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6:31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人民法庭工作在基层,直接体察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问题,熟知当地民情、民意、民风,是其它机关不可代替的,人民法庭通过便民优势充分发挥审判职能,预防和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农村和谐稳定,促进着“三农”科学发展。针对我庭地处农村的实际,我们深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做到“三贴近”,做好“三大员”。即: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做维护农村稳定的“消防员”、服务三农的“服务员”、普法工作的“宣传员”,为辖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工作中,我们强化了涉农案件审理,认真审理好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妥善调处婚姻家庭、财产侵权及邻里冲突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事纠纷,为农村治安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关系和谐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今年以来,田柳镇各村干部群众新农村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但苦于没有资金,无处下手。我们主动与党委、政府、村干部联系,为他们出谋划策,筹集资金,建设新农村。田柳镇邢姚三村原来村貌较差,村干部想修路但没有资金。思路决定出路,经多方考虑研究,在法庭的指导下,功对该村木器市场承包经营权进行拍卖,筹集资金一百多万。利用这部分资金,该村修建了村内道路,安装了路灯,建设了文化广场,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这个村成了田柳镇的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样板村。该村的成功操作为其它村提供了范例,打开了思路。很多村干部纷纷前来法庭咨询,我们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出点子,谋路子,盘活土地资源,搞好新农村建设。通过我们为农村的法律服务,带来的巨大变化,我庭在辖区农村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受到辖区党委、政府、老百姓、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服务农村的同时,我始终加大服务企业发展的力度,寿光新龙电化公司的型材销售多发生在一些建筑企业,常有拖欠现象。货款的拖欠会影响产品的销售,特别对方是一些效益较差的企业,货款的拖欠,更会影响我们企业的发展。如梁山县一家建筑公司拖欠新龙电化公司货款近百万元,新龙电化销售人员多次到梁山协商,该企业老板多次答应还款,多次打协议而一直不还款。了解到这家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有很多客商也要起诉该企业后,我带领庭上同志,迅速出击,抢在其它法院前头,到梁山查封、冻结该企业七个银行账户。迫使该企业老板带款前来新龙电化协商还款,现在该企业拖欠的货款已全部还清。自今年以来我参与审执结涉及企业的合同纠纷案件93件,标的达600多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帮助。

我们还强化了便民利民措施,探索民事速裁机制,简化诉讼程序,最大限度地便利农村群众诉讼。充分发挥了民事简易程序及时、简便、快捷解决纠纷的功能,不断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走普通程序简化审、简易程序快捷审的路子,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依法能快则快,防止久拖不决,以使当事人处于争议状态的权利义务关系尽快恢复为正常的社会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流动法庭的形式,适时开展巡回就地办案,方便群众诉讼,缩短法庭与农村的地理距离,拉近法官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切实履行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职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我庭的案件呈现出“两升一降”的良好趋势,即:明显地提升了调解结案率和当庭自动履行率,而使申诉信访量不断下降。针对农民法律知识欠缺,性情偏激,遇事容易上火,矛盾纠纷容易激化的特点,我庭主动“把法律知识送到炕头,把法庭审案搬到村头,让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我庭还推行了双休日、节假日值班收案制度,保证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的法律服务。工作中坚持“四心一准一快”接待法,即对每一位前来求助的群众做到热心,听诉问题细心,做思想疏导工作耐心,解决问题诚心,答复问题和处理意见准,处理快。对不属于法庭处理的事情也不一推了之,而是为其指明正确的解决途径,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架起了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我们积极参加“人民法官为人民”实践活动和“帮千企、走千村、访万户、服务三保”活动,不断满足社会,尤其是基层群众的司法需求,帮助化解金融危机下遇到的各种法律难题,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发挥派出法庭构建便民诉讼网络的优势,成立“假日流动法庭”,在农忙时节,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巡回办案、就地开庭、当场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二、咬定调解不放松   助推和谐与稳定

按照“能调则调”的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通过诉讼调解达到平息各类民间纠纷的目的,促进社会生活在法制轨道上运行。努力减少民事纠纷,扩大民商事案件调解范围,扩大适用简易程序范围,践行司法为民的要求,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调解,既平息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又提高了办案效率,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工作中,我们咬定调解不放松,用实际行动助推辖区的和谐与稳定.通过巡回办案、流动法庭宣讲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促使纠纷的快速解决;落实速裁调解机制;我们在调解离婚案件时强调做好“三抓三放”的三个阶段工作,即抓庭前调解,让当事人充分释放不满情绪;抓庭审过程,让双方放下敌对情绪;抓庭后调解,让双方放下后顾之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关专题:上半年工作总结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法庭上半年工作总结法庭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的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深刻内涵,并自觉地在司法工作中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司法为民应该永远成为支撑人民法官司法理念的基石。 作为人民法官,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执法为民的理念、公平正义的理念、服务大局的理念、党的领导的理念,自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审判执行工作。不能只让司法实践漂浮在空洞的概念当中,而应该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练就成我们的司法能力,进而使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我们积极倡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人民司法”,强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审判和调解相结合”、“送法进村”的审判作风,了解社情民意,熟悉人民利益诉求,从广大人民群众中获取利益衡量的准则,使法院的裁决更能体现人民和社会利益的指向。我们将每一次开庭和调解都作为一次普法活动,不仅要做好裁判调解工作,还要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作为自己的份内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大力开展法制宣传。“走出去”是通过巡回办案、法制讲座等各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请进来”是邀请当地人大代表到庭旁听,同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职能,扩大案件审判的社会影力,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要不定期筛选一些案例、法律事件在报刊、橱窗上登载、张贴,进行法制宣传。

四、以人为本,号召人人做法庭的主人,积极创建学习型、节约型法庭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用事业造就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感情维系人。结合“人民法官为人民”等活动,我们倾心打造优秀的法庭文化,努力树牢干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个至上”的思想根基,通过在学习中提高、在培训中磨炼、在约束中规范、在竞赛中创优,努力实现干警队伍的政治过硬、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和品质过硬,成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优秀干警队伍,实现了干警无违纪、案件无差错、当事人无信访的“三无”目标。杜平同志主动办理疑难复杂案件,舍小家,无私奉献,有时连续在外出发30多天。田文远同志加班加点,审理了大量金融、涉农案件,赢得了群众的赞扬。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决策,我庭积极开展四个节约活动:一是节约电话费,我庭要求全庭人员打电话时言简意赅,不在电话里闲聊;二是节约用纸,认真规范填写诉讼文书,尽量少作废诉讼用纸;三是节约用油,规定不该出的车不出,不允许公车私用;四是节约用电,最大限度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节约活动,我庭干警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牢固树立起了“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升油、节约一度电”的思想意识,通过勤俭办事,勤俭办案,在创建节约型法庭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关专题:上半年工作总结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法庭上半年工作总结法庭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上半年我庭案件质量与效率较去年有了提高,收费也比较理想,但工作与院党组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学习、理论研讨氛围还有待于加强,改革创新、宣传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队伍建设不放松。强化干警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推进“学习型”法庭建设。严格落实“学习周报表”制度,并通过“大练兵,大竞赛”、法律文书集体会签、庭审观摩等方式,加大“复合型”审判人员的培养力度,普遍提高干警的整体素质。

2、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服务大局观念,充分发挥好审判职能作用。在审判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案件审理的效果,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坚持从全局的高度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把办理具体案件与服务大局紧密联系起来;工作要细心、耐心,防止和避免因机械执法而导致矛盾激化,全心全意服务于经济发展。

3、全力做好涉诉信访稳定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探索建立处理涉诉信访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到“矛盾不外推、不上交”,切实将纠纷解决在基层。对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引发涉诉信访的事件,要及时预警,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共同做好疏导、化解工作,搞好源头治理。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2)

立案庭是群众告状的门槛,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法院的形象。为此,半年来,我们能以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以及少数法官违法案件警示教育为契机,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和核心实质。通过民主生活会和谈心交心活动,大家能够开门见山地提出自身思想、作风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克服立案信访工作可有可无,是法院的“挂号处”等错误观点,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工作作风,认识到在目前金融危机以及贪污腐败等各种矛盾碰撞叠加的形势下,正确处理号各种纠纷矛盾,化解纠纷于源头的重要性,尤其是信访工作,一定要被彻底地重视。我庭干警能够从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出发,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公正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准时上下班,着装上岗,延时服务。以文明的举止,优质的服务,热情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严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行为,处理案件坚持做到“五心”,即接待热心,回答诚心、解释耐心,宣传细心,服务放心。用实际行动兑现创建“青年文明号”的郑重承诺:一切事情依法办,能办的事情马上办。努力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窗口,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公仆意识,以人民群众对我庭工作的满意度来衡量我们工作的成效。

