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4:42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1)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优化环境教育

1、运用对比分析促进环境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阅读材料、地理图表进行对比分析,可有效促进学生发现环境问题,受到环境教育。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水”这一内容时,单从地球上水的覆盖面积、储量、水循环方面来看,可以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当我们把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按所占的比例用统计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就很清楚地发现其实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加上人类的污染、浪费,可再生的水资源最终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导致地球水资源枯竭。地球上的水除了储量有限外,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通过对各地人均占有的水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华北地区缺水相当严重,从而引导大家讨论缺水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运用对比分析,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识更为深刻,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2、开展交流讨论培养环保意识

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环境问题同样受多种因素制约,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人们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有争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交流讨论,让他们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在教学高中《地理》“新能源”一节时,可结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提出“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应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引以为戒,不能忽视突发自然灾害对核电站的威胁和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争论,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核能利用问题的认识。

3、运用多媒体激发环保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只运用讲述或学生讨论达不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讲解自然灾害时,可播放洪涝灾害、沙尘暴、雾霾等一些形象直观的视频资料和新闻报道,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破坏环境所导致的恶果,然后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形成灾害的根本原因,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进行防范和治理。多媒体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抽象地理知识的理解,从而将课堂引入全新的境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增强学生环境意识、激发环保热情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地理研究对象和现象不断产生。人类活动已不止停留在地球表面,在宇宙空间和地壳内部延伸发展,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各种现象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对象。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断产生新的交通问题、生态问题、国际贸易问题、资源保护问题、农业生产配置问题等;近些年来出现的“赤潮”现象,海洋“双婴”,即厄尔尼诺“圣婴”,拉尼娜“圣男”现象,热带海洋风暴的加剧,使地理知识不断新增。其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大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人才的培养模式,吸收新的空气、新的血液、新的观念,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人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此,笔者结合初中地理,就如何开展好“注入式”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注入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方法来源于教师,这就需要地理教学工作者不断更新自己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吸收、创造好新的教学方法。其实,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同一堂课,教材相同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好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学而不厌,而陈旧的教学方法,则会使学生疲惫不堪。特别是现代教学设施的日新月异,图片、幻灯、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媒体的出现,这就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学手段。

例如:采用快乐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注入式教学方法。乐学思想认为,对教学方法的优劣评判与取舍,要看它能否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非认知系统,让学生从学习本身享受到快乐的滋味。寓教于乐就是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感到快乐的形式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不应只注重教的内核而忽视乐的形式,应采用多样化、形象化、情感化的方法,使教学方法快乐化。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初中学生,他们听课,需要轻松愉快,对需要识记的地理知识,更需要有趣的、科学的记忆方法。

2. 注入新的学习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长期以来,许多地理课还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完成作业,记住老师圈点出的名称、概念和数据。我们的教学需要改变学习方法,让学生学出教室、学出课本、学出死的理论,最后学出老师。给他们一个宽松的获得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得灵活,学得轻松,最后,完全“甩掉”老师。

例如:结合地理教学的有关

摘要有哪几种?有何具体的影响?请提出具体防御措施。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使学生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对人类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懂得如何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树立灾害意识和全球观念等论文格式范文龙源期刊。学生亲自参与,亲眼所看,亲耳所闻,亲身体验,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3. 注入新的有关知识

宇宙在不断的运动,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的变化,地理新现象、新知识的不断出现,除地理教材改革对地理知识推陈出新外,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补充新知识也是搞好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讲到日本经济时,就可以讲述“亚洲金融风暴”的产生;讲西亚石油时,就可以加入“海湾战争”,“日本福岛核泄漏”等,传授海洋污染的知识,在讲环境保护时,就可以插入我国香港附近出现“赤潮”现象等新知识。新知识的注入不一定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让他们了解是什么即可。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趣味性,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扩展知识面,开拓思维,激发求知欲。

又如讲解城市天气预报时,会遇到“城市热岛效应”这个名词,由于学生对该词比较陌生,需要作详尽的解释。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通过这样详尽的解释,学生就完全理解了这个全新的名词。

