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费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0:58

电费管理论文

电费管理论文篇(1)

电力企业进行过程营销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拓展电力业务,电力企业有权对申请用电的客户进行审核,保证用户的用电项目符合政府电力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时供电企业必须要遵守供电规章制度,避免用户在用电时因为不符合政府规章制度规定而被强制停用,从而无法正常缴纳电费,带来企业用电纠纷。在业务拓展管理时,供电企业和用电单位签订详细的用电合同对双方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一定时候,合同对要发生的用电风险起到了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的作用。

1.2电费安全的风险

在整个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安全是核心问题,它是企业利益的主要体现者。电费安全包括五大风险:抄表风险、核算风险、收费风险、欠费风险以及专业管理风险。

1.2.1抄表风险

现在很多家庭的用电量都是电力公司派专门的抄表人员入室进行抄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抄表人员技术不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对于看不清具体数据的电量就随意估抄,甚至漏抄,长久下去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会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先进一点的,不是人工抄表,而是通过抄表系统自动化采集用电量,这种方式也不是没有缺陷的。在对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时不排除系统故障带来的数据错误,用电客户很可能会因为电量数据与实际不符而拒绝缴纳电费。无论这其中哪一种抄表方式,都会带来电费风险,这是不容忽视的。

1.2.2核算风险

电力企业在核算电费时,如果采用的计算方法、程序不符合国家统一规定或是不根据电费调整的规则计算电费,用电客户很可能会对要缴纳的电费有疑惑和想法,更糟糕的是拒付电费。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经济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1.2.3收费风险

电力企业在收费前,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及时给用电户进行通知缴费和催费,很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足额收回电费;还有潜在的收费风险就是在收回电费时,会因为自身不仔细的原因收到假币,并且没有足够的信息去辨别使用假币的主人。这些都是收费风险存在的方式。

1.2.4欠费风险

欠费风险存在的很大原因在于客户。他们或是由于经济的变动、政策的改革,造成自身资金短缺,无法按时足额缴纳电费,或是由于本身的缴费意识薄弱,故意拖欠,不按时按期缴纳电费,给电力企业带来收费压力,造成经济损失。

2电费风险管理的程序

风险管理的程序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只有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才能达到风险管理的作用。风险管理程序反映了风险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的工作步骤,主要有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和管理风险效果评价四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

(1)识别风险。企业对各种不确定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识别风险,通过字面意义就可以知道它主要的任务就是识别,从识别中提前发现风险,可以为企业有效规避风险。

(2)评估风险。对前期识别出的风险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就是评估的过程。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地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保障,正确科学地评估,减少了错误决策的发生,在某种方面也能给企业带来很高的利润。

(3)控制风险。企业对于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后,可以得到一些定性结论。关于风险,可大可小,对于影响小的风险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及时解决掉;而对于影响大的风险必须要通过制定严密的计划和措施,在这种过程中,就体现出了风险控制的作用,风险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风险的发生,适当时候还能延长有效解决风险的时间。

3电费风险管理的评估

我们主要把电费风险管理中的评估分为两部分,即自我评估和企业管理层的评估。现在供电企业的风险管理正在逐步完善,在没有专门人员来给企业做详细风险评估的时候,企业内部人员就需要通过自我评估来分析研究潜在的风险。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激励的手段将基层领导和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达到双利的结局。基层领导最了解风险发生的原因,但有时可能会因为私人的原因对管理层领导隐瞒却不能被及时发现。因此,通过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互相监督,可以如实知道潜在风险,并及时制定出解决对策。

4电费风险管理的控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电费风险管理控制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同一种风险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控制,降低风险的发生率。风险控制主要还是侧重于内部控制,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有分工、有效率地进行管理,才能减少风险的发生。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不是一件易事,它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企业内部岗位责任制,企业内部人员都应该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越权做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或决定。

(2)建立企业内部电费报告公示制度,公示的报告中要设计报告人本身、报告的时间、地点,一一明示清楚,这样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准确快速的查出责任人和问题的起因,同时,迫于此种压力,内部人员在工作时也不敢放松马虎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3)建立企业内部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将员工工作表现与薪酬奖金挂钩,根据风险管理的实现度,有等级的对员工进行奖励与惩罚。通过考核以后绩效最佳的员工有升职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长远来看,对企业的发展大为有利。

(4)建立企业内部权力制衡的制度,对于企业内部几个关键岗位不能一人多职,同时兼任。为了企业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权力制衡,可以一岗多人,互相监督,防止个人权利的滥用,引起内部员工内讧,造成不和谐的消极影响。

电费管理论文篇(2)

2我国新型电费核算管理模式探析

2.1按照客户要求设计新型电费核算方案

新型电费核算管理模式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准,按照客户要求来设计电费核算方案,这主要是由于电费核算主体就是用电用户,即客户,而客户的类型多样,如果按照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方法来进行电费核算,非常麻烦,而且还不利于供电企业进行决策,因此根据客户类型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各类,之后进行调查走访,了解客户的要求,之后指定电费核算方案。其具体的内容如此啊:首先,从电量采集角度来说,供电公司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抄表,数据必须确保准确无误,尤其是新型电费核算管理模式探析孙雷国家电网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营业及电费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0重要客户的用电量,在结算电量时,相关人员要认真核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使用了电力抄表系统,这样更有利于采集数据,而且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更高;其次,从电费核算角度来说,核算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核算,坚决不允许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行,依据国家规定的电价与用户实际所用电量进行计算,计算之后要进行核查,以此保证数据与实际相符;最后,从电费回收角度来说,回收流程要标准化、正规化,依据客户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收费方式,但是无论选择哪种收费方式,都要公平合理。

2.2遵守一定的原则新型电费核算管理模式

创新必须要遵守原则,毫无原则可言的创新,不会对电费核算起到实际性的作用,原则性越强的新型电费核算模式,其应用也就会越长久,更具备执行力。新型电费核算管理模式应该遵循的原则如下:首先,全局性原则,电费核算管理并不是单独的个体,应该将其纳入到供电企业管理体系中,从供电企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制定电费核算管理的各项制度,只有把握大方向,之后再注重细节,才能真正得创新电费核算管理模式;其次,真实性原则,电费核算管理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因为电费核算既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到客户的利益,一旦违背该原则,将会破坏企业在用户心中的形象,不利于供电企业其他业务的开展,真实性原则是电费核算管理得以创新的前提,也是新型电费核算管理模式得以长久延续的基础;再次,持续性原则,电费核算管理模式必然具备持续性使用的条件,如果时常对管理模式进行更换,将会影响核算业务的正常开展,而且也为企业发展带来阻碍,因此在电费核算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之前,相关人士必须做好市场等各方面的调查,不断地优化管理模式,直到电费管理模式完全成熟,才可以投入使用,进而保证其持续性;最后,奖惩性原则,这一原则也是新型的措施,新型电费核算管理模式应该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以此来提高电费核算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电费核算的效率,如果在核算过程中,出现重大误差,必须给予惩罚。

