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2-09 06:37:56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1)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

物质

世界。

2.天体

(1)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

星云。

宇宙物质

组成(举例)

特点

恒星

炽热气体

质量

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

星云

气体和尘埃

云雾状,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

金星、地球等

绕恒星公转,质量小,不发光

卫星

月球

绕行星公转,本身不发光

流星体

尘粒、固体块

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

彗星

冰物质

绕太阳呈周期性运行,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

云雾

状的外表;背向太阳的一面有一条扫帚状的彗尾

(2)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特别提醒: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3.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之间相互

吸引

、相互

绕转

,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及层次结构

天体系统

组成

特别说明

地月系

地球和月球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太阳系

太阳、地球及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银河系

太阳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

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

河外星系

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

数以亿计

总星系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

(4)层次结构示意图

4.

八大行星(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1)

结构特征:与太阳系其它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积、质量、密度、组成物质等都不特别)

(2)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5.

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是目前能探测到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

条件

原因

影响

外部条件

安全的

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

稳定的

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自身条件

适宜的

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

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

适合生物

呼吸的

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原始大气的演化

有液态

的水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

6.

月相

口诀:上上上西西

下下下东东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对地球的影响

(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反应。

(2)对地球影响:a

.直接为地表提供光和热资源

b.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太阳能的利用、煤和石油资源)

2.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

厚度增大,亮度减小

温度增大,密度减小

大气层

日冕

光球

(1)概念:太阳_________时常发生变化,有时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耀斑

11

(2)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_______层、B色球层和C_______层。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C层上为太阳黑子、B层上为_____,其周期平均约为_____年。

(4)太阳活动现象: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

(5)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日冕物质抛射

(6)影响:a.导致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b.产生“磁暴”现象,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甚至使信鸽迷路

c.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d.对天气、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诱发地震、水旱灾害)

(7)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因素:纬度(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地形(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天气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1.地球的历史:约有

46亿

年。

2.认识途径:研究

地层

是最主要途径。

3.地层(1)含义:具有

时间顺序

的层状岩石。

(2)沉积地层特点:a.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b.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生物遗体或遗迹。

(3)分布规律:分布规律: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

相同

或者

相似

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

低级

、越

简单

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

(1)含义: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

宙、代、纪

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表

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

5.41

亿年,包含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特点

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

有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冥古宙(只有有机质,无生命);太古宙(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元古宙(蓝细菌大爆发,出现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③地质矿产:重要的金属矿产

成矿

时期。

2.古生代

(1)时间:距今

5.41

亿年—

2.52

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包括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和晚古生代(包括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地壳

运动剧烈

,形成

联合古陆。

②生物演化:

生物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动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

成煤

期。

3.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分为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

板块

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震波

(1)含义:地震的能量以

波动

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类型和特点:

类型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共同特点

纵波(P波)

体、液体和

体中均能传播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

横波(S波)

只能在

体中传播

(3)应用:获得地球内部

物质

结构状况

的主要依据。

2.地球的内部圈层

(1)一个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

(2)两个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三个主要圈层:

地壳

、地幔和

地核。

位置范围

地震波传播特点

特点

地壳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

体外壳

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较

稳定

;到了莫霍面,传播速度突然

增加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

;海拔越低,地壳越

薄。

地幔

地球内部介于

地壳

地核

之间的圈层,在

莫霍界面

以下到

古登堡界面

以上

能传播

横波

①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

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

增加

;②分为上地幔和

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的

软流

层,是

岩浆

主要发源地

地核

地球的

核心

部分,即

古登堡界面所包围的球体

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波

①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镍。

②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

液态

熔融

状态

3.

岩石圈:

地壳

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都由

岩石

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组成:大气圈、

圈和生物圈,对应要素是大气、

水体

生物。

4.

大气圈

(1)组成:包裹地球的

气体

层,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密度变化特点:

①近地面的大气密度

大。

②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迅速

减少

③在2000—3000千米高空,与

星际

空间情况很接近,视为大气圈的

上界。

(3)出现各种天气现象(风、云、雨、雪等)

5.

水圈(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1)组成: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2)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主体)、

陆地

水、大气水和

生物

水。

(3)陆地水:①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②分为

地表

水和地下水。

6.

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

(1)

含义: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

的总称。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2)

高考一直在不断改革,要使新课程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需研究和体会教材设计意图和学生需达到的能力目标,揭示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局性地把握这个教学框架,才能让不同阶段的孩子达到应有的能力水平,因此我们应注重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衔接和整合研究,达到高效学习。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和同行们交流探讨。

一、降难减量――《必修一》教材的处理

《必修一》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和源头,它涉及与后续学习密切相关的章节有:

1.物质的量:高中计算的基础

2.离子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基石

3.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结构学习的基石

4.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所有知识的载体,但选修中不再涉及元素化合物的系统学习

《必修一》每一个章节都直接决定以后的化学学习效果。但理论章节需要深层次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量大、零散,需要大量地梳理记忆,短时间高强度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因此,我们可以把非金属中硫和氮等内容放到高一下期去处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抛砖引玉――《必修二》教材的处理

《必修二》将高中化学的难点知识分散在必修和选修教学,因此,如何做好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分割和衔接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各章可作如下处理:

1.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内容:在化学键基础上补充分子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相关知识。

目的:为有机化学及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做理论支撑。

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内容:将原电池和电解池内容分为必修二和选修四切割教学。原电池(除盐桥)所有内容,及化学电源部分整合在必修二完整教学,而在选修四不在进行化学电源的教学,重点进行电解池的教学。

目的:保持知识完整性,避免重复教学,浪费时间。

3.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内容:必修二主要针对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而选修四主要进行化学平衡的教学。

目的: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4.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甲烷

内容: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适当拓展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目的:构建基本有机物研究框架,但不增加物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注意:教学分割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分阶段有梯度地教学,尽量不重复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温故而知新――选修教材的教学

选修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上的提升,教学时应密切联系必修课程的知识,紧扣必修课程展开教学。

