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4:59:47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1)

目前,苏州正在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苏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产业人才结构优化的支撑,而人才资本尤其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本特别是企业家人才资本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苏州未来发展的关键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将现有人力资本转化为具有高增值性的人才资本,并且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企业家人才资本,实现人才与主导产业的有机融合。本文在对苏州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人才发展模式及对策。

1.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理性观察

1.1四种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模式

为了探讨各类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要将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结构进行分类;而一般人力资本存量未能显现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劣,所以将主要讨论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比例结构问题。

在下列的四象限模型,以横轴表示专业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而以纵轴表示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根据各个区域两种人力资本水平的不同加以组合,可以得到关于区域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见图1)。

1.1.1“双高型”

即区域中经济增长所必须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存量都比较高,位于图1的右上方。此类模式中人们具有深厚的企业家精神,人群中有很高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现有的企业家和潜在的企业家的数量均十分丰富,人们崇尚企业家精神,注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有机会很快就会出现企业家。同时,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也高,有许多的专业人员从事较为深入的科学技术研究,区域的科技水平高,科学技术的创新较快,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技术、新方法,技术扩散的速度快。

1.1.2“双低型”

即区域中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水平都比较低,位于图1的左下方。一个区域如果形成这样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则意味着区域经济增长中会缺乏创新的动力,新开办的企业数量少,潜在的企业家人数不多,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同时,对于外来的企业和技术的接受程度差,没有办法进行技术扩散或者进行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两种人力资本都没有达到“门槛”,区域经济增长就会陷入发展或增长的陷阱。

1.1.3“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

这种人力资本结构模式中,人们对于企业家往往崇拜有加,具有很强的实现个人愿望的动力,这个动力,往往转化为开办新企业的实践。区域中充满了高涨的企业家精神,现有或潜在的企业家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的动力,人们不断地开办新的企业,并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理想。但由于该区域中的专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下,使得技术创新和区域外引进技术的扩散受到了阻碍,因此对区域的产业结构或者区域的整体技术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1.1.4“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

即区域中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而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较低。这样类型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不利于区域中形成浓厚的企业家精神,人们不愿意通过个人创办企业或其他组织去实现个人发展的愿望,相反人们更愿意投资专业人力资本。造成了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技术创新和技术的扩散速度较快,人们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区域的产业结构会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向高度化转移。但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不足,需要外来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投资,才能维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他的一些类型都可以看成是介于这四种类型的中间类型。

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四种类型,在经济增长的历史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双低型区域可以经过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或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两种模式的过渡,也可以直接过渡到双高型区域。

1.2不同模式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转化及其途径

区域经济增长最终是朝着双高型的模式发展,因为这样才有持续的经济增长。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模式的区域,都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多地合理地投资于人力资本,争取向双高型转化。由于区域的基础不同,所以转化的途径也就有所不同。

1.2.1从双低型向双高型转化

直接转化比较困难,需要跳跃式的发展。没有外力的输入,区域本身很难实现这样的转化。从双低到双高,难度就在于在短时间内的这种变换,同时需要两种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提升。显然,也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因此不通过一种非常的手段,如大规模的移民和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就没有办法实现。依靠区域本身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实施的。

另外的两条路径分别是向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和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区域过渡,然后再向双高型区域发展。

1.2.2从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向双高型转化

这个变化过程主要是要增加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在保持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的前提下,短期内要实现专业人力资本的充裕,一个可能的途径就是通过优惠条件,吸引大量区域外的专业人力资本,提高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和区域内原本相对就高的企业家人力资本配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

1.2.3从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向双高型转化

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区域内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但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通过简单的引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关键是建立能够促使区域内产生旺盛的企业家精神的制度。

2.苏州人力资本存量结构考察及转化对策

苏州属于专业人力资本相对较高(优势)而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对较低(劣势)的城市。这是对苏州人力资本结构的定位。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领袖相对短缺,这是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1苏州专业人力资本存量富裕

从表1可见,无论是总人力资本存量,还是人才资本存量(即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苏州都是无锡的两倍以上,均显示了苏州专业人力资本存量的富裕。

但是,在GDP总量上,苏州并没有达到无锡的两倍,其就业人员人均GDP指标,苏州只有无锡的74%。原因何在?这正是“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的不足之处:“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技术创新和技术的扩散速度较快,人们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区域的产业结构会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向高度化转移,但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不足,需要外来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投资,才能维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2.2苏州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相对缺乏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了2010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其中江苏49家。这49家企业总部在江苏各地市的分布为:无锡16家,苏州11家,南京7家,常州4家,南通4家,其余地市7家。无锡既在数量上占了优势,也在经济总量上占了优势(营业收入:无锡3412亿元,苏州2937亿元)。

当然,苏州的优势也很明显:苏州有一家企业入选2010年世界企业500强而无锡没有一家;3家企业分别入选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居第12名、入选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居第1名、入选2010年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居第1名,这是无锡企业界所望尘莫及的。还有,苏州有3家企业入选2010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这又是无锡服务业在中国500强企业中的空白。另外,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苏州9家民营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291亿元)大大于无锡12家民营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189亿元),显示了苏州民营企业的强势。

然而,无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数量上和经济总量上的优势,是在无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156万人)、工业总产值(11234亿元)与主营业务收入(10977亿元)均为苏州(分别为345万人、20018亿元、19749亿元)的近1/2、而利税总额(1205亿元)却与苏州(1463亿元)相当的经济背景下取得的,无锡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3412亿元)占无锡规模以上企业的31.1%,而苏州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2937亿元)仅占苏州规模以上企业的14.9%,说明无锡大型企业经济的占比大,而苏州是中小企业经济的占比大。大型企业在区域企业集群中的占比既可反映产业经济的能级,也反映了企业家人才群体的能级。

2.3苏州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向“双高型”转化的对策

正因为如此,无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数量上的优势和经济总量上的优势,呼唤着苏州企业领袖的奋进,迫使苏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注重区域内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增加,建立能够促使区域内产生旺盛的企业家精神的制度,注重优秀企业家人才特别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领袖的扶持和培育,使得苏州的人力资本结构实现从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向双高型转化。

2.3.1大力培养企业家精神,提高苏州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

“十六大”以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了社会共识的平台和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撑,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瓶颈已经克服,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将会得到保障。

2.3.2引进企业家人力资本

在继续努力引进外资(外资的引进不单单是物质资本的引进,更多的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引进。外资企业所带来的企业家精神的传播以及管理方法、协调资源的能力等等都是可以成为培养区域内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个途径)的同时,引进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也是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的一个可行的方法。

2.3.3引导部分专业人力资本向双高型转化

充分利用苏州专业人力资本富裕的优势,同时提高部分具有专业人力资本群体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在区域内造就一批既具有专业人力资本又具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群体,让他们从事创办企业的活动,从而实现区域的经济增长。

2.3.4鼓励科技型企业的创立

制定鼓励科技型企业创业的政策(如提供金融支持、场地的帮助,以及税收、工商方面的便利等)。科技型企业的设立,不仅可以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存量,而且其对技术创新的更高要求会促使专业人力资本的更发展。

基金项目:苏州市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委托项目《苏州人才结构优化研究》课题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桂昭明.人才资源经济学[D].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2]国家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国家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09)[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国家统计局.《江苏经济普查年鉴-2008》[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2)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6-0062-03

Abstract:The sports tourism is an alliance system in tourism,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 point in fast-development economy of Suzhou. Th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s at the head of the country, th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resource is rich, holds lots of sports events, providing advantage circumstance to exploit th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 The article aims at the different resource-superiority, exploiting th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 in Suzhou, and proposes the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exploit; superiority; countermeasure

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规划、设计、组合成相关体育旅游产品,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与需求,参与感受体育活动与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我国体育旅游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正在以30至40的速度快速发展。苏州是环太湖的主要城市之一,拥有太湖总水域2/3之多。近年苏州太湖区域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体育会展及全民健身活动频繁, 2006年承办的“三体大会”和2007年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再次为苏州太湖区域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苏州太湖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提供了可能。苏州太湖区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备各种功能,开发潜力较大。研究苏州太湖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对开发其体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是体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 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优势

1.1 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它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苏州西抱太湖,是环太湖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是312、204、318国道的交汇处,苏州到上海浦东、虹桥机场有直达快车干线。境内有张家港、常熟、太仓3个国家一类长江口岸。覆盖全市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全面形成,实现了“镇镇30分钟上高速”和村村通公路。《苏州市干线航道网规划》同样也将打造纵横交错的水上“高速”。 2006年,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的环太湖旅游累计接待中外游客649万人次,同比增长24.6%,其中海外游客7.2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27.3%。苏州太湖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发达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组织者及体育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体育盛会落户于此与苏州太湖结缘,为开拓国际、国内客源市场提供了基础保障。