2.3注重细节问题因为新型电费核算管理

涉及到多方利益,所以必须做好精细化,严谨化,达到精益求精的要求。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不断地改善电费核算工作环节,来提高电费核算的精准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方法要精细,现代电费核算可以采用先进的核算方法,比如信息化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使用计算机设备来核算电费,这种方法,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具体细致的核算,不仅满足了客户具体要求,同时还提高了核算的精确地,而且服务十分到位,提高了供电企业的形象;其次,电费核算流程要做到精细化,因为对电费核算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在核算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的差错,必须细化核算流程,每一步流程都要相互衔接,做到有理有据,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电费核算误差。

2.4转变新型电费抄收管理方法

时代在发展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等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每一个行业经营管理方式也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变化,而如果哪些企业一直保持传统,固步自封迟早被时代淘汰,供电企业也是如此。电费抄收管理是电算核算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电费抄收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供电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变,比如使用营销技术支持系统进行电费抄收工作,不仅能够快速的完成应收工作,还能够对其进行审核。目前我国大部分供电企业都在使用这种销售系统,因该系统的发明创造,使得电费审核人员更加方便的工作。新形势下,要格外重视电费抄收管理工作,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因此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良的电力服务。总而言之,电费抄收管理方法的转变是整个供电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在新环境下,只有真正的使用先进的电费抄收管理手段,才能保证供电行业顺利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电费管理论文篇(3)

供电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人工抄表方式实现了逐步的淘汰,现在的抄表方式主要是人工使用抄表卡或者是抄表机进行抄表,但是,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很多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很多的软件都进行了应用,在很多的地区实现了预付费表,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种远程自动抄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推广力度比较大的方式,因此,我国电力抄表方式也慢慢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型转变,为供电企业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核算

电费的计算要经济抄表、核算、收费三个阶段,因此,核算成为了中枢工作,在电费收取方面是一种审核。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市场经济进行了适应,因此,在电费核算管理模式和手段方面实现了完善和深化,在管理方面实现了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以及统一考核。电费核算方面实现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对供电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规避,供电企业要从管理层面进行突破,并且在技术层面要对新技术进行应用,对核算的准确性进行提高。

1.3 收费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费的收取方式也从原有的窗口收费,实现了银行代收、网银支付以及自助缴费多种缴费方式,这样对传统的窗口缴费出现的人群集中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同时,对用户而言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可以选择自己比较便利的方式进行缴费。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收费方式进行改进,能够提高供电企业自身的服务水平,同时,也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 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管理现状分析

在电力企业销售模式中,抄表、核算以及收费都是由地方电力企业完成,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电费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和时展步伐没有同步的情况,电费核收管理制度还相对比较落后。近年来,用户的用电量出现了不断增加的情况,而且,在用电方式上也出现了变化,电力产品的价格层次也出现了很大的不同,这样给电费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对现阶段的电费核收面临的问题要提出改进的措施,保证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电费回收工作中,电费的核算是重点,在电费回收方面要进行创新,电费的缴纳途径不断的增加,不仅仅可以为用户提供便利,在时间方面也进行进行节约。但是,这样对核算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电费的核算有了更高的要求,电费核算方式要进行加强。

3 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管理创新有效措施

3.1 在供电企业内部成立电费管理中心

成立电费管理中心主要的是负责抄表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按照相关的法律准确的执行;账务处理的集中化以及电费的核算和回收;对于电费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建议;监督电费票据以及电费的回收率等。通过管理中心从而规范电费抄核收业务,并且加强了对于电费抄核收整个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

3.2 转变供用电的观念

首先应该转变员工的观念,在供电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一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让员工对于企业有归属感,这样员工才能够更好的为客户进行工作,使企业能够达到更好的服务。其次是转变客户的观念,使客户交费的思想得到有效的改善,避免出现严重的由于电费拖欠而导致企业损失的现象发生,供电企业应该针对此种现象,有针对性的提出科学合理的电费回收的措施,对于用电客户进行信用度的分级,从而使此种现象得到有效的改善。

3.3 改变电费核算的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费交纳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去固定的收费地点进行交费,同时还可以采用网上银行进行支付、手机支付等,其很大的程度上节省了交费的时间,方便了用户的生活,并且也提升了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但是这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供电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量,所以就需要改变电费核算的管理模式。首先就需要取消传统的营销部门的部分原有的岗位,这样就减少了中间的环节,使其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次应该取消供电企业分公司的各个账户,从而建立统一的账户,由电费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相应的电费核算工作由财务部集中的来完成。此外还应该制定适当的核算管理的方法,使核算的流程能够有效的缩短,减少核算的周期,相应的核算工作人员应该定期的对数据进行核对,避免出现各种安全隐患,保障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

3.4 改变电费抄收的模式

在电费抄收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手工方式,这样在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要进行抄收管理,对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进行提高,利用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账目,对传统的手工工作方式进行替代,在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3.5 提升服务的质量

对于服务企业而言,高质量的服务对企业形象的建立至关重要,经济的发展使得供电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对服务质量进行提高是其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的形象进行提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用户的用电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实行管理小组设置,定期进行走访,对电费征收的方式进行宣传,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用户的信赖,对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利。

电费管理论文篇(4)

2008年9月,源自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金融市场的急剧震荡波及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一些用电客户尤其是高耗能客户,生产经营形势恶化,资金链断裂,为了转嫁危机,拖欠电费的情况频发,供电企业电费风险进一步扩大[1]。从供电企业内部看,近年来,供电企业对加强电费回收、防范电费风险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高,把百分之百回收电费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但电费风险管理的概念提出也是近几年的事,风险管理的思想还不深入,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管理团队的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转化为科学常态的风险管理实践。

1、国外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研究研究状况分析

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上个世纪初的美国。1901年美国威雷特博士出版了他的《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开始对风险问题进行系统研究,1919年美国雷特出版了《风险与不确定性》一书,提出了风险预警的概念,开始对风险预警进行研究。1921年美国奈特出版了《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对风险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拓展[2]。50年代以后,风险及其预警研究得到广泛重视,一批论文和著作出版,这些著作对风险的形成、类型和预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他们主要侧重于金融方面,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而言其风险管理主要是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未对企业的营销风险进行研究,对风险的预警系统也没有形成实践体系。尽管一些著作提到了营销风险,但都是一笔带过[3-4]。只是美国学者James卫Forkan的新作《营销风险》一书,开始了对营销风险的系统研究。在书中,James对营销风险的成因、类型、表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营销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企业面临的营销风险逐渐增加,很多企业在面临营销风险时束手无策,给企业运营带来很大威胁,甚至面临倒闭,所以企业营销管理问题,在国内外又逐渐得到关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及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风险和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等新理论被提出并纳入实践。国外电力企业对电力营销中电费风险管理,都纳入了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当中,并且由于电力营销的特殊性和各国电力营销体制的差别、文化的差异,国外电力企业的经验可资借鉴的也不多。

2、国内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研究研究状况分析

我国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总的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我国预警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经历了一个从宏观经济预警渗透到企业预警、从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点预警到状态预警转变的过程。宏观经济预警和金融预警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理论体系和方法也比较系统和规范。而在微观经济领域,国内的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开展则相对较为缓慢。代表性的研究是佘廉教授等专家群体所完成的一系列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相继出版了《企业管理滑坡探源》、《企业逆境管理》、《企业逆境管理探析》、《企业预警管理丛书》等专著,创立了企业逆境管理理论体系和企业预警管理理论体系。同时的研究还有一些:王林、唐晓东研究了经济波动对企业的影响,并论述了构造企业经济预警体系的三个方面即政策预警、外部经济预警和内部经济预警;卢锡慧提出了建立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原则,他认为企业数据预警分析包括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活力和企业素质三个方面;胡华夏、罗险峰从企业生存风险的角度研究了企业预警系统,认为应从财务角度和企业经营的角度预测企业的生存风险,可以采用“A记分法”评定企业的生存风险。企业营销风险的预警防控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从所收集的资料分析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还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关于营销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5]。

