶圣陶先生常对我们讲,编教材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要像蜜蜂那样,蜜蜂吸取百花精华,通过自己的劳动酿出蜜来,我们要吸收有关的各种教材,融会贯通,写成教材。

总之,编写教材要继承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切不可大破大立;教材改革步子也不能跨得太大。要考虑国情(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教师水平等),不断改革与创新。“要把教育传统中合理的东西保留并加以发扬,进行改造,包含到新的教育体系中”。

几十年来,化学课程教材改革在“风雨兼程”中前进,回顾历史,应该弘扬传统,从成功中取得经验,从失败中得到警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与创新,使教材建设健康发展。

3牢记使命再创辉煌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24-02

一、引言

现在世界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要求我们要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英语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译),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一定相关的专业知识(国际金融、国际关系等),较高的能力(独立思考、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文素养(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毕业后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外事、教育、经贸、法律、科技等工作。对目前培养的专业人才与教学大纲和社会的要求所存在的问题做具体探讨反思。

二、现存的问题

1.学生方面:学生急于求成,不顾学习规律,总想找捷径,幻想在最短时间内学好,显得很浮躁,所以有位英语专家说“学英语不要急于求成,像炖肉一样,细火出来的总比高压锅的要有味”;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口头表达似乎比较流利,但笔头功夫差,因为有的学生以为学语言就是口头交际,殊不知洋径滨语(Pidgin)就是因为便于交际出现的,但这不是纯粹、地道的英语,往往会造成交际失误。重视口语表达是正确的,但过犹不及,流利和准确应该兼顾,共同提高。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该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但有的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并不强,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面也太窄。

2.教师方面:教师往往受某一时期教学方法的影响,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到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自然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再到折中法,可谓流派林立,教学者也跟着不断变换试用新的教学法。但如果不顾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拿来就用,势必造成盲目追风,影响教学质量。随着中小学英语的普及,学生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高,如果老师还是停留在原有水平,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还有就是聘用的外籍教师的质量另人担忧,有的根本没有教学经验、高学历或相关专业知识,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3.课程设置安排方面: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教学大纲》规定: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专业技能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等)一般都能开全,而高级阶段的专业知识课程(如语言学、词汇学,文体学、修辞学、英美文学、西方文化等)因师资的局限,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开全的,这就影响了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至于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涉及经贸、新闻、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开的院校也不多,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外,英语专业四年总学时应达2,000~2,200,但由于个别院校教务部门的安排或因学生考研或找工作(尤其是四年级),出现总学时不够的情况,学习的数量和质量大打折扣;再有个别院校为了培养所谓复合型人才,任意安排课程学时,采取模块式,如2+2方式,即一、二年级上专业技能课,三四年级上相关知识课,很关键的专业知识涉及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方面被忽视了。

4.教材方面:老师、学生普遍感觉现有英语专业教材可选不多,有的很陈旧,有的院校阅读课竟然使用公共外语的课本,因为这几年公共外语的教材层出不穷,有的编排的确实不错,但这样培养出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同其他专业的有什么两样?也有个别院校使用自己老师编的教材,老师编书给自己的学生用,属于同一层次,不能从高度把握,宏观驾驭,有很大局限性。

5.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有的院校为了迎合评估的要求或追风,没有和实际相结合,教师使用的课件只是简单的界面交换,就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另外,教师的作用,如人格魅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得到体现都是还在探索的问题,不能以为多媒体教学就可以代替教师了,如果只是点点鼠标就完成教学的话,那西方发达国家早就普及了,问题是是否行的通。

三、几点建议

1.专业课程安排。大纲规定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安排分别的为总学时65%、15%和20%,应该是经过严格论证了的,减少哪项的时数都会影响培养的质量。要争取话言权,争取专业课程教学安排4年总时数不的得少于规定的2,000学时。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7)

在网络工程专业中开设“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是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网络程序设计模型,具备网络应用软件与系统开发的能力。然而,在笔者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这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实践性强,而编程调试的难度又令很多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失去了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掌握网络程序的设计思想和开发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以案例为主线,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程的多个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现状

1.1课程地位

作为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的不能局限于“组网工程”,而要根据各种类型的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同层次,坚持理论和工程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强化工程素养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的,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能从事和网络相关的科研、工程和应用工作的多层次综合性人才。因此,该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与网络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与理论,以及各种网络系统设计、建设与维护技术,如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网络服务、信息安全、组网实践、网络测试与管理等相关知识,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应用软件与系统开发的知识与技术,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需要。

在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网络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等理论课程和“C#程序设计”或“JAVA程序设计”等基本编程技术的基础上,了解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深入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从网络编程实现的角度更深层次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和协议,同时,培养学生开发实用且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系统的能力。

1.2课程内容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与一般的程序设计课程不一样。一个网络通信程序必须由客户端与服务端相互通信来实现,因此,“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侧重于“网络通信”,在教学上不能像一般的程序设计课程那样偏重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用法,而应强调网络程序的编程思想和开发方法。

