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9 01:53:33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1)

健康教育学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医学与行为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贯穿于现代医学各学科的实践中。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健康教育者面对不同层次背景的对象,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提高疾病管理技能。健康教育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当前对健康教育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课程教学的关注也日渐提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健康教育学课程开设情况的相关文献,对比国内外课程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分析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值得借鉴之处,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提供建议。

1国内外对比

1.1发展历史

发达国家的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起步较早,“健康教育”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于加拿大的公共卫生文献,作为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健康教育在全球迅速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形成。此后,健康行为理论的兴起推动了西方健康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各国中,加拿大被公认为国际社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倡导者,加拿大政府于1974年发表里程碑式的政策性宣言——《加拿大健康新展望》,是西方国家政府第1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健康促进”作为国家战略。1979年,多伦多大学创建加拿大首个健康促进专科学位。20世纪90年代,西方健康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美国的126所医学院校中有65%专门为学生讲授个体患者的健康教育技能,有74%向学生提供社区健康促进课程[1]。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以行为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的时效性[2]。日本是亚洲地区较发达的国家,1991年,大阪大学健康体育部教授大河内寿一就曾指出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医学院校开始创立健康教育专业。1991年,天津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大专班,之后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地也相继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当时健康教育学课程主要开设于卫生学校等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相继创办了健康教育的专科学习,开展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4]。1993年,健康教育学曾作为“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专业”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2002年原国家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将健康教育学列入规划教材编写计划,2004年,第1版《健康教育学》出版。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十一五”期间,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法案》等相关政策,提出“让每位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者更是健康促进者、保护者”的目标,开启了健康教育学的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被提升到战略高度。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更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及其专业人才培养”,“医疗卫生人员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当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而言,历经30多年,健康教育学在我国不断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提高、授课对象扩大、理论性增强和教学手段优化。

1.2授课对象

国内外医学院校主要针对护理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高校还对体育教育学专业开设本课程。随着健康教育对象和功能的扩大,以及基层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需求的增加,有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学习需求的人群也日益扩大,除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外,还包括营养师和社工志愿者等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人员从业岗位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等。这些接受过健康教育学课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相应岗位,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我国专业健康教育队伍的薄弱状况,而且对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切实推动作用。

1.3课程内容

总体而言,国外健康教育学课程专理论、重实践。健康教育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如知信行模型、健康理念模型、阶段变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西方,对健康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国外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理论及其模型的应用。其次,由于国外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教学注重面向社区和基层,如新加坡尤其重视实习期间的社区健康教育[5]。此外,各国的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合地方特点各有特色: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老龄化严重,有专门的核辐射后遗症防治教育和老年康复护理专业教育;全球范围内,根据疾病发展特点,艾滋病、慢性病和心理疾病的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正逐步优化。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加强现代健康教育理论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和模型的教学,突出现代健康传播方法和新媒体在健康教育领域运用成果的教学,并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1.4教学方法

国外健康教育学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除理论教学外,强调课堂实践。新加坡多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即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5]。德国的教学以行动为导向,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在得到信息后要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再最终得出结论[2]。日本还经常采用颇受师生好评的角色扮演法,学生们组成4~5人的小组,通过扮演患者、医生、家属等角色在模拟情景中真实体验健康教育学的学习成果[6]。很多国家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也会在高年级的临床实践中深入康复医院、社区医院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我国的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去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实践,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后仍不具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20世纪末,随着我国的健康教育学科迅猛发展,学校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逐渐运用在课堂之中,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日益受到重视。首都医科大学运用整合式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课外实践等手段,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8];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实践,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9]。

1.5师资力量

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发展时间久远,设置了专业学位,学历教育体系完备,培养了许多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如美国有2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有授予健康教育学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有22所大学和公共卫生学校设有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10]。我国健康教育学目前尚未设置独立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专业性。师资力量主要由具备经验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等专业人员构成。这些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许多并不是健康教育专业出身,理论功底略显不足,因此,专业师资建设任重道远。

2国外健康教育学发展的政策与社会背景

2.1政策保障,推动健康教育学科发展

西方国家政府重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社会基础好。以加拿大为例,早在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政府就开始以传统媒体为媒介,开展以传播卫生信息为主的健康教育。1969年,《医疗保健法案》(MedicalCareAct)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通过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费用支出的目标[11]。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了《加拿大健康新展望》,这是西方国家政府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倡导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作为提供公众健康的重要策略,健康教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11]。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在渥太华召开,发表《渥太华宪章》,标志着健康促进理论体系正式建立。健康教育学在西方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2.2开展从业者的准入和专业化要求助推学科发展

西方国家建立了严格的健康教育从业者准入制度,这一制度对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美国,只有通过CHES(CertifiedHealthEducationSpecialist)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在加拿大,要想成为专业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者,必须经过加拿大糖尿病教育认证委员会考试认证,并且每满5年要进行资格的重新认定[12]。一方面,严格的专业认证制度保证了健康教育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这种准入制度也推动了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2.3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批实践人才

健康教育事业在国外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人才在这一领域的理论推广和实践传播。回溯到国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相较于国内,更多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医学院校会特别注重临床见习中面向社区的健康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既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开展健康教育实践能力的传播者和推广者,推进了健康教育在国外的蓬勃发展。

3对我国健康教育学发展的启示

3.1建议把健康教育学纳入高等院校通识课

目前,各高校主要把健康教育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但随着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广大医学生面对患者的必备技能。同时,随着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建议医学院校增加课程教学对象的覆盖面,可以将健康教育学作为通识课程开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

3.2开展继续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专业活动,健康教育者除了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我国目前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很多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专业学习或培训,这将限制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①建立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促进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②吸纳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知识,承担健康教育工作;③未来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建立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推动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

3.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健康教育“金课”

在当前大学课堂要打造“金课”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虚拟教学平台等手段来实现课堂现代化。既可以使课程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鼓励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学习;又能够扩大课程的辐射面,使得教学对象不仅局限于在校学生,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机构从业人员、社工志愿者等的学习需求。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worldwide based on the books, periodicals, journals, major symposium,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key scholarships. the author finally concludes the research tendency abroad towards four directions: firstly,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media; secondly,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thirdly, health communication in new media; finally, the communication with marginalized cultural groups. meanwhile, national research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has important topics including media effects, organizational health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health communication centered on “doctors and patients” relationship,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 health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studies, health emergencies, health communication history, specific health communication issues concerning of aids, euthanasia, homosexuality, organ transplantation etc. and so on.

key words: health communication;history;present;tendency

传播是人类社会古老的行为。传播学的开山祖师施拉姆说:传播是最繁忙的交叉口,但许多人只路过而不逗留。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开始迅速发展。健康传播学就是医学与社会学在路过传播学这个交叉口时“逗留”下的产物。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越来越富足的人类,开始关注人本身,健康已经成为大众、政府和学者一致关心的议题。健康传播就是要满足大众对健康信息的渴求,而传媒在传播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健康传播的定义有很多种,有学者从人际传播方面给健康传播下定义,认为健康传播是病患和医疗提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治疗室里无数的人际传播活动,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罗杰斯(m. roger s)则认为凡是人类传播类型涉及到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在美国健康传播领域有两大分支:一是“健康促进”,二是“健康服务递送”。前者的议题主要是以媒介和大众传播为主,后者主要是以医患关系和人际传播为主。美国国家癌症学会和疾病控制中心给出了以下定义: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上述各种定义从不同方面强调了健康传播的各种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可取性。

一、健康传播研究的历史

作为传播学一个分支领域,健康传播学属于专业传播研究的范畴。健康传播在学科构成上非常多元及杂糅。医学、公共卫生学、卫生保健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符号学、法律、人类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等多个学科从不同角度为健康传播学的学科框架和理论范式的形成提供了支持。其中,健康教育学、医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健康传播学的诞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大多数者认为,美国是健康传播学的学科发源地,时间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1971年,美国心脏病学专家 j.法夸尔 (dr. jack farquhar)和传播学家 n.麦科比 (nathan maccoby)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实施著名的“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 (stanford heart disease prevention program,shdpp),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社会学习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社会营销策略等理论框架。(everett m.rogers,1994)这些理论和方法日后均成为健康传播重要的理论组成。研究者认为,在健康传播中大众传播加上人际传播效果最佳,但大部分情况仅有大众传播,效果同样很理想。这一试验被视为健康传播研究的开端。1991年,美国疾病防控中心 ( the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设立了专项基金和健康传播办公室,开始组建全国范围内的健康传播机构。1972年,“治疗传播兴趣小组” (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interest group)成立,后易名为“健康传播分会”(health communication division)。该小组隶属于著名的“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成为其下属的众多分支机构之一。该小组奠定了健康传播的在学术领域的地位,也使健康传播学向学科的规范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1973年,治疗传播兴趣小组编辑了第一份简易专业性刊物《国际传播学会简讯》,专门刊登健康传播的宗旨、研究领域和特点并刊登专业文章和资料,有效扩大健康传播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在1975年举行的国际传播学年会(ica)上“治疗传播兴趣小组”正式更名为ica“健康传播分会”(health communication division)。这是学术界首次正式使用“健康传播”这一提法。

20世纪80年代,“预防艾滋病运动”标志着健康传播研究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传播学届从隐性走向显性。众多的著名学者和研究基金投入,使健康传播研究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也成为健康传播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在80年代健康传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独立的专业。同一时期,美国健康传播专业研究机构的出现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从研究的人员构成看主要来自四个领域:即具备医学、公共卫生学教育背景人员是现代美国健康传播研究的主力,所占比例为一半;其次传播学研究者,约占25%左右;最后是社会学与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和来自综合性大学的研究者,两者总数占25%左右。(孙晶,2005)

一般认为,某个学科的成型必须有专业书籍的出版、专业协会的成立、专业课程的开展 以及专业刊物的发行作为标准,而健康传播从 70年代诞生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飞速发展的过程。首先是专业书籍的大量出版。第一本有关健康传播的理论著作是 1984年由著名的传播学者kreps和thornton撰写的《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 health communic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同年出版的第二部专著是由夏夫(sharf)所著的《内科医生优化传播指南》。诺索斯(northouse)于次年出版了该领域的第三部专著《健康传播专业人员手册》,此后各类专业书籍和论文层出不穷,巩固和丰富健康传播的发展。

其次是有关健康传播的协会的建立。为了适应学科的发展,美国传播学会领域最大的专业团体——“口语传播学会”(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sca)于1985年美国设置了“健康传播委员会”(commission for health communication),作为对国际传播学会(ica)“健康传播分会”的补充。原先ica很多健康传播分会成员同时加入sca“健康传播委员会”。再次是与该学科有关的专业会议的召开 ,这是该学科发展专业化规范化的必备条件。同年召开的“医学传播会议”(medic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是健康传播的第一次学术会议。1986年又召开了由国际传播学会ica和牛津大学合办的“基础医疗保健中的健康教育”会议,以及在加拿大西昂塔里奥举办的 “医患传播”会议。除此之外,国际传播学会ica和口语传播学会(sca)每年定期召开的学术年会也成为健康传播学者定期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美国大学中健康传播学专业逐步设立,目前明尼苏达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肯塔基大学马里兰大学都开设了健康传播传播学课程,而肯塔基大学、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已成为全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根据全美传播学协会的不完全统计,全美高校约有20个主要的健康传播学博士项目和40个硕士项目。(everett m. rogers,1994)美国著名的健康传播结构有肯塔基大学疾病预防研究中心、南加州大学健康促进和和疾病预防研究院、斯坦福疾病预防研究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口与家庭健康署。

