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繁殖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0:49

繁殖管理论文

繁殖管理论文篇(1)

 

提高母牛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对于肉牛业来说,只有多产犊才能多产肉,产犊力下降和产犊间隔延长,都明显影响牛肉生产和增加成本。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按目前农村养牛实际情况,要想提高肉牛繁殖力,就得做好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几项工作。

一、造成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不高的原因

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胎衣不下、死胎或产弱犊等,往往严重影响牛群的繁殖力。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营养不良。营养状况是否良好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犊牛成活起着决定性作用。营养不足时,对于青年牛会造成生长缓慢,生殖器官发育受阻,性成熟延迟,性周期无规律。对成年牛,会引起发情不正常,发情期紊乱,排卵不正常而难配难怀。

2、管理不善。发情牛未及时发现和对妊娠牛、小犊牛管理不善,就可以引起误配、失配、流产、生病及小牛死亡等。

3、配种技术不过关。主要是在人工授精过程中,操作不科学、不卫生,配种时机掌握不好,直肠检查技术不熟练,配种技术不佳等,导致繁殖率不高。

4、疾病引起不孕。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引起不孕的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传染性疾病有布氏杆菌病、滴虫病及生殖道颗粒性炎症等,非传染性疾病有阴道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囊肿、子宫颈炎等。

二、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1、改善饲料水平。牛的不孕在很大程度上与营养有关,因此在饲养上必须满足与繁殖有关的主要营养物质,特别是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的牛群要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合理饲喂,掌握好喂量,要避免营养水平过高使母牛过肥造成卵巢脂肪变性。

2、提高配种技术。要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就要提高配种技术,一是要加强管理,做好母牛的发情观察。母牛发情的持续时间短,约18h,25%的母牛发情征候不超过8h,而下午到翌日清晨前发情的要比白天多,约80%母牛排卵在发情终止后7-14h,20%母牛属早排或迟排卵。因此要做好每头母牛的发情记录,每天早晨与晚问都要巡查一次,对那些发情症状不明显或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治疗,保证母牛正常发情。二是适时输精,人工授精是目前提高母牛受胎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牛一般在发情结束后排卵,卵子的寿命为6-l0h,故牛在发情期内最好的配种时间应在排卵前的6-7h。在实际生产中当母牛发情有下列情况时即可输精,①母牛由神态不安转向安定,即发情表现开始减弱;②外阴部肿胀开始消失,子宫颈稍有收缩,粘膜由潮红变为粉红或带有紫青色;③粘液量由多到少且成混浊状;④卵泡体积不再增大,皮变薄有弹力,泡液波动明显,有一触即破之感。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对母牛实行人工授精时,应选用品质好、符合标准的冷冻精液,每次购进的精液都要进行抽样镜检,对于不合格的成批精液应及时调换,同时配种技术人员还要掌握一定的解冻方法,控制好解冻温度并保持在38~4O℃ ,解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O~15 s为佳,配种前要对配种的器械进行消毒,技术员要戴好长臂乳胶手套。母牛在配种后两个月要及时通过直肠把握法来检测母牛是否受孕,对于没有受孕的要及时检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三是提高输精效果,除了适时输精外,尚可在输精的同时净化子宫,以提高受胎率。其方法为在母牛配种前后用红霉素100万IU,蒸馏水40ml,稀释后用于子宫净化。也可应用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在配种前8-12h子宫注射硫酸新斯的明l0mg,并注射青霉素80万IU和生理盐水30-50ml混合液,同时也可采用同期发情技术。

3、做好初生犊牛的护理工作。产犊时及时消毒、擦净犊牛嘴端粘液、合理断脐,断脐后一般不要进行结扎以免形成积液发生脐带感染,有些犊牛出生后由于体质较弱不能及时吃到初乳,这样就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母体的免疫抗体,容易生病而死,因此在犊牛出生后2 h内要让小牛及时吃到初乳,补充其体力,同时要对新生犊牛加强护理,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凉拉稀。犊牛2周龄时可以训练吃食。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发生疾病的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论文大全,母牛繁殖力。

4、严格执行兽医检疫措施。注意预防严重影响繁殖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严格执行防疫注射、检疫和卫生措施。对病牛要按照兽医防疫措施隔离处理,对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牛要及早治疗。

5、 做好空怀母牛的防治工作。在正常的生产中,有些母牛会出现屡配不孕或长时间不发情往往造成空怀,对于这类母牛要及时排查原因,多数可能因为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卵巢萎缩等原因造成的,对于前两者原因可以用前列腺素、LH等药物治疗,卵巢萎缩可能是因为营养水平不够或者是母牛年龄太大造成,对于实在调理不好的应及时淘汰。

繁殖管理论文篇(2)

渔业资源增殖具有增加种群数量、恢复已衰败种群和重建渔业的作用(刘海映等,2000)。我国内陆水域的增殖渔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即从“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大量苗种成功获得而发展起来的(邓景耀,1995)。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江河、湖泊的不合理利用或过度开发,普遍带来了水域污染、环境恶化、物种濒危、渔业资源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杨秋玲和刘其哲,1992;陈文祥等,2002),亟待对水生生物资源采取增殖和保护措施。本文概述了增殖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并拟对内陆水域增殖渔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1增殖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

1.1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的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育种苗或捕捞天然苗种后,将其释放到自然水体中进行增殖,同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人工放流是世界各国增殖渔业资源的普遍方法,也是恢复和重建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张缉,2006),还可以为养殖提供优质的天然种苗(姜浪波,2005)。70年代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采取人工放流、有计划的增加和补充鱼类种群数量,可以有效地增殖我国大水面的鱼类资源。进入80年代,许多大中型湖泊、水库采取人工培育的苗种放流到水体,以充分利用天然饵料生产大型经济鱼类,放流苗种获得的产量已经成为大水面渔业产量的主体。

1.2移植驯化

移植驯化是将其它水域中优良的,又适于在这一水域繁殖生长的种类移植进来,经过驯化后使其在新的水域中繁衍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自然种群。将物种从一个国家引进到另一个国家则称为引种。我国已引进了百余种经济品种,最具代表性的有淡水的罗非鱼和海水的扇贝、牡蛎,极大丰富了我国的水产资源(胡晓龙,2006)。国内地区之间移植较为成功的例子有团头鲂、银鱼、池沼公鱼、鲴、鲤、鲫等优良品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自开展鱼类的移植驯化以来,由于理论基础研究滞后、缺乏科学引导和有效管理,频繁地进行鱼类的人工繁殖、近亲,导致多种鱼类的经济性状退化、遗传多样性丧失、爆发性疾病频发;或由于引种不当导致外来种入侵,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威胁土著种类。典型的例子是:云南一些水域的原有土著鱼类中,有30%难觅踪迹,有34.7%由常见种变为偶见种,余下的1/3也面临着衰退的趋势(郑王亚明和曹文宣,2006)。

1.3繁殖保护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是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陈大庆2003),其后果是:为了延续后代,鱼类进行自我调节,性成熟提前以增加补充量,导致种群结构趋于个体小型化和低龄化,渔产品的经济价值大大降低(李明德,2001)。我国自70年代便开始重视水产资源的保护问题,1986年《渔业法》的实施使得我国的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繁殖保护、渔业水域环境和渔业管理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制定各种鱼类的最小起捕规格、杜绝有害渔具渔法、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捕捞限额制度等一系列控制捕捞的措施,对鱼类资源起到了直接的保护作用。对鱼类实施繁殖保护还可以通过人为地保护和改良水体中经济鱼类的栖息条件和环境来实现。如:闸坝修建过鱼设施,保证江河洄游性鱼类的繁衍;调整水库调度方式,在鱼类繁殖季节通过人造洪峰刺激鱼类集群繁殖;鱼类产卵场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通过模拟天然繁殖的某些条件,建立半人工或全人工的鱼类产卵场;实行关键栖息地保护,如已设立的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就是对天然繁殖场的保护。针对我国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面临资源衰竭的状况,有专家呼吁在赤水河或特有鱼类大多栖息、繁殖的支流上建立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并对一些濒危鱼类实施迁地保护(曹文宣,2000)。

2我国内陆水域增殖渔业的发展现状

2.1江河增殖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切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阻碍了溯河产卵的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的繁殖产卵。欧美国家普遍采取的方法是在大坝建造鱼道、鱼梯、升鱼机等过鱼设施。然而,我国拥有独特的鱼类区系组成,且洄游性鱼类不多,曹文宣院士强调:修建鱼道不是我国长江流域鱼类保护的有效手段。在沿江或坝下建立孵化场繁殖鱼苗,在主要江河设立经济鱼类放流站,进行人工放流是恢复江河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我国江河流域的放流品种有四大家鱼等鲤科经济鱼类和鳜、中华绒毛蟹、中华鲟、胭脂鱼、罗非鱼、大麻哈鱼等名贵珍稀种类。一些特有鱼类如黑尾近红?、厚颌鲂、岩原鲤、华鲮等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相继攻破,对珍稀鱼类的保护和养殖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我国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令人堪忧的状况,刘建康和曹文宣(1992)提出,应针对长江不同江段制定相应的资源保护措施。如:上游江段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特有种为主,有必要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中游应保证主要经济鱼类的自然繁殖条件,加强珍稀鱼类的人工繁殖放流工作;下游应注意保持江水质量,控制水体污染;河口江段应规定幼鲟保护期,保护幼鲟资源。基于河口区主要渔业资源(凤鲚、、刀鲚、蟹苗、鳗苗、幼鲟)锐减的趋势,陈渊泉等(1999)指出应大幅度削减渔船数量,实施新的渔业生产和管理措施。陈大庆(2003)提出应加强长江流域的渔政管理、保护渔业环境、建立更多长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站。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科研部门开展了持续的增殖放流活动和长期的渔业资源监测和增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湖泊增殖

