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1:21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Key words: instructional design;teaching object;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04-01

0 引言

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背景下,为了培养和提高学员满足某一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优化教学设计是首要工作。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课程特点和学员情况,科学筹划和安排教学活动,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士官(中专)层次航材管理专业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对航材专业的后续课程和培养学员的航材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课程实施前,学员主要学习思想政治课、科学文化课和军事基础课。本课程实施后,学员将学习任职岗位课程,即专业课程,因此,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起着由基础教育向岗位教育的过渡衔接的作用。本课程计划学时数为60学时,授课对象是航空器材管理专业士官(中专)层次学员。

2 《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前期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未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学员情况差异性较大 从近三期学员情况来看,差异性主要体现在:①学历差异。从学历上看,高中毕业的学员约占学员总数的60%以上,中专和初中毕业的学员约占40%,学历方面存在差异。②工作经验差异。虽然所有学员入学前均来自海军航空兵部队,都有部队工作经验。但是只有大概1/4的学员在航材部门工作过,有航材管理工作经验,比较熟悉航材专业,其余3/4的学员均无航材工作经验,且多数来自不同部门,来源广泛。③身份差异。学员中既有士兵,又有士官,大约各占一半,两种身份的差异也使得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方面产生差异。

2.2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从前期教学来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知识体系仍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内容体系类似管理学基础,具有明显的学历教育的特征,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与航材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没有以形成岗位任职能力和培养航材管理工程专业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做到“学员任职岗位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不能满足航材工作岗位的任职需求。主要表现在管理概念、理论、原理、职能的内容较多,而管理方法的内容较少;理论性内容较多而实践性内容较少。

2.3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由于本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所以过去多数内容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满堂灌的特点:以教员为中心,学员只是简单的授课对象;强调教员的“讲”而忽视学员“听”的效果;以教员的“教”为主体,学员的参与性差,课堂讨论、师生互动较少。总之,对于如何调动学员的积极性,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现教与学双向交流、教学相长做的不够到位。要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必须对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

3 优化《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

3.1 根据学员特点合理分组 任职教育是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1]。鉴于学员学历、工作经验、身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施训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学员特点,合理分组,每一组中既有士官又有士兵,既有高中学历的又有初中学历的,并且安排一名做过航材工作的。这样,在学习教学内容时,学历高的、工作经验丰富的学员对小组中其他学员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通过互相交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特别是管理方法模块的内容,充分发挥有航材工作经验学员的积极作用,通过他们的帮助,使其他学员更好更快的理解和掌握管理方法在航材工作中的应用。

3.2 优化加工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根据新《海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航材专业任职岗位需求将教学内容分以下三个模块组织:①“管理的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管理的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的原理等内容。此模块主要让学员明确什么是管理、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理论及原理对日后工作的指导意义。讲解时强调管理理论对航材工作的指导作用,突出管理理论及原理在部队的应用,做到为航材工作服务,为部队实际服务。② “行为管理”模块,包括个体因素与管理、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及激励理论等内容。此模块主要研究人的行为,通过学习使学员明确个体行为的基本因素,学会如何在日后工作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管理效益。③在“航材管理基本方法”模块,包括计划管理、标准化管理、质量管理、使用管理等内容。此模块主要介绍航材工作中常用的基本的管理方法,结合部队实际的航材工作案例进行解释,让学员既掌握各方法,又学会在航材工作中运用各方法,并为后续任职岗位课打好基础。

3.3 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核心的作用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服务,教学方法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2]。本课程既有管理理论内容,也有管理方法内容,为了使学员既能理解理论、掌握方法,又能运用理论和方法指导航材工作,具备一定的航材管理能力,就需要以能力为本,丰富教学方法并灵活应用。①从“课程介绍”入手。由于学员不了解本课程基本情况,特别是75%的学员对航材工作知之甚少,所以先进行课程介绍,明确指出学习后需达到的目标,避免他们对所学内容及未来工作仅停留在“想象”阶段。②结合部队实例。针对学员基础较弱的特点,选取典型实例,结合部队实际的航材工作案例。例如,在讲授“管理理论”时,考虑理论的抽象性,不为讲理论而讲理论,而是让学员结合工作和自身情况去理解,如“你喜欢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你认为在军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等。③充分实施互动式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加强互动,“教”“学”相长。做到学员“思”与教员“教”相同步,学员“问”与教员“启”相一致,实现“教”为“学”服务,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特点;改革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character;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40-02

0引言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岗位指向性、培训目标的实践性及教学内容的适时性等特点。因此,任职教育要确保人才质量满足部队岗位任职需要,就必须紧紧围绕实践性要求,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使其能经得起部队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实战的考验[1]。《航材仓储管理》是航空器材管理专业为士官学员设置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以提高航材仓储保管能力为根本,强化理论基础,突出实践应用,根据部队不同类型航材仓库的需要,结合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体现学员主体地位,提高仓库管理素养。该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对于理论问题要讲,对于实践问题要练,理论与实践必须有机结合。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岗位任职需求,采取必要的部队现地教学,故实践教学是实现该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

1实践教学的重要性[2][3]

任职教育对象培养的显著特点是实际操作能力的形成,而实践教学的本质就是置教学于实践活动之中,使学员学以致用,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与岗位实践的无缝对接,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就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

1.1 实践教学可以突出学员主体地位,充当活动主角学员的主体地位是指学员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员、教材以及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员的“学”服务。实践教学实际就是要强化学员对教学的主动参与和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把握。教员要让学员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使学员获得更多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机会,让他们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1.2 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学员学习的过程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从总体上讲不是始自于“实践”,而是从“认识”开始。理论知识本身都是抽象的,而学习过程很难从实践开始,由于没有切身的感受,学员学习时就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有时只能靠死记硬背,故而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习中的实践活动,以便给学员提供更多的思维材料和更多的感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员的兴趣,巩固和深化学员对理论的理解。