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经过80年代的全面发展,其基本框架已经建立,开始进入逐步完善的阶段。国际传播学会ica、口语传播学会sca等专业机构和设有健康传播课程的著名高校开展了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极大的促进了学科的繁荣。1996年,全美另一份重要的健康传播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健康传播季刊》(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创办。与1989年创办的《健康传播》相比,《健康传播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偏重于国际性、应用性研究,而《健康传播》的定位则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进入90年代,美国健康传播研究对联邦研究基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除此之外,大量私人基金组织的资金注入也为90年代美国健康研究传播学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二、健康传播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健康传播的研究现状

现阶段,国外健康传播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手段相对与发展初期也更为科学,笔者通过浙江大学的电子资源相关数据库proquest和web of science中分别输入“health communication”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查到相关论约数十篇,经分析总结,新时期国外健康传播研究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研究问题的具体化,更加注重实证研究

健康传播在上世纪70-80年代成立之初主要关注的是对学科发展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学科内容的日益丰富,研究人员开始把侧重点放在具体问题上,研究某一事件甚至事件中某一过程的传播规律,且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如有学者通过调查基于数字媒体的健康传播问题,对数字媒体在促进健康饮食、减少肥胖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195名志愿者对两个社区进行为期6个月的调查,认为数字媒体在促进人们的健康生活方面较传统媒体有很多优势,因此应该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促进人们合理科学的生活习惯。[1]同时lee等学者调查了公众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的行为与人们去看医生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网络健康传播能够有效地向公众提供健康信息,促进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自觉的去看医生(lee,2009)。此外针对陪护人员与病人之间通过网络的交互行为日益增多,tustin对陪护人员和病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的进行交流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病人认为陪护人员网络的使用程度和服务质量以及满意度呈负相关性,但是医生的网络使用却和服务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呈正相关性,因此作者认为在实践中应该加强陪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实际交流(tustin,2010),该论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应陪护机制的合理设计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很多,其实最近几年出版的《健康传播》以及《健康传播期刊》上面的论文大多数是分析健康传播的细节问题。

2.研究角度的多维性

健康传播学本质上是医学卫生和传播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在其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来为自己服务,近几年来健康传播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借鉴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以及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方法,注重研究健康传播信息的心理认知过程、社会影响以及从健康传播的角度来研究健康政策。例如h. wang等对人们对禁烟广告所产生的个人感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相对与非吸烟者来说,吸烟者对禁烟广告的关注情况要更高一些,因此应该针对吸烟者加强禁烟广告的传播力度(h. wang,2010)。针对酒后驾车问题的日益严重,ebina同样对不同人群对酒后驾车态度的差异进行了考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只有考虑到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对信息的感知的差异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健康传播的效果。(ebina,2010)该研究对健康政策的制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提到了心理因素的重要作用。kathryn green的《communicating health: strategies for health promotion》是一部研究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策略的非常有价值的著作,内容涉及健康素养的理论和模型、文化因素、大众媒介、信息技术以及评价标准等诸多因素,在该著作中作者详细论述了健康传播的文化内涵,从政治、经济、心理以及人文等多学科角度分析了健康传播如何促进人们的健康意识,激励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gazmararian等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理解了人们对临床试验信息的关注,该研究将风险信息寻找处理模型(risk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processing ,risp)应用与人们的健康决策中,通过分析临床试验固有的内在风险,他们认为参与临床试验是一项风险——收益的决策过程,最后作者指出该研究可以用于指导相关健康传播策略的问题制定(gazmararian,2010)。随着人们对健康传播认识的不断深入,健康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程度还有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将会加入到健康传播研究的领域,因此预计以后该方向仍然是研究的热点。

3.关注边缘文化群体

目前国外,特别是美国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特殊人群,如妇女儿童、老人、少数裔人口以及某些亚文化群体。针对非洲裔群体在美国认可人口中所占据的比重日益增多,davis等学者对非裔美国人的健康传播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往认为在健康传播的研究中可以将非裔美国人作为相同的群体进行对待,但调查发现这一群体的健康文化、行为以及信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然后提出了针对这一群体的细分模型(the black identity classification scale,bics),利用这一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某些现实现象(davis,2010)。学者adeline研究了美国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在美国老年人当中存在着两级分化的现象,大多数互联网使用者都是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文章考察了网络对老年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认为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所产生的数字鸿沟。学者leung研究了针对肥胖儿童的健康传播问题,提出了使他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传播策略,并研究了传播效果的评估模型以及传播策略对儿童所产生的心理影响。最后作者认为该策略能够给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知识的良好学校环境,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跟这种趋势类似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关注某一单独的群体,如吸烟人群、酗酒人群、特殊心理疾病人群的健康传播问题进行研究,以发掘跟特殊群体相关的特殊规律。而burton认为在健康知识的宣传策略方面应该根据种族、文化、教育状况以及不同人群的认知水平的差异进行宣传,文章讨论了一些针对特定人群的模型和方法。文化的多样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因此基于不同群体的健康传播研究是健康传播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burton,2010)

4.研究手段日益精确化,注重利用数学方法来定量地研究健康传播问题

随着健康传播研究的深入,很多问题的研究需要有精确的度量,因此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数学方法,特别是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如在2008年由美国健康协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组织了关于健康传播和饮食习惯之间关系的研究。mccormack等学者考察了公众健康素养度量问题,对以往的度量指标进行了改进,去除了那些在度量中表现不好的指标,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了25个基本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健康素养度量模型(mccormack,2010)。fairlie通过电话采访了330名年龄在18-25岁的大学生,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周末酒会较多、年龄21周岁以上和公众交通工具供应的不足是导致酒后驾车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大学应该加大对学生在饮酒方面健康引导的力度(fairlie,2010)。larkey对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语言进行了量化研究,文章主要是关注口头交流语言,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利用相关指标对交流语言的质量进行评估,得出的结果能够很好的反应实际情况,文章中的方法也可以拥有书面语言(如病例、处方等)的研究(larkey,2010)。nan等学者研究了禁烟广告和烟民的吸烟习惯之间的关系,对未吸烟的人群将来的吸烟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对吸烟人群未来的戒烟趋势进行了预测,该研究对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nan,2010)。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当代美国健康传播研究使用的手段日益精确化,注重利用数学方法来定量的研究健康传播问题。

5.重视网络等新媒体对健康传播的重要作用

针对数字媒体的使用日益增多的现实,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数字媒体对美国健康传播的影响,指出通信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效的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消除信息获取的不公平等因素。van对互联网健康传播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相对与传统媒体互联网能将健康信息传播到更多的受众,而且信息获取的费用也相对较低,研究进一步指出通过网络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行为,最后作者探讨了互联网正面引导的方法(van,2010)。nora j通过对2020个健康成年人的信息产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指出互联网和电子个人健康管理系统是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然后利用上述现实对目前的健康传播效果模型进行修改,认为信息产品的使用应该在模型中占据较大的比重。michelle lisa研究了普通人健康知识的获取来源,主要研究了网络对健康传播的影响。研究中首先询问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认识,然后让他们上网查询相关内容后重新回答相同的问题,通过比较差异来研究网络如何对人们健康知识的架构产生作用。健康传播的研究跟传播所依据的载体密切相关,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传播工具和交流方式,因此这类的研究将永远随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目前,国外健康传播研究也有一些学者继续关注健康传播的传统问题,在传统的传播学框架内对健康传播进行基础性的研究,如电视禁烟广告的研究、传播语言设计问题研究以及健康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等。另外,从检索的相关文章中还可以总结得出美国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艾滋病、性病、和与性健康相关的研究仍然在健康传播研究中占首要地位,关注抽烟、饮酒、癌症等健康行为相关的健康传播议题也很常见,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多样,主要是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内容分析、文献研究、实验法、访谈法等。社会营销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是主要采用的理论框架。总而言之,目前国外健康研究的范围界定模糊,也缺少自己的原创性理论,这些都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

(二)华人地区的健康传播研究现状

与西方学界的健康传播研究相比,华人社会的健康传播起步较晚。海内外华人社会有几个较具规模的传播学研究组织,按成立时间先后,依次为(北美)国际华人传播学会cca(1990)、(北美)华人传播研究学会accs(1991)、(台湾)中华传播学会(1996)及中国传播学会cac(2002)等。台湾传播界(以ccs为代表)起步较大陆早,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组织健康传播研究和探讨。

1.台湾地区的健康传播研究

就华人社会来说,健康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相关学术成果以台湾方面为优。台湾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关注健康传播研究,直至今日已汇集了相当一批专业研究学者和研究成果,其中较主要的研究学者包括陈世敏、徐美荃等人。台湾中华传播学会(ccs)成立于1996年,自20世纪90年代末对组织健康传播专题研究和议题深入探讨。同时,作为台湾新闻传播学最重要最著名的学术期刊之一的《新闻学研究》也将1999-2000年的研究重点定为“健康传播”研究。[2]从研究的成员的构成看,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医护人员或教育推广者是主要的成员,但新闻传播研究学者的参与程度相对不足。

当前台湾在健康传播学研究领域,大多以实证研究为主,高达九成的研究着眼于本地的健康传播议题,多以单一时间点的断代议题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传播媒介的关注方面,台湾健康传播研究较多关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与人际传播媒介的效果比较,研究的应用属性远较理论性为强。

从健康传播学研究的议题变化,1980年之前的台湾健康传播研究较多关注公共健康知识与健康政策的传递,如新药与新疗法的普及、家庭计划生育等内容是当时的研究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健康传播进入快速发展期,除了从特定的健康议题或疾病议题(如艾滋病、控烟、禁毒、心理健康、全民保健瘦身减肥)入手进行的重点研究之外,也有针对特定传播媒介或特定理论的应用研究,如互联网健康传播、健康社会营销研究等。与此同时,健康传播研究对健康议题的思考更具人性化与权力意识。

健康传播教学方面,总体而言台湾尚起步不久,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这类课程主要开设在高等院校的传播学系或公共卫生与医护系,多为专业研究所或大学部高年级的选修课。其实较早涉及这一领域的高校有台湾慈济大学和台北医学大学等。1999年夏天,台湾慈济大学申请设立了传播学系,并决定了将未来传播学系的教学和研究重点将放在可以结合医学与传播学的健康传播上(陈世敏,2003)。2001年,台湾济慈大学设立健康传播、媒介素养两大专业领域,成为台湾传播学界第一个与健康传播相关的科系。目前,台湾在健康传播教学和研究领域实力较强的机构有:台湾慈济大学健康传播中心、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与口语传播学系。

2.大陆地区的健康传播研究

我国大陆的健康传播研究起步较晚,对于我国健康传播研究的萌芽,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观点。一种观点从公共健康研究的角度入手,认为始于 20世纪 80年代末的健康教育研究应该被视为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开端。另一种观点从传播研究的角度入手,认为传播学研究者的加入以及以“传播学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研究课题的开展,是中国大陆在传播学意义上的健康传播研究领域得以发端的必要条件。两种观点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对健康传播不同研究取向的选择,前者是公共健康研究取向,后者是传播研究取向。

传播研究方面学术专著来说,目前我国尚没有系统地介绍西方健康传播学的译著,仅有的只是一些以“医学社会学”和“健康社会学”等为标题的译著。这类书籍尽管在内容上对健康传播而言有可借鉴之处,但毕竟存在较大的差别。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学者的《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视角》(communication health:personal,cultural,and political complexities)一书,是以“健康传播”为标题的著作,此书系统地论述了健康传播与个人、文化和政治的关系,但由于是英文影印版,国入研读起来仍有些费力(盖斯特•马丁,2006)。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专著,目前可以检索到的只有北京医科大学主编的《健康传播学》和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由米光明、王官任编著的《健康传播学原理与实践》。2008年2月,学者张自力所著《健康传播与社会》正式出版。

