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光影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6:53

光影技术论文

光影技术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 J9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4-0030-02

21世纪的社会发展主要是以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为主,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带来不小的冲击。电影行业是社会众多行业之一,也受到了来自科学技术的影响,老式的放映胶卷模式已经逐渐被取消,如今的电影行业以数字化电影为主。数字电影在放映的过程中是要依靠一定的技术才得以有效的实施,其中最主要的是光学技术,而且在新时展之下,光学技术也随之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与进步,可以说如今的电影行业发展如此迅速,光学技术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光学技术和数字放映系统

光学技术是一项应用于电影放映方面的技术,往深层次研究的话,所谓的光学,指的就是以对光研究为基础,来探讨“光”这种特殊物质与其他普通物质作用的各种作用。数字电影放映系统作为现如今电影行业主要的放映形式,主要依靠的是放映系统,随着胶片电影淡出电影舞台,数字电影不仅继承了原有胶片电影的优势,更在此基础之上改变放映的形式,改变了胶片电影所带来的不足之处,优化了电影放映的技术,通过数据拷贝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传递与播放,使得电影不会在放映的过程中由于次数的增加而影响播放的质量,促进了电影行业的发展。

2 光学技术在数字电影放映中的应用分析

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对社会的进步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主要讲的就是有关应用于数字电影放映所使用的技术,那么,光学技术是如何应用在数字电影的放映系统中呢?主要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光学技术在数字电影成像中的应用

光学原理,在数字电影放映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光学技术就是要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文中所讲的数字电影,就不得不提到投影技术,在现代的电影投影技术方面最常见的3种方式就是液晶显示、直接光学放大以及数字化光处理,而在这3种方式之中使用的最为广泛也最为成熟的就是数字化光处理技术,这一技术所使用的原理就是用所集合的半导体晶片效应来促使电路围绕着固定的S进行旋转,从而发生有规律的偏转,在控制电场电路的基础上,光线就会照在微镜上发出不同方向的反射,因而通过镜头就会射到大银幕上,银幕上也就会产生微镜的效果。简单讲,就是光学技术的使用,使得数字电影的投影成像呈现的更好,展现在大荧幕上的画面质量是良好的。

光学技术使用在数字电影的放映系统中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实它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的方面,接下来要分析的就是光学技术在数字电影彩色成像的应用。在电影最早出现的年代,呈现在大银幕上的电影画面都是黑白色调的,而如今我们观看的电影都是五彩缤纷,极具色彩画面,达成这一效果的原因就是在数字电影中应用了光学技术,在光学理论中,通过蓝、绿、红3种滤光片,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形成多彩的颜色,电影放映中就是应用了这一原理,通过数字处理技术对色彩的顺序进行处理,在通过RGB格式的数据由DMD进行存储,接受光系统的聚集,再将所接受到的白光照射到先前已经存储完毕的DMD上,蓝、绿、红这3种纯原色的色彩会不断按照顺序投射到DMD上,DMD的图像就会投射到大屏幕上,从而形成了方形的像素,而这些像素的形成正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图像,也就形成了精彩绝伦的电影画面。

2.2 光学技术在终端投影镜头中的应用

在研究光学技术的成像问题之后,接下来要谈论的就是光学在终端投影镜头中的应用。首先,光学这一门学科较为复杂化,应用在数字电影的放映系统中也正是利用了光学这一复杂性的特点,数字电影在运用的过程中使用了更多的光学参数,立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其次,数字电影在影院的放映过程中,其放映距离都是固定的,因此关于镜头焦距的问题有多种选择,尽管镜头的成本是非常贵的,但是利用光学技术进行调整,从而生产出了40mm~120mm的十分钟变焦镜头,这种镜头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所需要用到的成本。最后,工作距离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方式,一方面,对电影放映机在放映的过程中所涉及到光学部分进行实地测量,以最为直接的方式得到数据,但这一方式的困难点就在于用于测量光学部分的仪器无论是在价钱还是在操作系数上都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难以操作;另一方面,基于光的逆向原则基础之上,结合产生的数据以及聚光片和分光作用的数据,从而计算出工作距离,这一方式相对于前一种方式而言,在操作性上更为简单。

2.3 光学技术所涉及的镜头结构和成像应用

光学技术所涉及到的光学原理,既能让人简单明了又可以复杂的让人摸不着头脑,将这一项技术应用在数字电影的放映系统中,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先胶片电影所带来的不足之处,优化了电影放映系统,使得电影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光学技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贡献了不少的力量。光学技术涉及到电影放映系统的方方面面,电影放映镜头的工作距离与焦距之间的比例是维持在一定的系数之内,也就是说最佳的距离是在0.5~0.7之间,前面已经提到镜头焦距最合适的是40mm~120mm的十分钟变焦镜头,如果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话,那么两者的比例就会直线上升到3,但是在这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起到协调的作用,可以通过远心的镜头结构,再通过全权分离的方式对远心光路进行改进,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光学原理来投影成像,极有可能会受到光学的相差而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光学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利用光学原理减少像素差,从而使得所呈现的影片质量完好。

3 结论

数字电影已经成为电影行业的主流产品,而光学技术在数字电影放映系统中应用的最为广泛,并且在放映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了解光学技术和数字电影放映系统的基础上,对光学技术在数字电影放映过程中的应用分析,希望可以加深对光学技术的了解,促进光学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电影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立轩.数字电影放映氙灯使用经验[J].现代电影技术,2008(7):41-43.

光影技术论文篇(2)

保罗•维利里奥(PaulVirilio)属法国激进派文化理论家之一,发明了许多诸如“大光学”“竞速学”“消失美学”“极惰性”等概念。他关注技术发展带给人感官上的变化,知觉逐渐让位于各种媒介机器,“知觉后勤”成为信息时代媒介的基本属性。

一、技术义肢:媒介的存在方式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这里的媒介是广义的媒介,“泛指一切人工制造物和一切技术”,社会发展到今天,媒介不再是外在于人的物质,而逐渐成为人身体,甚至是心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媒介作用于人的感官,逐渐成为人感知世界的工具,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义肢。双腿的技术义肢是汽车、高铁、轮船、飞机……不用行走便可以游遍世界,不同时速的技术义肢决定了我们的能力与状态。不同时代,同类型的技术义肢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例如眼睛这一器官,技术义肢的发展从望远镜到影像,这样飞跃的变化使眼睛不出家门便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景象。一定程度上,人已习惯广阔的技术视野,难以回到感官所触及的狭小世界。我们把感知交给机器,“所有技术假体都试图消除人类的自然感官”,人类感知功能在机器的日益发展中逐渐衰退,虽然人作为物质存在的“物质性”不会完全消失,但其主体性随着越来越难以触摸到真实的世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感官反应而逐渐被消解,技术义肢将替代感官去感受世界。“文明史就是媒介史”。在维利里奥看来,西方艺术理论的发展史很贴切这一论断。西方艺术理论从古典时期到后现代,与世界关系的本质依旧是“模仿”,艺术一直是“再现”世界的观念。随着视频通信、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制图的发明开启了新的时代。艺术发展到此阶段,从“再现”世界到“呈现”世界,从“辩证逻辑时代”到“反常逻辑时代”,由速度/光主导的秩序模糊了虚拟与现实。实时影像压缩了空间,不需要人的主体性目光便可以获得视觉,视觉逐渐失去人的主观性转向机器化特性,人的个体性逐渐让位于机械共性。如今已进入第三阶段即“反常逻辑时代”,“逻辑的反常,这最终还是控制再现物的这个实时图像的反常,而这个真实时间如今已经压倒了真实空间……反常图像这样获得了可与突然抓取的地位相比拟的地位”。换句话说,反常图像本身获得了与瞬时性现实图像相当可比拟的地位,此时虚拟与真实的边界模糊,真实难以判别。反常逻辑时代中的技术是借助于“光”的力量遍布世界。从光缆到卫星,媒介作为物质载体发生变化,“光”依旧无差别地、无空间地传播,依旧是世界存在的基础。“一切可见的事物都是在光线之中对我们显形”。一切影像都是光的反射,光使世界变成四维度,消解了传统的时空观念,除却时间、空间,光作为新加入的维度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光消解了距离,所有的距离转变为虚拟的在场,“远程在场的此时解构了存在论上的此处”,时间与空间断裂;“远程在场中真实现实和虚拟现实的分裂”,此处的空间与彼处空间的分离;“远程在场导致双重显现结构”,同时间的不同空间的重叠。实时远程在场用同一时间叠加多重空间,感知逐渐弱化,进而被技术义肢所取代。在反常逻辑时代,真实与虚拟混淆,时间与空间断裂,媒介成为人与世界的联结工具,以技术义肢为其存在方式在人类社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知觉后勤”:媒介的特性