1.2 快速发展的地域经济优势

环太湖经济圈已经开始启动,经济发展对环太湖体育旅游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苏州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2006年苏州国内生产总值4820亿元(人均超过10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400.23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16元。按江苏标准苏州率先全面实现小康,实现了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相对和谐。苏州太湖区域经济优势凸显,经济快速增长,“环太湖体育圈”、苏州太湖“体育休闲公园”的启动,都需要经济支撑。高规格的体育盛会为苏州太湖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更有分量的筹码,也为苏州太湖承办大型赛事奠定了经济基础。区域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较高,使苏州太湖居民体育旅游消费前卫,经济呈几何级数递增,恩格尔系数下降,从总量上看该区域已具备了体育旅游消费能力,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1.3 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苏州太湖位于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苏州城西、太湖之滨。太湖三万六千顷,岛屿四十八,湖中有湖,山外有山,山环水抱,风光秀美,烟波浩荡,气象万千,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黄金区域,每年吸引着大量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苏州太湖的山水湖泊、园林宅第和文物古迹互相渗透,各具特色,秀山丽水,举目如画。石公山、林屋洞、千年古树“清、奇、古、怪”、香雪海及东村、明月湾古村落等闻名遐迩。苏州太湖度假区旅游资源丰富,区内有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2个主要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省级文保单位、18个开放景点。当下,应对苏州太湖体育文化和旅游市场进行非常细致的市场分析和资源梳理,对苏州太湖旅游资源中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资源深度挖掘和整合。

1.4 体育强市、体育明星众多的优势

“建设体育强市、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是苏州市委、市政府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率先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决定。苏州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05年全民健身周全国优秀组织奖,被省体育局评为“十运会”参赛工作突出贡献奖、承办全国体育竞赛最佳赛区。市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奥运后备人才基地”。我国著名的女排教练袁伟民、运动员孙晋芳;女子举重世界冠军陈艳青(苏州太湖边上长大的运动员)、唐卫芳;羽毛球世界冠军孙志安、蔡、张军;马拉松运动员周春秀等均是苏州籍运动员。仅2005年,苏州籍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上获得6个世界冠军,张军、蔡和队友合作,重夺苏迪曼杯;蔡和队友夺得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冠军,结束了中国男双在全英羽毛球赛上13年不曾夺冠的历史;苏州轮滑专业运动队队员郭丹在第11届亚洲轮滑锦标赛上夺得15000米淘汰赛冠军,实现了中国速度轮滑在亚洲锦标赛上金牌零的突破。体育强市、体育明星的优势是的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旅游的重要载体,体育明星曾经使用过的训练场馆和参加比赛的项目,都可作为苏州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1.5 现代化体育场馆和设施优势

体育场馆设施的现代化是体育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而且对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体育文化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苏州太湖区域经济发达,体育场馆和设施先进,现代化程度高。目前,江苏省拥有体育场馆40743个,总投资达125亿多元。而苏州就拥有场馆6000个,占全省场馆总数的14.41%,总投资额达到43亿多,占全省的33.81%。苏州的体育场馆在硬件设计功能及软件服务内容上,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经营模式、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现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世界各地及国内的运动队都希望在比赛之前到参赛地进行实战演练,各种选拔赛、热身赛将接踵而至,大量的国际体育赛事将在中国举行,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设施是成功举办综合性体育竞赛的基础,其必然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在苏州太湖打响。2007年苏州承办的有影响的赛事主要有,中国苏州轮滑世界杯环太湖马拉松赛、第三届国际名人乒乓球邀请赛、全国田径大奖系列赛(第2站)暨世锦赛选拔赛、中国花样游泳公开赛等,加快了苏州开发体育赛事经济。

1.6 蕴藏深厚文化底蕴优势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具有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苏州太湖文化底蕴极深,自吴越春秋到现代,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文化名胜古迹随处可见,为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增添了文化色彩。太湖的山川秀气孕育了灿烂的古老文明,造就了无数俊彦英杰。从苏绣、苏派微雕工艺,到吴门画派、“香山派”建筑艺术;从孙武、范仲淹到冯桂芬、章太炎。这里到处都弥漫、渗透着一股空灵飘逸、浓郁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地处江南的吴越之地,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苏州太湖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体育旅游者从苏州园林中感悟真趣,受到熏陶,享受愉悦,坦荡胸怀,拥抱自然。苏州太湖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为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奠定了基础,苏州的民间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挖掘潜力大,本土作战,本土优势,进行体育资源深度挖掘和广度整合,将获得颇丰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收益。

表1列举了苏州太湖度假区较有名的旅游节庆活动,这些历史流传下来的民间盛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较高的民间科考价值。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为开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游提供了强有力地吸引因素,为发展体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发展对策

2.1 挖掘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整体规划与开发

首先,处理好加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确保体育旅游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政府和体育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时,要充分考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为了经济利益或体育旅游企业的短期行为,以牺牲体育旅游资源环境为代价。区域内的发展结构空间与开发时序进行总体统筹,要从市场需求与资源特点的结合上,对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功能区划分,形成若干个体育旅游景区和线路。再次,创新体育旅游资源, 推出专项体育旅游产品。加快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的培育,注重培育地域特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在产业运作的高度上发生乘数效应,抓好机遇扩大优势,开发具有苏州太湖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挖掘苏州太湖体育旅游文化的内涵,做大苏州太湖“山、水”文化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如太湖登山、探险、自行车旅游、游泳、赛艇、帆船、划水、滑草、攀岩、沙滩排球等项目, 吸引不同的客源层和专项体育旅游爱好者。

2.2 打造“环太湖体育圈”,树立体育旅游品牌

环太湖经济的率先发展,为“环太湖体育圈”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环太湖体育圈”体育旅游品牌建设是一项重大、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苏州太湖体育圈已经成功举办了世界轮滑锦标赛马拉松赛、长三角体育圈“英派斯杯”全民健身大联动环太湖自行车骑行比赛、全国公路轮滑锦标赛马拉松赛、华东地区环太湖体育圈“特步杯”男篮联赛等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以及苏州市业余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万人长跑赛、龙舟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其为构建“环太湖体育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旅游业发达,交通便利,游人进出方便,是现代体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苏州太湖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注重绿化和美化,为旅客营造优美环境,知名度高的体育旅游资源品牌已经成为吸引体育旅游者的有力武器。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应在积极整合优势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体育旅游品牌的策划和运作,重点以开发和培育“环太湖体育圈”为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营造环山抱水的体育活动圈、体育组织圈及特色项目圈。抓住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契机,把“环太湖体育圈”的品牌做大做强,最大限度地获取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有计划、有步骤、多种类地承办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让“环太湖体育圈”成为在国内屈指可数,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旅游“品牌基地”。

2.3 培养引进体育旅游专业综合人才,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不仅是体育旅游的发起者、倡导者,而且是体育旅游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刚刚起步,其制约因素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熟悉体育旅游资源市场研发与管理,熟悉旅游业和体育业的复合型人才。要加速培养体育旅游专业综合人才,必须从人才的质和量两个方面入手,鼓励体育经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在职进修或招聘,培养引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地域教育资源优势,在苏州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的旅游专业和体育专业及综合实力强的大学创建体育旅游专业,加大体育旅游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严格建立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资格认证考核、登记认证考核等制度,充分挖掘体育旅游人力资源潜力,使其储备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为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储备人力资源。

2.4 利用现代化体育场馆和设施优势,承办大型的体育盛会

高科技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是体育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大型体育赛事是发生在短时间内的有大规模游客参与的活动,体育场馆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条件优劣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以苏州太湖现代化的场馆、设施为依托,开发大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健身体育项目参与旅游资源,大型场馆、训练基地定时开放,最大化发挥场馆硬件设施先进的功效,既满足游客参与性的心理,使其体验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又可弥补举办大型赛事后体育场馆空闲的浪费。开发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资源和举办大型体育会展资源,促销体育赛事观摩旅游资源,提高苏州太湖的知名度,促进体育旅游文化的发展。2.5发挥体育明星效应,实施特色精品战略

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体育旅游者的参与和体验,更令旅游者着迷的是体育明星创造的体育奇迹。体育旅游资源精品是指具有鲜明的体育特色, 能产生良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高品位、强吸引力的体育旅游资源。充分发挥体育明星效应,运动明星常回家看看,营造体育旅游氛围,打造苏州太湖体育旅游特色精品。在开发中不断形成苏州太湖特色,吸引全国甚至国际体育旅游客源, 引导更多的旅客进行体育旅游消费,把苏州太湖建设成为国内外的体育旅游热点区域。苏州太湖在进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抓住品牌攻心和产品攻略的营销策略,凸现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品牌和精品的开发,使其产生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开发张军羽毛球杯赛、陈艳青举重邀请赛等,以运动员名字命名的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形成若干标志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借苏州体育明星营造体育旅游市场,聚集人气,制造亮点,形成月月有赛事,季季有精品,通过体育赛事精品品牌的培育,促进苏州太湖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东敏.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6-7

[2] Mike Weed, Chris Bull. Sports Tourism [M].戴光全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2-4.

