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子信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3:33

电子信息论文

电子信息论文篇(1)

二、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分析

1.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场的构建

信息场指的是信息资源存在以及相互作用的基本场所,会受到信息个体交换模式与方向、信息个体相互作用方式以及信息相互影响区域三大核心因素的影响,与信息场中的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以及信息能量三大指标有着密切联系。电子商务网络信息个体能够不断通过相互之间的影响达到系统内部结构以及网络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而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场模式的发展是带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与生态圈构建的重要前提,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性和独立性,其数量、质量以及能量等方面会在生态系统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定位理念,因此,要对其载体中的具体信息生产者、传递者的区域特征进行管理,并对各自信息机制和模式进行采集与定位,从而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电子商务信息场运行模式。

2.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建

信息生态链指的是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中所存在的无形链条,各个单个的信息载体通过形成的信息场而相互链接起来,作为商务信息实现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源头与通道,在推动电子商务系统科学合理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载体作用。主干链和支撑链是构成信息生态链的核心因素,其中主干链包括有信息系统中各个层次的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消费者等,彼此之间通过相互影响而实现信息生态链的构建。信息生产者是整个信息模式生态链的基础,通常表现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组织性供应商、企业以及个人商家;企业信息传递者在整个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系统模式构建中发挥着核心载体的功能,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一些特定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络搜索引擎、物流公司、信用机构以及金融支付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平台来实现商务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信息消费者是信息生态链的终端效果体现,同时也是电子商务中搜索和利用信息的个人顾客;而信息分解者主要包括用来筛选和整理垃圾电子商务信息的个人信息网络行为。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经过不断相互作用构成有效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的主干链。而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系统又可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信息系统,内部系统包含有商务系统资源、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知识和理论、电子商务资源知识体系等;外部信息环境包括有构成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相关社会、法律、物流以及人为信用环境等因素,内外部环境系统之间通过不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发展带动了整体生态系统各类支撑链的发展与完善。

3.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的构建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关键运行环节因素由电子商务企业、卖家与买家构成,信息交流中的每个信息人在不同类型的信息生态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组成了类型各异、层次分明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组织模式,由核心层(电子商务、卖家、买家)、扩展层(网络软件服务商搜索引擎、物流信息系统)、相关层(新闻传播广告公司机构、金融银行交易系统)、外部层(行业组织、政府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经济、社会、法律、信用、物流环境等),其中核心层次是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进行商务交易的主体,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扩展层可以为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效构建提供平台和保证;外部层可以在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法律政策、物流网络信息等环节进行调控下来推动电子商务内部信息系统的优化构建与发展,从整体功能而言,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可以优化其信息流通功能,还可以通过不断影响、制约与融合较小的信息生态系统来推动建立高价值、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系统,从而为网络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三、实证分析——淘宝网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

淘宝网是我国网络销售平台的领军者,经相关权威调查机构调查显示可知,淘宝网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了占据我国网购市场份额超过72%以上的领先媒介,全面带动了网上贸易和个人交易的发展。淘宝网到2008为止,其网络注册会员已经超过了9800万人,其市场交易额更是突破10亿人次,在市场经济不断繁荣背景下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信息生态系统。淘宝网通过不断更新网络信息资源传播技术、积极调整信息资源优化策略和宣传途径,紧密结合市场运行状况与实际市场需求对各个区域内的信息资源进行了有效调整与优化升级,并不断对信息生产者、传递者以及消费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了网络服务的升级;对市场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实际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论证与实地调查研究,为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前提。淘宝网在积极构建信息人资源信息相互交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并通过不断有效调整信息生态链的构建和实现模式来推动信息流的有序发展,为实现网络上卖家与买家的合作提供了保证,推动了网络交易平台的构建,为此,卖家可以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更多的买家商圈用户。此外,稳定发展的市场环境、日臻完善的市场法律以及治安良好的互联网网络和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机制为淘宝网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有利条件,对于线上核算以及线下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阿里巴巴集团下辖的淘宝网、中国雅虎、阿里软件、支付宝、阿里妈妈、阿里巴巴B2B公司、口碑网等都在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构建上起着互相影响、互相协同的作用。

电子信息论文篇(2)

网络是新生事物,很多人在利用网络学习、工作和娱乐的时候,常常忽略网络信息是否安全,他们不仅没有认识到信息安全不足的事实,还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与此同时,网络经营者在安全领域的投入远远不足,他们注重的都是网络的效应。在面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时,意识不到存在的风险才是真正最难解决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清楚的意识到安全问题的存在,只是使用者对自我信息安全保护还缺乏敏感的意识。

(二)管理体系不完善

田敏达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策略研究》的论文中认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保护措施,无法从技术、人员以及管理制度上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防范体制,即使是再好的设备和技术也无法保证信息的安全。谭晓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中提出,管理体系也是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作为网络安全的核心,要实现信息安全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技术手段的维护,还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如日常系统操作及维护制度、审计制度、文档管理制度、应急响应制度等,这样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技术存在缺陷

田敏达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策略研究》中也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我国网络安全技术落后、技术优势与相关行业脱节研究、计算机系统本身的脆弱性、我国对发达国家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技术问题是支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手段,技术的问题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开发技术,实现高超的技术水平却是困难的。

(四)法律不健全

孟薇《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研究》提出尽管一些既有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但仍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信息安全立法还存在相当多的盲区。在法律方面,基本的法律法规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目前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健全、覆盖有盲点、制度不协调等问题,这些为钻法律空缺的违法者提供了“正当”理由。

二、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防范策略

(一)增强政府部门的管理功能

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研究要从安全审计、数据库、电子邮件系统、浏览器、认证中心、安全产品的安全以及防火备份的安全管理等方面。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部门功能,增强管理业务操作,防范与避免不法分子对信息管理系统的侵犯。

(二)加强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教育培养

目前,我国信息安全系统及其产品不仅仅依靠向其他国家引进,而更多的是通过政府、行业以及企业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投资开发,设计出经济合理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产品和适用技术。因此,建立信息安全产品技术研发的核心,即创造高水平的研究教育环境、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以及提高信息安全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另外,科研教育基地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也为其奠定了基础。

