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践行核心价值观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1:44

践行核心价值观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1)

一是领导重视,以上率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落实党组(党委)主体责任,重点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同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也在于领导重视,领导干部起带头作用。十佳案例之所以优秀,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单位领导思想认识到位,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在工作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且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例如,中司党委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中,公司领导亲自挂帅,坚持“一级带一级、上级带下级”。在公司党委领导带领下,各级管理人员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又如,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分行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推动文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行的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再如,人保财险理赔部在集团公司党委、人保财险股份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大型国有保险企业的特殊使命,紧密结合理赔业务部门的特殊责任,紧密结合服务窗口单位的特殊地位,在汇聚三万三千人队伍力量的理赔条线,广泛开展“在大灾理赔中看作风,在服务人民中见真情,争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模范”主题活动,始终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忘初心,执着坚守“人民保险为人民”的理念,书写出一幕幕回响时代主旋律的动人故事。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2)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意味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党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意味着将构建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意味着将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三个层面。“这24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高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走出高中学校,开始走出家庭—校园关系,逐渐走向家庭—社会关系,由于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世界多彩且复杂,社会上价值多元化充斥其中,高职学生容易在这个阶段出现价值观、人生观的困惑、迷茫。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分为认知、认同、践行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认知”、“践行”是必有的阶段,没有“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没有开始;没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没有完成。因此,这两个要素是不能缺少的。而“认同”有可能存在也有可能“缺省”。能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出现不同的行为结果。

一、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模式

根据“认同”的存在与缺省,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会出现两种模式:

(一)信仰模式

[1]当“认同”存在时,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即表现为信仰模式,其基本模式是认知—认同—践行。这种模式的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都无法比拟的先进性,能够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感受到实践中体现出的好处。这种认同一旦在心中形成,便会形成比较持久的信仰、理念,并在行为中表现出来。

(二)功利模式

[1]当“认同”缺省时,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即表现为功利模式,其基本模式是认知—践行。这种模式的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带有明显的个人功利性,会随着自己利益的变化决定是否践行,因此这种模式的学生会经常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因此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行为的前提是学生的认同,只有学生认同了这些价值理念,形成价值认同,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理念,出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趋于一致的倾向,然后通过不断地实践检验后,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由这个价值观再指导个人的社会实践,在认知—认同—践行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般来说,具有较大志向和理想信念的学生,或者身边有榜样楷模指引的,或者自我约束力较强的学生,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会更快,认同感也会更稳固;而反之则不易构建这种认同感。高职学生由于从比较单纯的高中学校进入有社会层面的大学校园,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会随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情感沟通、环境熏陶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渐进性。如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又因为有社会实践的体验而产生认同,然后由内而外产生出情感,并指导自身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又很容易出现波动性。可能由于对身边所崇拜的偶像的高度赞赏而出现持久强烈的认同,也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个人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维护而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逆反心理,并产生一定的政治冷漠感。针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模式及特点,我们可以从重点论、系统论和两点论三个方面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达到稳定的践行目的。我们针对这个价值主体——高职学生,从培养学生认同感出发,结合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人类是以旧有知识为母体不断通过顺应和调整来不断获得新知识的”,努力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方式方法,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效结合,就一定能够取得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

二、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模式的应用

(一)从重点论的角度探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较为抽象的一组概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真正的理解和正确的践行还是有难度的,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教育而产生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大量的宣传、理论灌输、树立楷模、营造文化氛围等方式方法还是必需的。是否有“认同”心理品质的参与,是区分“信仰模式”和“功利模式”的根本。因此在培育的开始阶段,应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学生确实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明,与其他价值观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且感到每个人在尊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自己也是受益的一分子。在反复的比较论证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对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进行批判,提高是非评判能力,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论坛、校园媒体、互联网、微信等工具对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进行评论,以弘扬正能量,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来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个问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围绕这些价值观,每个学生都要把它作为理想信念去争取。在践行中,哪些行为符合价值观,哪些行为不符合价值观,要给予理性分析并适时引导。对于社会出现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的合理解释,能消除学生对社会的信任危机,从而放开心理隔阂,去接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对于身边榜样的大力宣扬,对校园文化的用心营造,对学生身心的关爱和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有助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使学生构建起相应的认同。

