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八年级数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7 16:40:14

八年级数学论文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1)

“八级机制”周期原理

在现代人的观念里,八卦八个元素的概念——“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已显得太过陈旧了,不能在科学上解决问题,只能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在民间存在。而如今却有一个人有志于改造“八卦元素”的概念,深挖其原本的内涵,并和音阶、光谱、元素周期律等诸多“八”的周期现象结合起来,继而高度而抽象地概括出了一条自然界的“八”的规律、机制,导出了许多自然奥秘的实质,最终把老祖宗高明的有关“八”的内涵伸延到了科学的境界,这个人就是“八级机制”周期原理的提出者渠天惠。

渠天惠,男,1935年5月生,山西祁县人,多年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中国科学家协会副理事长,兼任国内外几个研究机构的院士、研究员等职务。其自幼喜于研究天地自然原理,古今兼通,后来带着用一个原理认识世界的愿望,通过数十年对音乐、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哲学、易经、道德经、内经等诸多学科的深入研究探讨,终于抓住了以上学科的共同精髓,悟出了能够贯通世界的“八级机制”周期原理。

什么是“八级机制”周期原理?渠天惠概括认为,生物、非生物的发生、发展是按照点、线、面、体、极化和作用力外发、两极运转交换、满足性汲取、极而反之排斥这八个机制进行的,可以简括为:起、承、转、合、通、交、汲、排。这个规律机制最本质的理解应当是:事物对异质的获取要经过起、承、转三步产生出合,对异质的消费要经过通、交、汲三步产生出同质,同质就要排斥,于是就会出现排斥一半、保留一半再次获得异质的场的过渡,待形成了与新的异质阴阳相抟的对立统一体——太极后,就算完成了一个周期。事物的生灭过程都是这样的。

对于这样一个周期原理,我们可以如此认识理解:事物的开始都是一个阴阳相抟的点状结构(起),例如种子,它是生命中枢之所在地;为了发展它首先要延伸出一条线,打开空间,创造条件(承),这好比种子的发芽;为了获取对立面,它要把自己转化成一个面(转),例如植物叶片的生出;转化出的面要通过它的展开获取功能在获取了一个或几个对立面后合成了立体的结构(合),例如叶片通过光合作用把CO2、水和无机盐合成了碳水化合物,成为建造植物体杆的原材料;合得了对立面就有了阴阳相交的双方,为了阴阳相交就必须把双方都极化起来、作用力外发出来(通),例如植物雄雌花蕾的育出;进而就是两极之间的运转交换(交),例如花蕾的开花、授粉;再进而就是向内核进行的满足性汲取(汲),例如果实、种子的长大成熟;最后是向内核进行的满足性汲取已经满足了,就会把异质变成了同质,同质就要排斥,于是就会出现极反排斥分离的运动(排),例如果实、种子的离开母体。然后开始下一轮的循环、发展。

这样的一个周期原理,在元素周期律中,在细胞的生成中,在生命的结构中,在生物的进化中,是在太阳系行星的生成中都是被严格遵守的,由此学术界认为,“八级机制”周期原理甚至发现了自然界的精髓,是对自然界作用力的整体化、系统化、原理化、框架化的认识,实现了众多科学家用一个原理认识世界的大统一愿望。(详细的各论可在.cn上找到答案)

“八级机制”周期原理与八卦的联系

我们还是要理清一下渠天惠“八级机制”周期原理与老祖宗八卦之间的联系。渠天惠认为八卦的卦序古来也是有争议的,应当把八卦的卦序改为“乾巽离艮兑坎震坤”,即“天风火山泽水雷地。”“天”就是阴阳相抟的太极,就是万物起始的点状结构;“风”就是木,风和木都是线条儿,就是首先从太极承接伸延出来的线条儿运动;“火”就是白热化的斗争,如两军之争战,如体育之比赛,是获取对立面成败胜负之转化;“山”就是转化成的结果,是形成的立体之合;“泽”就是陆地上的沼泽,是中通的意思,从“山”到“泽”易辞曰“山泽通气”,明显是属于第5作用力;“水”就是运转交换的意思,有了水才可以进行柔和的阴阳互交,才可以产生出生命万物;“雷”就是两极相互进行汲取的运动,汲取满足了,就会把异质变成了同质,同质就要排斥;地就是极而反之排斥分离的运动,地卦结构为“坤三断”,明显是排斥一半,保留一半的分离之象。只有通过场的过渡再次获得了异质之后,才可以把地卦变成了“乾三连”的阴阳相抟的天卦或日太极,形成了一个完整周期。如此改变了的卦序,从下向上看也就是从外向内看,完全符合二进制的规律,并且它们都是相生的关系,说明了古人的逻辑思维有可能和我们的逻辑思维是相近的。如下图所示:

成果和展望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2)

1.研究目的

本文对2010年我校《标准》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对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改进起到一定的帮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0年我校在校学生3834人,其中七年级1307人,八年级1311人,九年级1216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标准》文件和有关实施《标准》的论文论著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贯彻落实《标准》的相关材料,为本文的选项和论述提供理论和客观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3834份,回收3812份,有效问卷3420份。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了解《标准》测试目的、对哪些《标准》测试项目感兴趣或不感兴趣、《标准》测试结果是否激励你参加体育锻炼等。

2.2.3数理统计法

对学生来源和《标准》测试后的成绩用国家数据上报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2.4比较分析法

对七、八、九年级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具体的结论与相关建议。

2.2.5测试法

我校实施《标准》测试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在校长室领导下成立测试考核小组,由教务处、体育教研组、医务室、班主任协调配合统一实施,测试结果客观公正。

3.结果与分析

3.1测得综合评定结果分析

七年级总体优秀率为6.73%,不及格率为34.74%。八年级总体优秀率为4.58%,不及格率为16.70%。九年级优秀率较低,为4.11%,但不及格率是最低的,只有13.90%。各年级总体良好率无显著差异。另外,七年级男生及格率为47.76%,女生及格率为81.35%,差异显著。八、九年级也有类似的现象。