(三)设置技术的远程访问的控制

通过路由访问策略和防火墙技术隔离内网与外网,在内网与外网相连通时,必须采取这样的措施才能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电子政务是开放,但又是封闭的,如何保证相应的客户访问到有权限涉及的资源,又能够保障对其限制的资料不被访问,就是电子政务的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可以通过设置鉴别服务器来专门负责远程访问得到控制,至于是否设置鉴别服务器取决于该电子政务系统的规模。

(四)建立技术密钥分配中心

密钥的设立贯穿于网络的各个层次和级别,如负责访问控制以及证书、密钥等安全材料的产生、配置、更换和销毁等相应的安全管理活动,在身份认证机制和信息加密中,都要使用到加密体制,而无论什么加密体制都离不开密钥的使用、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密钥分配中心负责信息加密、访问控制中心、安排鉴别服务器、授权服务器等活动。

(五)构建完善的安全法律体系

国家的政策法律要适应社会存在的需求和现实,通过为社会信息化发展提供全方面的指导思想以保障和促进国家的法制建设和信息化立法制度的建设。并且能够通过发展规范程度,继而实现更深层次的进步,同时促进国家信息化安全的环境构筑,为体现信息安全的法制文化做出有效的行动。针对存在缺陷的法律体系构建适合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发展的法律法规,实现法律的约束。

电子信息论文篇(3)

二、当前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程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虽然近些年综合性的实验有所增加,但总体看仍是重在理论验证,没有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考虑,因此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仍嫌不足。第二,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被人为分开,没有建立有机联系。学生的知识点是孤立的。各门课程实践环节比较独立缺乏相互衔接及综合运用的环节。基本上都期望到毕业设计时再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但这种效果不是很好。第三,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客观存在,体现为理论教学学时仍明显多于实验教学学时,在实践教学中缺乏更加科学的考核检查方法,使部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第四,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在所开设的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多自主设计实验少、封闭性实验多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少、单科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第五、实验教学尚未能真正地自成体系。学生在实验中难以获得创造的乐趣和激发更多的创造灵感。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认为从培养目标上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工科专业,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应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考虑。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最终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整体目标、分期目标及各个实验环节,形成了分层次、分阶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三、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创新层,整个系统呈金字塔结构。一是基础层,基础层实验主要包括电子工艺与装配实训、电工基本技能、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和专业应用软件等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等课程的验证型基础实验,是金字塔底座,影响面最大、最广、最深。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其掌握基本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二是提高设计层。提高设计层的课程实验包括基础层课程实验中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编程应用器件实验、系统仿真及虚拟实验、单片机应用实验、DSP技术及应用实验等。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具有独立完成各种小系统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应用开发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的训练主要包括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工程设计等环节。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较为综合的设计与开发,具有设计和开发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系统的能力,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四是科技创新层。位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最顶层。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坚持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统一,除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外,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使其工程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

2.创造条件开放全部或部分实验室

为了充分挖掘本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资源的潜力,给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提供环境与时间保障;也为了鼓励、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实验或自主实验,以调动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进行科技创新的空间;本专业实验室在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之外,积极创造条件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一个锻炼动手能力的良好环境,提供了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训练基地、创新实践训练场所,促进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开放实验室在大学生的科技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小结

结合我校学科、专业方向及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电子信息专业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长期不懈地加强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其它方面的改革,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形成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使我们的毕业生在电子设计技术和实践技能上占有优势。为不断提高学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继续努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实践教学的模式和内容,形成我校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特色。

【摘要】针对我校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明确实践教学的改革应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并树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将实践教学的体系分为基础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创新层等层次,构建了一个多元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电子信息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论文篇(4)

一、电子商务离不开信息交流

企业与消费者对偶是主要矛盾。在交易活动中,这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双方都拥有不为对方所知的“私人信息”:消费者知道自己的需求,包括对产品品质、价格等的要求而企业知之甚少;企业了解自己产品的质量、成本、服务等信息而消费者则不清楚。不对称的信息损害的不仅仅是信息缺乏者也包括信息的拥有者,因为不对称信息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将阻碍交易的进行,从而双方的目标都难以实现。信息的“对称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政府管制,要求明码标价、产品质量认证、提供说明书等;二是参与者“发信号”,比如企业做广告,消费者向售货员说明购买要求、接受厂家的市场调查等。“对称化”的过程也是信息交流过程,这种交流贯穿于营销的全过程。企业在产品开发前所做的市场调研,在产品开发阶段进行的消费者测试和试销,在销售阶段所做的广告宣传和企业公关活动都是为了降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促进销售的行为。同样,在电子商务中还存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包括与竞争者以及与合作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企业内部员工间的交流,企业与政府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子商务活动就是信息交流活动。正是由于电子商务活动依赖于信息交流,而互联网又是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平台,这正是电子商务兴起的根本原因。

二、信息交流工具的互联网的优势

在互联网应用于电子商务以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传统方式进行。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在交流的及时性、广泛性和深入性等方面往往难以兼顾,而互联网的应用集中了各种信息交流工具的众多优点,这些优点主要体现在:

1.覆盖面广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连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传输干道。到2001年底,全球已有5亿用户上网,而且增长速度相当惊人。我国的网民人数从1998年底的210万已经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4500万。这一特征使互联网成为任何一种信息交流工具都无法比拟的沟通范围最广的媒体,这为企业进行跨地区或跨国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覆盖面广的第二个表现是互联网联系着市场营销的各种参与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其他主体都在同一平台上,这为在整个电子商务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创造了条件。

2.交互性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交流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在各种交流手段中,口头交流是双向交流,但范围有限;信函交流速度慢;电话也是双向沟通媒体,但只能传递声音信息;电视、广播属于单向传播媒体,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利用互联网能够交互式地提供信息,交流双方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大大缩短了用户信息反馈时间,使企业能迅速觉察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方案并形成闭环营销正反馈系统,在操作中实施动态跟踪监控,企业的柔性和组织与环境的互适性也得到显著提高。