[3] 王荣.苏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苏州日报,2006-9-14.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95-02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发展,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我国起步较晚的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社会理解度很不够,同时认可度也不够高,因此,高职学生的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苏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同样面临这一严峻形势,苏州市相关部门联合高职院校积极挖掘高职学生的自身优势,同时利用苏州良好的经济自然环境对高职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联合企业全面支持,有效推进高职学生的就业。

据统计,2015年苏州高校毕业生达到约4.1万人,就业不容乐观。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政府应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在组织上进行支持,学校、企业、大学生也应参与进来。

二、苏州大学生就业的优势分析

(一)苏州的文化根源和文化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具有促进作用

苏州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全国较早,市场观念深入人心。苏州地区商业精神和文化积淀较为深厚,技术、思想、价值观、习惯、知识、道德都包含在文化中,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苏州地处东南一隅,历史上较少受到主流传统意识的影响,经历战争破坏较轻,造就江南水乡的富庶,商业经济的发达。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人文自然环境增加了大学生在此成才和就业的地域魅力。

(二)苏州多管齐下推动大学生创业以促就业

苏州纵深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建立了32家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高校自有的模拟实训师资已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全年创业模拟实训达5000余人。推荐创业项目参加第一、二届全国创业专项大赛总决赛,其中3个项目入围全国十强;成功举办“2015年苏州市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竞赛”,吸引全市10个县市区和25家在苏高校积极参与,共有200多个项目参赛,成功树立了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新建成大学生创业园或孵化中心1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园2个。多项举措极大促进了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

(三)苏州独特的产业结构对于苏州大学生就业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015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苏州经济三大产业结构为9.1:45.2:45.7,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服务业发展对于苏州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是非常好的机遇。服务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遇与岗位,促进就业。苏州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苏州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就业环境。

(四)政府的优惠政策助推苏州大学生就业

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深层次问题,已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就业。2015年苏州市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1万人,面对复杂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苏州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明确中小企业招用应届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给予企业500元/人岗前培训补贴和不超过1年的单位缴费部分全额社保补贴;对各类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当年新招用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2000元/人一次性就业补贴。此外,从2013年起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本学籍地高校毕业生,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补贴。此外,苏州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制登记系统,并实时动态跟踪服务。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一人一策”个性化援助方案,实施“一对一”重点就业帮助,2015年开发了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255个。政府的倾斜政策和法规为学生就业提供了起步辅助。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分析

(一)专业技能强

在专业技术方面,高职院校偏重于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直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加突出专业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高等教育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注重能力,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与企业、社会联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该行业的尖端技术、工艺、操作设备,结合职业环境有利于尽快创造效益,学生经过在企业岗位上的实习后,大大缩短了就业适应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学生学会了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提升了学习实践的能力,更加受到企业的欢迎和重用。

(二)较低的职业定位

大学生寄予厚望的就业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定位普遍较低,其原因有以下两种: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的费用比普通本科院校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2至3年,高职学生的时间成本较低;从家庭角度,因为较短学制的高职院校学费和生活费相对较少,因此高职学生的家庭负担相对较轻;从高校看,高职院校在教室资源、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投入的教育成本也稍低,这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需要的工资待遇也普遍偏低,而较低的职业定位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空间得以拓宽,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其次,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偏低。由于中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人们对职业教育了解程度不够,认可度不高,导致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高。这个固定的理解导致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职业要求不同:关于就业问题,高职学生普遍具有一个相对较低的职业定位和心理预期,这也保证了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的工作心态,以利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范围,有利于其顺利就业。

(三)与企业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专业能力训练,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必然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让学生深入社会、企业,以达到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因此,高职院校通过重点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更现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为学生更好更快地接触和了解企业搭建了一个平台,为学生顺利进入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得到公司的认可和好评,就直接与企业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成功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对于学校,这种形式也使学校更好地了解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有利于推进“订单教育”,帮助解决高职院校和就业脱节的根本困难和问题,提高就业的成功率。总之,高职院校推行的校企一体化的实践,广泛利用了社会资源,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扩大了学生和企业的接触,使实践环境和未来工作无缝对接,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重视程度高

由于高职学生学历层次低、理论基础薄弱,未来发展方向可选择的范围相对较小,因此高职院校和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危机意识。高职院校学生知道自己的就业劣势,所以有危机、有紧迫感,这种意识使得高职学生具有更加务实的职业生涯规划,面对就业机会时更为珍惜,在工作中更能保持谦虚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在工作中也更具竞争力;从学校的角度看,由于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高,职业教育学生的水平低,给高职院校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就业压力也就成为高职院校解决就业的驱动力问题。相对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就业问题,许多高职院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制定了全面的就业指导体系,以促进学生就业,加强高职院校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五)用人单位日趋理性

用人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标准逐渐趋于理性。厦门大学前副校长潘懋元教授曾指出:“什么是高素质人才,我们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混乱。许多人认为高学历即高素质,这是对高素质的庸俗化理解,是唯学历论;还有许多人则认为,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就是高素质人才,而一般性大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则是低素质人才,这是唯出身论。”在日趋激烈和复杂的竞争市场中,要求用人单位在人才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术和专业知识,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和潜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用人单位日趋理性化将为高职学生带来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

(六)社会需求增加

新形势下,社会逐渐呈现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它的主要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技术人才危机已经出现,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生产线更为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占总工人数的1/3,而大多数是初级工。特别是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球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工人的价值越来越重要。此外,中国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更加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相比于中等职业学校,高职教育具备更多的理论,因此,高职院校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自然成为主渠道,当前中国缺乏高技能人才,未来就业市场必然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带来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总之,苏州市高职院校要根据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专业品质,创造自己的品牌,并打造区域或行业内具有较好的影响力,以确保苏州市高职院校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莲.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之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

[2]盛桂颖.大学生面向中小型城市就业现状及其优势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14).

[3]聂建中.论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当代经济,2012(21).

[4]钟文圣,严瑶婷.苏州经验:经济驱动型现代化与和谐社会构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4).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4)

考察期间,我们代表学校招生就业处重点走访苏州地区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城管委会和吴江区人才服务中心)等3个单位并考察了其相应的人才市场,和共计7家具体用人单位(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科玮隽(苏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住友电工(苏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明治乳业公司、万都海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为开拓就业市场,我们又去杭州拜访了LG电子(杭州)有限公司)等共。我们此行受到了苏州各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并把各单位的基本情况与我们进行了沟通,提高了我们对苏州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的认识,双方将交流了合作的共同点,并明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我校在该地区就业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我们和延大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座谈,并做了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就业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了解毕业生参与麦可思调查情况。

二、意见和建议

1、学校应长期与相关企业上级领导部门建立互联互通关系。

相关报告显示,苏州就业市场总体供求情况需求比较大,该地区人才市场每周周一至周六组织相应的供求双方的招聘会,场景非常壮观。同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苏州地区将为外地务工人员(大学生)提供廉租房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对985、211大学毕业生来苏州工作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解决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如果学校能够与其保持长期沟通,将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和岗位,为我校就业工作提升新的层次。目前在当地延边大学知名度不高,我们联系和走访了3个人才服务中心和31个企业,知道延边大学的占35%,了解延边大学的占15%。我们此次来苏州就业市场考察,对我校毕业生来苏州地区工作大有益处。

而且,我们在与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了解到,他们每年都与招聘企业一起到高校组织企业招聘宣讲会,广录人才。并表示愿意组织相关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大学生来苏州工作(当地人事管理部门与高校建立互联互通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和全面合作关系三个层次共有216所,其中没有延边大学)。这是机会也是机遇,希望校招生就业处与之积极沟通联系,把他们请进延边大学,形成双赢的局面。延边大学与当地距离过远,难以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研究团队研究成果转化基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2、加强具有语言优势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校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朝鲜语(韩国语)和日语的语言优势。但现在从就业市场实际来看,纯语言类的毕业生崔在就业类型相对单一的情况,已经不再容易满足企业的需要。据了解,在苏州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语言专业(韩语、日语)。(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到黑龙江大学招聘朝鲜语专业毕业生)用人企业大可不必舍近求远来到我校招聘语言类从业人员。