1.3 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创新精神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自我的建构;没有实践,就不会有创造的发生;没有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通过实践教学,学员可以把课堂上的专业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对学员的认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经过不断的技能操作和实做训练,可以引导学员更好地去发现、理解和掌握规律,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促进学员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引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实践教学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教学效果,突出学员主体地位,促进学员巩固知识,培养学员创造才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早期《航材仓储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充分体现任职教育不仅要求学员具备足够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生成一定的岗位任职能力。而原来的学历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仍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员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全,学时较少,很难达到任职教育的最终目的。

2.2 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太合理由于原来培养的大专学员是航材助理员,属于干部层面,因此实践教学更多的偏重于宏观上的管理;而现在培养的士官学员毕业后第一任职岗位是航材保管员,故而实践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微观上的操作。

2.3 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相对滞后《航材仓储管理》作为航材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的实践教学条件从硬件上来讲,应当有模拟仓库以及实习场地等。但是原来实验室的建设远远落后于部队装备的发展,小小的实验室里只有老旧或淘汰飞机的部分器材,远不能适应当前任职教育的需要。

3《航材仓储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改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 F222

1 航材消耗统计在航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按照航材管理的特点和惯例,器材大致分为二大类:周转件、消耗件。

(1)周转件:是指价值较高、经修复可重复使用的部件,报废率接近0,此类器材一般以序号进行跟踪记录。

(2)消耗件:是指发生故障或拆换后就要报废的零件,价值较低,消耗较大,不可修理或修理不经济。此类器材一般以批次进行跟踪管理。比如:标准件螺钉。对于此类器材的计划,应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掌握其规律,设置重订货周期,安全库存点以保证飞机需要和降低库存占用资金。消耗件则又可细分为:器材包、标准件、一般消耗件、金属原材料、非金属原材料、油料、化工品、可修易损件等。

航材的统计工作,尤其是消耗件的统计工作,是对航空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航空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航材计划工作是航材管理的中心环节,计划人员控制着全部库存费用和向生产部门提供服务之间的平衡,在航材部门起着龙头作用。因此,要做好航材管理工作,首要是做好航材计划管理,而这都离不开对航材的统计工作。统计工作为企业管理的各环节提供信息,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提出加强航材统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持最佳库存(可获得性)控制,向通用航空部门提供可靠的产品。

2 航材消耗统计工作的目标分析

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目前大多数公司的统计还是为上级部门服务为主,仅在于报表数据的搜集并进行简单的加减和汇总。统计工作习惯于简单的数字说明而缺少系统的深层分析,习惯于确定性分析而缺少对不确定性的分析,满足于做总结而缺少有参考价值、有远见的建议,这些都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对统计的需求。航材管理的实质即对器材的管理,计划和控制则是有效实施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往的航空公司的运作模式大都是通过生产部门提交的需求量来完成航材的计划管理,在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航空公司就不得不需要建立庞大的库存储备来保障航材的持续供应。尤其是在机型种类较多,备件的通用性较低的情况下,库存资金的占用就会更多。

因此要加强航材的计划统计工作,这是航材供应链的首要环节,比如预计购买某类机型或者出售某类机型以及针对某类机型的改装计划等,或某些特定参数,比如飞行小时控制、送修周期等,事先做出未来器材需求的分析评估、规划和安排,可归纳为集团订货计划和集团各基地布局计划;控制是相对应计划而言的,对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偏离情况予以及时调整和修正的过程,比如:集团内部的器材调拨。在这项系统工程中,计划与控制工作贯穿航材管理的全过程。

按照消耗件、周转件的特性,可以分别制订不同的统计工作目标:

(1)对于消耗件器材,有必要进行一次性采购或集中采购等方案解决对器材的特殊需求。

(2)对于周转件造成的备件紧张,应通过催修、交换、紧急求援、内部调配和租赁等方式解决临时性紧张状况,以避免不必要的航材订货。

(3)属于特殊原因造成的库存、周转紧张,应该制订特殊的计划控制方案。

3 在航空企业管理中如何加强统计工作

(1)建立统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各种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即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企业统计的信息质量应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对统计的需求,统计信息的质量包括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就要求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部门的信息。航材统计部门应对历来航材实际消耗情况进行认真统计分析,统计出1年、2年、3年内各耗材的更换次数,制订出常消耗器材的清单,并根据生产任务、飞机数量、平均非例行拆换时间间隔、时控件的大修间隔、器材的实际库存总量、器材的送修周期及器材的重要级别等数据,利用数学公式,规范专用计算表格,计算出需要补充的器材数量或向外调剂出售的数据。在订购前期,做好分析工作,确定何时订购、何时送修、何时交付的因素。同时做好季度、年度订货计划和临时订货计划,以保持最佳的库存控制。

(2)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

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使统计资料实现为企业经营管理所用与为统计部门所用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在航材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指标是航材保证率这个指标。

航材保证率是通过实际发料次数与计划领用次数之比计算出来的,即每一百件航材需求中应有多少马上能得到满足,可接受的缺货率是多少。航材保证率与航材库存资金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建议将航材的正常保证率定在92%左右。航材部门可以通过了解最低设备清单许可来赢得时间,加上AOG订货、抢修、租赁、各分院、航站间的互助件及保障协议等多种方法使实际保证率稳定在97%―98%左右,以确保飞机正常运营。

(3)做好库存的统计分析工作。

统计核算人员在每月或每个季度都要统计库存量的周转次数及天数,分析航材的平均周转速度。计划人员则可以根据以上数据掌握航材存储的平均时间,并通过与以前周期数据的比较,来体现个人的工作成效。由于无用航材及3年未消耗器材即不流转件要增加额外的利息和存储费用,对库存效率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对器材使用性能的影响。计划人员要认真分析器材的状况和重要性,采取原则上推销此类器材或与原制造厂签定回购协议或将器材卖给经纪人(价格不能少于原价的75%),来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或与其他航空公司建立共享联合管理体系

