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1-24 04:27:02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1)

SNEC2010有来自德国、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等40多个国家、地区共1400多家参展商,展示内容涵盖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包括原料、设备、材料、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工程及光伏应用器具等。而作为SNEC2010重要组成部分的论坛有近100篇,开创了中国乃至亚洲光伏界聚会规模的纪录。观察SNEC2010有一个明显转向:光伏业者从以往追求制造规模开始关注技术对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成本下降的核心,在无锡尚德晶体硅电池、组件、薄膜太阳电池、光伏发电系统展品中,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新推出的高效率光伏电池Pluto技术。据介绍,运用Pluto技术生产的电池片,能够比普通的电池片转换效率平均提高18%以上,并且可同时应用于单晶和多晶体硅电池生产中,打破了同类技术只能在单个领域运用的瓶颈。据悉,光伏电池Pluto技术已在国外使用,在SNEC2010后将被国内组件制造商采用。这项技术是由尚德电力与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共同研发的,而研发带人就是无锡尚德总裁施正荣和其导师MartinGreen教授。 应用材料公司参展产品包括创新的设备、服务和软件,被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柔性电子产品和节能玻璃的制造。采用应用材料解决方案制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长2.6米、宽2.2米、总面积5.7平方米,号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应用材料宣布,其Esatto丝网印刷技术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被中国大陆、台湾和欧洲的客户用于年产超过2GW的太阳能电池。据悉,客户已使用Esatto技术取得了0.46%的绝对电池效率提升,并降低了14%的印刷银浆消耗量。应用材料称,更高效率和更低耗材支出的结合有望使每瓦成本降低3美分,并使投资回收期缩短到8.4个月。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商尽可能地采用各种方法来有效降低成本,因此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对于其工厂及所使用的系统设备的性能表现有着很高的要求。应用创新干式螺杆技术设计生产的DRYVAC系列真空泵,这一创新性的真空泵产品,将更有效地帮助用户实现太阳能电池板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并提高利润率。德国欧瑞康莱宝CEOAndreasWidl认为,只有依靠持续的技术进步,太阳能光伏才具有价格竞争性,而吸引投资进入太阳能技术领域的首要因素就是成本和质量。欧瑞康莱宝的DRYVAC系列通过对真空技术的创新,将成熟技术和创新特色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改善生产的变化量要求。 与此同时,国内厂商的技术能力也在大幅提升。由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中心独创设计的光伏电站检测平台,可对光伏电站中光电转换、逆变、控制、辐射量、电池底板温度,以及检测对象究竟能够发多少电、节约多少煤、减排多少二氧化碳等进行精确的检测和量化。2010年4月,该平台在浙江省电力实验研究院屋顶60kWp光伏电站附近进行现场试验,在7天内完成了所有测试内容。这标志着国网电科院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光伏电站移动检测平台,在研发水平和监测能力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科院电工所所属北京科诺伟业公司,在30多年技术积累基础上,研发出集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功能于一身的小型“逆控蓄一体机”,可为我国以及世界上数以千万计的无电地区家庭安装户用光电系统。 而已完成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上海航天机电,也推出了国内零突破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在配套环节,苏州林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生产太阳能电池边框为主的专业生产厂家,其生产的边框可以做到与客户的要求分毫不差,同时做到成本的最小化。目前,林泉电子已成为常州天合、南通强生、浙江正泰、日本松下等多家知名企业太阳能电池铝边框的指定供应商。 生产厂商的环保意识也在明显加强。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光伏系统集成商之一,产量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据统计,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2)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41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69- 03

我国学者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比较具体,涉及管理、技术、法制、文献处理等多个领域,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很好,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所得出的相关结论,所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解决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确实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主题及其发展趋势做出一些分析。

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主题分析

1.1 从电子政务的概念、定位、目标、运营理念、发展战略、实施策略、借鉴的经验等方面来进行的研究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编著的《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一书,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成果,从技术角度讲解电子政务及其实现的专著。本书详细地阐述了电子政务工程的先进解决方案、关键技术、技术难点和前瞻技术,其中“电子政务”的定义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可。2007年,刘寅斌在其论文《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中从项目规划、项目立项、项目建设、项目验收、项目运维等方面,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项目管理体系加以分析和研究[1]。2007年,徐春艳《国内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对比研究》对比英、美、法、加拿大等国家政府网站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作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借鉴经验[2]。

1.2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研究

2007年,宁连举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中依托博弈论重点剖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政府机构内部(Intra G-G)、有上下级关系的政府机构之间(Extra G-G)、平级政府机构之间(Extra G-G)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探讨在“无形手”的控制下Intra G-G、Extra G-G(有上下级关系或平级)之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的有效性,以及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Intra G-G、Extra G-G(平级或有上下级关系)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个基础、两大保障、三项举措”3个层次系统性改进方案[3]。2007年,罗卫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中结合我国目前有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初期实践,按平台项目建设的战略架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流程构建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4]。2010年,陈昊炜在其论文《省级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中构建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网络结构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模型,重点研究省级政务专网两大平台建设和安全技术[5]。

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研究主题分析

2.1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保障、解决方案角度来分析

2005年,钟瑛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瓶颈及其化解》中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含了信息、信息流动、相关的权力和利益等3个要素。分析三要素之间的价值平衡关系,对共享机制运行瓶颈进行深层的解读[6]。2006年,周伟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研究》中通过协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分布分析,提出使信息资源布局应更加合理,才能提高用户信息满足度,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效用最大[7]。2010年,赵凯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过程表现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共享标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的观点[8]。

2.2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

2008年,董海欣在其论文《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深入分析研究了政府信息资源生态环境、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区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和解决方案[9]。2008年,赵劲松在其论文《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从经济学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信息资源共享的规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出多项建议[10]。2009年,张珊在其论文《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中对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政务模式、业务模式,对网站功能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补充的观点[11]。