同时,从苏州市企业构成来看,多为外资或合资企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公司高层领导皆具备较高的汉语能力水平,不再需要太多的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外资企业高层和中层领导国语水平提高,中层领导本地化达到70%左右,单纯语言类专业毕业生丧失优势。所以,既会语言又具备专业技能的学生成为了苏州就业市场新宠儿。我校应继续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与时俱进,培养适合就业市场的综合性人才,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强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之外更注重的就是学生道德和择业观的衡量。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员工每天能够工作热情高涨,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自己的团队。但现实情况反映,一些学生总是好高骛远,在校期间没有形成成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导致企业与学生双方收到损失。

在调查和与毕业生座谈中,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总体还是满意的,但也不乏一些意见值得思考。我们了解到学校实践性教学过少,毕业生明明掌握了理论,实际工作中做不来。课程设置偏重于基本理论,专业课和选修课关联性不强,参加工作后适应期比较长。比如朝鲜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正统朝鲜语,工作中更多使用商务性朝鲜语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工作之前准备太少,工作中往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要加强,比如销售岗位和技术岗位有差别,从事技术岗位要有时间的沉淀;跳槽要知道提出辞职,要有工作交接等。改变就业观念,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毕业生入职一年内,因为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频繁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加强学习能力培养,毕业生学习经历丰富,学习能力缺乏。

在外语学习方面,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英语口语的锻炼,因外在外企工作英语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但是读写和语言表述是有差别的,我校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在外企工作,韩国语、日语学生在口语方面要求熟练,而我校存在朝鲜族学生说韩语、日语,不是精通或费力,这种情况对其就业会带来困难,希望学校有关部门能组织相应的培训,以利于学生的就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5)

为了深入了解苏州地区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我走访了多家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动画公司,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这一区域的动画从业人员的相关信息,在此次调研中,主要走访了苏州欧瑞动漫有限公司、苏州士奥动画制作有限公司、苏州卡酷影视动画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天堂卡通数码制作有限公司等苏州地区多家知名动漫企业,通过走访、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多种形式,在从业人员的学历、专业、年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技能水平等多方面展开调研,以此来掌握相对较全面的信息,并通过调研数据来分析苏州地区动漫产业从业人员的现状及研究对策。

(一)行业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复合型人才不足。

学历是此次调研的第一项,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学历不完全等同于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从业者的知识体系,这对于作为创意产业的动画尤其是原创型动画尤为重要。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动漫行业从业者数量微乎其微,这一类学历的从业者无论从知识体系还是研究能力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本科层次学历的从业人员在此次调研中占绝大多数,这一类人员大都是从正规院校毕业,拥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对新的知识有较强的领悟力;其次是大专类,这一类学生在专业基础和知识体系上相对本科层次来说,略为有所欠缺,但也不排除有全面素质较好的从业者,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此次调研中,值得重视的是培训机构出身或以大专、中专、自考、成人教育等教育形式的居多,甚至也包括部分本科学历的从业者有培训经历。从在校所学专业的角度来说,专业为动漫类专业(包括二维和三维)的从业人员在调研人员总数中接近40%;其次是艺术设计类和绘画类(主要是国画和油画专业),这三种专业的从业者成为正行业的主力军,占整个调研人数的80%;包括计算机类的其他专业的从业者也不在少数,这一类从业人员在经过一定的工作时间后,尽管软件操作较为熟练,但由于其绘画基础较差,无法在短期内从事原创过程中的核心工作。

(二)产业链人才不足,周边发展缓慢。

动漫产业链大体上有四个环节,漫画(图书、报刊)、动画(电影、电视、音像制品)及舞台剧和网络动漫。漫画创作是产业的基础,影视动漫是产业的主体,动漫舞台剧是产业的延展和提升,网络动漫是产业的前锋,具有拉动和整合作用。此外,还有游戏、玩具等周边产品开发。这几个环节是相互依存、互为拉动的关系。对于原创动漫作品来说,周边产业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利润回收的周期长。目前,对于苏州地区的动漫产业来说,还主要集中在动画制作这一环节,而对于其他环节包括印刷品、舞台剧、玩具服装等周边产业的开发还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接。

(三)行业整体工资水平不高,行业信心低。

在本次调研中,对于工资水平的调研主要分为四档,分别是1500以下、1500―3000、3000―5000、5000以上,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工资水平的示意可以说恰好呼应了前面关于学历及专业的调查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三个信息:一是企业宁愿选择学历较低的职业类学校毕业生,甚至是没有高等教育学历而拥有一技之长的高中毕业生或者其他社会人员,这样可以支付更低的工资水平;二是在专业的选择上,由于部分企业将工资成本压低,导致不能够更严格地挑选从业人员的专业,因为动漫这一行业对于艺术基本功的要求会让很多求职者被拒之门外,而较低的工资水平也不得不让企业放下精挑细选的“架子”;三是行业整体工资水平的偏低让很多高学历者望而退步,与IT行业程序员等技术类职位的整体较高工资水平相比,动漫行业的工资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苏州地区动漫发展途径

(一)不断保持校企合作模式与时俱进。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高等院校及职业类学校都开设了动漫、影视及相关专业,校企合作是在本区域进行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能够快速有效地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接轨。如苏州工业园区有着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的独特优势,区域内高校众多,开展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使学校教育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本区域的产业发展。

(二)立足苏州原创。

长期以来,众多专业人士对于中国原创动漫的评价是:“重技术、轻人文、重画面、轻情节”。文化是苏州的第一资源,动漫、游戏等这些创意产业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得到这放土地中传统文化的浸润,在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吸取养分,以传统文化的优势推动动漫的原创性和本土化。

苏州历来是文化名城,传统文化多如牛毛,苏州有精巧的园林、随处可见的古迹名胜,还有昆曲、评弹等说唱艺术,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丰富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更是动漫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处在这样一个丰富的资源中,运用苏州的传统文化来做动漫作品,对于动漫本土化和提高原创力都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目前现有的立足苏州文化的动漫作品开始涌现,如《姜子牙之尚湖传说》、《欢欢喜喜闹园林》等,这些题材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苏州烙印”,在中国众多的原创动漫中让人耳目一新。

(三)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区域品牌影响力。

近几年,随着动漫品牌化意识的增强,各地兴起了众多的动漫节、cosplay、同人展等动漫活动,为地区动漫商业活动的开展,动漫人才的引进与交流发挥了很大作用,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动漫节如杭州中国国际动漫节、北京国际动漫节、ACG穗港澳动漫游戏展、深圳动漫节等一系列活动,为当地乃至整个区域的动漫市场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也为地区动漫树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要树立苏州地区的动漫品牌,可以从多方面着手。

1.为提高苏州地区的动漫品牌形象,更好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增设部级和各政府级的论坛和项目,可以为文化创意人才提供尽可能公平和公开的舞台,动员更广泛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参与。

2.将目前所有的动漫赛事进一步扩大深度与广度,对通过创意大赛等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和项目立项,将资金和政策更准确定位到个人和项目。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6)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27-02

1苏州服务外包的基本发展状况

1.1外包的基本概念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白领外包”亦称“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服务外包是服务业的一种形式,是当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服务、分工协作的重新布局,是组织形态上的重新提升。目前,服务外包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

1.2苏州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

目前,苏州服务外包有了初步发展,包括软件外包、物流外包、动漫外包和中介类专业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苏州服务外包领域的先导产业。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57家企业通过认证,7家企业入选科技部“欧美软件出口工程试点企业”,占江苏省入选总数的83%。2006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7%。2007年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有望到100亿元。

2006年12月,《关于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有关政策问题》正式公布,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惟一的试点区,这对整个苏州市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苏州市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加大了与国外的广泛、深入地合作,尤其与软件业发达的印度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2007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与印度“软件服务外包之父”普雷姆吉签订了合作协议。政策效应将与苏州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在未来产生更大的合力。2007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市举行科技招商合作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新宇软件与印度著名IT企业戴塔麦特签订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合作协议,计划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首期1500人的ITO/BPO基地。2007年7月,新加坡新电集团(NCS)与苏州工业园区(SIP)管理委员会近日签订一份备忘录协议,共同开发服务外包业务,在中国建立国际一流的服务和大型外包中心,以提供包括应用开发、软件开发、业务流程和IT管理业务在内的大量IT服务。

可以看出,苏州市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及服务优势等都为苏州市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投资苏州的服务业市场,为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和优势

2.1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将达1.2万亿美元。外包业务这一巨大的未来市场对于正在快速发展服务业的苏州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此外,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3家落户苏州,它们70%的业务流程是通过外包实现的。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大约有70%的企业尚未向低成本国家外包任何服务。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律,这些企业都将走上服务外包的道路。苏州的经济社会对外开放度高,劳动力素质相对也比较高,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基础。苏州市如果能够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对本市服务业的快速、高效、优质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苏州正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现在苏州已经具备了发展服务外包的市场优势。从国际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制造业的持续扩张,会产生对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在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苏州抢占了先机,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制造业城市,这是加快服务外包发展的坚实基础。