1.“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

该书与必修的衔接教学非常重要。教师应在对必修教学内容适当复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教学。下面将必修二和选修四知识要求程度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化学反应与能量

《必修二》:能总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能定性描述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关系。

《选修四》: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进行计算。

(2)电化学基础

《必修二》:掌握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化学电源。

《选修四》:复杂原电池的理解,电解池的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电解池的综合运用。

(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必修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的计算,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知道化学反应有限度。

《选修四》: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复杂内容及平衡常数的应用,会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选修五――有机化学”的教学

在必修二的基础上补充。

(1)命名:必修二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选修五学习多类别同系物的系统命名。

(2)同分异构: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选修五拓展到所有同分异构。

(3)同系物: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同系物,选修五拓展到各类有机物。

目的:《必修二》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有机学习思路,在选修五教学中再逐步提升。

3.“选修三――物质结构”教材的处理――融合必修二,谨遵考纲。

《选修三》的知识应谨遵考纲。在回顾必修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选修三的相关内容中融入必修二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用物质结构知识辅助记忆理解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并回顾元素化合物知识。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3)

《必修一》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和源头,它涉及与后续学习密切相关的章节有:

1.物质的量:高中计算的基础

2.离子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基石

3.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结构学习的基石

4.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所有知识的载体,但选修中不再涉及元素化合物的系统学习

《必修一》每一个章节都直接决定以后的化学学习效果。但理论章节需要深层次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量大、零散,需要大量地梳理记忆,短时间高强度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因此,我们可以把非金属中硫和氮等内容放到高一下期去处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抛砖引玉――《必修二》教材的处理

《必修二》将高中化学的难点知识分散在必修和选修教学,因此,如何做好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分割和衔接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各章可作如下处理:

1.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内容:在化学键基础上补充分子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相关知识。

目的:为有机化学及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做理论支撑。

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内容:将原电池和电解池内容分为必修二和选修四切割教学。原电池(除盐桥)所有内容,及化学电源部分整合在必修二完整教学,而在选修四不在进行化学电源的教学,重点进行电解池的教学。

目的:保持知识完整性,避免重复教学,浪费时间。

3.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内容:必修二主要针对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而选修四主要进行化学平衡的教学。

目的: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4.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甲烷

内容: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适当拓展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目的:构建基本有机物研究框架,但不增加物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注意:教学分割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分阶段有梯度地教学,尽量不重复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温故而知新――选修教材的教学

选修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上的提升,教学时应密切联系必修课程的知识,紧扣必修课程展开教学。

1.“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

该书与必修的衔接教学非常重要。教师应在对必修教学内容适当复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教学。下面将必修二和选修四知识要求程度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化学反应与能量

《必修二》:能总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能定性描述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关系。

《选修四》: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进行计算。

(2)电化学基础

《必修二》:掌握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化学电源。

《选修四》:复杂原电池的理解,电解池的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电解池的综合运用。

(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必修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的计算,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知道化学反应有限度。

《选修四》: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复杂内容及平衡常数的应用,会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选修五――有机化学”的教学

在必修二的基础上补充。

(1)命名:必修二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选修五学习多类别同系物的系统命名。

(2)同分异构: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选修五拓展到所有同分异构。

(3)同系物: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同系物,选修五拓展到各类有机物。

目的:《必修二》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有机学习思路,在选修五教学中再逐步提升。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4)

通识教育目标是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指南,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是通识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明确的课程目标,是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一些重点大学确立了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如北大、复旦、武大等高校,但大多数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并不明确。课程目标的不明确,使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选修课程缺乏一个顶层设计,课程体系散乱,课程逻辑性差,课程的稳定性、连贯性不够,表现为: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开发;注重加强学生的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的政治素质教育,忽视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培养,如此等等。这与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基本技能、有良好的情操修养的社会合格公民的目标是相悖的。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一般指课程体系中不同种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包括课程设置的类别结构和选修必修结构等。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课程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结构不合理。表现在:

1.选修课时偏低。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干预,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必修课普遍高于通识教育选修课。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一个师范生完成学业大致必须修满18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为63学分,占总学分的35%。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通识教育必修课是51学分,约占通识教育总学分的80%;通识教育选修课为12学分,约占通识教育总学分的19%。通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大致为4.3∶1。一般而言,美国大学通识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35%,其中,通识必修课和选修课分别占通识课程总数的36%和64%,通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为0.56∶1。而日本大学共同必修课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1∶2,我国台湾大学共同必修课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1.5∶1。从比较中不难看出,我国大陆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比例明显低于国外甚至我国台湾地区。

2.课程基本构成不规范。由于课程目标的不明确,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强,连贯性差,课程结构缺乏内在逻辑,各类课程比例不合理,通常是实用类、技能类、知识类课程偏多,思考类、综合类课程偏少。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往往还受办学传统的影响,理工科学校和师范类院校分别在开设人文科学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方面受限,其开设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全校共开出人文艺术、自然科学、教师教育、社会经管、工具技术等5个板块72门选修课程,其中,自然科学只有5门,远远不能满足文科生选修理科课程的需要。

(三)课程内容不系统

通识教育是将学生作为一个教育主体施以自由的、完整的、全面的教育,它包括使受教育者成为现代社会合格的“人”和“公民”的教育,以及具有较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坚实的基本能力培养,并使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反映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目标。但就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重视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基础性、综合性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许多时候注重文理渗透等学科知识表层的东西,没有更多关注深入到人格培养、情操熏陶等更深层的精神层面。教师在选择组织授课内容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传授知识而不是传授学习、思维方法,如何满足学生现实的需要而不是考虑对其知识、能力、人格等终身发展所起的作用。一些教师把专业课的内容删减一点搬过来,就成了一门选修课;有教师看社会热门什么,就随便找点知识来拼凑一下构成一门课。一些课程在内容上过多重合,课程之间不能合理整合和互补,课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不能很好建立。学生在选课时,也抱着实用、功利的眼光,名字好听的、内容简单实用的、教师好说话的一些课程,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首选。如此这般,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根本不能很好实现。

