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兽医药理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3 05:38:12

兽医药理学论文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43-1

禽畜养殖的主要主体在我国农村,而我国农村的禽畜养殖大多数是以农户为单位,养殖量少并不足以形成规模养殖。而我国农村的养殖户大多数都缺少必要的畜禽养殖知识,对禽畜疾病的防治意识和知识较为淡薄,致使畜禽极易染病传染。而在农村,兽医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们的特点是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也没有真正的接受过系统的兽医理论教育,在行医过程中,往往是靠着自身的经验对畜禽进行治疗,致使治疗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误区,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不良后果。

1 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兽医的现状

农村中的绝大部分兽医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对畜禽进行治疗,他们本身缺乏大量的临床经验,所以在对畜禽进行治疗时,通常是根据自己极少的理论知识或者凭着经验对畜禽疾病进行防治,致使治疗结果往往是药不对症。农村兽医大多数受教育的文化程度较低,很多都是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他们没有经过畜禽疾病防治的系统学习,他们加入兽医也仅仅是将其看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而还有一部分兽医他们仅仅是跟随老兽医学习过一知半解的治疗知识而做起了兽医,他们对畜禽疾病的防治与治疗只是根据也老兽医传授的经验或自身经验来诊治,而这样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1.2 农村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盲目性

1.2.1 诊治方法的盲目性 农村兽医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对畜禽疾病防治的知识存在着局限性,在对农村畜禽的诊治过程中是见病用药、见热就退、见泄就止、见效就停药。农村兽医在诊治畜禽过程中,最喜欢用抗生素,已经达到了滥用的地步,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如消化不良、中毒、中暑等常见疾病,如果使用抗生素的话不但不会见效或见效不明显,反而会使病菌的抗药性大为加强,而且使用抗生素会在体内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中留下残渣,人食用后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兽医在对畜禽治疗过程中,只要畜禽的病情稍有好转便停止用药,这样通常会造成病情反复发作,甚至会为农村的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1.2.2 用药的盲目性 因为农村兽医对畜禽疾病防治的知识缺少系统的、理论的学习,致使农村的大多数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特征所知甚少或是一无所知,他们并不了解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在诊治过程中,他们也只是“按签用药”,这样的兽医还算是好的。有些兽医在畜禽诊治过程中,只喜欢凭借自身的经验来用药,全然不理畜禽发病的原因,这样的结果通常会造成畜禽治疗失败。农村兽医在对畜禽诊治过程中,因为其用药的盲目性,会造成畜禽的治疗失败或死亡。

1.2.3 药物使用剂量、使用疗程和用药途径的盲目性 农村兽医在对药物的使用剂量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有一些兽医在使用药物剂量时按照兽药法定标准(标签)在使用剂量上都是按每千克体重来测算的,但却没有标注出使用药物剂量的上限,这就使得部分兽医在用药中私自加大药物的剂量。他们认为畜禽的病情轻的就应该用小剂量的,病情重的就用大剂量的,甚至有许多兽医他们使用药物剂量时是按照动物的体重来划分标准的。农村的许多兽医不会掌握合理用药,从而按照疗程治疗,往往是第一针下去,又来第二针,接着来第三针,这样盲目的使用药物剂量,盲目用药,不按疗程治疗,通常是造成病没治好,畜禽却已死亡的事实。用药途径指的是给畜禽使用药物的方式,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很多农村的兽医不了解不同的药物需要不同的用药途径,而用药途径直接影响到用药的效果。用药途径不当,可能会造成为动物治疗的药量不够或因为注射部分的错误,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2 畜禽疾病防治中的对策

2.1 提高农村禽畜养殖户的疾病防治的意识

要想从根本上预防畜禽疾病的发生,就要提高农村畜禽养殖户的畜禽防治意识,只有他们的意识提高了,才会了解畜禽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畜禽养殖户的培训力度,将畜禽养殖的疾病预防列入到培训工作中的重点,让每个畜禽养殖户都能够准确的掌握。

2.2 对农村的兽医进行系统、理论的培训

农村兽医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畜禽疾病的防治缺乏系统的、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因此,我们要对农村的兽医进行系统、理论的培训,务必使他们掌握系统、理论的知识,这样才可能更好的为农村畜禽养殖户服务。

2.3 农村兽医应该努力的提高自身的临床技术水平

农村兽医应多多学习畜禽疾病防治的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多多的进行经验总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的提高自身的临床水平。

3 结语

农村兽医虽然受教育水平和理论知识的缺点所限,在畜禽防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误区,但农村兽医却是农村养殖户的主要服务人员。地方政府一定要多对兽医进行培训,加强兽医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兽医本人一定要为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丰富自己的兽医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任小如.对基层兽医防治禽病现状的调查[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0,(2):12.

[2] 陈克,李艳菊,王国超.基层兽医临床常见的错误疗法[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3):19.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2)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1]。兽医药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兽医药理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工作所必需的。通过多年兽医药理学教学工作,笔者发现,兽医药理学对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门容易学的课程,总结原因如下:

1.当前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因为兽医药理学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大都开设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这时接触的专业课程并不多,对专业知识刚开始有所了解,许多专业名词并不是很明白,尤其是讲到药物的临床应用时,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内科病、外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这些临床专业课,所以对药物的临床应用只能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是兽医药理学与其他科目相比,知识点较散,理论性内容较多,杂而抽象,药理知识不太容易掌握。药物种类繁多,许多药名通过外文直译过来,没有记忆的规则,一类药物里有许多种药物,各自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又不尽相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复杂,所以面对千奇百怪的药名、多如牛毛的知识点,学生不知该从何入手,抓不住重点,好像什么都要看、都要背,短时间内又难以理解和记忆。