3.信息可存储

互联网联结的是计算机,计算机具有存储信息的功能。广播、电视、普通电话无法存储信息,在传递信息时,交流双方必须同时在信道两端,否则交流无法进行。为提高接触率,广播、电视都只能重复发送信息,这又会提高成本。而网上信息是存储在服务器里的,只要服务器在工作,对方可随时接收,这使交流具有了跨时空的特点,有助于扩大交流的范围。

4.可传递多媒体信息

互联网可同时传递图像、文字、声音和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信息需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适合用文字,有的用图形效果好。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可以为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提供方便。5.开放性和共享性

用户无论背景如何都有权平等使用这一工具而不受限制。一般的大众传媒信息有很多障碍,如身份、信息内容、财力等,而互联网的限制则很多。这可以让更多企业和个人通过它和接收信息,提高了信息接触目标受众的机会。在企业内部,互联网和内联网、外联网的使用使信息能被不同部门和合作伙伴共享,信息的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企业更好适应市场的变化。

6.经济性

互联网上的信息交流是将各种信息转换为二进制码进行传递,可以节省在现实世界进行信息交流时所需的大量印刷、场地、邮递、交通、人员等费用。对制造商来讲,与顾客直接交流将减少对中间商的依赖,从而使营销链条缩短,能节约销售成本。交流成本方面的优势对企业开拓市场也有帮助,传统的交流方法由于成本高,商家为节省费用往往将顾客分为高价值客户和低价值客户,与前者经常沟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互联网的使用可以让低价值客户也能得到这种服务,从而吸引更多顾客。7.功能集成

互联网将传统市场营销中不同形式、不同阶段的信息交流,如广告、市场调查、交易指令的传递等集于同一平台,使得市场营销的大部分工作,如信息收集、收款、售后服务等都可借助于互联网、内联网一气呵成,从而使互联网成为一种全程营销的渠道。对消费者来说,互联网让复杂的信息交流简化为简单的点击行为,从而使他们的购物变得更方便,商品信息查询、比较、购买、售后服务都可坐在电脑前,按动鼠标就能完成,还能节省时间和交通费,降低了购买成本。

8.一对一沟通

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可以分析客户的行为,针对每个客户的特征和要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客户的意见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让客户时时感到被关心和重视。这种沟通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尊重和自我价值的需求,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著名商务网站Amazon业务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9.信息可检性

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递增的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无序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一种灾难。用户寻找信息时,如果信息搜寻困难,成本太高的话,他就可能放弃搜寻。这对于信息交流来说,是一种重大的障碍。互联网有大量的搜索引擎为用户检索提供方便,可以降低信息搜寻成本,这不仅对搜寻者有利而且使发送者接触目标的机会更大。

10.交流隐蔽性

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时,双方是不见面的,也没有第三人知道交流的内容,因此交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对用户来说,这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用于市场调查能提高数据的真实性。用于交易时,使交易也具有隐蔽性,对于许多不愿意在购物时被别人打扰,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所购商品的消费者来说,这一特征是他们选择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

三、当代信息交流的特点

1.信息交流体系由传统信息交流和网络信息交流相融合,多种载体并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承担信息交流的使命

2.信息交流过程相对浓缩,各环节的功能界线模糊:信息环节的功能强化,信息组织环节一分为三,信息传递环节的功能相对弱化

信息载体的变化导致了信息交流过程的改变。传统的信息交流由信息的、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传递和信息利用四个环节构成。当代信息交流过程由于网络环境的影响,尽管并不能完全改变信息流程各环节之间的先后次序,但却使信息交流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变得比较紧密。3.信息交流的渠道扩展,信息交流的方式增加

当代信息交流的渠道由传统的信息交流渠道和网络信息交流渠道构成,传统的直接交流渠道有所弱化,但却有新兴的网络媒介加以弥补,因此,当代信息交流的渠道总体上是扩大。信息的消费者不仅可以单独利用某一渠道,也可以综合利用。

信息交流的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广播、电视等,而且还包括网络环境下各种全文数据库、网络报刊、网络杂志、网络图书、网络媒介等。

电子信息论文篇(5)

1企业规模、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

简单地说,企业规模就是指企业的大小,可以从企业投入或企业产出两个方面来把握。从企业投入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从企业产出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空间广度。企业规模正是这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两者的统一。

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报酬递增。如果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则会形成规模不经济。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生产的规模经济,二是交易的规模经济,三是储藏的规模经济,四是专业化分工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是规模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经济规模是指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产品生产单位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规模生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生产规模以达到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经济规模,从而获取最大限额的规模效益。

2影响企业规模的主要因素

从宏观上讲,在一定时期,企业的规模大小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的整体技术发展状况这一经济力量。从微观上讲,企业的规模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力量。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技术发展状况一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会随着企业资本积累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生产工艺特点也不同。有的行业需要巨额投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或生产大型及成套设备,或均匀而大量的生产的行业。更适合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如采掘业、化工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第三产业及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的产业(如塑料制品及金属制品等行业),这类产业企业的规模大小与效益关系不大,一般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小企业的主战场。

市场规模和需求状况。在某一工业中,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工业产品的规模限制的,只有当产品的数量达到值得设置相当庞大的生产组织时,这些经济效果才能完全体现。市场需求变化快、品种多样的产品,以及主要是满足地方需要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应以中小型为主。市场需求大、品种较单一、需求变化较小且面向全国的产品,条件可能的话应把规模搞大些。

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资源、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规模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供应充足才可以建立大企业。对采掘工业来说,资源情况是制约企业规模的决定性因素。资源多而集中,可形成大企业;资源少而分散,则只能建立小企业。对加工业来说,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状况对企业规模有较大影响。

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理论上的最佳经济规模,由于受到现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往往不能实现,或者在别国能实现,在我国却不能实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考察,技术因素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政府的产业政策倾向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规模结构的状况,是倾向于反垄断还是鼓励企业规模经营,企业规模结构显然也会有差别。

3规模的生存技术法

在确定企业的经济规模有许多方法,成本比较法、利润比较法、工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它们的应用条件和对数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里运用的是生存技术法(又叫适者生存法)。

适者生存法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一般地说,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并且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公司或企业的规模就是最优的,因此,判断企业最佳规模经济,就是考察企业在以往全部时间内规模分布状况。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竞争将趋向于清除那些规模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只留下那些具有较低的平均成本从而在一定时间内生存下来的那类规模的企业。

