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级会计师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4:16

中级会计师论文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1)

高级会计师论文答辩是会计师们在职称评选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如何应对高级会计师论文答辩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会计的专家罗列出一下几点意见。关于高级会计师论文答辩的几点建议。

1、高级会计师论文答辩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因为好的准备,才是成功的开始。在答辩前,应该进行资料收集,带好所有资料,准备的越充分越好。

2、高级会计师论文答辩前把论文反复的看几遍,熟读熟记,让自己做好准备。

3、高级会计师论文答辩时候要有时间观念,最好带着手表,这样能给自己一些紧迫感。并且回答问题时候,要注意层次的梳理。对于高级会计师论文方面以为的题目,也不要紧张,仔细思考,应答。

4、穿着打扮要得体。要注重仪表,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2)

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或省级人事、财政部门或中央单位批准的本地区、本部门申报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评审的破格条件。同时规定,各地区、各中央单位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会计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确定的使用标准范围内,确定当年评审有效的使用标准。这意味着,2007年各地区、各中央单位仍有权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评审的破格条件和当年参评的使用标准,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划定一个当年参评的最低分数线,各地区、各中央单位在这个最低分数线内确定本地区、本部门当年参评的使用标准。

把握考试内容

1.外语(包括日语等小语种)考试

这里主要是英语――职称综合英语B级。从其内容看,因为考虑到考生对象,难度不会很大,相当于英语四级考试。在题型方面,没有听力和写作部分,只有选择题。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只包含少量的语法知识。如果有一定的基础,经过较好的准备,通过一般是没问题的。

2.计算机考试

一共考查可选择的三个内容(模块)。大多数考生一般会选Word、 网络基础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用友软件),其中会计电算化是必选模块。通过考试的难度不大。

3.高级会计实务考试

这个考试主要是针对高级会计师评审中,评的份量过重,考的内容过轻,受到大量的质疑而采取的一项举措。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时间为210分钟,内容为会计、财务管理、内部会计控制、财税法规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对所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从考试的内容看,难度适中。对于平时重视学习,特别是参加CPA考试的人员相对来讲比较容易通过。

兼顾三大要素

参评高级会计师,除了考试外,更重要的是论文和资质。可以说,考试、论文和资质是参评高会的三大要素。

1.论文要求

高会评审有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学术水平,既然是高级职称,学术水平当然要比中级高。学术水平主要是依据参评者所发表的论文。这里的发表是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过的。对一般的财会人员来讲,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并刊登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要为评高会写论文,平时就要做有心人,提前做好准备。单位里订的财会杂志要多看,了解别人都在写些什么内容;争取参加会计学会这一类的组织,这样可以结识不少会计学术界的人士;闲暇之余,可以选择当前财会方面的热点进行研究,尝试写一些文章并投稿。可将自己日常的工作作为论题,因为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特点,写有自己企业特色的东西比较容易,比较熟悉。另外在确定了一个论文题目后,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各方面的条件,尽量将有关的资料收集齐全,研究透彻,深入思考。即使写出的论文不能被录用,它对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2.资质要求

资质包括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和现在的职位,这三个方面能较为合理地展现参评者在会计师任职期间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这些工作成绩应能体现出其具备一名高级会计师所应具备的经历和条件。一般情况下,以下这些人比较容易被评为高级会计师:大型企业的财务或审计负责人、财政局或审计局的工作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一级、高校教授一级。这些参评者如果其他条件具备或基本具备,评上高级会计师是十拿九稳的。

3.其他业绩的证明材料

参评者应在日常的工作中尽可能多地去体现和证明自己对会计事业的热爱。如被财政局评为“优秀会计工作者”,被地方政府和企业评为“劳动模范”,将工作中有关会计工作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向上级反应,参加会计知识竞赛并得奖,编写企业的财会制度,参与学术交流等。这些材料对评高会都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

解析考试特点

这里所说的考试是指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首先要花一定的时间研读考试大纲,在此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题训练上,按套路快速解题,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总体上说有“开卷考、层面高、题量大、时间紧、难度不大”的特点。我们针对这些考试特点逐一解决进行分析,求解备考的最佳对策。

1.正确对待开卷考试

很多应试者认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是开卷考试,没必要下太大功夫复习,对考试的知识点只要有印象就行。其实,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存在着严重的思想误区,因为考试题量大,如果对考试内容不熟悉,在考场上只凭翻书抄写很难做完考题,甚至有的连位置都找不到。千万不要以为是开卷考试就掉以轻心,开卷考试也需要认真对待。

2.准确把握考试层面

高级会计师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作为现阶段的高级会计师应具备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相关年度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的通知指出“考试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对所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可见,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侧重于对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的考察,这与中级会计师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有不同的层面,一般不要求作具体会计分录,应试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能力的训练上。

3.重视新增知识点

高级会计师考试与国内其他考试一样也有“喜新厌旧”的特点。每年新增知识点较多地体现在考题中,所以应试者应重视新增知识点,对新增知识点必须准确把握。

4.题量大、时间紧

高级会计师考试一般有8~9道试题,全部为案例分析题,题干的信息量大,对答题速度不太快、知识点不太熟悉的应试者来说,最大遗憾莫过于在规定的时间内来不及答完试题。

5.难度不大

从开考至今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备考,考试时能把试题中已掌握的部分答到考卷上,通过考试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对比注册会计师

简单而言,高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专业技术职称,后者是执业资格。

高级会计师是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一种,会计专业技术职称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其中会计师是要参加会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要通过会计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大专学历的为助理会计师,中专学历的为会计员),而高级会计师则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是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最高层次。

注册会计师则是一项执业资格。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按照规定,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由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全科合格证书,并可申请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后续教育,成绩长期有效;否则,其全科合格成绩仅在自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后的5年内有效。