自 2000年复旦大学《新闻大学》杂志首次发表“健康传播论文” ——《论健康传播兼及对中国健康传播的展望》之后(张自力,2001),以健康传播为主题的传播学研究论文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等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上相继发表,并逐渐增多。在学术研究方面,张自力是较早地系统介绍西方健康传播学并将其理论应用到我国健康传播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于2001年撰写了《廿一世纪中国健康传播展望》,之后又陆续撰写了《“健康的传播学”与“健康中的传播学”——试论健康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分支领域》、《论健康传播兼及对中国健康传播的展望》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他在《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传播研究的9个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健康传播研究领域的划分模式图,通过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健康传播的12个领域,并归纳出今后健康传播研究的9个重要课题。 (张自力,2005)此外,近几年我国有关健康传播的研究论文还有:《中国媒介的大众健康传播1994--2001年(人民日报)“世界艾滋病日”报道分析》(陈丹,2002),以人民日报为例进行个案研究,探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报纸如何呈现与建构艾滋病相关议题;燕晓英在《萌芽中亟待关注的研究领域——我国健康传播的现状分析和前瞻》(2003)中指出,“我国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仍旧散落在各个卫生部门和高校院所,至今国内的健康传播研究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中”;韩纲的《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十二年——一种历史视角》(2004),通过对1991年至2002年中国大陆主要发表健康传播相关研究成果的专业期刊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整体状况,揭示了传播学者的缺席是其中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以“健康传播”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渐渐兴起。2003年 11月,“中国健康教育与大众传媒论坛”在北京举行,首次开创性地以健康传播作为论坛研讨的主题。2004年 11月,“清华-拜尔公共健康与媒体研究室”挂牌成立。2006年月10月,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卫生部新闻办和美国疾控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健康传播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该论坛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关于“健康传播”的学术论坛,它不仅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健康传播的进一步关注和健康传播意识的提高,而且引起了我国传播学学界对健康传播研究的迸一步关注。以后每年定期召开,已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健康传播与疾病预防”、“公共卫生风险沟通”和“疫苗安全”为主题,成为国内外健康传播学者定期交流和学习的平台。2007年 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的“华语健康传播论坛”召开,成为另一个定期召开的高水平健康传播学术论坛。201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安妮伯格传媒学院共同主办2010年健康传播暑期学校,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介绍健康传播与新闻传播学国际国内前沿动态。

目前,在中国普通高校的医学院尚未单独列出“健康传播专业”,而中国的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也除了清华最近新增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外同样没有单独列出“健康传播”专业。健康传播的研究缺乏基础平台的支持,制约了教学、科研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仅有的健康传播研究主要依靠分散在各个高校的个别学者。现在有少数高校策划或已经成立健康传播中心。例如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台湾济慈大学都相继成立此类中心。2003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日本东北福祉大学对等成立“健康传播与社会福利研究中心”,致力于为社区研究和中国健康产业把脉,从而成为率先介入健康传播学科领域的中国高校。中国科技大学也于2004年建立“中国科技大学健康传播中心”,依托本校的学科力量和平台资源,结合外部力量,探索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培养模式,探索社会公众、社区、企业、城市的健康传播发展模式。2010年11月,在清华大学和卫生部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我国首个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宣告成立。该中心已经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批准。

三、健康传播研究的趋势

健康传播学本质上是医学卫生和传播学的一门交叉融合学科,在其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来为自己服务。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分析,未来健康传播学有将会两个发展趋势,其中纵向是指社会、文化、政治等不同的研究层面;而横向则是指医学、公共卫生学、卫生保健学、传播学、社会学、法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符号学、人类学、教育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不同学科的融合(盖斯特•马丁,2006)。国外的健康传播与中国的健康传播的发展历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中国健康传播起步较国外晚,加之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医疗水平和国民素质等差异,国内外健康传播研究的趋势有所差异。

(一)国外健康传播研究的趋势

这些年,美国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迅速而稳健,并已进入黄金期,与传播学中大多数分支领域一样,健康传播的早期研究较多地集中在证实“传播学在健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方面。但这远远不是健康传播研究的全部。将来的国外的健康传播研究会更关注健康信息的有效传递、如何增进医患之间的互动交流,新媒体也将带来新的健康传播方式及新议题。此外,对边缘性文化群体,如穷人、少数民族、妇女和老人等的关注,也将成为现代健康传播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1.媒介的效果研究将仍然会是未来健康传播研究的重点

对于健康信息的传播,大众传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信息,特别是对日常生活内容相距较远的所谓“非强制性接触议题”的信息获取,绝大多数来源于大众媒体,在国外这部分的研究议题涉及大众传播健康传播的形式、内容技巧研究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研究和模式研究,以及效果研究等。相关研究理论包括议题设置、社会学习理论使用和满足理论。涵化理论、沉默和螺旋理论等(孙晶,2005)。

2.如何增进医患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未来健康研究研究的重点

医护人员本应担任着为大众提供权威性健康信息的重任,随着患者的个人权利意识的强化和传播链中受者地位的凸显,从患者角度探讨传播内容、效果的研究日益成为主流,涉及个性化传播(差异传播)研究、医患关系与患者知情权等研究内容日益热门。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医患间的互动交流因为各种原因呈减少趋势,虽然现代社会人们几乎处于一个构建媒介的拟态信息社会,但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毕竟是去化人性化的,医患之间人际的交流是为患者心灵、治疗病患最有效沟通方式,所以如何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构建新的医患交流模式并将成为将来的研究重点。

3.新兴媒体为健康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议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不仅给健康传播带来了技术上的更新,也带来了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的更新。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技术,它不仅兼具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交往的特点,又有两者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在有利于健康传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同时,更为健康传播研究带来了新的很多研究议题。从目前看来,互联网在健康传播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4.对边缘性文化群体的关注也将成为现代健康传播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特殊人群,如妇女儿童、老人、少数裔人口以及某些亚文化群体。针对非洲裔群体在美国认可人口中所占据的比重日益增多,因此,对边缘性文化群体的关注也将成为现代健康传播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二)国内健康传播研究的趋势

健康取向与传播学取向形成健康传播研究的两大主要分支,由这两个分支领域展开的主要研究内容占据健康传播研究的主体部分,但这并不是全部。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健康传播研究是建立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律以及公共卫生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基础上的融合而成,这就注定了健康传播研究的多维性。其中最主要的维度有传播学维度、社会学维度、公共卫生维度。健康传播学是多维度学科的对接、产生了多元的研究领域,并丰富了健康传播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国内健康传播学学者学术成果分析,在众多的子领域中,以下领域是当前和未来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方向。

1.大众健康传播媒介与效果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大众传媒健康传播的传播形式、内容和技巧研究,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研究和模式建构,以及效果研究等。

2.组织健康传播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组织健康传播载体(墙报、讲座、宣传小册子、海报)的内容分析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组织健康传播形式与策略研究、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效果相比较研究等。

3.以“医患关系”为中心的人际健康传播研究。医患关系研究是人际健康传播研究的核心议题,主要聚焦点为医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内容、策略、效果及信息不平衡等。这一部分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人际传播、话语权力、知情权等很多内容。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这一部分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健康教育设计和效果评估、健康促进计划策略研究、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等。

5.健康传播的外部环境的研究。外部环境研究的议题主要涉及健康政策制定与公众健康的影响研究、卫生保健政策的研究、健康传播法规研究、医患关系中的法律权益的研究等。

6.健康传播与文化研究。涉及的研究议题主要包括健康、疾病和死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其解读及对健康传播的影响、健康传播的人文特性和文化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传播比较的研究、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在健康传播过程之中的文化差异等。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健康危机的传播研究)。对健康危机的传播研究涉及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机制与体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危机发生后的有效控制传播等,不仅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8.健康传播史的研究。这里的健康传播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健康传播研究史研究,另一个、是健康传播实践史研究。

9.艾滋病、安乐死、同性恋、器官移植等特殊健康议题的研究。

以上国内研究方向不仅是当前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健康传播领域面临的重要的课题。需要指出的是,每个研究方向对应的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研究子领域,而是多个子领域的结合。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和推动将会为未来的健康传播打开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张自力,2005)。

 

[注释]

[1]参见网址:http//proquest.umi.com/pqdweb?did=2179562451&sid=3&fmt=3&clientid=41483&rqt=309&vname=pqd

[2]徐美苓,《健康传播在台湾》,(台北,2004),第526-529页.

[参考文献]

[1] rogers,everett m. (1994).the field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toda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vol.38(2),pp.208-214.

[2] carmen r.(2008).differences in theoretical constructs of processing health information in narrative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 messages. ph.d.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3] riet, j.van’t.(2010). investigating predictors of visiting, using, and revisiting an online health-communication program: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vol.12(3). pp.37.

[4] lee, chul-joo and hornik, robert. c. (2009). physician trust moderates the internet use and physician visit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vol.14(1),pp.70-76.

[5] tustin, n. (2010). the role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vol.15(1). pp.3-17.

[6] wang, h. (2010). selective exposure and selective perception of anti-tobacco campaign messages: the impacts of campaign exposure on selective perception. health communication,vol.25(2). pp.182-190.

[7] ebina, r. et al. (2010). the effectiveness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health education in kushima, japan . global health promotion,vol.17(1),pp.5-15.

[8] gazmararian, julie. a. (2010).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 literacy assessment tool for health plans.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2),pp.93-101.

[9] davis. r.e. (2010).a new audience segmentation tool for african americans: the black identity classification scale.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5),pp.532-554.

[10] burton, d. (2010). perceptions of smoking prevalence by youth in countries with and without a tobacco advertising ban.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6),pp.656-664.

[11] mccormack, l. (2010). measuring health literacy: a pilot study of a new skills-based instrument.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2),pp.51-71.

[12] fairlie, a. m. (2010). socio demographic,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alcohol-impaired driving in a sample of us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2),pp.218-232.

[13] larkey. l. k. and hecht, michael. (2010). a model of effects of narrative as culture-centric health promotion .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2),pp.114-135.

[14] nan, x. and zhao, x. (2010). the influence of liking for antismoking psas on adolescents' smoking-related behavioral intentions.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25(5),pp.459-69.

