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4 15:12:56

论文

论文篇(1)

作者: Giuseppe Tomassetti收录来源: 欧盟能源技术促进组织网络 OPET-ZERI项目组 【论文摘要】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将有赖于电力市场的开放、官僚作风的克服及其权利的下放和日新月异的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等,并通过热电联供的方式达到更高的效率。 为此,在推广应用传统技术(如燃气和燃油发动机)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创新与管理。另外,必须看到内燃机已发展得相当完善,改进的空间有限,应积极为成本和性能可与发动机相比、已处于工业实验阶段的新技术进入市场创造机会。 1.回 顾 在欧洲,分布式能源已不再是新技术。自1973年能源危机之后,企业就积极进行各种活动,希望在节能方面为自己的传统产品找到替代市场。因此,欧洲的工业企业对热电联产已十分了解。在1978至1984年间,市场的巨大动力推动着热电联产技术在住宅和服务行业的应用。 当时,欧洲各主要轿车企业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发电的方案,即对已有的甲烷内燃机进行改造,配以热交换器,回收废气、冷却水和机油的余热。发动机及机电、热力部件与消声保护壳整合为一体。 在1982年汉诺威博览会上展出了15种以上不同系列的分布式发电设备,其中,菲亚特的“Totem”机型是已工业化的产品之一,它的发电量15 kWe,供热量34kW,平均发电总效率为28%,平均净效率26%,结构紧凑(约1m3),配有催化式消音器和运行管理的计算机控制面板。在欧洲各国大约已装了2000台“Totem”机组, 主要是在服务行业。 最令人感兴趣的分布式发电例子是Multiservice 公司开发的系统。该公司位于人口约10万的Vicenza市,通过自有渠道销售甲烷和电力。1982至1986年间,公司选择了每年热负荷不少于5000小时的10家用户,共安装了31台“Totem”机组, 发电总量465 kW, 与中压电网并网。每一机组的平均运行时间约5250小时,较传统系统节能35%。这些设备现在仍在运行,从经济角度看,1987年的系统内部收益率就达到了21.4%。 尽管分布式发电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鼓舞人心的成果,但至八十年代后期,菲亚特公司不再对该领域感兴趣,欧洲其他的轿车生产厂家同样也是如此。其主要原因,至少在意大利,是因为: 1) 电力部门不允许在公寓住宅区安装Totem(这些住户是Totem计划的终端用户), 因为公寓住户不具有正式公司的组织结构,因此无权自行向各个住户售电。另外,Totem设备首先是用在服务行业,而用户分散也造成了营销和维修成本的提高。至1992年,有关法律规定公共电网必须以支持价购买可再生能源或热电联供的发电量,从此制造商就不再对Totem感兴趣。 2) 审批、环境控制和公众利益关系上的官僚行为--15 kW机组与150MW的机组不能区别对待,耽心小机组数量的增加。实际上,每一个消费者是不可能自己去处理各种设备问题的,这势必导致成本提高,最终停机。 3) 对天然气部门及输配商缺少关注,尤其对他们宣传推广的小型燃气锅炉。而恰恰是小型燃气锅炉避免了一般锅炉的公用性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麻烦。 4) 用户技术知识的缺乏、以及维修和安装人员的缺少。事实上分布式发电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需要发动机机械、并网和三相负荷管理、水路循环的热力技术、传感器及计算机化管理等方面的熟练技术人员。 上述困难始终是分布式发电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 2.分布式发电和电气系统 美国对分布式发电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装机容量短缺,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危机的发生。相反,2001年欧洲却是以大型超容量发电机组为主,为了保证股东的分红,公共垄断(如电力

论文篇(2)

Different companies, different products, different styles, Updating System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nd this system just can resolve these issues. This System uses the Smarty template engine, PHP scripting, MySQL database to development a product information systems.

First, the system uses the Smarty template language to develop, making the system logic layer and presentation layer separately, which solved the long development cycle, the program low utilization.

Second, this system developed on the standards of Web2.0. The performance of lay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content layer and layer styles. This makes the maintenance and updating websites more fast and flexible.

Third, the system generated pages on the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and each page title, keywords and description needn’t to edit the code in hand, but by adding from background. This makes products in the top search engine rankings, so that enterprises Inquiry received information possible.

Fourth, based o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will not only promote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provides a potential opportunity - Inquiry function. Enterprises can not only view the background through a systematic inquiry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in the background to set up a mailbox to accept inquiries by e-mail find a way to receive and view information inquiry.

KEYWORDS:Information System, web site, Smarty Template engine,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正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选题意义 1

一、选题目的 1

二、实现意义 1

第二节 现状研究 1

一、网络公司建站现状 1

二、网络公司建站未来趋势 2

第二章 开发技术 3

第一节 SMARTY介绍 3

第二节 PHP介绍 3

第三节 MYSQL介绍 4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5

第一节 系统分析 5

一、开发背景 5

二、功能需求分析 6

三、数据流程图 6

第二节 系统设计 9

一、总体结构设计 9

二、详细设计 10

第四章 系统实施 13

第一节 系统配置 13

第二节 系统模块介绍 15

一、前台系统 15

二、后台系统 20

参考文献 22

附  件 23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选题目的

选择这个论题的目的主要是想从繁琐的建站中加入一些有意义的建站思想,并通过开发一套系统实现这些思想。开发一套系统,从最初有一个建站的初衷,到最后实现一个系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往往这项工程实现之后,还有大量的维护及更新工作。可是即使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依然面临着下一个工程的再开发。这样的建站方式似乎可以有所突破,似乎可以从中更改一些方式,加入一些编程思想,就能够避免一次次地从零开始建站。所以我选择建一套数据库驱动的带优化的模板化网站信息系统,使建站变得有趣轻松高效。

二、实现意义

代码利用率高:采用网页模板的方式,当不同企业需要建站时,就能够为不同企业建一个模板即可,而不需要修改内在逻辑层。

代码维护量少:一方面由于采用了Smarty模板引擎,使得逻辑层和表现层分离,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在表现层上还可以进一步分离,也就是把表现层分离成内容层和样式层。内容层由HTML构建,样式层由CSS控制,甚至布局都可以完全由CSS来控制。内容层通过调用相应的CSS文件即可。也就是说,当内容层没有调用CSS文件,页面几乎没有是纯文本。另外,CSS化的网页用户在浏览网站的时候,页面下载速度快。对搜索引擎是友好的,易被搜索引擎收录。

另外,在SEO搜索引擎优化方面,我也做了调整,从以前手工在为页面添加title、keywords、description这些内容,到现在通过数据库,动态调用数据库字段的值。

基于以上特点,系统添加了询盘功能,对于企业查看询盘信息,增加潜在合作机会。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后台查看询盘信息,还可以通过在后台设置的邮箱,从邮箱中查看询盘信息,方便,简洁。

第二节 现状研究

一、网络公司建站现状

网络公司目前建站大多通过与企业进行单独沟通,开发建站。基本展示企业的文化、简介、联系方式、产品列表等信息。基于数据库驱动,但是开发周期都较长,因为这类系统大多是逻辑层和表现层没有分离。

故网站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就会互相影响。各自的代码就有可能被另一方更改,而无法实现层次的分离。开发周期就会受到影响,并且每个脚本页既要包含逻辑层,又要包含样式的设计,这就使得网页设计人员不得不对各个数据库的字段以及脚本进行编写代码,不仅使页面变得冗长,网站膨胀,还使得在修改界面以及后期维护时容易带来逻辑层的错误。

二、网络公司建站未来趋势

眼下以及未来网络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不断更新,企业对网站系统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不再停留在只要看到网站即可。故网络公司建站的趋势,应该是符合编程的思想:灵活、可扩展、可维护、健壮性、高效等等。

这样的系统才能在未来的技术更迭的过程中,依然能够被市场所接受。

因为编程思想是对的,那么只要系统体现出这些思想,那么系统就会适合市场以及技术的发展潮流的。

第二章 开发技术

第一节 Smarty介绍

Smarty模版引擎的作用是将系统的逻辑层和表现层进行分离。如果两者是混合在一起的,则在频繁的修改界面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带来逻辑层的错误。而引入Smarty模板引擎,就可以消除层次混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表示层,可以通过用HTML元素来显示带模版变量的页面。

而逻辑层则是由PHP以及Smarty模版语言共同完成。

Smarty是一种模板语言,语法简单,网页设计师可以很快地学会,而不需要预备的编程知识。

PHP的MVC开发模式,就是把逻辑层和表现层进行分离,事实上有很 多模版引擎可以选择,但是官方推荐的Smarty引擎的出现,使得开发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MVC分别代表了模型、视图和控制三者。一个系统,有输入、处理、输出三个主要的流程,而MVC恰好把三者进行了分离。模型,这是核心,主要是进行内部的编码。比如数据库的操作的一系列操作,添加、删除、修改等。视图,是用户可以看到的界面,在这一层面上,主要进行着一系列的用户交互,比如访问者提交的表单等等。而控制层,则是模型和视图的连接层,对用户在浏览器提出的请求进行传递,传递到模型层,然后由模型层对请求进行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通过中间的控制层传递回视图层的浏览器。

第二节 PHP介绍

PHP(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有很多特点,较之其他的脚本有其优势。

第一,PHP是一种脚本语言。同ASP环境一样,都是嵌入HTML页内的脚本。但是由于产品系统引入了Smarty模版引擎,使得PHP不需要嵌入在HTML内来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和逻辑的处理。

第二,PHP是应用于服务器端的语言。服务器端是PHP脚本都是事先在服务器端进行处理过的,而非用户浏览器端才进行处理。当用户在浏览器端访问了页面,输入网址后,就已经向服务器发出HTML请求,所谓的HTML请求,也就是实际到达客户端的数据都是已经进行处理,不含脚本。所以保证了系统代码的安全性和不可见性。服务器端接受到了HTML请求,则读取相应的PHP脚本,然后按脚本所要求的逻辑进行处理。PHP脚本指示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数据给客户端。到达客户端后,浏览器根据自身的规则,进行处理,展示给客户相应的页面。

