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0:51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1)

以下使本人自被公司聘任为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以来的工作总结: 自从本人被公司聘任为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以来,承担过多个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决算工作,同时协助项目经理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及技术把关。如XX菜市场17#楼,XX新村4#楼,XX厂A、B、C幢, XX小区A1、A2、A3、A4幢、XXXX改建工程XX花苑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认真做好各工种的配合工作。使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

20xx年2月,XXX市XX菜市场开工,由我担任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算员。该工程一层为菜市场,二至七层为商住楼。建筑面积较大,工艺较复杂,且时间较紧。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我认真、仔细的查阅施工图,发现问题及时在施工图会审时提出,同时提出建议方案,得到设计人员的认可,并以最快的速度编制好工程预算,按该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规范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把握好每一道工序,做好上一道工序合格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同时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工作,与总包单位及其他各施工单位配合工作,使该工程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竣工验收一次性通过,得到业主及主管部门的好评。该工程产值175.6万元,上缴税收14.3万元,创利润21万元。

20xx年11月,我担任XX团组7号楼电气施工技术负责人,从事现场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该工程设计单位为外省设计,可能由于该设计院不了解XXX地区的实际情况,所以施工图纸的平面电气布置不合理,并且进户干线的电线截面偏小,针对该工程设计问题及结合XXX实际情况,在施工图纸会审会议上,我提出调整电气平面布置及电线截面面积增大一级的设计方案,经过专家及设计人员核算,一致认为我提出的方案比较合理。进场施工之前,认真做好该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工作及施工人员安排,做好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施工规范及优良标准施工。在施工中遇到技术难题及时解决,做道勤检查,不错过任何一处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该工程在竣工验收时一次性通过,被评为安装优良工程,得到业主、监理单位及主管部门的好评。该工程造价66.5万元,上缴税收5.93万元,创利润13万元。

20xx年由我担任技术负责人的工程由:XX花苑EH2,ES1及XX花苑B标段等多个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算工作。

自从我担任电气安装工程技术负责技术工作以来,坚持不断的学习有关规范及专业知识,总结经验,由较强的专业基础及实践经验,能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电气安装工作。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工作期间,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同行们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将保持勤学苦练、再接再厉、积极进取,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我的专业职称工作总结,特此申请工程师任职资格,望评审专家们给予通过,为感!

电气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2】 本人于2xxx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机电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从20xx年4月开始,到xxxxxx公司实习,毕业后也一直在这公司工作,至今已有十一年了,期间一直从事电气方面的工作。在这十一年多的工作中,自己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政治思想上,要求积极上进,关心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公司,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地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和法规,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方面,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喜欢上电气方面的工作,工作态度端正,对工作认真负责、有始有终,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学识水平、专业能力方面,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发现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此,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的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劳动技能,主动吸收老师傅们的工作经验,虚心向他们请教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开始的电工实习生,知之甚少;到一名普通电工,再到后来的电工班长,我参与了公司建设大小工程施工,完成了数百项电气工程安装、调试、系统启动和维护等工作,个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0xx年,我在公司任维修安装电工。时公司新厂房正在兴建当中,公司是用电大户,由两路10KV电网输送供电,电力系统是整个公司运转的动力,所以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保证。如何合理分配负荷,使电压变化速率控在允许范围内,是供电系统重中之重。在供电系统建设期间,我参与了发电系统、变配电系统、地网建设、照明系统、机台安装与调试等实际工作,让我真正对电气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初步具备了独立地组织和实施并最终完成施工的能力,为日后的工厂供电维护奠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也逐渐地独立地主持公司一些大型设备的调试工作。在公司的圆盘拉伸机技术改造中,我主持了整个工程调试工作。圆盘拉伸机是我公司铜管生产的关键设备,装机容量达200KW。分别由主圆盘拉伸转动和放卷转动及收卷转动三个直流电机控制,要求速度比例匹配,否则会造成断管,影响生产。该机涉及PLC控制、变频器控制、电机电力拖动技术、液压气动控制等等,要求调试人员具有比较全面的专业能力。其中控制直流电机运行由欧陆科技公司590系列全数字直流调速控制,要求调试人员对该调速器有充分认识。由于本人对该调速器各种参数和组态非常熟悉,在调试当中坚持了严谨、科学的态度,循序渐进,调试工作顺利完成,获得公司上下一致好评,个人能力也有较大的进步。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21日

一、引言

(一)电气公司业务调整的由来与背景介绍。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电气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纺机电气公司)是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主要业务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和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供应电气开关柜和配合电气开发集成业务。而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和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至今有95年历史的国营青岛纺织机械厂,隶属于中国纺织工业部,在20世纪90年代,由原国家纺织工业部所属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和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化纤总公司、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等组建成立中国恒天集团,中国恒天集团是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独资大型中央企业,也是全球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纺织机械企业。然后,恒天集团整合六大纺织机械厂的优势资源,整合成立经纬股份集团并上市,青岛宏大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在这时从青岛纺织机械厂剥离并入经纬股份集团,而原青岛纺织机械厂在2005年也实现股份制改制,成立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因此,青岛宏大与青岛纺机是来自于一个母体企业,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青岛宏大以原青岛纺机的主机产品生产为主,产品不多,因此采用直线职能制的方式形成公司组织架构。而青岛纺机放弃直接面向市场生产产品,主要业务是为青岛宏大公司配套供货各种零部件,由于各零部件产品互相差别较大,因此形成了数个分子公司,每个分子公司均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基本类似于事业部制的管理架构。青岛纺机各分子公司均以关联交易的形式为青岛宏大配套供货,在2011年以前,两个公司的最高负责人均为同一人。

而青岛纺机电气公司成立于2004年,承接给青岛宏大和青岛纺机配套的电气成套业务,包括纺织机械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加工、装配;相关产品电气控制设计;相关产品电气仪器开发配套等。由于总公司的相关要求,电气公司没有到其他行业和外部市场进行业务开展,因此公司没有销售部门,相关客户协调和配套结算业务均由生产部门人员负责,而对于青岛宏大和青岛纺机的产品最终客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均由专门的服务部门负责,电气公司仅对服务部门提供支持。由于青岛宏大公司主要产品为清梳联和络筒机两个产品,均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最多的时候,分别占据国内市场的60%和40%,而络筒机产品在全球仅有四家公司能批量生产制造,青岛宏大是中国唯一能生产制造该产品的企业,因此青岛宏大产品销量一直较好,而相关产品电气配套的业务量也一直较大,青岛纺机电气公司对应的研发、技术支持、质量管理、生产组织等各方面内部能力保持着较强的实力,年产值保持在8,000万元~2亿元之间。而且公司内部管理较为规范,始终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和公司风气,每年都获得较多行业或企业荣誉。

但在2012年以后,青岛宏大公司领导班子换届,同时伴随着纺织行业开始回调,青岛宏大产品销售收入降幅较大,相应电气配套业务量也在减少。更主要是随着其领导班子换届,青岛宏大与青岛纺机之间的关联交易开始出现问题,双方在配套方式、配套价格,以及一些长期关联交易所出现的问题开始出现矛盾和冲突。青岛纺机事业部制的企业架构使得各分子公司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思路和处理办法,两企业高层之间也缺乏一定的沟通,最终导致双方交易量逐年下降。青岛纺机开始重新直接面向市场生产主机产品,而青岛宏大更多的采购业务转向市场和自制。由于外部业务的变化,青岛纺机电气公司的年度销售收入也从2011年的2亿元逐年下降到2014年的6,000余万元,经营压力逐渐加大,原有公司内部结构和业务方向迫切需要重新调整。

(二)使用的管理工具和公司战略介绍

1、集中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瞄准较宽的大规模市场,生产或提供在整个行业来看都比较独特的产品和服务。而集中差异化可以分为成本集中和差异化集中两种,其中差异化集中是针对某一顾客群、产品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采用差异化战略。

2、市场补缺者战略。就是指精心服务于市场的某些细小部分,而不与主要的企业竞争,只是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的企业。这种市场位置不仅对于小企业有意义,而且对于某些大企业的较小部门也有意义,它们也常设法寻找一个或几个既安全又有利的补缺基点。

3、SWOT分析法。该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

二、公司具体应用战略规划的详细过程与实际效果

青岛纺机电气公司正如上面所述,在公司外部业务环境存在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通过公司战略调整和具体经营方向变化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从而继续保证公司竞争力,实现发展。

(一)对公司的综合条件进行SWOT分析

1、内部优势(S)

(1)较长时间在纺织机械电气行业的沉淀,对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青岛宏大及青岛纺机相关主机产品的电气控制和工艺非常熟悉。

(2)对纺织工艺较为了解,相关电气研发能力较强。尤其是近两年具备了一定机械研发能力,综合能力较强。

(3)由于一直保持较大的生产能力,生产组织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较为完整。

(4)公司内部风气较好,执行力强,骨干员工能适应并与公司一起调整。

2、内部劣势(W)

(1)长时间不与市场直接接触,市场直接销售能力较弱,公司内部员工市场意识较弱,存在一定的内部惰性。

(2)对纺织机械行业以外的行业认识太少,跨行业业务开拓存在困难。

(3)公司战略及业务方向调整会让部分员工产生较大压力或方向的迷失,并可能造成人员流失。

3、外部机会(O)

(1)青岛纺机作为95年历史的企业,有较强的历史沉淀和行业影响力,因此重新面向市场生产主机产品后,仍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相应的电气配套需求量会逐渐上升,因此青岛纺机电气公司的基础业务量有保证。

(2)青岛纺机市场销售能力及产品较强,可以帮助带动电气公司部分市场业务的开展。

(3)电气公司多年的规模经营,供应链能力较强,供应周期短,能满足市场需求。

4、外部威胁(T)

(1)青岛纺机重新生产主机并面对市场需要有一个过程,电气配套量会减少很多,公司内部管理结构需配套调整。

(2)重新主机生产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公司资金流会比较紧张,电气公司估计也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

(3)如果电气公司想利用生产能力跨行业发展,会面临原行业电气公司的竞争,对其行业的不熟悉,会造成进入障碍,需要一定的过程。

(4)整个纺织和纺织机械行业都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增长后,进入了回调时期,整个市场需求不旺,同质化竞争激烈,且估计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二)根据对青岛纺机电气公司SWOT分析,分别从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等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和选择

1、SO战略方面

(1)利用青岛纺机主机市场和电气公司研发能力,利用差异化战略的思路,电气公司独立开发纺织机械行业的一些机电一体化产品,既能利用主机市场销售能力,也能避免市场上过度的竞争。

(2)利用对纺织机械电气的技术沉淀和人员能力,通过主机销售渠道,安排专职人员到市场上寻求合适的电气改造和维修完善的机会,由于纺织市场太大,机会还是比较多。

2、ST战略方面

(1)由于短时间内,公司经营规模和业务方向会有所变化,公司需积极主动调整内部管理结构,减少管理岗位,并按照新业务的调整要求,增设销售业务岗位。

(2)控制资金流量,减少库存,适当保持一定的资金量。在产品研发或市场投入上,优先选择投入少,见效快的项目。

(3)由于公司规模化生产能力较强,在纺织机械行业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提升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到其他行业去,利用专业化电气研发生产的能力获取订单,跨行业发展。

