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费心理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3:11

费心理学论文

费心理学论文篇(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还波及与之邻近的甘肃、陕西等地,灾情非常严重,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作为高校教师,则须第一时间了解家庭受灾的大学生的身心变化,以便有针对性的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受灾学生更好地应对灾后各阶段的生活,逐渐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对于家庭受灾的学生,经济支持问题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地处四川省的乐山师范学院,学生大多来自本省,很多学生家庭都受到地震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仅仅靠师生捐助和国家资助,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帮助所有的学生解决问题。为此,本研究对受灾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期了解震后受灾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倾向,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消费倾向,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并进一步为其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

一、研究方法

1.被试。选取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四个院系的部分受灾学生。

2.实施。因为本调查不适合教师亲自进行,也不适合采用正规问卷形式,故采用学生之间调查暗访的方法,安排4名普通学生志愿者在宿舍或其他课余场合进行隐藏身份的聊天式开放访谈,让学生志愿者将每次访谈内容做事后记录。然后由教师汇总资料进行分析。

二、结果

经过一个半月的资料收集,以及最后的资料汇总分析,发现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有四个主要的倾向。

1.“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依赖心理。具有依赖心理倾向的学生,其代表性的消费心理观念有,“车到山前必有路,要享受今天,要相信政府和学校会帮助我们的”,这些学生在消费行为方面,也表现得比平时随意,有个别甚至大手大脚,因而导致到处欠债的窘境。

2.“花一块钱想半天”的无助心理。具有无助心理倾向的学生,其代表性的消费心理观念有“家里的房子都垮了,父母生活都难了,以后不知怎么生活,不能乱花一分一角”,这些学生在消费行为方面,表现得比平时拘谨一些,有的学生平日在学校的打饭都要算着账,挑最便宜的时令蔬菜,而不是平时那样,打自己比较想吃的饭菜。还有个别学生“两天吃三次泡菜”,走向了另一个消费的极端,连基本的营养和身体健康都不能保障,更不要说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

3.“网络世界才安全”的逃避心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消费行为表现为沉迷上网,其观念主要有“你想那么多也没用,我什么都不想,网络世界让我忘了自己,觉得有安全感”。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具有逃避现实世界的倾向,把很多时间与精力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有些女同学还领养了虚拟的宠物。一些以前就有虚拟家园或者虚拟宠物的学生,则在这一时期对虚拟世界给以特别的关注和热情。这就使得他们把本来就比较紧张有限的经济来源中的一部分用在了虚拟世界里,这样做一方面让其心理得到暂时的解脱和释放,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日后的经济负担,增加了今后日常消费困难的可能性。转4.“你说我怎样帮自己”的沟通心理。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助和寻求他人理解支持与帮助的行为,其代表性的观念有“天助自助之人”,“你说我应当怎样帮爸爸妈妈,应当怎样帮自己”,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绪比较稳定,应对生活的态度也是积极面对,经常和同学交谈、沟通,主动找到辅导员、任课教师或相关领导寻求帮助,同时积极申请各种资助、贷款、奖学金等,其灾后消费心理较灾前没有明显变化,生活则比灾前忙碌充实。面对现实,积极沟通,消费心理乐观稳定,是这部分学生的共同特征,这种积极的心态令教师感到放心和欣慰,也为逐渐投到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讨论

通过一个半月的调查分析,发现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有依赖、无助、逃避、沟通四个主要的倾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够面对现实,积极沟通,消费心理乐观稳定,也有不少学生出现了极端或偏差消费心理。有的学生同时表现出的2种以上的消费心理,有的学生消费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受他人影响很大。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现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高校教师和社会工作者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纠偏;另一方面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存在综合性和不稳定性,也为教师的帮助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这种不稳定性,使帮助其转变思想观念相对更容易进行。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偏差心理的存在,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大手大脚”、“谨小慎微”甚至“上网逃避”,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暂时摆脱心灵的创伤,生活在一个相对自我中心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中。暂时的消费心理偏差就像偶尔的“心灵的发烧”,发烧是我们应对体内细菌的自我保护措施,但是不能让病症一直持续下去,否则就会伤到身体。对于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出现的偏差,则应及时了解和把握第一手信息,从而应针对不同的偏差消费心理倾向,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帮助更多的学生真正走出阴影,过上健康、愉快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费心理学论文篇(2)

精选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充分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此外,还要根据所讲授的理论知识选择最新的、接近学生生活的、有针对性的案例,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案例之中。个人思考进行案例教学时,需要提前将案例布置给学生做预习,要求他们阅读案例并通过自行搜集材料对案例进行思索与分析,对布置的预习题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整个教学效果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分组讨论在个人充分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4~6人小组,进行分组讨论。要求每个成员各抒己见,说明策略与方案并陈述理由与依据,最终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组内达成共识。这个阶段必须充分展开,让大家自由讨论,教师对此不做评价。全班交流教师主持全班进行讨论。在发言过程中出现意见不一、互相争论的情况时,教师要善加引导,使学生加深对案例的理解,最终形成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一阶段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阶段,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高潮。归纳总结这是案例教学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与概括。通过对案例的总结,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启示,应该怎样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最终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

费心理学论文篇(3)

案例:

A老师是一位有着三十几年教龄的数学资深老师,在学校里他被公认为勤奋认真的好教师.经常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众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他努力使学生好好学习,不能容忍学生有懒散的现象.最懒的学生在他班里也会变得勤奋.但是,非常奇怪,学生都不愿意上他的课.

我是班主任,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于是找了几个学生了解情况.“为什么学生不喜欢A老师呢?”有个学生告诉我说:“A老师经常要我们罚抄的.他要错一罚百.有一次我错了一题,没看清小数点,结果被罚抄了500 遍.我放学回家就开始抄,到晚上9点钟才完成.”听完这个同学的叙述,我又说:“A老师也是为了你们好,让你们记得牢一点,以后吃一堑长一智.”哪知我话还没说完,就又有一学生说:“我们都烦透了,罚抄那么多,哪有心思考虑自己到底怎么会算错的,只管乱抄一气,赶着完成任务就行了,所以我们不喜欢上他的课,最好他别进教室.”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有点担心了.在现实的教学中,确实有教师“钟情”于对学生“错一罚百”,错一个字罚抄100遍,100分的试卷少考一分就抄100遍,甚至有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做错了1+1=2,竟然被罚抄了1000遍.

不可否认,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是学校的能干的老师,他们信奉的是“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然而,教师们忘记了学生也是有自尊心,无意中已经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使得学生极为恼火,产生抵触情绪,造成逆反心理.而一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特别是孩子,过多的课业压力会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对教师的逆反心理,严重的损害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从而导致学生与教师沟通困难,甚至导致学生拒绝教师的教育.

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现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的说法,其实,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是很多的.除了A老师的简单化处理方法能够导致以外,教师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愿望,教师处理学生问题不公正等也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当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班主任就要正确的做出处理.

一、

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里,找出实质性原因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逆反心理来自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过度的罚抄.可以说这样的逆心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应予以肯定.要解决这样的逆反心理也是非常容易的,只要让这个A老师不要罚抄就行了.但是许多老师会发现,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并无不当或过错,可是学生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逆反心理表现.这时候,我们教师就无所适从了:是强行压制,还是慢慢引导?如何引导呢?

