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门诊手术室护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0:40

门诊手术室护理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90-02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紧急性、危险性的特点,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进而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而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1]。因此如何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负责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以此评价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7岁,其中护士9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统计其学历水平,大专16名,本科4名。 开展本研究前,所有护理人员均未进行过正规的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对本研究结果无影响。同时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未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临床护理,将护理结果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后进行护理,将其护理结果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主要进行的手术包括无痛人流手术、上环取环手术、诊断性刮宫术、宫颈活检术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首先,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门诊手术室的消毒制度、卫生制度等,并监督护理人员严格执行[2];其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更要镇定自若,减少事故发生率;再者,要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从思想上提高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从护理实践操作中进行严格防范,主要加强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等常规护理模式的使用效率;最后,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一般要经常对妇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消毒和检查,特别是做好一些常用器械和药品的保管工作,严格贯彻无菌操作,减少术中感染概率[3]。

观察评价方法:在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前后,分别调查统计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之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最后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并且比较前后两段时间,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掌握情况,判断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本组20名护理人员中,仅有13名具有风险防控意识,占65.0%,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19名护理人员具有了风险防控意识,占95.0%;此外,在没有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前,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8.3%,而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差,仅为73.3%,但是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为1.7%,护理满意度也提升至96.7%,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使得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如果稍有差池,就会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甚至造成医疗纠纷[4]。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就成为护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有关资料显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5]。因此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确实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接受护理安全管理后,不论其护理风险防控意识,还是临床护理质量,都较之前发生显著改变。笔者通过分析探究资料,认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功能:其一,可以规范妇科手术室护理规程,通过制定合理的护理制度、消毒制度、器械管理制度以及手术制度,可以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其二,进行风险防控意识教育,这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防控的认识,并且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有效规避;其三,通过细化常规护理的模式,多注意细节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护理安全因素,进而降低护理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此外,通过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获得了更好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提升笔者所在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显著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11(7):117-118.

[2]付礼芳.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2,2(10):357.

[3]吴文平.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对策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4):119.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2)

    1.1 临床资料2008年6月一2010年5月,我们接待门诊手术患者共8 015人次,通过电话回访,患者及家属到医院办公室、门诊部、护理部等部门的护理投诉记录共76起,投诉发生率为0.95% .其中,口头投诉52起,占68.42% ;书面投诉8起,占10.53% ;电话投诉l6起,占21.05% .共涉及护理人员33人次。经核查有效投诉44起(基本属实30起,部分属实14起)。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各部门对每起投诉的详细记录,按投诉发生的时间、原因、涉及的护理人员等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定 .

    2 结果

    76起投诉

    3 投诉原因分析

    3.1 医院因素①基础设施不完善:手术房间少、床位不足,器械、物品数量少,当患者突然增多时,不能满足手术需要,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② 手术服务流程不合理:为意外受伤患者行急诊清创,患者病情急,有时出血量相对较多,如头部外伤,多数患者见到流血场景感到恐惧、焦虑,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检查、诊断、等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而引起纠纷和投诉 .

    3.2 管理因素① 便民措施不到位:不能及时为患者提供轮椅、担架车、休息床;多数患者步行进出手术室,地面潮湿,患者体质虚弱、疼痛、恐惧及反射性晕厥,有发生跌倒的可能;患者上下手术床或安置体位后,未及时固定好,有发生坠床的可能。②护士人力不足:门诊手术时间短,频率快,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而繁杂,手术多时,1个护士同时巡回几台手术,无法做好术前计划和术中配合。③护理病历不健全:无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交接多为口头交接,易造成差错事故。④病理标本保管及送检失误:门诊手术切下的标本一般较小,未及时或忘记固定而致标本腐烂、损坏、丢失,有时请患者家属送检标本致标签脱落或交接不清容易造成失误。

    3.3 护士因素 ① 服务意识淡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更多地关注自身需求及心理感受 J.而某些护士服务态度冷漠,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欠缺,说话语气生硬或手术过程中说笑、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忽视患者的感受。②泄露患者的隐私:患者的隐私受法律保护,患者出于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往往将病史、病因甚至自己的隐私全盘托出,而有的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泄露患者的隐私,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 J.③责任心不强:当手术多而护士人员少时,1个护士同时巡回几台手术,不执行清点制度,未来得及清点或清点用物不及时,可能造成术后缝针等细小物品遗留在切口或伤口内。④ 围术期健康教育不足:门诊患者手术时间短,不需要住院,护患交流机会较少。护士围术期护理知识欠缺,健康教育不到位,可能导致手术切口延迟愈合或增加患者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如腋臭手术后对肢体活动方面的健康教育不足导致切口裂开、出血等并发症,患者不满而投诉。

    3.4 患者因素①对护理服务期望值过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认为在医院应该得到满意的服务和疗效,对手术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理解。如清创过程中的疼痛、对局部麻醉的要求等。② 对收费不满意:新药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以及医疗保险自付费用的增加与患者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矛盾而引起投诉。

    4 对策

    4.1 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急症手术房间(2间)及手术床位,配置一定数量的设备、器械、物品,保障患者的手术需求。优化手术服务流程,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弹性科学排班。做到“闲时有人歇,忙时有人顶”的合理排班,手术多时安排预备班护士上岗,对急症患者优先检查、治疗,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4.2 落实便民服务措施提供人性化的手术环境,满足不同病情的患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开水、一次性杯子、担架、轮椅、术后休息床等,减少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投诉。加强安全教育,术前30 rain停止拖地,及时擦干室内潮湿地面,以防患者滑倒。搀扶年老体弱的患者进出手术室,在其上下手术床时扶一把、穿脱衣服时帮一把、体位安置时固定妥当。手术结束后患者起床时,护士仔细观察其面色、有无出汗,询问有无不适,若有反射性晕厥先兆则及时处理。

    4.3 完善护理病历及手术记录针对门诊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建立门诊手术专用护理记录本,每室1本,首先由手术接待室护士严格按手术通知单与门诊病历对患者进行身份确认;再由手术医生进行术前复诊,了解并检查患者的状况,再次确定手术适应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请其在门诊病历上签字;最后,消毒前由医生、护士、患者共同确认手术部位无误后方可手术。严格进行手术交接班,完善护理病历及手术记录。

    4.4 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最具科学性的诊断依据,原则上对所有手术标本均应进行病理检查,建立专用的标本登记本,项目包括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名称、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接收护士、自行送检或拒绝化验患者或家属的签名;将送检标本及时放入专用标本袋,并固定好,每天由专人负责核对、登记、保管,与病理科交接时核对清楚,病理科专人签收及备注,双方签字后确认。

    4.5 尊重患者隐私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根本,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服务用语,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手术护理过程中护士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安然度过手术全过程。

    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和理解患者,加强工作责任心,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清点制度,杜绝发生差错事故。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3)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b)-111-01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舒适护理逐渐得到重视,我院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门诊手术患者,取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门诊手术的13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为65例。舒适护理组患者中,男36例,女29例,患者年龄21~63岁,平均39.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2例,女33例,患者年龄19~66岁,平均37.7岁。手术方式均为体表肿物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舒适护理。

