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4:40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1)

1-4月份,街道完成新上技改投入1.4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5.3亿元,利税7亿元,工业增加值23.9亿元,销售收入81.3亿元,实现税收入库3__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75万元。主要工作措施:

(一)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始终把抓好经济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以华盛江泉天地牌墙地砖改造、三元管业油气钢管、东星公司甲醇、森罗园食用菌种植及液体肥料等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华盛天地牌墙地砖改造项目总投资1亿元,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9月份投产,可年增产值1亿元,1-4月份,华盛实现销售收入35.48亿元,实现利税3.07亿元,完成自营出口创汇700万美元;三元管业油气钢管生产线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一期工程已于5月上旬试产;东星公司甲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基本完成,项目占地正在协调中;森罗苑食用菌种植与液体肥料项目已完成有机农业研究所建设,与韩国京畿道风险协会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华盛总投资5亿元的江泉大厦已完成土建工程,预计20__年上半年可全部竣工。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一流宜居环境。一是大力实施旧村改造。目前韦姜屯、连泉庄两个村的旧村改造一期工程已结束,完成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于泉庄金昊小区土建工程已完工。朱陈西、朱陈东南、朱张桥河北、沟东四个村的旧村改造方案已经区城建领导小组研究通过,正在进行规划,近期可望开工。二是搞好道路改造。今年计划对工业路、文化路西段和文化南路三条道路进行改造,总投资290万元,改造路面4.7万平方米。目前文化南路正进行路基清理,地面附着物拆迁已完成;工业路和文化路的改造正在进行规划和资金筹集。三是全力配合南环路建设工作。完成拆迁265户,拆迁面积4.6万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10万方,兑付补偿资金1110万元。四是积极搞好污水管网建设拆迁。涉及10个社区,目前已有8个社区全面完成拆迁任务,闫泉庄和朱陈西社区的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共拆迁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清理树木5.2万棵,兑付补偿资金208.2万元。四是深入开展罗四路综合整治。对区里确定的7个重点整治项目,每个项目安排一名班子成员进行包促,目前均已取得较快进展。

(三)注重办实事求实效,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从群众最关心的社会治安、污染治理、计划生育等焦点问题入手,强化措施,务求实效,把为群众办实事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推进治安保险工作,目前已完成29个社区警务室的建设,完成24个社区的保费收缴工作;全力搞好污染治理,抓好《20__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落实,4月份以来拆除废弃烟囱29根,拆除小造纸5家,停产治理造纸化工企业2家,改造建陶企业6家,停电治理3家,改造一段式煤气发生炉14家,特别在迎接国家环保总局检查中,街道两委班子成员加班加点,“5.1”期间没休一天假,确保了治理工作的成效;深入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整治活动,较彻底地清理了各类尾子,为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极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86;投资200万元建成金和桥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搞好劳动力就业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山后、参茬窑、窑汪崖等9个社区改造了自来水,总投资103万元,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朱陈西南社区投资110万元,对社区内10条道路进行了改造和硬化,投资40万元,安装路灯80盏,对社区主要道路全部进行了亮化,今年以来全街道有16个社区整修了道路,新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明

显改善。

二、下一步打算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2)

一、规划先行,全力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好的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广泛进行调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组织外出参观,认真借鉴外地经验,为做好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规划中,我们立足高标准,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年实施。在《__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十二图二书”的基础上,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__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镇28个行政村村庄布点规划全面完成,并对关山示范村总体规划及__工业项目区、莲花路等重点路段进行专项规划设计,力求体现“因地制宜,各富特色”。同时,对于重点发展而又无力建设的地段暂辟为街头绿地,坚决防止低标准重复建设,确保建设品位,着力塑造特色。

二、提速前进,大力发展新经济

建设新农村,经济是支撑。我们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实现生活宽裕目标的重要抓手,做到特色农业强基础,工业经济谋腾飞。20__年,实现财政收入9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我们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根据__的优势,在南部山区建起以岐山、下山为代表的经济林果基地,中部丘岗地区形成以关山、团山为代表的木材加工、煤炭中转及园竹生产基地,在北部畈区发展以迎岗、双圩为代表的生态养殖基地。一年来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涌现出迎岗村中寨生猪养殖、岐山方茂贵板栗园等规模较大的基地13个,年效益在7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精米加工等龙头企业,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效益。牢固树立工业兴镇富民的理念,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建立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努力营造亲商、惠商、安商氛围。加快__工业项目区建设,搭建加快发展新平台,取得良好成效。几年来,先后吸引上海柏运箱包、安徽钱楼铸业、腾达金属材料、金利羊毛衫等12家企业投资__。去年全镇引资额达4140万元,仅钱楼铸业就实现产值1.2亿元,上缴利税700多万元,不仅拉动了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增加了就业,带富了群众。

三、夯实基础,着力培育新优势

一是实施“村村通”工程。抓住政策机遇,宣传发动群众,规范筹资筹劳,完成龙头、莲花等6个村16.5公里的水泥路修建工程。二是加快城镇建设。坚持新街开发与老街改造并举,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加大投入,硬化莲花中路,开发光华西路,打通新老105国道,推动平行道建设。在全镇主干道安装路灯,实施亮化工程。目前,配套齐全的光华路、莲花路,功能齐全的农贸大市场、小商品市场,不但成为展示__崭新形象的亮点,而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规范经营管理。为加大投入,我们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建设,在成功进行8次国有土地出让竞拍基础上,又将莲花北路建设权整体拍卖,所得资金全部反哺城镇建设。为强化管理,镇成立市容分局,配备车辆等设施,开展环卫、城管等工作,签订“垃圾袋装”和“门前三包”协议,镇区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明显。

四、多措并举,努力创造新生活

新农村建设贵在一个新字。农村旧貌换新颜,农民兄弟笑开颜。为此,我们广泛开展以“三清”、“四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努力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尤其是对农村“六小工程”之一的沼气工程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抓好涉及15个村的“一池三改”示范工程,其中九棵村南官楼村民组还改造了卫生间,20户居民用上了太阳能。截至目前全镇沼气工程共完成800口,受惠群众达3200人。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广电、科技等事业。把文化当作产业来发展,经济上大力支持,创新上大力扶持,目前全镇文化资产达300万元,年创收30万元;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漫流河》文学杂志定期出刊,文艺演出队长年活跃在田间地头,电影队每年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20多场,科普小组经常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全镇30个村(街)都能收看到中央及各地方台近40套电视节目,确保党的声音在全镇6万多人中间传颂。20__年元月,全省“电视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在__举行,极大地鼓舞了全镇人民,增强了构建和谐乡村的动力。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3)