逆反心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里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应该接受的外部指示和道理,出现与平常条件下相反的态度.这种逆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他们随着自己身体的快速成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性格,对外来的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所以不愿意在被别人牵制,也就不愿意再被动地、完全地接受权威的教导.从这里可以说他们的逆反心理恰恰表明了他们开始慢慢走向成熟的表现,有着前进的意识,所以有其积极的意义.所以,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不能采取简单的压制手段,而是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逆反心理毕竟是孩子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往往是不正确的.所以,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引导必须正确而及时,解决在萌芽阶段.而要正确及时的解决逆反心理问题,首先必须对形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做细致的分析.小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原因,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了表扬,任何批评都会使他们感觉受了“委屈”,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学生,由于习惯了“我行我素”,对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教师的一些要求也就必然不适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就可能发展反对学校制度的模式甚至对抗.客观方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家长、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也有直接关系.家长的过分呵护以及过多的约束与干涉,教师的过分严厉以及过多的强调纪律和学习,都会剥夺学生的自主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并进而对家长、教师的安排进行反抗.

二、采取针对性的方法,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找到形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性原因之后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逆反心理

1.

爱心,融洽关系.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任何教育都是伴随着感情进行的.如果班主任没有对

学生足够的感情投入,严肃有余,温和不足,学生往往会对其敬而远之,严重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如果班主任能够做到与学生同乐、同优、同悲,除了关心他们的日常学习情况,还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就会不仅“亲其师”,而且“信其道”,也就是说学生会很乐意与你亲近,乐意听从教导,教育效果自然就会倍增.这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子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善.”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多与学生沟通,而不定期的找学生单独谈心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谈话内容不一定限于学习和学校生活,可以大到个人理想、人生目标,小到家庭情况、对同学的看法,等等.通过谈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由于这种谈话气氛比较轻松,学生可能更容易向教师倾吐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教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着指正时,也更乐意接受.同时,在一次次的谈话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也得到加深,从而为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作为班主任,只有经常关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充满爱,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尤其对常犯错误的学生,更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学生对教师的隔阂,消除对抗心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劝导,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2.换位思考,消除误解.

费心理学论文篇(4)

本文以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主要从两方面探讨了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设置安排合理恰当的实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探索自主学习的梯度式教学安排,从而使得学生通过主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消费广告心理学实验实践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在中国逐渐得到重视,全国各大高校开始逐渐设立心理学专业。但是,我国设立心理学专业的高校绝大部分为师范类院校,教学方法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操作课程内容很少或甚至没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中,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就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强调实践重于理论的基础选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就是希望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验的操作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消费现象和行为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开设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环节的高校并不多,相应的教材也缺乏,这些均无法满足本专业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的需要。伴随着社会需求由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为了使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本文以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主要谈谈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二、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1.设置安排合理恰当的实验教学内容消费与广告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消费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中,广告心理是消费心理中的重要内容。具体点说,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研究市场营销活动中,商品销售对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因此该课程主要目的,是从应用角度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洞悉与理解,这里消费者行为着重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服务、体验和想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目前课程安排大致包括三个模块,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导论(导言、研究方法、市场细分)、影响消费决策的个体因素(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态度、自我概念等)、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等)。本课程从这三大模块出发,整合原有的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课程相关实验环节,来探讨如何合理设置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实践,新增市场调查、平面广告综合分析及设计、品牌故事案例分析等三项综合性实验。以市场调查的教学内容为例。导论部分为学生学习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导论部分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的学习内容和框架安排、定量和定性的消费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产品的市场细分和策略。所以这一部分的课程如果能配套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课程新增市场调查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背景举例:大学生相关电子通讯数码产品使用现状调研。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如何在案例中应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要求学生2人一组思考研究方案,课外实践实施市场调查,完成市场调查报告。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问卷编制的技巧,掌握了市场调查的技能。2.探索自主学习的梯度式教学安排目前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课程安排大多集中于让学生习得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大多数课程要求的效果都停留在行为复杂性较低的层次,如识记、理解上,做的好一些的会管理到应用层面。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教育科研机构有这样的发现:许多学生无法脱离教师独立思考,或者是无法超越书本上的内容。因此可以这样说,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方式都没有让学生学会对自身的学习有清醒的意识,没有学会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也没有学会从书本所呈现的内容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分析出意义。基于这样的前提,探索自主学习的梯度式实验教学内容就变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渐进的梯度实验教学可以增强互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里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取得行为复杂层次更高的成果。这种学习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内容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并进行批判性思考。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具备这样几种特别的教学功能:实验项目进程安排提供关于何时以及如何使用学习的心理策略的信息;对于如何使用这些策略思考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出清楚的说明;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而应该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先前理解对其进行重新组织;通过实验、报告、答辩以及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复杂化,从而将学习的责任转到学习者一方,使学生成为一个主动者,通过课内外实验操作技能的多方面训练提高学习能力。以平面广告综合分析及设计为例。影响消费决策的个体因素复杂繁多,而广告心理是消费心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产品策略的重要体现,由此课程新增平面广告分析和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背景举例:综合分析某品牌某产品某主题的平面广告1幅。要求学生首先熟悉了解该品牌及其产品,然后对某主题的平面广告进行综合分析,如创意理论依据、创意方法、广告主题、广告标题、文案、图片、色彩、色彩、版面布置与编排、文案创意、视觉元素的传达等。以上海大众新polo汽车广告为例(主题:人性化动态尖端科技-德系精湛工艺)。对Polo产品及其广告进行分析。Who-弄清楚Polo是什么东西,它的成长环境等等,它的形象、气质、定位是什么,在消费者中的印象怎样;What-在广告中说了些什么;Whom-弄清楚说给谁听;Which-用什么方式或者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传播给受众;What effect-广告目的,促进销售、传播观念、提高企业形象还是都有。这一过程中,通过平面广告的学习,掌握平面广告的创意规律,影响消费决策的个体因素,整体提高平面广告综合分析能力。三、思考和小结结合教学实践,本课程的教学按照以上思路基本达到培养面向应用型的心理学人才目的。然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市场调查课外实践环节的把控,平面广告的选取,品牌案例故事的选择等。总之,笔者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了相对适合心理学专业的《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手册,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相信一定会探索和构建出适合心理学专业要求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涂勇.浅谈高校“消费心理学:实验课程建设[J].高校科研,2004,(16):9.

[2]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Anation at risk: The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83.

[3]Rallis, S., Rossman, G, Phlegar, J., &Abeille, A. Dynamic teachers: leadersof change. ThousandOaks, CA:CorwinPress. 1995.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课程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1430031381210。

费心理学论文篇(5)

“2005年中国十大系列英才”获奖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立功、立德、立言和开拓、创新、卓越等方面卓有建树的成功者。组委会给陈瑜的颁奖词是:“陈瑜同志所研究的消费资本化理论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这一评价对陈瑜和他所进行的研究来讲一点也不过分。多年来,陈瑜一直致力于消费资本化这一全新的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颁奖典礼结束后,各界人士对消费资本化理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予以高度评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认为,消费资本化开拓了经济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经济科学的重大创新,对研究消费、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具有重大意义。《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则评价道,消费资本化理论是解决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中资金和市场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005年中国十大系列英才”奖项是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大学、《中华英才》半月刊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评出。在这次评选中,百位各界英才被推选上榜,其中“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荣获特殊贡献奖。上榜英才还有中国工程院名誉主席宋健、中科院院士吴孟超、“神六”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等。作为被评选出的“十大财智英才”之一,陈瑜有幸与这些重量级的人物同台领奖。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是因为他在经济理论创新上作出的突出贡献。

陈瑜因此被认为是经济学界的一匹“黑马”。他自己则笑称,他是经济学界的老“新人”。

谈到那天领奖的场面,67岁的陈瑜变得像孩子一般兴奋,声调也不由自主地提高了。他清楚地记得:那天,他精心挑选了一套自己最喜爱的西服,早早来到政协礼堂,等候那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尽管排名不分先后,陈瑜依然能回想起,那天他是第三个登上领奖台。欢快的音乐、红色的地毯、不断闪动的照相机,当时的一切让陈瑜感到有些眩目。而当他从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手中接过奖杯的那一刻,他感到了莫大的欣慰――多年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奖杯不沉,摸上去甚至有些凉,但陈瑜说,他当时的心里沉甸甸的。