生存技术与研究规模经济的其他方法相比,应用此方法更直接、更简单,它避开了许多统计与会计方面的困难,对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得出了有价值的经验研究结论。应该说这种方法包含了比工艺设备所决定的经济规模更多的因素,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斯蒂格勒指出,“由于各厂商使用种类不同、质量不同的资源,最佳厂商规模必有多个,呈现某种频率分布,生存技术能对这一分布做出估计。”但采用此方法研究时应注意的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且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原因肯定不止是规模经济这一条。

生存技术法的计算过程如下:1.用销售收入指标把某一产业的企业按其规模分作不同的层次。2.选择两个时点,不能间隔太短,至少有5年以上,这样,才能使采集的有关数据能体现出某种趋向性。然后对每一类规模的企业所占行业产量的份额进行计算,如果某类规模的产出份额在一定时间内下降,那么就认为该规模企业的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地说,效率越低,则份额下降得越快。通过长期的统计分析某一行业中生产某种产品不同生产规模的变化趋势,就可能看出该行业的规模与成本之间的关系4运用生存技术法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微电子、光电子、电子元器件、软件、计算机、通讯、网络、消费电子以及信息服务等众多行业,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分为投资、消费和元器件三类。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信息化建设的推广、新一轮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为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创造了绝好的市场环境,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突显。

根据统计资料,采用上述生存技术法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1991~2006年间的最佳规模范围进行测度。根据生存技术法的思想,时间间隔要5年以上,需要25年左右的统计数据资料,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晚,但规模变化较大,所以时间间隔取为3年,以体现变化情况。

用于规模生存技术法研究的企业,一般取有相当规模的,这里取前100强,根据各个企业的销售额占该年总销售额的比重的分布情况,划分为6个等级。并按照规模等级合计企业数量和该等级占100强的销售额比重。结果如下(见表1):

我们可以发现2%-3%与3%-4%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以将两者归为一类,并绘成图表如下(见图1)。

由图1我们可以发现,4%以上的规模等级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最佳规模范围(要说明理由),0.5%以下规模等级的销售额比重比较稳

定。

4%以上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由1991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6个,而占年百强销售总额比重也是由1991年的0%持续上升到2006年的42.48%,上升幅度非常大,并且稳定。电子产品适用于均匀而大量的生产,资本技术密度较高,规模比较显著。而从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来看,不受限于原材料、劳动力等,大的企业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规模扩张。并且进入的企业相对较稳定,很多由2%-4%规模等级的企业发展而来,说明大规模和企业容易做强做大,发展较快。

2%-4%规模等级以及0.5%-1%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这两个规模等级的公司规模有很大的不经济性。

而1%-2%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除1994有较大的上升外,其余年份的在12左右波动,销售额比重在14%-19%之间波动,呈不稳定的无趋势状态。总的来说,除少数外,大部分中型企业排位在上下波动,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中型企业还是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0.5%以下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上升较大,由1991年的37个上升到2006年的60个,增加了23个,而销售额比重仅由1991年的14.88%到了2006年的15.62%,增加不到1%,绩效并不高。并且我们对比电子百强目录可以发现,0.5%以下的企业数目增长虽多,但变化很大,几乎是重新洗牌,重新进入一批新的企业。说明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处于成长阶段,进入壁垒较低,新的公司容易进入,中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但同理进入公司多,市场竞争激烈,如经营不慎,则易被淘汰。

5结论

总的说来,电子信息产业中大企业容易做大,该行业容易进入,但竞争激烈,也容易被淘汰,尤其是不具规模效益的小企业。中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近年来大企业数目较稳定,但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当然,我国电子百强与国外的跨国公司相比,在规模上还有巨大的差距,2003年的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尚未超过IBM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以上分析说明我国电子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尚未达到经济规模。但要注意做大不等于做强,扩大规模外还要注意加强合作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朱涛.大型连锁企业最佳规模的测度及其构建[J].江苏商论,2007,(06).

电子信息论文篇(6)

汽车信息电子产品可为两大类:①汽车信息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总成控制、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舒适和防盗系统;②车载汽车信息电子装置,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车载电脑)、导航系统、汽车视听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网络等。具体汽车电子各分系统的构成如下示意图。

由于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装置数量的急剧增多,为了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重量,网络、总线技术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讯线路将各种汽车电子装置连接成为一个网络,通过数据总线发送和接收信息。电子装置除了独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还可以为其它控制装置提供数据服务。由于使用了计算机网络化的设计思路,简化了布线,减少了电气节点的数量和导线的用量,使装配工作更为简化,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送的可靠性。通过数据总线可以访问任何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读取故障码对其进行故障诊断,使整车维修工作变得更为简单。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信息电子技术尤其是总线结构的发展。

当前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向集中综合控制发展:将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集成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PCM);将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综合在一起进行制动控制;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架、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通过总线进行连接。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将车辆行驶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UCC)。

由以上事实分析可知,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已经大量使用,作为新时代的汽修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新兴的信息电子技术才能在未来的汽车维修领域发挥更大力量。

2对汽修技工进行新兴信息电子技术培训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汽修技术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不同车型故障不同;同一车型不同时期的故障不同;同一故障在不同的路面上的反映不同。要诊断和排除故障,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汽车的设计,制造是经过很多专家共同研究试制改进到定型制造出厂的,是集体指挥的结晶;而维修时则是一个人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体行为。加上维修单位,没有比较先进的检测设备,要在简陋的环境下解决复杂的疑难问题,这就要求维修技术人员的维修技术相当过硬。针对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现实情况,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新兴信息电子技术培训,就成为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的必然选择。现在就以发动机管理系统为例,进行信息电子技术培训方案可行性的讨论。

首先要掌握电子计算机使用技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为主的高科技术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多。电控汽车是汽车的主导产品和发展方向。因此,汽修技工必须要掌握电子计算机使用技术,会用电子计算机查找维修资料、检测故障代码、寻找故障排除的手段、网上技术咨询和网上修车等。而这一切均依赖于新兴信息技术培训。因此信息技术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尤其是结合修车查找资料等网上作业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这样迅速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实际维修效果。比如下载某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相关程序。可见,对汽修技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其次要掌握好较为全面的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这些都依赖于电子技术培训。