(四)课程管理不成熟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实施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保障。就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工作来看,还极其不成熟、不规范。

1.缺乏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来管理。通识教育的管理是一个既科学又烦琐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它的科学性体现在课程目标的设立、课程结构的规划、课程内容的改革等方面,都需要根据通识教育的理念,并在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做科学的顶层设计;同时,一门课程的开设,包含从选课报名、课程安排、教材征订、课程评价、成绩管理等大量烦琐的事务性工作。因此,如果有专门的机构专人专管此项工作,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更能得到保证。目前,我国除了复旦大学设立了复旦学院专门负责通识教育,其他高校都放在教务处的某一个科室。教务处由于各项教学管理任务繁多,不可能有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对其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管理,势必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工作的弱化。

2.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表现在:课程的准入制度、教师开课的激励机制、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等不健全,致使通识教育选修课频频出现“因人设课”“因人撤课”等不规范现象;许多学校低职称的教师申报课程多、高职称的申报课程少;教学水平低的教师课上得多、教学水平高或者教学名师课上得少;被迫完成工作量的教师多,积极主动承担选修课的教师少。同时,缺乏优秀的教师团队,许多课程的教学出现断层。

3.考核方式不科学。科学客观的考核方式,是确保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考核基本上沿用必修课的一套,以书本知识为主,以期末考试分数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人格情操的考核,通常是期末时开卷做一套试题就一切过关。这种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的完成任务式的考试,学生学或者不学,都同样可以轻松获得学分,因此助长了学生逃课、混学分的风气。

二、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改革策略

(一)明确课程目标

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要明确课程目标,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性质、功能和作用,充分认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认识其对学生终身发展所起的基础作用,摈弃通识教育选修课只是主干课程以外的、提高学生兴趣和扩大知识面的额外课程或“锦上添花”课程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通识教育理念。

2.围绕着通识教育目标,完善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目标。一般来说,通识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培养现代社会中合格的“公民”和“人”;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使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具有较强的能力素质。那么,通识教育选修课目标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确立,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关怀民生、达济天下的情怀,又要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可持续学习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目标研究,要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以及学生的特点,并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区域文化特点,制定出切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并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地位与作用。

(二)调整课程结构

1.调整课程结构,增大选修课程比例。在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因而挤压了学生自由选修的空间和时间。为此,我们可以适当调整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减少必修课的学分数,扩大选修课的学分数。具体可以将工具型、技能型课程列入选修课,开成系列的组合课程,以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技能型课程就可归为选修课,高等数学可以改为数学精神与方法、魅力数学、数学文化等系列组合课程,大学语文可以开成经典诵读、中华诗词之美、四大名著赏析等系列组合课程。这样既给学生挤出了一定时间,又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2.逐步设置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调整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比例,使二者达到平衡。国内外优秀大学通识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约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20%,文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课程为16.5%。这样,麻省的文科毕业生具有相当扎实的科学知识,而理科毕业生则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哈佛大学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外国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5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约占学生学分总量的三分之一。我国复旦大学也设立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六大核心课程模块,每一课程模块都开出几十门课程,为学生搭建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师资等原因的限制,核心课程的建设难度较大,但可以逐步建设。可以先根据自身条件,集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课程,鼓励多开设自然学科课程,在自然学科课程的通识教育中多关注并尊重人文科学领域的问题,并逐步增大自然科学课程的比例。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师资的匮乏问题,可以通过地方本科院校与省会城市本科院校之间、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之间师资共享,以及引进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加以解决。只有将人文与科学有机融合,才能培养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三)完善课程内容

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主要指对学生进行“人”的培养和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普遍存在“实用化”、“技能化”和“肤浅化”的现象,与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相违背。为此,我们应紧紧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一是加强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顶层设计,精心设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方案,加强对培养学生成为“完整人”和“合格公民”有关课程开发,为学生成人、成才搭建起合理知识结构。二是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特点、学科发展、教育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需求、爱好、特点等,合理规划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强调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基础性、综合性、广博性,减少偏向实用型和专业化的课程,增加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课程,设置多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综合课程,开设一些涉及文理边缘学科以及新型综合学科,注重古今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同时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文化特色的课程。

(四)强化管理机制

1.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由于我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管理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除复旦大学外),基本上都将管理权放在学校教务处,致使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管理存在许多缺失。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或我国港台高校的模式,设置相应的专门机构统管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选课报名、教师安排、资源配备、学生评定、活动组织、成绩管理等一切事务。地方本科院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如果组建专门管理机构有困难的话,也可将管理权限下放到教务处。但是,教务处必须落实专门的科室负责,配备专门的人员,划拨专项经费,专职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而不是在有许多教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兼管该项工作。只有这样,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有专职管理人员,有专项建设经费,有专一的管理任务,通识教育没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缺失才可以得到弥补。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5)

1.熟记目录,让目录成为复习的向导

模块专题章节目录是该专题最简要、最突出的中心和线索,它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目录可以理清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理解。怎样熟记目录呢?一是了解目录的编排特点;二是反复接触,即复习课文内容之前都要看一遍目录;三是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顺序调整目录,以适应自己的思维习惯;四是以课名为基础,回忆相关知识,加深对课名的“印象”,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就可以从课名入手,回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统治者的农业政策等知识。

2.细读课文,充分发挥课文每一部分的作用

每一课主要包括:导言、正文、历史纵横、图片及说明、学思之窗与思考、本课要旨、探究学结等部分。复习时不能把正文内容看看就了事;更不可不愿意花时间静心看书而只热衷于做题。复习的目的是夯实主干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全方位了解,因此细心看书是十分必要的。

(1)导言。导言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唤起求知欲。一般而言,导言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的特点。复习时要力求从导言中挖掘知识,以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

