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三峡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1:38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篇(1)

1、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

2、正确解释关键词语,句子。

3、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

4、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

学习简练、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

图片投影。

五、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中国河山壮丽,每一处自然景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你都对哪些景观有了解呢?

(由全国各地的自然风貌引入对三峡的了解、向往)

出示三峡投影片。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默读课文,注意作者,读谁字音。

2、请学生介绍作者、作品。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出示生字投影片,让学生注音。

quē zhng xī xiāng sù yǎn zhǔ

阙 嶂 曦 襄 溯 属引

4、学生练习自读,并进行指导,达至熟练。

三、文意理解。

1、小组共同解释文意,教师答疑。

2、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释重点。

<1>词语:

自;阙;嶂;曦;至于;襄;沿;溯;或;虽;以;疾;湍; 漱;良;肃;属引;

<2>句子

①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熟练解释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四位学生各背一段课文,然后齐背。

二、分析课文。

1、讨论: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归纳并板书:

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 夏:急

水 春冬:清荣峻茂

秋:哀婉凄异。

2、体会本文语言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1)动静结合。

三峡教案篇(2)

学前教育,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人生指引地位,良好的启迪会影响其一生的思想,所以幼师的职业素养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幼儿教育除了家长,教师的教育就是重点,所以在学前教肓教师的培养上就要开始重视。首先要从跟本上解决我们应该确立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文化的发展,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地域性,展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传统,又要接轨现代文化的内在现实追求。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本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历代文化传承的影响,古代圣贤的思想代代相传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

而现代的美术教育在引进西方文化后往往忽视了本民族的本土文化继承,从而一味的学习外来文化,从而丢失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学前教育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除了本身的基础文化学习,往往对诸如卡通,网络形式的动漫文化很感兴趣,这种形式的文化是一种流行文化,并没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沉淀,而本民族的文化由于诸多因素却少有接触。在大多数学生中认识最多的是可能还是国画、剪纸等形式的认知。毕竟学前教育学生不可能象专业美术生哪样会去系统学习美术专业知识,所以在文化传承和其它领域的学习中重视不够,遂渐就边缘化了。

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作品,保留文化的延续,学前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到启蒙的作用,这一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把一棵传统文化的种子埋在幼儿的心里,不仅能影响一生,而且能凝聚本民族文化共识。

所以,我们要重视学前教育的传统文化,而对于美术教育这一块,我们要理清头绪,认真研究,我个人认为,在美术教育这一块要从两个方面去学习,第一,从文化思想上,认识和学习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二,从美术方面,对传统民间美术表现形式应该去深入学习和了解 ,特别是本地地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学习和挖掘。我生活在湖北宜昌三峡,这里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发源地。三峡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品类丰富多样、艺术造型鲜丽,装饰色彩和工艺制作特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地域民间美术,是中国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中的一枝奇葩。她蕴藏在深山乡村中,播撒在长江三峡流域。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三峡民间原生性的美术形态已渐渐衰落与消亡。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比如说三峡地域梁平年画,就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朵奇葩,它在独特的地域环境中,有其独到的艺术特色。梁平年画古朴粗犷,浑厚野俗,显示巴渝文化的淳朴憨厚的气质。表现内容上主要描绘风俗人情,戏曲神话,民间故事,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三峡库区人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聘请当地传人来校教课的形式学习,让学生学习这一独特的传统画种,从而认识传统绘画的技法,传承这一画种甚至加以发挥。

还有长江三峡石艺术,从自然中寻觅、构思、加工、塑造出寓意生“灵”的造型观。有的似人物、动物、植物,或具有诗意文采的表达形态,有些峡石经过匠心描绘,加工处理,组合成造型美妙,寓意深刻,趣味无穷,比自然美更高的“灵美”。我们可以让学生考察三峡自然风光,向大自然学习,向民间艺人学习,认识三峡石艺术的独特魅力。

另外,三峡根雕也是三峡民间传统的一门造型艺术。长江三峡根艺蕴藏十分丰富、独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千奇百怪、十分绝妙的造型树根。有的质面光滑、细腻,有的粗糙斑驳;有的姿态易妙,有的十分简括;有的大如磐石,有的细小如微;有的沉如铁石,有的轻若芦蒿;有的色泽光亮,有的暗洗晦涩;三峡根雕艺术深受民间爱好的喜爱,三峡美术家把这些天然造化树根作为一种情愫的载体,赋予丰富的想象与创造,神奇地构建了三峡根雕的美。而这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如何使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后继有人,需要我们通过参观学习,和根雕美术家交流学习,从技法和美术认识上继承这门艺术。

三峡民间美术中还有刺绣与挑花,三峡地区的刺绣工艺以渝东地区,湘西部分地区最具代表性。其中,渝东地区的枕头挑花形式多姿多彩,造型考究,布局独具匠心。而湘西地^,特别是土家族,苗族的刺绣如帐沿、门帘、儿童花帽,荷包、衣饰,也是品类繁多,精美无比。

三峡民间挑花,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达县的挑花和巫溪、巫山的围腰挑花。巫山和巫溪的挑花围腰有土家风韵,一般都在深色(黑色居多)的棉织物上以白色棉线挑出浅色图案,常见内容有“双凤石榴”“笑面罗汉”“娶亲图”“二龙戏珠”“杂技人物”等。边饰图案一般配以牡丹、蝴蝶或几何纹样,工艺极具匠心,看后让人赏心悦目。

挑花和刺绣世世代代传袭。其图案纹样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些久居深山的村妇,用她们的双手绣织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品,让人叹为观止。一件腰围,一组图案都是一首妙不可言的清丽三峡小诗。而现在这些民间美X作品由于各种因素有着失传的危险,学习和继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峡地区的民间美术还有很多,它都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在学前美X教学中,我们应该取多样化方式去学习,学习不应仅仅是规范的美术基础和一些大众化的美术教学,我们更应该立足地域美术文化,丰富我们的美术教学内容,学前教育的学生如果能立足本地文化,学习本地民间美术,不但可以传承和发扬,更能够通过他们的教育和感染使儿童在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使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发扬。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丰富和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根脉,我们只要守住自己的文化,才不惧任何外来文化的侵蚀,振兴和凝聚中华,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吕思勉.中国通史[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4.

三峡教案篇(3)

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10年来,以他们不断创新的理念和雄厚的实力,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旅游风景区规划等十几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完成了千余项规划设计和科研项目,确立了大规划、大环境、大手笔的新的规划思路。这一规划思路,在2006年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及“上海世博会世博村项目国际方案”中,再次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江山重塑 和谐共鸣兴中华

神州大地,长江就象一条腾飞的巨龙,孕育了深厚的华夏文化。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为了缚住这条苍龙,让她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治理与防患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而出现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正逐步地在变为现实,主席当年“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憧憬,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逐步建成,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夏南凯教授认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完工,不但能大大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危害,改善航运条件,同时能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巨大的电力能源,而且以三峡大坝为核心,会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旅游业发展。所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是立足三峡,放眼整个长江流域的保护、利用与开发,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

本着把长江的地势与文化结合在一起,把左岸的特色和自然地理结合在一起的宗旨,设计研究院形成了“天地一筑,高峡平湖,人文山水,时空明珠”的规划理念。夏南凯教授指出,整个长江流域,上游山势陡峻,气势雄伟,这一段应以自然保护为主;中游即从武汉到下游平原一段,这一段由于地势落差大,受长江的危害也就大,因而人文治理的痕迹也最重、最多;从南京一带至出海口是以平原为主的下游段,这儿是给中国带来最大财富的地方,因而也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若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按走向划分,则左岸体现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右岸则体现了长江的治理文化和人文概念。基于对长江流域整体的这种认识,所以整个规划设计方案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从大禹庙到三峡大坝及其下游,分成若干小段,每个小段都有自己特色的主题,这些不同的主题,对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大坝建成后周边怎么管理及怎样发挥它的特色和功能等,――进行了探索。为此,整个规划按不同功能类型分为:三峡管理区域发展专题;三峡坝区生态修复导引规划研究专题;三峡管理区场地及设施改造功能规划;三峡大坝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建设性研究;三峡管理区旅游专题。

