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5:09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1)

2道路桥梁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得道路桥梁建设越来越重要。道路桥梁工程不仅关系着我国交通运输命运,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也直接关系着交通安全,决定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道路桥梁工程具有施工线长、工程投资大、施工量大等特点,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不仅包括施工环境、地质水文条件等,还与施工技术等具有很大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给工程造成巨大的损失,加强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重要实行以政府监督为主,社会监理以及施工企业自检为一体的保障体系,在这个保障体系运作过程中,工程检测技术十分重要,可以说工程检测技术是道路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核心。政府相关部分或者是监理企业,还是施工企业,都需要监理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实验室,共同完成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检测,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检测技术同时也是工程施工控制、竣工验收等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工程各种工件、材料等质量的试验检测,能够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保证施工构件、原材料等的质量,提升工程整体的施工孩子两。为了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延长公路使用的寿命,不仅需要对工程基础进行合理的设计,还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材料验收标准、施工技术参数等进行,通过严格的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通过无损检测技术,还能够保证施工原材料充分利用,同时对于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工程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价。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忽视了对检测的作用,很难保证施工质量,给工程到来质量隐患。总之,无损检测技术对于道路工程的意义包括提升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工期、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3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频谱分析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所谓的频谱分析技术,就是通过对不同介质中传播表面波频率特性的分析,判断检测对象的状态。在道路桥梁结构表面上施加一个瞬间的垂直冲击力,这样就会产生一组瑞雷波面,该波面主要以振源为中心,具有各种频率。这样就会通过对不同部分的锤击,获取不同的瑞雷波面信号,在不同位置上安装传感器,能够对这些瑞雷波频率进行检测,通过对频率的分析以及相干分析技术,达到测试不同深度分层介质力学参数的目的。它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检测频率高的特点。可以用于检测路面各分层介质的厚度均匀性以及层间的接触情况。

3.2图像技术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

所谓的图像技术包括激光全息图像技术以及红外成像技术。红外线成像技术原理: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在分子不断变化的下回释放出热量,同时不同物质结构所散发的热源能量也不尽相同,因此,通过专业的仪器就能够准确的判断物体表面形成的温度分布。由热敏元件对路面等温线进行划出来,通过等温线的分布就能够对道路桥梁工程中的缺陷进行辨别。而激光全息技术,首先通过专业的摄像设备,得到全息图,然后通过对全息图的分析,加上相关的计算,判断工程缺陷类型以及缺陷位置。

3.3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声波,人耳听不见,在频率传输的过程中满足波传输规律。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首先在实验检测位置发射超声波,然后通过超声波接收器接受超声波相关的参数,对结构内部缺陷进行判断。在介质中不同位置设置传感器,测量超声波在一定距离内传播的时间,利用速度、时间与位移的关系计算波速,利用速度与介质相关参数的关系可以测定材料的有关参数如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还可用来检测材料或结构内部的缺陷。

3.4激光技术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主要用于对道路桥梁路面的监测,具体的应用原理包括光时差、光电反射、衍射等。衍射原理主要利用激光在传输过程汇总如果遇到狭缝就会出现衍射,通过对狭缝宽窄的调整,就能够得到不同的明暗相间的图像,从而建立相关关系,对结构中狭缝宽度变化等进行分析。光电反射原理主要是激光强度与光电流强度有直接的关系,在光电转换器的作用下能够将光能进行电能转换,由激光强弱的变化,光电转换成电能的信号也会发生变化,根据事先对光电流位移关系的标定,计算出弯沉位移变化。光时差原理主要是通过激光传输速度,对激光在短距离中传输的时差进行记录,判断工程结构内部的均匀性。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imed a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 the pressure equipment, do a more in-depth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echnical level of nondestructive test technology, which uses a real case to analyze the actual engineering operation, after the article on how to select test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various detection method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to do in-depth analysis.

Key word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pecial equipment; ultrasonic testing; radiographic testing; pressure pipe

中图分类号:TJ7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他主要是应用在承压类特种设备上的。这是因为一些承压类特种设备在进行是否破损的检测上是要求不能破坏设备的完整性的,所以只能寻找新的检测技术。这个时候无损检测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通过对被检测设备从外部外观的检测一直延伸到检测设备的内部是否有破损,或者内部是不是已经发生裂缝等,但是又不能像传统的检测技术那样的可能造成被检测设备的结构分解,物理外观和形状改变,这都是要避免的。因为现在的承压类设备都是比较精密的仪器,一旦分解检测的话很大程度上会破坏精密仪器的精度,这对被检测的设备是极其不利的。国内对承压类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技术研究目前还是比较多的,不过大都集中在一些仪器质量检测控制的技术上。

二、无损检测技术简介

在实际的工程操作中通常情况下,工程师要保证压力设备要正常使用,通常会制定一定的检测和操作标准,目前在国际上有许多的标准出现,许多的专家和学者也都建议出台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则。我们知道对于承压类设备的检测主要分为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测,这个所有检测都是在系统满负荷的时候进行极端测试的。通常情况下外部检测的代价要低一些,不管是成本投入还是时间的投入都是要比内部检测要少很多的,相反内部检测的代价是要多一些的,因为内部检测是之分关键的,当然内部检测要求也是十分高的,所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成本也相对是比较高的。

(一)射线检测技术

射线检测方法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对检测设备的表面进行比较均匀的射线照射,然后根据设备表面照射射线形成的一个函数,分析这个函数的各种参数来研究设备的情况,一般可以通过建模的方式体现函数的变化规律,通过规律我们来研究设备那个部位是有问题的,这个原理也是无缝检测的基础,目前是世界上比较发达国家进行无损检测工程操作中常用的方法。

原理就是根据射线照射反射设备的影像分析,显示出设备的真实情况。从而可以对试件进行无损检测。

(二)超声检测技术

超声检测的检测原理如下:首先选择的是使用一般的反射法进行检测。这个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式根据反射波来进行判断的。这种方式有点很多,因此成为比较常用的一种检测技术,它的有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检测的范围比较大,其次是检测的设备的精度高,定位比较精准,成本控制比较低。当然还有其他好处,比如灵敏度比较高,操作简单,容易操作,速度快。对人体无害及便于现场使用等优点。即存在检出概率,漏检率及检出结果重复率等问题。为了消除或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可记录性。人们开发了超声信号处理和超声成像技术,实现了数据处理和缺陷评价的自动化。这是对缺陷准确定性、定量检测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超声检测发展的主流 。

(三)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

在较为传统的渗透和磁粉检测方面,目前国内已能生产全系列的主机和附件,在品种和功能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近年来国内研制的手提式复合磁化装置可实现大型压力容器焊缝的一次性磁化。并在全方位上显示缺陷磁痕方面有创新。

(四)非常规无损检测技术

对于检查技术的选择,通常包括一些非常规的检测技术。近年来国内也有极其显著的发展。

三、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射线检测对延迟裂纹的检出率较低,而超声波检测对横向裂纹不太敏感。因此对容易产生延迟裂纹和横向裂纹的钢种。应增加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相互复查的比例。因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两种手段在客观上对各种缺陷的检出能力不一致,故在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对容器的同一部位进行检测时。两种方法的验收等级不能相互对应。也没有一条能通用的相互转换关系。

