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精英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4:12

精英教育论文

精英教育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3—0015—03

“人的教育”模式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英美发达国家提出的,缘由是这些国家意识到高等教育中科技与人文教育比例的失衡。“人的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具有的知、情、意三大维度的特点而设置课程,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同时,也重视情感教育和健康积极的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普遍采用“通才教育”,所以在人文素质失衡这一问题上,中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问题。90年代初期至今,国内关于研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面越来越广,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兴趣都集中在贯彻教育方针层面这些比较空泛的议题上,从人文教育的内涵、外延、意义、措施和具体如何实践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有独特见识成果的不多。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及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和培养水平,总体上没有实质性和突破性的改观。

一、人文主义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英国思想家纽曼在《大学辩》(Idea of University)一书中指出一个悖论:知识越专,离知识越远。也就是说过分集中的观点,过分专注的眼光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所见只是局部而不是整体,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单个而非多样化的。人文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可以把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从单一的专业教育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拥有比较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医药知识,完善自我。因为人文教育是最为广泛的通识教育,它包括乍看起来互不相关的学科:从古典语言到逻辑、艺术、音乐到文史哲等等 (而这些恰恰是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到的领域)。恰恰是这些宽、泛、广、博的不同领域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以触类旁通,杂交互补的优势。再者,人文教育可以给人的自由精神和批判意识,对于超越传统规范,以新的视野发展中医,开创新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阐释框架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的教育似乎已经不是培养具有批评和启蒙精神的社会精英,而是各行各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批判、思辨”越来越向“培养、训练人才”妥协,而只有“后现代“时代才有的追求实用性的状况在中国这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度大行其道。而这种现象与大学管理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有些大学把原来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都改成了一年,并且在师资、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方面都是不够的。而有些学校甚至规定学生只要过了四级,就可以申请免修英语课程。在管理者的眼里,英语仅仅是一门语言而已,而它的人文性、社会性、以及跨文化交际功能都被消解。大学的管理者们应该克服功利主义思想,多一点理想主义元素,这样才能把大学办好,给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生存空间。

大学英语应该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的课程,为教语言而只教语言的忽视人文性的教学必须改革。通过研究人文教育的重大意义、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人文教育,来更好地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使我们的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不再是知识单一的“技工”,而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人才。

传统意义上大家对于英语学习更多的强调的是它的功利性和实用性。“重技能,轻人文”仍旧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大行其道。然而有人认为从根本意义上讲英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语言与被载体深度结合才能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而此处英语的被载体是什么?是文化、传统、历史、人文思想、文学、绘画、音乐等。英语里大量的俚语、谚语、俗语和惯用语与西方文明的两大来源——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基督教文化,如《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斯图尔特·霍尔在《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一书中指出“语言不可能是个人的事情,因为我们不能为我们自己由个人创造各种语言的规则。它们来源于社会,来源于文化,来源于我们共享的文化信码,来源于语言系统,而不是来源于自然或单个主体”。的确,我们生于一种语言,及其各种信码和意义之中,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社会性才是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而这些就是人文教育的内涵所在。当我们对他者文化和信码一无所知抑或一知半解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就变成空谈,而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实际功能被消解,它只是一个空壳,毫无内涵而言。

对于具有中医医学专业知识的学生而言,人文课程寥寥无几(以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课表为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必然是医重文轻。同时人文教育的缺失会使我们与西方社会无法深度交流,从而就无法真正意义上把中医介绍给世界。或者我们会面临一种尴尬:我们的中医医学会被西方媒体或者学者言说,更甚者“妖魔化”,中医仍然很难摆脱“巫术”之说,对于中医的推广我们在还没有“发声”(speak)之前就已经“被消声”(being silenced)或者“被言说”(being spoken)。当韩国中医和日本中医在国际社会宣称他们才是中医的正宗,当他们要求把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中”字去掉变成“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的时候,我们的愤怒和不满的声音该怎样发出?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而知彼的一个重要途径——即西方文化和西方语言,这些常常被我们草率地小看成一个工具而已。蔡元培先生《文明之消化》一文里说道:“消化者,吸收外界适当之食料而制炼之,使类化为本身之分子,以助其发达……人类之消化作用,不惟在物质界,亦在精神界,一人然,民族亦然。”面对西方语言和文化我们唯有类化为我身之分子,才能助我发达。而不懂得别国文化、传统和人文思想的交流将会是十分被动的,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西方文化和知识的必要性和作用必须发挥出来,一方面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模块,大学英语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担当起传授西方文化和人文思想角色的课程之一。特别是在中医院校这样学科比较专业化的院校,英语教学的人文功能切不可忽视。

二、挖掘英语教材深层次的教学意义——人文教育因素

善于发掘素材的人文精神,拓宽人文视野,注重情感陶冶,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外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就是“从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语言之灵魂在于内容”。Rivers 指出“语言不能与文化分割开来,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之中”。 我们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在选材上注重趣味性、信息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前瞻性。而教材中的课文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汇聚着英语国家许多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自由精神,坚韧精神和人生追求。以我们正在学习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为例。文章简述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吸烟的青少年女儿的担忧,而由此想到自己的父亲因烟而死,许多穷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因为吸烟遭受着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她对香烟制造商发出了呐喊:适可而止!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许多主题进行挖掘:代沟问题、中美的烟草政策和烟草包装差异、抽烟的群体是谁、吸烟的危害等等。文章里还提到了American inner cities and reservations 的概念,我们知道美国的中心城区跟中国的市中心有着很大的差别,在American inner cities 里住着的往往是收入低下、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吸毒者、罪犯和黑帮。老师要进一步解释reservation (居留地、居住地或保留地)的含义是什么。Reservations 指的是:联邦美国政府划定的并强迫印第安人居住在那里的区域,约有二百多个,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西部地区,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印第安人被迫生活在居留地里。居留地实际上是变相的集中营,居民未经特许不得擅自离开居留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为他们制定的法律的约束和限制,他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通过这样的学习,这篇英文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和人文教育功能大大超越了其语言功能。

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以英语语言知识为框架、人文教育和跨文化交际为内涵的课文,可以领会、思考、辨析以及批判这些人文内涵,从中得到感染、暗示、引导、激励的力量。久而久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阅历,陶冶了他们的性情。

三、深化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入人文教育元素

(一)英语教学中深入人文精神是英语教改的基点。英语的教学对象是人,人是鲜活的,有感情的,富于变化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需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展示他们的自我个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道德感。因为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设计也应该有所变化和有所针对。而这往往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设计不同的作业给程度不一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以其原有基础为依据,动态地给予适当评价。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不能止于课堂,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更近,更亲密。

(二)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把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承载的语言文化内容多元化、多维度地展现出来,这样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会在调动他们的通感的情况下得到提升。例如当学习到课文Le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 of Cloning 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推广,以及克隆技术对人类道德感和尊严感提出的严重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可以更加的深刻。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英文影片,如电影The Cloning of a Man 或者The Island 。这样平面知识与立体素材的结合,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背景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下被学生掌握。

(三)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中医药大学更不例外,“(大学精神)它不仅彰显着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更积淀着学校一脉相承的人文传统,具有行为导向、价值规范、凝聚人心和氛围感染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怎样发挥英语语言的人文精神从而使我们的大学精神发扬光大是值得我们好好想想的。师生们应采用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组织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例如英语角、英语话剧团、英语俱乐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等。这不仅仅是一时兴起而为,要形成一种传统、常态活动和一种精神来浸润、丰富我们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隐形文化”,这种文化的教育是感化性的、非强制性的和非权力性的,但也是最有力量的。

(四)树立发展性评价标准,注重个体语言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全面、真正的发展。为防止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而忽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和学校要革新对于学生的评价观。以往有些学校教务处会对四级通过的学生给予免修英语课的特权,这些学生只要提出申请就可以不再来上英语课。这种做法助长了学生的功利心,歪曲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我们要拒绝总结性评价,注重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对以往的传统评价标准持怀疑、批判的态度:书面考试能否考察一个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往知识点的考察点是否太过单一?能不能引入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质方面的考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索的。

四、结语

教育原本是对人的教育,但是在这个喧嚣、文化快餐消费的时代,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它却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自己的本质,人的教育被忽略,单纯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却被放大。正如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专业院校中,能够承担起人文教育功能的英语课程应该被重视起来。教师也要改变教学理念,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不应简单地围绕着听、说、读、写、译进行。我们要极大地发挥大学英语的人文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我们的受教育者才能提升他们的人性境界、塑造理想的人格以及完成个人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蔡元培.文明之消化[N/OL].国际航空报(转载).http:///imerl/article/20061211/1586_1.shtml,2006-12-11.