三是高校教学特点与现状:药理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临床各类药物治疗的病例进行筛选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2]。现高校年轻教师大多数为兽医药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学历较高、科研水平较高,但相对来说临床实践水平有限,加之没有临床用药经验,讲课时很难与兽医临床用药实际相联系。因此,讲课过程中只讲授课本理论知识,缺乏实例分析,难免比较枯燥,课堂的气氛较差,学生学习兴趣欠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3]。

四是教材内容主要针对家畜与家禽,有关宠物等小动物的常用药物及药理知识较少,这对于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和将来打算从事宠物临床工作的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欠缺[4]。徐茂森[5]提出随着“伴侣动物热”不断升温,暴露出国内动物医疗行业人员数量的缺乏和质量的不足。

2.充分利用动物医院临床实习,增强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

高校动物医院是动物医学专业校内重要的教学实习基地,对于动物医学专业来说,其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形式的教学基地所无法替代的。动物医院具有综合功能,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计划,为学生的专业课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具有搜集科研素材、对外服务社会的多重功能[6]。

动物医学专业各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各课程之间存在许多如何之处。能将这些课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学习各课程能够相互贯通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从事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学生在动物医院实习,在指导教师和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亲自动手操作,全面了解动物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防控与治疗技术,掌握兽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兽医药理学课程的学习来说,还有以下优势:

2.1实现从理论知识―模拟药房―真正药房的过渡。

现有的药理学课程主要是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讲授药物的临床具体应用、应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较少。教材讲授的药物大多为原料药,与实际临床应用的制剂还有一定差别,再加上临床上联合用药较多等实际问题,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将来实际应用的脱节。理论课上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开展以问题、病例为中心的讨论和PBL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形式单一,没有实境教学,学生学习效果也一般。刘爱军等[7]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了“病案式模拟药房”的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学生―多媒体病案软件―模拟药房的互动,“病案式模拟药房”模拟医院形式,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满足了学生的初步临床实践需求。一般开设动物医学专业的农业院校中都有自己的动物医院,让学生走出教室,利用周末及假期,走进动物医院,进入真正的动物药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可见、可触、可闻的实物,必将有利于学生对药物在实际临床上的正确合理使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2开阔学生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般教学用教材的出版、更新往往滞后于当前该领域的发展,兽医药理学教材也滞后于新药的研发和上市应用[8],因课堂讲授课时的限制,不能把教材上所列药物一一讲授,在动物医院实习过程中,医院内所用药物品种较多、较新,涉及面比较广,学生可以接触了解到许多课本上未涉及的药物,利于学生开阔知识面,跟上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

2.3提高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合格的临床兽医师。

兽医药理学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让兽医师学会“对症下药”,通过正确药物的使用达到治愈患病动物的目的,把药理学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但现有的教学模式下,简单、有限的实验室内的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远远无法满足真正的临床实践要求,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临床实际工作中,患病动物的病情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或多器官、多症状发病等复杂病情,并不仅仅拿出药理课本上一种药物就可治愈,需要用到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我们在讲授理论课时大都进行单一药物的讲解,这就造成了学生面对临床病例“无从下药”的尴尬处境。但这种情况限于药理理论课时的限制,只能通过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2.4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药理教学的发展。

药理学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现有的药理理论课程应推进整合教学并引入更多的临床药理内容[9]。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动物医院的教学实习,随时了解临床用药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弥补学校药理教学与临床用药之间的不足,删去过时及淘汰的药物,使高校药理教学跟上临床用药的发展趋势。还应通过扎实的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为临床服务,改进临床兽医师药学及药理学知识不扎实的情况。当前畜牧兽医行业中存在许多学历水平不高的“赤脚兽医师”,他们临床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匮乏,现在临床病例复杂多变,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解释和解决,这就需要专业人才运用理论知识合理全面分析病例,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当前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面对老年动物疾病、肿瘤、心血管等疑难病例,需要我们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反过来用实践检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必将促进临床医学与药理学的共同发展。

医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临床医学的实践性极强,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医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任何好的理论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10]。动物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扎实,具有兽医临床诊疗、动物疫病防控、生产技术推广等基本能力,能在动物医学和动物生产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现在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大都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灌输式教学模式[11],只注重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应充分利用动物医院这一综合性实训基地,使专业课程额教学和兽医临床紧密结合,让学生及任课教师进入动物医院,进入临床一线,掌握临床工作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杖榴.兽医药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谢耀峰.我院药学专业药理课程期末试卷成绩分析与评价[J].时代教育,2015,(7):62.

[3]王笃学,樊国燕,娄飞.论兽医药理学的教学与兽医临床用药的关系[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55-56.

[4]孙永学,曾东平,李守军.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2,02:166-167+171.

[5]徐茂森.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在校动物医院轮岗实习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5):345-346.

[6]马吉飞,周庆强,张建斌等.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天津农学院动物医院的建设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1):59-62.

[7]刘爱军,刘建国,沈甫明,等.在《药理学》教学中开设“模拟药房”的一些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57-359.