从课程内容来说,本门课程以某种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如c≠}程序设计语言),结合一些高级编程技术,如多线程编程、数据流处理、异常处理机制等,实现对网络中的各类协议进行编程开发,如图1所示。

1.3存在问题

1)学时有限。

由课程内容可以看出,“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涉及多种网络编程技术,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内容还在不断地加深和丰富。但由于这门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学时安排一般比较少(大部分院校该课程安排在48学时左右),其中还包括学生上机实验,因此课堂讲授时应尽可能兼顾编程思想、开发方法和各种网络编程的技术,以最少的学时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2)学生动手能力差。

这门课程的工程实践性非常强,对学生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前期的“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教师受学时限制,往往会降低难度,在高级程序设计技术方面介绍较少,大部分学生只局限于掌握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不会课后主动花大量时间深入研究,动手调试程序的能力比较弱,不具备软件项目开发所需要的各项综合能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2 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通过创设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分析、研究、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起初,案例教学主要应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目前,案例教学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也有很多应用,但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具体技术的讲解,在案例处理及选择方面缺乏连续性,各章节知识点的案例相互割裂,无法体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仍然较少。

在设计网络程序时,不再是简单的单机程序,而是由多个用户程序互相通信来实现。因此,一个网络程序更类似于一个小型项目系统的设计。案例教学对于几乎没有项目开发经验的学生来说,是掌握这门课程的最佳途径。设计好的案例可以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启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最终学会网络程序的设计思想和开发方法,符合“网络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本要求。

3 案例教学的实施

本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工程实践要求非常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解决实际的网络程序设计问题为中心,立足协议的运用,设计合理的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1案例设计

在案例设计时要兼顾以下几点:

1)一个案例中要包含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兼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设计一个网络聊天的案例,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通信,功能包含打字聊天、语音对话、传送文件等。这个案例中包含了Socket编程技术,TCP、UDP、FTP协议编程,以及多线程编程技术、数据流和异常处理机制等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和技术的配合下实现这个网络聊天系统。

2)在设计案例时要从实际应用的项目中寻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设计一个网络管理的案例,包括ping、主机扫描、端口扫描、活动主机发现等功能。这个案例的功能在“360安全卫士”中都有,容易使学生产生主观感受,激起开发热情。

本课程的教学中,设计的案例如表1所示,6个案例涵盖了图1中的所有知识点。

3.2实施步骤

设计好合理的课程案例后,整个教学过程以案例为主线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分3个阶段:上课讲解、上机实践、总结评价。下面从3个教学环节具体介绍案例教学法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的应用。

3.2.1上课讲解

在理论教学时,首先通过案例引出授课内容,演示案例的运行效果,让学生对案例有个全局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以项目开发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设计,以软件工程的思想画出案例的设计框图,为学生日后进行项目开发打下基础。再针对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逐个进行理论讲解,将先修课程中的计算机网络及协议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程序设计中,让学生在网络程序设计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讲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例如,在网络聊天案例中,介绍TCP编程的知识点时,首先结合TCP协议的理论,归纳TCP编程的一般步骤;然后以C#语言为例,介绍实现TCP编程所用到的类;根据编程步骤,由C#类实现一个简单的客户端发送“hello”消息给服务器端的小程序,利用投影仪当堂演示小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在调试时,可以故意设置一些障碍,例如不运行服务器端,故意造成客户端连接失败,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同时,可以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异常处理这个知识点,循序渐进地引出TCP消息边界问题、多线程编程、数据流等知识点。

2)注意知识点的融合与比较。

课程设计的案例往往包含较多的知识点,要注意不要将知识点相互孤立,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融合和比较。例如,在文件传输的案例中,FTP编程知识点和数据流知识点就要融合起来讲,不能割裂。在讲计算机编程时,结合FTP文件传输协议仔细讲解FTP协议传输的网络数据流和文件数据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实际编写课堂小程序展示两者之间的关联,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融合与比较。另外,在后面的课程中,介绍网络下载案例时,可以与之前的文件传输案例进行比较,从实际编程的角度比较分析P2P技术的文件传输与FTP协议的文件传输,并用多台机器配合演示两个案例的实际运行效果,让学生在掌握P2P技术与FTP协议的理论知识后,从实际编程项目的角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在理论课讲授过程中注意理论知识的讲授与程序的编程、调试的演示要交叉进行,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起点,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兴趣。在讲课时要注意控制好节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在编程或调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增强在编程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讲课课时有限,对每个案例不可能都尽善尽美地在课堂上讲解调试完成,因此,每节课结束后都要留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思考,主动查找资料完善程序,然后在上机实践环节中编程调试。学生上机的内容,由传统的验证型编程改为综合型、设计型项目的编程。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课后主动探索,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3.2.2上机实践

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上机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亲自动手编程,学会程序的分析、设计、编程以及调试,提高实际动手的能力。本门课程涉及比较难的程序设计内容,在调试程序时又需要多个通信主机配合,因此,在上机实践环节,可以打破传统,由3~4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每个案例的编程调试,这样做有几个优点:

1)增强团队意识,提高上机效率。

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善于查找资料,有的善于编写代码,有的善于程序测试等。让他们3~4人组成一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发挥各人的特长,共同讨论,互帮互助,相互配合,可以在有限的上机课时中更好地完成案例内容,提高上机的效率。

2)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和斗志。

传统的上机课时有限,上机内容一般是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而网络程序设计的编程、调试难度比较大,大部分动手能力差的学生遇到错误无法找到出错的地方,产生极大的失落感,慢慢地就失去了对网络程序设计的开发热情。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内成员互相探讨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容易产生成就感,激发编程的兴趣。小组之间还可以互相竞争,比比看谁的系统更好,这样,又避免了上机抄袭的现象,比传统的独立完成验证型实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2.3总结评价

在每个案例的上机实践环节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撰写提交实践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案例的功能描述、总体设计思路与框图、详细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案、编程技巧与心得体会等。撰写总结报告一来是对每个案例的总结与回顾,加深学生对案例及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二来是为日后撰写毕业设计论准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最后评定成绩时,不再以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来评判,而是结合同学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综合考评,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级别给出。因为上机实践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在考评时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和工作量的多少,最终评定出每个同学的成绩。

3.3效果分析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2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计算能力和施工实践能力为目标,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组织教学。使学生通过在学校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门课程自身又具有内容多、计算量大、涉及相关学科多等特点,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对该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渴望,进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现实的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基本构件章节都可以编写小程序来计算,作为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曾经尝试鼓励学生结合课程特点进行了钢筋混凝土计算机编程的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效果。

1 钢筋混凝土编程改变课程考核方式,提高自学热情

混凝土结构课程应注重结构设计能力和施工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该课程成绩评定虽然能够对学生所学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核定,但是并不能很好的体现该课程结构设计能力和施工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考试中能取得高分的学生,常常是课后作业或者习题做得好的学生。而课后作业和习题做得好的学生,在课程设计环节中,又往往表现一般。另一方面,有很多爱提问、回答问题积极、甚至能提出很有新意想法的学生,设计综合能力很强,在考试中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分数。笔者结合教学是这样制定成绩评定方式的: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20%+程序编写及汇报30%。通过减少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和增加编程成绩比例,使得大多数学生有了课程编程的积极性。由于程序的编写需要扎实的钢筋混凝土基本知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注重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在钢筋混凝土课程中引入计算机编程技术可以改变课程成绩评定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极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学热情。

2 钢筋混凝土编程要区分难易程度,培养创造能力

并不是每个学生的编程能力都很强,不能把编程激励变成课程学习的包袱和负担。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不同,钢筋混凝土计算机编程的程度难易程度要有梯度,编程成果的评定要多元化,既能面向大多数学生,又有利于发展优等生的高级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安排中对钢筋混凝土计算机编程任务需进行难易区分,凡能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承载力计算)之一的计算机编程即视为合格,能进行多个基本构件编程即视为良好,能进行结构综合设计计算编程即视为优秀。鼓励有能力的同学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柱下独立基础、刚架和肋形搂盖的计算机编程。对于编程能力偏弱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得到能力的基本训练获得成绩,对于编程能力较好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得到能力的提高获得好成绩。通过难易区分,大多数同学都能主动积极的学习该课程,根据自身能力量体裁衣有选择地进行程序编写,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3 钢筋混凝土编程要处理好课程教学关系,强调基本知识

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基本教学环节为主,编程为辅,不可本末倒置。钢筋混凝土课程是以理论分析为依据,注重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的课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与前设课程的知识点联系比较紧密,既有理论推导,又有试验研究;既有公式、计算,又有规范条文。基本概念必须扎实,教材内容包括基本材料的力学性能,弯、剪、扭、压(拉) 、预应力等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教学内容中基本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多、配筋构造多。所以,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对每一种结构构件,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条线索来学习:构件在工程结构中的关系、相关概念和构造措施、基本计算理论、实例分析。教材基本知识的讲解要透彻,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是编程训练的基础。因此不能因为课程成绩评定中考试成绩比例的下降就注重编程而放松基本教学环节,结果是程序没编好,课程基本知识也没掌握,处理好课程教学与编程的关系非常重要、不能顾此失彼。

