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2:13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1)

1949年3月,殷海光随《中央日报》到台湾,仍任该报主笔、代总主笔,同时兼任《民族报》总主笔。他离开大陆的原因,除了一贯的“反动”外,还有对寄予了重生的希望。他和不少年轻人都天真地以为,丢掉大陆该痛定思痛了。因此,他自称改革派,对政治指指点点。5月12日,殷海光在《中央日报》上发表社论《设防的基础在人心》,说跟随逃台的军政人员为“政治垃圾”,再次触怒了,受到的围攻、批判,并被迫离开《中央日报》,去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

在大陆时的“反动学生”到台湾变成了台湾的“反动教授”,这个转变是重要的。虽然都是在要求大家长放弃专制、还政于民、给人民自由,但他不再以“政府”的一员考虑问题了,他是以在野在民间的身份思考中国人的前途。他加入了《自由中国》杂志社,坚持以笔的力量来对抗言论思想禁制。他以科学方法、个人主义、民主启蒙精神为准绳,批判党化教育、问题等时政,为台湾第一代自由主义代表之一。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2)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指导着行动,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纵观那些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除了他们有着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育艺术外,更因为他们有着比普通教师更为超前的教育观念,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数学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课改新理念的同时,就是要对以往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学习观、发展观、评价观等,进行全面地比较分析,把教育观念统一向新课程。

2.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现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过去,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数学教师可以依赖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等“走向学生”;而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资源的选用,课堂模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机会的提供,考试与评价方式的更新等方面多加追问和思考。惟有对日常教学行为的质疑和追问,课改理念才能在实践中体现,教学活动才能在实践中革故鼎新。

二、三种有效对策

1.增强反思的意识

一般说来,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数学教师的反思意识,首先来自于其强烈的责任心和道德感。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所教的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育;我们面对的不是机械的物体而是活生生的人。因此,绝不能以完成教学内容为自己的目标,而应该把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作为我们的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如何做到“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采取过程性、多主体的评价”作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把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作为我们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提高反思的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是数学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知识基础。缺乏理论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和迷茫也恰恰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自学理论、参加新课程通识和学科培训、听专家讲座、参与校本研究、参加进修和“研修”等形式,主动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使教学反思既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展开,又在反思中去把握理论的实质。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是数学教师提高教学行为反思的能力保障。教育科研与我们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具有辨证的关系。一方面,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科研是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说,“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研究中促使教师获得教学能力的专业发展

3.掌握反思的操作方式和步骤

(1)教学反思的几种操作方式

①写教学后记。新课改后,数学课堂日显丰富与动态,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就非常需要教师课后把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把满意与否的环节和片段、把成功的感悟和失败的体会都及时地记录下来,作初步的思考和简要的分析,为进一步交流与反思提供第一手的素材。

②做案例分析。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教学现象,及时收集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反复的分析与研究,并以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也是反思的一种重要形式。

③观摩他人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观摩各级各类公开课、研究课、优质课,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促进发展。有位特级教师曾说过,我这个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这里的“听”就包括对照自己进行分析和反思

(2)教学反思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发现问题。反思产生于问题,问题来自于我们日常教学行为之中。日常教学中的疏漏之处、不满意之处、无所适从之处、失败之处是问题的来源,成功的教学感悟,巧妙的教学设计,点滴的鲜活细节,也可以是问题的开始。问题,有些是教师自己总结发现,有些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的,有些是同事互助发现的,有些则需要专家指点才能发现。第二步,分享与合作。发现问题后,仅靠自我反思不能有效解决时,还需要他人的帮助。与同事合作,即时交流,相互指导十分重要也很有效。第三步,专家帮助。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地缺少了纵向的引领,同事互助也常常会拘泥于同水复,存在易停留经验层次的缺陷,要把反思上升为教育理论,还需要专家的指点与帮助,进行专业引领。

参考文献

[1]李献新 对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8年,14期。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3)

一 生动再现报人的光辉形象——正面教育

在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报人,他们留给我们很多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在新闻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典型的人物进行生动详细的讲解,再现这些报人的光辉形象,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诸如邹韬奋,邵飘萍,范长江等。

邹韬奋,江西余江人,1895年出生于福建永安。1917年进入南洋公学电机工程系学习,1919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三年级,主修西洋文学。1921年毕业后到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当英文秘书。1923年,受聘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负责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任《生活》周刊主编。“九一八”事变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年7月,他成立生活书店,任总经理。生活书店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者,在全国各地建立了56家分支机构,先后出版发行数十种进步刊物和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1933年1月,他参加宋庆龄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被迫流亡海外。在两年多的流亡期间,他考察了英、美、法、德、意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实现了思想上的升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8月,他回到祖国后,旗帜鲜明地支持“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他的活动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忌恨,他创办的《大众生活》和《永生》杂志先后遭查禁被迫停刊。1936年11月22日,他因积极宣传抗日,与沈钧儒等7人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在上海病逝。临终前,他再次表达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9月28日,中共中央根据他生前愿望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中共领导人也亲题挽词,表示深切哀悼。毛泽东的题词为:“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朱德在挽联中热切地称他为“爱国志士,民主先锋”。邹韬奋,作为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邹韬奋“舍己为公,用他的一支笔为革命利益奋斗一生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里”。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二、深刻剖析报人的负面事件——反面教育

在新闻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还要深刻剖析报人存在的负面事件,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美国报人赫斯特称得上是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

赫斯特,美国报业主。早年入哈佛大学。1887年接办其父的《旧金山考察报》。1895年来到纽约,购进一家陷入困境的报纸,更名为《纽约新闻报》后,增加插图、彩色专刊和大字标题,并以耸人听闻的手法,大量刊登犯罪、灾祸、丑闻等报道,因而被称为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为追逐报纸利润,提升自己的形象:一方面在报纸上大量刊登黄色新闻,扩大报纸销量,引起其他一些报纸的效仿,降低了美国报纸的质量。另一方面,赫斯特意识到战争这种充满激情的题材对报纸发行必然有利,就不失时机地利用美国人的理想主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正义感,也利用了正在发展阶段的美国统治集团迫切需要扩张领土、扩大贸易和国外投资的愿望,极力在报纸上渲染西班牙对它占领下的古巴的暴行,以证明对西班牙宣战、匡扶正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898年,爆发得的美国对西班牙战争就是以赫斯特为主的美国报纸制造战争气氛,煽动战争情绪造成的恶果。转贴于