ECU是英文单词组合缩写,意为“电子控制单元”,简要的说就是车载电脑。现在很多轿车发动机大都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其中有一个形似方盒子的控制元件就叫“ECU”,简单地说,ECU由微机和电路组成。而微机就是在一块集成芯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单元。所以ECU就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发动机管理系统就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把各种检测器或者传感器采集来的各种信号(比如进气量,项位角等)进行相应的模拟/数字技术处理通过总线传送到单片机(或ECU)里,然后在经过相应的程序控制与数据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指定执行机构进行相应的操作(加大节气门开度)。

现在一些中高级轿车上,不但发动机上应用ECU,在其它许多设备上都可发现ECU的踪影。例如刹车防抱死制动系统、4轮驱动模式转换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悬架调节系统、安全气囊系统、以及多向可调电控座椅等都配置有各自的ECU模块对其进行控制。运用修车的现场实例加以指导与讲解,经过事实检验,学习效果相当好。

再次要具有对故障的综合诊断与排除的能力。汽车电控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同时,增加了故障自诊断功能模块。它能够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不断监测电子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根据特定的算法判断出具体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下来,同时起动相应故障运行模块功能,使有故障的汽车能够被驾驶到修理厂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可以利用汽车故障自诊断功能调出故障码,快速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因此,从安全性和维修便利的角度来看,汽车电控系统都应配备故障自诊断功能。

依据故障自诊断功能配合相应的解码器,方便的查找出故障的原因所在而不在单单依赖原始经验积累。因此,信息电子技术培训可以大大提高综合诊断与排除能力。经由邯郸北方汽车维修总校教具模型开发部提供自主研发的BF8系列智能电控汽车模型40套(涵盖欧、美、日各大主流车系),又有完好的汽车整车30余台供学生实践所用,学员的综合诊断与排除能力大大提高。

3追踪汽车行业新技术的应用

以汽车安全系统电子技术改进汽车安全性能的发展为例,看看汽车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据StrategyAnalytics公司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汽车安全系统是汽车电子领域增长最强劲的需求之一,年平均增幅达到25%以上。杜邦汽车最新调查表明,大部分用户认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汽车的安全性,它比汽车性能、车载娱乐和燃油效率都更重要,安全气囊和ABS有望成为标准配置。Visteon的研究也表明:安全性是汽车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Renesas对中档轿车的研究揭示:国外1996年就将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置,从2002年起国际上已经将两个乘客测知座椅、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与安全气囊一起作为标准配置,到2006年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将增加到4个,传感器系统更是大幅度增加以提高冲撞检测能力并提高乘车的稳定性,从而有可能构成统一的安全气囊网络。

由此可见,以信息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已经甚至更快的步伐在改变着传统的汽车行业,已经大大提升了汽车的各个方面的性能。

综合以上分析,信息电子技术目前已经在汽车领域大面积推广使用,未来会发展更快,针对汽车维修人员技术含量不高的现实,汽修专业应加强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以追踪高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为了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为了更好的提高汽车维修企业的整体实力,为了实现更好的个人理想,努力实现顾客、企业、人员的三赢局面都依赖于加强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因此汽修专业应加强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

参考资料:

[1]天津大学.姚春德.何邦全.《车用发动机气门间隙的确定与调整》.《岩土工程》.2004.6.

[2]杨信.主编.陈鸣雷.主审《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3]全国汽车维修工等级考试配套教材编写组.编.《汽车维修技师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电子信息论文篇(7)

二、电子政务体系的建设原则

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贯彻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开放性、可扩展性、易维性和安全性八项基本原则。1.实用性原则。系统架构和建设根据部委或政府政策及发展需要进行,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用性强,以完全满足当前业务需要为主要目标,兼顾今后三五年的业务发展需求,适当超前设计,分步实现目标。2.可靠性原则。采用稳定可靠的成熟技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安全。3.先进性原则。在实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跟踪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使信息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4.经济性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对现有的硬件设备要充分利用、合理整合、发挥效益。5.开放性原则。支持开放的协议使得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接入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产品选型应该尽量符合通用的开放标准,应该有统一的技术标准。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使得业务和技术之间实现无障碍沟通。6.可扩展性原则。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着眼于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趋势。7.易维护性原则。系统应该易于维护,且维护成本较低。8.安全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加强自身的安全体系建设,充分保证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三、电子政务体系建设要总体规划

从当前政府相关规定和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综合考虑,并充分结合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规划新形式下的电子政务体系:在基础设施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政府部门要建设符合等保三级的政务外网。政务外网与互联网是逻辑隔离,供非业务使用,在地市级建有数据交换中心,可以将部分可以公开的信息转换至互联网区,供公众查阅。在系统建设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各信息系统是不同时期由不同单位组织开发建设的,系统与系统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行业的政务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急需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拓展业务的覆盖的广度、深度,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为保障政务系统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在政务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搭建电子监察系统是整个电子政务体系自查、自我完善的必要途径。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需要建立支撑统一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应用的安全平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检测及预警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理、安全事件审计与追究处理制度等尚待建立和完善。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面,由于长期缺乏相配套的标准规范体系,现有的系统建设项目并非统一规划,统一审批,建成系统数据标准不一致,缺乏有效的数据交换的通道,从而形成多个信息孤岛。新体系建设亟需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施,信息化体系的运行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四、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内容