在耕耘中结果

陈瑜1963年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研究方向是:经济学理论、企业和城市发展。毕业当年,就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化经济计量理论》一书。 后来,又先后出版了《美苏对外援助对比分析》、《新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英汉国际金融和贸易词典》等著述和译著。另外,他还在报刊杂志上约100篇。其中,《寂寞的哲学,活跃的经济学》一文被多次转播和转载。《罗斯托先生在经济科学院中所实行的改革》一文还被收入《首都学术界隆重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文集》。

谈到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研究,陈瑜感慨道,只有他自己清楚他在其中付出的心血。陈瑜介绍说,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是将消费向生产和经营领域延伸。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参与企业运营的投资行为。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

这段话看似简单,实则是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高度概括。为此,陈瑜花费了多年的心血。对于这样一项重大的经济理论研究课题,陈瑜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了研究,他感到非常不容易。谈到研究动力,陈瑜说,在他即将出版的《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一书自序中,有一段话可以代表他的心声:“本书的撰写,酝酿已久。每当想起这个新的理论将会对社会产生影响,我的思绪就久久不能平静。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使我不能停下我的思考和写作。经济学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她犹如苍穹中无数耀眼的星,是那么神秘,又那么深邃。仿佛在提示: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呼唤新的经济理论诞生。”

陈瑜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都已充分说明: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伴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所形成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理论,也已进入终结时期。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经济理论,来诠释今天的经济,分析今后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规划今后的经济,显然是不适宜的。那将会使今后的经济运行走回头路、停滞不前,甚至会误导今后的经济发展。

陈瑜说,消费资本化理论,是意在构建一个共赢的社会。这个共赢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真正繁荣幸福的社会。消费资本化理论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找到了一条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经济学途径。有人称它为中国的“穷人经济学”。陈瑜则认为,它更是一种“全富”的理论。因为它同时为社会构筑了一个富人、穷人都适用、共赢的经济平台。

在实践中完善

陈瑜早年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荪,恩师的谆谆教诲每每令陈瑜受益匪浅。他清楚地记得,老师曾经说过,经济学应该永远与生活、实践的活水源相连,从实际经济生活的争辩与对策中提炼出人类思维能力尚能解决的问题。如今,这句话在陈瑜心里已经扎下了根。在他看来,能够最终付诸于实践并开花结果,才是理论创造的最终目的,也才是理论创造者最大的愉悦。

陈瑜在消费资本化的研究当中,默默地实践着自己的设想。2003年,用陈瑜的话说,是消费资本化理论成型之年。就在这一年年底,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和经济学家于光远的直接关心下,陈瑜发起创建了世界新经济研究院,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研究院主要从事国际、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科技、智力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为各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规划。研究院依托的主要经济理论正是消费资本化理论,而消费资本化理论也因为研究院的存在拥有了实践的平台。在这个时候,对于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应用,陈瑜心里底气更足了。

陈瑜在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工作多年。也许正是长时间的实践工作经验起了作用,他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实践一开始就比较顺利。

对于此理论第一次运用情况,他至今都记得十分清楚:那是在研究院成立不久后,深圳一家大型电子企业听说了消费资本化理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请研究院为其做策划。此前,这家企业产品库存居高不下,难以找到解决产品积压问题的突破口。对此,陈瑜和他率领的专家团队在扎实广泛的调研基础上,以消费资本化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该企业实际,为其设计出一整套方案。在这本12万字的策划书指导下,该企业对原有的经营模式做了一次革命性的转变,这次大胆的尝试给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积压产品全部售出。此次实践的成功,对陈瑜和他的团队而言,更加具有历史意义――消费资本化理论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操作,带来实际效果。对于陈瑜来说,没有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了。

此后,世界新经济研究院的业务领域又有所拓展,消费资本化理论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在此理论指导下,研究院又先后为黑龙江省、辽宁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东省等部分城市、地区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大中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并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好评。最近的一次应用,是对国内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所做的策划,此次策划案的成功运作,得到了对方的充分肯定和赞许。此次策划的成功,也标志着世界新经济研究院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运用达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新高度。陈瑜和他的团队为此感到信心百倍。

陈瑜本人也因此广受欢迎。他应邀担任了无锡、大庆、泰州、聊城、海口等20多个地市政府高级经济顾问。同时,他还是美国美中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发展中心、日本中国经济开发株式会社、加拿大中国科技产业协会、英国联邦认证有限公司中国地区、中国耀华玻璃集团、洛阳春都集团、中国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万思恒律师事务所等企业的高级经济顾问。

在“布道”中实践

翻开陈瑜的工作日志,你很难想象,每天担任如此繁重工作任务的,竟然会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现在,陈瑜对消费资本化理论及其应用充满了信心,他感觉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但就是怕自己精力不够。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最羡慕年轻人,有足够时间去干自己的事业,而且年轻人不怕犯错误,有的是机会去改正,“可以拿橡皮轻轻地擦掉,然后再重来”,陈瑜这样形容。陈瑜说,他现在身体还可以,最近做过一次全面体检,各方面情况都还好,没有什么大的毛病。这让他感到很开心。当话题从身体状况转到他超负荷的工作量,陈瑜则笑称自己为“皮实”的陈老汉。他这个年龄的老人,理应在家安享晚年,保养身体。可是,陈瑜身边的人却说,陈院长有时候忙得连早饭都吃不上,每天中午也跟员工们一起吃盒饭。唯一跟大家不同的是,在每天上下班的时候,他会吃两次药,补充身体营养。而在忙碌或出差时,连这都不一定能保证。

身体状况、工作时间、工作强度,这位67岁的老教授每天要在三者中寻找平衡点。他说他也没有办法。他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研究已经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而现在是该理论的推广期,正是此理论被广泛了解和认同的时期,对此理论的应用更是任重道远。对于他来说,现在由不得自己,他已经停不下来了。

陈瑜那间位于西单首都时代广场的办公室,每天要接待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政界、企业界人士。多数人就是冲着消费资本化理论来的。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困惑,有的是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的是关于企业发展的。带着不同的困惑,这些新理论的领先接触者,常常不辞辛劳地来到北京,向陈瑜率领的专家团队请教,希望在各自领域的发展战略上得到专家们的指点。陈瑜的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向这些来访者阐明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原理及其针对不同领域的应用等问题。在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像一个老师,对同样的话他要对不同的人重复很多次,直到对方听明白为止。

如今,在陈瑜的办公桌上,经常摆放着好几份针对不同行业、企业运用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具体解决方案――在一次次的“布道”中,熟知消费资本化理论的人士越来越多,邀请研究院做策划的人也一天天在增加。陈瑜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感到十分疲倦。他说自己很累,但累得很高兴。

除了主持世界新经济研究院的日常工作外,对陈瑜来说,还有一件事是他津津乐道的。那就是为消费资本化理论“布道”――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有邀请函转交给他,于是,他不停奔走于各级政府、各家企业和各大院校作演讲。他关于消费资本化的演讲总能让听者有茅塞顿开之感,此理论已经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的关注、熟知和认可。去年3月,应卡塔尔王国第一副首相邀请,陈瑜赴多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关于“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精彩演讲,受到与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各国院校和社团纷纷邀请陈瑜去作报告。

陈瑜告诉《新财经》,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作过演讲,聆听演讲的听众中不乏我国经济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他能感觉到,消费资本化理论正日渐受到关注和认可。对此,陈瑜很开心,他说他也因此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采访手记