4. 注入新的教学观念

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人类活动中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地理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知识,从而明白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否则在生产和生活中将会破坏生态环境,使人类自己走向灭亡。

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新观念。面对人类拥挤的地理环境,资源的逐步枯竭,“适者生存”已不再是单独的适应,人类只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为人类服务,才能使人类得到更好地发展。所以,不但要渗透爱家乡、爱祖国、爱地球的环境意识,还要树立征服自然,征服宇宙的地理观念。

通过注入新观念的地理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等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强化学生的全球意识、忧患意识、未来意识、开放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从而促使学生思想素质的健全和提高。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84-01

多元文化是指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交流愈来愈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在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地理教学是学科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在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多生活领域的影响越发显现,同时多元文化也影响着如臭氧层空洞、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要想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间的了解与合作,就离不开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地理教学中融人多元文化教育是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谈到的多元文化是仅限于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表达的是对不同文化的的理解和尊重,对其他的不作探讨。

一、中学地理课程中有着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素材

多元文化知识是地理教学中融人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是地理教学中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知识涉及的范畴较广,它涉及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这些文化无不因为区域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中学地理课程中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教学中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多元文化素材,主要有多元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多元的人文景观等三个方面。

二、地理教学中可发展的多元文化技能

文化间能力是指解释有意识的交往(如语言、符号和姿势)、无意识的暗示(如体态语言)以及不同于自己文化方式的习惯的能力,主要是移情和交往。文化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移情及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交往。

所谓移情是指从别人认为陌生或有悖情理之中认识到价值的所在,具有直觉洞察力。因此,地理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所培养的文化间能力主要有运用和洞察能力、交往和自我认识能力。

1、运用和洞察能力

从理解力的角度出发,运用能力是指能够将自己的知识运用于不同的情景之中,洞察能力是指能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能够透过表层看到事物的本质。因此运用能力和洞察能力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可以这样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到“人乡随俗”,快速适应不同的文化。

2、交往和自我认识能力

文化背景相异的人,跨越文化条件以及知识的阻隔,互相融洽地交谈,以更好了解对方,从对方学习优点和长处,更好地审视自己,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对相异文化不可一味地排斥、否定,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行为观念等,直面自己文化中的优劣,吸收相异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从而形成自我认识。

三、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

1、在地理课程基础上,适当充实多元文化知识

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内容是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补充课堂多元文化内容。地理教学可以生活化,把身边的地理资源以实例的形式引入课堂。将生活中出现的多元文化实例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知识的理解,探索多元文化内容的内涵,使地理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更具实效性。

2、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体验多元文化

(1)用形象而理性的语言描述多元文化知识。

(2)创设利于学生发表观点的情境。主要是学生运用自己知道的一些多元文化知识。

(3)利用网络加强文化交流。

四、地理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l、突破多元文化意识的局限性

教师要加强对多元文化内涵的理解,在自身的教学中体现多元文化理念,摆脱狭隘的多元文化意识,要把多元文化意识扩展到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等方面。

2、引导学生辨证看待多元文化

过于强调多元性,反而可能会干扰学生对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理解,甚至错误地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此时,教师就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可通过具体的实例或阐述一些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理念。

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是文化自尊和文化尊重。在地理教学中融人多元文化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尊意识,地理教学中涉及对我国文化的一些介绍,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文化和世界其它文化的差异性,知道自我文化的特征,感受祖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热爱自己的文化,具有民族文化尊严。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4)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心智水平确定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显得多样化,力戒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以教材为载体,挖掘教学资源,以灵活的教学方法为手段,让教与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达到感恩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感恩教育中,每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和长处,教师创新地设计多样化的感恩德育渗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交替使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深刻内化感恩教育的丰富内涵。在地理教学中,我遵循德育渗透的原则,深入钻研,严谨筛选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加以优化组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新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环节,不断提高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效率。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5)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通过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仅仅将情感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手段与工具,并没有把它作为实现理想教育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未能使教育真正真情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塑学生的品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通过教育,应当使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对生活产生热烈的感情。这从有关教育"四大支柱"的观点更能说明。第一,学会认识,即掌握认识世界的手段;第二,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第三,学会共同生活,具有参与和合作精神;第四,学会生存,即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以不断的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从"教育的四大支柱"的内容来看,它更多地强调未来的学习不是以认知内容的获得为主,而是认知以外的情感知识的获取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和养成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培养爱国情感