精英教育论文篇(2)

人类呼唤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展的要求。

人文精神,在中国哲学和古希腊哲学中早有论述。在中国哲学中,人文是指“人事”、“文明”或“人世间”,即人道。它相对应于“天文”、“天道”。

英语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就应促使学生树立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愿望、信念、情感意志、感受、体验、追求理想的人格、人的自身完美、个性解放和坚持真理反对迷信盲从,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精神把人视作最高价值和最终目的,赋予人崇高的理想,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这进而转化成为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大内驱力和思想武器,给人类社会发展指出正确的路径和造福人类的方向。为语言而语言或忽视人文精神的英语教育必须改革。英语教育不仅要扎实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因素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显然,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英语教育中强调人文精神,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人的因素:学生和教师的作用。英语教育功能的充分体现关键在于对人的理念做出重新确定。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把学生看做教育的对象,接受知识的容器,学校生产的产品,而不提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提倡积极学习的理论,它是英语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积极学习理论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建构知识和调控学习过程,从而使个性、潜能、创新能力获得主动自我发展的主人,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对学生的理念的转变和重新确定,是英语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英语教育重视教师的教或以教师为中心,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性。注入式满堂灌的教育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传授、讲解书本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只是坐着听,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是具有需求、思想、情感、意识、理智、欲望,特别是具有个性和强大潜能生命焕发的人。我们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的学生主体性观点。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智力、潜能、创新意识、学习策略、个性和人文精神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建构知识的过程。任何优秀的教师和教材都不能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从学生群体发展角度着眼,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是无限的。学生的无限潜能和创造能力是不断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从学生个体角度着眼,学生作为个体,其经验、体验、个性、潜能、创造力是不同的,是有差异的。英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创造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2.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英语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英语知识的过程。这里的知识是指广义的知识,它包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一般指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程序性知识一般指为交际运用英语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学习英语不是简单地传授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也绝不是简单地接受灌输知识和被动地听讲、死记硬背、机械记录信息的容器。学习英语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需要、体验、经验、价值取向、信念和实际的知识水平去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活动过程。这是一个知识成长和生成的活动过程。同时,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活动也是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

3.主客体和情意、情境多向互动。

英语教育不仅是学生主体与掌握英语客体的双向互动活动的过程,而且是主客体与客观情境三者互动活动的过程,甚至是主客体情意、情境的多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客观情境既指狭义的英语语境,又含广义的客观环境或客观现实、客观世界。情境是语言的直接现实,没有情境,语言就难以产生和存在。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吸收和传递信息的即席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传统的英语教育过分强调教师教英语而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英语。它既割裂了学生主体与学习英语客体的联系性,又割裂了学生学习英语与情意、情境的联系性。教师仅仅利用一支粉笔教英语的现象直到目前还不少见。把学生学习英语和怀着轻松愉快的情意、生动活泼的情境相结合,主客体和情意、情境多向互动能积极有效地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精英教育论文篇(3)

快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以精英教育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与以大众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的衔接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名和实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与由于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错位、比例失调造成的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定位问题,政府管理政策单一造成的高等教育机构趋同问题等等。从粗到细合理地分类是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可能的方法。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在多篇文章中先后分析过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认为“精英与大众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而且两个发展方向不完全一致”,并提出“大众和精英是高等教育的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是并存的,不可互相代替的”。

按照潘先生的观点,在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内存在着两个子体系,以研究高深学问为标志的精英高等教育体系和以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为标志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两个体系的划分,宏观上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分工合作与分类指导,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保护精英高等教育体系的“优秀”,实现大众高等教育体系的“平等”;微观上有利于院校准确定位,学科、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质量特色、治理结构与院校发展目标的统一;还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和国际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

一、概念的分类还是操作的分类

概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理性认识,是分析特定事物的特别的思维形式。同一类的事物的一组相关概念构成关于这类事物特别的观念、标准、思维方法,也就是说这类事物的概念体系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概念构成的整体,反映着一类事物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占支配地位的价值信念框架,或者研究范式。只有清晰把握一类事物的相关概念,才能深刻理解这类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区别。如果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那么标志是什么?如果认为仅仅是毛入学率15%或50%的数量问题,我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高等教育,也会拖垮精英高等教育。连马丁·特罗本人也认为具有决定意义的不是这些数字。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精英高等教育扩大化,或是精英高等教育的转型甚至消失?显然都不是。追问答案,我们需要区分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许多重大概念差别。

精英高等教育的理念不少源自教育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如思辨哲学、唯理论、认知主义、形式教育论、要素主义、永恒主义、人本主义,哲学基础可大致归结为认识论,主旨是高深学问,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对精英高等教育而言,可以用淘汰一万个技术应用人才的高竞争性选拔方式来培养一个爱因斯坦。世界一流的学科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精英高等教育的追求。精英高等教育既不是行政权力设定的,也不是学术权威自封的,没有一流的高深学问,就没有精英高等教育,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

大众高等教育的理念不少源自教育思想中的功利主义,如实验科学、经验论、行为主义、实质教育论、科学主义、国家危机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民主理论,哲学基础可大致归结为政治论,主旨是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学生的自我发展愿望,目的是保障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促进社会民主平等。对大众高等教育而言,只要社会对高等教育有需求,所培养的高素质的公民、技术操作能手、公共关系专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消闲娱乐的行家等等,就有价值。谁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学,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可以学,是大众高等教育的追求。没有多样化,就没有大众高等教育。

对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学术自由、学术标准、大学法人化、教育产业、教育市场、公平和效率等基本概念,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因为高等教育的需求者和提供者越来越多,越来越个性化,高等教育的功能和实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如果不标明阐述的视角,应用的范围,我们简直无法理解这些概念。政府官员、高等教育学者、社会关注人士关于目前高等教育问题的一些争论剪不断,理还乱,其症结也就在这里。如果恰当分类,在一定的范围内解释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找到争论各方的诸多一致性。

在操作层面,精英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或为了培养探索高深学问的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其主要管理模式采用横向管理,即学科和学院式管理,在国家或国际水平上运作。大众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需要和顾客选择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和素质培养。其主要管理模式是纵向管理,即层级制管理、创业管理、市场选择,主要在地区水平上运作。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对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做出必要的区分,面对大量的操作性问题,如学生的学习经历、入学和选拔、课程和教学形式、学校类型和模式、院校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社会服务的形式与区域等等,我们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张冠李戴。我们的教育将变得既不适应学生,也不适应社会。

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不是分层,只是没有高低之别的分类。这种分类既是概念的分类,又是操作的分类。