本刊“经济学人”专栏连续做的两个专题都与消费资本化有关。记者在被这一理论深深折服的同时,内心也产生一些困惑:如此相似的经济理论,两位研究者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应光荣年轻,陈瑜年长;应光荣擅长文化研究,陈瑜自始至终活跃于经济领域的研究;应光荣困惑于理论的应用,陈瑜则将此理论的应用变成了常态。而在问到两位研究者是否认识对方时,他们竟然都并不相识,更不知道对方所做的工作。

理论创新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中国的经济理论而言,就更是如此。中国的经济发展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有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点自然也会有所契合。就比如应光荣和陈瑜,都看到了消费的巨大力量,他们对消费资本化理论所作出的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该理论的研究,除这二位学者外,应该还另有其人。英雄所见略同也好,殊途同归也罢,感动于这些研究者默默付出的辛勤劳动之余,还是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吧。我们至少应该尊敬的是:这些开拓者的勇气、智慧,还有他们坚定不移的决心。

相关链接

中国消费经济学研究历程

严格说来,中国经济学界对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

1979年,湖南师范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尹世杰教授的《加强对消费经济的研究》一文发表,《光明日报》曾在头版头条用“打破了”对他在学术上“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予以赞誉。

1983年,尹世杰教授主编消费经济专著《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由此,他获得了第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并奠定了他作为中国消费经济创始人的地位。1988年,他的专著《中国消费结构研究》问世,被认为“是消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费心理学论文篇(6)

《弹箭技术》兵工弹箭情报刊物。以刊登国外弹箭专业技术论文为主,报道国外弹箭技术发展动态,沟通国内外专业发展信息,为弹箭专业的科研、生产、教学、使用等部门提供情报,并开展学术交流。《弹箭技术》获中文核心期刊(1992)。院士论坛、装备管理与装备指挥、军事航天理论与应用、航天工程与装备试验、电子信息装备与信息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成果与专著

费心理学论文篇(7)

语言是一种信息传递工具, 它不仅能承载句法和语义信息, 还能携带社会、文化等附加内容。现代商标名称为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除承载并传递商品详尽信息外,还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的差异,尽可能地展示商标的美学特征以刺激消费者感官,引导其购买欲望并促使其采取购买行动。因此,商标翻译中,合理运用翻译美学理论,使商标译名更好地体现其美学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翻译美学理论阐释

20 世纪70年代,美国翻译学家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合著了文化转向的著作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用描述性方法研究翻译,深化了对翻译研究的认识,以文化转向为背景,翻译美学理论呼之欲出。bassnett 和lefevere说:“对研究对象再次予以界定;在源语文化符号与目的语文化符号所构成的网络中,对内嵌于其中的文本进行研究。这样一来,翻译研究既能够运用语言学的方法,也能够不拘于此,运用他法”。

1995年刘宓庆著《翻译美学导论》,构建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从翻译艺术的基础层级审美原则到综合层级审美原则进行翔实论述,提出文学翻译审美的三个特征:翻译审美必须整个心理结构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即畅与物游;必须用想象校正对原文的理解即视野融合;必须与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即感同身受(隋荣谊、李锋平,2007)。

2005 年毛荣贵著《翻译美学》,以美学思想为核心宏观分析翻译美学,以英汉两种语言为媒介,从语言学角度包括音、形、意、句和词汇进行审美比较,提出翻译实践中的相应方法;探讨了接受美学理论,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同时指出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形式在感觉中生成”、“通过整合使之完形”的意蕴(毛荣贵,2005)。

翻译美学理论追求形式美、意蕴美和接受美的有机统一,继承和借鉴了接受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将美学理念全方位渗透到翻译实践中,用审美的视角去理解、欣赏和接受原文和译文。

商标翻译的误区

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由文字或图形共同构成商品符号,在音、形、意等方面蕴涵了许多美学特征;在商标翻译中,应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的差异,让商标译名达到和商标原名同样的审美效果,以便在国际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博取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进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而商标翻译涉及到语言学、营销学、心理学及美学等诸多学科,商标译名要想成功保存原名的风格、韵味及内涵,译者必须摆脱商标翻译只求字面意义对等的误区,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不同文化大众的审美心理,成功体现商标的美学价值。如美国婴儿用品品牌johnson's(强生),最初译名对等直译为“庄臣”,让人无法和婴儿用品联系起来,而译名“强生”响亮、上口,表达了对孩子的祝福,让人联想起孩子们健康、强壮、快乐地成长,体现了商标的意境美和文化美,最终使品牌家喻户晓,销量大增。又如隐形眼镜bush&lomb(博士伦),原名是公司创立者的姓名,若直译会让人无法理解,译名结合消费者近视人群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争当博士的心理,从情感上贴近消费者,展现了译名独具匠心的情感美。

商标翻译的美学体现

为了激发产品的品牌形象销售,商标译名中应充分展示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以获得新颖、与众不同的效果,博取消费者的青睐,让产品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

(一) 意境美

商标译名通过形象描写再现商标原名的境界和情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诗情画意般的弦外之音引人入胜,诱发和开拓了消费者的审美想象空间,引发了消费者忘我的联想与遐思,形成了商标深远、悠长的意境美。如世界知名体育和运动品牌nike (耐克),源自古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这一译名让消费者联想到在运动竞技中,每个人都希望胜利女神降临,通过自身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最终获得成功。

(二)文化美

商标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媒介,既要体现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又要迎合不同消费者的文化审美取向,商标译名应恰当地将文化美予以再现或拓展以感染消费者。如法国连锁超市carrefour(家乐福),译名表达了超市为千家万户造福的意愿,符合中国消费者幸福美满的家庭意识。服饰品牌goldlion(金利来),其原名和译名就是珠联璧合的典范。goldlion没直译为“金狮”(和“金失”谐音,丢失黄金的意思),而译为“金利来”(直译gold为金,音译lion为利来),其文化内涵近似于原名,又符合中国文化“财源滚滚来”的寓意。其他译名如饮料seven-up( 七喜)、pespi(百事)等均展示了文化美。

(三)音韵美

音韵美指商标译名发音响亮,节奏明快,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在传达原名主旨信息的同时,满足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多采用头韵、尾韵、叠韵、拟声的翻译方法,使译名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感染力,易于记忆。如饮料cocacola(可口可乐),摒弃了原名coca(药用植物,名古柯),cola(西非可乐果树,或不含酒精的饮料)的直译,译名可口可乐运用双声叠韵再现了原名押头韵的音韵美,读起来韵律和谐, 富有乐感。

(四)情感美

情感美指商标翻译应重视消费者的审美情感心理,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译名的情感美更利于沟通消费者的民族心理认同感,在感情上亲近消费者,引起他们的共鸣并激发他们的尝试心理和购买欲望。如紫色香水poison(百爱神),原名直译为“毒药”,强调香水香型独特,品名大胆而奇特,紫色色调颇具神秘意境和氛围;但在国内,毒药暗指女性使用香水后会野性奔放、妖艳迷人,不符合传统习俗,无法开拓市场;译名百爱神,既有化妆品特性又具特定含义,广博众爱,获得了消费者心理认同感,体现了情感美,投入市场大获成功。

(五)简洁美

商标译名大多简洁明快,避免生僻字眼,充分运用汉字所蕴含的多义信息,激发消费者无尽的想象,易于上口,便于记忆。如洗发水head&shoulders(海飞丝),原名直译为头和肩膀或海伦仙度丝,冗长复杂,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译名海飞丝简洁清爽,让人联想起柔美的发丝如大海波涛般散落在美女肩上,体现了产品特色及功效。又如德国汽车mercedes-benz(奔驰), 原名直译为梅塞得斯•本茨或宾士,毫无特色,译名奔驰简洁生动,体现了产品属性及驰骋万里的良好性能。再如快餐kentucky(肯德基),打印机hewlett-packward(惠普)等也展示了译名的简洁美。

