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培学习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2:47

国培学习计划

国培学习计划篇(1)

网络上听专家们的精彩讲座,那深入浅出、精彩独到,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虽然是网络上进行培训方式,可是我通过视频聆听了教授专家授课的风范,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每天听课、研讨、交流,使我在理论上有了很大地提高,对培训者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此次突显专家引领作用;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参加培训者对课程比较有灵活性选择,自主性选择强。我选择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张举范教授《国培计划培训方案解读及教师远程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张立昌教授《在参与中学习和行动——教师培训发展的新取向》、焦建利教授《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白浩老师《网络学习如何才能真正发生——远程培训平台使用解读》、王淑兰教授《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等六个必修课,还选择了二个选修课分别是马晓雄教授《现代师德修养》、刘新科教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二、专家授课理念新颖,专业知识性浓。

刘良华、张举范、王淑兰、张立昌四位专家的讲座高屋建筑,深入浅出,使自己多年来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一些困惑得到了解开,过去一些模糊的认识得到了明确,思想观念也得提高,使我感受到了国家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空前重视,认识到了教师培训工作大有可为重要性。特别是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深刻阐述了一位好老师的修炼中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其为人处事的影响。好老师的三项修炼——授业、解惑、传道。所谓授业,就是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谓解惑,就是让学生先有困惑而后得到缓解或解决所谓传道,就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并把自己的思想、理念融入授业、解惑之中,而非单独传道,要用自己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王淑兰教授《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的讲座,剖析现代教师的内心世界,长期以来,教师工作的显性和隐性负担都使教师压力过大,而教师又是社会的人,不得不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付予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这一切都使教师疲惫不堪,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少人因此焦虑、抑郁。这种状态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王教授对其剖析,思想独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实例丰富,并对教师提出了如何自我调节、减压。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她学识丰富,出口句句成语,就是彰显教授的人格魅力,由衷佩服;焦建成和白浩教授的课让我认识网络平台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懂得使用网络资源促进专业水平和提高,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与工作的助手,并在教学充分地运用。。

三、注重师德修养,强调班主任具有的品质。

马晓雄、刘新科二位专家对现代教师修养提出自己的看法,明确如何为人师表,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同时要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要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只有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础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品格素养高了。才能担当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才能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才会提高,才能自觉遵纪守法,廉洁从教;发扬奉献精神,甘为人梯,教书育人,“身正为范”,教师高尚的师品才具有榜样的力量。当然包括教师关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这要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巧和教育技术,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教师具备了学而不厌,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文明端正,求实创新的良好的教风和工作作风,言传与身教相结合,那么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求知,做事,做人。

在谈到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时,认为教师得以身作则、无私忘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要不断的完善班级管理,让班级具有活泼开朗,团结合作,追求上进的班集体。教师还要关心爱护学生,献出自己满腔的爱,因为要让学生成材,把他们带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要用“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还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

四、更新了培训管理理念,解决了心中的疑难问题

国培学习计划篇(2)

一天一天,我被这些老师吸引着,推动着:每两个小时的大课,他们从来不坐,从来不会缩短课堂时间一分钟。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感染着我。我为我末走进国培而庆幸,我为我在国培班结识这些专家型的教师而感到庆幸,我为我是他们的学生而有点小小的骄傲感。所以我用眼睛关注着他们,我用笔记录着他们,我用心采撷着他们。

系主任胡老师给我们介绍,这次给我们任课的教师全是外语系的“精英”。这些老师学历高、经验丰,每个人都有特别之处。他们的课堂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录、还有耐人寻味无穷的经验之谈。每天能倾听他们对英语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英语思想方法,让我感觉到不是一种学习,而是一种享受。常常能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

国培学习计划篇(3)

李远蓉教授采用的是换位思考的方式,让教师们理解到: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我们做教师的本身都很难接受,何况是天性好动的孩子们呢?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去教学生呢?