2.3 从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3)

作者简介:马海啸(1980-),男,回族,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00512JX5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06-02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两大障碍。新能源发电技术因其环保、低碳等诸多优势,能够有效应对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日渐成为发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1]于是为社会输送掌握新能源相关技术的各种科技人才已成为当今高校的重要任务,不少高校近年来纷纷增设“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但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均处于摸索阶段。

“新能源发电技术”是南京邮电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笔者根据四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具有“多”、“新”和“实”的特点。[2]“多”是指课程涵盖内容多,涉及电气、动力、材料、机械、控制等多个学科,因此概念多、推导多、计算多。“新”是指该课程是一门“新”的综合性课程,一些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课程的教学需求,所以需要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适应课程的教学需求。另外新能源利用的过程也是科技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学内容也需要更新,不能一成不变。“实”是指课程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所学内容大多是实实在在的工程装置,授课时不能只谈原理不谈应用,理论和实践必须做到高度的统一,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三个特点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的实验设备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摸索出一种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3-5]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教学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革新与优化,其目的在于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遴选教学内容

“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内容涉及新能源基础知识、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氢能发电、天然气、燃气发电、小水力发电、地热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多”的特点。但本校授课学时仅为48学时,内容多课时少,形成了一组矛盾。那么如果想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有效掌握有用的重要的知识,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遴选。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结合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未来我国新能源发电的发展思路是:

第一,积极有序发展风电。风电开发要实现大中小、分散与集中、陆地与海上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促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推进太阳能热发电。光伏发电按照“大规模集中开发、中高压输送”与“分散开发、低电压就地消纳”并举的思路发展。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选择荒漠、戈壁、荒滩等空闲土地,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

第三,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合理发展垃圾发电,积极发展生物质燃气发电。

第四,试点研究地热能和海洋能发电。

第五,加快电网骨干网架建设,合理布局建设调峰电源,研究应用储能技术,提高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6]

可以看到以上5条中,第3条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燃烧的方式发电,这与火力发电类似,技术较为成熟。第4条地热能和海洋能发电受地理条件的约束,发展相对缓慢。第5条主要是针对电网的改造,严格意义上讲跟新能源发电的核心内容联系不够紧密。因此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就显然成为新能源发电方式的代表,况且风力发电和太阳发电目前占据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的91.5%,市场份额较大。[6]于是应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作为主要的先进发电形式进行主讲,其他发电形式用较少的课时泛讲。具体课时安排如下:新能源基础知识2学时,风力发电18学时,太阳能发电18学时,生物质能发电、氢能发电、天然气/燃气发电、小水力发电、地热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共10学时。其中风力发电中重点讲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工作原理、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和功率补偿,泛讲风的特性、叶片空气动力原理和风力发电经济技术性评价;太阳能发电重点讲太阳能电池及光伏发电原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蓄电池充电技术和光伏并网逆变器原理与控制策略,泛讲太阳辐射特性、太阳能转换与应用、光伏发电制约因素与经济技术评价。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适应“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新”的特点,教学中需要积极探索,发掘与课程特点相匹配的“新”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研究兴趣的激发、最新科研动态的传递及科研方法的引导。

1.列举事实,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所讲授的一些主要新能源发电方式在目前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紧密。例如,许多城市的市民广场已安装太阳能草坪灯,高速公路两边已出现风光互补的交通信号设施,部分城市出现了光伏建筑,部分沿海地区出现了海上风力发电厂,宝马公司的氢燃料电池概念车已在车展中展出等。通过列举这些新鲜的事物,比课本上教条的说词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思索学习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必要性,也可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去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2.多媒体教学为主,网络资源共享为辅

授课过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基本不使用板书形式,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增加课程容量。多媒体课件制作避免使用大段的文字,尽量多使用图片、动画和视频来增加课件的渲染力。例如在介绍各种新能源发电形式的时候,可以使用各种新能源电站的外观图片,加强学生对不同发电形式的区分能力;在讲解光伏发电光电转换原理时,可以使用光电子生成及移动的动画,增强学生对转换原理的理解;在讲解风力发电机组结构时,可以使用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的视频,使学生更清晰看到风力发电机组的内部结构。

此外由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属于前沿科学,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可适当增加最新的科研成果。采用有说服力的权威材料,如新能源发电领域的期刊文章、学术专著作为讲授内容。告诉学生一些与新能源有关的网站,如中国新能源网、中国新能源发电网,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进一步获取知识,使本课程的教学不局限于课堂的授课方式,营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拓宽学生的视野。

3.启迪式、比较式和讨论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启迪式教学方法的理念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升华。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新能源发电技术”这门课程中非常适用。例如在讲异步发电机发电原理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电机学”中讲过的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当异步电动机的原理理清以后,鼓励学生用逆推的方式,推导出异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比较式教学方法通过归纳总结不同事物的主要特点后进行分析,形成对比图表,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例如在讲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时,就可以将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主要指标列成对比表格,使学生轻松直接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

讨论式/辩论式教学方法由教师给定题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给定的题目进行学习和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以讨论、辩论等形式对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这不但锻炼了学生检索文献、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太阳能发电时,可将太阳能发电分为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将班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对太阳能热发电进行调研,另一组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进行调研,在课堂上各组派出代表总结调研结果,陈述各自发电的原理及所具有的优缺点等,讨论完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