综上所述,商标翻译的美学体现包括意境美、文化美、音韵美、情感美和简洁美等。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审美情趣和心理,灵活运用翻译美学理论,让商标译名充分体现其美学特征,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不断地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

费心理学论文篇(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与人的社会传播、交往和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产生某种互动后果,如示范、模仿、羡慕、排斥等。他人的注视使消费具有了表现性,人们借助消费向社会观众表达和传递某种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情趣等。随着各个学科的交叉发展,最早作为社会学概念之一――从众的研究已延伸到许多领域。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由从众理论出发,分析从众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发展,并就营销学领域从众研究的现状予以评析,指出从众理论研究的意义及其对营销研究的启示,以期引起营销学者对从众理论的研究兴趣。从而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提供依据。

1.从众的含义。从众理论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个体的行为理论。著名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一是“初级群体”,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家庭、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二是“镜中我”,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库利给出了从众的描述:他人对个体的外表、礼仪、目的、行为、性格、朋友等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看法,个体对这些(他人)看法产生一定的想象,其行为常常受到这种想象的影响。也就是说,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他人的评价开始的。他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行为方式等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自己,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此后,其他不同学者对从众的定义,尽管表达上有差异,但都指出了这一概念的实质,即从众是一种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

2.从众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发展。从众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品与品牌。Bourne认为:参照群体对消费者个人购买某些类型的产品和品牌时会有一定的影响。产品和品牌的公开消费性(公开消费指社会可见性高的消费活动,私下消费指社会可见性低的消费活动)不同,所受到的影响力也不同。通过对有关规范性的信息影响和高度公开消费的商品的购买研究,Whyte得出结论:正是群体的作用使得奢侈商品变成了必需品。

2.2 广告与宣传。Boush等研究表明,消费者从众倾向与对广告的信任度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对广告的不信任会导致消费者的独立判断。作者检查了与信任广告和信任其他产品信息来源有关的人的变化关系模型。相信产品信息来源与消费者从众为正相关而与玩世不恭(玩世不恭者是指知道一切事物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事物的价值的人)没有联系。另外,随着被研究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广告的信任下降,而对类似《消费者报告》之类的客观来源比较信任。这种关系模式说明:对广告的不信任反映了一种怀疑的,有辨识力的态度而不是一个玩世不恭。作者认为消费者的怀疑实际上对广告商有利,可以促使其调整广告。

2.3 群体特征。性别不同,受从众影响的程度不同。研究表明: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讲,对于群体规范表现出一个更高程度的从众倾向。研究表明,由于性别不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从众行为的不同,在群体中,女性表现出更高程度的顺从。

3.对营销领域从众理论研究现状的评析。由于研究时间较短,营销学界有关从众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缺乏系统性,对从众的内涵界定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是通过调控群体规模,凝聚力,成员之间依赖程度,群体领导的存在与否,群体目标的清晰度,过去成功的经验对未来的判断影响等因素,评价文中所提到的各种从众现象的变化范围。当然,这些需要更多学者的合作及实验装置的不断改善。还可以探究营销领域从众研究结果所适用的其他领域。例如:一个从众倾向相同的消费者细分市场的识别可以解释其消费行为与消费特征,使得企业很容易针对目标市场获得运营效果并更好满足顾客需求。针对不同的营销应用,进一步发展和尝试从众理论具有广阔的前景。会为学术界和营销管理带来很大收益而探索出一条好的途径。

营销学界对从众行为这种“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性质及影响所作的实证研究及理论模型建构仍然比较缺乏。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学及心理学界广泛涉足这一领域,为营销学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借鉴。由于消费者行为与一定的消费者心理机制及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所以,今后营销学界对从众的研究,仍将大量借鉴社会学及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其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存在着差异,从众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从众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欧美学者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完成的,我国企业管理学者在顾客从众理论研究领域的成果还相当有限。因此,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从众理论研究是我国企业管理学者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从众进行本土化的适应性研究已引起营销学者的注意,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零散。

费心理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教学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一、基于教学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改革理念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者心理的基础心理学理论与营销策略,以及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科学方法和工具,为学生将来实际从事营销管理和其他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课程主要研究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依据。研究侧重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分析研究不同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影特征响因素,为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制定营销战略,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消费者的购买频率,目的是为企业创造顾客和利润。消费者行为学是所有的营销方法之母,因此理解消费者行为是制定营销战略的关键要素,是解决营销实战问题的一把钥匙。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情境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教学情境为导向的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以营销知识传授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各类营销具体项目中完成相应的教学情境,从学习情境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基于任务导向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改革实施

(一)情景教学的内涵。情景模拟式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二)《消费者行为学》情境教学改革实施。《消费者行为学》一门应用性特别强的课程,理论教学无法加深学生对消费行为规律的认识,以往的实践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辅,无法使学生感受到消费的实际情况,多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消费过程为体验,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体验模式和系统的体验设计,也达不到和理论相结合的效果,所以合理体验模式的选择和系统设计是消费者行为学体验式实践教学的关键。

情境教学设计安排,以教材为起点,以补充案例、视频等实际工作资料为台阶,以能力训练为手段,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进行情境教学。

1、情境模拟教学形式

(1)角色模拟。角色扮演体验,就是根据设计好的剧本,安排学生扮演场景中的销售人员、消费者、营销经理等角色,然后进行仿真表演,模拟消费环节、消费冲突、购后行为等场景,实际操作中进行情境设计、情境分析、仿真模拟以及学生评议与总结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应变与反应能力。

(2)案例重现。讲企业真实的以及现实生活中案例,由学生模拟当事人,根据所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案例选取时,选择学生熟悉的企业与品牌,让学生有更深的感触,感觉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

(3)知识变现。在理论课程讲授完后,要求学生利用某一理论用生活中具体的消费经历来进行展示,反映出消费者在需求确认、信息收集、方案评价、购买决策以购后评价几个环节的情境,深入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是模糊的概念清晰化。

2、情境教学实施步骤

(1)情境确定。选择某一情境主题,并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情境设计,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情境场景与道具的准备,还需要教师对于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这是情境教学的关键点。

(2)情境模拟。根据提供的情境,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模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脱离主题随意发挥。同时,注意模拟时间控制,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做好模拟过程中突况和问题的应急处理方案。

(3)情境评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情景模拟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可以由模拟小组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体会分享,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小组的情况进行点评,营造一种互相学习,竞争进步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对情境模拟进行点评,对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对整个情境教学做到首尾呼应。

3、基于教学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内容改革。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重要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的研究工具和规律,甚至能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做出一定的预测,制定一些实用的营销策略,根据目标去制定教学的具体内容。(表1)

4、基于教学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考核标准改革。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过程考核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能力、课堂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的评价;目标考核是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掌握情况的评价,以公平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使学生更注重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考核占学生总成绩的40%,其中课堂表现占40%,包括参与角色扮演,讨论发言情况进行评价;课后参与占60%,包括各学习情境单元模块的作品(自我个性与自我意识与自我消费行为分析报告、分析我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差异、家庭不同形态消费行为差异、我国区域文化对消费行为影响以及区域消费行为差异、分析一则广告心理作用过程等)。目标考核占学生成绩的60%,以试卷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并能做到灵活运用,以及消费心理研究与分析的基本方法的掌握,达到能独立开展消费心理研究和灵活运用消费者行为学促进市场营销活动良性发展的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费心理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3-0014-07

收稿日期:2010-12-06

作者简介:黄娟(1981-),女,江西萍乡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市场经济与政府管理研究。E-mail:huang.省略