(2)正文。正文是课文的主体部分,需重点掌握,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看书、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表);二是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如必修二第五专题正文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看到这一点时就要从雏形开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雏形开始出现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只是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等方面思考,进而理解观点;三是对正文中提到的知识要“追根”,力求把知识弄清楚,充实自己的知识。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加以整理归纳,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点、线、面相结合,构建“网状”知识体系。如人民版必修三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探讨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历程为中心,梳理本专题的核心主干知识,既看到了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又看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每一次的思想裂变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图片和历史纵横。“图片”和“历史纵横”从内容来看属于历史材料,其作用在于印证某个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复习时,要看(读)懂图片和历史纵横的材料,弄清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或现象;另外,可以据此设计问题,以提升自己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思考的能力。如: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此段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的商品输入,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可以据此设计以下问题:①1845年,洋货“充积于厦口”的原因有哪些?②洋货“充积于厦口”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样就进一步发挥了此段材料的作用。

(4)学思之窗与思考。“学思之窗与思考”一般由一则材料和相应的思考题组成,其材料大多是对教材内容拓展或印证课文中的观点与现象,其问题一般有较高的思维要求。对“学思之窗与思考”的材料要认真阅读,要认真思考题目并用规范的语言与格式进行表达。用好“学思之窗与思考”,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自己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本课要旨。“本课要旨”是对本课知识的高度概括,基本上为历史结论。一方面可以“本课要旨”为“终点”,回顾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理解“本课要旨”的几点结论。可以说,记牢了“本课要旨”,对本课的知识也就掌握了一半。

(6)探究学结。“探究学结”实际上是针对本课主要内容设计的思考题,学生可以借助这些问题检查自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管以前是否做过,在第一轮复习时,最好想一想、做一做。

总之,对课文内容,一方面要耐心地、细心地,从前到后、从上往下地阅读;另一方面,要用心、用脑,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够生成新的知识和认识。

3.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因为教材提供的知识有限,提供的历史材料更有限,这意味着高考不能只复习教材。作为文科学生,要养成阅读史学著作、上网查资料、探究问题的习惯;要关注时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对教材中提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经常对一些国内外重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现象多几分追根溯源的劲头,那么,当你做高考题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就不会觉得脱离或超越了教材。

4.注意“古今贯通”,适当地将必修1、必修2、必修3相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标教材根据主题把历史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样一种编排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实际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交错发生,相互影响。因此,复习时要尽量解决某些知识被分割的现象,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如复习必修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要下意识地联想到必修一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必修三中的“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并能够弄清这些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理清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发现历史的轨迹及其发展趋势,从诸多现象中抽取最具时代性的特征。

5.巩固教材知识,注重做题的过程

(1)做题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过程。通过做题能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还能发散思维,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做题不能盲目,方法和质量至关重要。做题是复习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做题不只是为了检查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是为了逐步积累审题的方法、逐步形成规范表达的习惯、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2)解题后要总结。解题后进行总结是提高做题效率最重要的环节。总结的内容主要有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之处……

(3)做题要善于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验,二是教训。如果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错的题目积累成集,并且经常翻阅复习,就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历史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学生在学习如此繁多的内容时,既不能盲目地看书,也不能一味地做题。应该以高考题为导向,用心看书,有选择地做题,不以记忆知识为主要目的,而以理解知识、提升能力为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6)

结果如表一:

2.与往年高考试题的对比

2.1与去年本地区生物试卷的对比

我区加入新课标高考只有两年的时间,对比这两年的高考生物试卷,对我们新的一轮备考更具现实意义,下面就这两年的试卷考查内容通过表格进行横向对比,结果如表二:

由上表对比可知,今年较去年而言,必修一的分值比例相当,必修二的分值提升6分,必修三的分值降低7分,这样,必修的三册分值比例较去年更为合理。就知识点的布局而言,两年的情况基本相同,只有局部有所调整;但考查题型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必修一的变化最为显著,第五章光合与呼吸今年未出简答题,只以两个选择题一笔带过,比较出人意料;同时,增加了该章的选择题比例,从而使该章的分值比例不降反升,但图形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明显降低。必修二增加了一个选择题,在提升分值比例的同时,关注了遗传科学史中相关实验的考查,而简答题的命题仍然持续了去年的风格,只在某空上增加难度,拉大区分程度,但其能力要求两年基本持平。必修三减少一个选择题,同时避开了神经调节,去除了图形分析;简答题变图形分析为表格分析与实验分析,总体的能力考查有所降低。选修1和选修3仍以基础知识的记忆为考查的主体,只不过更换了知识点。综上所述,两年试卷的知识考查内容总体平稳,能力要求今年有所降低,使学生更易入手答题。

2.2与以往六年新课标生物试卷的对比

新课标推行以来,我区与宁夏、黑龙江等地共用一套试卷,而我区较宁夏等地晚进入新课标的高考,因此,本文作者参照宁夏以往六年的新课标生物试卷进行对比,结果如表三、表四。

由表三、表四可知,必修一的高频考点集中于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中,第五章重点考查了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酶七年考查四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七年共计考查六次,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第六章七年考查五次,且该章的四节内容轮流出题,均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必修二的高频考点集中于第一章,七年连续考查六次,其中2008~2011四年考查的都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分析;而2012年变为一对相对性状的分析;今年又回到了自由组合定律,但考查的侧重点有所变化,注重了推理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对本模块在各年高考中的分数统计发现,其分值在8~19分之间,分数总值从未超过试卷总分数的1/3。必修三的高频考点集中于二至五章,其中,又以第二章考查频率最高,达到年年必考的程度;此外,第四章也达到了七年六考的考查频率。选修一的高频考点在专题2和专题6,基本是隔年考查。必修三的高频考点在专题2,七年考查四次。可见命题者对这些考点非常重视,掌握了这样的高考信息,相信在实现有效教学、高效备考中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3.本年试题的命制特点

3.1回归课本,重基础

本次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不论选择题,还是简答题的试题情景多数源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加之题干语句表述明朗清晰,充分体现回归课本的命题意图;同时,试题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考点分布合理,突出对教材重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熟悉的题境,平实的考点,方便了考生的作答。

