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留白艺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2:55

留白艺术论文

留白艺术论文篇(1)

二、问题设计“留白”,激发学生探索意识

政治课堂教学中必然涉及师生互动环节,教师需要针对学习内容设计一些思考问题,以便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在问题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留白”的运用。这里的“留白”主要是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完成思维开发。在运用“留白艺术”时,教师不仅要对问题设计进行精心考量,还要注意抓住投放时机。如果学生认知不到火候,或者缺少足够的合作探讨,学生思维还没有完全进入轨道,教师急于要结果,这样的“留白”就真的留出“真空”了。学生回答问题七零八落,找不到点摸不着边,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在学习《我们的中华文化》时,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特别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考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请你用一个例子加以论证。中华文化有民族性,你能够找到相关依据吗?多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什么关系?我让学生分组谈论这几个问题,并要求形成答题提纲。学生谈论比较热烈,看来学生对这些问题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果,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问题解答,而且答案比较全面。

三、教师评价“留白”,鼓励学生不懈追求

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表现给予适当评价,这是最常见的教学现象。在实际操作评价时,教师采用不同评价方式取得的效果存在差异。好的评价运用可以激发学生斗志和信心;相反,坏的评价会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破坏课堂教学气氛,学生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会伤到自尊心,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为不利。所谓好的评价方式,也就是要具有“留白艺术”特征,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认可。即使学生回答完全不正确,教师也要“嘴下留情”,给予学生的努力以正面评价,尊重学生的劳动。这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高中生很爱面子,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评价的尺度。对那些不靠谱的答案,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很用心,一定可以给其他同学带来一些有益启示。”或者是:“你有独到见解,不错,还需要加以完善。”学生获得这样的评价,自然比较舒服,相比教师粗暴批评否定当然要好很多。这就是给学生“留足面子”,也就是“留白艺术”的实际应用。对于班级里的优等生的优秀表现,教师在评价时也要注意“留白”,对独到见解给予肯定,但不过分吹捧,让学生保持清醒头脑。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抓住称赞时机,向学生传递友善和关爱,教学效果自然会大幅提升。

留白艺术论文篇(2)

国画艺术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积累与精髓,国画艺术中的“留白”部分,能够呼应画面中的实体,达到虚实结合的效应,相对于画面中实体的赏析来说,对于“留白”部分的欣赏更能够揣摩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心境与向往。可以说,“留白”是国画艺术中的传奇所在,它的布局需要建立在对整个画面的全局掌握,从而才能够与笔墨色彩才良好的艺术衬托,形成虚实相生的关系,造就了国画所独特的虚静结合的艺术境界。“留白”的布局能够为画面渲染出独特的空间感,为欣赏者打开想象的空间。鉴于“留白”在中国画艺术绘画与鉴赏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会从“留白”这一艺术手段在国画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在进一步挖掘出其所蕴藏的美学价值与哲学价值,以更深入的探究这一艺术手法。

一、国画中“留白”艺术的气韵美

中国画家对于“留白”的布局特别讲究原则,无论是留白布局的位置、大小还是形状都会经过一段深思熟虑,以更加明确的表达画幅中的意境感。留白艺术运用的本身在于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与鉴赏价值,正是因为绘画者在作画阶段,追求画幅中所蕴含的精、气、神的显露,因而,在一幅画中,留白的运用尤为重要。我们在欣赏大多数国画时,也会被画幅实物与留白中所搭配的错落有致、聚散呼应的旋律美所吸引。从国画气韵表达上来说,相对于物象来说,留白所烘托出的气韵更为难得,其能够展现出具有魅力的空境之感。以对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鉴赏为例,由于画面中囊括了江南美景与北国风光,为了能够展现出春夏秋冬四季的气韵,在该幅画中,必须良好的使用留白的衬托,才能够更好的表现出祖国江山的辽阔壮美。总的来说,绘画者的留白运用也能够体现画面的生机感与独特的艺术意蕴,在画面中笔墨色彩所勾勒出的物象,与空白部分相呼应,能够产生强烈的气势与节奏感。

二、“留白”艺术能够点透艺术主题,彰显国画中的韵律美

国画中的“留白”决定了画幅艺术韵律的表达。国画中精心设置的“留白”布局,与画面中笔墨色彩的规律变化,能够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画面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境界,凸显了点化艺术主题之功。留白所展现的空,能够刻意的突出画中的实,这种虚实相衬与黑白相间的艺术表达方式,也能够给予欣赏者起伏多变的视觉效果,进而能够体验到画幅所带来的艺术韵律。在国画的留白布局中,若想表达好虚象和实象的层次关系,点出画面的艺术主题,就需要遵循黑白相称、虚实共存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黑与白的自然过渡,会让整幅画面层次分明,气势变化莫测,韵律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画家通过笔与墨的结合应用,产生黑白合理分配、干湿交替变化。这种墨色的晕染变化,恰恰体现了十足的韵律之美。

三、“留白”艺术中意境之美的表达

留白艺术在国画中的布局,产生较为强烈的空灵之感,这种空灵之感极具神秘色彩,能够开拓人们的想象空间,进而有助于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达。从绘画者的角度来说,营造虚实相衬的画面布局,不仅仅为了凸显艺术美,更是因为以实景的展现似乎无法尽情的表达心中所深藏的情感,以空的方式来表达,则会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气氛,这种情感表现手法要比实景所突出的情感意境更为高明。同样,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说,从实景绘画中,我们能够鉴赏到绘画者的艺术表达方式与画功,也能够从实景绘画中欣赏到一种艺术美,但实景旁的留白,则会拉入欣赏者思维,让欣赏者深层次的理解画幅所表达的意义,进而理解绘画者的艺术意图,与绘画者能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产生共鸣,深刻的体验国画中的意境美。总之,画面所表现出的虚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实境衬托的效果,因此,画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巧妙运用“留白”技术,确保“虚实”画面相得益彰,就能够勾勒出深厚的意境,让欣赏者深深体会到作品的用意与魅力。

四、留白艺术中所蕴藏的哲学思想

(一)留白艺术中所展现的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比较深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无论是对于现代教育还是古代教育,儒家思想的渗透与熏陶,都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儒家学说的研究重点在于修炼人的精神世界,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素质,强调人的品德与拼熊。在国画艺术表现领域,儒家思想是艺术创作的主题的核心,在古代水墨画中“留白”技艺的运用,能够将国画中所体现的虚实关系,蕴藏了儒家思想表达,国画中“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所展现的画面效果,与儒家思想中的空灵、干净相吻合。

(二)留白艺术中所蕴藏的道家文化

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与道家思想有紧密的联系。道家学说诉求万物相合,宇宙是浑然一体的,“空白”存留于天地之间,是万事万物的起源所在。《老子》中也曾提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里的“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无中生有”、“有中亦无”的境界,有与无处于相依相生的状态,万事万物的循环更替,都是“有”与“无”往复运动所致。正是因为,有与无在道法中存在这种相呼应的辩证关系,因此这也决定了国画艺术中留白艺术的发展,二留白的运用也将国画艺术境界推至巅峰。中国国画中的留白艺术,不仅蕴藏了哲学思想中的自然、洒脱、追求永恒的精神文化,也塑造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画面中不着一笔一墨便可创造出万千气象的“留白”艺术,因其“道”的虚与实,有与无,带给人无穷的联想与无尽的回味。

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国画中的“留白”衍生出了画幅中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国画中,恰当的插入留白,能够起到烘托、客户主题的妙用,从构图的角度上来说,|“留白”的存在,也能够展现国画独特的形式美,强化了国画作品的整体效果与艺术感染力。“留白”可以说是中国画的技术应用、独特风格及艺术审美的彰显与体现。在中国浩翰的艺术史中,“留白”体现了中国绘画极其独特且充满智慧的创造形式

参考文献:

[1]欧阳娉婷.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探析[J].大众文艺,2016, (07):151-152.