(一)抢抓机遇,把握先发优势。近年来,__抢抓各级支农惠农的大好机遇,切实统筹城乡发展,争取国家投入和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完了方家畈等四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被评为全省“五好乡镇党委”、“文明乡镇”、全省卫生乡镇,是__市唯一夺得全省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楚天杯”的乡镇。今年,__镇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__村被__市、__等5个村被__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我们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上,将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把握先发优势,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抢抓总投资近亿元的国投__、__土地整理和省投__高产农田示范项目以及花庙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__的大好机遇,将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到的农户搬迁、土地平整、沟渠和道路配套建设规划与其覆盖的1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加快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抢抓党的惠农政策、各级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的机遇,争取路、渠、“三改一建”、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资金落户__。三是抓住省“百镇千村”项目的大好机遇,加快小城镇提档升级的步伐,扩大集镇容量,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城镇化率水平。(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和__的际,我镇新农村建设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十年出成果”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把__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强镇、化纤纺织工业新镇、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__年)为打基础阶段,主要是抢抓国投和省投土地整理项目和高产农田项目(1亿元)以及20__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0万元)机遇,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从各方面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好头、起好步。第二阶段(20__年-20__年)为突出重点、试点示范阶段,在全面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__、方家畈、__、杨山、袁码头等12个村的试点示范工作。第三阶段(20__年-20__年)为全面推进阶段,在全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在20__年全镇60的村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安康、设施配套、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目标。第四阶段(20__年-2015年)为深入提高阶段,努力提高全镇新农村建设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三)实事求是,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到20__年,全镇社会口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以上、年均递增7.57,其中农业产值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0.8;粮食产量稳定在6.7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60元,年均递增8.3;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60以上的村达到__市级卫生标准;100的村级主干道达到国标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60以上的村达到文明村标准;100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建设标准。公共服务条件有较大改善,村容明显改观,乡风和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二、精心部署,细化措施快发展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4)

行者街道办西河村东南与临潼城区相连,是规划中的临潼新区所在地。下辖四个自然村,十个村民小组,592户,人口245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423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分别由5人组成,共7人交叉任职。全村现有耕地2450多亩,人均耕地一亩。XX年年人均纯收入4989元,其中主导产业是蔬菜和石榴,桃等小杂果,种植面积1840亩。

2010年西河村育龄妇女423人,其中0孩10人,1孩149人,2孩238人,多孩26人。

二、建立健全领导班子

我村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宣美西为组长、支部书记焦军为副组长、村委会四个委员为组员的西河村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民小组长担任各村民小组的计划生育中心户长,同时设立了西河村计划生育专职副村长,共同抓好西河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发展、和谐计生”的新思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切实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优质服务能力,以促进人口以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持续发展。

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一年来,村委会多次召开计划生育专题会议,传达上级有关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思想认识上的提高,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力从思想上、政治上提高广大村民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搞好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计生工作摆上村委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以确保我村计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计生工作开展情况

1、搞好阵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西河村新农村建设,成立了西河村计划生育活动室、西河村人口学校和西河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坚持制度计划上墙、计生政务公开、计生卡表到位、资料记录齐全,按照“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标准要求,努力创造一个更具人性化,处处体现出温馨、和谐、舒适、美观,真正成为育龄群众的健康家园的良好环境。

2、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

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维护家庭幸福美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广泛发动群众,努力营造浓厚氛围,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计生专干经常了解情况,及时掌握全村所有人员的异动情况、育龄人员婚育状况的变化及家庭成员的变化,对育龄妇女进行及时管理和服务、防止出现漏管对象。努力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突入,确保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坚持“三为主”的方针:宣传教育为主、避孕措施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普及常识,提高全体育龄妇女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3、倡导新的生育文化观,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利用多媒体,开展计划生育婚育文化宣传,学习人口理论知识和国家政策,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利用大小会议向广大村民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对育龄妇女进行“优生、优育、优教”的宣传和避孕节育知识宣传;进一步规范随访程序,积极探索流动人口避孕药具管理服务新模式,定期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培训,不断转变服务观念,逐步实现了由孕后服务向孕前人文关怀转变。对更年期妇女给予卫生保健指导,使每个更年期妇女都能以良好的心态度过这一人生的多事之秋。

4、充分发挥计生领导作用、寓宣传教育和服务于各项活动之中

2010年,西河村共有育龄妇女423人,其中女性结扎257人,上环144人,药具1人。2010年生育29人,计生手术29例,全年妇女三查4次。组织了2次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并做好随访服务工作。对生活困难的5户村民采取扶贫帮困措施;1户1人次享受了国家奖励扶助政策,47户126人享受了合作医疗减免,独生子女保健费已经上报,1人次享受了中考加分。组织女职工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并保存好各种活动资料及图片、活动记录。

5、加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办事

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计划生育法》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组织村民进行《条例》的学习,并将其中重要条款释义发放到每个村民手中,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使人真正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是利国利民利家的大好事,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让实行计划生育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

6、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

开展对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查验、免费服务卡发放、面对面宣传教育、跟踪随访及药具供应和出租房的管理等工作。扎实开展流动人口管理,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优惠、救助等服务,2010年西河村流入人口26人,流出人口12人。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5)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好先行

xx市人民政府

xx,古称xx,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有积淀深厚的优秀文化,更有筑路架桥、导河设渡的传统美德。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把交通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导型基础工程,党委高度重视,政府具体实施,各行各业支援,群众踊跃参战,交通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在全省一路领先,创造了10项全省第一。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8881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新增里程15626公里,干线公路1125公里,高速公里程达到217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63.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占公路总里程86.6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占总里程15.78%;公路晴雨通车里程占公路总里程96.7%;公路绿化里程占总里程86.7%。全市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干线公路为支撑,地方公路为网络的交通大格局。

在交通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在交通部和省厅领导的关怀支持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养管,结合xx实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将做法和体会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确立全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路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公路、基本通油路。进入新世纪,在省交通厅特别是xxx厅长的关怀支持和精心策划下,xx市提出争先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公路发展上实施四大理念创新:

一是提出“三网并重”,率先在全省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的新目标。具体目标体系为“出省赴并高速化,市县之间二级化,农村公路网络化,公路管理智能化,市区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同时对公路网密度、高等级公路比重、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公路管理信息化程度提出具体要求。经几年努力,交通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基本达到计划,各项建设指标在建设中略有调高。应该说,率先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为xx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xx经济在全省争先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交通保障。