地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对国家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认识,可以实现爱国情感具体化,是指对我国的地理有了大概的了解,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自然和环境,逐步去了解它,关心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获得自身的爱国情感体验。

2、增强全球意识

现在由于人类的活动,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步加大,气候问题是全球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例如:酸雨、臭氧层空洞等,这不仅仅需要某一国家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整个地球人的努力,相互之间进行协商共同解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对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而,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也至关重要,而基础地理教育是扩大青年学生眼界的一种有效工具。这并不是说要在地理课上向他们介绍许许多多的世界各地的知识、信息。传播这些信息的任务完全可由电视、广播、书刊、报纸等社会媒体来完成。然而青年学生从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基础地理教育能够做到的是,教给青年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地理信息的方法、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3、强化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是现在社会所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当前重要的任务,因而,每个公民如果具备环境意识,我国的环境将大为改观。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普遍采用的是学科渗透的方式,利用相互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例如,修建水库就有许多不好的方面和好的方面,好的方面在于控制了洪水,可以灌溉农业,以及可以发电等。但是,不好的方面就是使下游的土地的营养降低,减少了河床和冲积平原上的沉积物。因而,当青年学生了解到由于人们缺乏环境意识而造成对人类自身和其它物种的生存的危害,自身的心灵会受到启发,在现实中,他们可能会在考虑可能会对环境更多一点关心。例如:在家庭购买冰箱时,孩子可能会劝说父母购买无氟冰箱;在旅行乘坐火车时,他们就不会把快餐盒随手丢出车窗外;他们会选择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玩具和文具;他们会节约利用纸张,以减少森林砍伐和造纸污染。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他们会成为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新一代公民。

二、提高地理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1、教师自身情感的提高

教师本身要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进而用丰富的情感教育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下努力学习。例如在介绍我国地理环境时,可以说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风景秀丽等,从而让学生产生对祖国的自豪之感。我国是寒潮、台风、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古人以顽强的意志不断地战胜各种自然灾害,从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战胜自然灾害的本领;从我国是自然资源大国、但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量不足的国情现状,让学生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节约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与珍惜和爱护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情感。

2、所有的学生平等对待

教师不要因为好学生和差生区别对待,这样造成差生与教师的感情不融合,学习上也会出现厌学情况,最后导致差生的心理发展出现偏差。因而,要实现差生学习上有所进步,就要求教师用真心的情感对待学生,差生出现错误不要一味批评,而是耐心进行教导,使其明白错误的根源,进而改正。一旦差生认识到教师对其的关心,其自身行为和心理都有所感化,对学习充满信心,进而会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

3、提高教师语言表达技巧

教师的工作是教课,而课堂上语言表达是关键,如果说教师的语言表达不清晰、呆板等,就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较大打击,因而语言表达是其关键所在。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性、科学性,而且要生动、形象、趣味化。必要的手势也应该加入,进而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善于掌握情感这一心理活动的规律,利用各种激感的方法,对学生“动之以情”,这样对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极为有益的。

4.面对面的谈话式沟通

虽然这是最直接、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可以直接面对,真诚而坦率地进行交谈,沟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这种沟通方式有以下几种:师坐生站、师站生坐、师生共站、师生共坐等。在现实的情况分析,前两种均不太好,因为我们在师生沟通时应尽量注意师生的平等,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在室外只能是师生共站,在室内最好是师生共同坐下沟通较好,即使这样还有许多位置关系,如是面对面还是并排坐,师生保持多远的距离等都有讲究,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5.作业沟通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6)

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最重要的有二:其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其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如果说前者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话,那么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形成了,因此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特别提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二.德育渗透势在必得