二、落实便民措施,再创文明窗口 三、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 在新的形势下,信访工作作为审判工作的晴雨表、衡温器和减震器,它已经成为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加强各项审判工作的同时,从组织建设、人员选调、设备更新等方面,给信访室给予倾斜,为信访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提供全面保障。无论是本院受理的,没有受理的、省院处理的案件,还是本院受理判决的案件,由于当事人文化素质水平的不同,对法律理解程度的不同,都会导致当事人上访、咨询,有的当事人还会对裁判文书中的用语、术语等提出各种各样的询问。作为信访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我们立案庭也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信访干部认真负责,针对不同的当事人研究不同的工作方法和艺术,使信访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开展各种类型的“送法下乡”和法律咨询活动,年初,与研究室配合带着《今日说法》、《常见法律问题答疑》等法律书籍,深入鲤城乡镇、社区及学校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和学生的好评。同时开展不同规模的法律咨询活动十一场次。(二)是开展引导诉前调解服务,化解矛盾于萌芽,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信访工作在做好法制宣传的同时,积极开展诉前服务,对于双方当事人都到庭请求调解解决纠纷的案件,引导双方由民一庭的法官进行诉前调解,进一步落实调解衔接工作。同时还为来访群众解决具体的实际困难。今年三月份,有一位小女孩因父母离异,生活无着落,到法院投诉,要求解除父子关系,信访干部无私捐助,为其解决生活问题。(三)是开展改变信访方式,将信访窗口前移,变上访为下访,将原来的庭长接待日搬升至各乡镇,拓宽信访渠道,设立庭长信箱,公布信访专线电话,结合巡回办案,将信访工作直接深入到各村各户,及时了解情况,排查纠纷,化解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四)是积极撰写信访专题材料。针对不同时期信访工作的动态,对老上访户上访的焦点以及违法上访情况分析并采取了措施和建议,写成专题材料逐级上报。上半年内,共撰写专题材料三篇。共接待群众来访726多人次,解答法律咨询456人次,处理群众来信432件,办理上级领导交(督)办件26件次,“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中信访件29件。对于长年申诉、上访的老大难当事人,争取让他们气冲冲而来,心平气和而去。现在法院工作的信访形势总体稳定,可见信访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我们也因此受到上级法院和群众的充分肯定。 四、树立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立案庭工作比较复杂,我们全庭干警能够树立全院一盘棋的大局观念。不但积极创建公正文明窗口的对外形象,而且与各个庭室协调交通,增强内部服务意识。在做好立案信访工作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对院长提起的和检察建议的案件进行再审复查工作。在办案人员没有增加而工作量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能够认真审查每一个复查案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对原判确有错误的决定予以再审;对原判正确的予以驳回并耐心细致地做好息诉服判工作。以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尊严。半年来,共复查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五件,对之前的复查积案已基本复查结束。同时,我们认真开展案件催办督办工作,对人大党委和上级法院督办的案件,我们做到逐案造册登记,及时送交业务庭,今年共有22件催办件在各个庭室的配合下,均能按时反馈,树立法院对外的良好形象。我庭还能认真负责为各个业务庭准确及时移送上诉案件。

我庭严格按照《法官法》、《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决定》的要求,加强了队伍的理论学习、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强化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完善职业监督,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法官队伍,不断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

(一)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

2012年上半年,法院党组非常重视立案庭的各项工作,对庭室工作人员每周组织两次政治、业务学习。我庭按照上级党委政法委和法院的部署,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和警示教育大反思活动,我庭根据县院的部署,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司法公信建设实施方案》和《警示教育暨大反思活动》学习教育活动阶段安排表,明确了学习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具体内容和方法步骤。我庭除认真组织好法院规定的政治学习外,坚持每周半日的党小组生活会、干警生活会制度,用“三个至上”的司法核心内容,要求干警进行对照检查,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我庭还根据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经常组织干警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兄弟单位和全国各地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深入农村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疾苦,用群众“告状难”的实际事例教育干警。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大家安心工作,献身基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每当有新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颁布,我庭都及时组织学习讨论,遇有疑难案件时,一起研究探讨,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现在庭室干警已全部取得法律本科文凭。

(二)坚持不懈地狠抓廉政建设,形成一个秉公办案、廉洁执法的良好风气。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根据最高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我庭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拒礼拒贿拒吃请登记制度和干警情况定期分析制度,每位干警签署廉政保证书,严格执行最高院《关于“五个严禁”的规定》和《关于违反“五个严禁”规定的处理办法》,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经常组织干警学习讨论报刊刊登的腐败典型和内部通报的违法违纪材料,以及本地区审理的经济犯罪案例,在思想上做到反腐防变的警钟长鸣不息,廉洁执法的弦紧绷不松。据不完全统计,半年以来,全庭共拒礼拒贿11余人次,折合人民币8760元,拒吃请34余人次,拒说情30余次。

(三)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我庭实行公开挂牌立案,设立举报箱、说情登记薄。邀请当地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代表为司法监督员,召开了座谈会二场,征求意见,接受监督。贯彻落实人代会对立案庭工作的意见,坚持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常性联系制度,聘请新一届司法监督员。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对立案庭立案、信访活动及学习教育活动的视察和调研,认真向人大报告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虚心听取意见,及时进行整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公开审判案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件和提案。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六、经验总结

从我庭全年的工作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努力形成大立案格局,有利于案件的流程管理和案件审结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和完善大立案工作格局,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顺应审判规律的必然趋势,主要在收案、结案工作中开展审查和登记立案、接待诉讼法事人,审限、执行期限的监督管理、办理案件排期、公告、送达、诉前保全、收取诉讼费用、司法统计、案卷装订、归档等程序性、行政性事务。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立案庭的管理工作日趋完善,但因人员有限,我院的大立案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一方面案件的流程已完全规范,系统化案件流程管理,极大地方便了诉讼当事人,为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工作效率、减轻诉讼当事人负担、促进廉洁办案方面提供了有力保证,对外树立起了人民法院高效、公正、廉洁的职业形象,另一方面,对案件的公告、送达、诉讼保全仍需由各业务庭负责。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3)

一、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清理执行积案

今年上半年,我庭按照全市法院集中开展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统一部署,以积案清理作为我庭上半年度工作重点,并按照院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集中全庭力量做好清理工作。在积案清理过程中,我们对工作做出了具体的部署,结合我院、我县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具有执行条件的案件6月底前必须全部执结,并自3月21日-6月20日起实行执行庭全员加班结案举措,全部进行积案执行。

此次活动,我院共排查积案xx件,涉案标的xx万元,经过全庭干警半年来的不懈努力,至6月20日止,现共清理积案xx件,涉案标的xx万元,其中清理超期限一年以上未结案件2xx件,标的x万元;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案件xx件,标的1916.56万元;中止执行案件x件,标的xx万元;金融机构为申请人案件43件,标的xx万元;申请人为特困群体案件9件,标的5.46万元。在此过程中,我庭成功的执结了xx案、xx公司案、xx案等一批重点案件,基本完成了预期的工作目标。

在集中力量进行积案清理的同时,我庭注重贯彻均衡结案思想,保持新收案件的结案率,避免了新收案件的积压和年终突击结案现象,执结了xx镇xx村13户村民腾退土地案、xx村强制拆迁案、xx公司107名农民工追讨工资欠款案等一批影响重大的案件,为xxx县的稳定和发展得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今年1-6月,我庭累计新收案件xx件,较去年同期1xx件相比,增长46.4%,加上年度旧存案件x9件,总计x86件,现已执结xx件,较去年同期结案xx件相比,增长58.7%;上半年我庭结案率62.9%,较去年同期(60.3%)提高2.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庭收取案件执行费共计xx元(去年上半年收取执行费xx.5元,今年同比减少xx元),上半年罚款xx万元(去年同期9.4万元,今年同比增长93.3%)。

二、推行执行公开,拓宽执行思路

今年上半年,新收案件数量激增,而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又进一步加大了我庭的工作量,应该说,上半年我庭的工作压力远超往年。因此,为了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有效的提高案件的执结率,确保积案清理活动取得实效,我庭积极拓宽执行思路,寻求执行措施的多元化。

(一)大力推行执行公开三制度

为切实解决执行过程中所突出反映的执行法官难找,执行案件情况难了解等情况,上半年,我庭借鉴其他法院的优秀经验,将推行执行公开作为我庭上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中,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

1、执行法官名片制度

为每位执行法官印制名片,将承办法官的姓名、办公电话、手机号码予以公布,在申请人立案后及时向申请人发放,使当事人能随时与承办法官取得联系,加强当事人与承办人的沟通。同时,将承办法官的主管庭长电话,院纪检监察电话予以公布,由当事人对执行法官在执行过程中的行为是否规范、是否文明、是否廉洁进行监督,有效的预防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2、实行执行权利、义务告知制度