(4)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首先,合理定位是企业统计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要转变工作职能,通过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挥统计信息资源优势,努力把统计方法运用到航材保障、财务分析和企业管理、决策上,使统计信息与其他信息融合在一起,开展综合或专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才能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及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第三,要做好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要有针对性,企业从下到上管理分多种层次,工作性质和职能不同,因此对统计分析的需要也各不相同。统计分析要有时效性,信息的价值既决定它的内容也决定它提供的时间,反馈速度越快时间愈早,价值越大,反之将失去其价值。统计分析要有超前意识,对领导即将要抓的工作要主动地提供超前服务,力争到在领导决策之前。统计分析要有科学性,统计分析采用的数字要准确,要真实,有科学性。总之,统计分析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有分析、有建议、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

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统计人员务必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创新,多出成果。与此同时,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学习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统计受重视,将水到渠成,必将使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4)

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背景下,为了培养和提高http://学员满足某一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优化教学设计是首要工作。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课程特点和学员情况,科学筹划和安排教学活动,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士官(中专)层次航材管理专业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对航材专业的后续课程和培养学员的航材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课程实施前,学员主要学习思想政治课、科学文化课和军事基础课。本课程实施后,学员将学习任职岗位课程,即专业课程,因此,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起着由基础教育向岗位教育的过渡衔接的作用。本课程计划学时数为60学时,授课对象是航空器材管理专业士官(中专)层次学员。/

2 《航材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前期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未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学员情况差异性较大 从近三期学员情况来看,差异性主要体现在:①学历差异。从学历上看,高中毕业的学员约占学员总数的60%以上,中专和初中毕业的学员约占40%,学历方面存在差异。②工作经验差异。虽然所有学员入学前均来自海军航空兵部队,都有部队工作经验。但是只有大概1/4的学员在航材部门工作过,有航材管理工作经验,比较熟悉航材专业,其余3/4的学员均无航材工作经验,且多数来自不同部门,来源广泛。③身份差异。学员中既有士兵,又有士官,大约各占一半,两种身份的差异也使得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方面产生差异。

2.2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从前期教学来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知识体系仍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内容体系类似管理学基础,具有明显的学历教育的特征,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与航材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没有以形成岗位任职能力和培养航材管理工程专业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做到“学员任职岗位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不能满足航材工作岗位的任职需求。主要表现在管理概念、理论、原理、职能的内容较多,而管理方法的内容较少;理论性内容较多而实践性内容较少。/

2.3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由于本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所以过去多数内容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满堂灌的特点:以教员为中心,学员只是简单的授课对象;强调教员的“讲”而忽视学员“听”的效果;以教员的“教”为主体,学员的参与性差,课堂讨论、师生互动较少。总之,对于如何调动学员的积极性,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现教与学双向交流、教学相长做的不够到位。要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必须对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5)

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化,是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内容中,使学员在实践教学中学到的并不是支离破碎的东西,而是岗位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完整的、系统的能力和素质。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组训、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创新系统综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关键因素。航材管理专业培养的生长干部任职岗位是航材助理员,经过对任职岗位的深入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最终确定以“三个模块、三种类型”作为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主体内容。“三个模块”包括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三种类型”主要是指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种类型的课程。

1 构建原则及模块重组

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理论内容的更新愈来愈快,实践教学的内容既要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又要突出岗位任职需求的特点。

1.1 构建原则

首先,由于任职教育是以岗位合格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以“能力本位”来组织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必须符合部队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使学员的职业素养、任职能力等得到提高,为上岗任职做好充分准备。因此,任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采取“能力层次划分法”。其次,要搞好与专业理论课程的衔接,因为实践教学活动客观需要理论课程的支撑,只有把必要的专业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才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重视与专业理论课程的衔接是尊重任职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第三,要坚持理论实用、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必须的专业理论课程。不追求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理论阐述,立足于解决“在工作岗位中应该怎么做”与“怎样做得更好”等问题,使专业理论课紧紧围绕实践教学展开。

基于上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原则,我们把实践教学内容仔细筛选和归类,淘汰陈旧老化的实践内容,增加实验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同时将实践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分散到系统地加以科学地重组,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划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三种不同的模块,即“三个模块”。

1.2 实践教学模块

1.2.1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是指学员胜任航材助理员所必需的基本技术和能力,是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从事岗位工作所必须的基础性技能。基本技能训练着重训练学员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航材管理专业生长干部学员,其基本技能训练应包括飞机器材识别与保管能力训练、发动机器材识别与保管能力训练、机载设备器材识别与保管能力训练、通用物资器材识别与保管能力训练等。

1.2.2 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是指学员胜任航材助理员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员常用的技术技能,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如航材管理专业生长干部学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航材筹措能力训练、航材管理能力训练、航材供应能力训练、器材封存能力训练、仓库防霉能力训练等等。

1.2.3 综合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是指学员胜任航材助理员所必需的综合经验和创新技能,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胜任岗位任职所需的全部内容。综合技能训练阶段是以培养学员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为目的,以模拟部队工作环境为背景,着重培养学员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下,训练学员应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航材管理专业生长干部学员的综合技能训练包括部队实习、综合演练、组训技能强化训练和第二军事学位论文等。通过航材管理

业多个综合演练科目的学习,可以将学员自认为分散的、孤立的专业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融合成统一的整体。

通过“三个模块”技能训练科目的教学实施,学员从基本操作开始,经过基本能力的培养、基本技能的训练、专业动手能力的实践、专业操作技巧练习,最终形成较强的综合实践技能。

2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内容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大模块构建,课程内容与能力模块一一对应,分别设置了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技能课程,即“三种类型”,其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化、组合型的特点,其进度安排具有单科独进、逐步进阶的特点。