国内供电企业对电费风险管理的研究应用,已经起步,基本上是从信用风险管理的角度切入,开展对电力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为电费风险预警提供依据。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其2003年印发《关于加强电力营销工作的若干规定》(国家电网生(2003)490号),明确提出加强电费风险管理与研究,建立信用风险分析制度;2004年印发《关于电费回收预警处理办法》(国家电网生〔2004)165号),明确要求各地电力公司及所属供电公司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电费回收预警分析报告制度、电费回收动态跟踪及快速反应制度[6]。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底开始实施的“十一五”企业级信息化规划项目中,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已列为重要的应用子系统。

2006年6月2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正式对外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国有企业管理实践的内在需求以及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角度出发,对中央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流程以及工具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明确的执行要求。这是国资委第一部以企业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代表着国内企业风险管理实践发展的新方向,《指引》的出台开创了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改革创新里程中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李强.现代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理论与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5

[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

[3]Jianmin.s.Jaames,D.J.Butler.Measures of pereeived risk.Managemen science1999,45(4):519-532

[4]P.Theodossiou.Finaneial data and the skewed generalized

电费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

成本费用管理;家电行业;价值链;实证分析

家电行业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整体战略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对成本费用管理的研究存在理论研究多、优化评价少、实证分析少等不足之处,本文对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现代家电行业的特点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这对我国家电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成本费用管理理论的研究,针对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特点,运用SPSS19.0软件对一系列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降维得出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起关键作用的价值链活动。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价值链活动对成本费用管理的影响,进而分析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的现状以及价值链活动如何影响成本费用管理,最后提出优化措施。

一、文献综述

对成本费用管理的研究中,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企业的成本管理经历三个阶段:经验成本管理阶段、科学成本管理阶段和现代成本管理阶段。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主要有:卡普兰(Kaplan)和库伯(Cooper)提出的作业成本管理;英国学者西蒙(Simmons)提出的战略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以及价值工程;20世纪80年代,Ostrenga提出的全面成本管理等。我国对成本费用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学者借鉴国外成本费用管理的研究根据我国企业的特点对成本费用管理研究进行了探索。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指出了我国传统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现代化的成本费用管理方法。赵士琛(2006)阐述了现代成本费用管理与传统成本费用管理的区别,阐明了现代成本管理费用的管理特点,提出成本费用管理的创新要从观念更新开始,把生产费用管理的范围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整体价值链,同时,成本管理主体由成本管理机构向全员成本管理拓展,并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建立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文化。杨安(2008)认为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一直比较落后,我国企业采用的传统成本管理方法通常排他性地将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活动的成本管理,忽略其他各个方面的控制,并认为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很难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

周海燕(2010)指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与观念相对落后、成本管理方法陈旧、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确立失误、不良利益动机驱动导致成本信息失真、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并从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的目标定位提出了应对策略。徐兴龙(2013)结合石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现状,指出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观念落后,成本控制停滞不前,并提出现代成本费用管理应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分析成本的构成,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收益。综上所述,我国的价值链成本费用管理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第一,对于价值链成本费用管理的定量分析少。目前国内对于价值链成本费用管理主要是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缺少数据推导和求证,导致研究缺乏数据的支撑。第二,对于价值链成本费用管理的优化研究少。目前国内价值链管理的文章大部分是在分析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价值链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缺少具体的优化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截至2013年底,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共有33家。本文以这3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二)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一般认为,衡量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财务指标是成本费用利润率,而影响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价值链活动主要有生产活动、经营活动等。根据前人的经验、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以及价值链的相关内容,本文选取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无形资产与总资产之比、在建工程净额、固定资产净额、长期股权投资净额、总资产13个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变量。利用因子分析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几项关键的价值链活动,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的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来研究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现状以及成本费用管理能力受哪些因素影响,探讨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成本费用管理能力以及影响程度有多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优化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管理能力提出可行性措施。在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价值链成本费用管理的实证分析中,需要考虑众多的财务指标,众多的财务指标能够更为充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但是如果直接利用这些财务指标去做多元回归分析,财务指标之间可能会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因此,在做回归分析之前文中先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降维,将众多的财务指标转换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变量。

(一)相关性分析利用SPSS19.0对财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判断财务指标之间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SPSS19.0软件导出的数据如表1所示。表1中KMO值为0.474,根据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KMO值小于0.6不太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原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为了消除13个财务指标的重叠,简化计算,可以采取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提炼出几个比较综合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公共因子,分析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并且以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因子提取方法,选定因子提取标准是:特征值≥1。SPSS的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从解释的总方差中可以看出,有5个成分符合提取原则,并且这5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208%,表明提取的5个成分能较好地代表13个财务指标。通过对表2的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用这5个主成分反映关键的价值链活动所损失的信息不多,这5个主成分能够综合反映家电行业的关键价值链活动。同样利用SPSS19.0求得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但从表3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各主成分的典型代表变量不是很突出,各指标前几个成分上均有相当程度的载荷值,难以合理解释其实际意义,要使得因子提取成功,表3提取的5个主成分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意义。本文采取方差最大法(Varimax)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所示。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以及价值链活动的相关知识,第1成分主要解释的是固定资产净额、总资产、在建工程净额、长期股权投资净额,将成分1命名为资产规模,用FAC1表示;第2成分主要解释的是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将成分2命名为偿债能力,用FAC2表示;第3成分主要解释的是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股东权益周转率,将成分3命名为营运能力,用FAC3表示;第4成分主要解释的是无形资产/总资产、固定资产周转率,将成分4命名为研发能力,用FAC4表示;第5成分主要解释的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将成分5命名为营运资金管理能力,用FAC5表示。利用SPSS19.0软件计算成分得分,根据各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的因子得分如表5所示。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的5个价值链活动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13个财务指标。从表6成分得分协方差矩阵可以看出经过因子分析后的因子间消除了线性相关。

(三)回归分析为了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5项价值链活动对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影响,明确企业价值链活动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能力以及影响的程度有多大,本文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根据表7,回归模型拟合结果如下:考察的自变量成本费用管理能力与其5项价值链活动的相关系数为0.902,拟合回归的确定性系数为0.813,经调整后的确定性系数为0.778,标准估计的误差为0.08877。根据表8,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结果如下:回归平方和为0.924,残差平方和为0.213,总平方和为1.137,对应的F统计量的值为23.464,显著性水平小于0.005,可以认为建立的回归方程有效。计算的回归系数如表9所示,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方程:Y=0.059+0.015X1+0.110X2+0.045X3+0.018X4-0.119X5其中:X1表示资产规模;X2表示偿债能力;X3表示营运能力;X4表示研发能力;X5表示营运资金管理能力。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研发能力和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对公司的成本管理能力有很好的解释能力。一般认为模型拟合优度超过60%,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能够较好地解释被解释变量的变动。在本文中,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77.80%,说明这些价值链活动能够解释成本费用管理能力变化的77.80%。在5%的置信水平下,偿债能力和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对成本费用管理能力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同时,还可以看出营运能力、资产规模、研发能力对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作用不显著。(四)实证分析小结价值链成本费用管理实证分析是根据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以及家电行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能够影响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5项价值链的关键活动,接着对提取的5个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分析5项关键价值链活动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影响。价值链成本费用管理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现状如下:偿债能力和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对成本费用管理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并且营运资金的管理能力对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影响为负,故此笔者认为应该通过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来提高成本费用管理的能力,即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营运能力、资产规模、研发能力对成本费用管理的影响程度相对偿债能力和营运资金的管理能力小。

