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我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5:41

我教学论文

我教学论文篇(1)

要做到真正了解学生基础上的学情分析,应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基础,学习方式等,确定新授课的起点,以便承上启下,确保新旧知识的有机衔接;了解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普遍关注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更能结合实际地设计教学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将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充分预见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教授生字“武”时,预先想到学生可能会多写一笔“丿”。因此,教学别注意强调此问题,使课前策划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2要注重教材分析

教师要通读小学语文各学段的整套教材,了解全局,明确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特点以及各年级教学内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熟读整册教材,并明确全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内容、结构、重点、难点等;要精读本节教学内容,分析知识内容和学生的结合点,知道哪些是学生掌握的、能用的、会用的;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能消化处理的;哪些是理解困难的、容易产生歧义的;哪些是可链接的、可延伸的,在深入钻研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及课文重点难点。

1.3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低年级是识记生字的重要时期,是记忆生字的黄金时段。根据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如,教授象形字“车”时,可以通过动画展示汉字的字理演变过程,提高识字的乐趣;教授“清”字时,可以通过“晴”、“情”、“蜻”等字渗透字根识字法,推进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1.4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有效情境

口语交际课上的情境设置很重要,它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而口语交际课上的情境设置通常会从导入开始。由于口语交际本身属于情境语言范畴,有较强的随意性、灵活性,所以在课堂导入的时,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气氛的轻松与灵活。导入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换句话说就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内容,激发他们表达欲望的话题,这样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

1.5要注重提问的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创新,教师要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探索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才能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如果只是简单的技能训练和知识的溜输,学生就不可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同时,也应注意提问等待的时间,问题提出后,要结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回答。思考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标准。对于水平差一点的学生,虽有难度,但经过努力也可以跟得上;对于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至于因为节奏太慢而影响学习情绪。

1.6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进行综合性学习,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就在于它是“综合性”的学习。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仅仅明确学习的目标还不够,必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开展探究活动。首先,要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如,在《天火之谜》的教学前,可确定《雷电带来的思考》等语文综合性习主题;其次,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的方案;第三,在探究活动学习的方案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并且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

1.7要注重积累

教师应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激励他们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以达到拓展阅读是银,积累语言知识的目的。在积累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学会积累生活,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会抓住生活中的某些细节并以此来反映生活。学生自然知道该写什么,并且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可以避免学生在写作课中不知道该写什么或者写出来的作文空洞无味,不具体、不生动了。

2想象力的培养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想象是创造、创新的基础;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5]。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想象的训练。想象力是思维活动中最主动积极的创造因素。爱因斯坦根据自己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经历,感慨的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英国诗人毛姆说“:想象力因训练而成长。”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均揭示这样一个原则: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力的发展,均必须凭借学生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操作实践,训练是根本,舍此别无良策[6]。形成农村小学生想象力贫乏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课堂训练意识淡薄。莱特兄弟小的时候看见天上的小鸟在天空中飞。后来就想象做出一对翅膀使自己像鸟一样在天上飞翔。因此,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他们有不懈探求的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儿孩时代的梦想。想象,是人们进行创造新的契机,善于想象是创造创新的前提。因此,只要我们强化训练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多提供练习的机会,学生就一定会恢复想象力,并长久保持丰富的想象力。

2.1善待学生想象,让学生敢想象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亦是如此。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株极为纤细的花朵,称赞、勉励的话能使其盛开,不当的批评亦能使其凋零。事实证明,当学生有所顾忌时,想象力便要大打折扣;学生一旦对自己的想象失去自信,常常会怠惰下来,其想象力便将窒碍不前。因此,在教学中,善待每个学生的想象,并且在学生中营造出友善对待想象的氛围,让学生敢想象、敢说出想象,真正做到“童言无忌”。例如,《小镇的早晨》中有这么一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把金色的光辉洒在小镇的楼房顶上,河边的绿树上……”对于这句话中的省略号,要求学生大胆去想:太阳的光辉还可以洒在哪里?学生的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回答。对学生有误或欠妥的回答不轻易否定,而是启发、诱导,激励他们再思考。对于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学生,用充满感情的话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想象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今后,他们必定会更大胆地想象。

2.2从读图开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课堂上,为了在学生的面前呈现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案与内容,图片的呈现是必不可少的。“读图”顾名思义,就是读者的阅读取向不是纯文字为主体而是以图画或图像为主体内容的读物[7]。“读图”具有直观形象性、图像的概括性强、方便快捷等特点。相对于文字的抽象性来说,图像更具直观形象性的特点。文字在表达上会显得枯燥、乏味,而图像直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象,让读者一看便明白其要表现的内容,正所谓“一图胜千言”。一幅图或电视上的一个镜头的概括强度往往是语言文字所不可比拟的,由于图像的概括性强,其信息传播量也随之增大。图像作为一种人类所通用的表达形式,由于它不受语言的限制图像的传播范围也比文字要广泛的多。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竞争无处不在、大都市的快节奏生活等造成了人们连阅读也加快了速度,而图像以其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强、信息传播量大的特点使得“读图”比“读文”更加方便快捷,获取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多样。

2.3读图对学生想象力以及思维的的影响

我教学论文篇(2)

2我国中小学对微课视频资源的利用

2.1微课的定义及其特点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微课视频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和一般的视频课相比,微课既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习者学习。在对一对一的教学情景的模拟中,体现了其和一对多课堂教学不同的特点,“交互性”也在微课教学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微课时间短、容量小、制作简单、易传播,这样的特点很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具体来说,微课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第一,“微”。微课的长度一般只有几分钟。运用微课程时间很短,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将使得“没有时间学习”不再成为问题,大大有助于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第二,“谐”。微课内容浅显易懂,简单易记,轻松有趣,这样的特点使得其接受起来不会让学习者感到繁难。而在微课中配之以画面和音乐,就使得其更显得活泼生动、直观形象。在这样的课程学习中,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极易被调动起来,并产生很深刻的印象。第三,“方便”。微课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利用电脑甚至手机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第四,“易操作”。微课内容直接指向解决实践问题,其可操作性非常强。可以说,在微课学习之后立刻就可以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实践当中。第五,“适用广泛”。微课的适用性非常广泛,既可以用来独自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微课每一集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这使得其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组成系统,综合使用,还可以嵌入课题当中使用。第六,“具有开发优势”。微课开发过程中从事的是小研究,着眼于解决小问题。一线教师着手开发微课程不仅耗费时间少,而且入门门槛低。另外,微课建立在PPT(幻灯片)的技术基础上,后期才转为视频文件,技术方面非常简单。正因微课这样的开发优势:起点低,简单易学,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微课的开发者。