[15] 张自力(2005).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传播研究的九个方向.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 [zhang zili (2005). nine directions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 (5). ]

[16] 孙晶(2005).美国健康传播研究评析.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un jing (2005). a review of american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aster’s dissert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 ]

[17]徐美苓(2007).健康传播研究与教育在台湾——“传播”主体性的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0),第148—153页. [xu meilin (2007).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taiwan--- a reflection on the subjectivity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10), pp. 148-153.]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worldwide based on the books, periodicals, journals, major symposium,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key scholarships. the author finally concludes the research tendency abroad towards four directions: firstly,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media; secondly,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thirdly, health communication in new media; finally, the communication with marginalized cultural groups. meanwhile, national research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has important topics including media effects, organizational health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health communication centered on “doctors and patients” relationship,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 health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studies, health emergencies, health communication history, specific health communication issues concerning of aids, euthanasia, homosexuality, organ transplantation etc. and so on.

key words: health communication;history;present;tendency

传播是人类社会古老的行为。传播学的开山祖师施拉姆说:传播是最繁忙的交叉口,但许多人只路过而不逗留。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开始迅速发展。健康传播学就是医学与社会学在路过传播学这个交叉口时“逗留”下的产物。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越来越富足的人类,开始关注人本身,健康已经成为大众、政府和学者一致关心的议题。健康传播就是要满足大众对健康信息的渴求,而传媒在传播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健康传播的定义有很多种,有学者从人际传播方面给健康传播下定义,认为健康传播是病患和医疗提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治疗室里无数的人际传播活动,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罗杰斯(m. roger s)则认为凡是人类传播类型涉及到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在美国健康传播领域有两大分支:一是“健康促进”,二是“健康服务递送”。前者的议题主要是以媒介和大众传播为主,后者主要是以医患关系和人际传播为主。美国国家癌症学会和疾病控制中心给出了以下定义: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上述各种定义从不同方面强调了健康传播的各种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可取性。

一、健康传播研究的历史

作为传播学一个分支领域,健康传播学属于专业传播研究的范畴。健康传播在学科构成上非常多元及杂糅。医学、公共卫生学、卫生保健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符号学、法律、人类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等多个学科从不同角度为健康传播学的学科框架和理论范式的形成提供了支持。其中,健康教育学、医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健康传播学的诞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大多数者认为,美国是健康传播学的学科发源地,时间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1971年,美国心脏病学专家 j.法夸尔 (dr. jack farquhar)和传播学家 n.麦科比 (nathan maccoby)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实施著名的“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 (stanford heart disease prevention program,shdpp),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社会学习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社会营销策略等理论框架。(everett m.rogers,1994)这些理论和方法日后均成为健康传播重要的理论组成。研究者认为,在健康传播中大众传播加上人际传播效果最佳,但大部分情况仅有大众传播,效果同样很理想。这一试验被视为健康传播研究的开端。1991年,美国疾病防控中心 ( the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设立了专项基金和健康传播办公室,开始组建全国范围内的健康传播机构。1972年,“治疗传播兴趣小组” (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interest group)成立,后易名为“健康传播分会”(health communication division)。该小组隶属于著名的“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成为其下属的众多分支机构之一。该小组奠定了健康传播的在学术领域的地位,也使健康传播学向学科的规范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1973年,治疗传播兴趣小组编辑了第一份简易专业性刊物《国际传播学会简讯》,专门刊登健康传播的宗旨、研究领域和特点并刊登专业文章和资料,有效扩大健康传播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在1975年举行的国际传播学年会(ica)上“治疗传播兴趣小组”正式更名为ica“健康传播分会”(health communication division)。这是学术界首次正式使用“健康传播”这一提法。

20世纪80年代,“预防艾滋病运动”标志着健康传播研究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传播学届从隐性走向显性。众多的著名学者和研究基金投入,使健康传播研究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也成为健康传播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在80年代健康传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独立的专业。同一时期,美国健康传播专业研究机构的出现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从研究的人员构成看主要来自四个领域:即具备医学、公共卫生学教育背景人员是现代美国健康传播研究的主力,所占比例为一半;其次传播学研究者,约占25%左右;最后是社会学与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和来自综合性大学的研究者,两者总数占25%左右。(孙晶,2005)

一般认为,某个学科的成型必须有专业书籍的出版、专业协会的成立、专业课程的开展 以及专业刊物的发行作为标准,而健康传播从 70年代诞生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飞速发展的过程。首先是专业书籍的大量出版。第一本有关健康传播的理论著作是 1984年由著名的传播学者kreps和thornton撰写的《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 health communic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同年出版的第二部专著是由夏夫(sharf)所著的《内科医生优化传播指南》。诺索斯(northouse)于次年出版了该领域的第三部专著《健康传播专业人员手册》,此后各类专业书籍和论文层出不穷,巩固和丰富健康传播的发展。

其次是有关健康传播的协会的建立。为了适应学科的发展,美国传播学会领域最大的专业团体——“口语传播学会”(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sca)于1985年美国设置了“健康传播委员会”(commission for health communication),作为对国际传播学会(ica)“健康传播分会”的补充。原先ica很多健康传播分会成员同时加入sca“健康传播委员会”。再次是与该学科有关的专业会议的召开 ,这是该学科发展专业化规范化的必备条件。同年召开的“医学传播会议”(medic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是健康传播的第一次学术会议。1986年又召开了由国际传播学会ica和牛津大学合办的“基础医疗保健中的健康教育”会议,以及在加拿大西昂塔里奥举办的 “医患传播”会议。除此之外,国际传播学会ica和口语传播学会(sca)每年定期召开的学术年会也成为健康传播学者定期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美国大学中健康传播学专业逐步设立,目前明尼苏达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肯塔基大学马里兰大学都开设了健康传播传播学课程,而肯塔基大学、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已成为全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根据全美传播学协会的不完全统计,全美高校约有20个主要的健康传播学博士项目和40个硕士项目。(everett m. rogers,1994)美国著名的健康传播结构有肯塔基大学疾病预防研究中心、南加州大学健康促进和和疾病预防研究院、斯坦福疾病预防研究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口与家庭健康署。

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经过80年代的全面发展,其基本框架已经建立,开始进入逐步完善的阶段。国际传播学会ica、口语传播学会sca等专业机构和设有健康传播课程的著名高校开展了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极大的促进了学科的繁荣。1996年,全美另一份重要的健康传播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健康传播季刊》(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创办。与1989年创办的《健康传播》相比,《健康传播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偏重于国际性、应用性研究,而《健康传播》的定位则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进入90年代,美国健康传播研究对联邦研究基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除此之外,大量私人基金组织的资金注入也为90年代美国健康研究传播学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二、健康传播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健康传播的研究现状

现阶段,国外健康传播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手段相对与发展初期也更为科学,笔者通过浙江大学的电子资源相关数据库proquest和web of science中分别输入“health communication”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查到相关论约数十篇,经分析总结,新时期国外健康传播研究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研究问题的具体化,更加注重实证研究

健康传播在上世纪70-80年代成立之初主要关注的是对学科发展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学科内容的日益丰富,研究人员开始把侧重点放在具体问题上,研究某一事件甚至事件中某一过程的传播规律,且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如有学者通过调查基于数字媒体的健康传播问题,对数字媒体在促进健康饮食、减少肥胖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195名志愿者对两个社区进行为期6个月的调查,认为数字媒体在促进人们的健康生活方面较传统媒体有很多优势,因此应该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促进人们合理科学的生活习惯。[1]同时lee等学者调查了公众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的行为与人们去看医生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网络健康传播能够有效地向公众提供健康信息,促进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自觉的去看医生(lee,2009)。此外针对陪护人员与病人之间通过网络的交互行为日益增多,tustin对陪护人员和病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的进行交流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病人认为陪护人员网络的使用程度和服务质量以及满意度呈负相关性,但是医生的网络使用却和服务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呈正相关性,因此作者认为在实践中应该加强陪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实际交流(tustin,2010),该论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应陪护机制的合理设计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很多,其实最近几年出版的《健康传播》以及《健康传播期刊》上面的论文大多数是分析健康传播的细节问题。

2.研究角度的多维性

健康传播学本质上是医学卫生和传播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在其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来为自己服务,近几年来健康传播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借鉴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以及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方法,注重研究健康传播信息的心理认知过程、社会影响以及从健康传播的角度来研究健康政策。例如h. wang等对人们对禁烟广告所产生的个人感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相对与非吸烟者来说,吸烟者对禁烟广告的关注情况要更高一些,因此应该针对吸烟者加强禁烟广告的传播力度(h. wang,2010)。针对酒后驾车问题的日益严重,ebina同样对不同人群对酒后驾车态度的差异进行了考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只有考虑到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对信息的感知的差异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健康传播的效果。(ebina,2010)该研究对健康政策的制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提到了心理因素的重要作用。kathryn green的《communicating health: strategies for health promotion》是一部研究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策略的非常有价值的著作,内容涉及健康素养的理论和模型、文化因素、大众媒介、信息技术以及评价标准等诸多因素,在该著作中作者详细论述了健康传播的文化内涵,从政治、经济、心理以及人文等多学科角度分析了健康传播如何促进人们的健康意识,激励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gazmararian等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理解了人们对临床试验信息的关注,该研究将风险信息寻找处理模型(risk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processing ,risp)应用与人们的健康决策中,通过分析临床试验固有的内在风险,他们认为参与临床试验是一项风险——收益的决策过程,最后作者指出该研究可以用于指导相关健康传播策略的问题制定(gazmararian,2010)。随着人们对健康传播认识的不断深入,健康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程度还有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将会加入到健康传播研究的领域,因此预计以后该方向仍然是研究的热点。

3.关注边缘文化群体

目前国外,特别是美国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特殊人群,如妇女儿童、老人、少数裔人口以及某些亚文化群体。针对非洲裔群体在美国认可人口中所占据的比重日益增多,davis等学者对非裔美国人的健康传播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往认为在健康传播的研究中可以将非裔美国人作为相同的群体进行对待,但调查发现这一群体的健康文化、行为以及信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然后提出了针对这一群体的细分模型(the black identity classification scale,bics),利用这一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某些现实现象(davis,2010)。学者adeline研究了美国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在美国老年人当中存在着两级分化的现象,大多数互联网使用者都是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文章考察了网络对老年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认为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所产生的数字鸿沟。学者leung研究了针对肥胖儿童的健康传播问题,提出了使他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传播策略,并研究了传播效果的评估模型以及传播策略对儿童所产生的心理影响。最后作者认为该策略能够给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知识的良好学校环境,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跟这种趋势类似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关注某一单独的群体,如吸烟人群、酗酒人群、特殊心理疾病人群的健康传播问题进行研究,以发掘跟特殊群体相关的特殊规律。而burton认为在健康知识的宣传策略方面应该根据种族、文化、教育状况以及不同人群的认知水平的差异进行宣传,文章讨论了一些针对特定人群的模型和方法。文化的多样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因此基于不同群体的健康传播研究是健康传播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burton,2010)

4.研究手段日益精确化,注重利用数学方法来定量地研究健康传播问题

随着健康传播研究的深入,很多问题的研究需要有精确的度量,因此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数学方法,特别是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如在2008年由美国健康协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组织了关于健康传播和饮食习惯之间关系的研究。mccormack等学者考察了公众健康素养度量问题,对以往的度量指标进行了改进,去除了那些在度量中表现不好的指标,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了25个基本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健康素养度量模型(mccormack,2010)。fairlie通过电话采访了330名年龄在18-25岁的大学生,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周末酒会较多、年龄21周岁以上和公众交通工具供应的不足是导致酒后驾车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大学应该加大对学生在饮酒方面健康引导的力度(fairlie,2010)。larkey对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语言进行了量化研究,文章主要是关注口头交流语言,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利用相关指标对交流语言的质量进行评估,得出的结果能够很好的反应实际情况,文章中的方法也可以拥有书面语言(如病例、处方等)的研究(larkey,2010)。nan等学者研究了禁烟广告和烟民的吸烟习惯之间的关系,对未吸烟的人群将来的吸烟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对吸烟人群未来的戒烟趋势进行了预测,该研究对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nan,2010)。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当代美国健康传播研究使用的手段日益精确化,注重利用数学方法来定量的研究健康传播问题。

5.重视网络等新媒体对健康传播的重要作用

针对数字媒体的使用日益增多的现实,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数字媒体对美国健康传播的影响,指出通信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效的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消除信息获取的不公平等因素。van对互联网健康传播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相对与传统媒体互联网能将健康信息传播到更多的受众,而且信息获取的费用也相对较低,研究进一步指出通过网络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行为,最后作者探讨了互联网正面引导的方法(van,2010)。nora j通过对2020个健康成年人的信息产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指出互联网和电子个人健康管理系统是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然后利用上述现实对目前的健康传播效果模型进行修改,认为信息产品的使用应该在模型中占据较大的比重。michelle lisa研究了普通人健康知识的获取来源,主要研究了网络对健康传播的影响。研究中首先询问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认识,然后让他们上网查询相关内容后重新回答相同的问题,通过比较差异来研究网络如何对人们健康知识的架构产生作用。健康传播的研究跟传播所依据的载体密切相关,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传播工具和交流方式,因此这类的研究将永远随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目前,国外健康传播研究也有一些学者继续关注健康传播的传统问题,在传统的传播学框架内对健康传播进行基础性的研究,如电视禁烟广告的研究、传播语言设计问题研究以及健康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等。另外,从检索的相关文章中还可以总结得出美国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艾滋病、性病、和与性健康相关的研究仍然在健康传播研究中占首要地位,关注抽烟、饮酒、癌症等健康行为相关的健康传播议题也很常见,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多样,主要是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内容分析、文献研究、实验法、访谈法等。社会营销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是主要采用的理论框架。总而言之,目前国外健康研究的范围界定模糊,也缺少自己的原创性理论,这些都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