四、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优化方案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主要价值链活动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资金的管理能力,并且在与供应商的关系中,供应商也更为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资金的管理能力。同时,营运能力、研发能力、资产规模对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不容忽视。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针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管理特点笔者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可以通过改变营运能力、资金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规模这5个因素来提高成本费用的管理能力。在这5个影响因素中,资金管理能力和偿债能力对成本费用管理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要通过加强资金管理能力和偿债能力来提高成本费用管理的能力。资金管理是家电行业乃至每个行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方面要使资金流通顺畅,另一方面要使资金保持高运转的状态。第二,营运能力、研发能力、资产规模对成本费用管理的影响不大,但由于营运能力、研发能力、资产规模这几项关键的价值链活动是家电行业的重心,因此企业也要加强对这几项活动的管理。企业仍然需要加强营运能力以及重视企业的技术开发,通过不断创新,最终使营业收入的增长高于营业成本的增长。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以下三点优化措施。第一,改善融资手段,优化资本结构,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要想改变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水平过高的现象,首先应该分析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我国大多数家电行业上市公司都存在每股经营性现金不足每股收益三分之一的情况,导致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有利润但实质上没有资金的现象,造成了企业只能用短期负债来弥补资金的不足,使得目前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过高,最终导致企业偿债风险大大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管理者要从优化现有的资本结构入手,提高对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快资金的流动。第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资金利用效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就是要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坏账损失,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要做到健全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等。第三,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在家电行业中,传统的低成本策略以及价格战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伴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日益上升,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无论是在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都无法维持低成本,再加上经济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从成本战略向技术创新战略转变,通过增加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力度来获得产品和技术优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五、结论

本文选取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价值链角度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价值链活动进行实证分析,把价值链活动和成本费用管理结合起来,从价值链的角度认识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的优势和劣势,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量化影响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价值链活动,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在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中对成本费用管理能力起主要作用的价值链活动,最后通过回归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价值链活动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能力的影响。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价值链成本费用管理的分析结果表明,要提高成本费用的管理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不能将成本费用管理局限于生产过程,而应该从企业的整个价值链活动进行考量,以优化成本费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玮.基于因子分析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模型的评价[J].技术与市场,2007(6):69-70.

[2]吴刚.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企业竞争力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3-64.

[3]徐兴龙.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会计之友,2013(6):64-66.

[4]岳殿民,吴晓丹.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8(7):70-74.

电费管理论文篇(6)

地电集团客户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地电集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直属大型配电网企业,为榆林市等9市66个县(区)供电,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72%,人口占全省总人口51%以上。地电集团对于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十分重视,先后制定了《电力市场开拓管理规定》、《电费抄、核、收管理办法》以及《电费回收预警管理办法》等。地电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职能部门。客户信用风险主管部门为市场营销部和财务经营部。市场营销部主要负责电费回收风险识别和评估,下达分解回收任务,考核欠回收工作,财务经营部主要负责欠费账龄分析、坏账计提等工作。

风险管理主要措施:风险识别。对电费回收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分析,掌握电费回收风险的性质和特征,确定风险类型。同时,分析引发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和产生后果的严重性,对电费回收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风险评估。通过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的综合研究,运用有效的管理办法,对风险进行判别是否需要进行处理。风险预警。根据电费回收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风险预警时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际、国内及本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国家宏观调控及产业结构调整、电价调整等政策,客户经营状况及缴纳电费信用等级,欠费构成的变化趋势及新欠电费的增长情况,欠费构成的变化趋势及新欠电费的增长情况,有关当地政府建设规划、搬迁的政策或信息对客户的影响,有关客户产权变化情况,无力按时支付电费情况,故意转移经营风险情况及《供用电合同》或《电费缴纳协议》执行情况等。欠费回收措施。欠费回收措施主要包括:催收。主要方式有短信催收、电话催收和现场催收:暂缓新业务。对拖欠电费客户的新装、增容、变更用电等业务申请一律暂缓办理。在客户交清电费后,方可进入规定业务流程,办理客户申请:停电。对于企业信誉度很差,经常以种种理由拒交或拖延电费的,可以采取停电措施。但是停电应严格按照法律有关停电规定,严格履行必要审批程序后,方可实施:四是司法救济。对长期拖欠电费的客户,或濒临倒闭破产未清偿电费的客户,除应采取停电措施外,还应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讼,追回拖欠的电费。

地电集团客户信用管理存在的主要不足

客户信用管理模式存在不足。目前,地电集团采取的是销售部门主导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调动营销人员信用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可以与客户及时沟通,及时掌握客户的信息;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业务关系。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销售部门管理客户信用风险难免有失独立公证,有“自己管理自己”的嫌疑;营销部门的主要职能在于拓展和维护电力市场,对于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注意力和动机不足;相对于财务部门和其他专业机构而言,营销部门管理客户信用风险相对能力不够。因此,改善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实属必要。

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及可操作性。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价需要选择恰当的指标。一般而言,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原则:系统全面性原则。所谓系统全面性是指评价指标应当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客户的信用水平。如前文所述,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主要九大因素。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主要关注了价格、宏观经济以及客户的经营能力,对客户的偿债能力及发展环境等关注不够。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包括客户的市场地位、发展阶段、治理结构等企业发展的环境;没有包括诸如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偿债能力的指标;同时对于衡量客户自身品德的一些因素如违规用电、供电方式等因素也没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因此,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缺乏系统性。

另外,评价指标的设定应尽可能的明确,增强可操作性。但是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指标不够具体,基本上没有明确对应的统计数据指标,这就给信用评价工作造成了障碍。

没有区分不同的客户类别设置预警指标。一般情况下,将用电客户分为以下几类:非工业电力客户、普通工业电力客户、大工业电力客户、商业电力客户、农业电力客户及居民电力客户。不同的客户群体对电价及电力服务等的敏感性程度不同,对供电公司造成的信用风险敞口不一致。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置不同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进而更好的为差异化营销服务。

没有明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及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客户信用综合评价,通常情况下涉及的因素较多。因此,只有明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才能对客户的信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确定统一的评价结果。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需要借助科学的计量方法。现实中比较常用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统计回归法及主观权重法等。虽然,地电集团根据风险预警评价将客户信用风险等级分为蓝、黄、红三个等级。但是这些等级的评价仅仅考虑了客户的欠费数额和欠费时间,对于风险预警评价的其他因素没有考虑。因而,总体上讲,地电集团客户信用评价缺乏明确的权重体系,也没有相应的风险评价方法。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缺少明确的权重系数以及评价方法,导致地电集团客户信用管理水平不高,客户信用管理流于形式。