在科学教学课堂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师不断探究的一个课题,说实话,在生活中我应当还算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但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对当前科学教育的感受是:要真正的给孩子们上好课学课,还真不容易,要把科学书上涉及的实践探究活动一一落实,那就更难了。究其原因,有人说是社会上没有形成科学探究的大环境,有人说是科学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还有的反应当前的教学教具及探究材料的匮乏,这些原因在我看来确实对上好科学课有一定影响,但我认为科学探究活动难落实的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教师自身知识技能的储备不足和科学观念的滞后,而一些科学观念的滞后又是造成科学探究活动得不到落实的主要原因,很多科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直接让学生记录一些科学探究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而不愿拿出时间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图省事,怕麻烦”的思想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国培学习计划篇(4)

国家培训计划

学校放假了,终于可以轻松了,可是没几天,离开了教室,离开了学生,这心里还真有点空,没底。现代社会进步这么快,只看眼前不思进取是一定会被社会淘汰的,光靠吃老本是行不通的。自从接到了“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通知,我这心里终于有了着落,并对这种培训形式很感兴趣。通过观看专家讲座、答疑,大家一起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学习,我真是受益匪浅,对以往一些困惑的问题,在这次学习中都找到了答案。

我从1996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由于教的时间长了一些,工作热情已经大不如当初了,举个例子以前准备一节课,我会从课堂的各个环节来考虑,不仅仅只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并且拓展的非常广泛,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常常积极参与,进行尝试。但是现在由于已经是讲过一、两个循环的课程了,有些课程就凭着经验来,对学生素质、社会发展状况,不于考虑,没有作到与时俱进。还有情境教学的设计,单一情境,在多个类型课程中设计应用,课堂效果并不理想。通过李吉林教授对情境教育特质及其独特优势的讲解,我深深的认识到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多么重要啊!当我再次设计课堂情境时因课而定、因人而设、因情而导。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回到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那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街美;有的说幽静的村前小园美;有的认为田野的春天大片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秋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在这次学习中网上远程培训也为我们全省的美术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互相学习,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我们一致希望这样的培训多举办一些,让我们这些农村教师能够不用走出深山,也能和专家、同行们多学习多进步,为缩短城乡学生素质的差距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国培学习计划篇(5)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通过这次参加了“国培”,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国培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数学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愈发显得科学、生动、有趣。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培学习,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大开眼见,学会了很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使我的思想上受到了彻底地洗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祖国的复兴全在教育,我们教师责无旁贷。我将体会总结于下:

一.从思想上,彻底转变对教育的认识。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老师的赞誉,使我对当初多选择感到无怨无悔。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我们的工作是任重道远的。一个人长时间重复着某一项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儿戏不得的,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以全新的姿态去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教育事业当中去。

二.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们的工作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了解社会发展动向,紧跟时代脉搏,从而使我国立于民族不败之林。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的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学习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知识,懂得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游刃有余的教学技能。三.充分了解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恰当运用教学方法。

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不同阶段,他们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世界上决不能找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他们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教学要因材施教,我们要经常和孩子们谈心,不断地进行家访工作,了解他们的心声,真正成为他们最知心的朋友,灵活运用地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循循善诱地指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致以行,使错误消灭于萌芽之中。让孩子们之间互相帮助,形成温暖的大家庭,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恰当地指导,让他们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成可持续发展型人才,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四.学以致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孩子们缺乏创新精神,学生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成为无用的书呆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进行恰当地运用,真正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让他们多问为什么,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真正成为一只只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鹰,长大以后才能投入社会,进行很好地工作,才能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真正使自己从教学匠转变成为教育艺术家,赢得桃李满天下。

我们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表率,兢兢业业,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去过,增加使命感,以阳光的心态去工作。不管自己的年龄有多大,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女性的天性,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一片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茁壮成长,真正成为一名教学的艺术家,与孩子们在一起真是其乐无穷。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时代的飞速前进,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师首先要肩负重任。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我国教育部决定采用“文本教材+配套光盘+网络培训平台”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模式,为不同条件下的教师培训提供了学习支持。

做为农村中学一名老师,有幸同我校所有老师参加国培行动,感到十分荣幸,虽然我们学校只有3台机子上网,但是只要有时间我们学校的老师就去做会作业或听一会儿课。这种网络培训模式,无异于给传统培训模式增添了新的亮点,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创了新的基地。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聆听每一位专家对现在教育的看法,对新教材的解读,从教学开始到结束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听完课有和其他的老师讨论,讨论自己是如何教的以及他们的教学经验,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不知不觉中,国培就要快结束了,回味这一段时间的培训,感触颇深。