在发放执行名片的同时,告知申请人相关权利以及协助法院寻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等义务,并向当事人郑重承诺:在执行案件过程中严格依法办案,清正廉洁,积极努力,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

(二)努力赢得社会支持,营造良好执行环境

我们在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形成长期执行高压态势外,进一步加强执行工作的宣传力度,4月22日,在县政法委书记xxxx院长、xx副院长的参与下,我庭就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以及积案清理活动,专门开展了执行宣传日活动,并就执行中的相关问题解答了群众的许多问题,活动过程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进一步促进了良好执行环境的形成。

(三)探索建立执行威慑机制,推行公告悬赏制度

针对执行案件,尤其是积案清理过程中所突出反映的一些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长期外出躲避而下落不明或隐藏财产线索等情况,我庭通过xxx县电视台推行执行公告悬赏制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征集执行线索。

自5月12日起每晚11点,在xx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将390名长期下落不明或者财产线索不明的被执行人名单予以公告,鼓励案外人提供相 关线索,对提供有效线索使案件得以执结的案外人给予标的额5%的奖励。为有效收集线索,执行庭专门设立举报电话24小时设人值守。

该措施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累计收到执行线索30余条,成功清理积案28件,在xxx县起到了一定的执行威慑作用,为有效的化解执行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配合岗位练兵,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今年是我院的岗位练兵年,为了保持执行队伍旺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上半年我庭配合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加强执行队伍内部的队伍建设和组织管理,重点开展了以下三项活动:

(一)加强对执行疑难案件的研究,提高执行干警业务素质

将每月11日、21日、31日(如遇节假日则顺延至下一工作日)定为执行庭重大疑难案件汇报研究日。由主管执行工作的副院长、执行庭庭长、副庭长、执行组长以及承办人参加,由各承办人将本人承办重大疑难案件加以归纳后,提交研究。其主要目的是:集思广益,以集体的智慧研究、探索破解执行难的新方式、新方法。在研究探讨中相互借鉴、相互提高,通过研究,提高干警法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达到练兵目的。

(二)规范文书制作格式,在全庭开展优秀文书制作座谈会

上半年,我庭就执行工作中所反映出的,干警们通常只注重执行结果,忽视谈话笔录等文书材料的制作问题,于3月14日,召开了全庭干警参加的关于规范文书制作座谈会,并将此作为我院上半年岗位练兵活动的一项重点内容深入开展。会上,由干警就文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深入探讨。会后,召开庭组长会,根据总结情况制作规范文本,下发全庭干警学习参照,并对干警制作的谈话笔录进行抽查,有效的规范了执行行为。

四、再接再励,开创执行工作新局面

上半年,在院党组的支持与关怀下,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一如既往的发挥执行庭凝聚力、战斗力的优势,鼓足干劲,踏踏实实的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积案清理的总结收尾工作

积案清理活动进入总结收尾阶段,为确保清理活动的实效,避免敷衍了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做好未结积案的分类统计汇总,已结案件的归档以及积案清理活动的经验总结,将是我们在近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此外,探索如何有效的将积案清理工作长期开展下去也是我们将进行的重点工作之一,初步的想法是在加强中止组力量的基础上,将中止旧案经登记汇总后全部移交中止组。

(二)探索建立案件限期结案制度

案件过多,一直是困扰执行工作的难题之一。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考虑对案件实施分类限期结案,对于可执结的案件,限期10天之内采取措施,并告知申请人;对于能部分执结的案件,可以推行执行和解措施,同时要求承办人7天之内做申请人的工作,回复案件情况;对于不能执结的案件,及时采取本次执行程序终结措施。此外,对于一些特困申请人,根据高院关于救助特困群体的会议精神,通过民政机关解决一部分特困申请人的现实困难。通过上述措施的实行,希望能够切实解决一些长期重复上访问题。

(三)加强宣传调研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庭共计发送宣传稿件20篇,参加电视节目录制4次,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距全年的工作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宣传工作一直是执行庭的薄弱环节之一,执行工作中可宣传素材丰富,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研究室、组宣科的联系,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4)

一、转变思想观念,践行科学发展观

立案庭是群众告状的门槛,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法院的形象。为此,半年来,我们能以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以及少数法官违法案件警示教育为契机,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和核心实质。通过民主生活会和谈心交心活动,大家能够开门见山地提出自身思想、作风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克服立案工作可有可无,是法院的“挂号处”等错误观点,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工作作风,认识到在目前金融危机以及等各种矛盾碰撞叠加的形势下,正确处理号各种纠纷矛盾,化解纠纷于源头的重要性,尤其是工作,一定要被彻底地重视。我庭干警能够从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出发,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公正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准时上下班,着装上岗,延时服务。以文明的举止,优质的服务,热情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严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行为,处理案件坚持做到“五心”,即接待热心,回答诚心、解释耐心,宣传细心,服务放心。用实际行动兑现创建“青年文明号”的郑重承诺:一切事情依法办,能办的事情马上办。努力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窗口,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公仆意识,以人民群众对我庭工作的满意度来衡量我们工作的成效。

二、落实便民措施,再创文明窗口 三、认真做好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

在新的形势下,工作作为审判工作的晴雨表、衡温器和减震器,它已经成为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加强各项审判工作的同时,从组织建设、人员选调、设备更新等方面,给室给予倾斜,为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提供全面保障。无论是本院受理的,没有受理的、省院处理的案件,还是本院受理判决的案件,由于当事人文化素质水平的不同,对法律理解程度的不同,都会导致当事人上访、咨询,有的当事人还会对裁判文书中的用语、术语等提出各种各样的询问。作为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我们立案庭也把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干部认真负责,针对不同的当事人研究不同的工作方法和艺术,使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开展各种类型的“送法下乡”和法律咨询活动,年初,与研究室配合带着《今日说法》、《常见法律问题答疑》等法律书籍,深入鲤城乡镇、社区及学校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和学生的好评。同时开展不同规模的法律咨询活动十一场次。(二)是开展引导诉前调解服务,化解矛盾于萌芽,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工作在做好法制宣传的同时,积极开展诉前服务,对于双方当事人都到庭请求调解解决纠纷的案件,引导双方由民一庭的法官进行诉前调解,进一步落实调解衔接工作。同时还为来访群众解决具体的实际困难。今年三月份,有一位小女孩因父母离异,生活无着落,到法院投诉,要求解除父子关系,干部无私捐助,为其解决生活问题。(三)是开展改变方式,将窗口前移,变上访为下访,将原来的庭长接待日搬升至各乡镇,拓宽渠道,设立庭长信箱,公布专线电话,结合巡回办案,将工作直接深入到各村各户,及时了解情况,排查纠纷,化解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四)是积极撰写专题材料。针对不同时期工作的动态,对老上访户上访的焦点以及违法上访情况分析并采取了措施和建议,写成专题材料逐级上报。上半年内,共撰写专题材料三篇。共接待群众来访726多人次,解答法律咨询456人次,处理群众来信432件,办理上级领导交(督)办件26件次,“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中件29件。对于长年申诉、上访的老大难当事人,争取让他们气冲冲而来,心平气和而去。现在法院工作的形势总体稳定,可见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我们也因此受到上级法院和群众的充分肯定。

四、树立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立案庭工作比较复杂,我们全庭干警能够树立全院一盘棋的大局观念。不但积极创建公正文明窗口的对外形象,而且与各个庭室协调交通,增强内部服务意识。在做好立案工作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对院长提起的和检察建议的案件进行再审复查工作。在办案人员没有增加而工作量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能够认真审查每一个复查案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对原判确有错误的决定予以再审;对原判正确的予以驳回并耐心细致地做好息诉服判工作。以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尊严。半年来,共复查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五件,对之前的复查积案已基本复查结束。同时,我们认真开展案件催办督办工作,对人大党委和上级法院督办的案件,我们做到逐案造册登记,及时送交业务庭,今年共有22件催办件在各个庭室的配合下,均能按时反馈,树立法院对外的良好形象。我庭还能认真负责为各个业务庭准确及时移送上诉案件。

我庭严格按照《法官法》、《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决定》的要求,加强了队伍的理论学习、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强化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完善职业监督,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法官队伍,不断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

(一)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

2012年上半年,法院党组非常重视立案庭的各项工作,对庭室工作人员每周组织两次政治、业务学习。我庭按照上级党委政法委和法院的部署,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和警示教育大反思活动,我庭根据县院的部署,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司法公信建设实施方案》和《警示教育暨大反思活动》学习教育活动阶段安排表,明确了学习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具体内容和方法步骤。我庭除认真组织好法院规定的政治学习外,坚持每周半日的党小组生活会、干警生活会制度,用“三个至上”的司法核心内容,要求干警进行对照检查,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我庭还根据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经常组织干警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兄弟单位和全国各地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深入农村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疾苦,用群众“告状难”的实际事例教育干警。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大家安心工作,献身基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每当有新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颁布,我庭都及时组织学习讨论,遇有疑难案件时,一起研究探讨,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现在庭室干警已全部取得法律本科文凭。