透过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我们不仅可了解三峡管理区的现状,对周边的影响、幅射功能等,还能认识到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所产生的影响。整个规划方案,既具有高瞻远瞩的广度和深度,又可使原有的长江文化得到保护和提升。例如大禹庙,原是一般历史保护建筑,但和整个三峡旅游开发联系在一起,大禹庙则就可以提升到世界级保护建筑了。

和谐城市 演绎以人为本“世博村”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已走过了155年历程了。由于世博会是展示科技、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舞台,因而被誉为经济领域的奥运会。在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极大地提高举办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所以,对世博会总体规划和项目规划特别是世博村的规划,要求就非常高,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是空前。

夏南凯教授告诉我们,在2004年的世博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中,以同济大学为主体,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德国AS&P建筑设计公司、日本日建株式会社共同完成的方案,在包括世界顶尖10家设计机构在内的40多个投标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三个优秀方案之一,而且是国内参赛单位的唯一入选方案。方案对世博会的未来、上海的未来、城市的未来将如何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城市的先进理念。在世博会规划项目中,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众多国内外同行一道并肩作战,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思想。

交谈中,夏南凯教授说在2006年同济规划院也参与了世博村项目方案的国际竞赛,并请研究院六所副所长俞静硕士作进一步介绍。通过俞静小姐的介绍,我们进一步感悟了“和谐城市”理念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真谛。

世博村是世博会的重要配套项目,它不但要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解决参展人员的住宿问题,还要解决世博会后该项目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的问题。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分别与德国HPP公司和法国AS公司组成联合团队参与了上海世博园区世博村国际方案征集,并分获第一名和第二名。

与法国AS公司的合作方案,实现了基地与城市和融合,基地与黄浦江的融合,既体现了法国浪漫唯美的设计理念,又体现了中国山水文化和精神,还很好地满足了本土的居住习惯。方案令人信服,得到评委的充分肯定。

三峡教案篇(4)

〔中图分类号〕 K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3)01-0115-04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门峡水库)是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由总理亲自主持、邓子恢副总理具体负责的大型工程项目。、陈云、邓子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本文主要依据《陈云文集》、《陈云文选》、《陈云年谱》及《陈云传》等文献资料,对陈云在三门峡水库上马前后的活动进行简要梳理,阐述其在重大工程项目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慎重态度,进而总结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失误的教训。

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黄河水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与社会安定,故中央人民政府水利投资的重点是整治淮河和黄河。陈云领导的中财委在投资重点上向水利建设倾斜,并为治理大江大河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物资保障。[1]

1951年初,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治理黄河石头庄溢洪堰工程,陈云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由中财委出面召集水利部、铁道部、华北事务部、平原省①政府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作出的《关于预防黄河异常洪水的决定》指出:“在中游水库未完成前,同意平原省及华北事务部提议在下游各地分期进行滞洪分洪工程,藉以减低洪峰,保障安全。”第一期以陕县23000米3/秒的洪水为防御目标,在沁河南堤与黄河北堤中间地区,北金堤以南地区,及东平湖区,分别修筑滞洪工程。北金堤滞洪区关系较大,其溢洪口门并应构筑控制工事;沁河口至贯台的黄河南北岸大堤,也须相应加强。工程计划由水利部负责审查核定,地方工程要求于1951年汛前完成,溢洪口门控制工程务须大力进行,争取完成。工费以人民币1800亿为度。[2]陈云在批准该工程项目后,明确表达了对治理黄河决策的支持:就这样定了。中央计划黄河经费为8500公斤小米。这在当时国民经济正处于艰难的恢复时期和抗美援朝战争正在激烈进行之中,国力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国家拿出这么多资金来修建黄河分洪工程,可见中共中央及陈云对治理黄河的决心。

为了实现中国人民几千年“根治黄河”的梦想,中共中央在规划“一五”计划时决定兴建三门峡水库,并将其列入“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中。1955年7月18日,邓子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报告,提出了修建三门峡水库的目标,并乐观地估计不出几年,黄河水将变清。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②决定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国务院委托苏联电站部水电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来进行三门峡工程初步设计。这样,三门峡工程被确定为根治黄河的第一期重点工程上马了。随后,1955年12月6日,成立了三门峡工程局。①

陈云对三门峡工程主张水利、电力和燃料等部门应该协调合作,进行综合利用。1955年11月2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修建三门峡水电防洪工程时,陈云明确指出:电力部对水利部的批评不够全面。对三门峡工程的设计只顾水未顾电,这只能作为教训和经验来总结。燃料工业部最初也未坚决提出搞电,流域规划也是后来才清楚的,都有走弯路的地方。现在看,电不一定都要电力部来搞。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水火发电的比例可能要起变化,否则无出路。前途应该是:电力部建火电,并接收水利部建成的水电的管理。水利部除农田水利外,还要搞水电建设。[3](273)

在陈云等人的努力下,这次会议通过了《基本建设工程设计任务书审查批准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基本建设工程设计任务书、工程设计和预算文件审批手续的几项具体规定》,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规范。

然而,在三门峡水库是否上马及建设规划问题上,党内外存在很大争论。1956年,苏联专家完成了三门峡工程初步设计。设计的主要指标是:将千年一遇洪水(32250立方米/秒)削减为下游安全泄量6000立方米/秒,装机容量116万千瓦,灌溉下游农田6500万亩,并使下游河道通行500吨拖轮。水库正常高水位(大沽标高)360米,库容647亿立方米,但淹没损失比《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225万亩增到350万亩,移民量由58.4万人增到89.0万人。这个规划方案,涉及三门峡水库的正常高水位、排沙方式和移民等重大问题,立即引起了争论。

苏联专家初步设计三门峡水库回水到陕西临潼,淹没范围尽是关中沃野,除了陕西省反应强烈之外,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及电力工业部青年技术员温善章坚决表示反对。黄万里在反对上马未果的情况下,强烈要求保留所有导流底孔洞勿堵住,以便他日排沙;温善章则于1956年12月及1957年3月两次上书水利部及国务院,反对三门峡枢纽高水位“蓄洪拦沙”,认为应以“拦洪排沙”为主,正常高水位335米已足,这样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和航运,淹地50万亩以下,移民只10-15万人,工程造价4.5亿

元。[4 ](120)但就当时国内外水利科技发展水平看,不论是中国专家还是苏联专家,不论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政府主管领导,对于黄河所挟带泥沙这个特点,认识还远远不够,故黄万里和温善章的意见未受到应有重视。

主持财委会的陈云认为,凡是有关农业、林业、水利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应该事先在报纸上公布草案,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讨论,然后再作出决定,以免因为考虑不周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面对党内外对三门峡水库上马与否及上马后设计规划中的争论,陈云主张要充分讨论,弄清其中的利弊得失,慎重决策。

1957年2月5日,时任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给并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三门峡水库是黄河综合利用的水力枢纽,它的建成将从根本上解决上千年洪水灾害,保证黄河不改道,使冀、鲁、豫、苏、皖五省人民生活财产的安全得到保障。目前部分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建议不要停止兴建,按原定计划在今年2月动工,以争取在1959年汛期内部分蓄洪。次日,向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邓小平作出批示:“小平同志:此件请印发政治局、书记处各同志研究,请陈云同志的五人小组处理。”[5](300)

邓小平立即将的批示批转给陈云领导的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研究。②3月7日,陈云为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起草了给并中共中央的信,在信中提交了书面处理意见。陈云的五人小组认真研究了黄河三门峡水库建设问题,提出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三门峡水库本身上,而要想得更广更深,主张统筹考虑全国的水利建设工程。他们指出:“为了发展我国农业,必须有计划地治理我国为害最大的几条水系,这首先是黄河水系、淮河水系、海河水系,历史上这几条水系为害最大,而影响省区(苏、皖、鲁、豫、晋、陕等省)和人口亦最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治理这些水系要花很多钱,要用很多材料,一个一个地单独批准开工,势必造成应该治与暂时不可能治和摊子已经摆开而财力物力继续不上去的矛盾。”由此,他们向中央建议:在尚未确定全国水利工程全盘规划和进度前,三门峡工程摊子不能铺得太大,五人小组同意国家经委和国家计委所提出的1957年对三门峡水库工程暂时“勒马”的办法,先投资5000万元开工,摊子不要铺得太大。原定1961年竣工是不可能的,规模也可能要有些改变。[3](367)