2.1 基本技能课程

基本技能课程是完成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以及从事航材助理员工作所必须的任职基础课程。此部分课程安排在学制前期,如《航空机械器材》和《航空机载设备器材》等。

2.2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完成航材助理员工作所要求的岗位业务课程。该部分课程安排在学制中期,如《航材供应》、《航材仓储管理》、《航材仓储防霉技术》等。比如早先器材封存统一采用的是军用封存膜包装法,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均改为“两纸一膜”的干燥空气封存法。针对器材封存能力训练设置了《航材封存技术》课程,为了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设计的实践流程完全模拟部队航材股的真实工作情境,让学员从下达器材封存计划、器材的出库领用、器材的开封检查、包装材料的准备与裁剪、器材的包装及抽真空、封存卡片的填写以及器材的入库上架等过程逐一进行实操,反复强化训练,确保学员的学习内容与部队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  2.3 综合技能课程

综合技能课程是以培养学员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为目的,训练学员应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课程。课程安排在学制后期。例如在全部课程考试结束后进行的组训能力考核,主要包含拟制计划、课堂授课、专业基本技能组训实作等三个环节,组训能力考核成绩按照单项成绩和综合成绩分别计算。其考核内容涉及到与课程相关的多方面知识点或知识领域,要求学员运用综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对学员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航材生长干部学员进行部队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熟悉航材助理员岗位职责和岗位特点,养成航材勤务保障专业素养,掌握和应用航材法规解决航材保障中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航材仓库管理方法和航材供应保障方法,进一步提高岗位任职能力。由于部队航材仓库与场站航材股人员编制与保障任务的不同,我们分别安排学员在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单位进行部队实习,以确保学员知识的综合性。

在每类课程实施过程中都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原则,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安排分阶段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相互协调和配套。

3 结束语

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充分体现了航材管理专业岗位合格人才能力培养的特色,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成效明显。从学员的实训总结汇报、各种成果来看,学员已初步具备了航材管理专业相应的岗位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仓库管理和创新能力。2011、2012和2013年,在总部专家组织的联训联考试点工作中,连续三届航材管理专业生长干部所有学员专业技能和组训能力考核通过率更是达到了100%。从毕业学员追踪调查情况看,许多毕业学员表现出较好的岗位适应性,角色转换快,上手能力强,部分学员已经成为所在部队单位的一线业务骨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海航部队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发新,华辉林.任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海军兵种学术,2010(2):36-38.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6)

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化,是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内容中,使学员在实践教学中学到的并不是支离破碎的东西,而是岗位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完整的、系统的能力和素质。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组训、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创新系统综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关键因素。航材管理专业培养的生长干部任职岗位是航材助理员,经过对任职岗位的深入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最终确定以“三个模块、三种类型”作为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主体内容。“三个模块”包括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三种类型”主要是指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种类型的课程。

1 构建原则及模块重组

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理论内容的更新愈来愈快,实践教学的内容既要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又要突出岗位任职需求的特点。

1.1 构建原则

首先,由于任职教育是以岗位合格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以“能力本位”来组织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必须符合部队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使学员的职业素养、任职能力等得到提高,为上岗任职做好充分准备。因此,任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采取“能力层次划分法”。其次,要搞好与专业理论课程的衔接,因为实践教学活动客观需要理论课程的支撑,只有把必要的专业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才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重视与专业理论课程的衔接是尊重任职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第三,要坚持理论实用、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必须的专业理论课程。不追求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理论阐述,立足于解决“在工作岗位中应该怎么做”与“怎样做得更好”等问题,使专业理论课紧紧围绕实践教学展开。

基于上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原则,我们把实践教学内容仔细筛选和归类,淘汰陈旧老化的实践内容,增加实验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同时将实践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分散到系统地加以科学地重组,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划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三种不同的模块,即“三个模块”。

1.2 实践教学模块

1.2.1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是指学员胜任航材助理员所必需的基本技术和能力,是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从事岗位工作所必须的基础性技能。基本技能训练着重训练学员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航材管理专业生长干部学员,其基本技能训练应包括飞机器材识别与保管能力训练、发动机器材识别与保管能力训练、机载设备器材识别与保管能力训练、通用物资器材识别与保管能力训练等。

1.2.2 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是指学员胜任航材助理员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员常用的技术技能,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如航材管理专业生长干部学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航材筹措能力训练、航材管理能力训练、航材供应能力训练、器材封存能力训练、仓库防霉能力训练等等。

1.2.3 综合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是指学员胜任航材助理员所必需的综合经验和创新技能,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胜任岗位任职所需的全部内容。综合技能训练阶段是以培养学员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为目的,以模拟部队工作环境为背景,着重培养学员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下,训练学员应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航材管理专业生长干部学员的综合技能训练包括部队实习、综合演练、组训技能强化训练和第二军事学位论文等。通过航材管理专业多个综合演练科目的学习,可以将学员自认为分散的、孤立的专业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融合成统一的整体。

通过“三个模块”技能训练科目的教学实施,学员从基本操作开始,经过基本能力的培养、基本技能的训练、专业动手能力的实践、专业操作技巧练习,最终形成较强的综合实践技能。

2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内容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大模块构建,课程内容与能力模块一一对应,分别设置了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技能课程,即“三种类型”,其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化、组合型的特点,其进度安排具有单科独进、逐步进阶的特点。

2.1 基本技能课程

基本技能课程是完成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以及从事航材助理员工作所必须的任职基础课程。此部分课程安排在学制前期,如《航空机械器材》和《航空机载设备器材》等。