三、设计实验环节

“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即“实”的特点。因此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实验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很难买到专门为“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开发的实验教学平台,只能买到一些新能源发电装置,但这些装置的系统都已集成,基本不具备开放性,不适合学生进行实验。因此如何设计“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实验环节,也是决定课程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南京邮电大学“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共三个实验,由于场地、经费和实验平台等制约因素,将三个实验均开成综合性实验是不现实的,因此将三个实验分别设计为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仿真、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和光伏系统逆变器性能实验,其中前两个实验采用MATLAB仿真做验证性实验,学生通过了解实验指导书介绍的实验内容、原理、步骤、方法,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操作就能够完成实验,得到仿真数据,达到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目的。而最后一个实验采用自制实验板用实物做综合性实验。实验室有针对性地自制了一些实验板,例如电力电子器件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保护模块等。学生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模块进行组合,做到真正自己动手搭建和调试电路,既能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改变了传统的照葫芦画瓢式的实验教学,使实验变得生动有趣。

四、结论

本文基于“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多”、“新”和“实”的特点,首先根据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遴选了授课内容,解决了授课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其次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去适应“新”的课程和“新”的内容;最后根据自身的实验条件,精心设计课程实验环节,利用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满足课程“实”的需要,为“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教学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惠晶.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马海啸.“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

[3]孙欣,黄永红.“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为了缓解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许多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工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电方式。这对传统的由大型火电站供电为主的电网提出了新问题。再者,现有电力系统中能量使用效率和相当一部分电力设备(资产)的利用率较低,电网运营成本偏高。另外,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功能特点

智能电网就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具有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网的电能损耗等多个优点。

其智能性主要体现在:①可观测—量测、传感技术;②可控制—对观测状态进行控制;③嵌入式自主处理技术;④实时分析—从数据到信息的提升;⑤自适应;⑥自愈。

智能电网具有以下功能特点问:鲁棒性、自愈性、安全、兼容、交互、协调、高效、优质、集成。

二、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1 大型新能源电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与调控技术

随着大型新能源电源和分布式电源数量不断增加,智能电网建设要解决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清洁能源电源的如何可靠接入电网。因此需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电源的并网控制策略,使大型新能源电源能够有序接入和退出;分布式电源能够“即插即用”。分析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电源的出力特性,研究风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预测技术,新能源电源的有功、无功和稳定控制技术,使电网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电源。

2 储能技术及应用

应用储能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动态功率补偿,不仅可降低间歇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改善电能质量,还能为电网提供紧急功率和峰荷电力支持。目前已开发了多种储能技术包括:电力蓄热蓄冷、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插入式混合电力机车和蓄电池等技术,但是已有的基于这些技术的储能设备的容量小,成本高,且使用寿命较短。需分析各种储能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存在的问题及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和应用方案,研究不同类型储能装置接入后对电网的影响。

3 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电力系统应用的电力电子装置几乎全部使用了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各种新型的高性能多电平大功率变流器拓扑和DSP全数字控制技术,包括可控硅并联电抗器、多功能固态开关、智能电子装置 (IEDs)、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有源滤波器(APF)、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故障电流限制器(FCL)以及高乐直流输电(HVDC)所用装置和配网用的柔性输电系统装置(如SVC和D-Statcom)等。

4 智能调度技术

智能调度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调度的智能化是对现有调度控制中心功能的重大扩展,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则是智能调度研究与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提升调度系统驾驭大电网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纵深风险防御能力、科学决策管理能力、灵活高效调控能力和公平友好市场调配能力的技术基础。

调度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广域同步信息的网络保护和紧急控制一体化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协调电力系统元件保护和控制、区域稳定控制系统、紧急控制系统、解列控制系统和恢复控制系统等具有多道安全防线的综合防御体系智能化调度的核心是在线实时决策指挥,目标是灾变防治,实现大面积连锁故障的预防。

三、对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议

智能电网的建设,既要考虑国家发展战略、国家能源政策及产业布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预期、社会经济的刚性需求、电网架构的成熟度、特殊运营条件下的供电应对及电力储备等,还要考虑综合经济效益、电网安全可靠、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附加增值服务及溢出价值回报等。智能电网应涵盖电源、电网、用户的全流程,形成有机统一整体;业务环节应全方位覆盖电网建设、生产调度、电能交易、技术管理等层面;管理控制应贯穿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技术改造、退役的全过程;数据流应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集成、信息展现、决策应用等各阶段,最终形成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和一体化。未来智能电网在垂直架构上,将由智能装备层、智能生产调度层和决策管理层构成;在横向层面上,将大、中型区域电网通过坚强骨干电网联系起来,而大、中型区域电网则分层分区柔性接人集中式和分布式电源、各类终端用户。在信息流上,通过纵向贯穿、横向贯通的网络共享平台,实现电网信息实时交互、。共享。

建议发挥一体化管理优势,积极有序地推进智能电网研究及建设;开展我国智能电网架构设计;制订试点方案及实施计划;统筹考虑电网规划、建设、改造和技术升级;实施对输配电网与用电的协调调度和控制;实现发、输、配、用电的协调安全与经济运行;注重理论和技术创新与应用;形成完整的智能电网规范和标准体系;研究建立电网综合知识支撑体系;建立智能电网试验基地。

参考文献

[1] 王锐,谢兰,吴文凯,杨昆. 智能电网及其发展态势分析[A]. 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5)

电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教育手段,或者教学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电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涉及教育手段的运用、教学技术的开发、也包括教育各种过程和资源的开发、运用和管理。

我国的电化教育源自美国的视听教育,又不同于美国的视听教育。我国的电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中国电化教育70年的发展,走过的是自己开辟的道路。这是一条既不是依附西方,也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从国情出发、与全球联系、与时代接轨的自主创新之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教学、教育。

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O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资源,尤其是初步创建和形成了影视教育的中国之路。据现有文字资料记载,我国“电化教育”一词是1933年由当时的教育部教育司司长陈礼江先生提出来的,指电影和无线电广播教育,电化教育的概念在2O世纪2O年代末以电影、录音等视听教学辅助手段为特征的影音教育运动中产生,即利用电影、播音等先进的电气化技术的教育,电化教育几乎就是视听教育的同义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化教育取得了令国人骄傲、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直至1966年。“文革”时期.我国的电化教育一度处于停顿状态。但电化教育工作的基础已经奠定,教育现代化的火种已经播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央广播电视

