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特点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8:05

特点管理论文

特点管理论文篇(1)

2.成绩的可见度差。学习语文,取得成绩的可见度较数学等课差。数学,学会一个概念,掌握一个定理、定义,就可以用来进行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解题运算,这种较强的学习成绩可见度,往往可以给学生以鼓舞,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语文,在以识字为主的低段教学中,学生会识多少字,会写多少字,懂得多少字、词的意思等,可见性还较强,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比较浓。但进入中、高段后,教学的重点转为以理解字词意思、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等为主。这样,学生到底理解多少字、词的意思?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怎样?对于文章中心思想的掌握怎样?分析文章篇章结构的能力有多强等问题的可见度就差了。这就是长期以来,人们将语文课称为“橡皮”课的重要原因。对于短时间内语文学习的成绩,很难通过某种方法当即准确地显示出来。这种较差的“成绩可见度”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就较成年人大得多。因为小学生的兴趣尚不稳定,意志还较薄弱,因此,在我们研究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这个课题时,必须注重学科本身的这一特点。

3.难以“立竿见影”。如前所述,语文科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是就横向方面而言的。就纵向来说,它应包括感知、理解、表达这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实际上是由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的三个重要阶段组成。要完成这三个阶段,必须经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反复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而且,每上升一个层次,都要经历一个极其复杂的由表及里、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客观地说:要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也绝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可以奏效。这样的“慢工活”、“持久战”,对于持久性差,容易出现反复的小学生来说,是个极严峻的考验,因此,对于经不起考验而失败的小学生由此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这一问题应该给以理解。

二、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采取的对策1.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探索检测新体系。单靠导向的力量促使学生语文各种机能得到均衡发展,对于“听、说、读”的能力的检测是有一定的难度,但这难度主要难在大范围的升学检测上。而对于教学工作的直接操作者教师来说,其难度也并不算大。只要真正地确立了素质教育的正确思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主动地寻求可操作性的检测“听、说、读”新办法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如通过提问、面试、举办演讲会、组织朗读比赛等形式进行,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导向正确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会得到均衡发展的。

2.持之以恒地采取系列化措施,尽量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的可见度。语文教学成绩的可见度差,这是客观的,但只要充分发挥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采取有效的系列化措施,问题也就应刃而解了。比如用“数字积累法”,引导学生将自己会识、会讲、会用的字、词、句和读懂的文章、摘记的精采片段以及平时的作文、日记等分别积累于不同类型的本子上,编上序号,妥善保管,从一年级开始,年复一年地积累,直至毕业,并且定期检查评比,及时表彰先进,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这样的积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的可见度,还为复习巩固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年复一年的积累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保存资料、珍惜学习成果的好习惯。

3.发挥语文科课文中思想性、趣味性、故事性强、感染力大的优势,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配之以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以情感熏陶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特点管理论文篇(2)

MeltingpointB-545型熔点仪(瑞士),玻璃毛细管(华西医科大学仪器厂),b型管,数字熔点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物理光学仪器厂),显微熔点仪(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尿素(北京化工厂批号820311),乙酰苯胺(上海试剂厂批号84-01-07),苯甲酸(北京化工厂批号840612),萘(上海化学试剂厂批号86-03-07),水杨酸(广东西陇化工厂(汕头)批号961027)。药品均为分析纯,测定前均进行干燥处理。

方法与结果

按照中国药典方法进行装样,参照仪器使用说明书于MeltingpointB-545型熔点仪对不同样品熔点进行测定,并使用国内购买熔点管平行进行测定,结果列入见表1和表2。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使用仪器自带的熔点测定管所测得的熔点值与文献收载数据一致,而使用国产熔点管所测得的结果偏高于文献收载值。需经系数校正。

讨论

1导致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国产熔点管的材料质量、玻璃管内径、壁厚与仪器自带的熔点测定管存在着差异,其透光性、传热性导致了测定结果偏高。

2MeltingpointB-545型熔点仪使用说明书强调必须使用仪器自带的熔点管,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但熔点管为一次性耗材,仪器自带熔点管数量有限,如果从国外购买熔点管来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国产熔点管价格低廉,经校正后可替代进口熔点管,但每次购买同一批号的熔点管均需要校正,获得校正系数。校正药品存在同样问题,但可用国产性质稳定的具不同熔点的化合物作为校正药品。

3b型管法为中国药典规定的熔点测试装置,采用流质液体为导热介质能保证熔点管受热均匀。但操作过程存在装样误差,装样量的多少和均匀程度都会产生熔点测量误差;读数为目测,由于熔点管端部很小,会产生读数误差;温度计需要校正。

4数字熔点仪的原理是样品融化后光的透过产生光电流,仪器显示电流变化代表样品的相变,并直接给出相应的温度变化值(始熔和全熔),消除了目视读数的误差。但仍然存在装样误差,温度计需要校正。对于熔点即是分解点的物质,由于分解时有机化合物碳化没有光透过,直到温度继续升高进一步分解气化时才透光产生光电流,所以测定的熔点值均高于b型管法测定值。因此数字熔点仪不适于测定熔点分解的物质。

5显微熔点仪样品用量小,不存在装样误差,观测在显微镜下进行,更为全面仔细的观测相变化,需要对温度计进行校准。

特点管理论文篇(3)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美]赫伯特·西蒙教授对这一决策模式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样做“为的是产生那些非常动人的数学模型,用来表示简化的世界。在这方面,近年来人们已经提出了疑问,怀疑那些假说是否与人类行为的事实相距过远,以至根据那些假设所得出的理论同我们所处现实状况已经不再有什么关系了”(注:[美]赫伯特·西蒙著:《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作者为中译本写的“前言”。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也可以这样说,“最优化准则仅仅存在于逻辑推理中,没有实践价值”(注:袁宝华主编:《中国企业管理全书》(上),企业管理出版,1984年2月第1版。)。

随着现代管理从“物本管理”向“人(智)本管理”转变,决策目标以“满意性准则”取代“最优化准则”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现代管理大师西蒙教授提出的以“有限理性”与“令人满意”准则取代微观经济学原来奉行的“完全理性”与“最大化原则”,是其决策理论的核心理论。其优越性,正如西蒙教授所说:“我认为,我提出的‘寻求满意的人’这一模型同那种‘寻求最优的人’的古典概念相比,在有关经济行为的经验研究中获得了多得多的支持”(注:[美]赫伯特·西蒙著:《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作者为中译本写的“前言”。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遵循满意性准则进行决策,适当地应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是完全必要的,问题是不能把它强调过了头,不能见物不见人,把定量分析推向极端。以数学模型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决策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以实现决策者的智慧和推断同定量模型的解析相结合,借以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在社会经济系统中,人的因素总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决策的层次越高、涉及面越广、情况越复杂,战略性、非规范性、不确定性越强,决策人员和决策支持人员的远见卓识和非凡的洞察力及由此而形成的高屋建瓴式的综合判断就越带根本性。

二、管理会计的新特点

管理会计是融管理和会计于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是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其特性自然是依管理的特性为转移,并随着管理特性的发展而发展。

与上述知识经济管理上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会计呈现的新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新方法论的开创。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智本管理”的要求,以及基于对管理特性的新认识,管理会计应遵循艺术规律,开创出认识上的新的方法论。新的方法论,可归结为:三个“重于”、三个“并重”。(注:余绪缨:“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财会通讯》,2001年第10期。)