(一)国培行动,给我们教师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XX大代表明确提出,而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成为学习的时代先锋,知识的富翁。因此,国培行动给我们搭建了自主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的平台。本次培训,有资深网络教育家、教育技术专家给我们传授新知识,新理念,使我们对“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媒体与教育方法的选择”、“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反思”等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教育专家的讲座和优秀教师教学过程的实录,使我大开眼界,给我指引了学科教学的新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在每个模块的讨论帖中,汇集了同仁们的精美反思和独到的见解,对我的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国培行动,给我们教师创建了自由交流、合作学习的空间

以往的教师交流方式局限于集中校本研训听评课活动范围内,而国培行动,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打破了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城乡地域的羁绊,它能使我们每个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网络平台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对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自由发表个性主张和建议,交流方式实现了“一对多”、“面对面”、“层对层”的立体化交流,在愉悦宽松氛围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默契,每位老师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进步。

(三)国培行动,给教师开辟了自我反思的驿站

国培行动,以开放自由的特点,为我们教师打开一扇收纳外来新鲜空气的窗户,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精华,欣赏广大同仁们精美的帖子和反思,还有对教学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刻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含义,同时也使我产生强烈的震撼,使我深刻意识到反思不再是应付学校常规检查而所做,而要真正反思每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再使反思成为一种形式,而要使它成为一种真正习惯,一种动力。

通过这次培训,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要教好学生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通过国培行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因此,知识更新是必要的,我要抽出课余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资源学习专业知识。

二、自我反思

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找出“得”与“失”,转“败”为“胜”,吸取教训,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国培学习计划篇(6)

我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国培学习计划篇(7)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我国开始传播,从管理学拓展到其他知识领域。其核心理念是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要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骨干教师学习型组织可以看作是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在拥有先进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在学习型组织中交流与合作,来获得自我超越、组织更新和知识创新的组织。

对国培计划来说,培训中的很多课程与教师教学时间冲突,骨干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主动学习。通过培育学习型组织,骨干教师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并且还能加深国培计划中目标、内容和价值等的认同,返校后传递给其他的基层教师。

对骨干教师个体来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教育工作越来越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征,教师必须要学会迅速处理和传递各种信息,因为在竞争的环境中“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骨干教师必须秉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自我超越,才能真正承担起传导知识和德行的重任。

对教师专业组织发展来说,我国的教师专业组织的各项功能发挥还很有限。从基础教育层面来看,教师群体组织学习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有人尖锐地指出“不学习、不研究、不交流”是现在基础教育教师群体的流行病。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骨干教师们,必须要正视问题,打破“组织学习智障”。

二、培育骨干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挑战

培育骨干教师学习型组织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从在国培中试点培育的效果来看,培训基地至少面临以下几大挑战。

1.骨干教师对学习型组织理解不够。就学习型组织理解程度对200名骨干教师展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教师都知道学习型组织这个名词,但是不超过5%的教师知道学习型组织要求进行“五项修炼”。这种情况表明,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对学习型组织的宣传仅仅产生了感知的效果,教师群体没能深刻理解学习型组织,这也就意味着,由参训的骨干教师自发建立学习型组织几乎不可能,需要由外向内地进行引导,培育出学习型组织。

2.国培体系复杂,无法简单统一地设定学习型组织模型。从对象上来看,国培计划至少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对示范性骨干教师的培训,另一类是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从授课方式上来看,国培计划有面授形式,也有远程教育方式;从培训时间上来看,有短期项目也有长期项目,还有间断性培训项目;从培训基地来看,有部级的培训中心,也有省级地方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多样,再加上骨干教师知识、能力等背景复杂,简单地用一种理想的学习型组织作为培育的目标是不可取的,需要针对具体对象选择性地引导,培育学习型组织。

3.如何保持骨干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是培育教师学习型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从对骨干教师的调研来看,在培训基地的学习主动性与持续性可以保持得很好,而回到原来工作环境中则效果很差;中青年骨干教师主动性和持续性保持较好,年龄偏大、职称较高的骨干教师进取心相对较弱。骨干教师对解决教学实践中问题的热情较高,但参与科研的兴趣不大,即使有兴趣,也主要与评职称的要求相关。因此,激发骨干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与持续性难度相当大,没有自觉的学习,就没有学习型组织。