陈云领导的五人小组提出的报告,是比较慎重的。尽管他们在三门峡水库上马问题上持赞同态度,但还是尽量考虑到了三门峡水库上马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们提出: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三门峡水库及与其相关联的各项工程建设相互衔接的进度和投资、用材、用人的方案”。同时研究第二个五年计划农林水投资中“农业、农垦、水利、林业、气象等等方面的分配比例”,“力求这种比例最有利于我国农业增产和木材增产”。在对水利投资研究中,他们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全国水利建设统一的合理的安排,例如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水系工程安排的意见,中小型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除涝工程等等的意见,和投资、用材、用人方案等等。[6](1098-1099)

五人小组提出的报告,立即得到及中共中央的批准。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三门峡水库尽管开工了,但争论仍在继续。面对少数人的质疑,中共中央给予高度重视。1957年6月,针对工程设计水位和运用方式的争论,指示水利部请各方面专家召开了讨论会,由副部长张含英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电力部、清华大学、武汉水利学院、天津大学、三门峡工程局及有关省水利厅的专家、教授共50余人。该会给前苏联专家的方案提意见、谈看法。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专家学者,除了温善章提出改修低坝及黄万里从根本上否定苏联专家的规划之外,与会者面对中苏专家已完成的厚达半米的设计书和资料,一致赞同三门峡大坝上马,温善章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陈云当时对三门峡水库工程仓促上马是有怀疑的,他和黄克诚都对当时积极主张上马的李锐表示过。工程开工后,陈云给予密切关注。他敏感地意识到,三门峡水库工程由于讨论不充分,对修筑大坝后导致的淹地、泥沙等问题考虑不周,将会产生不少严重问题,必须予以正视,并将其作为水利问题决策上的教训加以吸取。1957年9月11日,陈云在全国第四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三门峡工程搞的过快,他说:“在动手之前要斟酌一下。我们许多问题来得快,淮河也快了,三门峡也快了。三门峡要搞,应该提出方案,在报上公布,全国讨论。现在,党内党外都有意见,对坝高坝低、淹地多了少了、搞不搞都有一些意见。治涝也应该提出方案,报上公布,全国讨论。棉花、化肥、化学纤维的问题,也要公开讨论。只有经过全民讨论,把好的意见吸收下来,才可以少犯一点错误。现在,我们有些问题决定得太快。”[7](216)

尽管人们对三门峡水库工程的上马有很大异议,但陈云认为,既然项目已经上马,就不要再追求责任,而应该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的决策。他分析道:“建设三门峡水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像这样的问题,最好是人大通过议案以前,在报纸上公布,征求人民意见,大家讨论。现在社会上有议论,党内也有不同意见,说水库要淹那么多的地,水坝的泥沙淤积起来很快,二十年或者多少年以后就淤满了。有的人主张水坝搞高的,有的人主张搞低的;有的人说淤积不会发展,有的人说要发展,议论纷纷。现在要回过头来重新研究,说明当时不应急于定案。我认为农业上的大问题,许多工作上的大问题,可以在全国展开讨论,这样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对中国农业如何发展,不仅共产党内有意见,社会上很多人也有意见。一切好的意见,我们都应该吸收过来。”[7](85)

陈云对自己赞同三门峡水库上马决策中承担的责任,决不推卸。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说:“我认为这些问题,经过准备之后,应该在报纸上展开讨论,让党内党外各界人士都发表意见。这样做,可以把我们的方案搞得更妥当一点。应该看到:我们历史上有一些事情,决定得太快了。比如说,决定大量种橡胶树,这件事情我有很大责任。那时斯大林来电报说要赶快搞,至少要二十万吨。苏联专家派来了,要机器也有,好,就种吧。种了以后,有许多种不活。我们的雷州半岛和南洋群岛不同,种的方法也不同,不能把所有好坏的种籽都拿来种,需要选种。下籽以后,十五到二十年才能看出产量多大。而我们一下就要求“多快好处”,那是太急了。这是一个教训。”[8](84-85)

既然已经作出了三门峡水库上马的决策,就要正视现实,采取措施弥补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1957年10月31日,陈云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基本通过《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关于三门峡技术设计问题的报告》等文件,力图对已经存在的三门峡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加以纠正。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然而,由于规划设计不当,对泥沙估计不足,三门峡大坝建成不久,泥沙淤积,工程不能发挥原来设想的效益,造成了资财的巨大浪费。黄万里等反对者所担心的库尾潼关泥沙淤积并导致西安水患等灾难出现了,严重威胁着关中平原的安全,引起了各方面的更大争议。为此,正在养病的陈云不顾自己身体虚弱,悄然出行,亲临三门峡水库实地考察。1960年10月24日,陈云在三门峡冒雨视察水库大坝建设工地。他在听取三门峡市和黄河三门峡工程局负责人汇报时指出:三门峡大坝是涉及子孙万代的大事,“一定要严把质量关,把工程建设好,保证万无一失。”否则出了问题,大家都要坐班房,也对不住子孙后代。

三门峡水库是我国第一个盲目引进的大型科技项目,后遗症巨大。为此,从1965年到1972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被迫进行两次改建,力图解决泥沙淤积问题。实践证明,三门峡水库是中国“一五”期间的失败建设项目。其决策的失误,在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

陈云从不推诿自己在该项目上马时的责任问题,号召全党共同吸取其中的惨痛教训。1979年3月21日,陈云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谈到三门峡水库建设失败的教训时说:“不要把我说得这么好,也有很多反面教训。一百五十六项中,三门峡工程是我经过手的,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是一次失败的教训。我要有自知之明。要我做工作,我只能做我认为最必要的工作,只能量力而行。”[8](254-255)这种敢于承担责任和善于吸取教训的做法,既是陈云“公道”作风的集中反映,也是共产党人敢于承认和修正错误的坦荡心胸的体现。

三门峡水库建设的决策失误,在陈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伤痕。他不仅主动承担自己在该工程项目上马过程中的责任,而且反复强调在重大工程建设中要科学决策,提倡把种种不同意见收集起来,认真加以研究,以避免工程建设项目上的片面性。1978年9月16日,当得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已经确定下来后,陈云立即致函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为了接受过去在三门峡工程中的教训,避免可能出现的弊病,我认为还应该专门召开几次有不同意见人的座谈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倾听一切对立面的意见,我认为这是全面看问题的主要方法。” [6](1564)次年6月,当中国科协党组向中共中央报告有些科学家对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提出不同意见后,陈云立即批示:“我曾是热心于南水北调的,但必须按实际情况办事,因为这件事有关大局。我的意见由农委或水利部专门召集反对这一规划的科学家开几次会议。当然赞成原规划的同志也可参加几人,让反对的意见充分发表,并且结合他们所主张的意见(如地下水库等等)创造研究的条件。我们应该使南水北调这件事在进行之前,做到确有把握才好。”[6](1564)可见,陈云非常重视从三门峡水库决策失误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强调广泛讨论及科学决策。

重大工程项目上马前,务必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广泛的讨论;工程项目上马建设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工程项目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吸取其中的教训。这是陈云在三门峡水库建设过程中留给后人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参见拙文.陈云对中国农业增产之路的探索[J].史学月刊,2010(7).

[2] 王化云.陈云同志关心黄河防洪工程.2005-10-11日,人民网.

[3] 陈云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 潘家铮.千秋功罪话水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赵之蔺.三门峡工程决策的探索历程[J].黄河史志资料,1989(4).