赫斯特经营报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有更大的政治野心。他加入民主党,利用报纸极力攻击共和党政府。1901年,肯塔基州州长哥贝尔遇刺身亡。《新闻报》为造成轰动效果,竟将此案的责任推到麦金莱总统身上。这一过火的报道给《新闻报》带来了噩运。同年9月,麦金莱总统也遇刺身亡。人们在凶手的口袋里竟然发现了一份《新闻报》,上面赫然登着恶意攻击总统的文章,人们更有理由确信,正是《纽约日报》这种煽动性的文章间接导致了总统的遇害。其他报社见此情景,认为机会到了,一齐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掀起一次猛烈抨击《新闻报》的狂潮从此,这份报纸便臭名昭著,美国众多读者纷纷放弃阅读《新闻报》,致使销售量直线下降,面临倒闭的危险,赫斯特终于受到惩罚了。他不得不将报纸改名为《美国人报》。

三、客观看待报人的从业表现——正反教育相结合

在新闻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客观看待某些报人的从业表现,如黄远生,带领学生一同分析他们所作所为中好的一面和差的一面,做到正反教育相结合。

黄远生,是民国初年著名的新闻记者。原名为基,字远庸,汉族,德化(今九江县)新合乡人。远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时的笔名。1885年1月15日(光绪十年阴历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江西德化(今九江瑞昌市)的一个书香世家。

黄远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其“远生通讯”更是被视为当年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其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的新闻思想,尤其是他提出的“四能说”更是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借鉴。

然而,他的政治立场基本上是拥护袁世凯反对孙中山。1915年,袁世凯于筹备称帝之际,为了为自己造势,极力收买知名人士为之鼓吹。袁世凯看中了黄远生这位名震海内外的记者,便设法想将他揽在旗下。他强聘黄远生担任他御用的上海《亚细亚报》总撰述,黄远生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敢明确表态拒绝。然他到了紧要关头,始终不肯迁就。最终正义战胜了妥协。9月3日,他匆忙离开北京奔走上海。在途中他就在上海各大报刊刊出了《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明确表示反对帝制,与袁世凯决裂。抵上海后,他又在《申报》和《时事新报》上连续9天刊登启事,宣布自己与曾担任的《申报》驻京通讯员及上海《亚细亚报》的撰述,一概脱离关系。但《亚细亚报》在出版广告中仍把他的名字列为总撰述,他只得又在《申报》广告栏连续7天声明与《亚细亚报》划清界限。为了躲避袁党的追逼,他干脆于1915年10月24日乘日轮离开上海经日本赴美。黄远生一到旧金山,当地的报纸便报道中国名记者Yuan-Yung Huang抵美的消息。Yuan-Yung Huang本来是“黄远庸”的音译,而“远”又与“袁”刚巧同音。华侨中反袁的人便奔走相告,说是袁世凯的本家来了。而当地国民党人又恶意宣传,使华侨都以为来的是袁世凯派到美洲鼓吹帝制的亲信。12月25日下午6时许,当黄远生在旧金山唐人街的广州楼内用餐时,中华革命党(国民党改组后的名称)美洲总支部负责人林森指派刘北海从背后枪杀了他,时年不满31岁。黄远生在新闻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我们有目共睹,但他悲惨的结局也值得我们深思。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新闻史课程教学中,我们以这一个个鲜活的报人为鉴,有利于帮助我们职业素养的养成。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4)

最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

 

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xxx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最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记录数量,了解负数的价值;

 

⑴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

 

⑵师叙述,生记录。

 

师:客车到达A站,有8人上车,有6人下车。

 

我校本学期转进学生68人,转出5人。

 

老师8月5日在上个月的基础上续存2000元,8月24日取出1500元。

 

⑶反馈交流。

 

展示学生的记录情况:文字、+、、

 

师:哪种方法能让人很容易看明白其中的数据变化?统一到+、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可以将+称为正号,将称为负号。

 

⑷介绍你知道吗?

 

说明:数学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实大家的这种记录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记载。

 

投影出示,教材第9页的一段话。

 

⑸点明意义。

 

师:其实,在客车到达A站时,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其间数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出仓粮食的数量和入仓的数量的变化也是相反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此相关的数学知识认识负数。

 

二、联系生活,理解负数的意义。

 

1.教学例1

 

⑴每天7:30,中央电视一台都有天气预报。在2006元月的某一天,南京市的气温是零下3度到5度。

 

师: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度?最低温度呢?

 

出示教具(一个自制的温度计),提问:怎样在这个温度计上表示出这天的最高温度是5度?

 

请学生操作,追问:你是从哪儿数到哪儿表示出5度的?零下3度,在温度计上怎样表示呢?

 

让学生意识到表示表示零以下的温度有困难,引出 0。

 

确定0度以后,请学生重新表示出零上5度,零下3度。

 

师:你是怎样数刻度的?

 

⑵说明:2006元月的某一天,最高温度我们是从零开始往上数,因此这个温度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5℃。最低温度是从零开始往下数的,这个温度是零下3摄氏度记作-3℃。

 

⑶正、负数的读写法。

 

说明:+5读作正五,在写的时候只要在5的前面加一个+正号。也可以省略正号直接写5。-3读作负三,书写时先写负号,再写3,符号不可以省略。

 

2.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利用香港的图片介绍摄氏度和华氏温度。学生读出温度,说说是怎样读的。

 

其余的温度让学生自己读,反馈交流读写的方法是否正确。

 

小结:用+5、19和-3、-11、-7区分了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和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

 

3.教学例2

 

⑴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与图片,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海平面,什么是海平面呢?介绍相关的知识。

 

说明: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⑵提问:你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写数,反馈交流。

 

小结:用8844和-155区分了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

 

⑶提问:你能把我们刚才学过的这些数分分类吗?

 

小结板书: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吗?是不是负数?为什么?结合例1和例2的图片理解0与正负数的关系?

 

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练1

 

学生读数,在将相应的数填入圈里。

 

反馈交流,教师:8是正数吗?0该写到哪个圈里?为什么?

 

2. 练一练2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负数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

 

1. 读一读。

 

⑴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5)

教学切入的角度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寻找合适的切入角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对学习内容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基础,顺学而导方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就负数而言,尽管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是一堂起始课,但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相关的生活经验。从课前的调查中发现,全班52人中有35位学生已经认识了负号,能正确读写负数的约占67%;其中有28人能结合生活情境说出负数所表示的意义,约占54%。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笔者把负数的读写作为本堂课教学的切入点。

(一)以点带面,认识负号

【片段一】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负数。课前老师了解到很多同学都在生活中看到过负数,谁来说一说?