2.2目前微课在我国中小学的应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010年,我国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率先在国内将“微课”作为基础教育资源进行建设,并且已经取得区域性资源建设成果。当前,我国中小学对“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已经逐步开展,但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在应用中主要被用于教师网络培训,经常只是作为教学观摩或学习交流的手段之一,但在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还远没有发挥其作用,而且其质量也有待提高。

2.3对今后微课使用的一些建议优秀微课一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除了至少要做到微原创之外,微课的选题要好,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在确定选题时,要考虑到是传统教学中不能很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因为微课不同于课堂实录,不是简单的课堂搬家,所以创意要新颖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教学要具有启发性、要有设计,包括教学过程设计、课件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设计。在教学中,过程要精炼,还要具有实效性,即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此外,在录制时拍摄主体要明确,画面要清晰、声音要宏亮清楚。以教学内容为主。

我教学论文篇(3)

(二)技巧训练过多,情感培养不够在声乐表演上,最高境界就是音乐与文学的高度结合,也就是在表演中把表演者的感情抒发出来,进而感染听众。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们却忽略了歌唱的情感投入,自然而然,学生们对于歌唱时情感的把握也不尽如人意,导致表演时感情缺失严重,表演水平就低了一个档次。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将侧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的歌唱技巧的训练上,导致在对学生歌唱情感上的培养太过缺少。由于学生在文化课的基础知识上的了解水平不够,所以其在艺术理论的知识了解上是更加缺乏。而这些学生在工作上是要培养学生的,所以住进要教会学生发声和歌唱,更要启发学生以情带声、以情传声的能力。

(三)技术锻造过多,文化培养不够声乐艺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所以其才能成为音乐文化的重要部分。声乐教学的实质就是继承并且发扬传统声乐文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重技术轻文化的倾向十分明显。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声乐发声的培养,却对文化底蕴形成声乐本质这部分重视不够,导致学生不能从本质上理解声乐的发声。长此以往,会在无形中导致艺术与文化的对立反差。所以,在教学中,不单单是要重视技术的培养,而对于文化的培养也要重视,毕竟文化的缺乏会阻碍表演才能的发展。

二、针对高职声乐教学中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明确目标,综合培养从学生以后的职业角度来讲,其演唱水平的提高是从事声乐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前提,演唱水平不高确实在之后的工作中限制其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绝对不能忽略声乐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养。不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到歌唱技巧的机理,更是要在理论知识的培养上多下功夫,使学生在理论方面了解和把握歌唱技能。

(二)提高声乐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的根本在于教师,所以改善教育上的问题的着手点就是教师。首先,要提高声乐教师的思想素养,作为老师,这一点的培养极为重要,因为这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不仅要坚守岗位,不辞辛劳,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教师的职业要有自豪感。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应该对自己的指导思想要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在对待教学大纲上,要学会灵活应用,因材施教。其次,声乐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声乐老师不仅仅是要具有良好的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涉及到专业有关的各个细节性的技能都要掌握的很好,比如发声、呼吸等各个环节的规律等。最后,教师的文化素养要合格。现代教师的灵魂就是其文化素养了,因为声乐是一门艺术,但凡是艺术就要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所以声乐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专业能力,还应该培养深厚的文化功力。

(三)加大对理论课程的教育理论知识对于声乐教育极为重要,所以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第一,让学生了解歌唱器官的结构和原理,使其了解各个部位发声的音域和音色;第二,有效的提高学生声乐表演的能力不仅是培养其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一个完美的范唱能力;第三,侧重心灵启迪的教学方法,在声乐的实际教学中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使其互相渗透,从而达到学生更好地理解声乐演唱的目的。

(四)声乐教学大纲要完善目前声乐教学的大纲太过简单,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要完善教学大纲,全面的对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建议开设关于呼吸、发声等技能问题的集体课,也可对个别学生的特长进行解析。

我教学论文篇(4)

二、为人师表:师德建设的核心要求

我教学论文篇(5)

第二,面对19世纪中叶英法殖民侵略,为了救亡图存,挽救民族于水火,在清朝统治集团内形成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官员为代表的“洋务派”,他们与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根本不同,明确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诚然,在洋务派看来,学习西方长技主要指其坚船利炮这些先进的军事技术,在他们头脑中,还是坚定地崇奉尽善尽美的祖宗之法绝不能变的观点,尽管如此,洋务派在与西方人办理外交事务过程中,深感“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2]卷71《章程六条》,认为“不受人欺蒙,必先谙其语言文字”[2]卷8。提出创办新式教育机构,培养新型翻译人才,以此为契机,新型的法学教育也随之成为洋务派所倡导的新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说,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师夷长技”、培养新式人才的主张及实践为近代法学教育的开端提供了人力资源及理论支撑。1862年7月11日,在洋务派的推动下,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该机构在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上根本不同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它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之肇始。京师同文馆设立初衷是为培养翻译人才,因此最先开设了外国语言文字课程,后来教授内容不断丰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包括法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也成为同文馆的重要学习科目。具体到法学教育来说,同文馆主要基于了解国际关系法则,处理外交事务之急需,从而设置了国际法课程,并聘请了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来华担任主讲,采用的教材是美国国际法学者亨利•惠顿所著《国际法大纲》,又名《万国公法》作为课程教材。同文馆当时有学生10人,他们在这个新式教育机构接受来自美国教习讲授的与中国传统法律截然不同的新式法学知识,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译义明源”、“论诸国自然之权”、“论平时往来”、“论交战”[3]116-117。尽管同文馆的法学科目仅设国际法课程,系统的法学专业教育远未实现,但是作为近代意义的第一所高校———同文馆开设的国际法教育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帷幕。可以说,同文馆率先引入西方国际法“作为一个专门科目正式确定下来,并对洋务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其他洋务学堂讲求‘公法学’树立了风声”。“由此学习公法的观念也随之播及开去”[4]79。这样,以19世纪60年代京师同文馆倡导并践行的西方国际法教育为开端,表明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由此肇始。以同文馆《万国公法》教育为切入点,大批西方法学著作被译介至中国,主要包括德国学者马尔顿著《星轺指要》、德国学者步伦著《公法会通》、美国学者吴尔玺著《公法便览》,等等。上述西方法学著作的翻译及在国内传播促使国人开始从“学理”角度研习近代西方法学知识,近代意义上的法学也由此萌芽[1]363。