另外,《苏州市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服务外包发展提出了多项扶持政策,从资金、准入、用地、人才、环境等各方面提供了优惠。其中,对在本市新设立的国际、国内知名服务外包人才中介机构购建的自用办公用房,按每平方米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服务外包企业为承接外包服务项目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可按国家相关政策申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服务外包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并按时还本付息的,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标准利率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相关国际认证,给予最高不超过60万元的补助金额;对应届大学(含大专)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参加服务外包培训,给予不超过85%的补贴。这些优惠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使得苏州在发展服务外包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具备了政策上的优势。

3以服务外包促进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

苏州市要想保持服务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而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是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可以分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以及苏州科技城三个重点区域,这三个区域分别制定了符合自身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措施。

3.1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策略

从2005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区就推出了“产业升级”“科技跨越”和“服务业倍增”三大计划。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倍增”计划的重要内容。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措施有:(1)加强政策落实,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给予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创业投资资金注入和海内外上市服务;(2)加强国内外市场拓展。利用海外留学生和跨国公司华裔管理人员的资源,发挥园区跨国公司众多的优势,争取更多海外订单;(3)加强载体建设。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园的装修和商业设施建设;(4)开辟服务外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依托人才培养主阵地,发挥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积极性,形成多层次培训体系。

工业园区的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软件外包。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2006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7%;(2)研发外包。三星、艾默生、安德鲁等跨国公司已在工业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为总公司的亚太总部和全球部门提供研发支持;(3)业务流程外包。从呼叫中心到人力资源,从第三方物流到财务、后勤等外包业务已经在工业园区形成。苏州工业园区已有1000多家企业选择了财务外包,而会计事务所的收入,约有1/3来自各种类型的财务外包业务;(4)设计外包。主要是专业的设计公司对于汽车、家电、机械等生产制造企业提供新产品的设计。

3.2苏州高新区服务外包的发展措施

良好的IT产业基础加上优良的投资环境,苏州高新区发展新型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自身情况和服务外包的发展,于2007年5月提出了服务外包的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一是重点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主要为软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等为主的服务外包。建立软件实训基地,培养大量实用型软件专业人才;二是大力承接生产服务外包。重点发展外贸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服务外包领域。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区港联动”效应,形成功能强大的自由贸易区,促进以开发区物流为重要内容的境外物流跨越式发展;三是积极拓展研发设计外包。全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引进研发机构,并积极引入研发设计外包理念,打响“苏州设计”品牌。

3.3苏州科技城的服务外包发展举措

苏州科技城则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中心,并制定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构筑微系统园、软件园、高博软件技术学院和软件大厦4大软件服务外包基地;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江苏分中心(CSIP)、赛宝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整合软件产业内生环境;三是加大软件产业招商力度。依托欧索软件等一批软件龙头企业的科技优势,积极引进品牌型、旗舰型、链条型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四是形成软件人才和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完善软件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引进具有带动和示范导向作用的软件领军人才,加快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05).

[2]姜荣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7,(05).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7)

1苏州服务外包的基本发展状况

1.1外包的基本概念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白领外包”亦称“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服务外包是服务业的一种形式,是当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服务、分工协作的重新布局,是组织形态上的重新提升。目前,服务外包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

1.2苏州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

目前,苏州服务外包有了初步发展,包括软件外包、物流外包、动漫外包和中介类专业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苏州服务外包领域的先导产业。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57家企业通过认证,7家企业入选科技部“欧美软件出口工程试点企业”,占江苏省入选总数的83%。2006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7%。2007年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有望到100亿元。

2006年12月,《关于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有关政策问题》正式公布,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惟一的试点区,这对整个苏州市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苏州市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加大了与国外的广泛、深入地合作,尤其与软件业发达的印度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2007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与印度“软件服务外包之父”普雷姆吉签订了合作协议。政策效应将与苏州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在未来产生更大的合力。2007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市举行科技招商合作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新宇软件与印度著名IT企业戴塔麦特签订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合作协议,计划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首期1500人的ITO/BPO基地。2007年7月,新加坡新电集团(NCS)与苏州工业园区(SIP)管理委员会近日签订一份备忘录协议,共同开发服务外包业务,在中国建立国际一流的服务和大型外包中心,以提供包括应用开发、软件开发、业务流程和IT管理业务在内的大量IT服务。

可以看出,苏州市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及服务优势等都为苏州市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投资苏州的服务业市场,为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和优势

2.1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将达1.2万亿美元。外包业务这一巨大的未来市场对于正在快速发展服务业的苏州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此外,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3家落户苏州,它们70%的业务流程是通过外包实现的。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大约有70%的企业尚未向低成本国家外包任何服务。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律,这些企业都将走上服务外包的道路。苏州的经济社会对外开放度高,劳动力素质相对也比较高,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基础。苏州市如果能够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对本市服务业的快速、高效、优质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苏州正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现在苏州已经具备了发展服务外包的市场优势。从国际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制造业的持续扩张,会产生对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在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苏州抢占了先机,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制造业城市,这是加快服务外包发展的坚实基础。另外,《苏州市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服务外包发展提出了多项扶持政策,从资金、准入、用地、人才、环境等各方面提供了优惠。其中,对在本市新设立的国际、国内知名服务外包人才中介机构购建的自用办公用房,按每平方米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服务外包企业为承接外包服务项目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可按国家相关政策申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服务外包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并按时还本付息的,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标准利率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相关国际认证,给予最高不超过60万元的补助金额;对应届大学(含大专)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参加服务外包培训,给予不超过85%的补贴。这些优惠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使得苏州在发展服务外包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具备了政策上的优势。

3以服务外包促进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

苏州市要想保持服务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而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是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可以分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以及苏州科技城三个重点区域,这三个区域分别制定了符合自身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措施。

3.1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策略

从2005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区就推出了“产业升级”“科技跨越”和“服务业倍增”三大计划。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倍增”计划的重要内容。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措施有:(1)加强政策落实,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给予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创业投资资金注入和海内外上市服务;(2)加强国内外市场拓展。利用海外留学生和跨国公司华裔管理人员的资源,发挥园区跨国公司众多的优势,争取更多海外订单;(3)加强载体建设。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园的装修和商业设施建设;(4)开辟服务外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依托人才培养主阵地,发挥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积极性,形成多层次培训体系。

工业园区的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软件外包。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2006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7%;(2)研发外包。三星、艾默生、安德鲁等跨国公司已在工业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为总公司的亚太总部和全球部门提供研发支持;(3)业务流程外包。从呼叫中心到人力资源,从第三方物流到财务、后勤等外包业务已经在工业园区形成。苏州工业园区已有1000多家企业选择了财务外包,而会计事务所的收入,约有1/3来自各种类型的财务外包业务;(4)设计外包。主要是专业的设计公司对于汽车、家电、机械等生产制造企业提供新产品的设计。

3.2苏州高新区服务外包的发展措施

良好的IT产业基础加上优良的投资环境,苏州高新区发展新型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自身情况和服务外包的发展,于2007年5月提出了服务外包的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一是重点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主要为软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等为主的服务外包。建立软件实训基地,培养大量实用型软件专业人才;二是大力承接生产服务外包。重点发展外贸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服务外包领域。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区港联动”效应,形成功能强大的自由贸易区,促进以开发区物流为重要内容的境外物流跨越式发展;三是积极拓展研发设计外包。全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引进研发机构,并积极引入研发设计外包理念,打响“苏州设计”品牌。

3.3苏州科技城的服务外包发展举措

苏州科技城则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中心,并制定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构筑微系统园、软件园、高博软件技术学院和软件大厦4大软件服务外包基地;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江苏分中心(CSIP)、赛宝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整合软件产业内生环境;三是加大软件产业招商力度。依托欧索软件等一批软件龙头企业的科技优势,积极引进品牌型、旗舰型、链条型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四是形成软件人才和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完善软件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引进具有带动和示范导向作用的软件领军人才,加快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05).