生:电梯里地下车库用“负-”表示,这是个负数。

生:电视里天气预报零下5℃写成“-5℃”,这也是负数。

生:我知道如果做减法不够减了,可以用负数表示,比如2减去4等于负2。

……

师:电梯里地下车库表示为“负-”,这个数会写吗?(生尝试写负数)

师:一个数前面写上负号,这个数就是负数。负号的写法和减号一样,但读法不同。

从上述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学生对负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由于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大部分学生已经看到过负数的表示方式,因此负数的读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成问题。这样的切入角度简洁、高效,遵循了学生的现实起点。

(二) 联系沟通,扩充数系

【片段二】

师:请你找一找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负数?

-7 2.5 -5.2 - 41

生:-7、-5.2、-。

师:余下的数我们早就认识了,这些都是正数。正号“+”既可写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想一想,除了这里看到的数,还有其他的正数和负数吗?

生:还有很多,写都写不完。

师:对,正数和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整理正数:2.5(+2.5) (+) 41(+41) ……

整理负数:-7 -5.2 - ……

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一方面巩固并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将负数及时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新的关于数的认知体系。认识正数无需用太多笔墨,学生以前认识的数绝大多数都是正数(除0外),只要简单沟通即可。

二、延长过程体验,夯实知识理解的厚度

数学概念的建构需要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逐步提炼和概括。如果建构过程过于简化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不够深刻,成为“压缩饼干”。对于负数来说,尽管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只是形式上的、肤浅的、感性的。显然,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是不够的。教师需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丰富感知、深化体验,促进对负数意义的本质理解。延长过程体验是感悟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必要前提。

(一)概念建构——丰富感知积累

【片段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正数和负数,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能不能举例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正数和负数的意思是相对的,比如温度计上负数表示零下几度,正数表示零上几度。

生:我觉得是相反的,电梯里“-1”是地下一层,“1”是地上一层。

……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材料,请大家分析一下。

(1)欣欣服装店的财务报表。

日期 收入/支出(元)

11月16日 +2540

11月30日 -5600

(2)两只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3)妈妈的银行卡透支情况。

日期 存入 支取 余额 操作员

20090812

20091106 2000.00

-2000.00

(4)根据气象预报,明天湖州天气情况(如下图)

板书整理:

正数 收入 上涨 多余 零上

负数 支出 下跌 亏欠 零下

师:像这样意思相反的一对量,叫作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数学符号的抽象和数学概念的理解需要丰富的感知积累作基础。教学中,教师首先请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正负数之间的关系,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感悟负数的意义。但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教师需要继续提供更丰富的并具有结构性的感知素材,延长体验过程。这里教师所呈现的几组材料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是他们所熟悉的材料,能够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并激活生活经验与数学概念的联系。同时材料的结构性呈现有利于学生在比较和辨析中认识正负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在联系、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中,学生逐步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二)概念运用——剖析思考过程

【片段四】

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太湖今年5月份的水位高于警戒线1.6米,记作 “+1.6”米; 11月份低于警戒线2.2米,应记作( )米。

生:-2.2。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高于警戒线用正数表示,低于警戒线正好相反,所以要用负数表示。

(2)在某一场足球赛中,德国队上半场丢了两球,记作 -2 分;下半场他们加强进攻连进三球,记作( )分。

生:+3。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丢球用负数表示,进球就要用正数表示,因为意思是相反的。

(3)小军和小华从大树的位置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小军现在的位置记作+200 米,小华的位置记作-200 米。请你猜一猜两人的行进方向。

板书整理:

小军 南 东 北 西 西北 ……

小华 北 西 南 东 东南 ……

师:这么多答案,说明他们的行进方向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什么?

生:他们的方向肯定是相反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现在的位置分别用负数和正数表示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行进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形成概念,又要让学生由抽象到具体,运用概念。在概念的运用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表示,还要进一步剖析他们的思考过程。从上述片段中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从“相反意义的量”这个角度展开思考,促进概念的内化。必须指出的是,学生在阐述思考过程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过于强调使用数学术语进行规范化表达反而会走进“模式化”的误区,淡化意义的实质理解。

(三)概念深化——借助数形结合

【片段五】

师:小红还站在大树底下,她现在的位置你认为用哪个数表示比较合适?

生:用“0”表示,因为小红没动,还站在大树底下。

师:那么“0”算正数还是负数呢?

生:我觉得既可以算正数也可以算负数。

生:我觉得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因为小华向东走,小军向西走,方向相反的时候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小红站着没动,不知道向东还是向西,所以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说得很好。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从图上看,0表示小红站在原地,没有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所以数学上规定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样,可以把我们所认识的数分为几类?

生:有正数、0和负数。

负数的出现丰富了“0”的内涵。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0”表示没有,是最小的数。然而负数的出现使“0”成为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原点),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逻辑上看,确定原点是构成相反意义两个量的前提条件。但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看,“0”的抽象性高于负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体验“0”的意义对于深化概念理解有着重要意义。教学中采用教材上例3的大树图,借助数形结合形象地解释了“0”作为正、负数分界点的意义,有效地突破了难点。更重要的是这幅图为学生呈现了数轴的雏形,构建了完整的有理数系,为后继学习作了有益的铺垫。

三、关注学生差异,把握思维拓展的尺度

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同样是提升课堂效度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教学拓展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同时又能使学生绽放思维的火花,培育积极情感,并为后继学习做好渗透、打好基础。但是,拓展需要把握好尺度。就笔者的观察,课堂拓展部分太难、太偏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学生望而生畏,其效果适得其反。好的课堂练习设计必然是同时兼顾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那么,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更大程度上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呢?

【片段六】

1.比赛用的羽毛球规定了标准质量,4只羽毛球称重,并和标准质量比较后记录为:

①号球 -0.5克 ②号球 0克

③号球 +0.35克 ④号球-0.2克

师:这里的“-0.5”“+0.3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0.5”表示比标准质量轻0.5克,“+0.35”表示比标准质量重0.35克。

师:②号球真的重0克吗?