3、WO战略方面

(1)电气公司人员市场意识不足,但是可以利用青岛纺机市场能力和销售渠道,安排专职人员开始和主机销售一起开始去市场接触,利用主机品牌优势,与客户建立联系,逐步开展业务。

(2)通过外部业务的开展,强化内部支持能力和反应速度,并从绩效和考核上强化与市场的挂钩,多方面改变公司内部人员的市场意识。

(3)多与骨干和公司部分人员沟通,将市场的变化、调整的必要性等信息进行传递和灌输,使其理解并与公司一起面对调整,也及时将调整取得的进展告知,加强鼓励,避免人员流失。

4、WT战略方面

(1)加快内部管理结构的调整,减少管理成本,适应后期公司业务方向变化。

(2)加强存货管理,对公司存货盘点清理,避免因业务调整造成库存积压和资金浪费。

(3)在跨行业发展时,保持慎重,多寻求适合的发展项目,避免盲目投入,多寻找有切入点的行业,减少风险。

(三)经过对上述战略的综合考虑,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公司内部能力的评估,青岛纺机电气公司最终确定三个主要外部业务方向和对应的内部管理结构调整方案。

1、独立面向市场研发小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和电气公司自身的特点,电气公司不能刚直接面向市场就考虑大而全的产品研发,这样投入大、风险大,周期太长,按照差异化战略和市场补缺者战略,选择市场缝隙的产品――自动络筒机理管器,这个产品市场上类似产品较少,竞争不激烈;而且属于为总公司生产的络筒机的配套产品,客户群一致,可以借力总公司的销售渠道;单位金额不高,投入不大;由于和络筒机主机配套,国内其他企业均无法生产络筒机,因此具有一定的市场进入门槛;公司研发实力也足以保证产品研发效果。

2、组建销售队伍。初期以纺机电气改造升级维护为主要业务方向,利用电气公司对原青岛宏大和纺机主机产品成套电气的配套和对产品工艺的熟悉,开展业务,后期利用市场信息开始独立产品的销售。由于电气改造升级目标客户群与总公司产品销售的客户群基本重合,电气公司销售人员初期可以与销售部一起到客户处进行回访和服务,逐渐寻找市场信息。而且以专业电气服务的角度,会比较受到客户的欢迎,也会促进总公司销售人员与客户的关系以及主机产品的销售。

3、利用公司成熟的规模生产能力,到市场上寻找合适的跨行业成套电气供应的机会。由于公司的供应链较为成熟,内部生产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因此对于市场上专业电气外协配套的需求无论从成本控制还是供货周期都能够较快满足,所以应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由于前期没有跨行业接触过,销售经验和其他行业的电气要求等都需要重新了解,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

同时,在确定业务方向和战略后,配套进行了对应公司内部管理结构调整:(1)梳理管理结构,减少管理人员,将部分管理人员调为销售或业务岗,承担具体经营指标,降低管理费用的同时,激励公司的市场能力;(2)生产单元整合调整,根据目前主要产品分类及公司战略方向,将原传统四个生产部门整合为两个,新设新产品及改造支持部门,适合公司战略调整;(3)调整公司薪资结构,从薪资和激励方式上鼓励公司人员提高市场业务能力和直接面向市场的技术支持、服务能力。

经过调整后,电气公司新产品进展顺利,预计于半年内能向市场投入成熟的产品,并且总公司不少客户听说电气公司准备生产这种产品后,表现出强烈的意向,甚至还有主动想签订预购合同的客户;改造业务从无到有,三个月内实现60万元销售收入,并随着与客户的越来越多交流,市场信息越来越多,反而是内部人员能力的提高速度跟不上订单增加的速度;外协业务也从几个行业进行了接触,初步进行了跨行业的电气配套,在满足客户交货周期方面效果较好。电气公司在外部业务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较好地调整自己主营方向,产生了积极可喜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公司新战略的实施,公司内部员工看到公司的发展,看到公司积极的变化,更能产生凝聚力,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稳定了骨干队伍。

三、结语

中国经济抓住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了人口红利等多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但自2011年以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制作业等实体经济在资金、成本、市场竞争力等多方面都遇到了一定困难,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实现企业调整发展,甚至只是保持稳定,是很多企业都在困惑的事情。对于企业发展最大的危机,往往不是当前遇到的困难,而是是否有对未来方向的把握。

青岛纺机电气公司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遇到主营业务发生较大的变化,经营情况出现大的滑坡,可谓是正在经历着极大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内部员工包括管理层在内都出现了彷徨困惑,尤其是公司业务前面专注于内部关联交易,对直接面对市场比较陌生,甚至可以说存在了一定的恐惧心理。在这个调整过程中,运用管理分析工具对公司内、外部优势劣势的分析,以及对应采取了公司发展战略,有效地对公司未来方向进行了规划,并通过战略实施过程,稳定了人心,确定了目标。更重要的是,由于采取的战略及业务方向比较适合,公司经营产生了可喜的变化,真正的将公司内部能力转换成市场的竞争力。到真正的市场上去证明自己,公司才能取得涅重生般的变化。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3)

欧盟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对所有到港航空公司征收“航空碳税”。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欧盟内国家鼎力支持外,其他国家均强烈表示反对。2月22日,26个国家的代表集聚莫斯科,商讨抵制欧盟“航空碳税”事宜。会后,代表们制定出反对欧盟航空碳税的一揽子“报复性”方案,目的是终结或推迟欧盟的征税。欧盟也表态,如果遭到其他国家的贸易报复,自己绝不会坐以待毙。

一场碳税大战一触即发。

《中国新时代》记者就“航空碳税”问题采访可再生能源独立咨询顾问Miriam Schroeder,她表示,欧盟征收的排放费用不应该称之为“税”,这是一种误解。欧盟做的其实是把所有欧盟境内机场起飞或降落的航班全程排放二氧化碳都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 Trading System)。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为降低碳排放设定的一种碳排放权总量买卖机制。

总量交易(cap-trade)是指在某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或逐年降低的前提下,内部各排放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放量,实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实现的方法是,为各行业设置一个排放量的上限,确定纳入排放交易体系内的企业,并向这些企业分配一定数量的排放许可权,即欧洲排放单位(EUA,European Union Allowance)。如果企业的实际排放量小于配额,则可以将自己的剩余配额放到排放市场上出售;相反,企业实际排放超出配额就必须到市场上购买。实际排放超出配额又未购买的企业会受到重罚。企业每超额排放1吨二氧化碳,可能被处罚上百欧元,而一吨碳排放配额的市场价格最高时约为30欧元。

纳入交易体系,意味着航空公司被限定了配额(Allowance),超出部分就必须购买配额。如果航空公司每年碳排放量超过10,000吨(相当于波音747飞机从伦敦飞到上海13次的排放量),就必须购买排放配额。如果航空公司超排又没有购买配额,则会被处以每吨100欧元的罚款。Miriam Schroeder介绍,2009年EUA配额价格高峰时曾超过30欧元一吨,现在的价格差不多每吨8欧元,目前处于低段了。

Miriam Schroeder说,欧盟这次发起的“航空碳税”并不是税,如果是税的话就等于按照一定比例征收,而排放权交易是为了鼓励减排,达到排放标准就不需要缴纳。如果航空公司不能达到标准,需要购买Allowance,这个Allowance并不是税。

航空碳交易早就被提出来了,2010年碳交易专家、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就曾说,航空被列入碳交易体系,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009年1月13日,航空业首次被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根据规定,欧盟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对进出欧盟以及在欧盟内部航线飞行的航空公司规定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并对超出限额的公司收费。

原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王树茂认为,别人的政策是人家的事,欧盟单方面行动欠妥。

东方航空公司董事长刘绍勇在采访中表示,欧盟的诉求是不得人心的,遭到大家的共同反对。中国的航空业是全世界最希望减少碳排放的,我们用的飞机是全世界最好,发动机是最好的,燃气效率最高,排放最少。欧盟的决定遭到反对是因为这是单一方的决定,而且涉及到,还是强制性的,这一做法违反国际事务共同协商解决的基本法。我希望航空协会有个好的解决方案,与欧盟进行新一轮的谈判。

3月12日空中客车公司联合英国航空公司、英国维珍航空公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德国柏林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法国赛峰公司、德国MTU航空发动机公司等8家航空业公司致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及欧盟主要领导人,呼吁欧盟采取切实措施避免强征航空排放配额带来的损失。

空客等9家欧洲航空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声明中指出,由于多个重要市场继续反对欧盟征收超排配额,搁置、取消和惩罚性行动会不断加剧,欧洲航空业及相关产业正在面临报复措施。这9家公司呼吁欧盟能够通过国际民航组织寻找解决办法,尽量减少欧盟这一行为其带来的损失。

空客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恩德斯表示,欧盟行为引起的报复措施,可能会导致空客损失大量客机订单及裁员1,000人,相应的供应链企业也会裁员1,000人。英国航空公司在声明中指出:“在欧洲经济处于极大压力的背景下,对非欧盟国家的航空公司征收超排配额可能引发针对欧盟国家的航空公司以及欧盟对外贸易的报复性措施。”

空客公司的母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3月8日披露,中国已决定暂停购买一批空客飞机,以此作为对欧盟征收碳税的抗议。

在3月9日举行的欧盟环境部长会议上,轮值主席国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马丁·利德高表示,尽管遭到多方反对以及有可能遭遇贸易报复措施,欧盟并不打算改变其向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班征收“碳排放税”的政策。

欧盟之外,也有声音支持这一决定。美国26名经济学家在3月14日向总统奥巴马呈交了一份联名信表示支持欧盟,信中措辞诚恳:“我们恳求你(奥巴马)支持欧盟在排放交易体系之下,对航空业碳排放定价的创新努力,或者,最起码应该停止积极反对这些努力。”

争端的开始

反对者表示欧盟试图让航空业为排放买单的这一举动是单方面的,而且带有政治色彩;支持者表示这一行为对环境负责任,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双方各执一词,短期内难分胜负。其实,这场战争早就开始了。

环境污染对人类而言在几十年前就不陌生了,工业化带来小汽车的同时也带来了阴霾。1972年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第一次郑重地表示出人类对于环境的尊重。

1992年6月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得以通过。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规定到2000年,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所有签署公约的国家都承诺,将采取自愿行动来衡量、报告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设想美好,但主要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很难满足自愿减排目标。于是,公约缔约各方在1995年决定有必要进入一个新的谈判阶段,商讨出一个不仅出于自愿并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新一轮谈判将建立限制机制,但仅适用于发达国家,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所列的38个国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原则中,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被称为“非附件一国家”。