2.2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完成航材助理员工作所要求的岗位业务课程。该部分课程安排在学制中期,如《航材供应》、《航材仓储管理》、《航材仓储防霉技术》等。比如早先器材封存统一采用的是军用封存膜包装法,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均改为“两纸一膜”的干燥空气封存法。针对器材封存能力训练设置了《航材封存技术》课程,为了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设计的实践流程完全模拟部队航材股的真实工作情境,让学员从下达器材封存计划、器材的出库领用、器材的开封检查、包装材料的准备与裁剪、器材的包装及抽真空、封存卡片的填写以及器材的入库上架等过程逐一进行实操,反复强化训练,确保学员的学习内容与部队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

2.3 综合技能课程

综合技能课程是以培养学员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为目的,训练学员应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课程。课程安排在学制后期。例如在全部课程考试结束后进行的组训能力考核,主要包含拟制计划、课堂授课、专业基本技能组训实作等三个环节,组训能力考核成绩按照单项成绩和综合成绩分别计算。其考核内容涉及到与课程相关的多方面知识点或知识领域,要求学员运用综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对学员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航材生长干部学员进行部队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熟悉航材助理员岗位职责和岗位特点,养成航材勤务保障专业素养,掌握和应用航材法规解决航材保障中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航材仓库管理方法和航材供应保障方法,进一步提高岗位任职能力。由于部队航材仓库与场站航材股人员编制与保障任务的不同,我们分别安排学员在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单位进行部队实习,以确保学员知识的综合性。

在每类课程实施过程中都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原则,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安排分阶段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相互协调和配套。

3 结束语

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充分体现了航材管理专业岗位合格人才能力培养的特色,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成效明显。从学员的实训总结汇报、各种成果来看,学员已初步具备了航材管理专业相应的岗位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仓库管理和创新能力。2011、2012和2013年,在总部专家组织的联训联考试点工作中,连续三届航材管理专业生长干部所有学员专业技能和组训能力考核通过率更是达到了100%。从毕业学员追踪调查情况看,许多毕业学员表现出较好的岗位适应性,角色转换快,上手能力强,部分学员已经成为所在部队单位的一线业务骨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海航部队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7)

一、引言

装配过程是产品现实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航空航天产品总装任务的增加﹑地面产品任务的不断扩展及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使用,产品总装过程中多余物的控制对产品整体质量的影响显得愈来愈重要,多余物的控制涉及总装过程中的所有工序和工种,范围大、因素多、控制难度大。为满足我所在机载、星载、弹载等航空航天领域对制造装配的进一步要求,为切实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稳定产品状态的目的,使总装过程的多余物控制水平上一个台阶,分厂按照所《装配和调试过程多余物的预防及控制》标准和6S的管理要求,通过对航空航天单位的参观学习,并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在制度、工艺流程、工装保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二、内部管理方面

分厂根据总装特点拟制了《总装分厂多余物控制管理规定》,作为部门规定下发到各班组,由各班组在内部宣贯学习。在齐套过程中,分厂要求严格按照配套明细表规定的品种数量领取零部件和紧固件,对于实际装配时紧固件、零部件与设计文件不一致应通知设计师按现场技术问题填《现场问题处理单》进行处理。操作者必须严格按图纸的要求实施装配,严禁擅自更改紧固件的数量、型号、规格等。对于装配中损坏的螺钉、螺母、垫片等紧固件交检验员处,由检验员开具《不合格品处理单》并给出报废结论,操作者凭《不合格品通知单》补充领取。

目前,在分厂承担的所有产品总装任务的技术资料中,除紧固件外,其他的辅助消耗材料,如产品总装经常使用到的粘接剂(703胶、聚氨酯胶、西卡胶、螺纹锁固胶、401瞬干胶、801强力胶等)、线缆保护材料(热缩套管、尼龙网套、高温胶带、扎带等)、焊锡丝、酒精、丙酮等,在图纸和相关的工艺文件中没有明确型号、规格和数量,由于领用的不确定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为此,分厂技术组对部分常用的辅助消耗材料进行使用情况的统计,统计资料的内容包括材料的型号、规格和单套产品(阵面、Ⅰ号车、方舱)总装实际使用数量等,然后,将统计归纳的具体数据编制到分厂相关的工艺文件中,既有利于多余物的控制,又可以减少材料浪费造成的损失。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操作者在产品整机上的配装工作,以达到降低多余物产生频次的目的。如,分厂技术组根据图纸接线表的内容绘制成线扎图,由操作者在工作台上将各类线缆按照线扎图进行线束扎制、配焊等工作,检验合格后将线扎整体布设至天线阵面或方舱上,这样便可避免各类线缆分别在产品上走线、整理线束、配焊等过程中产生多余物。同时在工艺文件中以表格的形式增加对多余物控制的要求,并设置检验点。

在部门内部完善并施行产品总装带队负责人制度。通过在《优秀带队负责人考核评分项目》表中增加了“控制及清除产品内部和装配现场多余物”的考核项,明确了带队负责人对多余物控制的职责。同时,在产品进行内部和外部交接时,还需同部门的产品计划和工艺负责人及接受部门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产品内多余物的清除状态。分厂向产品带队负责人配发工具组合车,所有常用工具均配置齐全。每个工作日由带队负责人将工具车推制装配场地进行工作,并对各个通用工具负责,工作后逐个清点工具,及时发现有无遗漏。分厂在总装厂房东西两侧给设置了一个多余物存放箱,用于收集每天产生的各类多余物。同时在产品装配现场给操作者配备了多余物收集盒,及时收集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导线头、护套、扎带头等多余物。

三、场外控制方面

分厂根据总装特点拟制了《总装分厂外场派工生产任务管理实施细则》,作为部门规定下发到各班组,由各班组在内部进行宣贯学习。通过《总装分厂外出派工信息跟踪表》的形式对员工外派配合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做到产品的外观质量、多余物控制情况等技术状态的可追溯性。