生:不是,这个“0”表示②号球和标准质量相差0克。

师:也就是说②号球的质量正好与标准质量相等。这些羽毛球中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生:我觉得③号球最重,④号球最轻。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也认为③号球最重,但我认为最轻的应该是①号球。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①号球是-0.5克,也就是比标准质量轻0.5克,而④号球是-0.2克,只比标准质量轻了0.2克,所以我觉得①号球更轻。

师:是吗?我们画图看一看(板书,如下图)。

师:从图上我们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①号球比④号球更轻。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

师: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应该怎样表示?

生: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3.43米,因为它比海平面高8843.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应为-155米,它比海平面低155米,正好相反。

师: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一个非常小的岛国,该国平均海拔高度为+1.2米,表示什么意思?

生:“+1.2米”表示这个国家的平均海拔高度比海平面高1.2米。

师:如果海平面上升2米,以上这些海拔高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变为+8841.43米,因为海平面上升了,海拔高度缩短了2米。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变为-157米,它离海平面更远了。

生:图瓦卢的平均海拔高度会变成-0.8米。

师:为什么变成用负数来表示了呢?

生:本来它的平均海拔高度在海平面以上,用正数表示,现在海水上升2米,它已经在海平面以下了,2-1.2=0.8(米),所以用“-0.8米”表示。

师:你们认为地球上海平面上升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

生:会的,如果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就会上升。

师:看来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真的非常重要。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6)

随着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两岸交流的日益广泛深入,大陆的传统文化和不断提高的科技、教育水平对华侨、港澳台青年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来祖国大陆高校求学的华侨、港澳台学子越来越多,这对招收海外学生的学校将是一项挑战,因为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将会考验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方法。影响管理模式的因素很多,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学校办学水平、学生规模、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甚至经济利益等都会对管理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同一种管理模式由于地方、学校的情况不同也会产生较大差异。

一、海外学生与国内学生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年龄的相同。一般说来,相同的年龄都会有相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大学生的年龄介于17―23岁之间,这个阶段的青年有以下的心理特征:喜爱并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冲动,具有从众心理、逆反心理,容易情绪化,等等。这些心理特征的引导管理只能从思想教育入手,但是必须以人为本,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进行教育引导。

(2)个体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矛盾相同。即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自主性与从众性的矛盾;情感性与理智性的矛盾;稳定性与多变性的矛盾。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由于心理逐步走向成熟,要求独立的倾向日趋强烈,都希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督而由自己作出决定,喜欢标新立异,抵制管理,但是这种独立往往带有依赖色彩。随着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自信心的日趋增强,大学生的行为选择越来越注重自主性,在对待管理的问题上,对教师的教育往往不容易接受,直到他们真正的“内化”以后,才会将“教育内容”作为自己行为模式的一部分。

2.不同点。

(1)生长环境的不同。这包括所受的教育体制思想观念的差别,日常生活习惯的差别,以及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语言表达沟通、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

(2)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这往往导致学生以个人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感。

二、海外学生相应的管理方法

1.坚持以人本,以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为原则对海外学生进行管理。

(1)尊重人。即管理者要尊重学生,将他们放在平等的人格上对待。尊重学生是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待学生要做到表里如一,态度诚恳,使学生认为老师是有人情味的。大学生特别是海外学生来到学校学习,接受管理和教育,尽管有被动的一面,但他们仍旧希望有自由发展的一面,能自主动安排学习和生活。他们不仅想得到同学们的尊敬,而且希望能够得到老师与社会的尊敬和认同。因为社会生活背景的差异,海外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与国内学生有着较大的区别,他们的个性比较强烈,自我意识强,善于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而易忽略别人的感受,所以,管理者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耐心说服和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支持,再自愿地接受管理。在问题上,也应该尊重他们的信仰。

(2)理解人。即管理者将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也就是“换位思考”。理解人,就要想人之所想,感人之所感,只有理解了,才能取得信任,没有信任的管理,教育便无从谈起。理解学生,就是要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困难,也只有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解决了,他们才会信任你,对你说出真心话。海外学生的家庭一般都比较富裕,没有物质上的缺乏,但是相对的,他们的精神生活都比较空虚,很少与家人沟通交流,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他们难以表达情感,很容易做出极端行为。管理者应该多注意他们的感情变化,从理解的角度多对他们进行谈心活动,并且因材施教,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尊重其个性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谈心方式,使彼此的思想与感情得到交流和沟通,使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纽带。因为海外学生个人意识较强,很少进行团体活动,所以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互相了解,加强交流,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3)教育人。教育人,体现在管理中的就是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对于海外学生来说,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即要对他们介绍祖国历史与现状,让他们知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虽然他们没有生活在祖国大陆,但是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教育人,不仅要教育他们的品格,而且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和能力。首先,要教会他们“内省”和“慎独”。“内省”即对自己内心的省视,是一种自律心理,对自我进行评价从而调控自我,提升自我的社会价值,达到自我完善与实现。“慎读”则是侧重于外在行为,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立法”和自觉自愿的“自我监督”。海外学生的个性比较强,展示个人个性的方法也比较特别,比较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判,但是,对于有些行为和言语的社会效应还是必须通过自我调控来适应社会,否则就显得格格不入,无法与其他人相处,无法被别人所接受。其次,要培养他们的“三自”能力,即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三者相辅相成。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大学生的“三自”能力,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

2.着重抓住三个管理环节。

(1)目标导向。大学生的个体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的。目标导向既包括对个体的总目标导向,又包括阶段目标的导向,这也是行为过程管理的一种调控形式。管理者要和学生个体一起共同设计出奋斗的总行为目标,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可接受性,且进行适度分解,并整合大学生个体奋斗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的差距,教会大学生个体自觉地服从集体目标。

(2)行为调控。大学生个体行为应指向管理目标,但无论其行为是否指向管理目标,管理者都要进行调控。管理者在管理中要对大学生个体的特征行为作出满意或不满意的表示,使其行为反应发生变化,主要有强化、弱化、奖惩。在行为修正过程中,强化是当大学生个体的行为指向管理目标时施于他的一种赞许;弱化就是管理者为防止和纠正大学生个体的反向行为而实施的一个刺激;同时要采用渐进式的调控方式,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分解为许多小的阶段,逐步加以完成,以树立大学生个体的信心。

(3)结果反馈。对大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调控后要让信息及时反馈回去,其结果的正反馈对其原有动机(思想)和行为就是一次强化,而结果的负反馈对其不正确动机和行为则是一次调整,因此反馈一定要及时、准确。反馈既可以利用集会形式集体反馈倾向性问题,又可以通过个别谈话、暗示等方式,随时纠正个体的不良行为,促使其个体行为始终指向管理目标。