二、分离的体系还是交叉的体系

《辞海》对精英定义为,“西方社会学用语,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与一般天才和优秀人物不同,在一定社会里得到高度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有联系,因散布于各行各业,因而可窥测社会分层现象。”这个定义所指的当然是社会精英。传统的西方教育观念中所定义的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这类人才。随着科学和技术取代人文对高等教育的主导,随着商业文化的实用主义思潮大举入侵校园,今天精英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标志已是教学与研究过程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毕业生较强的学术能力。不可否认,相当多的学术精英有朝一日可能成为社会精英,但与社区学院相比,无法肯定著名大学培养的人才心智更健全,品德更高尚。所以今天的精英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以培养学术精英的过程和模式来培养社会精英的教育。今天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实际上是从事高深学问研究,或为高深学问研究准备人才的教育机构。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精英高等教育就是要造就三类人才中的第一类,即“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有两类机构,新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经过改造的现有高等院校。新建和改造都必须依据大众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大众高等教育机构也研究高深学问,但为研究高深学问准备人才不是这类机构的主要目标;大众高等教育也培养社会精英,但他们一般通过学术研究以外的途径走向社会精英;大众高等教育机构也可以有高的品位,但这种品位不是源于稀缺,不是源于贵族气,不是源于傲视社会,而是来自教育中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来自教育过程、目标与大众需求的适应,来自所培养人才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和谐。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大众高等教育就是要造就三类人才中的第二类,即“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这是强国战略的中坚人才,至少与第一类人才同样不可或缺。

按照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2000年版的统计数据,1998年秋季在6.6%的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注册的学生占28.1%,这类学校授予学士学位562146个,占同年美国授予学士学位总数的47%,这其中符合精英高等教育定义的博雅(Liberal Arts)学士学位仅244334个,约占同年美国授予学士学位总数的20%。在最高授予副学士学位的学院中注册的学生占40.1%,且86.3%的副学士学位是由这类学院授予的。这些数据提供的美国结论是,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占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3%—6%,接受了全美约1/4的学生,授予了全美约一半的学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学校还授予了11328个副学士学位,占全美副学士学位总数的2%,还有两所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的大学自我定义为营利性的。

日本的大学和初级学院超过1200所,仅有30所大学的办学目标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法国每年高中毕业生中仅1.5%的能进入研究型的“大学校”。韩国仅30余所大学需举行高竞争性的附加入学考试。中国从事精英高等教育和从事大众高等教育的院校如何分工?根据胡瑞文教授的研究,从国际比较和财政能力分析,中国“不可能支撑上百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如果从现实出发,全国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学校数以30—50所为宜,其他高校都定位为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机构”。也就是说,截至2003年7月1日我国有普通高校1571所,其中97%以上应为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同时为了满足大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每年还要新建100所左右的高校。也就是说,发展大众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私立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任务,数十所国家重点大学,数百所省部管重点大学,上千所公办院校,应该是中国现阶段实施大众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大学是否需要和适合从事大众高等教育?美国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授予那些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按标准完成精英高等教育的学生副学士学位,并不表明它们参与了大众高等教育。加州大学系统内既有精英高等教育,又有大众高等教育,但每所分校从事精英高等教育还是大众高等教育都有明确的分工。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采用双重模式,既提供为职业服务的课程和证书,也提供研究生教育,但这种研究生教育仍是职业性的,而不是高度理论性的。如果一所大学既用精英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从事精英高等教育,又用大众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从事大众高等教育,那与两所大学无异,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仍然是分立的。或许可以问,进入精英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并不都能成为学术精英,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需要的是精英大学的证书加职业技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呢?“精英教育机构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并无优势。用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很可能成为‘压缩型的精英教育’,除非另起炉灶,另搞一套。”用精英高等教育的名,行大众高等教育之实,于精英高等教育有害,于大众高等教育无益。的确,我们无法通过一个入学选拔确定受教育者适合哪种教育,但解决的办法既不是将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杂糅”(Multiuniversity),也不是使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趋同。恰恰相反,绝大部分大学应该明确自己在两种教育中的定位,开放学生在两种教育间的转学机制,给一些受教育者创造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机会。

转贴于 在制订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时,克拉克·科尔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分为四类,一般的需求,为社会培养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可行的办法的人才,这类需求由整个高教系统承担;精英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以高深学问为基础的人才,这类需求由具有高度选拔性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承担,招收智力最优秀的学生,其比例占全部需求的12.5%;半专业人才或中间性职业人才的需求,这类需求由一般选拔性的四年制本科学院承担,招收智力成绩较好的学生,其比例占全部需求的33%;平等的需求,使需要者能在半小时车程内进入学院就读,这类需求由非选拔性的社区学院承担,招收的学生占全部需求的54.5%。

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大学是否一定有硕士点、博士点,或者反之?其实未必。两种教育的根本区别不在授予学位的高低,而在于教育理念以及相应的教育模式。在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中,一些授予硕士、博土学位的专门院校并没有划入研究型大学之列。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系统从事大众高等教育,但可以与加州大学系统联合授予博士学位。按照胡瑞文教授的观点,国内数以百计的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大学应该归于大众高等教育的行列。“在美国,有太多的高中生,在家长的支持下,放弃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奔学院读书。”因为学院“考察教授的惟一标准就是你的教学质量如何,‘本科教育第一’,成为学院永远不变的宗旨。”像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之类的学校,虽然不培养硕士、博士,但产生了一大批精英人物,为顶尖级研究型大学输送最受欢迎的硕士、博士生源,从教学内容到社会评价,进行的确实是精英教育,应该属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

精英高等教育需要在国家范围内筹集昂贵的资源,选拔优秀的师资和生源,在现阶段的中国,不可缺少国家的强力支持与规范。大众高等教育需要面对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经济、文化,满足千差万别的个体需求,应有市场推动,大多应由地方依法管理。在宏观管理层面,两种教育应该是分立的。

对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都属于中学后的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科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原则对它们是共同适用的。它们代表着高等教育的两个分支,代表着高等教育在本世纪初的两个发展方向。今天精英高等教育的学术成果,可能就是明天大众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今天精英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可能就是明天大众高等教育的师资。健康发展、规模庞大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将加速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为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精英高等教育提供更有力的资源支持。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仅仅用一类机构来实现高等教育应该有的多样性,“一所大学如果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那不是骗人的,就是愚蠢的”。大众化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对高等教育机构按不同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过程、评价标准分类,按不同类别实现明确的分工。“我的结论是,现有的证据一般支持一个分化的,不是同质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反映分化的学生,分化的教学人员,分化的课程和劳动力市场中分化的职业——每一个方向都太分化,以至不能有效地安排在一个同质的院校之内。”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与大众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立势所必然。

由于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治理结构、不同的服务面向、不同的评价体系,两类机构的分立是合理的。但这种分立并不意味着两类教育之间没有一个狭窄的模糊地带,在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过渡区,少数院校既研究高深学问,又传授艰深的职业技能;既不完全属于精英高等教育,也不完全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如处于学术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一些水平很高的专业院校,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法》1997版的5A2类中一些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的专业学院。同样,两类教育的划分,并不意味着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大学不能开一点职业技能课程,从事大众高等教育的院校不能组织一些高深学问的研究性教学,但这些课程和教学提供的只是一些选择和补充,不构成一类教育的主体,不代表理念或模式的改变。

三、冲突的体系还是和谐的体系

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间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着竞争与冲突。其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民主化的基础,政府责无旁贷。在美国,即使是私立院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需要依法提供5%—30%不等的办学经费。建设国家一流,以至世界一流的大学,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难以用金钱估价的学术探索、数十年后才能回报社会的基础研究,其主要投入者也只能是国家。在政府有限资源的分配上,两类教育产生冲突在所难免。优先精英高等教育,更关注大众高等教育,还是两者并重,都有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阿尔特巴赫对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是,“精力和资源要聚集在更为现实的和可能更为实用的目标上”。其二,社会意识重学轻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进行事实上的主要服务于少数精英高等教育的高度竞争性选拔,使相当一部分大众高等教育是从失败者的社会形象开始,步履艰难;反之,大学学习过程重术轻学,以现时就业为目的,快餐式课程在精英高等教育的课表上比比皆是,规模化、标准化、程序化的麦当劳式院校管理模式日趋流行。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角力,使得精英高等教育压抑大众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消解精英高等教育的现象同时并存。