3.2身体形态指标测得结果分析

总体上七、八、九年级学生正常体重率分别为33.66%、37.15%、39.06%,其中体重较轻率较高,分别为41.55%、37.30%、33.80%,其次是肥胖率分别为13.62%、14.87%、17.35%。另外,七年级男生正常体重率为23.16%,女生正常体重率为43.32%;八年级男生正常体重率为26.22%,女生正常体重率为47.35%;九年级男生正常体重率为27.85%,女生正常体重率为49.84%。三个年级男女生正常体重率比较可以看出女生都高出男生20个百分点以上。

3.3身体机能指标评定结果分析

七年级学生耐力类项目测得结果是,男生1000米不及格率为51.92%,女生800米不及格率为16.74%,相差了35个百分点。这正是造成男生总成绩不及格率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力量类项目测得结果是,实心球优秀率男女生分别为7.99%和1.76%,不及格率男女生分别为4.95%和34.21%,差异显著。

八年级学生耐力类项目测得结果是,男生1000米不及格率为40.60%,女生800米不及格率为5.75%,女生远远好于男生。力量类项目测得结果是,女生实心球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分别为0和51.92%,而男生分别为2.53%和2.21%,不及格率差异较大。

九年级学生耐力类项目测得结果是,男生1000米不及格率为16.78%,女生800米不及格率为4.36%。力量类项目测得结果是,女生实心球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分别为0.48%和86.45%,而男生分别为0.67%和4.36%。

3.4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是耐力类项目,是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分别占98.82%和80.80%,其次是实心球,男生占9.85%,在女生中占17.77%。在调查各测试项目是否激励学生参与该项体育锻炼的回答中,肯定回答:跳绳占88.13%,立定跳远占87.98%,女生800米占57.70%,男生1000米占40.88%,实心球占29.27%。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2010年我校学生《标准》测试优秀率较低,及格率也没有达到《标准》评价要求,七年级新生尤为突出。说明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体质体能状况不容乐观。同时显示,八、九年级学生体质状况有向好趋势,但与《标准》评价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4.1.2从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价分析可以看出我校七、八、九年级学生正常体重人数分别占33.66%、37.15%和39.06%,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身体形态状况都亟待改善。

4.1.3男女生比较来看,除实心球外,女生《标准》测试结果的优秀率和及格率普遍好于男生。这除与女生生理发育早于男生有关外,也反映出我校女生的自主锻炼的习惯好于男生。

4.2建议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3)

在八中培训时,我学着英语、数学、语文三科,每学一单元都有阶段测试,每次我都认真复习准备。到了期末,更要把学过的知识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复习几遍,这样考试才可以信心十足。

上到了六年级,便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了。爸爸帮我把八中的数学练习册复印了几份,妈妈从图书大厦给我买了一本《中考英语专项练习》。于是,我每天放学回家做完学校的作业,就开始做一套数学和一章英语。日积月累,数学做题方法掌握了,英语的语法背熟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考取了年级前35名的好成绩。

之后,八中又电话通知我去面试。面试时,在一间小教室里坐着一排老师,他们问了我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问题,和一道数学题,我都一一回答了。第二天,我就接到了八中录取我的电话。

以前有人问我:“你除了上八中,还上哪个学校的培训班吗?”

“我哪也没报,除了八中。”

“那你考不上八中怎么办?”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115-01

俗话说,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级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是对初中学生的学习写照,更是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写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总结了八年级学生数学退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八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出现退步的原因

(一)难度跨度大

八年级数学与七年级数学相比,课程难度急剧增大。如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相关定律,通过空间想象与逻辑推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学生进行缜密的思考,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前的教材先训练学生学会用直尺和圆规画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缜密的思维,然后才让学生去学习《全等三角形》。新教材这样编排难度跨越太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二)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不少学生认为七年级数学比较简单,因此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八年级开篇内容是《三角形》,这个内容虽然跟代数没有太大关联,但它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要求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学生感觉还是比较好学,产生麻痹心理。到了八年级第二章《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时,难度急剧增加,对学生的要求变高,可是学生却没有重视这些变化,等到学完这一章内容后才发现自己没有学好。再加上八年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增多,学生的精力有限。渐渐地,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学习成绩下降。

(三)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跟不上

到了八年级,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的要求变高,教师和学生却没有及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得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抽象思维能力跟不上数学学习的要求。例如,跟七年级代数只要运算正确、不需要有严格的逻辑推理不同,数学中的证明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把每一个证明过程都表达清楚,做到每一步有理有据。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四)学生懒于独立思考,怕吃苦

不少学生在学习上不愿吃苦,碰到难题就想放弃,也不愿意向老师、同学请教,对待作业甚至抄袭了事。

二、教师帮助学生突破数学学习障碍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学,教师做到常抓常学

随着科目增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时间,有步骤地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前尽可能地自学,找出重难点所在,为课堂“抓重点”听课做好准备;在课后做作业的过程中,结合作业开展适时复习,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规律性的复习。

另外,教师做到常抓常学就是要在教学新知识前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尝试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分式前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整式,教学一次函数前复习一元一次方程。

(二)端正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让学生重视数学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数学都一直陪伴着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比如做生意的成本核算、建造房子的材料预算等都要用到数学。教育学生重视数学其实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学生如果能够主动去学,遇到问题主动记下来并积极大胆地问老师、问同学,就能形成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步。

(三)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的训练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5)

一、清华北大谁更牛?

坊间有时传闻、媒体不时提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最好学府或第一学府。但根据那个学科表看,情况不是那样。先看重点学科的数量。北大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其中文科8个,理工医科11个。清华大学有22个,其中理工医科20个,文科两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清华有两个重点学科(生物学、药学)的归属单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也就是说那是协和与清华共有的,而非清华自有的。但刨除这两个,清华仍比北大多一个。加上这两个,则比北大多三个。再看重点学科的分量。北大有的重点学科是小学科,从业人员少,分量相对轻,如政治学、社会学。比之清华最软的两个重点学科管理工程和工商管理(因为高考理科状元榜眼探花们争报清华是冲着它的理工科去而非冲着它的管理学科去的),北大的政治学社会学其分量还要轻点。所以,充其量能说北大是中国最高最好的学府之一。也许清华在两校竞争中国第一学府的长期过程中可能胜出,尤其是如果它能逐步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话。

二、何校能名列三甲?