1.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素材

新教材强调基础地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强调地理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地理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国情教育素材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高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线索。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人口、国土整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巧妙设计就能够让学生既了解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劣势,从而既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的教育素材

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物质观、运动观、联系观、发展观教育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都可以找到恰当的载体。例如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等;运动观,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联系观,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全球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生活实践中可得多彩的案例

“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而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着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就以我们生活的北京为例,北京的水资源现状与问题、北京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北京的工业发展与变迁、北京的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北京城市交通现状及问题、北京的城市化及其问题、北京的城市规划的变迁、北京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北京的气候变化、北京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等等,这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现象和问题与我们所学的地理课程有着密切联系,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扩大,在地球上,我们所听到、看到和所发生的事只要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关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动、形象、真实、有说服力。

三.德育渗透的实践途径

1.适时渗透润物无声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比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来了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差异,而气压的差异又导致了风向的变化,形成了季风环流,从而构成了季风气候。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雄辩证明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也希望大家能够用联系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让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具体的地理问题,又教给学生一种挖掘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学习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2.深入挖掘巧设案例

高中地理教材侧重于对地理基本原理的阐述,有些原理过于抽象,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为这些基本原理找到合适的案例载体,并将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融入其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城市规划》一节的教学时,如果单纯就书本讲理论,学生听起来空洞、乏味。在认真挖掘教材之后,我引入了北京城市规划的变迁这一案例,将北京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历史过程、北京工业区(特别是首钢)的搬迁、解决北京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等学生们较为熟悉的事作为一个个子案例逐一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北京“摊大饼”式的城市布局到“一轴两带多中心”城市布局规划变迁的意义所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书本上的理论鲜明而具体,而且,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融入了环境观、发展观,引导学生们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法规分析城市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3.亲身体验自我教育

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我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来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课前设计了8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学生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种种破坏旅游环境的问题、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旅游超载问题有了直接而深刻的感受,许多学生提出了有独到之处的建议。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又适时引导,为本课设计了一个“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就可以水到渠成将旅游三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业作为三个系统来看,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而人的调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点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这样就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旅游活动》整个单元的知识及相互关系。

又比如,在地质灾害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地质灾害的防()御,往往被老师们忽略或一带而过,我在讲课中却设计了一个学生小游戏,让学生模拟表演当灾害来临时如何冷静避险、科学自救,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让学生既了解灾害发生的原理,又知道如何防灾自救,使得地理教学与生活联系更密切,学以致用。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7)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经过多年长足的发展,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和规模,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教师素质显著提高,教材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设备逐渐完善,教学改革逐步深入,这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地理教学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很大程度的改革。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地理教学谈几点看法。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本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其宗旨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可由于历史的多种原因,大多未将地理学科作为中考的正式科目,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科的正常教学。其实,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是别的学科不可取代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应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学校严格按照初中课程计划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坚决制止有些学校滥砍、滥占、滥用地理课和压缩地理教学投入的不良倾向。

2. 钻研课标,改革教材,加强教研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已经实施,教材正在改革,今后还将继续修改。要适应这一变化,广大教师就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明确地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探索完成这些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使地理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标准。教师要特别重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各知识点在结构中的地位,明确它们所处的层次和讲授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这洋,才有可能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实施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地理教学的实践必须有理论作指导,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目前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都是在新的教育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研活动应注意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教学时能够力求选择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和总体控制,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平衡,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良好的地理教研环境。加强和改进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基本形式。

3. 抢抓机遇,走出误区,大胆课改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广大地理教师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新的机遇、新的起点、新的追求,积极开创地理教学的新途径,努力探索地理教学的新模式,使地理教学尽快走出误区,尽快结束狭隘、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危害,大刀阔斧地进行地理教学改革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服务。当前,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应注重以下十个方面:面向结果的教学和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德的培养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会学习并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重;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并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重;必修课与选修课并重,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并重,努力使初中地理教育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4. 结合教材,培养思品,提高素质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发挥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并强化学生的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为此,可以开展如下几方面的教学:

4.1通过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全国和家乡各条战线发生的巨大变化,来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用大量事实作对比,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