媒介以技术义肢作用于人的感官,影响人类社会,其所依靠的就是“知觉后勤”。维利里奥把知觉的后勤学看作“景象机”,或者“20世纪冲突中对电影技术的系统性运用”,他以电影技术在战争中的运用来阐释“知觉后勤学”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脱离了原始兵刃相接的模式,转而延伸出更贴合时代的辅助工具,电影便是其选择之一。电影最初的出现与战争并无干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战争囊括众多科技于其中,“速度”“视觉”等极大提升了战争威慑力,“电影”作为“知觉”成为战争的有力助手。一方面战争需要影像提前探知敌方的军事部署,延长的视觉便于制作出利于己方的军事安排,于是空中侦察成为交战方争夺的势力范围。捕捉敌方影像的空中侦察手段五花八门,连续拍摄照片或摄影术的运用让再现敌方场景状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影像增加了战争的威慑力与杀伤力。二战时的容克(Junker)87轰炸机,它“在向目标投弹的同时,会发出尖利刺耳的鸣声,以此来恐吓敌人”,利用对人感官的施压从而增加武器的威慑力,以取得战争优势。于战争来说,“影像的补给变得等同于弹药一类军需品的补给”,电影成为战争的“知觉后勤”。“军事后勤”是指“战争中组织者运用各种手段把武器、物资和人员实现获取、调动、流通维持战事的需要,维持前线持久资源的保障”,战争中的“知觉后勤”“军事后勤”之一,在战争中“与弹药、粮食的后勤补给一样,也成了战争取胜的重要保障”。“知觉后勤”是作用于知觉的力量,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补给方式。电影与战争的本质相同,都作用于人的感官。维利里奥认为电影技术的系统运用已幻化为形态各异的技术义肢,其作为“知觉后勤”深入各媒介之中,成为媒介的基本属性。人类社会除战争外的其他场域早已离不开知觉的供应,即人们需要依靠媒介技术提供的拟像、仿真和超真实,活在拟态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人的个体知觉感受被消解,进而替代的是情感共产主义。这就从战争与电影的关系转变到现实、媒介和人的关系。当代社会,媒介不再扮演一个没有灵魂的工具,它以其“知觉后勤”属性作用于人的感知,从而悄无声息地控制人的身心。在技术飞速发展,光/速度主导着人类生产生活的今天,时空观念转变,技术义肢代替感官,我们依赖于媒介去感知世界,这样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否客观,答案是否定的。《纪录片新闻通讯》写道:“通过宣传,我们能够给公民提供对想象力的控制,这种控制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我们的民主教育方式所缺乏的东西;我们能够借助广播、电影和五六种其他的媒介达到这个目的”。媒介延展了我们的视觉、听觉……拓宽了我们的认知、体验……它带给我们的是不经历世事却能感受百味。我们所见的世界,是被建构出来的世界,是通过媒介的“知觉后勤”属性用一种看似客观的方式影响人的感知,从而使人去认同先验主体,进而“自由地”构建自我意识形态。阿尔杜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写道:“意识形态存在于物质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而意识形态机器规定了由物质的仪式所支配的物质的实践,实践则是存在于全心全意按照其信仰行事的主体的物质行动之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要义在于其本身即具有意识形态性,作为统治阶级实行“软暴力”控制的媒介与载体,它能在发挥审美教化与陶冶心灵的功能的同时向受众有效且生动地渗透、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受众则在貌似审美、超功利地运用媒介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套主流的价值体系。“知觉”是一项有力的武器,媒介的“知觉后勤”属性让其拥有了社会力量。“可见”与“不可见”,“在场”与“缺席”,都可以作为媒介利用的方式对事件进行向导,“媒介即讯息”。

三、速度:媒介消失后的存在样式

“媒介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媒介不断地向受众下沉的历史。媒介下沉得越充分,传播的受众面就越广,媒介的可及性就越高”。媒介下沉表现为受众的范围变大,科技进步使受众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因此科技是媒介下沉的主要推动力。科技的本质是“速度”,传播速度的提升是主流媒介新旧更替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速度主导的世界。维利里奥在时空中加入“光”的维度,提出“大光学”(opticsonagrandscale)概念。我们进入“光”的世界,新的时间体系由“光”来主导,“光”这一维度的加入使我们多了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在这个“大光学”的世界里,我们既拥有无处不在的虚拟,又拥有可知可感的肉身,生活在这种双重性的混乱之中成为信息时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维利里奥认为世界在“光速”(Realtime/Time-light/immedi⁃ateaction)的范围内运转。“光”是世界存在的基础,“光速”是一种限制性速度,我们所看所感的世界存在于光速范围内,人眼所见的空间物质是“光”的形态效果。“光速”是瞬时的,没有空间性,甚至会消解时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空间是静止的,有了时间维度后周围世界才动了起来,时间与空间有一个临界点,即光速,一旦达到这个速度,时空便处在一个永恒状态。同样,当媒介传播的速度到达一个临界点,即光速,媒介的物质性将不复存在。维利里奥常以战争视角看待世界,他的理论构基于战争。“影像开始取代实体,以同样的方式,速度开始取代空间”,空间不再成为建构世界的物质基础,时间也不再是建构世界的尺度。空间-距离,时间-绵延,柏格森的时间延展观,亦打破了由静态物体和空间组成视界的传统视觉观。“光”受到速度的限制,从“不可见”到“可见”,所有的距离转变为虚拟的在场,此时媒介作为真实世界可感知的物质样式,媒介所传递的是超真实的虚拟在场,但“此在”是缺失的。当媒介传播速度达到光速,“光”由“可见”到“不可见”,其物质性存在样式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速度”衡量体系。彼时的媒介也将下沉到临界点,辐射范围将达到最大值,拥有感知便会成为受众。“西方文化经历了3次媒介革命: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和电子媒介”,媒介革命并不是新媒介替代旧媒介,而是在主流媒介的位置上进行新旧替换,“相比于旧媒介,新媒介的‘新’一定是因为它比旧媒介下沉得更充分”,其传播速度也更快。“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延伸”,它使传播范围从口口相传的局限中释放出来,不仅打破了空间的束缚,还突破了时间的禁锢。机器印刷极大地提高了传播速度,在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得到更大的延展。“电子媒介是意识的延伸”,瞬时性的传播速度、可操作的传播方式在感知上影响人,使受众产生共情以达到目的。媒介在“光”的维度中展现了其的主观性,当“光”达到一定速度,超过时间与空间的临界点,其媒介的物质性随之消失,即技术义肢的存在方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速度。四、结语人类社会除战争外的其他场域早已离不开知觉的供应,即人们需要依靠媒介技术提供的拟像、仿真和超真实,活在拟态环境中。当传统的时空观发生变化,媒介提供的一切在“光”不可见的维度下,感知依旧存在,“知觉后勤”依旧存在,但媒介的物质性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速度”。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9.

[2]何道宽.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J].现代传播,2000(6):25.

[3]约翰•阿米蒂奇.维利里奥论媒介[M].刘子旭,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4]保罗•维利里奥.视觉机器[M].张新木,魏舒,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保罗•维利里奥.战争与电影[M].孟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约翰•阿米蒂奇.20世纪军事战略家保罗•维利里奥:战争、电影与知觉的后勤学[J].文化研究,2013(5):140.

[7]郑兴.“速度义肢”“消失的美学”和“知觉后勤学”:保罗维利里奥的电影论述[J].文艺理论研究,2017,37(5):201-208.