1.2 舒适护理对策

1.2.1舒适手术环境的营造门诊手术在门诊手术室进行,患者在手术室中感觉陌生、恐惧、紧张并缺乏安全感,可影响患者接受手术的心理状态,影响患者对手术的配合。保持手术室内环境的整洁、空气流通,营造一种优雅、宁静、舒适的手术环境,可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以愉快、积极的状态接受手术[1]。

1.2.2手术前的舒适护理患者对即将接受的手术本身和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2]。在手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主动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及对手术的情绪反应。详细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术前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询问患者用药史及过敏史。女性患者询问月经史。教会患者使用一些放松技巧,以预防或缓解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协助患者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1.2.3手术中的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好,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并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端庄、礼貌,以精湛的技术、熟练的操作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3]。手术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处于清醒状态,故医护人员应保持严谨、不任意谈笑,以免引起甚至加剧患者的不安全感。影响患者在术中的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在术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神情以及肢体语言,询问患者的不适并以适当的方式安抚患者[4]。在患者产生疼痛等不适感觉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应用术前学到的放松技巧,以缓解疼痛及紧张情绪。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能保持一个良好的舒适状态,顺利度过整个手术过程。

1.2.4手术后的舒适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可安排患者在观察室休息。协助患者取舒适的。观察手术切口渗血及疼痛情况。及时将术中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告知患者手术结果、手术切口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复诊的时间[5]。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如有不适及时来诊。告知患者愉快的心情可促进手术切口早期愈合。

1.2.5 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术后回访,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帮助患者解决患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所有患者均进行满意度调查。

1.3 患者舒适度评价标准

进行自制舒适度问卷调查,舒适:患者对疾病认识较清楚,手术过程中自觉舒适,能愉快、乐观地接受手术,术后能掌握相关护理知识;不舒适:不能达到上述效果者[6-7]。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问卷调查,其舒适度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例)

对照组患者舒适率比较,#P

3讨论

门诊手术虽简单,但是患者仍会感觉到恐惧、紧张、焦虑。运用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促进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邱长宜.外科门诊手术280 例的舒适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6):6459-6460.

[2]韩霞,刘敏.对门诊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09,4(5):201-202.

[3]谭芳.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0):103-104.

[4]唐静.探析手术室整体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 25(23):3650-3651.

[5]杨红梅, 聂爱萍, 陈清红.舒适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9,26 (6) :685-686.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4)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148-0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真正由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导致的纠纷较少[1],因此,需要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2]。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多,人流量大,多数患者有视觉障碍,陪同的人员多,治疗时大部分操作具有侵入性,风险高,存在的安全隐患多,这给眼科门诊的护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3]。为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需要对眼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4],优质护理主要是指实施有责任制的整体护理,护理过程中给患者提供比较全面、连续以及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5],从而达到让患者满意,让医院满意,让护理人员满意的目标[6]。优质服务的核心内容是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人性化和科学化[7]。其主要实现路径是通过制定系统的护理服务措施,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8]。为探讨和分析门诊眼科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0月来该院门诊就诊眼科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门诊就诊眼科疾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69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2岁。手术类型主要包括斜视矫正术,眼睑肿块切除术,结膜肿物切除、睑内翻矫正术,胬肉切除术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70例,70例对照组患者男36例,女34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1岁。70例对照组患者男35例,女35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眼、消炎药物治疗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主要包括:①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心跳、脉搏、血压等变化,对于病情出现恶化的情况及时处理。②心理护理。眼科手术前,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以及不安等情绪,因此,患者就诊时应主动热情、耐心细致的观察患者的病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及时向患者介绍眼病的有关知识和治疗的进展情况,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有关注意事项,例举手术成功的案例,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安慰和体贴,并给予患者以精神鼓励,对患者的生活进行悉心照料。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食多维生素、高蛋白等食物,优化饮食的结构,确保营养充分供给,提高患者机体的抵抗能力和组织修复的能力,饮食过程中不易过饱,以防止术中出现呕吐。避免刺激性饮食。戒酒戒烟,平时多喝水。④环境护理,舒适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生理上不舒适将导致心理的不愉快,故生理舒适与心理舒适相互影响,故两者都应该兼顾,生理舒适护理同样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创造舒适的环境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减少不良因素刺激,避免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不适感,防止紧急意外情况的发生。⑤术前进行指导。告诫患者避免呼吸道感染,防止引发咳嗽、喷嚏导致眼内压增高、眼球内容物脱出而影响手术,指导患者术前尽量不进行揉眼,防止眼部充血、感染或发炎,影响伤口的愈合,术前可告知患者多练习眼球的转动,提前适应手术环境,术中如果出现不适不要乱动,也不要大声喊叫,以免导致眼压升高增城眼球内容物脱出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⑥术后护理。术后应对手术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异常,尤其是神志、脉搏、体温、呼吸、血压等情况,对于出现焦虑不安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术后指导患者及家属,头部不要出现剧烈的摆动,切忌用力张眼和闭眼,不要大声说话避免咳嗽,术后要尽量注意卧床休息,可以适当的活动,减少头部的活动,初期活动尽量轻柔舒缓,保护好头部。术后换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的操作,教育患者不要用手揉眼或毛巾擦眼,防止出现感染,出现感染症状时,按照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⑦患者手术结束后进行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坚持按医嘱用药,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1.3 效果评价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类价,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其中:对照组患者满意23例,基本满意30例,不满意17例,总满意程度为75.71%,观察组患者满意28例,基本满意36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程度为91.43%。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优质护理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9]。优质护理的开展有助于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使得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这需要在护理实际工作中,不断转变护理观念,加强创新意识以及主动服务的意识,增强服务患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正确夯实基础护理工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更加贴近患者,使护理工作系统化、人性化、科学化[10]。该研究证实,采用优质护理和不采用优质护理相比,主要差别在患者的不满意程度上,观察组不满意为6例,对照组不满意为17例,观察组的不满意程度低于对照组。因此,通过对门诊眼科手术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护理,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掌握疾病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能够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雪晖,周美英.对优质护理在眼科实施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分析[J] 吉林医学,2012,19(33):4225-4226.

[2] 刘彩霞.浅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眼科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感染与管理,2012,17(4):115.

[3] 何娜,李小雪.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病房工作中的实践与人文价值[J]. 西部医学,2013,9(25):1410-1411.

[4] 霍晓丽.优质护理在眼科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10(8):226-227.

[5] 薛朝华,薛峻岭.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36(18):66-67.

[6] 林丽萍,黄玩英,曾素华.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门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27(8):268-269.

[7] 钟华,韦绍句.眼科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与体会[J].吉林医学,2012,29(33):6444-6445.