[8]刘晓强,李引乾,蒿彩菊.提高《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探讨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5):34-36.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S8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03

中兽医学是在畜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畜禽疾病治疗的综合性学科,在专业的领域又被称之为中国传统兽医学。此学科和传统中医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性,同时也具备自己独特的理、法、方、药。将此学科运用到畜禽疾病的诊疗实践中,无论是对于动物疾病的预防还是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兽医的基础理论分析与研究

中兽医理论实际上是中医传统理论“阴阳五行”和“五脏六腑”学说的一种延续,只是相比于中医理论,中兽医理论能够更好的进行现象和本质的解释。在中兽医的温疫理论中认为家畜所患的温疫、伤寒以及其他的温病都是外感病,而产生此类病症的主要原因是“时行不正之气”,当这种特殊的病原通过牲畜的口鼻等进入到动物体内的时候,病原便开始对动物身体的组织器官进行破坏,由此便会形成动物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症状。

在古代,学者对于动物的温病便有了系统的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吴又可的《温疫论》,在这本著作中系统的阐述了温病的发病以及表现,简单总结是温病在一年四季都会产生,而且大多数的病症都属于同一类,只是因为感染的对象不同,因此便会存在不同的表现症状。而对于畜牧业来讲,一旦产生温疫,必然会造成动物和人类的巨大损失,而当疫病严重的时候,病毒还对在人体间进行传播。为此,做好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兽医理论对于温病的系统认识较为全面,所以在农村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中,中兽医运用价值性明显。从实际工作来看,中兽医的运用细则主要包括3个方面:进行牲畜的体制调节,使其免疫力得到加强;培固动物正气;对牲畜进行四季调理,根据其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

2 中兽医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应用

从应用实践来看,中兽医理论在基层动物防疫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西医理论发展更加的完善,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但是在农村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中,中兽医的应用依然十分的广泛。在《内经》中提到,要进行动物疾病的预防,必须要强化动物体内的正气,以此可以有效的提升动物的疾病抵抗力。所以在正气强化实践中,春季可以利用茵陈散或者是木通散,夏季可以使用消黄散并茵陈散,秋季的时候应用理肺散和白药子散,冬季可以使用白药子散和茴香散。这些药剂的使用都可以提升动物的正气,进而使得动物的机体抵抗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动物抵抗能力提升,所以疾病预防的效果便会提高。

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实践中,往往需要进行动物清热解毒的处理。通过古书中的记载,临床实践的证明,发现在中兽医利用中清热解毒最为有效的药物是贯众和升麻。就贯众而言,本身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和消毒的作用,此药物的主要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有确切的记载。除去这2种药物之外,常见的大黄、黄连、木通等药物也具有较好的清热泻火的作用,所以在现代临床中,也常常利用此类药物来进行解毒药方的配置。通过中兽医研究发现,动物肺经郁火或导致温病的发生,所以在实践中也常常用黄麻来进行肺经郁火发散。除此之外,部分中药材可以有效的抑制各种流感病毒的产生,进而降低流感的爆发频率。

3 小结

随着畜牧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牲畜疾病的预防重要性持续增加。在畜牧疾病的预防中,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不断地强化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水平。中兽医是我国在不断的治疗畜禽疾病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起来的完备医学体系,无论是在理论建设方面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都有其优势和特色。所以在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中,积极的应用中兽医理论和实践方法,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效率,从而使得疾病预防的效果更加的突出。在疾病预防有了保障之后,农民增收的目标便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4)

农村是我国畜禽养殖的主要群体,其养殖形式主要以农户为单位,养殖量少则几头(只),多则几十头(只)。农村养殖户都严重缺乏畜禽疾病防治意识和知识,畜禽极易染病。农村兽医在这个宠大的畜禽养殖群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们普遍所受文化教育都比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理论教育,在畜禽疾病治疗中主要以经验为主,存在着很多误区,常延误治疗时机,严重影响畜禽疾病的正确诊治,造成用药多、疗效差的不良后果[1]。本文就农村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农村畜禽养殖的疾病防治提供借鉴。

1农村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

1.1农村兽医的现状

绝大部分农村兽医都缺乏临床经验,在对动物疾病的诊治中,常根据自己极少的理论知识或者凭着经验对畜禽疾病进行防治,结果往往药不对症。这些兽医大多未受过很好的教育,很多都是小学毕业,没有对畜禽疾病的防治知识进行过系统学习,常常是因为得到一种谋生手段而进入该行业;一部分兽医是通过跟老兽医学得了一些一知半解的畜禽疾病防治知识而进入了该行业,他们对畜禽疾病都是根据经验来诊治,往往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有的兽医从事兽医多年,但从来没有做过动物剖检,不作临床用药记录,缺乏临床经验[2]。

1.2农村兽医在畜禽疾病诊治中诊治方法的盲目性

由于农村兽医畜禽疾病防治知识的局限性,他们往往是见病用药、见热就退、见泻就止、见效停药。如发现畜禽一发热,便急忙用退热药降温,而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功能,造成热型混乱,掩盖住畜禽的疾病真相。农村兽医喜欢滥用抗生素,不论何种疾病都离不开抗生素,实际上如消化不良、中毒等使用抗生素反而会使病菌的抗药性大大增强,而且抗生素的使用会产生药物残留问题,用药后会残留在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内,人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而深远的影响。农村兽医在临床上经常都是发现病畜病禽病态稍好,就马上停止用药,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畜禽发生疾病有内因也有外因,农村兽医不重于防,待到畜禽产生了疾病才去诊治,结果又因为往往诊治方法不对,而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3农村兽医在畜禽疾病诊治中用药的盲目性

大多数农村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的特征都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他们不懂得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3]。在畜禽疾病诊治中,他们一般都是根据药物的说明书进行用药,有些兽医甚至喜欢根据自己的习惯胡乱用药,全然不了解动物的病理,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在农村,兽医最常用的用药模式是“安+青+地”,即安乃近+青霉素+地米,当这类药物不起作用时,则根据畜禽病症表象,对着药物说明书胡乱用药,造成治疗失败甚至将畜禽治死。