(二)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是认知、认同、践行三个阶段相互作用的结果。认同之后还会进一步促进认知的发展,践行之后也会进一步促进认知认同,而认知认同的进一步发展,又使践行水平更高。因此三者是互相联系,共同促进的。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应该形成一个系统:1.在认知阶段对于“功利模式”的高职学生,之所以会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认知还不够透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高中阶段,学校教育平时看重成绩,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时常常采用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领悟。所以,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中,要让学生有正确的认知,有深层次的理解。加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在讲解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要体现时代性和生活性,多让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实现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同和内化,要让学生爱学、爱听思政课老师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从内心深处去接纳和承认这些价值理念。“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2.在认同阶段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因此,针对两种不同模式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对于“信仰模式”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争取荣誉,带动身边的同学向正能量看齐;对于“功利模式”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一是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如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对于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人际关系困难的学生等,都要给予充分的关怀,让他们在帮扶和支持中获得感恩,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二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有信任危机的学生、我行我素的学生、人格的学生,要多与其沟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利用论坛、辩论、讨论、隐性沟通(如网络沟通、微信,教育工作者要将身份隐蔽起来)等方式营造正能量的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行动。3.在践行阶段有句话叫做“说的容易,做的难”。如何防止学生出现知行的脱节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践行:一是要鼓励学生勇于参加社会实践。不但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勇于参加实践,在课外也要利用思政课、团委、社团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高职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还要围绕高职学生的成人成才特点,设计一些社会角色,让学生融入社会中,在担任社会角色中实行积极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由他律转为自律,从被动转为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采取激励机制,适当采用加分的方法,这对“功利模式”的学生最有效。具有“功利模式”的高职学生的存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初级阶段有其合理性。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人类积极行动的内因是为了追求利益,这个利益既包括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包括了个人利益。[3]“功利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人类追求价值,在最普遍、最根本的意义上就是追求功利。”[4]利益决定思想,人类的思想都是受到利益的驱动形成的。因此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是社会认同的规律。高职学生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往往从关注自身的利益开始,因此可以采用加分的方法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而高职学生在看似功利的社会实践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日久生情,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情感,从而促使“功利模式”向“信仰模式”转化。三是要敢于曝光不良行为。对于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敢于曝光,鼓励校园讨论,同时要有一批正能量的学生在校园讨论中发表言论,以净化校园空气,弘扬正气,批评不良行为,使知行脱节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逐步养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习惯。

(三)从两点论的角度探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

根据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我们在关注事物发展时,既要关注主要矛盾,也要关注次要矛盾,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两点论思想。这里的两点论思想即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采取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的有机结合。显性教育是指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明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采用公开的手段、方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秘、间接、不易察觉的手段和方式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隐性教育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产生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入学成绩相对不高,枯燥抽象的理论难于使学生接受,因此在进行思想教育时更应该注重教育的形式。一是教育形式一定要生动活泼。既有正面的宣讲、演讲、讲解、讨论、答疑等,明确对学生提出“提倡什么”、“要求什么”,又要有娱乐、游戏、媒体课程等时代性强又有趣味性的隐性教育,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答题游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二是加强隐性教育的发展。隐性教育可以是娱乐性、通俗性地表现一些原本严肃的主题,也可以是校园的文化氛围、文化积淀,对学生实际困难的帮助,甚至也可以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中的自由表达。隐性教育的潜隐性、娱乐性、广泛性、传播的迅捷性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学生不会产生情感上的逆反心理,因此可以悄然无声地起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覃轶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贾迅: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J].高教探索,2011(6).