3.2能力立意,尊课标

本次高考试题的命题重点仍然是对考生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尤其对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基本与往年持平。试题力求以主干知识为背景,以能力考查为契机,通过灵活的问题设置,凸显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3.3稳中求变,作调整

本次高考试题无论是从题型、题量,还是从考点分布,抑或是从能力的考查,都很好地延续了去年的风格,显现了求稳的特点;同时,在一些高频考点上,变惯熟的简答题形式为选择题形式,并避开前一年重点考查的内容,代之以同一章的其他内容,从而显现了求变的思路;此外,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调整了必修三册的分值比例,使去年重必修三而轻必修一、二的情况得以纠正;同时,题干较去年大幅度减少了图形考查的比例,使能力的考查更趋平稳,进而显现了调整的力度。这样的调整与变化,更利于不同层次的考生合理的发挥。

总之,本次高考试题突出了注重基础、能力立意、适度调整的命题思想,为新的一轮复习备考乃至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4. 带给新一轮备考的启示

4.1回归课本,抓基础

由上述分析可知,高考命题回归课本的趋势明显,要求我们在新一轮的备考中,注重课本、注重双基,重在协助学生理清学科知识点,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同时,狠抓主干知识,围绕主干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特别注意知识的拓展要适中,不宜过度深挖。

4.2训练能力,研课标

《课程标准》无疑是高考命题与测试的终极标准,就教师而言,对其深入学习和领悟,不仅有利于对高考动向的准确把握,还有利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及课堂教学的把握。因此,研究课标、理解课标、感悟课标,是教师教学备考的基础;就学生而言,能力训练的结果就是学科素养的提升,而这正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考测试的最高目标。能力的训练,应从方法入手,教会学生方法,引导学生用熟方法,无疑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新一轮备考的核心任务应该是方法的优化、方法的简洁化、方法的熟练化。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7)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要求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整合学生的经验和语文学习的内容,高中语文新课程采用了模块设计方式,设置了必修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构成了相对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较之以往的单元式设计,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相对独立性,使语文学科内部的结构有了重大突破,这就要求建立综合性的内容体系,通过模块的综合化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在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对现成的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减,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一、对必修与选修教学的困惑

实施必修和选修教学,教师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教学究竟有什么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区别在于必修是基础,要普及;选修是发展和提高。选修课的学习要求更高一些,课堂教学的容量应更大一些。然而由于高中必修课的教学时间太少,因此很多教学目标尚未落到实处,学生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而选修教材的课文事实上难度太大,数量太多,学生连基本的理解都未解决,何谈实现选修课鉴赏和探究的目标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费时太多,所以在选修教学的实践中不少老师难以舍弃传统的必修课讲授式教学。

由于当前教学的实际困难,绝大部分学校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选择性已经打了折。不少选修课的内容学生不喜欢,然而却必须学。对此最有力的观点是,学生总是不成熟的,他说不喜欢不代表他真的不喜欢,而是需要老师的引导,因此限定选修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不成熟,需要老师为他们作出判断和选择,这是符合目前学生的学情的。

从理论上讲,选修课不能上成高三的复习训练课、语文知识专题课、语文学术研究课,也不能上成架空的人文课,它应该在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师既不能把课上得太传统、太死板,又不能片面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既不能以知识为本位,又不能抛开基础引申和发挥。总之,选修课的教学尤其需要在基础性与选择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种关系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度”。

二、必修课教学中“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的整合使用

新教材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用语文的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教学系统。一方面是“化整为零”,把整个教学内容系统分解成不同模块,另一方面“聚零为整”,在教学及学生使用学习中,各个模块可以灵活组合。以下我结合课文实例就“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部分的结合使用作论述。

1.“表达交流”对“阅读鉴赏”内容的拓展应用

“话题探讨”——以简括的语言归纳及总结出有关的写作规律。如1册“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中的话题探讨,其中所点拨的“从生活中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这是对本册第三单元中课文选材的规律性的简述。“写法借鉴”——这是“话题探讨”的延续,是对其知识的拓宽。如1册“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写法借鉴”中,对“话题探讨”中的“令人心动”的提法从几方面做了进一步阐述。“写作练习”——这是对前两个板块中论述的写作知识的延续,是对其的应用操作。这部分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形式,便于学生发挥。从以上不难看出,“表达交流”部分中的三个板块之间的联系密切,形成一条龙的写作训练模式,而且与“阅读鉴赏”部分吻合。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联系点。

2.注重阅读与写作的密切联系

把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引导学生从范文中探究写法,从中学习“应该怎样写”。这些范文,阅读教材文本也是写作的范本,如1册“表达交流”中的专题“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可以与“阅读鉴赏”第三单元范文对应。

三、选修教学中对单元整合教学的再思考

1.研读教材要有整体意识

选修教材的难度大,容量大,若以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教,则必然教不完教材。上选修首先要以整体意识研读教材,通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如可以由课后“导读”、“思考与探究”及单元总结得到对单元的深入认识,明确本单元教学重点。高考并不依据某一种版本的教材,只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他们才能举一反三地应对考试。教师应该思考用什么方式教完教材,通过教学,学生是否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趣,是否懂得用什么方式思考问题,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解决问题。在某个领域的学习中,学生只要有了一些涉猎,能突破一些重点内容即可。如果不顾学生语文基础的实际,不顾及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必修课的形式赶进度,以教完教材为目的,又或者好高骛远,就只会成倍地加重学生负担,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教学效果必然不佳。

2.科学有效地用好教参

“教参”即教师教学用书,它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且仔细读它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中明确教学的重点,也能得到探究的启发。但是教参的资料太多,教师在使用教参上的资料时,必须进行筛选和整合,将相似的观点归类,将精华之处凸显出来加以吸收。一些“相关资料”是值得细读的,也许能启示教师引导学生做相关的探究。另外,教参上的资料多半是摘自专业的学术研究书刊,其设定的读者对象是学术研究者,其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并且有些表述是云里雾里的。教师要将其重新措辞加以呈现,使之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使学生好读易记。