1.4农村兽医在畜禽疾病诊治中对药物使用剂量、使用疗程以及用药途径的盲目性

农村兽医在对药物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畜禽病轻则用小剂量,病重则用大剂量。多数兽药使用剂量都是按体重来测算,大多没有标出上限量,很多农村兽医不会掌握合理用药量,不按疗程治疗,往往是1针打下去不见效,又打第2针,甚至第3针,这样往往使药剂量加大,由于药害作用的加重而使动物的病情加重或者直接导致死亡。用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很多农村兽医不了解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用药方式,胡乱用药。

2对策

2.1提高农村畜禽养殖农户的畜禽疾病预防意识

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的培训力度,将畜禽疾病防治培训列入农技培训之列,提高畜禽养殖农户对畜禽疾病的预防意识,从根本上预防住畜禽疾病的发生。

2.2对农村兽医进行系统的兽医知识培训

着力提高农村兽医的专业素质,如通过畜牧局等机构聘请有资质的兽医师组织农村兽医进行系统的兽医知识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

2.3农村兽医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临床技术水平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5)

中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的理、法、方、药、针灸技术,用于畜禽疾病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病证防治技术是动物疾病防治一种有效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兽医学和生命科学迅猛发展,中兽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机遇和挑战。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中兽医学时我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接受现代兽医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往往造成对中兽医学相关理论知识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无法将相关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此外,传统的中兽医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与现代兽医发展相比处于落后状态。因此,改变传统的中兽医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兽医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中兽医学时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内容多、涵盖范围广,几乎囊括了从基础理论到病症辩证及预防治疗的全部内容,而且思维方式又与他们西方医学存在较大差别,对学生接受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既要做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能做到学以致用。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设置针对性的中兽医教学内容,在保持传统中兽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应该突出现代养殖业中畜禽疾病特点和传染病防治技术,对有些内容实用性不强,如马属动物的病症等,应予以简单化。同时根据社会的需求,对宠物疾病和经济动物疾病必须给予重视。根据中兽医的实际应用型和畜牧业的发展要求,采取删繁就简,注重应用性,优化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中草药部分重点在药物性味归经、功效和组成方剂,忽略现代中药药理和临床应用,造成学生在临床上不知如何应用。因此,介绍该部分内容时,可以同当前中药药理最新研究发现和临床上一些中兽医产品结合,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及时增加中兽医学现代研究的新知识、新机制、提取新工艺、新药效、新热点等相关内容。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改革和创新,也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计算机的三维动画、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学生从抽象思维带到感性认知上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例如,在中草药的教学中,涉及中草药种类繁多,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多媒体技术编制中药图谱幻灯片,并结合现代提取工艺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讨论,既加强了学生的视觉刺激,同时也加深了记忆。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广播者,而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分配给不同的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将查阅的相关资料总结成讲稿或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为同学讲解,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补充来完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此外,PBL教学法、启发式、发现法和讨论法研究法等新模式也应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课既能弥补课题教学的不足,又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桥梁。为了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为了适应培养目标需要,在中兽医实验项目设置上,使之更贴近临床实践需求:①中药标本设别:通过中药标本的采集、中药饮片的制作和观察,掌握100多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②中药药理学实验:通过开展常用抗菌中草药的体外抗菌实验和赤芍活性化瘀实验,是学生对中药药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③中药制剂学实验:通过散剂、汤剂、丸剂的制作和参观大型中兽医厂,以了解中药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技术;④针灸学实验:熟练掌握临床常用针具和马、牛、犬的常见学位;⑤脾胃虚证:通过建立人工发病模型,观察症状,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综合研究脾胃虚证,认识虚证的本质。此外,通过开放中兽医标本室和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6)

兽医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他们是针对牲畜疫病的防治的科学,也被称为中国的兽医。中国兽医学拥有很长的发展史,并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它以中医的理、法、药、方及推拿、针灸等技术为支撑,以预防、治疗家畜疾病为主要内容。所以兽医学,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对于落后地区的省和中西部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兽医学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一、兽医学治疗的进步

兽医学分中医兽医学和西医兽医学。在现代的兽医学因为西方主流兽医兽药的传入,中国传统兽医兽药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最合适的兽医学治疗方法,还是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取西医兽医学的精华并结合古代兽医医学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基层兽医,应主动学习、积极把握兽医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畜牧业发展。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是基于不同的出发点,但其优势互补,每种科学都有其优越性。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西药亦可弥补的中国医药的弱势。因此,基层兽医,既要掌握传统的治疗方法又要掌握西方的理论,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想,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创新,更好地为发展畜牧业保驾护航。

现兽医学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是如何将古老的理论和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整体提高牲畜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近年来,一些人认识到动物体内的功能运行时环核苷酸过高,动物就有发病的症状。根据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恰同西方内分泌学说相对。同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人员还发现,环核苷酸在人类体内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有效地防止动物高血压发生的作用。中兽医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脏腑协调理论,其中,脾和肾是研究的重点。中西医结合,即肾阳虚与肾上腺和性腺的功能有关,玫瑰花环形成与淋巴功能有关。因此,对症下药,成效会取得显著效果。如脾虚症状,通常四肢无力,畏寒,行动缓慢,与西医相结合,可见动物的新陈代谢减慢,唾液淀粉酶活性下降,肠绒毛上皮细胞敏感性增加,小肠绒毛较短。运用健脾的药物可增强疗效,治疗效果良好。

在某些情况下,传统兽医学,从理论上讲,也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中国传统中医理论辩证论和理论为动物血瘀精神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有一些不治之症,中国传统兽医坚持用扶正固本的中药辩证治疗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动物进行治疗。