通江湖泊对维持长江中下游鱼类的种群丰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常剑波和曹文宣,1999),江湖之间建闸阻隔了江河中的鱼类进入湖泊肥育,直接影响了湖泊的鱼类资源。湖泊围垦使得湖泊面积日益缩小,环境容纳量减少势必会影响鱼类的资源量。70年代中期,针对江湖阻隔导致湖泊鱼类组成简单的问题,灌江纳苗作为补救措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胡德高和潘隐和,1979;李恒德和王勇,1987)。常剑波等(1995)总结了灌江纳苗的生态效益,并提出应将灌江纳苗作为恢复长江江湖洄游性鱼类资源的措施之一。湖泊采取人工放流可促进定居性鱼类的资源增殖。60年代中期在长江下游湖泊人工放流河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得几乎绝迹的河蟹资源得以恢复。70年展了以四大家鱼放养为主的渔业模式,获得了很高的产量。进入80年代,太湖新银鱼的成功移植是湖泊资源增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典范,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移植银鱼的热潮。

物种保护的最佳途径是保护原有环境,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鱼类资源而言,其核心是保护水域环境及资源持续利用(戴解林和李亚白,2003)。湖泊可采取建立繁殖保护制度,坚持湖区增殖与科学捕捞相结合;湖区种植水生植物,恢复水草群落结构;运用生物操纵、生态调控防治富营养化;采取退田还湖、污水截流、生态清淤等措施来改良水体环境。

2.3水库增殖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8600余座,总体上呈现分布不均、发展不衡,库区鱼类组成简单、自然资源量偏少的情况(范明生,2002)。一些水库的渔业利用不合理,渔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使得我国的水库渔业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马波和熊邦喜,2002)。为了提高鱼产量、改善品种结构,水库鱼类的增殖显得尤为重要。

水库一般以放养滤食性的鲢、鳙为主,通过移植碎屑食性的鲴类和杂食性的鲤、鲫等经济鱼类,可使饵料资源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能改善水库鱼类的品种结构。对于凶猛鱼类,以往都作为敌害和清除的对象。而现研究表明,利用凶猛鱼类控制非经济鱼类的种群数量,一方面有利于经济鱼类的增殖,实现从低值鱼向高值鱼发展;另一方面可通过营养级的联动效应来调控水库生态系统。如:?鱼种群强烈的生态作用与种群数量的快速操控性能,在具适宜自然环境的大型水库可用作维护良性水库生态系统的有效操控手段;大型水库适度增殖鳜鱼,抑制底层及沿岸杂食性鱼类种群数量,对延缓水库富营养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梁旭方,2006)。90年代以来,依据水库类型和生态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增殖途径:小型水库通过施肥以提高初级生产力,投饵精养为主;大中型水库以资源保护与人工放流相结合,同时采用水面分室利用的生产对策,发展围栏、流水、网箱养殖;开发新品种的驯养,移植驯化优质的短食物链种类,如公鱼、银鱼、匙吻鲟等(乐佩琦,1994)。胡传林等(2005)指出,水库渔业今后应朝着与生态系统多功能协调的方向发展:即依据水库的功能定位,选择合适的水库渔业发展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水体生物资源,又保护水质,同时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近年来,我国内陆水域增殖渔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发展中带来的问题和后果应当引起重视。其一,不合理的增殖或盲目移植驯化导致天然水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渔业资源逐渐衰退;其二,一些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必须借助于人工增殖放流的手段来恢复和重建,但有关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手段滞后,使得渔业资源的增殖现状与资源恢复的需要还有所差距;其三,管理机构分散、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得一些开放或半开放的水域得不到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其四,过度养殖和水环境的恶化普遍导致了水体渔业功能和产量的退化,保护环境与发展增养殖之间的矛盾日趋显著。

3.2建议

3.2.1加强科学研究 合理增殖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的增殖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前期调查、对象选择、增殖技术、效果评价、配套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涉及到科学技术问题。科研单位应继续深入增殖放流的科学性研究,在苗种优选、放流跟踪评估、种群遗传资源保护、种质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建议生产单位和科研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进行科学地引导和示范;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帮助渔民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实践;加强天然水域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动态变化的监测,以便管理部门及时制定和调整资源利用和增殖保护对策,更科学有效地增殖渔业资源。

3.2.2完善科学管理 促进增殖渔业发展

繁殖管理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50—2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后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近年来草莓种植发展很快 ,世界总产量在浆果类水果中已经跃居第二位。成熟浆果鲜红艳丽,柔软,香味浓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据测定,草莓浆果含糖6%~12%,各种有机酸1%~1.5%,蛋白质0.4%~0.8%,每100g果实中含维生素C50~100mg,比苹果,葡萄等高10倍以上。还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如对胃肠病、贫血病有一定的疗效。草莓结果快,是一年中成熟最早的水果,在春末夏初即可采收投放市场,弥补了水果供应的淡季。草莓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饮料、果糕、果脯及各种食品。因此,发展草莓生产,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而且对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振兴地方经济,出口创汇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生长周期短、进入结果期早、产量高上市早、适应性强和栽培管理容易等特点。使草莓成为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在世界各国小浆果栽培中一直处于首位。

1 试验方案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草莓品种为全明星脱毒苗,脱毒苗经过组织培养分化成苗后移入供试培养基中,试验在白城果树场草莓试验园进行。

1.2 试验方法

参照《草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赵密珍,2006)进行性状调查,研究的指标为草莓刚展开叶片的叶面积(以下简称“叶面积”)、叶柄长度、株高、植株冠径等对这些性状进行调查,每7 d调查1次,每个处理调查15个单株。

1.3 试验设计

1.3.1 草莓外植体分化方式 按照接种茎尖的分化方式不同(定芽和不定芽)分为2个处理:(1)由茎尖直接分化形成植株;(2)由茎尖分生组织诱导的不定芽分化形成的植株。

此外,按照培养过程中是否经过叶片离体再生不定芽过程,将植株分为试管苗叶片再生植株和通过腋芽萌发途径增殖继代的植株两种类型。

1.3.2 继代次数 在继代过程(每45 d继代1次)中,依据继代的次数不同,设3个处理,分别为:继代4次、继代6次、继代8次。

1.3.3 继代培养基中6—BA浓度 依据继代培养基中6—BA的浓度不同,设4个处理,分别为:Ⅰ:0、0.2、0.4、0.8 mg/L 6—BA。试管苗在含不同浓度6—BA的继代培养基上,每45 d继代1次,共继代4次。调查不同处理试管苗的生长速度及植株外部形态变化(叶片数量、株高等)。

1.3.4 试管苗生根方式 选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Ⅰ:1/2MS;Ⅱ:1/2MS+ IBA 0.02mg/L; Ⅲ:MS+ 6—BA 0.2mg/L + GA 0.1 mg/L + IBA 0.02mg/L。其中Ⅲ为正常的继代培养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分化方式草莓微繁殖苗的植物学性状

将‘全明星’草莓微繁殖苗移栽9周后,完全展开的叶片达3片以上时,对微繁殖苗的植物学性状进行调查。由图1可知,在三月初至四月初茎尖组培微繁殖苗的株高大于不定芽微繁殖苗的株高,然而到了四月中旬茎尖组培微繁殖苗株高小于不定芽微繁殖苗的株高,到四月末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调查前期表现为:茎尖分化出的微繁殖苗株高生长势下降,不定芽分化出的微繁殖苗低于茎尖分化出的微繁殖苗,在叶柄长和叶面积方面,均表现为:茎尖分化出的微繁殖苗高于不定芽分化出的微繁殖苗。

2.2 草莓叶片再生植株的植物学性状

‘全明星’的两处理在叶面积和植株冠径上,均低于正常继代培养的微繁殖苗。在调查前期‘全明星’再生植株叶柄长要明显高于正常继代培养的微繁殖苗,但4月中旬后,正常继代培养的微繁殖苗的叶柄长增长趋势明显加强,逐渐超过了再生植株。另外,‘全明星’两处理在株高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

2.3 不同继代次数草莓微繁殖苗的植株学性状

通过对微繁殖苗的观察,继代次数不同,移栽到温室后,微繁殖苗在植物学性状上表现出差异。从图3中看出,‘全明星’的三个处理在叶面积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植株冠径上有一些变化。

2.4 不同浓度6—BA处理的草莓微繁殖苗的植株学性状

通过试验表明‘全明星’微繁殖苗的植物学性状,对不同6—BA浓度处理的微繁殖苗移栽初期的植物学性状进行的调查,该处理在株高和植株冠径等性状上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由图4叶柄长的调查中发现,含6—BA 0.8mg/L浓度继代培养的微繁殖苗,在移栽后的第11周和12周,叶柄长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后期逐渐与其他处理接近。