二、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之全面兴起

京师同文馆的国际法教育开风气之先,开启了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之路,此后随着西方列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殖民统治空前强化,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洋务派“中体西用”已不合时宜,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大抵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欲做到翻然变计”,“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呼吁进行彻底的社会革新,改变晚清政府落后保守的社会制度,采用“西人之学,以文明我中国”[5]5。可见,维新派较洋务派的主张更为激进、全面和深刻,在法学教育方面明确提出效仿日本“援照西法,广开学堂书院,不特陆军、海军将皆取材于学堂,即今之外部出使诸员,亦皆取材于律例科”[6]491。为此提出建立一套结构完整的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全新教育机构系统,“京师立大学,各省立高等中学,府县立中、小学及专门学,若海、陆、医、律、师范各学”[7]201。在维新派的积极推动下,相继设立了许多包括新式法学教育在内的近代意义上的学堂,较为著名的有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湖南时务学堂、京师大学堂等。这一时期各学堂的法学教育较同文馆有了巨大进步,主要体现在科目设置上,1895年盛宣怀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办学章程专设“律例学门”,已初具法学教育的独立性及专门化特点。律例学门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系统化色彩明显,完全突破了先前同文馆时期仅限于“万国公法”教育的狭窄范畴,增设了“大清律例”、“法律通论”、“罗马律例”、“英国合同法”、“英国罪犯律”、“商务律例”等法学科目的讲授学习[8]16。1897年设立的湖南时务学堂其法学教育内容,除了“万国公法”外,还包括“唐律疏议”、“全史刑律志”、“日本国刑律志”、“法国律例”、“英律全书”、“大清律例”等课程的教学[9]第19卷。另外,在众多新式学堂如火如荼发展近代法学教育的大力推动下,广大师生除了承前期同文馆译介西法之风,继续将之发扬光大外,在近代法学研究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认识,例如,梁启超认为公法学可分为“内公法”和“外公法”,其中内公法包括宪法、民律、刑律等各部门法,而有关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规范称为外公法。从梁氏对各部门法学所作的分类,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接受了全套西法的系统教育而提出上述观点的。同时,因法学教育课程内容的拓展,增强了法学研究视野,国内涌现出一批近代法学意义上的学术论文,例如,《公法律例相为表里说》、《论邦国交际公法学》、《日本刑法志序》、《论中西刑律轻重异同之故》等,这些论文从研究视角、方法及理论内容都印证了近代法学教育的深入发展。

总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在维新派积极倡导兴办新学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新式学堂广泛设立,致力于近代法学教育、培养新式法学人才成为这些学堂重要的办学宗旨及目标。这一时期不仅各学堂设置的法学课程科目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超同文馆时期的法学教育,而且西方法学译介和近代法学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同样取得巨大进步。可以说,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在19世纪末列强瓜分豆剖疆土、民族灾难日益深重、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险关头之际,维新派提出彻底全面改革,主张效仿日本在全国建立各级新式学堂教育体系,明确指出系统的新式法学教育应纳入到学堂总体教育计划而成为其中基本学习科目和重要组成部分。维新派的理论主张引起当时社会积极呼应和巨大反响,并身体力行将之付诸实践,推动了近代法学教育在此时呈现出全面兴起之势。乘此国民奋而自救、群情昂扬、民智开启、民风丕变之有利时机,维新派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革新,光绪帝采纳维新派建议,接连下令废除科举,改革教育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学部取代传统的礼部,各省裁撤学政,改以提学使,统辖学务,并在全国设立新式学校教育体系。尽管维新派发动的“”迅速遭到清政府顽固派的残酷镇压,但其掀起了近代法学教育全面兴起后的一个高潮。维新派理论及实践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环境,顺应历史潮流,这是清政府无法绞杀消灭的,否则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冒天下之大不韪,加速其摇摇欲坠的统治走向灭亡。因此,清廷镇压“”运动不久,于1901年1月正式颁布上谕,着手推行新政,并责成臣工积极建言献策。7月张之洞和刘坤一上建言书《变法三折》,在第一折就明确提出“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全面改革落后的教育制度,“酌改文科”,减少四书五经内容,引入西方实用性科目,最终废除科举;“停罢武科”,“设文武学堂”,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现代教育体系,使“生员、举人、进士皆出于学堂”。《变法三折》提出的各项革新措施受到清廷赞许,这样,教育革新必然成为推行新政的重要内容。1902年晚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设置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普通教育体系,其中规定大学堂中设法政科大学,法律学与政治学为并列独立的两个科目[4]188。“癸卯学制”的颁行,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旧式教育体系,效法日本正式在全国建立了新式教育体系,而且明确了法科教育的具体建制及重要地位。同年4月,清廷任命沈家本和伍廷芳主持修律,“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10]《删除律例内重法折》。晚清修律的宗旨及要求迫切需要大批新式法律人才方可有效展开修律活动,对此,主持修律大臣沈家本曾说:“法律成而无讲求法律之人,施行必多阻隔,非专设学堂培养人才不可。”[10]《法学通论讲义序》这样,以清廷教育机构体系改革为基础,以晚清修律活动为契机,在沈家本“奏请拨款设立法律学堂”积极争取和推动下,于1906年中国第一所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律专门学校———京师法律学堂正式设立。此后大批专门法律学堂在中华大地上相继设立,遍地开花,“据统计,至1909年全国共有高等教育层次的学堂127所,学生23735人,其中法政学堂47所,学生13282人,分别占学堂总数的37%和学生总数的55%”[11]4。除了公立法政大学大量创设,私立法政大学也日益兴盛[11]4。