完善地电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依据IT信息技术平台,重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前文分析指出,以营销部门主导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缺陷。现实中,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主要销售部门主导型、财务部门主导型、独立部门主导型以及委员会制四种模式。对于销售部门主导型模式的利弊前文已经予以分析,故而不在重复。财务部门主导型的优点在于其专业能力较强,同时可以保持客观独立性。其缺点在于可能会出现矫枉过正,对客户关系的维护能力不足,相对于营销部门对客户的信息掌握不足。独立部门主导型优点在于专业能力最强,有较高的权威性。但是其缺点在于人力成本过高,与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的有效沟通很难保证。委员会制在一定程度综合了前三者的优点,但是有可能导致责任不明,管理流程过于复杂,管理效率较低。

比较分析以上四种模式,结合地电集团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在保持营销部门负责客户信用管理职能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将营销软件系统和财务核算分析软件系统耦合,打造共享信息的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对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智能划分,定期召开分析会议,会议由营销部门负责组织。这样,在不增加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的基础上,可以综合营销部门主导型、财务部门主导型及委员会制的优点,实现这几种模式的互补。

依据“5C”理论,构建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信用要素理论是研究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该学说英美,为了便于表达和方便记忆,通常将每个因素层次进行概括,并用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代替,最终形成了“5C”理论。后续研究基本上围绕“5C”理论展开,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

“5C”理论主要观点是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应当从五大方面或者层次进行综合评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品格(Character),指的是客户信用活动中的品德与作风,主要对客户的信用行为进行评价,比如违约情形、违规用电、欠费历史情况等;二是能力(Capacity),主要是对客户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信用调度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管理者个人能力进行评价;三是资本(capital),主要关注客户的财务状况、资本结构、资产总额,资产负债比率以及拥有或控制的其他资源;四是环境(Condition),主要考虑的是客户发展面临的政治、经济、市场、地理位置等外部生存环境,对客户的发展前景进行考量:五是担保(Collateral),即关注客户对信用交易是否提供了抵押担保或则保险。保险是现代信用经济的产物,可以减少授信者(客户)的潜在信用风险。因而,对于具有保险或者担保的信用交易客,其信用风险程度较之未提供担保或保险的客户较高。因此,在设置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这一重要因素。

电费管理论文篇(7)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突出对电力营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最终进步发展与否,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邓小平运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提出了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作为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经营便是电力企业的中心任务,因此做为电力营销管理者,就是要将电力营销这项经济工作为自身岗位工作的核心来抓,通过不断提高营销效益,进而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经济运行贡献力量。

(二)加快经济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水平

邓小平经济学理论中,对加快经济发展尤为重视,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经济发展观,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解放思想观念、继续深化改革、坚持积极发展三个方面。解放思想观念,就是从实际出发,在思想上敢于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继续深化改革,就是敢于对传统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积极发展,就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放松经济发展,积极进行经济发展建设,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点对于我们电力营销工作者而言,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营销工作模式和方法,实现电力营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当前电力营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邓小平经济学理论,笔者结合本职实际,就当前电力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当前电力营销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发展观念、营销手段和管理意识三方面,制约了电力企业经济运行水平的提升。

(一)发展观念不强,需进一步解放思想

由于受电力行业垄断体制影响,在电力企业内部,发展的观念一直不是很强,营销模式落后陈旧。在服务意识上,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电力用户在对电力能源使用上的质量和服务意识有着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在我们电力营销的许多相关人员在营销意识上解放思想不够,观念更新不及时,仍停留在卖方市场的状态上;另一方面,在管理体制上,“人情电”、“关系电”等不良情况仍局部存在,损害了用户利益,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形象,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建设现代电力企业。

(二)营销模式落后,需创新营销方式

当前,用电市场面临着巨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天然气、太阳能等可替代能源逐渐进入能源市场,与电能的竞争加剧,用电市场的开拓难逐渐增大,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当前电力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供电产品营销和设计上,电力企业营销上对市场应变能力不够,产品策划设计、营销开拓手段落后于市场变化,制约了对电力市场的拓展。同时,随着新的付费手段的丰富完善,需要我们在缴费服务上不断丰富网上缴费、电费冲值卡等新的缴费方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电费催缴上,由于催缴人员工作不力、用户自身资金周转等原因,用户欠费情况时有发生,为电力营销工作带来风险。

(三)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职责落实不到位和安全管理不够精细化的问题。职责落实不到位,具体体现在对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多停留在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上面,对安全事故的分析研究不够,多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了对安全事故的研究和整改。安全设备管理不够精细化,具体体现在对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管理上存在粗放管理的问题,需要精细化,在规章制度建设上需进一步进行完善,责任专人,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管理。

三、就如何提高电力营销和管理水平的思考

面对当前电力营销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以邓论经济学为指导,重点从思想解放、突出营销、安全等方面入手,不断促进电力营销和管理了水平的提升。

(一)解放思想,增强服务市场意识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市场的供需情况也在变化,电力企业必须转变过去的营销意识,从以供给营销为主的观念向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转化。在营销工作应突出服务营销意识,把电力营销工作定位为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工作,按邓论经济学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从客户需求出发,以优质服务,去开拓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在服务上,要克服和杜绝“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陈旧作风,改变服务方式和态度。

(二)创新思路,提高市场营销能力

针对新技术的出现,在电力营销中,要借助国家有关政策,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新技术家用电器和生产设备,拓展新技术、新电器使用市场,为人民生活的提高提供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在营销策略方面,手段上可以采取消费积分等方式,进行促销,刺激居民的用电消费,达到一定积分客户进行赠送礼品,维护其忠诚度,在市场开发策略上,应加大对可替代能源的分析,通过宣传电热水器、蓄热电锅炉能新型电器设备,帮助客户树立现代和时尚的生活观念,追求更高层次生活品质,应对来自其他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开拓市场。在电费回收上,一方面要严格落实电费回收考核的相关管理制度,加大对电力收缴人员的考核力度,另一方面,要采用技术手段,对交费不积极用户实施预付费装置,降低营销风险,对于恶意欠费大户,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催收,确保电费回收。在电价管理上,要规范电价,理顺不同用电类别间的电力价格关系,围绕用户需求,尽量减少电力销售的中间环节,避免搭车收费和乱加价,切实降低成本。

(三)加强管理,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电费管理论文篇(8)

管理线损是由计量设备误差引起的线损以及由于管理不善和失误等原因造成的线损,如窃电和抄表核算过程中漏抄、错抄、错算等原因造成的线损。管理线损通过加强管理来达到降低的目地。

由于我市农村用电管理中存在着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和偷窃电等现象,致使农村电价较高,农民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我公司的形象和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经过公司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实地考查、周密深入地论证,对此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对加强线损管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加强计量管理,做好抄、核、收工作