图4 不同浓度6—BA处理的草莓微繁殖苗植株学性状的比较

2.5 不同生根方式草莓微繁殖苗的植株学性状

对不同生根方式的‘全明星’微繁殖苗进行了植物学性状的比较,从图5中可看出,在4月24日时,在叶面积、叶柄长、株高和植株冠径等方面表现为:不附加任何激素的生根培养基(Ⅰ)大于同时附加6—BA和IBA的生根培养基(Ⅲ)大于只附加IBA的生根培养基(Ⅱ);从4月中旬开始,处理Ⅲ的生长势明显加强;至4月下旬,处理Ⅲ在各植物学性状上明显大于Ⅰ和Ⅱ,处理Ⅱ除了叶柄长大于处理Ⅰ外,其他性状都处于最低。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3.1.1 接种外植体种类和分化方式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通过本试验可以发现,由不定芽(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及叶片再生获得)分化出的草莓微繁殖苗与茎尖直接分化出的微繁殖苗在叶面积、叶柄长、株高和植株冠径上有所差异,茎尖直接分化出的微繁殖苗的生长势强于不定芽(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及叶片再生获得)分化出的草莓微繁殖苗,这说明不定芽的发生常会引起植株发生体细胞的变异。

3.1.2 继代次数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本试验调查了不同继代次数的‘全明星’微繁殖苗,结果表明各处理在叶面积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有继代6次的微繁殖苗植株冠径较大,其他三个处理无显著差别。说明继代培养时间会引起的体细胞变异。一般来讲,继代时间越长、继代次数越多,细胞的变异频率就越高。

3.1.3 激素浓度和种类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激素浓度和种类不同对‘全明星’微繁殖苗在植物学性状上有影响。本研究中,两个品种草莓在6—BA浓度为0.8 mg/L时,其微繁殖苗在叶面积和叶柄长上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

3.2 结论

在草莓微繁殖苗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苗的变异率,应尽量使用茎尖分生组织,并且避免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发生。相反,在品种改良和选育上,可以充分利用诱导不定芽这一途径,进行体细胞突变体的筛选。草莓的继代次数要限制在10次以下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一般续代次数以5~10次为宜。当6—BA浓度增加时,其微繁殖苗在叶面积和叶柄长上的生长势也减弱,这可能是由于6—BA激素浓度越高,正常细胞数目越少,越容易引起较高的变异率,导致微繁殖苗植株生长势衰弱。

参考文献

[1] 高遐红,李梅,王有年.草莓三高栽培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2] 米建梅,张志宏,李贺,等.草莓微繁殖苗移栽后开花结果的研究.果树学报,2007,24(4):472—476.

[3] 吉前华,任正隆.小麦组织培养能力在栽培品种间的变异.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1):6—9

[4] 邓秀新,刘功弼,章文才.柑桔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研究.中国柑桔, 1985,(3):4—7.

繁殖管理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43-01

家畜繁殖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1]。繁殖期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包括胎儿生理学、生化学、遗传学、内分泌、生殖免疫、病理学、繁殖期疾病及环境卫生学等多门学科。繁殖期保健最终的目的是保证母子在生殖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运用理论和实践中的方法和技术,对孕产者和新生儿的健康进行预测、监护、喂养管理、环境及医疗措施,提供了新的手段,使肉牛优生优育。医学保健工作也就从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形成开始,直到产后28 d结束。这段时间所发生的预产畜死亡,胎儿夭折、难产,并发病及饲养管理等医学问题,总称为繁殖期医学。所以,肉牛产者对繁殖期医学问题的掌握和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1围产期肉牛医学保健重点

1.1怀孕早期

对育龄母牛,重点是配好种,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增加优秀个体数量,实现肉牛产肉力。首先,建立基因库和人工受精站,提高受胎率;其次,预防早期流产及合并症,控制母牛空产。

1.2怀孕中期

牛胎渐现雏形,子宫渐增,母牛出现明显的怀孕现象。这时胎儿的生长发育与母体的营养摄入量显著有关,是培养壮牛犊的重要时期。一般新生牛犊出生重与孕产牛营养摄入量呈正相关,由于孕牛摄入营养量受到限制,为保证胎儿的生长健康,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必要时添加含V、VC及铁、锌等的饲料。

1.3怀孕晚期

胎儿发育基本完成,胎盘也发育完整,胎儿的生活基本安定。应注意母子系统的监护、胎动和防治怀孕母牛的疾病。

1.4分娩期和产后期

胎儿发育成熟,自然分娩。这期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母子保健,包括饲养管理、医护、防治产后生殖道损伤、感染(如炎)及新生牛犊的疾病(如早产、喂养、低体重、肺炎、腹泻等);二是让母牛的神经系统自行调节,或帮助其生殖道系统尽早恢复机能,从而提高母牛生育力。

2繁殖期中孕体与母体的关系

在妊娠期中,孕体是一个分子信号单位,对母体而言,孕体起积极主动的作用。牛受精卵是在母体周期的第16天着床。从内分泌学来说,孕体抗溶黄体的作用,是由胚胎期中受精卵的滋养层细胞核胎盘产生,妊娠一旦建立,黄体保留就变成妊娠黄体,维持怀孕。

当孕体与母体的正常生理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紊乱,导致二者关系破坏,即可引起疾病。控制疾病,广泛使用人工受精,使用激素调节母体生殖免疫作用,促使孕体与母体相互调节,维持孕体在母体中健康发育,提高受胎率[2]。

3繁殖期临床医学监护

繁殖期中母体过肥过瘦均不利于繁殖性能的提高,母体的营养水平要按各孕期营养水平标准,保证母体提供胎儿营养需要,精心设计母体的全价营养,维持母体的体态,有利于繁殖力的发挥。在商品肉牛生产过程中,采用杂交改良方法,用纯种与当地肉牛进行杂交,杂交犊牛生长快,发育好,初生体重大,肥育性能好,产肉多,肉质鲜嫩。伴随现代肉牛生产方式,目前已经推广和正在实施建立肉牛生产基地,在生产上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重视临床医学监护工作。

3.1早期妊娠诊断

肉牛生产,早期妊娠诊断,可以减少母牛空怀,提高繁殖力。目前,肉牛怀孕诊断最适用的方法还是直肠检查和激素激发试验,极为简单且实在。一是直肠检查:其优点在于,怀孕超过20 d,即可出诊;40 d能确诊;能大致确定怀孕时间;还能诊断不孕母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二是激素激发试验:配种20 d,肌注药物。观察母牛,若周期不反转,可认为怀孕;若出现现象,即为未怀孕。

3.2临产前后监护

产前检查预产期,了解妊娠的全过程,做好临产中健康检查和接产工作。产后母牛的复原,如胎盘的排出和恶露排出情况,产后第1次的时间,产后不定的应及早检查,查明性质和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提高繁殖力。

4繁殖期用药

繁殖期疾病,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病原体),二者任何一种都能破坏孕体与母体的关系,从而引发繁殖期疾病。当前,控制或减少母子的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养殖业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4.1难产

正常分娩取决于产力、产道和胎儿三因素,如果三者相互适应,胎儿产出就顺利,否则分娩就异常。

解决难产基本原则就是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利用牵引拉出胎儿。根据情况,用手术助产或剖腹手术,而后加强护理,一般用抗菌素消炎2~3 d,对体质和食欲差的肉牛,应给予补液,常用10%葡萄糖1 000~2 000 mL、10%安那加20 mL、(下转第246页)

(上接第243页)

维生素50 mL混合静注,以提高食欲和体质。

4.2产后感染性疾病

产后期指分娩后42 d,这段时间中,主要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统称产后感染。分局部和全身性感染疾病2种。局部感染有阴道、阴门、子宫等产后损伤,由病原感染而发炎。处理基本原则是抗菌消炎,防止炎症扩散,处理方法是清洗涂擦消炎药物,向子宫灌注抗菌药物。全身感染细菌及病毒通过感染而进入血液,母牛表现沉重的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心跳增强,精神差,食欲下降或绝食。处理原则:清理病灶,抗菌消炎,增强母牛抵抗力;采用全身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3]。

4.3繁殖期中母牛的生育力恢复

母牛的生育率系指繁衍后代的能力,常用一次受精的受胎效果表示,产后乏情,长期近亲,生殖系统的疾病等都会导致生育能力降低。

当前,我国农村多数是以粗饲料为主,很少补喂全价饲料,所以出现母牛过长,使当年不能及时配种妊娠,从而降低母牛的繁殖率。母牛主要表现在产后营养性乏情,产后泌乳乏情等。要用科技理论指导实际,加强饲养管理,兼并使用药物激素,来促使母牛生殖卵巢由间隙态转入活跃状态,诱导其,做到实时配种,减少空怀现象[4]。

总之,在畜牧业生产当中,对健康母牛给予合理的营养,进行良好的管理,常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和正确的医疗措施,使母牛尽可能恢复生育和正常怀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孕和空怀,但事实上只要任何一头母牛出现不或异常,都不能达到母牛的最高生育力,也可以说畜牧业生产就达不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肉牛保健有必要重视繁殖期医学。

5参考文献

[1] 刘以洪.肉牛繁殖注意那些事[N].云南科技报,2012-09-14(003).