(二)坚持不懈地狠抓廉政建设,形成一个秉公办案、廉洁执法的良好风气。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根据最高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我庭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拒礼拒贿拒吃请登记制度和干警情况定期分析制度,每位干警签署廉政保证书,严格执行最高院《关于“五个严禁”的规定》和《关于违反“五个严禁”规定的处理办法》,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经常组织干警学习讨论报刊刊登的腐败典型和内部通报的违法违纪材料,以及本地区审理的经济犯罪案例,在思想上做到反腐防变的警钟长鸣不息,廉洁执法的弦紧绷不松。据不完全统计,半年以来,全庭共拒礼拒贿11余人次,折合人民币8760元,拒吃请34余人次,拒说情30余次。

(三)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我庭实行公开挂牌立案,设立举报箱、说情登记薄。邀请当地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代表为司法监督员,召开了座谈会二场,征求意见,接受监督。贯彻落实人代会对立案庭工作的意见,坚持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常性联系制度,聘请新一届司法监督员。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对立案庭立案、活动及学习教育活动的视察和调研,认真向人大报告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虚心听取意见,及时进行整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公开审判案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件和提案。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六、经验总结

从我庭全年的工作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努力形成大立案格局,有利于案件的流程管理和案件审结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和完善大立案工作格局,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顺应审判规律的必然趋势,主要在收案、结案工作中开展审查和登记立案、接待诉讼法事人,审限、执行期限的监督管理、办理案件排期、公告、送达、诉前保全、收取诉讼费用、司法统计、案卷装订、归档等程序性、行政性事务。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立案庭的管理工作日趋完善,但因人员有限,我院的大立案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一方面案件的流程已完全规范,系统化案件流程管理,极大地方便了诉讼当事人,为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工作效率、减轻诉讼当事人负担、促进廉洁办案方面提供了有力保证,对外树立起了人民法院高效、公正、廉洁的职业形象,另一方面,对案件的公告、送达、诉讼保全仍需由各业务庭负责。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5)

2010年截止6月30日,我庭新收案件39件(其中一审案件2件,二审案件37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收案数量增加了5件,增幅为14.7%。诉讼标的金额4.31亿元,去年同期(5.62亿)相比有小幅度下降,与2008年相比,下降大幅度较大,减幅达57.7%。连同去年旧存案件11件,上半年我庭共办理一、二审案件50件,已审结34件,结案率为68%。未结案件中部分是近期新收案件,部分在公告送达和司法鉴定期间,部分案件在做双方调解工作。在已结的33件二审案件中,维持原判的16件,改判的8件,发回重审的2件。二审案件维持率为48.5%,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近12个百分点。二审案件改判率为24.2%,与去年同期改判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调解、撤诉案件共7件,占21.2%,与去年基本持平,相比2008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从受理的案件类型来看,公司股权转让、股东内部纠纷和传统借款担保纠纷仍为我庭主要案件类型,分别受理了12件和18件。从上诉案件原审法院分布情况看,南昌中院上诉10件,上饶中院上诉8件,景德镇、赣州、宜春、抚州、九江中院分别上诉3件,新余、萍乡中院各2件。在民商事案件审理中,我庭始终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为中心,坚持公正、高效、和谐司法理念,通过处理好商事纠纷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一是审慎处理涉国有企业纠纷。随着我省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推进,涉国有企业主要案件类型由企业改制纠纷,包括因改制行为效力产生的纠纷和改制后因对外债务的承担而引起的纠纷,转变为不良金融债权的借贷纠纷和国有企业破产案件。涉国有企业的不良金融债权借贷案件数量虽呈下降趋势,但各方利益冲突加剧,利益平衡难度加大,特别是在债权转让程序被认定合法的情况下,各方利益更是难以协调。我庭始终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大局为重,在强调对不良金融债权转让相关程序进行严格审查的同时加大运用调解、协调、和解等多种措施的力度,从源头上化解纠纷,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资产环境。对国有企业破产案件,我庭通过对不服破产裁定申诉案件的审查和对具体案件的协调加强对下级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指导和监督,强调在案件审理中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协调配合,要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变现资产,积极预防破产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维护企业的安定和社会稳定。二是从维护稳定角度出发审理好各类公司诉讼纠纷案件。公司诉讼纠纷案件主要表现为公司股东内部之间纠纷、中小股东诉讼、公司解散诉讼等,这类纠纷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公司的稳定和生存发展,进而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市场秩序的稳定。在处理公司内部纠纷时我庭坚持公司意思自治,司法谨慎干预的审判理念,对中小股东提起的知情权、盈余分配等诉讼,我们既注重协调司法介入与公司自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注意公司利益和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之间的利益平衡。如我庭审理的秦玉林与九江星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盈余分配权纠纷中,小股东秦玉林因不满公司不分配利润,在与其他股东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向法院诉讼主张分配公司利润。由于公司股东会未形成利润分配决议,直接判决分配利润可能会造成司法过度干预公司自治权,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是否分配利润是公司股东大会的职权。如果判决驳回诉请又不利于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合议庭通过提出其他救济途径的调解方案反复做股东之间调解工作,庭领导也多次参与协调,最终以其他股东收购该小股东股份形式调解结案,既保护了中小股东权益、维护了公司的稳定和正常经营,也有效的回避了司法介入与公司自治之间的矛盾冲突。三是以平等保护为前提,慎重行使自由裁量权,公平审理违约责任纠纷。在审理各种类型合同违约纠纷中,我庭严格适用合同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和最高法院指导意见的规定,以促进交易、规范市场秩序为指导理念,在涉及合同撤销、变更或解除的诉讼中审慎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对合同成立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依据公平原则,同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在主张违约损失赔偿的诉讼中,我们依法分配举证责任,严格依据违约事实和违约责任,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公平认定违约金数额。

二、能动司法,服务大局,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紧跟省委决策部署,助推全省七个系统国企改革。按照本院年初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安排部署,我庭作为为七个系统国企改革提供法律保障和服务工作的牵头部门,在征求本院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发挥司法的能动性,依法为全省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的宗旨、内容、任务分工、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按照实施方案的工作步骤,我庭走访了七个系统的相关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有关推进七个系统国企改革的意见建议,及时摸清了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以及七个系统国有企业对法院新的司法需求,明确了为国有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的方向和思路。在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推进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动员部署后,我庭及时起草并报经院领导批准后下发了本院《关于为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做好司法保障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法院为七个系统国企改革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加强沟通协作,融入大局,共同推进全省经济发展。我庭紧紧围绕全省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目标,在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同时,更加注重立足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更加注重与省国资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保监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全省经济跨越发展。我庭一如既往的就国企改革问题加强与省国资委的信息互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继续配合支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小额担保逾期贷款的催收工作,依法保障和促进我省小额担保贷款在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对保险市场规则建设的引导作用,加强与保监局、保险行业协会的联系沟通,促进我省保险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在我庭推动下,我院于今年2月与省保监局签订了加强合作交流机制的《备忘录》,明确了三方建立联系人制度、开展业务培训研讨交流、联合开展调研、建立联合调解机制、建立案件办理协助机制等事宜。为积极落实《备忘录》要求,6月底、7月初我庭与省保监局共同组织先后召开了二级法院与当地各保险公司联合座谈会,就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保险人的说明义务、投保人的告知义务、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行使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法院与保险行业如何共同服务全省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交流。三是发挥商事审判庭特点,支持和推动企业创业投资。商事审判工作与经济形势、经济建设的发展息息相关,商事审判更多的是解决企业、公司法人经济纠纷。我庭一

方面结合全省法院开展的“创业服务年”活动,充分运用商事审判把握的经济形式和规律,通过依法平等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企业自主创新和引进战略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另一方面,我庭结合审判实践中发现的法律问题,发现的纠纷多发点,深入企业,走访座谈,帮助企业把握经营规律,指导企业依法回避经济纠纷,切实担负起为企业创业、经营提供司法保障和有效司法服务的职能作用。