国家有关部门和政策并没有确定何校是中国第三号大学,故二加七的那七所大学的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中国第三号大学。从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看,浙江大学共有14个,名列第三。但我认为,浙江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合校风潮中成为四校合一的航母大学(浙江农大、浙江医大、杭州大学并入)。按校均人均师均算浙江大学的重点学科并不很多;合校后的新浙大是文理工农医各大学科群都很齐全的综合大学(原杭州大学是文理科大学),但浙大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并不均衡。医学药学类没有,文科类也基本没有(只有一个不文不理的管理工程)。再加上地域区位的影响(所在的杭州在中国算不上特大城市)。所以我认为浙江大学排不上第三名大学。广大群众和考生及其家长似乎也这么看,故浙大的高考收分不算特别高。那么,哪所大学可排名第三呢?按我的校均师均的观念,复旦两校合一,共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上交大三校合一,共9个。都不宜当第三号大学。倒是一校合一的中科大和南京大学合适一点。两校皆各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科大的全为理(工)类,南京大的7个为理科类,一个为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由此可见南京大的文科要弱点)。就分量来说,中科大的一个为小学科(科技史),分量轻点(因为也可以把科技史划为历史学这个一级学科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其从业人员也很少。但中科大的核科学与技术似乎比南京大学的天文学重要一点。再加上南京大学这所文理科大学的文科相对弱些,所以我觉得中科大可以暂时排第三,南京大学排四。

三、二加七中哪所大学最弱?

二加七大学中最弱的窃以为大概是西安交大。西安交大也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但它是一所三校合一的大学。西安交大在合校风潮中合并了西安医大、陕西财经学院两所大学。但它的文科只有管理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重点学科,医学药学类没有,故其重点学科的分布也不均衡。再加上它地处西部,受地理区位的和当地经济发展的这些不太有利的因素的影响,其高考收分也不很高。而高考收分也反映了广大群众、考生及其家长的认可度。所以,西安交大只好暂居二加七大学的末尾。

四、九八五大学中哪所最强?

在2003年入选的34所九八五大学中,刨去前九所,就还有25所。他们中哪所最强呢?我以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人民大学可提出来说道说道。北航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除一个管理工程外,皆为工科。其中一个为特别重要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北航又没合并别的大学。高考招生收分又很高。故可名列九八五大学之首,将来还可能跻身2+9大学(当2+7扩容时)。人民大学也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全为文科。人民大学也没合并别的大学。不过,人大的8个重点学科中,有两个学科较小,其从业人员也较少,分量较轻,即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学。考虑到人大基本上是以文科为主的文科类综合性大学,其收分在文科考生中也较高。所以,人大似乎可排在九八五大学前列。将来也可能格为2+9大学。

五、九八五大学中哪所最弱?

九八五大学中最弱的可能要算兰州大学和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迄今没有一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无论怎么看都是最弱。这也无可奈何。兰州地处甘肃。甘肃地理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滞后,留不住人才。许多人才便孔雀东南飞了。说吉林大学也是最弱的之一可能令人惊诧。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情况的确如此。吉林大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皆为理工科。这在九八五大学中居中。但吉林大学是六校合一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有师生员工约8万人。近年来并入的高校有吉林工大、长春科技大(地学类)、白求恩医大、长春邮电学院、军需大学(农牧兽医类)。其重点学科按校均人均师均算一校不到一个,有些黯淡。而且分布也不均衡。吉大是文理工农医学科最齐全的综合性超级航母大学。但其文科、农科、医科皆无重点学科。可见其合并了一些弱校,降低了原来的整体的水平,稀释了自己的研究型性质。高考招生收分的差异也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吉大同招理科考生的理工农医各院系专业,好的蹩的收分差距达百分以上。有些令人感慨。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6)

以完成了医学统计学课程学习的2004级(七年级)、2005级(六年级)和2006级(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有18、38和20人,共计76人。

二、方法

请学生匿名填写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四方面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对单阶段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两阶段教学的需求与课程设置建议、对教学的其他建议[2]。

三、结果

共计发放问卷76份,回收有效问卷74(97.4%)份。

1.学生基本情况。74份回收问卷中,2004、2005、2006级分别有17、37、20份,各年级分别均有2名女生,其余均为男生。2004级学生全部进入临床实习和课题研究阶段,2005和2006级学生中分别有19人(51.4%)和12人(60%)接触课题研究。

2.对单阶段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已完成的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三个年级的掌握情况如附表所示。2006级和2004级的掌握情况要优于2005级。对于描述性统计,学生的掌握和应用情况较好,对科研设计的应用情况2004级学生明显优于其他两个年级。对于高级统计学方法的学习与应用,由于目前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学生主要通过教师补充教学和自学等渠道学习并应用,效果不尽理想。仅有29人(39.2%)能运用2种以上高级统计学方法;其中用得最多的为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多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67名(90.5%)学生学习并运用过SPSS统计软件,9人(12.2%)还能运用其他统计软件如SAS、STATA、MATLAB等。41人(55.4%)能用统计软件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尚有7人(9.5%)不会运用软件。

3.对两阶段教学的需求和建议。有44名(59.5%)学生认为现阶段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习和工作需要,在2004、2005、2006级中分别有12人(70.6%)、23人(62.2%)和9人(45%)。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欠缺感和需求越强。有54名(73.0%)学生认为需要开展两阶段教学,有52人(70.3%)认为两阶段教学对提高科研能力有帮助。在两阶段教学课程设置上,对于第一阶段教学,58名(78.4%)学生认为应该在2-4年级进行,56人(75.7%)认为理论学时应安排40-60学时,49人(66.2%)认为上机学时应安排20学时。教学内容应包括基本统计分析(86.5%)、高级统计分析(55.4%)、科研设计(43.2%),还有2人(2.8%)认为应该介绍Meta分析、线性代数等内容。对于第二阶段教学,57名(77%)学生认为应在5-7年级进行,60人(81.1%)认为理论学时应安排30-40学时,48人(64.9%)认为上机学时应为20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对第一阶段内容的回顾(74.3%)、高级统计方法(75.7%)和科研设计(78.4%),有4人(5.4%)认为应该加强统计软件和外文文献统计方法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42人(56.8%)认为应安排在实习医院进行学或开展讲座,25人(33.5%)认为可以开展PBL教学。