4 钢筋混凝土编程提倡团队工作,培养协作精神

钢筋混凝土结构编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编程需要力学、材料学、混凝土结构学、逻辑学、编程语言等多学科知识。团队协作编程,既强调团队间的协作,又强调学生个体间的创造。强调分工协作,学生团队协作是资料共享、创意交流、相互促进。整个过程有分有合,分是体现学生个体创造力,合是集中团队优势力量解决难题。合理的构建团队合作模式编程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可根据学生的智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质、及自愿组合等情况给学生进行分组。注意合理搭配,将内向的同学与善谈外向的同学组合,将编程能力偏差的与编程能力较好的学生组合,并兼顾男女比例,以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互补,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小组合作编程在短期内便能获得成效。如将全班分成六至十组,每小组五到六人。随着课堂教学地不断深入,还可以随时进行合理调整。团队合作编程模式给混凝土结构课程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与激情,在课堂教学时的同时很多同学就课程基本知识及编程问题积极地交流讨论,它有效地改善了课堂内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在课外,各个编程小组的同学积极主动的查阅资料交流编程心得体会,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参与的团队协作核心理念。经过几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团队编程合作模式能帮助学生很好的完成编程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5 钢筋混凝土编程要注重编程成果总结,培养归纳能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编程成果总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编程学习的一个关键步骤。有总结才会有提高,才会有进步,从编程个人或小组来说,总结也是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编程水平的一项活动,是混凝土结构编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混凝土结构课程结束前2周,要求所有参与混凝土结构编程的同学和小组提交混凝土结构编程成果,小组代表在课程结束前课堂上公开汇报交流。混凝土结构课程编程成果可以包含所编程序一份、多媒体演示汇报幻灯片一份、小组分工合作情况、编程心得体会总结等。尤其是编程心得体会总结要体现出收获哪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存在哪些不足,取得什么经验,如何针对混凝土各种构件不同构件的不同受力特点、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进行编程。编程过程中发现哪些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特点相关的难题,编程人员如何充分进行分析,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与改进措施,提高今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编程效率与质量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编程成果总结是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将钢筋混凝土结构编程的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文字概括;还可以适当将其做成种种直观、可视的图表。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编程总结,学生充分整理所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编程工作材料、熟悉掌握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主要知识,将钢筋混凝土结构编程工作汇总归类和条理化,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 结语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机编程,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几轮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引导学生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机编程的方法和规律,将计算机编程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该课程中引入计算机编程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知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热情、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钢筋混凝土结构[M].河海大学出版社.

[2] 任凤鸣,袁兵.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3-124.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9)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1) 说明如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2) 描述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了解其原理和条件。

(3) 简述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2.2 能力目标

(1) 学会科学地观察图片、视频,获取信息。

(2) 能使用教材以外的资料和信息解决课内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3) 通过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科学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4) 对于基因工程操作实例进行正确的表述和交流。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现代先进生物学技术,了解到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贡献,体验学习生物的重要意义,激起学习的热情和愿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

4 教学策略及设计

在教材处理上,笔者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组织教学,通过探究问题和问题情景的创设来进行过渡,由一个问题的解决导入下一个问题。以问题为主线,紧密联系探究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本节课中,笔者主要运用多媒体演示法、问题启发式教学法、知识迁移比较教学等方法,指导学生观察、推导理论、对比学习、总结归纳、课外延伸探究。

教学流程:以对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的思考为切入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基因文库建立的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引入PCR扩增技术。在动画的展示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在结合课本来详细学习相关知识。再次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并进行知识回顾。教师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引入到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5 教学过程

5.1 导入

教师引学生简要回顾转基因抗虫棉培育的思路。

学生回答:转基因抗虫棉培育思路为将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到抗虫基因后转移至普通棉花体内,从而合成抗虫蛋白,形成转基因抗虫棉。

活动意图:学生通过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基因工程概念的内容,进而说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2 引入新课――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

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

① 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首先想到的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回答:从其他生物体细胞内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取所需要的含目的基因DN断。

活动意图:科学探究过程第一个是要发现问题。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解疑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契机,提出紧扣主题的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活动:先大致阅读课本后,初步了解获取方法的种类。然后再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

② 为什么要把目的基因储存在受体细菌中?

学生讨论回答。

活动意图:通过对学生不同的阅读要求,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针对性更强,学习效率更高。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来探究知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3 PCR扩增技术的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想让目的基因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多,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思考回答。

活动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生物体内DNA数目增多的方法,即DNA复制,引出PCR扩增技术能够体外扩增目的基因。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师展示PCR扩增的动画,引导学生总结PCR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加以完善。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后,对动画过程进行总结,然后阅读课本完善总结的内容。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通过比较,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5.4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有些蛋白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那么人们怎样获得想要的对应的目的基因?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问题,并展示中心法则的书写。通过中心法则的回顾和讲解,可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

活动意图:通过学生回顾,既巩固了以前的学习的知识,又容易理解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同时加深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同时体现出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教学的思想。

5.5 小结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10)

就部队目前的饮食情况考虑,虽然营养搭配合理,但是缺乏新意。长期下去,官兵们会产生厌烦感,这样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

据考察,现在不论在城乡、集贸市场、大街小巷、还是公园、小区及夜市,烧烤及休闲小吃随处可见,它已成为消费者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随着时尚更新,烧烤和煮烫食品因其自然淳朴的做法和原始野性的味道,收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约上几个朋友围桌而坐,叫上冰凉的鲜啤酒,边烤边吃、边喝边聊,四溢的烤肉香加上“滋滋”的烤肉声,都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理由,足以让每一位美食家按捺不住。

目前烧烤小吃已成为人们热衷的食品,风靡国内外,但真正有特色、能吸引回头客的特色烧烤却不多见。特别是在夏天,夜晚休闲的时候人越来越多,那么品尝烧烤小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官兵们的业余生活,而且还会增加彼此的交流和沟通,使我们更好得团结一致,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开一家有特色有风格的烧烤小吃店还是会有不错的市场收益的。