[4]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91:117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3)

过去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之后又提出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战略决策,我们应正确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几点特征:首先是核心要素更为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项内容,它属于整体性、全面性的框架,而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另一方面为我们阐释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也更明确地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基本的价值观念;其次是更强调凝练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各个不同的层面确立了国家、社会以及公民各自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基本准则,它可以说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精炼,有助于在全社会中广泛传播;最后是进一步强调实践导向,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三个倡导”具有非常清晰的指向,其各个层面都有自身的价值导向,实践性与规范性较为突出,有利于全国人民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遵循和践行。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析

1.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可以说是全党全社会人民群众的共同责任,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核心工程。我们应当真正意识到其重要性,将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当成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战略来抓,将其当成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维护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任务来做。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活动真正纳入到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工程中来,将其纳入到国家重点科学研究项目中来,积极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实践分析,进一步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应积极广泛进行调查分析,深入了解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内心价值期盼,全方位探讨现阶段我国社会中的价值共识与矛盾分歧,进而明确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守的基本原则,制定出科学的实践规划,把长远目标和具体路径联系起来,脚踏实地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2.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价值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党和国家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联系起来,积极促进理论成果创新,提出了诸多新的思想论调。这些可以说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所提炼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果,其中包括了很多价值观念与方针原则,从各个层次和多元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其中大部分都已经被全国人民群众所认同与接受。在今天,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快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将其中蕴含的具有时代精神和实践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挖掘出来,让其能够真正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熟发展的源动力,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青春与活力,彰显出时代特征。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4)

每个社会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主题,准确把握和理解时代的主题,有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价值观注入中国,我们的传统价值观的多样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威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研究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方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抵御其他不良错误价值观的影响,有利于我们的价值观不偏离社会主义轨道,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的完成,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在所有价值观里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又成为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体现这个社会的本质和属性,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十的创新理论之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的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指的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指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富强指的是国富民强,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民主指的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进行政治改革的目标。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不仅经济水平提上去了,而且国民的素质也要跟着提高上去。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层面的简洁凝炼,自由是人的意志的自由、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平等指的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力。公正指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法治指的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方法,是国家前进的重要标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说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凝炼。爱国指的是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敬业指的是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诚信指的是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相互信任。友善指的是我们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人与人之间该搭把手时就要搭把手,搭把手不孤独。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文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文化的力量来源于其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文化的竞争其实也是其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和说明了中国,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展现国家的良好形象。

(二)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长远稳定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多种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也传入中国,这些价值观念中不乏一些不好的价值观念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一些人见钱忘义,唯利是图,人与人之间相当冷漠,自私自利,道德底线不断滑坡,人们之间难免产生一些疑惑,现在我们是否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的发展是否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这些良好的品质是否还需要存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消除人们思想上的疑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凝聚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精神,围绕社会主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为目标,注重宣传教育,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法律来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个庞大的进程,不光是要让人们从理论上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在实际中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方面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凝聚共同力量,形成巨大的向心力。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知

接受一件事物必须从思想上认知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从思想上认知它,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使人们在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认知了解。遵守认知接受规律,注重在国民教育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对于小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事例对其进行爱国主义,真诚友好等好习惯的培养,对于中学生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精神的教育,对于大学生要进行系统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普通的民众要通过通俗易懂的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加大在公共场所人员流动量大的地方的宣传标语建设,以通俗易懂,记忆深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手段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减少商业广告的播放量,多播放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告,加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耳濡目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以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需要政策法规和制度的保障。法治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政策对人们的约束没有强制性,更多地是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法律带有强制性,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义务规定下来,强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暴露出来,诚信缺失、缺斤短两、假冒伪劣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时就必须有严格的法律措施来惩治这些行为,保障公正,诚信。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游客到某地旅游随地扔垃圾、吐痰、吐口香糖,造成景点的负担,其实法律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条文来惩治这些不文明的现象,让游客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观念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直接的作用,环境与人是相互影响的,环境的形成和变化离不开人的作用,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与环境直接相关,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环境,营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和家庭文化环境,树立明确的荣辱观,当今社会一些人丧失基本的荣辱观,一些不文明的事反以为荣,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让人们对不文明的现象要嗤之以鼻,坚决抵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以真善美为荣,提倡真善美,促进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伐。