二、传统治疗方法

中兽医学理论和兽医针灸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所谓针灸:既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相得益彰。针灸是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整体的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针灸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多应用针、电针、激光针灸、水针剂、电子捻针和微波针,来治疗牛、马、蛇、猪、羊、鹿、鹅、猫、狗、猴子、兔子和其它动物的疾病。因此,针灸在临床应用范围上不断扩大,对一些疑难杂症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针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兽医从业人员现在尝试给动物做手术,引起了有关部门及国内和国外的专家高度的关注。在有效穴位和配穴的寻找,针麻操作方法的改进以及刺激参数的筛选,有关仪器的改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表明,疼痛阀在不同种类的动物是不同的,并且其穴位也是不同的,所以针刺麻醉成功的关键点就是确定穴位这个步骤,它是用于治疗动物疼痛的基础。部分针灸麻醉可取得与吗啡相同的效果。药理分析表明,许多兽医学研究是适宜供临床使用的。可以说,传统兽医学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基础的化学、药理及临床三者的结合。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基层畜牧业 学习型建设 发展趋势

依靠科技兴牧和依法治牧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处于科技兴牧、依法治牧第一线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是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和依法治牧方略的主力军。

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从始建、改建到经过“三定”后,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工作职能基本到位,已为加快畜牧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原“三定”方案存有一些缺陷及其它主客观的原因,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

一、机构设置不当

由于基层畜牧兽医站在“三定”时,对机构的设置,没有考虑到行政执法的职能要从技术推广和经营服务职能中分离出来,没有考虑到从事行政执法的人员不再从事技术推广和经营服务工作,因而使现行设置的几个畜牧兽医中心站,都能承担着行政执法职能,又承担着技术推广和经营服务职能,有的站员既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又承担技术推广甚至经营服务工作,导致执法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正因为基层畜牧兽医机构设置不合理,因而导致了基层畜牧业执法队伍非专职化,执法人员非专业化,不仅影响了执法的权威性,而且还影响了技术推广工作。

二、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基层畜牧兽医站在“三定”时,除一部分畜禽防检站隶属县农业局管理外,其余五个畜牧兽医中心站的党政关系隶属于当地镇党委、政府管理,因而造成管理体制无法理顺。在2010年3月前,五个中心站的负责人仍由县农业局暂时指定,各主管镇政府未任命过一名站长。同时,各中心站有很多工作,也无法取得所在地镇政府的领导和支持,造成县业务主管部门和镇政府对中心站两不管的被动局面。另外,由于基层畜牧兽医机构未按专职化设置,一个站往往承担双重或三重服务功能,所以导致县级单位对基层站的业务指导多元化,若协调不当,容易出现扯皮现象。

三、事业经费不足

由于基层畜牧兽医站在“三定”时,定性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他们的工作却承担着动物防检、牧政管理、技术推广、生产调研、技术培训等大量无偿服务工作,因此,仅靠国家规定的动物防检疫收费收入、少量动物诊疗低偿服务收入和少量财政定额补助难以支付站员的工资、养老保险、医疗及单位事业经费支出。据统计,站员实际收入(包括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只有国家规定应得报酬的57.49%,使这支难得建立起来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再次出现动摇。

四、人员素质不佳

由于基层畜牧兽医站事业经费不足,站员教育和培训无法正常化,再加上大中专毕业生因人员经费不能落实,无法分配到基层站工作,所以导致这支队伍年龄渐趋老化,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层次低下。

五、技术装备落后

由于基层畜牧兽医站经费严重不足,再加上长期以来国家对基层站的硬件配套设施没有加以投入,所以导致基层站的技术装备相当落后,如行政执法工作没有规范着装,没有必要的交通、通讯设施和检测设备等;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必要的培训、推广、实验、诊疗、信息等设施。很难想象,没有一个用现代化武装起来的基层畜牧兽医组织能指导好畜牧业现代化的建设。

在时展、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在人类崇尚自然的思潮影响下,传统医药学受到国内外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动物健康养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迫切的需求,中兽医药科学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灿烂结晶之一的中兽医药学,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与现代兽医药学相互补充,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的动物医疗保健体系。

六、科学认识中兽医队伍的发展趋势

1.正确看待国际重视传统医药学的现象

上世纪末,西方医药界开始对中医药学发生兴趣。世界中药学会于1994年在美国洛杉矶成立,西方的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中医药专业课程或成立中医药研究中心。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也开始接受中药复方制品。中国传统医药学在德、美、日等发达国家日益被重视。在媒体的宣传下,国际上似乎已经出现“中医药热”。实际上,这种“热”还没有真正出现。

目前中药在国际医药市场上所占份额还不足3%,兽用中药和制剂尚未见统计数据。国外科技工作者对中草药真正感兴趣之处,主要是从植物药中筛选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经人工合成或半合成,进入产业化生产。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际医药市场仍是化学合成药物和生物制药占主导地位。

2.理性分析国内“中医药热”

近年来,国内“中医药热”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大有升温之势。各地厂家纷纷上马中药生产线和研发中药产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方面的情况更是热火。

但是每逢像禽流感或今夏南方地区猪的流行性无名高热这样的重大疫情,临床用药仍然以疫苗和抗生素为主。这说明要通过中兽医药来根本解决畜禽产品的安全生产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3.科学认识中兽医药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规律表明,只有基础理论的突破才是一门科学历史性发展的标志。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S8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261-01

畜禽病毒性疾病对畜禽造成很大的危害性,感染这类疾病的畜禽不仅会在短期内大批死亡,还会对畜禽产品质量带来长远的负面影响,也给养殖者带来很大的财产损失。研究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已成为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中药与西药相比,具有无残留、无副作用的优势,将中医应用到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上,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减少抗生素的用量,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养殖户经济收益。