(二)华人地区的健康传播研究现状

与西方学界的健康传播研究相比,华人社会的健康传播起步较晚。海内外华人社会有几个较具规模的传播学研究组织,按成立时间先后,依次为(北美)国际华人传播学会cca(1990)、(北美)华人传播研究学会accs(1991)、(台湾)中华传播学会(1996)及中国传播学会cac(2002)等。台湾传播界(以ccs为代表)起步较大陆早,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组织健康传播研究和探讨。

1.台湾地区的健康传播研究

就华人社会来说,健康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相关学术成果以台湾方面为优。台湾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关注健康传播研究,直至今日已汇集了相当一批专业研究学者和研究成果,其中较主要的研究学者包括陈世敏、徐美荃等人。台湾中华传播学会(ccs)成立于1996年,自20世纪90年代末对组织健康传播专题研究和议题深入探讨。同时,作为台湾新闻传播学最重要最著名的学术期刊之一的《新闻学研究》也将1999-2000年的研究重点定为“健康传播”研究。[2]从研究的成员的构成看,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医护人员或教育推广者是主要的成员,但新闻传播研究学者的参与程度相对不足。

当前台湾在健康传播学研究领域,大多以实证研究为主,高达九成的研究着眼于本地的健康传播议题,多以单一时间点的断代议题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传播媒介的关注方面,台湾健康传播研究较多关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与人际传播媒介的效果比较,研究的应用属性远较理论性为强。

从健康传播学研究的议题变化,1980年之前的台湾健康传播研究较多关注公共健康知识与健康政策的传递,如新药与新疗法的普及、家庭计划生育等内容是当时的研究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健康传播进入快速发展期,除了从特定的健康议题或疾病议题(如艾滋病、控烟、禁毒、心理健康、全民保健瘦身减肥)入手进行的重点研究之外,也有针对特定传播媒介或特定理论的应用研究,如互联网健康传播、健康社会营销研究等。与此同时,健康传播研究对健康议题的思考更具人性化与权力意识。

健康传播教学方面,总体而言台湾尚起步不久,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这类课程主要开设在高等院校的传播学系或公共卫生与医护系,多为专业研究所或大学部高年级的选修课。其实较早涉及这一领域的高校有台湾慈济大学和台北医学大学等。1999年夏天,台湾慈济大学申请设立了传播学系,并决定了将未来传播学系的教学和研究重点将放在可以结合医学与传播学的健康传播上(陈世敏,2003)。2001年,台湾济慈大学设立健康传播、媒介素养两大专业领域,成为台湾传播学界第一个与健康传播相关的科系。目前,台湾在健康传播教学和研究领域实力较强的机构有:台湾慈济大学健康传播中心、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与口语传播学系。

2.大陆地区的健康传播研究

我国大陆的健康传播研究起步较晚,对于我国健康传播研究的萌芽,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观点。一种观点从公共健康研究的角度入手,认为始于 20世纪 80年代末的健康教育研究应该被视为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开端。另一种观点从传播研究的角度入手,认为传播学研究者的加入以及以“传播学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研究课题的开展,是中国大陆在传播学意义上的健康传播研究领域得以发端的必要条件。两种观点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对健康传播不同研究取向的选择,前者是公共健康研究取向,后者是传播研究取向。

传播研究方面学术专著来说,目前我国尚没有系统地介绍西方健康传播学的译著,仅有的只是一些以“医学社会学”和“健康社会学”等为标题的译著。这类书籍尽管在内容上对健康传播而言有可借鉴之处,但毕竟存在较大的差别。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学者的《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视角》(communication health:personal,cultural,and political complexities)一书,是以“健康传播”为标题的著作,此书系统地论述了健康传播与个人、文化和政治的关系,但由于是英文影印版,国入研读起来仍有些费力(盖斯特•马丁,2006)。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专著,目前可以检索到的只有北京医科大学主编的《健康传播学》和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由米光明、王官任编著的《健康传播学原理与实践》。2008年2月,学者张自力所著《健康传播与社会》正式出版。

自 2000年复旦大学《新闻大学》杂志首次发表“健康传播论文” ——《论健康传播兼及对中国健康传播的展望》之后(张自力,2001),以健康传播为主题的传播学研究论文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等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上相继发表,并逐渐增多。在学术研究方面,张自力是较早地系统介绍西方健康传播学并将其理论应用到我国健康传播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于2001年撰写了《廿一世纪中国健康传播展望》,之后又陆续撰写了《“健康的传播学”与“健康中的传播学”——试论健康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分支领域》、《论健康传播兼及对中国健康传播的展望》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他在《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传播研究的9个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健康传播研究领域的划分模式图,通过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健康传播的12个领域,并归纳出今后健康传播研究的9个重要课题。 (张自力,2005)此外,近几年我国有关健康传播的研究论文还有:《中国媒介的大众健康传播1994--2001年(人民日报)“世界艾滋病日”报道分析》(陈丹,2002),以人民日报为例进行个案研究,探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报纸如何呈现与建构艾滋病相关议题;燕晓英在《萌芽中亟待关注的研究领域——我国健康传播的现状分析和前瞻》(2003)中指出,“我国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仍旧散落在各个卫生部门和高校院所,至今国内的健康传播研究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中”;韩纲的《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十二年——一种历史视角》(2004),通过对1991年至2002年中国大陆主要发表健康传播相关研究成果的专业期刊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整体状况,揭示了传播学者的缺席是其中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以“健康传播”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渐渐兴起。2003年 11月,“中国健康教育与大众传媒论坛”在北京举行,首次开创性地以健康传播作为论坛研讨的主题。2004年 11月,“清华-拜尔公共健康与媒体研究室”挂牌成立。2006年月10月,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卫生部新闻办和美国疾控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健康传播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该论坛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关于“健康传播”的学术论坛,它不仅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健康传播的进一步关注和健康传播意识的提高,而且引起了我国传播学学界对健康传播研究的迸一步关注。以后每年定期召开,已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健康传播与疾病预防”、“公共卫生风险沟通”和“疫苗安全”为主题,成为国内外健康传播学者定期交流和学习的平台。2007年 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的“华语健康传播论坛”召开,成为另一个定期召开的高水平健康传播学术论坛。201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安妮伯格传媒学院共同主办2010年健康传播暑期学校,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介绍健康传播与新闻传播学国际国内前沿动态。

目前,在中国普通高校的医学院尚未单独列出“健康传播专业”,而中国的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也除了清华最近新增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外同样没有单独列出“健康传播”专业。健康传播的研究缺乏基础平台的支持,制约了教学、科研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仅有的健康传播研究主要依靠分散在各个高校的个别学者。现在有少数高校策划或已经成立健康传播中心。例如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台湾济慈大学都相继成立此类中心。2003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日本东北福祉大学对等成立“健康传播与社会福利研究中心”,致力于为社区研究和中国健康产业把脉,从而成为率先介入健康传播学科领域的中国高校。中国科技大学也于2004年建立“中国科技大学健康传播中心”,依托本校的学科力量和平台资源,结合外部力量,探索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培养模式,探索社会公众、社区、企业、城市的健康传播发展模式。2010年11月,在清华大学和卫生部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我国首个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宣告成立。该中心已经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批准。

三、健康传播研究的趋势

健康传播学本质上是医学卫生和传播学的一门交叉融合学科,在其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来为自己服务。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分析,未来健康传播学有将会两个发展趋势,其中纵向是指社会、文化、政治等不同的研究层面;而横向则是指医学、公共卫生学、卫生保健学、传播学、社会学、法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符号学、人类学、教育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不同学科的融合(盖斯特•马丁,2006)。国外的健康传播与中国的健康传播的发展历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中国健康传播起步较国外晚,加之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医疗水平和国民素质等差异,国内外健康传播研究的趋势有所差异。

(一)国外健康传播研究的趋势

这些年,美国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迅速而稳健,并已进入黄金期,与传播学中大多数分支领域一样,健康传播的早期研究较多地集中在证实“传播学在健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方面。但这远远不是健康传播研究的全部。将来的国外的健康传播研究会更关注健康信息的有效传递、如何增进医患之间的互动交流,新媒体也将带来新的健康传播方式及新议题。此外,对边缘性文化群体,如穷人、少数民族、妇女和老人等的关注,也将成为现代健康传播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1.媒介的效果研究将仍然会是未来健康传播研究的重点

对于健康信息的传播,大众传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信息,特别是对日常生活内容相距较远的所谓“非强制性接触议题”的信息获取,绝大多数来源于大众媒体,在国外这部分的研究议题涉及大众传播健康传播的形式、内容技巧研究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研究和模式研究,以及效果研究等。相关研究理论包括议题设置、社会学习理论使用和满足理论。涵化理论、沉默和螺旋理论等(孙晶,2005)。

2.如何增进医患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未来健康研究研究的重点

医护人员本应担任着为大众提供权威性健康信息的重任,随着患者的个人权利意识的强化和传播链中受者地位的凸显,从患者角度探讨传播内容、效果的研究日益成为主流,涉及个性化传播(差异传播)研究、医患关系与患者知情权等研究内容日益热门。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医患间的互动交流因为各种原因呈减少趋势,虽然现代社会人们几乎处于一个构建媒介的拟态信息社会,但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毕竟是去化人性化的,医患之间人际的交流是为患者心灵、治疗病患最有效沟通方式,所以如何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构建新的医患交流模式并将成为将来的研究重点。

3.新兴媒体为健康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议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不仅给健康传播带来了技术上的更新,也带来了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的更新。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技术,它不仅兼具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交往的特点,又有两者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在有利于健康传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同时,更为健康传播研究带来了新的很多研究议题。从目前看来,互联网在健康传播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4.对边缘性文化群体的关注也将成为现代健康传播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特殊人群,如妇女儿童、老人、少数裔人口以及某些亚文化群体。针对非洲裔群体在美国认可人口中所占据的比重日益增多,因此,对边缘性文化群体的关注也将成为现代健康传播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二)国内健康传播研究的趋势

健康取向与传播学取向形成健康传播研究的两大主要分支,由这两个分支领域展开的主要研究内容占据健康传播研究的主体部分,但这并不是全部。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健康传播研究是建立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律以及公共卫生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基础上的融合而成,这就注定了健康传播研究的多维性。其中最主要的维度有传播学维度、社会学维度、公共卫生维度。健康传播学是多维度学科的对接、产生了多元的研究领域,并丰富了健康传播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国内健康传播学学者学术成果分析,在众多的子领域中,以下领域是当前和未来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方向。

1.大众健康传播媒介与效果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大众传媒健康传播的传播形式、内容和技巧研究,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研究和模式建构,以及效果研究等。

2.组织健康传播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组织健康传播载体(墙报、讲座、宣传小册子、海报)的内容分析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组织健康传播形式与策略研究、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效果相比较研究等。

3.以“医患关系”为中心的人际健康传播研究。医患关系研究是人际健康传播研究的核心议题,主要聚焦点为医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内容、策略、效果及信息不平衡等。这一部分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人际传播、话语权力、知情权等很多内容。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这一部分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健康教育设计和效果评估、健康促进计划策略研究、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等。

5.健康传播的外部环境的研究。外部环境研究的议题主要涉及健康政策制定与公众健康的影响研究、卫生保健政策的研究、健康传播法规研究、医患关系中的法律权益的研究等。

6.健康传播与文化研究。涉及的研究议题主要包括健康、疾病和死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其解读及对健康传播的影响、健康传播的人文特性和文化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传播比较的研究、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在健康传播过程之中的文化差异等。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健康危机的传播研究)。对健康危机的传播研究涉及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机制与体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危机发生后的有效控制传播等,不仅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8.健康传播史的研究。这里的健康传播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健康传播研究史研究,另一个、是健康传播实践史研究。

9.艾滋病、安乐死、同性恋、器官移植等特殊健康议题的研究。

以上国内研究方向不仅是当前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健康传播领域面临的重要的课题。需要指出的是,每个研究方向对应的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研究子领域,而是多个子领域的结合。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和推动将会为未来的健康传播打开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张自力,2005)。

[注释]

[1]参见网址:http///pqdweb?did=2179562451&sid=3&fmt=3&clientid=41483&rqt=309&vname=pqd

[2]徐美苓,《健康传播在台湾》,(台北,2004),第526-529页.