第三,PHP是跨平台的语言。跨平台指的是PHP可以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上,包括Windows、UNIX(及其许多变体)和Macintosh正常运行,而无须因为操作系统的不兼容而影响系统的试用。

PHP目前最新版本为PHP5,相对之前的版本有其更高的优势。PHP5加入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应用。这样对于开发效率上和建站架构上,更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在开发数据库驱动的系统上,较其他类似的技术,PHP有其优势,并且易学。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PHP是免费开源的,服务器环境容易架构,有很多支持的软件可供选择。开源意味着,可以更改其中的内容,当需要对其中的配置进行更改时,也是非常方面的。比如对于数据库的导入数据的限制,就可以通过对PHP配置文件进行修改即可。这大大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和使用。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涉及,就是与PHP配合的数据库管理软件MySQL,相比其他数据库软件在便捷性上,MySQL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第三节 MySQL介绍

MySQL是与Access、Oracle等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样,是作为动态网站必不可少的软件。和PHP一样,MySQL也有很多特点:优秀的性能、可移植性和可靠性,同样容易学习,并且也是开源免费的。基本有一些数据库语言的基础都能够很快转到MySQL上。

MySQL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从数据库的发展历史角度可以看出,数据库技术的诞生对于网站系统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无法预计未来人们会用什么样更神奇的方式去处理处理。但能够把网站的数据统一存储到一个单独的系统中进行管理,让建站变得更加有层次感:数据与系统的分离。数据与系统通过简单的连接语言进行连接。

与PHP一样,MySQL也是一种开源应用程序,这意味着它可以免费使用,甚至可以修改。

MySQL虽然是通过命令行形式进行指令的,但是可视化的软件很多,比如phpMyAdmin和Navicat,这两款软件就非常不错,一个可以在网页版本管理数据库。另一个可以客户端浏览数据库,非常方便。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一节 系统分析

一、开发背景

本系统结合Smarty模板引擎,PHP脚本,MySQL数据库软件,三合一,开发的数据库驱动的模板化的网站应用程序。Smarty模板引擎使得系统的逻辑层和表现层分离。也就是说,本系统可以在不改变逻辑层的基础上,只需要为不同企业开发一套模板文件即可。而模板文件中只需要调用Smarty模板变量,形如{$Variable},而网页设计人员只需要知道模板变量的功能即可。在适当的地方布局这些变量,使得样式符合企业的要求即可。

网站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就是系统逻辑层的构造,这是系统开发前期的关键。但是开发完成之后,只需要网页设计人员针对不同企业开发一套模板即可。

本系统的特点,总结如下:

第一,该系统是通过后台把PHP动态页面生成静态页面。然后通过前台显示。也就是说,当管理员在后台更改了任何信息后只有在后台点击生成HTML才能在前台看见更新后的信息。当后台在更改页面的时候,前台能够正常显示页面。同时,保证了代码的不可见性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前台生成静态页面,有利于搜索引擎优化,在搜索引擎排名中在前列,增加网站流量。

第二,该系统采用了网页模板的方式来开发与展示,管理者可以在后台选择不同的模板——也即模板文件夹下的一系列模板文件来显示不同效果的页面,这使得开发效率大大提高,用户需求快速响应。另外,系统可以存在多套模板,供用户选择。

第三,各个模板采用了Div+css的方式进行开发,一方面,采用DIV+CSS,有利于被搜索引擎收录。另一方面,用户浏览页面时能够快速响应,较之前的TABLE布局方式,有其优势。Div就是页面的内容部分,通过PHP官方推荐的模板语言Smarty,调用模板变量。另一方面,页面的表现部分,也就是通常的图片,颜色,布局等等都是通过css来统一控制。在开发效率上又是一大提高。如果用户需要更改页面的布局,开发者不再需要到HTML文件里修改,而是找到相应的css代码,在css文件里修改即可,快速又灵活。

第四,该系统可以在后台调用前台浏览者所提交的询盘,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设置的邮箱,在邮箱里提取这些信息。

第五,本系统在数据库设计的阶段,考虑到为了网站能够在搜索引擎中排名靠前,对数据库相关地方添加了title、keywords、description的字段,用来存储这三个字段的值,在模板页面中调用这三个模板变量,在后台企业可以填写适当的值。

二、功能需求分析

网站信息系统是面向外贸型企业的,故前台偏向侧重产品的展示与用户的反馈信息的交互功能。所以后台的功能相应的,就偏向产品管理和用户询盘信息的管理。

网站前台主要为了展示企业的相关信息,产品信息。产品信息主要是展示产品的图片、参数、产品说明、产品 类别。网站后台则把网站前台所需要展示的所有信息通过后台的功能进行设置。

这样前后台就能够很好的实现用户的需求,方便客户对信息的更改。

三、数据流程图

(一)Smarty模板变量对应的HTML标签列表

表3-1模板变量对应的HTML标签列表

Smarty模板变量 功能 标签

{$topmenu} 栏目列表,网站导航条 ul

{$leftcp} 网站左列产品列表 ul

{$cplist} 全部产品列表、首页推荐产品列表、热门产品列表 ul

{$cplistfy} 产品列表分页 ul

{$tel} 企业电话 调取数据库

{$fax} 企业传真 调取数据库

{$email} 企业Email 调取数据库

{$menuname} 栏目名 调取数据库

{$rcontent} 每个单网页内容 调取数据库

{$lbdet} 产品类别说明 调取数据库

{$cpname} 产品型号 调取数据库

{$cpcontent} 产品说明 调取数据库

{$copyright} 企业版权信息 调取数据库

{$title} HTML标签title内容 为了优化 调取数据库

{$keyword} HTML标签meta内容 为了优化 调取数据库

{$description} HTML标签meta内容 为了优化 调取数据库

{$aboutu} 首页企业简介 调取数据库

(二)关联图

数据流程图展示了前后台数据的流动过程。使得前后台数据统一,准确。关联图主要描述了外部实体即网站浏览者、网站管理人员与产品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

 

(三)顶层图

顶层图描述了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的基本功能。

 

(四)关联图

第一层数据流程图描述了前台系统、后台系统的具体功能的实现,同时提供了系统之间的数据的交换关系。

外部实体网站浏览者主要与前台系统和反馈系统有关联,网站管理人员主要与后台系统与反馈系统有关。

 

 

第二节 系统设计

一、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主要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系统模块,确定各模块内部的调用关系。

产品信息系统包括前台系统、栏目管理系统、反馈系统、产品管理系统、系统管理七个大的模块。

前台系统就是网站的前台各个页面,栏目管理系统则是系统的导航条的管理,反馈系统就是上诉的询盘功能,产品管理系统主要是产品管理和产品类别管理,系统管理则主要包括系统的基本资料、系统参数、系统用户、版权信息、模板选择的设置。

 

二、详细设计

以下为对关系图中数据表的详细描述。

表3-2系统管理员列表

中文名称 字段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空 默认值

管理员编号 id int 11 Y  

管理员权限 qx int 2   1

管理员名 ad_username varchar 100   

管理员密码 ad_pass varchar 100   

管理员帐号状态 ad_active enum 0   0

表3-3产品附件图列表

中文名称 字段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空 默认值

产品附件图编号 id int 11 Y  

产品编号 cpid int 11  Y NULL

产品附件图文件名 imgb varchar 20  Y NULL

产品附件图说明 content text 0  Y NULL

产品附件图名称 name varchar 50  Y NULL

表3-4询盘邮箱列表

中文名称 字段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空 默认值

邮箱编号 id int 3 Y  

接受询盘邮箱 toemail varchar 255   

是否支持邮箱 ifmail int 1   1

SMTP服务器 smtp varchar 50   

用户名 uname varchar 50   test

密码 pword varchar 50   test

SMTP邮箱 smtpemail varchar 100  Y NULL

表3-5栏目列表

中文名称 字段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空 默认值

栏目编号 id int 3 Y  

父栏目编号 praid int  11   0

新闻栏目 newslm int  7   0

子栏目个数 flag int  11   0

是否显示 step int  2   1

栏目名称 name varchar  50   

页面名称 pname varchar  20   index

页面样式 ptype varchar  50   

页面内容 content text  0  Y NULL

栏目排序 px int  6   0

Title title varchar 255  Y NULL

Keywords keyword text  0  Y NULL

Description descr text  0  Y NULL

表3-6产品类别列表

中文名称 字段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空 默认值

产品类别编号 classcode int 11 Y  

产品类别名称 classname varchar 50   

产品父类编号 parentcla int 11   0

子类别个数 flag int 11   0

产品类别图片文件名 Img_Name varchar 50   

产品类别所在级别 Orders int 11   0

产品类别排序 id int 11   0

产品类别说明 classremark text 0   

产品类别添加时间 StatDate int 11   0

Title title text 0  Y NULL

Keywords  keywords text 0   

Description descr text 0   

表3-7产品列表

中文名称 字段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空 默认值

产品自动编号 id int 11 Y  

产品类别编号 ClassID int 11  Y NULL

产品型号 class_xh varchar 200  Y NULL

产品大图文件名 Img_Name varchar  100  Y NULL

产品小图文件名 SmallImg varchar 100  Y NULL

产品说明 Content longtext 0  Y NULL

产品添加时间 t_time int 11   0

产品排序 key_num int 11  Y NULL

首页是否显示 jm tinyint 4   0

新产品与否 new tinyint 4   0

Title title varchar 200  Y NULL

Keywords kws varchar 200  Y NULL

Description descr text 0  Y NULL

表3-8 基本信息列表

中文名称 字段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空 默认值

自动编号 id int 5 Y  

公司名称 comname varchar 255  Y NULL

联系人 conname varchar 50  Y NULL

联系电话 tel varchar 25  Y NULL

传真 fax varchar 25  Y NULL

手机 mobile varchar  25  Y NULL

Email email varchar 25  Y NULL

公司地址 addr varchar 255  Y NULL

公司域名 url varchar 50  Y NULL

QQ qq varchar 15  Y NULL

MSN msn varchar 50  Y NULL

邮编 zip varchar  20  Y NULL

系统所用模板 templet varchar 50   default

首页显示 homes varchar 2   cp

产品列表小图片宽度 simgw int 4   150

产品列表小图片高度 simgh int 4   150

产品显示方式 cpys int 1   1

每页显示产品数 page_row int 3   12

每行显示产品个数 mhsm int 2   3

是否支持Email ifmail tinyint 1   1

公司简介 aboutu text 0   

版权信息 copyright text 0  Y NULL

第四章 系统实施

第一节 系统配置

在系统实施阶段,由于系统是使用了PHP作为开发语言,则需要配置相应的服务器端环境。PHP环境配置软件有很多,其中我选择了PHPStudy来配置。该软件有以下特点:

集成了最新的Apache+PHP+MySQL+phpMyAdmin+ZendOptimizer,一次性安装,相比单独进行安装然后对各个软件进行配置的过程要简单快捷多了。

可以通过设置PHPStudy自己单独的端口,而不会与IIS的80端口冲突,这样在一个服务器上,比如把本地作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时候,可以非常方便调试其他程序,配置服务器变得快速简单。

通过PHPStudy可以方便的启动Apache和MySQL,另外还可以对网站端口、网站目录以及目录首页。这样就可以像IIS设置虚拟目录一样,可以随时更改网站目录,切换程序。当时当系统更改过Apache和MySQL的设置之后,都要相应地重启Apache或MySQL,这样系统才会正常运行。

由于PHPStudy集成了PHPMyAdmin,已经在网站 目录下有一个名为phpMyAdmin文件夹,用于管理数据库。

可以通过localhost/phpMyAdmin/进行访问,但需要输入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默认都为root。phpMyAdmin是通过网页形式访问并管理数据库的,在便捷性上而言,更加方便快捷。在配置服务器的时候,就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安装数据库系统。

访问系统前台通过localhost/novelty/这个路径是相对服务器配置时的网站目录而言的。

但是为什么不直接把网站目录设置成E:\design\novelty,这样访问前台系统就可以通过localhost/,这样不是更加简单了?我之所以会选择把目录定位在系统的design目录下,是因为在安装phpStudy的时候,已经选择了网站目录,这样等安装完成之后,就会在该目录下多出一个文件夹phpMyAdmin这个文件夹,它的作用是管理数据库。而如果我有更多的PHP程序在调试的话,我就需要通过localhost/phpMyAdmin/来创建数据库。但是如果按照希望的把网站目录设置成E:\design\novelty,我便无法通过localhost/phpMyAdmin/来访问数据库。唯一使程序和数据库系统运行正常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更改网站根目录以及重启Apache。这样对于存在多个系统的环境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我选择把网站根目录设置在程序所在文件夹的上一级目录。

而当系统调试完成能够正常运行之后,这样的系统也是非常容易转移的。只需要把系统中的数据库通过phpMyAdmin导出数据库即可。

当然,转到远程服务器上就需要更改程序所在目录的config_data.php中的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这样才能保证系统连接到数据库。

 

图4-1 PHPStudy软件安装完成

 

图4-2 服务器配置

 

图4-3 创建系统数据库

 

图4-4 导入数据库

 

图4-5 修改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

第二节 系统模块介绍

一、前台系统

 

图4-6 头部导航条

 

图4-7 底部版权信息

 

图4-8 左列产品类别列表

 

图4-9 左列联系方式

 

图4-10 首页推荐产品页

 

图4-11 公司简介页

 

图4-12 产品细页

 

图4-13 产品列表页

 

图4-14 联系我们页

 

图4-15 常见问题页

 

图4-16 常见问题页

二、后台系统

 

图4-17 基本资料管理

 

图4-18 栏目管理

 

图4-19 询盘管理

 

图4-20 产品管理

 

图4-21 HTML生成

 

【参考文献】

[1] Quentin Zervaas.PHP Web 2.0开发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5-100.

[2] Ben Forta.MySQL必知必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0-130.

[3] Andy Budd.精通CSS:高级Web标准解决方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200.

[4]陈军.PHP+MySQL经典案例剖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白志强.21天学通PHP.[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丁月光.PHP+MySQL动态网站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孙鹏程.完全手册PHP网络开发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8]Vasani,V.MySQL完全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李刚.网络数据库技术PHP+MySQL.[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Davis,E.M.学习PHP和MySQL.[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Julie C.Meloni.PHP、MySQL和Apache编程导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2]范德兰斯.MySQL开发者SQL权威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3]明日科技.PHP开发典型模块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14]邹天思.PHP网络编程标准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008.

[16]为喆.PHP5与MySQL5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17]Rogers S. Pressman SoftWare Engineer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

[18]Rick F. van der Lans  Introduction to SQL: Mastering the Relational Database Language,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  Addison Wesley Pub 2006 .9.26

附  件

/* base

------------------------------------------------------------- */

html{ overflow-x:hidden;}

body

{background:#000;padding:0;margin:0 auto;color:#d8a151;border-top:6px solid #9f0000; font-family:Arial; font-size:16px; line-height:20px;word-wrap:break-word; overflow:hidden;}

p{margin:0;}

a

{color:#d8a151;text-decoration:none;font-family:Tahoma,sans-serif;}

 a:visited

 {color:#d8a151;}

 a:hover

 {color:#ffff00;}

 a:focus

 {outline:none;}

.title

{font-weight:bold;}

.clear

{clear:both;}

ul{list-style:none; margin:0px; padding:0px;}

img

{border:none;}

.mailto a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vertical

{color:#cacaca;padding:0 2px;}

/* layout

-------------------------------------------------------------- */

#header

{margin:0 auto; background:#5b0000;width:900px; height:269px; position:relative;top:2px; *top:-0px;z-index:1;*z-index:1;_z-index:0;}

#container

{text-align:left;margin:0 auto;width:900px;background:#5b0000;height:100%; position:relative;top:-270px;*top:0px;_top:-538px;}

 #contentContainer

 {width:842px;text-align:left;margin:0 auto;height:100%;padding:9px 0 23px 0;}

 #footer

 {width:842px;text-align:left;margin:0 auto;height:85px;background:#5b0000;}

#headerLeft{background:url(imgs/headerLeft.gif) no-repeat;width:29px;height:269px;position:relative;left:0;*left:0;_left:0;}

#headerRight{background:url(imgs/headerRight.gif) no-repeat;width:29px;height:269px;position:relative; left:871px;*left:871px;_left:871px; top:-538px; *top:-538px;_top:-555px;}

#headerVcenter{width:842px;height:269px;position:relative;left:29px;*left:29px;_left:29px;top:-269px;}

 #headerTop{width:842px;height:83px;background:#140000;}

 #headerCenter{width:842px;height:126px; background:url(imgs/headerCenter.gif) no-repeat;}

 #headerBot{width:842px;margin:0 auto; height:60px;}

  #headerLogo{width:222px;height:83px;float:left;}

   #headerLog o img{width:222px; height:83px;}

  #headerLogoTxt{width:468px;height:83px;float:left;}

   #headerLogoTxt img{width:468px;height:83px;}

  #headerLogoTxtRight{width:152px;height:83px;float:right;}

   #headerLogoTxtRight .headerContact{width:86px;height:83px;float:left; padding-left:20px;}

    #headerLogoTxtRight .headerContact img{padding:59px 0 2px 0px;margin:0;}

   #headerLogoTxtRight .headerLogoTxtRightImg{width:46px;height:83px;float:right;}

    #headerLogoTxtRight .headerLogoTxtRightImg img{width:46px;height:83px;}

  /* header flash */

  #headerCenter .flash

  {width:335;*width:306px;_width:336px; float:right; height:118px;padding:4px 11px 4px 0;*padding:4px 50px 4px 0;_padding:4px 10px 4px 0;}

/* headerNav------------------------- */

#headerNav{width:842px;height:60px;}

 #headerNavLeft{width:43px;height:60px;background:url(imgs/headerNavLeft.gif) no-repeat ; float:left;}

 #headerNavRight{width:43px;height:60px;background:url(imgs/headerNavRight.gif) no-repeat ;float:right;}

 #headerNav ul li{background:url(imgs/headerNavBg.gif) no-repeat 0 0; float:left; width:108px; height:60px;font-weight:bold;padding-top:18px;text-align:center;}

 #headerNav ul li a

 {color:#d8a151;}

 #headerNav ul li a:hover

 {color:#ffff00;} 

/* leftCol rightCol--------------------------------------- */ 

#leftCol{width:240px;float:left;} 

#rightCol{width:590px; float:right;padding-left:12px;} 

#leftCol .wireBox{width:240px;}

#rightCol .wireBox{width:590px;}

#leftCol .wireBox .boxContent{width:238px;height:100%;}

#rightCol .wireBox .boxContent{width:588px;height:100%;}

.leftColSpace

论文篇(3)

莱布尼茨生活于被科学史家誉为“天才的世纪”的17世纪,与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帕斯卡、波义耳、牛顿等科学巨匠处于科学史上的同一个时代。莱布尼茨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哲学家,而且是近代一位(也许是唯一一位)可比肩亚里士多德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他在自然科学以外的其它人类理智领域,比他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巨匠取得了更多的成就。他被誉为德国的科学、哲学之父,还在神学、技术发明、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堪称同时代一流的建树。西方的一位学者曾这样评价:“莱布尼茨可能是近代世界最全面的天才,……触及了现代知识的几乎每一个分支。他是最后一位希望掌握现代知识的所有领域,并且是百科全书式人物的人。”也许正因为莱布尼茨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过于宽泛、庞杂,他的许多研究成果的重要价值在相当长时间内未得到重视,譬如他对真空问题的研究。尽管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限,莱布尼茨在真空研究中更多的依靠科学的猜测和哲学的思辨,但其结论竟与200多年后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狄拉克等人对真空研究的成果暗合,确是令人不得不感叹其思想之天才。