光影技术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19-01

引言:医疗影像技术的进步是离不开现代科学经济的进步,网络时代的革新掀起了各行各业在技术上的突破,医学影像学是医疗领域重要的医疗技术,通常应用于放射科、B超,彩超、CT、核磁共振等科室。而现阶段很多医院仍处于使用最多的常规X线机,只是医学影像技术的模拟方式,除了部分使用了影像电视X线机外,绝大多数都只能用胶片记录,对拍摄的图像处理、存储传输都受到极大的限制,给医生诊断病例上也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在医学领域中,医院应该在医学影像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把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让医学影像以数字方式输出,使这些影像数据可直接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传输和存储,从而导致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1医学影像技术的实际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领域里有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可分为三类分析:一是,医学影像技术室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农村医疗条件差的地方,也可远处医疗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及时传患者的信息、医学图像和诊疗信息等,实现了远程医疗的发展。二是,用在医院放射科部门。医院的放射医疗室最需要有足够的图像显示技术,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在高速通信网络的辅助下,实现把影像和静止图像同传的能力。三是应用在医院内部的图像分发系统里,特别是在急诊室和特护房。随着网络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引入,医学影像技术将信息集成在操作模式中,在信息提取中更为便捷。无论医学影像技术在那个方面的实际应用都能起到它关键的作用。

2医学影像技术方面的技术改进

X射线是医学发展技术中最早的图像装置,应用中可以让医生顺利观察到人体内部结构,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的信息。但影像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改进,超声、磁共振、单光子等断层成像技术和系统的大量涌现,在医学影像技术上也有所突破,让医生在出示诊断中提供更为详细、精确的信息依据。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字成像技术越来越广泛,正逐步替换传统的屏片摄影,医学影像技术的得到了全新的突破和发展,实现将数据远距离传输,远程诊断,提高了患者诊断病例的效率,而现阶段,医学影像技术的改进还是需要的,新型的分子影像技术,正在一点点渗入到医学影像技术革新中,分子成像的出现,为新的医学影像时代到来带来了曙光,为治疗彻底治愈某种疾病提供了可能;同时磁源成像技术也是医学影像技术的一个改进,用于检测心脏或脑,从而得到心磁图,脑磁图;单光子发射成像和正电子成像也是核医学的两种技术,也是根据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原来景象体内诊断;对人体加电压,检测电极间流动的电流,得到阻丝电导率变化的图像,也叫阻抗成像,因其分辨率高,对人无害的特点,开始实现其实际应用;还要光学成像等等,以上的几种技术都是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热点,是要以最安全、最大经济效益出发点,将医学影像技术达到更为先进的技术,造福人们。

3结语

通过对以上医学影像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仍需要一个渐进的推广过程,近年来,临床手术和治疗方面正在朝着微创或无创的方向发展,这种技术的实施是离不开医学影像技术的辅助的,为,微创、无创手术或治疗的精准定位打下了基础,通过接下来的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完善、改进,一系列的如磁共振谱(MRS)、正看电子发射成(PET)、单光子发射成像(SPECT)等等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医学治疗技术有更大的突破,对脑、肺等各个部位的成像都能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不仅给医生一个很大的治疗帮助,同时还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省时省力,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提供了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光影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

摄影 数码 影像质量 区域曝光法

中图分类号:TB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64-02

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采用“日光蚀刻法”原理,将沥清作为感光材料涂在锡合金板上面,装在木质箱子的相机里面,经过长达8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工作室窗外的模糊影像,这一实践为摄影后来的成功指明了方向。1829年尼埃普斯与达盖尔签了10年的合作合同,共同研究永久性感光材料技术。尼埃普斯去世后,1837年达盖尔用镀银铜版作为感光版经曝光后,再用加热的食盐溶液定影的达盖尔摄影法获得成功。1839年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被法国科学院向全世界公布,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在之后170多年的漫长时间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技术走过了卡罗式摄影法、火棉胶湿版摄影法、干版法、传统胶片、数码摄影等阶段。摄影技术的出现大大延伸了人类观看世界的方式,并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摄影术的出现也为其后电影、电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170多年的摄影史相对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而言显得微不足道,但是技术上的进步的确极其迅速,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数码技术的进步更加助推了数码摄影技术的高速发展。

一 传统摄影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

一般而言,传统摄影是指以传统感光材料作为介质记录影像的摄影方法,传统摄影技术的完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透镜暗箱技术的完善;2、感光化学进入研究领域;3、找到能够固定影像的方法。

(一)透镜暗箱技术的完善。透镜暗箱技术就是照相机技术,主要由光学成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及电子应用技术构成。“针孔成像”原理是照相机暗箱的光学成像原理,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于我国春秋末年的《墨经》之中,其后还有北宋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及元朝赵友钦的实验报告《小罅观影编》均有相关记载。照相机技术是人类科技多个领域的集中体现,包含了光学、电子学和制造工艺的尖端技术。达盖尔起初的照相机非常简陋,只是一个仅有透镜的箱子,随后出现了金属机身,机械化光圈和快门装置以及电子液晶显示装置等。照相机类别上还出现一些特殊的照相机,如立体相机和多镜头相机等。1888年美国人伊斯曼的胶片相机“柯达一号”的出现,为照相机轻便化开创了先例。至此,照相机制造技术经历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大型向小型化发展;单层镀膜镜头到多层镀模和超低色散镜头的发展;纯机械机身向电子化机身的发展。

(二)感光化学进入研究领域。摄影家路易斯,达盖尔说:“达盖尔银版法不只是一件用来描绘自然的工具,他把力量赋予自然,让自然去再创造”,摄影就是光的艺术,用光线作画,起初尼埃普斯用沥青作为感光剂拍摄只是一种尝试,因效果不好而放弃。德国科学家阿尔策发现硝酸盐溶液在阳光下变黑的现象,为找到溴化银作为理想感光剂提供依据。在传统感光材料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感光材料影像质量,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改进感光乳剂的颗粒,提高感光度、研究染色层色彩还原技术等等。对胶片片基材料的研究也经历了由金属板、纸、玻璃、明胶、硝化纤维、醋酸纤维素酯、涤纶等不同材料的演化。传统摄影的后期加工工艺相对不同的感光胶片也有所不同,最常用的有如下几种:相对于黑白胶片的D-76工艺、相对于彩色负片的C-41工艺、相对于彩色反转片的E-6工艺等等。

(三)找到能够固定影像的方法。拍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图像并永久保存下来。但早期摄影家在实践中发现,经过曝光并显影后的感光版只要见到光线就会再次感光,致使影像无法保留,达盖尔经多年实践最终找到海波作为固定影像的主要材料,才使得研究最终获得成功。可见,影像的稳定和永久性保存在摄影技术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数码摄影的出现与快速发展

数码摄影是数码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传统摄影技术与数码技术的完美结合。其最大的特点是电子感光芯片(CCD\CMOS)和快速储存卡共同取代了传统胶片的感光和储存功能,实现了传统摄影无法达到的数字影像即拍即现功能;其次,感光芯片(CCD\CMOS)的高动态记录范围使微光摄影成为可能。1975年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赛尚先生成功研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照相机,这台当时只有0.01百万像素的黑白反转数码相机使用飞利浦数码磁带作为存储介质。今天,数码相机厂家包含日系和欧美系为主的众多品牌、画幅从微型到单反再到数字后背。数码摄影技术在短短40年中突飞猛进,感光芯片从当初的0.01百万像素发展到八千万像素以上(数字后背)。由于数码摄影的数据包可以直接在各种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等设备和互联网平台上自由流通,加上数马相机即拍即现功能,使数码摄影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导致传统摄影几乎一夜之间退出历史舞台,就连赛尚本人也曾表示“对于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速度感到吃惊”。

(一)相机构造及功能的极大优化

传统照相机与数码照相机的构造,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数码相机使用感光芯片(CCD或CMOS)代替传统相机的胶片,图像处理引擎对影像传感器所捕捉到的信号进行实时处理,使用储存的高速储存卡,为了便于即时浏览还增设LCD显示屏及相关的操作按钮。数码相机的即拍即显功能,弥补了传统相机无法实现的缺陷,数码相机直接获取的数码数据可以在各种相关设备上方便流通,给使用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拍摄乐趣,人们在使用照相机的同时也享受着高科技所带来的快乐。但是,无论如何数码摄影技术只是传统摄影技术基础上的一次蜕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而非完全否定,第一、传统摄影的光学理论、曝光控制理论、银晶排列规律、胶片宽容度、互易律关系、胶片感色性原理恰恰为感光芯片的研究提供理论根据。第二、数码相机保留了传统摄影中胶卷以外的大部分功能,例如摄影镜头,尽管厂家专门针对数字感光芯片成像特点开发出数码镜头,但传统镜头仍然可以使用;第三、机身的整体外形设计基本未变,主要的键盘及操控模式等基本秉承了传统相机的特点,尤其在拍摄模式中将手动功能和B门等专业性较强的功能加以保留,这给从操控传统相机过来的摄影者留了深刻的印象。数码摄影解决了传统相机不能解决的一些难题,如色温、感光度、影像即时再现等问题。还摆脱了传统摄影需要从拍摄到冲印相片的流程,往往从拍摄到看到图像效果,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摄影师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难以盛载客户满腔的期待,摄影师可以把图像储存为电子信息,可以观看LCD即时了解拍摄的效果。如对拍摄效果不满意,还可以及时再拍一次,这些都是传统相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