四、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设备上的应用

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在一些压力设备上的应用时比较广泛的,这是因为基于这种技术的各种优点。需要指出的是无损技术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种检测技术,受限于本身方法的局限性,对压力设备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损坏还是存在的。因此这要求我们再实际的检测过程中,要通过多次的实验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价客观的论证和考察,然后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科学的结论,。比如实际工作工程检测过程中我们检测液化石油气钢瓶是不是存在一些间隙,钢瓶内部是不是完好无损,处理使用这种检测技术之外,我们还要对钢瓶进行第二次物理方面的极端实验,来确保无损检测的可靠性。

(一)选择合理的的检测时机

针对承压类设备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我们要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检测时机,这也是检测的一个必须的要素。因为在检测的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可能就是没有注意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检测时机导致的。

(二)综合应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

综合使用现存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的工程检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细节。首先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我们只有摸清每一种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才能在最合适他的时候使用这种技术,否则我们选择的这种技术都是不科学的,检测的结果都是不准确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实际的工程中综合多种检测方法,选择最佳的检测方式对承压类设备进行检测,只有这样在无损检测中,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三)抽检部位和复检部位的确定

最后是对承压类特种设备进行抽样检查,抽查的部位要保证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不能随意抽取,这就要求对抽样检查要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此外对抽取的样本具体检测哪个部位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抽检部位和复检部位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实际的的选择部位都是以承压类设备的焊接口出或者是有边缘的地方,因为一般设备在焊接过程中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导致焊接不完全,导致设备出现裂缝或者出现空心现象。因此选择抽检部位是十分关键的,不能随意抽检。

结论:通过以上几部分的极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论,通过本文针对无损检测在耐压类设备的实际应用,做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论述,然后,文章通过从技术层面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这其中使用了一个实际工程操作中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之后文章对如何选取检测方式,以及各种检测方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做深入分析。在文章的最后列举了目前检测承压类设备的检测目前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刘杰;曾祥照;;我国射线数字成像无损检测标准的制订与展望[A];2009年广东先进制造技术(佛山)活动周文集[C];2009年

[2]沈功田;张万岭;;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综述[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3)

建筑工程检测工作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在我国现代城市改造、扩建背景下,工程建设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针对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检测工作的需求,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检测工作的控制。采用现代检测技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以此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成为了目前建筑工程检测中的主流方式。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减少检测工作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影响,提高工程检测效率。

一、无损检测技术的分析

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学等多学科技术对目标项目进行无破损检测的技术方式。在现代无损检测及无损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无损检测技术在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声、光、磁特性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利用声光电磁的特性,在不损害被检对象使用性能前提下,对被检对象存在的缺陷及不均匀患进行检测,实现检测检验目的。在我国建筑工程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快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有助于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我国建筑行业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二、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前我国常用无损检测技术主要由目测、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红外检测、振动检测等几种方式为主。根据现代建筑工程无损检测需求,现代建筑工程检测中应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掌握。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以及无损检测技术特点,选用科学的无损检测技术实现检测目标。

(一)建筑工程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建筑工程钢结构是保障主体结构强度的关键。因此,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应强化对钢结构的无损检测。通过射线探伤、超声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技术的应用,保障钢结构施工质量。根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特点、根据钢结构焊接、铆焊、固定等技术要求,选择无损检测技术,实现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目标及工程主体建设质量检测目的。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分析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混凝土检测是建筑工程检测的主要内容。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主体、建筑工程使用安全性的影响,工程检测工作应加强无损技术的运用。通过无损技术应用减少检测工作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无损检测主要由回弹法、超声法等技术进行混凝土检测。通过超声法、回弹法等技术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通过超声法及雷达法对混凝土内部质量、密实度、裂缝等进行检测,以此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另外,在混凝土检测过程中还应运用激光定位、雷达检测等技术对混凝土几何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及力学性能,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三)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

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中,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减少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影响,同时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优势受到了施工企业的认可。针对建筑工程无损检测应用带来的优势,我国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无损检测技术优势,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需求、满足工程安全控制要求。

三、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促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现代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应用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对检测人员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检测单位及施工企业应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与培养。针对无损检测技术应用需求以及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设备操作需求,加强检测人员专业知识及理论、技能的培训,为保障无损检测质量奠定基础。

四、结论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监管日益规范的今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检测工作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使用安全的关键。针对我国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工程建设施工市场现状,检测单位及施工企业应提高对无损检测技术的认识。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保障检测工作质量,为指导工程建设施工、弥补施工质量缺陷奠定基础,为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K9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桥梁工程检测是保证桥梁正常使用和进行维修加固的重要依据。桥梁工程的检测在于随时掌握桥梁的技术状况和安全状态, 总结设计、施工、使用和维修经验和教训,。通过鉴定现有桥梁的承载力和通过能力, 指导对桥梁的正确使用、管理和维修。

一、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内涵

随着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既有结构损伤的评定, 已越来越依赖于仪器对结构进行检测。作为一种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主要用于与结构安全直接有关的宏观力学性能及宏观缺陷的测试方面, 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主要与下面几个方面息息相关:

1桥梁自身材料与结构方面的特性;

2合理选取反映桥梁整体或局部的某些性能的物理量, 并确定相互之间的函数关系;

3检测方法的改进和检测仪器的更新。无损检测技术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基于整体的结构状况识别和基于局部的构件损伤识别。桥梁是一个由多种材料, 不同结构组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 系统各个成分的重要性、应力状态、易损性不一, 刚度、动力特性也相差甚远, 所以造成桥梁检测的范围十分广泛、复杂, 如何对如此众多的检测项目进行合理分类,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此,一些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提出了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法等作为分类标准进行探讨。

识别桥梁的损伤,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对结构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的那些损伤, 从这一意义出发, 将桥梁的损伤归结为材料损伤和结构受力损伤两大主要的损伤形式是合适的。钢筋和混凝土是目前桥梁工程中最主要的两种结构材料, 桥梁的工作性质和受力状况决定了桥梁的损伤形成和发展, 反映到材料方面则主要表现为疲劳损伤和钢筋锈蚀。

混凝土是一种多相复合材料, 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混凝土构件在投入使用前, 其内部就已经有微裂缝存在, 这种微裂缝首先在较大骨料颗粒与砂浆或水泥的接触面形成, 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水泥的干缩而引起的。对钢筋而言, 使用前同样存在缺陷, 由于冶炼时杂质的存在, 不仅在微观上破坏钢材的连续性,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导致钢材锈蚀的阳极, 是钢材产生电化腐蚀的直接根源。另外, 混凝土梁的主筋有时是由几根钢筋焊接而成, 这也会制造出有利于损伤产生和发展的薄弱环节, 如焊缝中的微裂缝、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等。当结构受力时, 这些部位将导致应力集中而首先出现破坏, 是桥梁损伤产生的根源。