现在,一般来说,大型国有企业比较认同高级会计师,而大中型企业(非国企)和外企在招聘时则倾向于注册会计师。原因不难理解,高级会计师采用考评结合的方式,含有一定的水分,使大家对高级会计师的真才实学产生了怀疑。同时,高级会计师的权限仅适用于本部门或本系统,与受到国际认同的注册会计师相比,接触和处理的业务量相对较小。就考试难度而言,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明显比注册会计师考试容易。虽然只有大专学历就可以报考注册会计师,但由于注册会计师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行业对其综合素质的较高要求使得考试难度非常大,因此通过的人也寥寥无几。另外,仅管两者在业务水平上相差不多,但高级会计师不具备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审计业务,只具备一些其他服务业务。

高级会计师在报考注册会计师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向当地报考部门申请免试一或两科考试科目。

申报高级会计师应附资料

1.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外语统一考试合格证书(或专业技术骨干外语免试证明)及获奖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2.所在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证书。

3.《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

4.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后的历年考绩卡片。

5.《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表》一式2份。

6.对破格申报的人员,所在单位需提交破格报告一份。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4日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目前已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高级财务会计人员的必备知识。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是因为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仅在个别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尚不成熟的问题。本课程主要教学目的包括:系统讲授高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跟踪高级财务会计的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在高级财务会计方面的理论修养,提高他们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部分师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出现了一系列教学问题,严重影响了同学们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以下是对本门课程教学的体会。

一、吃透教材,掌握课程体系,抓住教学主线和重点

目前,我国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安排上存在很大差别。本文主要以高级财务会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东北财大会计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刘永泽、傅荣主编)为例,说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筛选。本课程体系共分11章: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但是按教学计划安排,只有48个课时,如果要在有限的48个课时内把以上所有11个专题都在课堂讲授,笔者认为不仅不现实,而且会让学生感到主次不分,抓不到学习的重点,不利于学生学习。为此,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在精研教材,全面理解把握课程主要内容、熟悉课程体系,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相关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把本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包括: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本部分内容是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重点内容,因此本部分是课堂讲授的重点。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这些章节主要涉及特殊行业,本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因为任何一门课程,教师都不可能穷尽该学科的全部知识,尤其是像高级财务会计这样教学内容可以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拓展的学科。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凡事不能只等待老师去讲解,而是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真谛。这种能力的培养、意识的灌输、对学生将来离开学校独立从事工作乃至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样划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高级财务会计学习的重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以学习文化为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面授为主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早以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但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导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在高级财务会计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呈现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解决和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

1、多媒体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教学内容。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两种合并方式的比较时,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黑板上画出每合并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图,这往往费时费力还不够形象,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多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媒体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减少老师在传统方式下大量辅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高级会计课程往往需要列举大量的例题,尤其是越复杂的业务越需要将例题板书清楚。传统教学方式下这往往占去很多课堂时间,有时一节课或两节课只能讲解一个例题。如果我们提前将例题制成课件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二是可免除教师上课时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讲授,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

3、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可以将授课内容上网,利用网络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

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掌握多媒体教学特点,认真备课。

(二)导向式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高级财务会计因其所具有的新颖性、理论性、深难性、专题性、多维性、变动性以及其开课时间上的后端性等特点,使得该课程适宜采用包括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等在内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以培养、训练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问题导向。学习过程始于问题。教学的目标在于主动探索实践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掌握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基于高级财务会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应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辅之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针对高级财务会计专题性、理论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专题所研究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去分析这些问题来自何处、如何演变、如何解决,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类、归纳和比较,让学生相互了解其他不同的分析思路。然后再引入本章内容的基本理论对问题加以分析,引导学生研究关于类似问题的主要分析思路和结论,从而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路,形成对问题比较深入的认识。

2、能力导向。一方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多数要参加会计师职称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考试,而这些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都是在高级财务会计中才学习的,所以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应对这些考试的能力很重要,应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数量和增大练习题的难度,通过实例向学生教授一些常见习题的解题思路,增加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将历年职称考试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典型题目作为案例或练习题加以讨论;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要么走向工作岗位,要么考研究生,两种选择的竞争压力都很大,可邀请经验丰富的财务经理、成绩突出的研究生等到课堂上传授经验,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能开拓学生视野,也能满足学生了解职业经理人、研究生应试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就业和其后的职业生涯以及考研应试等中做到应付自如。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引入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由于案例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目前案例教学已在我国高等学校各个学科教学环节中广为采纳。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补充案例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便于学生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除了在主教材以及与主教材配套的习题与案例教材中设置必要的教学案例之外,在课堂上,适时引用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不拘形式、不限大小,只求与教学内容匹配,只求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是,既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有关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又令其感到了本课程的实用价值,更让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应用环境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三、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条件要求高、教学组织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学校应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最好是大型集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习基地接触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前已述及,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很复杂,综合性也很强,对主讲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会计、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实际资料;熟悉国内及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到各企事业单位去参观、去实践、甚至去兼职,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的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师资队伍的合理配置和建设是提高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

(三)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任课教师能否提供科学开发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研讨,是导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用于高级财务会计上成功与否的关键。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是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讲教师或任课教师将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具有一定影响性或代表性的会计业务,如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合并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破产清算案例等,通过科学的删减、加工,整合成事实清晰、逻辑清楚、行文简洁、是非分明的文本,使之可运用于课堂介绍、分析和研讨中。

(四)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做练习,并要学生尝试撰写小论文,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等,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应努力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沟通,让学生牢固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善终意识。策略性地引导他们学好高级财务会计知识,掌握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4)