[5] 建国以来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三峡教案篇(5)

2010年3月在台湾,中国科协和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了“2010年海峡两岸科学传播论坛”,成功地为海峡两岸科技传播活动搭建了交流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海峡两岸在科技传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今年,中国科协和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再次共同举办“2011年海峡两岸科技传播论坛”。

论坛于2011年3月21~22日在北京举办。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主持,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资深顾问周景扬教授各自代表主办方致辞。论坛包括大会报告、分论坛、圆桌会谈等内容,其中分论坛议题分为三大板块: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科学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和科学传播方式与能力提升;圆桌会谈包括五大议题:两岸科普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两岸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交流,两岸科学传播人才培育合作,两岸科普研究合作和两岸科普场馆合作。两天时间里,海峡两岸学者近200人围绕三大板块、五大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现场氛围融洽,交流充分,这必将在推动海峡两岸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促进两岸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这次论坛为依托,海峡两岸科学传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必将不断扩大和深化,谱写出新的篇章。

论坛结束后台湾代表还在北京和昆明两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参访活动。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承办,中国科技馆、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和云南省科协协办。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搭载方案评审结果揭晓

3月18~1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探梦“天宫”――青少年科学实验搭载方案评审活动在北京举行。“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的探究”“油水相容太空实验”“不同语言同一种声音,不同的民族同样的根”“三原色粉混合试验”和“研究重力和气压对金属热胀冷缩影响”5个方案,从全国100多所中小学校的2956个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搭载方案奖,并作为搭载的推荐方案报送相关部门。

三峡教案篇(6)

“中雨”、“大雨”

1991年2月的一天凌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王任重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劈头就问:“任重同志,那个《三峡在呼唤》的录像片你看过了吗?”王任重听出电话是国家副主席王震打来的。王震说:“看了那个片子我睡不着觉呀!我想找几位科学家谈谈三峡工程,给中央写个报告。全国人代会马上要召开,时间很紧,不能再拖了!可是我跟深圳的同志早就约好了要去考察,时间不好改了。我看你春节也别在北京过了,咱们一起去广州,你提个专家名单。”王任重对三峡工程一直很关心,也收到了录像片《三峡在呼唤》,他答应王震,马上安排这个座谈会。

《三峡在呼唤》这个专题片,是由李伯宁创意、策划并亲自主持制作的。李伯宁曾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三峡省筹备组负责人,时任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主任。他在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工作快要结束时,考虑到要按照论证意见,摄制一部《三峡在呼唤》专题片,供中央领导参阅。这个想法得到长办主任魏廷和总工程师洪庆余的支持。1989年6月初,洪总找我谈话说,李伯宁部长点名要你去写这个片子的脚本。洪总还和我商量了片子的内容和结构。

不久,我赴京,住在玉渊潭招待所,苦战三昼夜,写出了片子脚本的初稿,但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这个片子的基调是科学说理,但怎样在如实介绍工程论证、工程效益这些理性阐述中,注入一些生动活泼、饱含感情、能打动观众的内容呢?这使我一度彻夜难眠。

就这样,在李伯宁主持下,最终拍出了《三峡在呼唤》专题片。片子拍成后,他亲自安排,一一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手里,请他们抽空看看。后来,李伯宁告诉我,王震副主席的秘书告诉他,他随王老多年,深深了解王老是一个性格开朗、从善如流、疾恶如仇的人,有时会开怀大笑,有时会暴跳如雷,是个“不怕死,不贪功,不爱财”的真将军,想不到他看了这个片子,却忍不住流泪了。第二天一早,就给王任重打了电话。

没过几天,张光斗、严恺、张瑞瑾、魏廷、杨贤溢、殷之书、刘兆伦等十几位专家,从全国各地赶赴羊城。

1991年2月17日,也即大年初三,王震、王任重一起,与专家们在广州座谈,共商三峡工程建设大计。会议开了两天。专家们从防洪、发电、航运、泥沙和人防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建议。会后,王震副主席奋笔疾书,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我看了《三峡在呼唤》录像片后,心情很不平静,找任重同志商量后,邀请了几位著名水利专家教授在广州进行座谈讨论,主要是听一听关于加快三峡工程建设的意见。听了专家教授的发言,我深感有必要大声疾呼促进工程上马,即使三峡工程近期上马,也为时很晚了,不能再作推迟。”信中还对三峡工程的宣传工作提出建议与意见,认为,应该让专家们发表正面文章,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统一认识,以利建设。还说,三峡工程论证过程中一直不让正面宣传,淡化宣传,有意回避,好像输了理,使反面意见不断扩散,左右舆论,起了很不好的作用,现在应予纠正。这次座谈会对三峡工程决策起了推动作用。

199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李伯宁就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对“三峡工程”未作应有的表述,向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写信,提出意见和具体建议,并且指出,过去我们在宣传三峡工程决策上有失误,即对于三峡工程不允许正面宣传,使三峡工程的歪曲宣传,在国内外舆论上占了上风。而对三峡工程的真实情况和重要意义缺少正面宣传,因而在社会上产生很大误解,这是个重大失误,应该总结教训,加以改正。

王任重随即将李伯宁的意见和建议报请、各位常委和邹家华阅。3月30日,江总书记批示:“看来对三峡可以下毛毛雨,进行点正面宣传了,也应该开始做点准备,请、家华同志酌”。邹家华副总理作为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主任,4月3日批示:“关于正面如何进行宣传,请杨振怀同志考虑。”三峡工程宣传工作的各项准备,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5月8日,邹家华在水利部报送的《关于三峡工程宣传的意见》上批示:“对三峡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中,要讲清防洪的作用和保护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的重大意义”。这为新闻传媒提高对三峡工程的认识起了推动作用,并指明了报道宣传的主要方向。

5月22日,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主持召开“首都新闻单位三峡工程宣传工作通气会”,传达贯彻中央领导关于三峡工程宣传工作的重要批示。会议听取了水利部总工程师、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技术总负责人潘家铮关于三峡工程情况的介绍和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关于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审查情况的介绍。会议决定近期组织首都新闻单位负责人到三峡地区实地考察。

6月13日,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和水利部联合组织首都23家新闻单位负责人,由水利部组织专家陪同,乘“天鹅”号轮船,从重庆出发,顺江而下,对三峡库区、三峡坝址、荆江大堤、洞庭湖区实地考察。长办派出由文伏波副主任、洛叙六副总工程师、赵时华高工和我组成的工作组全程陪同,随时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长办宣传处应工作需要,赶印了两个小册子,一是黄色封面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一是绿色封面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论证情况》。这两个小册子深受首都新闻界同仁的欢迎,直到一年之后的“两会”前,参与报道三峡工程的记者和编辑,几乎人手一册,亲切地称之为“黄皮书”和“绿皮书”。

10月15日,水利部正式成立三峡工程宣传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我担任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立后,一直在水利部南院东楼三楼大平台的活动板房里办公,由于座机号码和微波最后四位是4836,于是人们就把三峡宣传办简称为“4836”。三峡宣传办成立后,向首都各大新闻媒体通知,凡有关三峡工程的稿件,包括社论、评论、通讯、专访、新闻等,都要经三峡宣传办审阅签字,并通报了电话号码和我的姓名。一时间,“4836”成为新闻媒体了解情况、送审稿件、索取资料等常来常往的地方。许多传媒还约我前往,介绍三峡工程的概况、论证的重点问题和当前发展的态势,商谈宣传三峡工程的计划。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各大传媒宣传报道的不断深入,三峡宣传办适时提出建议,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先后主持召开了三次三峡工程宣传工作会和通气会,使三峡工程宣传工作在健康的轨道上,逐步引向纵深发展。

在此前后,首都和地方各大媒体都根据各自读者群的需要和关注的重点,开辟了各具特色的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三峡工程论坛”,发表了湖北、湖南两省省长和各方面权威专家的署名文章,有时还配上精美图表。中央电视台连续8天,在每晚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间播出系列专题节目“关于三峡工程的报道”。《中国水利报》的“专家名人采访录――三峡工程前期工作巡视”,《工人日报》的“话说三峡工程”,《法制日报》的“三峡走马”,《光明日报》的“长江三峡工程问答”,《科技日报》的“三峡工程大家谈”,《经济日报》的“三峡工程设计忙”,《经济参考报》的“纵谈三峡工程”,《长江开发报》的“三峡工程从历史中走来”,《湖北日报》的“三峡工程纵横”,《长江日报》的“话说三峡工程”,都各有特色,众彩纷呈。这种有针对性的专栏报道,对深入宣传三峡工程发挥了很大作用。

对于三峡工程决策前后的宣传工作,全国政协副主席、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长钱正英在1992年1月7日就这个问题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对于前一阶段有关三峡工程的宣传,我都亲自看了,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三峡工程的宣传是按中央的部署进行的,是令人满意的。三峡工程宣传的目的,主要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峡工程,认识到它的防洪为主的巨大综合效益和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这次宣传难为了你们,首都新闻界的同志,做了可贵的努力,过去多少年不让宣传;这次要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让广大人民了解几年、几十年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一次补课。”