三个“重于”是指:(1)“衡量”(measuring)重于“计算”(counting),正如管理大师PeterDrucker(德鲁克)所说,在管理上“我们需要的是进行衡量,而不是计算”(Weneedtomeasure,notcount)(注[美]彼得·德鲁克著:《现代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2)认知性(cognition)重于精确性(precision):认知性重在整体的质的把握,精确性重在细节的量的描述。(3)悟性重于理性:是上述第2点的进一步概括:重整体的质的把握,属艺术思维;重细节的量的描述,属科学思维,艺术思维重悟性;科学思维重理性。

强调这一点,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例如:关于顾客满意程度消长变化的分析,并不是完全靠计算就能直接掌握的,深层次的问题要靠“悟”——“悟”出在深层次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思想上的方向性问题,认真进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顾客满意程度造成负面影响的种种因素。

三个“并重”是指:(1)量化与非量化并重(对可以量化的因素进行量化,难于量化的因素不强求量化,可以用其他形式如文字说明等进行反映)。(2)量化的各种形式并重:如考核学习成绩,100分制是一种量化形式,五分制是另一种量化形式。五分制是把学习成绩分成3个档次。按百分制,认为得76分的人比得75分的学得好一些,是很牵强的。按五分制,认为得80分的人比得70分的学得好一些,更符合客观实际,因为80分和70分属于不同档次。(3)量化的各种形式中,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也就是不把货币计量定于一尊,在管理活动中,许多因素从深层次看,是不能或不宜于进行货币计量的。如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情况、生产安全情况、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是不能完全采用货币计量形式的。

上述认识上的新方法论及其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蕴含着人的因素、精神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二)决策支持模式从科学观向人文观转变。

管理会计师,作为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参谋人员,主要从事决策的研究工作,为决策系统中的决策者正确有效地进行决策提供咨询服务。适应“管理决策”的要求,决策支持在不同的决策模式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特点管理论文篇(4)

企业财务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商业城市出现了由公众入股的商业组织,入股的股东有商人、王公、大臣和市民等。商业股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合理预测资本需要量,有效筹集资本。但由于这时企业对资本的需要量并不是很大,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企业的筹资活动仅仅附属于商业经营管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职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进和工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引起了资本需求量的扩大,而且也使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筹资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筹集资本扩大经营,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于是,许多公司纷纷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开始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业。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融资是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筹资。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1897年,美国财务学者格林(Green)出版了《公司财务》,详细阐述了公司资本的筹集问题,该书被认为是最早的财务著作之一;1910年,米德(Meade)出版了《公司财务》,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最有效地筹集资本,该书为现代财务理论奠定了基础。

法规财务管理时期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30年代西方经济整体的不景气,造成众多企业破产,投资者损失严重。为保护投资人利益,西方各国政府加强了证券市场的法制管理。如美国1933年和1934年出台了《联邦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对公司证券融资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此时财务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金融市场制度与相关法律规定等问题。财务管理首先研究和解释各种法律法规,指导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组建和合并公司,发行证券以筹集资本。因此,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守法财务管理时期”或“法规描述时期(DescriptiveLegalisticPeriod)”。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美国洛弗(W•H•Lough)的《企业财务》,首先提出了企业财务除筹措资本外,还要对资本周转进行有效的管理。英国罗斯(T•G•Rose)的《企业内部财务论》,特别强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资本的有效运用是财务研究的重心。30年代后,财务管理的重点开始从扩张性的外部融资,向防御性的内部资金控制转移,各种财务目标和预算的确定、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保持偿债能力等问题,开始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财务经理普遍认识到,单纯靠扩大融资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应是解决资金利用效率问题,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内部决策时期(InternalDecision-MakingPeriod)”。在此期间,资金的时间价值引起财务经理的普遍关注,以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的资本预算方法日益成熟,财务管理的重心由重视外部融资转向注重资金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使公司财务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这一时期资产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称之为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50年代后期,对公司整体价值的重视和研究,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另一显著发展。实践中,投资者和债权人往往根据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经营风险等一系列因素来决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由此,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这一时期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1951年,美国财务学家迪安(JoelDean)出版了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著作《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飞跃发展发挥了决定性影响;1952年,马克维茨(H•M•Markowitz)“资产组合选择”,认为在若干合理的假设条件下,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是衡量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1959年,马克维茨出版了专著《组合选择》,从收益与风险的计量入手,研究各种资产之间的组合问题。马克维茨也被公认为资产组合理论流派的创始人;1958年,莫迪哥莱尼(FrancoModigliani)和米勒(MertoH•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因为在研究资本结构理论上的突出成就,分别在1985年和199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1964年,夏普(WilliamSharpe)、林特纳(JohnLintner)等在马克维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系统阐述了资产组合中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区分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明确提出了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而减少等观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使资产组合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夏普因此与马克维茨一起共享第22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荣誉。总之,在这一时期,以研究财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新财务论”已经形成,其实质是注重财务管理的事先控制,强调将公司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联系,以资产管理决策为中心,将财务管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国际市场迅速扩大,跨国公司增多,金融市场繁荣,市场环境更加复杂,投资风险日益增加,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规避投资风险,这对已有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如前述,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受到投资界的欢迎。它不仅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而且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其结果,导致财务学中原来比较独立的两个领域—投资学和公司财务管理的相互组合,使公司财务管理理论跨入了投资财务管理的新时期。前述资产财务管理时期的财务研究成果同时也是投资财务管理初期的主要财务成果。

70年代后,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使公司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加强。认股权证、金融期货等广泛应用于公司筹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推动财务管理理论日益发展和完善。70年代中期,布莱克(F•B1ack)等人创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tionPricingMolde1,简称OPM);罗斯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在此时期,现代管理方法使投资管理理论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建立了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形成了完善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建立了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方法。

一般认为,70年代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丰富成果,财务管理进一步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1972年,法玛(Fama)和米勒(Miller)出版了《财务管理》一书,这部集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之大成的著作,标志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熟。

财务管理深化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企业财务管理进入深化发展的新时期,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普遍遭遇了旷日持久的通货膨胀。大规模的持续通货膨胀导致资金占用迅速上升,筹资成本随利率上涨,有价证券贬值,企业筹资更加困难,公司利润虚增,资金流失严重。严重的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对付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80年代中后期以来,进出口贸易筹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财务学分支—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成为现代财务学的分支。

80年代中后期,拉美、非洲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陷入沉重的债务危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政局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美国经历了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贸易保护主义一度盛行。这一系列事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使企业面临的投融资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其财务决策中日益重视财务风险的评估和规避,其结果,效用理论、线性规划、对策论、概率分布、模拟技术等数量方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财务风险问题与财务预测、决策数量化受到高度重视。

随着数学方法、应用统计、优化理论与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方法和手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发生了一场“革命”。财务分析向精确方向飞速发展。80年代诞生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9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猛。财务管理的一场伟大革命—网络财务管理,已经悄然到来。

财务管理发展趋势

现代的财务管理,将继续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而网络财务管理变革则遥遥领先。

当今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化。容量巨大,高速互动,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企业之间激烈竞争将在网络上进行;二是虚拟化。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加强,开辟了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也将随之消失,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商业活动将在全球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对存货的量化监控更精确。同时,网上收付,使国际资本的流动加快,而财务主体面临的货币风险却大大地增加。相应地,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将随着理财环境的变化而不断革新。网络财务管理主体、客体、内容、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曲小刚.知识经济冲击财务管理方法.中华财会网,2002