(二)记录与存储介质的发展

传统胶片的结构与成像过程大约是这样:胶片在摄影过程中起感光作用,彩色胶片由三个主要感光乳剂层组成,分别对三原色敏感,同时每个主要感光乳剂层大致上又由三层组成,它们分别具有高中低不同的感光度。这样,彩色胶片就由十层以上的感光乳剂层组成。一层一层相互覆盖形成一个三维的感光体系。换句话说,彩色胶片的设计目的就是要在较小的篇幅内捕捉较大动态范围的全色影像。在显影过程中,只有表面有潜影中心的卤化银颗粒会被显影剂还原而变成银粒子,同时生成显影剂的氧化产物再经定影和水洗去除。现在的常规做法是在每个图像传感器单元的前面加上滤色镜,这又可以分为原色RGB滤镜和补色CMYG滤镜两种,这种技术被称为马赛克技术。以RGB原色滤镜为例,红色滤色镜只能通过红色成分光线而拒绝其他颜色光线通过,同样蓝色滤色镜只能通过蓝色成分光线。这样红、绿、蓝滤镜有规律的严格排列,通过这种方式在所有感光单元前都加上滤色镜。再编制一个工作程序,使得照相机CPU中央处理器知道每个感光单元对应的位置,这样每个感光单元就有了一个加权排列序号,输出的信号中不但包括色彩信息和亮度信息,同时还包括位置信息。最后所有这些加权图像信息汇总后由图像处理引擎运算得出一个复原图像,这就是我们最后获得的数码图像。实现了传统影像向数字影像的过渡。

(三)后期处理技术的发展――传统暗房向电子暗房转化

传统彩色负片的放大无论是借助手工或者机器都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准确的影调还原,当然这主要靠准确的曝光来达到,以手动放大为例,以调整放大机镜头光圈大小与定时器曝光时间进行调整,要做到准确曝光必须进行试条测试,这点有过手工放大经验的摄影师都知道。如果是用黑白底片并使用可变反差相纸制作黑白照片,还要通过调整放大机上的品色和黄色滤色镜的数据来改变照片的反差,黄色滤镜数据越高照片反差越小,反之越强;品色数据越高反差越大,相反即越小。第二个问题是色彩还原,对于彩色负片的色彩校正,主要通过拍摄前和放大时进行干预完成,传统胶片不像数码感光芯片那样具备较多的白平衡选择,一般只有日光型、灯光型两种型号,拍前干预可以借助滤色片完成,但是碰到复杂光源时就难于处理了。其次,放大时借助放大机上虑色片来校正色彩,利用R-C、G-M、B-Y相对应的补色关系原理,例如色彩偏红时可以通过加品加黄进行校正,偏绿时可以通过加品校正。一般不采用改变底片显影时间进行校正的做法,因为0-41系统中在特定温度下显影时间最佳是3分15秒,改变时间会导致色偏现象。

数码摄影的后期处理与输出色彩控制相对而言,可控性更为灵活,各种后期处理软件和专业冲图软件都可以校正,如果是图像原始文件(RAW格式)效果更好,如数码相机的白平衡选项中提供了较多常用光源色温供选择,此外还有更为强大的K色温和自定义模式,这是传统摄影无法相比的。最常用的后期处理软件是PhotoShop,该软件中一些工具秉承了传统胶片的曲线特性关系,如曲线图,与胶片的特性曲线有相通性,可以通过改变曲线位置来达到改变图像反差、色彩的密度分布,最终达到改变影调和色调的目的。PhotoShop中的直方图直接显示图片影调分布的实际状况,为摄影师控制曝光状况提供便利。数码摄影的后期处理与输出还可以用色彩管理软、硬件进行影像色彩校正,将拍摄、处理、输出整个过程全部纳入色彩管理之系统中。随着彩色喷墨打印技术的进步和打印介质的多样化,数码输出质量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高精度数码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品复制市场。

三 影像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光影技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以其投射在幕布上的光影和传送出来的声音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神奇而又壮观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逼真,又是如此虚幻。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电影看成是一种“神话故事”。因为,电影的诞生和它飞速发展的历史本身简直就是一个神话故事。哪怕我们是从科学的眼光来看待“电影自身的故事”,它也比最不可思议的神话故事还要不可思议,比最神奇的神话故事还要神奇。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历史就是一个长长的虽然坎坷但却不可逆转地走向技术完善和艺术完美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杰出人物的伟大技术发现和天才的艺术创造。我们必须说,电影创造了比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女娲补天》不知要神奇多少倍的现代神话。但是,如果我们在此话锋一转,来讨论电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革命性意义,我们就必须说,尽管它尚未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对它做出某种预期,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困难了,特别是,考虑到电影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前景甚至变得昭然若揭了。

电影数字技术是一个革命性的因而也是一种挑战性的因素,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于我们的电影观念和电影概念的挑战,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人都提到但却并不准备实行的电影的重新定义问题。麦茨在1973年就提出,“我把电影和电视这两样东西看作一种语言;如果非要把它们当作两种不同的语言来对待,那么,人们势必把用机械方法获取影像这一特点分为摄影影像和电子扫描影像”,他的“电影——电视”的定义是:用机械方法获取的多元的活动影像。①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存在着超出常识所能想像的非常复杂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往往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排他性关系,而常常是包容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包含了电视②。美国学者莫纳科也提出:“到了1980年,情况已经变得很清楚,我们所谓的电影,与我们所熟悉的录像和电视,不再可能截然分开了。时至今日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包括影片和录像带的新词汇。”③

在这里,我们要郑重提出电影的全新定义:电影是以镜头形式呈现的,可以配有声音效果,并具有画面性质和深度感(或立体感)的活动影像;是一种专门纪录或制作表面现象(现实表象和意识表象)的异质综合性媒介,即以纪录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片段为起点和基础,传递信息,制造效果的媒介。这是一种具有纪录与合成双重属性的媒介。

我们知道,电影和电视的拍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化学成像方式,一种是光-电子成像方式,在电子成像方式中又可分为两种:光-模拟成像方式与光-数字成像方式。光-电子-数字成像方式已成涵盖光-化学成像方式和光-电子-模拟成像方式之势,并终将取而代之,这一点虽然已经没有怀疑者了,但是毕竟还要有一个过程。总之,广义的电影是一种双频媒介(video and audio)。按照罗兰·巴特的说法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媒介系统。

在我们看来,这个定义里面还包含了要求电影进行重新命名的问题。重新定义和重新命名的必然结果是,电影学研究必须大大地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这就是我们已经说过的电影的新概念与新版图。电影的新概念,必须是电影的本体论概念,正是电影的本体论概念才能产生电影的全新版图、全新新疆域和全新视野。

光影技术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A

1 光载射频(ROF)通信技术

1.1 光载射频简介

融合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优点的光载射频(ROF)通信技术是实现宽带无线信号传输的有效手段,该技术利用光纤的几乎无限的带宽资源和低损耗优势,使多路宽带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达数十公里,并可以将原来放置在基站的高频设备转移到中心站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可对数量庞大的基站的结构和功能(光电、电光转换和天线收发是必备功能)进行简化,降低系统成本。同时在ROF系统中采用光学方法产生毫米波信号,可以简化基站和中心站的结构。因此,基于ROF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使宽带无线接入的实现更加容易。

1.2 ROF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技术优势

基于ROF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它不仅可用于宽带无线接入,而且在车载移动通信、热点地区和室内覆盖、雷达信号传输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构建城域宽带网、建设覆盖城乡的信息服务体系已列为北京市信息化发展规划以满足未来对宽带接入需求,以ROF技术为基础的无线宽带接入能够提供更大的接入带宽和灵活性,可以为北京市城域宽带网的无线接入部分提供技术支撑。

1.3 光标记交换介绍

另外,在光标记交换领域,利用高频的无线信号调制光波实现的副载波(SCM)光标记和光载波抑制(OCSS)光标记现已有一些研究,这两种标记实现方案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论文对SCM光标记信号的传输距离受限问题和OCSS光标记分组的全光波长变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2 射频调制的光标记交换技术

直接调制技术产生的光载毫米波信号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基于M-Z结构的铌酸锂外调制器的光外调制技术产生的三种频谱结构(DSB、SSB和OCS)的光载毫米波信号的机理和所需要的偏置电压、射频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等参数,并对所产生的光载毫米波信号的光谱结构和光电流等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SB光载毫米波信号的频谱效率只有SSB和OCS光载毫米波信号的频谱效率的一半;产生相同频率的光载毫米波信号,OCS调制方案所需要的射频信号频率只有DSB和SSB调制方案的一半;在光纤传输之前,这三种光载毫米波各光波成分的初始相位虽然不同,但由光电探测器解调得到的毫米波信号性能并无明显差别。在分析铌酸锂调制器的调制特性的基础上,得到了光载毫米波载波各光频成分的初始相位与调制深度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推导DSB光载毫米波幅度衰落的节点和腹点位置奠定了基础。