3.学校方面要加强管理

(1)建立符合学校特色的管理方式。集美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各学院可以分享教学资源,所以,在集美大学就读的海外学生也和国内生一样,可以享受学校内的教学资源。再加上,海外学生是到各学院去就读,而本学院是以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在日常管理和学习考勤管理方面与各学院相配合,从而形成了本身管理上的特点。针对以上特点,在管理上,学院内请一些行政老师担任学院的联络员,每个联络员与固定的几个学院联系,了解相应的海外学生在各学院的表现情况与出勤学习情况。通过联络员的及时反馈,辅导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能够有效地处理问题。辅导员也在各专业内选拔一些学生当主要负责人,担任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传话员和调解员。这些学生必须是在学生中有号召力的,并且能干、能叫得动、有责任心和上进心,既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带头人,又是管理者的得力助手。

(2)加快社会化管理步伐。随着海外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外学生在校住宿、餐饮、安全保卫、日常生活管理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再加上学校海外学生管理干部配备往往较少,学校很难保证为海外学生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但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则不仅会给管理工作带来麻烦,而且会影响到学校的生源和声誉。学校要实施“校园管理校园化,社会管理社会化”的全新管理模式。但海外学生生活管理社会化,并不等于将学生完全推给社会,而是学校和社会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完成管理,把社会上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优质服务为学校所用。此外,要特别加强宿舍管理。由于学生分布在各学院学习,宿舍管理成为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不仅可以从宿舍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氛围、生活状态,而且能通过宿舍管理提高学生的到课出勤率,并且和学生进行较为有效的交流沟通,从而得知他们的思想状况,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引导。

(3)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理顺管理体制的前提下,“管”并不是简单地按照规章制度加以禁止、处罚,而是提倡质量服务意识,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对加强管理很有帮助。海外学生来学习的目的和动机虽然千差万别,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中国和汉语的热爱。他们只身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必然会因为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人生地疏等原因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海外学生管理人员跟他们接触较多,往往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的窗口和最信赖的人,管理人员的主动帮助和热情照顾,很容易在情感上打动他们。管理人员应善于从海外学生的喜怒乐中发现问题,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在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一方面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另一方面在生活和学习上主动帮助他们,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海外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教育、管理学生的同时,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和探索工作理念,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师生互尊、互谅、互动、互励的氛围中,培养海外学生的“三自”能力和民族精神,为他们日后走进社会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7)

有效的信息反馈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结构,在教学重点、难点、细节以及知识的生长点等关键处抓反馈。同时要注重课前信息反馈,提高备课质量;把握课外信息反馈,提高整体效果,全面多层获取有效信息的反馈。只有当历史老师有效掌握和利用了教学的反馈信息,才能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优化课堂结构,抓住关键反馈

高中历史教学要优化课堂结构,首先就要抓住关键环节进行有效反馈。

1、咬定青山不放松——在重点难点处抓反馈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处不仅指历史教学内容的关节点,还指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难点;不仅包括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制度,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还有训练提高学生能力的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只有突破形式的思维障碍,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有的放矢抓反馈,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指导整个教学活动。例如:讲授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重点概念,教师就要重锤重音,设疑问难,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

2、浅处无妨有卧龙——在材料细节处抓反馈

人常说“见微知著”,历史教学亦然。它既需要高屋建瓴,也需要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通过细枝末节,窥探深层奥秘。如在教学《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时,我出示了历史照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于是,我设计提问:“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这样,及时反馈,把学生的思绪引向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

二、变换多种方式,力求最佳反馈

灵活多样的形式是获取最佳反馈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在反馈信息时,我通常采用“望、闻、问、测”四字要诀,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望——察颜观色看表情

一个有经验的高中历史老师,他总是非常注意学生的表情反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一颦一笑,据此科学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学方法和手段。事实证明,如果存在于学生心中的疑窦反馈不出来,抑或是反馈出来而教师熟视无睹,那么,即便你的课讲得多么精彩生动,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2、闻——倾耳细听辨动静

历史老师要充分发挥听的功能,获取反馈信息。一堂历史课从始到终及课前、课后,都要听听学生议论。形式上,可在适当时允许以至组织学生说悄悄话,组织分几个小组讨论等,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口头语言反馈是直接的、容易获得的反馈。学生的回答及学生在教学任务以外发出的语言声响、故意散发出来的捣乱声音以及开小差交头接耳的声音等等,都是历史老师要关注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出现的种种声音甚或杂音,调整自己的教学,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是也!

3、问——刨根问底探真情

课堂提问要体现激励原则,不能拘囿于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而应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部分时,我没有按传统教法直截了当地点明中日甲午海战的影响,而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不少同学提出了诸如“日本为什么要挑起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甲午海战后日本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之类的问题,这些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通过教师点拨分析和师生共同讨论,中日甲午海战对中国的恶劣影响便跃然而出。

信息反馈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环节。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用自己的眼睛看我们的教学现象,并且用我们自己的头脑来对之进行分析”,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循环式的信息反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优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大,2003年6月。

[2]肖川 著《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岳麓书社出版,2005年3月。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8)

1919年爆发后。年仅28岁的陈望道匆匆从日本回国。

回到浙江杭州,经沈仲九推荐,陈望道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担任了国文科教员。他在这里工作了半年多,主要从事国文和国文教育的改革。1919年末,因改革酿成“一师风潮”,陈望道不得不选择了离开。

1920年3月,陈望道接到了邵力子的一封来信,从中得知星期评论社的戴季陶要他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消息,并给了他戴季陶提供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和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于是,陈望道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着手翻译工作。

在1919~1920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报纸上已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著的《共产党宣言》的章节和片段,但还没有一个人把它全文介绍到中国来。戴季陶很想自己来完成这一工作,但又觉得力不从心。因为他认为要完成这本小册子的翻泽,起码得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入的了解,二是至少得精通德、英、日三门外语中的一门,三是有较高的语言文学素养。陈望道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日语、汉语的功底又很深厚,所以邵力子推荐他来完成这一翻译工作。陈望道躲在柴屋内,没日没夜地译书。由于夜以继日地工作,陈望道消瘦了许多。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特地包了粽子,配上蘸食的红糖,给他补身体。过了一会儿,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却见陈望道满嘴墨汁。原来他全神贯注于斟酌字句,竟将砚台里的墨汁当做红糖蘸着粽子吃了。陈望道在花了比平时多五倍的工夫后。终于在1920年4月底完成了翻译工作。