四、讨论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7)

1 中医科学化

中医是系统论科学,系统论核心原则是:整体性、动太平衡性、多等级结构性、关联性四性,并用数字化、模型化来表答。

1.1 中医27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和公元205年的《伤寒论》,奠定了中医系统科学化基础。

《黄帝内经》用气=一元、作为整体性的物质,数字化假设;用阴阳五行、假设动太平衡性,阴阳用“二”的数字表示,用一个园形太极几何图形,分为黑、白两半模型化,用圆与黑、白、的矛盾与统一不断变换和运动,假设一切事物的动太平衡运动规律性。用金、木、水、土、火五行的“五”数字化,用五角星图形的几何模型、用生、克、乘、侮来表示一切物质动太平衡变化规律性,所以,我们说内经,奠定了中医系统论整体性、动太平衡性基础。

伤寒以六经、每一经又分为多个方药、法。为多等级结构,太阳经与太阳证方药关联,太阳经阳明经关联……,奠定了系统论多等级结构性、关联性。

1.2 伤寒论以后近两千年发展:中医都是在这两部书的系统论科学内继续创新发明,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系统论科学。发明创新了整体性、宏观性更多数字化、模型化,如四诊、(4数字)八纲(8数字,以下数字以此类推)、六淫、七情、五脏、六腑、五运六气、瘟病的卫气营血四性,药性的四气五味、组方的君臣左使四原则、十二经络、七经八脉、每药方多小种中药,每样中药重量多少等。把中医的系统论四性、数字化、模型化表达得十分完美。所以我们科学证明,中医从2700左右的《黄帝内经》和公元205年的《伤寒论》,奠定了中医系统科学化基础。

1.3 中医语言现代化问题:只要用系统论四性认识它,很好解决。如:气-一元:研究整体性的方法规律性假设,又如: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研究动太平衡方法规律假设。只要把这几个名词素语解答了,其他语言现代化就按照系统论四性迎刃而解了。

1.4 中医最大优势和特色科学性是实现了整体、宏观、动态数字化图形化:中医将人看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践了整体、宏观、动态数字化、图形化认识人体。如阴阳一园两半图形(用2数字)、五行用五角星图型,(用5的数字)六淫(用六数字)、七情(用七数字)、四诊(用4数字)、八纲(用八数字)……。特别是用阴阳五行(2和5数字化、模型化)使动态平客观化、科学化、无理数字化,这是世界认识人体“无理数字化”最好方法,如从几个人起,用土枪圭炮,打败八百万现代军事化部队,退耕还林,减少耕地反而增产增收、中医用大蒜贴脚心,治鼻血特效、针灸针麻作手术不痛,等等中医动态平衡优势和特色、无理数字化科学,是其他任何其他医学没做到的。

1.5 中医系统论也有重大不足点:就是少了多等级结构的微观结构,对很多病,辨到宏观的小系统结构,就有点模模糊糊,好象是这样证,又好象是哪样证,经常辨错证,是几千年中医无法克服的最大缺陷。科学来认识,就是中医缺乏微观等给结构。

2 中医药现代化初级阶段,

2.1 中医科学化,以中医四大优势为核心,吸收西医为我用,它与过去中医不同,过去中医的四大优势是:

2.1.1 诊断优势是:“四诊”;

2.1.2 辨证优势是“辨证论治”;

2.1.3 组方优势是“君臣左使”四原则;

2.1.4 药物优势是四气、五味宏观功能主治,简称“单相药”。

2.2 中医药现代化初级阶段,新的四大特色是吸收西医和现代科学为我用:

2.2.1 诊断优势:是“五诊”望、闻、问、切、检(吸收西医的理化指标检测为我用);

2.2.2 辨证优势是“证病辨治”(在四诊辨证基础上,吸收结合西医理化指标检查辨证,确定治法);

2.2.3 组方优势是:君、臣、左、使、理(理指用药时,还要看要看看现代中药研究的药理药化)五原则;

2.2.4 药物优势是:不但要看中药的四气、五味宏观功能主治,还要看中药现代药理药化(简称“双相药”)。

2.3 “中医药现代化初级阶段”最大成果是原始创新发明发现了《双对药方》一大类方药:它集中西医药优势于一体,是现代中西医革新换代,它一可治中医的证,二可治西医的病,效力超过现代中、西药,毒副作用很小或无,临床可规范化、从复化、科学化、中西医都会用,外国医师用得来。我们可研究出千万《双对药方》,可走向全世界。它是原始创新,是我国知识产权。

3 中医药现代化高级阶段,又为八纲系统生物医学,简称“八系生物”。

中医通过中医药现代化初级阶段的多年运行,把中、西医精华和优势集中溶合为一体。就是用“系统论”四性、整体宏观数字化、模型化使中医科学化,将中医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多等级结构性(包括中医的整体观、宏观、吸收西医的微观检测、病的认识为我用,来完善中医等级结构),用关联性将中西医完全溶为一体,从全新全面认识诊断、认识疾病、认识药物、认识组方四优势。它是世界全新的生命科学。

3.1 中医药现代化高级阶段,有两个最大特色: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8)

1. 引言

教学中的测试是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是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采取进一步措施的重要的依据之一,因此它对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测试学则是研究如何设计考题和实施考试,以准确评价考生的能力,从而为教学管理、人才选拔、教学研究等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它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统计测量学和相关专业的知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交叉性学科。外语教学与研究中也同样少不了测试,研究如何制作外语考题对外语教学与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英语测试主要有:高等教育入学英语考试(即高考MET)、大学英语系列考试(CET-4、 CET-6)、硕士生入学考试、英语专业系列考试(TEM-4、TEM-8)和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对测试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多从宏观的学科理论角度分析考试的基本原理、基本特点、基本作用和基本步骤等,如:陈晓扣和李绍山(2006)对考试的结构效度进行了研究;李绍山(2005)对测试的反拨作用与试题的设计关系作了研究;杨惠中(1999)对测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李建达对阅读的测试方式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学生成绩的影响等。实践方面是针对某类具体的考试或某类考试中某次考试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分析,国内研究多集中于此。