特点管理论文篇(5)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理念,它强调的是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学作用,进而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人本管理强调人的核心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领域的管理哲学和管理实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本原理也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院校是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受国家和社会的委托,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以及对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学规律的正确认识与科学态度,人是学校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者是人,受教育者也是人,学校一切活动都是由人而展开的,也是为人而开展的。因此,学校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人本原理是充分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首先,院校是一个集体,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不论是院校还是任何团体,人本管理的内涵应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以情感为纽带,建立相互尊重、理解、团结、协调、合作的人际关系,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感,促进他们素质、身心、能力、知识等方面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第二,处理好领导、部署主导的关系,在自觉自愿实现自主管理,创设和谐愉快、健康向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积极互动的教育管理氛围;第三,尊重每一个人,为他们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使具有各种差异的个体得到整体提高。

一、院校管理教育中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

1.人本原则

人是第一资源,因此,一切管理都应该以做好师生的工作,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为根本。挖掘潜能、积极进取,创造一个使教师、学生热心工作,心情愉快,关系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使个人价值得到发挥,这就是人本管理。

2.激励原则

满足师生的各种需求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仅仅满足物质需求是不够的。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而积极性的源泉是需要得到满足。因此,院校管理中不仅要满足大家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大家的精神需要,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这是激励原则的根本含义。

3.目标原则

现代管理心理学强调,目标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趋向目标,目标完成满足需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掌握了这一规律,管理者就应对下属,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发掘人的潜能。

4.民主原则

主要特点之一是自主性,即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作用,实行“群体决策”,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更好地判断误差,综合大家的知识、信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案,有利于找到满意的决策方案,从而更好地承担任务,通过集体决策,充分发扬民主,就能使确立的目标为大家接受,井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尽心尽力地工作。

二、工作中贯彻人本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需要

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大家的需求结构,尽可能地满足其合理需要,因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积极性的源泉,个体需要产生以后,井不一定都产生动机,但是人的需要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其中有优势需要和非优势需要之分,而只有优势需要的满足才会转变为行为推动力。因此,要努力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就必须能满足大家的优势需要当然,人的需要,有正当的需要,也有不正当的需要管理者对部署正当的需要尽可能去满足,对不正当的需要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

2.实行民主,树立主人翁意识

管理的对象,是管理的主体,要保持同志式的合作关系,正确认识被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主人翁的地位。有重大决策,有权审议管理措施,有权监督领导,可以提出建议或批评意见。因此,建立民主管理体制,应广泛征求意见,有计划的执行实行民主检查,充分吸收反馈意见,对其执行的结果进行集中总结,从而充分利用大家群策群力地把单位管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3.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合理组合,量才而用

对教师的管理的根本任务是选好人、用好人,调动人的积极性,要充分去了解,要能敏锐地发现人才,井做到才尽其用,避免大才小用或小材大用的失误。

特点管理论文篇(6)

建设项目采购,对供应商和顾客而言存在着2个转移,一个是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流过程,另一个是物资实体的转移———物流过程。商流过程主要通过供需双方商品交易、等价交换来实现,它包括合同商谈签订、有价证券支付承兑、所有权凭证交付等环节;物流过程则主要通过包装、运输、装卸、储存等手段,来实现物资空间和时间位置的移转,它包括供应商负责的物流和项目(承包或管理)部承担的物流。本文拟从工程实践着手,剖析工程建设项目采购物流管理的特点,阐述项目部做好采购物流管理工作关键点控制的个人认识

1项目采购物流管理的特点项目采购虽然在采买、催交、运输、储存四大过程中,与企业生产性物资采购有许多共性。

但由于项目采购的开展是建立在工程建设要求基础之上,项目建设在同一空间位置的重复几乎为零,同一生产流程工艺上,设备、设施的简单重复也几乎为零,这种种差异使得项目采购与企业生产性采购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1•1多数设施体积大、吨位重项目建设一般都是企业生产的基础性建设,无论是原材料生产企业还是民用设施的加工企业,其建设阶段所购设施的个体,相对其生产经营期间的流程性物资而言,在吨位和外形尺寸方面,都是成倍乃至数十倍的关系,这些体重庞大的设施,给物资的包装、运输、储存带来了许多困难,加大了物流过程中的风险系数。

1•2所购物资种类多、数量少、库存时间较长企业步入正常经营后,生产流程所需物资的品种是相对稳定的,其用量能通过消耗量做出准确统计。确定的物资品种与用量,使企业能精确地做出采购计划,基础数据的完善、准确,保证了企业实现库存控制、定量采购、定期采购、准时化(JIT)采购、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降低资金占用成为可能。而建设项目采购的请购,一般均来自设计人员或设计文件,除水泥、钢筋外,其它需购物资品种多、数量少,多数设施以单件、小批量为主。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还有可能导致需购物资的增减和采购计划的不断变更。为适应这种变化,采购中不得不搭建较大场地的临时性仓库来缓解矛盾,以库存来调剂,即便如此,个别设施还有可能存放在库外场所。

1•3不能有效利用已形成的专业化采购网络有序的作业,使得企业有条件通过生产过程,培养胜任的专业化采购队伍,也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较长时间考察,选定品质、价格、服务最适中的供应商,从而建立起自己完善的采购网络。而项目建设周期的限制,项目采购部为临时性组织机构,它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来考察供应商;采购物资的不特定性,又使得项目采购在多数情况下,无法有效重复利用已有资源;市场的瞬时变化,有可能导致供应商产品的变化,供应商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个项目的合格供应商可能在另一个项目中,会属于不合格供应商;一个项目形成的采购网络,在另一个项目中大部分可能被弃而不用,于是针对一个新项目,采购部不得不重新考察、评估供应商,重新建立自己独有的采购网络,而项目建成之日也就是其供应网络关闭之时。

1•4物流环节多而散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大多数有序生产企业的采购都能够使自己的物流过程相对稳定,即供应商稳定、需购物资稳定、运输方式稳定、交接过程稳定,这多个稳定可使得复杂的采购物流过程转化为一种由供应商直接到业主的标准化操作。而项目的流动性、产品的非重复性、物资的多样性,使得项目采购的交接过程点多、线长、面广、松散而无序,每一台设备都有可能存在供应商———第一承运人———中转运输———业主(或施工商)的新交接过程中,物流环节的简化难以形成。

2项目采购物流关键点控制基于项目采购的以上特性,笔者以为,要做好项目采购物流管理工作,应重点控制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2•1合同术语的正确理解与应用合同是项目采购的核心,也是项目采购物流管理的基础。无论是合同的技术参数还是商务术语,其准确表述对合同的正确执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合同中,牵涉到物流管理的商务条款主要有包装、运输与交货等术语。

2•1•1包装条款涉外项目的采购合同,对包装材料、方式等要求,一般都会在通用技术条件中详细列明。基于这些要求,供应商一般都会严格把关,不易出现差错。而对于国内工程,合同包装条款一般不甚严谨,不少采购工程师很容易轻信供应商业务员的表述,于是这些合同关于包装最常见用语为“按厂家标准(或惯例)包装供货”;殊不知有些供应商本身就没有包装标准,其所谓的惯例就是设备裸装在几根粗糙木方拼凑而成的简陋骨架内,有的供应商贪图小利,惯例就是不包装。这种条件下的到货产品,外表面油漆刮落司空见惯,零部件的损伤也不足为奇。在广西×工程承包建设项目采购中,我们就因为对包装条款没有严格规定,到货的30m浓缩机桥架经铁路吊装后严重扭曲变形,最后只能在现场重新制作,既耽搁了时间,又多花费了资金,还无法找供应商索赔。工程经验告诫我们,应当根据各种设备材料的特性,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其包装标准;对于裸运框架结构件,还需明确规定应加设的安全运输支撑性构件;对经厂内组装的设备,应要求供应商明示定位标记;无论何种方式,外包装上都必须有明显的吊装标识。