[8] 袁璐.眼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36(8):192-193.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5)

六西格玛管理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改进工作流程的新方法,在追求卓越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以便提高自身业绩,而对服务和工作流程的质量、效率等方面,采取的一种新的综合持续的系统改进方法[1]。门诊手术室是医院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患者的窗口,其工作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及社会的和谐。由于门诊手术种类多、患者流动量大、流动快、患者在医院时间短,对医务人员常缺乏信任感,从医性差,健康宣教、预期风险评估多有不足等特点。如不进行合理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手术效率低,手术时间长,交叉感染发生率高,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度低的情况发生[2]。我院门诊手术室2014年7月将六西格玛管理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

1方法

1.1分组

2014年6月选择我院常规管理的门诊手术患者有效满意度问卷500例、参与门诊手术的医生、护士的有效满意度问卷各30例,科室质检组评价的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的结果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进行管理,2015年1月再次按同样方法进行满意度调查及质量考评,进行实施前后比较。

1.2实施六西格玛管理

1.2.1定义阶段即确立目标:改善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内容包含对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物品准备,仪器设备保管使用、急救物品准备、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健康宣教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影响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护士满意度的因素,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手术环境、健康教育、服务流程、行为规范等。应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MAIC)五步法,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成立护士长为组长的六西格玛护理管理团队,明确项目的关键点是护理质量和医师、患者、护士满意率。1.2.2测量阶段(1)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检索、院内外科专家咨询,经过讨论修改设计的患者、医师、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底派专人进行医师、护士满意度调查,专人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满意度调查。(2)结合省卫计委、医院对门诊手术室管理要求及管理规范,以人为中心,从物、手术环境、操作规程入手,经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专家讨论设计制定的门诊手术室各项质量评价标准表,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每月底进行质量评价,内容包括: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1.2.3分析护士长为组长定期召开质量研讨会,发挥头脑风暴,群策群力,根据结合测量阶段中质量评价结果及医师、患者、护士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影响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因素,分析原因,根据本院、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共同拟定改进计划,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提出应对意见。存在的问题:护士对患者术中护理不到位、术后健康宣教流于形式;患者门诊就医流程多,等候时间长;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执行力度不够;护士工作成效与绩效上体现不明显,影响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质量等。1.2.4改进阶段(1)重视患者的需求和心理期望。实行巡回护士负责制,注重人文关怀,强化术前、术中、术后患者语言沟通、心理评估、服务需求,注重患者感受,因患者的心理活动贯穿与整个手术过程中,也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3]。术前认真评估,尽量降低手术风险。门诊手术室多为局麻手术,无专业麻醉医师监护,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等监测均由巡回护士担任,而患者大多在清醒状态下手术,许多患者除具有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外,还会出现依赖心理增强的现象,表现为行为的退化、情绪的幼稚,出现“童心复萌”的行为,会像孩子寻求安慰一样,要求护理人员握住他们的手[4]。因此,巡回护士始终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站在患者身边,加强观察,保护其隐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语言、细微反应,多与患者交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当患者感觉疼痛不适时安抚患者、并告知手术医生,告知患者手术进程,以缓解紧张、恐惧心理,平静地接受手术,让患者始终有一种安全感。手术完后认真包扎、协助穿衣,安全护送到休息室,向患者及家属仔细交待注意事项,换药、折线时间及功能锻炼,交待饮食、休息等相关健康指导,互留电话号码,供患者随时咨询,供医务人员电话随访,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过程,体现一个持续关心服务的过程,增加患者安全感,提高患者从医行为,既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同时增强护士工作的责任心,营造和谐服务氛围,保证手术安全。(2)注重信息化管理。医院实行信息系统管理,患者实行电话、网上预约挂号,实行药、手术、病理检查等统一刷卡缴费等,减少患者反复排队等候时间。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是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5]。在患者较多或患者手术时间与医生时间发生冲突时,一切与患者为中心,必要时先手术,后缴费,不仅为患者节省时间,方便就医,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患满意度。(3)规范服务流程。完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人人必须遵守,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工作目标分解到每个岗,每个人,每个时段,如手术仪器的管理,抢救药品物品的保证,手术物品消毒灭菌、手术标本的接送、术后回访等分专人、专班负责,并将标准量化、细化、透明化,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由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实行督导。(4)实行岗位管理层级培训。加强护士业务知识技能、沟通交流、人文素养等培训,定期参加医院、护理部、片区及科室每月组织的业务学习、技能培训,尤其对年轻护士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护士长每月组织考核,促进护士综合素养提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内涵。研究显示,组织成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工作成效得以实现的基础因素,增强主动服务性,提高质量及效率,提升满意度[6]。(5)实行绩效考核。考核内容为规章制度,医德医风,行为规范,工作质量,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科研教学,劳动纪律,医生、患者满意度,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创新能力、个人工作量等,评价结果与护士当月绩效、年度评优、晋升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1.2.5控制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督导,认真落实各项改进措施,每月底对患者、医师、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监测,患者实行门诊或电话回访,门口设立意见箱等监测;每月底按护理质量各标准评价表进行监测,而对效果不明显的环节,则需重新调整干预措施,寻找突破点,并不断持续有效改进。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明显上升;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得到提高,行为规范、业务水平有很大改进,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了手术安全。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在护理质量评价对比中,合格率、完好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对比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评价结果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手术科室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医生的满意度由76.7%上升到96.7%、患者满意度80%上升到95%,护士的满意度由73.3%上升到96.7%,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应用六西格码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

六西格码管理是收集顾客数据,制定顾客反馈战略,是以数据为基础,以顾客为中心,提高组织核心过程的运行质量。其将质量管理的动因从传统的改进内部流程转变为顾客价值为中心,并且始于顾客,终于顾客。应用六西格码管理,寻找患者、手术医师、护士在手术中对手术器械使用要求、手术物品准备、仪器设备功能状态、急救物品使用完好状态、手术室环境、清洁卫生状况、消毒隔离规范执行、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手术室环境、健康宣教的内涵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与现有差距为关键点,作为质量管理目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完善、优化,合理满足。六西格玛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器械准备、无菌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等合格率以及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完好率均明显上升(P<0.05),这与“以患者为中心”,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理念不谋而合[7]。同时也是门诊手术医师、护士对服务需求的满足,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Fontaine等[8]认为人性化管理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意识有利于优质服务质量的达成。

3.2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医师、患者、护士的满意度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和广大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相应的门诊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改进。因而寻找现有指标体系与服务对象满意率之间的差距,应用六西格玛标准将这一差距量化,找出影响门诊手术室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不断给予改进,如:加强心理护理、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健康宣教实行巡回护士负责制;优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等,真正服务于患者。在满足患者心理期望及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尊重手术医生、护士的心理需求。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后比较,医师、患者、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上升(P<0.05)。六西格玛认为,工作的目的是满足顾客的需要[9],这种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以关注客户需求为特征,将其融入医院管理,有很大的价值[10]。总之,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提高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工作效率,促进医师、护士、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医师、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门诊手术室的环境、服务氛围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升,这种面向顾客需求测量过程缺陷的企业理念思想,与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办院理念不谋而合[11]。

[参考文献]

[1]李芳桂,庞斌,丘玮,等.六西格玛管理法在缩短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上的运用[J].北方药学,2015,2(3):167.

[2]陈梅.人本管理思想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5,13(1):35.

[3]李海燕.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护理园地,2012,6(6):220.

[4]张宝丽.洁净手术部护理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14-322.

[5]苏韶生,尚文刚,程敏婷.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开设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研究[J].医学信息杂志,2011,32(10):90.

[6]丁福.新加坡护理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0,25(9):83-85.

[7]王栩,陈艳清,肖灼珍.六西格玛法改善肝胆外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60.

[8]FontaineDK,BriggsLP,SmithBP.Desininghumanisticcriticalcsreenvironments[J].CritCareNuesQ,2001,24(3):21-34.