所有已经发生或潜在多余物事故都应该报告和调查。当一个多余物事故发生时,员工应立即停止操作,开始调查,判断原因。同时根据多余物发生的原因和纠正方法,提供一个合理的工作方式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多余物事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日期、部件名称、类型、零件序列号、零件的位置、发现时间、发现人员、怎么样发现,多余物的描述(包括分析发生时间、分析者、怎样分析),根本原因、纠正措施、报告人等。应该把报告的重点放在谁来负责多余物的跟踪和趋势分析。同时也应该确保所有受影响的人员都意识到所在区域可能发生的多余物。让员工知道他们哪些做的是对的或哪些是不对的,反馈对工艺改进至关重要。

四、结语

随着我所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宽,总装的产品从地面走向空中,从空中走向空间,由“九五”期间的地面雷达系列,到“十五”期间的升空平台系列,再到“十一五”期间的星载集成平台系列。产品的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装配难度与精度的不断提高,对总装过程中多余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分厂将一步一个脚印,切实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现场执行力。同时,分厂还将加强与其他成功实现产品从地面向航天领域拓展或既有地面产品又有航天产品生产的单位间的交流与学习,如集团公司内部36、14所等,学习他们先进的转型经验或管理经验,充分了解和掌握航空航天领域的多余物控制措施,以及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在航天产品型号研制生产中的具体落实途径和实现形式,为满足我所在机载、星载、弹载等航天领域对制造装配的进一步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辉,李护林.发动机总装多余物控制方法[J].航天制造技术,2003.

[2]熊涛.航天器总装多余物控制方法探讨[J].航天器环境工程[J].2006.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8)

实验教学是培养岗位任职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对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具有岗位任职教育特色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1 转变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基本前提。军队需要的航材管理人员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能力;既会思考,又会操作,这样才能适应战场和部队的需要。因此,要打破传统实验课程的限制,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辅相成。航材专业的部分课程实践性很强,比如《器材封存技术》课程,原来大部分学时都是在教室里讲解理论,经过改革之后所有内容全部在新建的航材封存实验室开展,实行以教员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员讲授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学员自学为主,由课堂讲授为主逐步转变为实践操作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双主”的现代教学理念,使学员在自主学习和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进一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是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关键因素。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理论内容的更新愈来愈快,实验教学的内容既要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又要突出岗位任职需求的特点。把实验教学内容仔细筛选和归类,淘汰陈旧老化的实验内容,增加实践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同时将实验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分散到系统地加以科学地重组,将实验有层次地分为基础性、技能性、综合性实验。比如早先器材封存统一采用的是军用封存膜包装法,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均改为“两纸一膜”的干燥空气封存法。为了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设计的实验流程完全模拟部队航材股的真实工作情境,让学员从下达器材封存计划、器材的出库领用、器材的开封检查、包装材料的准备与裁剪、器材的包装及抽真空、封存卡片的填写以及器材的入库上架等过程逐一进行实操,反复强化训练,确保学员的学习内容与部队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通过航材专业多个综合演练科目的学习,可以将学员自认为分散的、孤立的专业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融合成统一的整体。

1.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实验教学队伍是院校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和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队伍的结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水平和效益。因此,必须把军队院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作为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抓紧抓好。为了完善航材专业实验教学队伍,采取了人才选拔激励制度,选拔出一批既有学术功底,又有创新精神的教学能手作为骨干力量,充实到航材专业实验教学队伍当中;同时采用校内培训及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最终建立起了一支以资深教授为带头人,中青年讲师为主体的拥有较高学历和能力的实验教学教员队伍。

1.4 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手段

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手段是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提高院校实验教学的水平和效益,观念更新是先导,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是重点难点,实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是关键和突破口。实验教学内容以实验教学方法手段为载体,实验教学方法应与实验教学内容和要求密切相关。任职教育的实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其实验内容的深广度和实验目的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任职教育的实验教学应构建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比如在讲解器材防护知识的同时,设置了“霉菌的生长条件”科目,除了按照常规观察了霉菌最适生长条件外,还结合亚丁湾护航的案例,观察了霉菌在高温高湿高盐环境下的生长情况,不仅激发了学员学习实验技能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5 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是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合理方法。为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员的学习情况,航材专业对所有实验课程的考核大纲进行了修订,改革了原有考核方式,建立并推广了多元化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克服了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强调知识和技能并重,重在知识灵活运用,贵在强化操作技能,意在提高综合素质。实验成绩通常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0%(建立学员成绩档案,记录每次实验成绩);实验报告的书写占30%;实验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50%,选择技能性或综合性实验作为考试内容。如“待修器材的入库”科目,给定不同的典型器材让学员按步骤进行操作,教员依据详细的考核标准,同时根据学员的操作情况判定此次实验技能考核的成绩。实践证明,这种考核体系能够真实测定学员的专业操作水平,有利于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

1.6 开放专业实验室

开放专业实验室是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航材专业目前拥有航材保障训练中心、航材封存实验室、航材防霉实验室三个功能齐全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的创建与完善为培养岗位合格人才提供了实验教学保障条件。开放实验室既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员查阅文献资料、创新性科学思维、独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又是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实验室开放除制定相应的开放管理办法外,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实验内容、增加实验时间、拓展实验空间、实行开放式管理,努力创造适合学员个性发展的实验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自主实验、自主创新的需求,调动学员实验的积极性。

2.结束语

加强实践教学是军校培养岗位合格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是任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岗位合格人才,对航材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在每年一次的航材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士兵“三员”合格证的通过率均达到了85%以上;2011年6月,在总部专家组织的联训联考试点工作中,所有航材专业生长干部学员专业技能和组训能力考核通过率更是达到了100%,既开创了院校与部队“分工合作、合力育人”的新模式,同时也走出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岗位任职要求接轨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陈名华,邱燕琳,汪定江.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学报,2007,4:38-40

[2]王孝威,曹慧.“四层次渐进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18-17219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实现池州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长期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地方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根据区域港口与航运行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拟增设交通运输类专业中的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