一、引言

预测中国消费潜力是当前研究消费问题的焦点之一,但是许多研究只是基于当前消费现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缺乏对消费主体――微观消费者的需要的深入研究。现实中,消费者的消费是非理性的,也是经常变化的,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心理的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基于消费者同质性假设的经典消费理论在预测中国的消费潜力及解释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现有的需要理论也很少考虑需要的满足问题,故对需要与消费的研究非常少,而是将该问题完全推给了其他学科(例如将食品需要的满足推给农学等),基本没有涉及需要满足的一般规律性。在当今经济领域的理论及实践日趋深化的情况下,对人性需要内涵研究内容的不足已经限制了人们对实践的有力描述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因而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人性需要问题重新加以审视,以丰富充实其研究内容,并以此人性需要内涵的演化为理论依据,直接从生命本源、人心人性和人的具体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特性出发,通过分析人的各种感觉属性,融合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行为学的综观视角,得出预测消费潜力的一个新方法。

二、人性需要内涵的演化

人类对需要问题认识的范畴的不断突破,经历了由浅到深、由抽象到具体的演化过程。具体来说,经历了从抽象学科的心理学视角、哲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演化到具体学科的经济学视角和消费者行为学视角这样的逻辑演绎过程。子季在其著作《需求社会论》里谈到:“需要问题是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及行为学等研究的对象”[1]。最早研究“需要”问题的是心理学和哲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它的研究较为深入一些,从哲学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就不那么深入了。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家对“需要”的解释也很抽象,随着学科细分和对“需要”认识的层次性内涵的不断突破,消费者行为学对“需要”内涵的认识突破了原来的抽象含义,对人性需要内涵的描述也越来越具体。

1.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作为人学的重要学科,重点研究人的需要问题,因而对需要的使用非常活跃,几乎每一门分支都有自己关于需要的定义。如普通心理学定义:“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2];社会心理学定义:“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3]。西方心理学对人性需要剖析,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麦独孤、弗洛伊德、默里和马斯洛。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理论中,与需要概念密切相关的是情操说。他认为自我情操的发展、意志等,与人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而过去的心理学偏重于认识方面,忽视情和意,但情和意同本能需要有密切的关系,是本能需要激发起了情意活动并和认识活动一起构成完整的主体活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与需要问题关系最密切的是他的无意识概念和本能概念。他认为无意识的活动是人类行为思想背后的驱动力,他所说的无意识是指某些潜在的需要,他用“欲或欲望”表示这些需要。默里在其理论中,最为关注的就是需要这一概念。他认为需要是用以代表脑区力量(其生理化学性质还不清楚)的构造物(一种权宜的虚构或假设的概念)。他的需要理论建立在关于体内平衡学说的基础之上,并指出了需要的性质、作用和需要产生的机制,并对需要进行了分类,设计了分析个人需要的主题统觉测验(TAT)。马斯洛对需要问题作过系统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他认为人类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需要,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国内学者谭俊杰从心理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一种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4]。陈志尚和张维祥认为,人的需要“反映在心理上就是欲望、希望和需求,需要只是主体的欲望、需求”[5]。

2.哲学视角

19世纪初,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需要下定义:“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6]。需要在哲学范畴的研究开始形成。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哲学界掀起一股研究需要范畴的热潮,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二是需要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人本身;没有人,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人的需要不仅直接导致了社会的产生,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三是需要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经过多年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探索找到自己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需要,从而建立起新的逻辑和构筑起新的体系。唯物史观并不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开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其来自历史主体上的内在根据;离开需要,就无法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何以形成。所以,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根本性范畴,它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8]。袁贵仁在《人的哲学》一书中从哲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作为一般范畴,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具有的一种特质,这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9]。王伟光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研究需要范畴。从历史观角度来看,人的需要实质上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并且认为需要是利益的前提和基础[10]。

3.社会学视角

马克思指出:“我们的需要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11]。这说明人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因此,社会学不能忽视需要的研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需要下的定义是:“需要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依赖关系”[12]。1972年美国社会学家埃文在其著作《意识的首领》中自问自答: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谁是意识的首领?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没有第二个意识形态,只有一个意识形态,就是消费需要[13]。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在其著作《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针对当前社会温饱基本解决这一现状,提出了人的三种需要:舒适、牛逼、刺激。舒适是排除了生理上的痛苦;牛逼即是炫耀与崇拜;刺激寓于生存当中,当温饱解决后,生存中的刺激少了,刺激的需要就提升了[14]。郑也夫作为现代消费活动的坦率的批判者,他批判目前用消费取代生活的现状,最终导致很多实际上不需要的东西塞进生活,而很多需要的东西却无人供应、逐渐消失,乃至人们放弃或遗忘了最初的欲望和需要。李顺德从社会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指与人的物质和精神存在相联系的某种依赖性,是人或主体的一种客观现实的状态[15]。

4.经济学视角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需要对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有决定作用的,而社会需要中初始的需要是消费需要,这正是各种需要的出发点。从经济学角度讲,需要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如果离开人们的需要,就会变成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总是和需要相联系的,都受需要的制约和支配。因此,经济学对需要问题的研究,是很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肯定地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研究欲望及其满足,就是需要与消费的研究。”马歇尔从经济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是人与生俱来、通过活动不断产生,以矛盾状态表现出来并以交换关系为满足方式的人的生存状态”[16]。马歇尔只是在经济学范畴内提出了需要的满足,并没有深入研究下去。国内消费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尹世杰,1993年发表的《消费需要论》主张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人为中心,并且将消费需要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范畴,把消费需要及其满足程度不断提高作为整个消费经济学体系的主线和消费领域的主要规律[17]。李炳炎1990年发表的著作《需要价值理论――富国裕民论》以需要一般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范畴。需要一般反映了需要的自然属性,从需要一般出发,不仅可以合乎逻辑地再现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全过程,而且也可以生发出许多新的经济范畴,从而为建立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新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18]。李炳炎认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皆因需要而产生,劳动是满足需要和实现利益的手段,消费是需要的实现。所以,这就从根本上抛弃了传统经济学以物为中心、以物奴役人、人服从于物的出发点,代之而起的是以人为中心、物服从于人的需要。

5.消费者行为学视角

人们之所以行为,都是因为有一定的需要,需要即是人们行为的动机,人的需要,一般来说,不能靠从自然界取得现成物品来满足,而是要通过劳动去创造出物品来满足。行为科学从需要来寻求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对需要下的定义是:“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19]。消费者行为学认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人的需要对于消费而言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因为人的需要会产生某种动机,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美国营销大师所罗门从消费者行为学概括需要的含义:“分析消费者的各种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现象,即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而这种动机由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营销因素而激发”[20]。

6.本文视角

本文认为,不论是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还是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人们对需要内涵的揭示概括起来主要有本性说、状态说、欲望说和动力说等,它们分别只是部分地揭示了需要的某种属性,但又都没有揭示出需要的全部涵义。人们目前对人性需要的理解之所以未能揭示出需要的内涵,是因为都是从某个角度观察的结果,不是全方位观察和考察得出的结论,因而只能是对需要的一种外在性的描述而已。从上述不同学科范畴对需要的定义可以看出,最早对需要问题研究的是心理学和哲学。后两种观点则是在前面学科归纳的基础上,从人的角度进行概括的,即经济学和行为学的“需要”是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演化而来的。心理学的“需要”支付代价,即转化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需要;社会学的“需要”是构成消费者行为学“需要”的前提。

综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本文认为,人性需要内涵的揭示应具体化和微观化,在市场经济体系里人性需要的内涵被表述为人们到底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需要什么”是以人的感官需要的满足为理论起点;“需要多少”则以需要和需求的范围的突破为理论起点,受资源代际分配和道德约束。人性需要内涵本身决定着消费潜力的大小,消费潜力的释放与解决“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是两个问题的同一过程,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所在。