大学。我国的电化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展迅速,学校电化教育、广播、卫星电视教育蓬勃开展,推动并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产生了很好的效益。198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电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项产业、一种专业学科类型。邓小平视察中国福利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上海)时的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几乎成为中国电化教育界80年代的名言,也是中国计算机教育的巨大动力。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化教育的重点从早期的视听媒体的应用,发展到对教育形式和教育过程(信息传递、储存和控制)的组织和设计。2O世纪9O年代末,中国电化教育开始了从多媒体教学设计向信息化教育转化的历程。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国内外电化教育的发展已从以视听技术和材料为研究和实践的重点的视听教学阶段,向以教学过程设计为重点的多媒体教学设计阶段的转变;从以教学过程设计为重点,到以各种学习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整合为重点的信息化教育阶段的转变。

电化教育中国之路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五大支柱,即基本理论研究、硬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有效管理探索;第二部分是三大应用领域、学校信息化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教育管理与信息化教育队伍培训。电化教育理论在信息化进程中融合信息科学技术理论,已经并将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

我国的电化教育学科形成了独具特色、比较严谨的知识体系,南国农教授主编的《信息化教育概论》将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定义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电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促进教育的最优化,电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电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涉及教育手段的运用、教学技术的开发.也包括教育各种过程和资源的开发、运用和管理。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为支柱,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电化教育的内容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这是信息化时代电化教育的基础。优化教育过程是开发教育资源的目的,开发教育资源是实现优化教育过程的手段和过程。忽略优化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教育资源的开发,优化教育过程就不能实现。信息时代电化教育定义中的教育过程是包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过程和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的过程,教育资源包括人员、信息、媒体和环境等因素。因此,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是教育中多种因素的技术整合。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目标。

我国教育领域内专业分工比较明确,电化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自己区别于其它教育专业的工作范围,就如一门学科一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基于这种考虑,电化教育把自己的领域划为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着眼于现代教学媒体如何服务于教学目标、如何与其它教育手段或媒体有机的结合、如何教育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现代教育媒体的开发和应用在我院越来越得到重视,我院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多年以来,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不断提升教师水平,为电教传统媒体及计算机和网络进入课堂提供了必要的智力保障。新世纪,信息时代,教师的使命是要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尖兵,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已经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在教育技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终身化、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电化教育不断进步,现代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现代教育手段逐步走向大众、走向教育教学的各个角落,教育技术事业日益辉煌。计算机几乎成了教育工作者离不开的工具,多媒体技术使人们对教育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显示产生了惊人而神奇的效果。电教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热门话语,电化教育伴随信息化进程健康而有序地发展。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热潮中去,大力推进教育技术应用,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为早日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6)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研究主题分析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保障、解决方案角度来分析2005年,钟瑛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瓶颈及其化解》中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含了信息、信息流动、相关的权力和利益等3个要素。分析三要素之间的价值平衡关系,对共享机制运行瓶颈进行深层的解读[6]。2006年,周伟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研究》中通过协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分布分析,提出使信息资源布局应更加合理,才能提高用户信息满足度,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效用最大[7]。2010年,赵凯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过程表现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共享标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的观点[8]。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2008年,董海欣在其论文《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深入分析研究了政府信息资源生态环境、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区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和解决方案[9]。2008年,赵劲松在其论文《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从经济学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信息资源共享的规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出多项建议[10]。2009年,张珊在其论文《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中对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政务模式、业务模式,对网站功能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补充的观点[11]。

从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2008年,熊先兰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中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进行探讨,分析其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主要特性,以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率[1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高级顾问周宏仁博士每年都会在《网络与信息》杂志上发表《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报告。分析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从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研究。用普遍联系和全面性方法论,将电子政务发展与整个社会系统相关联,预测电子政务演化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的区域性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是世界性潮流,是现代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政府推行电子政务来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技能及工作效率,畅通和拓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极大程度地提高政府做出科学性远瞻性的决策,提升政府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能力。电脑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目前政府门户网站(以gov.cn命名)已超过10000个,93%以上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73%以上的地方政府(省、地、县)拥有门户网站[13]。网络技术把整个电脑、通信、软件、信息等资源融为一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中国光缆线铺设总长度达458万公里,“八纵八横”格局覆盖全国31个省市、659个城市、2070个县(区)、6115万个行政村,还开通了国际多条陆地及海底光缆[14]。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我国正在形成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群”这些经济圈。区域性经济是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内的优化配置及组合,可以实现区域内资源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如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汇集其他8个城市的丰富资源,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具有极强的资源及成本优势。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经过努力可以发展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但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这一强有力的后盾。从武汉城市圈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如果想实现城市圈的各城市齐头并进、共同发展,首先必须要打破行政区划之间的屏蔽,探索并建立城市圈内政务协作机制,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畅通,拓宽各城市间的政务信息沟通渠道,高效实施城市圈内的政务管理。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城市圈的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城市圈的政府政务服务。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7)

0引言

我国目前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以及学科体系的形成基本依据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由此围绕定义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有人认为对教育技术进行定义没有多大必要,因为不管我们怎么讨论,事物还是一直向前发展的。也有人认为,有了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就必然有不同的理解及其理论指导下的不同的合理性教育实践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教育技术学本质及其规律,进而推动教育技术的向前发展。笔者认为,我们不仅需要对教育技术进行定义,而且还要发展教育技术定义,即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定义。

1中美两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的比较分析

1.1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定义

1. 1. 1 1963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63年AECT的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内容包括:研究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独特的和相对的优缺点;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信息结构化、系统化。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内容实际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