三、注重实效,围绕审判实践开展调研工作

年初我庭针对审判实践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定了以下几个调研任务:(1)保险合同纠纷中关于保险人是否告知义务的认定和交通事故责任险中在盗窃、醉酒驾驶和无证驾驶三种情形下保险公司对人身伤亡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争取出台保险纠纷审理相关指导意见;(2)为配合省委关于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针对法院受理国有企业破产案件数量剧增,我庭要求在去年组织开展的破产案件审理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调研,出台案件审理的具体指导意见,统一全省法院审判思路;(3)针对银行卡被盗取存款而引发的金融机构与储户之间的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日益增多,我们组织开展了ATM机银行卡存款纠纷中存在的问题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出台审理相关案件的指导意见。从上半年完成的情况看,三项调研前期任务均基本完成,保险合同纠纷的调研已经完成资料收集工作;ATM机银行卡存款纠纷调研报告已完成;国有企业破产案件审理指导意见已基本成形,将于近期下发全省法院和本院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此外,上半年我庭配合最高法院完成了以下几项调研任务:(1)对《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进行调研,向最高法院反馈了相关意见和建议;(2)向最高法院报送了2005年至2009年五年全省法院受理和审结金融纠纷案件数量统计和审理情况;(3)向最高法院报送了2008年以来民商事审判工作相关情况,详细反映了当前民商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措施和建议。(4)针对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报最高法院,为完善相关司法解释提供素材和资料。

四、加强审判管理,严抓队伍建设,保障公正廉洁执法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6)

(二)法庭工作特色:

1、人员结构更趋合理

根据办案需要今年3月进行了人员调整,法庭现有审判员5人、书记员(3+1)人,6月份起又增设常驻人民陪审员1人。确保了两个合议庭人员及庭前调解人员一名。人员结构的合理配备,为法庭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2、调解工作多方参与

一是调动书记员参与调解工作的积极性,考虑到书记员的送达、宣判等程序在整个案件的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活动,尤其在送达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向当事人释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让当事人息诉服判的作用。

二是充分利用了巡回审判站这一平台,尝试着对案情相对简单的案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当即委托当事人所在乡镇的人民调委会调解,随后再由法院出具调解书确认调解协议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当事人的矛盾,又大大节约了司法成本,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创新审判模式,对于某些有给付内容的调解款项,为了督促被告及时履行,我们开始尝试由案外人担保成功调解结案,在提高调解率的同时,也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利。

四是法庭设立了常驻人民陪审员,邀请有基层工作经历和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常驻法庭。近1个月来,人民陪审员协助送达、参与民事调解共计53件,有效地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较好地实现民事审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

3、法庭博客互动平台

法庭博客从09年3月份创办至今已有1年多的时间了,内容丰富、定期更新,现在已成为宣传法庭、沟通民意的一个窗口,点击率已达近18000次,作为一种尝试,今年分别在省、市法庭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今年以来,法庭把博客的重点内容与创模结合起来,以博客作为创模的一个网络平台,版块设置更趋合理,博客内容更趋完善,向社会充分展示法庭的风采。

4、假日法庭连接民心

自09年设立假日法庭以来,Xx法庭在节假日及旅游高峰期派遣一名法官、一名书记员驻点办案,负责景区内的来信来访接待工作以及其他部门移交的矛盾纠纷的接收处理工作。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引导当事人协商选择景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纠纷先行调解,当事人坚持要求向法院,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引导立案。截止目前共 接受群众来访200余人次,当场调处矛盾纠纷数50余起,受理景区内诉讼案件20余件,90%以上调解结案,深受群众好评。

5、廉政工作常抓不懈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7)

郑xx院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各业务庭室上半年在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提升司法公信力所取得的成绩,各部门、干警工作尽心尽力,保持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他指出,在当前经济下滑的形势下,老百姓对法院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形成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每个岗位的领导干部尽心尽力,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不断创造出新的成绩,以高达60%的结案率完成各种考核指标。工作中老同志身先士卒,年轻同志初生牛犊不怕虎,各部门之间团结协作、排忧解难、敢于担当,下半年更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8)

(一)人口控制目标

__年1-5月街道出生总人数133人,其中:一孩109人,二孩24人;符合政策生育人数90人,计划外生育19人,计生率82.6%。(目标95%)。死亡总人数57人。

(二)财政投入目标

人均财政投入达4元/人。(目标任务:不低于2元/人)

(三)利益导向目标

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确认准确,利益导向机制兑现率100%。

(四)出生缺陷干预

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共计检查76人,检查率达57%,(目标任务为80%)。

(五)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流动人口登记率达8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90%,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知晓率95%,知情选择率100%,随访率100%,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处理率达100%。

(六)群众满意率

杜绝大月份引产,群众满意率95%以上,综合避孕率达90%以上,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宣传与监测率达100%。

二、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1、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同安街道是“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乡镇,继续在区计生局的指导把 “阳光田园”文化和丽阳实践相结合,借助文化活动长廊等宣传形式,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宣传工作,巩固宣传效果。

2、全面宣传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提高独生子女户领证率。半年共计新增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53人。

3、深入开展对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工作。截止目前共计新增55人享受奖励扶助金。全街道共计享受奖扶284人、特扶12人。

4、关心关爱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特别是对独生子女残疾家庭、双农独女户、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提供人文关怀和帮助。今年5.29协会活动日,我街道在金山广场举办宣传活动,共计发放各种物资和资料300余份,同时慰问贫困自强母亲10户,失独家庭12户,共计发放慰问金4400元。

5、抓好流动人口管理,堵塞流动人口管理的漏洞,半年共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16户。

6、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半年共计征收社会抚养费19例,征收费用608182元,上交财政608182元,上交率达100%。

7、抓好优生优育、健康服务工作。半年共计三查2次,普查已婚育龄妇女13786人(次),开展乳腺检查209人,患病125人,治病人数13人。开展生殖道疾病检查73人,患病50人,治病人数32人。短效避孕措施:半年共发放30000只。技术服务手术情况:半年取环17人,安环16人。半年开展优生健康检查76人。病残儿鉴定申请2户。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1、紧盯“一个目标”

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确保下半年人口计生工作稳中有升。

2、狠抓“三个重点”

一是重点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以人口文化活动大院为宣传阵地,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镇”的建设及“阳光月嫂”的品牌效应,做好婚育新风、优质服务、奖励优惠等计生工作政策的宣传工作。继续巩固我街道 “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乡镇的活动成果。

二是重点抓好“生育关怀”行动。同福社区、福圣社区、阳光村、万家村、红星村、红旗村要将独身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纳入重点服务范畴,关心关爱失独家庭生产生活,积极展开经济扶助、精神慰藉,做好失独家庭再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的各种诉求,确保无维稳事件的发生。

三是重点抓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采取“一看、二清、三管”的服务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机制。全面清理辖区内流动人口,及时更新PIP数据,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及外出育龄群众开展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的服务,实现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均等化服务。

3、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提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到位率。

二是简化、优化各种服务证办理程序。包括一孩指标、再生育指标、流动人口婚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证件的办理。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9)

我市山区农村的面积较大,许多初中毕业贫困生对职业教育特别需要,但由于缴不起学费,想读也无法读。针对这种情况,我市教育行政部门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读书学技术与学好技术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每一次出台相关政策和考虑职业教育发展时,都把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职学校作为重要议题,摆上日程,认真研究并制订促进措施,既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市中职学校也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方式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如下图所示,我市29所中职学校每年减免贫困生学费超过150万元,并资助其60万元左右的生活费。

2006年我市29所中职学校贫困生资助情况表

(单位:人,万元)

在校生人数贫困生人数特困生人数历年欠交学费学生人数历年欠交学费总金额

4365529328222403452.4

06年减免学费学生人数06年减免学费总金额06年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数06年其他资助措施及金额资助贫困学生的各种方式:

一是“奖”,设立奖学金,重点面向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二是“助”,实施勤工俭学,为贫困生提供各类勤工助学岗位;推行半工半读,让贫困生自身获得劳动报酬;

三是“补”,对家庭经济困难,或遭遇临时性、突发性灾害的学生,给予生活费、伙食费或物质补助;

四是“捐”,师生及社会人士捐款,资助贫困生;

五是“减”,按规定减免学杂费、学费等;

六是“缓”,视贫困程度,对部分贫困生实行缓交学费;

七是“发”,**市慈善总会、**企业等对贫困生发放助学金。主要做法有:

(一)大力鼓励贫困生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模式完成学业。农村学生读书难促使职业教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2001年开始,我市就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各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优势,积极地开展半工半读、顶岗一年预就业、校厂合(二)实施“职教扶贫万家培星计划”,免费培养1万名技能之星。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职学校每年免费招收2000名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就读,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帮助他们学习技术,掌握技能,培养成为技能之星。五年内,全市将扶助1万名贫困生就读中职,可为学生减少学费约1亿元,并实现培养1万名技能之星、帮助1万户贫困家庭脱贫的职教扶贫目标。

(三)举办职业学校回报社会抽奖活动,2%的入学新生免一年学费。从今年起,为鼓励农村初中毕业贫困生报读职业学校,我市实行了职业学校回报社会抽奖活动。学生报读职业学校时可参加抽奖,中奖者可免一年学费,中奖比例为各中职学校招生计划人数的2%,每年招生期间举办两次抽奖。具体程序为:学生到报读学校报名时填写抽奖卡——抽奖卡放入抽奖箱由学校保管——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集中统一抽奖——中奖名单在**日报等媒体上公布。今年秋季学期共抽取了240名幸运者,共计免学费108万元。