3.因材施教调动学生主体参与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34-02

独立学院教师的知识修养与素质构成,是独立学院教师履行和完成独立学院课程教学职责所必须的职业修养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思想修养、知识修养和能力修养。知识分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两种。这里说的是科学知识。独立学院教师能否搞好教育工作,不仅在于知识量的储备上,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如何,而且在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优化,是否具有整体功能。只有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综合优势,提高独立学院教学的质量。

一、优化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优化知识结构是适应当前知识向整体化发展的需要。当前知识发展的总趋势和特点是知识从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自然科学内部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社会科学内部之间互相渗透,不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产生了一系列交叉学科,社会科学内部亦然如此。一门学科其自身的发展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纵向发展。任何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互相促进,互相丰富和充实。只有纵向与横向的结合,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看问题,从而克服单向思维、单层次看问题的局限性。所以,建立优化知识结构是适应走向整体化的客观需要。优化知识结构是适应时代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一个小领域与其他领域联系起来,具有多种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即一专多能的人才。教师,特别是独立学院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一专多能。优化知识结构是独立学院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旧的知识结构已不完全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必须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这是广大独立学院教师的共同心声。不少的独立学院教师通过网上查询、函授自学和社会实践等渠道进行学习,并积极探索优化自己知识结构的途径和方法,使知识结构更能适应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知识结构是否优化,已经成为衡量独立学院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二、优化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

1.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指教师讲授学科的知识。独立学院教师可以在结合古今中外大量丰富生动的实例的基础上,从现代管理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传播学、舆论学、交际学、公共关系学以及服装、烹饪、机床、种养、计算机等角度出发,全面考察独立学院教育活动的内涵、要素及其一般程序。高职教师对自己所教的课程一定要打好扎实的基础,这种基础表现在对讲授课程的整个理论知识,内在联系,重点难点,理论联系的重点,该门课发展的历史及其当前研究的现状,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这门课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技能传授的基本点等。教师只有具备了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它的基本内容,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2.掌握较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独立学院教师不仅要系统掌握和具备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还必须有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精和博是辩证统一的,学识要精必须以博为基础,只有广博才能精深。知识库好比一个金字塔,塔顶愈高,塔底要求愈宽,塔底愈宽,塔顶才能更高。只有以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为依托,知识结构才算是优化的,独立学院教师讲课和传授技能才可能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纵横驰骋,把学生引入知识殿堂,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就要学习历史、地理知识,阅读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要懂得音乐、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特别要重视当代最新科学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总之,教师的文化科技知识越广博,兴趣越广泛,就越有利于与学生交朋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威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独立学院教师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进行教学。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能和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独立学院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就需要很好地学习。现在教育理论科学分类很多,门类复杂。一名独立学院教师虽不能精通全部教育科学理论,但是,有几门主要的教育科学理论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教学法也是需要经常改进和掌握的,对于那些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教学法,忽视教学、教育规律研究的现象,必须加以克服。教学法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由此可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是独立学院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对其他学科如交叉学科的学习也不应忽视。总之,独立学院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独立学院教育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等要素构成的。它是一个多要素、多系列、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独立学院教育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基础,可称为核心层次。第二个层次指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称为中间层次。第三个层次即教育科学理论,是方法,是手段。这三个层次虽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优化知识结构的基本途径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9)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医学生而言,学好有机化学对他们后续课程如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具有重要作用。医用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固然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与各门医学课程相比毕竟是配角,特别是我校前两年首次把有机化学定为选修课时,更体现了这一辅助课程的角色。如何上好有机化学这门选修课,是一个崭新而又迫于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结合两年来有机化学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后的试行经验,在教学认识误区、组织教材以及课堂教学上做了一些探讨,以期对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帮助。

1 医学《有机化学》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的教学认识误区

有机化学选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主要在于教师和学生的认识方面[1]。误区一,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一直认为必修课重要,选修课不重要,这种观念是从管理角度认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而不是从课程性质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上来认识的。误区二,认为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充,持这种论点的人把选修课当成必修课的陪衬,使得选修课成为必修课的附属,或完全被必修课侵占而名存实亡。误区三,在于把选修课变成随意课。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上课都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松散性和随意性。教师失去上课的积极性,学生对课程的期待下降。选修课一定程度上成为休闲课、放松课。误区四,认为医学院校无需开设这门选修课。目前所用的教材理论性很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医学知识联系不是很紧密,在讲解空泛的理论过程中,不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学生对有机化学在医学课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不重视,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在医学院校开设这门课程纯粹多余。

2 医学《有机化学》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改为选修课后,受学制所限,这门课程现在面临着所学的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要在这样少课时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学好有机化学,教与学都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走出认识误区,科学客观地认识有机化学课程,调整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联系医学实际,合理地组织教材,优化整合课程内容。

2.1 走出误区,科学客观地认识有机化学课程

走出误区,首先要学生认识有机化学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作用。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医学生,他们将来从事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方面的工作,故在认识上可能会产生开设有机化学课程是否有用的疑问。对此,应先让学生明确有机化学的确不能代替医学专业课程,更不能直接治病,但医学医药类科学与有机化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该课是学好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等必修课程的基础;而且学习和研究医学科学,必须运用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只有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以及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才能认识蛋白质、核酸和酶等生物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索生命的奥妙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教学观念认识上及时转变显得十分迫切。有机化学改为选修课后,我们既不要将它当成一个全新的东西望而生畏,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静态或消极地对待。我们必须要打破它之前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观念,树立充分反映选修课特色的教学观念。为此,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目标,要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要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突出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要转变课堂上角色,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只有真正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转变,选修课的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2.2 合理组织教材,精选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在列为选修课后课时数减少的情况下,如何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轻松上阵、有的放矢,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学时数的限制,并结合后续医学基础课程内容的需要,我们在组织有机化学教材时删去了与中学重复的内容,大胆剔除了一些纯化学理论内容以及一些与医学关系不密切的内容,如有机波谱学和共振论等章节,同时削弱了有机合成的内容,而加强了结构理论及反应机理等内容的讲授,尤其是加强了生物医学相关的杂原子有机物内容,目的是为了与生物化学等后继课程接轨;对于近代有机化学的一些新的成就和发展作适当的介绍,如电子理论、立体异构的内容;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以及部分易懂的教材内容(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可以采取略讲和自学相结合,确保在有限的学时中完成重点内容的教学。