1997年12月1至11日,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之前,谈判进展甚微,并没有解决最棘手的问题。直到最后时刻,会议还有几小时就结束了,各方仍在三个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第一,温室气体的减排量以及减排目标内的气体种类;第二,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承诺一部分温室气体减排量;第三,是否包将碳交易和联合履约机制纳入其中。

《京都议定书》阶段性的谈判完成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复杂的细节谈判和问题解决方案讨论。所有人都知道,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不过,《京都议定书》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第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第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第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第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就是基于《京都议定书》设立的,逐渐将各个产业纳入其中,而最近开始的航空排放征收引起了全球的争议。欧盟并没有强制其他国家航空业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权利,而且,从《京都议定书》来看,发展中国家并不需要进行承诺,也不应该因为超额排放被征收费用。

为了完成《京都议定书》提出的减排任务,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自己的排放交易机制,主要有:欧盟排污权交易计划、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egional Greenhouse GasInitiative)、日本排污权交易自愿计划(the Japanese voluntary ETS)、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计划(the New South Wales Greenhouse GasAbatement Scheme)、挪威排污计划(the Norwegian system)和加拿大阿尔伯塔气候变化和排放管理法(theAlbertanClimate Change and Emissions Management Act)等等。

大国减排主张

全球减排目标落实到各国头上就争议连连。虽然各国都认同人类必须为环保做些事,但是怎么做、每个国家做多少,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经常的情况是发达国家同意承诺减排的前提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也尽些义务,发展中国家则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选择前者。

欧盟 减排先锋

在对京都议定书的签署问题上欧盟内部几乎没有任何争议,欧盟作为低碳经济的先驱,对全球经济从高碳走向低碳,起着榜样作用。欧盟呼吁到2020年发达国家碳排量减少15%至30%,欧盟自己承诺到2050年将碳排放量削减60%至80%。气候变化已被确定为是欧盟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源政策和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

2002年5月31日,欧盟当时的15个正式成员国在联合国签署了相关文件,原有排放量大约占全球排放量的21%,条约规定要把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8%。根据《京都议定书》承诺,欧盟中的15个成员国同意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8%,第一个承诺期是2008至2012年。在2007年和2008年,欧盟15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水平降低了5%和6%。2009年11月,欧盟委员会预计,欧盟15国的最终完成量将超过其承诺量。欧盟15国通过《京都议定书》的3个排放交易市场获得2.2%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通过欧盟ETS获得1.4%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并通过碳汇获得1.0%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随着更多的政策和措施出台,欧盟预计将在2015年使总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13%左右。对于2012年之后的后京都时代,欧盟在2009年4月23日,通过了“20-20-20”气候和能源一揽子计划。

美国 拒签《京都议定书》

作为全球经济领袖,人均排放第一大国,美国在气候变化讨论上经常成为众矢之的。美国是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国家之一,却是少数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之一。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准,如果美国同意加入京都议定书,则需在承诺期(2008至2012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少7%。事实上,很多措施都被计算到减排量内,例如碳交易和碳捕获,因此美国须满足的减排目标实际低于7%。

美国在1998年11月12日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是,当时克林顿政府没有将议定书提交参议院批准。同时,作为条件之一,“发展中国家也必须做出减排承诺”,并没有最终达成协议。克林顿在总统竞选中输给了布什,因此布什成为美国是否加入《京都议定书》的最终决策者。在科学界对气候变暖是否由人类活动造成争论不休时,布什要求学界提供更充分的证据。最后到他手中的是一份美国科学院制作的关于全球变暖的报告,可是显然,布什并没有认真通读这份报告,因为报告第一页最后一段明确写道,“委员会普遍同意IPCC报告中说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变暖”。布什表示,原则上他并不反对《京都议定书》的思想,不过他认为议定书规定的要求太高会损害美国的经济,他强调“我们不知道气候将要或者可能在未来改变多少。我们不知道变化会发展的多块,甚至不知道我们的行动可能会怎样影响它。”

2001年3月下旬,布什政府正式拒绝了《京都议定书》。美国继续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年度会议,但没有参加《京都议定书》相关谈判。 2002年2月,当时的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在未来10年内,依靠国内的、自愿的行动,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18%,即排放量与经济产出的比例降低18% 。

中国 主张强度减排

中国是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并不需要承诺总量减排。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20%的约束性指标, 第一次将节能减排的定量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规划。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基本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目标任务。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在还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阶段,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保障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对于总量减排,大多数业内人士并不支持。

专家认为,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社会财富和人民生活水平已达到一定程度,高税收、高福利社会,人们安居乐业,几无后顾之忧,因此经济增长慢一点无妨,并不会很快直接影响大家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为什么近来欧洲虽然危机缠身但国人仍悠然自得的原因之一。在欧洲,民众并不像政府那样缺钱,依然有条件或者宁愿穷点也要享受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和政府自然更加关注环境问题,或者说环境保护比经济增长更重要。而我国尚没有达到那样的阶段,目前,发展仍是首要任务,虽然近年来我们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但中心任务依然是发展,只不过可以稍微慢一点,提高些质量,“不仅关心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因为在中国现实国情下,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是必须的,否则就会出现就业问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稳定问题,而这是中国主政者最不愿意看到的。

王树茂说,减排不能设定总量上限,绝对不能像欧盟一样限定排放总量。欧盟排放量是中国的4倍,就是说他们排放4,我们排放1,如果他们减排到3.5,就要求我们减排到0.9,对我们来说太不公平了。“就像吃饭,他们吃四碗饭,我们吃一碗,本来他们发达国家都吃饱了我们还是半饱。我们只能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不同步,比如经济增长2倍,排放增加1.5倍。国家的排放总量不能减少,但是单位GDP排放强度应该下降。国家总量不能下降,是因为会有新的工厂建设,新的项目上马。然而,企业的排放量是可以限定上限的,这个也应该限定。”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刑国均则认为,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以牺牲有限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刑国均认为,改革开放初期,物资贫乏,我们过去是为了富裕而牺牲了一些资源。现在我们基本保障了温饱,在可以生存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通过牺牲环境来保证发展。

突围低碳困局

低碳经济是不可避免的全球趋势,任何国家都不能逆势而行。减排的强大外界压力与国内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内忧外患,让中国必须在低碳经济中寻找到一条出路。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问题,解决起来同样需要时间。不过,现在中国必须开始学习低碳经济的必修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 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突出表现,也是造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主要原因。“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让我国环境不堪重负,且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想要实现科学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2005年,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已于2011年6月1日正式施行。2011年版目录鼓励类新增了新能源、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综合交通运输、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等14个门类。同时,更加注重对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支持。《目录(2005年本)》中,服务业归在鼓励类中的“其他服务业”类。而2011年版目录中设定了“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等7个门类。与之对应的还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刑国均说,“我们国家最大的空白是服务产业,太有发展空间了。而且,服务产业需要的能源消耗相对较少。”

众多服务业中,我国的生产业尤为落后。固有思想决定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对服务的忽视。中国的企业看重的是产品质量和销量,绝大部分企业认为产品质量好了自然有销量。但是,同等水平产品相互竞争时,服务就是决胜法宝。看到IBM、GE、西门子这样的公司如何从服务业赚钱后,我国的企业才知道原来游戏还可以这样玩。

盛昌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成功地把融资租赁运用到与农户的合作中。公司的经营模式是农户、银行、公司三方签订产、供、销、贷合同,银行贷款,农户生产,公司回收销售。公司负责生产压块设备、提供技术与销售成品。农户购买盛昌绿能的生物质燃料制造设备,利用秸秆、麸皮等农业剩余物制造出生物质燃料成品。盛昌绿能公司还和邮政储蓄银行合作,银行为农户提供设备贷款 ,每户8万元额度,不需抵押担保。原料成本:秸秆100元/吨,生产成本220元/吨;回收成本:运输80元/吨,存放销售40元;销售价格:660元/吨,政府补贴150元。计算下来,三方都能盈利, 经营模式实现了三赢。

融资租赁在工程设备领域尤为流行,很多企业专门成立了融资租赁分公司。2012年3月9日,中国重汽海斗挖掘机融资租赁项目签约仪式在烟台举行。中国重汽财务公司与中国重汽青岛海斗工程机械产品的商烟台百舸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1500万元的授信协议。在签约仪式上,财务公司同时与烟台百舸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推荐并担保的终端客户当场签订了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合同,财务公司开展挖掘机的第一笔融资租赁业务已正式落地开展。

2011年10月,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新组建一支团队,这支百人团队承包了4个千人大厂的售后服务,这100多人里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蓝领工人”,全是技术指导的专家,以及销售服务的专业团队。“这是上海电气依托制造业基础和优势,向服务业转型的一种新尝试。”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迪南表示。

这支百人团队其实是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成立的独立运作的服务公司。集团把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辅机四大工厂的专业工程团队集中起来,由百余人组成一个服务窗口对外接单、对内管理。窗口统一了,资源调配容易了,服务半径迅速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创新。成立以来,服务公司去厦门检修燃气轮机,到菏泽做融资租赁,远赴印度为上海电气“走出去”项目做技术培训和运行维护。

在瓦房店,公路上常常会见到写着“瓦轴物流快运”标志的运输车,它负责按照销售订单随时将产品送达用户的配送任务。很久以前,瓦轴集团对物流和运输非常苦恼,物流时间占整个制造销售过程的90%。针对这一情况,1998年末公司成立了物流管理办公室。物流部利用瓦轴网站,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汽车长途运输招标,明显降低了长途运输价格。现在瓦轴已实行配送服务的有长汽、鞍钢、铁道部各车辆段等大客户及瓦轴驻外的25个中转库。瓦轴在上海、济南、重庆、武汉、北京等七大城市建立物流配送服务中心。上海流配送中心的配送服务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客户只要提出需求,24小时内就可及时配送。物流配送服务中心帮助瓦轴以最低的物资成本、最快捷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调整能源结构

清洁能源是在中国的低碳道路上最重要的一环。本刊2012年第二期封面文章提到,能源领域很有可能诞生下一轮产业革命。新能源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各国都希望能抢占这一高地,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掌握国际话语权。

2012年1月16日,总理在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提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以及积极推动能源科技革命。

在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一大部分来自于火力发电厂。要实现低碳经济,必须增加清洁能源在电力产业的应用。2012年2月末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我国能源发展将向绿色、多元、低碳化转变,向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协调发展转变,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调整能源结构的关键。

几种清洁电力能源中,我国的水电已经开发了24%,虽然比发达国家要少,但技术水平发展稳定。太阳能发电技术水平不足,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大距离。与其他国家的清洁能源发电量相比,我国的清洁能源发电还有很大潜力。调整电力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随着新能源行业愈炒愈热,行业内出现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现象。其中风电最为明显,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必然伴随着利润下滑,产能过剩已深刻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中国风机制造四大领军企业之一华锐风电的2011年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盈利9.01亿元,同比下降48.51%。