繁殖管理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S7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0005301

1 试验的材料及时间

(1)材料:树干及基部2年生、3年生萌芽。

(2)时间:春季的3月、夏初4~5月、秋季9~10月。

2 取材及繁殖

2.1 取材

挖取树干基部萌芽时,先将基部土壤扒开,再用利刀切割将萌蘖与母体分离,并尽量带好根系,取干上萌蘖时用利刀环割与母体连接部分,扒下即可。

2.2 繁殖

(1)蘖芽的处理:首先及时剪除萌蘖上的叶片。有根系的萌蘖用多菌灵液500~800倍消毒并阴干1~2d后栽植。无根萌蘖先荫干1~2d后,用1000~1500倍多菌灵液浸泡1~2h,捞出荫干后再用生根粉1000倍液浸泡1~2h,最后捞出荫干并植于沙床。

(2)养护管理:萌芽栽植后喷透水并进行遮阴,以后适时喷雾补水,不宜浇水过多,以免腐烂。待萌发新芽后逐步增加光照。无根沙床繁殖的萌蘖30d左右开始萌根,2~3个月可栽植。加强后期管理和防寒越冬。

3 试验观察与分析

(1)有根萌蘖繁殖,3年生萌蘖比2年生成活、生长情况好,不论是2年生还是3年生萌蘖,成活率以3月繁殖最高,9~10月次之,4~5月繁殖再次。越冬保存率以3年生3月繁殖的最高,这是因萌蘖的根系较完整和栽后生长时间较长所致(表1)。

(2)无根蘖芽繁殖,成活率2年生萌蘖比3年生高,在时间上,以3月繁殖成活率较低,或因3月温度较低,萌根缓慢所致。发叶情况2年生萌蘖明显优于3年生萌蘖。越冬保存状况3~5月繁殖的明显强于9~10月,是因繁殖成活后有较长的生长时间,增强了个体的抗逆能力(表2)。

繁殖管理论文篇(6)

1 、良种繁育圃的建立

对于园林树木优良品种的推广,主要是通过良种繁育圃的建立,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手段,在保证优良品种质量的前提下,加速繁殖数量。良种繁育圃包括良种母本园、砧木母本园和育苗圃(也可进行草本花卉专业化生产)。

1.1 良种母本园

良种母本园的任务在于提供苗圃繁育良种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优良品种的接穗、插条、枝芽以及实生繁殖的种子。前者来自无性繁殖良种母本园,后者 来自种子繁殖良种母本园。母本园的建立,通常根据需要和可能条件进行选址,或选择条件较好、栽培水平较高的苗圃,通过选择母树,改造当作母本园。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对其中个别优良单株可以采取特殊管理和保护对策,当作采种母树,进行单系繁殖。

1.2 砧木母本园

由于嫁接苗所选用的砧木差异很大,对于接穗品种也产生不同的影响,使优良品种种性表现出差异或引起退化,有时甚至因采用不适当的砧木而由于亲 合性不强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园林树木优良品种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同时,还应关注砧木品种、树龄的选育和建立良好的砧木母本园。

1.3 育苗圃

育苗圃的任务是繁育品种纯正和高质量的苗木。当今科学的发展,使良种繁育走向具有人工模拟自然条件,电脑控制,有排灌设施,能适应机械化操作,无严重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大型、高质量育苗圃。国内育苗单位也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和引入国外先进育苗经验和设备,逐步创造条件向生产育苗的专业化方向迈 进。

2、园林植物品种混杂退化分析

优良品种投入生产使用后,经过一段时间往往会发生混入同种植物的其它品种种子,或失掉原有的优良遗传性状,即为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品种混杂、退化后,不仅丧失了原品种的特征、特性,而且产量降低、品质变质。品种混杂退化的根本原因便是缺乏完善的良种繁育制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2.1机械混杂。在生产的有些作业过程中,如种苗处理、播种、收获、运输、脱粒、贮藏等,由于不严格遵守操作,人为地造成机械混杂。此外,不 同品种连作时,前茬自然落地的种子又萌发,或使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中带有的种子又萌发,都可以造成机械混杂。机械混杂后,还容易造成生物学混杂。

2.2生物学混杂。有性繁殖植物在开花期间,由于不同品种间或种间发生了天然杂交,造成的混杂,称为生物学混杂。生物学混杂使别的品种基因混 杂到该品种中,即常说的"串花"。生物学混杂使得品种变异,品种种性改变,造成品种退化。

2.3自然突变和品种遗传性变异。在自然条件下,各种植物都会发生自然突变,包括选择性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自然突变中多数是不利的,从而 造成品种退化。另外,一个品种,尤其是杂交育成的品种,其基因型不可能是绝对纯合的,这样的后代也会发生基因重组产生变异。

3 、提高良种繁育技术

3.1 培育无病毒苗

无病毒苗木的繁殖已受到国内、外园林育种家、单位、企业的关注。在国外,象德国、荷兰、英国等国家有些科研机构与企业,生产性苗圃合作,对园 林花卉有些品种采取茎尖组织离体培养,生产出的花卉商品,如月季、唐菖蒲、郁金香等,花大、色艳、无病毒,赢得了国际花卉市场,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有些城市的科研机构在香石竹、非洲菊、月季等园林花卉上进行试验,效果良好。

3.2 快速育苗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在园林植物育苗中。如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来加大繁殖系数,利用温室或温床装上电子翼装置, 能自动喷雾,有些还可自控温度,采用弥雾扦插,使过去难于扦插成活的苗木提高了成活率,采用容器育苗,也是使良种繁育走上种苗物理特性和营养特性标准化的 途径,不但节省了空间,而且成活率高。

4 、提高良种繁育系数

4.1 提高种子繁殖系数

种子繁殖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在短期内获得众多的个体数,因此被广泛采用。通常l、2 年生草本植物常以种子繁殖方法加以繁殖。良种繁殖首先要保证种子的质量。用于繁殖的种子要保证良种的遗传特性,具备发芽力高的特点,在种植时,要适当扩大各单株的营养面积,使植株营养体得以充分生长。同时,根据需要和生长时期,施以氮、磷、钾肥,保证种子的有效利用率。抗寒性较强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适当早播,延长生长期的营养生长。

4.2 提高通常营养繁殖器官的紫殖系数

园林植物除用自然营养繁殖器官进行繁殖外,大多数园林植物可用根、茎、叶、腋茅、萌蘖等进行人工营养繁殖,充分利用园林植物的再生能力,提高 繁殖系数,如竹类可用竹鞭扦插,大岩桐,蟆叶秋海棠可用叶插法繁殖。此外,通过利用温床、扦插床以及温室等设备,几乎终年可进行扦插、分栋、嫁接等无性繁 殖于段,延长繁殖时间,提高繁殖系数。

4.3 提高自然营养繁殖

(1)球茎分割法。对球茎花来说,提高良种繁育系数即提高球茎营养器官的繁殖能力,多数球茎花卉除可利用自然形成的子球繁殖外,都可利用分割的方法来增加繁殖的数量。如将唐菖蒲切割成几块,让每一小块上都带有一个芽眼,这样一个密菖蒲球就可以栽培成几株植物。番红花等植物可在球根的底部切下一部分扦插,让它发根长成子球。球根花卉在种植时,可采用深栽,大株行距等对策,来提高种球产量。

(2)鳞片扦插。百合、番红花等球根花卉,均可用鳞片扦插法繁殖。做法如百合开花后,从母球上剥取鳞片进行扦插,即可从基部长出新根,形成新球,用此新球可再行繁殖。

(3)擦伤法。采用擦伤法繁殖的有风信子等植物。夏天,掘取鳞茎,选用较大球,擦伤底部,从擦伤底部形成的愈伤组织上长出不定芽,形成子球,并将子球在秋天再种植培育,长成鳞茎。至于擦伤的程度,因种类、品种不同而异。

4.4 组织培养

利用园林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及种子的胚,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能快速而大量地得到新的植物体,所以组织培养也是提高良种繁育系数的重要途径。

结 语

综上所述,良种繁育是科研全生产推广中重要一环,优良品种大量繁育,迅速投入生产应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城市园林美化的良种来源。本文就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对策和方法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顾业荣.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分析[J].现代园艺.2011.(9)

[2]韦秀春.关于园林施工与养护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2.(1)

[3]林启荣.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经常忽视的问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5)

繁殖管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S8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8-0057-02

影响母羊繁殖性能的主要原因是营养水平,尤其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母羊的营养水平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母羊的繁殖性能,通过补饲可以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但是没有一个适当的补饲量,部分母羊的期也会提前,这样就会导致羊群的繁殖期延长,不利于产羔期间的管理,对调整草场也会带来很大的困难[1]。所以此次试验旨在不延长羊群的产羔期的前提下,提高母羊的繁殖率。

1 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青海省湖东种羊场。

(2)试验动物。从青海省湖东种羊场选择60头适龄怀孕茨盖母羊,进临床检查健康的为试验羊。

(3)试验分组。将试验羊按随机每组20只平均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每组20只。

(4)试验方法。补饲期:2011年1月10日至2011年5月1日。补饲量:试验1组每天补饲精料0.1 kg,试验2组每天补饲进料0.3 kg,试验3组每天补饲进料0.5 kg。2012年统计母羊的繁殖情况。

(5)数据统计与统计方法试验结果用百分数进行统计,母羊的繁殖率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犊牛各期体重显著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补饲后母羊繁殖率的统计结果

由表1可知,试验1组母羊繁殖13只,繁殖率为60%,试验2组母羊繁殖15只,繁殖率为75%,试验3组母羊繁殖17只,繁殖率为85%。3个试验组母羊之间在的繁殖率在统计学上发到极显著水平(P﹤0.01)。

1.2 补饲后母羊产羔时间统计结果

由表2可知,试验1组母羊从3月21日开始产羔至4月24日结束,繁殖持续时间为24 d。试验2组从3月18日开始产羔至4月21日结束。试验3组从3月12日开始产羔至4月22日结束。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试验1组母羊繁殖率为60%,但繁殖时间持续只有28 d,时间持续较短,试验2组繁殖率为75%,繁殖持续时间21 d,试验3组繁殖率达85%,但是繁殖持续时间达40 d。