精英高等教育并不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属于“大众化平台上的精英教育”,因为大众高等教育原本不是精英高等教育必需的平台。问题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应该改变精英高等教育吗?除了变革以外,没有什么是持久的。马丁·特罗说到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会更繁荣,但大众化阶段繁荣的精英高等教育还是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吗?“知识本身就是目的”(纽曼),但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是精英高等教育更重要的目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洪堡),但为学术而学术,仅仅从事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的“纯粹研究”显然已不合时宜,精英高等教育没有不顾价值判断的价值自由。养成“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是必须的,但认为只有传统的人文经典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也未必正确。科学主义应该抵制,但科学和技术教育仍将是精英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功利主义应该限制,但功利仍将是推动精英高等教育的主要动力。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方面,精英高等教育比大众高等教育更有力量,在产生原创性知识方面,精英高等教育应该比大众高等教育更有成就,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理由要求,精英高等教育既应努力使人完善,也应努力使人舒适。所以精英高等教育没有理由排斥大众高等教育中的功利,只不过精英高等教育中的确应该有一些部分不计功利,而另一些部分的功利更远大。在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理念应该扩展,内容应该丰富。打破象牙塔的狭隘、傲慢、偏执、保守、僵化、自以为是,与大众高等教育一道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精英高等教育才不至于与公众的目标完全脱节。

大众高等教育应该从精英高等教育”拿来”什么?两种极端的情况令人担忧,一是以精英高等教育的口号来标榜大众高等教育的高质量,以精英高等教育的做法作为大众高等教育的改革新招,诸如此类的现象并不鲜见。二是大众高等教育过于关注入学机会的均等和民主,将自己变成这样一类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相连,仅仅再生产现存的社会关系,以第一次就业为目标,将社会下层的子弟送往某个低等职业,无法成为促进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却有可能成为社会阶层流动的障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类型的能力,大众高等教育应该是与受教育者能力相适应的教育,而不是与受教育者地位相适应的教育。如果说精英高等教育具有一致的目标,一流的学术水平,大众高等教育则只有一个原则性的纲领——满足社会普遍的需要,一个明显的标志——多样化。不仅教人更好地谋生,而且教人更好地享受生活;不仅教人为职业做准备,而且教人为变换职业做准备。也就是说,今天的精英高等教育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教育,今天的大众高等教育也不应该完全是职业教育。大众高等教育中也应该包括理性和人文教育,只不过这种理性教育更多的不是以高难度的学术训练为手段,这种人文教育更多的不是以系统的经典著作为媒介。两类教育应该在彰显差别和特色的前提下相互借鉴。

分立不是二元,精英与大众是高等教育体系内的细分,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分工,是总体目标一致基础上的功能分化,如同分工对大工业生产一样,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十分必要。但两类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管是精英高等教育还是大众高等教育,都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作为一个公民,一个家长和一个人所必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共同的伦理价值、平衡的美学观念等等。国际比较的经验告诉我们,保护精英高等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大力发展大众高等教育,确保高等教育民主化基础上精英高等教育的高度选拔性,并努力提高大众高等教育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没有高水准的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就是无源之流。还没有证据表明,一个精英高等教育体系不健全的国家能够创建有效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一个大众高等教育落后的国家能够拥有世界一流的精英高等教育水平。放任的竞争和完全的控制,对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都不利。精英高等教育应该享有更大的学术自由,大众高等教育应该享有更大的市场自由。在政府、市场、学术三权角力之下,学术的前沿在哪里,精英高等教育就应该出现在哪里;政府管辖的边界在哪里,大众高等教育就必须延伸到哪里。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分别有适于自己耕耘的广阔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应该是和谐的,不排除局部冲突的整体和谐,不排除现时冲突的长远和谐。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1—6.

[2]潘懋元。精英与大众:21世纪初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A].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196.

[3]潘懋元。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应统筹、协调发展[J].教育研究,2004,(1):48.

[4]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01,(11):38.

[5]LEE S SHULMAN.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2000 Edition[R].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2000.23.

[6]胡瑞文。高等教育应该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 [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6.

[7]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

[8]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118— 146.

[9]许纪霖。大学之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8, 238.

[10]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78.

精英教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29—02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讲,人们也有了新的要求,在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以及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霍华德教授提出来的,他曾经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智能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为文化创造有意义的价值和创造服务的能力。”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智能进一步概括为八种智能,即数理逻辑智能性、人际交往智能性、语言智能性、视觉空间智能性、自我认识智能性、身体运动智能性、音乐智能性以及自然的智能性等。而把这种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当中,就是强调发挥每位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另外,对于学生所擅长的智力领域和学习类型等要做出深入的探讨,并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使每个学生最终都成为可用之材。由此可见,学生没有优秀与否的问题,只有学生在哪方面优秀和如何表现优秀的方法。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论影响较多,主要关注的是学生逻辑数学和语言智能等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自从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我国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对教育界来说,更是引起了有关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自从我国在2004年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文件以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就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协作能力等,发展了教学中的模块化和超文本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更促进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大学英语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启示。

二、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如何建设大学英语精品课

(一)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

无论对于哪个教学阶段和教学领域来说,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都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因此,在大学精品课的构建中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定期进行教师的评比、考核和培养工作,使教师在巩固现有教学知识的同时,也积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打造出优良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配备比例上,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备,把相应的实验教师和辅导教师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中坚作用,培养教师团队内部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教学氛围,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和教学研讨会,使教师队伍内部可以进行积极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学习他人讲课的优势和长处,完善自身的讲课过程。另外,在课余时间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成果的展览以及教学水平大赛等活动,以激励教师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二)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改善教学方法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放在成绩的提高和习题的训练上,而忽略了学生在英语实际运用上的发展,这就不利于达到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也不利于多元智能理论与实际英语教学的整合。因此,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以教定学”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定教”的启发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主动、自主地学习。另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例如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翻译、交流以及用英语进行对话、读英文杂志和英文报道的技能,从而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尤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应退居二线,发挥自己的引导功能,成为积极的配角而不是强行成为课堂的主角。最后,英语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它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与之配合,才能使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理论知识巩固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小组讨论法”、“任务教学法”、“校园英语角”、“口语角”等都可以很好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达到教和学的融合。

(三)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被应用到教育当中。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更应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把现代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等网络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现代教育应开发和使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建立起更高效、自主的英语课堂,从而提高教学的共享性、交互性以及开放性。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其图像、声音等优势使学生更立体、更具体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感知,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课程网站来实现更多的自主式学习。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课余时间比较多,更应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学习资源的共享,在网络中寻找更多的英语读物和英语文章,拓展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在网站中找到与教材相应的材料,并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四)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完善教学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教学评价正是体现多元智能理论的关键。尤其在新课程理念等教育改革的促使下,大学英语精品课也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使用新的教学评价,从而使教学评价的标准不只局限于考试成绩和测验结果,而是从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采取多元化的智能评价体系,从实际的生活场景和学习环境下进行多方面的记录、观察和分析,从根本上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情况,最终形成个性化、过程性评价理念。

(五)加强对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管理

大学英语精品课在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品课的建设是一个大型的系统性工程,同时也是大学教学的基础性建设,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学校和相关英语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大学英语精品课教学的关注和重视,完善精品课程管理制度,具体来讲,可以体现在课程的审批,即在保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基础准则上,让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申报,在精品课程通过审批之后,也要设有专门的检查小组对精品课程的进展进行实时跟踪和观察,并不断提出问题以完善精品课程各个环节的建设,从而完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三、结语

随着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它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也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反映。因此,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彩霞,程静辉.构建大学英语动态教学管理体系创建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石河子大学《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06).