从结构受力的角度分析, 桥梁投入使用后, 要经历使用荷载、超常荷载、偶发荷载的作用, 特别是竖向荷载的重复作用, 还会经受各种环境因素, 如日照、温差、冻融循环、风霜雨雪等, 将会导致桥梁构件的抗力退化, 特别是疲劳退化和主筋腐蚀引起的强度退化, 从而导致结构受力损伤, 形成裂缝。此外, 由于结构基础沉降及构件预应力损失所引起的应力重分布, 结构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等原因, 使损伤机理的分析日益多元化、微元化。

二、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最新动态

1研究现状

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很快, 目前已有超声检测、红外检测、声发射、自然电位检测、冲击回波检测、磁试验、C或X射线检测、光干涉、脉冲雷达、振动试验分析等数十种之多。除振动试验分析法以外, 多数无损检测技术属于局部检测方法。

2.存在问题

某些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桥梁结构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如C或X射线检测法只能检测一定厚度范围内的混凝土, 对检测空间有一定要求, 且有一定的放射性危险; 超声检测虽然对钢结构检测效果较好, 但对混凝土类各向异性材料的检测不够准确, 检测设备成本较高; 红外检测法可远距、快速的进行检测诊断, 但检测成本较高且对交通流量有影响。局部检测方法需要人工作地毯式搜索, 虽较费时费力且可靠性差, 但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小桥梁来说, 从技术、经济上考虑, 人工检测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比较现实的技术管理手段。

3.最新发展

近年来, 致力于桥梁检测, 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成功的方法对桥梁进行非破坏性评估。一些新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桥梁检测, 如利用相干激光雷达测试桥梁下部结构的挠度, 利用全息干涉仪和激光斑纹测量桥体表面的变形状态, 利用双波长远红外成像检测桥梁混凝土层的损伤, 利用磁漏摄动检测钢索、钢梁和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等等。随着振动实验模态分析技术的发展, 运用振动测试数据进行结构动力模型修正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为桥梁结构的安全检测开辟了新的途径。基于振动模态分析技术, 人们研究发现, 结构的动力响应是整体状态的一种度量, 当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特性发生变化时, 选用结构振动模态作为权数, 对结构损伤前后的模态变化量进行加权处理, 从而实现对单元损伤的识别和有效定位。

三、无损检测技术的展望

1理论研究探索

无损检测方法必须建立在被检测的某些性能与适当的物理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建立在大量试验基础之上的归纳法,即是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检测性能与要评价量之间的经验关系。这种方法不仅工作量巨大, 受限制的客观因素多, 而且常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 主要用于无损检测技术的初期的理论研究。另一种是以基础科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的演绎法, 以要评价量与物理量之间的理论联系为基础进行逻辑推理, 从理论上确定其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再作适当的试验验证。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科交叉的现象日益普遍, 特别是将一些高新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 必将推动该技术的飞速发展。总之, 无损检测技术是多学科综合的一门应用技术, 是建立在基础学科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从基础理论中不断吸收养分, 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 应善于把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 建立起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联系的桥梁, 完善现有的方法和开辟新的途径。

2工程应用探索

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取决于现有检测手段和检测仪器的更新。近年来, 在对原有检测方法进一步完善的同时, 又出现了综合法, 许多学者认为, 综合法可以从不同的检测参数中获取较多的信息, 并可清除部分不利因素的影响, 因而误差较小, 是今后检测强度方法的主要研究方向。

对于缺陷检测技术, 大多是以波动传播为基础。波形接收信号分析技术和脉冲回波技术的发展是无损检测技术值得注意的方向, 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 如雷达波、红外热谱、激光、超声波等方式。一般认为, 这类依靠远程( 非接触) 辐射传递信息的高速检测技术, 在工程应用中是一个极具前途的研究方向。随着测试方法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无损检测仪器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近年来, 高灵敏传感系统( 如红外、微波、射线等系统) 的不断出现, 使无损检测技术的传感系统向多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使检测仪器向专用化、小型化、一体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检测仪器的研究是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基础, 如何将电子技术与检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结束语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公路基础建设事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伴随着大量新建桥梁工程和在役桥梁的役期临近,桥梁检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应用、发展和提高。而无损检测技术无论是在桥梁施工前期、中期、运营期,都以其特有的无损、快速等特点,得以在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海军.桥梁检测技术的探讨[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5)

一、木材无损检验技术的概述

1. 木材的物理特性及检验的重要内容:木材是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的加工材料,属于天然生长的植物类材料。木材具有形状不规则性以及变异性和各向异性的特点。对木材及其制品进行检验的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木材的无损检验技术作为木材检测技术的一种,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为木材材料分等、木材含水量测定、木材的干燥控制、木材的温湿度测定以及木材的强度与弹性模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2. 木材无损检验技术的定义:又被称为非破坏性的木材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木质材料的不同物理力学以及化学性质在不破坏被检验物体的内部结构及外观的前提下,对被检验的木材的相关特性进行测试与检验,其中包括对木材形状的检验、木材应力的检验、木材的光学特性以及力学性质等进行检验。木材无损检验技术尤其适用于对木材的各种缺陷的测量。无损检测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破坏木材原料的原有特性,而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所期望能检查出来的结果,以便提高木材产品的生产效率。

3. 木材无损检验技术的分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现代检验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木材的检验中来。木材无损检验包括利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对木材进行检验,比较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X射线摄影检测法、红外线检测法、振动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微波检测法、机械应力检测法、冲击应力波检测法以及核磁共振法等等。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合理的运用到木材检验的过程中来,可以营造良好的木材检验信用环境,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加科学的木材检验数据,具有较大的说服力。

二、 振动法在木材无损检验技术中的应用

1. 木材无损检验技术中振动法的概念:木材的振动无损技术主要用于板材和原木分等检验中,是指通过测量木材的振动特征来判定木材的材质,该技术具有简单、快速以及便捷的优点。通过敲击成木材原木的端部,引起木材的振动,并记录通过振频的情况来检测原木的强度,也可以根据强度的大小对原木进行等级的分类。在木材的检验技术中采用振动法,可以找出振动与弹性模量、抗弯强度以及木材硬度之间的关系。

2.振动法的起源及发展:振动法无损检测最早应用在机械工程和工程结构的领域。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国外的木材科学研究者发现了对木质材料的振动特性与木材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一系类的分析和研究。L. Brancheriau在2002年把利用木材本身固有频率来测定木材弹性模量的基础理论进行详细的总结,同时对比了各种理论及应用方法,阐述了振动法测定弹性模量的可行性。而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在木材领域进行振动法的木材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直到2005 年,通过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与加拿大国家林产品研究院之间的合作,才探讨出利用横向振动方法来预测大尺寸板材抗弯弹性性质的可行性。

3. 无损木材振动法的检验原理及特点:无损木材振动测试要通过传感器、放大器以及可以显示、记录和分析的仪器设备来测量物体在外界激励下而产生的动态响应的方法,振动法检验的目的是了解被检验木材的动态特性,包括其固有的频率、振型、阻尼等特性和参数。振动法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人造板、锯材以及各种集成材制品的力学性能的检测过程中,该方法在结合了传感器、电子学以及信号分析等理论以及融合了电子计算机技术之后,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一套理论与检验方法。

三、 将振动法应用木材无损检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横向振动法更适用于木材频率值的检验:通过把振动法应用到木材检验的实验,得到了以下结论:发现横向振动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测得木材的固有频率值,其测定的效果好;而纵向振动方式无法准确的测得木材的固有频率值,不适合作为测量木材弹性的模量的方法。此外,在横向振动测量方式中,要确定好激振点与拾振点之间的距离,使其位于被检验木材两端部的附近,使两者间的间距应尽量远。同时通过与静态测试的结果比较,振动方式所测得的木材弹性模量值比静态方式测得数值要稍大。

2. 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振动仪器:为了减少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条件对木材检验的影响,就有必要提高自然频率检测的准确性,因为通过人工进行敲击并引起木材振动的操作方式中加入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检测的结果的可靠性以及灵敏度较差。现阶段振动检测的手段已经朝着仪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可以采用自动振动检测方式,包括使用非敲击式应力振动检测系统,进而评价建筑木地板的性能,发展了振动检测的检验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洋 申世杰.木材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历史、现状和展望[J].科技导报.2010,14.