[2]范付申.小议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 2016,(02):15.

留白艺术论文篇(3)

自古至今,文学艺术对于空白的运用不曾中断,利用“空白”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为作品营造一种回味无穷的韵味。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侧重于将“空白”的概念转化成为空白形式,在绘画艺术中常表现为“留白”,从而通过“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将深厚的艺术意蕴传达出来。从接受美学开始,西方文艺将“空白”投入到理论构建中,“空白”文本将作品与读者串联在一起,不仅赋予了文本多种不确定性,还有助于引发读者的多向思考,从而创造出一种空白之美。空白在本质上不是真的空与白,而是要求艺术家充分调动生活累积与艺术激情,将“空白”巧妙地运用于艺术时空里,增添作品的可读性,引发读者的审美感受。

一、什么是“空白”

1.中国古代文论对于“空白”的阐释

《现代汉语词典》中“空白”的释义是:“(版面、书页、画幅等上面)空着,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在中国古代文论里,对于空白的理解往往凝聚在“无”的概念上。追本溯源,在先秦时期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便开始了对于空白范畴的相关阐释。

战国时期,哲学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尤以儒道两家对于“空白”观念影响最大。儒家孟子重视“实”的价值,“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①,但这不是一味地肯定充实之美,而是强调通过“实”获得“虚”。发展至老庄哲学,则更重视“虚”的内涵。道家老子提出,“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②,重视“有”和“无”的相互作用,两者相生相随,正式明确了“无”的作用,最终得出万物皆“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的本质。庄子发展老子的“有无”观念,提出“得意而忘言”(《外物》篇),从艺术上强调“无声”“无形”的深厚意蕴,从而创造艺术领域的空白之美,使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魏晋时期,玄学大放光彩,玄学家们提倡“贵无”思想,把世间万物归结为“有”和“无”两,在对比和论述中得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③的结论,强调“无中生有”,追求空白之美,营造“言不尽意”的神秘氛围。

直至佛教传入,禅宗教义被融入到审美活动中,刘勰“余味”说、钟嵘“滋味”说、司空图“韵味”说都体现着文学创作的最终追求是含蓄朦胧的“空白”之美,以求达到作品蕴藏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

中国古代文论将“空白”归结为“无”,由“无”产生“有”,从“有”中体会别样的内在。文论家从“空白”所能产生的审美意趣出发,提出众多与“空白”理念一脉相承的思想主张,丰富了空白的内涵,提升了古代文艺作品的别致韵味。

2.西方文论对于“空白”的论述

20世纪60年代,波兰美学家罗曼・茵伽登将“空白”概念引入西方文论之中,提出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不确定性的点”和“空白”④,以供读者进行自我解读。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它在自身之内包含有明显特性的空白,即各种不确定的领域”⑤,这便是文学活动中最大的魅力,不要求作家把最后的结局呈现出来,而是利用“空白”这种特殊的手段,把作品具有的所有可能性留给读者,以完成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实现文学活动的审美价值。

20世纪中后期,接受美学逐渐兴起与发展,成为西方文论的新兴流派之一。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入手,将空白概念发展为系统的理论主张,最终完成了西方文艺批评从作者到作品、作品到读者的第二次大转向。伊瑟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系统阐述了“空白”理论,提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与文本的单向交流,要求文本的艺术魅力要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最终实现作家、文本和读者的多向交流,“空白”正是促使这一过程的重要内在机制。“空白”就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⑥,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暗示,在文本中引起读者阅读的审美感受,使读者发挥想象力,将文本中所缺失的部分重塑出来,挖掘文学中的空白之美,从而实现文学活动中作家、作品与读者的对话交流,发挥文学活动的艺术价值。

西方文论家对于空白的理论阐释不尽相同,茵伽登强调读者发挥主体作用去填补作品中的空白,“空白”成为读者不可避免的缺陷;伊瑟尔则重视“空白”在文本中的地位,由“空白”引发读者阅读的再创造,实现文本的意义。

二、“空白”的形式表现

1.中国画的“留白”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重视“实”与“虚”的相互作用,“空白”手法的运用涉及到书画、诗词、小说等多个领域,反映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上,往往会表现为大片的留白现象。画家将实物绘声绘色地展示在画纸上,在景物的渲染方面会选择空出一片白,与黑交相呼应,让画面更富有生机,充满张力,在黑与白、实与虚、有与无之间创造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产生“无画处皆成妙景”⑦的艺术回响。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留白,而是通过“白”来展示其中所蕴藏的哲学思想,“白”是“无”的艺术表现,“无”体现着“虚”,“虚”乃万物之灵。明末清初画家山人朱耷,在名作《水木清华图》展现出非凡的留白技艺,浓墨重绘的荷叶,轻柔婉转的荷茎,在悬置半空的石块之上勾勒出一丛绽放的芙蓉,韵味盎然,画纸中轴大量的留白,看似无物,却是别有洞天般令人遐想连篇,在“有”与“无”的交相呼应下展示出盎然生机、幽远意境。

中国绘画的“留白”现象,体现着艺术妙在贵“无”,“无”乃“有”的本源,造诣深远的作品往往是“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⑧,正是“无”造就美好的艺术魅力,展示出空间与意境的和谐共生,在虚无缥缈的艺术世界里感受物的存在,寻求艺术的美,体会画者对于世间万物的特殊感知,传达着独特的画外之意。

2.西方文艺的“空白”之美

在西方艺术世界,空白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雕塑作品,例如断臂维纳斯,丝毫不会因为肢体上的缺失变得黯然失色,恰恰是优美的上肢体态让她获得众人赞叹,展现着青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正是这份缺失性的空白之美,使这伟大的艺术作品闻名全球。

西方文论史自接受美学开始展开了对于“空白”范畴的系统论述,主要运用于小说文本中。从茵伽登到伊瑟尔、尧斯,都共同强调在文本创作中应重视“空白”手法的运用,这不仅表现在故事结构的建构中,还要体现于人物对话、性格表现和生活背景的设置等多个方面,以使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完成主体性的阅读再创作的过程。

例如:《等待戈多》戏剧文本中,毫无头绪的人物出场,反复出现的场景与台词,捉摸不透的故事剧情,只告诉观众一件事情就是“等待戈多”,戈多是谁?为什么等待?等待多久?没有任何答案。贝克特用这种现代化的处理方式,将问题的答案用“空白”的形式藏于文本之中,纷乱不定的年代,绝望无期的等待,麻木无助的人心,当时的社会沉寂于一片黑暗之中,远方没有出路,前路不知在何方,这都引发读者去思考。文本的空白,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联想与沉思,从表面的故事去挖掘内在的深刻主题。“空白”在小说文本中被理解为“不确定性的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这些“点”的填补,“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是文本在读者参与之下更具丰富性、多样性。