63定义中,把教育技术主要集中于视听传播。以期以高效率的利用传播中的每一种方法和媒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为目的。定义中指出视听传播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暗示了教学干预与学习之间有种更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与早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密切的关系。63定义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是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

1. 1. 2 1972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72年AEG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

在这个定义中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是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的系统化过程。把视听传播作为一个领域来下定义。在这段时间,人们对教学机器的兴趣转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计算机成为实现程序教学思想的高级程序教学机。

1. 1. 3 1977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77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其目的在于分析遍及人类学习所有方面的问题,和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对那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该定义是在教学理论中越来越重视方法和方法论的背景下提出的,开始使用系统方法来解决人类学习的过程。根据巴纳赛的解释,教学系统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设计和改进教学的实验方法。77定义充分认识到研究领域的复杂性.强调系统方法在过程整合、因素分析、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以学习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中心,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将教育技术定义为一种理论、一个领域和一个行业。

1. 1. 4 1994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94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94定义的结构,它明确定义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形态、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定义中没有直接描述媒体,表明教育技术已从硬技术进化到软技术,即以技术方法和方法论为主体的学科。当然,这并不排斥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支撑技术。

1. 1. 5 2005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2005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而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及其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近年来由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发展的最新成果映射到教育中,给教育技术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学习资源的数字化以及数字资源呈现方式的丰富与传播方式的变化,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学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观念开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因此05定义提出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另外随着企业培训与e-Learning的迅猛发展,社会不仅从技术方面而且在人员素质方面对教育技术的专业队伍提出了更综合、更有适应性的水平要求。因此在05定义中提出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总结以上的教育技术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其研究对象都是与促进人类的学习相关的内容,2004的研究对象的范畴有所扩大,暗含了与学习有关的技术过程和资源。这与绩效技术理论的成熟有关,随着绩效技术理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于是与时俱进的有了新的研究对象的提法,这个研究对象的提出是符合当今的时展要求的,是在对以前5次定义中的研究对象的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

1. 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可以文化大革命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初步发展阶段(1920-1965) ;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1. 2. 1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期,从美国归来的陶行知在嘉兴举办千字课教学试验时就使用了幻灯。30年代中期,广播教学也开展了起来。1935年6月,当时的教育部要求中等学校和民众教育馆分期装设收音机,并聘请专家通过广播电台播放教育节目。1937年7月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同时一些民众教育馆也开始运用幻灯、电影、播音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949年,电化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首先是社会电化教育得到发展,学校电化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在普通教育中,许多地方也相继建立了电化教育馆,负责推动基础教育中的电化教育工作。1966 - 1976的10年间整个电化教育事业处于瘫痪停止状态。

1.2.2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

1978年以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的政策和措施,使得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迅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包括在全国各地建立电化教育机构,高校开办电教专业,广播电视教育和卫星电视教育发展迅速,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逐步开展,各级学校“三件”建设方面成绩显著。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进人了深入发展的阶段。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及认知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引入,对于理论建设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开通,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多项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都大大推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1.2.3中美两国教育技术的比较

由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电化教育最早是在大众化教育中兴起的,起初广泛的应用于社会教育中,后来逐渐的才在学校教育中发展壮大。而关国教育技术就诞生于学校教育中,最初兴起视觉教学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此后,美国的教育技术向军事,工业领域渗人,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为军事及企业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因此,我们看出中国的教育技术学与美国教育技术学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别是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背景所形成的。

2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思考

考虑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的建构不能忽视中美教育技术差异的存在。讨论这种差异,不是为了拒绝学习国外的理论和方法,而是为了避免不看本国的实际,盲目照搬的思想和做法,是为了更明智地、有效地学习他人的东西。我们要积极引进与消化教育技术定义,必须从定义的内涵与形成背景去理解与表述。并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有关理论进行必要的改造,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技术学定义。

2. 1教育技术定义的本土化

笔者认为在中西方问题上应倡导思想的本土化,思想的木土化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教育技术学真正具有引导力的“思想”,最终只能形成于中国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之中。同理,由于西方学者身处于西方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之中,其所构建的思想也就只是适应类似于西方那样的条件。思想本土化的实施对于建构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技术学思想来说,最宝贵的资源在于教育技术研究者自身,在于研究者的本土实践。是我们自身,我们自己的家园从根本上赋予了我们思想的智慧。对于西方学者的大多思想,当然也可以了解,可以学习,但前提是需要有一种平视的目光与平和的心态,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主体间对话、交融、会通,这不仅仅是一种同化,也不局限于顺应,这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与建构。

改造和转化现代教育技术学传统:一方面,尽可能的从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出发,按照西方的逻辑去理解西方的问题,以及产生于这一问题情境中的西方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尽可能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出发,按照中国的逻辑去思考中国的问题,这就要求人们把中国传统教育学术纳人研究视野,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寻找出路。既要借鉴西方文化,又要尊重个人权利,实现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交融互补,协调发展。在寻求理论基础的过程中,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决策及思想导向及时关注,并据此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学。

2. 2教育技术定义的时代化

AECT教育技术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理念的更新及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我国教育技术定义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历史上看,教育技术学中媒介技术的革新曾经引起了该领域组织方式的变革。“技术”具有历史阶段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教育技术”也必然具有时代性。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有新的教育技术定义。

3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确定

教育技术学科术语用词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化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更新和发展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当前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定义不断更新的趋势,因势利导,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定义问题。

3. 1提出教育技术学的新定义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以技术促进教育与学习的专门领域,其几次历史性转折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引进新的思想与理念;另一方面,其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的物质基础在于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技术创新不断地被引进教育领域。