交付全国人大表决

为了慎重决策,党中央决定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提交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最后决策。一项工程即使是极其重要的工程,提交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策,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

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是由国务院提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为了这项议案,国务院十分谨慎。

1991年12月6日,主持总理办公会议,听取水利部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组团考察三峡工程的情况汇报。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主任李伯宁在会上汇报了移民试点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发表了主张三峡工程上马的意见。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发表了要求兴建三峡工程、尽早决策的意见。会议认为,几十年来为三峡工程做了充分的前期工作,1986年以来又进行了重新论证,时间之长,工作程度之深,都是少有的。

1992年1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讨论三峡工程,准备作为议案,提交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2月19日、20日两个上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经过讨论,作出结论:同意国务院所提议案,同意邹家华所作报告,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还特别提出,按照人大组织法,现在报送还来得及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曹志回答,现在报送,符合人大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意马上报送。

3月16日,总理以国函(1992)24号文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

3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了题为《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的说明》的报告,同时向每位代表、委员发送了一份《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说明的附件》,然后由人大各个代表团、政协各个组分别进行讨论、审议。

为了使“两会”代表、委员充分了解有关三峡工程的论证情况,并随时解答代表、委员提出的各种问题,经会议秘书处批准,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各有关方面专家80余人,列席人大、政协讨论会。这些同志集中住在燕京饭店,在代表、委员分组讨论时,分赴各组,听取代表、委员对三峡工程的意见,接受他们的提问,并解答能够解答的问题。

我当时分工负责联络住在京西宾馆的军队人大代表团和住在友谊宾馆的政协委员5个小组。我几乎每天都在这两处奔波,军队代表们特别关心人防问题,他们不了解早在1959年总理就亲自部署由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国防科委钱学森、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钱正英、长办主任林一山组成领导小组,开始关于三峡工程防空炸的研究,并在1964年西北某地上空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在现场作了三峡大坝的模拟试验。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一一解答,使他们解除了疑虑。但在政协一个小组会上碰到了麻烦,有些委员对有关三峡工程的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问题,越问越深,越问越细,我一时难以回答他们的问题,便提出另请经济专家回答。第二天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三峡工程论证经济专家李京文来解答,委员们才满意。

当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这种解答反应不一样,许多小组热情地提问,认真地听取专家的解惑释疑,但也有个别人听不进去,如某小组的一位代表不顾其他代表的要求,对答问专家说,你不要多讲了,别耽误我们的时间。并大讲反对三峡工程的理由,提出三峡工程议案属重大问题,必须过三分之二票数才能通过。他还写出书面材料,到处分发,要求附议,虽应者寥寥,但其带有浓浓火药味的发言,还是引起了人们注意。

其间,为了人们更形象直观地了解三峡工程的规模和作用,水利部、能源部、国家科委、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等11个单位在军事博物馆联合举办了长江三峡工程展览。一座按1:1500比例缩小的三峡大坝模型显赫地摆在展览厅中央,250幅图片、150幅工程技术图表陈列在大厅四周。展览厅内还安上了微机检索和复式幻灯,所有资料给人一种三峡工程全方位的直观感觉。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派出60多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各个展位上讲解,并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个展览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三峡工程议案期间开展,后来对外开放,从3月20日至4月30日,历时40天,共接待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10万人,有力地配合了三峡工程的宣传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此前,根据总书记“看看,有感性认识,对统一思想有利”的批示,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人大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先后组织了全国政协视察团、全国人大常委会考察组、全国省长考察团、全国新闻单位记者考察组、全国科教文卫体系统考察组和国家教委考察组到三峡进行实地考察。这六批现场考察活动,从1991年10月起至1992年2月底止,约400人参加了现场考察活动。他们之中,有人对三峡工程持怀疑态度,甚至持反对态度,但经过实地考察,了解了实情,改变了态度。这也为“两会”审议和讨论三峡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2年3月30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主席团会议审议有关三峡工程议案的审查报告。会上,陈慕华作了《七届人大财经委员会关于兴建三峡工程决议的审查报告》。报告结束后,主持会议的万里委员长问“有什么意见没有”?会场出现短暂沉默。随后一位主席团成员发言,表示对报告有不同意见,说三峡工程可以上,但不要匆忙上,因为还有些问题考虑不周到,我们等了30多年,再等一年又何妨?另一位成员发言,赞成兴建,但希望进一步研究三峡工程对上游地区经济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妥善加以解决。还有成员对这个报告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也有成员发言,坚决支持三峡工程上马,说:“我们是宁愿让七八十万人搬迁呢,还是让一千多万人长期处于洪水威胁之下呢?我们也不能把长江三峡那么大的水力资源白白浪费。要相信几百位专家学者和几千名科技人员研究的结论。”万里委员长在充分听取主席团成员意见后作了简短而重要的讲话,他语重心长地说:“1991年发生在太湖地区的特大洪涝灾害再次提醒了我们,要有水患意识,如果不上三峡工程,一旦出了问题,我们将无法向历史交代。”随后,经万里委员长提议,主席团分别对《七届人大财经委员会关于兴建三峡工程决议的审查报告》和准备提交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的《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结果都获通过。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于4月3日下午3时召开。会议要表决通过的决议有九个。《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排在表决顺序的第四位。大会由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万里主持。在完成前三项议程表决后,15时20分,荧屏上打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的字样,万里宣布:“现在付表决,请代表按表决器”。

突然,会议大厅西侧一个代表团席位上,一位白发老者霍地站起来,晃动着手中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三峡工程应作为重大议案处理,必须有三分之二的多数票才能通过,怎么能轻率地作为一般议案处理呢?我多次请求发言,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呢?”瞬时,大厅里一片惊愕。一些外国记者、港澳记者涌向那位代表。按照规定,下午要表决的议案都在分组讨论中进行了说明与辩论,需要解释的都已作了解释。针对这种情况,万里高声宣布:“今天的议程不包括大会发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坐在第一排的另一位代表又站了起来,她说:“你们这是违法通过,我已经投了反对票……”说完,她离开了座位。起初那位要求发言的代表也在记者簇拥下退出了会场。虽然发生了这一小插曲,但会场很快静下来,代表开始投票了。

这项议程,共有2633名代表投票。不一会儿,巨大的荧屏上显示出一组数字: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还有25人未按表决器。万里宣布了这个结果,《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获得通过。随后,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70年的梦想,40年的论证,30年的争执,终于有了法定的结果。

早在几天之前,我已作了周密的部署,要求三峡宣传办的同志在4月3日下午控制住水利部那部“4836”和汉口长江水利委员会新闻中心直通的微波电话,尽一切努力把表决信息尽早通知汉口。我还给在人民大会堂内进行报道的中央电视台《大三峡》电视系列片摄制组打招呼,希望他们一有结果马上告诉我。同时,我还托离人民大会堂最近的设在前门大街上首都宾馆内的香港大公报北京办事处主任巩双印,尽早把表决消息告诉我。

那天下午,三峡宣传办内鸦雀无声,静得出奇,大家虽然坐立不安,但都用无言的眼神,频频交流着内心的激动。15时49分,电话铃响了,我激动地拿起话筒,是水利部办公厅李昌凡主任打来的,他说,全国人大代表严克强副部长从会场打来电话,只说了一句,三峡议案通过了,其他什么话都来不及说。又过了几分钟,巩双印给我打来电话,因他急于向香港发稿,话也不多,但告诉了我表决的具体票数。

16时5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用颤抖的手,拨通了早已静候在电话机旁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中心主任朱汝兰,当她听到“通过了”三个字时,还没等我讲完表决情况,就激动地放下电话,去狂呼,去奔走相告,去通知新落成的24层防汛大楼上的值守同志。霎时间,防汛大楼飘下一条长长的标语:三峡工程功在当代,荫及子孙,造福人类!接着响起了一串串爆竹声。

我继续拨着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室的电话,一部部都无人接听,最后拔通了办公室值班室的电话,向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书记、副主任潘天达报告表决结果。潘书记拿着话筒,对我说,你听到这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人们欢呼的声音了吗?