[2]姜荣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7,(05).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8)

1苏州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分析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判断产业集群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区域出现产业集群,那么就会带来工业产值或就业人数的增长,使得该地区该产业的工业水平或雇员水平高于同一产业全国的平均水平,区位商是识别产业集群情况的主要方法。1.1区位商区位商是区域经济学中衡量某一产业某一方面在特定区域内相对集中程度的指标,一般从就业人数、企业数量和产业产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即指一个地区内某行业就业人员数(企业数量或产业产值等)与该区域内全部行业的就业人员数(企业数量或产业产值等)之比同全国该行业就业人员数(企业数量或产业产值等)与全国所有行业就业人员数(企业数量或产业产值等)之比二者相除得到的商。使用区位商识别产业集群时,衡量标准为区位商系数是否大于1。如果区位商系数大于1,说明该地区某一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的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如果区位商系数小于1,说明该地区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优势相对较弱;如果区位商系数等于1,说明该地区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该产业的生产基本能够满足本区域的需求。1.2产业区位商系数由于区位商分析法将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上都认定为相同的,没有考虑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如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因此,这里根据区位商模型,以2009-2011年为时间段,以规上企业为分析对象,统计了就业人数、企业数量、产业产值比值三个基础性指标的同时,增加了人均产值系数。从表2可以看出,2009-2011年期间,苏州医疗器械规上企业从业人员、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区位商系数都大于1,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其中,从业人员区位商系数呈稳步增长,说明苏州的医疗器械产业具有劳动力集聚效应;生产企业区位商系数在2011年发生较大变化,一方面是由于规上企业的统计范围发生变化(2011年,规上企业统计数据由企业营业额500万元变更为2000万元),另一方面区位商系数上涨进一步说明苏州集聚了一批超2000万元的医疗器械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主要体现为大型外资企业的入驻;工业总产值区位商系数有较小的波动变化,这与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有关联,也表明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大。人均产值系数是比较不同地区产业劳动率差异的指标,是指一个地区某一产业的人均产值与全国该产业的人均产值之间的比例。表3列出了2009-2011年期间,苏州及全国医疗器械产业人均产值以及苏州相对于全国的人均产值系数。从表3可以看出苏州医疗器械人均产值增速缓慢,人均产值系数呈下降趋势。但在制造设备不断升级的生产环境下,结合下降的人均产值系数,说明苏州医疗器械产品是以需求激增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为主。1.3产业集群分析目前,苏州医疗器械产业以生产制造企业为主,集聚了包括强生、富士、飞利浦等知名外资企业,但其主营业务基本体现在生产加工环节,对苏州本土企业很难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设计研发机构主要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和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以及苏州大学为主,产业链下游的经营以销售收入低于100万元的中小型批发企业的单一结构为主,显示苏州医疗器械产业链条的不完整,设计研发能力薄弱,经营服务意识不强,不利于建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格局。由此可知,苏州医疗器械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专业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大型外资企业入驻明显提升了苏州医疗器械的专业化水平。但苏州医疗器械产业的集群基本体现在生产加工环节,且产品以低附加值为主,而从事技术研发的企业较少,新产品开发能力有限。

2苏州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

面对市场经济激烈竞争、跨国企业集团占据行业垄断地位、国内企业产品同质化、资源环境严格制约等形势,苏州应充分发挥产业规模优势和外资集聚效应,并结合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比较优势,优化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2.1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发展环境依照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政府可作用因素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3个方面。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是集群发展的年轮,科技创新是集群发展的内生动力,税收优惠是集群发展的外生动力。对于正处于形成期阶段的医疗器械产业,苏州市政府应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统筹各方力量,从政策、人才、金融、市场等领域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般可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3个层面制定实施。产业组织政策根据医疗器械的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更为规范的医疗器械产业组织方向为指引,建立能促进医疗器械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产业结构政策以引导企业规模化发展、产业集聚化发展为趋势,鼓励建立“合作共享,优势互补”的资源互助互推模式,特别对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关键项目,要在土地、资金、能源、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倾斜。产业技术政策是引导、推动和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可通过引导、扶持、激励等手段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的技术开发能力,并借助“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示范应用与评价工程”等产业化平台,使更多质优价廉的国产设备进入医疗应用市场,培育发展医疗器械产业。2.2注重区域布局,促进企业集聚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步伐加快,使世界制造业加快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苏州各区域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如产业网络、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地理位置等,以优惠政策为手段,通过招商实现企业集聚。对具有产业集中优势和外资集聚的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可依托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昆山小核酸产业基地等平台,推进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嫁接与配套,实施设计研发与营销服务的培育与引导工程,将地域集中变为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示范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常熟、张家港、吴江等地区可充分利用低端产品加工优势,以产品互补、错位发展等方式积极承接周边大都市产业迁移效应带来的发展空间,促进产品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增加产品种类,并鼓励大型优势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促进品种、技术、渠道等资源汇聚,形成规模经济。2.3强化分工合作,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强化科研院校在基础研究、企业在技术开发的主导地位,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使基础研究机构依据成果的产业化可行性推进技术开发的进程,技术开发机构根据市场需求提出基础研究的内容。加大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第三军医大学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充分发挥中科院在苏州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源优势、基础研究优势,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国际大鳄技术垄断,从已有的人工心脏、无创呼吸机、1.5T超导MRI等单个产品进行突破,逐步克服高端技术难点,加强中低端技术研发能力,实现从依赖引进、仿制的简单生产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增强上游产业链的竞争力。同时,集群里的企业应强化市场早期部署的意识,在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寻找市场空隙,灵活采用集成创新、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技术购买、企业并购等方式形成差异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2.4树立品牌观念,实施营销发展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产业进入成长期以后,产业进入门槛降低,同时受高利润吸引,更多企业会进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建立品牌偏好与忠诚度将是企业的营销目标。由于苏州医疗器械企业相当部分或是加工企业或是贴牌企业,市场营销观念普遍相当淡薄。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尽快转变经营观念与经营方式,摒弃长期形成的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观念,真正树立现代经营理念与市场竞争意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树立企业的差异性优势,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好口碑,自然形成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当然,品牌塑造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耕耘、不断积淀,绝非一蹴而就。因此,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在产品从开发研制、临床试验到进入市场各个环节中加强产品检验检测,以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控制、认证体系为参考,强化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并注重产品商标注册、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进而在医疗器械领域拥有一定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作者:吴建荣 陈洪梅 孙惠娟 单位: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9)

结合笔者前期针对苏州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及教育实践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各大高职院校创业课程体系逐渐呈现系统化、差异化,针对各自学校的不同,有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但均是笼统地针对院校,并没有细分,没有因专业不同而提出相应的创业型人才教育培养方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有相当的优势,并且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具有特殊代表性,全部照搬院校的整个创业培养模式,不能使得该专业发挥其特长优势。艺术设计类专业,如平面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动画设计专业等,相较于其他专业领域,创业容易起步,初期不需要过多的资金投入,容易通过技术打开市场,获得创业的初步成功。故而如何做好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专业型复合人才成了所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的改革关键。

2.苏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可行性

2.1专业优势,市场需求广泛。

截至去年,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总收入4100亿元,同比增长15%。目前苏州有各种文化传媒企业约2万余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超过60万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投资建设苏州新闻大厦、苏州相城区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意产业基地,相关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发展环境优渥。苏州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有着更广泛的需求。如广告设计专业,可以通过承接外包项目,设计海报、标志、广告创意征集进行创业实践;室内设计专业,可以制图,做效果图,手绘图获得实践机会;动漫专业可以画CG插图,片头动画进行创业尝试等。艺术设计类专业迎合了当今社会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创业发展前景良好。利用其专业优势,在校期间得到实践学习的机会,为毕业之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2.2创业起点低,前期投入少。

艺术设计分很多方向,比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设有视觉传达系、环境艺术系、服装工程系、工业设计系、装饰艺术系、数字艺术系均为艺术设计分支。这些专业都是技术型工作,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今日应用非常广泛,与各行业密切相关。在创业初期,这些专业领域经营模式可以选择个体经营、小型设计工作室等模式,只需要原来的设计工具如电脑、画笔等就可以承接订单,进入创业起步阶段,前期基本处于零成本投入状态。另外,学生在校期间承接导师、朋友提供的设计单件,都能够达到创业实践的效果。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创业起点低、规模小、灵活、主动性强、投入少、风险低、能够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设计经营。

2.3相关政策扶持。

早在2015年8月,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要求逐年扩大“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规模,“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文创产业龙头企业、重点文创产业园区,鼓励创新创业,给予高额奖金奖励。另外,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国家、政府、学校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苏州市最新制定2014―2017年“苏州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根据引领计划,将实施创业孵化推进、创业服务优化等工程,在简化工商登记注册手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落实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等诸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3.苏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3.1社会经验少,创业准备不充分。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创业实习少,阅历有限,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考虑事情比较简单,无法考虑全局,因而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细节欠考虑。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遇到创业挫败之后,无法及时调整心态,即使开始踌躇满志,也容易因挫折和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失去信心。并且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必须充分了解企业运转模式、市场定位、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基本常识,才不至于因为准备不足而使得创业过程半途而废。

3.2追求个人价值,团队意识薄弱。

创业实践不单纯是个人的单打独斗,涉及企业运转、企业管理、外部业务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故而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需要一个团队协同合作。设计艺术类学生自认为自己是艺术家,追求个人价值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对其团队的合作十分不利。因此如何协调,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也是艺术设计类学生创业学习的重要问题。