二是提出“人性化建设小康社会交通”的新思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市委、市政府迅速调整公路发展指导思想,适时提出“人性化建设小康社会交通”的发展理念。具体就是在拟定规划、组织实施中,根据GDP每上升1个百分点,交通客运量就要上升0.7个百分点,货运量就要上升0.4到0.5个百分点。动态化的设计规划公路交通发展。将公路交通发展纳入小康社会建设总体目标,经济发展和公路发展两个指标一起定,两个任务一起下,并将公路交通发展,列入各级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

三是确立建设是发展,养管也是发展的新观念。我们明确提出,修路,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养管,是巩固和提高生产力。摒弃重建设轻养管的旧观念,倡导建、养、管并重的新思维。养管不仅出政绩,养管更重要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属于节约型建设。认识是行为的先导,通过对养管新观念的认同,养管工作真正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市、县纷纷出台规范性文件,各级领导以公路养管为己任,将公路养护管理放在心上,拿在了手上。

四是提出“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的新概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市委、市政府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公路建设力度,强化了现有公路的养管工作,两年鏖战,在全省第一家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通客运班车。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公路的效应也进一步得到释放,正如国家交通部李盛霖部长讲的那样,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我们说,农村公路建设,涉及动员群众和人、财、物的管理,又极大地促进农村“管理民主”。

二、坚持管理创新,用科学管理全面助推和谐交通

在管理上,我们主要抓了建前、建中、建后三个管理环节,为建设和谐交通、和谐公路保驾护航。

1、建前创造良好、宽松的建设环境,确保公路建设一路绿灯,水到渠成

公路开工建设前,我们提出管理提前的观点,管理提前了,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用低成本或零成本换取较大的养管效益。工程未动,管理先到。在xx高速xx段建设中,在国道xx线、xx线改建中,在县际油路建设中,在地方公路xx公路建设中,我们都采用开工前路政、交通综合执法大队首先进入的办法,沿线张贴布告,标定建设红线,清除障碍建筑等。同时,在市政府的协调下,交通、公路部门和地方政府签订建设协议书,公路路基路面建设归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公路施工环境、红线内土地使用手续、附着物清理、地方材料定价以及建设后的环保等,由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十五”期间是xx公路建设的最佳发展时期,没有因施工环境不良而影响施工的。

2、建设中强调制度管理,确保工程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建设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还对此后的养管工作产生极大影响,抓建设质量,也是我们管理工作提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建设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与此同时,建设中我们还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标准,提高施工质量,以建促养、以建保养搞工程。我们把系统论、控制论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贯穿施工全过程。从而使侯运高速,建成了全路最佳路段;干线公路改造的237公里县际油路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实现了“三年不小修,五年不中修,八年不大修”的预期目标;全市农村公路,也基本上达到“近期高起点,中期不落后,长期好改造”的建设标准。科学的质量管理,将明显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设后政府在缺位的地方补位,确保养管工作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公路养管,业务性很强,专业性也很强,政府不能过多的指手划脚,但我们认为,需要政府出面的,政府不仅要管,而且要进一步管好。近年来,我们连续出台了10余个规范性文件,对公路养管做出明确的规定要求,这些文件明确了管理权限、职责、环境和资金筹措。如明文规定,高速公路施工营业税返还地方,用于地方公路建养管;中央财政返还地方的转移支付资金,提取一部分用于地方公路建养管;县(市、区)政府每年从一般财政预算中列入不少于1%的资金用于地方公路建养管。市政府专门下发《农村公路养管办法》,使农村公路真正实现有人养、有钱养、养得好;下发《整治公路沿线环境日常性工作管理办法》,发动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和沿线群众共同治理脏乱差现象,使全市干线公路面貌焕然一新。

三、创新完善养护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养管工作规范化、长效化

养护机制健全与否,是公路养管实现规范化、长效化的根本。几年来,我们坚持养管机制创新,在公路养管上大力实施“643”工程,使公路养管工作步入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

“643”工程,就是高速公路养管“六化”,干线公路养管“四创新”和农村公路养管“三种模式”。

在高速公路养管中,坚持以道路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安全畅通、快捷方便、环境优美、舒适悦目为目标,基本实现“六化”:日常维修保养和专项大修工程实行管养分离,逐步推行市场化;坚持用数据指导生产,实现养护科学化;加强养护基础管理和预防性养护,划分为责任路段,实现日常养护制度化;依托管理处建立维修保养作业队伍,实现维修保养专业化;从施工现场管理入手,严格专项工程管理,实现运作规范化;实施精品养护战略,实现养护工作标准化。

在干线公路养管中,推行“四创新”:一是养护机制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体现人性化要求,不断加大对薄弱路段的治理力度,大力推进传统养护向大养护的转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把部门行为和政府行为、行业行为、社会行为结合起来;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养护,创建安全公路、文明公路、绿色公路、科技公路。二是养护手段创新。组建了养护中心,变指令性管理为合同管理,大力推行路面养护专业化,探索养护招投标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养护管理活力。还建起了13个机械化养护中心,装备了一大批先进养护机具,养护作业半径覆盖全分局,机械化养护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养护管理创新。遵循养护规律,总结和推行了路基养护、路面养护、全面养护和冬季养护“四阶段”模式,全面实现了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的完美结合。在每一个阶段又按照调查落实——制订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考核——表彰奖励“六程序”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养护招投标制和路面跨区域性养护,实行了“养护成本浮动制”,每阶段先期下达30%费用,其余70%与完成情况挂钩,加强了投资预控和资金监管,调动了养路员工的积极性。养护工程管理狠抓“双目标控制”,不仅工程质量要达到优良标准,还必须杜绝亏损。在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方面,开发出“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软件,形成了纵横结合、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的立体型综合管理系统。四是养护科技创新。在土工合同材料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TST弹塑体处理桥梁伸缩缝的应用和路面管理系统和桥梁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更新方面取得了成果,并加快了沥青路面冬季补坑槽新技术、沥青混凝土掺入聚脂纤维材料等多项新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了路基培植自然草皮,变革传统的路基养护方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草种群,对保护路基稳定具有理想作用。发动养路工积极进行技术攻关,先后研制出综合养护车、红外线沥青路面修补仪、扫路机等一大批养护工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使过去又脏又累的养路工形象得以改观。五是创新服务理念。路面养护在治理薄弱路段上下功夫,提高路面平整度,及时处理暗坑和桥头跳车,体现公路的舒适性;建设和养护相结合,建设辐射全市的“8”字小循环、“8”字大循环,“P”字型绿色通道,体现公路愉悦性;在工程设计理念上寻突破,体现公路的安全性;在行车服务区的构建、服务点的规划上做文章,体现公路的人性化。