4.2以国情教育为依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既要善于通过展示我国地情的优势,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要善于通过指出我国地情的劣势,列举大量事实,使学生在产生必要危机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难得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4.3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等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强化学生的全球意识、忧患意识、未来意识、开放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从而促使学生思想素质得以健全和提高。

5. 改革课堂,开展活动,培养学生

当前,由于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厌学地理的倾向,这直接影响着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克服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很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并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注意教学艺术,以努力捕捉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能紧扣学生的心弦,磁铁般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针对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改单向的“注入式”为双向“反馈式”,在课堂中变单纯的“听讲式”为多法“启发式”,知识的传授从“封闭式”的照本宣科转向“开放式”的旁征博引。

其次,教师要密切结合课堂教学,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例如:观看地理影片、录像,编辑地理墙报,举行地理讲座,召开地理主题班会,指导制作地理学具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开展地理游戏,进行地理科普宣传,组织地理参观采访,乡土地理考察,撰写地理小论文,组织地理夏令营等,由专业到普及,从校内到校外,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这洋,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运用教具,易化难度,提高效率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8)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要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在实现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已不再是主讲人,而是课堂的组织者。为此,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构建地理教学“四结合法”教学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下面我就地理教学“四结合法”这一教学法作简单的介绍:

一、如何实施地理教学“四结合法”

1.讲、读结合

即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性的阅读活动相结合。新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及“读一读”这一栏目的设置为实施这一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到“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及“读一读” 栏目中“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等内容,然后教师再总结出“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地理知识的印象,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讲后读,还是先读后讲,可视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掌握。对于比较通俗易懂的内容一般可以先读后讲教育学论文,如上述“地形是变化的”这一内容。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如“褶皱和断层”。可先讲后读。即先由教师分析讲解,(包括必要的演示),然后再由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有关文字内容及插图,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

2.问、答结合

这是教师们在上课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教材“想一想”这一栏目中设置的问题及一些教师自拟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可以及时检测和了解教学的效果,以便教师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并且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究“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及其对地形的影响”这一

摘要灵活地设疑提问,以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3.图、文结合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都无法代替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图册及课本中的插图,把课文内容与有关的图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图或绘图,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图像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上课时,注意利用这些图像和课文中的“读图”要求或者是一些教师自拟的读图提纲,引导学生积极开动筋,认真查阅地图、分析地图,将课文中用文字表述的地理知识与地图形象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及其与六大板块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3. 32图,并把它与3.14图进行对照,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掌握“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带,即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一内容。

4.练、评结合

即教学中先让学生动脑、动手完成教师布置的适量练习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分析,并订正答案。这一活动一般是在讲授完一定量的教学内容后,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课文中的思考题或一些自拟的题目来进行的,旨在通过练习和讲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弥补知识缺陷,并掌握一些地理的基本技能。这种练习活动主要是书面作业练习,但也可以是针对课文某一内容而进行的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活动。新教材“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中的许多内容都是进行这种练习的好素材。

例如,在讲授完“地形的变化”一节课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对地形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并要求他们列表比较这两种力的来源、表现形式、影响结果等内容。课后带学生到校外做一次野外考察活动,让他们看一看当地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裸露的岩层中有没有褶皱、断层的痕迹教育学论文,探讨流水对当地地形的影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考察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作必要的补充。这种总结性、实践性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

二、实施地理教学“四结合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在此基础上严密设计讲与读、问与答、图与文、练与评的内容并妥善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分析地图及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以指导或做必要的提示,防止出现教师讲解“注入式”学生练习“放羊式”的局面,力求使课堂教学做到学生积极参与下的教师传授知识与教师精心指导下的学生探讨知识紧密结合。

其次,要合理分配课堂上教师及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的讲解要力求简明扼要、用词生动准确,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重对知识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抓住关键、讲清原理、阐明规律,尽量缩短教师讲解所占用的时间,以便课堂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探-讨式”的学习活动。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9)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要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在实现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已不再是主讲人,而是课堂的组织者。为此,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构建地理教学“四结合法”教学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下面我就地理教学“四结合法”这一教学法作简单的介绍:

一、如何实施地理教学“四结合法”

1.讲、读结合

即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性的阅读活动相结合。新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及“读一读”这一栏目的设置为实施这一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到“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及“读一读” 栏目中“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等内容,然后教师再总结出“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地理知识的印象,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讲后读,还是先读后讲,可视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掌握。对于比较通俗易懂的内容一般可以先读后讲教育学论文,如上述“地形是变化的”这一内容。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如“褶皱和断层”。可先讲后读。即先由教师分析讲解,(包括必要的演示),然后再由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有关文字内容及插图,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

2.问、答结合

这是教师们在上课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教材“想一想”这一栏目中设置的问题及一些教师自拟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可以及时检测和了解教学的效果,以便教师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并且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究“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及其对地形的影响”这一

摘要灵活地设疑提问,以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3.图、文结合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都无法代替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图册及课本中的插图,把课文内容与有关的图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图或绘图,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图像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上课时,注意利用这些图像和课文中的“读图”要求或者是一些教师自拟的读图提纲,引导学生积极开动筋,认真查阅地图、分析地图,将课文中用文字表述的地理知识与地图形象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及其与六大板块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3. 32图,并把它与3.14图进行对照,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掌握“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带,即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一内容。

4.练、评结合

即教学中先让学生动脑、动手完成教师布置的适量练习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分析,并订正答案。这一活动一般是在讲授完一定量的教学内容后,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课文中的思考题或一些自拟的题目来进行的,旨在通过练习和讲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弥补知识缺陷,并掌握一些地理的基本技能。这种练习活动主要是书面作业练习,但也可以是针对课文某一内容而进行的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活动。新教材“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中的许多内容都是进行这种练习的好素材。

例如,在讲授完“地形的变化”一节课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对地形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并要求他们列表比较这两种力的来源、表现形式、影响结果等内容。课后带学生到校外做一次野外考察活动,让他们看一看当地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裸露的岩层中有没有褶皱、断层的痕迹教育学论文,探讨流水对当地地形的影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考察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作必要的补充。这种总结性、实践性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

二、实施地理教学“四结合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在此基础上严密设计讲与读、问与答、图与文、练与评的内容并妥善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分析地图及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以指导或做必要的提示,防止出现教师讲解“注入式”学生练习“放羊式”的局面,力求使课堂教学做到学生积极参与下的教师传授知识与教师精心指导下的学生探讨知识紧密结合。

其次,要合理分配课堂上教师及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的讲解要力求简明扼要、用词生动准确,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重对知识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抓住关键、讲清原理、阐明规律,尽量缩短教师讲解所占用的时间,以便课堂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探-讨式”的学习活动。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10)

中学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一般认为,素质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方面的培养,而应该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都能健康向上发展。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地理学科可以充分利用其学科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因此,中学地理教育首先应重视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地理观念,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提高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就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感悟,谈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的。

一、地理学科与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地理学科可以充分利用其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育往往忽视这方面,只注重传授知识,以至于有些人走上社会后,往往由于政治立场不坚定,或道德品质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而犯错误,成为历史的罪人。

现行地理教材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地理紊质教育中伦理道德的培养伦理道德是中学地理道德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以农业为例,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亚非拉美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短缺。特别是非洲地区,数百万人忍饥挨饿,生活在生命的生死边缘,而欧美等少数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积压了大量的商品粮。面对贫穷地区的人们而没有任何同情心。我们呼吁全球共同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向饥饿作斗争。我们国家正在缩短东西差异,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使东西部人们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二)地理素质教育中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属于全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不可盲目开采,要做到既满足当今人们生存的需要还要对得起子孙后代,这样人类才能不断延续。中学地理课本中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突出了人类生存环境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以中国为例,传统的教材常提到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特别是东部地区人口过于稠密,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再加上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林地的滥砍乱伐,土地沙化等的破坏,如果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最后我们将无立足之地。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们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珍惜每一寸土地,对得起子孙后代”、“珍惜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等宜传标语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从日常生活垃圾的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给自己生活学习造成的不便,养成与不良现象斗争的勇气。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都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对。如几年前肖县兴起的一股风,大建小造纸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畜用水发生困难,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政府一纸令下,全部关闭,人们拍手称快。