一、增设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根据《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发展池州经济要打好“长江”牌,充分利用长江水运优势,大力发展长江岸线经济。池州地处长江下游,5000吨级船舶顺江而下可直抵南京、上海,千吨级以下船舶经京杭大运河可抵苏锡常和杭嘉湖等经济发达地区,进江海轮可直达浙江、山东、广东等沿海港口。水运已成为池州非金属矿、冶金、化工、建材等新产品外运的主要通道。近年来,池州水运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水运企业、船舶制造业、港口服务业等行业总体规模小、层次低,整体竞争力不强,与芜湖、宣城两市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与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人才明显不足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我国航运市场向国际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港口、航运物流企业蓬勃发展,急需一大批熟悉和精通远洋运输业务和熟悉国际惯例、具备港口与航运市场运作以及海事法律、海事业务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我院作为池州市直属的高等院校增设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正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增设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可行性

(一)我院有设置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坚实基础

我院现有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等相近专业,校内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校外已与多家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现有的专业教学条件为设置新增专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我院有适合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

我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一大批“双师型” 专业教师。新增专业的航运业务与操作、港口业务与操作等课程,有专业对口的教师来授课,他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完全能够胜任新增专业的教学工作。

(三)我院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教学尤其实践教学的条件较好

1.校内实训室及其他教学设施较为齐全

实施本方案现有可利用的实训教学条件:有起重机集成训练机、大型港口码头设备仿真培训平台、港口综合作业管理系统、国际物流系统、3D报关软件、国际货运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单证填制系统、电子投影港航沙盘等教学设备,学院馆藏书籍总量25万余册,其中涉及本专业的图书达2万册以上。

2.校外见习、实训和实习基地较为理想

学校与当地的港口、航运公司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固的校企合作为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师资培训、学生的见(实)习等奠定基础。

(四)我院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当前从池州乃至长三角经济圈的港口与航运市场需求来看,社会对高素质港口与航运管理人才需求正旺,该专业必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热门专业之一。学生毕业后,可到港口、航运、国际货代、船代等港口与航运管理企业就业,也可成为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还可自主创业等。

三、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学院将以创建地方高水平技能型大学为契机,积极推行“以育人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以校企合作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对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建设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本专业将以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港航实务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结合企业相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本院办学特色,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及教材建设

本专业与港航企业合作积极开发专业课程。根据专业人才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选用突出职业能力要求的教材,并融合国际货运从业人员、外经贸商务单证员等认证考试的内容;鼓励专业教师自编高水平教材,努力建设有学院特色的专业课程教材。

(三)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教研室将遵循“注重实践、梯度培养、专兼结合”的原则,通过选派教师赴港口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与学历进修、聘请相关行业专家举办讲座或兼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种途径,打造“双师型”队伍,促使教学团队结构更加优化。

(四)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本专业将遵循职业性、开放性的建设原则,进一步更新校内已有专业实训室的设备,更新相关的教学软件,改善实训条件,整合多方资源投入专业建设。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把已建立实习基地的公司作为本专业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另一方面为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顶岗实习需求,将向全市乃至全省港口与航运企业拓展。

四、结语

为实现池州市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解决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凭借自身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区位等方面的特有优势可增设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67-02收稿日期:2016-09-06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GDJY-2014-B-b139)。

一、教材改革背景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一般是一些专家技术人员所制订的。专家们给职业教育像本科教育一样,铺上了一个由几十年不变的知识和技能构成的“宽基础 ”,这部分知识是不会老化的。但技术进步是渐进的,每个具体领域要运用的知识也是不一样的,只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以后工作岗位用到的知识都要去自己学习是不行的。我们的工作岗位等不了这么长的学习时间,企业更希望员工到位之后就能直接上手,而不是要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再去培养这些员工。

民航电子类专业,有着普通电子专业的特点,更有着民航的特殊性。学生不仅要学习电子类课程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民航特有的电子知识以及民航设备的调测。我们必须本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导向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教材进行改革。

二、教材改革思路 本次教材改革的研究,我们从分析现有的高职民航相关电子专业的教材入手,查找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对比高职院校教材和本科学校教材,找出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异;同时,我们调研了民航相关的企业,如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空管局”),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情景,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需求;组织民航电子专业的专家进行座谈,分析如何有效地把企业所需添加到学校的教材中来;最后,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企业调研和专家座谈中的经验,分析现有教材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教材改革内容 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发现教材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革:

(1)避免知识的重复。由于各个教材不是同一位学者编著,出于知识的衔接性,很多知识会出现在多门课程的教材上,这样会浪费很多教师教学的精力和学生学习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系列,应该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有些知识没必要重复出现,所以教材的编写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重新考虑课程内容的设置。

(2)注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衔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具有良好的过渡性和是实用性。由于学生在校时间不如大学学生那么长,如果学校同时开设两门或几门联系较为紧密的专业课,就会感到知识的不连贯、不衔接,甚至断层。这样势必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课程设置一定要前后连贯、衔接自然。

(3)专业课程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做到按需补充。从“电路基础”课程就开始用到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数字通信”和“移动通信”课程中更是用到了线性代数和复变函数等知识,而一般的高职院校只开设部分这类课程或是根本就不开设,导致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一知半解或根本不懂得是怎么回事,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惑。所以我们要按需调整优化数学基础,并适度控制教材中数学推导和应用。

(4)理论知识的面不能铺得太广。高职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或者说是问题解决能力而不是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应该比本科的同课程的理论浅显精简。

(5)知识点不可太泛,与实际工作要紧密结合。既然是面向民航的电子专业就要有民航的特色,专业课要紧密结合工作所需,要按照行业工作需求提炼,基础课也是要体现这一特点。

(6)提高电子实验和电子工艺实训的针对性。实验和实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学生对工作工具和工作任务的认知和操作经验。如果只是简单按照课本中的定理和定律来安排验证性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学生在理论课程中已经学习到了理论知识,他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来推测出实验的结果,限制了他们的思考和发挥。因此我们应该让电子实验和电子工艺实训的内容尽量接近工作岗位上的真实案例,从而把实验当作真实工作的锻炼或