1“真空问题”的历史脉络

对真空问题的研究及争论可追溯到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等原子论者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提出了真空这一命题;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宇宙中充满了“以太”,因而真正的虚空是不存在的,他的名言是“大自然厌恶真空”。这可以说是人类对真空问题探讨和争论的源头,并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在这里有一点必须指出,真空的概念是有歧义的,有所谓“物理真空”和“哲学真空(或称形而上学真空)”之分,而“物理真空”又有“经典真空”与“量子真空”之别。历史上对真空概念不同时期也各有侧重,古希腊的真空概念更多是哲学意义上的,偏向于“虚空”、“虚无”的含义;17世纪的真空概念是“物理真空”和“哲学真空”两者兼而有之;而现代的真空概念更多地是指“物理真空”。当然,“物理真空”和“哲学真空”的概念区分并不是完全清晰的,也无法成为在该领域严格区分科学问题和形而上学问题的依据,真空问题依然是(也许会永远是)科学、形而上学纠缠在一起的一个前沿领域。

17世纪的真空研究与笛卡尔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人们对自然的看法总是首先基于自身的日常经验。对于物质与空间的关系也不例外。按照常规思维,人们很自然地把空间想像为一个巨大、不动的空房子,物质就是被一件件搬到这座房子里的东西,因而空间必然是先于物质存在的。这样,空无一物的真空就是可能的。这就是所谓的绝对空间的观念。于是有人就想像地球到太阳间的地带是真空。但笛卡尔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空间与物质不可分,空间只存在于已有某些物质的地方,是物质的存在才使空间得以存在;空无一物的真空是不存在的。他说:“实际上,我们无法想像一个空无一物的容器,一如无法想像一个没有谷的山:这将意味着无需广延就能设想容器的内容,或者无需实体就能设想广延:确实,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具有广延。”至于星际间的地带,笛卡尔认为不是真空,而是充满了物质的,这种物质就是以太。笛卡尔从以太演绎出了他的宇宙学说。

笛卡尔否认真空存在的学说受到了托里拆利、帕斯卡等人的强有力挑战。他们两人分别做的“托里拆利实验”、“真空实验”使人们“眼见为实”地相信实验中水银柱上方的玻璃管中存在着一段真空。近代原子论者及牛顿学派也都相信真空的存在。从那时起,赞成真空存在一派似乎占了上风。

2莱布尼茨“相对时空”与牛顿“绝对时空”的对立

莱布尼茨是笛卡尔之后否认真空存在的代表人物,为此他与坚持真空存在的牛顿学派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他认为,真空即是虚无。牛顿学派的克拉克就曾指责笛卡尔和莱布尼茨把真空与虚无等同了起来。克拉克认为,没有物质的空间无疑是一无所有的空间,但并不表示空间本身也被消除了。在克拉克看来,“如果广延是物质的本质,那么物质就等同于空间本身;由此可以推出,物质必然是无处不在的、无限的和永恒的,并且它们是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回归虚无,这是荒谬的。”也就是说,依牛顿学派,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错误之症结就在于把空间与物质等同了起来。

我们知道,经典力学大厦赖以建立的基石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其精要可概括为“时空独立于物质而存在”。莱布尼茨明确反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他曾写道:“我把空间看作某种纯粹相对的东西,就像时间一样;看作一种并存的秩序,正如时间是一种接续的秩序一样。因为以可能性来说,空间标志着同时存在事物的一种秩序,只要这些事物一起存在,而不必涉及它们特殊的存在方式;当我们看到几件事物在一起时,我们就察觉到事物彼此之间的这种秩序。”在这里,莱布尼茨把空间看作是一种“并存的秩序”;把时间看作是“接续的秩序”。所谓“并存的秩序”、“接续的秩序”,更通俗的理解即为一种关系,即相对时空观。

莱布尼茨认为,空间、时间本身不是如牛顿理论所言是绝对的、实在的存在。时空与物质及其运动密不可分,离开了物质就无所谓空间,同样离开了物质的运动也就无所谓时间。空间并不是逻辑上先于和独立于物质存在的容器。他认为,物质在逻辑上先于空间的存在,并以空间的形式排列,空间只不过是一种关系,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空间存在。因而莱布尼茨认为,牛顿理论中的绝对空间是不存在的,一个物体仅能改变其与另一物体的相对位置,它不能改变其在绝对空间中的位置,因为空间是非实在的,除了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参照系,也即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空间本身。时间也是如此,除了是事件之间的关系外,它什么都不是,也就不存在绝对时间。由于反对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莱布尼茨自然也反对牛顿理论中的绝对运动概念。与他的相对空间观念对应,他认为,运动也不过只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因此,运动根本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它只存在于关系之中。也即,那种依托于不动的绝对空间背景之上的绝对运动根本是不存在的,任何物体的运动必然与其它物体的运动相关。与以上的这些观点相关联,莱布尼茨自然否认虚空的存在,因为他是反对原子论的,同时他认为空间既可以被充满也可以是空的这种观念是无法接受的。

3莱布尼茨对真空研究的现代价值

针对真空存在派的托里拆利、帕斯卡等人的一系列科学实验,莱布尼茨也试图从更多科学的角度及“物理真空”的方面去否定真空。他指出,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上方玻璃管中的那段根本就不是真空,那里不过是排除了粗大的物质,但仍充满了精细的物质,如光线仍可透过进入其内。因而,他认定其中并不是真空,因为光也是物质。莱布尼茨还为此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容器就好比是一个满是细孔的箱子,将它放到水里,箱子里有鱼和其他粗大的东西,把这些粗大的东西拿掉,这箱子里仍然还是充满水的。莱布尼茨实际上在这里是通俗讲解了笛卡尔的充满以太的宇宙模型。因而,莱布尼茨认为空的空间不过是一种想象。

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真空问题,爱因斯坦和狄拉克分别基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对真空进行了研究,爱因斯坦认为真空是“广义相对论的以太”;而狄拉克把真空看作是“量子场的基态”。这样,这两位20世纪的物理学大师就为现代真空研究奠定了“真空不空”这一基本结论框架。实际上,不管是在爱因斯坦还是在狄拉克那里,真空都被当成是宇宙背景。应该说,莱布尼茨的上述关于真空的看法今天看来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它正与现代的爱因斯坦和狄拉克的把真空看作是宇宙背景的理论暗合,的确是天才性的猜测。但由于莱布尼茨实证研究力度不够,牛顿学派对莱布尼茨的上述论证深不以为然,因而也不可能改变牛顿学派关于真空的观点。不过,莱布尼茨的相对时空的理念及对真空的研究成果给20世纪物理学革命中摈弃牛顿的绝对时空提供了思想资源。此外,他在与牛顿学派有关真空问题的争论中,还广泛涉及了近代科学中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如原子、以太、引力、物质等,实际上为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遗产,写下了科学思想史上璀璨的一页。

当然,爱因斯坦和狄拉克的上述真空概念也是属于“物理真空”层面,只是再归细类的话,爱因斯坦的属于“经典真空”,狄拉克的属于“量子真空”。因而,像任何其他“物理真空”的概念一样,它们也逃脱不掉似胡搅蛮缠的“哲学真空”的追问:既然真空是空无一物,也就是无,那又何来真空的概念?即是宇宙背景那还是真空吗?真空的宇宙背景到底是什么?当然,对立者也可反问:真空什么也不是,但什么也不是的东西经过确定就真的不存在吗?实际上有关真空的此类问题在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提出他的关于“存在”与“非存在”的学说时就存在着,后世的不同仅仅在表述方式上。而有关真空问题的研究将会继续(甚至可能永远是)如莱布尼茨与牛顿学派论争的那样是一个科学问题与形而上学问题纠缠在一起的独特领域。因为,如果认为真空被爱因斯坦和狄拉克认定为宇宙背景而似已得到解决不再是问题的话,那么,人类的理性必然会再去追问似“无中生有”的宇宙诞生机制以及那个宇宙“奇点”到底是什么。这实际上就是真空问题的另一个版本。

参考文献

1汉姆普西耳.理性的时代——17世纪哲学家(陈嘉明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42~143

论文篇(4)

文/记者黄蓉芳 实习生杨励潮

何谓第四次单身潮

中国内地曾经出现过几次单身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受首部《婚姻法》影响所致;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为了返城纷纷离婚,引发了第二次单身潮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引发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第三次单身浪潮来临;到了20世纪末,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女性自主意识的提升,第四次单身浪潮逐渐显现,如今,这种浪潮更明显了。

“主动”奔单女比男多

“如果说以往的单身潮多是迫于客观形势,只是短暂行为,那么这次单身潮的特征就是主动者明显增多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陈亚亚说,有不少调查都显示,都市的单身女性(下简称单女)更愿意选择单身。例如早在1996年,零点公司的调查就显示,向往独身的城市未婚青年中多为女性;2005年,北京30~50岁的单身者中女性超过6成,上海女性中认同独身的更高达82%;2007年,上海的抽样调查显示,单身女性增幅比男性略高,在某些地区数量上超过了男性,且离城区越近,单身的可能性就越大。

单女:要过自主的生活

“随着自主能力的提升,单女们也开始反思传统婚姻中的女性角色。”陈亚亚指出,对传统性别角色作重新审视后的女子更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结婚后的日子我基本可以想象,白天上班挣钱养家,晚上做家务带孩子,难得有个休息天说不定也要去孝敬公婆,万一运气不好还要遇到老公出轨离婚”;比如,“我问过已婚的闺蜜,婚前快乐还是婚后快乐?她们的反应都是沉默……然后我就想,人生苦短,要好好地、明明白白地活”;“自由很好,没有身为妻子、母亲的家庭压力”。

陈亚亚说,很多研究者认为,单女的出现,反映了女性独立于家庭之外的独立主体性的产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她们过着一种自主的生活,进入婚姻是一件可以等待和选择的事情,而不是一件被迫去完成的事情。

她认为,那些对传统女性角色进行摒弃或者对传统婚姻模式重新审视的单女,更容易认可自己的单身状态。“她们通过自己的反思和生存实践,正在挑战主流的婚恋制度,证明拒绝传统的女性角色,比如妻子或母亲后,人生也许会更加自由和精彩。”

“单女必须依靠自己来应对各种生活压力,利用自身不多的优势来拓展其生存空间,进而通过展现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来赢得公众的认可。”陈亚亚认为,单女的生存空间是相对狭窄的。

上海过半单女

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

“由于没有家庭拖累,单女可以更多地将精力用于事业。”陈亚亚分析,“事业为重”正成为单女们的共识。

然而,尽管事业能给人带来成就感,但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单女的生存压力是巨大的。她指出,《男人装》杂志曾联手新浪网进行调查,发现上海的单女大多工作繁忙,57.37%的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