在农村公路养管中,根据各县(市、区)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特殊性、财政收入的不平衡性、路况好坏的不一致性等因素,提出多种养管机制共存模式。即以xx县为代表“三位一体”模式。“县上统揽,乡镇全管,部门指导”,按照“行政领导统一,标准质量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查评比统一,资金等级筹措”的办法,实现了“县、乡、村道路一体区域化、养管队伍专业经常化、养护质量规范标准化、路政管理法制化”。以xx为代表的“分级管理”模式,实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通过政府领导、部门指导,采取“以人员定路段,以路段定标准,以标准定报酬,以考核定奖惩”的办法,确保了有路必修和有人养、有钱养。还有以夏县为代表的专业养护和家庭养护相结合的模式,即县乡村公路路基日常养护通过招标承包给沿途家庭,交通部门采取月初下任务,月底抓检查,一季一评比,年初末位淘汰;路面工程维修成立了养护中心进行专业养护,实行项目预算审批,验收评定检查,基本形成了市场化养管。这三种模式,是从农村公路的养护的实际中探索形成的,为保证农村公路的畅通运行,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良好的养管打造出xx公路的品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产生多重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路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了,而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在基本完成全市各级公路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公路养管工作,产生出各种“环境效应”,从而进一步推进了xx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发挥出公路对农业、旅游业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带动作用。

高速路的养管,以时代进步的要求和顾客的意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并形成了一支科学、高效、精干的养管队伍,具有誓创精细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管理观,依法行政的形象观,以车为本的服务观。这种管护,使路网作用能充分发挥,顾客满意度不断提升,促进了和谐交通的建设,使xx市的投资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6)

一、确立全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路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公路、基本通油路。进入新世纪,在省交通厅特别是xxx厅长的关怀支持和精心策划下,xx市提出争先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公路发展上实施四大理念创新:

一是提出“三网并重”,率先在全省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的新目标。具体目标体系为“出省赴并高速化,市县之间二级化,农村公路网络化,公路管理智能化,市区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同时对公路网密度、高等级公路比重、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公路管理信息化程度提出具体要求。经几年努力,交通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基本达到计划,各项建设指标在建设中略有调高。应该说,率先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为xx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xx经济在全省争先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交通保障。

二是提出“人性化建设小康社会交通”的新思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市委、市政府迅速调整公路发展指导思想,适时提出“人性化建设小康社会交通”的发展理念。具体就是在拟定规划、组织实施中,根据GDP每上升1个百分点,交通客运量就要上升0.7个百分点,货运量就要上升0.4到0.5个百分点。动态化的设计规划公路交通发展。将公路交通发展纳入小康社会建设总体目标,经济发展和公路发展两个指标一起定,两个任务一起下,并将公路交通发展,列入各级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

三是确立建设是发展,养管也是发展的新观念。我们明确提出,修路,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养管,是巩固和提高生产力。摒弃重建设轻养管的旧观念,倡导建、养、管并重的新思维。养管不仅出政绩,养管更重要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属于节约型建设。认识是行为的先导,通过对养管新观念的认同,养管工作真正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市、县纷纷出台规范性文件,各级领导以公路养管为己任,将公路养护管理放在心上,拿在了手上。

四是提出“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的新概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市委、市政府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公路建设力度,强化了现有公路的养管工作,两年鏖战,在全省第一家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通客运班车。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公路的效应也进一步得到释放,正如国家交通部李盛霖部长讲的那样,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我们说,农村公路建设,涉及动员群众和人、财、物的管理,又极大地促进农村“管理民主”。

二、坚持管理创新,用科学管理全面助推和谐交通

在管理上,我们主要抓了建前、建中、建后三个管理环节,为建设和谐交通、和谐公路保驾护航。

1、建前创造良好、宽松的建设环境,确保公路建设一路绿灯,水到渠成

公路开工建设前,我们提出管理提前的观点,管理提前了,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用低成本或零成本换取较大的养管效益。工程未动,管理先到。在xx高速xx段建设中,在国道xx线、xx线改建中,在县际油路建设中,在地方公路xx公路建设中,我们都采用开工前路政、交通综合执法大队首先进入的办法,沿线张贴布告,标定建设红线,清除障碍建筑等。同时,在市政府的协调下,交通、公路部门和地方政府签订建设协议书,公路路基路面建设归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公路施工环境、红线内土地使用手续、附着物清理、地方材料定价以及建设后的环保等,由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十五”期间是xx公路建设的最佳发展时期,没有因施工环境不良而影响施工的。

2、建设中强调制度管理,确保工程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建设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还对此后的养管工作产生极大影响,抓建设质量,也是我们管理工作提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建设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与此同时,建设中我们还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标准,提高施工质量,以建促养、以建保养搞工程。我们把系统论、控制论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贯穿施工全过程。从而使侯运高速,建成了全路最佳路段;干线公路改造的237公里县际油路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实现了“三年不小修,五年不中修,八年不大修”的预期目标;全市农村公路,也基本上达到“近期高起点,中期不落后,长期好改造”的建设标准。科学的质量管理,将明显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设后政府在缺位的地方补位,确保养管工作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公路养管,业务性很强,专业性也很强,政府不能过多的指手划脚,但我们认为,需要政府出面的,政府不仅要管,而且要进一步管好。近年来,我们连续出台了10余个规范性文件,对公路养管做出明确的规定要求,这些文件明确了管理权限、职责、环境和资金筹措。如明文规定,高速公路施工营业税返还地方,用于地方公路建养管;中央财政返还地方的转移支付资金,提取一部分用于地方公路建养管;县(市、区)政府每年从一般财政预算中列入不少于1%的资金用于地方公路建养管。市政府专门下发《农村公路养管办法》,使农村公路真正实现有人养、有钱养、养得好;下发《整治公路沿线环境日常性工作管理办法》,发动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和沿线群众共同治理脏乱差现象,使全市干线公路面貌焕然一新。

三、创新完善养护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养管工作规范化、长效化

养护机制健全与否,是公路养管实现规范化、长效化的根本。几年来,我们坚持养管机制创新,在公路养管上大力实施“643”工程,使公路养管工作步入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

“643”工程,就是高速公路养管“六化”,干线公路养管“四创新”和农村公路养管“三种模式”。

在高速公路养管中,坚持以道路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安全畅通、快捷方便、环境优美、舒适悦目为目标,基本实现“六化”:日常维修保养和专项大修工程实行管养分离,逐步推行市场化;坚持用数据指导生产,实现养护科学化;加强养护基础管理和预防性养护,划分为责任路段,实现日常养护制度化;依托管理处建立维修保养作业队伍,实现维修保养专业化;从施工现场管理入手,严格专项工程管理,实现运作规范化;实施精品养护战略,实现养护工作标准化。