(四)各中职学校实行特困生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制度。一方面,各中职学校尤其是市直公办中职学校建立了特困生学费减收和免收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施以援助,并为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市慈善总会的助学金,尽可能帮助更多的贫困生完成学业。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孤残学生、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子女、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子女和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了资助,顺利完成了学业。

(五)各中职学校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我市大部分中职学校都设有企业奖学金,并在每学期举行一次表彰大会,重奖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如惠州商业学校设立了“寒梅奖学金”、“新商人奖学金”、“宝润隆奖学金”等多项助困奖学金,每学年发放奖励金逾20万元。惠州建筑学校从2006年开始,筹集资金51万元,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对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新生全免三年学费。三、进一步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建议

目前,我市中职学校已经消除了学生在校期间因贫辍学的现象,扶贫工作的重点转为吸引和资助更多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教育。当前,最重要的是认真实施好国家中职助学政策,落实好“职教扶贫万家培星计划”,全面推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大量举办零缴费入学的半工半读班,不断完善中职助学体系,并积极倡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建议如下:

(一)认真实施国家中职助学政策。今年6月21日,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一政策规定: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

一、二年级每人每年生活补助1500元,三年级则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取得一部分报酬用于助学。这一政策的实施,为所有想读中职的农村初中毕业贫困生铺平了道路。一方面,要按照有关规定尽快成立市、县(区)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加强对中职助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另一方面,各中职学校要认真学习研究助学政策,组织学生申报助学金。凡有利于贫困生上学或完成学业的政策,一定要用足用好。

(二)落实好“职教扶贫万家培星计划”。实施“万家培星计划”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也是我市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重要举措。为确保“万家培星计划”落到实处,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管理和指导力度,根据“万家培星计划”的总体任务,分解制订出每年的招生计划,引导和督促各学校落实;二是要举行校企签约仪式,让参加“万家培星计划”的中职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保障“万家培星计划”顺利进行,三是要充分发挥市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理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坚实的产学合作平台,为校企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进“万家培星计划”奠定基础,铺平道路。

(三)全面推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等模式,让农村贫困家庭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先入学,再在工厂顶岗实习,用获得的工资报酬交纳学费,从而完成学业、掌握一技之长。这种方式受到了广大农村家庭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的欢迎。目前,我市理工学校、旅游学校、外贸学校等多所中职学校已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半工半读”班。今后要在全市中职学校全面推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大量举办零学费入学的半工半读班,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掌握一技之长并推荐就业。要制订具体可行的办法,确定工学结合专业和班次,优先安排农村、山区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到企业顶岗实习,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半工半读。要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多出思路和措施,逐步完善工学结合模式,建立职教扶贫的持续机制。

(四)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不断完善中职生助学体系。要全方位构建中职学校助学体系,实行“奖、助、补、减”等多种形式的助学政策和机制,建议市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的专款用于扶助农村初中毕业贫困生就读中职学校,各中职学校每年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助学、奖学和学费减免等。教育部门和中职学校要加强对中职学生助学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的机构,制定管理办法,做好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各中职学校要把助学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建立资助学生档案制度,通过严格程序、细化管理,切实把资助工作引领到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上来。要强化资金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把用于资助中职贫困生的钱管好、用好。对资助工作做得好的学校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要通报批评。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115-03

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税费负担较重,农户家庭极度拮据的经济状况迫使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同时,由于城市一线生产需要身强力壮、头脑灵活的中青年劳动力,并且没有住房、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因而,农户家庭只能选择“中青年外出务工,老年人留村务农”家计模式。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这种“半工半农”家计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稳定的代际分工结构。在现阶段,这种结构通常被认为是农户家庭无奈的选择,而要解决这种无奈,就应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特别是要废除户籍制度,让农民工能够自由进城,享受城市社会福利[1]。然而,这种批判过于片面,既没有考虑到城市是否有能力长期容纳几亿进城的农民工,也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的收入是否能支撑起整个家庭在城市的长期生存;同时,一种社会结构必然有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功能,因而,“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也必然对农户个体家庭和我国总体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事实上,最近几年,以贺雪峰教授为代表的华中乡土派学者注意到农户家庭“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的多种意义,并且发现了这一结构对农户家庭和我国社会的积极作用。华中乡土派学者认为,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农民个体家庭,至少在现阶段,这是相对理性的、经济的、智慧的选择[2]。对于国家而言,这种“半工半农”结构不仅生产粮食,维护了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的稳定,而且生产出廉价劳动力,降低了我国制造业的成本,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同时兼顾打工和务农两份收益,生活状况明显改善[3]。贺雪峰教授指出:“在未来三十年,我国农村和农业大致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保证粮食生产,让中国人能吃饱,最好还能吃好,从而保证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的稳定;第二,继续再生产廉价且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降低‘中国制造’的成本,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三,为进城失败的农民工提供返乡退路,避免出现大规模城市贫民窟,保证城市社会的稳定。”[4]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笔者深入研究这一结构的社会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研究方法及个案情况

(一)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以家庭作为基本访问单位,采取定性访谈和定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选定的个案村庄为山西省北部的Z村。2016年8-9月份,笔者在Z村居住调研长达三十余天,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8月5日至8月10日,笔者对村支书、村主任、民兵连长、村委会会计等共计7名村干部进行了深入访谈,并在村委会查阅了相关资料;8月11日至8月25日,笔者以户为单位,对留村的每一户进行了访问,并对部分外出务工者进行了电话访谈,依据访谈资料,笔者将全村人口划分为71个家庭,并统计了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8月26日至9月10日,依据前两个阶段的统计成果,笔者随机抽取了20名外出务工超过十年的中青年男性农民工作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中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状况、其家庭进城人员的收支状况、其当前和年老之后的返乡意愿等方面,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0份。

(二)Z村的概况及其典型性

Z村位于晋北地区H县西北部16公里处,地处山区,海拔1 400米,紧邻陈韩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属于省级扶贫项目示范村。Z村收入完全依靠农牧业及其副业,没有任何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收入。全村总耕地2 050亩,农作物以玉米、黍类、谷类为主,辅之以农户自家养殖牛、羊、猪、鸡等牲畜,2015年全村农业总产值约为223万,净利润约为165万,留村农户户均农业收入超过三万元。

Z村共有132户(363人)登记在册,然而,常住居民仅有54户(100余人),全村有超过2/3的人员外出。通过走访观察,笔者发现Z村农户家庭普遍具有“分户不分家”的现象,其具体表现为:如果一对老年夫妇有两个或多个成年子女,若父母健在,其为一个家庭,若父母不在了,子女们则各自为家。若以此为统计标准,全村登记在册的132户可分为71个家庭,其中,4个家庭只有老人(包括o子女和子女全部在城市安家立业再无返乡可能),49个家庭既有老人又有青壮年劳动力,18个家庭只有年轻人(老人均已去世)。在49个既有老人又有年轻人的家庭中,有44个家庭是老年人留村务农,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有3个家庭的年轻人在乡务农,但仍有其他兼业;另外两个家庭的老人随务工的子女进城,土地流转给他人。18个只有年轻人的家庭全部在外务工,但他们父母健在时均在乡务农。这就意味着,在Z村的绝大多数家庭中,普遍存在“半工半农”经济模式。因而,对于本研究,Z村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二、“半工半农”结构的社会功能

农村家庭“半工半农”模式是根源于城乡二元分治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并且逐渐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代际分工结构。一种社会结构必然有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功能。综合华中乡土派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这一结构的社会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农民的生产机制、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机制、城乡社会的维稳机制、农村家庭经济的增收机制。

(一)农民的生产机制

在访问中,笔者发现村民们普遍认为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其年老之后必然返乡务农。若Z村大部分农民工在其年老之后能够转化为全职农民,Z村的农业生产便能够得到保障。通过对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农民工年老返乡的原因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农民工无法彻底融入城市。首先,农民工是失业频率较高的社会群体。在笔者所调查的这20名中青年农民工中,在2006到2015年这十年之内,有16人(80%)有9次以上失业经历,有4人(20%)有6-8次失业经历。其次,农民工年老之后在城市没有任何收入。在这20人中,没有一人在城市有养老、住房、失业、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最后,农民工在城市没有积蓄。在这20人中,有5人(25%)在城市收不抵支,14人(70%)收支相抵。

第二,农业收益对农户家庭必不可少。在1994到2014年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Z村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农业收入有了极大的提高。2015年,Z村农业净利润约为165万,留村的54户农业净利润普遍在赏蛟以上,户均则超过三万元,这部分收益可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对农户家庭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在留村的老年农户中,年均支出最多的一户也只有六千元,其余普遍在五千元以内,这就意味着Z村大多数老年农户都有一定的积蓄。正因如此,Z村农民工家庭普遍不愿意放弃农村的耕地。