(一)实用性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凸显出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坚持实用性原则,一是要求学生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前的最后一次实习,要求结合实习企业尽可能搜集与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相关的资料,为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上多联系社会和行业实际。结合实习企业来选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鼓励学生撰写实习企业调研报告,解决实习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于拥有意向就业单位的学生,应结合意向就业单位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文(设计)选题联系实际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容易驾驭,完成的论文(设计)对于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提前熟悉企业,有利于学生就业。三是要求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中,以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结果是否为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采纳应用,是否适应企业需要,帮助企业解决了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评价标准,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行评价。

(二)专业性原则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一是经管类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对象兼具研究“人性”和研究“科学性”两个方面;二是研究所依据的第一手资料不可能通过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来获得,而是需要通过开展大量的社会调查活动来获得。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是做好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关键。上述专业性特征决定了经管类专业应构建适应自身特点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而不应使用适应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

(三)学术性原则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本科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学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是获取这种初步的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学术性原则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四)全过程评价原则

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要经过前期准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和后期评审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每个环节的过程质量也将影响到论文的最终质量。因此,应该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这些环节开展全过程评价,进行动态的管理,而不应静态地评价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全过程评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质量。坚持全过程评价原则,一是要求将前期准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和后期评审等各个环节纳入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二是要求对每一环节的评价进行细化,保证对每一环节的评价和监控落到实处;三是要求根据重要性程度不同,对每一环节进行适当的分值分配。

(五)多主体评价原则

论文评定是一种定性分析,评定者的个人判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构建了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不同评价主体对于评价标准的理解、掌握不同,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存在较大差距。为防止评价主体的主观判断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带来的误差,目前普遍采取由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和审阅教师同时评定同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法,即“双重评分法”。本文认为,为尽量降低评价主体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应坚持多主体评价原则。坚持多主体评价原则,一是要求评价主体尽量多样化,不仅将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和答辩组纳入评价主体,还应将学生的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纳入评价主体;二是要求在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和答辩组之间进行适当的分数分配,充分发挥答辩组的集体决策作用,赋予较大的分值;三是要求企业评价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考虑到企业评价的随机性,这部分分值占比不宜太大。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按照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学术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可以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三个层次,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一)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开题答辩、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分、审阅教师评分和答辩五个部分。开题答辩重点考察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情况和选题情况。中期检点考察学生对论文(设计)的期间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防范抄袭现象的发生。指导教师评分和审阅教师评分考察内容相同,主要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水平,实用性和创新性,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答辩综合考察学生对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的熟悉程度,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论文内容的熟悉程度,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下设立二级指标,其中,开题答辩设立毕业实习效果和选题两个二级指标;中期检查设立完成态度和完成进度两个二级指标;指导教师评分和审阅教师评分下设立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水平、毕业论文(设计)实用性和创新性、企业评价三个二级指标;答辩下设立自述和回答答辩组提问两个二级指标。毕业实习效果和选题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实用性原则。毕业实习效果好,能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积累论据或基本材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根本保障。选题好,要求联系实际,密切关注本专业学术前沿动态以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选题应该大小和深浅适宜,涉及内容不宜太庞杂。中期完成态度和完成进度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全过程评价原则,中期完成态度是指论文写作过程中学风是否严谨,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否端正。只有具备了严谨端正的态度,才能从主观上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完成进度是为保证学生最终能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而设定的指标。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水平、实用性和创新性、企业评价三个二级指标分别反映了学术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自述和回答答辩组提问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

(三)三级指标

二级指标下设立三级指标,给出衡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具体标准。其中,毕业实习效果主要考察实习出勤及态度、资料收集方法及效果;选题好坏主要考察题目背景及意义,选题是否符合企业需求;中期检查下的完成态度主要考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出勤情况和写作态度,完成进度主要考察是否符合进度要求以及已完成的论文的质量;论文(设计)学术水平主要考察论文(设计)的规范性和理论价值;论文(设计)实用性和创新性主要考察论文(设计)的实用价值,以及选题、研究方法、观点是否有创新;企业评价主要考察企业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结论是否有采纳证明或出具的其他意见;自述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熟悉企业,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述成绩取各评委的平均值;回答答辩组提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论文内容的熟悉程度,能否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论据充分,回答问题是否准确完整,是否具备应变能力,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答辩成绩取各评委的平均值。(四)各级指标权重的设定按照构建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将100分在这些指标间进行分配。一级指标下,开题答辩10分,中期检查10分,指导教师评分25分,审阅教师评分25分,答辩30分。毕业论文的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论文综合成绩由五个一级指标的得分相加得出,分数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为优秀,在80~90分(含80分)之间的为良好,在70~80分(含70分)之间的为中等,在60~70分(含60分)之间的为及格,60分以下的为不及格。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228-01

激励机制被我国高级会计师业绩评价与考核所采用,而大力培养高级会计师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认为是激励机制。建立一个实践与素质统一的高级会计师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是至关重要,为吸引更多的高级会计人才奠定了基础,对企业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更能带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1 高级会计师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讯速提高和市场全球化的加速,对会计师评价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会计人员不仅仅具备以前的记录、编制财务信息的能力,更应该具有为广大的信息使用客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能力。高级会计师必须要遵守一国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可以灵活运用国内外经济科学管理方法,能够解决某个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有价值高效的意见,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效益。

2 绩效评价理论

现阶段,绩效评价理论包括三个内容。

(1)业绩的基础是能力,有能力的人能够保证工作顺利完成,如果缺乏能力,员工业绩将会降低。

(2)绩效是一种“结果”,即绩效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个人的职能或活动的结果。

