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艾灸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3 09:49:32

艾灸法论文

艾灸法论文篇(1)

艾灸在我国古代十分盛行。如《左传》中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患病,请秦国的太医令医缓来诊治,医缓对他说:你的病已深入膏盲,针刺、艾灸、服药均不能治。据《庄子,盗跖篇》中记载,孔子去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他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以表达他自找麻烦,自讨苦吃的心情,这些都是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到艾灸的记载。由此可以推想出在春秋、战国时代艾灸流传很广,以致许多人在引喻射事时多用灸法作比喻,约于战国时代成书的我国最早的医学论著《黄帝内经》,对艾灸的起源,各种灸法及适应症均有记载,是艾灸疗法在理论上的一次总结。三国以后,艾灸有了进一步发展。曹操的儿子曹翕专门研究灸法,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艾灸专著《曹氏灸方》,唐宋以后艾灸法更加盛行,不仅有了专业艾灸医师,论述艾灸的专著也不断增多。在《宋史、太祖本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宋“太宗病亟,帝(指宋太祖)往视之,亲为灼艾。”可见艾灸疗法在唐宋之际应用甚广。明代是我国针灸的全盛时期,涌现出大批著名针灸学家,同时使艾灸疗法逐步向无痛无伤方向改进。

艾灸法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46―02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宋代出版业的发展,这项发明也直接影响了中医学出版物的发行数量和影响度。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针灸学专著,其中以《针灸资生经》的成就最高,它不但将宋代以前的灸疗理论继承下来,还用大量的医案作为论证,来印证艾灸疗法的理论。《针灸资生经》中记载艾灸疗法医案三十二则,均有人名、病名、诊断、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的评价,内容非常充实。通过对其中艾灸疗法医案的分析,总结出以下特点。

1 灵活运用艾灸疗法,并与其他疗法相配合

受晋唐时期葛洪、王焘舍针取灸思想的影响,加上南宋时期艾灸疗法的盛行,王执中很推崇艾灸疗法,但是他不拘泥于独取灸法,而是根据病症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进行艾灸,合理地配合药物及针灸治疗。在《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五・膝痛》中有一则医案中,王氏记录自己的弟弟膝部酸疼,服用附子而愈。后来自己膝部酸疼,艾灸犊鼻穴而愈。可见药与艾灸有其相通的地方。他还在医案中提到了“但按其穴酸疼,即是受病处,灸之不拘”这样一个经验方法,并且提倡“药与灸不可偏废”。又如在《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肾虚》载有一则治疗小肠气的医案:“有一兵患小肠气。依此方灸足第二指下文五壮(足第二指下第一节曲纹中心)。略效而再发。恐壮数未多也。予以镇灵丹十粒与之,令早晚服五粒而愈。”在这则医案中,王执中在后面作了下面的论述:“灸固捷于药,若灸不得穴,又不如药相当者见效之速。且灸且药,方为当尔。”王氏首先肯定了灸疗的效果,即“灸固捷于药”,但同时还强调,灸药并用,常常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这与唐代王焘“唯取灸法”形成鲜明的对比。《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六・头旋(头重)》载,王执中母亲曾患头晕,王氏用除痰药加上艾灸头风诸穴而痊愈,这也是灸、药并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以上医案说明王执中的学识比较广博,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病方法灵活,提倡针灸药并用,不可偏废。