5月,村里人进城,给陈望道捎回来了一封电报:星期评论社邀请他到上海担任该刊的编辑工作。于是,陈望道带着翻译完的译稿来到上海。到上海后,住在三益里李汉俊家,并把译稿连同日文版、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交给了李汉俊校阅。李汉俊校完后又给陈独秀再校,最后由陈望道改定。原准备在《星期评论》上连载,但该刊因进步倾向被当局发现后勒令停办。直到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共产党宣言》才由又新印刷所以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得以出版。此书首版仅印1000册。全部送人。因为8月版《共产党宣言》的书名错印成《共党产宣言》,所以9月再版重印1000册。同时把书名改正过来。

由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继又新印刷所之后。平民书社、上海书店、国光书店、长江书店和新文化书社等出版单位又相继大量出版《共产党宣言》,到1926年5月已是第十七版了。1938年,上海新文化书社又出了再版。在陈译本出版10年后,华岗的译本于1930年由中共地下出版机构上海华兴书局出版:成仿吾、徐冰的译本则在陈译本出版18年后,于1938年8月由延安解放社作为“马恩丛书”的第四种出版。

陈望道首译的《共产党宣言》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思想理论上的准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20年8月在上海读到了陈泽的《共产党宣言》,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对陈望道说过:“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共产党宣言》流传到国外,对当时在国外勤工俭学的青年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邓小平就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读到《共产党宣言》的。邓小平曾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参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工作

1920年5月,陈望道应星期评论社邀请到达上海。当时,李汉俊与戴季陶、沈玄庐一起负责《星期评论》的编辑工作。此前,陈独秀从北京来到上海,也住在附近。陈望道、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因为都住在法租界,经常在一起交谈,越谈越觉得有组织中国共产党的必要,于是,组织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会吸收的成员,起初比较宽,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加,没有纲领,会员入会没有成文的手续,但后来就严格了。开始参加的人有陈独秀、李汉俊、沈雁冰、陈望道、李达、邵力子等,以后又吸收了沈玄庐、俞秀松、施存统等,总共不到10个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对外的公开名称,内部叫共产党,有组织机构,有书记。陈独秀任书记,陈望道任劳工部长,陈独秀、陈望道、李汉俊等为研究会核心。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后的活动,主要是组织工会和编辑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最先组织的是纺织工会和邮电工会。邮电工人有点文化,所以先把他们组织起来。参加工会的大部分是年纪大的工人,也有部分青年工人。租界里的流氓经常来捣乱,所以就让一位青年打进工部局,一有动静就可以知道,便于对付流氓。由于工人的文化程度低,组织工会后不大用文字宣传,主要是口头宣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后,陈独秀任主编、陈望道任编辑的《新青年》就成为研究会的刊物,办公地点就在研究会所在地的楼上。陈望道采取了“把新的放进来,把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放进来”的办法,对《新青年》进行了改组。他在《新青年》开辟了一个《俄罗斯研究》专栏,刊登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翻译文章。同时,还通过邵力子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拉了过来,进行游击性的战斗,如刊登陈望道翻译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等。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地点在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所在地。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杨明斋、俞秀松、施存统、沈雁冰、林祖涵、沈泽民等,陈独秀任书记。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也组织支部(或小组)。1920年下半年陈独秀去了广州后,陈望道为书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这个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实际上成为全国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在办刊物、办学校和发动工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办刊物方面,1920年9月后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正式成为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成为党的机关刊物后,斗争的对象主要是张东荪的《时事新报》和胡适的《努力》。胡适反对《新青年》从北京搬来上海,也反对《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一次胡适来上海,郑振铎请客,胡适坐在陈望道旁边。郑振铎为陈望道作介绍,胡适说“认识,认识”。其实陈望道并不认识他,只是“不打不相识”而已。对张东荪的《时事新报》,陈望道采取的斗争方式是:他办一个什么专刊,《觉悟》上也就办一个与之对垒。《时事新报》上常有许多女士写的文章,《觉悟》上也就出现许多女士的作品。除了《新青年》和《民国日

报》副刊《觉悟》外,为了在工人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当时还办了《劳动界》和《共产党》月刊两份杂志。陈望道参与了这两份杂志的编辑工作,并且在《劳动界》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办了一所青年学校和一所平民女校。青年学校当时称外国语学校,实际上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所在地,地点在明德里。刘少奇、柯庆施就是从那里毕业的。陈望道是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时的负责人之一。平民女校是为收容因反对“三从四德”而从家庭或学校逃出来的青年女子开办的,丁玲就曾是平民女校的学生。陈望道白天在大学教书,晚上就到平民女校去上课。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当时的工运工作是启蒙性的,边学习马克思主义边做工运工作。初期的工运,主要是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支持他们搞经济斗争。通过为工人办的刊物《劳动界》进行宣传。身为劳工部长的陈望道,在1920年11月21日领导成立了上海机器工会。邀请陈独秀到会发表演说。同年12月,上海印刷工会也宣布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还在群众中进行宣传鼓动工作。1921年的新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决定到外面去拜年。给每家每户分发贺年片。于是,由陈望道起草了一首鼓动劳苦大众起来反对剥削者的《太平歌》,印在贺年片的反面。正面则写有“恭贺新年”四个大字。一共七八个人全部都去。陈望道他们这一路去“大世界”和南市。沈雁冰、李汉俊、李达都参加了。陈独秀等人另一路。两路都是每家送一张贺年片。人们一看到贺年片就惊呼:不得了。共产主义到上海来了。

出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首任书记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刘上海,与上海早期党组织成员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取得联系。经过几次交谈,他们一致认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尽快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李达、李汉俊、陈望道与陈独秀、联系后,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随即写信通知全国各地党组织选派代表出会,就此开始了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在筹划召开会议所需经费时,因李汉俊和陈独秀闹矛盾,陈独秀到处写信诬称李汉俊出面、陈望道幕后策划,要夺他的权。陈望道要陈独秀对事实予以澄清,并公开道歉,但陈独秀不肯。为此,陈望道虽然被推选为中共一大代表,却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7月23日。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13人汇聚上海。从7月23日到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担任书记,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中共一大后,陈独秀以中央局书记的名义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要求上海、广东等地建立区执行委员会。11月,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成立,陈望道被推选为书记。