为求安全感

三成单女在“攒钱买房”

“随着单身者的增多,还出现了单身经济这个新名词。”陈亚亚分析,不少单女是独自居住的,一般都有工作,其中多数人的经济状况尚可,消费能力较强,对市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即使偶有不理性,也不过是购物,不会选择酗酒、之类的危险行为。

调查还显示,30.35%的单女在“攒钱买房”,比例超过了“买衣服和美容”。她说,从单女们的网上讨论来看,单女多有买房计划,因为它“真的能给女人带来安全感,那种安全感不同于对男朋友或老公的依赖”,只是往往因房价高、小房型少而难以实现。

她认为,其实不仅房子,很多日常用品、消费场所也都不是为单身者量身定做的。不过随着单女人数的增长,商家应该会更加关注这一群体的需求,单女的喜好在未来有可能引领市场。

生育问题

成单女一大困扰

陈亚亚说,在中国内地,由于传统婚恋模式的主流地位导致婚前性行为仍受到贬损,人们往往默认单女没有性生活,“表现之一是很多单位体检不给单女进行妇科检查”。各种社会压力使得单女大多不敢坦言自己的性需求和性关系,而是对此一味回避。

同时,如何生孩子,也是单女们的困扰之一。一般而言,女性只能在家庭中获取权利,其中就包括生育权。“在内地,单身生育不但不能享受生育保险,而且报户口时还得交一笔不菲的社会抚养费。”她说,“例如按照上海市的规定,2010年已达到婚龄的单身女性,如果生孩子,必须交纳15919元,这对于只能独自抚养孩子的单女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她说,据称在台湾省,单女生育可享受已婚女性的同等待遇,所幸大陆的政策也有松动趋势。

近4%的女性

因“性取向”而单身

“随着媒体的介入和社会日益开放,女性之间的同性恋倾向正逐渐得到大众认可。”陈亚亚分析,根据《男人装》的调查,有近4%的女性因“性取向”而单身,上海单女的这一倾向更是高达4.75%,居全国之冠。“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违心地选择异性恋婚姻,能顺利找到同性伴侣的人却不多。”

论文篇(5)

2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备组成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包括光伏电池组件、光伏方阵支架、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另外还有供电系统监控装置和计量装置。家庭用并网型分布式光伏系统由于规模不大,汇流箱和交直流配电柜可以不用。一般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组成。太阳能电池板:这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按照发电效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有以下4种: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多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和薄膜复合晶硅电池。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为蓄电池提供最佳的充电电流和电压,快速、平稳、高效的为蓄电池充电,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供负载使用。逆变器:太阳能直接输出一般都是直流12V、24V、48V,为了向交流220V的家用电器提供电能,需要使用逆变器。效率是选购逆变器的重要标准之一,效率越高,在光电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过程中产生的电量损耗越少。

3接入系统的方案及技术要求

在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公司为分布式电源项目业主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订和咨询服务。接入光伏发电项目申请受理后25个工作日内,公司负责将10千伏接入项目的接入系统方案确认单、接入电网意见函,或380伏接入项目的接入系统方案确认单告知项目业主。接入系统方案的内容应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本期、终期)、开工时间、投产时间、系统一次和二次方案及设备选型、产权分界点设置、计量关口点设置、关口电能计量方案等。其中,系统一次包括:并网点和并网电压等级、接入容量和接入方式、电气主接线图、防雷接地、无功配置、互联接口设备的选型等;系统二次包括:保护、自动化配置要求以及监控、通信系统要求。接入方式一般有三种:专线接入公网、T接方式接入公网和通过用户内部电网接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以单点方式接入配电网,接有分布式光伏的低压配电台区,不能与其他台区建立低压联络(配电室、箱式变低压母线间联络除外)。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方案应明确公共连接点、并网点位置,并对接入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线路载流量、配变容量进行校核,以满足光伏发电上网和离网后用户用电需求。通过用户内部电网接入时应注意以下技术问题:并网点应安装易操作,具有明显开断指示、具备开断故障电流能力的开断设备。分布式光伏电能计量装置应具备电流、电压、电量等信息采集和三相电流不平衡监测功能,采集数据上传至相关电网调度部门。接入380伏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宜采用三相逆变器;接入220伏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应校核同一台区每相接入的光伏发电总容量,防止三相功率不平衡。接入220/380伏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并网验收时,应测量其并网点谐波。

论文篇(6)

2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之所以在我国尚未形成规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特别是以居民家庭为单位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需要业主的支持,所以如何调动业主的积极性就成为了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前提。目前,政府主要通过免税和补贴的方式来提高业主投资分布式光伏的积极性,如已经落实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规定,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全电量补贴政策,补贴价格为042元/度,远高于市场预期,按此补贴额度和执行期限计算,多数省市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内含报酬率在8%~11%之间[6]。在如此高额的补贴下,分布式光伏电站工作开展仍然屡遭瓶颈的原因在于高额的初装费用。据悉,一个中等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初装费用在5~8万元之间,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项数目不小的投资,保守估计此投资回收期将长达10年[7],10年之后分布式光伏电站才能有所收益,如此长的投资回收期使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这也引起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不均衡,据悉目前发展较快的省份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广东、山东等,而中、西部地区却发展缓慢。

2.2政策持续性屡遭质疑在现行政策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将由“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持,并且政府也明确规定了光伏发电项目自投入运营起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或者电价补贴的标准维持20年不变。以上政策的本意是为了方便业主准确的测算出投资回报周期,加强业主的投资信心。但实际上却让很多业主对于政策的持续性产生了怀疑。众所周知,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虽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可再生资源的适用范围及推广进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除风电、水电及太阳能之外的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尚处于开发阶段,所以我国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长期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根据相关媒体测算,按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目标规划,到2015年,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在内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每年的资金缺口为800亿元[8]。这样的资金缺口让业主对于政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进行20年的补贴能力产生了怀疑,导致了很多投资商踌躇不前,从而阻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另外,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并网问题上,虽然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己经出台了鼓励分布式并网的政策,但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支持能持续多久存在不确定性[9]。考虑到分布式电站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一旦上网必然会增加电力设施的维护成本,进而增大电网的运营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如何分摊尚未确定。故从长久来看,分布式电力未来上网之路仍具有不确定性。

2.3政策落地效果不显著虽然从2013年起各种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利好政策就已经不断出台,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我国尚存在体系障碍和政策盲点。如个人光伏发电审批流程问题,光伏组建市场的混乱问题以及上网电费的结算问题等等,特别是在能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以及投资者三者之间的责任区分上仍存在盲点,这也导致了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出现部门之间协调不力的情况,这无疑降低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同时也降低了业主的参与热情。

3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建议

3.1增加融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离不开财政投入,而且相较于其它大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而言,分布式发电涉及的范围更广,投入成本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或者完全依靠企业个人都是不现实的,而现在对于依赖上网电价补贴的方式,并不能有效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风险,从而造成了业主及相关企业在投资问题上止步不前。为了打破这一瓶颈,本文提出政府与企业及个人形成利益互锁关系,并且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多种融资渠道以降低初装投资门槛。具体来说,对于个人,政府应该着力降低其短期成本,对于企业,政府应该保证其长期回报。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个人相对于企业而言更加看重短期的投资回报,所以应该从降低短期成本入手,比如可以考虑对独栋发电的个人使其享受零息贷款或者以降低房产税的方式进行变向补贴;对于其他类住房,笔者建议政府可以与物业公司进行联合投资,在规定期限内的投资收益归物业所有,而之后其所发电量的收益由政府收回,这样就可以解决现存的诸如屋顶纠纷等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企业资金比较充足,可以选择自我投资的模式,如一些大型的商场、综合办公楼宇及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厂区等,政府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建立专项基金,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那些资金不太充裕的企业以及公益性场所、国有办公场所、医院、学校等则可以选择合同能源管理制(EMC),即由能源管理公司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建设,而后期的收益也将全部归属于能源管理公司[10]。

3.2落实各方责任,做好产业引导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就必须明确各方责任,做好产业引导。特别是要明确国家、地方政府以及投资者的责任。笔者认为,国家的责任主要在于分布式光伏产业战略的制定上,另外也要关注各地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如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难等问题,就需要国家层面进行统一的调配解决。而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进行有侧重的支持,如在中东部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直接的补贴力度可以有所下降,鼓励类的政策可以加强,如通过对于安装光伏屋顶的家庭或者企业降低房产税或者减免个人所得税的方式来刺激投资人的另外,我国政府也要做好产业引导工作。在此,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对相关企业及个人进行定向培训,强调我国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目标,即保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向企业及个人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收期,以及政府政策的持续性等问题,从而保证投资人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一个积极的态度。

3.3提高行政效率,做好部分协调分布式光伏发电由于其投资的分散性,其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而为群众提供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府任务。特别是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如果审批流程过于繁杂,必然会让很多投资人望而却步。所以政府首先应该简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审批流程,同时也要简化政策,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增强政府部门人员的办事效率。另一方面,也要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在我国的推行,积极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各地综合性问题进行统一解决。同时,加快现有政策的实施力度,对业主普遍关注的补贴问题、税收问题以及上网电量收购问题进行细则化处理,打消业主对于投资收益的忧虑,并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尽快将政策细则予以实施。

论文篇(7)

甲申十月,22集历史文化专题片《大辽河》满载金秋的收获在通辽首映。一部以北方文化为主体,集历史研究、学术成果、文化现象为一身,第一次把辽河文明以意识形态的电视作品形式表现的大型历史文化片问世。

《大辽河》的拍摄成功,开创了地方台拍摄大型历史文化大片的先河,在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为地方台跻身国内电视领先行列奠定了腾飞的基石。《大辽河》的间世对北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一、三年磨一剑,《大辽河》一部气势磅礴的开山