制造环节利润下降,企业就必须另谋出路。对于风机制造商而言,投资风电场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2011年华锐风电先后与希腊国有电力公司和爱尔兰企业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海外合作风电场项目。

记者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从三年前开始,风电设备生产板块的盈利大幅下降,目前公司的盈利主要依靠投资风电场获得。从金风科技最近的动态就能发现,风电场投资成了重头戏。日前金风科技宣布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建立一个总投资近2亿美元、规划规模超过100兆瓦的风电场项目,预计2012年6月实现并网发电。对于大型风电制造企业而言,投资风电场是一条不错的选择,但这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

与风电产业的情况不同,生物质能源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北京凯捷鼎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朱晓林认为,新能源也需要独辟蹊径。生物质能的利用不应该求大,而应该着眼小处。生物质发电不如核电和风电稳定,所以生物质更适合应用在农村的取暖和做饭上。

同样是生物质领域的北京奥科瑞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更注意将业务范围延伸到整条产业链。除了为客户提供锅炉,还提供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公司的工作人员跟记者介绍,除了为客户提供各种型号生物质锅炉,公司另一个很重要的业务板块是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加工制造,打造全产业链是公司的目标。

生物质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基石。朱晓林介绍,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储量丰富,但是不能保证价格和供应的稳定性。由于供应不稳定,很多客户在选择的时候都非常犹豫。

根据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特点,奥科瑞丰公司建立了一套集生物质成型设备和生物质锅炉制造、生物质原料收储运、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产供销及合同能源管理为一体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全产业链运营体系。公司拥有强大的科研团队,在生物质相关领域取得了6项发明专利和19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分别在北京市密云县和平谷区建立了自己的高技术集成基地和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并在河北省固安县和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两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生物质成型燃料设备制造企业盛昌绿能公司从2006年开始做生物质燃料设备。起步并不容易,公司前三年亏损,从2011年开始盈利,而盈利的主要原因竟然是获得了财政部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财政补贴720万元。公司开发出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生物质民用采暖炉、炊事炉和生物质工业锅炉等产品。对于产品的销售,公司走的不是寻常路,而是实践了从原料收集、燃料生产、运输和终端应用等整个产业过程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及服务模式。

原本核电是我国清洁能源的重中之重,但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核电审批暂停。一年之后,核电在两会上被重新提起,多位代表们建言:在能源紧缺、水电风电太阳能暂时无法成为新能源支柱的情况下,重启核电发展成为必然。

在2012年3月10日举行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明确地说:“中国政府会在今年恢复核电站项目的审批。”在此之前,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对于核电重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王计表示,中国全靠化石资源发电显然是困难的。水电资源有限,风能和太阳能由于技术问题目前还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因此真正能够稳定、持续供电的就是核电。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产业,也是高技术产业,因此,技术仍是这个产业的核心。在讲话中说,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从长远看,最终解决未来能源问题,并不取决于对能源资源的拥有,而是取决于对能源高科技的拥有,取决于能源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

提高能效绝对值

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称,节能、减排、低碳这三个概念既有重合,又有区别。节能是减排、低碳的源头,节能特别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这个意义上说,节能就是减排、就是低碳;减排不仅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有环保的概念在里面;而对于低碳或减碳,不仅要靠少使用化石能源,还要靠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具体来说就是减少化石能源供给,增加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供给。

专家认为,中国只能承诺强度减排,但节能却可以是绝对量。总量减排可能限制经济发展,而提高能效则是没有这方面的后顾之忧。“十一五”时期,我国政府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采取了强有力的综合性举措,保持了较快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单位GDP能耗显著降低。“十一五”时期,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19.1%,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扭转了“十五”后期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上升的趋势。

从能源技术效率看,我国能源生产环节、中间环节和终端使用环节效率都有很大的节能潜力。1980-2000年,我国包括能源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各个环节在内的能源效率由26%提高到33%,但仍比欧洲国家平均效率低1到8个百分点,特别是终端用电设备效率低。我国终端用电设备中包括风机、水泵、压缩机等电机拖动系统的电耗约占全国用电总量的60%。我国中小电动机平均效率87%,风机、水泵平均效率75%,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个百分点。此外,电耗占全国电力消费总量13%左右的照明器具,低效照明产品仍占相当比例,由此造成的年照明电力浪费估计高达数百亿千瓦时。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戴彦德介绍,如果将市场上存在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6亿吨节能潜力挖掘出80%,可形成5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我国高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在余热回收、电力节约、可燃气回收等领域还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挖掘。目前,国家重点推广的众多节能技术普及率不到30%,市场上存在的技术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潜力高达6亿吨标准煤。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目前又处于经济发展的处级阶段,全社会节能意识不强,企业能源管理粗放,能源浪费严重。加之我国节能服务机构也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北京博创家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为企业进行锅炉改造,实现节能。博创家和工作人员对记者称,中国所有的企业都有节能潜力,而且是很大的潜力。这些企业的节能,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往往是流程管理严谨些,设备稍微改造一下就可以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公司目前所接项目开工时间已排到明年,公司业务情况很好,唯一的担忧是资金链。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公司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好。

“十二五”将推广节能服务业务的合同能源管理纳入重点节能工程。2011年,国家首次对节能服务公司开展备案登记,财政首次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奖励,税务总局首次针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首次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4)

传闻:大连热电(600719)将于近期停牌启动集团整体上市。

记者连线:记者多次致电大连热电证券事务部,但对方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早在去年12月,大连热电集团即向中国证监会作出《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以大连热电作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唯一平台和主体,热电集团将成立专门机构,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方案采用资产重组、整体上市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并在完成股权变更登记的12个月内,解决热电集团与大连热电存在的潜在同业竞争问题。

今年年初,大连市政府进一步表示将加大国企上市和深化改革力度,而大连热电集团亦在整体上市单位名录。2月份,大连市国资委将所持6656.69万股(32.91%)大连热电股份变更为大连热电集团持有的事项已完成变更登记,热电集团为大连热电第一大股东。

根据公告,由于历史原因,大连热电不拥有管网及换热站资产,管网运行人员及经验不完备,因此除电力销售外,大连热电热力产品需委托和销售给热电集团,通过热电集团对外销售和提供加工转换。热电集团表示,此次变更完成后,不排除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对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的可能性,以彻底消除关联交易。

因此,大连热电集团通过大连热电实现整体上市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按照目前的情况猜测,热电集团整体上市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截至目前,整体上市方案仍未最终出台,亦无明确的时间表。尽管大连热电公司层面未对该重要事项作出进一步的说明,但坊间的传闻却持续不断,近期更是传出大连热电即将停牌,热电集团有望在近期上市。

记者拟就此征询大连热电证券事务部,但对方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近期的种种迹象表明,热电集团动作频繁,如热电集团拟商谈接收瓦房店热电厂的具体事宜,而金州二十里堡热电厂的厂址、办公楼预计将于十月份开始征地,均是积极备战上市的表现。

青山纸业:

或被赣州稀土公司借壳

传闻:赣州稀土公司拟借壳青山纸业实现上市。

记者连线:青山纸业(600103)证券部工作人员称,从未听闻或被借壳一事,公司并未接到赣州稀土公司的借壳请求,亦未主动与赣州稀土公司接洽。

青山纸业是A股老牌上市公司,但近年来业绩巨幅波动,2009年曾巨亏近2亿元,2010年扭亏为盈之后,今年一季度再度亏损2800万元,总体而言,青山纸业业绩已经步入下降通道,暂无企稳迹象。而在二级市场上,鲜有基金主动建仓青山纸业,股价至今未能步出底部区域。

近期坊间传闻,经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牵线,赣州稀土公司将借整合三明市稀土矿产的机会,得以实现借壳青山纸业上市的愿望。传言称,近期作为青山纸业控股股东的福建省青州造纸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萌生退意,欲撤资转股,最终“掏空”青山纸业,仅留下壳资源,而赣州稀土公司将对壳资源进行注资,最终实现上市。

对此,记者连线青山纸业证券部,得到的答复是青山纸业并无置出壳资源的计划,其控股股东亦有转让控股权的计划,公司更未与赣州稀土公司主动接洽商讨转让壳资源事宜。据本刊了解,上述传闻并非始自今年,去年即有类似传闻,不过青山纸业并未公开辟谣,近期传闻再度四起,有分析称或与青山纸业持续走低的业绩有很大的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坊间针对于青山纸业的传闻既包括公司本身,也包括其子公司。今年3月份,业内纷传青山纸业控股子公司将进行股份制改制和增资扩股,而青山纸业为了推动该重组事项,还出售了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时青山纸业就此了澄清公告,称两家子公司上市暂属战略构想,青山纸业拟将两家子公司的增资扩股工作列入2012年工作计划,使之优化股权结构,该事项尚未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本刊也注意到,近两年来,鲜有券商对青山纸业作出投资评级,依照行业规则,青山纸业短期内难以走出业绩低谷应是大概率事件。

思源电气:

前4个月订单同比增长

传闻:思源电气1-4月订单增长90%

记者连线:思源电气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今年前4个月订单的确有所增长,但具体增长的数据要等到中报披露才能知道。

思源电气(002028)主要从事输配电设备的制造和服务,公司是国内知名的专业研发和生产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

安信证券日前对公司进行了调研,在调研报告里称,“1-4月公司订单增长90%多。GIS已经初步站稳脚跟,国网第二批招标中了8900多万,南网也中了两个包。220kV的GIS在系统外已经做了很多了,去年有一个多亿的220kVGIS订单,争取今年进入集中招标,今年1-4月,GIS做了1.2亿的产值,产能是5000-6000万/月,目前产出每天3间隔。”

从公司的1季报来看,公司订单继续大幅增长,一季度新签订合同9.34亿元,同比增长129%;2011年公司新增订单27.3亿元,同比增长18.2%。一季度订单增速已显示出公司的后续增长加速势头。

通过上述种种信息不难判断,公司前4个月订单大幅增长情况应属实。2011年思源电气业绩同比下滑七成,不过公司已经基本度过了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一次设备行业最艰难的时期。这期间,在产能过剩、需求下降、恶性竞争的大环境下,一次设备厂商经历了整个行业最低谷的时期。另外,从公司的订单情况来看,2011年公司新签订单2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8%,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主要原因是新签订单大多来自于去年下半年。从公司的确认收入周期来看,2011年结余的价格较高的订单会在2012年开始贡献收入,会带来收入的高增长和毛利率的提升。随着今年订单的大幅增长,公司的业绩将得到一定的改善。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公司今年业绩反转可期。

浙江富润:

大股东将继续增持

传闻:浙江富润有强烈做高市值的预期,大股东拟持续增持。

记者连线:记者多次拨打浙江富润的联系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浙江富润(600070)是纺织行业的龙头之一,主营绢丝及绢纺绸产品等,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在欧美市场有着极强的出口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业绩方面公司并无亮点,公司2011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1.07%,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纺织业务毛利率下降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1.33个百分点至11.84%;二是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

不过,公司第一大股东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公司的前景似乎较为看好,2011年12月28日其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11%。此次增持后,富润集团持有公司股份3622.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75%。富润集团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的股份(含此次已增持股份在内)。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5)

深刻了解中国,是施耐德电气的能力,同时也意味着公司主观上有差异化经营的意愿,能够在中国这个最为庞大也最为特殊的国度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

为什么这家公司会有这样丰富的内涵,以至于不仅在中国牢牢站住脚跟,还成为政府心目中的首选?