(3)业绩是一种“行为”,把绩效看成某组织的目标相关的行为表现。

为了更好的用数据指标来反映绩效的评定,曾经很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20世纪60年代运用时间技术来表征业绩,20世界七八十年代出现了行为测量方法,1993年提出了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任务绩效和员工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而关系绩效通过提高任务绩效来改变团体的绩效,与技术没太大关系,是构成团体社会和心理背景的行为。其中,能力和个性是影响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重要因素,任务绩效被能力很好地预测,而个性只能对它产生影响,相反,关系绩效可以被个性较好的预知,能力对它产生影响。

3 我国高级会计师业绩评价与考核现状分析

从高级会计师评审制度形成以后,如何规范的、合理的去执行各项任务一直是研究重点和难点。《对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中提出务必从研究高级会计人员培养目标、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框架入手,建立高级会计师评价机制,同时也提出高级会计师具备素质能力的重要性[2]。其后,《激励、识别与职业能力框架―― 兼谈我国高级会计师考评结合制度》一书中提出职业学问、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是构成了会计师职业能力,并指出高级会计师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能力鉴别与激励,故我们应该进一步建立基于职业能力的高级会计师评价制度[2]。由以上两书中可以得出,我国现阶段高级会计师的业绩评定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3.1 加强职业能力框架的要求

高级会计师不仅要懂法守法和遵守相关规范,还必须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敏捷的动手能力,保证每天的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高级会计师应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工作当中能够流利的和采购人员、财务人以及相关领导进行财务方面的沟通,领导自己的团队向更好地邻域发展。可以不时的提出有效的方案,当然所提出的政策法案必须符合公司要求,并能帮助公司产生更好地效益。

3.2 采取激励的机制

所谓的激励就是鼓励员工积极的面对考核,并在考核中发挥最好的水平,也就是说员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我们的业绩评价体系。对考核优异的员工进行有形嘉奖和无形嘉奖,有形嘉奖就是对优秀者颁发优厚奖金或者提高优秀者的工资待遇等,总之从物质方面突出对优秀者的优惠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无形嘉奖是从道德精神层面上进行激励,如采用心理谈心和微笑政策等政策来诱导会计师对工作的投入,调动会计师的工作热情,让每位会计人员工作充满奉献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3 采用识别的考察方式

对会计人员的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票据等内容要进行辨别。由于现阶段会计师的素质能力不是很高,通过对会计人的会计报表、会计凭证和会计票据进行分析和识别,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会计师作弊和工作当中的不良习惯。对票据等的识别更需要会计师高超的技术和分辨能力,这也是对会计师的一项锻炼。

4 我国高级会计师绩效评价与考核的未来发展

要完善我国高级会计师业绩评价体系,必须要加深实践与素质能力的统一,对会计师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建立有主导的素质能力模型,进而确立一个完善的高级会计师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为会计师行业挥写辉煌篇章。

4.1 加强素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统一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以理论为指导,许多高级会计师具备深厚的理论专业知识,但实践经验少之甚少,一旦涉及棘手的实际问题时就显得措手不及,所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必须同行。不论是从学校教育还是企业的培养,实践教育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不仅学校要开设实践培训课,企业更应定期组织实践培训,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会计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积累处理问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加强素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统一,不能只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素质能力。

4.2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花费大量的劳力物力组建会计部门最终的目的还是带动企业的稳步发展和获取最大的利益,企业聘请高级会计师,就是把企业的现状看清楚和分析眼前的市场情况,调整企业的结构使企业避免亏损进而使盈利最大化。在高级会计师的未来发展中会更加加深对会计师的要求,通过高级会计师提高企业经济效率,让企业在良性的账目下、在良性的输出下、在良性的发展下、在良性的财务分析和良性投资下取得良性的经济效益。高级会计师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要统一。

5 结语

我国会计团队人数增长的今天,只有完美的高级会计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完善会计人员的激励机制,才可以确保会计行业的公平。虽然,现阶段我国高级会计师行业面临诸多的问题,但我相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相关人员的努力下,我国的高级会计师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将日益完善,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和国家经济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雅琴,李东.正高级会计师业绩评价之我见[J].商场现代化,2013(15):173.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6)

第二条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凡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人员,须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并合格后,方可申报。申报评审时,还须参加省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组织的面试答辩。

第三条通过考试与评审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对在会计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参加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已取得其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参加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

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

第八条爱岗敬业,勇于开拓,努力进取,有钻研和创新精神,在会计改革和管理创新中做出一定的成绩;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期考核达到合格(或称职)以上等次。

第四章申报条件

第九条申报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学历资历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会计师资格并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二)获得硕士学位后,取得会计师资格并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三)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后,取得会计师资格并从事会

计工作满5年。

(四)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会计工作满15年,取得会计师资格满5年。

第十条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第五章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一条申报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还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掌握国内外会计改革与发展最新趋势,具有开拓创新意识,能为本单位经济管理和业务决策提供积极的指导或咨询。

(二)业绩条件

至少应同时符合下列两项条件:

1、组织或指导一个地区(行业、系统)或一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为加强会计核算、健全内部控制、提升经济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2、担任大中型企业单位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满3年,并取得较好成绩。

3、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以财务预算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4、参加设区市以上重点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经济技术论证和可行性调查、大型企业改制方案等审定中提出有较高价值的建议或措施并被采纳,取得成效。

5、在会计岗位业绩突出,受到设区市以上政府表彰、奖励,被授予市级以上先进财会工作者称号。

(三)论文著作条件

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每篇不少于1500字)。

2、担任公开出版的会计专业著作、译作、省级以上范围通用的会计专业教材撰稿者(独著或标明所承担部分),撰写2万字以上。

3、主持或承担省级以上会计科研课题研究,并形成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报告,理论上有创新,对会计实务工作有现实指导意义。