3 光载毫米波在光纤中传输时受的影响

DSB光载毫米波载波沿光纤传输时光电流的射频成分的幅度衰落,射频幅度衰落节点和腹点位置与三个光频成分的初始相位之间的关系,并推导了衰落周期公式。通过光纤色散对OCS光载毫米波信号在光纤传输中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当OCS光载毫米波被数据信号调制时,信号光电流的射频成分没有幅度衰落和由光纤色散引起的射频信号脉冲变窄,而光电流中的基带信号的脉冲宽度逐渐变宽。对这一现象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后,得到了脉冲变窄与信号传输距离、光纤色散和光载毫米波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OCS光载毫米波信号最大传输距离公式。

通过光纤色散对OCS光载毫米波信号在光纤传输中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了毫米波信号的光电流射频成分幅度衰落与光载毫米波频谱结构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得到了脉冲变窄与信号传输距离之间光纤色散和光载毫米波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并推导了SSB光载毫米波信号最大传输距离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脉冲变窄的方案(即将信号脉冲调制在单个载波上,而另一个光载波没有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大大延长SSB光载毫米信号的传输距离。

4 ROF双工链路和网络结构。

ROF系统中全双工链路的实现方案:从ROF系统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基站的简化思路,研究了将射频信号源转移到中心站、利用双工的光/电和电/光转换器等方法简化基站功能及结构的实现方案;根据光载射频信号的光谱特点, WDM在ROF系统中的应用,利用波长间插方法实现多路光载射频信号的波分复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纤带宽的利用率;接着从理论上分析了WDM-ROF系统存在的三种信道间窜扰;最后分析了ROF系统中的星型、环型和总线型三种基本的网路结构及其特点。

在讨论光标记交换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射频调制的副载波复用(SCM)光标记实现方案,深入研究了光纤色散对SCM光标记信号传输性能的影响以及载荷与标记信号之间的窜扰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由光纤色散引起的SCM光标记信号脉冲展宽对信号传输距离、眼图张开度等链路性能有明显影响,造成标记信号的传输距离受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改进的射频调制方式增加SCM光标记信号的传输距离、减小窜扰的措施;分析表明通过提高中间节点光栅的载波抑制比可以减小来自载荷的窜扰。

对基于HNL-DSF的FWM效应的单泵浦和双泵浦全光波长变换的频谱结构、偏振敏感性等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在单泵浦情况下光标记分组的频谱发生翻转,且对偏振很敏感;而在共极双泵浦情况下波长变换所产生的新OCSS光标记分组的频谱发生平移且偏振不敏感;通过对双泵浦情况下两个泵浦光的偏振方向对波长变换的偏振敏感性和转换效率影响较大,发现在正交双泵浦情况下,波长变换的转换效率很低,且对信号光偏振很敏感。

光影技术论文篇(7)

1988年富士与东芝共同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影像机nds一1p,此后艺术摄影就进入到了数码时代。数码艺术摄影是在数码照相机诞生后才有的艺术形式,他以数码相机为摄影工具,后期加工处理以计算机为主,作品成果可以通过打印设备输出,也可以通过专用的数码彩色扩印设备输出。相片能以计算机能识别的数码形式存储在各类存储介质上。数码艺术摄影通过光电转换把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彩转换为特定的数字编码进行存储,存储的数码图像不会失真。

通过上面对传统艺术摄影和数码艺术摄影概念的认识,我们发现两者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具体来说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像差异

传统摄影的原理是自然物体反射光,反射光线通过相机镜头照到胶片,然后胶片上的感光乳剂感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生成反像潜影,对潜影进行化学处理,再放大将负像转变为与实际一致的正像。

数码摄影以数码相机为器材,通过将其内部对光线敏感的ccd(光电藕合器)接受的电子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信号集合以数码图片的形式保存在存储器上,完成摄影过程。数码摄影图像一般还需要运用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才能完成摄影作品的创作。

数码摄影和传统摄影在光学部分是没有差别的,他们的差别主要在透镜产生图像时的感受方式和摄像后对影像的存储方式。

二、画面直接表现方面的差异

摄影图片画面的直接表现主要涉及画面解像力、画面宽容度、不同感光度等三个方面。

三、影像风格比较

一般将影像风格定义为摄影照片整体上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由于有着较长的发展时间,传统摄影的影像风格已相对固定和成熟,比较典型的有反转片浓郁的色彩、传统胶片的颗粒感和黑白影调的纪实风格等,这些影像风格已经得到摄影艺术家和评论家门的广泛认可,并成为一种判断照片是否专业的行业标准。由于出现和发展历史短,当前数码摄影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影像风格,具有代表性的做法是通过数码图像的后期处理手段模拟传统影像风格。

当前数码摄影的前期影像效果虽然没有传统摄影完善,但随着数码处理技术的发展,其不足已得到了弥补,只要艺术摄影的从业者能熟练掌握数码图像后期处理技能,精通数码照片后期处理软件,也能够创作出与传统艺术摄影作品相类似的影像风格。今后,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人们会逐渐接受数码艺术摄影自身的影像风格,影像风格只要适合它所拍摄的内容和题材就可以了。

四、表现形式的区别

1.瞬间抓拍和瞬间形象重构

摄影中的瞬间性是一种重要的艺术特征,瞬间性也是摄影中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特征。瞬间是指事物的瞬间变化和动作的发展过程与空间分离的框架断面。面对生活中的瞬息万变的事物,摄影中的瞬间性就显的更加有意义,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人和事进行瞬间形象的提取。由于数码摄影的一些特性,与传统单一僵化的摄影特点相比数码摄影具有多元化和多视角的特征。其放弃摄影习惯以一个瞬间概念出发,以固定瞬间概念进行审美分析和创作到转而制作一些形象性的概括瞬间的画面。

2.从记录性走向装饰性

在传统的摄影中大多数的摄影都是以记录事实为特点,这也是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摄影技术的原理

转贴于论文联盟

是运用光学的一些特征将事物变成影像显示在人们的眼前。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记录性是摄影的天然属性。对于传统的摄影技术人们是通过不断的对光学设备进行改进来提高摄影技术,将细节更加真实的展现给人们,使画面更加丰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还原拍摄时的场景。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单一的记录形式已经不论文联盟再满足,追求更加高层次的摄影艺术,目前摄影艺术已经和其他的艺术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给人们的生活添加了更多的色彩,例如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的陈列台、橱窗、彩绘玻等等,这些都是摄影师的杰作。摄影艺术与广告、版画等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类型,这种全新的艺术类型有待我们去研究并且对实用摄影具有重要的意义。

3.物质材料和媒体展示的多样化

摄影的展示长时间以来都仅仅局限于画面的形式。在摄影的过程中无非是拍摄、冲卷和放大这三步骤,摄影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往往都是摄影家通过照相机、感光材料等化学和光学原理来完成。这种特定的创作方式,虽然具有优越性,但同时也限制了画面的内容。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其在摄影领域越来越普遍,数码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艺术的表现能力,同时艺术的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给摄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外,摄影艺术在很早就已经成为光、声、电三者相结合的影像形式,并且与一些装置相结合来展示。

五、摄影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心理历程差异

1.稳定性和重复性

数码技术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在摄影创作特别是商业摄影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摄影很难达到这种效果。对于传统的摄影,摄影师往往要对一张照片反复冲洗几次才能得到一件满意的作品。对于现代的数码摄影来说,现在的数码摄影更加重视的拍摄和后期色彩的管理、打印输出一体化。另外如果摄影师要一起打印多张重复作品时,数码技术将会稳定的控制照片的质量。

2.预知性和控制性

光影技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TV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286-01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隶属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范畴,它是利用非接触成像和其他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及环境、其他目标或过程获取可靠的信息,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和表达的科学与技术。本专业的特色在于:基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具有扎实的辐射光谱、成像几何与影像信息的理论基础,具备航空和卫星影像数据处理、分析和解译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诸多领域(包括土木工程勘察、国土资源调查、自然灾害与环境监测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对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需求日益增长的要求。

一、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

摄影测量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 。

1.模拟摄影测量

所谓模拟摄影测量,即是利用儿何反转的特性,设法把航摄时获得的无数对同名点的两张相邻像片,保持航摄瞬间的相对状态来进行投影,此时各同名点的摄影光线必然仍对对相交于地面某相应的地物点上。利用这一原理,德国、苏联、瑞士等国先后制成了多倍投影测图仪、立体量测仪、精密立体测图仪A8,A10,B8,D2,CIIP等等,由于这此仪器均采用光学投影器、机械投影器或光学一机械投影器来模拟摄影过程,所以我们称之为模拟摄影测量仪器。 这一发展时期也就称为模拟摄影测量时代。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类型的仪器已发展到了顶峰。