第三,老年人进城必然加重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毋庸置疑,城市的物质生活更远优于农村,但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基础是与之匹配的经济条件。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Z村95%的中青年农民工毫无积蓄,若再加上两位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的老人,生活水平必然急剧下降,甚至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据深度访谈资料显示,村民们普遍反映老年人进城之后没有任何收入,即使政府免费赠予他们住房,他们也无法承担每年数千元的物业管理、取暖等基本费用;若留村务农,不仅不必担心衣食住行,还有一定的积蓄。

从全国范围来讲,随着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已经越来越小,但其地位和作用却丝毫没有动摇,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能否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农户家庭“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能够持续不断地生产出农民,从而保证了农副产品的产量,进而保证了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的稳定,可以说,这一结构适应了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需求。

(二)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机制

在过去的三十余年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制造业大国的转变,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具有一般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且素质相对较高;第二,我国土地资源相对廉价;第三,我国行政效率较高[5]。后两者是我国政治体制所致,在此不展开讨论。就劳动力成本方面而言,正是“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实现了廉价劳动力的再生产,使得我国制造业成本相对较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

据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农户家庭“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具有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功能,其并不是体现在直观的劳动报酬方面,而是体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就最直观的劳动报酬而言,由于Z村绝大多数中青年男性农民工从事劳动强度较高的一线工种,其年收入较高时可超过五万元,较低时也有三万元左右;中青年女性农民工则普遍在洗车、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行业务工,年收入通常在两万元左右;可以看出,其家庭务工收入并不低于城市普通职工。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数据了解到,用人单位为城镇职工所缴纳的社会保障金的总额通常可占员工工资的30%,然而,城市社会并不承担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方面的保障,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的劳动力成本。正是因为农村的土地和宅基地承担着农民工家庭养老和住房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老年人留村务农又使其家庭有农业生产的收益,再加上农村劳动力已达到饱和程度,中青年农民工愿意接受极不稳定且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工作――甚至可以接受相对较低的劳动报酬。换言之,如果农民工家庭没有“半农”,举家迁入城市,并且年老不再返乡,就必须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同时,城市必须为其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这必然导致其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就当前阶段而言,我国土地资源已不再廉价。在未来几十年之内,我国能否进一步发展,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能否实现产业升级,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第二,人均国民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增长。既要完成产业升级,又要实现经济增长,关键在于通过继续生产相对廉价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来保持制造业低成本的优势,从而保持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完成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国民总体受教育水平决定了劳动力的素质,同时,农户家庭“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降低了劳动力的成本。可以说,“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适应了我国发展的迫切需求。

(三)城乡社会的维稳机制

笔者在访问中发现,Z村没有荒芜的土地,也没有上访、偷盗、逃荒等恶性事件,村民精神面貌普遍很好,这就意味着Z村社会较为稳定。究其原因,是因为Z村没有规模较大的特困群体,农户家庭普遍存在的“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大致起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农业收益为农民家庭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笔者在前文提到,2015年Z村留村农户农业净利润普遍超过两万元,户均则超过三万元,但户均年支出不超过六千元。这就意味着即使中青年农民工在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内失业,其家庭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负担。由于农民工是失业频率较高的社会群体,因而Z村经常有回村休养生息的中青年农民工。若从城市的角度进行分析,正是因为失业的农民工可以返乡,我国城市才没有出现大规模贫民窟,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城市社会的稳定。

第二,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近五年来,Z村中青年夫妇务工年收入通常为六万元;若再加上老年人务农的收入,Z村大部分有两位老人、两位中青年夫妇的农户家庭年收入可以达到九万元,基本达到H县普通城镇职工家庭。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普通农户家庭并不奢望极其富裕的物质生活,只要能够通过辛勤劳动使其家庭生活质量达到城市普通职工家庭的水平,他们就会很满意。

从全国范围进行分析,我国目前大约有6亿在乡农民,同时有2.7亿农民工,一旦农户家庭收入过低,必然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正是“半工半农”模式的普遍存在,不仅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并且避免了大规模城市贫民窟的出现,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城乡社会的稳定。可以说,这一结构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四)农户家庭经济的增收机制

Z村农户家庭普遍存在的“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增加r民家庭的收入,这也是其实现农民再生产、廉价劳动力再生产、稳定社会等功能的基础。正是因为兼得务工和务农两部分收益,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民逐渐乐于接受这一结构的安排,从而稳定了农村社会,进而能够顺利实现农民和相对廉价劳动力的再生产。作为农村家庭经济的增收机制,其主要表现为增加家庭收入和降低生活成本两个方面。

就提高农民家庭收入而言,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老人留村务农,这就使得农户家庭同时拥有两部分收入,相比全家务农或全家进城,农户家庭收入有了实质性提高。相对于务工和经商,尽管务农的收益较低,但却是农户家庭最根本的收入;农民工在城市工地或工厂普遍从事劳动强度较高的一线工种,其报酬并不低于城市普通职工,这也是农户家庭最主要的收入;对于农户家庭而言,这两部分收入缺一不可。笔者在前文中提到,Z村留村老年农户农业净利润户均超过三万元,中青年农民工夫妇年均收入通常为六万元左右,农户家庭的年总收入基本达到H县普通城镇职工家庭。

与全家进城相比,“半工半农”结构导致家庭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笔者在前文中提到,Z村老年农户中支出最多的平均每年只有六千元左右,其余普遍在五千元以内,这无疑远低于城市普通家庭的消费。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农村消费品匮乏,人情往来方面的花费也远低于城市,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农户有自家的庭院,没有租房的费用,更没有物业管理费,冬日取暖费也远低于城市,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的支出。第三,除用以出售的农作物之外,农户家庭普遍在自家的庭院或耕地里种植一些蔬菜供自家食用,其养殖的猪、羊、鸡、鸭等家畜家禽也有一部分供自家食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家庭的支出。

作为农户家庭的增收机制,“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不仅使得Z村农户家庭的经济收入达到了城镇普通职工家庭的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家庭的生活成本,可以说,这一结构适应了Z村农户家庭的内在需求,这是其能够长期存在的基础,也是其实现其他社会功能的基础。

三、结论

Z村是晋北地区最典型的山区农村,也是我国中西部大多数山区农村的缩影,通过研究Z村辅以查阅文献,可以分析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社会现象。从全国范围进行分析,“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能在我国长期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就其社会功能而言,作为农民的生产机制,其保障了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的稳定;作为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机制,其适应了我国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城乡社会的维稳机制,其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结构性基础;作为农户家庭的增收机制,其满足了农户家庭的内在需求。就此意义而言,这一结构适应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模式。就现阶段而言,受我国特殊国情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社会若要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必须长期坚持这一结构,并且充分发挥这一结构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J].读书,2006(2).

[2]贺雪峰.中国农村家庭代际分工分析[N].学习时报,2015-07-20.

法庭半年工作总结篇(11)

事实上,最近几年,以贺雪峰教授为代表的华中乡土派学者注意到农户家庭“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的多种意义,并且发现了这一结构对农户家庭和我国社会的积极作用。华中乡土派学者认为,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农民个体家庭,至少在现阶段,这是相对理性的、经济的、智慧的选择[2]。对于国家而言,这种“半工半农”结构不仅生产粮食,维护了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的稳定,而且生产出廉价劳动力,降低了我国制造业的成本,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同时兼顾打工和务农两份收益,生活状况明显改善[3]。贺雪峰教授指出:“在未来三十年,我国农村和农业大致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保证粮食生产,让中国人能吃饱,最好还能吃好,从而保证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的稳定;第二,继续再生产廉价且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降低‘中国制造’的成本,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三,为进城失败的农民工提供返乡退路,避免出现大规模城市贫民窟,保证城市社会的稳定。”[4]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笔者深入研究这一结构的社会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研究方法及个案情况

(一)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以家庭作为基本访问单位,采取定性访谈和定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选定的个案村庄为山西省北部的Z村。2016年8-9月份,笔者在Z村居住调研长达三十余天,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8月5日至8月10日,笔者对村支书、村主任、民兵连长、村委会会计等共计7名村干部进行了深入访谈,并在村委会查阅了相关资料;8月11日至8月25日,笔者以户为单位,对留村的每一户进行了访问,并对部分外出务工者进行了电话访谈,依据访谈资料,笔者将全村人口划分为71个家庭,并统计了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8月26日至9月10日,依据前两个阶段的统计成果,笔者随机抽取了20名外出务工超过十年的中青年男性农民工作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中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状况、其家庭进城人员的收支状况、其当前和年老之后的返乡意愿等方面,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0份。