[2] 张厚江 崔英颖 王朝志 傅峰 苏娟.横向振动法测量结构用木材弹性模量[J].林业实用技术.2009,12.

[3] 刘妍 张厚江.木质材料力学性能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森林工程.2010,04.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无损检测技术,也就是非破坏性检测,是在保证待测物质的状态、化学性质等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对待测物进行有关的内容、性质或成分等物理、化学情报进行检查的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无损检测技术以其快速、直观及可以显示道桥内部状态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在道路桥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路面设计的改善以及道桥无损检测技术探究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提高道路桥梁的建设、管理及养护水平。

一、桥梁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影响结构或构件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测定某些适当的物理量来判断结构或构件某些性能的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是材料学、应用物理学、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产物。桥梁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与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20世纪3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和研究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1930年首先出现了表面压痕法,1935年G.Grimet、J.M.Ide用共振法测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1949年Leslie和Cheesman、R.Jones等运用超声脉冲法获得成功,这些研究为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混凝土无损检测体系。桥梁无损检测技术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许多新的测试方法,例如微波吸收、雷达扫描、红外热谱以及脉冲回波等。随着无损检测技术的日臻成熟,英美等国开展了无损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工作,颁布了ASTM(美国)、BSI(英国)等标准,对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传感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一大批新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使无损检测技术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无线技术的应用也极大地降低了检测时的工作量。

桥梁安全检测可分为总体检测和局部检测。总体检测主要依赖于动静载试验,动静载试验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桥梁检测方法,由试验测得的挠度、应变和位移,辅以检测人员的现场目测,来综合评判桥梁的状况。局部检测主要有混凝土硬度实验、超声波探测、腐蚀作用实验、冲击反射、磁电阻抗、锈蚀势能、远红外热像、地面渗透雷达、X射线摄像和声发射等等多种检测手段。裂纹的探测是局部检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常用的方法有:液体渗透、磁分子、涡流仪、超声波和声发射等。探测钢桥体积缺陷一般用X射线摄像法。观察法是桥梁检测中最古老的方法,主要依赖于专家的感性和定性的经验分析,常会因为专家的主观意愿而有失客观,不能完全正确评判结构的损伤状况。

二、桥梁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分析

1、回声波检测法

回声波法检测原理是:通过在结构上作用一个短的持续作用,产生应力( 声) 波,通过结构,并由缺陷和外表面反射。假如声阻力不同,这些低频率应力波以不同速度传播。采用传感器记录表面移置,表面移置是由反射波到达冲击表面引起的。将振幅和频率保存于后处理中。空洞检测的准确性可以用可检测到的最小侧向空洞尺寸来表示。根据冲击器直径的变化,出入频率有所不同,即冲击器直径越小,冲击器的频率越高,分辨率越高,但是穿透深度越小。

回声波具有显著的优点。因为没有放射性或 X 射线的危险,该方法的使用安全能够得到保证。该方法能够检测到在金属和塑料管道中空洞的出现、空洞的深度、与加强区的距离及单元的厚度。回声波法检测法风险低,仅需要一面的检测通路,能检测金属和塑料管道中的空洞。然而,该方法仅能检测到大尺寸的空洞。

回声波可检测到空洞的最小尺寸往往大于很多管道中空洞的直径,并且大于对钢筋耐久性有重要影响的空洞尺寸。在关键截面区,很多管道都不能从下端背面进行检测。如果仅限制到从一面观察,这进一步减小了潜在的缺陷范围。不能检测到水充满于空洞的情况。除了初始空洞表面信息以外,不能提供其他结构信息,如果假定从底部表面和水平表面测量,可能导致管道尺寸减小。该方法并不像冲击雷达一样速度很快,并且需要管道尺寸等信息来帮助解释说明。布置拥挤的管道和加固区都可能给检测增加困难。

2、探地雷达(GPR)检测法

GPR 是一种电磁回声方法。采用一个传感器(发射器或者接收器),该传感器以某一指定速度穿过结构表面。声波较短的持续脉冲能量得以传播,同时接收器接收从材料表面和结构特征处探测到的反射信号。这些信号带有不同的介电常数,例如被埋藏的金属物体或者空洞。收集到的数据是一个有效的连续截面。信号的振幅,阶段和连续性受到材料类型这一因素的影响,信号的连续性受到构件形状的影响。无线脉冲传播时间受到层厚度或者埋藏特征的影响。GPR 是一种低风险的检测方法,主要应用是在使用其他可选方法前,定位管道和加固区。

GPR 检测法产生高频电磁冲击脉,通过天线在结构内传播。这些电磁波有一部分在界面改变处反射和折射,因为在界面改变处介电常数有所改变,并且由一个接收器记录下来。如果接收天线是常用的单声道操作(反射模式),发射天线可以和接收天线布置于同一外壳。集合系统往往在表面扫描而过,来确定反射信号的雷达追踪。各种典型的天线频率在 100 MHz ~ 1 500 MHz 之间,用于调查不同结构形式和材料状况。

GPR 检测法能够有效绘制空洞或剥离程度,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因为没有放射性 X 射线的危害,GPR 检测方法的使用安全可以得到保证,尤其适用于检测很多通道条件苛刻的结构,或者适用于不能有损伤的内部结构。GPR 检测法能很好的确定金属管道的位置,并且很可能成为后张混凝土桥梁结构应用的主要方法。在完全灌浆的塑料管道中,该方法能够定位金属管道,加固区和钢筋。

3、射线探伤法

射线探伤法将底片置于混凝土构件后,通过对敏感底片发射X 射线或伽玛射线,从而生成含空洞的图片。射线探伤法可以确定空洞程度和断裂钢筋的位置。适用于桥梁交通开放的情况,并可以从图书馆在线快速获取图像。理想条件下,图片准确无异议。这种方法所需的操作人员数量较少。但射线探伤法需要很多强有力的探射源穿透厚截面,或者获得实时图像,从而增加了成本,使结构健康和安全预防措施更加严格。采用射线探伤法可以获得清楚的图片,但如果截面厚,或与管道或钢筋交错布置时,就不宜用图片说明。放射源放射出的伽玛射线最大能够穿透150mm的铱,400mm 的钴,并且必须能机械化的放置于带有护套的盒子中。X射线源的穿透能力达 1500mm,并且能够自动关闭,这是该方法的一个显著安全优势。当通道便捷,并且安全情况理想时,射线探伤法能提供便于解释说明的图片。证明了这种方法是一个适用性很强的NDT技术。