电子政务体系建设是在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的保障下,从上而下分为系统接入层、门户层、业务展现层、应用服务层、应用支撑层、数据资源层、硬件网络基础设施层。1.基础设施层。硬件网络基础设施层是指支撑本项目应用系统的硬件设备和网络平台,包括网络系统、主机系统、安全系统、存储系统和系统基础软件等系统。2.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需要解决数据存储的结构、模型、内容、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选型等。数据资源层是系统在过程中所产生数据的存放位置,是整个应用体系框架的关键核心部分,它使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交互成为可能,同时也为更深层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领导决策支持提供依据,为应用系统实现数据采集、管理、交换、共享提供有力的支撑。3.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主要实现所有业务系统的数据采集、交换与共享。数据交换层是直接与外部系统进行沟通的技术层,业务服务层是基于数据交换层根据数据结构设计各种业务服务组件来完成平台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共享。4.应用服务层。应用层服务以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为基础,面向系统各级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功能。5.业务展现层。业务展现层基于应用服务层上提供的相关展现组件服务,辅助应用层和门户层提供GIS展示、图形分析、业务报表、仪表盘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现手段。6.门户层。门户层主要负责集成业务应用,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实现用户单点登录访问集成应用。7.系统接入层。接入层用户主要包括政务专网接入用户和互联网接入用户。下属单位以及下级管理机构,通过专线直接访问电子政务专网相关业务系统;未建立电子政务专网联接的部分,通过互联网加VPN的方式接入电子政务专网;公众则通过互联网访问互联网接入区的应用系统,实现相关事项的网上申报和信息浏览。8.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是本项目建设的基础。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深入,逐步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在制定标准体系工作中,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参照国家和国际开放技术标准,遵循严格的标准规范建设流程,从总体、技术、业务、管理、运行等方面形成适合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体系。9.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从物理安全到应用安全,贯穿整个逻辑架构,是保障整个平台正常运行的基础。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建立在国家相关安全保障标准的基础上,从网络和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管理安全等多个层面,采用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构造整个电子政务体系的安全保障体系。

五、电子政务体系管理机构建设

完成电子政务体系建设或者升级和迁移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是无法实现的。1.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确定电子政务体系建设目标;审定建设项目方案、标准及管理规章等;审定建设总体项目技术方案、可研报告等;领导和监督项目建设工作,协调和解决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由本部委或本级政府的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领导才能保障建设顺利完成。2.信息化建设项目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规划和组织信息化建设,协调和决策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重大和关键问题,审定项目的建设实施方案、技术方案、工程投资预算安排,审核工程进度报告,协调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3.项目建设实施机构。电子政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应成立直属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牵头,总集成商、各子项目承建商负责具体实施,各直属机构和下级部门积极配合。4.维护和管理机构。信息中心应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维护和管理机构(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安全制度、技术协调及维护制度。创新信息系统维护管理模式,探索外包维护服务在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应用。

六、实施管理

(一)项目前期准备管理由信息中心负责牵头,总集成商、各子项目承建商配合,作好项目的相关准备工作。1.项目开发所使用的封闭场所。2.基础支撑环境,包括中心机房、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打印机等开发、测试、培训所需的软硬件环境。3.测试用仿真业务数据。4.帮助项目需求人员全面了解系统需求。(二)项目计划阶段管理对各分内容承建商实施的分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分内容承建商依照信息中心制定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分内容计划。信息中心对分内容承建商制定的分内容计划进行审查,并进行指导,从而确保项目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同时满足分内容合同的要求。最终由信息中心审查项目计划。(三)项目需求阶段管理信息中心分内容需求阶段进行的监管工作,主要包含:1.审查分内容承建商需求分析文档,确保需求理解清晰、透彻、明确。并组织相关专家,对分内容承建商的需求分析文档,进行联合评审和确认。2.督促、指导、审查分内容承建商的需求分析过程。并规范其需求分析文档。(四)项目设计阶段管理信息中心对于分内容项设计阶段的监管工作主要有:审核分内容承建商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分内容设计,并形成设计方案;指导并审核分内容承建商的具体实施工作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其可行性与标准的适宜性等;审查分内容承建商所使用的设计标准和方法可行性、适宜性;审查分内容承建商对于系统需求的可追溯性、一致性、目标的一致性、合同得以执行和可追溯性;审查分内容承建商的项目设计,对于系统实现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五)项目实现阶段管理信息中心对于分内容承建商项目实现阶段的监管工作主要有:考察分内容承建商具体实施过程是否满足需求、是否符合目标要求、是否按照项目工作计划进行实施;对分内容承建商的各个实施阶段,考察里程碑。(六)质量控制过程监管质量管理与控制是过程输出阶段的验证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监控项目的交付物和执行过程,以确保它们符合相关标准,同时确保不合格项能够按照正确方式排除。质量管理是一个项目的性能(功能)、成本、进度三项指标实现的重要领域,不论哪个方面不能达到质量要求,都可能对项目及其相关者带来负面影响,如质量达不到要求,意味着技术性能的降低、甚至失效和报废;对质量问题的处理,将带来成本的加大;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的反复,必然延缓项目工程进度。信息中心对于分内容承建商质量控制过程的监管,旨在保证分内容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符合规定要求,遵守已制定的计划。(七)风险控制过程监管项目风险控制与管理是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管理,降低项目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轻和消除风险的影响,以最低成本取得项目保障的满意结果。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信息中心对分内容承建商风险管理过程的监管工作,主要通过指导、审核、监督、评审等措施,参与并规范分内容承建商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旨在协助分内容承建商更好的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更好的防范风险,减少损失,保证分内容的顺利进行。(八)测试与验收管理测试从软件开发工作起即开始。测试活动主要内容包括:1.测试过程:测试内容分析、过程设计、实现、实施、评价、配置管理。2.测试范围:项目级、子系统级、用例级。3.测试阶段: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内部验收测试。4.测试类型: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性能测试。5.测试实施方法:手工、工具。验收依据包括国标、行业标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国际惯例以及双方有关此系统签署的协议书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部委颁布的相关管理办法,进行项目验收。

电子信息论文篇(8)

电子台历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计时工具,显示内容比较具体,包括:年、月、秒等,以其自身精确、使用方便等优势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电子台历使用过程中,能够在两个方面体现其特点,一方面,能够与软、硬件更新同步,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具有实时性特点;另一方面,结构简单,主要是将单片机作为基础,与LED显示电路等构成,而且在特殊环境影响下,能够进行实时调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2设计原理