晚清新政时期创设的法政学堂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明确法科专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及制定完善的法律学习计划。以京师法律学堂为例,在其办学《章程》规定:“本学堂造就已仕人员,研精中外法律,各具政治智识,足资应用为宗旨,并养成裁判人才,期收速效。所定课程,斟酌繁简,按期讲授,以冀学员循序渐进,届时毕业。”[12]卷15规定学制为三年,法律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大清律及唐明律、现行法制及历代法制沿革、法学通论、国法学、罗马法、刑法、民法、宪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裁判所编制法、国际公法、诉讼实习、行政法、监狱法、大清公司律、国际私法、大清破产律等,其他各地法政学堂教学课程与此大致相同[13]52。京师法律学堂教习之职,在沈家本的积极推动下,“乃赴东瀛,访求知名之士”,“群推冈田博士朝太郎为巨擘,重聘来华。松冈科长义正,司裁判者15年,经验家也,亦应聘而至”。这些声望甚高的日本著名法学家执教京师法律学堂,同时他们也被聘请为修律顾问,这样课堂教学和法律实践相得益彰,“可以使法典制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直接反映到课堂教学当中”,“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通过日本,第一次完整地输入了近代西方的法学知识。根据他们的课堂讲义编辑而成的法律书籍很快传播开来”[4]200。在京师法律学堂的积极影响和带动下,当时留日学生归国一方面任法政学堂教习,一方面积极译介日本法学著作。可以说,晚清新政时期,以京师法律学堂为龙头,推动了当时全国法科教育全面深入发展,并促成法学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表现在作为法学学术研究成果重要载体的学术期刊相继涌现,主要包括《译书汇编》(1900)、《欧美法政介闻》(1908)、《法学会杂志》(1910)、《法政杂志》(1911)等,这些刊物刊登的核心内容是译介西法,并在此基础上阐释法理,借此实现了与西方法律进行直接体验、认知和理解。因此,有学者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近现代的法和法学,从语言文字到体系内容以及价值选择,都与有两千年传统的法和法学断裂,走上了另一条道路”[14]2,指出到20世纪初晚清推行新政,诏令变法修律之际中国传统法律开始走向近代化道路。其实,这条道路还是循着19世纪60年代以来洋务派创设京师同文馆为起点所开辟的近代法学教育之路的历史前行。至19世纪末,在维新派推动下全面兴起近代法学教育,并以“”运动将之推向高潮,尽管迅速失败,但是以后的事实证明,“”运动为20世纪初晚清政府推行新政提供了先行试验和参照蓝本,从而把先前全面兴起的近代法学教育向实质性、更广阔的道路上纵深推进。

三、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之反思

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由洋务派开创的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经过19世纪末维新派的大力提倡全面兴起,终于在20世纪初晚清政府正式推行新政、改革教育制度、借助晚清修律之机,促使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从广度和深度都获得跨越式的飞速发展。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之肇兴进程,其留下的深刻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反思。

1.中国近代法学教育造就了大批新式法律人才,促成近代法学的产生

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之肇兴始终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自救图存的强烈爱国愿望紧密相连,因此,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开始之初就具有明确的培养人才以抵御外侮的目的。通过建立新式教育体系,在全国各地创设各级学堂,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新式法律人才。具体来说,在19世纪60—70年代同文馆时期,开启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之路,只是当时培养的法律人才极其有限,根据《同文馆提名录》所记载,各馆各科参加公法学大考者,1876年9名,1879年9名,1888年8名,1893年12名[2]61。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新式法律人才辈出,例如,王宠佑、王宠惠、关应麟、王建祖、燕树棠、吴经熊等均毕业于天津中西学堂。总之,当时设立的众多新式法律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法学各个学科带头人诞生与成长的摇篮”,“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各个法学学科活跃的法学家,基本上都毕业于这些新式法律学堂”[11]8-9。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培养出大批新式法律人才,他们从法律大学堂或法政学校毕业后纷纷将之所学奉献给法学教育,“积极从事法学研究,著书立说,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法学的诞生与成长”。从同文馆到法政学堂广大师生译介大量西方法学著作和教材的基础上,当时一些著名的中国法学家们开始自己独立编写和出版法学教材和专著,“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学体系的形成”,不仅如此“出于教学科研的需要,一批法学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11]9-11,这些法学刊物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代法学研究获得长足进步。

2.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缺乏原生态和本土性语境,法律教育移植特征明显

我教学论文篇(6)

医学是以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预防治疗生理疾病为目的时间性较强的一门系统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护理学、中医学、药学等[2]。教育模式是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以教育的有效实践为目的。教育模式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并且明确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程内容、考核评价等。医学模式是指人类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医学教育模式就是为满足医学模式顺利发展的需要,对医务人才进行培养的一套较为稳定的做法[3]。