3.3专业不精,技能单一。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全局意识薄弱,这种特性往往是创业实践的阻碍。另外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技能的教育,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业实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很多因素,譬如营销知识、管理能力、财务知识等,并非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以为的学校内部的跳蚤市场、兼职培训及简单的重复接单。创业要建立在一系列专业技能知识基础上。所以,如何全面获取创业所需的技能知识,是创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问题。

3.4法律风险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学院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有家人出资、向银行或其他组织借款,或由第三方投资。但由于学生的特殊身份,他们普遍没有财产可供抵押,又无银行个人信用记录,虽然苏州地区出台了相关的贷款支持政策,访谈了几位毕业学生,普遍认为申请难度较高、过程太烦琐。另外,创业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学生不会过多研究,比如公司注册、合同签订、劳动关系、税收等。他们缺乏法律意识,一旦企业涉诉,很容易背上债务,导致创业失败。故而在校期间,学校的创业教育已不单单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更重要的是增设包含意识、法律、经济、管理、市?龅认低承缘拇匆悼纬蹋?将创业法律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传授学生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免盲目创业。

3.5相关政府扶持政策了解不清。

据新华网报道,浙江省逾六成大学生不了解创业扶持政策。本调研团队前期调研访谈,仅调研苏州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得知,绝大多数学生对政府颁布的创业扶持政策了解程度并不高。原因在于有的职能部门掌握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培训资源和扶持经费,却因为缺乏有效的政策宣传和培养载体,有力无处使;梦想创业的青年虽然踌躇满志,但因为信息的闭塞,得不到足够的项目、技术、信息、资金支持,或因个性使然,在申请创业优惠政策的过程中面临多部门羁绊,导致最终放弃享受创业的优惠政策。

4.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重要性

4.1就业形势严峻。

较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高职学生就业在学历上本身处于劣势。一些知名企业、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对学生的吸收量非常有限,近几年的“艺考热”,导致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人数激增,专业对口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另外,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期望过高,往往因对工资、工作状态期望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僵局。苏州地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迫切需要不仅针对定岗工作的学生,更要针对能创造岗位的毕业生。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

并且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性质,灵活多样、合作形式、工作地点、操作实践等的变通性,使得艺术设计类工作具有更为广泛的操作空间,更加容易自主创业,创造就业岗位。

4.2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

复合型人才指的是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方面出类拔萃的人。目前人才市场招聘已经不满足于对于专业的单方面要求,更多的是综合素质的匹配度。企业除了对应聘者的专业能力有所要求外,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行业背景”。例如某广告公司在招聘一名设计师时,明确提出“要具备广告行业相关工作经验,对本行业的运作有一定了解”。

而设计艺术学理论家尹定邦教授曾说:“现代设计既不是纯艺术,又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较差的综合学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所以本质上是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里,需要大量综合素质佳、创新能力强、熟知行业运行的设计专业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业教育能够帮助社会培养该类人才,不论是今后自主创业,还是应聘各类岗位,都能够在众多单一性人才中脱颖而出。

5.苏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

目前,苏州很多高职院校新办了很多创业课程、创业比赛,但针对个性特征独特、专业具备创业优势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业系统教育仍然是一大缺失。为了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及就业砝码,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创业教育必须兼顾多方面。

5.1强化创业意识。

高职院校在引导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业时,要引导他们的创业价值观:一是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二是符合市场需要,三是注重多方面知识的补充。学校需要全面开展创新创业课程,而非只针对个别学生,激发全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加大政府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充分利用校园或苏州地区创业孵化基地,强化学生创业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提高创业兴趣。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包括市场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创新精神等。一切都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实践氛围,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创业意识。

5.2深化项目实践。

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该类人才如果理解设计项目的运作机制,不论对其今后创业或发展都是事半功倍的。故而在学生日常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组织学生开展项目服务,如创办广告设计工作室、摄影摄像工作室等;导师需要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比赛和创意竞赛;学校还应该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推荐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等,让学生参与实践,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定位、项目运作等创业不可缺少的基本常识。

5.3优化专业能力。

艺术艺术类专业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由于该类专业是知识转化生产力和产品较快的基础专业,故而在教育过程中更应该让学生与市场紧密结合,包括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市场洞察力等能力的培养训练。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单一性能力的人才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作为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校各院系之间优势专业课程,通过增设选修课程,如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税务税法等课程,传授学生创业方面所需知识。

5.4创业指导需要具有创新性。

很多高职院校在创业课程设置上往往是使用统一模板,但不同的专业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应该进行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绝不是一项临时的、阶段性的工作,应该贯穿高职院校学生整个学习阶段。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应该利用专业特性,可以通过学校设计社团组建工作室、开设培训班、做外包项目等形式进行创业教育。时代在发展,教育也要不断地创新完善,只要充分考虑时代特征、学生个性心理,才能真正做到人文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机制。

5.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宣传力度。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10)

这种形势下。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于2008年3月成立了。协会旨在组织广大会员保护和传承苏州传统玉石文化,加强行业规范和自律,推动行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目前,协会已经有100多家会员单位,是苏州玉雕界唯一行业组织。在玉石文化行业协会成立之初,苏州市委领导就对协会未来的发展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出作品、出人才”。

陈健介绍,今后将在培养新世纪、新生代玉雕人才方面下大力气,争取让苏州的玉雕人才做到“繁荣一代,培养一代,储备一代”,形成梯队建设。对于苏州目前玉雕行业的从业者,协会着力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文化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向苏州玉雕的年轻一代传授包括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历史、工艺美术设计等知识,提升苏州玉雕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同时,协会鼓励并扶植苏州玉雕大师,以个人、工作室、公司等各种名义到全国各地去参加评奖、展示、展览等各种活动,在走出去的同时,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学习国内其它地区玉雕界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取长补短,为今后苏州玉雕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在近10年来的这波玉器收藏热中,海派玉雕走到了市场的最前沿,引领了新的潮流。仔细研究当代海派玉雕名家作品后不难发现,新海派玉雕的特点,在于工精、料好、创意新这三点。而回顾苏州玉雕的发展史。我们也不难发现,传统苏州玉雕的特点,是“空、飘、细”,即便当代的苏州玉雕,已经没有清朝全胜时期那种领袖全国。主导皇家收藏理念的盛况,但依然基础深厚,底蕴丰富,在仿古、薄胎、巧雕三个方面,依然有着其它流派玉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情况下,通过协会的工作和努力,让苏州玉雕再次走向全面辉煌,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正是基于以上判断和认识,所以协会大力组织玉雕人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全国各地的展览,加强苏州玉雕人与各行各业和其它地域玉雕名家的互动,在交流和实践中汲取营养。陈健经常告诫年轻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玉雕虽然是一个专业属性很强的艺术门类,但艺术都是相通的。文化也是相通的,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跨行业交流,对于未来苏州玉雕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与绘画界、雕塑界、陶瓷界的交流,都能为玉雕创作在造型能力、构图能力等方面开启新的思路。而在与其它地域玉雕大师的交流中,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苏州玉雕的不足和优势,对于优势,要发扬;而对于缺点则要向别人学习来弥补。如果像时下某些玉雕大师那样,闭门造车,则未来必定不会有大的发展。纵观近10年来海派玉雕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开放和交流中学习、发展的过程。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篇(11)

关键词:产业布局;优化;长三角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0-0032-05

长三角空间范围一般定义为由“15+1”个城市构成的区域。这16个城市地域相临、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发展程度大致相近,由此组成的长三角可谓是典型的经济区域。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6年,长三角以约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和7%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9%的GDP,16个城市GDP增速均值达14.7%,比全国10.7%的经济总量增长值高出4个百分点。长三角名副其实地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贡献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国内外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加深,如何继续保持长三角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产业空间布局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空间产业布局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区域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重要方略。而当前我国学者有关长三角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产业结构角度而很少从产业空间布局角度来分析,基于此,本文选取产业空间布局角度来探讨长三角经济增长问题。

一、长三角空间产业布局现状

研究长三角产业布局一般是研究产业在“15+1”个城市中呈何种分布状况及趋势。由于数据资料收集能力有限(有些城市统计资料不全或统计口径不尽相同),同时“15+1”个城市组成的长三角已占“两省一市”总量指标的绝对多数,因而此处用“两省一市”的总体数据来代替长三角数据。按照地区生产总值项目结构的分类,我们选取第二、三产业中细分的44个产业进行测算。客观上说,长三角内部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子系统,经济上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这44个细分产业在区域内部都具有广泛的分布。但研究长三角产业布局的重点不是在于指出每个产业的具体空间布局或每个空间的具体产业布局问题,而是从这44个细分产业中提取属于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及专业化产业,研究这些产业的分布情况。

区域产业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以劳动分工规律为基础,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在生产上拥有的特殊优势,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实现效益最大化。我们通过计算这一系数,同时比较各省(市)主导产业情况,为优化长三角产业布局作铺垫。设某省(市)某细分产业专业化系数为S,其计算公式如下:

S=某省(市)某细分产业总产值/某细分产业全区域总产值/某省(市)所有产业总产值/全区域所有产业总产值

其中,S∈(0,+∞)。一般来说,当S大于1时表明该细分产业在该区域具有专业化意义,即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区域布局规模较大且较集中,S越大则表明专业化程度越高。根据上述公式,对2006年两省一市44个细分产业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可得各细分产业区域专业化系数值。为便于横向比较,我们分省(市)列出S值大于1的细分产业,并按专业化系数值大小排列得表1。

虽然2006年江苏制造业总产值为38950.6亿元,遥遥领先于沪浙(分别为17714.9亿元、26288.8亿元),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强势区,但从专业化产业数目来看(见表1),浙江专业化细分产业总数有20个,远远超过沪苏(各有10个),产业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成为长三角产业综合发展区。两省一市制造业专业化产业存在一定程度趋同但并不十分严重,其中沪苏、沪浙各有3个趋同,而苏浙有4个趋同。在建筑业方面,苏浙两省专业化程度较高。在第三产业方面,上海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与江浙两省相比优势显著,成为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在产业数量上,2006年江苏超千亿元总产值的细分产业数目最多,为13个,是上海(6个)的2倍多,比浙江(11个)多2个,可见江浙两省制造业强于上海;在产值规模上,江苏每个超千亿元总产值的细分产业产值均大于沪浙,可见江苏制造业规模效应较沪浙显著;在产业种类上,上海的6个主导产业江苏全有,浙江除黑色金属加工业外也全有,且都还处在江浙两省产业排名的前列(江苏的前七位、浙江的前六位),而江浙两省主导产业有9个相同,由此可见长三角主导产业也存在总体趋同现象(具体情况见表2)。

优化产业布局目的是提高产业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提高综合效益(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等效益)。总体上把握好各省(市)的产业状况(产业种类、规模、专业化程度及主导产业情况等),在一定程度上说也就明确了未来产业优化布局的方向和着力点。经过实证分析得出的上述长三角各省(市)的专业化产业及主导产业就是长三角未来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的重点。

二、优化长三角空间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

长三角各城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和环杭州湾地区,区位优势十分显著。早在1970年代,法国城市地理学家简•戈特曼就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划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当前长三角确已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江浙为两翼的经济圈发展格局,沪宁、沪杭、杭甬铁路及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江河沿线和沿海地带已成为产业集聚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轴线。近年来,长三角积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注重软硬环境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变化显著,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投资和产业转移加速推进,同时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该区域转移,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将是长三角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的战略机遇期。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草案)中“一核六带”总体布局框架,结合长三角发展环境新变化,借鉴国际城市群产业布局的先进经验,优化长三角空间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为:打造“一个核心增长极”、培育“四个次级增长极”、发展“八个产业带”。

1.一个核心增长极――上海

上海是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排头兵,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是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中心。因此,要强化上海这个发展核心,全力打造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地位,使其名副其实地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辐射源。长三角内部受上海辐射较强的城市大体为: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杭州及宁波。

2.四个次级增长极――南京、杭州、宁波及南通

省会城市南京和杭州增长极效应显著,作为长三角次级增长极是毋容置疑的。即将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苏通大桥将使长三角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大桥大大缩短了沪甬、沪通以及通甬之间的距离,使得上海对宁波、南通的辐射能力大为增强。宁波作为全国计划单列和副省级城市,“十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将为其成为次级增长极打下坚实基础。培育和发展南通这个次级增长极不仅是优化长三角空间产业布局的需要,更是江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南通凭借其区位条件(濒江临海)、人力资本(劳动力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较高)、工业基础(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等优势自然而然将成为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区产业和资本向北跨江转移的最佳城市,必将发展为长江以北区域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3.八个产业带――沪锡宁、沪通宁、宁湖杭、通苏甬、沿江、沿海、沿湾、沿湖产业带

这八个产业带可分为沿线产业带和沿江海湾湖产业带两大类。在沿线产业带中:沪锡宁产业带,产业布局主要沿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沿江高速等,带状线路为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重点发展设备(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电气产品制造业、医药器械、轻纺工业、教育产业;沪通宁产业带,产业布局主要沿宁通铁路、宁启高速公路,带状线路为上海-太仓-常熟(跨苏通大桥)-南通,或上海(经沪崇江底隧道-崇海大桥)-南通-泰州-扬州-南京[或扬州(跨润扬大桥)-镇江-南京],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制造、纺织服装、石化工业、化纤纺织、通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产业;宁湖杭产业带,产业布局主要沿宁杭高速公路,带状线路为南京-湖州-杭州,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房地产、现代物流、生态农业及食品加工制造业;通苏甬产业带,产业布局主要沿苏嘉杭高速公路苏嘉段、嘉兴至海盐高速公路,带状线路为南通-常熟-苏州-嘉兴-海盐-慈溪-宁波(甬),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皮革制品、电气器械、旅游休闲产业。

在沿江海湾湖产业带中:沿江产业带,产业分布于长江两岸,具体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以及上海的部分,重点发展石化、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物流产业;沿海产业带,包括南通、上海、宁波、舟山、台州等市的部分,积极发展新兴临港工业,打造沿海综合经济带,重点发展港口物流、石化工业、能源产业、木材加工、造纸和海洋产业;沿杭州湾产业带,产业布局主要沿杭甬铁路及高速公路、沪杭铁路及高速公路,带状线路为上海-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石化、设备制造、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电气器械、皮革制品、食品加工、旅游产业;沿湖产业带,即环太湖产业带,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的部分,重点发展旅游、房地产、环保、会展、研发、创意、动漫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及其加工业。

上述一个核心增长极、四个次级增长极及四个沿线产业带的空间布局情形可见图1。

三、推动长三角空间产业布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体制机制最完善、科教文卫事业最发达因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不是简单的“15+1”个城市的长三角,也不是局限在“两省一市”意义上的长三角,而是我国华东地区的长三角,更是全国的长三角。因此优化长三角空间产业布局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专业分工和区域协作、空间集聚与区域均衡相协调原则,以中心城市为主节点,以专业化分工产业和主导产业为纽带,以交通干线、江海湖湾为轴线,培育和发展定位明确、优势互补、特色鲜明、错位竞争的多条经济增长带,同时以小城市和县城为增长点因地制宜地形成若干特色经济区。

1.坚持市场主导和强化政府引导

市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政府则注重长期综合效应。长三角要谋求持续竞争优势,必须遵循产业布局规律,强化政府引导作用,以产业为调整目标,以企业为调整抓手,跨空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建新的资本与技术组织,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专业化分工产业带。产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要实现“四个转向”:一是由过去的横向配套为主(长三角次级城市配套核心城市上海),逐步转向错位发展、百花齐放的产业布局新格局;二是由过去单纯讲求经济效益的利润型调整,逐步转向综合权衡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和谐型调整;三是由过去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性指导的硬调整,逐步转向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软调整;四是由过去比较狭隘的自我性调整,逐步转向追求区域整体效益的共赢性调整。

2.建立和完善区域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由于长三角发展的核心资源(区位优势、开放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存在趋同,加之产业发展主要是被动式发展(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因此各城市产业发展竞争激烈,矛盾和冲突不断。因而在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这些城市之间,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区际联合组织,完善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以加强区域产业横向联系、协调区域范围内利益关系,这是实现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必要条件和有效方略。长三角要建立相应的跨区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以自愿原则为基础,鼓励建立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商会和民间组织;建立产业发展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合理布局;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减少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引起的产业布局调整分歧。

3.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统一大市场

受我国行政区划界限的束缚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三角内部市场分割较为严重、“碎片”经济现象也较为普遍,这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由来已久的“毛病”,也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通病”,现已成为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心病”。统一大市场有利于资源、要素、产品的流动,会激发企业自发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主动向优势区域集聚,发挥范围经济效应,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组织及布局模式。因此,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举措,按照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要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布局优化。

4.加快构建区域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体系

区域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可使产业布局摆脱时空束缚,它是实现一体化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长三角内部要加强高速公路一体化建设,配套支线道路建设,因为高速公路可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形成线状产业带,而配套支线道路可增强高速公路效应;加强城际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县域间铁路建设,如可否增建“丹阳-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嘉定”铁路线,发挥铁路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受气候影响小、可持续性强优势;加强一体化水路运输建设,发挥水运能耗少、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优势;加强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此外,面对外部环境长三角要合力加快国际海港、国际空港、国内空中巴士等重大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殷为华,沈玉芳.当代国外大城市产业布局的发展特征及其重要启示[J].特区经济2007(6).

[2]王贻志.立足长三角调整上海产业布局[J].上海综合经济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