[2]邓红.从精品课程建设看“五个一流”的示范性——湖北省精品课程《大学英语》建构断想[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3]赵素芳,张智,党小玲.《大学英语》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李霞.体验理念:一种“目中有人”的教学视角——南开大学部级精品课“大学英语”课程建设[J].山东外语教学,2011(02).

[5]刘宏文.优化教师结构 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探讨之师资队伍建设[J].鄂州大学学报,2007(06).

精英教育论文篇(5)

作者简介:田静(1983-),女,回族,江苏连云港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讲师。(陕西 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英美文学教学中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JY11010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225-02

我国高等教育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的是人文素质教育”。[7]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国内很多高校都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经开展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然而无论文科还是理工科专业在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英语专业为例,探索如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研究如何解决人文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人文素质简单等同于人文知识,使得人文素质的培养走上了人文知识传播的道路;[10]二是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分离,人文素质教育就等同于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选修课,两者并没有紧密结合。

针对第一个问题,人文素质的内涵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技能和人文精神。简单来说,人文知识是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了解;人文技能是在运用人文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而人文精神则体现为一种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人类命运强烈关注的思想,是对人的价值在集体、社会、国家、时代、未来中如何体现的理性思考和积极实践,是人类对真善美永恒追求的表现,是人文素质的最高境界。[8]因而,不能简单地将人文素质教育理解知识的传播,而应该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技能,在前两者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启发人文精神,“三者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知识的运用,而人文精神则是知识和技能的升华”。[8]

针对第二个问题,教育部[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方法。文件建议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人文素质培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一方面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应该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也要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去,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7]由此可见,专业课教学应该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而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成开设几门人文素质课程。

二、人文素质培养融入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实践

英美文学是教育部规定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知识必修课,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更注重外贸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实用性课程的学习,对英美文学重视程度不高。[4,9]在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学产生影响的同时,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更应该寻找自身的不足,并针对不足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本文探讨的人文素质培养融入英美文学教学[3]改革和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

1.更新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目标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基本目标不应该是培养英美文学研究和批评的专业工作者,而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增加人生阅历、丰富英美文化知识、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提高英语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环境。[4]范谊和苪渝萍两位学者依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将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五个基本层次:一是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二是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三是英美文学批评基本知识和方法;四是英美文化的理解认识;五是英美文学中人文精神的感悟弘扬。[4]其中,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及文学批评的知识属于人文知识层次,英美文学批评的方法及英美文化的理解认识属于人文技能层次,人文精神的感悟弘扬属于人文精神层次。

2.重组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

英美文学教学应该从英语专业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展起来,[1]突破专业课程的限制。[4] 2000年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高级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5]一般高校英语专业在学生三年级时才开设“英美文学”课程。事实上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精读和泛读课程以及高级阶段的精读课程中涉及大量英美文学作品,因此,英美文学教学一方面可以渗透到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精读和泛读课程中,[4]成为启迪思想、开发思维潜能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另一方面可以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高年级阶段开设“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两门课程,系统地了解英美文学史,重点阅读英美当代经典作家的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全面了解文学思潮和流派。

3.创新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教学设计

(1)本科阶段精读和泛读课程中的英美文学教学设计。英美文学教学可以渗透到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精读和泛读课程中,一方面可以在精读课程教师的帮助下精读教材中英美文学作品,以阅读体验和文本分析为主,以文学文化知识为辅;另一方面在泛读课程教师的指导下泛读几部与之水平相当的英文经典名著的原文,以阅读体验为主,以文学文化知识和文本分析为辅,[4]实现英美文学本科阶段教学目标的所有层次。

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精读和泛读课程中英美文学作品与英美文学专业课程相比,最突出的应该是以与现实生活相关主题为纲这一特点。正是由于这些话题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每个人对它们都有着相同或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对这些话题有不同的阐释。精读和泛读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个话题的感受和经历,进而引导学生去分析作品中对这个话题的展现,然后与自己的体验进行比较,最终得出对作品的深刻体会,[6]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

(2)本科阶段“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中的英美文学教学设计。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高年级阶段开设了“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两门课程,先开设“英美文学史”,从宏观角度介绍了英美文学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并分析和评价各个时期出现的主要文学现象、流派;又开设 “英美文学选读”,从微观的角度讲述了文学史中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将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对其思想和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比较,[1,2]重点阅读英美当代经典作家的文学作品,可以实现英美文学本科阶段教学目标的所有层次。

首先,英美文学教学要重视学生英美文学作品原著的阅读。教学大纲选定当代经典作家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自己体验阅读过程,逐步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其次,英美文学教学要求学生课下阅读时注意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等内容,还要求学生了解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如英美文学史的发展概况、重要文学现象、流派、作品和作家,这属于人文知识的范畴;英美文学教学要求学生课堂上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以上方面的理解,并根据具体的英文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他们有选择地写出摘要、读书报告、人物分析、主题分析、语言特点分析等文章,同时培养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属于人文技能的范畴。再次,英美文学教学要求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英美文化,并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发现与大家分享和探讨,属于人文知识和人文技能的结合。最后,英美文学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联系现实生活,并将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同讨论,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

简而言之,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都应该接触英美文学教学,重视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共同分享阅读体验和体会,从而使英美文学课程成为增加人生阅历、丰富英美文化知识、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提高英语语言和思维能力的人文素质课程。

三、结论

本文针对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英语专业为例,探索如何将英美文学专业课教学与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相结合。研究发现:一是英美文学教学不仅可以在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设置“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课程,而且可以渗透到英语专业学生本科阶段的精读和泛读课程中;二是英美文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目标在不同层次体现了人文素质的三层次内涵,英美文学专业课程本科阶段教学目标的逐层实现逐步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体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本文为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实践依据,对英语专业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专业都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徐劲,柯可,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差报告[J].外语研究,2002,(1):14-18.

[2]程爱民,徐劲,柯可,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差报告(II)[J].外语研究,2002,(6):12-14.

[3]崔玉江,周叶芹.融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6):120-121.

[4]范谊,苪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语言文学,2005,(3):150-156.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6.

[6]姜淑芹.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外国语文,2010,

(5):118-121.

[7]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1998.

精英教育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E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8

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大学生就业愈发困难的当今社会,人们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等于“大众教育”的观念,大学生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而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军队院校是否也应随之转型,面向 “大众教育”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人们翻开有关军队人才培养的文献,能够清晰地看见“精英教育”这一指向标。的确,作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军事人才的摇篮,军队院校承担着特殊使命,不应把人才培养仅仅停留在大众教育或大众知识普及,而应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培育出国家需要的军队内部“优秀人才”,也就是现今军队院校普遍关心并一再强调的“精英人才”教育。

那么何谓“精英”,在《现代汉语辞典》中的解释是,出类拔萃的人,也称“精华”。显而易见,所谓“精英教育”,也就是培养出类拔萃人才的教育模式。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称为“精英教育”,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论题,也许现在很难给予一个标准答案,但毫无疑问,这是高等教育必须探讨的话题,是军队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精英,我们的军队更呼唤精英。

下面笔者以军事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普通教员视角就“精英教育”提两点浅见。个人认为孔子的“因材施教”和“一张一弛”思想可以运用于“精英教育”之中。