之作22集历史文化专题片《大辽河》是由四平电视台、通辽电视台、吉林师范大学东北文化研究院跨省联合拍摄,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内蒙古五省区十家电视台通力协作,历时三年,耗资百万,精心打造的历史文化大片。他以生动的纪实手法全面展现了辽河厚重的历史文化,是继《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之后,近二十年来用电视形式拍摄大河文化系列专题片中的力作。《大辽河》之所以成为历史文化大片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辽河》以广阔的历史空间,全面展现了大辽河的沦桑巨变。它以详尽的史实阐述了从春秋战国的群雄逐鹿到秦汉以来的“三燕之都”。在“燕都怀古”篇中就阐述了封建社会始创郡县时北方已有燕郡。“燕国进人强盛始于燕赵公。他是实行郡县制的首创之君。他先后建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位于辽河流域腹地的辽东郡自燕昭公始至明代中叶,一直是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对内线长城作了陈述:“万里长城永不倒。人们望长城就想起了秦始皇。但修筑万里长城并非秦始皇的首创。燕昭公为了巩固打败东胡开拓疆域的战争成果,阻止东胡再度南下,从辽东先行修筑了一道绵延千里的长城。所经之地山高谷深,坡陡路险,被史学界称为内线长城”。

从辽金的草原皇都到大明前卫以至清初的叶赫氏衰落,《大辽河》以史实展现了古代北方各族人民与中原汉民共建共荣的历史。从契丹人的金戈铁马到明统一后的祥和辽东都司时代,北方社会进人繁荣发展时期。

在近代的历史发展中,《大辽河》以中日甲午战争、抗美援朝为重大历史事件,讴歌了北方无数仁人志士为写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从而使北方的历史由远古、中古至近代现代有了纵向的沿革与承袭,为文化的发展铺下了浩瀚的历史空间。

(二)在表现历史人物上,《大辽河》以鲜明的形象,推出一大批推动历史发展的人物。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努尔哈赤、孝庄文皇后等都成为《大辽河》重笔渲染的历史人物,并高度评价他们的历史功绩及地位。比如在“草原黄都”中对辽太祖的评价:“耶律阿保机是中国北方最杰出的创业英主,他一生致力于废除旧制,统一契丹;完善国体,建章建制,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创制契丹文字,将辽河文化带人一个空前繁荣的历史阶段”。在“大漠双鹰”篇中说:“孝庄文皇后一生饱经沧桑,波澜壮她历时三朝,辅立两帝,运筹后宫而不临朝擅顺应时势而不固守旧制:以执著的政治信念,屏弱的血肉之躯,像纤夫一样拉动着中国历史之船闯过了激流险滩”。《大辽河》承载历史,记录文明。从史学角度讲《大辽河》是一部辽河文明史诗。

(三)《大辽河》从文化的沿革上,跨越式地展现了北方多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红山文化,满汉文化,满蒙文化,汉族文化。从关东“三大怪”到满人的子孙绳,从服饰到米糕,又从瀚林到行伍将军,直至清代文学巨著《红楼梦》的诞生,可谓由小到大,巨细皆收,以文托史,文史并貌。多民族文化交融,构成“了《大辽河》文化传播的主旋律。

讲述远古的故事,奏响大河神韵。从辽河的涓涓细流,道出咆哮奔腾的激流。世纪的变迁,人文掌故。不同的地域,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时空交错,上下六千年。大辽河的奔涌把我们从远古的洪荒带到了现代文明。(大辽河》成为地方台以实力打造历史文化精品篇章的典范。

二、探寻北方文化的来龙去脉,展现千古文明长卷

世界各民族的文明始于远古。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发展经历是文化差异的客观因素。以大河文明为主流的文化起源说,作为文明发展的主导观延续至今。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多元学术观的产生,尤其考古学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文化起源的认识。(大辽河》以北方的红山文化为佐证,探寻北方文化发展的源头,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尝试,其目的在于探寻北方文化的来龙去脉,展现千古文明长卷。

(一)《大辽河》以史为证来探源求根。“历史的天空闪烁着红山文化熠熠生辉的星辰。红山文化与其它文化在时空上互相碰撞,融合演义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曙光。”时空变换,斗转星移。历史将失去的文明淹没。

北方文化源起何时是《大辽河》的寻根所在。在“红山瑰宝”篇中,《大辽河》以红山文化考古为史学根基,展现了红山文化遗址。大量的出土石器、陶器、玉器。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凤、以及牛河梁女神庙、女神头像等红山文化瑰宝都成为中华文明史前文化的代表,是北方文明的基石,进而将中华文明史向前跨出了一千年。

(二)农耕文化与游状文化的共存是《大辽河》表现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丈化探源。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是创造古代北方灿烂文化的两大根基。农耕文化封闭、细腻、内向和精美娟秀;游牧文化开放、粗犷、外在和大气豪放。正是有了两种文明的交织,才有了北方文化的多民族共融的地域特征。《大辽河》以辽、金、元、明、清作为北方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阶段,阐述了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与游牧文化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北方文化在两大文明逐步融合的过程中,伴随着王朝的交替更迭,历史人物的兴衰沉浮,在毁坏与创新中,在逐步同化中得以延续发展并形成了与中原文化不同的民族与地域特征。

(三)从远古的宗庙到民间歌舞,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北方辽阔的科尔沁草原,马背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安代舞成为民族文化之林中的奇葩,是现代民族舞蹈的创作之源。广为流传的东北大秧歌和二人转,作为北方艺术的代表,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辽河》从女神庙的圣婚仪式到萨满教至安代舞,进而又从娘娘庙会的大秧歌,演变为二人转,其文化传承清晰可见。

三、以文化为先导地方台打造大船出海

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以电视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为主题反映地域文化的大型专题片相继问世。以央视为代表的大型历史文化专题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成为这方面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是溯源追流,谈古论今,把历史与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经济与社会融为一体,从而展现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长江及运河流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其作用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大辽河)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运用电视艺术手段来打造《大辽河》这艘文化大船。它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俯瞰大辽河。从源至流,从古到今,从庙堂至江湖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大辽河流域的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文化兴衰与繁荣的历史,把北方悠久灿烂的文化推向全国,进而推动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辽河》之所以成为地方台打造的大船就在于:

首先,《大辽河》大题材,大气魄,大手笔。《大辽河》之大,不仅在于其流域之大,更在于它作为一种河域文化现象,其源起与地位是史学界文化界学术争论的焦点向题。《大辽河》以考古学术成果为史学依据,以“两个第一”即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凤之说作为文明起源,从而澄清了以往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北方文化发祥史,使人类文明史向前跨越了一个世纪。《大辽河》将辽河文明形象地展现给世人是旷世之举。

其次,《大辽河》大流向,一泻千里,载着恢宏的历史,浩瀚而澎湃。

马孟山纵横流淌的燕山乳汁,辽河之源的老哈河以及大辽河流经的灵山秀水,山林荒漠,滋养的草原与平原。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化了辽河独特的历史文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千古流传的诗句,让世人感受到南北文化的巨大差异。北方文化长期拒正史门外的局面,以及汉文化中心说牢牢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大辽河》以敢为人先的气魄,站在考古学前卫,大胆地将北方文明越进中华文明之先,并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说不是一次文明起源观念上的一次革命。

《大辽河》在文化上的融合观念,是站在辩证唯一物史观上,既承认历史以来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也更加强调多民族文化的兼容,在此基础上突出地域与民族特色。这完全符合北方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

再有,《大辽河》以历史人物的群英谱来表现北方人杰地灵。

历史上北方民族出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有的被写人正史,有的则载人野史。这些叱咤风云、名声显赫的人物,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却是众说不一,有的是毁誉并存。然而《大辽河》却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评价和赞扬他们的历史地位与功绩,肯定了这些民族精英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大辽河》是一部大片。但由于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客观条件的局限,使《大辽河》在表现历史文化上也不免存在着某些局限和不足。、

首先,《大辽河》在叙述考古方面,对作为典型文化象征的文物多横向的直观表述而缺少纵向的历史沿革与具体的故事演义。如牛河梁女神庙、猪首龙等重要的较有说服力的文物。无论是文物还是文化现象,这种凸现而没有历史传承的过程,犹如消失的玛雅文化。这必将带来更多的文化与学术争议。

其次,在纵向表现历史文化上缺少完整的脉络,出现历史与文化的明显断代与大跳跃。比如从庄严的史实一跃跳到欢快的民间秧歌舞,缺少必要的脉络链接。这其中说明北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一个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也许正是多民族文化更迭而造成文化断层的客观因素。战争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从史学角度,战争是政治经济范畴,将其作为文化背景未尝不可,作为诸多独立部分写人绚烂的文化篇章,破坏了整体布局与和谐。

论文篇(8)