2医学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

2.1学校及附属医院定位要明确学校应该对教学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并增加相关课程的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此外,还应合理的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医学院应加强与附属医院的沟通,通过建立医学院领导对附属医院管理中的发言权及人事决定权,建立附属医院的系统评估机制,以及对医院教学安排,医学生学习情况、带教医生教学规范性等进行系统全面检查等方面措施,到达明确率属关系,保证带教质量的目的。从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来说,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实力、层次以及社会评价各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医疗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定位等方面情况。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从事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教师的个人习惯、个人修养以及个人教学风格,都会对整个教育模式的效果产生直接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医学院建院迟,规模小,教师资源的引进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学科及科研的发展,医学院在教师引进方面可以适当的放宽限制,附属医院选聘时,应重视带教医师和临床管理人员的人品、教学水平和医德医风情况,并完善晋升机制。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应该对管理人员及教师进行培训,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保证各项制度在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之间准确通畅的传递。引导教师及时的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师文化素质,鼓励教师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有效落实,除了建设专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制定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案以外,还应该尽力一套科学有效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规范性。

2.3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保证资金和优惠政策的到位,医学人才的培养成本较大,相关政府教育部门及学校应该在研究课题的申报、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以保障学校、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基础建设等医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学条件建设主要工作有:应该建设校园网、多媒体实验室、电子预览室、网络上教育等,给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5];加强实验室建设,建设化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实验室,遗传实验室、病原与免疫实验室等,增加试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通过理论与试验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教材建设。

2.4修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对学校教学课程的整体安排和规划,是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的医学教学模式注重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为学科课程、人文学科、自然学科课程比例,并且围绕医学问题学校可以自行编制涉及到多个学科有机融合的综合教材,以加大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力度;课时安排上应该理论与实验并重,增加学生自我实践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增加选修课程的选秀范围等。

2.5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校、附属医院、社会各界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认识到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的配合和支持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此外,国外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应该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

我教学论文篇(7)

二、评价机制和标准不够科学全面,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1)对学校的评价。目前对一所学校的好与坏的评判,其主要标准都集中在“升学率”这点上,哪所学校升学率高,考取高一级学校的人数多,就是好学校,反之亦然。

(2)对人才的评价。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也有偏差,就是只看学生的“出处”,“唯文凭论”,“文凭等于人才,分数就是天才”,其他素养白搭。另一方面是学校内部评价。应试教育至今顽固不化,原因固然很多很复杂,但学校内部评价是最直接、最关键的。

(1)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上是围绕分数与“升学率”展开,谁教的班级学生考试成绩好“、升学率”高,谁就是好教师,评优、评先、聘任、晋升、晋级、荣誉纷至沓来,挡都挡不住,其他就如敝履,如师德师风、劳动纪律等。

(2)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更加集中在分数上,谁考的分数高,谁就是“好学生”,至于德、美、体、劳像聋子的耳朵———成为摆设了。

三、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跟不上需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加大了对教育投资的力度,教育投入在占国家财经收入的比重也日益上升,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发展水平也提高很快,但优质教育资源总体来说还是“粥少僧多”。况且分布不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差距很大。所以造成一些优质学校、名校人们趋之若鹜,成为社会、家长、孩子追逐的对象,而那些“普通”学校则“门前冷落车马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跟不上要求。目前很多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存在师资不足,教师任务重,工作量较大。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课堂教学,没有知识更新、能力提高的时间,很多教师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参加过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教师忙忙碌碌于教学,教师沦为“教书匠”。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填鸭式”“灌水式”教育,讲究单向的流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想当一个演员,自始至终演“独角戏”,而没有去想自己应该是导演,把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把“戏”演好。

我教学论文篇(8)

受制度结构性因素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因素的影响,中国法学教育已成为法律职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载体。一个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法学教育模式是实现法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切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消除国际对话中“失语”状态的法学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应当兼顾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开发,把教育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在法学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未根本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大的束缚。

在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语境下,应试教育依然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主流。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分离,导致我国在法学教育模式的选择上游移不定。传统的法学教育虽然是为法律职业服务的,但成为法学理论的教育且偏重于知识的灌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距离法律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往往不能较好地实现对接。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的文史哲主导模式的影响[1],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定位为一种精英教育,侧重理论型人才的培养,过分强调法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很少考虑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法学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导模式,基本上停留在理论传授、法律诠释的层面,很少去探寻法律的精神。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被动式的案例讨论、无声的审判观摩(法庭旁听)、程式化的模拟法庭和断裂式的毕业实习等四种形式。案例讨论教学虽然也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被动式的互动教学具有单向性和局限性,教师处于控制地位,基本模式是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模式——教师问、学生答,“弥漫着无声的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难以专心吸收信息[2]。教师在进行问答的过程中,往往只强调抽象的法律原则,而忽略了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从而将完整的法律割裂成一个个碎块。这种教学法也仅仅能使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感性上的认识,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缺乏切实的可操作性,难以训练学生分析、推理和辩论的能力,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分析、应用、综合等认知能力的目标。审判观摩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亲临真实案件,但所观摩的案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观摩后缺乏教师针对性的法律阐释,导致学生所看到的庭审过程容易被遗忘。模拟法庭教学注重法学理论知识与法律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法学专业综合能力素质,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对学生审判程序的训练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案例往往都是事先准备好,缺乏真实感,很难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毕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几种教学方式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毕业实习是一种断裂式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即将毕业的最后一个学年进行,且实习期限太短,学生不能亲临一个案件的全部审理过程,很难达到实习的目的[3]。

法学教育的基本职能和根本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我国的法学教育存在着巨大的改善空间,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法学教育模式。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直接采用国外法学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制度,因此,我们借鉴国外科学的法学教育经验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造。

二、两种值得借鉴的法学教育模式

(一)德国的Seminar模式

“Seminar”是源于德国大学社会科学类学科的一种在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和分数的评定等方面具有规范性、内在规定性,把科学研究放在教学目标的第一位,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法律人才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大陆法系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教学模式[4]。