在干线公路养管中,推行“四创新”:一是养护机制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体现人性化要求,不断加大对薄弱路段的治理力度,大力推进传统养护向大养护的转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把部门行为和政府行为、行业行为、社会行为结合起来;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养护,创建安全公路、文明公路、绿色公路、科技公路。二是养护手段创新。组建了养护中心,变指令性管理为合同管理,大力推行路面养护专业化,探索养护招投标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养护管理活力。还建起了13个机械化养护中心,装备了一大批先进养护机具,养护作业半径覆盖全分局,机械化养护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养护管理创新。遵循养护规律,总结和推行了路基养护、路面养护、全面养护和冬季养护“四阶段”模式,全面实现了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的完美结合。在每一个阶段又按照调查落实——制订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考核——表彰奖励“六程序”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养护招投标制和路面跨区域性养护,实行了“养护成本浮动制”,每阶段先期下达30%费用,其余70%与完成情况挂钩,加强了投资预控和资金监管,调动了养路员工的积极性。养护工程管理狠抓“双目标控制”,不仅工程质量要达到优良标准,还必须杜绝亏损。在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方面,开发出“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软件,形成了纵横结合、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的立体型综合管理系统。四是养护科技创新。在土工合同材料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TST弹塑体处理桥梁伸缩缝的应用和路面管理系统和桥梁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更新方面取得了成果,并加快了沥青路面冬季补坑槽新技术、沥青混凝土掺入聚脂纤维材料等多项新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了路基培植自然草皮,变革传统的路基养护方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草种群,对保护路基稳定具有理想作用。发动养路工积极进行技术攻关,先后研制出综合养护车、红外线沥青路面修补仪、扫路机等一大批养护工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使过去又脏又累的养路工形象得以改观。五是创新服务理念。路面养护在治理薄弱路段上下功夫,提高路面平整度,及时处理暗坑和桥头跳车,体现公路的舒适性;建设和养护相结合,建设辐射全市的“8”字小循环、“8”字大循环,“P”字型绿色通道,体现公路愉悦性;在工程设计理念上寻突破,体现公路的安全性;在行车服务区的构建、服务点的规划上做文章,体现公路的人性化。

在农村公路养管中,根据各县(市、区)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特殊性、财政收入的不平衡性、路况好坏的不一致性等因素,提出多种养管机制共存模式。即以xx县为代表“三位一体”模式。“县上统揽,乡镇全管,部门指导”,按照“行政领导统一,标准质量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查评比统一,资金等级筹措”的办法,实现了“县、乡、村道路一体区域化、养管队伍专业经常化、养护质量规范标准化、路政管理法制化”。以xx为代表的“分级管理”模式,实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通过政府领导、部门指导,采取“以人员定路段,以路段定标准,以标准定报酬,以考核定奖惩”的办法,确保了有路必修和有人养、有钱养。还有以夏县为代表的专业养护和家庭养护相结合的模式,即县乡村公路路基日常养护通过招标承包给沿途家庭,交通部门采取月初下任务,月底抓检查,一季一评比,年初末位淘汰;路面工程维修成立了养护中心进行专业养护,实行项目预算审批,验收评定检查,基本形成了市场化养管。这三种模式,是从农村公路的养护的实际中探索形成的,为保证农村公路的畅通运行,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良好的养管打造出xx公路的品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产生多重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路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了,而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在基本完成全市各级公路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公路养管工作,产生出各种“环境效应”,从而进一步推进了xx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发挥出公路对农业、旅游业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带动作用。

高速路的养管,以时代进步的要求和顾客的意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并形成了一支科学、高效、精干的养管队伍,具有誓创精细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管理观,依法行政的形象观,以车为本的服务观。这种管护,使路网作用能充分发挥,顾客满意度不断提升,促进了和谐交通的建设,使xx市的投资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7)

在开发旅游、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高执政能力。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党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执行。为此,支部始终把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新一届领导班子、全体党员,深刻领会支部是一面旗,党员是一盏灯的道理,以学习促发展。为了提高觉悟增强素质,组织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参观学习。全体党员、两委干部为集体的公益事业纷纷捐款,王书记带头捐款一万元,并参加义务劳动,每月定时召开党员大会,总结报告支部工作,听取党员意见,讨论研究文湖景区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每年“七.一”前夕,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选优秀党员活动,优秀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不合格的给予批评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村委组织的义务劳动大家都积极参加,外出不在的党员,妻替子代,老党员不能出勤的,自愿出钱用财力来尽自己的义务。这样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高,党的领导核心得到巩固。大家称在新一届两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党员身份亮起来了,先锋形象树起来了,服务百姓干起来了。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随着村委的积极扶持和国家减免农业税、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负担减轻,生产热情高涨,全村经济运行健康向上,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387余万元,人均纯收入5488元。在农民生活富裕的前提下,村委十分重视农民的精神需求。在2005年9月29日举办了首届旅游文化节,每年召开“元旦”茶话会、“三八”庆祝会、“七一”表彰会、“九.十”座谈会等。2006年底策划了“五好家庭”、“模范村民”评选活动,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每户一块挂在最醒目的地方。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建立了**村农村网络文化站,方便村民查阅种植、养殖等资料,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放射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为村民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市图书馆及北京光华科技基金会的捐赠下,我村图书室现有藏书一千五百余册并有专人管理,方便了农民的学习、参考。2007年初,在省图书馆的协助下,开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配备电脑、投影仪、支架银幕,接收最切合农民实际的资源,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卫生所医务人员认真负责、药品齐全,为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受到农民的好评。另外,面积3万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正在筹建中,为日后农民健身提供了场所。

三.开发旅游事业、构建和谐新村

汾州文湖景区地处**市区东侧,总规划面积1744.05亩,是**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区域。文湖景区交通便利,即将竣工的**路东段直达**村,进而连接城市各主干道、太汾高速公路,新307国道与景区道路接轨。**村内的**塔,是中华第一砖塔,系部级文物保护单位。

a文湖景区分为两大区域:风景区和景区附属服务开发区。

(一)风景区:以古建筑艺术、古文化、山水风光为主题。

(二)附属开发区:以服务景区、完善景区功能和拓展旅游经济发展的开发区。

b.总体规划项目及主要景观

1.**新村: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建设。新村配套完善、功能齐全。

2.**塔文湖旅游景区:以**塔、文湖为主体的旅游观光,为**市人民提供一所良好的休憩园区,并吸引国内外游客成为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3.**王府:**王府现存于**南大街,由于城市的开发,其位置不适保护,迁建到景区内既保护了文物又增加了景区的文化价值。