加大计量装置投入,提高计量精度,保证计量准确性,对电网中DD28、DT28、DS8等国家已明令淘汰的电能表全部更换,使用862系列、带通迅接口系列等新型电表;对低压电流互感器由0.5级更换为0.2级。同时做到定期抄表,定期轮校电能表,定期检查电能表和互感器,消灭三错:错接线、错抄录、错倍率,做好分线、分压电量平衡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我公司近期开始微机制票、收费,用户凭“用电卡”可到任一缴费点上交当月电缆,逾期罚交违约金,这样既方便了用户缴费,提高了上缴电费的积极性,也便于公司领导查阅、审核,十分有效地减少了过去用户拖欠电费、收费人员挪用电费等现象。

2实行线损目标管理

针对我市网络损耗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公司对各所实行线损目标管理,签订了责任书,开展分所、分压、分线考核,并纳入内部经济责任制,从而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线损由1998年的13.3%持续稳步下降到2003年的5.5%,下降了8个百分点,5年间节电近300万kWh,增收120多万元。

3开展营业用电大普查工作

营业大普查是供电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突击查与定期查、互查与自查相结合,方式灵活多变,做到“情况明、计量准、按时抄、全部收、服务好”,有效堵塞了发生错计、漏抄的现象。

4加强职工自用电的管理

2003年以前,我公司发电站、变电站、供电所等单位职工每年用电高达90万kWh,占供电量的3%以上,自从对各单位自用电实行装表收费后,每年各单位用电总计不到40万kWh,每年节电约50万kWh以上。

5开展反窃电活动

偷电行为越来越巧妙,并向技术型发展。我市对此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对用户装设了防窃电的电能表、电量监视器等。另外,加大打击偷电的力度,监察科人员经常夜晚出击,不定时到计量点现场察看,有力地维护了我公司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营。

6定期召开用电形势、线损分析会,开展线损理论计算

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核算线损实行三对比:与上月比,与去年同期比,与理论计算比。通过理论计算,明确降损主攻方向,为制定降损方案和年度降损计划及确定指标提供依据。

转贴于 7加强供电所职工的工作责任心

要求各供电所职工时常巡视线路,排除线路的竹、树障碍,线路瓷瓶每年擦扫一次,无载线路或变压器及时停运。

结论

总之,降低损耗是降低电网供电成本的直接途径。合理选择降低网损的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电网降损管理工作者除了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外,还需要根据电网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电网的降损措施,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电力线路技术手册》 兵器工业出版社 齐文禄 1991年7月

电费管理论文篇(9)

引言

电费的审核又被称作为电费核算,电费的管理工作都是围绕电费核算进行的。电费能否准确及时的回收,能否按规定完成清楚的账务,数字报表的统计准确与否,都是以核算工作的质量有关。电费的管理工作实则是一个综合性的财务工作,部门跨度极大,因此就需要人员、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理解以及工作上的相互支持。并且,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电费的管理手段以及模式上的深化,只有建立起一套可行可靠的管理体系,在科学规范的电费管理操作系统下,其工作才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 电费规范概述

1.1 制度化的账本保管

电费的账本是管理的基础保障,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对制度的建立、完善,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对账本进行管理以及其他工作项目的规范。其次,需要将账本管理同核算工作相分离,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账本管理发放部门。以此避免由于账本的借用在核算期间出现账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不但能够保证账本的安全,同时还创造了一个更加健康高效的核算环境,为核算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又降低了核算失误率。

1.2 新装用户的账户建立以及电卡发放工作要合理

主要就是对电卡的发放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由于装表工作具有连续性,这种不间断就体现在每天都会有新用户产生。但是抄表工作确实一月一次,这就在二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为了保证新装用户能够及时的上账,合理的协调抄表和安装工作矛盾,在月初应当将上月出账之后的新装用户帐卡交予抄表工作人员,令其具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了解新表,保证抄表工作的正常有效进行,及时的回收电费。

1.3 规范电费退补以及电量调整工作

首先应当严格执行抄收管理规定,对于额度较大的电费的退还,需要报上级领导批准,通过后才能够进行退还处理。其次,对于电量的调整予以规范,保证退补传单的合理发放,并通过电脑进行正式的录入编号。由于传单的发放以及电量的调整工作都是由核算员进行手工完成,这种纯人工操作时的传单大多编号为临时性的,并不会录入电脑,因而,就无法对电费系统中调整、退补原因予以明确。

1.4 严格规范变更传单处理

变更传单的接受和返还工作一般都是由专人统一进行,并对其合格与否予以审核把关。每个月需要对移动传单进行登记处理,将传单登记在册,以便时候进行查阅,该方式还能够对变跟单的结算工作提供便利,保证月结月清。

2 创新发展新要求

现代化的电费管理应当以实际工作为基础,合理的进行创新,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四大举措、两个转变等手段,提高电费回收效率。

2.1 转变电费的收缴观念

客户的观念转变是工作的重点,核算中心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手段合理的转变客户观念。出现电费拖欠现象的用户多为效益较差的企业,由于周转资金出现问题,因而会将电费的拖欠作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一种手段,形成“欠费有理”的观念,这是很多恶意欠费出现的主要原因-欠费有利。单单通过宣传是无法让该类客户主动缴费的,应当由针对性的采区合理的措施,首先,对于效益不良的企业,同其签订相应的电费交纳承诺书,按旬进行抄表交费,通过对电费回收的周期缩短提高回收率。其次,是员工观念的转变。现代企业注重的是人才,即便是政策、决定再好,若是没有人员实施,依旧只是纸上谈兵,因此一流的员工造就了一流的企业。电力部门应当适当的通过福利待遇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树立起只有部门健康良好发展,才能保障个人收益的意识。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岗位忠诚度,通过风险奖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自主性以及责任心。

2.2 三种优化的管理

一是改革机制激发潜力。二是优质服务促回收。用优质的服务与客户建立感情,使客户对供电企业少一分埋怨、多一分理解。将每一个客户当自己的亲人对待,以诚动人,以情感人,主动为客户用电解疑释惑,解决客户用电的实际困难,当好客户用电的“参谋”;三是动态跟踪防风险。为防范电费风险,把有风险的客户实行预付电费,对信誉度差的大客户实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客户的生产、销售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回收措施,确保当期电费结零。

3 在农电电费核算上要重视

3.1 保障客户用电资料数据源,杜绝三电、三乱

建立农电电费核算中心,对营销客户资料源:新装凭证、换验凭证、事换凭证、用电变更凭证、临时用电信息、电价信息、抄表信息、票据信息等实现集中管理。杜绝农村用电中的“三电”(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和“三乱”(乱加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

3.2 提高服务的质量,保证缴费方式多样化

保证农业用电的核算中心网点建设,实现缴费方式的多元化,令用户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缴费,营业厅收费、网银缴费、自助终端缴费以及移动终端收费等。改原有固定的缴费方式,使得用户能够不受时间、地点约束,方便用户。并且还应当在电费信息的查询上实现快捷、方便。

3.3 节约成本以提高效益

在农业用电电费的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编制数一般在十人左右,全权负责所有农电相关工作,包括用电量的计量、电费的计算、账务的管理等,其工作量相当于过去30人左右的完成量,通过电费的核算统一管理模式,大大的节约了电费管理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使得农电管理的效率得以提高,在人力上节约了企业的成本,变相的增加了经济效益。