三、无损检测技术的展望

1、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探索

无损检测方法必须建立在被检测的某些性能与适当的物理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建立在大量试验基础之上的归纳法,即是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检测性能与要评价量之间的经验关系。这种方法不仅工作量巨大,受限制的客观因素多,而且常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主要用于无损检测技术的初期的理论研究。另一种是以基础科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的演绎法,以要评价量与物理量之间的理论联系为基础进行逻辑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其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再作适当的试验验证。这种方法已经被认为是无损检测技术理论研究方向极具前途的方向,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的现象日益普遍,特别是将一些高新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必将推动该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方向。

2、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探索

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取决于现有检测手段和检测仪器的更新。近年来,在对原有检测方法进一步完善的同时,又出现了综合法,许多学者认为,综合法 可以从不同的检测参数中获取较多的信息,并可清除部分不利因素的影响,因而误差较小,是今后检测强度方法的主要研究方向。对于缺陷检测技术,大多是以波动传播为基础。 波形接收信号分析技术和脉冲回波技术的发展是无损 检测技术值得注意的方向,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如雷达波、红外热谱、激光、超声波等方式。一般认为,这类依靠远程(非接触) 辐射传递信息的高速检测技 术,在工程应用中是一个极具前途的研究方向。随着测试方法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仪器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近年来,高灵敏传感系统(如 红外、微波、射线等系统) 的不断出现,使无损检测技术的传感系统向多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检测仪器 向专用化、小型化、一体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检测 仪器的研究是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基础,如何将电子技术与检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总结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道路桥梁交通建设,一些建成的高等级公路和大型桥梁、隧道等结果的使用安全性的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这为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市场,同时也为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勇,国春萍.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U20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基层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应更侧重对过程的控制,只有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宏观认识与基层单位专业技术知识有机地结合,才能使质量工作落到实处,行之有效。文章用CNAS审核实例,说明过程控制在无损检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体现。

二.过程控制

1.实验室在以关注目标代替关注过程中迷失了原来的初衷。质量工作常常被认为是做表面文章,咬文嚼字,这是因为无论是不符合项的整改、纠正措施的实施、还是体系运行的监控,最终都落实在文字和书面上,给人的印象就是编写一些文件、报表。可是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更改某个文件会导致其他文件也要改,这里面实际上已经蕴涵了分析的过程,尤其要关注不同文件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文件本身的逻辑性是否合理。

不实际参与其中的人很难体会质量工作的技术含量,特别是基层单位在编制作业层文件时,这一点尤为明显。因此,基层单位编制文件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工作经历,否则将标准或上一级程序文件中的规定及要求生搬硬套而不加以灵活适应性的转化,就更会给人形式化的印象。

实际上,质量工作除了在文件、程序上的标准化、规范化之外,在基层单位更重要的是将质量管理的思维和方法有机融入科研和测试工作中,使过程更趋合理、更规范、更行之有效。在以科研、工程技术为主流业务的科研院所中,对基层单位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的要求实际上较高,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有宏观的认识,而且要有所在单位的专业技术背景或教育经历。

2.过程包括三个要素,输入、活动和输出。无损检测过程的管理是对全过程以及每一个子过程的管理,包括接受无损检测委托、样品管理、检测工艺规程或图表编制、检测系统和环境、检测工作实施、检测结果评定、发出检测报告、以及相关资料的归档等等。对无损检测的输入、活动过程和输出质量都要进行控制。

无损检测试验室作为实验室的一个种类,质量控制结构可用图1简略表示。

图1 无损检测试验室质量控制结构简图

3.整个无损检测流程中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文件对其进行控制和记录。当接收任务时,在实验室管理体系层面规定了以何种形式接收任务,谁负责接收,以及对委托任务进行评审的方式。在试验室管理作业文件层面则进一步细化,包括评审委托任务的人员、接收的任务如何向下传递等。当编制检测工艺规程或图表时,在实验室管理体系层面仅有简单描述,但在管理性作业文件层面,详细规定了规程的格式、编号规则、编制及批准人员的资格、如何进行受控等。

当使用检测所需原材料时,实验室管理体系层面仅要求使用合格产品。但在试验室质量控制程序中则详细规定了如何从专业技术上保证所用产品合格,有专用表格记录定期的监控结果,并规定保存期限备查。

三.无损检测过程控制应用

2008年实验室开始接受CNAS审核,专业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显著体现,并更侧重于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通过CNAS审核为承揽大量国际业务、提高实验室地位、增强实验室检测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且已经在测试任务工作量以及单位效益上有所体现。以无损检测为例,CNAS审核要求提供大量的记录,包括人员培训、能力复查、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状态、方法的适用性有效性、环境状况、设备日常维护、性能校验、检定校准、检测原始记录等等,所有要求的这些记录,实际上就是在过程中设置的许多控制点,只要这些控制点的要求达到了,那么最终的检测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可靠的、有保证的。而且,

这也是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隐患,提高检测质量控制水平非常有效的手段。本文以几个实例说明审核中的过程控制。

1.2008年的一个不符合项是,X射线光谱检验所用的《合金分析仪操作规程》没有按所依据标准ASTM E1621-2005《X射线发射光谱分析标准导则》对测试样品表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尽管在现场审核时的现场试验结果符合要求,而且试验使用的仪器X射线合金分析仪说明书中以及通过比对试验证明试样表面处理状况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但审核员仍认为有对测试样品表面处理的可能。实验室立即采取的纠正是暂时停止光谱检测任务,技术人员和质保人员对《合金分析仪操作规程》文件进行审查修订,增加样品表面处理要求内容,同时用复检试验证明之前的检测未受影响。

根本原因就是标准导则中规定不是特别清晰,并且专业试验人员做过比对试验证明试样表面粗糙度等状况对X射线合金分析仪检测结果影响很小,而技术人员对待检样品表面的油漆、油脂以及其他镀层等情况未充分考虑,疏忽了这些附着物中的金属元素对样品材质的影响,所以作业规程中未明示相关要求。通过试验证明对样品表面进行合理的处理会对样品材质中的元素含量更精确一步,尤其是对微量元素。此外,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使所有涉及人员都知晓。

2.2009年的一个不符合项是,零件中某一部位在进行射线检测时,将像质计裁剪为一半以便垂直于射线束放置在狭窄的凸边上。尽管被裁掉的另一半还在,对实际检测没有影响,但仍然可能造成像质计无法追溯到合格证。针对这个问题做整改,现场有类事情形立即停止,同时废除所有的裁剪像质计,并向厂家订购特制的短尺寸像质计。由技术人员和质保人员共同审查文件,没有找到像质计标识唯一性的规定。