1 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可行性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牧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之食品安全问题愈加严重,保证畜禽质量,科学治疗畜禽疾病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然而,现有的畜禽病毒性疾病方法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滥用抗生素、疫苗药效不强、免疫程序冗长等。这些问题造成了畜牧工作者对畜禽病毒性疾病难以把控的现象。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免疫理论有些地方是相似的,而且中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效果已经过漫长历史的检验。因此,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方面是具有可行性的。中兽医学以阴阳、五行及其运动方式和心、肝、脾、肺、肾五脏以及经络学说为基本理论,并以气、血、精、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兽医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特点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按辨证论治原则进行畜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以理、法、方、药、针构成完整的学术体系。其中经络包括纵横交叉的经脉和络脉,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联系全身、运行气血的通道,是针灸的理论基础。中医中的正邪气理论与现代免疫原理不谋而合。中兽医主张畜禽的机体脉络即为正气,抵抗外邪入侵,阴阳调和,与现代免疫中的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理念一致。

2 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优势

2.1 增强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效果

中兽医以辨证论治为理念,相较于西方医学更强调“治本”,在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时一般以扶正固本、扶正御邪为治疗准则。对免疫力低的畜禽即正虚者采取扶正的治疗方法,目的就是提高畜禽抵抗力,低于病毒性疾病的侵袭;对正不虚邪实的畜禽采取祛邪的治疗方法,目的则为调节阴阳达到平衡,取得扶正气、去邪气的效果。在治疗畜禽疾病时,中兽医一般采用中草药疗法和针灸方式,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从根本上改善畜禽体质,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2.2 无毒副作用

畜禽感染病毒性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加上畜禽本身免疫系统复杂,在畜禽机体遭受病毒侵害后,西医疗法所使用的免疫促进药物或者免疫抑制药物能起到的治疗效果十分有限。而且西式兽医所使用的药剂一般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对畜禽本身及食用人群造成不利影响,阻碍畜禽业的长期发展。在使用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时,不仅使用免疫促进剂及抑制剂,还会使用调节剂,对畜禽整体的免疫系统进行最大限度调节。而且使用药物多为天然成分,如甘草、黄芪等,对畜禽机体无毒副作用。目前,兽药残留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有关专家认为,中兽药不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将逐步取代西式医学部分化学药品。另外,针灸疗法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3 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方法

3.1 针灸、中草药、疫苗结合

针灸治疗讲究穴位的特异性,中医辨证理论指出,在使用针灸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前提是辨清畜禽脏腑与穴位经络的对应关系,在疾病特异性穴位注射药物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帮助畜禽吸收药物,并且延长药效时间,从而减少疫苗注射量,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中草药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并且能够促进免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利用中药研制疫苗辅助剂,能够提高疫苗活力,并且减少一定的毒性与副作用,提高抗体产生效率与持续时间。此外,将针灸、中草药、疫苗结合起来使用,三种治疗方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能够进一步增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3.2 中兽医治疗方式与西式兽医治疗方式结合

一般来说,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时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生素预防继发性感染治疗等方式。对于发病的畜禽,确认病因是合理用药的前提,只有确切的诊断才能了解病因,从而筛选对病毒高度敏感的药物。这种方式符合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治方法。而且中兽医疗法中的扶正祛邪相较西医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通过提升畜禽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来抵御疾病入侵。一般情况下,非特异性免疫力是畜禽在感染病毒性疾病后最初自愈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实际过程中,将抗生素类药物与中兽医的诊疗方法如针灸、中药等结合起来,充分激发、调动畜禽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病毒侵入,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情恶化及再次感染的概率,从而提高畜禽质量,降低死亡率。