“因材施教”,指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里的“实际”,主要指向学生的思维方式,优势劣势,个人特性等等。由于高校教育的特点,我们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一一分析,但就军事院校的特殊性而言,我们的学员可以根据生源大致分为两类:一部分是高考录取的地方学生,我们称之为“青年学员”,另一部分则来自各级部队选送的战士学员。这些学员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可谓千差万别,是军校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生类型。既然培养的对象有所不同,确立的“精英”标准也应有所不同,教育方式也应该各有侧重。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报考军校人数的不断递增,通过高考途径入学的学员,学习成绩优秀,学习能力强,知识结构也很合理,进入军校后能够很快适应业务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就不应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应以拓展学习为导向,即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去,这里的“走出去”是指视野的开阔,不能紧紧局限在军校内部,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而应该多和外界进行交流,在提高自身的交流能力的同时,看一看更为宽广的天空。以英语教学为例,不应用刻板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套用在这些学生之上,单纯强调所谓的四六级达标率等,而应该让他们多接触一些国外的军事动态,军事术语,如果有机会能够和外籍学员多多交流,一方面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国外的人文风情,但最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这种工具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服务,为自己能更接近现代化的军事技术服务,为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更快地融入其中打下基础。

但是青年学员也有自身的不足,一般来说,青年学员由于入学前没有经历过正式的军事训练,在体能锻炼、军事演习等方面和战士学员相比表现相对较弱。对于这一情况,可以让战士学员与之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由战士学员为青年学员提供军事训练方面的指导,这样既能提高训练水平,又能增进学员间的袍泽之情。

相对的,与青年学员相较,战士学员的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也较弱,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员不能成为“精英”,相反,正因为我们的军事院校面临的阶段性转型,他们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如上文所说,所谓“精英”标准并非唯一,青年学员可以凭借自己的业务水平领先,战士学员的优势则在于多年来军队生活的陶冶。根据我们的分析统计,战士学员在指挥领域有着突出的表现,这一点是应给予鼓励并不断发扬。至于学业上的困难,作为教员,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不对学员提过高要求,要他们尽力而为,但也量力而行。另外这里我们依旧可以利用上述的“帮扶”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帮扶”并非单向性,仅有战士学员指导青年学员进行军事操练,而应该是一种互动与交流,青年学员在接受帮助的同时,教授战士学员学习方法,互帮互助让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孔子在谈及治国之道时提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言下之意就是,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也引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以说明政策的松紧度。这一观点也可以运用于军事精英人才的培养之中,就是说,我们的学员应该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但不能让学习与训练成为其生活的全部,他们还要学会娱乐放松,正如美国流行的谚语所说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只有学会娱乐才能更好地自我提高。当然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娱乐是积极向上的,如有可能应该是可以让我们的学员有所收获的。这种收获,可以是增进友谊,可以是思想启发,也可以是寓学于乐。

所谓“精英”,是精华,是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客观来说,我们的学员,不论哪一类,都不可能每一个人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内都有出色的成绩,那么那些在学习和军事训练中表现不够突出的学员就没有可能成为精英了么?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精英应该是多元的,我们的学员既可以在体能竞技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可以在学科竞赛中出类拔萃,还可以用自己的演讲、朗诵、演唱、表演给大家带来快乐,甚至是可以有效组织一场晚会、一次比赛,这些都是能力的展示,都是成为精英的方式。所以,我们不应强求精英的脸谱化,不应以“学习”、“体能”为唯一标准衡量一名学员的能力,而应为学员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与空间,唯有如此,军校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展的多元人才。

军事院校的“精英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这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那句人们熟知的话,“人类的道路是曲折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不论在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坎坷,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精英教育的向上发展趋势是可预见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关颖婧,邹林斌.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精英教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6).

[2]郭晓松,周召发,蒲鹏程.实施优秀生导师制,推进军队院校精英教育[J].陕西教育,2012,(9).

[3]贺姗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点军校培养学员素质的方法值得借鉴[J].理论学习,2009,(5).

[4]井焕茹,董玉茹.孔子的教学思想对现代教学研究的启示[J].世纪桥,2013,(5).

[5]周爱慧,刘金辉,龚文超.国外高校的精英教育对军队院校教育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

精英教育论文篇(7)

其实上述网帖中强调的顶尖大学应以“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为目标,说的就是精英教育。这和我们常说的顶尖大学应定位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笔者认为中国顶尖大学的使命就是搞好精英教育,“错位”之说言重了,比较恰当的是“不到位”。

在强调“教育公平”的语境下,讨论精英教育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但社会的精英教育阶段与大学的精英教育,实际上是两回事。也就是说,过去我们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大学的教育并非精英教育。比如清华,一段时间的定位就是“工程师的摇篮”。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顶尖大学缺乏精英教育的成熟经验,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我们还要搞精英教育呢?这其实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要要求。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让更多的中国人成为未来社会的领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对我们的要求。“985 工程”“2011 计划”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

无论中外,精英教育都是一个“烧钱”的差事,需要持续不断的资源支持。缺钱,也是世界上所有一流大学的常态。国外一流大学校长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争取资源。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卡斯帕尔曾开玩笑说,他一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和别人握手。在中国,如果名校校长和官员、企业家靠得太近,就会招来很多非议。这便是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即使中国的校长也整天和人握手,也未必能筹来那么多钱。

笔者理解网帖作者的本意,是希望国家更加重视精英教育。特别是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剥离与其宗旨不符的附属功能。这当然是十分正确的。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中国顶尖大学也会碰到现实的无奈。中南一所大学校长就曾坦言,学校一年网络成人教育的收入,已远远超过了国家的985 专项经费。如果中国顶尖大学也和国外一样,全球遴选大师,保持很小的规模,不涉足经营相关活动,所缺的经费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近10 年来,中国顶尖大学都在进行精英教育的相关探索,国家和大学也给予这些试点项目相应的政策支持。社会关心的经费问题、行政化问题等,在这些试点项目里都得到了较好解决。相比较而言,笔者更为关心的是其培养模式。

精英教育论文篇(8)

社会精英是一群有能力明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观念、并有能力传播思想观念的杰出人物,故他们也是社会主流思想观念的阐述者、传播者、批评者或革新者。当社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中,面临新的问题,而社会原有的思想观念又不能应付此种新环境和新问题时,则社会的主流思想观念面临革新。此时,一批精英人物应运而生,他们或者对文化进行新的解释,或者从社会外部引入新思想,或者从实际经验中创造新的思想观念,或者三者兼而有之。社会精英提出的新思想、新观念,可能有多种,彼此之间甚至可能相互冲突,哪一种将成为社会新的主流思想观念,最终由社会大众作何响应、如何评价而定。

所以,社会主流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演变,既取决于社会精英从事思想观念的传播和创新活动,因创新的方向有多种,故也取决于大众普遍接受哪一种思想观念。关键是教育精英人物的思想解放。

首先是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必须是思想家、教育家,应该具有人文精神与精英意识,而不应该是技术专家。大学校长是不是学术权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具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富有改革精神和创新理念。一流大学的校长必须具有影响力和领导力。包括:制订引领大学前进的美好远景并能够将其准确传达;制订远大而且能够实现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必须做好三件事:一是科学地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二是吸引“精兵强将”,获得充足经费;三是文化建设,以他作为一个教育思想家的独特人格魅力(包括变革精神、冒险精神和权力意志)鼓励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构建一种包容、有现代人文精神的大学制度环境。

其次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核心官员。他不应该仅仅是行政官员,更应该是政治家、战略家。他应该有全球视野、开放与民主意识。他们的价值取向及所代表的政治力量会决定着教育的制度安排与规治变革的方向与路径。

精英教育论文篇(9)

引言

英美文化作为世界上的主流文化之一,其对我国教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开设的外语课程中,英语以绝对优势的地位成为我国的第一大外语语种,其就学规模世界第一,超过了英美国家学习英文的总人数,而英美文学教育则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另外,在我国的大学语文教育中,英美文学也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无论对于大学英语教育还是语文教育来说,大学英美文学教育均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大学英语教育和语文教育在大学学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大学英美文学教育给予必要的重视。[1]英美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美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因此其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各行各业需要的技术人才为主,因此大学教育也主要倾向于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技术和理论的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的不足,这种人文素养不足造成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所述。