(四)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带入教室,借助校园文化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覆盖到所有教育领域和所有受教育者和所有的老师,形成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宣传模式,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们加深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和提高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致。着重施展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注重发挥学校广播、学刊、网络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人们的道德素质却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的提高,实际中仍旧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发生,邓小平说过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加大对不文明现象的曝光,积极宣扬文明现象,加大对不文明现象的批评教育,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心中自觉树立起一种道德标准,不做违法的事,不做不文明的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人们的利益需求,加大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采取人们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教育,有利于接受才能够落实。树立榜样的作用,从人们当中选出一些在各个领域虽然平凡但坚持奉献、虽然看似小事但坚持干、道德高尚的榜样,加大对他们的宣传,发挥榜样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制度法律的保障,需要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社会就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宋惠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说是兴国之魂,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所在,它指引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软实力。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国民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将其融入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来,就必须要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而这恰恰需要我们不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过去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之后又提出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战略决策,我们应正确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几点特征:首先是核心要素更为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项内容,它属于整体性、全面性的框架,而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另一方面为我们阐释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也更明确地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基本的价值观念;其次是更强调凝练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各个不同的层面确立了国家、社会以及公民各自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基本准则,它可以说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精炼,有助于在全社会中广泛传播;最后是进一步强调实践导向,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三个倡导”具有非常清晰的指向,其各个层面都有自身的价值导向,实践性与规范性较为突出,有利于全国人民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遵循和践行。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析

1.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可以说是全党全社会人民群众的共同责任,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核心工程。我们应当真正意识到其重要性,将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当成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战略来抓,将其当成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维护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任务来做。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活动真正纳入到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工程中来,将其纳入到国家重点科学研究项目中来,积极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实践分析,进一步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应积极广泛进行调查分析,深入了解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内心价值期盼,全方位探讨现阶段我国社会中的价值共识与矛盾分歧,进而明确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守的基本原则,制定出科学的实践规划,把长远目标和具体路径联系起来,脚踏实地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2.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价值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党和国家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联系起来,积极促进理论成果创新,提出了诸多新的思想论调。这些可以说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所提炼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果,其中包括了很多价值观念与方针原则,从各个层次和多元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其中大部分都已经被全国人民群众所认同与接受。在今天,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快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将其中蕴含的具有时代精神和实践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挖掘出来,让其能够真正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熟发展的源动力,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青春与活力,彰显出时代特征。

3.充分发挥全国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不但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要认识到人民群众中潜藏着无限的智慧和理论,应当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努力挖掘人民群众中所潜藏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全国群众的创造精神,科学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应当依靠各种时机与场合,积极搭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平台,营造有助于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的社会氛围;对于部分人所鼓吹的普世价值观,站在理论的角度来说价值观都是具体的、社会的,抽象的价值观是不存在的不合理的,一味照搬西方的价值理念最终会将社会主义搞乱;始终重点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想变化,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不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理解过程中达成思想共识,不断抵制错误思想与腐朽文化的侵蚀,不断培育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应当是一个逐渐积累、认识以及形成的漫长过程,其并非能一蹴而就的。从历史发展来看,封建社会的价值观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用了近千年时间,资本主义价值观从形成到确立用了数百年时间,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也需要全社会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践行,我们应当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同时立足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从点滴做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6)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价值观指的是个体思维感官对外部世界作出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判断标准,对个体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含了个人发展、国家富强和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又规定了为实现价值目标而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价值尺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其所具备的极强引导力可以引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导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制度的建设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深入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国博弈中充分展示中国力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约因素