二、店面简介

本店位于我们部队内,主要针对的客户群是部队官兵。经营面积约为100平米左右。主要提供各种烧烤和煮烫食品,烧烤和煮烫食材主要有各种肉类:猪肉、鸡肉、鸡翅、翅中、牛肉、羊肉、羊排、羊腿、各种香肠和肉丸等,海鲜类:鱿鱼、虾、扇贝、各种鱼肉及肉丸等,蔬菜类:土豆、香菇、豆腐、白菜、茄子、红薯、黄瓜、尖椒、韭菜、白菜、生菜、豆芽、冬瓜等各种蔬菜,并提供啤酒和各种饮料。本餐厅采用自助的方式,使顾客有轻松的就餐环境与选择空间。本餐厅装饰自然,随意,同时负有现代气息,墙面采用偏淡的温色调,厨房布置合理精致,采光性好,整体感观介于家庭厨房性质与酒店厨房性质之间。

三、发展战略

1、本餐厅开业之前,要作宣传,因为主要客户群是部队内的官兵,餐厅位置坐落在部队内,所以不需作很大的宣传,开始的时候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即可。

2、本餐厅采取自助餐的方式,免费茶水。烧烤和煮烫食材都是新鲜的,我们将始终秉承物美价廉的原则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着服务广大官兵的原则,给顾客提供更多的优惠,价格上优惠于其他同标准的餐厅,以吸引更多的客源,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着眼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3、餐厅使用精致的陶瓷自助餐盘,即节约又环保,而废弃物也不能随便倾倒,可以与养殖户联系,让其免费定期收取,如此可以互利。据悉,竞争者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因此良好的就餐环境是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的。

5、夏天吃烧烤的会多一些,冬天由于天气寒冷,吃火锅的人又会增多,鉴于季节影响,我们采取烧烤和火锅一体的商业模式,这样不至于由于季节因素影响我们的营业状况,在不同的季节均可盈利。

6、市场经济是快速发展的,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一个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分析,制作出长期的计划,每过一个阶段就该对经营的总体状况进行总结,并做出下一步计划和调整,如此呈阶梯状的发展模式。在经营稳定后,可以考虑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其它服务项目,并可以寻找新的市场,做连锁经营,并慢慢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可以往专为部队提供饮食的餐饮行业发展,总之,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如此才能有企业的未来。

四、餐厅管理结构

店长2名,主管1名,收银员2名,厨师兼采购2名,服务员3名。

经营理念侧重于以下几点:

主要的文化特色:休闲放松、愉快饮食

主要的产品特色:具有休闲特色的烧烤和煮烫食品

主要的服务特色:会员制的跟踪服务

主要的环境特色:在严肃紧张的军营中打造一个休闲舒适的进餐环境

五、市场分析

部队的饮食一直是个问题,部队的饮食营养搭配虽然比较合理,但方式单一,只是简单的炒,炖,无法满足官兵们的精神追求,时间长了自然会产生厌烦感。

本企划就是根据这一点,为了丰富部队的饮食文化,提高部队官兵的饮食方式的多元化,旨在为部队官兵提供更加舒适愉快的饮食环境。下面我们看一下本项目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分析:

目前来看,烧烤和煮烫小吃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其自然淳朴的做法和原始野性的味道,收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所以本项目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特别是在饮食方式单一的部队中。本餐厅经营解决了部队餐厅饮食方式单一的问题,为部队官兵丰富了业余生活,为他们解决了外出就餐的麻烦,这是本店的一大特色。另外,本餐厅采用自助就餐方式,很容易受到顾客欢迎,并能节省部分人力资源。同时,餐点还提供冷饮、冰粥等,并提供免费茶水。顾客都喜欢在干净卫生的餐厅就餐,然而大部分的烧烤都是在露天的流动小摊上进行的,这种就餐环境威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因此舒适整洁的就餐环境将是本店的另外一大特色。

劣势分析:创业初期餐厅的规模较小,餐厅的人力资源、服务项目等都比较有限,而部队区外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因此还存在着不小的劣势。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平时时间有限,在管理上有时会无暇顾及,这就需要聘请一位有丰富经验的主管来帮我们打理这家餐厅,由于我们是在部队里边,管理比较严格,所以招聘优秀的店员也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机会分析:据我们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本店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存在的,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本人正是军人——这个最大客户群中的一员,更能了解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从这些方面来看,还是很有机会把握住市场的。

威胁分析:因为这是我们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之前也没有相关的开店经验,所以在管理上我们可能会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多借鉴其他创业者的经验以及自己的慢慢积累,形成一套有效地管理模式。其次,虽然我们的餐厅是自助式的,但烧烤食品的配料决定着其口味,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好的配料,使我们的产品有独特诱人的口味,让消费者流连忘返,这样我们才会有好的经营业绩。

六、促销和市场渗透

促销策略:

前期宣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较大。后期宣传:重视已有顾客关系管理,借此进行口碑营销。定期具体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如赞助部队组织的晚会借此进行宣传,通过活动时时提醒顾客的消费意识。针对节假日,开展有针对性的促销策略如发传单等。

七、财务状况分析

、据计算分析,餐厅设立初期,会发生如下费用:

1、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等各项费用2000元,

2、场地租赁费5000元,

3、餐厅装修费15000元,

4、烧烤设备15台,每台300元,大约4500元

5、冰箱、冰柜冷冻设备3台5000元,

6、桌椅、厨房用具等设备10000元

7、招聘主管1名,月薪3000元,厨师兼采购2名,月薪3000元,收银员2名,月薪2000元。服务员3名,月薪2000,共计19000元左右。

8、水电燃气费等10000元。

综上分析,餐厅建立初期,需要大约70000元。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我们餐厅预计未来盈利情况。

我们可以以份为单位计量,一份即一盘(盘为中盘)。(1)肉售价8元/份左右,成本为

5元/份,利润是3元/份。(2)蔬菜2元/份,成本为1元/份,利润为1元/份。(3)海鲜10元/份,成本6元/份,利润为4元/份(4)啤酒售价3、5元/瓶,成本3元/瓶,利润为0、5元/瓶。

下面再来分析一下客流量

大部分顾客吃烧烤食品以肉食为主,蔬菜瓜果只是辅食。因为中午时间有限,客流量会少一些,预计50人左右,每人消费量在2份肉,2份海鲜,1份蔬菜,我们即可获利15元左右,所以中午利润在750元左右。晚上时间相对充分,预计100人左右,总利润额1500元左右,啤酒预计每天销售400瓶,利润200元,所以每天利润总额为2500元左右,月利润总额为80000元左右。

每月除去水电费、员工工资、税费、利润净额为50000元左右。

按照预计利润,我们可在2个月内收回成本。

八、营销组合策略

有形化营销策略:

由于本餐厅的经济实力尚弱,因此初期将采取避实就虚的营销战略,避开大量的硬广告营销,而采取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承诺营销进行产品宣传。通过菜单、海报、文化手册、广告、促销活动等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倡导天之素的经营宗旨与理念。

技巧化营销策略:

做出持续性、计划性将决定本餐厅在避免普通餐厅的顾客忠诚度不高的缺陷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为了使本餐厅能够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权威感和信赖感,本餐厅将会建立一套完整的会员信息反馈系统,实现营销承诺:

l、顾客反馈表。在服务中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树立顾客第一的观念,认真听取顾客意见。

2、将顾客满意进行到底。树立“顾客满意自己才满意”的观念,做到时时刻刻为顾客着想。

3、建立餐厅顾客服务调查表,定期由专人负责对顾客进行跟踪服务。

九、大力打造“休闲食品”的品牌形象

因为我们餐厅采用的是健康环保的无烟烧烤,烧烤出的食品口味鲜美独特,绿色健康。因此我们餐厅围绕“绿色、健康、休闲”为核心,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推动健康休闲来实现营销目标。作为一个餐厅开展休闲营销,我们有着天然的优势,本餐厅将严格贯彻绿色休闲餐厅的标准。无论从原料采购、食品加工还是卫生环境,都将严格把关。努力营造出休闲舒适又不失时尚的就餐环境。通过对餐厅设计的布局、装饰风格、温度等,体现健康休闲的理念。

十、重视搞好一系列的企业公关活动

本餐厅将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为餐厅的发展提供宽松有利的经营环境。

1、与员工建立团结、信任一致的合作关系。在员工之间搭建起平等、便捷的沟通方式,通过发行内部刊物、免费会员提供奖励,集体娱乐等活动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

2、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获得稳定的顾客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应积极参与维护部队环境、积社区极支持部队文化事业。尊重顾客的合法权利,提供优质餐品和服务,正确处理顾客的要求和建议。

3、政府关系。及时了解并遵守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主动协助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与宣传媒介建立并保持广泛关系;向其提供本行业的真实信息。

十一、管理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

餐饮业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但是它需要严格的管理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对于大多数中国自办的餐厅来说大部分存在着内部管理松散,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经营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与存,成与败。

如何应对:

一、找出有关成本的各项组合前提。

充实利用What咨询法,把店肆中所有会影响成本的因素,逐条细细列出。如厨师、干部、P-T、厂商、季节(时蔬)、售价、制度、库存方式……再集结相关人等共思良策,并时时保持着毋恃敌(成本偏高)之不来,而恃吾有以待之的认真态度。

二、制定标准调理手册。

三、成立良好的库存(仓库)办理。

从先进先出的表格成立使用,到交叉污染的制止、物品的定位置放、湿度、温度(冷藏、冷冻设备)的节制、虫害防治、盘点(日、周、月盘)确实,甚至灭火器的位置、数量、意外险类的投保---都是库存办理的必备掌握要件。