(一)缺少对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的积累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前提是其具有相应的人文知识的积累。但是,由于目前大学培养的人才偏重于技术和理论方面的教育,因此很多大学生缺少起码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的人文知识的积累。比如说很多大学生以为文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启蒙思想运动是一回事,分不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威尔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罗伯斯皮尔两者之间的区别,不知道白金汉宫和白宫两者有什么不同,甚至不知道南京和武汉两个城市之间大概的距离到底有多少。在缺乏起码的人文知识积累的情况下,很难想象这样的大学生可能具备很好的人文素养。[2]

(二)自私冷酷,缺乏起码的人文主义精神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其具有起码的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讲究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宽容,反对暴力,提倡平等和自由。但现在很多大学生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一切向钱看,势利、刻薄、冷漠,以个人为中心。从根本上同人文主义尊重、宽容他人,提倡互助、和平的宗旨相背离。这一类大学生由于必然因为自己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中心主义而导致自身同社会的格格不入,不仅处处伤害他人,而且使自己在学校乃至社会中举步维艰,不利于其人生的进步和发展。[3]

(三)自抛自弃,不思进取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乃至不幸,这是其正常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可贵的磨砺。但对于很多性格怯懦的大学生来说,往往几次正常的挫折即会使其灰心丧气,甚至于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其后碰到类似困难时裹足不前。很多大学生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了希望,与其进行费力不讨好的所谓努力,不如得过且过。从而自抛自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浪费人生中最可宝贵的大学时光,最终一事无成,蹉跎岁月。

二、大学英美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

作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的英美文化,其文学作品中包含着浓重的人文主义情怀。对大学生进行英美文学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其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这种培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对英美文化中人文知识的积累

英美文学中的代表作,事实上是对当时的英美文化中的具体社会现象的形象描述。通过对英美文学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作品对应的时代有着更感性的深入了解。如通过学习英国文学家狄更斯的《双城记》《雾都孤儿》,学生们可以深刻认识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早期的人文环境以及当时人们的真实心理状况。而马克・吐温的《淘金时代》,则真实地再现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的真实情况。学生们在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对相应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文地理的了解,从而增加其对于相应的作品涉及到的社会的人文知识的积累。而这种积累则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

(二)有助于大学生尊重、宽容他人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养成

在学习相应的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要对相应的作品进行深入地理解,就必须将自己带入到相应的主角涉及到的场景中。而大学生们学习的都是英美文学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都有着浓重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通过不同人物最终的不同命运,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关心爱护他人,尊重宽容他人,崇尚和平,讲究平等和自由的可贵。如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威尼斯商人》,通过向人们展示威尼斯商人的贪婪、残酷、冷血,使读者对其产生极端的厌恶,然后在此基础上使其得到大快人心的悲惨结局,使人相信恶有恶报的社会规律的存在。大学生通过对这样的英美文学经典的学习,则能一方面自觉地养成悲悯同情他人的人文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努力克服自身之前的冷酷、势利的个人中心主义的不足,从而使其能在平等待人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其顺利发展打下基础。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

英美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的主流文化之一,是与其文化中对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精神的赞美和推崇分不开的。在英美文学的经典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在逆境中迎难而上、愈挫愈奋的英雄角色,最终依靠自己绝不低头、持之以恒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的激动人心的描述。如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塑造的“可以被毁灭,不能被打败”的“永远不会被击倒”的老人。使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至死念念不忘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其在《野性的呼唤》一书中,描写在极端恶劣的北极,猎狗巴克在残酷的现实磨炼下一步步成长的故事,使人对其性格的坚韧产生发自内心的震撼。在类似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大学生们在碰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时必然会将自己与这些主角进行类比,从而在其事迹的激励下逐渐培养出其自身的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为其今后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人生中遇到的困难,最终实现自身的理想创造良好的精神条件。

因此,大学英美文学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加人文知识的积累,使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有助于其在对待他人时养成尊重、宽容他人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养成自身遇到困难时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

三、大学英美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具体措施

从理论上来讲,大学英美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上述的种种作用,但要使这些作用落到实处,从而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实实在在的提高,就有必要采取下述措施。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增加英美文学鉴赏的内容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尽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阅读内容主要围绕学生进入社会后最有可能接触到的各种时事资讯以及技术资料。而英美文学作品的经典往往因为英语在近现代的变迁,而同现代英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学生们碰到这样的情况时,学习的时候就会有一定困难,而且学生们掌握这种不同对其现代英语的掌握毫无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相应的文学经典的比例很小。这种纯粹英语应用能力导向的英语教学方式明显忽略了英美文学经典可能产生的上述对人文素养培养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英美文学鉴赏的内容,能使英美文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得到进一步地加强。

(二)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加大英美文学教育的力度

因为对英美文化的重视,因此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传统上都有部分英美文学教育的内容。但是,因为大学语文教育主要偏重于培养学生对于母语运用和鉴赏的能力,因此英美文学部分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大学语文中的英美文学教育不仅仅能给大学生对汉语的运用提供可贵的借鉴,而且由于其具有完全不同于汉语文化的英美文化背景,其中包含的很多元素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因此,从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对英美文学的相关作用重视明显不够,有必要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进行英美文学教育的力度。

(三)适当采用比较文学的教学方法

事实上,英美文学教育能起到的很多作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同样能够起到。如增加人文知识的积累,对待他人宽容、尊重,对待自己要奋发向上、愈挫愈奋等。但是,两者的侧重点和描述方式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英美文学进行讲授时,有必要将其中和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类似的元素进行比较,让学生结合两者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充分明白两者的优劣以及着眼点的不同。从而在两相印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人类主流文明均认可的各种优良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正确性,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自觉重视相关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大学英美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语

参考文献

精英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

全球化视野;高等英语教育;批判教育模式

一、引言

批判教育模式起源于巴西教育学家PauloFreire(1998)首倡的批判教育学,旨在培养富有批判精神及明辨能力的学生[1]。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美洲及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教育工作理念革新开拓了视野,提供了依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批判教育学引起了我国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就相关教育模式展开了深入探讨后一致认为,批判教育学所具有的犀利开阔的政治视野及追求的民主解放精神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但是,批判教育模式的应用却明显滞后于理论研究。截至目前,关于批判教育模式应用的实证研究仍是凤毛麟角。在此背景下,开展对高等英语教育中批判教育模式的实用性及适用性研究不仅符合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规律,丰富及完善相关研究内容,也能够为批判教育模式在我国高校其他学科教学工作中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当前高等英语教育中批判教育模式应用现状

(一)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对文化政治性的敏感度

文化政治属性差异必然导致高等英语教育模式及内容呈现迥然不同的特征。巴西教育学家PauloFreire(1998)在提出批判教育学时,正值民主解放思想盛行,其著作中追求思想解放、民主政治的观点跃然纸上。在该理论思想基础上建立的批判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个体的成长,强调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应用型人才[3]。而就我国当前高等英语教学工作而言,高校教师并没有充分领悟批判教育模式的真谛,缺乏对文化政治性的敏感度。实际上,批判教育模式与我国大力推行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某些内容不谋而合,2002年教育部编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英语教育首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并举、英语业务素质及学生身心素质共存的复合型人才[4]。在高等英语教学工作中更应该将爱国主义思想、组织纪律性融入教学内容里,以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的眼光去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并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方针已经充分注意到了高等英语教育中文化政治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对文化政治性的敏感度,导致批判教育模式缺乏在实践层面的应用。