[9]钟元河,周艳霞.六西格码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7,13(5):110-112.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6)

六西格玛管理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改进工作流程的新方法,在追求卓越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以便提高自身业绩,而对服务和工作流程的质量、效率等方面,采取的一种新的综合持续的系统改进方法[1]。门诊手术室是医院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患者的窗口,其工作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及社会的和谐。由于门诊手术种类多、患者流动量大、流动快、患者在医院时间短,对医务人员常缺乏信任感,从医性差,健康宣教、预期风险评估多有不足等特点。如不进行合理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手术效率低,手术时间长,交叉感染发生率高,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度低的情况发生[2]。我院门诊手术室2014年7月将六西格玛管理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

1方法

1.1分组

2014年6月选择我院常规管理的门诊手术患者有效满意度问卷500例、参与门诊手术的医生、护士的有效满意度问卷各30例,科室质检组评价的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的结果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进行管理,2015年1月再次按同样方法进行满意度调查及质量考评,进行实施前后比较。

1.2实施六西格玛管理

1.2.1定义阶段

即确立目标:改善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内容包含对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物品准备,仪器设备保管使用、急救物品准备、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健康宣教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影响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护士满意度的因素,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手术环境、健康教育、服务流程、行为规范等。应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MAIC)五步法,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成立护士长为组长的六西格玛护理管理团队,明确项目的关键点是护理质量和医师、患者、护士满意率。

1.2.2测量阶段

(1)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检索、院内外科专家咨询,经过讨论修改设计的患者、医师、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底派专人进行医师、护士满意度调查,专人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满意度调查。(2)结合省卫计委、医院对门诊手术室管理要求及管理规范,以人为中心,从物、手术环境、操作规程入手,经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专家讨论设计制定的门诊手术室各项质量评价标准表,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每月底进行质量评价,内容包括: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

1.2.3分析

护士长为组长定期召开质量研讨会,发挥头脑风暴,群策群力,根据结合测量阶段中质量评价结果及医师、患者、护士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影响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因素,分析原因,根据本院、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共同拟定改进计划,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提出应对意见。存在的问题:护士对患者术中护理不到位、术后健康宣教流于形式;患者门诊就医流程多,等候时间长;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执行力度不够;护士工作成效与绩效上体现不明显,影响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质量等。

1.2.4改进阶段

(1)重视患者的需求和心理期望。实行巡回护士负责制,注重人文关怀,强化术前、术中、术后患者语言沟通、心理评估、服务需求,注重患者感受,因患者的心理活动贯穿与整个手术过程中,也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3]。术前认真评估,尽量降低手术风险。门诊手术室多为局麻手术,无专业麻醉医师监护,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等监测均由巡回护士担任,而患者大多在清醒状态下手术,许多患者除具有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外,还会出现依赖心理增强的现象,表现为行为的退化、情绪的幼稚,出现“童心复萌”的行为,会像孩子寻求安慰一样,要求护理人员握住他们的手[4]。因此,巡回护士始终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站在患者身边,加强观察,保护其隐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语言、细微反应,多与患者交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当患者感觉疼痛不适时安抚患者、并告知手术医生,告知患者手术进程,以缓解紧张、恐惧心理,平静地接受手术,让患者始终有一种安全感。手术完后认真包扎、协助穿衣,安全护送到休息室,向患者及家属仔细交待注意事项,换药、折线时间及功能锻炼,交待饮食、休息等相关健康指导,互留电话号码,供患者随时咨询,供医务人员电话随访,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过程,体现一个持续关心服务的过程,增加患者安全感,提高患者从医行为,既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同时增强护士工作的责任心,营造和谐服务氛围,保证手术安全。(2)注重信息化管理。医院实行信息系统管理,患者实行电话、网上预约挂号,实行药、手术、病理检查等统一刷卡缴费等,减少患者反复排队等候时间。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是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5]。在患者较多或患者手术时间与医生时间发生冲突时,一切与患者为中心,必要时先手术,后缴费,不仅为患者节省时间,方便就医,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患满意度。(3)规范服务流程。完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人人必须遵守,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工作目标分解到每个岗,每个人,每个时段,如手术仪器的管理,抢救药品物品的保证,手术物品消毒灭菌、手术标本的接送、术后回访等分专人、专班负责,并将标准量化、细化、透明化,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由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实行督导。(4)实行岗位管理层级培训。加强护士业务知识技能、沟通交流、人文素养等培训,定期参加医院、护理部、片区及科室每月组织的业务学习、技能培训,尤其对年轻护士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护士长每月组织考核,促进护士综合素养提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内涵。研究显示,组织成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工作成效得以实现的基础因素,增强主动服务性,提高质量及效率,提升满意度[6]。(5)实行绩效考核。考核内容为规章制度,医德医风,行为规范,工作质量,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科研教学,劳动纪律,医生、患者满意度,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创新能力、个人工作量等,评价结果与护士当月绩效、年度评优、晋升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1.2.5控制

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督导,认真落实各项改进措施,每月底对患者、医师、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监测,患者实行门诊或电话回访,门口设立意见箱等监测;每月底按护理质量各标准评价表进行监测,而对效果不明显的环节,则需重新调整干预措施,寻找突破点,并不断持续有效改进。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明显上升;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得到提高,行为规范、业务水平有很大改进,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了手术安全。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在护理质量评价对比中,合格率、完好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对比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评价结果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实施前后手术科室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医生的满意度由76.7%上升到96.7%、患者满意度80%上升到95%,护士的满意度由73.3%上升到96.7%,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应用六西格码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六西格码管理是收集顾客数据,制定顾客反馈战略,是以数据为基础,以顾客为中心,提高组织核心过程的运行质量。其将质量管理的动因从传统的改进内部流程转变为顾客价值为中心,并且始于顾客,终于顾客。应用六西格码管理,寻找患者、手术医师、护士在手术中对手术器械使用要求、手术物品准备、仪器设备功能状态、急救物品使用完好状态、手术室环境、清洁卫生状况、消毒隔离规范执行、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手术室环境、健康宣教的内涵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与现有差距为关键点,作为质量管理目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完善、优化,合理满足。六西格玛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器械准备、无菌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等合格率以及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完好率均明显上升(P<0.05),这与“以患者为中心”,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理念不谋而合[7]。同时也是门诊手术医师、护士对服务需求的满足,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Fontaine等[8]认为人性化管理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意识有利于优质服务质量的达成。

3.2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医师、患者、护士的满意度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和广大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相应的门诊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改进。因而寻找现有指标体系与服务对象满意率之间的差距,应用六西格玛标准将这一差距量化,找出影响门诊手术室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不断给予改进,如:加强心理护理、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健康宣教实行巡回护士负责制;优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等,真正服务于患者。在满足患者心理期望及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尊重手术医生、护士的心理需求。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后比较,医师、患者、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上升(P<0.05)。六西格玛认为,工作的目的是满足顾客的需要[9],这种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以关注客户需求为特征,将其融入医院管理,有很大的价值[10]。

总之,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提高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工作效率,促进医师、护士、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医师、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门诊手术室的环境、服务氛围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升,这种面向顾客需求测量过程缺陷的企业理念思想,与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办院理念不谋而合[11]。

作者:曾敏 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李芳桂,庞斌,丘玮,等.六西格玛管理法在缩短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上的运用[J].北方药学,2015,2(3):167.