电子台历软件主要包括程序初始化、按键检测等,硬件则为单片机,由于单片机芯片接口数量较多,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复杂。诚然,电子台历体积小,但是,其内部系统包含电源电路、时钟等部件,能够确保其稳定、正常运行,另外,在其设计中,台历前板显示屏幕是价格比较昂贵的数码管液晶显示器,能够有效突破传统仅能够显示一种字体的弊端,通过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有效节约成本,还能够提高电子台历市场占有率。目前,Proteus系统电子台历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2在电子信息中单片机电子台历的应用

2.1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创新潜能

传统教学主要采用标准模块,学生被动地在课前对相关实验进行预习,并将事先编好的程序录入系统中进行验证即可,在很大程度上写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而单片机教学不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以利用单片机软件进行创新设计,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能够深入挖掘创新潜能。另外,该技术自身结构简单、学生操作难度较低,能够为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提供支持,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热情。

2.2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知识范围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计算机应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影响下,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设计与运用,已经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参与现代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单片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对电子信息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况下。因此,将单片机技术引入教学中成为未来主要趋势,在教学中渗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丰富知识范围,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单片机添加到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知识,从而推动电子信息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3提供实验素材,培养综合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过程中,实验在促进其不断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传统教学中,教师普遍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课堂教学核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单片机技术相关内容,为了能够突破传统单一模式的缺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此设计相关知识,例如:台历结构等,并将单片机在电子台历中的运用作为实验课题,围绕实践操作进行模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在体会实验的同时,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从而为进一步开展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并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参照原始实验过程进行对比,加以调整和优化,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丰富知识面,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从而进一步挖掘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论文篇(9)

电子台历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计时工具,显示内容比较具体,包括:年、月、秒等,以其自身精确、使用方便等优势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电子台历使用过程中,能够在两个方面体现其特点,一方面,能够与软、硬件更新同步,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具有实时性特点;另一方面,结构简单,主要是将单片机作为基础,与LED显示电路等构成,而且在特殊环境影响下,能够进行实时调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2设计原理

电子台历软件主要包括程序初始化、按键检测等,硬件则为单片机,由于单片机芯片接口数量较多,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复杂。诚然,电子台历体积小,但是,其内部系统包含电源电路、时钟等部件,能够确保其稳定、正常运行,另外,在其设计中,台历前板显示屏幕是价格比较昂贵的数码管液晶显示器,能够有效突破传统仅能够显示一种字体的弊端,通过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有效节约成本,还能够提高电子台历市场占有率。目前,Proteus系统电子台历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2在电子信息中单片机电子台历的应用

2.1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创新潜能

传统教学主要采用标准模块,学生被动地在课前对相关实验进行预习,并将事先编好的程序录入系统中进行验证即可,在很大程度上写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而单片机教学不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以利用单片机软件进行创新设计,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能够深入挖掘创新潜能。另外,该技术自身结构简单、学生操作难度较低,能够为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提供支持,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热情。

2.2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知识范围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计算机应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影响下,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设计与运用,已经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参与现代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单片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对电子信息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况下。因此,将单片机技术引入教学中成为未来主要趋势,在教学中渗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丰富知识范围,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单片机添加到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知识,从而推动电子信息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3提供实验素材,培养综合能力

电子信息论文篇(10)

2.研究变量选取①变量设计原则。为科学、全面和准确地评价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需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下列原则。a.重要性原则。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受多方面、多因素的影响,有许多指标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电子信息企业的竞争力,但我们选择的指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而对一些非重要的次要指标予以忽略。b.系统性原则。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有机系统,要求任何一个企业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都保持良好状态,因此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各个指标之间应保持有机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综合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整体、内在、本质的特征。c.目的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需要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整体状况,并通过企业指标体系分析发现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原因,找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及措施,以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d.可比性原则。评价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的指标在统计口径上要一致,提供的信息应相互可比。e.可操作性原则。在能够反映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数量较少的评价指标。同时也要做到指标含义明确,计算依据资料在企业比较很容易获取,具备一定的现实统计和核算基础,便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②变量设计及经济释义。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具有资金密集、研发投入大、产品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和上述变量设计原则,本文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五个方面,选取11个变量评价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变量及其经济释义如表1所示。

3.研究数据来源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上证所和深证所网站公布的公司各年财务报表;二是各相关财经网站:上市公司资讯网、巨潮资讯网等。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在样本企业以及指标体系选定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样本企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因子分析方法是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和特定因子来表达原观测的每个变量,以达到降维的目的。使用因子分析方法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因子分析适合性检验因子分析法运用的前提是原始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实际上就是证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可以再提取公共因子。现根据样本公司的变量资料运用KMO和Bartlett检验证明变量资料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KMO统计量的取值在0到1之间,其值越接近1,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所选变量就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所选样本在0.5<KMO<1的区间内,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2.提取因子因子分析的关键就是根据样本数据求得因子载荷矩阵,求解的方法有多种,但比较普遍使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因子个数确定通常使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的因子数,如表3所示;二是通过系统绘制碎石图来确定因子个数,如图1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特征根大于l的公共因子有4个,说明这4个公共因子可以载荷所选11个变量,同时这4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2.506%,说明这4个因子可以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82.506%,因子分析结果比较理想。在图1中,纵坐标显示出特征值,横坐标表示因子个数。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个因子特征值很高,对解释所选变量的贡献度最大,第2、3个因子的贡献度次之;第4个因子之后的其他因子特征根都比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度也小。因此,提取的4个因子足以从整体上反映样本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含有4个公共因子的竞争力的初步评价模型可以表示为:F=31.626%/82.506%F1+24.927%/82.506%F2+14.183%/82.506%F3+11.77%/82.506%F4注:F为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3.旋转成分矩阵

为了使各个公因子之间反映的信息更加清晰独立,可以使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化旋转。通过正交化旋转,可以使所提取因子具有可命名解释性。因子载荷矩阵正交化处理后的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经过正交化处理之后的数据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每一个公因子所代表的实际经济意义。第1个公因子在净资产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方面有较大的载荷,它反映了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能力,即用来衡量公司未来资本壮大与规模扩张的能力。第2个公因子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方面有较大因子载荷,这两个方面主要衡量样本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公司才能抵御面临的财务风险。第3个公因子在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方面有较大的载荷。由于电子信息企业资产规模大、存货较多,因此,这两个指标对其竞争力的形成有较大影响。第4个公因子在研发技术人员比例和研发密度方面有较大的载荷,这两个指标反映电子信息企业在科技和人才方面投入的情况,这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4.因子矩阵分析表在公共因子确定以后,就可以计算各因子的得分情况。通常利用正交化旋转后的载荷来计算各个因子得分,公共因子得分系数情况如表5所示。