(二)Z村的概况及其典型性

Z村位于晋北地区H县西北部16公里处,地处山区,海拔1 400米,紧邻陈韩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属于省级扶贫项目示范村。Z村收入完全依靠农牧业及其副业,没有任何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收入。全村总耕地2 050亩,农作物以玉米、黍类、谷类为主,辅之以农户自家养殖牛、羊、猪、鸡等牲畜,2015年全村农业总产值约为223万,净利润约为165万,留村农户户均农业收入超过三万元。

Z村共有132户(363人)登记在册,然而,常住居民仅有54户(100余人),全村有超过2/3的人员外出。通过走访观察,笔者发现Z村农户家庭普遍具有“分户不分家”的现象,其具体表现为:如果一对老年夫妇有两个或多个成年子女,若父母健在,其为一个家庭,若父母不在了,子女们则各自为家。若以此为统计标准,全村登记在册的132户可分为71个家庭,其中,4个家庭只有老人(包括?o子女和子女全部在城市安家立业再无返乡可能),49个家庭既有老人又有青壮年劳动力,18个家庭只有年轻人(老人均已去世)。在49个既有老人又有年轻人的家庭中,有44个家庭是老年人留村务农,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有3个家庭的年轻人在乡务农,但仍有其他兼业;另外两个家庭的老人随务工的子女进城,土地流转给他人。18个只有年轻人的家庭全部在外务工,但他们父母健在时均在乡务农。这就意味着,在Z村的绝大多数家庭中,普遍存在“半工半农”经济模式。因而,对于本研究,Z村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二、“半工半农”结构的社会功能

农村家庭“半工半农”模式是根源于城乡二元分治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并且逐渐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代际分工结构。一种社会结构必然有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功能。综合华中乡土派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这一结构的社会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农民的生产机制、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机制、城乡社会的维稳机制、农村家庭经济的增收机制。

(一)农民的生产机制

在访问中,笔者发现村民们普遍认为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其年老之后必然返乡务农。若Z村大部分农民工在其年老之后能够转化为全职农民,Z村的农业生产便能够得到保障。通过对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农民工年老返乡的原因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农民工无法彻底融入城市。首先,农民工是失业频率较高的社会群体。在笔者所调查的这20名中青年农民工中,在2006到2015年这十年之内,有16人(80%)有9次以上失业经历,有4人(20%)有6-8次失业经历。其次,农民工年老之后在城市没有任何收入。在这20人中,没有一人在城市有养老、住房、失业、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最后,农民工在城市没有积蓄。在这20人中,有5人(25%)在城市收不抵支,14人(70%)收支相抵。

第二,农业收益对农户家庭必不可少。在1994到2014年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Z村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农业收入有了极大的提高。2015年,Z村农业净利润约为165万,留村的54户农业净利润普遍在?赏蛟?以上,户均则超过三万元,这部分收益可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对农户家庭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在留村的老年农户中,年均支出最多的一户也只有六千元,其余普遍在五千元以内,这就意味着Z村大多数老年农户都有一定的积蓄。正因如此,Z村农民工家庭普遍不愿意放弃农村的耕地。

第三,老年人进城必然加重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毋庸置疑,城市的物质生活更远优于农村,但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基础是与之匹配的经济条件。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Z村95%的中青年农民工毫无积蓄,若再加上两位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的老人,生活水平必然急剧下降,甚至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据深度访谈资料显示,村民们普遍反映老年人进城之后没有任何收入,即使政府免费赠予他们住房,他们也无法承担每年数千元的物业管理、取暖等基本费用;若留村务农,不仅不必担心衣食住行,还有一定的积蓄。

从全国范围来讲,随着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已经越来越小,但其地位和作用却丝毫没有动摇,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能否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农户家庭“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能够持续不断地生产出农民,从而保证了农副产品的产量,进而保证了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的稳定,可以说,这一结构适应了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需求。

(二)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机制

在过去的三十余年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制造业大国的转变,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具有一般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且素质相对较高;第二,我国土地资源相对廉价;第三,我国行政效率较高[5]。后两者是我国政治体制所致,在此不展开讨论。就劳动力成本方面而言,正是“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实现了廉价劳动力的再生产,使得我国制造业成本相对较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

据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农户家庭“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具有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功能,其并不是体现在直观的劳动报酬方面,而是体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就最直观的劳动报酬而言,由于Z村绝大多数中青年男性农民工从事劳动强度较高的一线工种,其年收入较高时可超过五万元,较低时也有三万元左右;中青年女性农民工则普遍在洗车、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行业务工,年收入通常在两万元左右;可以看出,其家庭务工收入并不低于城市普通职工。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数据了解到,用人单位为城镇职工所缴纳的社会保障金的总额通常可占员工工资的30%,然而,城市社会并不承担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方面的保障,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的劳动力成本。正是因为农村的土地和宅基地承担着农民工家庭养老和住房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老年人留村务农又使其家庭有农业生产的收益,再加上农村劳动力已达到饱和程度,中青年农民工愿意接受极不稳定且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工作――甚至可以接受相对较低的劳动报酬。换言之,如果农民工家庭没有“半农”,举家迁入城市,并且年老不再返乡,就必须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同时,城市必须为其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这必然导致其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就当前阶段而言,我国土地资源已不再廉价。在未来几十年之内,我国能否进一步发展,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能否实现产业升级,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第二,人均国民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增长。既要完成产业升级,又要实现经济增长,关键在于通过继续生产相对廉价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来保持制造业低成本的优势,从而保持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完成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国民总体受教育水平决定了劳动力的素质,同时,农户家庭“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降低了劳动力的成本。可以说,“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适应了我国发展的迫切需求。

(三)城乡社会的维稳机制

笔者在访问中发现,Z村没有荒芜的土地,也没有上访、偷盗、逃荒等恶性事件,村民精神面貌普遍很好,这就意味着Z村社会较为稳定。究其原因,是因为Z村没有规模较大的特困群体,农户家庭普遍存在的“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大致起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农业收益为农民家庭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笔者在前文提到,2015年Z村留村农户农业净利润普遍超过两万元,户均则超过三万元,但户均年支出不超过六千元。这就意味着即使中青年农民工在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内失业,其家庭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负担。由于农民工是失业频率较高的社会群体,因而Z村经常有回村休养生息的中青年农民工。若从城市的角度进行分析,正是因为失业的农民工可以返乡,我国城市才没有出现大规模贫民窟,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城市社会的稳定。

第二,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近五年来,Z村中青年夫妇务工年收入通常为六万元;若再加上老年人务农的收入,Z村大部分有两位老人、两位中青年夫妇的农户家庭年收入可以达到九万元,基本达到H县普通城镇职工家庭。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普通农户家庭并不奢望极其富裕的物质生活,只要能够通过辛勤劳动使其家庭生活质量达到城市普通职工家庭的水平,他们就会很满意。

从全国范围进行分析,我国目前大约有6亿在乡农民,同时有2.7亿农民工,一旦农户家庭收入过低,必然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正是“半工半农”模式的普遍存在,不仅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并且避免了大规模城市贫民窟的出现,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城乡社会的稳定。可以说,这一结构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四)农户家庭经济的增收机制

Z村农户家庭普遍存在的“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增加?r民家庭的收入,这也是其实现农民再生产、廉价劳动力再生产、稳定社会等功能的基础。正是因为兼得务工和务农两部分收益,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民逐渐乐于接受这一结构的安排,从而稳定了农村社会,进而能够顺利实现农民和相对廉价劳动力的再生产。作为农村家庭经济的增收机制,其主要表现为增加家庭收入和降低生活成本两个方面。

就提高农民家庭收入而言,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老人留村务农,这就使得农户家庭同时拥有两部分收入,相比全家务农或全家进城,农户家庭收入有了实质性提高。相对于务工和经商,尽管务农的收益较低,但却是农户家庭最根本的收入;农民工在城市工地或工厂普遍从事劳动强度较高的一线工种,其报酬并不低于城市普通职工,这也是农户家庭最主要的收入;对于农户家庭而言,这两部分收入缺一不可。笔者在前文中提到,Z村留村老年农户农业净利润户均超过三万元,中青年农民工夫妇年均收入通常为六万元左右,农户家庭的年总收入基本达到H县普通城镇职工家庭。

与全家进城相比,“半工半农”结构导致家庭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笔者在前文中提到,Z村老年农户中支出最多的平均每年只有六千元左右,其余普遍在五千元以内,这无疑远低于城市普通家庭的消费。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农村消费品匮乏,人情往来方面的花费也远低于城市,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农户有自家的庭院,没有租房的费用,更没有物业管理费,冬日取暖费也远低于城市,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的支出。第三,除用以出售的农作物之外,农户家庭普遍在自家的庭院或耕地里种植一些蔬菜供自家食用,其养殖的猪、羊、鸡、鸭等家畜家禽也有一部分供自家食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家庭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