我听到了!在三斗坪、在三峡坝区、在荆江两岸、在大江上下,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几代职工奔走相告,鞭炮震天响,欢笑满长江!

异乎寻常的记者招待会

1992年4月4日上午,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召开关于三峡工程的记者招待会,中外记者兴高采烈,他们许多人还沉浸在昨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三峡工程议案的喜悦气氛之中。

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的记者招待会,说它异乎寻常,还得从1992年2月17日上午的一次会商开始。这天上午,水利部副部长、三峡工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春园接待了前来造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赵晓谦处长,我也在座。赵处长此行的任务是介绍“两会”新闻中心的情况。他说,这次“两会”的总精神,将认真贯彻“民主、求实、团结、奋进”这8个字。关于三峡工程将是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希望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也要适当报道不同意见。对于主张要上的意见要报道,对于不支持上的理由也要有所表现,体现审议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中央对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他还介绍说,据人大主席团的安排,“两会”将专门就三峡工程问题举行一场记者招待会,会议可能安排在3月24日上午,即邹家华副总理作关于三峡工程报告的第三天。

随即,张春园副部长把上述情况向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和其他部领导作了汇报,杨振怀当即表示,关于三峡工程的记者招待会在什么时候举行,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要认真研究。从当时的态势看,这确实是个重大问题。因为“两会”代表、委员对三峡工程讨论时间之长,态度之认真,争论之激烈,是前所未有的。票握在人大代表手里,能否顺利通过,不好预见。当时新闻界对此也很关注。3月31日,首都两家主要新闻单位在认真分析与会人大代表争论的情况和代表总人数后,作了预测,一个是将有30%的代表不同意或者弃权;一个是四分之一的代表不同意或弃权。虽然估计数字略有差异,但问题还是很明显的。正如前面介绍的,在人大小组讨论中,反对态度甚为激烈的代表提出了“三峡工程属于重大议案,必须有三分之二的赞成票通过,才算有效”的意见,并写出书面材料到处散发,积极串连代表签名。

到底该不该以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票通过三峡工程议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4条明文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之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半数通过。”很显然,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三峡工程议案的提议,是与宪法不符的。

我记得当时一位热心的新闻界资深高级编辑,为此查考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表决方法,他告诉我:有的国家只计赞成票,不计弃权票,议案只要超过投票人数的半数,就为有效;有的将弃权票计入赞成票;有的只记反对票,反对票超过半数才算否决;有的按报到人员为基数来计算,形式各异。我国则以出席会议代表人数为基数。他还走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据告:三峡工程不属于重大议案,不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通过。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杨振怀认为,“两会”代表和委员对三峡工程十分关注,应该充分发扬民主,让他们认真审议和讨论,关于记者招待会还是在大会表决之后有了结论之时召开为宜。部领导同意了这个建议,并指派我向“两会”新闻中心陈述这个意见。“两会”新闻中心一位领导对我说,“两会”的所有新闻会、记者招待会,必须在“两会”闭幕之前开完,这是“两会”的惯例。外国记者都已预订了闭幕后的回程机票。另外,大会一闭幕,新闻中心就停止办公,记者招待会由谁来主持?我耐心说明,三峡工程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表决,是历届人大会议绝无仅有的。关于三峡工程的记者招待会在全国人大表决之前召开,确实困难很多,因此,水利部建议,提请大会领导审慎考虑,作为一个特例,在大会表决之后召开为宜。

三峡教案篇(7)

省立项课题《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得到了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的高度重视。我校刘立丹校长(省心理学会会员),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主任丁朴(省教学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共同担任此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负责人。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丁朴曾多次到我校莅临指导,参与课题的实施与督导。课题组主要成员囊括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它由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长,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和劳动课教师等7人组成。3—6年级学生是本课题实验与研究对象,3—6年级班主任也是本课题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学校70的学生及教师加入到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此项实验与研究工作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中,为此学校拟定了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步骤,保证实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每月召开一次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会,实验学生与教师汇报实验进展,提出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本课题除了在人员组织上得到保障以外,学校还投入了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购置了一些在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如:电脑、数码摄象机等)、工具(剪刀、纸张等)、书籍等。对积极参加本课题研究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所有这些,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每一阶段实验与研究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阶段实验与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步骤:(一)准备实施阶段:20__年9月—20__年3月,成立课题组,拟定课 题方案,进行课题方案论证。(二)启动阶段:20__年3月—20__年6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理论及相关文件,经验材料,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学科综合现状调查,拟定具体实施方案。(三)实施阶段:20__年9月—20__年12月,实施研究计划,展示研究成果。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

前两个阶段已顺利完成,目前,实验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实施阶段中,依据学生、学校、社区及地理环境,分别进行了三个内容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内容一“利用废旧材料美化校园环境”。

我校地处葛洲坝西坝小岛上,学生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不一,在学校、家庭中常有一些学习、生活废旧物,丢之可惜,留之又无用。如何使这些废旧材料再利用,让它们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呢?为此,“利用废旧材料美化校园环境“这一子课题便应运而生。政教、少先队先后在全校开展了“巧手扮我家”、“环保小制作”、“争当环保小卫士”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运用劳动技术、绘画等手段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装饰品。在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反应能力、审美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内容二“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

这一课题来源于葛洲坝学生特殊的家庭环境。我校位于宜昌市葛洲坝,紧邻三峡工程,我校千余名学生都是“三峡世纪工程”建设者的后代。工程的设施、施工技术人员、当地的风土人情等都为本课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泛的社会资源。20__年10月15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科研课题组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寻找前辈的足迹,了解葛洲坝人为祖国水利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了葛洲坝人曾修建的大坝、大坝的所在地、大坝修建的时间,坝长、坝高、大坝水利发电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大坝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建大坝时的趣闻或感人事迹,与大坝有关的实物、图片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动用了身边可利用的调查手段:⑴访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朋友,或让他们帮助查找资料;⑵访问知情的相关人士;⑶查阅书籍、报刊杂志;⑷网上查询;⑸让老师帮助查找等。在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有的制成表格,有的在日记中记载,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了调查报告。通过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__年2月,在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示中,六年级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获报告类一等奖,学校被评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

另外,在进行第二个内容“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的实验与研究时,第一个内容仍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进行。20__年2月,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中,我校的手工制作有8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8位教师获优秀辅导奖。

3、内容三“走进三峡,感受三峡文化”。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三峡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它不仅包含有数千年历史长河里沉淀下来的古老文化遗存,还包含有现今三峡建设者所创造的新文化。作为地处宜昌,三峡建设者的后代,他们对三峡有着浓厚的感情,他们更愿意亲近三峡、走进三峡、感受三峡地区的呼吸和脉动。随着第二个内容的深入,学生对三峡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愿意探究的愿望。为此,第三个内容“走进三峡,感受三峡文化”便应运而生。围绕此内容,政教、少先队组织学生参观“三峡大坝”,游览“三峡风情园”,感受农家生活。学校语文教研组在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基础上,努力挖掘三峡区域的诗词文化资源,提出了“三峡诗词文化探究”的课程开发方案,此研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通过此内容地开展,有效利用了本地区域文化,将区域文化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了学生动手、动脑、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体验和搜索、记忆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下一步实验与研究工作打算

1.进行阶段实验与研究工作总结,撰写阶段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

三峡教案篇(8)

一、三峡职院参加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竞赛的情况综述

三峡职院旅游管理专业为湖北省高职重点专业,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旅游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多年积累和探索,将导游技能竞赛的内容融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技能竞赛成为提高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05年起参加各级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竞赛19次,先后获得了1个部级一等奖,5个省级一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的优异赛果,收到了竞赛成绩和人才培养质量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二、职业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模式的构建

职业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模式的构建使得三峡职院获得了竞赛成绩和人才质量双丰收效果。这是基于深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以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竞赛方案为指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竞赛方案以行业标准和服务流程为基础,并结合了前沿、先进的导游技能服务理念。三峡职院将技能竞赛方案中的竞赛理念、比赛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内。

(二)以导游技能竞赛为标杆,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三峡职院旅游专业以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竞赛方案为驱动,创新课程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导游人才。