施耐德电气的许多元老都把功绩归于本土化战略。他们认为,施耐德电气中国的历任总裁,尽管在风格和策略上有所差别,但他们在努力推进本土化这件事情上却做到了一致。首先,公司信赖本土员工,信赖那些更中国化的做事方法,使这家法国色彩浓重的公司,开始展现出东方文化独有的特征。之后,公司着力培养本土人才,让更多有想法、有志向的本土员工走上重要的岗位,给他们机会去独当一面,承担更大的责任,进而在整个公司里造就了一种包容的气氛。同时,公司努力与本土企业合作,使更多熟悉业务、经验丰富的人才得以流入,同时又用跨国公司的优势,使本土人才有机会拥有国际化的视野。

现任施耐德电气中国战略合作—节能增效总监孙力有着自己的记忆,“在10多年前,中国籍的经理只有两三个,剩下的首席代表、合资厂总经理全部都是外国人,但是今天已经反了过来,总监、副总裁乃至高级副总裁,几乎都是我们的本土员工。”

朱海个人的履历也证明了这一点。从1995年到2009年,在14年的时间里,这个业务代表已经成为公司总裁,并且进入了施耐德电气的全球管理团队,成为全球执行副总裁。在他升任中国区总裁之后,公司也开始了全力向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公司是由人组成的,有了一大批本土人才,加上正确的业务方向,施耐德电气中国开始进入良性循环。本土化的销售体系、供应体系、研发体系、物流体系被一点点建立起来。这使得公司能够提供更适合本土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公司的业务开始扩张。

在施耐德电气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美誉之后,公司则开始根据对中国的了解,挖掘本土用户的潜在需求,这促使公司拥有了大量符合实际情况的本土解决方案。真正帮助客户实现“善用其效,尽享其能”的目标。在公司产品、方案、服务都获得好评的前提下,这家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逐渐高了起来,以至于“Schneider Electric”的绿色标志,在客户心中就意味着安全、可靠、高效和优质。

从天津的小工厂造出第一台断路器开始,25年后,施耐德电气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起初,它的断路器不知道能不能被中国接受,现在,断路器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之物;原来,公司管理者都是外籍员工,现在它的一切都和本土企业毫无二致,每到午饭时,公司的食堂里响起的是一片中文交谈声;原来仅有的十几种产品,现在已经变成了几千种,并且涉及配电、工控、自动化、智能楼宇和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巨大变化的背后,有一些东西却依然存留了下来:公司包容、宽和的特性没有改变;公司乐于分享、追求共赢,寻求共同成长的策略没有改变;公司对于本土化的坚守也没有改变。

这些变化的经营实务与不变的经营思想,共同组成了施耐德电气中国25年的历史。现在,他们又有了一个明确的新目标,公司把这个目标总结为“China for China”。

这是一句在许多外国驻华企业都流传的口号,它通常被翻译成“在中国,为中国”。而在施耐德电气中国,这句话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它叫做“中国原创”。

这家注册在法国,有一个德国的名字,最大的股东在美国,在中国拥有最多员工的公司,看起来正朝着一个立足于中国本土,同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公司不停前进。

推荐语 与中国共舞的生存之道

推荐人:吴晓波

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研究中国当代商业史,跨国企业始终是一个绕之不去的群体。在中国的市场上,正是国营公司、民营公司与外资公司的相互竞争、博弈,构成了中国商业发展三十多年间最壮丽的图景。

当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似乎全世界都认为它们将凭借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赚得盘满钵满。然而,这种美好的想法在日后被证明是“过于乐观”。前《华尔街日报》记者James McGregor在《十亿消费者》一书中写道:“我看到,众多的西方管理者充满信心、飘飘然地来到中国,结果却被他们的中国竞争对手或中国合作伙伴碾倒,要么就是陷入不切实际的预期、急躁和缺乏常识中去。”

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需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方能在中国市场上取得“1+1>2”的效果。这可能是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折戟沉沙、遭遇惨败后得出的惨烈教训和经验。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6)

一、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诞生了建筑智能化的概念。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已成为国内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国家已经提出了推广节能型建筑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反复倡导的生态住宅、智能化建筑,其中就包括了供水、供电、供燃气这三表,如何准确地抄表、实时监控和节能降耗的问题。自2000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立项编制《住宅远传抄表系统》行业标准,还将推出“建筑智能化管理暂行办法”,将三表(水、电、气)远程抄表列为智能住宅小区的基本配置,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协助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推动“一户一表”的改造,这体现出远程自动化抄表系统是将来行业公司抄表方式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今后能量表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背景

近年来,中国智能建筑已初具规模,国家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水、电、气能源的应用上向着智能化、自动化、节能型方向迅猛发展。当前自来水、电力、煤气、热电等行业单位仍沿用着几十年来旧的“先使用后付费”的人工收费经营模式,人为的操作计量变差,恶意偷盗水、电,恶意托欠水、电费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模式的弊端已呈现出大量的资源浪费,给各行业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落后的挨家挨户的抄表收费方式急需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式来取代。据统计,全国城市人口约3.5亿,约1亿用户,城市约有1亿只电表,其中大部分需要解决自动抄收问题。

2. 滴、漏水现象:市场上购买的部分水表使用时间长(超期使用,国家规定民用水表六年必须更换)、灵敏度差、计量不准确,所以居民滴水的现象较多,造成大量的水费流失。

3. 自来水公司对每个小区、每栋楼控制的总管的总表始动流量大,始动值大,当用水量小时,计量数据不准确,形成了终端用户的用水量大大超过总管总表的计量数,原有的抄大表收费模式使大量的水费流失。

4. 自来水公司为加强跑、冒、滴、漏现象的管理,降低漏耗,在个别居民小区唯一办法是分摊水费,造成了居民的强烈不满,引起争议。自来水公司因水费收不上来,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5. 个别收费员或物业管理公司的收费员,人工抄表时,在表的计量上做文章,多摊少报,从中牟利,使大量的水、电费流失。有些个别收费员随意提高水、电费单价,引起居民的强烈不满。

6. 新建居民小区,因自来水、供电、燃气公司面对居民实行终端收费,房地产公司为节约建筑成本,不考虑自来水、供电公司今后的收费问题,安装价低质次的表具,造成了计量不准,水、电费流失。

7. 人工收费存在着安全隐患。有些不法分子冒充收费员对年老体弱的用户入户抢劫,进行违法活动。

三、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电力总公司等国家有关各部委推广节能型、智能化小区的建设,政府在自来水、电力、天然气、煤气公司等单位大力推行“一户一表”工程,传统的公用事业抄表收费管理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采用人工方式逐户抄表收费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建设节能型、智能化小区的发展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自动化效率较高的管理方式来代替传统方式,统一管理、远程抄表、实时监控、自动收费、损耗在线统计分析均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制和开发,推出一种节能型、智能化水、电、气三表联合远程抄录及预付费系统将替代传统的人工抄表模式。它的最大特点:节能型、预付费、无人工、防窃电、防滴漏水、实时监控、自动开关、可分时分段计费、协助小区收费。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由带有通讯及控制功能的电表、水表、气表,二负责通讯、采集的硬件设备采集器、集中器、连接的线路,三、采集及预付费主站软件。

采集器终端会定时抄录水电气三表的实时数据并储存起来,当采集服务器发出抄表命令的时候,集中器就会收集此刻每个采集终端中的数据,通过GPRS通讯方式传回采集服务器供主站软件调用。

主站软件根据抄录的三表数据结合各自的价格按照各自计算方法算出相应的费用,从每个用户预付的费用中扣除。同时发现剩余金额小于报警金额后进行短信报警,如发送报警信息后用户仍旧不缴费继续使用,继续扣除使用费用,当剩余金额小于控制金额后,按照控制原则对水电气三表进行分闸控制,用户缴费后,对已经分闸的表具进行合闸操作。

四、系统主要特点

1. 参数化设计:所有的具体系统参数如通信参数设置等都可由用户自行定义,可以满足用户各种具体需求。

2. 友好的操作界面:用户界面统一、直观、易操作,有丰富的提示信息

3. 方便的操作权限设置:系统管理员在对操作员进行设置时,可灵活地为每个操作员定义相应的操作权限,使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亦能适应操作员岗位的变动。

4. 灵活的智能查询功能:可自行设置各种查询条件,定义模糊查询条件,系统会根据所定义的条件给出用户需要的结果。

5. 功能强大的分析功能: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动态地显示、打印输出准确、美观的统计表格或统计图。

6. 独立的缴费管理系统,既能独立操作,又与抄表软件合二为一,使系统达到进一步完美。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水、电、气公司或其授权的物业管理部门对住宅小区的居民水、电、气表用远距离自动抄收及实时监测的必要性已迫在眉捷。目前,国内对住宅小区的三表(水、电、气)抄收还沿用落后的人工抄表法,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准确性和时间一致性差,此落后的管理手段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管网建设和现代化物业管理的要求。

实现小区内电表,水表,气表远距离自动抄收、远程监测、数据处理,自动打印住户的当月用水电气清单,避免了小区住户不在家情况下,物业管理人员无法抄收该住户表计,也避免了犯罪分子假借抄表名义,进行入户抢劫的情况发生,也提高了水、电、气公司或物业管理公司抄表效率,为水、电、气公司运营服务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作者简介:

赵宏杰(1978-),男, 河北石家庄人,汉族,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能量远方抄录系统。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7)

建筑工程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一20__年的日历已悄然翻过,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回首自己一年来经历的风雨路程,我作出如下个人工作总结

(一)务实工作,自我加压。

今年我在长沙分公司实习工作,作为一名行管人员,我能够负责任的心态完成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由于工作经验缺乏,我平时注意自我加压,利用好时间多看建筑行业知识书籍,多向业务精的同事请教。

(二)正视不足,以期完美。

“用心工作、踏实做人”,一直是我的座右铭。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但完美离我们总有一步之遥,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工作没大的起色,也没大的失误,平庸的业绩使我更清醒地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会计业务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二是工作情绪波动大,有些懒散。

(三)工作体会

今年是我再江苏天宇的第一个年头,在基层工作的这一年,我感受颇深:“只有学才知道”我刚来的时候我们的姜工让我计算工程量,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我感觉有点紧张也有点惊喜。通过我不断的请教终于完成了我第一份答卷,此后在四号楼主体施工过程中我分别计算了混凝土工程量,模板工程量,轻质隔墙,内墙抹灰以及外墙贴砖的工程量等。通过计算这些工程量大大提高我对图纸的阅读能力,也提高我的计算能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锻造自我是每个人必经的路,通过反思问题,我深刻意识到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其实就是自己,我们的行动有时就在闪念之间,向左向右就在于心态,选择积极上进还是选择散漫停滞都在于自己。选择前者,必将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选择后者,势必死气沉沉、意志薄弱。工作中缺乏热情,就会丧失斗志,人就没有动力前进,甚至与机遇擦肩而过,因为机遇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四)工作打算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对今后的工作,我给自己提出如下打算建筑类年终工作总结一是想从事预算,因为我对预算很感兴趣,也相信公司给我一次机会,如果给我机会我一定会尽心尽责的完成每一项任务。

二是自我解压,调整心态,创新求变。心态决定工作的好坏,所以在工作中要不断自我调适,把控积极乐观情绪的方向,时刻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天的工作和挑战。只有不断在思维上求创新,工作才能出亮点。

岁月无声,步履永恒。我迈过一道道坎走向明天,只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工作,我想我的明天定将更美好。

建筑工程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二本人毕业于建筑电气专业,___年_月至___年__月在重庆凯业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工作。在这近三年的工作中,一直从事电气专业技术工作及技术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主动地深入工程施工第一线,坚持谦虚、踏实、勤奋的工作准则,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广大职工、单位领导及建设单位的认可。现将近几年来从事的主要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深夜不断反思,对自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慢慢培养起了对电气工作的兴趣,从而全心投入到电气工作中。

一、在思想上.