3 讨论

(1)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牧草生长期只有120 d左右,羊的营养水平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产羔季节一般在3~4月份,此时正值牧草青黄不接之时,母羊的营养水平最低的时候,而产羔期间的草场是专用草场,草场面积有限,母羊繁殖期过长就会导致草场不够用。产羔期间牧草匮乏会严重影响母羊的营养水平,母羊产羔后还要供给羊羔营养,势必会影响母羊产羔后,合理的补饲可以有效提高母羊的繁殖率。

(2)在此次补饲试验中,膘情好的羊经常用头顶体质较弱的羊,这样怀孕母羊容易发生流产,所以补饲时场地要大,尽量分散补饲,还需有专人看护。

(3)试验1组虽然繁殖持续时间短,但是繁殖率最低,试验3组虽然繁殖率最高,但是繁殖持续时间长,这在产羔期间的管理和草场调整草场造成很大的困难,通过补饲来提高母羊的繁殖率,不但要看母羊的繁殖率,同时要考虑繁殖的持续时间,繁殖时间过长,势必会增加管理成本,同时因为在春季牧草储备量较小,繁殖母羊需要在较好的草场放牧,所以在调整草场时会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此次试验证明试验2组的补饲量最为合适。

繁殖管理论文篇(8)

1.科学饲养,精心管理

狐的饲料一定要新鲜,营养全面,易消化。在日粮中,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约占65%,主要种类有小杂鱼、海杂鱼、鱼粉、禽畜下脚料等;植物性饲料为辅,约占35%,主要种类有玉米、小麦、稻谷、黄豆、蔬菜等。同时要喂给维生素A、E、B等。在母狐产崽期间,要增加蛋类、乳类食品。炎热季节应经常向地面洒水,这样既能少起灰尘又可降低温度;在冬季,场地要用塑料步围好,以保持温度。

2.耐心护理,保证成活率

从第一天配种到52天止,在此期间给狐舍更换柔软清洁的干草和做好保温工作。谢绝一切参观,以防流产。每天喂食时,要细心观察,如果母狐叨仔狐,要及时分离或进行药物治疗。对个别无母奶的仔狐,必须及时移出窝箱,进行人工饲养或给别的母狐代养。

3.掌握,适时配种

在日粮中加喂鱼肝油,并适量喂些葱、蒜等催情饲料。从2月中旬开始定期对种狐做检查,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放对试情。对已进行的母狐,再进行复配,直到母狐拒绝为止。母狐配种的要领是注意其颜色的变化,“粉红色早,紫黑色迟,暗红色配种正适宜”。

4.按时预防接种疫苗,注意药物预防

一年进行两次疫苗接种,分别在11―12月留种时和6-7月仔兽分窝离奶3周后,用犬温热、病毒性肠炎、脑炎等疫苗进行逐个防疫接种,并用虫克星药物对狐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平时每只狐狸每周喂给土霉素1粒,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5.保持棚舍干燥、卫生

勤洗刷水盆、食盆;夏季每3天进行一次高温消毒,其他季节每5天进行一次高温消毒,及时清除笼舍的粪便和剩料;定期用百毒杀溶液喷洒全场地面及笼舍。

二、论种狐繁殖

狐狸是重要的经济毛皮兽,与水貂皮、波斯羔羊皮形成国际裘皮业的三大支柱。近年来,国内狐人工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养殖数量屡创历史新高,养殖范围已遍布我国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成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狐的养殖发展过程中,提高其繁殖力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在生产中,影响种狐繁殖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性状、自然环境及营养等多个方面。所以在生产中作为饲养者应该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优良种狐群

掌握狐狸的繁殖特点,狐狸的寿命10-14年,可繁殖年限为6-8年,人工养殖的最佳繁殖年限为2-5年,每年繁殖一次,繁殖季节在春季。采用人工控光的办法可以改变其繁殖周期和毛皮的成熟期。首先在建厂时就要全面考察,从正规的良种繁育场家引入性情温顺的良种狐。种狐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它的下一代,不仅影响到下一代毛皮的毛色、皮质而且不良种狐还会遗传给后代某些疾病。有了良种才能生产优秀的后代。在生产繁育的工作中不断淘汰那些生产性低、母性差、毛皮品质低劣的种狐及其后裔,保留生产能力优良的种狐及其后裔,经过3-5年的精选和淘汰,就会使种群质量大大提高。建立育种核心群,有计划地选配,就能更快的提高种狐群质量。种狐年龄组成对繁殖也有直接影响。当年的仔狐比例占种群30/100左右,2-4岁的种狐占70/100左右。严格淘汰5岁以上的种狐。

2.饲养环境要适应种狐的繁育特性

环境条件可以改善许多动物的繁殖过程,日光长短的改变与季节性动物的开始有关。因此适宜的关照条件、安静和良好的卫生环境,是保证种狐正常繁殖的重要因素。在建设场时,应选泽地势较高、向阳、通风条件好,半沙性土壤,易排水的地方,场区内有良好的清洁干净的水资源和电资源,便于防疫和饲料运输。

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狐排卵数量和质量

营养是影响种狐繁殖力至关重要的因素。优越的饲料条件,日粮营养全价,能使狐的繁殖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以玉米面为主加少量的动物性饲料作为种狐的饲料或用变质的动物性饲料喂种狐或饥一顿饱一顿地投放饲料,只能导致繁殖的失败。即使是优良的品种也可能导致退化。实践证明,加强饲养管理,按照不同生理时期的不同饲料标准进行科学饲养,使种狐在配种前达到正常的繁育体况。(体况一般用体重来表示:银黑狐正常体重为5-6.5kg、蓝狐5-7.5kg)。如果母狐过肥,其卵巢输卵管及子宫等部分脂肪过厚,影响卵泡发育、排卵和受精。如果气候寒冷、营养缺乏、致使母狐瘦弱,造成生殖机能紊乱。正常表现为安静,不排卵或根本不。只有在繁殖季节和配种开始前,保证母狐正常的营养,母狐有正常的生理机能,才是正常、增加排卵和保证受精的重要前提,生产就会顺利,将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

4.减少胚胎死亡和流产

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很多,除了保证正常的精卵结合外,主要因素还是饲养管理的好坏。特别是在妊娠后期,母狐饲养水平要适宜,要保证饲料新鲜,坚决不能喂给妊娠母狐发霉变质的饲料。保证清洁充足饮水,同时谢绝参观,禁止捕捉母狐。给妊娠母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是防止发生流产死胎及胚胎吸收的有效办法。

5.保持健康的狐群状况、防治疾病发生

狐狸是野生动物,在大自然中对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人工饲养的狐狸,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再加上饲料、饲养条件和饲养经验等方面的原因,都会影响和消弱其原来的适应性,很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疾病。实践证明,配种前一定要检疫和进行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疫苗的接种。发现病狐及时淘汰,并做好各种常规预防措施,保持狐群健康,减少疾病对繁殖的影响。

三、种狐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种狐恢复期历经时间较长,气温差别悬殊,管理上应根据不同时间的生理特点和气候特点,认真做好管理工作。

(1)加强卫生防疫炎热的夏秋季,各种饲料应妥善保管,严防腐败变质。饲料加工时必须清洗干净,各种用具要洗刷干净,并定期消毒,笼舍、地面要随时清扫或洗刷,不能积存粪便。

(2)保证供水天气炎热要保证饮水供给,并定期饮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溶液。

(3)防暑降温狐的耐热性较强,但在异常炎热的夏秋时也要注意防暑降温。除加强供水外还要将笼舍遮蔽阳光,防止阳光直射发生热射病。

(4)防寒保暖在寒冷的地区,进人冬季后,就应及时给予足够垫草,以防寒保暖。

繁殖管理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S663.9;Q81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119-02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橘,属杜鹃花科越桔属多年生浆果类灌木。喜土质通气、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湿润的酸性沙壤土、沙土或草炭土[1-3]。蓝莓常规繁殖的速度较慢,品种容易退化,利用组培快繁技术,既可加快繁殖速度,又能保持品种种性[4-6],因此本试验对南高丛蓝莓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南高丛蓝莓品种。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灭菌剂对灭菌效果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0.1%升汞浸泡5 min(A1)、10 min(A2)、15 min(A3);5%次氯酸钠浸泡10 min(A4)、20 min(A5)、30 min(A6)。试验以当年生的南高丛蓝莓绿枝枝条作为外植体,流水冲洗2 h后备用。每个处理在升汞浸泡前用75%酒精浸泡30 s,升汞浸泡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

1.2.2 培养条件。以WP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蔗糖20 g/L,琼脂粉6.0 g/L,pH值5.2~5.4,培养基在121 ℃、131 kPa的条件下灭菌20 min。培养室温度25 ℃,光照强度2 000~3 000 lx,光周期为16 h光照/8 h黑暗。

1.2.3 不同激素及浓度对蓝莓芽诱导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6-BA 2 mg/L+NAA 0.2 mg/L(B1);ZT 1 mg/L(B2)、2 mg/L(B3)、3 mg/L(B4);6-BA 1 mg/L(B5)、2 mg/L(B6)、3 mg/L(B7)。按照各试验设计处理蓝莓茎段,培养45 d后观察正常芽增殖倍数和萌芽外植体数。

1.2.4 不同IBA浓度对试管苗生根诱导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IBA 0.1 mg/L(C1)、0.3 mg/L(C2)、0.5 mg/L(C3)。在1/2 WPM培养基上添加试验设计的不同浓度的IBA,接入试管苗嫩茎的新梢和中段,先遮光培养7 d,后转入光培养28 d后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1.2.5 不同基质处理对试管苗驯化的影响试验。试管苗的驯化选择3种基质:进口泥炭(D1)、泥炭∶黄泥=3∶2(D2)、苔藓(D3),观察试管苗驯化苗生长情况。