2.解析摄影测量

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开辟了解析摄影测量的新纪元。1957 年美国人海拉瓦提出了摄影测录的新概念,就是用“数字投影 ”来代替光学的、机械的或光学一一机械的模拟投影。所谓数字投影就是利用计算机实时地进行共线方程的计算 , 从而交会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解析测图与模拟测图的主要 区别在于前者使用数字投影方式,前者使用模拟投影方式ij为计算机控制的坐标测量系统,后者使用纯光学的、机械的或光学一机械的模拟测图装置;前者是计算机辅助的人工操作,后者是完全的手工操作。

3.数字摄影测量

1996年的维也纳ISPRS大会上,展出了众多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它表明数字摄影测量已经步入实用阶段。所谓数字摄影测量就是以数字影像为基础,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及其性质的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测量的区别在于:它处理的原始信息不仅可以是像片,也可以是数字化影像。同时,影像匹配技术代替了双眼观测,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自动测图,它所使用的仪器最终将只是运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设备。在短短不到 40 年的时间里,航天遥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日的成就。从遥感平台到遥感器、从遥感数据源到遥感数据处理、从遥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到遥感应用,无不发生了翻人覆地的变化。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相互关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摄影测量步入全数字阶段,遥感进入1m高分辨率和立体观测后,情况发生了根木的变化,摄影测量与遥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实际上,“摄影测量(包括像片判读)”与“遥感”这两个不同的名称指的是一个相同的学科而存在于两个不同的时期,遥感就是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和扩充。同时,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不可分。于是,一门综合的新兴科学技术地球空间信息学应运而生。地球空间信息学是指以 GPS,GIS,RS 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并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用于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球及空间分布有关的一门综合、集成的信息科学和技术。这无疑为摄影测量和遥感学科进行了很好的定位,即地球空间信息学是数字地球的数学基础,是数字地球的空间信息框架。

三、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趋势

摄影测量从传统的模拟阶段到解析摄影测量到今天的全数字摄影侧量,它是以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出发,通过计算机对这种数字影像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以获取所需要的图形和数字信息;它已经从单一的测绘学科发展为一门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数字摄影测量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影像信息学是集摄影测量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航天科学与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认知科学等相结合的一个边缘学科。另外,在哲学、思维科学、心理学、美学和艺术等学科对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在空间信息的可视化表达以及虚拟现实等 方面都对摄影测量的发展起到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围绕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测绘地形图,而对近景摄影测量或者说地面摄影测量的研究和利用相对较少。同时,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价格越来越低廉而性能越来越好的数码相机在摄影测量中的广泛应用,将是摄影测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近景摄影测量在工业摄影测量、生物医学摄影测量、双介质摄影测量高速摄影测量、建筑变形与沉降摄影测量、文物和考古摄影测量以及在军事目标定位、打击、评估等方面得到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全数字摄影测量及其与 GPS、GIS集成的道路是摄影测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多“S”(包

括数字定位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以及专家系统SE)的集成将是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方向;高分辨 率(包括高空间分辨率、高时 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传感器、专业型的小卫星群、遥感定量化和商业化是未来遥感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机载GPS或机载INS、激光扫描仪和数码(CCD)成像技术的发展将实现实时空一地测图。全数字摄影测量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是一门相对年轻的新兴学科,由于它利 用计算机代替“人眼”,使得全数字摄影测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它将在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它对国家基本地形图的更新与其现势性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德仁.周月琴.金为铣.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

[2] 李德仁.信息高速公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与数宇地球.测绘学报.1999(1)1-5.

[3] 李德仁.论 RS、GPS与GIS集成的定义、理论与关键技术.遥感学,1997(1):4-6.

[4] 张祖勋,张剑清.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思考与对策.

[5] 杨春生.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信息

光影技术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O40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97-01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一些科幻大片当中曾经令人叹为观止的显示技术已逐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1977年美国卢卡斯电影公司出品的《星球大战》中的经典片段,画面中的人物悬浮在空,立体且逼真的形象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40多年前全世界的观众正是通过这部科幻大片第一次知道了一个新技术――全息成像。

《少数派报告》中主演汤姆・克鲁斯通过录制的全息影像怀念逝去的妻儿。《钢铁侠》中玩转各种高科技的主人公利用全息技术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铠甲模型。这些大片中对全息技术的展示给人们带来了“无全息,不科幻”的印象。全息技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世界。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古德曼和劳伦斯等人提出了新的全息概念――数字全息技术,开创了精确全息技术的时代。到了 90 年代,随着高分辨率 CCD的出现,人们开始用光敏电子元件代替传统的感光胶片或新型光敏等介质记录全息图,并用数字方式通过电脑模拟光学衍射来呈现影像,使得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真正实现了数字化。

随着人们逐渐不满足普通的3D立体成像带来的视觉效果,以及更多的数字全息技术和成像介质的研究成果出现,出现了一批利用数字全息技术的产品,并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去年11月,英国《自然》杂志封面文章介绍的新成果,显示科学家们已发明出近乎实时传送水平的3D全息成像技术,即“全息网真”。《每日邮报》评论称该突破将可使电视电影、电脑游戏、街头3D广告甚至远程医疗出现彻底革命,这是一场目前仍然处于襁褓中蓄势待发的革命。

即便如此,全息技术的制作者们始终没有突破一个难点,那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全息影像,全息投影在了某种介质上如全息膜、水雾等,或者投射在一个搭建好的三维空间中,真正意义上投射在空气中、不需要任何介质的三维全息影像并没有实现,现实和我们在星球大战中的想象还有一步之遥。

相应产品:

1.HOLOPRO全息屏幕

Holopro将高科技全息膜嵌入Amiran玻璃中,使之成为完美的Holopro全息投影屏幕,有正投屏和背投屏两种可供选择。它也完全可以在户外使用,不会受到任何户外强光的干扰,清晰度与室内相比毫不逊色,且寿命可长达数十年。

2.HoloProTMbeMerlin 交互系统

它主要是利用光检测及影像动作识别非接触式交互技术。对操作者的动作进行捕捉识别。参观者既可以使用传统的接触式方法直接对透明屏幕上的内容进行操作,也可以使用非接触式方法,与玻璃表面保持一定距离(0-150CM)进行操作,实现信息导航查询功能以及互动特效功能。

3.360.HOLOPRO全息立体成像

360度成像系统柜体外观时尚美观,有科技感。顶端四面透明,真正的空间成像色彩鲜艳,对比度、清晰度高,有空间感、透视感。形成空中幻象中间可结合实物,实现影像与实物的结合。可做成全息幻影舞台,产品立体360度的演示;真人和虚幻人同台表演;科技馆的梦幻舞台等各类互动展示,也可配加触摸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

案例:日本利用全息技术制作的虚拟国民偶像――初音未来,成为了第一个运用全息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演唱会中使用的3D全息透明屏幕是一种采用了全息技术的透明投影屏幕,具有全息图像的特点,只显示来自某一特定角度的图像,而忽略其他角度的光线,即使是在环境光线很亮的地方,也能显示非常明亮、清晰的影像。

美国公告牌颁奖仪式上,已去世多年的迈克尔・杰克逊突然出现在舞台上,用人们熟悉的方式边唱边跳。舞台上活灵活现的表演的实现,不得不提起另一部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为了让电影中英俊帅气的布拉德・皮特变成一个干瘪的老头并安放到一个幼小的孩童身上,设计团队拍下了布拉德・皮特的120种表情,并把这些表情放入不同的3D模型中,利用数字技术将不同阶段的扮演者身体合成了一个人,影片中男主人公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出自皮特,而迈克尔・杰克逊复活之所以惟妙惟肖,正是把这部电影中使用的技术搬到了现实:6个投影仪、1个倾斜的全息膜加之舞台效果,主办方将以真人为原型动画合成的杰克逊投射到舞台中,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真假难辨的演出。

只有将全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才能发挥全息技术的真正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高科技为我们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未来新“视界”。

参考文献:

[1]罗鹏,吕晓旭,钟丽.数字全息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J].激光杂志,2006(06).