4.如何在培育过程中监控和评价。培育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培训基地要进行各阶段的监控和评价。对于学习型组织的发育程度,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来监控,并适时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培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自己本身是学习的能手,也是组织管理的专家。然而,不仅师资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要求,时间和空间上也无法保证对学习型组织的全过程引导。当培训结束后,如何让骨干教师学习型组织独立地运行、发挥专业组织的作用,难度不小。

此外,骨干教师还承受着参与培训与组织建设双重任务的压力,以后还会面临作为非正式组织管理中人才、资金匮乏等等一系列挑战,但是在“发展一种21世纪的新学习观”的召唤下,教师群体不能懈怠。

三、培育骨干教师学习型组织的策略

国培计划中提出“积极探索运用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精神指导下开展的“置换脱产培训”、“影子研修”都很有新意,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培育骨干教师学习型组织提升国培效果,其运用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1.理论学习。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学习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并注意厘清以下问题。

(1)学习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的关系。学习组织是从组织目标和行为的角度来定义,一个组织存在学习行为,并试图达到特定的目标,就可以称做学习组织。学习型组织则是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提出来,通过组织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来定义的。培育骨干教师学习型组织就是使学习组织向学习型组织提升的过程。

(2)学习型组织的一般化和理想化认识。不是所有参与培训的教师都一定是学习型组织的成员,学习型组织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组织,它需要不断地解决自身内部和外部的诸多矛盾,不断发展。

(3)学习型组织创建与功能发挥。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条件而不是目的。创建出学习型组织,只是一个起点,远不是终点。一个学习型社会是由若干学习型组织在发挥功能的社会,而不是贴满了学习型组织的标签。

2.任务驱动。目标任务是组织存在的前提,任务驱动从外到内激活学习组织向学习型组织发展。

(1)发现问题和生成任务。调研关注教师自身能力和条件;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与动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挑战等内容。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再归纳出一系列问题。将解决这些问题转化为任务,进行组织建设。

(2)任务引导组织建设。以任务驱动进行学习组织的建立,如提交“名师成长之路”的研究报告,或者建设“小学优质课程视频网络平台”。根据学员的需求、利益、能力和兴趣相选择任务并进行分组。

(3)学习组织的升级。任务式驱动的逻辑由感知型任务到理解型任务再到创新型任务,促进学习组织向学习型组织的升级。但同时,组织内部应形成竞争机制,通过吸收新成员和淘汰不合格成员来实现组织结构的合理化;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果创新。

3.分层推进。考虑到不同学习组织在能力与目标上的差异和组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培育学习型组织分三个取向来进行:

(1)教学能力取向。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参与学习型组织的目的主要来自于对教师能力提升方面的需求。在任务设计的时候不能脱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推进学习组织向学习型组织升级的过程中要不断刺激学习动机。培训基地要加强监督与考核,抓重点成员。

(2)学术创新取向。主要是针对数量较少的学科带头人群体。他们自身的学习自觉性很强,进取心很足,任务驱动上重点在学术上如何创新。所以要增加学术前沿的学习引导,添加一些有难度的学习任务。

(3)学科专业水平取向。根据对西南大学培训教师的统计分析,骨干教师整体上职称较高、年龄偏大,95%以上均具有大学学历。不过,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不多,与东部教育较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据调查,参训教师中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愿意进修专业硕士学位的占到78%。培训基地要引导教师群体将个人目标与共同愿景统一起来,相互帮助、合作学习。

4.完善平台。完善培训平台建设要求提供良好的学习硬件环境,同时在软件环境上,通过建立数据库,基地可以统计、分析和评价学习型组织的培育成果,帮助学习组织改进相应的不足。另外,培训基地是教师学习、科研交流的重要平台,需要不断地将平台延伸出去,与其他平台衔接。

参考文献

[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

国培学习计划篇(8)