4、获省级三等奖以上会计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者。

第六章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破格申报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担任大中型企业单位(设区市以上业务主管部门)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满5年,并取得显著成绩。

2、从事会计理论研究,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会计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有应用价值的文章;或担任公开出版的会计专业著作、译作、省以上范围通用的会计专业教材撰稿者,撰写8万字以上。

3、在本职工作岗位受到省级以上政府表彰、奖励,被授予省级以上先进财会工作者或劳动模范称号,或所主持工作的财会机构被授予省级以上先进财会工作集体称号。

4、主持或承担省级以上项目(课题),解决关键性会计管理问题,其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或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获省级二等奖以上会计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者。

5、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解决本单位重大疑难财务问题,该问题的解决能够为本单位带来经济效益,或对本单位有重大贡献。

6、参加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知识大赛获得一等奖。

第七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标准条件中的工作业绩和论文著作,从取得现任专业技术资格后开始计算。

第十四条取得学历、会计师资格及从事会计工作年限,其截止日期计算到申报年度当年年底。

第十五条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时,须被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满足本标准条件第九条所规定的相应年限。

第十六条受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不得申报;任期内,年度考核未确定等次或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当年不得申报且任期顺延;申报材料有弄虚作假的,除取消申报人当年申报资格外,在以后的2年内不得申报。

第十七条本标准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一)所称“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财经类专业学历,非财经类专业申报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财经类专业学习经历。

(二)所称“主持或承担”是指: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项目成果鉴定书(主管部门鉴定认可)注明的前5名。

(三)所称“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是指:具有CN(国内统一刊号)、ISSN(国际统一刊号)的学术期刊;著作须有ISBN(标准书号)。论文、著作、专业报告作者,须为本人独立撰写或为第一作者。

第十八条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工作在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导下,由省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省财政厅会计处)组织实施。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102- 02

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由规则导向向原则导向的转变,实现了国际趋同,这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为进一步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法难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引入PBL模式,有助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高,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特点

高级会计一词源于英文的Advanced Accounting,在国外的会计教学体系中,有关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既有专门论著,也可散见于一般财务会计之中。在我国,阎达五、耿建新(1997)提出高级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补充、延伸和开拓的一种会计,即利用财务会计的固有方法,对现有财务会计未包括的业务或者需要深入进行论述的业务以及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它与传统财务会计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财务会计的完整体系。杨有红(1998)提出高级财务会计是在对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企业出现的特殊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的总称。谢诗芬(2001)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是研究高级财务会计及其理论的会计学, 这种理论是在相对平衡的会计理论框架上有所变异的会计理论。随着我国会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级财务会计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并作为各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出现在教学体系中。该课程具有以下教学特点。

1.1 课程内容具有动态性和研究性

从高级财务会计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始,我国学者一直在探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截至目前,课程的内容体系仍存在争议,但有一点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即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企业面临的特殊业务或新型经济业务,并且课程内容会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例如,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填补了原有会计规范中存在的许多空白,笔者认为应该将新准则体系中增加的企业年金基金、生物资产和保险合同等新内容纳入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的动态性还直接决定了该课程的研究性,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状态,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研究的过程。

1.2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我国有关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大约每5~8年进行一次大规模、大范围的调整,这就需要在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处理的讲解,还应加强学生把握原理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目前大量的会计业务的处理很难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找出现成的答案,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根据变化的具体情况, 依靠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 对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采用的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定和选择,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 PBL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2.1 PBL教学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基础,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合作和自主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讲授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相比,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PBL法是在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PBL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流程一般包括组织学习小组、设计问题、自主探究学习、学习成果展示、多元评价和反思总结6个环节。

2.2 PBL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设计——以企业合并为例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多个相关度不高的专题,所以可以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作为PBL教学的问题。本文以企业合并这一主题为例对PBL教学进行应用设计。具体方案和程序如下:

(1) 准备基础工作。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对于LBL教学法非常熟悉,而对于PBL相对陌生,所以首先需要教师对PBL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基本要素和操作流程做详细介绍,使学生对该教学方法有基本的认知。其次,在PBL教学实施前教师要对问题的基本知识进行前期讲授或要求学生自学。企业合并这一专题在提出问题之前需要学生掌握企业合并的基本账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账务处理。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中规定所有的企业合并都必须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

(2) 成立学习小组。成立学习小组的目的在于通过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根据班级人数老师确定学习小组的数量,一般大班教学时小组成员为10~12人,小班教学时小组成员为6~8人。学生自愿组合,每组确定1名主持人,负责该组学习讨论的组织工作。还需确定1名小组秘书,负责小组日常学习和讨论的记录工作。在多次的PBL学习中,这些工作可以由所有组员轮流担任。

(3) 设计并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和设计是PBL教学法的起点,问题本身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和整个教学过程。问题有3个基本特征: 第一,问题是某个情境下的未知实体;第二,所寻找或解决的这些未知实体是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或技术价值的;第三,问题是结构不良的、开放的、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1]基于以上特点,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PBL教学中应该由老师设计和选取问题,学习小组应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开展分析和讨论。在掌握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后,教师可利用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合并的具体案例(如TCL集团吸收合并TCL 通讯、中国铝业并购山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提出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合并均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经淘汰的权益结合法,请各小组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我国企业合并准则的修改建议,是继续保留权益结合法还是取消,并阐明理由。

(4) 开展学习小组内的学习和讨论。这一程序要求各学习小组的主持人在课余时间组织全体组员共同完成。首先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成员各自检索并阅读大量文献,分析并形成个人观点。然后主持人召集各成员集中讨论,知识共享并形成本小组的问题解决方案。小组秘书要认真做好讨论记录,以此作为教师评价小组各成员和小组自评的依据。