国内对外语考试进行的研究分析也多集中于实践方面,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从应试者的角度。主要是通过分析往年试题来把握题目各方面变化规律,以求得掌握未来试题的趋势,从而为考生更有把握应考奠定基础。这种研究多为一些被辅导的应试者所钟爱。二是从出题方的角度。主要是通过分析往年考试结果来总结出题过程的得与失,从而为进一步编制更精确的考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如:邹申(1995)在1994年3月至5月就英语四级、八级考试对部分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文秋芳和赵学熙(1995)对英语专业四级口语考试的可行性等问题作了研究;文秋芳等(2002)对英语专业八级口语考试的可行性问题作了研究;朱嫣华(1995)和祝平(2005)分别就专业四级、八级标准化、科学实验化及大纲变化作过研究;黄永红(2006)研究分析了英语专业四级口语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李晓等(2002)分析了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意义和存在的必要性;黄家(2000)评估了中山大学英语系几年间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统测的表现,分析了统测的结果并认为,这种测试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改进教学,因而作为一种评估手段是有效的;王海贞(2007)运用评分过程证据对英语专业四级口语考试的效度进行了研究。

当前从出题者角度分析的文章多为针对较短时期内特别是某年或某次试题的分析和研究,如某一年或两年的考试题的分析,如:邹申等(1996)分析了1995年四级和八级考试各题型优点与缺点,各型之间的相关等;陈小扣和李绍山(2006a)研究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填空题的结构效度;张和罗凯洲(2007)对专业四级考试的反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但这一领域极少有通盘对多年考题的稳定性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某一种考题的多年的稳定性也应是其信度的主要表现,就像用一把尺子去量多年考生的英语水平一样,可以使我们对各届考生间英语水平的变化作出精确的判断。如果某类考试这样的特点不够明显或根本未进行考虑,我们就不可能纵向对各届考生作出历时的比较。那么无论是教学或是研究中我们对考生语言水平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有较全面准确的了解。

英语考试中阅读测试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其编制过程中有许多可变的因素都会造成考题难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到考试题目的信度,如材料的长短、生词量的多少、句子的平均长度和复杂程度、单词的平均长度、阅读材料内容与考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或文化习俗等的相关程度等。这些影响因素多数是不容易进行控制的,也就是说在各年的考试中阅读题的稳定性是比较难以控制的,它的稳定性可以作为整套题目的稳定性的标志。因此,以阅读理解题作为代表,通过实验做的研究和分析来展示一下某类英语考试中稳定性是可行的,会对试题编制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试图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题真题作为代表来研究历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题在稳定性方面的表现。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历年来英语专业四级真题中的两年阅读题为代表来研究本类考试多年的稳定程度。

2.1研究问题。

(1)两套阅读试题中学生成绩是否相当;

(2)两套阅读试题中学生成绩是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2.2研究对象。

在本研究中作为被试的是本校2005级英语专业小学教育专科两个班的77名在校学生,其中男生18人,女生59人,平均年龄为21岁。这些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均未继续上高中,而是考取本市教育学院招的中等师范的小学教育,因而未系统学习高中英语,英语基础较差。实验进行时在本校上大学专科已经近两年,英语水平接近英语专业四级水平。有多数学生考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也有个别学生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本实验的考试的实施是在本学期各科学习结束时各科进行结业期间进行的。

2.3工具。

(1)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阅读理解考试真题两份。

本研究从1993至2005年的英语专业四级题中随机抽取了1995年和1997年的完整阅读理解部分分别作为两套泛读考试题中的组成部分并连续对参与被试先后进行了测试。第一次考试在2007年4月20日上午7:30到9:10进行,第二次考试在2007年4月23日上午9:30-11:10进行,一百二十分钟的时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足以完成所有考题。在第一次考试中(2)班有3名学生缺席,第二次考试全到,因此这三位学生的成绩不计在实验结果中。两次考试相隔仅两天,考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能力上的显著变化,因此学生的能力不会对两次测试结果异同产生影响。1995年的考题阅读题由四篇短文后附20个考试阅读理解的小题,1997年的考题也由四篇短文组成,不过文后仅附15个选择题。因此实验将计算出各个学生在每套试题的得分率进行对比。

(2)统计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工具为SPSS 15.0统计软件。测试结果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因此无人工计算产生误差的机会。

2.4实验数据。

实验统计了各个学生在两次考试的阅读题中答对的题目的个数,并计算出他们的得分率,其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在表1中:

注:R=Range,Min=Minimum,Max=Maximum,M=Mean,S.D.=Std.Deviation,V=Variance,Skew=Skewness,Kurt=Kurtosis,Stat=Statistic,S.E.=Std.Error,TEM1995=编入期中泛读试题选用的1995年英语专业四级真题的阅读理解题部分,TEM1997=编入期末泛读试题选用的1997年英语专业四级真题的阅读理解题部分。

表中显示:学生在1995年阅读题中的得分率平均为.5701,而在1997年的考题中的得分率平均为.4424。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我们不能就此断定二者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为检验二者之间的差异是否达到了显著水平,实验中对二者进行了成对样本的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表2中显示,计算结果t=6.667,p=0.000<0.05,据此可断定二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二者间的差异是由于试题本身原因造成的,而非其他偶然因素形成的。

为了进一步考查这两年阅读题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又计算了学生在两次考试阅读题中的得分率之间的相关性,其结果如表3:

表中显示,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 =.119,而且p = .304 > 0.05, 故二者之间为低度相关,也即如果一个考生在前一次考试中得了高分或低分,他在后一次考试中仍得高分或低分的可能性不太高,换句话说就是两次考试相互对应的程度非常低。还可以说这两年考试中学生考试的成绩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如果两个人在这两考试中都得了60分,他们的能力高下之分就难于决断。这就是每年考题难易度不一样造成相互之间的不可比性。

3.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不难发现,1995和1997年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阅读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1997年的阅读题目似乎难度有所增加,因为学生得分率明显下降;二是学生在两套题中的得分相关性较弱。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就表明二者之间的连贯性或称连续性不强,这种大型考试的较弱的连贯性或连续性就会使教育有关从业人员无法对学生们进行纵向的即历时的比较,至少比较的结果可能信度下降。