“Seminar”教学模式将教学上的单向传导模式改变为双向互动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在传统的法学教育中,教师所讲授的是一般方法、一般原理课,有较强的理论性。“Seminar”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示下理解具体的事物。“Seminar”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消化、理解和运用。“Seminar”的核心是研究问题,它是以学生为主的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一种研究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eminar”是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与创新、发展真理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学术精神和学术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它的功能和特征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能力。Seminar的目标主要定位于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5]。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已在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采用了Seminar教学范式[6]。Seminar模式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的精神,对改变常模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二)美国的“法律诊所”模式

“法律诊所教育”,又叫临床法学教育,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真实案件,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诊所式法律教育以学生为主角,采用多边教学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法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3]。

法律诊所教育仍然是法学教育,学生办理真实的案件只是将案件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而不是目标。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运用法律。如著名教育家迈耶(Mayer)先生说,“我们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教授他们思考什么。”

2000年初,美国福特基金会在中国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七所大学,资助其进行诊所式法学教育的试验。2002年7月,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截至2007年底,己有64所高校引进了诊所式法律教育并成为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单位委员[7]。实践证明,诊所式法学教育的价值、功能基本上被法律教育界所认可。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学校的法律诊所的运行存在各种问题,如法律诊所尚未普及且运行状况不佳、法律诊所的建设资源匮乏、学生投入诊所教育的时间与精力不足、案件来源有限等。

三、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造设想

(一)构建法学教育分流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将法学教育定位于“精英”教育,这种定位必然体现为应试教育,既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也产生了社会不公平现象。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精英与大众兼顾,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育分流,通过不断优化的教育模式,力求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教育分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精英与大众兼顾的教育思想,在承认个人差异基础上,为每个人提供了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计划,从而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8]。

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律人才,包括学术研究型人才和法律实务型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构建我国的法学教育分流制度。

(二)中西合璧——法学教育模式的嫁接

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融合性改造,不同于法律的孤立性移植,笔者借用生命科学中的嫁接概念对我国法学教育模式进行尝试性改造,将国外科学的法学教育模式作为“接穗”嫁接到我国法学教育模式这一“砧木”上,保持“Seminar”模式或法律诊所模式的科学性状,利用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有利特性,形成一种稳定的、科学的、适应学术研究型和法律职业型人才需要的法学教育模式。

在上述构建法学教育分流制度的基础上,笔者有两种设想:其一,构建招生分流制度。在招生时分流,招生简章上招生类型直接分为学术研究类和法律实务(职业)类,学生入学后直接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其二,在现有的招生政策下,实行中途分流。可以从大二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流向,选择学术研究或者法律实务进行学习。

德国的Seminar模式与美国法律诊所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结合教育分流后的教育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法学教育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进行培养。针对分流后的学术研究型学生,德国的“Seminar”模式与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主要是理论传授)亲缘关系较近,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嫁接容易成功。嫁接后的教育模式,重点突出德国的“Seminar”模式的优点,消除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弊端。针对分流后的法律职业型学生,美国的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与我国的案例教学法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嫁接成功率也高。

四、结语

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造是否成功,取决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念。德国的“Seminar”模式和美国的“法律诊所”模式被嫁接到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上,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不适应的样态,需要不定期地进行监测、评估和校正。应当改变教育观念,逐步实现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转型,建构一种真正适合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2):3-21.

[2]车雷.美国法学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法体系[J].新课程研究,2010(11):129-131.

[3]项婷婷.“法律诊所式教育”本土化的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6):126-127.

[4]饶艾,易明.“Seminar”抑或“法律诊所”——我国法律硕士教学模式选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0-104.

[5]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20-23.

我教学论文篇(9)

二、怎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

1.通过其他学科创建知识情景

语文是各学科科类中的基础学科,显而易见的交叉点,可以使语文与其他课程相融合。科与科之间的融合不只是把知识作简单组装,而是让语文教师尽量将专业知识融入其他学科,创立自己的知识系统,并找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将知识重新分划,就能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知识来加强语文能力或解决某些问题。俗话“文史不分家”,就是说语文和历史就是一个整体,历史和文学就是内容和方式的联系。每部文学作品都产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并折现当时社会的现实,若没有历史背景的作品,不论时间是很难让读者知人的。特别是古代的文学作品,如:《赤壁之战》《鸿门宴》《邹忌讽齐王纳谏》其内容就是历史,还作出了对当时历史的见解,又如《烛之武退秦师》《左忠毅公逸事》《寡人之于国也》等。这类文章的相关的历史介绍是必不可少的。

2.将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生活融入情景建设

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校园内,让学生处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的释放。当学生面对大山、大江、大河,自然现象的力量会唤起在他们心中的欲望,毫无察觉的将他们带如文学的情景。著名教育学家李镇西说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他带领学生登山与学生一起游戏,在田野里上课,完全将语文教学和美丽的大自然结合在一起,使语文课堂不在枯燥乏味,展现了语文生机勃勃的本色。个人认为:语文课程包罗万象,语文知识无处不在,学习语文的课堂无所不在。

3.实践语文活动的情景建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语文本身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加大力度激发学生的语文实战能力,这类能力主要来源与实践。语文又带有普通话课程,实践时机与学习资源无所不在。《琵琶行》这篇课程中的第二段可以划分三个阶段:表演前的心理状态、琵琶弹奏的精湛技艺以及乐曲的表演效果。在教学课程中,我采用了表演启迪的方法,模仿学生熟悉的钢琴表演。先在教室门口仔细的整理衣服,然后以讲台化作钢琴,开始表演,在模仿完毕后,以标准动作结束。然后给自己鼓掌,我想表达的意思会让学生马上明白,然而正确地规划了层次。实践与语文教学的完美集合,解决了多媒体教学下的语文缺失,唤回了语文本身具有的广泛性、实用性本色。

4.情景创造的使用

我教学论文篇(10)