(5) 展示并评价各小组的解决方案。在各小组经过精心准备后,老师利用2~3课时组织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要求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PPT展示并阐述问题解决方案。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后,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批评或给出建议,讨论各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和本质,而不能直接向学生表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PPT制作、发言人的表述、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程度等内容进行评价。课后还需要各小组以书面形式进行自评和互评。

3 在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P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应用比较成熟,但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3.1 教师的职能要发生转变

PBL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将知识的结果或老师的观点直接强加给学生。这就需要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协调者、促进者和监督者。

3.2 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虽然只是组织和监督的角色,但这对教师也是一种压力,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否则就会影响PBL教学的正常开展。首先,教师需要融会贯通、全面理解和掌握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才能选择恰当的内容作为PBL教学主题,进而提出适宜的问题。那些基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而又高于课程教学内容,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是最恰当的。如果教师由于个人素质的原因选择了不适宜的情境和问题,可能PBL教学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形势发展,在总结和评价中将最前沿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些都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师一般每个授课班级需要面对60位甚至100多位学生,如何组织PBL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就成了一个难题。课堂上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展示,教师评价和小组间的评论也主要针对的是每个小组的整体状况和发言者个人,但实际上发言人的PPT和陈述的观点是团队的集体成果。所以评价不能只是对学习成果的评价,还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各小组秘书的学习记录和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要认真开展自评和互评,教师也需要对小组内每位成员进行评价,虽然分工不同但每位同学的工作都需要得到肯定和认可,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又杜绝了个别学生“搭便车”的现象。

3.4 实现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的有机结合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如果只采用PBL教学法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和教学进度难于掌控等问题。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教学中仍然需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教师利用6~8课时设计并实施2~3次的PBL教学体验课,发挥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相对枯燥、难以理解的专业学习变得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接受。

综上所述,基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采用PBL教学法既能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符合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课程培养目标。但有关PBL教学方法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运用本文只是提出了初步设想,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对其实际效果进行检验。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济华.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模式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2] 阎达五,耿建新. 高级会计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 会计研究,1997(7).

[3] 杨有红,江滨.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J].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5).

[4] 谢诗芬. 高级财务会计学若干理论问题观点述评[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2).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8)

一、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

民办高校从学术型本科教育转换到综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经历了培养模式的转变、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改革的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在这个过程中,也凸显了民办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应对措施不力,直接导致本科(论文)设计的质量不高。

1、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时间无法得到保障。每年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一般都是在第八学期初,这个时间通常和大学生求职就业、研究生复试和已找到工作的在单位实习的时间冲突,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毕业(论文)设计只能退而求其次。

2、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局限性比较大。学校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科研的起点、比重相对较低,教师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背景[1],直接导致教师在提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时,有很大的局限性:理论型、闭门造车型、贪大型。有的题目甚至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创新点不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足。同时,毕业论文的选题难以满足众多毕业生的需求:工作需求、研究生专业方向等等。

3、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形同虚设。为了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高校通常都注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但力度不足以对提高、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形同虚设。

4、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职称结构失调,导致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一人带毕业生人数超过十人以上、职称水平多为中级职称,难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提高到新高度。

5、民办高校面临着就业率、毕业率的压力,导致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会轻易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学生说“不”。

6、学校对指导教师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指导教师的其他教学工作量大,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不成比例,无论做好、做坏,结果一样,导致老师带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7、毕业(论文)设计经费投入不够、教学条件不足,也是束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民办高校建立实验室的原则之一是利用率要高,不容许实验一年中只使用半年或更短。这样直接导致实践性、操作性的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缺乏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实验耗材,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二、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探究

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定位,从某种角度上解决了民办高校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特别是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面临的难题。

综合应用型的办学模式,将学校办学重心转移到综合应用上来,加强了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的力度、实验室建设力度、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突显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向。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上实现了多样化、项目工程化。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形式多样化。指导教师指定选题、学生自拟题目、学生和指导教师相互商定后拟定(定制)。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多样化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省级或部级学科竞赛相关、相似题目作为题目。这类选题的特点是:操作性强、作品指标明确,合理体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既不超出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饱满。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校企合作项目。此类题目完全来自于校企合作的企业方,依据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就业方向,量身定做。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指导教师的校级或省级科研项目。让毕业生参与到指导教师的校级或省级科研项目里面来。

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考研的学生与指导教师协商。针对考研学生的不同专业方向,引导考研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定指导教师。

3、针对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学院相关举措

1)加强专业教研室建设,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归属到不同的教研室,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培训、参赛作为教研室常规活动之一。提高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比例。

2)加强专业类考研课程如信号与系统、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授课教师的培养,如进修、培训、公开课等活动。

3)扩大校企合作的规模,多方向、多专业的合作,从专业课程设置、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强化等手段切实体现综合应用型培养模式。部分学生直接由校企合作企业推荐就业。达到企业所需人才预先在校内培养的目的。

4)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下的教学质量评估小组[2],结合学校给学院下达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的同时,负责选题、中期检查、后期督促、答辩审核等过程的监控。

5)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切实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到与社会企业所需人才接轨的高度,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进一步增强社会适应性。

三、结束语。切实落实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低年级开始,将毕业(论文)设计的理念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到毕业设计(论文)不流于形式,真正反映学生掌握学科基础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9)

回忆在学校的生活(大一到大三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大四一开始便参加工作了,而且现在已是第8个月工作了矣),总结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吧:

综合成绩:

1、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2、大学三年综合素质总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名,德育总评优秀,智育总评优秀,体育总评优秀,能力总评优秀,毕业生专业实习成绩优秀;

3、2005-2006学年综合素质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名,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4、2004-2005学年综合素质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名,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5、2003-2004学年综合成绩素质排名专业第三名,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创业方案活动:

6、在2006年举办的“东方前城(前城车世)”杯金华市首届青年创业方案设计大赛和青年创业项目征集推介活动中获得“最佳方案奖”;

荣誉称号:

7、2003被评为“浙江师范大学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8、进入《2007届毕业生学子英才》专刊库;

9、2003-2004学年,获校“三好学生”证书;

10、2004-2005学年,获校“三好学生”证书; 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证书:

12、2004.6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四级;

13、2005.6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六级(444分);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14、2006.5,获《高级无线电调试工》职业证书;

15、2004已通过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

16、2006已通过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

课题研究:

17、2005-2006获校级课题《微分方程在交通方程方面的应用》结题证书;

数学建模成绩:

18、论文《比赛项目的排序问题》获05年“中国机电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全国二等奖;

19、论文《流感病毒疫苗接种的数学模型》与《楼市也疯狂》获05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三等奖;

20、学术论文《道路改造中的碎石运输问题》获04年“中国机电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

21、学术论文《长江流域水质评价与预测》获05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一等奖;

22、论文《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获06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二等奖;

23、学术论文《工件加工排序问题》获06年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同梦杯”数学建模竞赛校三等奖;

24、学术论文《太湖流域水质评价与预测》获05年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

高等数学成绩:

25、获“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省二等奖”;

26、获“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数学竞赛”校二等奖;

计算机仿真竞赛成绩:

27、2006.6参加国家教育部协同《计算机仿真》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论文题目是:《交通灯管理》,但未获奖;

28、获“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仿真竞赛”校二等奖;

电子设计竞赛成绩:

29、参加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电子设计竞赛,参赛作品:《多功能数字钟》,获“浙江师范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校三等奖;

30、参加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电子设计竞赛,参赛作品:《发出多种声音的电子乐器》,获“浙江师范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成功参赛奖;

程序设计竞赛:

31、校选拔赛中,获“浙江师范大学程序设计竞赛第三名”;

学术论文:

32、2003年,文章发表在校级军训特刊上;

33、多篇数学建模浙江师范大学校级刊物上、网站等;

34、学术论文《流感疫苗接种的数学模型》在“中国当代教育思想优秀论文评选”中被评“特等奖”,并被邀请在北京“发现杂志社”的《发现——中国当代教育思想》专刊中首次发表;

体育竞赛类获奖:

35、2005获“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运动会女子4*400米接力赛团体第三名”;

36、2005获“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运动会女子4*100米接力赛团体第三名”;

个人能力:

37、2004年,担任校数学建模协会学分制班班长,相当于校协会部长职务;

38、2004年,担任信息学院数学建模协会会长、校数学建模协会研究分会部长;

39、2005-2006年,担任信息学院数学建模协会会长、校数学建模协会研究分会部长;

40、2005-2006年,担任班学习委员;

41、04年,作为正式代表参加“浙江师范大学第一届社团联代表大会”;

艺术创作:

42、获“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学院03级新生寝室文化设计竞赛”一等奖;

集体荣誉:

43、2003作为主要贡献者,所在社团数学建模协会被校团委评为“十佳精品社团”称号;

44、2005作为主要贡献者,所在社团数学建模协会被校团委评为“十佳精品社团”称号;

45、2006年,作为班学习委员,所在班级被评为“校先进班级”;

业余党校:

46、2004.12,浙江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七期党校结业;

47、2005.5,被评为浙江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入党积极分子”;

48、2006年5月份,即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刚期满1年,班里竞选“预党”,我没有入选(能力太突出,所以引来妒忌!),觉得很丢脸,于是就发誓不再参与班级党组织的有个会议及与党有关的任何评选及其各种活动。

工作经验:

49、2004年暑假半个月,在温州市培开电脑有限公司实习。在电脑销售部门,电脑知识培训部门,

技术部门等实习;

50、2004年,担任校数学建模协会学分制基础班班长,相当于校级协会部长职务,处理各大小学生活动事物; 52、从大一开始到现在,课外时间一直兼职家教;

53、2004年下半年,担任信息学院数学建模协会会长职务、校数学建模协会研究分会部长职务,开展20来项协会活动并作记录;

54、2005-2006年度,担任班学习委员、信息学院数学建模协会技术部部长,作数模技术性辅导;

55、2003.7-2006.8,在苍南县兴港服装辅料有限公司、苍南县兴港工艺品有限公司兼职总经理助理;

56、06年9月初在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高压车间、低压车间、检测室)专业实习1个多月;

57、06年10月-现在,在浙江省国际技术设备招标有限公司,从事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技改项目设备招标,政府采购、工程招标。任职项目经理,负责:技术文件中/英文翻译,根据招标流程办理各项招标事物,并且拟定各流程中/英文文件,兼部门财务管理等。

教育培训经历:

58、2003-2004学年,进入“校电子协会兴趣爱好者班”,参加电子设计培训;

59、2004年2月-4月,进入“校数学建模协会学分制基础班”参加培训;

60、2004年9月-12月,进入“校电子协会学分制基础班”,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训; 62、2005年8月15-9月2日,进入校“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前培训; 64、2006年2月-4月21日,进入“校数学建模协会提高班”培训学习;

65、2006年2月15-4月15,进行浙江省程序设计竞赛赛前培训;

66、2006年3月-4月,进行《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赛前培训学习; 68、2003年9月-2007年6月,在浙江师范大学就读;

69、2007年2月,进行企业“5S”管理培训;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多年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至今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学模式陈旧。目前很多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内容理论灌输多,实践技能锻炼少。由于课时少,内容多,很多教师害帕因分析案例占用时间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只好采取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形式,其结果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