[2]陈梅.人本管理思想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5,13(1):35.

[3]李海燕.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护理园地,2012,6(6):220.

[4]张宝丽.洁净手术部护理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14-322.

[5]苏韶生,尚文刚,程敏婷.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开设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研究[J].医学信息杂志,2011,32(10):90.

[6]丁福.新加坡护理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0,25(9):83-85.

[7]王栩,陈艳清,肖灼珍.六西格玛法改善肝胆外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60.

[8]FontaineDK,BriggsLP,SmithBP.Desininghumanisticcriticalcsreenvironments[J].CritCareNuesQ,2001,24(3):21-34.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7)

【中国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07-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外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手术治疗成为某些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门诊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门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门诊的重要临床技术部门。因我院是基层医院,人口大县,择期手术较多,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很多手术都得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因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值得重视[1-2]。本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的门诊手术患者1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9-71岁,平均年龄(58.1±3.1)岁,普外科手术22例,妇产科手术7例,骨科手术10例,急诊外科手术29例,其他科室手术7例。观察组男46例,女29例,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59.1±2.5)岁,普外科手术24例,妇产科手术6例,骨科手术10例,急诊外科手术25例,其他科室手术10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核实患者是否取下义齿、眼镜和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确定将病历、X线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②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送人普通病房;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部位等给予患者正确的安置;记录出入量、注意体液平衡等做好护理记录。(2)观察组给予术前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各种疑虑,做好耐心解释,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手术。护士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取得患者的信任,像对待亲人一样,态度和蔼可亲,掌握沟通技巧,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有一种温馨感和安全感。要细心观察其思想动态,并主动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说明。在交谈过程中语言要实在,知识性强,而且通俗易懂,也可以使用实例、对比等方法,使患者受到启发。②健康教育。普及疾病的防治知识。可采取多种手段、各种渠道,讲解术前的各项准备及术后的护理,并协助患者做术前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护士要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有关手术的治疗、不良反应的防治的有关知识,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应变能力。③手术当日接患者入手术室,查对手术通知单、手术安排表、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部位,确认无误后陪同患者准备手术,根据手术要求摆放,尽量使患者达到生理舒适。④手术后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脉搏,保持输液及各种引渡管道通畅等,送入病房后,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情况,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流,告知其手术预后,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结果。

3、观察指标。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2组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数据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2组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比较见表1、表2。

表1 2组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临床工作满意度(%)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比较,P0.05

表2 2组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信任度比较,P0.05

2.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注: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

三、讨 论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诊断性手术是为明确诊断而实施的手术,如活体组织检查、开腹探查术等;根治性手术一般指肿瘤而言,良性肿瘤进行完整切除即可;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则要求将原发灶与相应区域淋巴结一并清扫和整块切除;姑息性手术的目的是减轻症状,用于因条件限制而不能行根治性手术时,如晚期胃窦癌做胃空肠吻合术,以解除幽门梗阻症状,但肿瘤未能切除。本研究中主要是普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骨科手术、急诊外科手术等。手术室作为外科领域反映高端医学治疗水平的工作环境,除硬件设施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值得重视[3-5]。笔者正是通过本研究探讨手术室工作中最佳的护理方法,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人性化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3-4],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注重护理服务,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在门诊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满足而舒适的状态,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及行为,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保证患者在围手术期处于接受诊治的最优生理和心理状态[5]。笔者在观察组采用了人性化护理模式,并与仅用常规专业护理的对照组比较,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结果后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前者,主要体现在观察组患者和(或)患者家属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高,且术后并发症少,与相关的研究[6]结果一致。此外,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从心理层面上精心护理患者,使其建立战胜手术、战胜疾病的信心,这种积极的状态有利于其康复。术中术后也加强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互动沟通,以患者满意为出发点,努力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

实践证明,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友燕,周嫣.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护理杂志,2005,22(2):54-55.

[2] 盂正华,刘盈.强化服务文化管理促进手术室服务质量.医药产业,2003,(2):33

[3] 丁炎明.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9-41.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8)

1 1s--整理(seiri)

整理就是将手术间的物品区分“要用”和“不要用的”,“不要用”的清除掉。目的是把“空间”腾出来活用。

1.1 科室物品的整理 (1)处理掉过去1年以上都未使用过物品。(2)集中保存好过去1年很少使用过的物品。

1.2 私人物品的整理 专柜保管。

2 2s--整顿(seiton)

整顿就是将要手术所需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其目的是不用浪费时间找东西。提高工作效率。

科室物品:(1)建立手术室物品陈列表,每个手术间将严格按照物品陈列表进行物品的陈列。(2)将物品陈列表进行细化,确立物品具体的名称、数量、规格、位置。wwW.133229.cOM(3)将物品名称,著上醒目的标识。(4)排列好物品的位置,经常性使用的物品放在方便拿取之处。

3 3s--清扫(seiso)

清扫就是清除手术室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其目的是消除“脏污”,保持手术室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3.1 建立日常清扫制度 (1)每日上班前操作台面、柜体、地面清扫。(2)操作中工作台面随时清扫。(3)操作完毕后工作台面和周围环境的清扫。(4)每日下班前的操作台面、柜体、手术间地面的清扫。

3.2 建立周扫除制度 (1)每周日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2)每周日擦拭橱窗、抽屉、玻璃1次。(3)每周日清扫手术间蛛网1次。

3.3 建立月大扫除 (1)每月最后1周的周日对手术间物品的表面进行清扫。(2)每月最后1周的周日对手术室的地表、墙体的清扫。

4 4s--清洁(setketsu)

常清洁就是护理工作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成果。其目的是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4.1 实现视觉管理 (1)环境管理。手术室环境尽可能色调一致,给人温馨而舒适的环境。(2)药品的管理。高危药品和普通的药品保存要分开放置,并用颜色区分开,注上醒目标识。(3)物品管理。物品定点放置,规范而整齐。并注明名称、规格、数量、用途。(4)设备管理。第一,建立设备档案库,包括该设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使用日期、后续服务电话以及详细的名称、功能、操作规范、设备保养、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资料;第二,制作好相应设备档案的卡片,简要的介绍该设备的名称、型号、功能、设备生产日期、设备使用日期等;第三,注明设备使用状态--功能正常、有待维修、停止使用等。

4.2 实现区域管理 (1)门诊手术室的区域划分清楚。比如病员通道、医生通道、污物通道要有明显区分。(2)换药室应该有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标识。

5 5s--素养(shitsuke)

素养就是科室护理人员人人依规定行事,从心态上养成好习惯。其目的:改变“人质”,养成工作讲究认真的习惯。

(1)科室建立完善的、详尽的职能、职责。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对号入座,各所其责,各尽其能。(2)建立管理者及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反省档案,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其身。(3)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纪律。

6 6s--安全(safety)

安全就是管理上制定正确作业流程,配置适当的工作人员监督指示功能,对不合安全规定的因素及时举报消除,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签订安全责任书,其目的是预知危险,防患未然。