4.汾州孔庙:汾州孔庙在**历史文化地位很重要,但已经不存在了,只能按制新建。

5.古汾州八景:将卜山书院、汾水行宫、马跑神泉、烟笼贤阁、雨渍仙碑、彪岭樵歌、文湖渔唱、鹤鸣古洞迁建到景区内。

6.历史文化建筑:新建王文素纪念馆、名人馆、再建三贤故里坊和访贤7.水系景观和生态景观:恢复城市水系,进行造景。

8.旅游商店:在景观区和附属开发区之间布置了旅游商店、土特产品店和汾州名吃街完善了景区功能。

9.城市服务工程:兴建**市建材市场、家居市场及文体文化活动中心。

10.环保建材工业园区:生产环保型建材,减少环境污染。

11.生态农业园区:重新整理

规划后的土地,整合资源,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农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

c.文湖景区具体开况

1.基础设施建设

e:c在**市汾州文湖景区协调领导组的指导下,由**市**农工贸公司自主开发,目前已投资50多万元,硬化道路6.86公里,铺油路1万多平方米,投资46.3万元用于迁坟建陵(迁坟286座),投资28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设施,文湖景区占地1744.05亩,补偿土地费1044万元。迁移国防光缆两千余米,赔偿66208部队材料费15万元。投资10万元在**塔周围安设了四盏射灯,塔内安装了十二生肖,引进城区3号线路两千多米,高标准路灯四十盏。办公楼安上暖气、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已经普及。这些工作为景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5月12日举行了“汾州文湖景区”奠基仪式。**小学是历史上有名的太极观小学,在“公勇诚朴”的校训下,培育出名扬中外的“冀氏三杰”。近年来村委每年投资3万多元改善办学条件

2.文湖景区建设情况。文湖占地面积为398.6亩,湖水深度为5.1米,需挖土方107万左右立方米,概算投资1339万元。文湖的防渗工程已投资916万元。到目前为止湖体已竣工,假山已经成型。

3.**路东段全长1260米宽60米。所属**村地段的前期工程居民搬迁工作已开始实施,村西旧砖场圪洞内树木已全部移植。目前**路东段基本路面已经全部硬化。

4.景区绿化面积已完成栽植面积75亩,栽植各种风景树5000多棵。总投资82万元,基本按照今年总体目标完成。

5.**塔广场:设计面积为30000平方米。一期拆迁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广场建设:直径为30米的声控喷泉,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第三产业商业开发区正在筹建中,周边绿化紧相随,到年底全部完成。

6.汾州大戏台:目前主体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已投入130万元。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8)

十年来,*村的变化令人感叹。上级领导部门给了我们很多荣誉,自*年以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文明村、省民族团结先进村、省级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全省计划生育“三结合”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安全文明村,市级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标兵”,20*年11月,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是鹤岗市唯一获此荣誉的村。

*村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取得这么多的荣誉,除了应该感谢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之外,主要是因为,我们村在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点扶持下,科学谋划发展思路,落实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两委”班子战斗堡垒作用

村党组织处于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带领农民群众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真正肩负起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我们*村在*乡党委和乡政府的帮助下,配齐配强了“两委”班子,并在生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较好地发挥出了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在“九五”、“十五”规划制定和实施的这十年间,如果没有“两委”班子带领群众积极探索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项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规民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农民素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和文明村创建活动,要取得现在这样可喜的成绩,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结合本村实际,落实有效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科学种田,向有限的土地要更高的效益。*村人均耕地是8亩,这个数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是挺多的,但由于农田基础建设不完善,种植方式落后,粗放经营等原因,经济效益一直都不大。为了向这有限的土地要更高的效益,我们着实费了一番心思。首先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走出去引进来,改进了种植技术。在水稻种植方面,我们邀请东北农业大学的水稻专家、教授到村里来给村民讲课,走出去到铁力市去参观取经,然后就动手干了起来。1998年至20*年,试验示范成功了水稻条播技术,20*年至20*年试验示范成功了旱育稀植、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术。这使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500公斤—560公斤。在大豆种植方面,我们借鉴周边农场的经验,引进了大垄密、垄三栽培等技术,亩产比以前提高了100公斤。其次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引导农民改变种植结构。从*年开始,水稻价格持续下降,而大豆价格持续走高。我们就引导农民把灌溉条件不好的水田地块改为旱田,开始大面积种植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十年前*村水田和旱田的比例是4︰1,现在已经接近1︰1。到目前为止,全村水改旱面积达到176公顷,大豆种植面积比*年增加150公顷,达到198公顷,占旱田面积的81%。另外还鼓励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项目主要是红辣椒和粘玉米。*村住户房前屋后地都比较大,每家至少都有1000平方米。经过村民们的合理利用,效益也十分可观。种植红辣椒户,每户每年至少可产干辣椒面400--500斤,按每斤10元计算,可多收入4000--5000元;种植粘玉米户,基本都是将粘玉米煮熟后拿到县里市场上去卖,因为提前上市,每穗可以卖到1元—1.5元,每平方米按5株,每株2穗计算,可收10000穗,可以卖10000元。现在,*村每年都有幸0户左右发展庭院经济,收入在30万元以上。

二是转变思路,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自从我省提出实施“主辅换位”工程,建立畜牧业“半壁江山”的要求以后,我们村就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向村民们宣传发展养殖业的优势的优惠条件,使村民们对养殖业有了新的认识,一部分村民也有了要搞养殖业的想法。此外对养殖户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自*年以来,乡机关干部、村干部共为*村养殖户担保贷款近50万元。乡养殖业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热线,随时解答养殖户遇到的疑难问题,技术员还定期到养殖户家中宣传防疫知识,发放消毒药剂。由于宣传到位,资金、技术帮扶到位,仅五年时间,*村的养殖业已经从无到有,并建立起了自己的黄牛、奶牛、生猪养殖小区。现在全村已有养猪户40户,养殖量达到4000头;养牛户18户,其中:黄牛养殖户10户,黄牛存栏260头;奶牛养殖户8户,奶牛存栏71头(成母牛52头),全村畜牧业收入达到12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17%。

三是发挥“族缘”优势,转移富余劳动力。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尽快帮助富余劳动力重新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当地党委和政府做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的决策。*村因为是朝鲜族村,具有民族优势,到韩国打工的机会比较多。为了鼓励村民外出劳务,市、县、乡各级领导部门和民委部门利用与省民委、省国际旅游贸易公司及其它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采取积极争取指标、为出国劳务、经商人员代办各类手续、积极为劳务输出人员解决缺少资金问题、为劳务输出人员家属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等手段,解除了劳务输出人员的后顾之忧。而且,针对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低的实际情况,抽出一部分资金对外出打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拓宽外出后的择业机会,同时与县社会劳动保障和就业局保持经常联系,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增加到国内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就业的机会。通过采取有力的措施,到目前为止,*村劳务输出人数达到262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31%。其中国内劳务126人,国外劳务136人,每年劳务输出收入都能达到40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近50%。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9)