刚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而是经常苦恼于工作的不顺心,总是认为在这里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天业的前两个月也曾经偷偷找过几份工作,可是结果并不乐观,社会很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那段时间长期处于矛盾选择的思想状态,我甚至连着好几天失眠,所以刚开始没有好好地认真对待这份工作,后来通过调整反思,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工作;但是,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我反省醒悟过来以后已经半年了,那时就想到了给自己留下了很多遗憾,遗憾的是没有把全部心思用在现在的工作上,失去了很多学习机会,在领导眼里也没有留下好影响。后半年至今,我时刻保持从头开始,转变原来的观念,从思想上彻底接受现实,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从心底做好电气工作,不管在电气哪个岗位都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只有在思想出发,才可以做好本职工作。

二、在学习上:

醒悟后的我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我都会去。除了上班车间组织的学习外,业余时间,我还在《中国电气网》、《中国电气维修网》和《中国电气技术》等相关电气维修网注册了用户,通过网络学习,毕竟网络上维修资料的比较先进及时的,更新的也快。因为,我明白,只有武装好自己的头脑,将来在工作中处理故障才可以游刃有余。我们化工行业生产连续性强,电气故障维修工作的时间长短很重要,所以只有过硬的技术保障才可以迅速解决故障,保障好车间供电设备,才可以力保生产正常平稳运行。

三、在工作上:

有时候,工作也需要心情。我一直坚持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从07年7月31日来到40万吨参加筹建工作,在筹建的时候,我一直参与的工作是临时电,因为参与筹建的化建公司很多,所以临时电的工作很琐碎,安全相当重要,我和周文学师傅也用心做好了每一项工作,没有让任何的电气事故发生过。有时候也参与放电缆,安装电气供电设备等等工作,虽然有时加班很累,但是苦中也有乐。因为忙碌起来的人,过的才会充实,再说自己也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有时候感觉很累,但是,当我闲下来,看到安装好的供电设备和安装的照明亮起来的时候,心中很有成就感,因为那是自己付出的得到了

回报,证明没有白干,有了实际的效果。建筑类年终工作总结电工是一个危险的职业,一切从事电气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作标准,所谓电工就要胆大心细,每处理一场事故都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工作负责人应按操纵规程规定办理工作许可、工作延期、工作终结手续。作为一位电工,安全永久是最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既是对自身安全负责,也是对工厂负责。要保证配电安全运行,万无一失,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对故障进行正确的判定,迅速的作出判断并对故障进行处理.这就要求每位电工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工作技能.还有不可忽视而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面对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的发挥技术水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正常的生产。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会继续的完善自己,在思想上更加增强安全意识和时刻学习观念;在技术上不断跟着师父和其他同事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在工作上端正工作态度,认认真真,严格要求自己,向公司的标兵方面奋斗。我深信我会做的更好。我会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其他领导、同事学习,争取在各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

建筑工程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三2016年7月,我选择了建筑这一行业,怀着对建筑行业的热爱,以及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又来到了__。

到__不觉已有一年的时间,然而初来乍到的情景却历历在目。2010年七月下旬经过事业部、分公司培训,对公司的概况、公司管理体制及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被分配到_,开始了在天_的项目生活。

初到_项目上,从工作和生活上都比较陌生。为响应公司以师带徒的号召,弘扬公司“以师带徒”优良传统以及加快青年人才的培养,帮助青年员工在岗位上尽快成长,项目部为我安排了一名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帮带师父。就这样开始了我在_的学习工作生活。

在师父的带领和悉心教导和领导关怀下以及通过自身的努力,使我在工作上有了本质性的进步和飞跃。记得刚到项目上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生活环境,陌生的工作。经过师父的口传身授,我渐渐的适应了现场的生活环境,工作上也逐渐的步入了轨道。刚开始主要进行的是识图和工程量计算方面的学习。识图的过程既是熟悉图纸和熟悉现场的过程,工程量计算则是熟悉施工方法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使我很快的学会了这两项内容。

工程量计算基本掌握后,又开始了物资需求计划编制工作,物资编制计划主要要求材料技术标准及规格要明确。材料进场时间与编制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要有所控制,计划编制宜尽量提前,以便为材料部门提供充足的采购时间。

通过参与和监理单位的现场工序验收,逐渐的积累了各个工序的相关规范标准,并与此同时积累了和甲方及监理单位的沟通经验。在工序验收及材料进场前,准备相应的工程报验资料。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和日常信息的收集和学习,使我的竣工资料编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现场施工管理方面由师父亲身讲解和自己观察提问,使我逐渐掌握的相关技能,并能很好的和分包及现场的施工人员和其他工作单位人员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处置部分现场施工和协调问题可以独立进行。

此外基本掌握了项目二次经营的若干内容,包括工程签证、技术核定、图纸洽商记录、材料批价等手续的办理。建筑类年终工作总结在各项技术工作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注重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工作过程中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原因和关键之处,并结合自己的分析结论,给出解决意见。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由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特殊要求,在积累技术经验和能力的同时,对安全和质量方面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学习,并参与项目上安全和质量方面的检查及文件的编制等方面的工作。对公司安全和质量体系的相关制度措施进行了深入学习和了解。

结合一年的工作过程,总结了自己目前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施工经验有限,施工过程中仍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不能独自解决,需要寻求师父和其他同事的帮助。对于跨专业内容,如通风工程工艺过程了解较少,对此部分工程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希望能够通过日后的学习来弥补。此外对于工程预算方面的内容接触不够多,目前还不能独立完成套价和报量工作。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8)

一、集团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及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提升,气电集团财务管理团队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财务管理理念、三大核心管理体系”。

(一)气电集团财务管理理念是以风险控制、创造价值为核心的集团化财务管理

气电集团财务管理团队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以风险管控为基础,以持续创新为手段,以激励机制为驱动,以创造价值为目标,以人才体系为保障,以专业服务为抓手,充分发挥集团化财务集中管理的规模优势与协同效应,为气电集团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公司提供助力。

在对财务管理理念的贯彻上,气电集团财务管理团队主要采用了“一个报告、两个统一、三个集中”的手段与措施,其中“一个报告”是指财务管理报告;“两个统一”是指统一预算管理、统一会计政策;“三个集中”是指集中资金管理、集中税务管理、集中保险管理。

(二)气电集团核心管理体系由财务内控制度体系、预算管理体系、资金管理体系三大体系组成

1.完善集团化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提升整体风险防范能力。按照将“制度化、流程化、科学化”的管理目标体现在配套的制度、流程中,做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原则,气电集团已建立了由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三个层级组成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其中“细则服从办法、办法服从制度”、“下属公司制度上级公司审批”、“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把内控活动列表与管理措施内化到制度中”的管理要求更增强了气电集团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强制性与统一性。

2.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向“预算引导型”财务管控模式转型。气电集团“预算先导型”财务管控模式的实施,强化了资源配置手段的组合运用,引导了资金理财、政府补贴及税收优惠等政策争取,并将预算管控措施渗透到各业务领域,通过优化资源船期安排,合理确定新增基础设施投产时间,使之与资源、市场相配套,实现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良性互动,最终形成集团合力。

3.强化风险与效益,打造资金集中管理体系。首先,气电集团建立了规范的投融资管理制度与流程。项目投融资须以项目可研为基础,防止无目的、不讲效益的投融资活动,并通过强化项目进程跟踪管理,制止、清理低效资产。其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所有收入资金均纳入到收入专用账户管理,所有支出资金均由支出账户对外进行支付,对外支付严格贯彻无预算不得动用资金原则。最后,气电集团分板块建立了高效运转的“资金池”管理模式。针对分公司,建立了日间资金上划、日末资金清零的高度集中的“资金池”管理模式;针对合营公司,在不改变各公司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以超额利益机制为驱动,采用委贷“资金池”的管理模式。资金池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气电集团整体风险管控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 。

二、创新型的财务管理实践已在气电集团结出果实

(一)制订气电集团特色的会计核算办法,奠定财务信息基石

气电集团在遵循国家企业会计准则及总公司会计办法的前提下,依托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由总部直接操作,制订出了一套具有气电集团业务特色、符合集团财务管控要求、水平高、执行力强的会计核算办法,为提高集团化的财务管理奠定了信息基石。

(二)创新财务管理思路,打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气电集团积极探索并建立了具有集团管控型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目前已成功完成了试点单位的建设与运营,未来通过进一步推广,将为近百家单位提供会计核算、报表出具、预算、资金、税务、保险等服务功能,对全集团财务风险控制、规范性管理和标准化对标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IT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为传统操作型的“财务共享中心”向创新管控型的“财务共享中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与保障。气电集团通过将预算系统、资金系统、核算系统的有机整合,打通了“预算、资金、核算”三位一体的财务全流程管控体系,避免了财务信息形成孤岛,向管控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三)创新“产贸融”结合的资金管理与运作模式,提升业务支持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

1.国际贸易融资理财业务综合收益稳步增长。气电集团依托国际贸易业务背景,结合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利率、两种汇率的差别走势,通过对多种金融产品进行无缝组合运用,自2009年底开始创造性地开展无风险、固定收益的贸易融资理财业务以来,截至2013年底,已创造性的开发并应用了近20种操作模式,涉及交易金额75亿美元,实现无本金资金运作收益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通过依托国际贸易流、资金流,进行无本金、无风险资金运作,创造超额资金收益,切实提高了气电集团进口LNG综合竞争优势,增加了LNG对外销售的价格调整空间。