4.启示与建议

每一类大型考试不但涉及当年考题的方方面面,还牵涉到这类考试试题多年之间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至少要保持在一定阶段内的稳定。它的调整与改变不能有一点随意性,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比如说:考试的目的要求有了较大的改变,考试的范围有了较大的调整,考生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变化等。总之,要根据全局范围内的实际情况的需要来变化,要在变化前作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做到准确无误。还要在变化实施前做广泛的宣传,使所有考生和考试相关人员完全了解,以免考生感到突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到目前为止先后有两次修订:第一次修订本是在1997的11月出版的,第二次修订本是2004年3月出版的。显然本实验抽取的1995年和1997年的题目应属大纲第一修订前一段的,相互之间理应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实际上从试卷上看1997年阅读题目在分值上与1995年已经不同了。本实验证明其难度也有显著的不同,其较大的不对应性也是理所当然的。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吴克明,王文宇,&任裕海.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语考试可行性研究[J].外语界2002,(4):67-73.

[2]文秋芳,&赵学熙.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的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与实施[J].外语界,1995,(1):30-36.

[3]王海贞.基于评分过程证据的英语专业四级口试效度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4]朱嫣华.努力实现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的标准化和科学化[J].外语界,1995,(1):24-29(36).

[5]李晓,廖凤荣,&罗耀光.论英语专业统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广西高教研究,2002,(2):73-75.

[6]李绍山.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J].外语界,2005,(1):71-75.

[7]祝平.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的新变化[J].外语界,2005,(1):67-70(79).

[8]张,&罗凯洲.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反拨作用实证研究[J].考试研究,2007,(2).

[9]杨惠中.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外语界,1999,(1):16-25.

[10]邹申.部分高校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问卷调查报告[J].外语界,1995,(1):20-23(16).

[11]邹申,陈汉生,&黄素华.1995年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分析[J].外语界,1996,(1):55-61.

[12]陈晓扣,&李绍山.TEM-4完型填空测试结构效度研究――答题过程分析法[J].现代外语(季刊),2006a,29(1):71-77.

[13]陈晓扣,&李绍山.谈语言测试的结构效度[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b,29(3):45-49.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9)

一、现有主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版本的基本情况

从版本上看,现有教材主要有(版本不齐,只作重点说明,排名不分先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师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陕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粤教版)、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民版)、江苏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苏人版)、山东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鲁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教科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都师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湘师版)等不同的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都依据同一个课标编写,但又各不相同,异彩纷呈。

从结构编排上看,不同版本教材各具特色。例如:十套主要版本教材单元平均数是22单元,课的平均数接近65课,单元数最多的是教科版,最少的是陕教版,课数最多的是都师版,最少的是陕教版;粤教版、湘师版等版本教材每单元课数数量相等;苏人版七、八年级上下学期单元数相等,课数相等,但是单元之间的课数不等,最少的三课,最多有六课;教科版、都师版教材每册书的单元数不等,每单元课数也是不等(教科版两课、三课或者四课,京师版三课或者四课)。另外,都师版五册书的名称不同于其他版本教材,其他版本教材称为“七年级上册(或者七年级上学期使用,下同)”、“七年级下册”等,都师版教材称为“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湘师版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一个“单元活动设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人版的教材有两套,一套5本是用于六三制学校的;还有一套7本是用于五四制学校的,两套教材在总课数上是相同的,内容也基本相同,只是根据学段的不同,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排。

二、各版教材的主要特点

1. 依据课程标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几套教材都依据2003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编写,比如,教材的内容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各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内容都严格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安排章节。在内容的编排上也大多将“成长的我”(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和学法用法的内容)放在了七年级,将“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放在了八年级,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内容)放在了九年级全一册。

各版本编著者在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的同时,也不失灵活性和个性。例如:十个版本的教材大多将学法用法的内容放在了八年级的下册,但也有三个版本的教材将这一内容放在了七年级的下册,还有一个版本的教材将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放在了七年级上册。

2. 取材乡土资源,彰显浓郁的地域性。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造就一方情。在我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具有特定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表现。苏人版、粤教版、湘教版、陕教版、山东版等版本的教材都能利用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取材乡土资源,给学生带来了亲切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乡土情感。

例如:北师大版在九年级第3单元第9课《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各抒己见”栏目中就举了京剧的例子;湘师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与友同行》“善交益友”的内容就选用了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结交蔡和森、向警予等十几个益友的事例,还在事例的旁边配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插图照片。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第二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知识点时就列举了“有情有义的徐州人”――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王集村农民工小张认为自己感染“非典”,主动隔离的事迹。粤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人生多彩》的“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使用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南山院士的工作照片。

3. 突出育人功能,凸显鲜明的德育性。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德育课程,而承载这门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的就是思想品德教材。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每一个版本的教材都注重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内容的教育。可以说,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凸显了鲜明的德育性,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例如: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三课《我的自律宣言》明显是在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湘师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利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三课时“创建新集体”、苏人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于交往》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第三课“融入新集体”、鲁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热爱集体 融入社会》第四课《我与集体共发展》等都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立自强》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中“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就包括“勤于劳动的习惯”。同时,各个版本的教材就用大量的篇幅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传承、法治意识的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德育教育。

4. 注重创新再造,力求个性的差异性。虽然各版本的教材都依据一个课程标准编写,但是任教过多版本教材的教师会惊喜地发现,编著者可以编写出这么多异彩纷呈的不同版本教材出来,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一喜。每一个版本的编写都是一次创新的过程,各版本教材各具特色。各版本教材在内容安排、单元设计、课数安排,活动设计等方面亮点纷呈。

例如:湘师版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一个“单元活动设计”,初中三年共有25个“单元活动设计”,每个“单元活动设计”里一般又设计了三至五个活动供学生选择完成。“单元活动设计”里的活动有撰写“进入中学”主题小论文、中学生活适应情况调查、“夸夸我同学”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寻找成才故事、采访成功人士、制定意志锻炼计划、收集名人名言、讲述伟人明星艰辛历程、介绍好朋友、周日我当家、采访老师、辩论大擂台、查找法律资料、调查乡规民俗、给心理老师写信、庆祝爸妈生日、谈谈看法、写诚信日记、观赏诚信影片、建立诚信档案、演讲比赛、集体讨论、写观察记录、格言创造、时政沙龙、手抄本评比、写科幻小说、参观科技博物馆、设置梦想瓶、听报告会等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德育效果的实效性。