2•1•2运输与交货条款关于设备材料的运输方式,国内工程通常为2种,即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项目部一般会综合考虑工程进度、设备材料吨位、尺寸及价格等因素,提出货物运输概括性要求。但在实践中,采购工程师往往容易忽视运输与交货汇集在一起时隐含的风险责任问题。国内工程建设采购合同常见的运输交货条款表述有:需方自行提货、需方工地现场交货、某车站交货、代办托运。这4种常见的表述运输、保险费用及交货过程风险的承担责任相差甚远,其差异具体体现为:需方自行提货,相当于国际贸易术语中的EXW(工厂交货)。其具体操作为接到供应商通知后,需方及时自行安排承运人到供应商仓库内提货,供应商将所供货物装上承运人车辆后即完成交货任务。

供应商仅承担厂内装货的费用,毁损灭失的风险,从货物装上承运人车辆时起,由供应商转移到需方;如果经供应商合理催促,需方仍怠于提货,供应商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存;从提存之日起,货物风险及所发生的提存费用由需方承担。在这种交货条件下,供应商的相对责任最轻,而需方的相对责任最重。需方工地现场交货,相当于国际货物贸易术语中的DDP(指定目的地)。其具体操作为供应商自行安排承运人将货物运输到合同指定工地并交付给需方收货人。供应商承担货物从制造厂到工地的全部费用,风险从货物离开承运人车辆外缘(相当于船舷)时起由供应商转移到需方;承运车辆运抵工地后,需方应及时组织卸货,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卸货,滞留车辆所造成的损失由需方承担。这种交货条件,供应商的相对责任最重,而需方的相对责任最轻。某车站交货,相当于国际货物贸易术语中的CIP(目的港)。其具体操作为供应商自行办理运输手续,将货物运到需方指定的收货站,并承担运输和保险费用;收货站的接货费用由需方承担;铁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由供应商负责向铁路索赔,风险自货物越过车皮外缘(相当于船舷)时起由供应商转移到需方。

这种交货条件下,需方承担收货站到工地之间的货物责任。代办托运,相当于国际货物贸易术语中的FCA,其完整的意思为需方委托供应商办理货物的运输手续。在这种交货条件下,供应商只需将货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也可能需方指定,也可能需方没有指定)即完成交货任务;供应商承担工厂至第一承运人接货处的运输和保险费用,需方承担货物移交给第一承运人后的费用;风险自货物移交给第一承运人时起由供应商转移到需方;但在非需方指定的情况下,供应商需对第一承运人的挑选承担责任。从以上分析可知,尽管上述运输交货条款本身的字数不多,但其内涵却是相当丰富,风险责任承担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采购工程师同样应当认真斟酌运输交货条款,力求使合同的风险最小、使合同的履行最有利于自身工作。

2•2中转运输的精心组织中转运输指采购部从供应商或承运人处接收货物后,自行将货物运送到项目仓库或工地的过程,是项目采购部直接负责的物流管理过程;从接收货物之时起,到货物交付安装使用时止,项目采购物流控制风险责任最大之处,莫过于货物流动的中转运输环节。中转运输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是项目采购部就近委托专业公司承担运输工作,它适应于大宗货物的运输;另一种是自行承担运输工作,适用于单件小批量货物的运输。但无论哪种形式,如何精心组织中转运输,是采购部物流管理的一项繁重而具体的工作。数个工程中转运输成功与失败的经历表明,准确、及时踏勘线路是中转运输的关键性控制点,它包括2个方面的工作:

2•2•1项目初期准确踏勘运输线路项目初期,采购部应委派具有运输经验的人员,认真踏勘运输线路;在踏勘的基础上,综合需动物资特性(重量、最大外形尺寸)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正确选择1~2条运输线路,并准确地绘制中转运输线路图(包含运输途中的路面宽度、路况、最小转弯半径、最大坡度、超高与超重限制、高低压线路位置及抛物线最低点等),以作为运输选择车辆的重要依据。踏勘线路,项目采购部可充分利用业主或当地交通部门提供的有关图纸资料,但切忌不可轻信这些书面资料,尤其是不能轻信经常在该运输线路上行走来往,对线路颠簸状态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人员的言辞描述,这些描述有可能给项目采购部传递一种道路状况的错误信息,从而给后续的中转运输工作留下许多隐患,带来许多困难。在陕西×外资矿山工程中,我们就是由于轻信了顾客代表轻描淡写的介绍而没有事先踏勘线路,对进山公路停留在一种错误的概念基础之上,导致中转工作量剧增,致使项目采购部后阶段不得不采用其它方式来解决这个遗留问题,既增加了费用,又没有工作效果。

2•2•2项目建设中及时踏勘线路中转运输是一项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工作,伴随着外界气候变化和来往车辆运动,所选定运输线路的道路特性会有一定变化,特别是霉雨或山区暴雨季节,运输线路变化尤为频繁;因此,项目采购部一般应每月复核一次运输线路状况,及时变更、修订线路形态;当运输吨位重、尺寸大的设备时,还应提前一日认真复核线路,消除运输途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隐患,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意外发生。在广西×某工程建设中,中转运输超高电气屏柜时,我们因为没有认真复核途中必经高压线最低点尺寸,导致发生了一位工人被高压电击伤的事故,此惨痛经历至今仍难以忘怀。

2•3项目物资仓库的设立策划项目的流动性,使得每个项目部都不得不在项目工地附近建立项目物资仓库,物资仓库的大小取决于储存物资量的多少。经历数个工程的实践,笔者认为项目仓库的设立和规划,除按常规满足仓储量、三防(防水、防潮、防火)设施、收发料便利、必要的搬运工具等条件外,还应兼顾项目建设特点突出考虑如下因素:

2•3•1仓库建立应方便大型车辆出入项目建设中,超长、超重车辆相对较多(大、中型工业项目尤为明显),出现这种现象除货物自身缘故外,承运者的利益通常是超长、超重车辆增多的主要原因,项目部在设立仓库时,必须兼顾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为变化;因此,项目仓库设立时,一般应紧邻国家等级公路,便于大、重型车辆的出入,且进入仓库的道路应进行必要的平整修理。那些试图将项目仓库直接设立在远离国家等级公路的工地内的做法,对采购物流管理而言,往往只能获得欲速而不达的效果。

2•3•2仓库公用面积要大于储存面积项目建设中,大、重设备在某段时间区域内,蜂拥而至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设备储存通常是短暂地占用库内的某些公用区域,并不进入某固定储存位置。可以这样说,库内物流管理最繁重、最操心的工作主要是大、重设备的装卸、倒运或组装,而装卸、倒运或组装这些设施的空间远大于它们的储存空间;为便于这些设施的倒运、储存或组装,项目仓库设立时,其公用面积应大于规划的储存面积;对中小型工业项目,仓库公用面积与储存面积的比值建议为1•2~1•5倍,对大型以上工业项目,其比值建议为2~2•5倍。