1、将导游技能大赛开设为一门素质拓展课程

素质拓展课程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和需求开设,不仅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奠定基础,也帮助学生某方面的技能得以提升。导游技能大赛通常由包括形象风采展示、导游讲解、知识问答、情景再现、才艺展示等环节组成。将竞赛各环节集中通过一门素质拓展课程开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能提高综合素质和带团技能,课程最终将以校内导游大赛的形式作为课程考核,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设置艺术类选修课程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还注意突出兴趣性和开放性,除主干课程外,还专门设置艺术类选修课程如声乐、舞蹈、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培养学生在舞蹈、唱歌、朗诵、乐器演奏、书画表演、魔术杂技等方面的才艺特长。以提高导游素养为主题,为学生创设出灵活、开放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才艺展示环节的要求,使之在比赛中能获得优异成绩。

(三)与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竞赛相融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体现了导游人员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是行业企业对导游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行业职业标准与技能规范的凸显。三峡职院旅游管理专业以《导游服务规范》国家标准(GBT 15971-2010)为依据,全面改革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锤炼学生实践技能

实践是导游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让学生前往景区、企业进行专业认知、模拟导游实训、旅行社实训等校外实训。将职业环境资源引入到教学进程。通过新生对旅游专业的直观认识和深刻体验,二、三年级在一线岗位上实际工作,帮助学生增强对专业及行业背景的认识,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完善导游技能竞赛训练方式

“实践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此,三峡职院以数字化模拟导游实训中心为主要竞赛训练场所,为学生提供实景的模拟训练;另一方面,利用导游微格实训室,让学生熟悉导游的相关业务规范和操作流程,掌握导游的带团技巧。通过两个校内实训室交替训练,实现了教学、纠偏、提高的良性循环,学生训练效果优良,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与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竞赛相配套,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

三峡教案篇(9)

“(他者)形象的塑造虽然包含着塑造者的想象和欲望的折射,但又非不顾社会现实基础的纯粹想象之物,而且社会基础还影响着形象塑造者的视角,影响着对待他者的态度和评价。”“形象作为一种文化隐喻或象征,是对某种缺席的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想象性、随意性表现,其中混杂着认识的与情感的、意识的与无意识的、客观的与主观的、个人的与社会的内容。”(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而认同又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弗洛伊德语)。看来,社会对三峡工程的认同还有很大的距离。江河时空格局的改变、恢复、平衡,社会秩序的重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短时期内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得到改变是不现实的。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建构,过于乐观抑或过于悲观都是不可取的。

正确认识不同语境下三峡工程公共形象,是建构三峡工程公共形象的前提和基础。将三峡工程公共形象生成的不同历史背景、话语体系、主要表现形态等基本问题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是非常必要的。

一 三峡工程与民族工程、民生工程的形象定位

中国历史上,堪称民族工程者并不多见。民族工程具有一些特质。其最根本的是,不管哪种政治派别在关涉民族和国家问题上,始终具有一些显著的共同性。三峡工程作为“民族工程”、“民生工程”,其最重要之点就在于它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著名新闻记者卢跃刚认为:“三峡问题不是个简单的对错问题,不是简单地技术分析利益的问题,需要将三峡工程放到现代化的背景下,放到三峡的历史背景下,放到中国社会特殊的体制背景下来看,才可能看清楚。”

1919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由宜昌而上,……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30至40年代,国民政府也曾着手三峡工程的勘测设计准备。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曾考虑分级开发或分期开发方案,想缩小规模争取上马。70年代初先建下游的葛洲坝工程,想以此促进三峡工程上马。80年代初提出150米的低坝方案。后经过重新论证,最终确定为现在175米中坝方案。

显然,不能把三峡工程仅简单看成一个水利工程,也不能简单地仅从某一个历史阶段来认识这项工程。三峡工程不仅关涉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更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休戚相关。三峡工程的背后深刻地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国共两党之所以都钟情于三峡工程,原因也就在这里。因之我们可以说,三峡工程,是一定政治、经济、技术条件下,中华民族治理长江的必然选择,是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治江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水利工程思想、水利工程科技、水利工程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华民族治理长江的里程碑。长江中下游水患,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千百年来,根治长江水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一项伟大的政治工程,是一项伟大的民族工程和民心工程。

三峡工程作为民族工程、民生工程的公共形象,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这种形象贯穿于三峡工程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建设管理、综合效益发挥和科学运行的全过程。这种形象体现了三峡工程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符合历史与现实条件,具有科学性,应该是三峡工程科学发展和社会认识的主线与基调。

当然,此种形象还需要向纵深开掘,向历史细节探寻,将视野和触觉延伸到全世界,体现国际视野。治水,是一个历史话题,也是一个国际话题。在治水与治国语境下,不同国家治水的模式如何,工程与国家、社会,工程与科技等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建构,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释,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性。而不是依靠历史进行印证式的说明。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更宏大的历史视野、更开阔的历史场景来认识三峡工程的历史地位及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将三峡工程与世界其他大坝联系起来、对照起来,而不是就三峡工程谈三峡工程,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二 “三门峡工程”、“阿斯旺大坝”与三峡工程公共形象

“三门峡工程”、“阿斯旺大坝”一直被视为水电工程建设中最为失败的典型例子,但是在网上,也总有不少人将其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

三峡教案篇(10)

村民对未来的巨大工程并不兴奋,但是,在桥梁和隧道两领域专家之间已经展开了长达十数年的角力。自2010年初开始的海上钻探作业,目的是探明这一海域地质构造详情,为这一地带是否能够建设跨海大桥或隧道提供科学依据。

今年初,这项投资大、技术难度大的跨海工程已被写进“十二五”规划。海南省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曾对媒体声称,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工期预计八年。

但据《财经》记者了解,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铁路工程项目滞缓,目前,隧道与大桥两种方案仍处于实质性对比阶段。

两个部门,三种方案

最早考虑建设琼州海峡通道,源于一个简单的理由。1985年前后,中国引进了两台硬岩掘进机,用于打通18公里的秦岭隧道。这两台掘进机相当昂贵,当年花了7亿元人民币,其使用寿命可以达到每台掘进40公里。

“两台掘进机还富余60公里左右的掘进长度,而当时琼州海峡是否建通道的问题已在(专业领域)争论了很多次,所以我向孙永福部长(铁道部原副部长)建议可以考虑去打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专家王梦恕对《财经》记者说。

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20公里至40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约120米。

王梦恕的建议受到铁道部关注。2002年,在海南召开讨论会后,隧道局和十六局又专门展开了琼州海峡通道研究,请钱七虎、石中恒、刘建航等6位相关领域院士为首的专家组研究讨论,其中也包括桥梁专家。海南省的官员参与其中,之后提出东线、西线和中线三个隧道方案。

在2002年前后,受交通部委托,广东省也展开了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调研。2007年4月,交通部在海口组织召开了该通道规划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来自全国的23位相关领域专家一致认为,建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完全可行。

但与铁道部倾向于穿凿隧道不同的是,交通部属意于建设大桥。

在国家发改委的主持下,2008年3月,铁道部、交通部、广东省、海南省四方在北京签署了合作纪要,正式启动前期筹备工作。

截至2010年3月,现场已经全部勘察完毕,七个方案经多次商讨有三个被看好(见图):西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桥址位于徐闻县迈陈至澄迈县道伦角,总投资约1421亿元; 中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桥址位于徐闻县四塘至海口市天尾角,总投资约1064亿元;中线铁路隧道与西线公路桥梁组合方案,总投资约1598亿元。

由于选线和建设方式的问题还未最后确定。“选了两个设计院做桥,两个设计院做隧道,对比后再定用哪个方案。”王梦恕说。

虽然三个方案僵持不下,但是2011年初,在获知琼州海峡工程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后,专家组原本预期在本年度最终敲定方案。然而,12月13日,海南省跨海工程筹建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工程方案仍未确定下来。

隧道:难通风,低寿命

之所以桥隧难定,是因其各有短板。

修建隧道最艰难处在于解决通风问题。“隧道中间的通风,其难度与长度成正比。在海峡中间,建通气孔成本很高,而从两边送气,隧道又太长。”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喻国良教授告诉《财经》记者,此前建造崇明岛隧道时,设计师曾提出在长江中间建换气通道――相当于在隧道中开一个天窗,但是要在海上建造一个塔样的东西,必会影响航运。最终,跨上海-崇明岛工程采用了一段隧道、一段桥梁相结合的方式。