在中西文艺世界里,不论艺术形式如何变换,艺术家都十分重视“空白”手法的运用。不同的r代背景和地域特色,却让中西文艺家都对“空白”产生着情有独钟的喜爱,不论是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还是西方小说文本中的“空白”,目标都是为文艺作品增添更深层的内涵和意趣,提升了“空白”在文艺世界不容小觑的地位。

三、“空白”的艺术价值

“空白”并非单纯的空与白,而是要求创作者利用长期的生活累积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自身的文学修养,把想象中的世界通过艺术概括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⑨一部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在故事的结构、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细节安排等方面都能使人感受到其不可言说的“空白”之美,让读者透过文本去了解作家眼中艺术化的世界,感受着一份与众不同的人情美。“空白”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者关系中发挥着微妙的作用,散发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第一,“空白”丰富文本内涵,提升思想深度。创作主体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在长时间的生活积累之后才能获得一瞬间的灵感激发,在构思和思考的反复过程中,完成文本的创作,令人反复咀嚼的地方,或许正是“空白”所营造的意蕴之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用并举方式写出九种景物,表面看似是无意间地脱口而出,但三句曲辞一出,承载的容量巨大,藏匿于曲辞背后的悲秋之情缓缓流出,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却把词作营造的“空白”之美――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凄苦哀愁的情感诉说出来。曲辞在写景时建构一种与抒情相分离的空白,看似是悲秋之作,却于最后一句袒露心声,突转的情感基调,使曲辞更富有感染力,提升了艺术的整体价值。

第二,“空白”唤起读者审美感受,促使读者的阅读再创造。艺术上的“空白”,打破时空局限,扩大艺术容量,使作品更富有韵味,只有创作者在文本中留有“空白”,营造一种意犹未尽的美感,读者才能全方位地投入到阅读体验中,在疑惑和徘徊之中感受文本的魅力,寻找情感上的共鸣,在寻找未果之下,展开联想与想象,发掘文本的可能性,完成主体性的再创造过程,促进“作者-作品-读者”的互相交流,“共同创造了作品丰富的审美信息”⑩。

傅雷曾说:“任何艺术品都有一部分含蓄的东西,在文学上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西方人所谓的 between lines(弦外之音)。”{11}这里的“意”可以理解为空白所营造的意蕴之美,让文本充满着回味无穷的审美魅力,帮助读者获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启迪与升华。

结语

梳理了“空白”在文艺世界的理论发展和创作实践的过程,足以见得艺术与空白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不论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留白”,还是西方文艺的“空白”,都展示着艺术本身的审美价值,也促进了文艺世界里“创作者―文本―接受者”的多向交流,提升了文本的艺术性。随着文学艺术的逐步发展,当代文艺应从传统文艺中吸取精华,利用“空白”所产生的艺术意境,促进艺术作品朝多样化、丰富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609.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334.

③崔仲平.老子译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7.

④桂哲.“空白”――艺术的灵魂[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13.

⑤英伽登,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36.

⑥沃尔夫冈・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49.

⑦姜澄清.文人、文化、文人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137.

⑧原军慧.留白非空,空白非白――论中国绘画之“留白”与西方美学之“空白”[J].安徽文学,2007,(3):127.

⑨桂哲.“空白”――艺术的灵魂[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37-38.

⑩桂哲.“空白”――艺术的灵魂[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40.

{11}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2]崔仲平.老子译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3]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4]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5]沃尔夫冈・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姜澄清.文人、文化、文人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7]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8]英伽登.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留白艺术论文篇(4)

留白教学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广泛运用,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也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多方面才能的开发,增加留白教学艺术的运用,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关于语文课堂留白艺术的具体运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给学生留下足够思考的空间

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在消化书本知识时,敢于表达心中的不懂之处,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利用想象力去解决疑惑。合理利用留白教学艺术,创造足够的思考空间,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PPT进行教学演示,在学生理解完课文以后,教师要向学生进行提问。回答方式有很多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独自回答,可以选择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后派代表回答,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3分钟后都要进行课文总结,并且说一说受到的启发。学生通过教师在课文阅读上的留白,既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给学生留下实践探索的机会

语文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生活运用的实践。教师在语文课上运用留白艺术时,一定要给学生创造实践探索的机会,一方面为了满足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带来的魅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将自身学到的知识运用,提升处理事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完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一单元后,小学生一定对科技充满了好奇,而且像“太阳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月球上可以生存吗”“机器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也一定会在他们脑海里挥之不去。为了落实留白艺术的运用并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周末去参观当地的科技馆,学生通过科技馆的亲眼所见和教师的介绍,解决心中的疑惑,培养科技创新的精神,锻炼观察与表达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给学生留下充分自学的时间

教学的内涵就如字面一样直白,即“教”与“学”,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习模式,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自学时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要从多方面去考虑,争取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学时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强行占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使留白艺术在语文课堂上失去教学意义。笔者经过不断探索,发现学生利用自学时间学习的效率要远远超过教师安排的题海战术学习的效率,换句话说,合理利用留白艺术下的自学时间,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还十分符合语文教学的发展规律。教师在学生自学期间,要尊重他们的学习地位,一边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一边鼓励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反复推敲与总结,最终得到正确答案,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

四、给学生留下快乐游戏的权利

游戏是小学生快速了解世界的教学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捷径。教师在制定语文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把游戏融入留白艺术的应用当中,不但解放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还遵循“劳逸结合”的教育学规律,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语文知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首先,教师要利用留白艺术下的游戏环节,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注意力;其次,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时,一定要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一是可以感受课文的中心思想,二是锻炼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个游戏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做人的道理,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加快了教学改革的进程,丰富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另外,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留给小学生的不仅是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还有更加宝贵的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

留白艺术论文篇(5)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

留白在艺术创作中应用很广,留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与留白艺术

所谓的‘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效果,能够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与西洋绘画中最大的不同的是,中国画不会画满,而在尺幅上留下大量的空白,让人留下想像的空间。诗歌和其他文学式样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空白’的艺术创造,这和书画创作极其相似。在我国传统艺术中,诗和画总是作为姊妹艺术如影相随的,诗情与画意就像同枚硬币的两个面,绘画与诗词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相通。很多诗词歌赋都借鉴了绘画的许多的留白手法,取得了有效的审美效果。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把意境美、音韵美以及哲理美融合为一体,产生了特殊的审美效果,学生可以从这种艺术中受到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艺术中非常讲究‘留白’,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志’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空灵、激荡的艺术境界。这是对诗歌留白理论最为精辟的论述,他强调了诗的语言必须特别精警、含蓄,力求少写甚至不写,让人在艺术空白中作丰富的想象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即作者通过‘不着一字’的特殊艺术手段,给读者留下可以浮想联翩的‘留白’,把创作与欣赏,读者与作者联结起来,共同创造了‘尽得风流’的诗歌特殊形象――那种余味无穷的深邃意境。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的留白特征