连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周密部署下,调查摸底、讨论座谈、参观学习等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展,县委主要领导在全市动员大会次日又马不停蹄地带领我们相关部门深入乡村实地调研。一方面,我们为县领导这种雷厉风行、务实求新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广大农村、农民迫切需要改善面貌、移风易俗的必要,以及我们身上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我们又为我县大好河山、美丽风情而骄傲自豪。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有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响应参与,一幅幅小桥流水、百鸟争鸣、风情万种的山水画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变成现实。今天,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一神圣职责,作为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我们将不辱使命,满怀豪情地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一、按照“因地制宜、张扬个性、生态和谐、功能配套”的原则,切实组织好、指导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我县属山地丘陵地貌,特别是广大农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小气候、小环境最适合人居住和生活,且赣县是客家摇篮,客家风情浓郁,客家建筑蔚为大观,别具特色,具有创造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良好素材和条件,结合山形水势,将科学的客家风水理论运用于村镇总体布局,将客家建筑独有的形象符号和艺术感染力渗透至建筑设计中就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也是彰显我县村镇特色,丰富客家旅游资源,提高我县总体规划设计水平的最好实践机会。我局决心抓住这一历史契机,按照职责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组织精兵强将,积极参与全县村镇规划的编制,切实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貌”、“一屋一景”的要求,尽可能多地编制村镇规划;二是组织、指导、督促有关乡镇按目标要求完成圩镇总体规划修编及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各项建设及时提供蓝图和依据;三是提高详细规划的覆盖面,着重抓好沿国道、省道、铁路、水系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四是突出抓好建筑设计,丰富造型和装饰,体现时代潮流和地方特色,尽可能多地筛选出一些既经济适用又美观新颖的优秀建筑设计方案供农民自主选择;五是在《村庄规划技术导则》的指导下,排除阻力,坚持规划原则,强调特色,完善功能,在暂时没有能力建设公共活动中心的情况下,要预留弹性发展空间,尽量避免行列式、车厢式布局,抓好五个示范点和首批33个中心村的规划,使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规划、特色规划。版权所有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10)

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以来,我县针对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形势,积极实施城乡统筹战略,促进农村工作的发展。

(一)编制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一是把农村纳入到全县城市化规划范畴。对全县*平方公里按照全面实现城市化的要求进行规划,统筹全县城乡产业、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发展。细化了城乡布局、生态农业体系(生态绿化、水利河道、畜牧整治)、城乡道路框架体系、排污环保体系等规划,使今后农村设施配套更加完善,能更好地融入城市化。

二是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对全县所有自然村布局进行规划。对我县现有*个行政村,分别采取整体拆迁、保留改造和村庄整理、环境整治四种村庄改造模式,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最终将建成*个农村新社区和*个农村拆迁安置小区。目前*个村已完成建设详规,争取今年全面完成各村的详规工作。

(二)统筹城乡设施建设

一是农村的基础设施。积极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已全部完成农村中巴车公交化改造,实现村村通公交;全面改造农村供水,将*供水全面纳入*大网,目前已完成了农村*万户一户一表改造,占总农户的*;全县城乡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列入了*市总体规划,日处理能力*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村村实行了垃圾中转处理和村主要道路动态保洁,投资*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厂,日焚烧量可达*吨,建成投入使用后可有效解决全县城乡的生活垃圾处理。

二是扎实开展农村的“*工程”建设。通过努力,继*村之后,去年又有*被命名为省小康示范村,同时,我县创省级卫生村*个、市级卫生村*个,有*个村成为市级*式村庄,有*个村通过市“*工程”环境整治验收。

三是加快农民安置房建设。*年以来,我县把农民拆迁安置与城市建设、新型社区创建、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兴建*处农民安居点,已建成和在建农民安置房200万平方米,共可安置农户近万户。为保障农民利益,允许安置房上市、逐步与城镇商品房接轨。

(三)促进农村就业保障工作

一是农村农民的就业服务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县每年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1%,作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基金;投入1亿多元、征地277亩,在庄市迁建县职教中心,成为农民培训的主要基地。全县各镇街道、所有社区和被征地行政村都建立了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站,在*、*率先在全市建立街道劳动力市场,在全省率先创立农民培训信息库,设立农民个人就业培训“电子档案”;完善鼓励就业配套政策,对全县公益性岗位安排农村“4050”人员就业的,每月给予300元用工补助,职介所为被征地人员免费介绍就业的,每人次给予50元补贴,鼓励被征地人员自主创业,给予10万元以内贷款的一年贴息补助。

二是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在全市较早建立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目前全县有40613名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占被征地人员的*%。其中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的人数为12461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大病补偿与大病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医保费用每人每年105元,其中各级补贴70元、个人出资35元。目前全县有96500人参加,参保率达*%,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四)积极促进都市农业发展

建成生态林带36.2公里、造林1.3万多亩,全县森林复盖率从*年的22.9%提高到*年的29.8%。*年底以来已累计完成河道整治66.7公里、在建14公里,完成了对全县所有河道的清淤任务,进行河道生态放养,落实了河道管理十小时保洁的长效机制,全县河道面貌和沿河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在全县规划设立16个定点养殖小区,对生猪、蛋鸭、奶牛等实行集中饲养,并实行粪便的有机处理和无害排放,其它县域实行禁养。目前已建成7个养殖小区,*、*二个街道基本达到了畜禽无散养的要求。在*规划了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并已建成了5000亩,成为*农业的特色基地,从*年下半年以来,已向社会提供了10万吨无公害蔬菜,创造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按照“10-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全县”的目标,对全县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调整。目前我县已成功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县,现有的镇街道卫生院已全部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村卫生服务站33个。我县已调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全县中小学由县直管的体制,为平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立名优教师跨校兼课、示范学校骨干与农村学校骨干教师进双向交流制度,平衡城乡师资力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均衡发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近期主要工作和今后打算

根据市里的目标,结合*的实际,我县将着重抓好五方面重点,并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一)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发展都市农业。针对*耕地少的实际,继续引导发展都市农业、生态绿色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实施农业“3210工程”,即积极培育粮食、无公害蔬菜、花木三大产业,加快建设*万亩无公害蔬菜和生态林休闲观光两个市级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培植十大精品农业示范点。