演练,为学生以后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7)案例要结合真实的工作环境。现有课本中的例题也好,学习情境也好,几乎都是老师自己根据教学经验编出来的,虽然对于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意义不是很大。但是使用工作环境中的真实案例就不一样了,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激发其对真实工作的兴趣。

(8)增加实操课课时。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一味地讲解,而是希望可以看到操作,看老师怎么做比听老师怎么讲更有吸引力,更容易让他们记忆,而如果可以让他们自己直接动手来完成,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更有兴趣了。

我们一方面从学校老师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走访问卷入手,另一方面从对空管局等民航企业在职员工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入手,以“两条腿走路”的模式综合分析调研的结果,一方面要保证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保证企业调研来的知识是我们高职学生所能理解接受的,能融入我们的教材中,不能一味地强调工作而导致知识不连贯,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

四、教材改革案例“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打好基础,后续的课程才能学好,所以我们选择以数字电子技术为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综合上述几点现有教程中的问题,进行教程的重新编写。首先我们针对《数字电子技术》中的知识,专门对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的员工做了问卷调查,一方面我们列举了现有教材中的知识点,让技术保障中心的员工选择这些知识点是不是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应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让一线员工帮我们列举一些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有关数字电路的知识,如门电路、解码器、译码器、分配器、A/D和D/A转换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在工作中都用到的是什么类型以及具体型号。其次,我们通过座谈的形式,讨论哪些原本教材中的内容是可以去掉的,哪些是可以用调研来的内容替换的,哪些新内容是可以增加到教材中的。最后我们列出新教材的大纲,根据大纲再由我们项目组的老师们去正式重编教材。

高职民航电子专业有着高职电子专业的普遍特征,同时也具备民航特有的属性,怎么样把两种需求融入一个个体里面,就要我们的专职老师做出努力了,我们不能直接“拿来主义”,普通的高职的电子教材和本科民航电子的教材都不能满足我们高职民航电子专业学生的需求,我们必须做出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我们所面向的学生,更好地服务高职民航院校,更好地服务社会。

航材管理实习个人总结篇(11)

武汉航运中心的规划具有前瞻性,定位为具有海港、国际的长江上最大内河航运中心,把武汉港作为通达沿海、海外的起运港和到达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武汉港将迫切需要一批熟悉外向型国际大港现代管理业务的现代化顾客经营人才。于是我们学校把建设武汉航运中心为契机,大力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掌握国际航运知识的现代化港航人才。

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到五年时间的重点建设,背靠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力争将该专业建设成为拥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学生就业竞争力强,拥有稳定的用人单位和实习基地,形成科学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在省内同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专业,教学条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全国相关航运职业学院同类专业中达到领先水平,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总体目标细化为:

1、积极探索并创建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

2、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形成公共基础课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和核心的专业课程群,围绕核心课程,重点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如《国际货运》、《国际航运业务英语函电》、《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国际商务单证实训练》等,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突出对相应岗位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现专业课程的全部多媒体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随时增加时事行业最新信息动态,在课程的讲解中渗透行业的必须核心技能,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变,增加案例教学,专业讨论,发现教学法的互动教学。

4、加强教师的学位进修,通过不断的教师企业实习,建成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5、建成一批稳定的专业实训,专业实习需要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6、加强老师和学生生活与学习方面的互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业余活动,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如专业知识竞赛,模拟商务谈判等,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我国航运管理行业提供一批职业素质高、专业适应能力强的专门人才。

三、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进一步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关文件和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2、深入调查研究,选准专业方向

从四年前我们设置该专业以来,我们一直保持和该行业的联系,了解行业对人才数量和业务规格的要求,分析专业岗位群人员工作内容、必备知识、所需技能和素质要求,并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经验,为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和模式奠定基础,从而保证高职专业方向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我们应该要随时组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修订教学目标和调整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培养目标和国际航运管理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一致。从培养目标出发,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重组,特别是专业性强,岗位实践性强的内容,要和本行业有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员合作编写实践和实训指导任务书,并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以保证专业教学的实用性。

3、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

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其落后和弊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求教师从课程教学改革入手,在上课之前教师要优化教材,认真备课,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有限的四十五钟里出效率,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帮助学生认识和构筑本课程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与书本,随时引入国际航运行业相关的动态和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内容,积极与学生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增加案例教学,多增加一些启发式提问和设问,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教学中增加积累素材,把宝贵的实践经验带入课堂。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教学,用声音,影象,图象等对学生传递最直观的印象

4、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都要按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合理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以便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在每学期专业培养方案都安排了二周左右的实践教学环节,第一学期是英语强化,第二学期是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分别安排了与专业相关,包括货运,国际商务单证,航运办公软件等专项的综合实训。

5、依托行业,走产学研结合人材培养之路

依托长江航运集团及其下属的子单位,维持与发展武汉港口集团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寻求与其他的单位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鼓励教师暑假进企业顶岗实习,开展推荐最优秀的学生进最优秀的单位实习的尝试,提高师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质量,争取得到双赢。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按高职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包括一定数量的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尽快把“学历教育型”的师资队伍转化为“职业技术教育型”的师资队伍。从企业或科研单位引进既有理论,又有本专业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这部分人均按双师型标准引进和培养。鼓励所有的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在学位上得到提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与本专业相关职业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从业人员资格证书,高级物流师证等等。#p#分页标题#e#

7、教材的建设规划

本专业在教材选用上,按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和规划教材,现在本专业专业课的教学中基本已经使用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有些课程我们将把授课老师的讲义整理,结合集体智慧出版一批贴合实际的教材。专业在教材建设上,我系要求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需要,积极参与教材建设,出版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好教材。目前有多本教材正在参与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