(一)意象留白

留白艺术与我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从口耳相传的民歌开始,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所写之景物,就是客观的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就是主观之意。在意象的空白中,读者要借助联想、想象把握诗歌意象,就领悟诗歌的主旨,进入了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谓意象的结构,就是指一首诗中的许多意象,或因为类似而相属、或因为相反而对照,或因为联想而相应,此呼彼答、有机发展,成为一系统。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最讲究意象之美的,意象的创造最需要诗人丰富的想象。如何利用诗的意象空白,来激发学生进行广泛的联想和再创造是最好的留白手法。诗歌意象通常是为诗歌的意境服务的。《离骚》作为我国浪漫主义的创始之作,正是与求女这一部分的写作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楚国那一带地势潮湿,人们相信鬼神,诗人在离骚之中大胆的使用神话和传说为作品增加了浪漫诡谲的神秘色彩。所以,作者正是利用了意象的巧妙安排,营造出诗歌朴朔迷离的美妙的意境。这个看似无意的安排实则是诗人的独具匠心之处。有了求王与求女的形象,对于我们来理解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的理想以及他的理想破灭后的痛苦是大有裨益的。而我们在对求女意象的挖掘在却得益于刘先生的文章。而刘先生的结论又来自与他对商代社会婚姻特殊功用的考察,因而为我们很好的解读离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道德理论支撑,令人信服。可见,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挖掘诗的意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其实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因为它是建立在我们对历史真实考察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只有这样去做,意象挖掘才会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

(二)结构上的留白

诗词在视觉上的‘留白’就如同在电影中的‘空镜头’,例如汉乐府写秦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就完全避开了‘柳眉杏眼’‘樱桃小口’之类的正面的描写,而作出巧妙的布‘白’。秦罗敷的身材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呢?是胖,还是瘦的?是娇小,还是修长呢?是柳叶眉,或长的丹凤眼?是瓜子脸,还是桃花面呢?作者一句也没有写。可这里的妙就妙在作者的不写不说,让人尽情地去领略那‘不著一字’的特殊风味。

三、中学生留白审美实践的意义

(一)领略我国古代诗词的审美特征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其含蓄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式,和谐的韵律和深沉炽热的感情,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而留白可调动欣赏者经验和感受、知识和体验,乃至整个心灵投入,窥斑知豹,叶落知秋;留白处给人丰富联想,让人“无”中生“有”,“虚”处见“实”,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使诗词更显空灵,因此使学生审美意识也得到很好发挥和满足,为审美思维提供了空间,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我国古代诗词的审美特征。

留白艺术论文篇(6)

一、空白艺术的设计理论概述

(一)空白理论的产生根源

1、“空白”的概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空白”的解释可知,“空白”主要指没有填满或者没有使用的部分,也就是留白部分。现代平面设计中留白的应用较为广泛。“空白”也可理解为虚拟空间。点、线、面以及实体造型元素以外的空间就是空白,这里的“空白”未必是“白”,有时也可能以背景颜色相同时的“虚拟”空间存在。

2、空白理论的产生根源。空白理论的产生根源渊源深厚,表现了思想之于艺术影响的结果。运用空白艺术手法,能够让艺术作品形神兼备,虚实结合,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口中的“空白”叫做“含蓄”,书法家的“空白”叫作“飞白”,画家的“空白”叫作“留白”,乐曲家的“空白”叫作“煞声”,各类艺术家都将空白作为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要对“空白”这一美学思想进行研究,就应该将目光放的长远,哲学中的“虚实”和美学上的“虚实”其实基本一致,并且彼此互相牵连。

(二)空白艺术的视觉心理。“空白”是人们心理的需要。特别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每天被泛滥的信息所包围,很容易造成视觉和心理上的疲惫,于是渴望有一份能释放自己轻松情怀的宁静空间。也就是说人们心理上需要一张一弛需要虚实互补。这在平面设计作品中体现为作品能否给观者以视觉上的休息与轻松,使人们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视觉愉悦空间。这也成为许多设计师追求的目标,而空白的留取恰好能满足现代人精神上的这一追求。设计中的空白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给人一个停顿,使观者在观看时有轻松愉悦的视觉审美享受。平面设计艺术中空白与图形、文字同样重要。空白不仅烘托了主题,更主要的是与图形等要素形成了疏密、虚实等对比关系,以轻松自然的美感调节观者的视觉。

二、平面设计中空白艺术的运用

(一)空白艺术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谈到版式设计,自然想到鲁迅,鲁迅是我国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其特别重视对国外内传统装帧艺术的探究,并且自己设计了多种书的封面。鲁迅在艺术设计方面有许多精辟的独到见解。邓中和在《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一书中“计白当黑――版式设计中的空白”一文中曾经引用过鲁迅关于版面“空白”的学术思想,分为四个小节(空白与读书之乐、“空”“无”与书卷气、空本难图.贵在适当、空间中的点缀.空白里的视点)把版式设计里的“空白”写的非常到位。主张:留“空白”在版式设计,是形成美感的重要方法。一本书籍一旦没有“空白”自然会缺失书籍的美感。空白针对版式设计而言,并非空间的浪费,而是版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美观的空白设计能够有效地平衡版面,使其虚实相映、轻重相承,而且空白能够有效地聚焦视线,突出想要表现的主体,为版面增加更加丰富的层次,营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为读者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空白艺术在正负形中的美感。平面设计的正面和负面的形状转变是一个空白的背景所造成的空间,在视觉效果上造成空间效果是非常巨大的。例如,设计师使用的形象和空白背景的关系。例如妇女和蛇,一线两用温柔的物理特征的历史建筑基督教文化的蛇和妇女的行为,人们在享受空白空间创造的一个美好的艺术氛围。正面和负面的形状共存,形成一个独特的视觉错觉。使图形能够成功地完成其所要表达的意识,为了吸引观众,传达出准确的信息。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男性海报,善于使用图转换错觉的原则,传达信息的简单的环形的独特语言,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从而加深印象。开辟了一个新的设计方向圈,圈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梦幻的设计使其更具吸引力。巧妙奇特结构,较准确地描绘外面的空间。

(三)空白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审美体验。含蓄从艺术方面分析其是在并未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不减少形象感染力的限制之下,一种简洁,概括,有回味的省略方式。因此,空白既一种含蓄。空白留得好,作品的含蓄就会产生。例如陈汉民设计的钓鱼台俱乐部标志,由字母4C”(俱乐部英文CLUB字首)和鱼头(空白部分)形象互补的形象复合而成的这个标志,并且钓鱼台俱乐部并未通过特殊符号来表达某种意义,而是在形式上通过文字和形象正负形关系的转换来呈现主题。这里“C”是正形,鱼头是负形,正负互补,即所谓“计白当黑”。从标志的效果分析,视点集中在圆点上,其看似一个孤立的形,而一旦把它和空白的空间的形联系起来看时,则发现它原来是鱼跟C,这正是有趣的地方。负形所蕴含的意境是间接的,它的正形那样直观,一目了然,而是以一种“若隐若现”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态。需要慢慢的品味才能“醒悟”,正是由于这种视觉上的的感觉,让人在回味之余,留下无穷无尽的审美感受。

三、空白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现代平面设计中,为了便于传播,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现代设计追求简洁明了。中国书画艺术中的空白、虚形的表现的方法体现在许多现代设计作品中。荷兰画家、图形大师埃舍尔(M・C・Escher)作品中将正负形运用得炉火炖青。如作品《画手》、《凸与凹》、《画廊》、《蜥蜴》等,利用形与形之间不同轮廓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新的形态,彼此利用共用线相互依存,相互生长。埃舍尔的负形研究影响了很多近现代的设计师。在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许多作品中,充分运用正负形的关系,以自己独特具的有很强感染力的简洁图形传达出信息。这种图形之间巧妙结合非常关键,在全神贯注看一个物形的同时又能注意到之外的留白处,让人一眼看不到尽头,领略其中的妙处,这也是中国书画元素艺术的精髓。而空白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空白能够有效突出设计主体,言简意赅,体现设计以少胜多的哲学思想,空白能够创造设计中的无限意境和含蓄的美,为设计带来超凡脱俗、新颖别致的独特观感。