三、论消费潜力之一“需要什么”

在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中,还很少有学者从人的具体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特性出发,通过分解每个器官的感觉属性,来指导宏观消费经济活动。在微观消费行为研究方面,目前国外应用人的感官系统进行商业营销的案例已经很多,感官营销这一营销方式也越来越热门,国内的感官营销刚刚起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本文在借鉴感官营销这一微观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来分析宏观消费问题。

1.人的感官和感觉特性分析

科学家们相信,人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对应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来体验整个宇宙,从而获得时间感、空间感、美感、情感和等,并通过感觉通道的各种信息判定各种可能有关“生存利害关系、好坏憎恶喜怒”等的外在事物。因此,“需要什么”要经过人的感觉器官过滤萃取,进入大脑。因此,分析任何消费有关的问题,应追根溯源到人的感官和感觉,只有从微观上对人的不同通道感官特性了然心中,才能真正解决消费不足这一宏观问题。表1列出了人的五种感官特性,满足的是人的生理需要。

表1 人的不同感官特性的比较――生理需要

续表

注:本表根据高路老师的文章和其他网络资料整理而成。

人的五种不同感官特性的需要属于人的生理层面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一切生命体固有的本能,是确保有机体生存的最基本要素,表现为人的本能,一般来说,生理需要存在一定层次性,某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具有边际饱和效应。人除了满足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需要外,还需要满足最重要的需要――意(感觉),很多心理学家称其为心理需要,如表2所示。心理需要是内心失衡并企图改变的意识欲望,可以超越实际基本生存需要,具有相对性(攀比性)和主观性,具有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特性。消费社会不再是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刺激产生新的心理需要,引诱人性更多的欲望。心理学相关研究认为,心理需要由13种基本的欲望所控制。

2.需要什么

当一个需要被认知时,就会产生想得到满足物的内在要求,并由此产生指向特定目标的活动。通过对人的不同感官特性和感觉的分析,人性需要心理表现出对眼、耳、鼻、舌、身、意的满足。反映在消费上,产品和服务必须满足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六种需要。满足感官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数量需求上具有饱和性,在质量需求上呈现不断上升的一般规律;满足感觉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质量和数量上

表2 人的感觉(意)的组成――心理需要

表3 从人的感官和感觉论需要什么

四、论消费潜力之二“需要多少”

人们到底需要多少,需要的范围有多大?需求的范围能不能突破?马克思认为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故需要还受生理、道德和时间的约束使得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最终导致经济社会消费不充分。需要的量受到欲望的支配,受到收入的制约,但是远大于经济学意义的需求。本文研究的消费潜力的大小主要是通过突破现有需求的范围,将现有的需要的量转化为需求,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必须指出的是,能将未挖掘的需要转化为需求的是有闲置货币的社会群体,也就是如何实现将他们的储蓄动机转化为消费动机的过程。

1.欲望、需要、需求的范围

人类经济行为的三个基本概念――欲望、需要与需求,欲望引起需要,需要引起需求。欲望表明的是人类的主观愿望与具有的心理学意义;需要表明的是欲望与对象的结合和由此形成的行为动力学意义;需求表明的是有货币支付能力需要的经济学意义。欲望的外延大于需要,需要的外延大于需求。图1用数学集合来表示三者的范围,则需求是需要的子集,需要是欲望的子集,由于三个集合的范围和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则集合用虚线表示。欲望并不是无穷大和随心所欲的,欲望的范围受到地球资源的约束、受到人类认识和改造大自然能力的约束、受到资源在代际之间分布的约束。需要也绝不是每个人心里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随心所欲的妄想,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需要被满足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增长,但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需要的范围受到社会道德因素约束、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约束、受到社会法律因素约束等一系列非经济制度的约束。需求要求有某种需要及其相应的购买力,若没有货币收入,就不可能买回商品来满足这种需要,因此,需求受到货币收入的约束。

图1欲望、需要、需求的范围

2.欲望、需要、需求范围的突破

欲望、需要和需求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母集和子集的范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事实上就是寻求需求范围的突破。需求范围的突破方式基本上有两种:

第一种,在既定的欲望范围和需要范围不变的前提下,需求范围的扩大,将一部分或全部需要的范围转化为需求。由于需求范围受收入水平和购买欲望约束,所以本文研究需求范围的突破,主要是研究中高收入群体的需要转化为需求,将其储蓄动机转化为消费动机。中高收入群体面临有购买力,但购买欲望不足的现状,必须为中高收入群体提供他们有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存在将需要转化为需求的经济可行性。而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既定,即使购买欲望再强烈,需求也受到既定收入的制约,同时货币收入是不可能凭空得到的,故低收入群体不存在将需要转化为需求的经济可行性。市场经济有其共性,对我国中、高收入群体需要范围扩大的研究可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第二种,通过扩大母集的范围以间接扩大子集的范围,也就是通过扩大需要和欲望的范围来扩大需求的范围。前文已经论述过欲望、需要和需求的范围会动态变化但不是无限扩大,总是受到一定的因素制约。在一定的因素制约下,随着社会观念和制度的变迁,事实上,人类社会进步和欲望、需要与需求范围的扩大是同一过程,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需要和欲望的开放进程,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推进,也必然要突破一些制度和思想束缚,如禁欲、节欲主义的消费观、灰色的和隐性的服务和产品。

3.方法展望

需求与货币收入有关,没有收入绝不会有需求,但不是所有的收入都能转化为需求,按照边际消费倾向来测算,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已经全部转化为需求,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有一部分没有转化为需求,需求的量以《中国统计年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统计指标来测算。需要大于需求,由于存在中高收入群体的投资动机和储蓄动机没有转化为消费动机,需要的量的测算等于需求量加上中高收入群体没有转化为需求部分的货币收入,统计结果等于中高收入群体的人口数量乘以中高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水平;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并不意味着欲望的量是无穷大,欲望受资源和未来的约束,欲望的量的测算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一步的数据统计和预测将在以后完善。

参考文献:

[1]子季.需求社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2]梁宁建.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19.

[3][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谭俊杰.论人的需要与价值追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5]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49.

[8]王江荔.关于需要问题的哲学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3).

[9]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5.

[10]王伟光.论人的需要和需要范畴[J].北京社会科学,1999,(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2.

[1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6.

[13]安格斯.迪顿.理解消费[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1.

[14]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4.30.

[15]李顺德.价值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227.

[16][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3.47.

[17]尹世杰.消费需要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18]李炳炎.需要价值理论――富国裕民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费心理学论文篇(11)

消费社会是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也是信息社会和高科技社会。消费主体的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后现代文化消费体现为人们的追求和社会理想行为标准不再是工作或劳动本身,而是以消费为衡量尺度的生活方式。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思想却愈加平面化和浅薄。首先,文化的商品化和人的异化。后现代消费社会将文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文化不再依据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为读者所欣赏,而成为可供消费的商品,文化已同其他商品一样,成为具有可销售性和可展示性的众多商品的一类。正如杰姆逊认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这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文化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金钱和消费的逻辑渗透到文化市场的各个角落,充满诱惑的广告就成为世界性的言说方式,主宰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动机,影视广告在编织生活美好图景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心甘情愿的消费时尚和承诺梦想生活的超真实中,整个社会引诱消费者成为“上帝”而顺理成章使金钱和消费变作社会的统治力量,从而演绎了整个社会浓厚的功利主义氛围和拜金逻辑。“消费社会导致了人的本质的歪曲、社会等级结构的变动以及文化文本和商品的相互占有。人成了商品消费和无休止的物欲追求的奴隶;在货币和商品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后面是身份、地位、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方面的等级化。”