四、多看、多听、多比较。

所说的货比三家不吃亏,更况且经营者本身不该该盲目的身陷疆场(店务),而不知外面早已群雄环生、虎视眈眈,欲噬于己的环境衍生。出奔办理是当下盛行的经营模式,善用此法走走量贩店、百货公司或相关商号,将特价、折价品等适量适物的调用在己店内,成本自然可降低。

五、导入奖惩制度。

不乏发现店内在业人员大都朝被动性的属性偏走时,此制度就得顺势推出(事前可先完置备用),到达制定标准就施以奖励(如奖金、礼券、歇假……),未达成(需明了原因)则赐与薄惩(如减薪、记缺点……)。恩威并施可收较好效益。

六、同业可以为师。

此法较合用于连锁加盟行业可透过会议、联谊活动及总部的资讯来源(固然必须是总部经营数字透明化的前提下),如此则可清楚懂得同样经营形态的店肆是怎样合理节制成本,继续往前扬长避短地让本身获取更大的利益。

十二、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客户群

初期(1-3月)

主要产品是针对城市三种群体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餐品,市场策略为通过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树立“休闲食品”的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美誉度;收回初期投资,积极进行市场推广。

中期(1年)

巩固、扩展已有的市场分额,进一步健全餐厅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着手准备品牌扩张所必须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统一的特色优势餐品、统一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建设。

长期(2年)

届时,餐厅运营已经步入稳定良好的状态,随着企业的势力与影响力的增强,服务范围不再能满足潜在顾客的需要时,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扩大餐厅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十四、店面设计

视觉识别

店名:一方面应该和自己的经营业务有紧密的相关,另一方面要照顾到经营的场所是在部队内部,要贴近部队文化特色,易于为部队群体喜爱和接受,店名应有格调,意味悠长。

颜色:以黄色,红色,橙色等暖系色调为主,辅以轻快活泼的冷系色调。彰显时尚,潮流,雅致,品位。

店面布局

恰当运用灯光,地毯,隔断等元素,尽量一方面有效利用空间,一方面显得错落有致,不显开阔平淡之感。可适当设计一些较为私密的桌位,然长时间逗留的顾客充分享受那份怡然自得的情调。分区布局,让每个细分群体的消费者都有自己喜爱的角落和桌位。

灯饰和灯光:灯饰是餐厅厅装饰的重要元素,选择各种不同样式的灯饰可以有效增餐厅的美感。灯光是烘托餐厅气氛的重要部分,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灯光,烘托出餐厅宜人的气氛。同时,顾客应该保留在自己的空间按照自己的要求调节灯光的便利。

墙面装饰和窗帘:按照季节及时调整,各种织物材质,图案,颜色尽量显得和谐,显示餐厅的格调,贴近消费者感官享受。

桌位:桌位设计和摆放应该总体上和谐,个体上有差异,避免给消费者大排档那样的感受。

工艺品摆放:工艺品的选择应该贴近餐厅气氛和消费者偏好,烘托出餐厅的品位。

餐具:干净,整洁。

背景音乐:以浪漫,柔和的轻音乐为主,响度适中,切合季节变化。

项目策划书模板二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四点半学校,是深圳市于**年提出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惠及民生有利教育的工程,其影响遍及今日。如果我们在网络上点击四点半学校,全国不少地方的四点半学校工作,往往都会提到因为受到深圳的启发而开展起了这一项社会服务工作。

最近一些年来,深圳市的四点半学校工作的推进,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去年前年又开始重新重视,在全市确立了10所公办民办学校内建立四点半学校,有的民办学校还在学校内设置专门的空间,并明确标示出“学校少年宫”的大红字样,但是,因为一些政府机构承诺的经费不到位等原因,再加上缺乏有力有效的课程指导,致使四点半学校在不少地方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我们认为,重新提出和加强四点半学校,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惠民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建设和谐时风,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深圳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更加安全阳光活泼健康的成长环境,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本届政府应有贡献的重要工作。

(二)研究开发的目标

根据深圳市各个四点半学校的开展实际,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的有较大弹性和适应性的系统课程,以解决各个四点半学校缺乏指导缺少开展课程的内容依据以及内容参照的情况。

(三)研究开发的内容

按照学生的年龄以及学段特点,采用小学低段组、小学高段组和初中组三个大的类别,再从学业类、活动类、生活类、启智类等组织编写适合四点半学校的系列课程计划以及教材。

(四)主要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1)编制出四点半学校课程大纲

(2)编制出四点半学校课程系列教材

二、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研究开发的必要性

四点半学校如果仅仅是停留在让学生完成作业,则很容易留不住学生,因为有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可能以及完成了作业,到四点半学校的积极性不高,到社会上去逗留,很容易产生不安全隐患,出现人身乃至生命的伤害情况,给社会给家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研究开发出四点半学校的课程大纲以及系列课程,对学生来说则是富有吸引力的内容,既可以减少在社会上停留的时间,也能够从四点半学校课程中获得积极的富有教育学价值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深圳市已经有15年的经验教训的实际积累,在四点半学校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成功做法,获得了学生们的支持与认可。