6.1 实现流程管理 (1)明确门诊手术室手术、换药、封闭的基本流程,流程图谱上墙,让患者一目了然,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方便手术患者治疗,规避了产生医患矛盾的风险。(2)明确手术规范操作流程、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手术包的打包流程,换药室工作流程、封闭注射室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人手一册,方便工作人员正确的实施工作。

6.2 定期的督察制度 (1)管理者在上班前、下班前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了解科室的动态并掌握护理人员的职能职责完成情况,及时发现科室潜在的安全隐患。(2)管理者下班前对自身职能职责的落实情况要回顾性的自查,以便查漏补缺,更好的开展科室工作。

6.3 建立档案 每月科室对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纠纷、投诉等必须建立档案,而且要深度分析,找出原因,并引以为戒。

6.4 科室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建立护理安全隐患讨论记录本,每月定期召开安全隐患记录。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7 7s--节约(save)

节约是减少科室的人力、成本、空间、时间、库存、物料消耗等因素。其目的是养成降低成本习惯,加强护理员减少浪费意识教育。

(1)科室加强设备的管理。①设备添置的准入制度的建立,大型设备的论证、收益等。②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制度的建立。(2)科室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3)科室加强对水、电、物资的支出管理。

8 8s--学习(study)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门诊手术室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特殊场所,不仅对手术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对护理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患者面对这种特殊的治疗存在很多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发生大大增加了如休克、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等意外的发生率,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在门诊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是指护理服务以患者为基本中心,全面强化护理服务,落实护理服务责任制,深化护理服务专业内涵整体性提升基础护理服务水平。为了贯彻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以"患者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为目标,结合门诊手术室的特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法

1.1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现在患者对医疗的要求,更重视服务质量。因此通过科内组织护士集中进行培训、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有关文件内容,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引导护士更新护理观点,结合门诊手术室的特点,制定具体优质护理实施内容。开展"三多式"优质服务,要求做到"六主动"。"三多"就多一句问候、多一点关怀、多一份换位思考。"六主动"就是主动介绍医院、科室及各项费用情况、主动与患者谈心、主动了解患者的需要、主动说明治疗措施、主动为患者做好事、主动征求患者意见。将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更多的考虑到患者的感受,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意识。

1.2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对门诊手术室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1]。对科室护理人员按年资不同进行分层培训。熟记科室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掌握手术室常见手术的器械准备、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遇到新的医疗技术和护理知识要积极学习。在工作中碰到问题要及时提出,及时改进,确保护理安全,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1.3有效沟通 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服务意识、沟通技巧都是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原因[2]。一个好的交流开始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在平时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严格遵守护士行为规范,这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外在要求。接诊护士的职业形象影响着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和对医院管理的信任。在与患者进行护患沟通时,应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运用肢体语言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耐心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缓解及消除患者的紧张与焦虑,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使护患关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此变得尤为重要,需要护士在平时护理工作中相互学习传授经验,提高沟通技巧。

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进行沟通的对象不仅仅是患者还有需要进行手术的医生。当医生来到手术室时,护士应热情接待,礼貌用语。在术前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此次手术的目地、手术方式,是否需要提前准备的物品,手术包的选择、敷料多少、针线型号,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在手术中如医生碰到棘手问题时也不应大惊小怪,保持镇定,抓住事情重点,迅速作出反应,积极配合医生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定期询问医生意见与建议并加以改进,提高了医生对门诊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1.4加强护理健康教育 护理健康教育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的工作,是主要由护士进行的,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门诊手术室以临时安排的手术为主随意性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流动性及个体差异,医患和护患接触时间短等特点,每个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亦会有所不同的选择。同一种健康教育方式不能适合所有的手术患者,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健康教育前焦虑与紧张情绪较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及患儿轻,前者可以自己从书本网络等方面获取部分知识,而后者对手术知识了解少,不良心理反应比前者严重,为此护士对患者的健康需求进行正确评估,采取不同的方式、内容,以患者能接受为前提充分体现个体化,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手术全过程,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1.5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法

1.5.1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前的应用 在门诊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由于流动性大,医患和护患接触时间短,患者对手术期望高。对比住院的患者来说,陌生的医疗环境,更容易引起紧张和焦虑。因此护士做好患者的术前护理非常重要。以前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到手术通知后,术前只是简单核对一下患者身份就到手术室准备手术用物。现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从接到手术通知开始,护士就主动上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行自我介绍,让患者对门诊手术室及相关环境有所了解,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在给患者进行门诊手术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有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门诊给患者进行手术的麻醉方式及单一,在手术前也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女性患者还应了解是否在月经期。通过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对患者作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门诊手术患者由于到医院时间短,对手术及相关疾病了解缺少正确详细的认识,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患者情况给与针对性的护理。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如疾病产生的原因,治疗方式及术后的有关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可以不需要用专业术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耐心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同时应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用和蔼的态度,亲切委婉的语言给与及时解答,减轻其焦虑或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有一个平和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做好家属安抚工作,让其在休息区耐心等待,避免给患者及手术医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手术前还应主动与手术医生进行沟通提前备齐手术所用器械及物品,提醒医生签好手术同意书并妥善保存,并征询医生对本次手术有无特殊要求。

1.5.2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中的应用 门诊手术室护士将患者带入手术室后,做好安全护理,确保手术间及手术有关用物不被污染,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调节保持适合人体的温度以及空气湿度,确保患者在状态良好下进行手术。借助术前交流所建立的信任,做好和患者术中沟通,通过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减少其恐惧感,以积极心态迎接手术。

根据手术部位辅助医生安置患者,帮助患者手术条件许可下选取感到舒适的。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如提供枕头、被单等。尊重患者,保护隐私,将患者遮盖,并将其置于最舒适状态。

在门诊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均采取局部麻醉,意识清醒。在进行手术时更容易紧张不安,此时可以用肢体语言,使他感到温暖并且注意力得到转移,心情得到放松。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了解其现在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调整。

术中手术护理的重点为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手术室环境,并在术中加强护理观察,避免和尽量减少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避免器械碰撞,减少感官刺激,对于术中突发或危急情况应及时处理。除此之外还应密切注视手术动态,对术中所需要的物品及时供应。另外,手术室护理人员一定要给予严格清点查对,所用临床操作一定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4]。

1.5.3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后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协助医生进行伤口包扎,告知患者手术很顺利,和医生一起将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污迹进行擦拭。肯定患者术中表现,扶患者下手术床上,帮助患者穿好衣裤及鞋,防止患者跌倒,询问其有什么不适,护送患者至观察室休息30min,取舒适卧位,观察手术切口渗血及疼痛情况,无不适方可离院。

详细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地点、联系电话,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患者术后焦虑,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如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意志力薄弱、烦躁均会加剧疼痛。告知愉快的心情对手术愈合的重要性。如需要做病理检查,应及时将标本送到检验室,做好交接。

术后30min如无异常情况,进行术后指导。嘱患者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按时换药;宜进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吸烟及饮酒;保持手术部位舒适,适当活动;告知换药、拆线时间;同时给患者书面的术后健康指导。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对进行石膏固定的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告知其观察肢体末梢循环方法,防止包扎过紧,引起组织缺血坏死。同时应严格监测患者各项变化,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康复。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是优质护理的重要一环,患者此时虽然消除了对手术的紧张和焦虑,但又把注意力集中到术后的不良反应和手术效果上,对身体复原产生种种忧虑。通过患者预留的电话和换药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解答其提出的疑虑并积极介绍成功痊愈病例,鼓励患者。遇到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优质护理,安全渡过手术恢复期,早日恢复健康。

2 效果评价

通过对手术患者随访和医生的满意度调查,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相比较,满意度显著提高,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得到了手术医生对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肯定,确定了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3 讨论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以及对危重患者实施抢救的地方,其环境要求也比较高,与此同时也需要较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5]。门诊手术室一直是优质护理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以人为本观念的实际体现[6]。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手术室的开展,促使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和沟通技巧。这样才能更好的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做好与医生的配合工作,使手术顺利完成。

优质护理服务与以往的护理相比,护理的目标不仅仅是机械化和医生合作完成手术,而是涵盖了整个手术流程,实施的时间比较长,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给患者进行温馨服务和健康教育,融洽了护患关系,消除了患者的紧张和不安,最大限度减少了医患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应加强的三项基本要求[J].医药前沿,2011,22:372-373.