目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要想发展成文化大国,现阶段急需的是复合型人才。赤峰学院顺应形势,制定了《赤峰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特征,兼具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的,服务国家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行业从业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着手进行教育教学各项改革,将目光投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力求培养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急需的,既具有丰富深厚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除部分研究型高校外,多数院校已经进入向应用型发展的阶段,大学教育正在实现由理论研究向应用实践的转型。面对社会经济转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国古代文学这一理论性课程表现出诸多与实践性不适应的情况,古代文学如何增强社会适应性,面对社会需求适时地做出调整,促进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全民精神素质,加强传统理论与当前社会实践密切联系,是重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适应社会的发展,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社会适应性,必然成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课程改革的可能性

(一)理论指导

目前,国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推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性刚要和发展规划,为高校改革指明了方向。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1998)、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和《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2013)等文件内容。本课题组深入研究、领会文件精神,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指导,力争完成此次教学改革。

(二)学科优势

赤峰学院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经过2006—2009年、2009—2013年两个周期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现已是院级“重点扶持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也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文学院开设的相关古代文学课程有《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辅助课程有《论语与传统文化》、《先秦两汉散文研究》、《史记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红楼梦专题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戏曲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基本能够涵盖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为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建设及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师资优势

本课程有专职教师1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7人,正高职3人,副高职3人,讲师5人;赤峰学院教学名师1人;古代文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任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认真总结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为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学院已经吹响改革的号角,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也要积极应学院改革的春风而动,踏踏实实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进行改革,以育人为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学科定位

(一)指导思想

以《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2013)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注重专业基础、拓宽培养口径、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立足本学科,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宽基础、广交叉、纵向贯通,实现培养理念创新;拓宽自主学习空间、强化专业综合能力,突出培养过程创新;重点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科定位

本学科定位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立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为提高民族人文素质、文化传承做贡献;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文学批评与创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文化事业的传承人和文化产业从业者;与社会需求对接,直接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在改革方针的指导下,优化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力争做到:学习和探究融会,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专业与职业融通,着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模块把教学、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四项工作有机衔接起来,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对此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四、课程内容改革的具体思路

(一)课程设置

中国古代文学历史跨度大,作品繁富。现在赤峰学院古代文学课时仅21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并能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古代文学课通常由文学史、作品选二大块组成,此外还有辅助拓展教学,就是通过选修课。目前文学院已开设的选修课有:《论语与传统文化》、《先秦两汉散文研究》、《史记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红楼梦专题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戏曲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等,多为作品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准备开设诸如诗歌史、小说史、散文史、戏曲史等。此外,对于认知度比较高的,诸如《蒙学三书精读》等,也应考虑开设。

(二)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习效率最大化,首先,在对教学内容深度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解构,在原有按时间进行四段划分的原则上,把毎段的内容按文体分单元进行重新编排。通过对文学史的讲述来理清古代文学文体的流变、文风的演变、不同文体的特点;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了解不同时期作家作品的特点,从而能全面而清晰地品读作品、鉴赏作品,乃至学习创作。将文体部分划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内容,在文学史的讲述上,突出重点、难点,人物生平之类的内容由学生课下自学,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时间比应在3:7左右。将文学作品部分分为精讲、泛讲、自读内容。对重点内容,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都应执行比较具体而严格的标准,并量化落实,重要内容背诵、作业等来完成,并增加重点内容的授课时间和学习时间。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分为几个步骤:教师导读,课前提出学习要点、参考书目、设置问题;课堂教学中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针对设置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可以通过讨论、评点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课上给学生留出提问和答疑的时间。

(四)考核方法

采用N+3式。所谓N包括:背诵、名篇教学方案设计、课件制作、读书报告等,占总成绩的20%。所谓3指:单元阶段测试,占总成绩的20%;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我教学论文篇(11)

二、数据分析

(一)元认知能力和良好学习体验的分析

1.关于远程学习的学生认知及其与良好的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检验学生对于远程教育的特征和设计发送情况的认知度及相应的对学习行为的要求在六大学习行为中被逐一调查。认为自己清楚这些细节的学生数量在总样本中的比例如表1所示。相关性检验在此是用来了解学生对远程学习的认知度与良好的学习经历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建议: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支持的学生更倾向于获得高分数(ρ=.226,p=.005),并且更难满足于自己所获得的知识(ρ=.-336,p=.000)。表述自己理解必须的学习内容的学生则更少感觉到孤独(ρ=-.248,p=.002)。对于学习支持具有认知度的学生对所获知识较难感到满意(ρ=-.262,p=.001),并较少有孤独感(ρ=-.346,p=.000),数据分析的结果具体见表2。本部分的发现和分析建议如下:学生对于教师反馈的缺乏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缺乏认知。学生对阅读任务、需要被理解的重点和可用支持的基本认知对于良好的学习体验具备显著的积极作用。2.学生困难经历及其与良好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检验学生的能力水平在问卷中被设计为对困难的体验程度。表中数据显示大多数参与研究的学生在完成阅读内容(72.1%)和参与测试(54.9%)都是有难度的,详细数据见表3所示。从困难感知与良好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来看,学生所经历的学习中的困难与他们的平均成绩、对知识获得的满意度、学生努力程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是,困难体验与孤独感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数据检验的结果显示:孤独感与理解学习内容时的困难程度成正向显著相关(ρ=.238,p=.003),与使用信息技术在0.005的水平上呈低度正相关(ρ=.233)(如表4所示)。本部分的研究发现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建议如下:完成阅读任务和参与测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在理解学习内容和使用信息技术时感觉困难的学生在远程在线教育中更容易感到孤独。3.学生激励水平及其与良好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检验用来测试学生在每一个学习行为下的激励水平的条目和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学生报告自己在理解学习内容(72.9%)、寻求学习支持(69.3%)、使用信息技术(84.8%)和准备考试(78.8%)时是被充分激励的。只有少于一半的参与者在阅读(47.7%)和应对缺乏教师反馈的问题(47.6%)时是被充分激表4困难体验与整体学习表现的相关性(Spearman’srho)励着的,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六大学习行为中的激励程度与学习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为:①所有六个学习行为中的激励水平和考试成绩没有相关性。②学生对于所获知识的满意度与阅读过程中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359,p=.000);与理解学习内容时的激励水平呈中度显著负相关(ρ=-.326,p=.000);与准备测试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296,p=.000);③学生的孤独感水平与阅读时的激励水平呈低度显著负相关(ρ=-.260,p=.001);与寻求支持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231,p=.004);与缺乏教师反馈时学习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223,p=.006)。④学习中的干扰度与阅读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286,p=.000)、与理解学习内容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290,p=.000)。⑤学生的付出程度与阅读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ρ=.295,p=.000),与理解学习内容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ρ=.246,p=.002),这部分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本部分的发现和分析结果建议如下:多数学生需要提高阅读和应对缺乏教学反馈时的激励水平;求知欲强的学生更倾向于在阅读、理解和准备测试时具备高度激励水平;在阅读、寻求支持和自我学习中激励水平高的学生不容易感到孤独;阅读和理解时被高度激励的学生不容易扰;阅读和理解时激励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更努力。4.学生自我表现评价及其与良好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检验学生每个学习行为的效果通过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评估来实现。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达到了期望的学习目标(“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率和),表中最低的值是对于教学反馈的满意程度(43.7%),再一次体现了教师反馈问题在远程教育中的突出表现(如表7所示)。学生对六大学习行为中学习情况的自我测评在本研究中通过学习策略使用的有效程度来检验。对他们在每个学习行为中的表现与良好的学习体验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学生对于知识获得的满意度与阅读的完成情况呈显著负相关(ρ=-.286,p=.000),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呈显著负相关(ρ=-.213,p=.009),与对成绩的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ρ=-.316,p=.000)。具体细节如表8所示。本部分的发现和分析结果建议如下:缺乏教师反馈的问题在远程教育中普遍存在;完成预期阅读量、理解学习内容的学生更倾向于满意他们的学习成绩,但对知识的获得不满意。从表面上看,这似乎违背常理。但是,这可以解释为获得高分的学生具有更高的求知欲。