[参考文献]

[1] rogers,everett m. (1994).the field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toda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vol.38(2),pp.208-214.

[2] carmen r.(2008).differences in theoretical constructs of processing health information in narrative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 messages. ph.d.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3] riet, j.van’t.(2010). investigating predictors of visiting, using, and revisiting an online health-communication program: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vol.12(3). pp.37.

[4] lee, chul-joo and hornik, robert. c. (2009). physician trust moderates the internet use and physician visit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vol.14(1),pp.70-76.

[5] tustin, n. (2010). the role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vol.15(1). pp.3-17.

[6] wang, h. (2010). selective exposure and selective perception of anti-tobacco campaign messages: the impacts of campaign exposure on selective perception. health communication,vol.25(2). pp.182-190.

[7] ebina, r. et al. (2010). the effectiveness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health education in kushima, japan . global health promotion,vol.17(1),pp.5-15.

[8] gazmararian, julie. a. (2010).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 literacy assessment tool for health plans.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2),pp.93-101.

[9] davis. r.e. (2010).a new audience segmentation tool for african americans: the black identity classification scale.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5),pp.532-554.

[10] burton, d. (2010). perceptions of smoking prevalence by youth in countries with and without a tobacco advertising ban.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6),pp.656-664.

[11] mccormack, l. (2010). measuring health literacy: a pilot study of a new skills-based instrument.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2),pp.51-71.

[12] fairlie, a. m. (2010). socio demographic,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alcohol-impaired driving in a sample of us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2),pp.218-232.

[13] larkey. l. k. and hecht, michael. (2010). a model of effects of narrative as culture-centric health promotion .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15(2),pp.114-135.

[14] nan, x. and zhao, x. (2010). the influence of liking for antismoking psas on adolescents' smoking-related behavioral intentions. health communication. vol.25(5),pp.459-69.

[15] 张自力(2005).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传播研究的九个方向.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 [zhang zili (2005). nine directions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 (5). ]

[16] 孙晶(2005).美国健康传播研究评析.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un jing (2005). a review of american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aster’s dissert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 ]

[17]徐美苓(2007).健康传播研究与教育在台湾——“传播”主体性的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0),第148—153页. [xu meilin (2007).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taiwan--- a reflection on the subjectivity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10), pp. 148-153.]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4)

将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员干部学习的重中之重。运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读本,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力提升理论学习质量和理论宣传效果。

全力提升理论学习质量和理论宣传效果。开展“厚植理论沃土行动”。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建设,推动《学习规则》的贯彻落实。制定理论学习安排计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中心组学习(每月一次)、集中培训(每月两次)、个人自学(每月不低于三次)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开展开放式、研讨式、参观式学习并写下心得体会。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以讲促学、以考促学、以用促学“三促”长效机制。大力抓好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学习强国”“舒兰资讯”平台的推广使用,将覆盖率和活跃度等情况纳入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在4月25日前建立10个全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5个基层宣讲工作联系点。积极组织一线理论宣讲, 10月1日前各单位组织开展一次“理论创新和辉煌历程”主题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阐释与新中国70年伟大成就展示紧密联系起来,并优选出5个优秀宣讲点、10个优秀基层宣讲员,以上所有活动要组织好签到簿、课件和影像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及时上报局党办。

二、扎实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

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歌咏汇演,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你好新时代”主题征文、演讲等宣传活动,激发卫生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使命担当。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活动,教育引领新时代青年为舒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三、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

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严格执行《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加强文化、舆论、宗教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述职述责等各项制度。强化自检自查、专题督查和反馈整改工作,推动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坚持问题导向,以省委、吉林市委巡视巡察发现的意识形态问题为重点,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问题清单,推动相关问题有效整改。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进一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形成严密的信息审批流程,全面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净化网络空间。

四、参与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的主流舆论

为发挥市电台、市电视台、“舒兰”“舒兰资讯”等主流媒体作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积极做好平台的推广使用,每月择优报送新闻1-2篇。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加大“舒兰卫生”微信公众平台国家政策、健康资讯和各单位工作动态的宣传力度;各卫生健康单位全年至少上报12篇以上工作信息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抓好整体设计,利用好新媒体传播网络,加大信息传播覆盖面,形成立体、融合、多轮宣传攻势。单位稿件在国家、省、地区、本市媒体刊登的,年末考评中酌情考虑给予加分。

五、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水平

学习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充分利用烈士纪念日等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利用老黑沟惨案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等历史遗迹,组织开展参观和教育活动,坚定爱国信念,激发报国情怀。

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宣传力度。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增进全民共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大力抓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工作落实。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50-02

1 引言

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是指在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中对已知的事实和经验所提出的一种一般原则或一组相互关联的原则。它既是心理健康服务经验的总结,也是心理健康服务的依据[1]。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根据来源可分为3类:国外理论、本土化理论和本土理论。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在国内的应用存在着适应性等问题,加之目前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我们既要借鉴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中的优秀成果,又要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构建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体系是快捷、经济发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途径。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的研究,阐释该领域目前研究发展概况,同时揭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并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措施。

2 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进行研究。

2.2文献取样本文选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西南大学节点(http://www1cnki1net/index1htm)作为数据源。选择“关键词”选项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进行逻辑“或”的组配;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与“理论”进行逻辑“并且”的组配。检索中时间跨度为1978~2008年,按时间排序,在“精确”匹配方式下检索,取得全部统计数据。共获得相关文献1333篇。经过筛选,剔除部分不属于学术论文范畴的期刊年度目录、征文启事、年检报告、招生材料、人物介绍、会议报道、短篇新闻等。剔除之后尚余文献1197篇,对其进行文献发表时间分布统计。对1197篇文献逐篇阅读,删去介绍国外情况的文章、只叙述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等一些泛泛而谈却没有提及理论的文章,剩余556篇文章,对剩余的556篇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所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指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来自国外,以此为基础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如认识领悟疗法、意象对话等心理疗法。

江光荣[2]指出,研究国人的心理问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即以当代中国国情为背景,研究特定时期国人的心理问题。我们在研究、分析和解释国人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表现及途径等方面,都应该围绕这一中心。我们研究方式可以多样化,即可继承古代的优秀思想,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方法,还可从观察开始。

钟友彬等[3-6],将引进的精神分析法进行了本土化,创立了认识领悟疗法。朱建军[6]结合国外的心理动力学思想和东方文化,创立了“意象对话技术”。郑日昌[7]把古代阴阳辩证思想和认知疗法结合,创立了“辩证认知辅导理论”。

3.2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本土化的措施。第一,挖掘和传承:我国古代、近现代都有许多优秀的心理学思想,但被人知晓的并不多,应加强对其研究,挖掘精髓并世代传承。

我国国民深受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因此,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被应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基于心理咨询遇到的问题,景怀斌[8]探讨了儒家思想对心理咨询的9个方面贡献:人生意义、应对、生死教育、哀伤辅导、心理调节、人际认知、社会生活技能、人格发展、心理咨询技术等。但我们从中也看到,对儒家思想的应用,特别是在心理咨询方面,还有许多有待发掘。另外,我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研究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后,创立了许多特色鲜明的理论。如在《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书中就对家族子弟提出了教导,其实质就是行为取向的人格培养模式[9]。

第二,鉴与创新:西方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史已有一百多年。1976年,美国学者Parolff确定了130多种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到2005年其总数则已超过400种。虽然在这些理论中,多数缺乏有力支持和有效性证实,但它们却展示了心理治疗师们的创造性劳动。国内学者也应该学习西方学者们的创造性精神,立足于我国实际,提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本土化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第三,拓展与吸收:中国历来多教崇拜,影响较大的有儒、道、佛等。儒家讲求积极进取,而道家力主清静无为。道家与儒家理想的人格一阴一阳,构成了数千年来中国文人人格内在的矛盾统一。而儒家、道家所倡导的思想中不乏有与心理咨询相一致的观点。所以对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本土化过程,必须得在拓展我国优秀传统思想的基础上融入外来的心理健康服务精髓。

4 讨论

当前,在我国心理咨询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充分的基础理论支持,而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心理咨询本土化研究多集中于实体的理论层面,而对元理论、哲学和宏观层次的研究匮乏。

国内最为著名的本土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是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这种方法创立之初报道的文章较多,而如今也很少看到相关的实践报道。本土化的方法为什么关注的人越来越少了呢?这与我们越来越强调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好像是背道而驰,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原因。

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建议,但大多以思辩、探讨性为主,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在强调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上,也许在不带预定套路的情况下,通过观察一些有效的心理咨询操纵过程,切实提炼和概括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或许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4]。

总之,国内学者看到了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的现状和不足,同时学者们反思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低的原因为:在心理健康课主要使用讲授法、单纯地使用心理测验、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化、专业人员擅长的方法有限、自编心理测量工具水平低、重复工作多等[10]。故我们得在今后的工作及治学中借鉴美国的“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和英国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模式,在吸收融合的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理论,普及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知识。将心理健康服务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并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普及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培养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加强心理疾病易患病人群的追踪研究,并且在推广常用量表及经典量表的同时也积极编制符合国情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服务量表。相信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投入逐渐增加,我们可以想象经过理论探讨和服务理论吸收消化阶段后,实践研究将会越来越多,经过理论—实践—理论阶段后,我们将会真正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6)

党组织是学校的政治核心,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主要负责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并支持和监督校长行使职权,协调学校内部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办好学校。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党组织在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同时,更要利用自身优势,立足本校实际,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其中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党组织日常管理中是当前党组织给力教师健康发展、快乐成长的重要方式,对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1.党组织创新管理方式,以专家引领为导向,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人是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学校发展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和谐、业务素质的提高及校园和谐才能快速实现。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因工作、生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产生工作上的情绪化、生活中的堕落化、人际关系中的冷淡化等不良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人力资源的内耗。

党组织作为协调学校内部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重要力量,要针对社会现实的发展,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坚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心理的健康素质、舒缓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近几年来,我所在学校党支部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每学期都固定邀请全国著名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周红五、郑日昌、钟志农、王国荣、章毓光等来学校进行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协调、工作适应性等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及个别教师心理辅导,效果很好。据统计,学校原来有9位教师因工作压力而产生压抑的心理问题、有4位教师因家庭关系而产生郁闷的心理问题、有7为教师因人际关系紧张而未能在学校很好地发展,学校党组织及时邀请有关专家为他们做心理健康辅导。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几位教师都走出了阴影,在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发展。

2.创新党组织管理模式,以及时充电为抓手,培养优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一是学校党组织要求教师系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党组织要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为教师外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创造机会,同时向教师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及时为自己充电,引导全校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二是党组织要求教师不但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且要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师自我心理健康水平,这确保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有先进的、前沿的科学理论指导。但是,如何把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细化、具体化为可操作知识就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必须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为此,学校党支部建议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并注意把它们上升到理论的层次,不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撰写,为学校教师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理论和第一手资料。