消费文化的拜金主义倾向掩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消费文化使人产生错觉,以为主体与客体、个人与其消费的物之间已经融合无间,这种认同表明个人已完全被物化。消费文化提供给异化现实中的人们一种文化认同的假象,以此掩盖现实中身份的真正缺失。其次,精神的平面化与感官愉悦。商品拜物教和消费至上的原则导致了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匮乏。

当消费而不是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金钱和商品及其附加的符号象征成为人们生活的惟一意义时,价值的混乱就不可避免。极度生产以及资源耗费,强大的消费主义不断刺激消费的欲望,不但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也使人类在当代物质过剩中处于精神的贫乏状态。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整个社会文化转向享乐主义。各种娱乐节目、无厘头影片蜂拥而至,张扬着感官的愉悦与欲望,空洞无意义的内容大行其道,层出不穷的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搞噱头、娱乐至上。当“玩”和“乐”成为社会的文化思潮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衰落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合法性危机。

再次,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后现代社会消解中心性和秩序性,倡导综合性、无主导的文化。在后现代文化消费语境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各类文化不断走向融合,体现了文化一体化世俗化的倾向。“如今,休闲、娱乐与文化已交织在一起,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不再被完全分离开,同时,商品消费和文化消费也融合在一起,业余时间被视为文化、消费与娱乐合而为一的时间。”

传媒的迅速发展造成新的文化霸权,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大众文化不断从价值层面驰入游戏层面,在虚无主义和低俗游戏中消费感性,并甘愿被传媒的一元话语所支配。

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话语转型

后现代文化消费甚嚣尘上,文化的商品化,日常生活的片断化,精神领域的贫瘠化,文艺表现力的匮乏,视觉影像造成的冲击都使文学理论的原有价值不断遭遇解构和危机。文艺为了生存而沦为商品,逐渐丧失了批判和否定功能。“边缘”话语的非体系性、反本质性也对文学理论提出新的挑战。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理论话语也经历着选择与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文学理论的话语选择。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其研究范式业已发生变革。

文学理论不仅满足于基于当代文化发展的纯理论建构,已深入到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国内学者运用文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文艺消费的研究进入文化消费尤其是大众文化的研究,运用后现论和文本批评方法对媚俗、身体化、视觉化等消费倾向进行文化解读。文艺学视角的研究从某一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挖掘文化消费表象之下的社会文根源,并较多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精神,明显地表现出对当今文化消费现状的忧思与反省。关于消费时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有学者提出实现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合法转变,在意识形态层面消解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集权意识,打破经院文化独尊局面。人文知识分子应该主动进入大众传媒,发掘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的价值资源。

实现单一的精英话语向精英、公众话语的渗透、融合、交流与互动。这些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和大众文化的思考展现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已走向自觉之路。其次,文学理论的理性探索。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在反观自身的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文艺实践的动向和问题。在消费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的冲击下,原有的文艺体制运转曾失效,纯文学陷入尴尬的困境,文学理论批评界都在探索文学的出路问题。1993年开始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更将消费时代文学去向何方的讨论推向高峰。论争的实质在于,如何面对和评价文化消费时代出现的新现象,以及知识分子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行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钱中文提出“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初衷。这一文论始终立足于重建文学艺术的价值和精神,他说:“新理性精神是一种以现代性为指导,以新人文精神为内涵与核心,以交往对话精神确立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包容了感性的理性精神。这是以我为主导的、一种对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实施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实践理性,是一种文化、文学艺术的价值观。”

学者们还对消费社会中传统文学与美学的衰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进行了批判,对消费和消费主义进行了激烈抨击,认为“它们‘不断地引发自然、社会和文化上的各种生态灾难’,造成了文学的‘单向性化’。在此情况下,文学应当有对于消费时代的‘切实的生态关怀’,应当实践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结合统一,为人类营造一个‘绿色的精神家园’”。这些争鸣都展现了文学理论工作者重建精神深度意义的情怀与努力,以及试图重塑社会启蒙者的身份追求与理论尝试。

再次,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9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理论界出现了诸多复杂的变化,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在传媒的迅速发展下,传统的文化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逐渐消泯界限。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导致消费主义理念渗透各个方面,表现为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不断加剧。文学理论在此阶段做出了各种理论话语探索,摆脱被边缘化的身份,以融入社会现实的发展以及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文学理论界开始广泛关注大众文化的崛起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学者们比较客观地评价大众文化,从单纯地批判大众文化的媚俗性和商业性转向探讨大众文化的走向、如何引导和提升大众文化的品格。在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流派不断引进的同时,如何摆脱盲目西化的困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文论失语症”一度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由此引出当代文论体系的建设、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以及全球化时代如何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文学理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都表现了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以及学者们对文学理论现状的反思,也显示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一直存在的古今、中西、体用等方面的文化冲突。随着90年代后期社会重大转型带来的各种问题,文学理论界进入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学者们走出文学文本,文化批评成为展示他们积极应对现实问题的重要方式,体现了文学理论话语的实践化与当代性以及批评功能的增强。

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前景

后现代消费时代造成的人文精神失落,文化价值失衡,以及欲望化、感官化、无深度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何为?文学理论话语如何发挥其积极的批判价值与意义?在文化荒漠化和媚俗化的洪流中,当代人如何在精神消解的世界上重新建构?如何进行文化精神的启蒙与重建?

在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消费活动不再富于人性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活动,而成为被异化了的活动。消费主义正在迅速地改变和塑造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追逐消费的同时,也掉进了消费制造的迷阵。因此,民族的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被取代,并被全球化及其所倡导的消费主义理念所占据。文化消费以欲望满足为特征,本身具有虚幻性,导致人们生存意义迷失,从而瓦解了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聚合力,使社会个体陷入认同虚无的文化焦虑。“当每个个体在灵肉濒临崩溃、身份焦虑的同时,只能在文明内部冲突的现实压力下寻求妥协的身份。因此,文化寻根就成为现代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个体就变成时刻追问自身存在根基的生存者。”

而所谓“身份焦虑”就是指身份的矛盾和不确定,即主体与他所归属的社会文化传统失去了联系,失去了社会文化的方向定位。在当代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也同样面临着身份焦虑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某种困境,但也表现出文论界渴望突破难关、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文论话语的迫切与热情。时胜勋从身份的角度探索了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的思想史意义,认为文艺学学科反思具体围绕历史路线和学理路线展开,文艺学学科理论反思否认有一成不变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对文学理论的自主性也加以质疑,学科建设经验表现出流动性特征,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引发了文论身份的重组与重构,并为文论身份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问题域。朱立元提出“立足现代文论新传统”、“借鉴和吸收中西文论资源”、“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相结合”的文艺学建设与发展方向,陶东风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金元浦提出“文化研究”的文艺学构想,曹卫东提出“跨文化维度”的重建文艺学的构想,高小康提出“从文化批判回到学术研究”的文艺学构想,陈晓明提出“理论无国界”即“历史化与批评化相结合”的文艺学构想,杜书瀛提出“发展多形态的文艺学”构想等。

理论工作者们应审时度势,一方面不因消费时代的流行浪潮以及商品化、欲望化冲击而茫然失措,另一方面则应深入分析文化消费背后的运作模式,展开当代文艺思潮与文化理论批判,进行真诚地反思、分析与批判,指出当代文学面临的困境与危机,从而拓展文学理论的话语,发扬理论工作者见识敏锐,与时俱进的一贯风格,将颓废、充满欲望、无深度的文艺状况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承担起建构时代精神价值的重任。文学理论工作者应考虑如何建构更加活跃、富有人性和创造性的文学理论,从而改变文学理论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