1922年1月15日,陈望道出席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在宁波会馆召开的“德社会学者纪念会”,并发表演说。为纪念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104周年。陈望道于4月23日随同陈独秀前往吴淞出席中国公学马克思学说演讲会,并在会上发表了演说。5月5日。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在北四川路怀恩堂举行纪念会,陈望道又偕同沈雁冰到会发表演说,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7月16日到23日,中国共产党为制定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李达、蔡和森、高君宇、王尽美、邓中夏、施存统、李震瀛、杨明斋、陈望道、项英等12人。代表党员195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蔡和森、、高君宇当选为中央委员,邓中夏、向警予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中共二大后,因为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依然如故。陈望道正式提出辞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职务。1923年8月5日,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代表中央出席会议。在会上,建议对陈望道、邵力子、沈玄庐的态度应该缓和。这是针对一些青年党员因不了解陈望道而对他有过激言论才提出来的。还建议把陈望道等编入小组。

后半生专心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9)

1.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左宝贵与平壤战役;邓世昌与黄海战役;旅顺陷落;丁汝昌与威海卫战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思想教育:

(1)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2)在战争中,以左宝贵、邓世昌等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3)进一步认清政治制度的腐败是导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4)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能力培养: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媒体使用

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所需的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集成一体(一张CD光盘)。同时,学生也可参与多媒体操作(人机交换),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动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工具:586计算机、转换卡、大型背投、音响。制作教学CD光盘所用软件:VB软件。

教学构思

1.本课教材共分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三个子目。为使学生对甲午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教学设计上做了变动,教学线索安排如下:

战争起因经过结果影响启示

2.根据以上线索,重新组织教材并适当再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利用计算机显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出示伊藤照片),当他把这副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出示李鸿章照片),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当这副对联在屏幕上显示后,提出问题:(1)对联中哪句话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状况?

(2)“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惨败,只得“玉帛相将”,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这副对联的引用起到了以趣引思的妙用。

2.战争起因。

教材中对战争的起因只提到朝鲜东学党起义。作为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应对战争起因的深刻背景略加补充。

教师概述:日本原是封建落后国家,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起近代化国家,具有极强烈的对外扩张欲望(出示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说明它野心勃勃的侵略计划)。接着提问:“大陆政策”中日本政府曾做过哪次尝试?学生回答: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台湾,虽未得逞,但却尝到了甜头。教师进一步阐述:特别是中法战争造成的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更加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于是加紧扩军备战(出示日本扩军备战图表),到1892年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根据以上叙述,提问:对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学生自然就能得出结论,即这场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只是利用朝鲜爆发农民起义这一事件找到借口挑起战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目的是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3.战争经过。

战争经过为: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大战役、威海卫战役。可利用计算机演示,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每个战役的特点。

(1)平壤战役。在屏幕上闪动平壤城并出现左宝贵照片。平壤陷落后,闪动朝鲜版图和清军防线,以此说明朝鲜被日军占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清军防线岌岌可危。

(2)黄海海战。利用录像提供实例。根据录像内容回答三个问题:谁先退出战场?谁胜了?李鸿章的命令及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学生回答时可在屏幕上闪动威海卫和黄海,突出地理位置,使学生清楚认识到清军失去黄海制海权的严重后果。

(3)旅大战役。在屏幕上用箭头自动前进的方式演示日军侵犯路线,特别强调九连城、花园口、大连、旅顺几个地方。出示几幅百年前由随军记者拍摄的照片,这些资料真实地再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

(4)威海卫战役。此部分可通过CD教学软件放映录像方式学习。至此,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军败局已定。

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战争场面,用时将近15分钟,效率高,密度大,内容丰富。学生既明确了概念,掌握了要点,又启动了思维,深化了知识。

讲究战争经过后,教师话锋一转,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让学生去思考探讨,得出较全面的结论。然后在屏幕上打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如此腐败的清王朝,此战岂能不失败?失败了就要“玉帛相将”。两副对联前后呼应,为教学内容增添了色彩。

4.战争结果。

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学生讨论热烈,思维活跃。如有的学生认为一旦割辽东半岛必然会威胁北京,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大量举借奴役性的外债,从地理位置上分析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开设工厂给帝国主义国家带来的利益等等。

讨论结束后,在屏幕上显示两条阅读资料:(l)《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 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2)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可提问学生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适当地补充史料,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以上观点不完全正确。李鸿章大办洋务,开办军事工业,也有抵抗外国侵略的一面;《马关条约》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使学生理解得更深刻,再在屏幕上打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诗:“台湾岛已割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样,将对联、诗句精心贯穿在教学内容中,利于把教材讲深、讲透、讲活。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10)

多媒体教学使图片与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化,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以形象生动的文字、声音、图像来再现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投影仪、电子计算机,构建成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教学设计新模式,把书本的静态描述变成动态的多媒体教学,使形、声、图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会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用传统教学手段讲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问题,不仅耗时多,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少,而且抽象的内容也难以令学生产生兴趣并掌握知识;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重现生动传神的历史画面,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如讲《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当讲到商代青铜器时,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各种青铜器的图片,使学生通过对青铜器的观察,总结出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高、工艺水平精、种类繁多的结论。

多媒体教学动感性强

将课文中的人物通过“动感”形式显现出来,这种动感可以通过历史课件、影视作品、动画等方式呈现出来,使课堂教学直观生动、新奇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给学生以整洁、美观之感,从而激发起他们追求美、描绘美、创造美的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使学生受到来自历史的美的感染、熏陶,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11)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2-0091-04

[基金项目]桂林市教育规划“十一五”课题(2010A-22):《教学风格:对一位幼儿教师的叙事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美兰(1976―),女,广西平南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教师。

一、幼儿教师教学风格的意义

幼儿教师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的学前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观点、教学技能技巧、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教学风貌。[1]教学风格是凝聚幼儿教师的理想和教学艺术的长时期劳动的独创性成果,是教学活动中宝贵的资源,对幼儿、教师及教育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幼儿是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有着绚丽多彩的梦幻的社会人。他们活泼好动、充满朝气、富于想象。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影响下,当幼儿带着一种好奇和激动的心情进行探索时,他会在学习中体验到探索的喜悦、合作的快乐,这种情感伴随着幼儿的惊喜、快乐、自信的情感世界,构成了幼儿成长的重要部分。