四、结语

总之,现代平面设计发展到今天,我国平面设计师相比外国设计师似乎更喜欢从中国书画艺术中所蕴藏的中国文化的深层意义中去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从而使平面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性以及鲜明的民族性,而空白艺术的运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筱馨;浅析空白艺术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5年09期

[2] 仲晨;平面设计――设计梦想开始的地方[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杨翩;浅谈中国传统色在现代平面设计当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3年10期

留白艺术论文篇(7)

“空白”是文艺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具体指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留给读者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读者、观众或听众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的更丰富的理解,制造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而语文教学既是门科学,教得好又是一门艺术,一堂好课恰似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何尝不能从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中得到启示,吸取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呢?特别是现在的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课堂作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课堂是互动的课堂,而不是老师一人唱独角戏。

一、课堂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的优势

语言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空白艺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用太多的无效劳动来取代学生的有效参与。这样既消耗了老师的精力,又占居了学生的时间。而语文采用空白艺术,就弥补了这一缺陷,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学生接受知识过程看,学生是主动参与并创造性地接受知识的过程。其间还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时候。从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来看,学生不再受老师一人的知识的量和表达方式的限制,那可能是全班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更加丰富多彩。所以用空白艺术,都是四十五分钟,收获却是双倍的或是多倍的。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恰到好处地运用空白,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课堂收放有度,老师语言更加的精炼有效,学生更生成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这样使紧张的气氛得以舒缓,积极的情绪得以调动,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地到来。当学生踏破铁鞋地探索,到柳暗花明时,则更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语文课也才更有生命活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求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也就是通过学习语文来提高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和使用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满堂硬灌,也许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但其不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可以设想的结果是消化不良,学生自己不会说,更不会用。因而在教学中留有“空白”,克服填鸭式的教学弊端,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能通过所学去获得更加广阔的丰富的新知识和技能,这将是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设制“空白”艺术

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占据满堂的做法已经过时。因为这样的结果是老师很辛苦,学生没兴趣,效果差。怎么办?“空白艺术”告诉我们要巧妙地留下空白,使语文课更具艺术性,更有效率和效应。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启用空白艺术呢?关键是科学而巧妙地设制空白。

1、在教学时间上留下“空白”。

教心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一堂课里,大脑的兴奋度是起伏变化的。因此,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必须有张有弛,开合有度,富有成效有节奏感。急时如奔流的洪水,一泻千里,激起学生疲惫的思维;缓时如涓涓细流,漫漫地浸润学生的心田。因此,语文教学的结构设计,就时间分配而言,要让学生有反馈的时间,留给他们生成观点的机会,使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师生互应的活动,使语文教学形成错落有致、虚实相间的和谐美。如笔者在引导预习的时候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示学生的方法,在导读的时候,指导学生提出疑问,讨论交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在课堂练习时,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答题时间,拓展延伸时,让学生参读参考文献等等,都让学生有自由可支配可思考的“空白”时间,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2、在教室空间上留有“空白”。

座位不是学生的专属,老师可能在其中是讨论者的一员,而黑板和讲台也不再是老师的专属。曾经的三尺讲台是老师的领地,神圣不可侵犯,老师也不愿离他半步,只顾滔滔不绝,其结果是学生小动作、开小差、打瞌睡,老师全然不知,所以教学效果并不好。其实有时“风流不在谈锋键,袖手无言味最长”,在虚无以为有,教师应适时调整自己的站位,可以下讲台巡视,可以参与进某个小组中的讨论,也可让讲台成为训练学生自己能力的场所或表现才干的舞台。

黑板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空间,绝不能成为老师的自留地,也应是学生耕耘的一块好土地,让他套种自己精选的种子,收获自己耕耘的果实。因此,课堂教学设计适时地留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此时老师让位,留得空白,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那样的课堂可能更有魅力。

3、在教学内容上留下“空白”。

晚唐诗人司空图曾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李戏鱼也说:“诗在有字处,诗之妙处在无字句处。”这两位英雄所见略同,都在强调艺术的妙在于恰到好处地不说比说出更有价值。而语文教材也大多名篇佳作,其间不乏“空白”。例如《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的“活该”,《孔乙已》中的“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变色龙》中的省略号,等等。正如“诗台神龙,见其首而不见其尾。”一堂好课,也并不在于知道要讲什么,而是在于知道不需要讲什么。不是每篇都要精讲,也不是每段都要精讲。已知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重要的不讲。要留给学生想象的时空。有经验的老师不要陶醉于填补空白,而是要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空白”, 让那个“空白”在召唤着他们,促使学生自行填补。因此,这样的方法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语文课也就会变得更有味。

总之,我感觉,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空白艺术,有时虽无声但更胜有声,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更含蓄;又如一坊陈年的美酒,更甘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 (科教出版社)

留白艺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57-02

封面设计中的简繁关系历来都是美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简与繁,究其实质在于取舍,做加法则繁冗,反之则简洁,平淡素雅之美,华丽繁缛之美,各有其审美价值和客观需要。在书籍封面的设计中,虚实关系的处理,主要体现为空间实体与留白的合理安排,“计白当黑”这种表现艺术的空灵精神在现代视觉设计中体现出了重要的设计启示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抛砖引玉,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计白当黑”在装帧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

一、“计白当黑”设计理念阐述

“计白当黑”,作为中国绘画和书法的布局原则之一,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提出的。它主要是指将字里行间的虚空(白)处,当作实画(黑)一样布置安排,务使二者相应得当。包世臣的《艺舟双楫・述书上》中叙述自己学书经历时说:“是年又受法于怀宁邓石如完白,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又说:“完白计白当黑之论,即左右如牝牡相得之意也。”牝牡相得,意为对立统一、彼此和谐。邓石如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笔画与空白之间的关系。“白”通俗的说法就是封面中的空白处,中国绘画中称为“虚”,专业术语也称“留白”;“黑”是指封面上有形之处,是具体的物,包括封面上的图片、文字等有形的东西。总之,“白”与“黑”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而又变化多端的。比如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简洁凝练,妙趣横生。老先生往往在画面上只画上两三只虾,别无长物,画面绝大部分都是空的,但鉴赏者往往感到的是满纸活水,一片通灵。又如他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只是通过山涧中几尾蝌蚪的游动,传达十里山泉的喧嚣,展现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而《小鱼都来》这幅更是“计白当黑”巧妙运用的典范。画面的左上部斜伸出两根交叉的细细的鱼杆,杆下悬垂着长长的细若游丝的钓线,画面的下部五条活灵活现的小鱼争先恐后地向鱼饵游去,余为空白。整个画面虽是生活中再常见的情景,但是老先生对“计白当黑”的运用及产生的笔墨情趣却着实令人赞叹,非常人所能及。

中国书画的“空白”,并不是白纸,而是书画家刻意经营、精心布局、着意安排的“眼位”,正如围棋中的“眼位”一样,有眼则活,无眼则死,它是书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书画构成的一部分。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书画作品中的“计白当黑”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张力和空间感是书籍装帧设计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封面设计中的空白就可以看作是书画中的“白”,封面上的主体实物即“黑”。所以,在封面的设计制作中,实空间与虚空间的对比协调、巧妙安排应该服从于“计白当黑”的理论要求。