3.4 电费核算工作流程

3.4.1 电费核算工作在农电管理系统中归属于市场营销部管理,核算中心监督各个农电供电所的抄、核、收工作。

3.4.2 供电所在抄表前将上月本所的营销信息(换验凭证、新装凭证以及用电凭证和事换凭证)进行上报,由电费核算中心进行审核,再有核算中心进行统一上报,由市场营销部进行综合性的审核。

3.4.3 抄表前核算中心需要对当月完成业扩的供电所进行数据的归档,并将数据进行初始化,后对抄表器发送台区数据。

3.4.4 供电所领回抄表器并下发各台区专责人。

3.4.5 供电所各台区专责人抄表至抄表器。

3.4.6 供电所送抄表器和临时用电抄见数到农电电费核算中心,农电电费核算中心录入归档抄见数和供电量,并计算生成报表。

4 结束语

农业生产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基础保障,因此重视农电建设,关心农业用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的农电工作中电费核算工作中,我国的工作体制以及抄收模式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电力部门各环节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电费管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426.61;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尽管我国电力能源生产企业,在近年来持续处于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之中,然而,针对企业性或者是居民用户开展的电表抄核收工作,却始终占据着我国电力能源企业营销工作体系的中心位置。电表抄核收工作的开展质量是我国电力能源企业,经济效益获取水平的直接反映指标,对于我国电力能源产业的发展具备深刻的现实影响意义,有鉴于此,本文针对电力营销抄核收管理环节的提升问题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1加强电力能源企业在电费抄核收工作方面的考核力度

1.1加强针对工作质量水平的考核管理力度

为切实提升电力能源企业营销工作部门,针对电表抄核收工作质量状态的考核工作力度,应当创立并实施系统的考核工作指标体系,并将抄表工作数据准确率、实际抄表执行率、以及抄表过程中数据信息获取的完整程度和月末抄表工作实际完成比例作为考核体系中的主要指标项目。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与上述考核体系相对应的抄核收工作差错事件考核体制,以及电费实际收取状态内部监察制度,在这两项制度中,可以具体围绕用户电费收取过程差错现象发生概率、用户实际用电量计量数据错误现象发生概率、抄核收报表数据填写与纪律错误发生比例等指标展开。针对电费收取工作安全管理,以及电表抄核收工作差错责任的具体追究方面,要建立以地方性电力能源企业为中心的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确定间隔时间相等的周期性电费抄核收工作质量状态检查监督制度,根本规避严重电费抄核收工作事故的发生。

1.2加强电费回收工作责任制度的落实力度

为保证电力企业营销工作部门能够按时完成用户电费资金的完整回收目标,各级地方性电力能源企业,可以建构和实施适合本地区电力能源营销市场发展条件的电费回收工作激励制度,并以此促进电费回收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电费回收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为其具体确定以日、月、季、年为周期长度的工作进展状态考核工作方案,针对其实际承载的应收电费余额,以及实际电费回收率等工作质量考量参数展开动态跟踪监测,不断调动电费回收工作人员的工作热忱,提升工作质量水平。

2电力营销抄核收管理环节的提升策略

2.1做好电力营销抄核收工作的基本观念转变

针对电力营销抄核收工作的基本观念的转变,具体涉及客户群体,以及电力能源企业内部抄核收工作人员群体两个方面。在电费回收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客户欠费不交的情形,直接引致遭遇客户欠费现象的电力能源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境,影响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工作效率水平的提升。在这样的清形下,电力能源企业的营销工作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并推行有效措施,改善客户群体的电费缴纳意识,使客户群体真切感知到及时充分缴纳电费,对自身日常生产生活的有序开展,所具备的重要意义,要针对不同用户采取彼此差异的电费催收手段,保证客户能够在有关技术处理手段的影响约制下,能够及时而完全地进行电费缴纳行为。举例论之,可以针对缺乏良好电费缴纳信誉度用户群体,实施预付式电费缴纳结算制度,推行电费余额储值卡制度,将电力能源企业的“供电”模式,转化为“卖电”模式,敦促客户真切认知电力能源企业在供电工作控制层次的主动地位,转变客户以往存在的消极缴纳电费的心理基础。针对经营效益状况相对较差的企业性电能用户,电力能源企业可以对其实行以季度为周期的抄表工作制度,并与相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签订电费按时缴纳承诺书,并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缩短电力能源生产供应企业应收电费资金的回转速度,在防止出现恶意拖欠电费现象的同时,改善电力能源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电力能源企业抄核收工作管理人员,要对自身秉持的管理工作指导思想进行适当转变,要逐步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性管理思想。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给予抄核收工作人员充分的人文关怀。

2.2优化针对抄核收工作人员的基本管理制度

电力能源在提升营销工作体系下,电表抄核收工作管理质量水平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和发挥电力企业基本管理制度应用发展潜力,结合《电费预警及风险机制》、《电费回收考核体制》,以及《大客户动态跟踪体制》等已经发展成型的技术规范文本,在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条文体系,以及电力能源企业现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提升电表抄核收工作人员的薪资收入水平,以及福利待遇标准,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将员工的奖金收益水平与电费回收率相挂钩,促使员工工作热情的大幅提升。

3结语:

针对浅析电力营销抄核收管理环节的提升问题,本文从加强电力能源企业在电费抄核收工作方面的考核力度,以及电力营销抄核收管理环节的提升策略两个角度展开了具体的论述分析,做好电力抄核收工作,对于我国电力营销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具备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承旭.抄核收工作中降低线损的应用技术[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26).

[2]段晓宁.浅析电力企业抄核收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

[3]赵月梅.实现抄核收自动化管理加速企业营销管理[J].电子制作,2014(22).

电费管理论文篇(11)

笔者作为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系统的亲历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分析目前高校水电使用情况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水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近些年进行的管理改革,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推进高校水电管理的系统化。

一、高校水电使用的现状分析

就笔者了解和观察,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水电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支撑的思想根源是“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观念。虽然早在多年前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实施,,就提出“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的口号,全民节约使用资源意识增强,但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口号和标语的层面。就高校而言,水电资源使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大户(虽然高校规模各不一样),而且,存在的这种水电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样不可小觑。为了便于分析水电使用和管理系统的运作,就高校水电的使用主体方面进行了如下划分:

第一、学生主体的使用。学生是学校水电使用的主要主体之一,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学生水电使用基本是采用限额内免费,超过收费的措施,这一措施基本保证了学生的正常使用,同时在制度设计上起到了对水电资源的监督,避免造成无谓的浪费。以用电为例,学生每个月有相应的免费用电额,这个额度保证了学生正常使用,对于超出限额付费,增加了学生对资源使用付费支出概念。第二、 学校办公管理水电使用。这里主要指学校实行办公管理中水电的使用,办公楼所的水电使用。办公楼内的照明、空调、水电使用等等,在水电使用中也占有一定比例。第三、公共水电使用。校园内的公共照明,公共绿化水源等,也属于学校水电使用的组成部分。第四、学校服务性机构承包方水电使用。学校食堂、澡堂等水电使用,也是学校水电使用的组成部分。

以上几个部分,是较为简单地对高校水电使用的主体进行划分,这些使用主体都是高校水电管理的对象,明确了使用对象和管理对象,有利于进一步进行管理。这种划分不尽周全,主要是基于个案的归纳,但总体而言,多数高校基本囊括这几部分使用主体。