5.样本公司企业竞争力得分及分析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样本公司2011年、2012年的各因子得分取平均值,就可以计算得出样本公司竞争力得分状况,由于篇幅关系,此处仅列示综合得分前3名和后3名的公司,如表6所示。由于竞争力与得分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得分高的公司竞争力好于得分低的公司,而且分值越高,竞争力越强。其一,从总体上看,38家样本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得分都偏低,特别是偿债能力得分均为负数,营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分都为正数,说明在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营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为了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高低的主要影响因子。电子信息企业上市公司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因为电子信息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电子产品相比较,我国许多电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国外电子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二是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投资大的特点,新产品生产线和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更多地依赖银行贷款,在银行贷款额度大、发展能力受制约、存货增多、盈利空间不断缩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了电子信息企业偿债能力差。需要指出的是,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兼顾所有影响竞争力的因子,做到协调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电子信息企业应特别重视改善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其二,从综合得分排名前几名来看,综合得分前3名的公司是华映科技、紫光股份、厦门信达,他们主要得益于良好的营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从发展能力来看,除了厦门信达的发展能力排名靠前外,华映科技、紫光股份发展能力欠佳。这3家公司偿债能力名列38家公司的后3位。因此,这3家公司应通过发展能力和融资模式上的调整和重视资金运用效率来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其三,从综合得分排名后几名来看,华鑫股份、综艺股份、大连控股表现出较差的竞争力,虽然华鑫股份、综艺股份的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大连控股的偿债能力与其他企业相比较表现不错,但营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表现较差。因此,加大研究投入、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增强市场拓展能力和存货变现能力是这些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电子信息论文篇(11)

作者:卢晓君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电子邮件和博客信息的保存现状

网络风险存在,少有用户保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4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知道电子邮件和博客中的信息会丢失,但是他们并不会随时备份信息。他们认为威胁个人信息安全的最主要原因是互联网服务的不稳定性,比如邮箱服务中止,邮箱账户的禁用或者丢失等。而超过1/3(35.38%)的用户在保存电子邮件或博客上的信息时遇到过困难,通常这些困难包括:丢失用户指定的格式或者排版布局(25.11%)和没有使用工具用来保存内容(22.98%)。另外,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他们把最近刚创建的有重要价值的文件存储在哪里时,只有少数人回答是电子邮箱和博客。专业工具缺乏,少有保存方法在调查者中,实际使用存档的用户(20.65%),使用最普遍的是“另存为”功能(20%)或使用Outlook或Thunderbird(30%)的备份功能保存。很多用户表示至今还未找到好用且有效的工具,所以他们就继续使用无效和低效的方法(复制、粘贴和另存功能)来将数据存到电脑或其他地方。其实,用户非常担心虚拟世界的不安全性和隐私性,因此想用便捷的工具把网络内容存到个人电脑上。而现在大多数提供免费电子邮件和博客服务的服务商都不能提供简单有效的存储方法。被调查者还表示,当他们保存电子邮件和博客遇到困难时,还是愿意购买好的存储工具,但是现有的付费服务并不普遍。虽然许多邮件服务商提供了不同等级的服务,但无论从功能限制的免费服务还是多种功能的付费服务来看,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大部分的免费博客服务则并不提供用户自行下载或备份博客内容的服务。一些博客服务可能提供了一个类似的备份功能,但仍然是难以随时同步、完整地备份用户博客上的全部内容,更不要说还要同时兼顾博客原来的布局和格式了。此外,博客服务只允许用户保持最新版本的帖子,所以在用户编辑或修改博客内容之后是无法回顾自己博客文章的完整历史的。为了保存自己的博客网页(主要是PDF或图片格式),博客用户必须自己寻找备份工具,包括使用一些第三方开发的免费软件,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

建议

提高用户信息保护意识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给我们造成了时间、经济上的损失,也促使用户在安全意识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不能应对如今多变复杂的网络环境。调查显示,能够随时存储网络信息的用户并不多(11%),从来没有或很少保存电子邮件或博客中信息的用户占27.25%。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信息专业人员正确引导用户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邮箱的服务中止,邮箱账户的禁用或者丢失,博客网站遭遇关闭或遇黑客袭击等等,都会使电子邮件和博客中的信息丢失。用户需要不断增强信息保护意识,才能减少可能发生的个人信息丢失或被他人不当使用[1]。另外,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用户也要树立正确的个人信息使用观念,在使用过程中遵循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杜绝对他人个人信息的不法收集、使用和传播。完善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信息专业人员对信息存储工具比较熟悉,对网络技术比较熟悉,他们对于个人信息的搜集、处理、利用及传递,比普通用户更有优势。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存储工具应具备可恢复性、可用性,存储容量,兼容的格式和布局,以及必要的功能数据格式等功能。备份工具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元数据和转换格式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都是需要专业的技术力量得以实现的。当前用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安全控制技术和安全防范技术[2]。通过运用以及改进这些技术,将可以大大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开发个人信息存储系统网站为创建和保存个人信息提供了大量的可能性。随着社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际交流和表达的重要途径,电子邮件和博客可能是大量网络工具中用户首先会用来存储个人信息的空间。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当他们选择电子邮箱或博客时,他们会考虑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有备份功能(60.78%)。因此,网站应提供一种存档程序,可以兼容一些系统,而这些系统能够允许兼容个人网络数据信息从创建到存档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以及把个人网络信息管理转变成存档程序。目前只有一些基于网络的服务允许用户为进入POP3作出选择,这使用户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就能在个人的电脑上完成下载和阅读。总之,为了帮助用户保存个人网络信息,信息专业人员需要开发面向用户的具有各个层次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的保存方案,包括不同技术、不同价位的需求。然而,更可行和有效的策略是教育用户提高随时保存信息的重要性的意识,这也是对社会公众的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