查找到的根本原因是,内部程序文件只对像质计的摆放做了规定,却未考虑某些特殊情况下像质计无法按要求完整摆放。此外检查检测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确定没有类似的情况。分析了潜在的影响和实际的影响后,作为预防措施,修订程序文件,增加像质计标识和特殊情况的相应要求,并将修订后的程序对所有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详细周密的回复并提交相关证据,不符合项顺利关闭。

四.结束语

无损检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过程控制技术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对于肩负质量检测法律责任的无损检测机构来说更是尤为重要。因此应该加大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促进其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8)

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rapid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testing as a kind of new thing is being more and more construction sector the concern of the industry. This article to explore the main techn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esting, to make up for its current imperfect situation in some extent,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uilding inspe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J76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一、导语

在我国建筑工程大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也逐步得到普及,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起步较晚,各项标准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架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测评能力,为了有效地弥补这一缺点,使检测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建筑工程的发展,本文就目前建筑工程的检测技术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剖析,以总结和促进检测科技的发展。

尽管相关建筑工程领域检测技术发展理论十分丰富,但是目前建筑工程检测规范依然不完善,操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检测技术也存在很大差异,各自的优缺点不能全面的剖析,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发展特点和各种建筑项目检测技术进行简单分析基础上,提出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建筑工程检测阶段发展特点和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相对比较晚,建筑工程常用的检测主要包含非破损检测,微破损检测,破损检测和结构性试验。非破损检测坚持“不破坏原有结构”的方法,通过对原有物理量的测量来判断所需要的相关检测系数,这种检测方法优越性在于实施起来相对比较方便,能保持原有物理结构,例如在对混凝土强度测量中,可以直接采用红外热像和表面硬度量测来进行,而钢筋位置和钢筋直径的大小则直接可以根据磁效应来断定。非破损检测还具有精确度强的优点,非破损检测的缺点在于检测过程中样本取样要尽可能的大,人力物力比较耗费。主要有的方法为:回弹法、红外线法,雷达法和桩基动测等等;微破损检测和非破损检测相反,需要对被检测的结构进行轻度破坏,进行取样来完成检测目标值的估计。微破损检测的优点在于可以对单个结构和某个局部建筑工程进行检测,减少了人力物力,但是其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是对原有物理结构的轻微破坏;二是项目检测的结果只能适应于局部,要全面检测,这需要多角度的实施该检测方法;第三是,微破损检测选择的样本不能太多,其检测准确性比非破损检测一般说来要低些。微破损检测方法主要有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拉拔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破坏性检测和结构性实验,是需要在原建筑物本位上,或者直接取样下来,进行相关的检验,其操作过程中不排除对原有建筑物结构进行破怀,当然也可以不对结构进行破坏而直接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及检测参数值判断建筑工程的综合性能。破坏性检测和结构性实验相对比较以上两种检测方法优缺点参半。

总体来说目前工程检测技术相对还是不完善的,很多检测领域和实施规范都未有立法,系统研究不足,首先表现在检测结果和判定中缺乏理论的支持,检测中间参数结果不能明确,导致工程检测处理的随意性。其次,对基本设备、人员和技术管理上没有标准,很多设备往往是不合格的。还有,检测中产品的负面破坏不能严格把握,例如取芯钻机没有明确的规定,检测中把打洞的钻芯用于检测,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检测中震动对检测结果也会有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倾向于首先发展非破损检测技术,这主要是基于电、磁、声、射线等学科和技术发展的完善。我国的建筑工程检测也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下面我们有必要对主要的几种检测方法特点进行对比,以推动我国建筑检测技术的发展。

三、建筑工程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

(1)红外热像技术。建筑工程的红外检测技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对建筑物工程进行检测和测量的专门技术,它的原理是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质会产生分子运动,而分析运动过程中会辐射出红外线,如果物质内部存在或者缺陷,其特征将会使得热传导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物质表面温度分布不同,通过利用红外检测设备可以确定物体的缺陷部位,目前在建筑工程上主要使用红外热像检测仪。用于建筑物墙体剥落、空鼓、墙体及屋面渗漏。房屋保温气密性、火灾混凝土损伤、碳纤维加固质量等领域。

(2)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波在建筑成功领域被用于检验岩石的抗压强度以及判断岩石性质。它的原理是,超声波传输过程中也服从波的传播规律,在路面检测时,首先发射超声波到材料介质,通过接受反射波的相关技术系数指标,判断路面损耗情况。在路面检测时,在被检测区域不同位置设立传感器,通过对超声波传播的时间、速度和位移变化计算出超声波波速,利于波速和介质的参数关系测定材料的弹性、抗压强度和折压能力,并也可以检测介质的缺陷。

(3)频谱分析检测技术。频谱分析检测技术是利用了在不同的建筑工程介质中传播表面波的频率。在路面施加一垂直力,就可以形成一个振源,并以振源为中心沿着地表深度向四周扩散。通过调整力锤重量或不同的锤头可以获得含有各种频率成分的瑞雷面波信号,在不同位置设置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波传播的频率,借助于频域的互谱分析和相干分析技术,可以达到测试不同深度分层介质力学参数的目的(梁青林,陈宪庭;2011)。

(4)路用雷达检测技术。探地雷达(g round penet rating radar, GPR)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进行地下结构体探测的高科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质量检测、地下管线探测、水库大坝状况检测、岩溶地质勘探等领域(昌彦君等,2011)。路用雷达检测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发射到地下,当电磁波遇到不同介质的结果层,就会将一部分脉冲波能量反射回地面,可以根据反射回波的速度、时间、波幅与波形,得到目标介质的空间位置和结构。目前雷达在地面建筑工程检测中应用广泛。

四、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展望

根据以上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特点,以及技术优缺点分析,无损检测技术在以后的建筑工程中将应用比较广泛,并具有发展潜力。无损检测技术是多学科综合的一门应用技术,是建立在基础学科的基础之上的,他在不影响原来建筑项目结构和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有物理量的量测进行检测,在工程建筑项目中比较受到适应,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是多个学科相互密切结合的发展的结果。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以及材料学的发展,各个学科技术相互融合,无损检测技术已经从基础理论中不断获得发展的支撑。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应善于把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建立起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联系的桥梁,完善现有的方法和开辟新的途径。(郝忙利,李粉玲;2009)。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网络的兴起也为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了新的条件。但是无损检测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相配套的建筑工程无损检测设备。其次,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规范和标准要尽早规范和完善,才能确保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最后,加权对相关检测人员的操作管理。

建筑工程检测是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就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工程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是一种发展趋势,也必然会得到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海棠:《关于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的探讨》,《科技向导》,2010(7):161-162。

[2] 陆建勇、钟建国:《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陕西建筑》,2007(1):4-5。

[3] 梁青林、陈宪庭:《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探讨》,《民营科技》,2011(4):245-246。

[4] 昌彦君、徐慧、陶喜林:《探地雷达技术应用于工程检测的实验教学》,《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51-153。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9)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put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ridg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pplications and further development.Key words: bridg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J7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前言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交通建设,一些已建的高等级道路以及一些大型的桥梁、隧道等结构的使用安全性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为此,为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市场,同时也为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2.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影响结构或构件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测定某些适当的物理量来判断结构或构件某些性能是否发生改变的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是多学科紧密结合的高技术产物,现代材料学和应用物理学的发展为无损检测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又为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了现代化的测试工具。