2、xx教育服务中心有教育专家团队和教材编写专家团队,这些人具有教育上的国际视野和深圳市的教育实践,也有多次参加国家基础教育阶段教材编制的丰厚经验。

四、主要内容

(一)主要目标:

研究编制出四点半学校课程大纲;

研究编写出四点半学校符合大纲要求的灵活多样的教材。

(二)研究、开发的标准

(1)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符合十八大发展教育惠及民生的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教育的政策规定;

(2)符合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潮流方向;

(3)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年龄需求;

(4)能够得到不同学段学生的欢迎语喜好;

(5)适应深圳四点半学校的实施条件;

(6)能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得到健康成长;

(7)切合深圳市民对孩子教育的实际期待;

(8)内容健康、表述规范、易于操作。

(三)研究、开发的内容

1、四点半学校课程大纲

(1)教育活动目标

(2)教育活动内容

(3)教育活动途径方式

(4)教育活动效果

2、四点半学校课程系列教材

(1)小学低段四点半学校课程教材

(2)小学高段四点半学校课程教材

(3)初中段四点半学校课程教材

3、四点半学校课程教材使用手册

提供给四点半学校的教学及教辅人员使用的参考资料

4、四点半学校课程教材配套材料设施

提供给四点半学校组织者的材料器材等的使用配套建议

五、社会效果分析

通过四点半学校课程的一系列配套教材资料等的提供与指导,能够使四点半学校由过去的简单看守演进为生动活泼的校外活动与教育的深受学生喜爱的阵地,成为特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园地,也使得特区的孩子具有多方面的发展阳光,成为可靠的颇具潜力的后续学习与发展的茁壮好苗。这样开设的四点半学校,也使得更多的特区人分享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与红利,更加聚精会神地工作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特区建设之中。四点半学校也才能够更加充分地为深圳建设和谐社会富有活力的特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

(一)承担项目的技术力量状况

(二)组织管理的措施

1、成立四点半学校课程编制教材编写委员会;

2、及时聘任课程及教材编写顾问。

3、确定一批试用的四点半学校,以便于修改润色。

七、进度安排和阶段成果形式:

1、20**年4月底拟定出课程大纲初稿

2、20**年5月底召开大纲论证会并拟出试用稿

3、20**年5月拟出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及初中段的四大类(文化、艺术、活动、启智类)课程各一种教材样本初稿

4、20**年10月召开首批教材试用研讨会,确定下四点半学校课程的教材编写原则体例及要求。

5、20**年12月召开四点半学校教材编写工作会。

6、20**年6月召开四点半学校课程教材编写的试用回访交流研讨会。

7、20**年10月进行四点半学校课程教材修订。

8、组织召开四点半学校课程教材使用研讨与表彰大会。

编程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1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而将校园音乐剧融入地方优秀民间故事,因地制宜地结合新教材进行创作、改编,并把演出、评价的全过程引入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研究。因此,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结合我校特点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小学儿童音乐剧是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的音乐综合实践形式。题材从古至今、由真到幻。在教学上遵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来开展。引导学生搜集地方优秀民间故事,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创编、排练、展示音乐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的现状。

2、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我校学生对儿童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1)针对学生对音乐剧了解与喜爱程度进行课堂观察 。

(2)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收集数据 。

(3)分析小学低高段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和喜爱程度所造成的的问题和原因。

2、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策略的研究。

(1)教师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2)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保护和激发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欲望。

(3)针对小学不同学段,有侧重的培养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4)针对音乐不同课型,有方法的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剧的创编和表演。

(5)训练方法辅助,提升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三、研究思路

首先,以本校各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将课堂教学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在“预设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调整计划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探究出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有效策略;最后,把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实现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有关小学音乐剧培养方面的论文、著作等,进一步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我们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等形式,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音乐剧了解成都,以及他们喜欢音乐剧的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3、行动研究法:在案例设计中侧重体现学生参与度,以课堂为主阵地,实践研究,观察其有效性和高效性,做好反思和记录。

4、经验总结法:通过课堂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总结,探求适合我校学生的音乐剧教授方法,真正将地方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中。

五、研究步骤

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月

准备阶段(2018.1——2018.6)

这一阶段完成课题研究主题酝酿,资料积累,文献研究。通过召开课例组成员会议,确定主题,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挖掘优秀民间故事,为研究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实施研究阶段(2018.6——2019.6)

1、专家论证后,修改课题研究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确定各年级具体研究内容。

2、根据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组成员分工,确定各年级研究人员,撰写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

3、根据研究需要,定期请顾问来课题组指导,保证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

4、每学期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课堂教学研讨会,一方面请课题组教师上课,其他教师或专家听课、评课,进行互动指导。另一方面,开展教学案例、论文、反思随笔的交流与评比。

5、建立课题组月交流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及时有效的交流。探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享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点滴经验、成果。群策群力,不断优化数学语言能力培养教学结构。

6、定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自查,及时整理、积累课题研究材料,作好档案工作。

总结阶段(2019.6——2020.1)

1、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案例、随笔,编撰课题研究成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