在学校党组织的引导下,我所在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年轻的、有作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些教师不但为同事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指导,而且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辅导,为校园“人和”环境建设提供了师资保障。我所在学校党组织从周一到周五都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学生做心理健康咨询或辅导,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最大的帮助。

3.创新党组织管理方式,以开展活动为载体,舒缓教师工作和生活压力。学校党组织除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努力促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教职员工的注意力、兴奋点不断引导到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上,让学校的办学目标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理想。

近年来,我所在学校拨出专项资金建设了室内乒乓球、羽毛球馆、塑胶排球场、篮球场,为教师的文体活动提供场地。学校党组织通过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重大节假日组织教师进行登山、长跑、趣味运动会等比赛,以激发教师的潜能,挑战极限。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加强了教职工之间的深度融合,而且提升了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文化品位,培育了教职员工的团队精神,凝聚了教职员工同心同德的办学激情。

4.创新党组织管理方式,以家长辅导为支点,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重要领域,家长的生活方式和家庭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些家庭夫妻关系不和谐,“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一些家庭夫妻离异;部分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手段,以错误的观念和方式来要求孩子成龙成凤等都在孩子心灵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家长构建和谐的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孩子的观念,提高自我教育孩子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温暖舒心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所在学校党组织利用家长会、家长约谈、家访等方式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千方百计为家长构建和谐家庭和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而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方式、理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庭和谐的氛围也浓了很多。

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有序开展,学生、教师、领导自然融入到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全校学生没有因心理问题而产生过激行为,师生关系和谐、和睦、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培育下呈现出了蓬勃生机、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学校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洪建斌.班级管理社会化的实践和思考.班主任之友,湖北教育学院班主任之友杂志社,2010,(1).

[2]胡亚.浅谈班级的人格化管理.教师报,2009.3.2,第三版.

[3]季诚钧.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11,第一版.

[4]李耀志.以德治校:学校管理文化的核心.教师报,2008.10.30,第三版.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7)

[关键词]

健康教育;高血压;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得病几率增加,特别是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高血压患者大约有1亿,但是日常服药率仅为24%,血压正常的患者只有8%。高血压不单是血压升高的问题,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等相关疾病,所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1],将本院进行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法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从2013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3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所有患者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234例,女142例,年龄28~70岁。患者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患者198例,高中文化患者102例,初中以下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教育。

1.2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方法:(1)讲座。这种方式对初学者较为适合,患者通过现代设备比如,电脑,以幻灯等进行高血压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学习内容以简短为宜。(2)讨论。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知识了解的参与度,使患者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进行主动式的知识学习,通过问题的提问和回答使所有患者能够进行知识的分享。(3)个体化教育。这种方式是一种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单个指导,对患者的提出的疑问进行针对性系统的回答和指引。(4)看书自学。这种方式对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有不同的学习内容,这种方式对不同患者有不同的局限性,根据文化程度进行专业和非专业语言的选择学习。(5)示教。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对患者进行教育,通过针对性示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指导患者进行血压计的使用,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等。(6)音像方法。患者通过音像集中患者的注意力,使学习内容更为丰富。(7)出院教育。患者出院后进行教育,主要通过教育咨询,热线咨询和上门服务等[2-4]。

1.3教育效果评价

教育效果评价主要通过答卷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患者进行四级评分标准:优良中差,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评价内容主要有:(1)考察患者对自身疾病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这种评价主要以答卷的方式;(2)考察患者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和步骤,这种评价方法主要是以实际操作为主;(3)通过答卷来考察患者的饮食认识。通过健康教育和教育评价相结合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情况的变化跟踪调查[5]。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运用了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评分比较

经统计分析得出,实施健康教育前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的优良率为20.5%,而实施健康教育后为78.5%(P<0.05)。2.2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后续统计分析看来,在高血压危害、营养学知识等疾病知识的掌握方面,相比于健康教育实施前,健康教育实施后患者掌握的优良率显著提高(P<0.05)。

3讨论

3.1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

随着高血压人群的不断增多,对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在防止方面,患者必须要进行疾病的认识和自身的调节,进行管理能力的提升[6]。我国高血压患者逐年上升,由于健康教育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形成了较大的局限性,直接导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防止能力不高,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并且高血压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比较多,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生活问题。患者通过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预防信心,而且从某种方面对高血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根本上对高血压存在的危害进行控制。通过健康教育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危害。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疾病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20.5%,健康教育后为78.5%。该结果显示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知晓率的提高,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日常不良行为,对降压和稳定有很好的应用效果[7]。

3.2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现在医学还不能根治高血压,高血压将会伴随患者一生,最为重要的是对血压的稳定,所有患者日常应当进行血压的有效管理。健康教育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日常血压的自我管理,教育人员应当进行正规的操作实践,并且对患者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日常稳压的各项管理,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让患者了解日常用药注意事项,日常注意锻炼身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血压和并发症[8]。

3.3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高血压的预防

通过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高血压的防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疾病预防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胡庆华 单位: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王瑞英.针对性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15):123-124.

[2]陈凤平,李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33):96-98.

[3]任群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D].吉林大学,2008.

[4]毛雪梅,谭权仙.强化式健康教育在农村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72-173.

[5]代鲜鸽,别小宁,张爱萍,等,张春玲.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1):27-30.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75

Abstract The current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talent, mental healt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talent tea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ay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humanistic care,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s to build the well-off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theoretical research

1概述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帮助高校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综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心理疏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①这充分展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方法和目标,是一种科学化的提法。

1.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目标,是一种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架起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从经验化转向专业化,从无序化转向有序化。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和国外的研究经验,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归纳总结出心理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爱心模式和医学模式等几大类,这些模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所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高校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大学生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②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治性目标,发展性目标针对所有学生开发心理潜能,使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预防性目标是针对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制定的,这部分学生虽然没有心理病态,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困扰,严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所以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完善认知,预防心理疾病。矫治性目标针对群体为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帮助,克服心理障碍。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推广价值

第一,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很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达地区的教学和管理都比较先进,具有齐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是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模式的前提条件,但是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没有这些先进的教学和管理作保障,导致这种模式很难推广。第二,我国的各个高校之间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构建属于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致使这种模式缺乏推广价值,所以目前这种缺乏推广空间和推广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2.2 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从国内到国外的理论研究可以发现,③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程序,各个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不同的解释,不知道如何应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次,缺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操作性,往往只是对理论进行架构,泛泛而谈,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2.3 整合概念模糊

我国已经开始进行整合,但仅仅只是整合部分要素,还没有实现整体整合。整合既是对各种教育模式的整合,又是对各个模式的实施路径进行整合。目前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还没有清晰的概念,缺乏明确的整合标准和整合途径,整合的要素也互不相同。

2.4 本土化研究浅显

我国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经验、理论和方法。但这些经验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例如,西方的学生一般具有独立的个性,他们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一般不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指导,不对他们的心理思想进行任何评判。④但中国的学生则不同于西方学生,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崇尚权威,非常依赖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性意见,如果中国的心理咨询师也尊重来访者的个性和自由,他们的专业能力将受到质疑。当心理出现问题时,西方学生会倾向于求助心理医生,但中国的学生会去求助亲人和朋友,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绝对尊重别人的隐私权,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我国一定要结合自身国情特点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出一套属于我们本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3.1 加强理论基础研究

面对当前我国薄弱的理论基础,必须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使高校师生和办公室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中,吸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各方的共同配合,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

3.2 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由于资金、建校历史和国家扶持力度等不同,我国各个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够发现这些差异的具体内容,才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但是仅仅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查学生的家庭和教育等其它背景,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调查研究,增强这种模式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据。

3.3 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具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的工作内容。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相对比较分散,⑤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普遍性,这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整合,明确整合概念和整合目标,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际的发展大形势。

3.4 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一定能够研究出最适合我们自身国情发展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西方的经验,我们只能有选择性地加以借b,必须以我国自身的本土教育为主,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大力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土化探索,研究出我们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

4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注意问题

4.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者政教育

促进高校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但是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障碍和道德品质往往容易混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⑥无论是在工作形式、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矫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潜能,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则侧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生信仰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⑦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4.2 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

前文介绍过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群体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主体是所有学生。我国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调适性教育为次,⑧强调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采取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4.3 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

为了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使学生系统且完整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会进行课堂教育,但高校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课堂化,也要生活化,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5 总结

总而言之,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仔细分析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注重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储备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 周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和策略[J].青春岁月,2013(14):240-241.

② 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4):247-250.

③ 梁日宁,郑文清,杨泽楷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以学生管理的视角[J].时代教育,2015(7):45-45,47.

④ 邵昌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0):53-55.

⑤ 刘珊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6):205-206.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9)

中国大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至今,在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全面繁荣并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历史性关键时期。据教育部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538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陆已有93%的高校建立了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92.2%的高校建立了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目前,全国建有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的高校已增至1983所。客观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已经形成的发展优势,有利于增强政府、社会和高校的信心,继续深入地拓展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动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沿着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叶一舵教授曾将20多年来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为调查、呼吁期(20世纪80年代的初、中期),第二期为尝试、起步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第三期为探索、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第四期为推进、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而如果从受到外界重视程度的高低来划分的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的成长过程。

第一阶段,由民间的自发活动发展成学校的行政行为。早在1984年,我国的一些留学人员归国后,在大学生中发起心理咨询活动,及至1986年底,全国已有30多所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此时,一场由学校社团等自发发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始得到部分高校领导的重视并逐步演变成这些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行政行为。

第二阶段,由学校的自主行为变成国家教委的主导性工作。1993年后,原国家教委亲自牵头,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大连等地先后举办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培训班,为各地高校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得到国家教委的高度重视。

第三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始从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及心理健康教育。1994年8月13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也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阶段,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明确的、规范的要求。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2002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3号),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评估体系之中。2005年1月12日,教育部、卫生部、再次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工作水平、队伍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四大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2005年6月3日,教育部办公厅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文成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教社政厅函【2005】44号),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咨询与指导作用。

沿着时间维度,来分析1984年到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过了从民间推动前进向政府主导发展的成长历程,而2001年可以被看成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基层探索上升为国家政府行为的转折点,因为从这一年起,党和政府便不断利用强大的舆论宣传和行政管理的力量,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持续并健康地发展保驾护航。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进入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标志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

1.理论研究方面

早期是以研究大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素质为主,辅之以心理教育的探讨,而现在则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行与互补的现象,许多专家、学者开始从心理的角度而非思想政治道德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宏观上,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依据的探讨等都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微观上,如对各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关于积极心理学及存在心理学等学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关于混沌控制理论,以及元认知理论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都说明我国的理论研究工作已经进入具体化和中国化的探索阶段。

2.实践操作方面

实践操作上的专业化,首先要求有一支专业化和专职化的师资队伍。早期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常常由“两课”教师兼任,缺乏专业性,导致心理辅导变成了变相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部连续下达几个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后,许多高校开始增加心理辅导员的编制并引进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充当心理辅导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形成了校内与校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3561名,平均每校2.41名,教育部直属高校平均每校3.79名。

实践操作专业化的第二个要求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运行规范化,从中心的隶属关系到中心各部门的设置都必须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特色。许多高校已经将心理普查与疾病筛查、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健康年度与月度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状态监控、心理课程的设置与教材的编写等工作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职责当中,如江苏省教育厅于2009年11月11日公布《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共有南京大学等16所本科和高职院校入围,这些示范中心将在如上的各个方面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推动江苏省各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如天津、上海、广东等省市都相继出台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指标体系》,对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极具操作性的建设要求。