总结美国的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化,结合我国的国情,我认为教育技术的定义可以这样描述:教育技术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创设、运用、管理现有的适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的理论与实践,并积极开发新的还未出现或出现了还未运用到教育中,但有可能运用到教育中并起到促进作用的技术资源,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者创新能力,力争达到教育公平,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3. 2新定义提出的原则或依据

3. 2. 1本土化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年)工作方针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方面的规定。教育技术学要与时俱进,因此其定义的制定要与政策相一致,要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时代的特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创新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标尺,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观念在不停的更新,成果取得飞越的进步。这些都是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因此我们要学会创新,敢于创新,让我们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走向成功。

3. 2. 2时代性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8)

电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教育手段,或者教学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电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涉及教育手段的运用、教学技术的开发、也包括教育各种过程和资源的开发、运用和管理。

我国的电化教育源自美国的视听教育,又不同于美国的视听教育。我国的电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中国电化教育70年的发展,走过的是自己开辟的道路。这是一条既不是依附西方,也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从国情出发、与全球联系、与时代接轨的自主创新之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教学、教育。

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O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资源,尤其是初步创建和形成了影视教育的中国之路。据现有文字资料记载,我国“电化教育”一词是1933年由当时的教育部教育司司长陈礼江先生提出来的,指电影和无线电广播教育,电化教育的概念在2O世纪2O年代末以电影、录音等视听教学辅助手段为特征的影音教育运动中产生,即利用电影、播音等先进的电气化技术的教育,电化教育几乎就是视听教育的同义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化教育取得了令国人骄傲、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直至1966年。“”时期.我国的电化教育一度处于停顿状态。但电化教育工作的基础已经奠定,教育现代化的火种已经播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央广播电视

大学。我国的电化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展迅速,学校电化教育、广播、卫星电视教育蓬勃开展,推动并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产生了很好的效益。198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电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项产业、一种专业学科类型。邓小平视察中国福利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上海)时的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几乎成为中国电化教育界80年代的名言,也是中国计算机教育的巨大动力。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化教育的重点从早期的视听媒体的应用,发展到对教育形式和教育过程(信息传递、储存和控制)的组织和设计。2O世纪9O年代末,中国电化教育开始了从多媒体教学设计向信息化教育转化的历程。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国内外电化教育的发展已从以视听技术和材料为研究和实践的重点的视听教学阶段,向以教学过程设计为重点的多媒体教学设计阶段的转变;从以教学过程设计为重点,到以各种学习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整合为重点的信息化教育阶段的转变。

电化教育中国之路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五大支柱,即基本理论研究、硬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有效管理探索;第二部分是三大应用领域、学校信息化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教育管理与信息化教育队伍培训。电化教育理论在信息化进程中融合信息科学技术理论,已经并将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

我国的电化教育学科形成了独具特色、比较严谨的知识体系,南国农教授主编的《信息化教育概论》将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定义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电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促进教育的最优化,电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电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涉及教育手段的运用、教学技术的开发.也包括教育各种过程和资源的开发、运用和管理。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为支柱,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电化教育的内容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这是信息化时代电化教育的基础。优化教育过程是开发教育资源的目的,开发教育资源是实现优化教育过程的手段和过程。忽略优化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教育资源的开发,优化教育过程就不能实现。信息时代电化教育定义中的教育过程是包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过程和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的过程,教育资源包括人员、信息、媒体和环境等因素。因此,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是教育中多种因素的技术整合。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目标。

我国教育领域内专业分工比较明确,电化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自己区别于其它教育专业的工作范围,就如一门学科一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基于这种考虑,电化教育把自己的领域划为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着眼于现代教学媒体如何服务于教学目标、如何与其它教育手段或媒体有机的结合、如何教育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现代教育媒体的开发和应用在我院越来越得到重视,我院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多年以来,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不断提升教师水平,为电教传统媒体及计算机和网络进入课堂提供了必要的智力保障。新世纪,信息时代,教师的使命是要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尖兵,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已经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在教育技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终身化、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电化教育不断进步,现代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现代教育手段逐步走向大众、走向教育教学的各个角落,教育技术事业日益辉煌。计算机几乎成了教育工作者离不开的工具,多媒体技术使人们对教育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显示产生了惊人而神奇的效果。电教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热门话语,电化教育伴随信息化进程健康而有序地发展。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热潮中去,大力推进教育技术应用,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为早日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9)

0 前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电子技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技术的发展让大量的新技术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现如今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也应运而生,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是极其广泛的,我国最早利用电子系统的时间短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随着物质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开始对电力能源重视起来,对电力的运行安全问题也是非常的关注,将电子技术应用在强电系统中可以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更新,对强电系统的发展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 电子技术的优势及意义

1.1 电子技术的优势

电子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与它的优势是分不开的,电子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控化。由于传统的电器件都是属于半自动形式控制的,半自动控制的电器件一般其换相电路都要比传统的电器件复杂很多,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引入,自关段器件的电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更好地运用电子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控制操作。

(2)集成化。所谓的集成化主要是将所有的全控型电子器件利用数量较多的电子单元器件结合在一起,将其放在同一个基片上,这种集成化的处理方式与之前传统的电子器件分立的方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集成化的处理可以极大地缩短电器件运行的时间,除了这一点以外,高频化的优势也是集成化的一个优点,它可以提高电子器件的工作效率。

(3)高效率。高效率化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了电子器件及变换技术上,主要是通过电子技术来降低导通的压降,使得最终电器件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之前在变换器的使用中,多数都是使用硬开关技术,现如今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强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意义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能源的应用效率,电子技术还可以提高强电系统运行的安全,能够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在投入生产之前都进行了电子技术的处理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可以在网络技术的监管下进行,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2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1 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调节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静止励磁中,运用晶闸管整流可以提高静止励磁的可靠性,最重要的是所花费的资金成本也会得到降低,而在电力系统中,我们在控制水力和风力发电机的时候,对转子中的励磁电流产生的频率进行调整之后,可以提高水力和风力发电的功率。由于电力系统当中风机水泵所消耗的能量是非常大的,基本上占了整个系统的百分之七十,而且工作的效率还非常的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研究人员在系统当中安装了变频调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可以运用高压大容量的变频器系统还不是很多,所以对电力系统进行较为精准的控制暂时是不现实的。