5. 贴近学生生活,蕴含明显的人文性。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论哪个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就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出发,做到以学生为本。各个版本的教材都选用了大量的人文素材作为教材的资源,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选取的素材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有的版本的教材在某个教材上直接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这些事例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教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在分数的背后》第十四课《分数之外的收获》在列举“在考试与分数之外,我们有广阔的生活空间,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时运用了八张照片作为例证。这八张照片有整理房间、踢足球、滑雪、插秧、工厂参观、街头清洁、开学军训和推轮椅车老人过马路等。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例,有些图片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其倍感亲切,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值得一提的是,编著者在选图的时候既考虑到了男生(如踢足球)又考虑到了女生(如整理房间);既考虑到了北方的实践活动(如滑雪)又考虑到了南方的实践活动(如插秧);既考虑到了城市生活的学生(如推坐轮椅车的老人过马路)又考虑到农村生活的学生(如插秧)等。可以说,图片的编排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三、对现有版本教材的使用感悟

1. 做一名“知者”,认真研读课标。首先,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材的使用和把握,都不得不研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已经一年多了,此版课程标准较上版课程标准而言,更加符合现在的教学,更加注重探究,更加符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叙写方式,但是是否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老师都仔细研读过,是否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都已经将2011版课程标准与2003版实验稿课程标准进行了比对,是否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都对2011版课标较之与实验稿课标在哪些方面作了调整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其次,“教材编写要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 因此,除了课标之外,每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地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再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排在2013年各项工作之首的是“要深入推动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十精神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首先就要准确把握十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还是使用者,都要认真学习了解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灵魂的十精神,用党的十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党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2. 做一名“智者”,学会善用教材。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通过各个不同版本教材的介绍,老师们可以发现,“唯教材是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师应该成为教材的主人,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要学会利用教材而不是被教材利用,更要学会善于活用教材。

有的教师在熟悉了某一版本的教材后,对于新任教的“新”版本教材有很大的不适应。感觉自己在上一版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和教学经验好像再无用武之地,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本领恐慌”,不知该如何进行教学。其实,这完全是个误会。

例如:对于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内容,各版本教材是这样安排的。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粤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的第三课《维护消费权》;人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法律在我心中》的第八课《做合格的消费者》;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中的第十六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鲁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中的第三课的第三课时的《做个聪明的消费者》;都师版教材第四册(八年级下学期用)第二单元《法律维护权益(上)中的第六课《消费者的权益》;湘师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注经济生活》中的第三节《做理智的消费者》。由此可以看出,除陕教版和教科版等版本教材没有编排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内容之外,其他版本教材都在相应章节编排了这个内容。在教材版本更换时,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完全可以将原来任教的版本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加工,甚至进行再创造,可以说是已经“有备而来”。笔者在教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时,喜欢将教材的课时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将这部分内容放在3月15号前后学习,效果相当不错。

3. 做一名“执者”,善于搜集素材。教材上的素材也许在编写进去的时候是最新最近发生的时事,但是教材里的素材毕竟要经过编写、印刷、分发等程序,最终到达使用者手中,也许这时,教材里的素材已经变成了旧闻,不再是时事了,甚至已经不再适合放在教材里使用。一个执着于把书教好的教师,会用心地去搜集和书本有关的材料。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10)

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一次函数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一次函数教学中,要求学生可以画出一次函数图像,并且根据图像与表达式对图像变化予以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文主要在分析八年级学生一次函数认知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八年级学生一次函数的认知困难分析

1.教学观念落后

教师教学是学生得到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导致教学受到影响,使得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很多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就是例子+练习,在讲授课本例子的基础上,设计一些练习题,学生就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此种教学观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导致学生只能理解数学知识表象,没有深入理解本质内容。比如,在“认识函数”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课本例题的时候,缺乏对函数关系的讲解,只是按照解题步骤进行叙述,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2.学生生活体验较少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函数知识随处可见,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可以发现函数关系的存在。比如,一个人体重、身高等随着时间的变化,就是一种函数关系;水费、电费等随着时间的变化,也是一种函数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存在的事实,然而对于刚刚接触函数知识的八年级学生而言,其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针对生活现象进行作业设计,学生会给出很多答案,有些答案十分匪夷所思。倘若让学生自己列举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函数关系,又经常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思维定势负迁移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解题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层次依然停留在算术层面。一般而言,七年级数学知识已经由“用字母表示数”到“列方程解应用题”,学生已经接触了“代数”知识,在学习八年级函数知识的时候,应该具有“代数思维”。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均不具备“代数思维”,从本质上而言,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势负迁移的现象。此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之教师教学水平有限,导致学生根本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八年级一次函数的教学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在八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摆脱以往教学思想与方式,落实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一次函数与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经过推理分析得出:n边形内角和=(n-2)×180°。在得出此结论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在多边形内任意取一点,在与各顶点连线之后,是否可以推导出内角和公式?通过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讨兴趣,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2.充分挖掘生活素材

在一次函数教学中,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入,导致学习难度较大。为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函数关系,以此掌握相关的知识。比如,在上下学的时候,让学生分析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以此进一步加深对函数关系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所学的函数知识。

3.摆脱思维定势负迁移

在八年级一次函数教学中,要想有效摆脱思维定势负迁移的影响,有效构建一次函数数学模型,就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并且帮助学生总结一次函数数学模型的构建方式与步骤,以此提高学生对一次函数的认知,从而对其展开全面、灵活的运用[3]。比如,在解决函数问题的时候,指导学生根据某种规律明确变量,并且分析出常数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对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模型进行正确的运用,以此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八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负迁移,以此促进学生展开全面学习,深入理解一次函数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八年级数学论文篇(11)