在社会转型和认知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必须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有力武器,可以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目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已达成较大的共识,但仍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力度相对欠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工作不到位:首先,宣传普及内容相对单一。一些地方政府仅仅向社会成员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将其与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政策部署结合在一起,这就导致群众无法更好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宣传普及平台过于传统。党报党刊以及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是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平台,却较少采用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工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新媒体成为后起之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新媒体渠道接触信息,这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冲击。再次,宣传普及形式过于陈旧。有关部门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工作时,习惯采用标语、宣传画、板报等传统方式,这些方式较难引起群众的关注兴趣,因此效果不太明显。最后,宣传普及范围不够全面。有关部门一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普及范围的重点放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国企等成人机构,而青少年所在的学校却宣传力量薄弱,这就导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相对不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社会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社会成员素质低下,严重制约着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造成部分社会成员素质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为之努力的源泉,一份崇高的理想信念可以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精神支柱,引领着社会成员准确把握人生方向。反之,缺乏崇高理想的社会成员就难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更无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的到来对社会成员价值观产生猛烈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为小部分社会成员带来错误的引导,使得这些社会成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与价值判断力。第三,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知识教育是提升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主要渠道,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因素,当前个别社会成员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缺乏合理的践行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平台十分重要,如果缺乏合理的践行平台,就无法正常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培育工作。因此,必须要注重构建合理的践行平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固有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践行意识,让社会成员自觉参与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去,在加强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同时,促使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常心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平台的搭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这就导致社会成员没有一个合理的践行平台,空间的缺失会导致社会成员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力度,提升社会成员综合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反复宣讲、实践才能达到“习与性成”的效果,这就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在长期的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力度。首先,必须要大力发挥媒体对主旋律的弘扬作用。媒体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工作的主力军,电视台、出版社、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在我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力,用这些传统媒体传播主流思想舆论,可以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另外,新媒体现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τ诖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社会普及面更为广泛,社会成员也更容易接触到。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大力开展宣传普及工作。其次,必须采取新型宣传普及形式。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形式也要随之进行改革创新,以生动形象的宣传普及方式增强宣传普及效果。文艺表演、公益广告等直观性宣传方式较传统单一宣传方式而言,更能吸引社会成员的注意力,在引导社会成员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也更胜一筹。最后,必须要扩大宣传普及范围。青少年价值观念尚未定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必须要将青少年价值观宣传教育列入工作重点,用正确的理念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进行一定的引导。

提升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与社会个体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息息相关,提升社会成员综合素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社会成员必须具备正确、崇高的理想信念,在确立个人成长目标的同时,提升个人道德情操。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社会成员才会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导向,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增强社会成员的价值判断力,让他们能够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界限,进而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最后,必须提高社会成员知识水平。一般来讲,社会成员接受的教育程度高低决定了其工作技能的高低,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创造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进而完成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搭建合理的践行平台。要想达到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就必须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为社会成员搭建践行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引导社会成员在活动中更加通彻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后的日常生活中认同并自觉践行。践行平台的搭建一定要人性化、便民化,其宣传内容也要贴近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比如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文艺活动、友谊联赛等。要增强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吸引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好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

(作者为东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魏义婕、杨瑶: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思考与建议》,《人民论坛》,2015年第20期。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7)

每个社会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主题,准确把握和理解时代的主题,有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价值观注入中国,我们的传统价值观的多样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威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研究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方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抵御其他不良错误价值观的影响,有利于我们的价值观不偏离社会主义轨道,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的完成,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在所有价值观里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又成为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体现这个社会的本质和属性,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十八大的创新理论之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的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指的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指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富强指的是国富民强,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民主指的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进行政治改革的目标。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不仅经济水平提上去了,而且国民的素质也要跟着提高上去。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层面的简洁凝炼,自由是人的意志的自由、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平等指的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力。公正指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法治指的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方法,是国家前进的重要标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说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凝炼。爱国指的是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敬业指的是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诚信指的是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相互信任。友善指的是我们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人与人之间该搭把手时就要搭把手,搭把手不孤独。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文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文化的力量来源于其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文化的竞争其实也是其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和说明了中国,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展现国家的良好形象。