1.2.6 组培苗试管外生根试验。由于蓝莓组培试管苗培养时生根慢且生根率低,可采用试管外组培苗生根的方法节约生产成本,以拓展蓝莓试管苗生根途径。在瓶外生根前将继代45 d左右的组培苗移到与驯化相似环境中炼苗7 d左右。扦插前洗净组培苗根部附着的培养基,将组培苗剪成1.5~2.0 cm的茎段,在绿维康系列强力生根A号稀释液中浸5 s后捞出,扦插于苔藓基质苗床上,并立即扣拱棚保湿,20 d后逐渐揭膜通风,40 d后统计生根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灭菌剂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处理A1、处理A4、处理A5灭菌不充分,污染数超过85%;处理A3、处理A6灭菌过度,尽管污染数少,但已经影响到苗的正常生长;处理A2污染率为20.0%,同时萌发的正常芽率也达67.5%,为适宜的灭菌方法。

2.2 不同激素及浓度对蓝莓芽诱导的影响

由表2、图1可知,处理B2效果较好,培养10 d后在外植体基部产生黄绿色愈伤组织,在节处有丛芽生长,培养30 d后,增殖芽数可达5.86倍,且主枝芽多,丛芽粗壮,利于作为生根苗培养;而处理B3尽管增殖芽倍数高,但侧枝芽偏细,以侧枝芽增殖为主,且基部愈伤块大,为褐色;若以处理B2与处理B3交替使用较为理想,既保证增殖苗的质量,又可达到较大的增殖效果;处理B4产生透明状愈伤组织,易形成玻璃苗;处理B5、处理B6、处理B7培养45 d后观察,外植体生长处于停滞状,既不萌芽生长,也未褐化死亡。

2.3 不同IBA浓度对试管苗生根诱导的影响

由表3可知,IBA可有效地促进蓝莓试管苗的生根,其中处理C2有效生根率最佳,新梢生根率可达59%,合计生根率达55.38%,且上部叶片绿色,植株生长健壮,根粗壮而长;随着激素浓度的升高,试管苗基部愈伤组织团越明显,有效生根率下降,根组织疏松。

2.4 不同基质处理对试管苗驯化的影响

由表4、图2可知,处理D1 pH值6.5,驯化苗成活率仅为31.9%;处理D2 pH值5.1,驯化苗成活率达69.3%;处理D3 pH值5.1,驯化苗成活率高达85.2%。驯化60 d后观察,处理D1根系生长差,叶片发黄,苗停止生长;处理D2根系生长中等,驯化苗生长缓慢,生长势不强;处理D3根系粗壮,根群已形成,植株长势良好,苗生长势强,有新生枝叶生成,苗高8~10 cm。

2.5 蓝莓组培苗试管外生根结果

蓝莓组培苗试管外生根试验中,40 d后统计生根成活率为75.3%。瓶外生根1株组培苗可以切成2~3段,扩大了繁殖基数,结合生根成活率,瓶外生根的繁殖速率是瓶内生根的1.7~2.6倍,增加了繁殖系数,加大了繁殖速率。试管外生根情况见图3。

3 结论与讨论

以蓝莓绿枝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消毒与诱导可获得无菌苗,组培苗的继代培养以附加ZT 1 mg/L与ZT 2 mg/L的WPM培养基交替使用为宜,增殖率可达10~15倍,同时也避免长期高浓度激素的累积而产生玻璃苗。试验结果表明,蓝莓试管苗瓶外生根的繁殖速率是瓶内生根的1.7~2.6倍,通过WPM培养基附加适量玉米素获取高增殖倍率的组培苗,结合试管苗瓶外生根,减少组培苗瓶内生根过程,组成了南高丛蓝莓品种高效离体繁殖体系,利于优质蓝莓种苗的工厂化生产。蓝莓是比较难生根的植物,笔者在试验中发现组培苗瓶内生根嫩梢的生根率明显大于中段或基部茎段,即木质化程度越高,组培苗瓶内生根率越低。蓝莓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是4.5~5.5,从试验结果看,pH值是试管苗驯化成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正常生长的组培驯化苗关键在于基质的透气性与保水性,苔藓是有机基质,具有保湿、透气、pH值适宜、使用方便等优点,其自身具有活性因子,利于诱发根系,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根群,并促进其生长。但苔藓也存在含水量大、固定植株力弱、水分易蒸发等缺点,在定植及水分管理上应倍加注意[7]。应保持基质的湿润,合理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调控,苔藓中生长的根系活力强,形成根系群快,能得到优质种苗[8]。优质蓝莓种苗的标准是:植株长势良好,有新生枝叶生成,高5~8 cm,根群发育好,根长2~3 cm,无病虫害。

4 参考文献

[1] 孙阳,魏海蓉,程淑云,等.蓝莓组培苗玻璃化及恢复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3):61-63.

[2] 吴文勇.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8(2):50-51.

[3] 张慧琴,谢鸣,梁英龙,等.我国蓝莓研发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潜在优势[J].浙江农业科学,2009(3):444-447.

[4] 聂飞,韦吉梅,方品武.蓝莓引种试验及筛选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4):16-18.

[5] 范梦婕,文光琴,聂飞,等.蓝莓组培苗配套移栽培育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29.

繁殖管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39-03

家畜繁殖是家畜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家畜繁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家畜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随着现代畜牧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不断变化,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家畜繁殖课程建设方面普遍还不够深入,仍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课程模式始终未能真正打破学科体系的藩篱,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职业性、实践性不强,严重影响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研究表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有2个,即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课程内容的序化[1]。近年,课题组对家畜繁殖课程教学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结合学情分析,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并在教学中进行实际应用完善,努力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完美有效对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就业岗位需求分析

1.1 调研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特色就是要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满足学生就业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把企业和学生作为课程开设的服务主体,体现企业、学生和学校各个主体之间的互识和共识,让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必需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为精准把握畜牧产业对畜禽繁殖员知识与技能的需求,课题组通过网络、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分别对家畜改良站、种猪场、肉牛场、奶牛场及种鸡场的家畜繁殖员岗位及兄弟院校家畜繁殖技术教学团队进行了调查分析,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跟踪、调研家畜繁殖技术在当前畜牧生产应用中的发展变化,分析、掌握了职业岗位的变化和需求,为课题组对家畜繁殖技术课程内容的重构提供了参考依据,指明了方向。

1.2 调研分析

1.2.1 岗位类型。表1表明近年毕业生绝大多数从事猪的繁育工作,其次是牛的繁育,从事鸡、羊繁育工作的较少。这一方面是由陕西省,特别是汉中市畜牧业生产结构决定的,另一方面同各种畜禽的繁殖生理特性相关,特别是种鸡生产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种鸡场供应雏鸡的地理区域范围明显扩大,中小规模种鸡场数量明显减少。

1.2.2 工作任务。表2表明从事猪、牛、鸡繁育工作的人员认为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均是配种,2种配种方式中牛和鸡的繁育全部采用人工授精。猪的繁育过程中,部分技术人员受以前传统或不规范的人工授精技术的影响,对现代人工授精技术认识不足,使得当前人工授精与人工辅助配种2种配种方式并存。调研结果表明:在养殖场内(除集中供精站)人工辅助配种应用多于人工授精。其次是不育症的防治及接产、助产技术。调查发现,各企业均未利用生殖激素进行诱导、同期、超数排卵、胚胎移植,并且也无进行控制及胚胎工程技术的需求。对于猪和牛在不育症防治、接产及助产3项工作任务中各有所侧重。这与猪、牛发生不育症、难产的概率不同及仔畜耐受不良环境水平不同有关。

1.2.3 关键技能。表3表明从事猪和牛的人工授精的人员认为最重要的关键技能是鉴定和输精,而种鸡人工授精中最重要的关键技能是采精和输精。近年,随着良种公猪集中供精站建设、成熟的牛冷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大多数养殖企业在人工授精中无需掌握采精和稀释、分装、保存等技术。种畜的饲养管理随着近年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不断发展,科学饲养水平明显提高,已不再是制约人工授精技术的瓶颈。

2 课程内容选取

当前,家畜繁殖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及繁殖管理3个部分。生殖生理部分重点阐述和探讨生殖生理现象的机理、调节方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开展繁殖技术和繁殖管理创新的基础;繁殖技术为生殖生理研究成果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繁殖管理是在了解和掌握动物繁殖生理以及繁殖技术的基础上,从群体角度研究动物繁殖效率的理论与技术措施[2]。从课程内容结构上来看,主要解决典型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然而,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属于形象思维智能类型,具有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知识的优势,但逻辑数理方面及言语语言方面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思维的能力较差,很难将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及繁殖管理3个部分的知识内化后融会贯通再转化成为工作过程中各岗位所需的技能。对此,应对家畜繁殖课程内容按照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物进行重构与序化,使之适合形象思维智力类型的培养模式。加强获取自我构建的隐性知识,即过程性知识,并主要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主要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知识[3],才能有利于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1 课程内容的取舍