2.发挥气电集团金融资源优势,支持销售资金回笼。在下游客户的资金回笼管理上,发挥集团总部金融资源优势,通过与银行进行“总对总”协调,深化应用“供应链融资产品”,既加快了销售资金回笼,降低了应收账款风险,节约了资金占用成本,又通过为下游客户提供低利率融资,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为双方未来进一步加强合作奠定基础,推进了气电集团“产贸融”的资金管理模式。

3.多方式多渠道筹措低成本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气电集团全年筹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13年银行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达到了400亿元。其中,在海油总公司领导下,成功在美国及欧洲同时进行13亿美元、5亿欧元发债,实现了总公司及气电集团首次海外发债,并开启了中国企业欧元债券发行的先河,将气电集团筹融资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三、培育精英、团结进取,打造一流财务管理团队

财务部是气电集团的“管家、参谋、诊所”,气电集团事业的高效、持续发展需要一支一流的财务管理团队。

1.财务部是一支政治觉悟高、思想作风正,不怕苦、不怕累的队伍。始终与国家政策、总公司决策保持一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每一名气电财务人的光荣使命。工作不挑肥拣瘦,工作时间高效运转,下班时间加班加点,每个气电财务人都在无怨无悔的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2.财务部是一支锐意改革、创新进取的队伍。不墨守常规,不崇尚懒政,深入研究企业财务内控机制,打破利益,简政放权,主动争取国家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创新资金运作模式。

3.财务部是一支业务水平精、素质能力强,注重学习的队伍。气电集团财务部现有员工35人,平均年龄31岁,硕士研究生18人,中级以上职称17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4人,注册税务师2人。作为国际化清洁能源公司,气电集团财务部不但注重加强财会人员专业化素质的提高,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每年定期派出财务人员到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交流、学习。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9)

五年前,集团让我在东北组建一个新公司,说是人参保健品产业预测在我国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从人参种植基地的选择、新产品的引进和班组的搭建一切还算顺利,就是销售总监的位置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记得是一个大风呼啸的夜晚,望着办公桌上堆满的人力资源部推荐上来的候选人资料和我亲自面试过的十来个人的笔试材料,心想今晚决定快刀斩乱麻地在这些人选中拔出一个,此时手机铃声响了,是我的一位好兄弟陈总的来电。他刚从美国回来,帮我带了些礼品,想约个时间见一次面。寒暄一阵后,我问他是否有合适的销售高管人选,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脱口而出:“有,真有。”并问道: “电影亮剑你看过吗?”我说:“看过啊。”“喜不喜欢李云龙?”“老兄,谈点正事吧!我都急死了,哪有心情和你讨论电影中的某个人物”我有点耐不住了。于是,陈总一五一十地给我介绍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朱华。

这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一个生活版本中的李云龙(电影《亮剑》主角)。在他的人生辞典里找不到“圆滑”、“婉转”。血气方刚的个性使他看不起阿臾奉承,他可以为真理下跪而绝不屈服权势。这种德性终于让他付出了——不得不离开年薪60万元岗位的——代价。

一位销售总监就这样被新来的总裁架空了。从一名普通销售员到销售经理到销售总监,他为此苦战了十个年头,十年来的荣耀被一次会议上的顶撞总裁而撕得粉碎。他下岗了。

第三天我就面试了这位朱华。1.7米个头理着一个平顶发型的他,有着浓烈的北方爷们的气质。高嗓门、重语气、说到激动时眼珠都会“弹出”、挺着腰板的坐姿浑然让你联想不到他是一位南方人,一位江西老表。

下岗不到一个月的他,就这样神使鬼差的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年薪是以前的一倍。说真的,我都有点妒忌他的运气。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脸喜气的他犹如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充满着一股激情,“剪切”从前的资料、“复制”曾经的经验、梳理终端渠道、拜访老客户-----,一上手工作就相当的有起色。我似乎看见了一艘崭新的“航空母舰”正在渐渐地下水,准备驶向大洋彼岸。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昨天还乐滋滋地给陈总打了一个电话,感谢他的推荐。今天一上班,朱华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说他的妻子被查出患了肺癌,据医生说可能还是相当的严重,让我赶紧回家。

2012年8月19日,他乘坐东航的班机于11点10分离开了黑河,四个月的“空降兵”生活也随之划上了句号。

我亲自送他去了机场,在检票口我道了声“兄弟保重!”,就快步地离开了,没敢回头多看他一眼,没敢把脚步放慢一点,尽管脚步很沉重。我不想让他有更多的牵挂。

回到车上我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从车镜里我无意地看到了自己的脸和两鬓,脸肖尖了,两鬓变白了,由衷地自叹道“啊,老了!”。刚想闭目养神休息一会再上路,手机的短信进来了,来自朱华。

王总大哥:

缘分是人生旅途一道可逾越的风景!您对小华那份纯粹的爱护,终身感动,您对小华多方面的言传身教,终身受有!无兄弟不江湖,得遇您,是小华造化的天誉!要大哥一如既往关注小华,关注小华游弋江湖的每个动态!别了!大哥多保重!

四个月来我俩从公司战略讨论到战术,从公司的今天畅想到公司的明天,从老婆谈到儿子,甚至也聊了不少各自的私生活,真是无话不谈。一种空守“洞房”的寂寞感此刻油然而生。车缓缓地开出了机场,向着没有目的地的郊外驶去。

这个故事,原本到此应该结束了。是缘分认识了朱华,又是缘分将他从我的身边拉了回去。一切随缘吧!地缘,将高山的流水刻成了条条江河,你一定要刻意地去改变它的流向,最终会受到自然界报复。

谁知一个月以后的一个电话,将这个故事的结尾彻底地改变了,朱华的运气显然还在延伸着。

那天离开我在机场的候机楼里,朱华遇到了原公司的董事长,得知原来架空他的总裁已经被解聘。并直截了当地问了他,现在的薪水和在新公司干的愉快吗?没聊上几句,催董事长蹬机的广播响起了,告别时董事长真诚地对他说;“回来吧!我正需要一个助理。”

朱华回到了妻子的身边,用心照料着妻子,耐心等待着妻子手术的那天快快地到来。

度日如年的他在一个月后终于等来了妻子手术的日子。妻子手术切片结果显示为良性肿瘤。

破涕为笑的他在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说:“也许老天爷认为咱两的缘分还没有尽,我们又可以在一起了。”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10)

    2001年初春,中国能源网最受关注的信息是 “中国海洋石油(883)2月27日在纽约挂牌,上市定价15.4美元,收市涨到16.12美元;2月28日在香港,股价由挂牌时的5.95港元涨至收市时的7.00港元,涨幅达16%”。此后,关于中海油的情况一直是最受本网关注的信息。在世人的注视下,中海油步步为营,胆识过人,日见成为中国能源行业最为亮丽明星企业,成为许多国企发展的榜样。

    2006年初春,一些关于中海油的信息再度成为焦点,出资人民币3.88亿元,中海油正式收购上海星城石油有限公司83.2%的股份,一举控制了上海星城在上海市区和郊区的20家加油站、26家公司、一座1.66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库,打响了中海油全面进军零售市场的第一枪。中海油在这短短的5年中,从一个仅仅从事国内沿海石油勘探开发的专业化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生产链完整,实力雄厚和富有竞争精神的跨国公司,成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引以为骄傲的企业。

    当我们深入分析中海油成功原因时,我们清晰看到中海油的企业文化在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中海油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公司,企业思维模式与大多国有大型企业非常不同,是一个非常注重实干和追求实际效果的团队。在与中海油各级干部的交流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没有国有大企业的盛气,总是彬彬有礼,更加注重倾听和学习。但是,中海油并没有因为国际化而失去传统,中国石油人从我们的军队继承了一种敢打敢拼,无畏艰难和勇克强敌的光荣传统。过去,这种精神曾经使中国摆脱了石油瓶颈的束缚;今天,它又使中国的石油企业勇敢的“走出去”,融入全球化的洪流之中——这就是著名的小说《亮剑》所推崇的“亮剑”精神。中海油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且发扬光大了它,给更多的中国企业做出了典范。

    2005年6月22日晚11点15分,中海油董事会决定出价185亿美元并购尤尼科公司,在国内一些人的质疑和美国一些人反对声中,毫不犹豫地发出收购要约,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勇敢地亮出自己的剑。尽管对手最终不得不依靠令人不齿的手段得手,但中海油的价值却被全世界的投资者更为看好,股票一路飙生,从6月22日的230亿美元上升到8月2日放弃要约的311亿,市值增加了35%。中海油竟然能将成功与失败都化为了真金白银收入囊中,这种远见卓识不得不让世人佩服。中海油的“亮剑”,使全世界更加正视中国的崛起,更加理性的看待中国的能源需求。

    中央电视台将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殊荣献给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总经理傅成玉。cctv的人物点评这样描述;“他指挥了中国企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资本并购;他鼎力承担开发能源的责任,他将输油管直接接进了中国经济快速运转的发动机。相比他数不清的成功,他的勇气更增加我们的敬意”。叱咤风云的傅总不但博得了中国人的喝彩,也出人意料地赢得了美国人的尊敬。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2005年14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榜单上,傅成玉名列其中,《时代》的评价:“他过人的胆识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中国在全球经济领域雄心勃勃的计划将越来越令人难以抗拒。”

    中海油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因而,人们倍加关注中海油的发展动向,尤其是媒体。我们总是接到国内外记者朋友的电话,大家探讨中海油下一步的举动,人们对于中海油的关心,恰恰说明大家对中海油的认同。

    不久前,我有幸陪同长期支持关心中海油发展的新华社高级研究员、著名记者杨元华走访了中海油的一些单位,他也是本网资深顾问。在此期间我们认真讨论了对中海油发展的看法,希望从我们的层面提出一些建议,本想直接投书傅总,但恰好《

    向蓝色延伸——中海油是一个蔚蓝色的企业,在蓝色的海天之间开发能源,特别注重开发和引进被称之为“蓝色能源”的天然气。21世纪被认为是天然气的世纪,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天然气是清洁高效的能源,同时也是一种昂贵的能源,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倪维斗院士将天然气比作“巴黎香水”,巴黎香水就要精品精用,不能当自来水用。

    目前,天然气作为一种与煤炭竞争的燃料进入中国市场,使其失去了作为优质能源的价值,市场的价格承受能力大受影响,直接威胁了资源的保障,也影响了经营者的收益,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压力。如果我们将天然气作为发电燃料与燃煤火电竞价,新建燃煤电厂的供电能耗已达273克/千瓦时,既便煤价达到600元/吨,燃料成本也仅0.164元/千瓦时。而采用燃气—蒸气联合循环的发电厂理论效率可以达到58%,而实际上因为受到环境温度和起停调峰的影响,效率很少超过50%,发1千瓦时电需要0.2立方米天然气。目前国际市场一些lng项目的价格已经达到7美元/百万btu,折合1.9元/立方米,这意味着采用这种燃料发电,每千瓦时的燃料成本将接近0.4元,完全无法与煤竞价。