二、地理学科与学生文化知识及技能的培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政治、语文、历史等很多学科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地理教师要有很宽的知识面,掌握的信息量要大,能有效地进行渗透性教学,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地理方面的问题。

(一)联系历史学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常言说“史地不分家”,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内容与历史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如讲俄罗斯的气候严寒,可以联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寒冷的天气使德军大批冻死,战斗力减弱,苏联红军大胜德军。再如讲美国的工业发展,是利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优势,奠定了其工业强国的基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成为工业发达的国家。讲世界人种分布时,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黑人多分布在美洲和非洲,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从十五、十六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不断地从非洲贩运大批的黑人到美洲劳动,为他们创造财富。在四百多年的殖民活动中,非洲有一亿多黑人到美洲劳动为他们创造财富,所以现在美洲的黑人比例比较大。讲中国的航海运箱,可以利用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开辟新航路进行对比,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大,次数多,时间早于欧洲开辟新航路近百年。今天我国的远洋航运正以迅猛的势头跻身世界前列,如上海、广州、大连等均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今昔对比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联系语文学科,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地理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适时的把语文知识运用到地理课堂中,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时盛开”。很好的反映了大气水热状况与海拨高度的变化;反映大气水循环,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来描述,胜过枯燥的语言讲解。讲粮食问题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不可浪费。初中语文课本里的《看云识天气》、《秃鹰之死》、(气候的威力》、《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天文地理知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人类可能面临的威胁,使学生既长了知识,又懂得了利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见地理和语文之间有很多相融之处。

三、地理学科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有的内容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关系着我们的生产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材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动手、动脑、挖掘潜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培养

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例如,从本地小造纸厂的大批兴建,引出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强化社会公德意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人们用新的价值观、资源观、环境观自觉地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面变化和发展。提倡绿色消费,减少污染(如日常生活中塑料包装袋的使用),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统编教材与乡土教材相结合。不仅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交流,融洽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素质也逐步提高。

(二)学生的体质体能及耐力的培养

地理知识要学以致用,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同时使学生的体能及耐力得到锻炼。例如:地理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需要到野外考察,认识一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我们到野外考察时,需要走上几里或十几里山路,这样对学生的耐力和体力要求很高,所以通过地理课的实践,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体能及耐力。传统观念的学校教育,地理学科常被忽视,认为地理课可有可无,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地理教师,或是地理教师改教其它学科。这些不正常现象不能说不是地理科学的悲哀。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恢复地理教育的地位。首先从自身做起,正视地理课堂教学,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篇(11)

在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有着千姿百态、瑰丽神奇、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包括气象、水体、地貌等,都是重要的美学内容,倘若教师予以重视,并灵活展示,带领学生感受这些自然美,则可让学生领略自然形态美,培养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与情感。如学习《地球运动》等内容时,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运动以及四季轮回的认识,让学生们感受自然现象变化之美。再如学习《地形和河流》、《地势和地形》等知识时,让学生通过千奇百怪的地貌形态等,引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使其感受自然的秀丽之美、奇特之美、结构层次之美,渗透自然美教育功能。

2.揭示地理的科学美。

在地理课程学习中,通过观察地理事物表象,可获得自然之美,而深入错综复杂、多姿多彩的地理表层来探索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则可感受到地理蕴涵的逻辑与秩序的科学与理性之美,这也是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与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如为什么气候复杂多样?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为什么地貌形态万千、造型各异?等等,诱导学生探寻原因,感受自然地理的科学之美。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教材内容,引导同学们发现科学美,追求科学美,提高学生们鉴赏美的能力。