21世纪初期20年是我国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十五"时期的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虽然十分紧张,但电力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是世界罕见的。其中2006年一年就新增装机1亿KW,为世界电力建设史上所未有。 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电力市场需求将维持十分旺盛的态势。初步预测"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需电量增长平均将达7.8%,发电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可望达到10.6%。到2010年,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将达8.5亿kw左右,而全社会用电是在3.6万亿kwh以上,届时发电设备综合利用小时可降到4300小时左右,标志着电力供应总能力与总需求在宏观上进入平衡状态,为电力的稳定可靠供应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建设将是任重道远。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15年期间,平均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在4500-4700万kw,加上小机组和超期服役机组的更新改造,平均每年建设规模将达5000万kw以上。初步测算到2020年全国需要发电装机容量在12亿kw以上,电量在5.6万亿kwhc上;相应需要发电用煤18亿吨,天然气400亿立方米;同时电力建设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严峻,预测届时火电CO2排量达46亿吨,SO2达3000万吨;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 电力的这种巨大需求,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是经济发展本身规律的必然,也是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主要发达国家在重化工时期,都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物为特征的。在上世纪100年里,拥有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但消耗了世界60%的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我国现阶段也进入重化工阶段,然而却已不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条件。现在中央及时提出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其能源体系,就显得尤为及时与重要。 在能源系统中,调整一、二次能源结构,将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的二次能源的比重越大,其能源的使用效率也就越高,也即电气化程度的高低是能源利用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据世界银行对人均GDP大于400美元84个国家的统计分析,用电占到能源总量消费35%的国家,其每一美元的GDP产值消耗为0.5-1kg标煤,而用电量只为18%的国家,其产值能耗为2kg标煤。而在发电系统中,热电联产(包括热、电、冷联产)是在目前已商业化的,可大规模实现能源转换的技术中转换效率最高的,将热能、电能联合生产,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得当分配,各取所需,是科学用能的重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天然气供应管网的发达和电力网的高度发展,以及新能源发电的兴起与推广,使得以"效益规模"为法则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逐渐将形成为"能效优先"原则上的一种重要发电供能形式。 在我国电力发展中,对于热电联产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自1952年我国第一台2.5万kw高温高压热电厂投运至今五十多年来,热电联产得到了很大发展。到2011年全国单机6000kw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容量已达到4813万kw,占火电装机总容量的14.6%,从1990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热电联产容量280万kw左右,年均增长速度达11.9%,比火电装机的增长速度9.8%高2个百分点多。热电联产有力的促进了发电能效的水平的提高,节约了能源。根据日本海外电力调查会2011年海外电气事业统计显示,中国2002年电厂的热效率为40.36%,仅低于日本的41%,远高于美国的33.1%,这得益于热电联产机组的贡献。如果没有热电联产,按照凝汽发电计算,2002年我国电厂的发电煤耗为356克标煤,比先进国家的煤耗约高出60克标煤左右,其相应的热效率只有34.5%。然后,把我国热电联产机组中供热部分的热能利用计算进去,电厂整体的能源转换效率就达40%以上。初步测算,热电联产与纯凝汽相比,在我国每年节约的能源在3000万吨标煤以上,相应也减少了CO2和SO2等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若采用小锅炉供应同等热量,热电联产节约的煤炭达到4500万吨上。总之我国重视发展热电联产在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和减轻环境污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世纪初,分布式供电系统在我国广泛应用引起重视,随着我国天然气在能源利用中比重的不断

论文篇(9)

根据世界能源理事会(World Energy Counsil)的预测,为了满足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到2050 年全球能源结构至少将由8 种能源(即煤、油、气、生物质、风能与太阳能) 组成,其中任何一种能源的比例都不会超过30 %。因此,电力生产成为实现这种多元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手段。随着电脑、电子设备的普及应用,当今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际能源署( IEA) 分析,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 成员国中,电力占能源市场的份额可能从1970 年的24 %上升到2020年的40 %。电力不仅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而且未来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但是,大电厂、大电网的不断建设依旧未解决当今电力危机中存在的两大根本问题: (1) 电力供应总是无法满足峰荷需求; (2) 已建成的输配系统容量总是小于用户电力需求的总量。近年来,欧美地区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使人们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分布式能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电力工业重组以及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使人们对电力工业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即在电力的批发、零售市场中引入竞争。尽管在不远的将来,电力公司还将继续营运配电网,但长远来看,电力生产、经营与销售、电网服务等将在统一的电力市场中形成竞争关系。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电力输配网将向双向的、统一的电力供应网络发展。这是一种新的电网概念,将为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在空间。现代电子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及通讯技术为中小规模的、高效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提供了技术支撑。分布式能源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电力系统,使千百万的用户能够拥有自己的发电设备,他们既是电力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这就对电力配送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即建立双向的、智能化的电网,实现各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并网。可以说,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不仅与各种发电技术、能源储存技术、电力电子控制装置的开发密切相关,而且还将面临政策、法律、监管等方面的挑战。研究与探讨1 分布式能源发展的驱动力分布式能源是小型的、模块式的、以高效的热电冷联产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为主、靠近用户(负荷) 端的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减少CO2 排放,几乎不需远距离输送,大大降低了输配损失以及输配线路的投资成本(其约占电力成本的30 %以上) 。在欧美国家,分布式能源系统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其所涵盖的技术也从热电冷联产机组向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 、以及燃料电池及氢能等方面展。发展分布式能源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点,这些发展动力在不同的国家又诠释成各种激励措施和税收政策。(1) 提高能源效率。从上个世纪80 年代开始,电力工业出现一种变化趋势,即发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从百万千瓦级向如今的十万千瓦级发展。这是因为靠近用户端的热电联产设备能源总效率往往高于80 % ,而大型发电设备(既使不考虑输电损失,也只有约50 %的效率) 。用户根据自身的电力需求和经济原因,开始更多地选择分布式热电冷系统。另外,大型发电厂选址难度的增加、审批时间加长也促进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2) 环境保护的要求。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促使世界各国积极寻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途径。例如,欧盟为了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碳承诺,提出了到2010 年可再生能源份额达到12 %、热电联产发电达到总发电量18 %的目标。热电冷联产、可再生能源等是公认的减少CO2 排放、实现低碳及无碳排放的能源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更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及环保条例的执行也促进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3) 电力市场的开放为中小投资者、开发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创造了条件,让电力用户能够选择供应商。欧盟各成员国将在2005 年完成电力市场的开放,这为欧洲国家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 能源资源的多样化及能源自给率。分布式能源技术可利用多种能源资源,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即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自供能力。(5) 另外,电力公司也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因为在夏季,他们往往无法增加发电设备以保证峰荷需求,电力公司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011-03

作者简介:唐文华(1986-),女,山东青岛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化领导力。

0引言

随着电视、电话、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的许多认知活动(如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远程教育等)越来越依赖于这些认知工具。认知分布的思想,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受到人们的重视。分布式认知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认知科学、认知人类学以及社会科学,但实际上分布式认知的思想自1879年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后不久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1884年Dewey曾写道:“机体离不开环境。有了环境这个概念,把心理活动看作是孤立存在于真空中的个体活动是不可能的。”后来经过Wundt、Munsterberg、Gibson的继承与发展,Hutchins等人在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明确提出了分布式认知的概念,认为它是重新思考所有领域认知现象的一种新的基本范式。

1文献来源

本文的研究材料来自“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以“分布式认知”为关键词共检索到52篇相关文章。从图1中看到,2008年有关分布式认知的文章最多,达到12篇,但总体上文章数量还很少。

图12002-201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

2分布式认知的研究

为了了解我国关于分布式认知的研究情况,我们选取文章内容和文章数量两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

图2分布式认知研究概况

2.1分布式认知的理论研究

研究者对分布式认知的概念、模式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周国梅等、周友士介绍了分布式认知的概念,并介绍了描述这种关系的交互模型和同心圆模型。交互模型由Salomon提出,在该模型中,每个反应物既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同时又交互影响,甚至赋予意义于其它反应物。同心圆模型是由Hatch和 Gardner就教室中的认知活动提出的。该模型中的3个圆表示3种力,分别是文化力、地域力、个人力。这几种力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姚巧红主要分析了分布式学习的内涵、学习论基础及构成要素。指出分布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主义、分布式认知、活动理论,其构成要素是学习的社会性和交互性、学习资源的泛中心化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的合作化、学习社区建构、学习平台搭建。

2.2分布式认知理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分布式认知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周友士根据交互模型和同心圆模型,阐述了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张丽莉等指出分布式认知把媒介也作为参与认知的一部分,媒介作为认知主体的一部分参与到认知过程中来。学习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认知途径,可以通过媒介来帮助个体认知。文章从分布式认知探讨媒介带给教学的启示。牟书探讨了分布式认知视角下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李修江等认为口语表达能力既受主体抽象语言知识的制约,又受外部环境具体因素的制约,并探讨了分布式认知活动对口语教学的启示。陈怡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及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中职学生的个人力、地域力、文化力3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对学生认知活动的作用。

2.3分布式认知在创设虚拟环境方面的应用

分布式认知对创设网络虚拟环境有重要的作用。李凌云等依据分布式认知理论,从转变传统的媒介观念、重视个体认知的发展性、强调交互性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4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如何构建有效的网络虚拟环境。翁凡亚等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习环境――“人工制品”的价值。分布式认知对人类认知活动和人工制品的认识即为分析学习环境设计的一种理论框架,基于“认知分布”的视角对习环境设计有新的启示。该文从系统观设计环境、应用智能制品促进认知分布、高度重视社会境脉对认知的影响及运用技术支持交互和知识表征等方面来思考学习环境的设计问题。李鸣华分析了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分布式认知理论对分布式虚拟学习环境系统建构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体系架构方案,并着重对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功能实现、场景总体规划、虚拟教室和多人在线交互等关键模块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给出了具体应用的实现效果。

2.4基于分布式认知的相关模型研究

研究者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针对实际使用情况构建出不同的模型。王常青用分布式认知理论构造了扩展资源模型。扩展资源模型从静态结构和交互策略两个方面对界面交互动作提供支持,在交互中减少人的认知负担。该模型结构描述了扩展资源模型(ERM)的组成元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刘华群等利用分布式认知和异步网络化教学理论,从设计目标、开发平台介绍、网站内容建设方面建构了《计算机英语》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最后从分布式认知的角度对专业英语教学系统进行了结构分析和网站内容说明,并对系统的功能特性进行了简单分析。程时伟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认知的资源模型。该模型用信息结构定义和组织各类信息资源,用互策略设置资源的使用流程,用智能体描述建模方法和实施策略。通过交互流程和用户界面,实现认知的外部化和表面化,减少用户在人机交互中的认知负荷。

2.5分布式认知在计算机支持下的系统应用

分布式认知理论对CSCL、CSCW、智能授导等系统的设计建立有指导作用。任剑锋对分布式认知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分布式认知是分析和构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系统的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周芬介绍了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SCW)以及CSCW中所蕴含的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分布式认知,对如何将分布式认知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现场研究方法和分布信息资源模型运用于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分布式认知和信息资源模型的不足。李欣探讨了分布式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对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技术和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智能授导系统建构方法,给出了利用Virtools技术实现系统的环境设计、网络通信和多用户交互行为的开发方法。

2.6分布式认知在教师培训方面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既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分布式认知理论在教师培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汪和生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建立了教师培训网络平台,为培训者与被培训者搭建了有效整合各类认知资源的信息化平台。汪和生通过解构分布式认知与知识管理的一般理论,提出将培训过程转变为教师集体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建立教师培训成果即各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资源库及其实践互动平台的思路,并对该项目提出了总体设想。