2•3•3必要的防盗设施项目仓库最典型的特征是大(占用面积大)、简(仓库房屋大部分是简陋的大临设施)、露(绝大部分设施均是露天堆放)。从节省开支的角度出发,项目部通常都将仓库围墙砌筑得较低(笔者见过的10个项目仓库围墙,普遍都只有2m高),且围墙上几乎很少有附设的防盗设施。随着项目时间的延续,尤其是在工程收尾阶段,这些仓库往往都成为盗贼们经常光顾的场所,从废旧的钢材、零星电缆到钢结构件、小型电器甚至整台电机等,都是他们青睐的变现物资。笔者经历的广西×承包工程收尾阶段中,盗贼们最猖獗时,一周可以光顾4个夜晚,防盗成为了项目部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笔者认为在建设项目仓库时,对防盗设施的设立应提高标准;项目仓库围墙相对高度应大于2•5m,相对偏僻的围墙上,应架设必要的防盗铁丝网,其余围墙上均应敷设防盗玻璃片;在工程建设后期,项目部应增设人员加强仓库防盗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仓库物资的安全。

特点管理论文篇(7)

2.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然而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由于受到30-40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上述竞争武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1)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

尚未实施ERP的机械制造企业几乎100%采用台套计划的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过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或者用高储备来保交货期。距离现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计划MRP、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相差甚远。

(2)企业应变能力差

今天的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MTO,按订单制造MTO,按订单设计MTD,大规模定制MC。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3)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

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4)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

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5)科层式的组织机构而不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的组织,一般业务流程不合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不规范,随意性大。

(6)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通过ISO9000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

(7)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也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8)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差。例如: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准时生产JIT、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3.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制业管理水平

上述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刻不容缓任务。所以建立联接厂内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选择先进、成熟、适合企业管理需求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等软件系统,通过管理咨询和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应用上述软件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以克服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的必然选择。系统建设的目标是:

(1)建成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一与并行运作,并通过Intranet、Internet实现企业内、外部充分的信息交流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链系统。

(2)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打破台套计划的方式,按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由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的三级计划所组成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采购周期、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和成本,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企业推行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

(3)实现全公司基础数据(如物料数据、产品结构数据、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生产能力数据等)统一生成、统一维护和统一管理,供经授权的各相关部门使用,真正做到数出一家、数据共享,避免冗余。通过ERP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企业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针对目前各管理部门中信息分割的情况,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动态信息反馈和监控体系,实现对每项任务从合同签订、设计、生产、采购、成本核算到成品发货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使每项任务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5)加强财务管理和健全成本核算功能。真正建立起二级成本核算体系,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为准确地核算出零部件成本和产品成本,为销售报价和财务核算提供可靠依据。进行成本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因素,有效降低成本。

(6)使用计算机加强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充分利用质量检测数据,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有力地监督和提高质量水平。

(7)通过计算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将广大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机会学习管理理论和提高管理技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4.中国机械制造业管理的特点

机械制造业与其它制造业的管理具有共性也有个性;机械制造业本身随着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其管理方法存在差异;中国的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企业文化、法律、制度的不同也有其特殊性。下面就这些特点加以论述:

(1)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其管理软件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下图列出生产类型的划分:

这些制造类型的特征:

离散制造——不同的物料经过非连续的移动,通过不同路径,生产出不同的物料和产品。如汽车、机床、飞机、计算机、家电等。

流程工业——物料经过混合、分离、成型或者化学反应,物料大多连续地通过相同路径,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它又分为连续生产、批量生产和混合制造几种类型。在管理上要求配方管理、副产品、联产品、多种计量单位,同一物品多个质量等级、批号跟踪、保质期等特点,一般用专业流程工业软件。

单件生产——产品按订单设计、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很复杂。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有时一个合同按部件多次交货。如三大动力厂(大电机、汽轮机、锅炉)重型机械、造船等。生产组织按工艺划分,设备是通用的。生产管理中除应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整套方法外,需增加网络计划(项目管理),关键资源排序。这里CRM就并不重要。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的或选配的。需求可以是预测,或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生产组织按工艺特征分车间、工段、班组,如铸、锻、铆、焊、车、铣、刨、磨、装配等。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典型的MRPII加配置控制。他们也需要CRM,SCM等。

大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或少数选配。需求主要靠预测,也考虑订单。生产设备是以物料(零件、部件)为对象组成一条条流水生产线。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将传统MRPII与JIT混合制造,中长期计划和批量生产的零件采用物料需求计划MRP,执行计划采用JIT、看板(电子看板)、反冲库存、条码物料跟踪等计划。CRM,电子商务就很重要。

大规模定制——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满足不同客户个性需求和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优势相结合。生产组织仍是流水线,但产品配置是多种多样。在生产计划控制方面它需要结合MRP、JIT、配置控制等综合应用。是前两种的混合制造模式。

所以,企业生产类型不同,在选择ERP软件时要按这些不同的管理特征去寻找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你是个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厂,软件中没有JIT我看就不合适。你是个重型机械厂,他产品中没有项目管理,关主件质量跟踪,我看也不行。另外,不同的企业管理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销售非常复杂,但生产简单。有的采购和生产制造非常复杂,但一年只有几个合同,销售管理并不重要。所以,一定要辩证施治、对症下药。

(2)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西方ERP系统在中国的应用问题。

西方以“法”为重心的管理模式,所以西方ERP系统是根据以法为重的企业文化、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设计开发的;比较重时间进度,重计划,以保证交货期为目标,以时间计划为主线,以标准化为基础,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按正确的量送到正确的地方。软件功能和逻辑符合所在国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人们严格遵守合约,重计划、守纪律。应当说,ERP较好地解决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的集成化管理问题。

东方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哲理,这种管理由于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却忽略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从而表现出在强调人事关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充分,而在强调任务和规则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不充分。因此,法规制度的不严,人事关系过多,理性精神不足,正是中国式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其在管理上的表现,就是较多考虑“后果”。所谓的“主人翁”精神,否认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注重自己行为的价值标准,他们重承诺,轻合约;重调度,轻计划;重情感,轻制度;随意性强,守时性差。所以西方ERP在中国的应用必须注重对人的价值观的管理。所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全面进行企业绩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ERP这个现代制造业的管理工具,它有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个方面。就其自然属性而言,中外企业没有多大差别。它们都追求最大限度的缩短生产制造周期,降低成本,降低库存,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因此ERP的普遍原理是中外适用的。但就其社会属性而言,企业管理受国家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ERP一定要考虑国情化。例如,ERP中的财务软件,它必须符合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在现阶段还要处理“三角债”;以物易物的“磨帐”处理;在成本核算中保留计划价逐步接转,差异分摊的方法;既有财务应收帐,还要记录销售应收帐;双重工时定额等。

(4)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机械制造业由于物料品种规格多,生产不连续,生产制造过程复杂,所以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比其他制造业复杂。另外,中国机械制造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组织模式,专业化分工没有像国外那样细,中国企业内部的管理相对国外要复杂,所以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

5.械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作为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工具---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发展。下面我们从管理思想、系统性能和软件开发平台三个方面讲述其发展趋势。

(1)管理思想的发展

1.在网络系统支持下,新的ERP系统将给世界带入这样一种境界:消费者或客户通过互联网络在电子商场了解产品性能、价格,通过电子商务给生产厂商下达订单;生产者通过ERP系统下达物料采购和生产制造指令,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物料采购、支付活动;经过生产制造,最后将商品按时送交用户,在网上完成交易和结算。它使供应商、生产者、分销商、客户,通过供应链紧密集成,物料不间断的流动,达到减少库存,最大限度减少经营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所以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EC将必不可少。