    去年11月我去纽约参加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年会,发现正当各国发电公司在为天然气价格暴涨而叫苦不迭时,分布式能源却发展的红红火火。在西北欧、日本和美国,分布式能源正在代替传统的大电网、大电厂、大系统模式,通过用户端的热电冷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将输送损耗将致最低,将能源转换效率不断提高。参加会议的伦敦副市长表示该市将依靠大力发展分布式热电冷联产和可再生能源来解决2012年奥运会的能源需求。去年12月,芬兰瓦西兰公司在京介绍,该公司在丹麦建设的ringkøbing热电站发电效率为43.77%,供热效率为52.53%,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达96.3%,而电厂规模仅为8兆瓦。如果北京的一家酒店或商场采用这一技术,利用每立方米天然气可以节约电费4.3元,同时利用发电余热还可节约燃气0.66立方米,价格承受能力可以提高到3~3.5元/立方米。

    在全球化的今天,能源安全取决于能源价格的承受能力,而价格承受能力取决于终端能效利用水平,而利用效率又取决于正确的技术导向。分布式能源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价格承受能力,而且可以优化用气结构,从而提高供气企业的设备利用效率,实现供需双赢。最终形成一个市场的“低谷效应”,吸引全球的资源流向中国。在沿海建设多座lng接受站的中海油有必要特别关注这一技术的发展趋势,鼓励、支持、帮助用户采用正确的天然气利用技术,合理使用天然气,尽力提高终端能效。所以,中海油在蓝色方向的延伸不能仅仅停留在城市门站,应该积极向终端延伸。参与或组织分布式能源公司或能源服务公司(esco),积极影响国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扶持和支持这一行业的发展,“放水养鱼”,推动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

    向绿色延伸——纵观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在积极勘探开发传统能源的同时,不应忽略建设没有温室气体排放的“绿色中海油”。中海油是一个社会主义

    据初步估算,我国陆上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2.53亿千瓦,而海上高达7.5亿千瓦。海上风电场利用效率大大高于陆地风电场,无需征用土地和建设道路,没有紊流和风切变问题,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的重点。目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仅为76.4万千瓦,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规划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市场机遇巨大。

    中海油的基地分布在沿海,是国内少数几个具有海洋施工能力的企业,并控制了大量大陆架浅海资源。我们知道中海油已经有所部署,一些部门已开展调研,并咨询了本网。自今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之后,国家颁布诸多推进风电的优惠措施,对发展发电产业创造了一定的有利的环境。虽然某些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但积极推动风电发展初衷是明确的。我们认为中海油应该大张旗鼓地进入海上风电领域,能否在短期形成发电规模并不重要,关键是声势和决心。近来,我国许多大型能源企业纷纷进军可再生能源,对未来发展进行布局。中海油应该捷足先登,一方面是积极迎合全世界高度重视全球变暖问题和国内关注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对于中海油未来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圈占新的疆域。中海油不仅可以在海上风电建设上大显身手,而且可以管理运行海上风电项目,甚至在陆上大力发展风电积累经验。

电气公司年终总结篇(11)

    2001年初春,中国能源网最受关注的信息是 “中国海洋石油(883)2月27日在纽约挂牌,上市定价15.4美元,收市涨到16.12美元;2月28日在香港,股价由挂牌时的5.95港元涨至收市时的7.00港元,涨幅达16%”。此后,关于中海油的情况一直是最受本网关注的信息。在世人的注视下,中海油步步为营,胆识过人,日见成为中国能源行业最为亮丽明星 企业 ,成为许多国企发展的榜样。

    2006年初春,一些关于中海油的信息再度成为焦点,出资人民币3.88亿元,中海油正式收购上海星城石油有限公司83.2%的股份,一举控制了上海星城在上海市区和郊区的20家加油站、26家公司、一座1.66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库,打响了中海油全面进军零售市场的第一枪。中海油在这短短的5年中,从一个仅仅从事国内沿海石油勘探开发的专业化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生产链完整,实力雄厚和富有竞争精神的跨国公司,成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引以为骄傲的企业。

    当我们深入 分析 中海油成功原因时,我们清晰看到中海油的企业文化在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中海油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公司,企业思维模式与大多国有大型企业非常不同,是一个非常注重实干和追求实际效果的团队。在与中海油各级干部的交流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没有国有大企业的盛气,总是彬彬有礼,更加注重倾听和 学习 。但是,中海油并没有因为国际化而失去传统,中国石油人从我们的军队继承了一种敢打敢拼,无畏艰难和勇克强敌的光荣传统。过去,这种精神曾经使中国摆脱了石油瓶颈的束缚;今天,它又使中国的石油企业勇敢的“走出去”,融入全球化的洪流之中——这就是著名的小说《亮剑》所推崇的“亮剑”精神。中海油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且发扬光大了它,给更多的中国企业做出了典范。

    2005年6月22日晚11点15分,中海油董事会决定出价185亿美元并购尤尼科公司,在国内一些人的质疑和美国一些人反对声中,毫不犹豫地发出收购要约,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勇敢地亮出自己的剑。尽管对手最终不得不依靠令人不齿的手段得手,但中海油的价值却被全世界的投资者更为看好,股票一路飙生,从6月22日的230亿美元上升到8月2日放弃要约的311亿,市值增加了35%。中海油竟然能将成功与失败都化为了真金白银收入囊中,这种远见卓识不得不让世人佩服。中海油的“亮剑”,使全世界更加正视中国的崛起,更加理性的看待中国的能源需求。

    中央电视台将2005cctv中国 经济 年度人物的殊荣献给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总经理傅成玉。cctv的人物点评这样描述;“他指挥了中国企业 历史 上最大的一次资本并购;他鼎力承担开发能源的责任,他将输油管直接接进了中国经济快速运转的发动机。相比他数不清的成功,他的勇气更增加我们的敬意”。叱咤风云的傅总不但博得了中国人的喝彩,也出人意料地赢得了美国人的尊敬。美国《 时代 》周刊评出的2005年14位世界最有 影响 力人物榜单上,傅成玉名列其中,《时代》的评价:“他过人的胆识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中国在全球经济领域雄心勃勃的计划将越来越令人难以抗拒。”

    中海油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因而,人们倍加关注中海油的发展动向,尤其是媒体。我们总是接到国内外记者朋友的电话,大家探讨中海油下一步的举动,人们对于中海油的关心,恰恰说明大家对中海油的认同。

    不久前,我有幸陪同长期支持关心中海油 发展 的新华社高级 研究 员、著名记者杨元华走访了中海油的一些单位,他也是本网资深顾问。在此期间我们认真讨论了对中海油发展的看法,希望从我们的层面提出一些建议,本想直接投书傅总,但恰好《

    向蓝色延伸——中海油是一个蔚蓝色的 企业 ,在蓝色的海天之间开发能源,特别注重开发和引进被称之为“蓝色能源”的天然气。21世纪被认为是天然气的世纪,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天然气是清洁高效的能源,同时也是一种昂贵的能源,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倪维斗院士将天然气比作“巴黎香水”,巴黎香水就要精品精用,不能当自来水用。

    目前 ,天然气作为一种与煤炭竞争的燃料进入中国市场,使其失去了作为优质能源的价值,市场的价格承受能力大受 影响 ,直接威胁了资源的保障,也影响了经营者的收益,增加了消费者的 经济 压力。如果我们将天然气作为发电燃料与燃煤火电竞价,新建燃煤电厂的供电能耗已达273克/千瓦时,既便煤价达到600元/吨,燃料成本也仅0.164元/千瓦时。而采用燃气—蒸气联合循环的发电厂 理论 效率可以达到58%,而实际上因为受到环境温度和起停调峰的影响,效率很少超过50%,发1千瓦时电需要0.2立方米天然气。目前国际市场一些lng项目的价格已经达到7美元/百万btu,折合1.9元/立方米,这意味着采用这种燃料发电,每千瓦时的燃料成本将接近0.4元,完全无法与煤竞价。

    去年11月我去纽约参加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年会,发现正当各国发电公司在为天然气价格暴涨而叫苦不迭时,分布式能源却发展的红红火火。在西北欧、日本和美国,分布式能源正在代替传统的大电网、大电厂、大系统模式,通过用户端的热电冷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将输送损耗将致最低,将能源转换效率不断提高。参加会议的伦敦副市长表示该市将依靠大力发展分布式热电冷联产和可再生能源来解决2012年奥运会的能源需求。去年12月,芬兰瓦西兰公司在京介绍,该公司在丹麦建设的ringkøbing热电站发电效率为43.77%,供热效率为52.53%,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达96.3%,而电厂规模仅为8兆瓦。如果北京的一家酒店或商场采用这一技术,利用每立方米天然气可以节约电费4.3元,同时利用发电余热还可节约燃气0.66立方米,价格承受能力可以提高到3~3.5元/立方米。

    在全球化的今天,能源安全取决于能源价格的承受能力,而价格承受能力取决于终端能效利用水平,而利用效率又取决于正确的技术导向。分布式能源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价格承受能力,而且可以优化用气结构,从而提高供气企业的设备利用效率,实现供需双赢。最终形成一个市场的“低谷效应”,吸引全球的资源流向中国。在沿海建设多座lng接受站的中海油有必要特别关注这一技术的发展趋势,鼓励、支持、帮助用户采用正确的天然气利用技术,合理使用天然气,尽力提高终端能效。所以,中海油在蓝色方向的延伸不能仅仅停留在城市门站,应该积极向终端延伸。参与或组织分布式能源公司或能源服务公司(esco),积极影响国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扶持和支持这一行业的发展,“放水养鱼”,推动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

    向绿色延伸——纵观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在积极勘探开发传统能源的同时,不应忽略建设没有温室气体排放的“绿色中海油”。中海油是一个 社会 主义

    据初步估算,我国陆上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2.53亿千瓦,而海上高达7.5亿千瓦。海上风电场利用效率大大高于陆地风电场,无需征用土地和建设道路,没有紊流和风切变 问题 ,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能源 发展 的重点。 目前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仅为76.4万千瓦,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规划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市场机遇巨大。

    中海油的基地分布在沿海,是国内少数几个具有海洋施工能力的 企业 ,并控制了大量大陆架浅海资源。我们知道中海油已经有所部署,一些部门已开展调研,并咨询了本网。自今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之后,国家颁布诸多推进风电的优惠措施,对发展发电产业创造了一定的有利的环境。虽然某些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但积极推动风电发展初衷是明确的。我们认为中海油应该大张旗鼓地进入海上风电领域,能否在短期形成发电规模并不重要,关键是声势和决心。近来,我国许多大型能源企业纷纷进军可再生能源,对未来发展进行布局。中海油应该捷足先登,一方面是积极迎合全世界高度重视全球变暖问题和国内关注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对于中海油未来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圈占新的疆域。中海油不仅可以在海上风电建设上大显身手,而且可以管理运行海上风电项目,甚至在陆上大力发展风电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