实践操作专业化的第三个要求是心理咨询室工作规范与心理咨询策略符合心理学的专业要求。过去许多有心理援助需求的同学只能在教师集体办公的地方进行咨询,不但效果不佳,而且无法遵循心理咨询的相关原则。现在许多高校都建有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试室、心理宣泄室等场所,不但环境优雅,而且各类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配备齐全。如湖南省教育厅于2008年4月24日颁布了《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试行)》(湘教发【2008】27号),文件中包括心理咨询室建设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以及A、B两个等级标准,同时对一般本科院校、重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优秀与合格标准作区别对待。

实践操作专业化的第四个要求是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要具有针对性。过去高校在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时,只能使用普通成人的或从国外翻译过来的系统软件进行测评,缺乏针对性和特异性。2001年10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编制”课题组成立,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任负责人,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终于在2005年编制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和软件,并建立了中国大学生常模。该测评系统包括4个心理健康相关量表和1个计算机软件,即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软件(CSPA)。自此,我国终于诞生了基本符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适合中国大学生使用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三、国际与国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1.国际交流方面

世界各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有特色,欧美国家开展最早也最有经验可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落后且谦虚好学的民族,非常善于运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交流方式,让中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一开始就能够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方法,缩短了自我独自摸索的时间。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外出学习活动,如2006年8月,由国家教育部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8人考察团,赴加拿大、美国的四所高校,就北美地区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交流。又如2009年9月,北京市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在北京市教工委的支持下组织部分高校学生工作部长、心理咨询中心主任18人参加了澳大利亚认知与行为治疗学会第32届全国大会,考察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工作交流和专业研讨。而将国外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请到中国来的做法,更让国内许多学者受益匪浅。如2008年11月,由北京市教工委主办的中、美、加学生事务北京峰会在京召开,来自耶鲁大学等40所西方知名高校,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高校负责学生事务的校领导、心理咨询中心主任200多人参加了峰会,这是中国、美国、加拿大三国高校首次共同研讨学生事务工作。到2009年,北京市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又在北京市教工委的支持下,在4月至6月间,分别邀请了美国的专家举办了“北京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成长团体培训”、“同伴咨询”培训和“美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与危机干预”培训。除了北京的引进培训外,2009年7月,吉林省也在延吉市召开了“心理学理论及应用国际研讨会”,中、美、韩、日四国许多著名的心理咨询专家围绕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展开了学术交流并举办了专家工作坊。

2.两岸四地交流方面

香港、台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早,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向港台的各个高校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更接近中国人的文化与习惯,更易于形成适应中国大陆学生的并具有中国大陆特色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如:2004年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曾组团到香港六所高校进行了参观学习;2008年6月广东省组织9所高校的10名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构负责人赴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三所高校考察学习;2009年10月,黑龙江省高校心理代表团赴台湾参加在台湾省台北市召开的“台湾辅导与谘商学会2009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地与港台地区交往日益密切的基础上,两岸四地的高校提出了共同举办论坛的设想。2009年7月27―29日,首届两岸四地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大陆、港澳台地区近60所高校150名代表参会,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大陆地区的几十位高校心理学专家深入探讨和分享了各自在大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心得体会和宝贵经验。

3.内地高校之间交流方面

内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交流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第一层次是由政府部门牵头召开的各类会议,如2009年3月19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持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2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在此次会上,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提出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活动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会上,湖南省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和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大学也作了会议交流发言。第二层次是全国及地方的各类学会、研究会举办的各种交流与培训活动。目前,成立近20周年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要承担了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指导与培训工作,并已举办了十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为扎实推进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化、意识全员化、课程标准化、教育立体化、队伍专业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省级的各类学会也成为地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和培训的主要召集人,规模较大和层次较高的有江苏、湖南、广东、北京、天津、广西、辽宁、黑龙江等地,其中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从2006年起至今,就先后为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举办学术讲座“心理咨询中的心理评估”(梁宝勇)、“积极心理学”(刘翔平)、“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方法”(马建青)、“大学生压力情绪管理与应对”(郑日昌)、“大学生心理障碍临床干预技术”(金洪源)、“大学生人格障碍与自我调整技术”(张美蓉)、“心理行为训练技术”(孙远刚)、“沙盘游戏疗法及应用”(李灵)、“全球化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怎样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学生工作中团体辅导技术的应用及高校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樊富珉)、“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应对、心理危机干预”(唐登华)。第三层次是高校之间的互访。许多高校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敦促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开始转变认识,由只重视形式与宣传,逐渐转变成既重视形式更注重内涵的发展,变过去的被动应付检查为现在的主动投资建设,向先进高校学习、取经的做法已经成为部分高校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建设的捷径。

四、民间性质的技术研修活动频繁和各种技术性工具的研制层出不穷

部分国内外的培训机构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和利润空间,纷纷与国内各级学术团体和高校甚至于专家个人进行合作,开设各种类型的商业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培训班。尽管许多培训活动收费较高,但由于能够及时地把国内外最新的技术介绍给高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这种民间性质的技术研修活动还是受到许多参与者的肯定。

一些企业或组织自己的团队或与科研院所协作,开展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硬件与软件研究,新产品不断涌现,如心理咨询脑波治疗仪、多参数生物反馈仪、HeartMath生物反馈训练系统、宣泄系统、沙盘治疗(箱庭工具)系统、心理与行为干预系统、漂浮仪及各种心理测试软件等。这些仪器设备与软件系统,逐渐改变了过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传统而单一的辅导、咨询与治疗的方法,使得人与人、人与仪器在和谐而有趣的氛围中取得较好的咨询与治疗效果。

总览中国大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认为中国大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到快速、规范、高效的发展轨道,其所积聚的发展优势已经成为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模式改革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48-155.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10)

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既承担着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工作,也承担着医疗机构员工自身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主力军[1]。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易行的治疗手段[2]。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也是医院治疗的重要手段[3]。为了解甘肃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信行,更有效的做好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课题组于2014年10—12月从全省37所三级医院[4]抽取20所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1945名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东、中、西、南4个区域(甘肃区域分布没有北部区域)的每个区域随机抽取5所三级医院,共抽取20所,占甘肃三级医院总数的54.05%(20/37)。

1.2.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经查阅文献、反复修改和预调查后形成,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选取的10个基本健康教育理论知识[5]的认知、医院健康教育态度和行为等。调查问卷中问题有1项及以上未做答的,视为无效卷。

1.2.3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利用Excel2003软件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5份,回收率为97.25%,所调查对象全为女性护理人员,年龄分布在18~55岁,其中年龄在43~55岁被调查者占4.65%,31~43岁占19.20%,18~30岁占76.15%;本科及以上占42.93%,大专及中专占57.07%;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占4.62%,中级职称占20.72%,初级及以下职称占74.65%。

2.2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方面的问题,其中对健康的定义的知晓率最高,为78.51%;对“从健康传播的效果层次看,您认为属于健康传播最终目标”的知晓率最低,为16.20%。只有2个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知晓率超过50%。在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及以下职称护理人员中“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危险行为”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的关系”“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危险行为”“大众传播的特点”“(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在人际传播技巧中的观察技巧”等问题,大专及以下学历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学历在本科级以上的护理人员(P<0.05)。而就“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知晓率,大专及以下学历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护理人员(P<0.05)。3个年龄组仅有“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组增大,该问题的知晓率越高(χ2=35.82,P<0.05,表1)。

2.3对医院健康教育的态度

调查显示,90.33%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有必要开展健康教育;93.42%认为在随诊过程中,医生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94.81%认为医院有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94.86%认为有必要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89.25%认为医院有必要设立独立的健康咨询门诊;86.59%认为医院应该设立专门的科室负责全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表2)。被调查者认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分别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或折页(25.86%)、病房视频健康讲座节目(21.73%)、针对个体的健康教育(21.12%)、健康讲座(17.19%)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4.09%)(P>0.05)。59.8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随诊过程中,医生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时间应在5~10min。26.52%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最大的阻力是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技术和能力;25.08%的认为医护人员主要任务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健康教育;24.51%的认为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途径或平台;19.10%的认为没有报酬。

2.4护理人员医院健康教育行为

调查发现,45.83%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最多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开展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其次是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9.25%)和开展健康讲座(19.41%)。53.27%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患者或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为5~10min。25.06%的被调查者2014年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培训;16.78%的接受过1次。57.53%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与病人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最受欢迎,其次是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家庭保健知识、自我体检护理;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60.99%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为就诊的患者。仅有1.34%的被调查者参加社区健康知识宣传活动;3.19%的被调查者参加公共场所的健康咨询活动。当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咨询烟草的危害时,49.18%的被调查者不能够科学的开展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和戒烟方法。在日常工作中,20.12%的被调查者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37.93%的需要硬挤出来,但会影响工作;41.84%的能合理安排必要的时间用于健康教育。

3讨论

医院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7]。《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要求在2020年创建1400个健康促进医院[8]。健康促进医院是现代医疗机构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而提出的,并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民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7],其中对医院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调查显示,医院护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某些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知晓率在职称和学历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90%的问题的知晓率差异与被调查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只有2个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知晓率超过50%,知晓率最高的问题为健康的概念,为78.51%。最低的仅为16.20%。说明医院缺乏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工作,护理人员也没有通过自学等方式获得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很少。在护理人员对医院健康教育的认知方面,8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把健康教育融入到诊疗的各个环节,并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说明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医院患者、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的需求有明确的认识,这与姜霞[9]的研究结果不同。接近60%的护理人员认为患者每次接收健康教育的时长应该在5~10min,超过60%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者针对患者健康教育时长为5~10min。这提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医院健康教育规范中,应考虑针对个体健康教育时长应为5~10min。对于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阻力,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医护人员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技能,部分被调查者认识不清,认为医院是治病救人的机构,不应该重视健康教育,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健康教育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10]和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应得到医院广泛重视。综上所述,该研究认为,一是医疗机构要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医院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咨询工作,帮助患者解除心理障碍,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等知识,提高病人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水平。这些工作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健康恢复,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医疗卫生机构要制定护理人员规范的健康教育制度,通过合理的途径、规范的方案开展医院健康教育;三是医院要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纳入周、月、季度和年度考核,通过监督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切实落实医院健康教育相关制度,真正把健康教育融入到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的全过程[6];四是医院要因时、因地、因人地开展个体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把医院健康教育作为患者诊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齐玉梅,王生锋,王桂华.湖北省农村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30-31.

[2]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1-172.

[3]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南方护理杂志,1997,4(6):14-16.

[4]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甘肃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4-09)[2014-12-01].

[5]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

[6]迟晓琳,纪军传.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考[J].青岛医药卫生,2004,36(5):374-375.

[7]潘岳松,郭秀花,田向阳,等.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1):721-724.

[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4-15)[2014-12-01].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篇(11)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性健康辅导、性心理疏导、指导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的力量,班主任和辅导员一定要有责任心,把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与恋爱、择业与交友、生活与健康等问题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把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班主任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可以广泛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行动,在与学生探讨“性”问题时要避免道德说教,“性”是非常隐秘的问题,在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之后也不能长时间地试探,学生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的时候才对其进行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多涉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方面的专业知识,要善于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结构,结合大学生恋爱的实际状况,让大学生树立性别平等、互尊、互爱、理解、自律等意识,从而增强大学生在选择时承受挫折、经受诱惑、勇于应变、善于担当的能力。高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配足配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心理咨询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心理咨询辅导。当代大学生处于文化多样、价值观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性心理的冲突和困扰,如性生理成熟带来的冲动、冲动带来的性道德困惑等,这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善于疏导学生的这些压力,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性心理。首先,辅导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通过活动消耗精力,以合理释放性能量;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通过专业的性健康辅导、性心理疏导和的指导,帮助学生走出性认识误区,缓解性心理压力,消除性心理障碍,克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