2.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制造商要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客户关系管理CRM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客户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与客户交流的能力,是一种最大化客户收益率的方法。它在充分了解客户的特殊需求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系统,使企业在客户服务、市场竞争、销售及支持方面形成彼此协调的全新的关系。CRM既是技术,又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哲理和机制。

3.支持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敏捷制造是使企业具有卓越的自适应能力,在多变的环境中占据竞争主导地位的总体战略。在经营管理范畴中其实现的技术手段包括: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P,并行工程CE,业务流程再造BPR,虚拟制造VM等。通过快速建模工具和参考模型库,加快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的体系结构和软构件技术,通过标准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完全可以构建虚拟制造的环境,支持虚拟企业和虚拟制造的管理需求。

4.企业绩效管理EPM(EnterprisePerformanceManagement)。EPM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设置各个部门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层层分解为每个员工的目标,通过ERP系统采集其执行情况,并与分配的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员工的报酬和奖励。并对整个公司、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进行分析。EPM包括计划、管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促成公司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绩效。

5.ERP要走专业化的道路。鉴于不同行业在管理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运作机理,设置相应的业务流程、搭建相应的组织结构并设计相应的软件架构去实现。不能指望用一个通用解决方案去适用所有行业,特别是在涉及到生产、销售、采购和成本这样的企业业务细节时,必须拥有专注于某一行业的方案才能有效解决不同应用环境的信息化问题。另外专业化的ERP软件产品其开发周期短、升级换代快、实施容易、成本低等特点。

(2)系统性能的要求

1.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ERP系统需要发展商务过程管理(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和工作流管理,支持业务流程重组和企业动态建模。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实现功能可裁剪、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过程可管理。

2.为了使广大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广大员工进入应用系统,ERP系统必须提供对内对外的可集成性和灵活性。对内ERP系统要与CIMS、OA、立体仓库、条形码,数据挖掘等系统紧密集成。对外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异构系统集成,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支持移动办公和无线接入。

3.支持集团公司业务。支持多公司、多组织,跨地域的商业运作模式。

(3)软件开发平台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功能和系统性能的要求,ERP软件开发平台必须采用以下技术:1.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多层体系结构。为了使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操作数据成为可能,大大拓展客户范围,将客户扩展到整个Internet网络上,采用J2EE或.NET开发平台,实现客户端的浏览器层、Web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的多层体系结构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模块之间的互通、互操作,管理构件的搭建与跨环境的部署和管理,都需要中间件的支撑。

2.了使ERP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集成性、互操作性,必须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开发语言、开发工具、通信协议和数据库系统。使应用软件真正做到独立于操作系统(NT,UNIX,Linux),独立于数据库(ORACLE,SQLSERVER,Sybase,DB2)自然也独立于硬件平台。

特点管理论文篇(8)

二、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将由品种法向批别法转变

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方式采用标准化,也就是大量地、重复地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效率取决于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相同产品的数量。品种单一、数量庞大是这一时期生产的主要特征。因此,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品种法成为工业经济时期最基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方式采用非标准化即柔性化,批量小、品种多、型号杂、更新换代快是这一时期的生产特征。因此,现代成本计算方法应以批别法为主要成本计算方法。

三、企业工资将由计件工资制向绩效工资制转变

在工业经济时代,主要有按职工出勤时间多少计算的计时工资制和按职工在单位时间(小时、天、月)内完成合格品的数量多少计算的计件工资制两种。这两种工资制在传统经济时代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职工生产积极性有重要作用。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评价一个职工对企业贡献的大小,其标准不再是出勤时间的长短或生产产品件数的多少,而是看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转化为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效率。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主要采用绩效工资制。可以预见,这种分配方式将打破“同工同酬”的格局,极大地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向前发展。

四、企业将更加注重环境成本的管理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往往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甚至进行掠夺式开发,而不考虑或极少考虑环境成本,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环境危机日益加剧。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环境是每个企业应尽的社会义务。企业为了避免或减少其因破坏环境发生的损失、防治污染保护生态发生的费用,就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管理经营活动。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环境成本已成为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将更加注重环境成本的管理。

五、形成成本竞争优势是成本管理的核心目标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网上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得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将趋于一致,谁的成本低谁获得的利润就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更加注重成本领先战略的运用,以形成自己的成本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赚得更多的利润。在工业经济时代,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单纯地追求产品成本的降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实施成本管理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其目标已转化为努力形成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根据现代成本管理的新特点,改进传统成本管理

一、改进无形资产的核算

从会计的角度看,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是无形资产占整个社会资产的比重增大,对一些高科技企业来说,它的比重甚至超过固定资产而居首位。而我国会计实务中,对多数无形资产没有计量。企业价值计量的不充分,必然使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进行联营、兼并及国际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在无形资产核算方面需求改进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无形资产确认范围。知识经济社会中无形资产的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目前美国评价公司时涉及的无形资产已达20多种,且有日益增多之势。我国目前涉及的无形资产仅有专利权、商标、商誉、土地使用权等,应增加一些无形资产会计科目,如人力资产、业务伙伴、融资关系、长期顾客、业务能力及企业文化等。

2.改进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方式。不应仅按照无形资产开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量,还应包括后期投入,同时还应评估确认其市场价值。

3.提高无形资产投资价值计量上限。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投入资本中,无形资产投资不得超2O%,这在无形资产对社会经济发展其着重要作用的知识经济时代,明显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调整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无形资产尤其是专利权等知识资源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征,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另一方面由于其前期带来的收益一般大于后期,所以应调整其摊销的速度和方法,可以像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那样采用快速折旧的方法,也可以适当缩短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这样,既能准确地核算无形资产,又能准确地进行知识产品成本的计算。

二、引进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管理

如前所述,知识经济时代成本项目中各项目比重将发生较大变化,且成本核算的内容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而现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会严重扭曲产品与服务的真实成本,导致成本信息失真,决策失误。因此必须加以改进现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区分各种不同的制造费用,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为各项标准可能会因时因地不断变化。二是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分配方法,引入作业成本核算。由于作业成本是从成本动因上寻找各项费用的分配标准,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分配标准不科学的弊端。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就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特点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肺结核;外来人口;流行特征;控制

结核病现仍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人员交流日益频繁,人员流通的同时,也将结核病疫情带到异地。因此,如何控制外来人口肺结核病的传播与蔓延,提高归口管理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肺结核治愈率,使本地区的患病率逐年下降是深圳市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探讨通过对深圳市外来人口结核病纳入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管理,发现有效的管理模式,评价外来人口项目管理的效果,使全市结核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提高治愈率,从而提高整个深圳市的结核病控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993~2004年深圳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全市的月报、季报、年报和工作评价等各种报表。1991,2000年深圳市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1993~1997年未进行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及1998~2004年实行了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按照《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手册》《深圳市肺结核病归口管治办法》及《深圳市结核病控制操作规范》等要求,对所有可疑肺结核病人进行统一转诊,由结核病防治机构确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行全程免费督导管理,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的诊断标准确诊〔2〕。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及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深圳市外来人口结核病的流行特征

211外来人口新发涂阳肺结核来源构成

1993~2004年确诊的外来人口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来源分布显示,广东本省的外来人口占290%,而来自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4个省份的涂阳肺结核已占我市外来人口中涂阳肺结核的535%,其他省占175%。