此次王梦恕提出,比照英吉利海峡,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也应建两条单线,即双洞单向铁路方案,以利于隧道施工和运营通风。此前的工程实例也证明,当隧道长度大于15公里时,应采用电力牵引铁路隧道,而不宜采用公路隧道方案,这样可长距离不设通风竖井,同时运营也安全、运营费用低。

“建设海底铁路隧道,可与现有的粤海铁路连接,直接到达三亚,使粤海铁路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王梦恕说。

海底隧道对修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耗资巨大,特别是需要长时间的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地形、岩层裂缝、漏水等都要在方案中预先解决。

“以目前世界所拥有的技术而言,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隧道专家王永红对《财经》记者说。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建筑寿命。纯混凝土结构隧道使用寿命为100年,但以现有技术,纯混凝土结构仅在理论上能达到以上寿命,要进入实际工程应用则还需假以时日。按国家规定,加钢结构的隧道使用寿命为50年-60年,这与大桥百年以上的寿命难以匹敌。

而水下隧道不受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年有稳定畅通的通行能力,且隧道更易规避战争、地震等的破坏――地震的破坏力在地面更明显,地下结构则相对稳定。另外,隧道还具有不影响航运、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能避免噪声尘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好处。

但是,隧道修建和日后维护却难于桥梁。

桥梁:稳定性考验

桥梁的发展史远长于隧道,技术相对成熟。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和梁桥为当今世界四种主要桥型。琼州海峡是重要的通航线路,如果建桥,牵扯到航运、生物保护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为满足航运,就需修建1100米跨度、70米高的大桥,工程师们认为,琼州海峡最有可能的桥型为悬索桥,其余三种桥型难以承担如此大的跨度。

悬索桥可以被想象成在空中悬挂的绳子,加一点力,绳子会晃动、下沉。工程师们面对的挑战是控制这种晃动和下沉。

“跨海大桥跨度大,承重后变形很大。一些跨长江的大桥,如果上边开满汽车,会有2米的挠度(即桥梁最大形变)。此外,目前国内有背负铁路轻轨的悬索桥,但如琼州海峡一样的跨度、又背负常规铁路的还没有。”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副主任石雪飞教授说。

货运列车每节车厢重达20吨,对桥梁挠度是个挑战。事实上,悬索桥上迄今还不允许建设常规铁路。就目前已公布的方案看,要建成公路、铁路两用桥,铁路桥梁负载时向下挠度可达3.606米。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桥梁建造技术发展很快,技术、管理水平都有很大提高,现在世界主要的四种桥型在中国都有建造,且均有跨度最大的桥梁,其中跨江、跨海大桥有很多,应该说具备了建造跨琼州海峡大桥的技术力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对《财经》记者说。

要在琼州海峡上架一座大桥,桥墩的建设和稳定性是最基本的挑战,目前国内大桥桥墩最深的是建在60米-70米的水深中,而琼州海峡最深处超过百米。

对此,喻国良表示,琼州海峡底部泥较粗,可增加桥墩的稳定性。

但如何在百米以上的深水里施工依然是个问题,目前世界工程界虽然也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利用海洋钻井平台,可这仅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真正用于建造桥梁,可能会有不可预期的风险。

如真要建成通海大桥,琼州海峡区域每年平均有八级大风(风速51米/秒)11.8天,雾天长达21天-29天,急性龙卷风约五次。在如此恶劣天气下,每年有50天左右,桥梁不能全天候运行。

无论从经济、还是从交通便捷而言,这都是不能轻易忽略的障碍。

更多利弊考量

从理论上,目前所能设想到的工程技术难题都有解决办法,但到底这些技术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尚存疑问。毕竟目前国内还没有长达百年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或者海底隧道。“因此从理论上很难衡量哪个方案更好。”石雪飞说。

国外大工程在修建时,工程师们想的是“百年大计”,美国工程师的理念走得更远――甚至以万年计。他们提出,使用100年后中修,200年后大修,期间利用一些细微的修补措施,以使工程寿命维持更长。

“国内的很多力学指标都不一样,相对较低,设计师的理念往往是只管造,不往更远处想。”王永红说。

设计师们还得考虑经济投入问题:一是工程质量与经济投入直接相关,二是如此巨大的投入是否值得。

琼州海峡两岸之间目前已有火车渡轮,航程12.51海里,单程1小时左右,可在8级风下正常航行。如果建通海工程,单程时间将减为20多分钟。

张雁认为,需将这个跨海工程置入铁路、公路、航空、船运等交通方式综合统筹框架下,再考虑建与不建的问题。

作为当地人,澄迈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姜维高对跨海工程方案在海南接入点的选址,有对本县未来发展的考量,“如果是海口的天尾角,那里交通分流不便,已经够堵塞了。如果跨海工程到澄迈县这边,高速公路很方便。”

在澄迈县的产业中,旅游尚非长项。工程建成之后,县政府预期至少有两个方面影响:人流和物流。人流肯定明显增多,计价车出行方便,可增加消费。人流也将带动餐饮旅馆,增加就业,带来一些新理念等。

就琼州湾的整体交通而言,琼州海峡通道的建设对促进海南内陆的经济发展必有积极意义,“但是从当地的承载能力、软件、硬件等各方面的条件看,海南省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决策和投资应该逐步做到成熟和理性。”张雁说。

资料

中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海底隧道

香港海底隧道:跨越维多利亚港,连接九龙半岛和香港岛。隧道全长1.86公里,总投资约70亿港元,1972年8月2日通车。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连接厦门市本岛和大陆翔安区,隧道长6.05公里,总投资约32亿元,2009年6月13日贯通。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连接青岛市南区和黄岛区。隧道长5.55公里,设双向6车道。总投资32.98亿元, 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中国已建成和建设中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第二长的桥梁。连接浙江嘉兴海盐和宁波慈溪,长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2008年5月1日通车。

舟山跨海大桥:分段连接舟山本岛至宁波镇海区,总长46.5公里,总投资131.13亿元,2009年12月通车。

青岛跨海大桥:横跨青岛胶州湾海域,全长约35.4公里,总预算100亿元,在建中。

厦漳跨海大桥:连接厦门到漳州,在建中。

目前正在规划研究中的大桥、隧道

渤海海峡隧道:计划采用南桥北隧的方法沟通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国家中长期路网规划中有渤海海峡大通道。

三峡教案篇(11)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知识、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让全体教师积极地认识、接纳,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西峡县城区一小采取多种形式实施“洗脑工程”:一是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启动“读书富脑工程”。制订了教师业务学习方案,就教师的读书范围、读书方法、笔记、时间数量等做了具体要求,使教师在自学的过程中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模式。二是借助课堂观摩,使教师亲眼目睹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新模式给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三是立足校情,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组织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分专题办讲座,开展讲学活动,从不同侧面将新的教育理念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使广大教师找到学习实践的方法。

二、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促进共同进步

为了能让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揣摩、实验和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西峡县城区一小提出了淡化形式、注重过程,有形备课与无形备课相结合的三轮备课制:即个人自主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课前自我加减。通过三轮备课,让教师充分体验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妙之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的共同进步。

三、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在课例研究中共同成长

为了加快教学改革,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发展,西峡县城区一小建立了精品课机制,开展了“多人同上一节课”和“一人一课上多班”的观摩研讨活动。

“多人同上一节课”,即在同级、同科里学内容,同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设计教学,通过听评课,真切感受同事的教育智慧,以弥补自己在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

“一人一课上多班”,即选定一位教师经历“独立备课———说课———修改教学设计———上研讨课———进行交流———写教后反思”这一研讨历程,使其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灵活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这样以具体的课堂实例进行研讨,就人人有话说,有问题谈,教学中的问题容易被发现,个人的智慧也容易被激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也自然地结合了起来。最终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打开课堂大门,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

四、在不断反思中逐步提高

经验+ 反思= 成长。通过反思,教师能更好地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独立性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城区一小规定教师在教前、教中、教后都要进行及时反思。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在集备教案中增设个性设计;教学中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状况及时作出调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实;课后要及时在教案上写下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同时,还鼓励教师写个案研究、教学心得和案例分析,使教师在分析解剖自己时,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愉悦。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