2.2 电子技术在输电环节的广泛应用

在输电环节上,直流输电技术以及高压直流输电都选择了晶闸管变流装置,这一装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那些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的无功损耗问题。直流输电技术不仅稳定性好,其灵活程度也是最高的,其电容量也非常大,即便我国各个省市地区的地形地质特点不同,直流输电技术也能够在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下远程的进行输电作业。在输电环节中,电力能源会在输送的过程当中出现巨大的损耗,打个比方说,如果想要从一个城市输送电能到另一个城市,如果输送的距离较长的话,那么就会有30% ~ 40%的电能在传输的过程当中被损耗掉了,最终输送到的电能可能都不到一半。而自从电子技术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管输送电能的距离有多远,最终输送到的电能都可以保证在90%以上,将电能的输送损耗降到了最低。这也是为什么电子技术在输电环节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3 结语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降低了电力能源在传输过程当中出现的损耗,有效地提高了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也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趋势,因此在新时代下,我们的研究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对电子技术的研究,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运用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也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放,王志强,李国锋.三相线电流平衡化补偿方法

[A]. 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2] 游广增.电力电容器的谐波分析及一种谐波抑制方法

[A]. 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

[C]. 2010.

[3] 梁矗欧阳名三.基于负荷侧无功补偿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方法研究[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 2006.

[4] 揭林玲,唐昆明,张太勤,周小平.基于暂态特征信号综合判据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研制[A]. 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5] 任士焱,李国玉.一种实用的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电压特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 2008.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10)

一、 电气工程的主要发展历程

电气工程的主要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大约7世纪至公元16世纪上半叶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岁月里,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十分缓慢,一直停留在单纯地观察记录的水平上。第二阶段, 16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女王的侍医官吉尔伯特开始,人们对电磁现象进行了探讨,并作了一些定性的归纳和总结。这一阶段大约持续了二百年。第三阶段,18世纪的卡文迪许、库仑开始,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进入了用科学方法定量研究、总结归纳从而得出规律的阶段。

二、 电气工程的研究方向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电工方面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新事物,给电气的发展注入了S多活力。

在电工的理论和原理方面,物理与天文研究中发展起来的等离子物理学与电磁流体力学开始向工程应用方面推进,与能源、电力、交通及其它工业发展需要相结合,开创并推进了受控核聚变、磁流体发电、磁流体推进、和电磁泵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新材料方面,各种有特性的材料相继被发现。超导技术从超导现象1911年被发现至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的突破性进展,打开了超导技术应用的大门。永磁材料指的是某种材料经充磁后,具有很高的剩余磁密、矫顽力和磁能积的材料,如钕铁硼(NdFeB)。上世纪80年代,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钕铁硼的国家。近年来,永磁材料的研究主要针对钕铁硼材料的缺点,集中在提高材料的温度稳定性、抗氧化性以及降低价格方面。半导体作为一种导电性能介于绝缘体与良导体之间的特殊材料,为电工领域提供了多种电力电子器件,为直流输电、电气铁道、各种节能电源和自动控制装置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技术方面,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力电子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使大功率的整流、逆变装置得以实现进一步拓宽了电能的应用。而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实现了电机、电力系统、传动系统的的自动控制。

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有:①电力大系统、电力传动系统及电力电子变流系统中的各类问题;②生物、医学与健康领域中的电磁方法与新技术;气体放电及多相混合体放电问题;③气体放电及多相混合体放电问题。④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或为开拓新应用领域的电机、电器;⑤反映各类电器设备电器或绝缘性能演变的多因子规律及其观察和测量技术;⑥电能质量的理论及其测量、控制;⑦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能存储和电力变换技术;⑧现代测量原理及传感技术;⑨脉冲功率技术与低温等离子体应用基础;⑩电力电磁兼容问题以及复杂电力系统的经济安全运行、控制及规划的理论及其应用。

三、 电气工程新技术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核能发电,目前分为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类发电方式。核裂变是由较重的原子核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加热水,基本形式与煤燃烧发电的形式相同。由原子核裂变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要比普通矿物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大几百万倍。核聚变则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为较重的原子核的过程,所释放的能量比等量的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更多,核聚变的原料是海水中的氢的同位素,这种原料是取之不尽的,但是由于能量难以控制,目前尚待研究。

磁流体发电,是一种把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新型发电方式,具体装置中是利用高温导电的等离子体与强磁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电能,目前已在提高能能量的转化率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另外,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在中国也得到广泛应用。 在交通运输方面,电工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以电磁技术为依托的磁悬浮列车的发展,目前,磁悬浮列车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并有可能在未来继续提速。

就节能减排而言,中国大量推广电动自行车的使用,使得私家车、摩托车的使用大大减少。这意味着为国家节省了更多的石油资源,并减少了大气污染。

四、 如何利用电气工程相关新技术来治理大气污染以及高效利用能源

APEC会议期间,北京天空出现了短暂的“蓝天”,这被主席称为“APEC蓝”,并希望这一情景能永远留在北京上空。但没过几天,北京又陷入了雾霾的世界。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摆在政府的面前,如何解决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

对于我们而言,利用电气工程相关新技术来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非常可行的途径。我们都知道,大气污染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汽车火车等以汽油、柴油、煤为动力的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二是工厂加工废气的排放。

因为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而造成空气污染,传统做法是推广使用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效果不能说没有,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述交通工具与汽车火车等传统交通工具相比,其动力(即速度)以及续航方面远远不够。