(二)教学风格是教师成为“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及其专业成长的前提和必由之路

教学风格使教师在教学中达到一种“如鱼得水”的境界,让其看到了教学的本质、幼儿的特点、教育的内涵、职业的要求等;在平凡的教学活动中,感受着生活的内涵、生命的真义、存在的价值、人生的使命,从而使自己明白更多教育的道理。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教学风格的形成是幼儿教师成为“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及其专业成长的基本前提和必由之路。

(三)教学风格使教师和幼儿在教学中得到分享

对教育来说,教师的教学风格让教师和幼儿在教学中得到分享。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分享主要指教师和幼儿替代性地置身于对方,在教育活动中所获认识、情感等的“换位”体验,以相互促进。它有两个层面:第一,“教学相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是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学习者,而且首先是作为一个学习者存在的。真正的师幼互动,是教师在教学中与幼儿思想碰撞而产生灵感,是教师和幼儿双方发自内心的相互欣赏和肯定,是教育过程中师幼的共同成长与提高。第二,“共同创造”。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虽受到教育规律和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他能主动地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自己的客观因素,对教育活动做出最佳的选择,使之促进师生的发展与完善。这就是创造,是教师对自身、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的创造。[1]

二、幼儿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一个优秀教师的诞生并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爬摸滚打、扬长避短,才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幼儿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模仿――探索――创新――形成”这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教师由蹒跚学步的模仿者,到丢开拐杖的探索者,再到初步成型的合格者,最后走向自成一体的教育家。

(一)模仿阶段

在模仿阶段,教师主要以“新手”的身份出现。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模仿是必经的阶段,“‘摹体以定习’,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模仿,新教师才能逐渐熟悉教学过程,掌握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与方式方法,适应教学过程”。[2]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模仿成分较多,创造性成分几乎没有。

(二)探索阶段

在探索阶段,教师主要是独立开展教学工作。在模仿和适应阶段之后,教师已能摆脱对他人教法、他人经验、教参书等的束缚,而开始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自身优势等的理解与认识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这一阶段教师从模仿中脱颖而出,从模仿教学到尝试教学过渡,是创造性教学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教师开始对自己已有的教育理论和经验进行反思,开始思考自己教学的特点与定位,开始规划自我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追求。这一阶段虽然他的教学风格还不稳定不成熟,但是,重要的是他在反思、在探索、在进步,这就是教学风格形成阶段中教师独立探索的意义。[3]

(三)创新阶段

在创新阶段,这一阶段教师是以教学风格的初步成型为特征的。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教师的教学活动已经形成具有个人独特魅力的风格:他的教学出现了创新与活力,具有了显著的个性特征,具有了其自身创新独特的韵味。孩子崇拜他,家长认可他,同事欣赏他,而他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也充满了信心。这一阶段,教师成为了教学艺术的自觉追求者,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他人,他体验到了创新的自豪和快乐。尽管他的教学风格还不稳定,还只是雏形,但是,他已经朝着“专家型”教师的奋斗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四)形成阶段

最后,在形成阶段,教师的教学风格呈现出稳定的特征。这一阶段,他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带上了浓郁的个性特征及艺术风格,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教学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至此,教师的教学风格已经成熟。教师以稳定一贯的教学风格显示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达到的自由境界,反映了教师对自我的一种高度认识。它表明:“教师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特征和审美要求的一整套方法体系”。[4]

三、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有效策略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有效途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在模仿别人的教学中提升自我

在独自模仿阶段,教师是以“新手”的身份出现,在观摩别人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反思,提升自我。在观摩、反思别人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提升自我教学能力,是个体教学风格形成的基础。人在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认识的对象和自我实践的对象,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心灵从来不满足于单纯的成果,必须要回到他自身,问他自己的内心生活得到了怎样的收获;因为他不能不把这一内心生活视为目的,与它相比,其余的一切都是次要的”。[5]只有达到了这一水平,人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由此可见,一方面,幼儿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要以教师的自我意识觉醒为前提;另一方面,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教师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使教师能够自觉、能动和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工作,进行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二)在探索阶段中加强对日常教学的实践反思

日常教学的实践反思是个人教学风格形成的主阵地。“思之不慎,行而失当”的反思思想人类早就有之。“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扪心自问”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自我反思促使教师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教学改革,它使得教师由重复走向创造、由模仿者走向独自探索的实践者,进而改变单调沉闷、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不断生成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索的过程中渐渐让自己从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和变化多端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更适合自己个性与理论的教学模式。

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主动思考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自主性的过程。反思使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视角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积极的批判,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此时反思与研究成为他的一种专业的生活方式,成为他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日常教学对教师及幼儿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意义的整体。在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师行为、幼儿行为及教学环境的设置都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中众多的隐性教学因素,如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等构成了千姿百态的课堂教学内容,并为各个评价主体提供了不同的评价角度。这时教师应及时有效地捕捉教学活动中能够引起反思的现象或事件进行反思,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幼儿的表现等进行理性的分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的反思可以加快幼儿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过程。我国著名的教育者叶澜教授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了3年反思可能会成为名师。[6]所以说没有有效的反思就没有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形成个体独特的教师教学风格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日常教学实践反思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形成的主阵地,是教师反思的重点。

(三)在形成阶段要形成自己的个人理论

形成个人理论是个体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教师个人理论最终要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因此能比较全面、动态地承载和体现教师个人的成长状态[7]。适宜的个人理论的形成是个体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有助于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专业成长。教师的教学风格是独特而富有个性、是独创而不可模仿、是稳定而一贯的,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的一种教学境界。教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其教学就会得心应手。但这毕竟属于经验型教学,尚缺乏凝重与鲜活充盈的教学思想。也就是说,教师要想形成个体的教学风格,必须进一步提升经验,从理论层面上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理性科学探索,尝试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征和审美要求的方法体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到了上述境界,就标志着教师的教学风格已经形成,这时的教师已经具有较深刻的思想,较厚实的理论以及卓越的实践。[8]这是教师个人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最高境界。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个人理论的形成过程也是教师长期教育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是个体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只有形成一定的个人理论,教师才能以其鲜明的特色自成一派,才真正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四)将个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独创一格

在成熟阶段,教师的教学风格呈现出稳定一贯的特征。良好的成熟的教学风格能使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提升。这一阶段,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自身特点,明确自己的个人理论,反复进行教学实践,找出规律,形成具有自我特点的教学风格。这时,教师的教学达到了成熟迷人的境界,表明教师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特征和审美要求的一套方法体系,终于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智慧人生―特级教师教学风格个案研究[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5.

[2]张武生.当代中国教学风格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3]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4]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吾国珍,余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