3.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检测中的应用

3.1超声波仪器检测混凝土灌注桩

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传播速度的快慢,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有直接关系,对于原材料、配合比、龄期及测试距离一定的混凝土来说,声速高则混凝土密实,相反则混凝土不密实。当有空洞或裂缝存在时, 便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性, 超声脉冲波只能绕过空洞或裂缝传播到接收换能器, 因此传播的路程增大,测得的声时必然偏长或声速降低。根据上述原理,即可对桩身混凝 土的完整性、内部缺陷性质、位置以及桩混凝土总体均匀性等级等做出判断。超声波透射法检测钻孔灌注桩很好的运用了电子信息技术,使它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能直观而准确地检测出桩身混凝土的内部缺陷,是当前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技术的重要方法。

3.2核子密度仪测定实压度

核子密度仪是利用同位素放射原理实时检测土工建筑材料的密度和湿度的电子仪器。 该仪器中的读数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脉冲计数器、数率表或直接读数表)很好的运用了电子信息技术。核子密度仪通常安装有一个密封的10毫居里的铯 137 伽玛源和一个密封的 50毫居里的镅 241/ 铍中子源,仪器中还安装有密度和湿度两种射线探测器,分别与伽玛源和中子源共同对被测材料的密度和湿度进行测量。

本仪器适用于以散射法或直接透射法测定路基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并计算施工压实度,在施工质量的现场快速评定中广泛应用。

3.3平整度仪器检测路面平整度

路面平整度测量仪采用了微处理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该仪器的整机集成度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使整机系统的各项性能稳定,内部采用单 CPU 结构,负责显示、打印、计算、 通信、采集数据等功能;采用中断方式采样数据,因而可连续进行测量,而不中断。一起自动计算距离,每测1000个点内存时,采样间距取0.1米,则可连续测25公里。

3.4道桥裂缝的无损检测与监测技术

3.4.1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法用于非破损检测,就是以超声波为媒介,获得物体内部信息的一种方法,目前超声法己应用于医疗诊断、钢材探伤、鱼群探测等许多领域。在这些领域里,由于组成颗粒小密度大,密度分部也很均匀,所以声波能很好地传播,对其内部缺陷及其位置等都能准确地检测出来。掌握混凝土表面产生的裂缝深度,对耐久性诊断和研究修补加固对策有重要意义。测定裂缝深度,基本上都是将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布置在混凝土同一面上的裂缝附近,但由于所选用的波形种类(纵波、横波及表面波)和声学参数(声速、频率、相位等)的不同,已有许多种具体方法。

3.4.2冲击弹性波法

一般把弹性体内传播的波总称为弹性波,用人工发射弹性波到弹性体内,探测弹性体内的状态,是广义的弹性波探测法。冲击弹性波法与超声波法的原理是一样的,但远比超声波测定的裂缝深度深,冲击弹性波法只能检测扩展方向与表面成直角,没有分支的单纯裂缝。

3.4.3声发射检测法

声发射检测法也是利用弹性波进行声学检测的具体检测方法检测裂缝,和其他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只能检测正在发生的裂缝,不能检测已发生的旧裂缝,对正在发生的裂缝可检测裂缝发生的位置(声发射源定位),裂缝的大小,扩展情况和种类,以及裂缝的深度等。

3.4.4 摄影检测法摄影检测法主要用作调查混凝土表面的裂缝摄影法包括普通照相机、录象机、放射线、红外线摄影等进行检测。

3.4.5传感仪器监测利用埋设在混凝土中的仪器进行裂缝监测,常规技术是利用卡尔逊式或弦式测缝计,其控制范围仅0.12-1,属点式检测,由于裂缝出现的空间随机性,因此往往漏检,为了及时无遗漏地监测裂缝,必须实施大范围的、连续、分布式监测,即所谓全分布监测。

3.4.6针对混凝土裂缝检测的特点,研制出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光纤裂缝传感网络,可实现桥梁混凝土结构的分布检测,凡裂缝与光纤传感网络相交,均可感知,并可定宽、定位、定向。

4.促进与改善道桥无损检测的思路方法对策

4.1依靠现代科技对行业检测技术进行突破

我国现有的道桥无损检测技术大多首先是从国外引进,因此其价格都比较贵,在我国进行大范围的运用推广在技术上以及经济上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该情况,为使该技术能在我国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必须在掌握该类检测技术的同时尽可能地根据我国国情进行自主的技术创新,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使我国的行业检测技术在国际行业检测技术上有所突破。

4.2完善行业检测的内容

道路工程是由点、线、面所组成呈带状分布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广。可以利用检测设备对桥梁的桥面结构、混凝土桥梁结构、钢桥结构、桥梁的下部结构、道路路基路面结构、挡土墙结构以及桥梁地基基础结构等道桥工程多方面地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从而不仅使行业的检测技术领域得到发展,而且使行业检测的内容也得以完整与补充。

4.3加强行业队伍的建设

为促进我国行业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很有必要加强行业检测队伍的建设,如高校设置行业检测专业、对从事行业检测的技术人员要时常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相应地建立行业检测技术规范以及检测技术评定标准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行业检测队伍不断地走向规范化。

5.结语

无损检测技术是多学科综合的一门应用技术,是建立在基础学科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使该项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必须首先加强各相关基础学科的研究,只有从基础理论中不断吸收养分,无损检测技术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中,应善于把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建立起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联系的桥梁,这样才能完善现有的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锚杆锚固;锚杆检测;锚杆质量检测仪

Key words: anchor fixing; anchor testing; anchor quality testing detector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093-01

0 引言

在山区高等级公路的修建过程中,最为普遍和突出的问题就是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边坡的加固处治,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其中,锚杆锚固技术已大量用到边坡、隧道等围岩的加固处理中。传统的锚杆锚固状态的检测手段,主要依靠对锚杆的抗拔力测试。这种方法虽然适用于很多场合,但它却是一种破坏性检测,同时抗拔力并不能完全反映锚杆的锚固状态。另外灌注的砂浆对锚杆的包裹情况将对锚杆的锚固质量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砂浆对钢筋的包裹不好,钢筋会很快腐蚀而失去锚固作用。

对于锚杆的无损检测,目前国内外刚刚起步,我们根据沪蓉西高速公路的地质、地理情况,以及设计和业主的要求,开展了锚杆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锚杆检测原理及技术

锚杆锚固体结构是锚杆与混凝土胶结在一起,与周围围岩(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弹性波波阻抗差异,因此,应用弹性波理论对锚杆进行无损检测,可以视锚杆为一维弹性杆件,用一维弹性杆件理论来检测分析锚杆的质量,即锚杆与混凝土的胶结质量、混凝土与围岩(土)的胶结质量(也就是锚杆的密实度)及锚杆的长度。

锚杆检测的一维弹性波波动方程为:

当锚杆锚固体系存在波阻抗(Z=ρVA)差异的界面时(如空浆、欠密实、欠长度等),弹性波在该界面将发生反射。根据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频率、幅值及反射波的时间等特征,可以确定锚杆的锚固状态及施工缺陷。检测时,应用JL-MG锚杆密实度检测仪进行检测。