(二)学生个人特点对学习经历的影响

为了达到数据分析的根本目的,学生在自我认知、能力、激励水平和自我评估方面的值被合并在一起生成一个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测评总值。这个总值被用来进行进一步的个体差异分析。在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是否承担家庭责任、母语差异和教育背景中的文化差异做分析时,T-test被用来执行检验。在这些变量中,只有激励水平总值和准备测试的能力在测试结果中产生有效值。1.是否承担家庭责任对激励水平和测试能力的影响表9中的结果显示,有家庭责任(M=22.43,n=72)和无家庭责任的学生(M=21.17,n=79)在接水平上有显著差异(p=.016<.05,n=151)。同时,有家庭责任的学生准备考试的能力(M=85.53,n=72)高于没有家庭责任的学生(M=83.21,n=79),数据可信度为(p=.038)。数据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数据分析的结果建议:在远程在线教育中学习的有家庭责任的学生比那些没有家庭责任的学生对于学习更有积极性、更具备准备参加测试的能力。2.是否以英语为第一语言在应对教学反馈缺乏时的能力差异第一语言对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影响也可以在T-test结果中看出来。数据分析的结果(见表10)显示,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M=11.68,n=110)和并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M=12.68,n=41)在对待和教师反馈相关的问题时在能力上有显著差异(p=.004)。数据分析结果建议: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比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更有能力应对远程学习中缺乏教学反馈的问题。3.在应对缺乏教师反馈的问题时学生的年龄差异ANOVA被用来进一步分析年龄阶段在元认知能力上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段仅对学生在面对缺乏教师反馈时的学习能力上产生显著影响,显著性为p<.05。Posthoctests的值在这里用来解读这种差异。平均值差异(1.06)在第二年龄小组(M=11.49,n=75)和第三年龄小组(M=12.55,n=49)间的差异被显示在图1中。统计分析的结果建议:年龄在35-44的学生比25-34的学生在对待缺乏教师反馈的问题上更具备元认知能力。

三、基于研究发现的讨论和建议

(一)提高学生对远程教育特色和学习要求的认知度

本研究的发现显示了远程教育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学生对于教师反馈的缺乏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缺乏认知,完成阅读内容和准备测试时的难度等。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提高学生对阅读任务、需要被理解的重点和可用支持的基本认知对于良好的学习体验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较高的成绩水平和求知欲、较低的孤独感)。在实践中,每个远程教育的施教机构在课程的设置、发送和支持等具体操作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特色并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施教机构首先需要提供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远程教育的形式和过程有足够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学生适时调整他们对于学习支持的期望值和对于学习的自我责任形成充分认识,从而避免负面情绪获得良好学习体验。

(二)在远程教育的课程中传授学习理论和教育

心理学知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显示,在理解学习内容和使用信息技术时有难度的学生在远程在线教育中更容易感到孤独;完成预期阅读量、理解学习内容的学生更倾向于对知识的获得不满意。这说明,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困难、认知困难和技术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的孤独感和提高求知欲。与校园学习相比,远程教育中缺失了多种教学功能,许多课堂活动在远程学习中很难做到,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无法实现,从而降低了认知效果。正如心理学家所指出的,认知效果受到情感和人类大脑的两个部分的功能的影响[24]。因此,施教机构需要给学生提供有用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情绪影响有所认知。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能力。可以说,远程学习中需要做的不仅是自我学习,更是自我教学。不同的学习者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对于“自学能力”和“自我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和他们对远程教育的认识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对自己有更多了解。因此相关的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在远程学习中成为有用的知识。

(三)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学习策略的知识

经历了语言困难和承担着家庭责任重担的学生所体现出的能力优势以及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年龄差异说明:学习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基于更多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体验。也就是说,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提高依赖于经验的积累。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减少其不良的情绪体验,施教机构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已经获取的学习策略的应用知识。已有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所处的状况,通过使用策略来解决问题。但是,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社区的差异等都会使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只有坚持不懈地对学生经历进行研究,从学生的真实体验中总结并发展学习策略的知识体系,才可以推动在线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优化学习体验。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