4 结语

我国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扎实、具体的理论基础,不仅治标,而且治本,无毒副作用,相较于现代免疫学具有显著优点。将中西医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增强药物疗效,提高治愈率,并且调动免疫系统来抵御病毒侵袭,提高免疫力。但是,由于西药疗效的立竿见影以及人们对传统中医的误解,目前中兽医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应用上并不广泛,畜牧兽医工作者要除旧立新,转变观念,寻求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保障我国畜禽质量及牧民财产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兽药GMP)的实施,规范兽药GMP检查验收工作,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农业部负责全国兽药GMP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负责制修订兽药GMP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负责兽药GMP检查员队伍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国际兽药贸易中GMP互认工作。第三条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申请兽药GMP检查验收的生产企业的初审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兽药GMP培训、业务指导、日常监督管理及跟踪检查工作。第二章申报与审查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进行GMP改造的兽药生产企业及新建、改建、扩建和GMP改造兽药生产车间的兽药生产企业,应当按规定指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新建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须在筹建前向农业部提交筹建申请报告,经批准后,按兽药GMP要求设计和建设。第五条申请兽药GMP检查验收的企业应当按规定填写《兽药GMP检查申请表》,并按以下要求报送书面及电子文档各一式三份:(一)新建企业和新增产品剂型的企业1.立项报告、项目批准文件及企业概况;2.拟生产兽药类别、剂型及产品目录;3.企业组织机构图(须注明各部门名称、负责人职能及相互关系);4.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简历;专业技术人员及生产、检验、仓储等工作人员登记表(包括文化程度、学历、职称等),并标明所在部门及岗位;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情况表等;5.企业周边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仓储平面布置图;质量检验场所平面布置图及仪器设备布置图;6.生产车间概况及工艺布局平面图(包括更衣室、盥洗间、人流和物流通道、气闸等,人流、物流流向及空气洁净度级别);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回风、排风平面布置图;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7.拟生产兽药产品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过程控制点和控制项目及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8.生产的关键工序、主要设备、制水系统及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情况;检验用仪器仪表、量具、衡器校验情况;9.农业部认可实验室出具的洁净室检测报告书(报告书有效期限6个月);10.兽药GMP管理文件和各种记录、凭证样张;11.生产设备设施、检验仪器设备目录(注明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二)改建、扩建和进行GMP改造的企业除提供第五条的3至11项材料外,尚须提供以下材料:1.《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2.企业自查情况(包括企业(车间)概况、GMP实施情况等);3.已获批准生产的产品目录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及产品标准执行情况、产品批准文件(包括产品批准文号批件、质量标准的复印件等);4.兽药GMP运行状况及生产、检验等各项记录(三个月以上)准备情况的报告。第六条申请企业将兽药GMP申报材料及申请表上报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材料后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材料的初审和对申请企业的预检查,填写初审意见表。对通过预检查的,在10个工作日内将申报材料、申请表及初审意见表一式两份上报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对未通过的,在完成预检查的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企业。第七条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在收到申报材料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的技术审查工作。对通过技术审查的,组织开展现场检查验收工作。经技术审查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企业4个月内补充有关材料,逾期未报送的按退审处理。第三章现场检查第八条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对经技术审查确定为符合要求的申请企业和企业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发出“现场检查通知书”,确定检查人选、现场检查方案,组织现场检查验收。第九条检查组成员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从农业部兽药GMP检查员库中选派,必要时,可临时聘请有关专家参加检查验收工作。检查组一般由3至7名检查员组成,设组长1名。组长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指派。申请企业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兽药监察机构可各选派1名工作人员以观察员身份参加检查组的有关活动,但不参加评议。第十条现场检查召开两次会议,必要时可召集临时会议,会议由检查组组长主持。首次会议应确认检查范围、检查路线、落实检查日程、宣布检查纪律和注意事项。申请企业应提供相应的资料,如实介绍有关情况,并指派联系人负责向检查组介绍现场情况及答疑。第十一条检查组应当严格对照兽药GMP及《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进行检查,必要时应予以取证,并对申请企业(车间)有关人员进行技能操作、技术基础理论和有关兽药法规、兽药GMP基本要点的考试、考核。第十二条根据工作需要检查组组长可以召集临时会议,各成员应当汇报各自的调查取证情况,对检查发现的缺陷项目及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必要时应当听取申请企业的陈述及申辩。第十三条检查组成员应当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检查组组长应当组织综合评定,填写缺陷项目表,作出“推荐”、“推迟推荐”、“不推荐”的综合评定结论,撰写现场检查报告。缺陷项目表应明确存在的问题、具体的整改意见。现场检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申请企业实施GMP的概况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现场检查报告和缺陷项目表须经检查组所有成员签字。综合评定期间,非检查组成员应当回避。第十四条末次会议由检查组组长召集,会议议题是向申请企业宣布综合评定结论和缺陷项目、整改意见。申请企业可就综合评定结论和缺陷项目发表意见,必要时检查组应将申请企业书面意见上报农业部畜牧兽医局。第十五条现场检查报告和缺陷项目表由检查组、申请企业、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保存。第十六条现场检查时间一般为2至4天,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延长。第十七条兽药GMP检查分为动态检查和静态检查。对新建企业(车间)和新增产品剂型的进行静态检查验收,对改建、扩建和进行GMP改造的企业(车间)进行动态检查验收。对兽药GMP动态检查作出“推荐”综合评定结论,但存在一定缺陷尚须进行整改的,由申请企业提出整改计划并组织实施,由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整改意见落实情况的监督、核实,并向农业部畜牧兽医局上报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对兽药GMP静态检查作出“推荐”综合评定结论,但存在一定缺陷须进行整改的,申请企业应在检查工作结束后的30日内将整改方案分别上报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和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第十八条对作出“推迟推荐”综合评定结论并提出整改意见的,由农业部向申请企业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申请企业完成整改工作后应向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申请,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派遣兽药GMP检查组针对缺陷项目、整改意见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组应在完成检查工作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交现场检查报告。第十九条对作出“不推荐”综合评定结论的,由农业部发出检查不合格通知书,自发出通知书后的6个月内不再受理该企业的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6个月后再次提出申请的,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第三章的规定办理。第四章审批与发证第二十条检查组组长应当在检查工作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现场检查报告、缺陷项目表、评定标准原始记录和其他有关材料一式2份上报农业部畜牧兽医局。第二十一条对作出“推荐”综合评定结论的,农业部在收到检查组上报的材料和企业提供的整改报告或整改方案后的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公告,核发《兽药GMP合格证》;对作出“推迟推荐”综合评定结论的,农业部在收到检查组上报的材料和完成对缺陷项目整改情况检查工作的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公告,核发《兽药GMP合格证》。第二十二条《兽药GMP合格证》的发放范围分为企业、车间,状态分为静态、动态,静态和动态《兽药GMP合格证》的有效期分别为一年和五年。通过动态检查验收的企业应当在《兽药GMP合格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提出复验申请,并按原申报程序履行兽药GMP申报手续。通过静态检查验收的企业应当在《兽药GMP合格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提出动态检查申请,检点为兽药GMP运行状况、整改落实情况和各种记录等。第二十三条有效期内变更《兽药GMP合格证》有关登记事项的,应在变更后的30日内向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第五章检查员管理第二十四条兽药GMP检查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二)熟悉兽药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三)具有医药、兽医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从事兽药管理、兽药监察或科研教学工作5年以上;(四)正确理解和掌握兽药GMP条款,准确运用兽药GMP检查标准;(五)身体健康,能胜任现场检查工作,无传染性疾病;(六)能服从安排,积极参加兽药GMP检查验收工作。第二十五条兽药GMP检查员由所在单位推荐,并应当经农业部组织培训考核合格,获得《农业部兽药GMP检查员培训合格证书》。第二十六条兽药GMP检查员必须遵守兽药GMP现场检查纪律,对不能遵守纪律,不能正常履行其职责的,一年内3次以上不能参加检查验收活动的,农业部将对其予以解聘。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10)