光影技术论文篇(10)

引言

第84届奥斯卡《艺术家》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五项重奖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赢家。这部采用荒废多年的黑白默片形式的电影为何能够在世界首屈一指的电影盛事上获得如此殊荣?除了影片本身的魅力外,它把电影自诞生之初便被屡次提及的话题再度搬上桌面:电影的艺术性何在?《艺术家》从默片演员乔治·瓦伦丁的视角切入,呈现了那场把电影看作视觉艺术、蒙太奇艺术的默片电影者的“艺术末世”。那么如今在这个电影被技术裹挟的时代,当《泰坦尼克号》3D化、《新龙门客栈》重拍时,电影趋于过分依附技术而失去其原有独立的艺术追求,《艺术家》这部影片犹如一剂强心针,它讲究的光影设计,演员高超的表现力及恰到好处的蒙太奇镜头剪辑等,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电影艺术本有的纯粹魅力。因此,《艺术家》的大受青睐,是在情理之中。

一、《艺术家》的内核审视

没有《阿凡达》炫目的3D技术所营造的视听奇观,《艺术家》做到的是完整而细腻地还原默片美学。每个镜头都精心打磨,精确还原,于此同时,又巧妙结合了“无声”与“有声”,把那个时代保守派电影艺术家们的经历与心路历程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1、《艺术家》的视听“美学”

《艺术家》讲述了一位默片男星的陨落和一位有声影片女星的新兴。以爱情故事为根基,描绘了一场电影艺术的革命性转变。整部影片借鉴了大量20年代好莱坞经典影片桥段,同时还原了默片时代常见的电影艺术手法。

(1)镜头美学

在默片时代,由于没有配音和色彩,影片为表现深层含义主要靠布光与场面调度。在影片起始,乔治春光得意的时候,他的面光大多平铺,没有阴影。例如在他所演电影的谢幕会上,高亮的追光灯使他面部十分明朗,整个人显得精神焕发。而到了影片后半部,则多为伦勃朗光,侧光甚至逆光。比如在乔治卖西服时,光源是侧逆光,而在他自己在家放映以往的电影,站起身与自己影子对话时,是来自放映机的全逆光。通过光的运用变化,表现出乔治由盛转衰的人生经历。而女主角佩皮则完全相反,她从普通人到明星的转变,光也从自然光转为柔光或高光。就如同在上世纪20年代好莱坞电影中,为了把女星呈现得美丽无瑕,往往会使用柔光镜,在女演员的脸颊、头发上晕染一层毛茸茸的白边,不仅使女演员看上去非常光鲜,并拥有超凡脱俗的高贵气质。在影片中期后,佩皮的打光多采用此法。

在场面调度上,代表处是影片0:35’ 10’’时,和老板谈崩的乔治与被男人的簇拥的佩皮一下一上在楼梯相遇。一个是被时代所抛弃的旧日明星,一个是刚签公司的“新鲜肉体”,乔治仰头和佩皮说话,两人的位置和拍摄角度凸显出他们不同的人生命运。最后一个楼梯全景的交代,佩皮登上台阶,她的电影之路刚刚展开,而乔治顺梯而下,预示着没落与遗弃。

(2)表演美学

默片时代的电影依靠纯视觉来感知,因此要求默片演员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问及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您希望演员在默片里做出什么样的表演”时,哈扎纳维希乌斯说:“约翰·古德曼、让·杜雅尔丹以及贝热尼斯·贝乔,他们的表情很丰富,在他们说话时你可以轻松地了解他们内心。”[1]当然除导演提及的表情外,肢体语言也是默片重要的达意环节,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默片演员如卓别林都是杂耍、舞蹈高手。另外还有就是动物助手,如乔治的宠物狗就为影片的喜剧感增色不少。

(3)剪辑美学

为了还原传统默片的艺术精髓,导演运用了前苏联理论家爱森斯坦最推崇的老式蒙太奇剪辑法,其中有些蒙太奇因略显刻意而在如今影片中鲜有可见。例如相似蒙太奇,影片0:53’13’’ 时,由如日中天的佩皮钻石高跟鞋切换到乔治破烂的皮鞋,折射出两人生活状态已然迥异。还有电影1:20’26’’时导演采用杂耍蒙太奇来表现乔治在得知他拍卖会上的物品全部被佩皮买下后,恐惧、愤怒的心境。影片中他疯狂掀开一张张白布,期间穿插剪辑了雕塑猴子的特写,它们或捂眼或捂耳或捂嘴,突出了乔治不愿接受这一切的慌乱与痛苦。再有1:26’14’’时的积累式蒙太奇把很多说话着、大笑着的嘴剪辑到一起,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把气氛渲染到极致,促使乔治无法接受“有声”而自杀。其实,像杂耍蒙太奇、累积蒙太奇,因为它过于形式化而被当今电影摒弃,但却为这部影片最大化突出视觉艺术表现力而推波助澜。

除还原传统蒙太奇剪辑手法外,导演还采用默片时代惯用的“淡入淡出式”转场,同时影片拍摄使用每秒22格,1:33:1的小银幕宽高比,在技术层面上使《艺术家》达到几乎完美地仿真复古。

(4)“声音”美学

《艺术家》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它把无声与有声巧妙结合。例如在影片0:29’04’’乔治看了有声电影后,自己回到房间,发现所有的物品都能发出声响——玻璃杯的声音、马路车流声、狗叫声、电话声……所有声音掺杂呼应,宛若轰鸣的噪音,乔治慌乱地跑到街上,看到一片羽毛掉到地上发出爆炸般的巨响。这种突如其来的音效介入,打破了观众已经形成的默片观影状态,强大的听觉冲击,把一个习惯于静默的“哑巴”演员对声音的恐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观众亦感同身受。在影片的最后,男女主角踢踏舞合作后,乔治终于说出了“乐意效劳”(With pleasure)这句话,这是全片中他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影片也以有声电影的方式结束了,暗示着默片时代便以这些“艺术家”的妥协结束。哈扎纳维希乌斯在默片中插入声效,起到的效果非比寻常,使《艺术家》主题表现力得到升华。

2、《艺术家》的主题分析

在影片的筹划阶段,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曾想把本片命名为《美人痣》,取自于乔治在佩皮脸上所点的一颗痣。但是制片郎曼却把片名改为《艺术家》。片名的更改对本部影片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它从反映默片演员的个人遭遇升华为在那个时代下整个电影领域对“电影艺术”定义的革命。众所周知,没有录影机和放映机的发明便没有电影,它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受科技影响最深远的。因此当录音设备出现,声音进入电影成为组成部分的时候,曾一度造成了电影技术、艺术、商业上的混乱。因摄影技术和录音技术都处于发展初期,隔音玻璃屋限制了摄影机的移动自由,摄影机的噪音又影响了同期录音。剪辑的蒙太奇结构也会因声音而受破坏。正如前文所述默片时代的种种艺术探索都将因声音的出现付之东流,造成电影美学上的倒退。而观众会因为声音的出现而减少对画面和演员的关注。因此,以卓别林、金·维多、雷内·克莱尔、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为代表的一群无声艺术大师们公开表示排斥有声片。1928年,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洛夫三位蒙太奇大师联合发表《有声电影声明》,在《有声电影声明》中,尽管他们承认声音“会给电影带来强大的新的表现手段,会有助于阐明和解决复杂的问题,而这在过去只依靠视觉形象的无声电影的不完善的手段,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同时他们又痛心于因有声片的出现会对蒙太奇这种电影深度内涵表达方式造成巨大威胁,电影只能“被语言控制去讲故事”。与此同时,有声电影的冲击不仅涉及到艺术理论界,它更严重地威胁到默片演员的生计。因有声片更注重演员的声音表现力,大量默片演员难以胜任而被淘汰。以戏谑语言和夸张舞蹈为表现主体的百老汇戏剧业乘虚而入,大批演员流入电影市场,把戏剧美学也带入电影,造成了对白泛滥及百分百音乐歌舞片的出现。正如《艺术家》中所表现的,最后乔治和佩皮一同跳起到了百老汇常见的踢踏舞,场景的布置就如舞台,而拍摄手法也是一镜到底,电影失去了重构现实及剪辑的张力,默片最终向有声片进行了彻底妥协。

二、电影艺术特性

通过对电影《艺术家》的分析,问题已经呼之欲出:被技术裹挟的电影是否为艺术?有声、彩色、3D时代下,电影的艺术性又如何体现?