这些主体在使用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资源浪费,存在“跑、冒、滴、漏”,长明灯现象。这种”善小而不为”的行为,无形中导致了大量水电资源的浪费。以2013年暑期为个例,放假期间,水电的费用应该低于正常使用期间,但却出现较大波幅,同比往年同期,除去生源规模等方面因素,也有较大涨幅,经过多方排查,多部门协作,最后确定应该是地下管道有漏水现象,从而导致费用上升。由此可见,设施老化,年久失修,也是资源浪费的无形杀手之一。

二、高校水电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各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后勤服务也置身于改革大潮之中。近年来,新的管理理念,企业化运作模式引入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客户满意度、内部客户管理等理念的引入和实施,使得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水电管理服务作为高校后勤服务的重要内容,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一系列成效,但同时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目前,基本管理情况呈现以下几点:

第一、使用了较为先进的水电联控,便于能源使用的统一管理。目前高校在水电使用上,采取专人管理和销售,水和电联合管理,采取计算机联网控制。计算机联控由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公司负责系统维护,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便于数据的采集、对比和管控。第二、学生宿舍水电使用在高校水电管理中占较大比重。学生水电使用管理分为几块工作:一是学生用电的购买。对于超出免费额度的用电,学生到学校专门的水电管理处进行购买;二是学生宿舍管理处的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和加强服务意识,针对学生的用电安全,用水起到相应的监督作用。不可否认,高校宿舍学生使用电热水器,电热毯,甚至小电饭煲等小家电设施,在用电上存在一定隐患,虽然学校三令五申,禁止使用这些电器,以免造成火灾,但是令行不改,还是有部分使用情况存在,这就需要宿舍处的管理人员要提高警觉意识,同时还要提高服务意识,学校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措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生活便利,而减少存在危险用电行为。此外,对于宿舍楼内的用水,宿管处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大巡查力度,对于厕所出现的漏水现象,长流水现象,水管用后不关现象,加强管理。三是水电设施的维修工作,包括学生宿舍照明、空调、热水器等用电设施的维修维护,公共卫厕的冲水设施维护维修工作。老教学宿舍楼区的卫厕由于建成时间久,设施老化,极易出现冲水设施的损坏,造成水资源浪费。第三、办公用水用电的管理。学校行政办公水电使用也是高校水电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占比。同学生用电用水情况一样,也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除去水电设施的老化造成资源浪费,人员节能节电节水意识不强也是重要原因,空调耗电是重要源头之一。针对空调的使用,没有明确的温度限制。这是水电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第四、高校公用水电的管理使用。校园中的照明用电,绿化用水,净化用水,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浪费的现象。这些情况,主要是基于节能意识不强,还有“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思想作祟。对于花木的维护,使用人要根据具体天气情况,合理使用绿化用水资源。

三、推进高校水电管理的系统化

通过对高校水电资源的使用主体和使用的管理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推进高校水电的系统化管理。资源正当使用无可厚非,但是使用不当造成浪费则是每一个使用人都应引起注意的责任意识问题,单纯依靠监督管理和单纯依靠思想觉悟在当下都不太现实,只有将水电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统一起来,用系统论的思想进行管理,才能实现较为理想的管理效果。系统论的思想作为方法论,自诞生起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一般系统的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他把研究的领域划分为三个方面:(1)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2)系统技术,涉及到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领域等;(3)系统哲学。本文主要借鉴从第二个领域系统技术的角度讨论,或者说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进行讨论,“现代系统论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对经典系统论新成果发展的综合。研究对象是系统内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1],在此,就是把高校水电管理从系统管理的技术层面进行分析,从系统的整体和具体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各构成要素对系统整体运行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系统运行。在这个管理系统中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

第一、学校主管部门和领导。每所高校都有分管的领导,这是作为校级的牵头人,也是主要责任人,负责统筹学校整个服务系统。而后勤服务处作为专门的部门,是具体的服务功能实现者和执行者。后勤部门内部的各个子系统部门又存在相互协同工作的职责,各个子部门既有各自的专门职能能,例如:电工的职责是学校用电设施维护、维修,水工的职责是确保用水正常、水管设施运行良好、水管维修等,宿管人员对学生的生活居所管理职能,各个子部门在做好各自职责的基础上 ,要加强协同意识,宿管人员发现水管漏水,要及时报修,而不能听之任之,认为这是水工的职责。第二、水电资源的使用者。水电资源的使用者是系统中最主要的主体,包括学校的每一个人员,都是水电资源的使用者,这样每个人都有义务做到节约资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学校的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来看,“浪费点没啥”的思想仍然存在,由于部分责任心较差的员工办公室空调、电脑、电灯、打印机等用电设备设施下班后不切断电源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电耗增加。另外还表现在:一、随着师生员工数量的增加,建筑物和配套机电设施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的增加直接导致学校电耗成倍增加;二、一些部门为进行社会服务,利用学校资源对外经营,举办各类培训班,考工班等,而学校没有向这些部门收取水电费,导致水电费间接流失较大。这也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三、水电资源使用管理者。使用管理者包括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管理者应该包括每个使用者,即:既是使用者,又是管理者,做到谁使用,谁管理,简单说,谁使用完水管,就要随手关上,谁使用完电灯,就要随手关灯。这里所指是狭义上,即:主要负责水电管理的人员。每所高校基本都设置专人岗位负责管理,并基本实现计算机联网智能管理。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作在简化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数据丢失风险,因此必须做好数据的备份和保存工作,在做好电子数据库的同时,还要做好纸质的备份工作。作为专职管理者,还要协同电工、水工、宿管人员及时就出现的水电异常情况进行排查,杜绝跑冒滴漏情况。第四、水电资源使用参与者。高校水电管理工作从表面看只是负责水电的人员从事专项工作,但从系统角度看,水电管理和使用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在运作,以上分析的在这个系统中的人员都是参与到系统的构成要素,要使水电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管理和运作,需要涉及的各构成要素形成一个有机链条,其中一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例如:教室管理人员是否做到人去灯关?是否及时检查教学楼内的水电设施使用情况?学生是否能够做到节约水电资源使用?这些琐碎事件本身就是能源的无形消耗,也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消耗,集腋成裘造成巨大的浪费。笔者看到一组数据,核算之下,数字的说服力是惊人的,以下引用用以说明,“以一所拥有两万名师生的高校为例,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平均一间寝室两盏照明灯80瓦,早上8时到晚上4时,如果这些不需要照明的时段依旧开灯,每天就要耗费0.64度电,一台台式电脑的最低功率为250瓦,每天开机3小时,耗电0.75度。全校3000多间寝室,按学生每学年度在校读书9个月,一年耗费将近百万度电。在用水方面,浪费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据统计分析,一座教学楼一年用水的浪费量平均是300吨,主校区有13座教学楼,就有3900吨水被浪费掉,宿舍楼一年用水的浪费量平均是800吨,主校区有29座宿舍楼,一年浪费量是23200吨。如果按一吨3元算,一年一所高校浪费的水费高达数十万元。”[2],可见,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水电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综上所述,推进高校水电使用的系统化管理,需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积极配合,才能既实现水电资源的合理使用,节约国家资源,同时又能保证使用者的满意度,实现双赢,这是系统化管理思想要实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