(二)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长远稳定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多种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也传入中国,这些价值观念中不乏一些不好的价值观念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一些人见钱忘义,唯利是图,人与人之间相当冷漠,自私自利,道德底线不断滑坡,人们之间难免产生一些疑惑,现在我们是否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的发展是否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这些良好的品质是否还需要存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消除人们思想上的疑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凝聚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社会主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为目标,注重宣传教育,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法律来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活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8)

【关键词】

内蒙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基金项目】

本文为集宁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德育价值研究”(编号:jsky2016031)成果。

我国广大的青少年是接受素质教育的主体,搞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保障。青少年是将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处在一个没有发展完全的状态,因此,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塑造和培养,是青少年发展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底蕴融入到青少年的成长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观念中去引领、整合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让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四中全会的精神,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理论结合实际,紧扣时展的脉搏,在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中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阐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有关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而凝练地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在党的十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即“二十四字”表达形式:“富强、民主、……友善”等。这二十四个字十二个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是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努力的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教育途径,在青少年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内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很多专家进行着不同角度的研究。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青少年的培育方面却有着一定的不足。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涵盖的面非常广,包括青少年思想、品德、心理、行为模式等多方面。而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华的阐述。从理论上说,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

二、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现状与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向。与过去的注重理想和集体利益的取向不同,目前的青少年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有功利化的倾向。对于个人的利益和眼前利益比较关注,对于社会价值的判断标准也不是以为社会付出多少来衡量,而是把能否做到自我满足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而且当前的青少年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多元化趋势。而不仅仅是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独大的局面。一些享乐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思想或标新立异或自成一家,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难题。由于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政治教育普遍冷淡化。一些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没有深入的研究。高中大学的政治教育课仅仅作为一种获得分数或升学的手段,而失去了为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并不能被活学活用,而是作为考试的内容而被记忆。因此,一些青少年在政治情感上趋于冷淡化,人生态度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因此可以说,当前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面临着一定的危机,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信仰的缺失使青少年在人生旅途当中缺乏应有的方向。

三、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

(一)紧扣价值观念的教育主题,彰显时代特色。

内蒙古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对于多年来相关社会主义政治工作方面的经验,结合了本地青少年思想的特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和践行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开展活动。在针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丰富活动的开展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是内蒙古地区的特色。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符合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青少年在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树立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并且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抒发自己爱国爱家的情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锻炼了自己的思想品质,加强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后备军的使命感。内蒙古地区针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升华了青少年的情操观念,对他们的品质进行了一定的砥砺,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平台。在学习和实践中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过去的教育传统,拓宽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形成了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模式,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通过“两个转变”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在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通过“两个转变”的行动,促使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效率的提高。在这两个转变中,一是将口号变为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宣讲和口头的说明,在青少年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不仅仅是靠几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实践活动。为了使内蒙古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和践行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内蒙古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进行了专项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践行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规范,在规定中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求更加贴近青少年的实际需要。因此,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标准,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使针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了一定的着力点,有利于实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二是从偏语言管理到行为服务的过程。对于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程式化的语言的教育管理,而应该使老师以身作则,切实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不断整合青少年的活力,来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自觉的践行。

四、结语

青少年作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应该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与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对于青少年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内蒙古自治区紧贴时代脉搏,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主题,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进行了充分的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并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作者:赵永文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9)

(一)有利于巩固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基地高校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基地,要持续不断地对青年进行价值观传播和思想引导,在教育教学中对青年一代传授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规范广大师生的日常行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育合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以多元化、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引领和整合校园文化,力求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广大师生头脑,促进高校师生思想的进步,有利于不断巩固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基地。