[2]吴练,史瑞芬.护患双方对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的比较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3):16-19.

[3]李旭.肿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2):747-749.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0-0140-03

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也是外科医师关心的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标,更是做好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1]。切口感染会延迟切口的愈合,严重时可导致切口裂开,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如未加控制可诱发全身性感染、菌血症等严重后果,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切口感染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个危险因素,手术室原因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2,3]。门诊手术具有患者流动性大、手术时间短、无医师及时指导、全靠自身防护的特点,因此更应密切注意做好门诊手术室的各项预防护理措施。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手术室5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各类文献报道分析,研究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有效预防并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手术室行手术的549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男296例,女253例,男女之比1.17∶1;年龄26~55岁,中位年龄46岁,无死亡病例,切口愈合时间为5~23 d。病种涉及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皮脂腺囊肿、腋臭、包皮环切、刮宫、流产术、淋巴结活检、腱鞘囊肿等,所有患者无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无明显门诊手术禁忌证。

1.2 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参考国际医院感染监测组织(NNIS)标准:1)切口周围局部感染:可疑部位2 cm以上的范围内有压痛、红肿或局部硬结,甚至有脓性分泌物,且分泌物培养结果阳性,患者有发热、寒战等感染征象;2)周边血培养至少一个显示菌血症,由切口和外周血提取的标本通过定量分析(阳性>103 CFU/导管)或半定量分析(阳性>15CFU/导管段)获得同一种病原体(种系和耐药谱都相同)[4]。

1.3 标本采集

尽可能在开始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标本采集,如更换新的抗菌药物应间隔至少12 h进行采集,并选用添加抗菌药物吸附剂的血培养瓶。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微生物,按要求进行定性、定量培养、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5]。

1.4 相关危险因素观察指标

综合国内外各前沿报道,选取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是否放引流管、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有参观、是否接台、术前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先对选取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找出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P

2 结果

2.1 切口感染及细菌培养情况

本组研究共收集549例门诊手术患者资料,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率为5.10%(28/549),感染区培养致病菌:G+ 57.14%(16/28)、G- 32.14%(9/28)、真菌占10.71%(3/28),主要涉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种系。

2.2 单因素分析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接台、术前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危险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接台、术前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表1 门诊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单因素分析

注:*表浅组织指涉及皮肤、皮脂腺、皮下脂肪、浅筋膜,深部组织手术指涉及深筋膜、肌层、淋巴结、腱鞘等层次的手术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医患矛盾的突出,医护人员承担的风险与压力越来越大。外科手术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疗效、增加医疗成本,而且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因而,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对手术切口感染的认识、加强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门诊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其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6,7],涉及患者内在因素如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及手术本身如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手术性质等,同时与手术人员操作水平、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手术室管理等也有重要关系。本研究显示:发生切口感染率为5.10%(28/2549),考虑原因为:未住院观察、切口保护差、未能做到及时清洁换药、口服抗生素不规范、抗感染作用较小等。本组研究表明:50岁以上患者切口感染率为7.14%,高于50岁以下患者4.20%,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率6.94%,高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4.82%,考虑随着患者年龄增大,机体的生理和代谢功能逐步减退,组织修复愈合能力及应激能力逐渐减弱,使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不稳定和失衡状态,大大削弱了机体抗感染的能力,此外,持续高血糖状态也加大了切口感染的风险[8],但两者都未得出有意义的统计学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入选样本较少或入选手术较简单有关。此外,本研究显示,切口感染与患者的性别、术中置引流管无明显相关性。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深部组织的手术切口感染率8.98%高于表浅部位的切口感染率1.97%,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部位较深、手术时间较长、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手术部位较深、手术时间较长、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门诊手术室切口感染涉及多个危险因素,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对门诊手术患者要注意加强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手术室消毒流程,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严格控制参观人数及术中人员的流动,每次手术前应严格遵循消毒步骤,必须保障手术器械、敷料无菌状态,并在无菌范围内使用,术前尤其是对创伤感染伤口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缝合中应做到分层对合良好,勿留死腔、异物,防止出现皮下血肿,术后加强健康宣教,尽量使切口感染率降到最低,保障医患双方的利益,提高医疗质量。鉴于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数较少,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价有一定局限,有待于课题组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Weber WP,Zwahlen M,Reck S,et al. Economic burde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t a European university hospital[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8,29(7):623-629.

[2] 袁文清,王玉玲,时咏梅. 住院手术病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2004,4(3):34-35.

[3] 闻学军. 普外科消化道手术后切口感染易患因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872-8873.

[4] 吴安华,罗晓燕. 血管内相关感染诊断和治疗的循证医学指南[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875-877.

[5] 李影林. 中华医学检验全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23-1681.

[6] KlevenRM,Edwards JR,Richards cL JR,et al. Estimating 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and deaths in U. S. hospitals[J]. Public Health Rep,2007,122(3):160-166.

[7] 高新霞,王静霞. 门诊手术潜在风险与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15-116.

[8] 黄艳爱,吴丽清. 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33-34.

[9] 吴捍忠. 门诊手术466例切口愈合情况分析[J]. 广东医学,2005,26(3):282-283.

[10] 王伟红.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786-789.

[11] Tully L,Gates S,Brocklehurst P,et al. Surgical techniques used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operations: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of practice in the UK[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2,102(2):120-126.

[12] 刘海玲,马建中. 手术护理风险与防范[J]. 护理研究,2006,20(8):2080-2081.

[13] 陈利姑,王欣,张贵丽.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9:199-200.