二、“计白当黑”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含蓄”的表现与表达是千年来的传承,反映到艺术作品中,便出现了“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夸张等等,这些理论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反映到封面设计中,这不仅是对我们在设计中提出了更高的创作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了设计者的艺术高度,还增强了阅读者的审美趣味。在平面设计界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靳埭强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前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但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上的整合。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显中国银行的招牌。

产生、嬗变于工业化时代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理论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按照某种不为人知的心理排列和组合的形式,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感染我们,而视觉传达设计就是按这种理解去排列、组合出能感动我们的艺术。封面设计既然属于视觉传达的范畴,自然也就符合这个理论,采用节奏、对称、均衡等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平面的排列与组合,运用文字、图形、装饰纹样、线型等元素,加上留白的艺术处理,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和审美,而大面积“留白”的视觉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封面的韵律之美。中国画理中的“黑无白不显,白无黑不彰”、“计白当黑”、“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等等之说,通过对书籍内容的巧妙示意,会变得更加有韵味,让读者回味无穷。“留白”的运用还能够避免平淡无奇,并且产生一种动与静的强烈视差,使人感到舒适、放松,轻松地解决了视觉疲劳的问题,同时为读者的审美思维提供了空间,可谓是愉悦视觉的艺术享受。

三、“计白当黑”理论在封面设计中的准确把握

在封面设计中,首先要考虑书籍设计的本质――准确传达书的内容精神。在准确把握了书的内容后,要合理地运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准确地选取能表达内容的视觉元素来进行有机的组合,力求简约化,重整体,体现秩序美,把平凡的形象呈现出动感的张力和视觉的冲击力,因为大面积的留白更能让人在众多的图书中容易识别,让人“一目了然”,并被它所吸引,让人回味无穷,留下较深的印象。

空白要留得妙,这个妙就需要设计者有较高的创意思维。空白留在什么位置,要留多大、留的形状等各方面都要细细地推敲,留得好、留得巧妙能使书的整体得到充分的发挥。留白的同时还要考虑呼应问题,没有呼应的留白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给人以空洞的感觉,必须做到此地无字胜有字。虚不等于空,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实境的无限延伸,是从实境中引发出来而又超越实境的一种审美心态。

留白的妙处如同“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石破天惊之笔,可以表现“文字之所不及”所表现的内在的意蕴。这种内在的意蕴,即中国画中所说的“气韵生动”的传神境地。如同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道家的这八个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便是对留白作用的最好诠释。

留白是种布局的规则,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为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去把握。所谓以少胜多、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似与不似之间、书之妙趣就在无物之处,细心领悟这些,留白才会留得自觉,留得有章法,留得有生命感。

参考文献:

[1]雅克・德比奇,等.西方艺术史[M].徐庆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宗白华.意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张文勋.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留白艺术论文篇(9)

顾名思义,“留白”指的是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之中,为了使整个艺术作品的画面、章法更为精美和协调而“用心”留下的空白。最初,留白在绘画艺术中应用广泛。所以,通常我们所讲的留白就是指在绘画的时候,绘画者有意保留画纸的空白,不进行任何的修饰和处理而让画面保持其本色。这样利用素材的铺陈和夸张、画面的虚实对比来引导观者,进而使观者与作者之间能够产生某种思想上,甚至心灵上的共鸣,也就是所说的不着一字竞得风流的意境。后来由于“留白”的意义不断被解读、认可,逐渐应用到其他艺术作品之中,比如建筑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在现代,“留白”这一艺术形式不仅在摄影艺术、平面设计等诸多领域多有应用,甚至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的应用也给人一种“不着一字而形神具备”和“无声胜有声”的留白效果。

2、建筑留白的含义界定

留白,起源于绘画艺术,后来因为其能够传神的表达出设计的意境,则被广泛的引用到音乐、书法、建筑等领域之中。将留白手法从绘画艺术转到建筑上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了。其中园林设计中又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其无论从平面的视觉效果还是从空间视觉上分析,都是留白技术在筑建中应用的典范。那么何谓建筑中的空白呢?它是指在建筑的空间形象及实体中展现的,表现为不确定状态、不存在甚至空缺的部分。不仅在表面留有空白,另外这些空白部分还需要能够引起观看者的视觉关注和受视者关于留白部分的联想,并在联想的主观思维过程中产生出新的意象。留白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作品是否具有留白意象成为衡量建筑艺术的重要尺度之一。现实中,建筑空白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形象空白,这种空白凝聚了建筑创作者的设计意图;另一种是意义空白,这种空白的出现是由于接受者在对建筑作品的解读、理解过程中思想意识层面出现的想象。

二、留白意象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与作用

艺术作品的重要特性就是对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处理。因此,一个建筑作品是否存在空白与不确定性,也就成为了衡量建筑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尺度。因此,为什么留白意象对建筑设计的质量如此重要,留白能够产生哪些意义与作用,从我们已经探讨的建筑留白的定义和留白在建筑中的表现形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结构上的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的平面留白中。首先,对一件艺术品来说,如果它处在一个杂乱的环境中,我们或许就很难发现它的价值,同样,对于建筑设计亦是如此。建筑设计中的留白不仅可以让观者清晰的看到其中的设计风格,还能够很好的把握设计者的创作重点。这样创作的重点才会突出,才能够让观者感受到它更强烈的美感。其次,留白意象还能够增加作品的平面性。所谓增加作品的平面性,顾名思义是指建筑设计中存在不少平面效果,如果在这方面加入留白技术可以增加其平面性的效果。因为留白本身就打破了二位画面的完整性、和实实在在的三维性。轻而易举的使人们观察的画面从立体的和写实的空间变为充满意象的平面空间,同时也能够带给平面空间更加丰富的变化。最后,留白意象能够让作品显得不那么矫揉造作,让观者感觉有一种随意、自然之美,而不是建筑设计者故意为之,让人们的视觉效果更加开阔。

2、意境上的作用

这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两点:其一,虚实结合,表达设计者的情感。“留白”就是“布虚”的主要方式之一,以虚代实可以做到以少胜多的效果。让观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应该知道,此时空白并不是真正的空白,看似无心,确实设计者的“别有用心”。会让观者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建筑的境界也由此提升。其二,建筑中留白意象能够使作品气韵生动,留有余地。其实,无论什么形式的留白,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增加人们感官能够感受到的气韵和生动性。留有空白,这种做法在传统的艺术观念里是不完整的,更不是标准的。但这种效果却往往更加生动真实,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相反,如果一个设计作品被完全填满,会使观者的感官沉闷,带来压抑的感觉。留白意向的存在,则会让观者有放松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留白艺术论文篇(10)

一 、白绢素纸为中国画的留白提供了先提条件

白绢素纸作为中国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一直受到画家的青睐,特别是写意作品中经常使用的生宣纸,更加适合墨色浓、淡、干、湿效果的运用和表现。黑色墨水与白绢素纸的结合,给我们营造出一种美妙而特殊的视觉效果,使水墨画的世界显得那么的纯洁简练,素净澄明。我认为白绢素纸的材料性能自然成为了中国画留白的先提条件。