一、“扬州八怪”的成员

“扬州八怪”是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扬州生活和从事艺术创作的一批画家。“扬州八怪”及其画派是我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具有其独特的地位。“扬州八怪”其中的成员不仅作画,其中一些成员的诗词、书法也堪称一绝。而对于“扬州八怪”成员的研究历来众说纷纭,多数学者认为“八”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实际上“扬州八怪”这一画派的成员远远不止八位,而为何会出现“扬州八怪”这一称谓,我们如今也只能通过对“扬州八怪”这一派别整体风格的研究从而作假设性的猜想。“扬州八怪”没有提出系统的美学理论和思想,更加没有成员直接论述过美学问题,唯一一个提出过与美学沾边的是郑燮的“胸中之竹”之论述,但这也只是他对画家作画的过程的一种解读。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记载:“八怪”为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庸、汪士慎、高翔、罗聘八人。郑昶《中国画学全史》列金农、罗聘、郑燮、闽贞、汪士慎、高凤翔、黄慎、李鱓为“八怪”。在王伯敏的《中国绘画史》中则又加入华嵒、陈撰、李勉、边寿民以及杨法等人,也作为“八怪”之列。可见其讨论研究的复杂性,20世纪80年代初,有人提出扬州俚语中的“八”为形容词而非确切的数词,如“八更八点”“丑八怪”“七巧八怪”云云。人们于是认定,凡清人提到者均应认可,去其重复,计有15人。 “扬州八怪”十五家或十五星,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十五家之说已成定论,再无异议”,“今人没有必要增损”。

二、“扬州八怪”的特点

从“扬州八怪”成员生活的年代来看,大多生活在康熙到乾隆这一历史时期,即所谓的“康乾盛世”时代,但“盛世”也掩盖不了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一是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这一萌芽冲击着封建制度;二是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腐化,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三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加深,导致封建社会逐渐走向崩溃。“扬州八怪”的画家思想就是在这汇总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画派的成员有的曾学优登仕,却又仕途失意,然后以卖画为生,如郑燮、李鱓、李方郢、高凤翰。郑燮在《衙斋图》中题诗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表达了他的爱民心声,他为官清廉却因开仓赈灾触怒上级而被罢官,使他看清了一些社会现实,看到了贪官污吏只想“如何攫取金饶,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而广大人民却过着“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及去路”的悲惨绝望生活,从而使他们不同程度地体会到封建王朝的一些弊病,并且预感到这个王朝末日即将到来,而他也从此走上了职业画家的道路。“扬州八怪”画派的有些成员终生不仕,他们过着“居士常断炊”的清苦生活,如金农、汪士慎、罗聘等人。另一方面,扬州的地理位置使扬州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扬州画派的形成和发展与之有密切关系。扬州水陆交通便利,是南北交通要到,更是我国中部各省的食盐供应基地,集居了许多的商人,其中盐商与扬州画派结交甚密,商人们生活奢华,但又喜欢附庸风雅,于是画家就成了他们结交的对象。正如上所述,画家们大多清苦,商人们正好可以在经济上给予他们一些支持。牛应之《雨窗消意录》卷三就记载一则盐商宴请金农的故事,“钱塘金寿门宴客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廷致。一日有某商宴客平山堂,金首座,席间以古诗句‘非红’为觞政,次至某商苦思未得,众客将议罚,商曰:‘得之矣!’‘柳絮飞来片片红’一座哗然,笑其杜撰,金独曰:此之人咏平山堂诗也,引用綦切,请全其批篇。金诵之曰:‘廿四桥廿四飞,凭栏犹忆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其实乃金口吟此诗,为某商解围耳。商大喜,越以千钱馈之。”金农素来孤傲清高,却为盐商解围,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之亲密。正是因为“扬州八怪”画派的人与盐商关系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帮助了画家们不必为生活奔波,安心作画

三、“扬州八怪”之“怪”

在整个绘画历史中,作画有特色的甚多,何以独称扬州画派为一个“怪”字?与“扬州八怪”同时代的画家还有以“四王”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四王”就绘画而言,在创作思想和技法修养上崇尚摹古复古,主张以前任的技法为自己再创作的准则,此画风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被奉为“正统派”,其画风开始步入陈陈相应的境地。而与之针锋相对的“扬州八怪”画派却主张继承传统但反对泥古不化,提出“古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肺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道济《苦瓜和尚画语录》)的创作理论,提倡师法自然,敢于突破困境,追求个人主义。正是这种创作理论的驱使,注定了“扬州八怪”的画风不会拘泥于常规,也正是这种对艺术最本真的理论追求,让“扬州八怪”画派在创作的时候大胆创新突破常规,忠实于艺术创作的自然规律。纵观“扬州八怪”的画作,既雅又俗;大怪大美;诗书画印,相得益彰。而“扬州八怪”中最为人们熟知的画家要数郑板桥了,郑板桥先生在他的《板桥题画》中总结了他们学习古人传统的方法是:“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各有灵苗各自探”,郑板桥曾经宣称,要创作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霆之字,呵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这可以充分说明“扬州八怪”怪的艺术的共同倾向。

扬州画派的画家普遍专长于花鸟、梅竹,也有擅长于人物、山水的,绘画面貌多种多样,但都有其共同的特点,不拘泥于古人的束缚。他们以自然为客体,以书画为媒介,极力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怀,或以梅兰竹菊自喻,或是借物咏志自勉,从而使艺术的表现语言显得格外的自然和畅快。“扬州八怪”强调艺术要以“情”动人,要传神,这种观念在创作方法上就表现为中国式的浪漫主义,郑板桥就在《板桥诗钞》里说过:“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像有真魂”,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扬州八怪”的许多成员生活并不富足,甚至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可以说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艺术家,但其成员精神层面又尤其高洁,坚持自己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所以难免会在其画作中表达时事,以及对现实的一些看法。也是这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使得“扬州八怪”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奇特的风格,也具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观“扬州八怪”的众多作品,均是诗画相得益彰,他们的文字题跋,俚俗、生动、幽默,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或弦外之音。他们的“怪”也体现在了这里,他们对时事不满而悲观厌世,遁世孤居,只好借书画来发泄不满情绪,觉世之黑暗而又无力回天,以至形成一种被扭曲的心理,可能在时人看来这就是所谓的“怪”之所在吧,使其风格既“怪”也有趣而神秘。(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邓乔彬,从艺术特色透视“扬州八怪”的创作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2] 李家池,论扬州盐商与扬州八怪的依存关系(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