课题组组织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认真分析并确定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与方法。确立了“理论适度、突出应用”“以常规技术为基础、以关键技术为核心、以实用技术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拓展”的课程内容选取原则。即以“猪、牛、鸡的人工授精技术”为主线,以必要的畜禽生殖器官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殖激素特性与应用知识为支撑,以控制及胚胎工程技术为拓展,具体选取内容见表4。具体的“理论适度,突出应用”体现在将公牛、公羊、公猪的生殖器官结构及生理功能列为了解内容。在企业生产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公畜繁殖性能效应影响较大,一旦公畜繁殖性能障碍或下降就会被淘汰;另一方面,采精虽同公畜生殖器官结构功能紧密相关,但调研结果表明采精对于牛、羊、猪来说并非为重要的关键技术。“突出应用”还表现在,内容选取中项目三的任务⑦为母猪分娩与接产,而项目四的任务⑦为母牛分娩、接产与助产。其原因:经分析认为牛发生不育症的比率,特别是奶牛相对较高,并且牛性成熟期长、繁殖率较低,发生不育症后大多需要治疗;而猪则相反,发生不育症后一般可淘汰。牛同猪相比发生难产的几率要高的多,而仔猪同犊牛相比耐受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再者经常发生难产的猪也可考虑淘汰。因此,猪的繁育过程中接产较助产更为重要,牛的繁育过程中助产较接产重要。以“常规技术为基础”即以人工授精为主,以“关键技术为核心”即在人工授精技术环节中,牛和猪以鉴定和输精为核心,鸡以采精和输精为核心。以“实用技术为导向”即根据调研结果以猪的人工授精为重中之重,直接删减马、驴繁殖相关知识与技能。以“控制及胚胎工程技术”为拓展,即指诱导、同期、超数排卵、胚胎移植及胚胎分割、体外受精、显微注射、性别控制、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等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延伸学习的内容。

2.2 课程内容的优化

由表4可见,内容选取后的项目一、项目二同原课程内容中第一章、第二章以及项目五与第七章内容变化不大,但实质上有不同的侧重,只不过是在表4中无法明显地表现而已。在教学过程中,在选取内容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原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优化后选取的内容更注重应用性。具体表现:在生殖器官部分,对公猪、公牛的生殖器官只做简要介绍,对母猪、母牛、母鸡和公鸡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要通过标本识别、小组学习、讨论、教师评价、解析等方式重点学习,结合岗位需求突出应用型;在生殖激素部分原课程内容侧重阐述激素的来源、特性、作用机理,选取后的课程内容侧重于介绍在生产应用中的激素商品制剂生理功能及应用要点;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部分选取后的课程内容将种公鸡的调教单独作为任务②,去掉了原课程内容的稀释、保存。在调研和岗位需求分析中,发现生产实践中种公鸡的调教对提高种公鸡利用率、种母鸡受精率十分重要,而无需进行稀释、保存,一方面种鸡很容易充足保障,另一方面不仅影响种鸡活率还费时费力。

3 课程内容的序化

课程内容选取的问题解决之后,序化课程内容就显得更为关键[4]。课程内容序化的最重要的目标指向,在于如何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容易接受这一序列。因此,课程序化的教育学思考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过程,应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行动实现融合,即参照工作过程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这符合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1]。序化课程内容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学科型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排序,是针对岗位需求分析而提出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进行序化。当然,研究表明自然形成的行动顺序与自然形成的认知心理顺序是一致的[1]。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逻辑关系,对所需知识技能素养的要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表5)。实质上是将学科结构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工作过程的结构之中[5-8]。

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畜牧养殖企业必须实现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适度规模化生产,任何一个养殖场内不可能多种畜禽混养,并且各种动物之间具有不同的生殖生理特性。对此,猪、牛、鸡繁育员职业岗位在工作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相互交叉、互相协作的现象,即各种动物之间的繁育过程是并列独立的,每种动物的繁育过程中的各项任务是串行排列的。因此,课程内容序化过程中将原课程内容的第三章至第六章的动物、人工授精、受精、妊娠及妊娠诊断、分娩与助产部分内容进行了学科体系的解构,重构为项目三、项目四,即猪的人工受精技术与妊娠及分娩和牛的人工受精技术与妊娠及分娩2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各个任务参照工作过程进行序化。原课程内容的第八章控制与第九章胚胎工程包括的各项繁殖技术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各项技术之间存在一种串行排列的关系。诱导是实现同期的基础,同期是实现胚胎移植的基础,超数排卵、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是获得大量胚胎实现胚胎移植的基础,性别控制,特别是胚胎水平的性别控制也需要诱导、超数排卵、同期及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等技术配套支撑。性控胚胎实现性控胎儿需要进行胚胎移植。即诱导、超数排卵、同期及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等技术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是实现性别控制与胚胎移植的前提或配套支撑技术。各项技术存在依次递进的关系,呈现出串行排列的形式。对此,将这些技术整合重构为基于性别控制与胚胎移植过程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利于学生对各项技术的认知。

4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的重构,创建了一种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实现职业技能的提高和相关知识的构建,可以有效地使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践、服务生产过程、突出应用。有利于加强技能与知识的融合与衔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职业能力培养水平,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5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14-17.

[2] 田秀娥,胡建宏,李青旺,等.动物繁殖学教学体系改革探讨[J].家畜生态学报,2011,32(2):110-112.

[3] 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2-44.

[4] 钟元春,肖调义,史长征.中职养殖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优劣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2(2):100-102.

[5] 潘久武.在开发学生潜能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发展研究,2004(12):113-114.

繁殖管理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72-02

自组织是系统自发地形成、维持、增大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差异,自发地从无序中产生有序,维持有序,增加有序,以实现自我的有机化和组织化,从而自行产生的组织性和相干性,这种系统称为自组织(self-organi zation)。

根据哈肯(哈肯,1986)的协同学基本思想:自组织是系统通过非平衡相变,由旧的无序状态“自发”产生新的有序状态。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旧的稳定状态失稳,系统达到一种临界不稳定的状态。由于系统成员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这种不稳定性涉及到系统的所有成员,所以这是一种合作现象。这时涨落(即个别成员偏离旧状态的行为)将导致系统的对称性破缺,从而产生新的稳定状态。新的有序状态可用序参量来描述,序参量描述了对称性破缺的强弱是由支配原理来确定的。系统中的成员按不同的模式或集体运动,当系统处于不稳定的临界状态时,稳定的模式增长率低,衰减快即弛豫变化快(当使系统偏离原状态的扰动撤消后,系统返回原状态快),而不稳定的模式增长率高,衰减慢即驰豫变化慢。根据支配原理,这时不稳定的模式要支配稳定模式,描述稳定模式的快驰豫变量可被绝热消去,而描述不稳定模式的慢驰豫变量就是序参量。

新的有序结构形成后,如果外界环境继续单调改变,那么控制变量每达到一个新的阈值,系统原有的有序状态就会失稳,从而形成更复杂的有序结构,最后进入一个表现完全无序的状态,称之谓“混沌”。系统通过自组织方式,经历一系列不稳定性,形成越来越复杂结构的演化过程,称之谓不稳定性序列。

植被自组织恢复(vegetation self-organiation restoration)是受到随机涨落(扰动)时,植物能主动寻找适宜的生境,通过繁殖体扩展行为,充分利用和占据生态位资源,形成不同的荒漠植物群落,表现为动态的荒漠稳定植被景观的过程。

相对于植被的自组织恢复行为,人类干预下的植被恢复是生态过程中的能量补给,形成的人工植被其自组织性差,需要不断地进行生态能量补给,以维系其平衡性。

阿拉善荒漠植被响应于极端荒漠环境胁迫,在繁殖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产生繁殖体的行为过程,即繁殖节律和繁殖投资的分配方面,其次表现为繁殖体的遗传表现过程方面,即由繁殖体转化为幼苗的过程。

1 有性繁殖与气候响应的自组织性

响应于这种恒定的气候条件,荒漠灌木表现为稳定的繁殖节律。同时由于环境的胁迫,荒漠灌木繁殖投资表现为适应的趋同性,通过大量结实乃至一年中多次结实,产生较多的繁殖体,并通过克隆繁殖弥补有性繁殖受阻的不足。

荒漠植被自组织恢复的动力机制是协同进化的响应性,繁殖体产生过程中表现的生物――气候协同性、繁殖投资的协同性及繁殖体遗传过程中表现的与气候、水分、种间、资源谱及干扰的协同性,主要表现为生物气候响应的行为性、种子水分利用效率下的植物更新行为性、植物种间关系选择的行为性及生态位资源利用分异的行为性。

胡杨在杨柳科中是唯一在6月份开花,7~8月份结实的植物,这种繁殖节律与其生存的水热气候节律是一致的。胡杨是河岸植物水分对其种子的萌发不形成限制因子,因此胡杨种子在温度适宜下都能萌发,但萌发后能否成活成为胡杨繁殖行为的关键。7~8月份胡杨种子成熟,此时气候中温度达到最高水分条件也达到最适宜,黑河来水增大,形成较大的洪水,洪水过后在地表形成一层淤泥覆盖层,一方面有利用阻滞胡杨种子扩散到水分条件较好的生境,另一方面由于淤泥的覆盖使地温相对稳定,保证了幼苗不被日光灼伤。

高温能够促进胡杨果实的开裂使种子成功从果实中飘落,但在地表干旱的情况下高温会使胡杨种子由于缺水而死亡。胡杨种子飘落时正是当地气温最高的时期,日最高气温可达41℃,林地内地表温度可达68℃,在全光照条件下,胡杨种子经3~5天后将完全丧失萌发能力。如果种子能够落在潮湿、低盐的土壤上便能顺利萌发,但在萌发以后微生境突然由湿润变为干旱,在强光的照射下,地面的高温很容易使幼苗产生机械损伤甚至死亡。在种子萌发48h后将幼苗置于全光下,8h后幼苗全部死亡。