如果能够利用电气工程来相关新技术来实现电动车电池的小型化以及大功率化便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电能的高效转化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途径。另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微型化,以太阳能为直接能源,但其问题在于天气影响因素太大。相信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解决的那一天。

对于如何高效利用能源,其实生活中也已经可以见到。如楼道的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就可以减少不必要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再比如工业生产中,利用电涡流效应来加热钢铁也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电气工程新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在某一方面带来技术革命,只要继续在这方面前进,最终就一定可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贾文超主编,参编卢秀河、杨晓红。《电气工程导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刘涤尘,王阳明主编。《电气工程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源技术发展论文篇(11)

一、通信电源的发展现状

(一)供电系统的现状

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目标是安全、可靠、高效、稳定、不间断地向通信设备提供能源。通信电源必须具备智能监控、无人值守和电池自动管理等功能,从而满足网络时代的需求。通信电源系统由交流配电、整流柜、直流配电和监控模块组成。

(二)通信电源设备的更新换代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功率器的更新换代,新型电磁材料的不断使用,功率变换技术的不断改进,控制方法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关学科的技术不断融合,通信电源在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电磁兼容性,消除网侧电流谐波、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损耗、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等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三)现行通信电源的电路模型和控制技术

目前通信电源的变换电路拓扑结构主要采用双单端电路,半桥电路和全桥电路,各有优缺点。一般认为,在中、小功率场合,采用双单端电路或半桥电路是适宜的;在大功率场合则采用全桥变换电路。

二、通信电源发展趋势

(一)开关器件的发展趋势

电源技术的精髓是电能变换,即利用电能变化技术将市电或电池等一次电源变换成适用于各种用电对象的二次电源。其中,开关电源在电源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0kHz发展到高稳定度、大容量、小体积、开关频率达到兆赫兹级,开关电源的发展为高频变化提供了硬件基础,促进了现代电源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二)通信直流电源产品的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发展

在需求与技术的共同推动下,通信直流电源产品体现了如下的发展态势:

体系架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稳定。通信直流电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维持现有的交流配电、整流器模块(并联)、直流配电、监控单元、蓄电池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架构;功率变换模式也将维持现有的高频开关模式,暂时不会出现类似从线性电源到开关电源的阶跃性的变化。

功率密度不断提高。通信一次电源的核心部件整流器的功率密度不断提高,推动了通信直流电源整机的功率密度不断提高,但配电器件、蓄电池等密度基本维持稳定,一定程度制约了整机系统的功率密度的提高比率。

更高的可靠性。高可靠性是通信电源的最基本要求。随着器件技术、通信电源技术的成熟,以及各通信直流电源设备厂家在可靠性研究上大力投入,通信直流电源产品可靠性呈不断提高的趋势。

按照TRIZ理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的俄语缩略语)描述的技术系统发展进化规律,一般而言,技术的生命周期包含四个阶段: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种种迹象表明,通信直流电源的核心技术,开关电源技术基本上开始步入成熟期:效率的提升变得缓慢和困难、而电源损耗不能大幅度降低限制了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高,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内,通信直流电源产品将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直至有一天,一种新的电源变换技术出现,通信直流电源产品就会再出现一个阶跃性的发展,就像开关稳压技术替代线性稳压技术,给电源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三)通信用蓄电池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通信用蓄电池作为通信系统后备的能源供应手段,其研制、生产和应用技术一直备受世界各国通信行业的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外正在研制和试验新一代的通信用蓄电池,有的已经进入商用化阶段。这些新的蓄电池,由于其材料、结构和技术上的先进性,在性能上具有传统的VRLA电池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钒电池(VanadiumRedoxBattery)。钒电池(VRB)是一种电解值可以流动的电池,目前正在逐步进入商用化阶段。

2.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也是一种新型的发电装置,它所需的化学原料由外部供给,如氢氧燃料电池,只要外部供给氢和氧,经过内部电极、催化剂和碱性电解液的作用,就能产生0.9V电压的直流电能,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

3.电源监控系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日益普及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系统从以前的单机或小局域系统逐渐发展至大局域网系统或广域网系统,大量人力、物力被投入到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上。不过通信设施所处环境越来越复杂,人烟稀少、交通不便都会增大维护的难度,这对电源设备的监控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保护通信互联网终端的电源设备必须具备数据处理和网络通信能力。此时,数字化技术就表现出了传统模拟技术无法实现的优势,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逐步表现出传统模拟技术无法实现的优势.

4.通信电源的环保要求。环保问题,一方面的指标是通信电源的电流谐波要符合要求,降低电源的输入谐波,不但可以改善电源对电网的负载特性,减少给电网带来严重污染的情况,还可减少对其他网络设备的谐波干扰。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材料的可循环利用和环境的无污染,这方面需要产品满足WEEE/ROHS指令。

在通信电源开发、生产早期,人们主要集中研究电源的输出特性,较少考虑到电源的输入特性。例如:传统的在线式电源输入AC/DC部分通常采用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其输入电流呈脉冲状,导通角约为π/3,波峰因数大于纯电阻负载的1.4倍。这些谐波电流大的电源给电网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使电网波形失真,实际负荷能力降低,对于三相四线制的电网来说,还很有可能因中性线电流过大而出现不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朱雄世,《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展望》.

[2]《浅析全球通信电源技术发展趋势》.

[3]《通信直流电源发展趋势》.

[4]孙向阳、张树治,《国外通信用蓄电池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5]《通信电源技术发展趋势及标准研究方向》.

[6]曾瑛,《浅谈通信电源》.

[7]王改娥、李克民,《谈我国通信电源的发展方向》.

[8]王改娥、李克民,《我国通信电源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9]侯福平,《UPS系统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特点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