二 、留白是中国画造型观的体现

以线造型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征。画面的形象是由线条的疏密、线条的长短和线条的角度来组织完成的。在讲到画面的构图安排时,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有“经营位置”、“置陈布势”、“计白当黑”、“分朱布白”、“密不容针”、“疏可跑马”等等之说,这些绘画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画的创作。留白正是这种理论在绘画上的具体应用。

中国画的精彩之处还在于表现的是突出的、重要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坚决舍弃多余的东西。如倪云林的作品,前面几棵树,一丛竹,中间留白的地方,很自然地让我们联想为水面,远处有一些简洁的山石,便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冲淡萧散的境界,引起我们不尽的遐想。齐白石画的虾子及螃蟹的作品中,只有主要形象,其余的画面都是留白,我们一样感觉它是有水面。叶浅予的舞蹈人物,形象生动,优美简练,也是大面积留白的结果。山水画中也特别的讲究留白,白可能是云,可能是水,可能是空气,有时在画面的感觉上就需要一块白,才显得透气。这一点黄宾虹的作品可以为证。总之留白是画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丰富画面,还能使艺术形象更加简洁鲜明,这一点也说明留白体现了中国画的造型观。

三、 留白是中国画写意观的运用

通过中国绘画史的学习我们知道,最早的绘画是出土于长沙战国时的帛画。那时就已使用毛笔,以墨线造型,敷色用平涂。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今天。单线的造型与平涂的设色方法,无法达到纯自然的表现客观物象。因为它不能通过对阴影的描绘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因此中国的美学理论家们很早就意识到绘画既不能纯客观地表现对象,也不能纯客观地去要求绘画。从而认为主客统一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即要求把客观形象与心中的主观感受统一起来进行描绘,这就形成了中国画“写意”的艺术观、创作观。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迁想妙得,意在笔先”,“气韵生动”,“写物之貌,亦写吾人之心”,“似与不似之间”等等的论语,都是中国画写意理论的精华。

著名美术理论家杨新先生对“意”作了解释,他认为:“所谓‘意’是指画家在观察对象时只摄取其中一部分而舍弃其中另一部分,如只摄取‘形’而舍弃‘影’,谓之‘得意’;具体到着笔描绘时,画家把所摄取的部分又作再一次的减损,或用象征寓意手法,谓之‘写意’;观众通过画面描绘表现而返回到客观物象的真实中去,需要进行再创造,谓之‘会意’。懂得这三‘意’就能对中国绘画进行欣赏。“

写意观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特点,一直影响着绘画创作。如在中国画中画月亮,从不把夜空涂得昏暗,大多都是以线勾出月亮的形状而已。画夜晚的房中也不会把屋内画得漆黑,也只是画出一根点燃的蜡烛而已。这种巧妙的寓意方式,可谓是典型的写意手法。而这种写意手法的运用是离不开留白的,留白自然成为了中国写意观的具体运用。随着写意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就使得留白成了中国画创作中的必然。

四、留白是中国诗歌美学对绘画的影响

诗歌和绘画是中国文学与艺术的杰出代表,诗画结合的传统源远流长,且两者亲密无间,早有“诗情画意”,“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之说。诗歌的美学理论对绘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画中对诗意的追求,也就成为画家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宋代苏轼评论唐代王维曾有“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著名论语,这说明王维是诗画结合的代表人物。后人也将王维奉为文人写意画的鼻祖。而文人写意画的发展,为绘画中的留白,不但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在技法上也提供了广大空间。

北宋的范温首先提出以“韵”来通论书画和诗文,他给韵下的定义是:“有余意之谓韵”。

清代的王士祯在诗学史上力倡“神韵”论,王士祯神韵论的直接先导当推唐代的司空图和南宋的严羽。他说:“表圣(司空图字)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又说“严沧浪(严羽号)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他尤为欣赏严羽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句。王士祯所谓的神韵多指清远、冲淡,句中有余味,篇终有余意,兴会神到,天然成趣。

留白艺术论文篇(11)

“留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它是艺术家和艺术欣赏者在进行艺术创造及艺术欣赏时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新,能更好地展示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不能言传”的魅力,亦即我们常常所说的“大音希声”的意境。

“留白”艺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得到了极致的反映。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中有情感上的“留白”、 叙述上的“留白”、 形象上的“留白”及哲理上的“留白”等多种表现形式。音乐是以“音响”的形式构成艺术形象传达给受众的,由于古谱不易保存等原因,导致“留白”艺术虽源于音乐,但不及绘画与文学艺术表现得丰富多彩。但我们仍可以从古籍文献中,发现大量的有关音乐“留白”的记载。“留白”艺术的美学基础源于中国古代的“虚实相生”说,即完美的艺术意境不仅仅是实有,而是虚与实的统一。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具特色、最有民族个性的艺术精神显现。

声乐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体,歌词能使音乐表达情绪的手段更加丰富,大大拓展音乐表现各种意境的功能。在声乐作品中,“留白”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一、休止:简单明了的“留白”

音乐中的休止,顾名思义就是音乐进行时的停顿,它既可以出现在乐曲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曲中及结尾,甚至出现在乐曲中的任何时间段。休止是音乐中“留白”艺术手法最简明、最直白的一种表现形式。

任何事物都含有本身的对立面或内在的矛盾,艺术作品的内在的矛盾构成了事物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在动态艺术中,一切作品的运动过程中都包含着停顿或静默,这种静态往往升格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表现,与运动过程中的动态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共同成为动态艺术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种运动中的停顿或静默在音乐中称作为休止,它是以代表不同时值的休止符号来表示的。休止符随着它在乐曲中位置的不同、时值的长短以及节奏的变化等,而有着不同的艺术表达功能及意义。

如,歌曲《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艾青词,杜鸣心曲),歌曲开头是长达三拍半的休止,这三拍半的休止不仅仅是歌唱者蕴酿如何表现贫苦却非常善良的黑人姑娘纯朴、真诚而乐观的内心感情的“留白”,同时也是给听众如何更好地欣赏这首富有诗意的声乐作品一段情感准备的“留白”。

二、引子:给歌唱者与欣赏者酝酿情绪的“留白”

《乐记》中曰:“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声乐艺术是具有强烈音乐性的歌唱艺术,它需要在时间中显现、展示、发展和完成形象塑造,在时间推移中诉诸人们的听觉,从而使人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想象和强烈的情感反应。

作为声乐作品的演唱者,要对歌词的语言、歌词塑造的形象、歌词的叙事手段以及歌曲情节的发展等进行分析,以便理解掌握作品的主题,更好地用歌声去展示声乐作品所表现的艺术形象。当然,如果一首声乐作品有一个漂亮的引子,很快地将歌唱者带入作品所需要表现的氛围,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声乐作品《渔舟唱晚》(刘粼填词,王志信编曲,陈俊华演唱),开头是一段由钢琴演奏的清亮淡雅提示音乐主题的优美旋律,同时伴有暮鼓声。这几小节的引子,一下子就能将演唱者与欣赏者带入夕阳斜照之下,渔船满载而归,悠扬的歌声荡漾于湖畔之中,渔家划着轻舟,唱着渔歌悠然自得的喜悦之情的氛围中。可以说,本曲的引子是给歌唱者与欣赏者酝酿情绪的一段“留白”。随后,当歌唱者唱出“滔滔春江水,晚霞白鹭飞,竹篙一点浪花开,打鱼船儿归……”观众与演唱者自然而然地就进入情音交融的优雅的意境之中,不仅像歌词中所唱的“雨后乌云散,江风绕翠微,明月捧出银玉杯,醉了春江水”,同时也醉了人们的心,使人们产生共鸣。