2 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检测锚杆的数据根据弹性波理论进行信号分析处理,提取被检测锚杆的特征信号,并根据提取的信号来判断锚杆的检测长度及锚固的质量缺陷和缺陷的位置。然后,根据入射波的能量与反射波的能量以及锚杆的长度、锚固围岩的类型、入射波的频率来计算锚杆锚固的密实度。

根据提取锚杆的特征信号,对锚杆的锚固质量大体可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3 锚杆检测在沪蓉西高速公路的作用

3.1 锚固质量监测作用。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是工程质量预控和监督的有效手段。随着无损检测可靠性的提高,其检测结果是普遍使用的一种质量处理的依据,而且越来越多的工程已将其作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手段,使锚杆无损检测技术介入施工管理中。

3.2 锚杆无损检测可以是锚杆工程评定和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现场试验锚杆进行测试,在参考锚杆的长度及注浆质量为已知的情况下,并且对所用的锚杆类型和围岩条件进行对比试验,以此为标准来评判锚杆工程质量,可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真实。

3.3 改进锚杆和锚固方法的作用。锚杆无损检测可以对岩石锚杆和灌浆的整体状况进行检测和分类,还可以测定岩石锚杆的长度。现场试验表明,锚杆的一些施工方法在一些围岩施工条件不一定能完全达到预想的要求,这样,锚杆无损检测可以用来评估锚杆的锚固技术,并选择最佳的锚固方法。

4 锚杆无损检测在沪蓉西高速公路应用的建议

基于现阶段工程建设情况的特点,本着“立足现有,发展高新,综合应用,不断开拓”的原则,我们认为,在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中,应充分发挥无损检测的特点,加大对其应用的频度,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的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4.1 健全相应的无损检测机构和组织,配备技术人员,为开展无损检测工作打下基础。检测是为工程质量监督服务的,为了提高监督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权威性,就必须依靠检测这一科学手段。因此,我们认为各质监机构均应将无损检测业务作为必备指标来加以建设和完善,筹建与质监科室相对独立的无损检测室,一方面配合质监工作,另一方面也可对质监工作的工作质量进行内部监督。其人员组成要相对稳定,必须经过检测培训。

4.2 加强无损检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实用性,为无损检测的发展奠定基础。鉴于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科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搞好无损检测工作必须以大量事实检测案例来加以总结和论证。因此,这一过程要求我们一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二要与各科研和检测机构加强密切联系和协助,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实用性。

4.3 依托于沪蓉西高速公路开展锚固质量检测和锚杆、锚杆加固边坡效果评价及型式选择以及锚杆、锚杆防腐技术开发研究。通过分析,总结目前公路边坡中主要应用的锚固形式,分析各种锚固结构的应用特点,研究节理边坡锚固机理,以及锚固体系整体效应、群锚效应,建立公路边坡锚固体系的选型方法,确定锚固体系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建立更准确的锚杆锚固缺陷用反射波法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通过现场测试检测试验,建立更好的评价锚杆锚固质量的工程分级标准。

通过近年对岩土锚固系统质量无损检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的研究,以及现代检测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锚固系统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评价及实时监测技术应用,开发了锚固系统质量智能诊断技术,并研制了相应的软件。在锚固系统监测理论、技术进步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相信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盛东,张平松.工程锚杆锚固质量动测技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3).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篇(11)

从广义上来说,无损检测技术就是保证待测对象在不损坏的基础上,对其相关参数进行测定的技术。例如:对于温度、压力黏度以及流速的测量方面都应用了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较快,现已成为工业产品质量检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其能够对产品的质量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在铸造业、石化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航天、航空方面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能够将产品的成本有效降低,使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无损检测在工业产品方面的利用

对产品的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多种,但是总结来说,就是破坏法和无损检测法两种。

破坏法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检测时,将被检对象破开,对其的内部以及表面质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检查。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在有效监测的基础上也破坏了产品以及原材料,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成品,而此种检测方法恰恰违背了这一原则,检查一个就会破坏一个,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为了得到检测合格且完整的产品,就必须寻求以破坏法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查,在这种需求下,无损技术应运而生。

无损检测技术,也称为NDT,其就是在被检查对象不受到损伤的基础上进行检测,主要就是利用产品内部结构不足而产生的热、声、光以及磁反应,对产品是否合格进行探测,在工业的应用中,就是对一些非破坏性的检查材料、零部件等进行检测,其中在工业中无损检测诊断技术应用较多。

二、无损检测技术检测工业产品质量

(一)对工业零件表面缺陷的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中包括多种检测方法,为针对于工业零件表面缺陷就可采用磁粉检测法,其主要就是利用磁粉聚焦有铁磁出现的方式进行检测。应用较为广泛,利用汽车上的零部件,曲轴、凸轮轴等的检测上都会使用此方法。其检测就是利用被检测的材料以及工件被磁化之后,被检测对象的表面以及近表面处就会有缺陷存在,进行形成漏磁场,此处就是将磁粉聚集过来,从而对缺陷进行显示。其就是利用在被检测的产品上建立磁场的方式,但是被检测的工件也并不都是较为规则的形状,无法笼统的全部选择此方式进行检测,还需因材料而异。例如连杆,对其的检测需将工件两端进行通电磁化处理,能否发现沿工件轴方向的缺陷。然后,将其放置于线圈内,进行纵向磁化,就可以发现横向的缺陷。但是,通孔内壁的磁场不强,利用此方法就难以发现缺陷所在,此时,就需要在孔内实施分别穿芯棒进行磁化处理,其就会在孔内的表面处有周向磁场产生,以此实现对孔内的缺陷进行检验的目的。通过以上方式,就能够对工业部件实现完整的检验。

(二)检验汽车发动机汽缸裂纹

无损检验在工业的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对一件产品的使用以及报废起决定性作用,对产品的使用有着间接影响。当C213-3后汽缸在实施最后的加工时,内缸与水平中分面之间的20毫米处存在裂纹时,此产品是否还能应用直接取决去探伤结果。如果出现的裂纹过深且长度较大时,此汽缸就不应用投入使用,当出现的裂纹不长且不深时,就需要利用维修的手段。此外,在监测中,还可利用超声波的检测方案,以实施全面检验。当在送修之前对缺陷位置准确确定后,就能够使返修人员最快的完成修复缺陷,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测,就能够使汽缸的加工进程得到有效保障。

(三)无损检测技术检测对轮胎缺陷部位

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轮胎缺陷部位大小的确定就可以利用全息干涉图的异常畸变条纹加以判断,对于轮胎缺陷部位的深浅,就可以利用异常条纹的间距加以判断。当缺陷的深度越大时,干涉条纹的间距就会越大,反映到轮胎表面的位移相对而言就会越小。利用此方法就可以实现对轮胎的整体检测。

结语: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不断进步发展,无损检测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不断有灵敏程度较高、可靠性较好、且效率较高的无损检测仪器以及方法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工业产品处理以及加工的现代化水平得以加强,使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同时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商皓,李大为.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4).

[2]胡照.弹药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