212外来人口新发涂阳病人年龄、性别分布

在登记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中,外来人口结核病患者年龄高峰期为20~30岁。性别分布显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是女性的2153倍,见表1。表1深圳市1993~2004年外来人口新发涂阳病人(略)

213涂阳肺结核病人职业构成

在各种职业中,涂阳登记人数的顺序为工人334%,商业服务158%,待业153%。

214外来人口结核病患病情况

1991年与2000年全市的2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外来人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4170/10万,2413/10万,年均递降59%。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131/10万,804/10万,年均递降53%。

22肺结核管理效果评价

221结核病的归口管治情况

按照《深圳市肺结核归口管治办法》要求,规定所有的综合性医院必须将可疑病人统一转诊到辖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报告数及转诊数由9?727例上升到61?653例,而且转诊到位率由635%上升到9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924,P<0005)。

222结核病人的发现情况

1993~2004年外来人口可疑肺结核88?798例,占可疑肺结核病人的8062%。发现外来人口涂阳结核病人9?496例,涂阴肺结核病人4?845例,是发现病人总数的6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02,P<0005)。

223结核病人管治情况

实施外来人口结核病项目管理前后的全程督导率分别为79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49,P<0005);全程管理率分别为626%,96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20,P<0005)。

224新发涂阳病人2、3月末痰菌阴转情况

通过对外来人口进行全程督导与管理,病人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月末痰菌阴转率由633%提高到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40,P<0005);3月末痰菌阴转率由719%提高到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66,P<0005)。

225新发涂阳病人管治效果比较

外来人口未纳入项目前,涂阳肺结核治愈率仅为872%;纳入项目后,涂阳肺结核治愈率提高到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39,P<0005),见表2。表2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病人转归情况(略)

3讨论

分析表明,外来人口涂阳肺结核已占我市外来人口中涂阳肺结核的535%,具有新发病人多、年龄轻、涂阳患病率高、对社会危害性大等特点。肺结核患病以青年为主,高峰期为20~30岁。职业分布以工人、商业服务等为主。其中工人占总数334%。痰涂片阳性率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3〕,可能与男性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承受生活压力过大及男性患者中吸烟的比例高于女性患者等因素有关。外来人口多为打工者,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居住条件普遍较差,长期从事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不少病人无力负担医疗费用,有症状时不能主动求医〔4〕。因此,由于外来人口居住不固定,流动性强,以及经济收入低下等因素影响了及时的诊断和全疗程规范治疗。我市将外来人口结核病纳入项目管理,使结核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外来人口肺结核患者所占的比例仍呈上升的趋势。外来人口纳入项目管理,患病率明显下降,活动性肺结核年均递降59%,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年均递降53%,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调资料显示〔5〕,项目省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年均递降为45%;对外来人口实行归口管治后,转诊到位率由635%上升到902%;2、3月末痰菌阴转率也有较大提高。因此,将外来人口纳入项目管理防治效果非常显著。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WHO.Antituberculosisdrugresistanceworldwide[R].WeeklyEpidemiologicalRecord,2000,12(75):95-10.

〔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M].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特点管理论文篇(10)

三、从内容上看,外汇管理法规“对事不对人”。从1980年《外汇管理暂行条例》与1996年《外汇管理条例》相比较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外汇管理暂行条例》是根据外汇管理的对象来划分不同章节,确定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而新条例是根据外汇管理的内容来划分不同章节,确定相应的管理方式的。又如,1994年中国实行的结售汇制度没有把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其中,这给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它们如果要卖出外汇获得人民币资金必须到指定的外汇调剂中心办理。由于外汇调剂中心是外汇管理局的一个职能部门,自身并无人民币资金的收购或卖出,因此很难及时促成调剂。这严重阻碍了外商投资企业流动资金的有效运转,极大地破坏了国民待遇原则。所以1996年7月1日外商投资企业被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1998年12月1日外汇调剂中心最终关闭)。

四、从执行上看,外汇管理法规可操作性日益加强。首先,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协调,管理权力集中有效。外汇管理局是我国唯一的外汇管理部门。它克服了其它国家在外汇管理中存在的由中央银行、财政部、外汇管理局多头管汇、多头批汇、职责不清的局面。其次,我国外汇管理法规不同程度地订有定义条款,它们对相应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内涵和外延都作出明确规定,使有关规定的使用不易发生偏差。而且法律条文规定逐步具体,语义相对明确,可操作性不断加强,外汇业务是否违规容易界定。再次,相关法规的罚则十分明确。1980年的《外汇管理暂行条例》只规定了一条罚则。1996年的新条例增加到十三条,并且出现了大量援引性条文(刑事责任部分)。起初,新刑法颁布后,因为没有规定相关的刑事责任,造成了刑事处罚的真空,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这一法律性文件后,问题得到了彻底地解决。

五、从体系上看,主体性外汇管理法规“独善其身”。为了进行有效的外汇管理,一个国家需要一整套相互间即有垂直关系,又有相对平行的成体系的法律、法规、规章。主体性法律、法规主要规定外汇及外汇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管汇范围和相应的违规处罚,着重体现垂直性关系。而配套性法律、法规是对外汇的收付、转移所可能涉及到的部门、领域在其业务中与外汇有关的问题所作的规定,主要体现平行性关系。在我国,主体性外汇管理法规较完善。虽然《外汇管理条例》层级低而且抽象、原则,但是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先后颁布了许多相关实施细则和规章。但是配套性法律、法规却很不健全。例如,商业银行在符合主体性法律、法规的条件时可以成为外汇指定银行,商业银行法就有必要对这种特殊商业银行的外汇活动进行规范,或者制定外汇银行法。我国没有此类法律。此外,外汇担保法、外汇投资法、境外投资法等至今都是空缺,严重影响了外汇管理目标全面、顺利地实现。

六、从立法与实践的关系上看,外汇管理法规未能与时俱进。在我国,虽然目前外汇管理法规、规章的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但前瞻性规定匮乏,而且某些规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例如,我国现行外汇管理法规基本上不允许人民币与外币的远期外汇交易,外汇市场主要还是现汇市场,期汇市场远未形成。如此,面对浮动汇率的日常变动所带来的外汇风险,进出口企业,甚至是外汇银行也束手无策。这不仅妨碍了自负盈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广与完善。又如,中央银行利用外汇平准基金调控外汇市场的做法已为各国金融管理的宏观政策所认同,并从法律上加以规定。我国目前在外汇交易中心也设立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场所,适时干预汇市,但这种干预活动并未从法律角度加以确认和规范。

七、从世界范围上看,外汇管理法规与国际惯例“若即若离”。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入世”的谈判活动,其中汇率“双轨制”经常受到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质疑。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汇率歧视,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某些发达国家也紧紧抓住这一事实,诋毁我国,阻挠我国“入世”。后来我国统一了汇率,满足了世贸组织

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对外汇安排的要求,减轻了“入世”的难度。这表明了我国外汇管理法规必须也事实上正在向国际惯例靠拢。但是与国际惯例相比还有差距。首先,我国现行外汇管理法规中,若干概念与国际通行概念不统一,若干交易类别划分也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其次,在管理范围上,我国目前资本项目管理范围主要集中于对资本流入的管理,对资本流出的管理尚不足;再次,在管理手段上,国家以事前审批为主,事中监控能力较弱,事后处罚制度也不完善。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外汇管理法规虽然具有以往法规所没有的先进性,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对策,不断改善我国外汇管理法规,使之早日与国际惯例接轨。我们相信完善的外汇管理法规必将对健全我国管理体制,巩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保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推进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的自由兑换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中日韩三国外汇管理法规比较》侯放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2、《人民币汇率—理论、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李平、杨清仿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特点管理论文篇(11)