(二)有利于引领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建设首先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青年人才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变化态势进行深刻的分析,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形成和传播的社会规律进行全面的揭示,以此不断引导师生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规范,进一步夯实思想文化基础。其次,高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促进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升,促进合格人才的培养,由此给社会输送先进道德思想的种子,这些先进思想道德种子深深植入社会各领域,从而推动、示范和引导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建设。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高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整体推进,稳步落实,轻重缓急,要深度开发高校师生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所蕴舍的精神财富、深刻构建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渠道。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中,穿插知识传授、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编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学习辅导材料,为广大学生讲解社会社会核心价值观理论点和疑难点,结合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运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增强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支柱。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领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校校园文化领域,利用主题班会、团学活动等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还可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播站,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栏,制作专题校园橱窗标语,营造出浓郁的舆论宣传氛围,定期总结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经验,对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及时宣传表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渗透和贯彻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高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10)

(二)创造有利于当代青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环境

当代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已经与网络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建立培养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专题的宣传教育网站,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互动讨论区或者论坛,帮助他们及时解答各种价值困惑;其次,在网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课堂,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进行专题讲,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最后,可以开设网络社区,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者有关价值观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调动起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能动性。

(三)增强当代青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自觉行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青年的精神引领作用,能够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正确认识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性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并且可以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服务社会与了解社会的机会,改变主流的价值观。当代青年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缺少历史的积淀就会造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认识的偏差。因此,要积极引导当代青年多学习历史,不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为,同时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青年的基本要求和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四)积极创建有利于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

当代青年处于社会大发展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周围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因此,积极创建有利于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第一,强调文化建设中要包含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文化教育除了给学生带来精神和心灵上的影响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文化建设中,在文化熏陶中加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第二,定期举办符合社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知识讲座、学术研究、报告会、演讲征文等等,借助多样性的文化活动教育和感染他们;第三,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事件进行广泛传播,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氛围。

践行核心价值观篇(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这24个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文化的频繁交流、利益诉求的不断分化,各种价值观交织碰撞,加之人们思想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滋长,使得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凝聚思想上的共识变得愈加困难。诸如对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上该不该让座、“到此一游”此类问题的争论,从某种层面上看,折射的就是价值观的冲突。古语有训:涓流成海、积土成山。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和面貌。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思想的多元、观念的多变,就愈加需要我们凝聚一种精神力量,在各种价值观的交锋和博弈中,寻找到人们认识的“最大公约数”,淬炼统一的精神“内核”,从而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如何在多元思想的社会中践行核心价值观?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要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文化哪些优秀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大家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实践、社会宣传等各种方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二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得带头践行,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以核心价值观规范和要求自己,带好头、领好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影响更多的群众,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三是加快对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和日常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工作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们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之,我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义务,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学习,人人践行,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二、浅谈中国航油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践行事关社会的前进方向、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事关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事关国民素质的提升,这是一项光荣而伟大、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如果说使命是解决方向的问题,那么核心价值观则是为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的,它表明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事实上,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有各自的价值观,包括我们中国航油在内。它作为判断公司行为和员工行为正确与否的根本原则深藏在员工心中,决定、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并通过员工的行为表现出来。1990年,在中航油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安全第一、服务一流、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和“公司强大,职工富裕”的企业目标,创造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12345工程”。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04年集团公司成立以来,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严峻挑战,集团公司审时度势,在研讨既有战略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了总体发展战略,确定了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基本战略,建设三大基地,构筑四大业务板块战略要点,坚持不懈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公司的改革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和文化保证。2007年9月份,经过广泛调研、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中国航油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明确了“竭诚服务全球民航客户,保障国家航油供应安全”的光荣使命,“公司强大、员工幸福”的美好愿景以及“务实、创新、责任、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三、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航油人

今年,集团公司党委、航油公司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航油人”岗位实践活动的通知》旨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践行企业文化为主旨,以做“最美航油人”为主题,深入挖掘、选树和宣传员工身边的业务精英、道德楷模等先进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引导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学习先进、自我激励、奉献社会、实现价值,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为全面深化中国航油改革发展凝聚精气神、传播好声音、汇聚正能量。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