(3)教学手段单一。传统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支粉笔”,没有新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枯操无味、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4)考核方法不科学。传统考试大多采取闭卷考试,试题考背功的多,考分析应用的少,学生只靠几天死记硬背,就可取得好的成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忙于应付繁多的教学内容,导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地组织教学,这既不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更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仅培养了他们的记忆能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与学是一种双向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的有效结合体现出教学过程的内在必然联系。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着重是启发、引导,在讲课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在课堂讨论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教师应当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中心,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

2.2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形成直观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1)应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将传统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启式教学的实施中,首先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发挥组织和引导、启发作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精心安排。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理论部分以“必须、够用”为度,把教材中的重点进行整理,课堂上以多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总结,而不是先告诉结果。每一节课都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入案例教学。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积强的课程,在给学生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说案例教学法应该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笔者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大量应用案例教学,课前广泛查阅资料,收集与讲课内容相关的案例,上课时在讲完有关知识后结合教材理论知识,先给学生案例,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指导学生研究案例,通过讨论,促使学生思考,然后自由发言,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自由地探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融启发式、互动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变板书为课件教学,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设施,在教师主导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节省板书时间。特别是课件教学信息量大,能使高深的问题通俗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传授知识的容量和信息量,从而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3 建立科学的成绩考核制度

传统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和期末两部分组成,一般各占二八或三七。平时成绩主要根据是:出勤率、作业成绩、课堂讨论确定。这种传统的成绩考核制度存在多种缺陷,特别是期末试卷多为死记硬背的内容,实践性、分析性的试题都要加以回避,结果造成学生高分低能。为此,传统的考核制度必须改革。笔者认为该课程考核应采用多种形式:一是实行考教分离制度,任课教师只负责讲授课程,试卷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建立试题库,用计算机随机抽取试卷,考后由教研室统一评卷,营造公平环境。二是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采用闭卷考核,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应通过选题、查阅资料、 撰写课程论文加以考核。三是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因为期末一张试卷难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所以必须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2.4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包括网络操作能力,会计软件运用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教学改革研究是永无止境的,任课教师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中级会计师论文篇(11)

一、高级会计师概述

要想获取高级会计师的资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是政治和职业道德条件,也就是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其次是学历和资历条件,要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会计专业(含经济、统计、审计等相近专业)学历,从事会计专业工作,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5年以上。再次是要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条件,具体包括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能力、外语水平高、精通计算机等等。还要有继续教育条件、业绩成果条件、论文和著作条件等,这些条件都是为了提高升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业务素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所以我国必须严格的执行这些资格的审核。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步入信息时代后,高级会计师在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因为现在的事物都是在不断改变更新的过程中发展成长的,特别是会计行业,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乏新的会计知识,就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所以企业和高级会计师要与时俱进,把握机会与挑战,充分利用当前可用资源,包括网络、会计理论等知识,时刻关注会计前沿动态,让自己的思想与世界的发展接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主动学习新知识,勇于面对新挑战。

二、信息时代与高级会计师体系建立之间的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级会计师的价值得到迅速的体现。具体表现在高级会计师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正确的引导企业的发展轨道;能够探索企业的管理与资源配置情况,使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率得到优化和提升;能够对我国的企业和市场经济进行有效地管理等等。换而言之,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能够及时有效的把握会计信息,学习好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等技能。所以在全新的信息时代下,高级会计师与信息是联系紧密,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当今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前提下,高级会计师的财务管理技能是环境与信息时代的产物,为会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分析和阐述一下信息时代与高级会计师体系建立之间的关系。

首先,信息时代改良和优化了高级会计师体系的管理手段,比如说计算机、办公软件、网络技术、自动编程的账目系统等等,这是会计行业管理手段的改良和创新,使得会计运行体系变得更加便捷、准确、简单,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会计信息的真实化。其次,是信息时代使得高级会计师体系的工作不再单调,因为竞争的激烈,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企业也需要加快新产品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所以高级会计师体系正好适用这一发展模式,他们可以运用方便快捷的高科技信息了解到新产品、新功能、新竞争,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产品创新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是简单的记录做账。再次,信息时代下,高级会计师体系使得企业的管理中心发生转移,因为高级会计师能够通过对财务的统筹兼顾以及自身的经验,更好地利用资金和资源,使得企业的资金和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最后,信息时代下,高级会计师及其体系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资源,通过这一体系能够了解企业的财务需求与核算内容的准确性,衡量会计师的知识能力和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三、信息时代下高级会计师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分析

(一)高级会计师体系的完善需要运用信息化的战略和实践方案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够在市场中取得有利地位,而对新信息的更新和获取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首要工作,从而完善高级会计师体系,提高竞争力。在会计领域运用信息化战略和实践方案,是建立高级会计师体系的手段之一,我们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详细的战略和实践方案,让高级会计师体系来完成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工程建设和管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整合信息资源,进一步完善高级会计师体系。

(二)要提高信息化的技能和素养,提高会计知识管理的规模和水平,促进高级会计师体系的不断完善

企业要加强对高级会计师的培训,运用现代信息化的知识和手段为高级会计师提供良好的平台和途径,发挥好信息化工具的作用,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并寻找管理的漏洞;高级会计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会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掌握丰富准确的信息接收渠道,构建企业高效的管理模式,体现出高级会计师体系的管理水平与规模。

(三)重塑会计流程,运用新的会计体系理论和思路,构建全新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增加透明度

企业要运用新的会计管理理论和方法重塑会计流程,让高级会计师在全新的会计做账、处理账务、完整纳税的整套系列中实现自我体系的完善。并且要运用全新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高级会计师体系进行透明化和公开化,使其得到社会的监督,加强高级会计师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袁树民,吴旺盛.试论信息时代下的会计模式与发展[J].上海会计时报.20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