0引言

电影,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和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大众文化,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反映着复杂多样的人类社会生活和内心世界,观众从电影里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几个漂亮的明星,同时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品位,因此它成为了最直观、最广阔、最细致的信息载体。她通过最形象、最生动的方式切入到寻常百姓家,而这种功能往往超出了电影的范畴,实际上也就成为产品最有效的广告宣传,因此电影与广告界结下了不解之缘。

1电影置入式广告的发展概况

电影置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广告”、“嵌入式广告”、“隐性广告”,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内容中,给观众留下对产品、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据调查,世界上最早的电影置入式广告出现在1951年由凯瑟林•赫本和亨莱福•鲍嘉主演的《非洲皇后号》(TheAfricanQueen)上,在该片中出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且可以明显看到男女主角畅饮戈登杜松子酒的镜头,并且可以明显看到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

而历史上最有名的电影隐性广告是在1982年亨利•托马斯主演的《外星人》中,主人公用一种叫“里斯”的巧克力豆吸引外星人。《外星人》是电影广告发展的里程碑,在此之后美国电影中的隐性广告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受到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广告手段也层出不穷。

我国的电影隐性广告起步较晚,冯小刚的《没完没了》首开电影隐性广告的先河,2004年贺岁片《手机》刮起我国电影隐性广告的狂潮,在影片《手机》中所有角色都使用摩托罗拉手机,他们用着不同型号的摩托罗拉手机出现在各种场合,还有男主角严守一到哪里都开着那部宝马汽车以及中国移动通讯的广告画面。而在《天下无贼》中冯小刚更是把电影隐性广告发挥到极致,整部影片嵌入的隐性广告品牌达到14个。

2电影置入式广告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1电影置入式广告的特点

(1)电影置入式广告的隐蔽性。

电影置入式广告与传统的广告不同,传统广告通过直接的表白和诉求唤起受众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欲望。而电影置入式广告则通过编剧和导演精心的策划把产品或者品牌安排到电影的某个情节当中,使它们成为电影故事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观众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接受关于产品或者品牌的信息,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说电影隐性广告跳出了传统广告的直白诉求模式,以更加隐蔽、积极、动人的形式潜入观众的视野,轻而易举的突破受众对广告的心理防线。

(2)电影利用明星的号召力,增强说服效果。

现在商业大片无不是明星云集,随便请其中任何一个来做产品广告和品牌代言人都可能花费不菲。但借助隐性广告,商家只需要较低的价格就可以让众多明星为自己的产品或品牌服务,如《手机》中的葛优,《天下无贼》中的刘德华、刘若英等,更何况还有重量级的导演和精良的制作班底。一般认为,名人、明星具有比较好的可信度和知名度,用名人做隐性广告的代言人,观众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达到传播的效果。

(3)广告成本较低,可以充分利用电影资源,借电影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广告产品。

电影置入式广告可以充分利用电影画面、情节、电影明星、场景、电影播放时间及场地,拓展了广告空间、还有重量级的导演和精良的制作班底。这些有利因素都将为置入式广告而服务。例如,宝马汽车公司为007系列《黄金眼》中的皮尔斯•布鲁斯南提供坐驾,精良的拍摄角度完美的表达了宝马汽车的外观性能,可以通过电影让大众了解了宝马,这使宝马汽车公司多卖出了价值2.4亿美元的汽车。这都说明了只有精良的广告才会产生良好的广告效果。

(4)电影置入式广告效果持续时间长而且影响广泛。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艺术形态,电影的生命力强。可以反复播放无数次。好的经典影片甚至影响几十年,相对于15秒或者30秒的电视广告所能带来的瞬间记忆而言,电影作品在受众的脑海里所停留的时间本身就相对长久且牢固。如果是一个优秀的电影作品,产品与情节配合紧凑,这个产品广告的影响将是其他仅仅十几秒的广告所无法匹配的,它延长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时间和记忆程度。

2.2电影置入式广告存在的问题

(1)置入式广告的合法性遭到的质疑,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

根据广告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应当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做为新兴的广告方式,置入式广告与以往的广告形式最大的不同便在于:将广告从显形转变为隐性。这就使得广告不再像以往的广告一样具有可识别性。所谓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指的是通过大众传媒所的广告应当与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严格地讲,这说法对电影置入式广告不具有法律的约束效力。同样也缺少了相应的法律支持。

(2)置入式广告在电影中的次要地位不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

电影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商品都有品牌标志,电视、报纸、杂志和户外媒体也登满了广告。因此影片中出现商家的品牌和广告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电影导演为了避免使用真实的产品品牌,就如电影《大腕》中所反映的,杜撰一个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品牌,观众反而会觉得影片脱离了现实生活,不真实。因此,除非导演把商标或广告拍得醒目到干扰观众正常看电影的程度,观众不会意识到影片中的商标或广告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在《天下无贼》中,Canon和Nokia的标志在画面中都不太明显、不太突出,观众不会意识到这有什么特殊意义。《北京晨报》的报名更是挤在列车过道的一张告示旁边,即使专门寻找和注意广告,也只能看清楚“晨报”二字,其它文字和标志几乎无法辨认。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注意力主要放在演员的表演上,几乎不会注意到背景上的小广告。观众会也许不会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跑去买《北京晨报》。

(3)电影置入式广告无法充分地表达产品的功能或品牌的内涵。

在电影中,和故事情节没有直接联系的产品或品牌,往往只能昙花一现地在电影中露一个脸。《天下无贼》公路惊险场面中,长城油只显示自己的品牌标志,却没有进一步展现自己的产品优于其他品牌油的地方,如它的官方网站所宣传的“有效抑制发动机内产生的黑色油泥,减少活塞沉积物,保持发动机清洁”等特长。由于是生硬地插入电影情节,因此难以通过电影情节来表现产品特征。

(4)电影隐性广告插入的内容和位置存在对品牌形象不利的安排。

《天下无贼》火车站一场,盗窃团伙打扮成一个旅行团,手上举着印有“淘宝网”字样的小旗。这一情节,或许会给淘宝网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可能使不熟悉淘宝网的观众形成淘宝网是“掏包网”的印象。冯小刚的《大腕》一片,已经反映了他对广告的厌恶。在该片中,众多厂商为了挤进葬礼作广告,什么位置都要,连死人的眼睛也要掰开一只,放入一只无形眼镜片。片中即将死去的美国著名导演泰勒被称为“大腕”,众多厂商拼命要把自己的广告塞到“大腕”的葬礼里去,实际上是在“傍大腕”。也许他是在暗示:众多厂商和社会上向富豪们卖身的浅薄女子没什么两样。在中国文化传统背景下,人们视死亡为不祥之事,中国企业的广告都避免涉及死亡、死者等,在葬礼上大做广告是很不吉利的,把商业广告和葬礼牵扯在一起,实际上是在诅咒商业广告。

3结语

电影置入式广告是一种新兴广告模式。它用一种新颖的手法将电影和广告合理而又有效的联系起来。它的出现最重大的意义在于用一种方式开发出一个广告媒体。它形式新颖,置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有效提高广告效力。电影置入式广告的有效使用,我们可以由此预见置入式广告今后必将大行其道,使得广告更加贴近我们生活,更有生命力。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