3.发掘地理中的人文艺术美。

人文地理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渗透人文美的重要素材,如文化遗迹(著名古迹)、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各时期各民族的艺术作品、服饰风俗、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等,都蕴涵着一定的美学价值,教师需要充分开发与利用。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拓展与补充相关史实、传说或故事等,将地理学科的知识性与人文性巧妙融合,引发学生遐想,使其形美与艺术美的情感,提升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另外,将地理与社会生活问题有机结合,贯穿以人地协调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分析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因乱砍滥伐等人为原因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意识。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人教版),呈现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探寻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思考中东地区各种战争对环境、人类文明的伤害等,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美的重要性。

二、探寻多变美育手段,渗透美育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材虽含有各式各样的审美素材,但这些素材是静态的,无法自动形成审美教育的功能,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整理加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展示出来,将教学过程审美化,让学生在动态化的教学过程中感知与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受到审美与情感熏陶,完善学生审美结构,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不知不觉间渗透美育教育。

1.富有美感的语言。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形象生动的、富有美感的描述与讲授,让学生如临其境,在听觉上得到美的享受,在心理上获得愉悦感受。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若要进行美育渗透,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美感与趣味,紧扣教学内容,合理而巧妙引入古诗词、地理故事、地理谜语、顺口溜、俗语等内容,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化、趣味化、人文化,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在美与愉悦氛围中深化知识理解,调动积极情感。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时,穿插“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等古诗词,在美的韵味中感受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如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理知识时,穿插“小叶丹歃血结盟于彝海”的故事,增添文化气息与趣味,给同学们带来想象与美感。

2.充满趣味、灵活多变的直观手段。

地理现象、规律是千变万化的,单一的语言很难将其美感展示得淋漓尽致,还需要借助多样化的直观手段,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地理美的魅力,引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审美兴趣,促进审美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如利用地理插图、多媒体视频、录像等,动态化地演示,将学生引入美的意境,感受自然美,探究科学美,丰富认知,并内化成精神财富。借助幽默风趣、富有深意的地理漫画,揭示社会生态问题,以“悲壮”之美来刺激学生,诱导他们反思,得到另一种审美教育,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发展。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时,引入“全球水危机”、“就地取材”、“洗车”等漫画与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说说对水资源危机的认识,结合录像、漫画与生活经验,谈谈哪些原因导致水资源污染?等等,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学会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

三、组织多样实践活动,强化美育教育

在审美教育中,教师不但要发掘美的内容,巧用多样手段展示,让学生拜倒在美的面前去研究美,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鉴赏空间,鼓励与诱导同学们参与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让学生不再旁观,而是审美参与者,在动态学习与亲身体验过程中强化审美感受,发掘地理美的内涵与本质,深化知识理解,也展示学生的智慧之美与创造之美,进一步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等综合审美能力。

1.多样课堂实践活动,增强情感体验。

课堂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立足审美角度、学生角度来优化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通过地图分析、问题讨论、展示作品等活动,增强学生美的体验,由感知美逐步上升到喜欢美、创造美。如分析“中国的工业分布”时,通过分组讨论活动巧妙渗透美育,让学生发掘地理独特美。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包含三大工业地带与四大工业基地的中国工业分布图,得到初步美感。而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各组扮演不同的“工业考察团”,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绘制了各工业地带(基地)的位置轮廓、矿产资源、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等资料的投影片展开各种“考察”与探讨活动,即通过课本阅读、地图分析与资料查阅等形式,填写正确的地名,概述该工业带(基地)的发展特点及发展策略等。小组活动完成后,选出代表展示与分析本组的“考察”成果,并在地理老师补充与引导下改正与完善,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体会工业分布中“点”(矿产区、工业中心)、“线”(交通干线)、“面”(工业区)的整体和谐之美,认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美,达成审美目标。

2.延伸课外,延续美感。

美育的渗透不能局限于课堂,还要借助多彩的课外活动,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拓宽学生视野,培育学生美感,使其发掘生活中的地理美,不知不觉地接受美育。如组织春游、参观名胜古迹或博物馆等,带领同学们走向自然,在老师讲解分析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然美,激起他们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审美意识与能力。或者开展乡土地理调查活动,如“对家乡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其深入了解当地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变革家乡的美好情感。或者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展开地理读书交流会、设计地理墙报、制作地理模型或教具等活动,运用地理知识来创造美,强化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