2.3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授课效率

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后续课程以及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将教材的内容通过归纳、提炼和整合后形成基础架构,逐步教会学生深入知识、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2]。例如对较难理解的共轭效应,教材中共轭烯烃、芳香烃、不饱和卤代烃、芳香醛、酮和羧酸等不同章节都分别涉及到共轭效应内容,可以在首次讲授共轭效应时,把它们有机整合为一个单元,通过比较讲授法,在有限的学时内,总结出多种形式下共轭效应的共性,让学生较快较易得全面深入理解这个教学难点。掌握共轭效应这个概念后,在后续章节遇见它时只作点拨即可,避免重讲,这样既可以节省课时,又提高教学效果。又如,对于分散在各章节中的异构现象,也可以有机整合,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便于学生对比理解,可以节省教学用时。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有效解决了学时少、教材内容多的矛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4 精讲教学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有机化学选修课程内容庞杂,知识点多,课时紧,教学不能像必修课的教学那样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医学专业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着重讲解重点和难点,对部分易懂的内容,可作简单扼要地介绍或者留给学生课后自学。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即可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而各章节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制法以及一些应用实例等都可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课后可以留给学生一些问题和习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进行复习、自学,并通过查阅有关的课外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必要时给予总结和集体答疑。当学生有机化学知识储备丰富后,某些章节可采用完全自学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处理羧酸衍生物这一章时,可以在上次课讲完羧酸和取代羧酸这章后抽出几分钟时间先扼要地介绍本章的概况,酰卤、酸酐、酯和酰胺在结构上的共性和个性,并列出自学提纲,让学生沿着提纲所给的线索去探究酰卤、酸酐、酯和酰胺化学性质的异同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揭示知识的内部联系,以达到消化教材、活用知识的目的。在下一次课时,则将本章内容分成两个专题:羧酸衍生物的命名和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然后根据专题和自学提纲,多提出一些能引起学生质疑的问题,有计划地向学生提问,经短暂思考后,再请一些学生回答,并引导大家开展讨论。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自学的效果,又解答了疑点、难点,并通过教师有目的地精讲,将有关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通过展开自学讨论,学生的检索、查阅资料能力、探究性思维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也得到了培养。精讲教学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合理运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

2.5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实施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法

选修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在具体教学时应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改教为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状态。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教师掌握学生已知状态,用问题启发学生,令其悟性大发。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相得益彰。因此,教师课前要根据有机化学各章节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医学生的特点,精心创设好恰当的问题情境,并用少量的信息表述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能够带动学生的思维,并涵盖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例如,在讲述糖类化合物生理功能的这节课中,学生知道糖类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我们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和化学知识提出问题:(1)当病人因为生病无法进食时,常常注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在这起什么作用?(2)米饭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学生都可以通过已有的生物知识“糖类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和化学知识“淀粉在催化剂(酶)作用下能水解”来分析解答。再如,对较难理解的苯环亲电取代定位规律,可以把关键的知识点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完成。(1)为什么硝基苯、甲苯和氯苯三种硝化反应的条件不同?且硝基进入苯环的位置也不同?(2)硝基苯、甲苯和氯苯中分别存在哪些电子效应?(3)苯环上的电子云分布的变化情况,对亲电取代反应的难易程度和新引进基团进入苯环的位置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回顾电子的诱导效应及共轭效应知识点,然后师生共同概括,从中总结出三类定位基的定位规律。这样,一方面帮助了学生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协助为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拨和帮衬的作用。

2.6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

如何培养医学生对有机化学选修课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选取一些跟日常生活以及医药学息息相关的有机化学例子穿插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而亲切,觉得有机化学学之有趣,并使他们认识到有机化学并不只是空洞的理论,离他们很远,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以及临床医学密切联系的。例如在讲解到游离基时,可以通过介绍化妆品成份中因存在抑制游离基产生的酶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讲到醇类氧化反应时,可以介绍呼吸分析仪检查汽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驶;在介绍酚与醌的结构式时可指出临床上用作止血剂的维生素K就是1,4萘醌的衍生物;讲解内酯结构时可以介绍新一代抗生素严迪的化学结构,它的分子中就存在有内酯键;在讲授卵磷脂时指出因其对智力有益而被誉为“智慧之花”,儿童偏食不愿吃含孵磷脂的蛋黄是不利于智力提高的。这些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动力。此外,在有机实验课教学中可以多安排一些与医学有关的实验,在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实验中安排退热止痛药物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合成,以及具有镇静作用的咖啡因的提取,这些实验内容的加入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有机实验是与医学紧密相连的,而且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实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有机化学列为选修课后,我们首先从教师和学生认识误区上作了一些分析,让学生客观地认识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联系医学实际,灵活地裁剪教材,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有效地解决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同时采用精讲教学和自学讨论相结合,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协助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基本的有机化学基础理论与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1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由必修教材、选修教材、课外语文读本和社会实践等四大板块构成。四大板块彼此独立,各有其不同的目的要求、内容体系和教育特色,不能互相代替,但又彼此联系,统一于学科教学的总目标之中,倘若各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素质全面,场地设施齐全,教学时间充实,教材建设科学配套,忠实于大纲认真实施,教育质量无疑是可以保证的。无奈许多高中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高中学校)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实施新方案困难重重、步履维艰。有的非必修课板块创造条件能开设时又受到教学时间不足的限制。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四大板块的关系以适应现有各校条件的现实问题。经过我校一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四大板块的结合上进行双向渗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讨论四大板块有机结合必须注意两个前提。一是以现有教材体系为内容基础,不能另搞一套,使教师无所适从,增加负担;二是不能突破规定的课时限制。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教学在语文学科内“挖潜”的原则,采用“双向渗透”的方法去寻找四大板块的结合点。所谓双向渗透就是以占主体地位的必修课为中心,以选修课、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为而形成的双向联系的教学模式。