三、二度创作:作曲家的“留白”

英国著名指挥家亨利・伍德(Henry Wood)在他所著的《论指挥》一书中说:“音乐是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音乐作品不像文学作品或美术作品那样,创作完成后就可直接供人们欣赏,它是听觉的艺术,如果不经过演唱者的表演与二度创作,它只是一些静止的符号,只能以乐谱的形式存在,是不会产生任何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作曲家在作品中只是给演唱者提供基本的音乐表现方式,如旋律、基本节奏、基本表情,等等,至于如何完美地表现音乐的蕴涵,则是作曲家留下的“留白”,有待歌唱者依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艺术领悟力以及自身的声乐技术去诠释音乐作品。

如我国著名的声乐家吴雁泽先生,早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除了学习正规的西洋发声法外,还向我国老一辈的音乐艺术家及民间艺人学习曲艺、民歌、京剧等地方戏曲,并且专修了民间音乐课程,以吸取民族艺术之精华,这不仅丰富了他自身的音乐素养,也极大地拓宽了他歌唱的新路子。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刻苦钻研和探索,他将西洋的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唱法完美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他不仅能演唱西洋歌剧及艺术歌曲,而且能很好地演唱各种风格的民族歌曲,并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如,他演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就曾向蒙古族歌手学习长调的演唱技巧,并把这一“原生态”的民族唱法运用到该歌曲的演唱中。经过他的二度创作,该歌曲的蒙古大草原的韵味更加醇厚,观众也能更好地领略到蒙古族人民宽广的胸怀及大草原开阔壮丽的景色。

他演唱的另一首民歌《一弯弯流水》也是如此进行二度创作的。为了演唱好这首歌曲,他多次到陕西各地,甚至到青海去学习当地“花儿”的唱法,然后进行艺术加工,融合到自己的唱腔里。经过艺术处理,他的演唱极好地展示了大西北民歌的风土人情,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歌唱家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歌唱家都会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及自身的嗓音条件对歌曲进行适度的艺术处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首歌经过不同演唱者的艺术处理,就会有明显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也是作曲家“留白”的妙处所在。

四、歌词:意蕴的“留白”

“诗言志,歌咏言”, 一首声乐作品能否感人,歌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声乐作品的表现离不开旋律、节奏、乐队伴奏、演唱等诸多因素的相互配合,但歌词永远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元素。

下面笔者就以青主为古典诗词谱写的歌曲,来谈歌词意蕴的“留白”。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说过:“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美学家叶朗也认为,“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意味。”由此可见,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在于意与境二者的浑然融合。

我国艺术歌曲的开创者青主(1893―1959年,原名廖尚果),采用宋代杰出的豪放派词人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占》为歌词,运用欧洲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的形式创作了我国第一部艺术歌曲《大江东去》。

歌曲由两大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为“庄严的广板”,以具有昆曲吟唱风味的旋律起板,开篇即高歌如云,气势磅礴,气概非凡,宣叙性音调中,洋溢着豪放雄健的旋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歌词把人的生存和命运放在了宇宙大自然这一宏大的背景中加以观照、思考:曾是当年风流倜傥、儒雅潇洒、足智多谋,指挥东吴大军决胜曹操的周瑜,现如今哪里去了?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道出了歌词中多么沉重的“留白”:江山依旧,英雄却无觅。“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之后,有一段7小节的钢琴间奏曲,钢琴演奏既十分形象地描绘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场景,同时又是歌曲中隐含着沉重的历史悲壮感的一段“留白”。

《大江东去》的第二乐段为“生动的行板”,采用的是欧洲歌剧咏叹调中常用的长气息、大起伏的曲调写法。这非常适合演唱者用高歌浅吟的方式来抒发歌曲的主旨。

第二乐段歌词开头的二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词面上看,是词作者追慕周瑜风流倜傥、青春得意、才智超凡、功业早成,感慨自己年华已逝、功业未果。但实际上,这两句词的“留白”是词人借周瑜的经历,把人的生存和际遇放在历史的深远背景之中加以思索,以自嘲的方式,写出了自己仕途功业老大无成、理想怀抱半生失落的无奈。

歌曲进入尾段,钢琴伴奏在低声区缓慢地循环往复,演唱者在这种背景下静了下来,仿佛陷入沉思之中,随后情绪平静地用两个P的力度轻轻地吐出“人生”两字后,再用三个P的力度弱唱出“如梦”两字,随后钢琴伴奏的低音仍继续循环往复地演奏着,音量逐渐减弱接近无声的状态,一切似乎都随演唱者在静止地沉思……突然,演唱者和钢琴伴奏同时用两个f的力度高声唱出“一樽还酹江月”,这一于无声之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使观众为之一振,倍感英雄的浩气。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江东去》这一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意境,即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作者把个体生命的生存际遇放在永恒的自然和复杂的人类社会历史的背景中思考,从中既看到了生命短暂易逝、来去皆由自然造化,也看到了人生功业和理想怀抱因时代变迁、世事多变而难以把握;同时,他还看到了人的生存对自然、社会双重局限的可超越性――走向审美的人生,获得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安宁。这既是苏轼坦荡胸怀、超然物外的人格写真,也是与苏轼豪放旷达的词风一脉相承的。

作曲家青主深刻地把握了《大江东去》中苏词的“留白”意境,如此才能在这首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做到音乐与歌词的配合相得益彰,完美无缺。青主在《论诗艺和乐艺的独立生命》中,阐述过诗与乐的关系:“……诗和乐虽然是各有它的独立生命,但诗和乐却可以互通消息,并可以交相为用……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这种认识表明,声乐作品创作的原则是歌词与音乐的完满结合,它必须以诗与乐是独立的艺术为前提。这反映了青主对声乐作品创作本质的认识。所以他说,“我看见一首诗,它的灵魂忽然在我的内界发出一片不能自已的音响。”可以说,苏轼的《大江东去》歌词即是青主音乐创作的灵魂,是“不能自已的音响”与苏轼歌词的共鸣,共同塑造了歌曲《大江东去》大气、豪放、旷达的艺术形象。

实践证明,大凡优秀的声乐作品,往往是歌词的明晰性与理性深义的复合体,不仅能使人们听之即懂,还要人们思之有味,唯此才能尽显歌曲“留白”那“含蓄而不晦,透露而不尽”的艺术效果。

结语

“留白”不仅仅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它已表现为一种审美现象。声乐作品中的“留白”也不仅仅表现在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声乐作品中的很多地方,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涉及到了“留白”。如,在歌曲的间奏曲、尾声、歌中的朗诵、歌唱力度的变化等方面均可以发现“留白”的踪迹。

参考文献:

[1]刘自芬.“留白”艺术[J].云南教育, 2005(4).

[2]郑红雨.浅谈中国画的留白[J].辽宁师专学报,2005(4).

[3]苏自勤.浅谈歌词艺术的欣赏[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

[4]储佩成.论歌词文学形象的创新[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3).

[5]宋丽萍.青主艺术歌曲的创作观念[J].齐鲁艺苑,2007(5).

[6]孙民.苏轼豪放词风探因[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3).

[7]慧声.旷世名曲 精彩无限――漫谈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高山流水》[J].音响技术,2006(4).

[8]蒋奕嫔.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春江花月夜》微探[J].音乐天地,2006(4).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