2.7分布式认知研究与应用中的不足

分布式认知作为一种新的认知观点,其理论发展尚不完善。在我国,关于分布式认知理论和应用的文章还很少,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分布式认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目前人们所关注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①人类带入情境中的智力和存在于工具和情境本身的智力是有区别的。如今,机器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知能力。机器知识如何区别于人类知识,如何使机器知识最有效地辅助人类知识以达到人类认知活动的目的,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②分布式认知的观点对团体心理学研究也提出了新问题。例如,是否集体活动大于个体活动之和?团体知识大于其中任一成员的知识?团体间成员如何交互作用?③如何更好地设计各种外部信息,以使人们方便、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包括索引、图表、参考书、计算器、计算机、时间表和各种电子信息服务,以帮助人们形成合适的外部表征从而解决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综上所述,分布式认知是一种新的认知观点,对教育教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分布式认知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分布式认知在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成熟,也会促进这些领域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点\[J\].心理科学进展,2002(3).

\[2\]周友士.分布式认知与教学改革\[J\].教学研究,2004(4).

\[3\]张丽莉,李兴保.分布式认知视角中的媒介新观\[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6).

\[4\]姚巧红,李玉斌.论分布式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8).

\[5\]牟书.分布式认知视角下的职业教育\[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

\[6\]李修江,吴炳章,杨倩.分布式认知对口语教学的启发\[J\].吉林教育,2009(3).

\[7\]陈怡.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中职教学问题分析探讨\[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6).

\[8\]李凌云,李秀娟.分布式认知对创设网络虚拟实验环境的启示\[J\].现代物理知识,2007(7).

\[9\]翁凡亚,何雪利.分布式认知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07(6).

\[10\]王常青,邓昌智,马翠霞,等.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扩展资源模型\[J\].软件学报,2005(10).

\[11\]李鸣华.分布式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8).

\[12\]程时伟,孙守迁.基于分布式认知的人机交互资源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5).

\[13\]刘华群,冯柳平.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异步网络教学模型研究和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07(3).

\[14\]任剑锋,李克东.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2).

\[15\]周芬,史新广.计算机支持下协同工作的分布式认知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16\]李欣.分布式认知视角下的智能授导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8(6).

\[17\]汪和生.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教师培训网络平台\[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3).

\[18\]汪和生.分布式认知与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推进的新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07(2).

Domes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Distributed

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TP391.1 文献标识码:A

Empirical Analysis on Human Behavior Dynamics in Online Forum

CHEN Gui-rong1, CAI Wan-dong1, XU Hui-jie1, YANG Xian-ju2

(1. College of Computer,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 Xi’an, Shaanxi 710072, China;

2. Nanjing Military Region 73658 Forces, Nanjing, Jiangsu 21001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e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user behavior dynamics in online forum. The analysis results on the posts show that bo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ply number of pos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user number of posts follow power-law distributions with heavy tails, whil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rowse number of posts has no laws. We observed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browse number of posts and reply number of posts and the ratio of them is bigger than 10. The statistic results of the users' actions show that the post number, the reply number and the number of root posts which a user has posted replies all follow power-law distributions, which means that the user behaviors in online forums are heterogeneous, and most users post or reply rarely while few users post or reply frequently, and that most users have a small range of concerns while few users have a large range of concerns. We also observed that both the distribution of one-user one-day reply numbe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one-user one-post reply number follow power-law distributions, which means that some people submit a large number of replies on a few of days or submit a large number of replies on a few of posts.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may not only provide guides to online user behavior modeling but may also be applied to onlin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and online water-army finding.

Key words: human dynamics; user behaviour; power-law distribution; data analysis; online forum

人类活动是各种社会、经济和技术现象的驱动力,定量研究人的行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成为现代科学界的一个核心问题.受诸多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认识和挖掘人类行为规律具有很大难度.在以往对社会、经济和通信系统的研究中,为了简化问题,通常用泊松过程来刻画人的行为,即假设人类行为在时间上是均匀的.

近年来,随着数据库技术、海量数据处理技术的长足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类行为被记录下来,为定量研究人类行为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人类行为研究取得了新进展.2005年,Barabási通过对电子邮件的发送和回复等人类行为时间间隔的实际统计,发现人类行为具有明显的非泊松特性,即人类行为发生的时间间隔分布并不均匀,长时间的静默和短时间内的爆发同时存在,这种不均匀性表现为给定任务的连续两次执行时间间隔服从重尾分布[1-2].为了验证非泊松统计特性在人类行为中是否普遍存在,研究者们对在线人类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在电影点播[3-4]、网页浏览[5-6]、博客评论[7-8]、在线协同写作[9]、短消息通信[10-11]、图书借阅[12-13]和电话呼叫[14]等人类行为中均具有非泊松统计特性,表现为这些人类行为的时间间隔均服从幂律分布,幂指数多位于1~3之间[15-16],其中很多成果是国内学者取得的[3-4,7-14,17-25].周涛等研究了在线电影点播系统中的人类动力学行为模式,发现在群体水平上两次连续观看电影的时间间隔分布在一定范围内服从幂律分布,且幂指数和用户的平均活跃度存在单调正相关关系[3-4].郭进利对博客评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博客评论的时间间隔也服从幂律分布,人们总是对新话题兴趣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并根据这个特征提出了一个兴趣逐渐消失的人类动力学行为模型[7-8].赵飞等研究了维基百科中在线协同写作行为的动力学模式,发现在线协同写作时间间隔分布呈现多尺度特征,在1~30 min和30 min~24 h两个时间段上服从幂律分布,而大于24 h的时间间隔服从累积分布,并给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9].樊超等通过分析某两所图书馆的借阅记录,研究了人类行为的分形特征,发现人类行为时间序列具有自相似性和长期正相关性,群体用户的分形特征表现较为明显,个体用户的时间序列则具有一定的波动性[12-13].赵志丹等统计分析了6个大型在线系统中的人类动力学特征,发现用户活动总数、用户的活跃度和时间间隔均服从重尾分布,且用户的活跃度和用户活动总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和用户时间间隔分布宽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17-18].这些研究通过对人类在线行为时间特性的统计分析,证实人类在线活动的时间间隔服从幂律分布,进一步验证了Barabási的观点[1-2].

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了仅从时间方面分析人的行为是不够的,需要从更多的角度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目前一些学者已开始对人类活动数量进行实证分析,并取得了一定成果[26-31].熊菲等以天涯论坛经济版块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BBS话题的聚类特性,发现用户兴趣具有非常强的异质性且用户的关注点总是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用户兴趣驱动的网络增长模型并进行了仿真[28].司夏萌等通过建立虚拟社区网络、分析网络的统计特性,研究了虚拟社区中在线用户的交互行为,从定量角度证实了社会学的一些定性结论[29].丁菲等对BBS中人类的阅读和回复行为进行分析,发现讨论话题大小和用户参与级别均服从幂律分布,但用户兴趣不服从幂律分布[30].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关于人类在线活动数量特征的研究尚未取得统一结论.如文献[26]通过对某网络论坛日志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用户提交的文章数服从对数正太分布,而文献[28-30]却发现用户发表的帖子数服从幂律分布;文献[27]的实证结果显示论坛帖子的浏览次数和回复次数均服从幂律分布,而文献[29]发现帖子回复次数服从幂律分布而浏览次数不服从幂律分布.可见对在线人类行为数量特征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在线网络论坛又称为电子公告栏(Bulletin Board Systems,简称BBS),是人们交流观点和共享信息的重要平台.和博客等实名制社交网络相比,BBS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自由性和隐匿性,人们可随意注册不同的用户名,而不用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且用户不受好友关系限制,只要登录论坛就可随意浏览论坛中的信息,也可随意信息.因此,BBS已成为我国舆论突发事件的主要集中地.研究网络论坛的用户行为动力学特征,不仅有助于理解在线用户行为模式,也有助于理解互联网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背后的机理,有效实施网络舆情监控.

人们在BBS上的信息通常称作帖子,如果一个帖子是某个话题的第一个帖子,将其称为主帖或根帖,其他帖子无论是直接回复主帖还是回复其他帖子都称作回帖.这样用户在论坛中的行为就可分为3种:浏览帖子、发表主帖和发表回帖,分别简称为浏览、发帖和回帖,这里的浏览仅指对主帖的浏览.本文以国内知名论坛网易新闻论坛的数据为对象,从帖子和用户两个方面对用户在线行为动力学特性进行实证统计,主要发现包括:1)主帖浏览次数没有明显的分布特征,但主帖回复次数和参与主帖讨论的不同用户数均服从幂律分布;2)主帖浏览次数和回复次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浏览次数和回复次数之比大于等于10;3)用户发帖数、回帖数、回复的不同主帖数都服从幂律分布;4)用户发帖数和回帖数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很少发帖也很少回帖、很少发帖但经常回帖、经常发帖但很少回帖和经常发帖也经常回帖四类用户同时存在,只是比例不同;5)单个用户单日回帖数在群体级别上服从幂律分布,说明大多数用户在大多数日子里回帖数较少,但也存在少量用户在个别日子里发表了大量回帖,属于异常用户行为;6)单个用户针对单个主帖的回复数在群体级别上服从幂律分布,说明大多数用户针对大多数主帖的回帖数很少,但也存在少数用户针对少量主帖发表了大量回帖,存在炒作嫌疑.与以往研究仅分析用户行为的时间特性不同,本文着重研究了用户活动数量的分布特性,发现论坛用户行为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存在偏离大众行为特征的异常用户行为,为网络舆情监控和网络水军发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1 数据集

本文的数据集是采用文献[32]的Web信息采集系统抓取的网易新闻论坛2008年10月1日-2011年4月26日之间的数据.用post和reply两个表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其中post表存储主帖信息,具体包括:主帖ID、发帖时间、发帖用户ID、标题、浏览次数、回复次数;reply表存储回帖信息,具体包括:回帖用户ID、回帖时间、回复内容、被回主帖ID.数据集共包含9 363个主帖和95 788个回帖.参与发帖和回帖的用户共17 562个,其中发表过主帖的用户共3 107个,平均每人了3个主帖,发表过回帖的用户共15 961个,平均每人了6个回帖.该时间段内没有发帖或回帖的用户排除在外.

2 论坛用户在线行为实证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