正是胡杨生物繁殖行为的节律性与生境中气候节律性的协同性,使胡杨在进化中的繁殖行为表现比杨柳科其它植物对气候节律更精确,从而保证了胡杨在荒漠绿洲的出现。

胡杨不仅具有有性繁殖同时还具有由根蘖形成大量的克隆幼苗,保证了胡杨在非生物气候响应节律下的遗传。

根据繁殖对策的观点由无性繁殖而来的胡杨种群,由于其个体来源于一个母系基因,因而在响应变化了的环境中缺乏主动性,而由有性繁殖而来的个体由于具有遗传的多样性, 可主动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使种群进化。

绵刺具二次开花的生物学特性;同时绵刺种子具有宿存的花萼作为种子的扩散器,这种扩散器具有使种子长距离传播;同时具有避免种子对水分的敏感性,而保证种子在适度的降水条件下萌发。这种绵刺对生境和降水的选择性是绵刺得以自组织恢复的前提,如果没有干扰,绵刺可以在不同的年份进行种子更新形成绵刺群落。目前由于在绵刺群落的严重放牧,绵刺实生苗在近10年左右没有被发现。所以要实现荒漠灌木的自组织恢复,必须保证绵刺种子更新时进行休牧,雨季是绵刺种群更新的关键时期,特别应在这一时期加大对放牧的管理。

阿拉善荒漠灌木繁殖表现的行为性,使其在种群、群落和植被更新过程中具有自组织性,这种自组织性有有性繁殖的生境选择和气候选择,同时也有由极度环境胁迫压力下的克隆生长扩大种群。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可塑性使阿拉善荒漠灌木在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具有了主动性减轻了胁迫压力,自我消除无序的干扰状态,趋向有序的种群、群落和植被,实现自组织恢复过程。

2 有性繁殖种子扩散的自组织性

响应于风力的传播动力,阿拉善荒漠植被植物种子进化出适应长距离传播的附属结构―扩散器。

扩散器的功能不仅具有将遗传体扩散到远离母株的地方,避免与母株造成资源的竟争,从而拓展新的生境实现种群扩大的目的,同时扩散器对种子萌发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减少投资浪费形成种子库,在水分条件满足的条件下保证遗传体的延续。

在种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实现中,具备扩散器的种子要比无扩散器的种子需水量增加4~5倍,水分吸收速度增加2~3倍,而具备扩散器的种子水分利用效率与无扩散器的种子水分利用效率近似相等。

扩散器对水分利用效率和吸水量的作用改变了种子对水分的响应。这种改变一方面保证了种子不对水分进行响应,从而抓住有效降水避免出现“闪苗”,也保证了种子对在某一季节的降水发生响应,保证了在越冬时幼苗完成木质化;另一方面不同荒漠灌木种子对水分的敏感性(水分利用效率),也使阿拉善荒漠灌木在不同的降水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种群更新,那些对水分较为敏感的植物,能迅速抓住短暂的水分条件进行种子萌发,这类植物表现出相当于r-对策的繁殖特性,如绵刺、四合木、驼绒藜等植物。与此相反那些对水分响应较为迟钝的植物,只有降水能满足扩散器与种皮的需水量时才能发芽,从而对水分无论在量上还是季节上都有要求表现出相当于K-对策的繁殖特性,这类植物有沙冬青、沙拐枣、长叶红沙等。

正是由于扩散器及种子对水分的响应不同,使阿拉善荒漠灌木无论在充沛的降水条件下还是在降水不定而短暂的情况下,都能保证阿拉善荒漠灌木的更新。扩散器和种子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使阿拉善荒漠灌木对水分条件的选择具有了主动性,自行调节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从而保证了荒漠地表植被的稳定,也使阿拉善荒漠在不同降水年份表现不同的荒漠植被景观。

与上述荒漠灌木不同,蒙古扁桃和白刺形成核果和浆果状核果,其种子传播的动力是动物或水流,因而其响应于这种传播方式形成坚硬的果实,果实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但种子萌发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因上述两种植物只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河床或滩地出现,形成了阿拉善荒漠中的隐域性植被。

3 种子定居的自组织性(他感、水分利用效率与种子活力

绵刺和四合木不同器官的浸出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实验表明(高润宏,2003;杨持,2000),浸出液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态建成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较强的他感排斥作用。

在绵刺群落中随绵刺无性系增强,种群内自疏作用加强对其它物种及同种物种个体抑制作用也加强,生物多样性下降,但下降并不随群落环境改变而改变只与绵刺无性系有关,这种抑制作用是群落内物种间对资源直接争夺的结果,还是其它种间间接作用的结果非常值得研究。

水分和养分两个关键因子并不是绵刺群落中生物多样性的制约因子,那么导致绵刺群落其它物种种类、个体数量减少的原因应是绵刺强烈的他感作用。植物的他感作用(Allelopathy)对种子发芽及幼苗建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马越强,1998)。绵刺和四合木对实生苗和其它物种的抑制作用可认为绵刺和四合木无性系灌丛中存在着自毒和他毒作用,对绵刺种子更新有自毒作用,对其它植物的种子更新有他毒作用。因此绵刺和四合木植株内种子库虽丰富,但实生苗在绵刺灌丛中都不出现。

4 无性繁殖

阿拉善荒漠灌木响应于极端自然环境胁迫和人为干扰,在繁殖投资和繁殖分配方面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保证了荒漠植被在胁迫和干扰下的自我修复和种群的保存能力,使整个荒漠植被具备了自组织恢复的可能。

阿拉善荒漠灌木都具有有性繁殖的能力,都具有大量结实的特点,并且一些植物如绵刺、刺旋花等都有一年多次结实的特点,形成大量的种子库具有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实现种子更新的潜在能力。虽然四合木结实率较低,但其仍通过高的有性繁殖投资和分配,大量开花和结实,保证种群的有性繁殖增加种群的变异性,适应变化的环境。

同时具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物种能较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Cook,1986)。阿拉善荒漠灌木大多同时具有两种繁殖方式,实现不同环境胁迫和人为干扰下的种群修复和更新。同时具备两种繁殖方式的荒漠灌木,其自组织恢复的能力也越强。

在自然环境极度胁迫下,如极度干旱,阿拉善荒漠灌木不能完成有性繁殖,但通过克隆特性(根蘖、根劈、压条),在条件改善的情况下促进有性繁殖。因此同时具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荒漠灌木,其自组织能力更强。

绵刺一方面通过大量结实增加基因的变异,主动适应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又通过根劈形成密集型克隆构型和压条形成游击型克隆构型。这两种克隆繁殖扩大了异质资源的利用能力,降低了死亡风险,所以其自组织能力是所有阿拉善荒漠灌木中最强的。

膜果麻黄、四合木、短脚锦鸡儿、藏锦鸡儿、白刺等具有压条或横走根形成的游击型克隆构型,在利用异质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也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

长叶红砂、红沙、半日花、沙木蓼、中亚紫宛木、本本猪毛菜、珍珠等具有根劈形成的密集型克隆构型,在利用异质资源方面较游击型克隆构型差,因而其自组织恢复性也较差。

相对于其它荒漠珍稀濒危灌木,沙冬青和蒙古扁桃只有种子更新,其自组织恢复能力较差,实现种子更新的自组织保证是种子活力的延长,其种子活力在自然条件下可保存3~5年,而绵刺和四合木只有1~2年。

不同的繁殖投资和繁殖分配,使阿拉善荒漠灌木在恢复方面表现为不同的自组织性,最强的一类为具有种子繁殖、密集型克隆和游击型克隆下的自组织恢复,次强的为具有种子繁殖和游击型克隆的自组织恢复,再次为具有种子繁殖和密集型克隆的自组织恢复,自组织恢复能力较弱的为只有种子更新的荒漠灌木类群。

胡杨与绵刺的自组织更新表明:由于胡杨种子繁殖的特殊性,一方面要求河湾作为繁殖生境,另一方面由于其繁殖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所以对胡杨的保护应做到保护河漫生境的同时,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不仅要考虑分水量的问题,从保护胡杨的角度出发更应考勤给水时间的安排,使胡杨在繁殖季节能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胡杨有性繁殖。

要实现绵刺的自组织恢复,必须保证绵刺种子更新时进行休牧,雨季是绵刺种群更新的关键时期,特别应在这一时期加大对放牧的管理。

所以在管理阿拉善荒漠植被中人的干扰应以创造荒漠植被植物种群更新的自组织性条件的前提下,如符合其生物繁殖节律和自我更新方面,促进植被的恢复与更新。

上面在阿拉善荒漠植被繁殖方面的一些自我更新方面的探索,那么在繁殖投资、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结构进行方法与定量的研究,进一步建立自组织恢复与更新的模型。

参考文献

[1] Cook R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clonal plant population.In:Jackson JBC,buss LW,cook RE. eds. Population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clonal organism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259~296.

[2] 高润宏.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植物资源评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98-201.

[3] 高润宏.额济纳绿洲胡杨林更新及群落生物多样性动态,生态学报,2005,25(5):1019-1025.

[4] 高润宏.阿拉善荒漠几种典型灌木种子水分响应与繁殖对策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7):215-220.

[5] 高润宏.绵刺繁殖对策与种群更新的生境选择.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9.

[6] H・哈肯协同学.原子能出版社,1986

[7] 庞立东,高润宏等.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果实类型多样性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27(1):69~73.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