以上模式,具体之,包括以下内容:

(一)由任课教师一人独立完成四大板块教学任务。学期计划应包括所有板块,并将四大部分以必修课的单元为纲对应罗列成表格。

1、必修课的目的要求要详尽,最好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具体列出。

2、非必修课板块不一定与必修课之各单元一一对应,寻找对应是为了形成有机联系,故填表可根据语文学课的实际教学内容灵活处理,不强求形式的划一。

3、“重点板块”是指根据板块对应情况,确立的实施单元教学的基本板块。若非必修课与必修课在内容上接近,形式上能统一,则必修课为重点,将非必修课的内容和要求渗透进去。若必修课的某些内容和要求通过选修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能更好地实施,则应将必修课的内容扩散出来与相应的非必修课结合,统一于相应板块重点实施。这就是所谓“双向渗透”。

4、在“备注”栏应说明该单元四大板块结合所需物质条件和实施的有关其它问题,以增强计划性。

(二)单元备课时,教师应寻找板块之间的“结合点”。所谓“结合点”即板块之间在目标要求、内容和形式上较一致的部分,也就是有共性的东西。在这些部分组织的一次教育活动可收一箭多雕之效,这样既体现了“有机结合”,又节省时间,并且有现成教材或资料作依据,便于大多数教师操作。 转贴于

根据以上设想,我校在高中一年级选取部分班级进行了试验,经过书面考试和能力检测,平均成绩提高近十五分,学生技能、能力的发展水平比平行班级显著提高。试验说明,“双向渗透”的有机结合模式是可行的。通过总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有的实验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太深,被旧的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思想束缚了手脚,在教学中放不开,顾虑重重,认为教师对有的不讲,放手让学生学、学生活动不能保证必修课的教学质量,把教学的重心立足于教师对一切过程本身的操纵,忽视目标激励和效果评价。这样做反而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所以,要鼓励教师树立现代教学任务观、学生观、教学质量观,树立权变思想,克服因循守旧的心理定势。

第二,在单元备课时要精心设计环节。有的实验教师不妥善处理四大板块的关系,突出了必修课理论知识的尝试和体系,忽略了相应的活动和实践环节,对课外学习也缺乏正确指导,在“精讲”上下功夫不够,使四大板块的整体功效受到损害,甚至形成了延长单元教学时数的结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主体性缺乏正确评价。认为增大必修课容量必须增加课时,不完全相信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够在实践中学、活动中学。实际上,经过选拔的高中生虽入学成绩有差异,能力发展不平衡,但一般智力水平并不低,若教师善于指导学法,学生是能够达到要求的。经过调查,高中的差生恰恰是枯燥的课堂学习的差生,同时,又是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优生。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篇(11)

新课改后,高中阶段要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即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另外还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四本选修史。而事实上有些内容是在考试中较少涉及到的,因为历史高考突出检测主干知识,试题选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教学时如能参照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考试说明》涉及到的知识点、历史概念及概念体系,然后把这些内容选出来,可以使教材越读越薄,越读越精,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要点,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

二、精讲

精讲并不是说要少讲,而是把精选的内容进行精心讲解,教师站在“主导”地位,不断给予学生导疑、导读、导思、导议。教师在讲解中,着重突出重点、难点,突出学法指导。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掌握知识,明白知识间的隐性联系,整理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例如讲必修二《“蒸汽”的力量》时,首先讲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然后从资本、劳动力、科技等方面分析工业革命的可能性,从市场需要方面说明工业革命的必要性,就可得出工业革命必然要在18世纪中期的英国发生的结论来。其次,通过图示、表解形式把工业革命的进程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对工业革命中各部门、各行业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的变革推动另一环节的变革的连锁反应一目了然。最后分析工业革命的后果,归纳教材所列的三大后果,即它使生产力迅猛发展,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两大对立阶级产生。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继续分析,得出一些隐性知识联系: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他们要改变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于是引发了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的潮流,如必修一学到的《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中的“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选修史学到的《1861年俄国奴制改革》;由于英法等国家进掠夺殖民地,引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而引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如必修一学到的《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由于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而他们从产生那天起就不断斗争,从而出现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如必修一学到的《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通过以上的讲解、分析,学生不仅能很好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进程、后果,而且还能把工业革命与其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懂得这时期历史发展的阶级特征。这样达到指导学生把分散的、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知识树”,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

三、精练

精练的内容主要是知识重点、难点及易混淆点或易疏忽的知识点。这是巩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训练还能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暴露存在的问题。精练应遵循三点:

(1)由浅入深、狠抓基础,注意能力。基础知识是掌握知识的基础,近几年高考从试题的赋分情况看,60%以上的试题考查的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实际上高考题中也常常出现由基础组合而成的试题。因而我们可以在训练小基础题的基础上,把几个相关的基础题进行合理组合。对于基础题,学生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答较难一些的大题相对就会顺手一些,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又逐渐培养了能力。

(2)练习形式多样化。练习的题型不能单一,练习也不要拘泥于某种模式。既可训练选择题,也可训练材料解析题、综合评价等题型,既可以作业练习,课堂问答,又可以阶段测试,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专题训练或平时训练时,把一些重点专题归类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这样,既完成了繁杂的专题复习任务,又节省了时间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3)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全面分析有关内容,精选题目,有的放矢。除了要把当年《考试说明》中列举的高考真题全部做一遍外,还要把近五年的高考真题认真地做一遍。做题时要明确试卷结构,把握试题特点,熟悉命题手法。同时要做到三限:限间、限量、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