一、提高认识,促进专业发展。

在以前的教学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这次国培学习和同行们交流解决了我的一些实际难题。这次培训的每个专题都设置了思考与活动,为我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各位专家在专题讲座中,阐述了自己对教学的独到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教学研究的探讨,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完整清晰的认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在平常的教学中,自己思考的太少,只注重上好每一堂课,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终身发展考虑的不多。通过学习我转变了思想观念,与其给学生一碗水、一桶水,不如帮学生找到水源,学生找不到方向时,与其告诉他方向,不如给他们指南针,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教师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上面讲,下面听,上面做,下面学。而要走到学生中间做活动的参与者、观察者、指导者、评论者、总结者。教师从命令学生的“司令”变成鼓励和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快乐活动的“指导员”。教师不能在想让学生做什么,就让学生做什么了,而是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以目标引领教学内容。

二、积极交流,教学相长。

这次培训,给了不同阶段的新教师们一次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畅所欲言的学习机会。在培训中,我积极与同行和专家们进行交流,解决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学习他们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尝试,从而做到了教学相长。通过聆听专家授课,我明白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挖掘学科本质,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让学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围绕核心概念,按照育人指引的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将育人过程拉长,有目的,有方法,有效地进行教学,使教学设计更有底蕴。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同等重要,不容忽视。所提的问题要精心设计,不能过于频繁,空泛,不能只针对少量学生,让多数学生冷场,不能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不去处理。提问要将学生的兴致引入课堂,问题应具体些,具有挑战性,指向背后的道理。应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而且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经常反思,让学生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说课和小课题研究也是本次培训让我耳目一新的内容。我让理解了说课、备课和上课的关系,以及如何以交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进行一次完善的说课。小课题研究的学习,为将来进行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全面发展,科学评价。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多一点赏识与鼓励。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细心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经验与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也要多一点笑容与幽默, 老师的笑容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使学生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中健康成长。

国培学习计划篇(9)

系主任胡老师给我们介绍,这次给我们任课的教师全是外语系的“精英”。这些老师学历高、经验丰,每个人都有特别之处。他们的课堂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录、还有耐人寻味无穷的经验之谈。每天能倾听他们对英语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英语思想方法,让我感觉到不是一种学习,而是一种享受。常常能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

“有思想,有文化,有情感,有艺术的教师是大师。”大师的分析总是充满灵动与启示;大师的课堂总是充满了智慧与情趣。给我们这100名学员授课的专家、教授中,基本都是大师。他们全身闪耀着大师的光环,却无法因这耀眼的光环而遮挡住自身的才华、韧性、探索求知的的渴望。我想这一位一位让我心生仰慕之情的大师,一定是因为永无止境的学习是他们有力的支撑。他们的成就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这一群在小学教学的道路上跋涉的学员们。

国培学习计划篇(10)

在这个学期里,我有幸参加了由乐山师院组织,资中县语文教研室具体承办的“国培计划(2017)初中语文送教下乡”第一轮培训活动。

这次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中,李享彬老师强调再三,希望我们从文本入手去理解课文,去揣摩课文的内涵。望我们能自己先去领悟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同时揣摩编者这样编辑教材的目的。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能考得起试,答得了题!

在聆听12位老师同课异构的教学中,我更是感慨良多。他们不仅教学能力突出,学习能力更是一流。头一天李老师与同仁们指出了问题,他们第二天绝不再犯。在教中学,学中教,真正能达到教学相长。

在培训中,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经过“国培”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历练,让我增添了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收获,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自身素养得到了提升。

总之,这次国培,非常感谢各级领导给我们创设了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定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国培学习计划篇(11)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如:张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快乐有效地习作》,让我走出了总以为农村孩子没什么可写之处的误区,明白了习作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应当把作文教学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把他们特有的游戏生活、身边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等变成习作的丰富源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生活,用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从中品尝到生活和作文的乐趣。只有追求儿童的需求,营造儿童学习的兴趣,体验到作文的成功,才能铸就小学生作文的辉煌。

又如:专家在讲解《农村小学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时提到“农村学校没有的资源可采用替代品”这个问题,教给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如:没有书法家的字可供展览可以展览老师和同学的字;没有电脑不能上网搜集信息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没钱买贺卡可能自己用纸画还比买的有个性等。专家的精辟讲解,名师的精彩课堂,都给了我深深的感悟。

二、与学员互动,从中进步

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小组成员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