二发展农业科技。积极推广无公害生产设施,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农民信箱工程”,争取今年全县“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3500户,70%的行政村建成电子信箱;对新创办县级农业科研机构的,给予10万元以内奖励,并优先立项和安排科研经费;对新列入省市县级科技(科普)示范基地的,给予5--10万元的奖励;对列入国家省市级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星火项目、金桥工程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给予5--10万元奖励。

三是积极扶持“农家乐”等休闲项目。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对“农家乐”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适当配套,对业主自行建设的景点,给予投资额40%的补助,最多补助20万元,进入的企业享受服务业发展政策。

(二)加大农村公共投入,全面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环境。大力开展小康示范村创建,争取到2010年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5个,其中今年建成3个、争取建成5个。

一是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我县制定了十年建设农村新社区的目标,在去年试点基础上,今年开始全面推进。通过全面实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开展村庄拆迁、改造、整理和整治;积极开展道路硬化、河道净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的农村环境卫生“五化整治”,形成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的农村新社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县里每年安排600万元财政资金,每年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列支3%的资金,用于农村新社区建设,优先安排新社区建设用地指标,今后三年每年各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周转复耕指标200亩,并对批准全面启动实施的行政村安排10亩启动指标和一定启动资金。对进行村庄整治的村,所需资金由县、镇街道、村三级按4:4:2负担。

二是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城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继续推进农村水改工程,今年完成农村1.5万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全面完成农村水改目标。

三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针对当前农村部分地方卫生状况脏乱差的现象,从3月份开始,化2个月时间在全县农村开展卫生清理工作,消除卫生死角,营造全县农村整洁、干净的面貌。继续实施农村公厕无害化改造工程,今年完成公厕改造200座以上,无害化改造率达到90%以上;完善农村环境卫生动态保洁制度,争取100%村实行环境卫生8小时动态保洁。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快建立“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全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四是开展农村违法建筑整治行动。从3月份开始,准备化半年时间开展农村违法建筑的整治,原则上对建在耕地上的、影响交通安全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的、以及*年以来新建的,一律拆除;对其余违章建筑进行登记、上册,加强管理。

(三)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我县土地征用多,工业化、城市化相对较为发达,因此,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一步提高农村的保障水平,是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点:

一是健全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和求职登记制度,将户籍在本县的所有城乡劳动力纳入就业培训、求职登记统计范围,及时掌握城乡劳动力基本情况。充分发挥县、街道两级劳动力市场功能,健全县、镇街道、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为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一站式就业服务。

二是加大农民素质培训力度。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开展社区、家政服务、保安、保绿、手工编织等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壮年,开展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已转岗就业的企业在职农民工,重点开展技术等级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适应现代化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开展为期6个月至1年的劳动预备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初级或中级以上的职业技能。

三是切实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努力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农民养老保障全覆盖,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目标。继续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及时把新被征地人员纳入养老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即征即保,使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学校布局,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推进教育的均衡化和现代化。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实行全县范围内城乡学校结对、教师互派、名师巡回教学制度。从今年开始,对全县农村水平义务教育段学生全面免收学杂费;继续加大对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规范管理和扶助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权利,确保60%以上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加大对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力度,继续对贫困学生给予寄宿费等生活费用的补助,确保每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二是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资源,新建(扩建、迁建)3家综合医院,扩建(改建、迁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每个村都有卫生服务站,每个镇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体系,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小病受惠制度,全面推行免费体检制度,确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

三是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启动实施*“村落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加强镇街道文化站、村文化阵地建设,改造提升休闲文化娱乐设施。通过三年努力,搞好25个村落文化阵地建设工程,每个村包括一个750平方米的灯光篮球场,一条100平方米的健身路径,一套健身器材,一个80平方米的露天戏台,并完成村文化宫室内设施的改造。建设资金由县和镇街道、村按照4:6的比例承担。

四是农村菜市场改造整治。对经营面积一般在1000平方米以下便民式菜场整治,通过原地改建、扩建,达到商品离地、消除露天经营、基本设施配套、管理规范的要求;对经营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菜场实行综合开发式菜场整治,配备管理用房、停车场、质量检测室、消防、治安、卫生等设施,周边开发三产用房,达到综合开发的目的。农村菜场整治所需资金由县、镇街道、村各三分之一承担。

(五)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健在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赏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巩固壮大集体经济。争取通过三年努力,消除人均村级可用收入240万元以下的村。对人均村级可用收入不足240万元的村和没有开发条件的村,由镇街道组织选择合适地块,实行镇街道村、村村、村企联合开发。鼓励各村利用近期暂不建设的闲置土地,开发各类经营性项目,开发外来人员集中居住房等;园县、道路两边的三产配套项目条件许可的优先由所在村开发建设。

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对人均可用收入在240以下的村开发三产项目,县给予项目总投资30%的补助;村级租赁收入对地方税收贡献部分全额奖励给村,用于集体经济再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三年内,县、镇街道对这些村实行定额补助,补足其日常工作经费。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篇(11)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三范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村委会主任杨虎同志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日常工作,其他两委成员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推选成立了三范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在村较有威望、群众信任、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老党员杨家仁同志担任理事负责人,制定了规范的理事会章程和议事规则,召开了理事第一次会议。

2、明确规划、加大宣传。结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民营工业园(新区)建设,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组会议,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要求和村庄规划、主要做法,严格宅基地审批程序,杜绝违法建设。制作了规范宣传牌,书写了18条宣传标语,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知晓率95%以上。

3、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投入8万元,编制三范新村规划,结合*民营工业园(新区)建设拆迁安置,编制了安置点规划。“四清四改四通”工作全面启动,投入4万元清淤抗旱沟渠2公里,投入4万元对创作主干道进行了平整维修,投入8万元对团结、新建两村民组进行饮用水工程改造,为80户农民免费架通自来水。建设沼气池320余口,改厕120座。

4、多方联系、争取支持。积极向联系我村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单位汇报工作,争取支持;联系单位领导也多次到村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对我村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资金扶池。

5、下步工作安排:一是层层分解,细化任务,把规划中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年度、每一个专项规划、每一个区域规划中,细化任务,确保完成。二是重点项目、重点推进,对重点项目,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重点推进,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重点项目按规划完成。8月份,结合城市东外环路和新区通港大道、经二路的开工建设,做好服务工作;9月份,结合村村通工程,做好李咀小区道路硬化工作;10、11月份继续组织对当家塘和抗旱沟渠的清淤,继续组织开展改厕、沼气建设宣传工作,加大对新区规划的宣传;12月份,组织规划安置点和新村规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