一、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及特点

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包括基础、预防、临床理论、临床和综合应用4个科目,各占100分,总分400分。考试内容涵盖了动物医学专业的动物解剖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传染病学等20多门课程,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题量大等特点,通过该考试有一定难度。

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药理学试题点特点

在2010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药理学的题点分布非常分散,且常常是些比较偏的题点,内容上不单体现出本学科的知识点,更注重了与临床课程的联系,丝丝入扣,紧密相连。因此,一些考生在理论知识的把握不足和实践技能欠缺的情况下,成绩并不理想。

三、调整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S85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9-0092-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此不断提高,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也更加迫切。在对食物的需求方面,不再停留在吃饱的层面,而是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奶制品的营养价值较高,其种类也丰富多样,因而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食品种类之一,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类食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奶制品生产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奶制品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占领更多的市场,市场上出现了忽略食品安全的恶性竞争现象,这不仅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且不利于整个奶制品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保障奶制品质量,提升奶源的安全指标是关键。本文就此分析了保障奶源安全的重要性,并重点分析了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利用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保证奶源安全的建议,以期能为畜牧兽医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

1 确保奶源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如今,奶制品已成为人们日程生活中的必备食物,因此,保障奶源安全性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总结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这是保证奶制品行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一些奶制品恶劣事件的曝光,如“假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人们对于奶制品的安全性信任大打折扣,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奶制品行业的发展。为使消费者对奶制品重拾信心,保障奶源的安全性成为奶制品行业继续发展的必经之路[1]。其二,这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人体要保持身体健康,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保障奶源的安全即是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实际上,牛奶从提取到制作成品需要多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奶制品的安全问题。作为众多工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奶源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而奶牛又是奶源的源头,因此,成为影响奶制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可见确保奶源安全的重要性。

2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首先,分析影响奶源安全性的因素较多,包括奶牛生长环境的卫生情况、奶牛所吃食物安全与否、奶牛发生疫病时所使用的药物等[2]。在众多因素中,奶牛发生疫病时所使用的药物会对奶源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使用西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时,对奶源的安全影响较大。主要是西兽医药中多含有抗生素,若对奶牛体内注射这些含有抗生素的药物,则会在几天时间内直接影响奶源的质量。另外,若较长时间使用这类药物,还会使奶牛对抗生素产生依赖作用,进而降低奶牛机体的抗病能力,易发更多的疫病,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总结西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虽然见效快,效果显著,但对奶源的安全存在众多潜在的危害。

相比之下,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较小。采用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具有较多优势,包括不影响牛奶质量和产奶时间,并无休药期,因而能避免由于应用抗生素治疗导致奶牛出现耐药性以及出现抗生素奶的现象[3]。例如,在治疗奶牛的疾病时,若采用西兽医药治疗则治标不治本,而采用中兽医药治疗虽然治疗效果相对缓慢,但更加注重治本,采用的是内部调理法。分析其治疗原理如下:根据中兽医理论,对于病灶采取针刺是放出邪毒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而奶牛的属于皮肤衍生物,采用针刺是放出邪毒最有效的方式,然后再采用中草药进行辅助治疗,以调节血、气、卫、营,从而达到增强奶牛抗病能力和脏腑功能的效果。但奶牛若出现脏腑病变,则不能直接采用针刺治疗,而是以中草药调理为主。但无论是针刺还是使用中草药治疗,中兽医治疗奶牛疾病均基于健康理疗原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明显低于西兽医药,因此,对奶源的安全和质量影响较小。

3 合理利用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以确保奶源的安全性

由于西兽医药在治疗奶牛疾病时存在较多的奶源安全隐患,因此,加强中兽医药在治疗奶牛疾病方面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现笔者结合多年对奶牛疾病的中兽医药治疗经验,对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以此保障奶源的安全性提出了自 己的几点看法。

3.1 加大对中兽医药的宣传

在治疗奶牛疾病时,一些兽医只看到西兽医药治疗具有见效快、效果显著的优势,而忽略了其可能造成的副作用;一些兽医对中兽医药的治病机理缺乏了解,采取舍弃的行为等。这些现象的发生与不重视中兽医药治疗的宣传有很大关系。因此,畜牧业管理部门应对中兽医药治疗方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奶源区对中兽医药治疗方法的认识。

3.2 加大对中兽医药的扶持力度

对中兽医药治疗方法加大扶持力度主要是加大技术投入。当前,我国在中兽医药业方面的发展还未成熟,因此,需要国家及各级科技部门予以扶持,加大经费投入用于研究,并努力做大做强中兽医药保健产业。另外,加大技术投入,并不断完善相关产品,力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兽医药治疗体系。同时,提倡并组织广大奶农进行相关学习,使其对中兽医药治疗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和认可,以期为更好地推广中兽医药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3.3 尽快实现粉制剂的批量生产

中草药本身可成为奶牛饲草料中的一种,这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达到治病的目的,并能节约饲草料,可谓一举三得[4]。但若进行提取剂型的批量生产,则可能造成药渣的堆积,进而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若进行粉剂的批量生产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且粉剂生产也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要求,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4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奶源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大奶农以及兽医工作者应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饲养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尤其是中兽医技术水平。总结中兽医药在保障奶源安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与西兽医药相比,能有效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并具有很大的实际操作性。当然,中兽医药的推广和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切实提高奶源的安全性,促进奶制品行业的长远发展,从而促进畜牧业和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学儒.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