(二)高校英语教师过度强调外语工具论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性语言,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要求较高。在高等英语教育中,教师往往也会针对上述四方面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以锻炼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英语以实现良好交际的目的,外语工具论思想及言行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教学工作中[5]。而批判教育模式的真谛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提升自身社会价值。批判教育与外语工具论两种教育思想南辕北辙,最终造成了批判教育模式未能够在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中推广使用、外语工具论思想在高校英语教师心中被无限放大。(三)高校英语教师对文化工作者身份认同程度较低由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过度强调外语工具论思想,致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谋生工具,丧失了英语教学工作的本质。著名的批判教学学家Giroux面对中国高等英语教育现状,在2008年中文版《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迈向批判教育学》序言中提出了“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成为知识分子吗?”的疑问。直言不讳提出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师对自身文化工作者身份认同程度较低的现实。在全球一体化视野下,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迫切需要知识分子人格的回归,勇于担当时代先锋,将自身定位于文化工作者,以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抵御英语文化的霸权行径[6]。

三、高等英语教育中批判教育模式的实用性及适用性探讨

(一)高等英语教育中批判教育模式的实用性及适用性分析

1.帮助高等英语教育工作者查找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

批判教育模式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相一致,都把学生成长作为工作重点,注重培育其明辨是非能力[7]。因此,在高等英语教学中应用批判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成长、更好地将学科知识传输给学生、促进知识正迁移。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将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给英语教师,弥补教学漏洞,促使高等英语教学工作能够在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中得到长足发展。

2.锻炼高等英语教育工作者创新思维及教学能力

批判教育模式有别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观念的培养,而这就意味着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及教学创新能力,在工作中探索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在网络技术及设备普及应用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及相关信息的途径日趋多样,如果高校英语教师创新思维及教学能力不足,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的丧失,教育工作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提高高等英语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效果

高等英语教育工作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身英语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只有每个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娴熟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满足走向社会后工作所需,才能真正说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理想成果。而批判教育模式的实用性及适用性恰恰符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树立,有别于人云亦云现象,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是其得到长远发展的基石[8]。可以说,批判教育模式应用在高等英语教育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即可掌握最丰富、最全面、最符合实际的英语知识,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等英语教育中批判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建议

1.增强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政治观

前文已经指出,我国高等英语教学纲要中已经指明了高等英语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教育批判模式提供了应用前提。今后,在高等英语教学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增强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政治观,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理念及特色、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到英语教学内容中,以培养出具备独立人格、创新思维、批判精神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来抵御英语及文化霸权主义思想及行径[9]。同时,在对高等英语教育进行宏观规划时,应当将其作为中国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来实现批判教育模式和高等英语教育有机结合,为今后推广使用批判教育模式积累经验。

2.强化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语言观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批判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较强批判能力英语学生,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大国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与西方迥然不同,面对着日益复杂及多变的国际环境,利用英语这一世界性语言来与西方世界沟通,协商解决政治、经济差异及纠纷,实现全球和谐发展的目标,这是当前高等英语教育面临的一个课题。高校英语教师自身英语教育语言观必须要得到充分强化,摆脱外语工具论思想束缚,将符合时展规律及课堂教学需求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锻造学生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把实现培养具备公平、民主、批判精神及能力的学生作为教育终极目标[10]。

3.扭转高校英语教师英语教育文化观

在全球化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工具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者,还是肩负着传播民族精神、爱国思想的文化工作者。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高校英语教师应该通过批判教育模式来启发学生对其所处环境、语言背后的政治文化属性进行有效地辨别,促使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生不仅能够批判性地阅读文字,还可以批判性地阅读世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为推动思想解放及传播民主理念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正确的高等英语教育政治观、文化观、语言观,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批判教育模式,为构建适合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特色的批判教育模式积累有益经验,推动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丹 单位: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

[参考文献]

[1]徐江.创新教育模式在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4,12(17):114.

[2]董立平.浅论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内容选择[J].科技视界,2014,25(04):260.

[3]田玮.批判教育学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适用性调查[J].文山学院学报,2013,33(04):110-113.

[4]马月秋.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中国高等英语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7(09):166-168.

[5]张义民.阿普尔批判教育理论课程观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6]唐丽萍.批判教育在高等英语教育中的适用性调查与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2,42(03):137-141.

[7]郭金秀.批判与对话:批判教育观照下的大学英语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9(01):146-148.

精英教育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33-0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与现状分析

要想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精英教育存在的必然性,首先要明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精英化的内涵。接下来就对二者进行分析与界定。

从根本上讲,大众化就是社会化,我们存在于这个社会中,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是我们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得以进行的方向。由此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起源于社会需求。建国前,在我们国家念书的人比较少,大学生也比较少,那时候的大学生可谓是那个时代的精英。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而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趋势,我们又必须注重精英教育,这些都是由社会发展推动的结果。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内涵。他将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毛入学率15%以下的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5%-50%的大众教育阶段以及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的普及教育阶段。下面用一些数据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在1999年,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在1998年毛入学率仅为98%,而到了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了15%,至此不断增长,2003年突破了30%。由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进入了大众化。

我国的各大高校持续扩招,满足了大部分人进入校园接受培养的意愿。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譬如,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由此造成了我国高校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的严重不足,从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由此,精英教育便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里。

二、高等教育精英化的内涵与现状分析

什么是高等教育精英化呢?在以往的精英化教育中,高等教育备受重视,大学生就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稀缺资源,大学生可以凭借文凭去选择单位。紧随而至的是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时期毕业文凭的优势消失了,用人单位开始挑选大学生,获得了主动权。此后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化,在当下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再也没有任何优势,不过这种背景下的精英大学生还是备受瞩目的。当前,承担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的主体任务的仍为学术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一般都是我国比较著名的大学,显然这些高等大学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精英化教育规模显得微乎其微。但是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高等教育精英化是一个不断在调整的概念,在改革开放之前,全国范围内的高等教育都属于精英化教育。而受教育的人群主要是少部分人,接受教育一般是身份以及地位的象征。而在改革开放之后,高等教育范围开始拓展,提倡的也已经不再是“量”的精英,而是“质”的精英。就大学生精英化的现状,研究发现两点问题:一是精英化教育质量下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在为了满足市场化的需求,成立了一些哟魏椭柿慷急冉系偷幕构,例如现在层出不穷的各类技校。二是精英化教育的生源质量下降。就拿现在最常见的考研来说,扩招相当程度上降低了整体水平,提高了考试的通过率。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精英教育的必然性

(1)传统的教育公平观认为,国家对教育资源方面的配置具有规则性与合理性。那什么是合理呢?存在即为合理,就是说它的存在符合这个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各成员的个体需求。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体现最多的方面在于每个人能否受到高等教育。现在新的公平公正观念,不仅仅强调给予每个青少年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因为这样平均的机会不能代表真正的公平,才能的创新与优秀才是公平最充分的体现。相对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精英化能给才华出众的人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盲目强调个人受教育的权力而不关心受教育者的质量问题,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万万不可取的。所以,大众化阶段的精英化高等教育的必然性就体现出来了,其完美地展现新时期教育的公平性、客观性。

(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人才的渴求和需求急剧增大,尤其是知识型和技术型人才。科学技术引领先进潮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技术型人才是目前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现在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并不能满足社会对这种高质量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当面对这种人才缺口时,我们就需要提高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精英化教育的质量和数量。

以此来满足我国市场的需求与社会的需求,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强化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精英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3)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的,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本身的特点,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才有了美丑、高矮、能力强弱的区分。这种大众化的培养,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只有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化教育,才能更好地体现每个个体的需求。

(4)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基本都是由普通高校所承担的,而这些普通高校占高校的一大部分,而承担精英化教育的则是一小部分著名的、一流大学,在全国大学中占比较小。这种知名的一流大学拥有的资源比较好,但是所占的比例却比较小。正是由于这种一流大学与普通高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协调的现象,才导致普通高等院校和一等大学之前通过竞争来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资源。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说,这就需要不同的高校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因此,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大众化背景下精英化教育的必然结果。

四、结语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