门诊手术室护理篇(11)

中图分类号 R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151-02

doi:10.14033/ki.cfmr.2016.5.083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其术前、术中、术后整个操作水平贯穿于其中并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1]。长期以来,舰队门诊部外科手术的设施较基础,条件较简单,存在较大的外科感染隐患,并且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是基层卫生单位外科共同面临的问题。从2010年以来,舰队门诊部为了改善外科感染的现状,对目前的管理进行了规范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 舰队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手术室安排较简易,操作功能不强

首先是舰队门诊部的建筑设计,由于无前瞻性设计,导致洁污流程不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功能性配制房间明显不足,导致使用时经常出现分区不明确,用房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发生。其次是手术人员随手用的洗手台比较老化,卫生不达标,不容易清洗,器械清洗室的设备年代比较久远,不符合目前手术的需求,器械柜分类不明晰,导致手术室的设备不能按要求摆放和使用。还有就是用于消毒的灭菌设备也不能满足目前舰队门诊外科手术的要求[2]。最后,器材的保存不规范,有的已经超过保质期还未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存环境也不符合科学要求。

1.2 预案落实不强,未强化程序

(1)手术通知不规范,手术安排无秩序,门诊部需要急诊的手术得不到相应的手术室进行手术,根据舰队的统计,在门诊部手术室进行的手术大约占65%,其中急诊手术占80%以上,对于无菌、有菌手术间的区分混乱。(2)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时候无很好的无菌环境,人员进出频繁,比较难以控制。(3)手术人员落实制度不严,未严格执行门诊部外科手术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4)手术室的护士素质参差不齐,在面对突发外科手术时缺乏必要的措施。(5)清洁、护理工人力资源不足,医生通常只关注手术,把一些器械清洗、消毒及收尾工作留给经验不足的护士,在终末消毒等环节上不能尽职尽责的完成。(6)在术前无法对特殊的感染进行检测,不按要求进行手术;术后处理未严格按照要求,存在换药不勤,拆线不及时的情况。(7)器械消毒使用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器材较少,非一次性器材存在未彻底消毒情况[3]。

1.3 制度不全,组织协调不够

(1)门诊部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感染管理人员多由其他人员兼任,导致长期不能正常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监控。(2)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手术室未成立感染管理小组,只是建立一些通用的、简单的制度,且内容未完善到位,对感染的监测也仅仅限于形式。(3)出现感染时处理不及时,未及时治疗及分开治疗[4]。

2 舰队门诊部医院外科感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

2.1 对感染管理的认识不够

由于舰队基层门诊部的医护人员与外部医院的接触较少,整个舰队的管理相对封闭,接受培训也相对较少,在认识上还未意识到手术室门诊外科感染管理的重要性[5]。同时舰队医院的领导缺乏相应的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的知识,未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门诊部手术医生在控制手术外科感染的手段比较单一,仅仅是依靠抗生素来控制术后感染,不重视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手术室的规章制度未执行到位,对违反制度的相关医务人员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上未制定明确的目标。因此,要实现手术室规范化管理阻力相当大。

2.2 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的起点低

舰队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问题比较突出,在规范化管理方面需要从长计议,全面建设。舰队门诊部的手术室布局和设备投资需要的资金比较大,涉及到的机构、人员较多,短时间内难以协调[6]。

2.3 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量不足

在舰队门诊部的发展过程中,对外科感染的控制管理主要是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自己完成的,而他们对感染的认识比较模糊,仅仅局限于手术室的常规感染,并且舰队医院对外科感染的监督体系未形成,力度不够。另外整个舰队医院的硬件条件有限,主要针对简单门诊疾病,对待存在的问题往往采取较消极的态度。因此,要实现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进展缓慢[7]。

3 舰队门诊部外科感染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舰队门诊部做好手术感染的管理控制[8]。根据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的要求对手术室的等级进行划分,并且结合舰队门诊部的实际情况,首先建立门诊部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建立医院处理外科感染的管理团队,并逐步发展、完善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清洗系统制度,以及手术器械消毒清洁材料的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程序,如医务人员的着装,洗手的程序和无菌手术的管理原则,处理手术器械及手术感染的处理程序。虽然这些制度和程序在每个科室的职责分配上是不一样的,但要组织各科室开展学习培训,并且要对其进行监督,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和做法、遵守规章制度,并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讨论,根据工作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制度。

3.2 加强各功能组之间的协作

领导要重视门诊部外科感染,并且要全力支持,并协调各功能组之间的合作,这是做好舰队门诊部外科感染管理控制的关键。门诊部的手术室,一定要实现规范化管理,相关科室要通过定期的会议来讨论手术室感染的问题,手术医生、手术护士、器械管理人员及物资保障人员提出相应的建议,由门诊部的相关领导进行检查和反馈形成书面报告,然后下发到个人认真学习。门诊部投入资金,保证手术室环境良好,维护好手术器械及设备,增加一次性耗材的使用。逐步解决缺乏护士和清洁工的问题,增加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机的风力强度,增加高压灭菌器和不锈钢洗手槽的循环使用频率,并利用最近的环氧乙烷灭菌对手术室的硬件条件进行消毒隔离保护。同时建立急诊清创室,使急诊手术人员的数量得到有效地控制[9]。此外,为了规范手术人员和手术程序,全体进行讨论和总结,并及时反馈更新,制定了固定方案,最终程序得到了医生、护士及患者的好评。

3.3 强化培训

要提高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医生和护士通过赴上级医院进修、参加年会,抓住参观上级医院和专家来门诊部检查指导等机会,学习门诊部外科感染控制管理知识,充分理解门诊部外科感染控制管理标准,对舰队门诊部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找出制约门诊部外科感染控制管理中的缺陷,并开诚布公地与相关人员进行定期讨论,找出原因所在。同时加强门诊室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人轮流进行讲课,课后提问,并进行测试,提高工作人员的临床护理感染控制管理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和其他有关人员的管理水平。此外,舰队医院门诊部对患者进行随访,登记及总结预后,提高对相关外科感染的理解,加强工作人员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学习,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

4 效果

通过舰队门诊部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门诊部对手术室布局不合理、分区不严格的情况进行了改善,让工作流程能够更好的满足外科手术的需求;门诊手术感染的数量下降了近一半,对相关人员的进出进行了有效地控制;手术器械和手术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达到了相应的要求;各项感染检测指标均达到了要求,在舰队门诊部严格控制抗生素滥用情况下,无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病例的出现。

5 体会

5.1 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

外科感染的控制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投入的资金比较大,且不会看到明显、直接的经济效益,在一些地方性的大医院相应的制度也较难落实和执行[10-13]。在舰队医院门诊部进行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多,虽然会造成一定的阵痛,但为了长久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进改革。在思想上要勇于突破传统和改革创新,大胆解放思想,只有做到团结一致,坚韧不拔,才能打破困难,才能赢得舰队领导的重视,最后达到改革的目的。

5.2 因地制宜

在实现舰队门诊部外科感染控制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本舰队门诊部的实际情况,充分评估存在的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排,从易到难,先解决相对容易的部分,涉及相关部门时,要与部门领导进行充分协调,对有困难或重大问题的部分,充分收集存在问题的资料,利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坚持向领导反映困难状况,同时借用上级领导来参观、调研、指导的机会,赢得领导的充分重视,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林志敏,彭文君,冯金妹.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处方药,2014,12(2):115-116.

[2]范晓婷,孙华昌,孟庆慧.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控制问题及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385-4387.

[3]冯继贞,段国方,郑银,等.部队野外驻训期间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军医,2015,58(3):263-264.

[4]马洪香.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管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4):73-74.

[5]李秀萍.中心供应室在控制医院外科感染率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877-5878,5886.

[6]韩艳萍.护理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83-85.

[7]资云海,江云贵.云南部队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6):672-674.

[8]崔淑英.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81-382.

[9]夏建新,胡娟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86-88.

[10]丁雅琼.44家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9):139-140.

[11]张开宝,刘日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