1、电影是否为艺术

若要讨论电影是否为艺术,首先需要界定的是“什么是艺术”。柏拉图说:“艺术即模仿”。亚里士多德说:“艺术即认识”。大卫·休谟说“艺术即品味的对象”。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在《现代电影美学体系》一书中提及:“艺术可以界定为人类历史认定的、专门化的媒介手段” [2]。此定义中的核心点是“历史认定”、“专门化”的“媒介手段”。首先毫无疑问,电影是一种“媒介”,它最初的功能是“记录”。把三维的世界保存下来,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上进行传递,成为人们交流的媒介手段之一。但随着电影制作、放映技术的不断进步,“历史”稳定性和“专门”性并不适用于电影。其他传统艺术样式,如绘画、雕塑、舞蹈即使创作工具不同,古往今来呈现出的艺术作品是大体不变的,但电影作品则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2D到4D、银幕到电视种种变化,使人们很难从历史和专门化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那么电影是否还能归位于“艺术”范畴?

在半个世纪前,爱因汉姆就电影的艺术地位提出了六个基本条件:“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深度感的减弱;照明与没有颜色;画面的界限和拍摄的距离;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并不存在,视觉外的其他感觉失去作用。” [3]显然,爱因汉姆是以默片为界定依据。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爱因汉姆看来,正因为电影在转化物质现实(或称作戏剧化提炼)时,电影特有的艺术韵味和艺术精神被折射出来。爱森斯坦认为蒙太奇是对这种艺术精神的最重要承载者,“蒙太奇的力量就在于它把观众的情绪和理智也纳入到了创作过程之中” [4]通过观众的二次创作,使电影出现超脱于生活的韵味。当有声片出现后,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太奇的达意效果,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学者接受。电影有声了,便不再是艺术了么?答案是否定的。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的复原”理论以及麦茨的电影符号学证实了电影艺术更加核心的“特殊”属性。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是在对于现实的照相记录本性的延展中来凸显艺术精神和抽象意味。” [5]麦茨则提出了电影的“空的空间”本体特征,它与文学的意会特征有相似性,即“都体现了概括和传达人类抽象情感力量的艺术气质” [6],这两位学者的理论更加深入和开放,并不局限于某种电影类型,把电影概括为是一种 “幻象式(或想象式)”的艺术,这才是电影艺术本体属性所在。

2、几大电影发展时期艺术特性比较

上文引用克拉考尔及麦茨的理论证实了电影是一种营造“幻象”的艺术。而从无声片、有声片、黑白片、彩色片、3D片、到电视电影,不断更新的是“造梦”的手法及呈现方式。下图就几种电影类型进行对比分析:

如图所示,前六种电影艺术手法是从黑白默片诞生之初就被广泛采用并被视为主要的电影达意手段,特别是在默片电影中承载艺术内核和思想深度的地位尤为突出。然而,自声音、色彩、3D特效进入电影后,艺术手法又有了新拓展。比如张艺谋的《英雄》中色彩在表达心理、结构情节上起到重要作用与效果。声音的运用使电影更加还原现实,并把画外的空间也带入电影,着重烘托气氛和展现人物内心状态。近几年3D技术冲击电影市场,再加上IMAX双拳出击,营造出令人惊叹的视听奇观,它从观影效果上改变了电影的“二维”属性,使电影的“幻象式”造梦发挥到极致。相比之下,电视电影在电影为“幻象式”艺术的界定下,出现了偏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电视电影并非纯粹的电影,它只是一个制作模式或放映模式,归根到底,其电视性的特点更为突出。

三、当代电影艺术困境及展望

1、艺术困境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影的艺术手法也在跟进拓展。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许多电影人忽视了最传统的电影艺术手法,当今电影界出现了两大艺术困境:1、大批粗制滥造影片接踵问世。特别是近几年小成本喜剧电影最为明显,不讲究的景别、机位、光影、调度、蒙太奇等手法使电影艺术性大打折扣,甚至电影和电视剧、情景剧没有太大区别。2、过度依靠技术,掩盖创新危机。《泰坦尼克号3D》、《东邪西毒终极版》、《新龙门客栈修复版》等影片在内容没有任何更改下重拍,折射出的是电影创新越来越捉襟见肘。通过“炒旧饭”的方式,再次赚取票房。这种方式或许前几次能有效果,但很快观众就不会再买账,毕竟电影艺术不能剥离内容而单纯靠技术维持。

2、小结及展望

本文通过对《艺术家》的全面分析,回顾了电影诞生之初核心的艺术表现手法,探讨了电影艺术的特殊性并延伸了电影艺术表现方式。无论技术怎样革新,电影将一直秉承着“幻象式”这一本体属性,进行不断的艺术探索及创新。然而,随着技术进步,电影创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届奥斯卡把最佳影片大奖颁给《艺术家》是对技术为主导的时代一次最好的反击。未来的电影,应该逐渐把技术放归于次要,重新审视电影艺术的传统手法,把电影做精做细,这才是维系电影这门特殊艺术长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注释

[1]张翰. 这一次,好莱坞向自己致敬[J]. 电影世界, 2012,3: 63.

[2]王志敏. 现代电影美学体系[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6.

[3]王志编.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135.

[4]爱森斯坦. 论蒙太奇[M]//自李恒基, 杨远婴.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99.

[5]王志编.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136.

光影技术论文篇(11)

英文摄影 “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人类获取知识、认识社会、了解历史的重要手段,是文化改造世界的手段之一。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综合性越来越强,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既有以图片编辑、新闻媒体为主的新闻纪实摄影,也有以平面设计、商业运用为主的广告摄影,还有以影楼人像、婚纱摄影为主的艺术摄影。进行系统的摄影基础理论教育,结合高超的计算机图像后期处理技术进行修改及创意表现,对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综合的思维能力、高雅的审美情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像处理商业摄影是以传播商业信息为目的,以摄影艺术为表现手段的一门专业摄影,它包括商业静物、商业人像、商业风光摄影,是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摄影技术为艺术设计创作图像素材的能力,它是连接摄影与设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商业摄影的综合训练,可为今后继续学习设计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商业摄影教学一般只安排四周共64―80课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的教学,笔者认为必须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自身教学资源与学生的特点,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摄影技能训练,并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从基础摄影训练入手

不管学生有没有上过基础摄影课程,都应该在商业摄影教学之前进行不少于1周的基础摄影训练。对于有摄影基础的学生,基础摄影训练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器材的操作,加深对摄影理论的理解。对于初学摄影的学生,基础摄影训练的重点是专业摄影器材的使用,光圈、快门、焦距、感光度等摄影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基础摄影训练既可以锻炼学生使用专业器材进行拍摄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于初学摄影的学生而言,如果一开始就学习专业性很强的商业摄影布光、测光、曝光、对焦、构图等专业知识,学生缺乏对专业器材足够的认识,往往会手足无措,拍出来的片子也非常的糟糕。这样不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耽误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学生感觉商业摄影课太难,产生一种畏惧和消极的情绪,也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基础摄影训练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少讲相机结构、光学成像原理,把专业相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测光与曝光控制方法、景深控制方法教会即可,重点放在学生的摄影体验上,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人像、风光摄影训练。通过一些轻松的拍摄实践既锻炼了学生操作相机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表现力,有利于接下来的专摄影的学习。

二、通过分组教学合理安排棚拍实训

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商业摄影的教学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全班学生一起进入摄影棚进行拍摄实训。根据摄影棚的大小、摄影器材的数量,教师要合理安排各小组进棚的顺序和时间。笔者在教学中一般安排4组学生同时进棚实训,每次实训时间为2课时。并安排没进棚的小组做好拍摄计划,寻找模特,完成商业摄影的创作草图、光位图、道具准备。这样,实训与准备实训交替进行,既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教学资源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组实训教学可以使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发挥作用,学生在讨论磨合中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明确各自的分工,比如摄影、灯光布置、道具制作、化妆等等。这样学生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普通教学针对个体时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三、有针对性的教学示范

教学示范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对几种经典商业摄影技法的演示,进行专业相机操作、灯光布置、道具使用、模特姿势设计、曝光控制、后期处理等的示范教学,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掌握到各种商业摄影的技能与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鼓励学生模仿优秀的商业摄影作品,与学生一起研究优秀作品的拍摄技巧与方法,并帮助学生运用分析来的拍摄技巧成功模仿出高质量的商业摄影照片,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信与学习的热情,从而为学生进一步进行商业摄影创新打下必要的经验基础。

四、强化数码后期技术教学,紧跟行业发展的要求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日趋成熟,在商业摄影领域里,数码摄影已经全面的取代了传统摄影的地位。相对于传统摄影,数码摄影在工作效率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一边拍摄一边通过液晶屏查看拍摄效果,可以及时的监控到照片的质量,而不需要等到洗出照片。从而使拍摄的时间和成本大大减少。通过数码后期技术,摄影师只要拍摄一些原始素材,便可以依靠Photoshop等专业图像处理软件来完善和再创造。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