2 善于总结经验,博采众长

王执中比较善于通过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总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六・鼻衄》载,一次王执中母亲患鼻衄,为灸上星而痊愈,另一人鼻出血,王执中让他艾灸囟会而痊愈,此后王执中总结道:“则知囟会上星皆治鼻衄。”同是囟会一穴,《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虚损》载王执中脑冷,灸囟会而愈,另外一个人患头风,灸囟会而愈。王氏发现《铜人明堂经》中只说囟会治疗鼻塞不闻香臭等疾,而自己所遇到的医案又显示艾灸囟会具有其他的作用,如治疗脑冷、头风等,所以特意记录下来,以补其缺。《针灸资生经》中的医案并不只是王执中自己的f临床心得,也记录来自各方的比较精彩的艾灸疗法医案,博采众长,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新的启发。《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疝》载王执中的弟弟小时候举重得疝气之疾,曾经有一个道人为其艾灸关元两旁相去各三寸青脉上,各灸七壮即愈。王执中记录下来,并用在其他患小肠气的患者身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五・尸厥》中,王执中还记录一则妇科医案:有一妇女患产后暴卒,她的母亲是一个名医女,为她艾灸会阴及三阴交数壮而苏醒。从这则医案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艾灸疗法应用非常普遍,而且医生的平均治疗水平较高,而且“医女”作为一种职业并不是非常罕见的。王执中没有偏见,只要是精彩的医案便记录下来,以便自己和其他人参考。

3 辨证严谨,取穴精简

《针灸资生经》中所附艾灸疗法医案内容涉及内、外、妇各科,虽然涉及广泛,不过无一不是建立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例如下面一则医案:有贵人久患喘。夜卧不得而起行。夏月亦衣夹背心。予知是膏肓病也。令灸膏肓而愈。亦有暴喘者。予知是痰为梗。令细锉厚朴七八钱重。以姜七片水小碗煎七分服。滓再煎服。不过数服愈。若不因痰而喘者。当灸肺俞。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酸疼,皆为谬刺肺俞。令灸而愈。亦有只谬刺不灸而愈。此病有浅深也。摘自《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四・喘(余见咳嗽)》同是喘证,一人从“夏月亦衣夹背心”来判断是膏肓病,令灸膏肓。而另一人暴喘着,王执中则辨为“痰喘”,为灸肺俞而治愈,同病而异治,这是王执中重视辨证的具体体现。

再如下面的一则医案:舍弟腰疼。出入甚艰。予用火针微微频刺肾俞。则行履如故。初不灸也。屡有人腰背伛偻来觅点灸。予意其是筋病使然。为点阳陵泉令归灸即愈。筋会阳陵泉也。然则腰疼又不可专泥肾俞。不灸其他穴也。摘自《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五・腰痛》同是腰痛,前一个人辨证为肾虚,则用火针治愈,后面一人,辨证为“筋病”为其艾灸筋会阳陵泉而治愈,上面两则医案也是同病而异治,体现了王氏辨证的严谨性,而且还交待了病有深浅,而治法也有异同,提示治病不可拘泥。在辨证精当的基础上,王执中艾灸疗法的取穴十分精练,常常三两处穴位,甚至只取一处便取得很好的效果。如下面的三则医案:王执中母久病,忽泣涕不可禁,知是心病也,灸百会穴而愈。摘自《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四・心忧悲》予尝患痹疼。既愈而溏利者久之。因灸脐中。遂不登溷。摘自《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溏泻》有老妪大肠中常若里急后重。甚苦之。自言人必无老新妇此奇疾也。为按其大肠俞疼甚,令归灸之而愈。摘自《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三・肠痈》。这三则医案无不是快速找到症结所在,然后选取一穴,一灸而愈。可见王执中中医功底的深厚和辨证论治水平的高超。

4 秉承前人经验,但不拘泥

艾灸法论文篇(3)

To observe the moxibustion point of Yang Guanyuan patients red blood cell immune function

ZHANG Fan LIN Zhou-jie HUANG Jing-zhao FENG Li-ping HE Xing-p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oxibustion point of Yang Guanyuan patients red blood cell immune 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time. Methods: The first two groups of experimenters Yang 35 patients and 35 normal within 24 hours of (ZI, MAO, WU, YOU) to carry out blood at four different time, operation, testing. Immediately moxibustion treatment hole Guanyuan 5 days, and then carried out on two groups of staff within 24 hours of (ZI, MAO, WU, YOU) to test four different time.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Results: The Yang group, normal group after Moxibustion Moxibustion before there is an obvious difference (P

【Keywords】Moxibustion;Guanyuan acupoint;Differenttime;Yang deficiency;Erythrocyte C3b receptor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6-0007-02

关元穴为人体保健要穴之一。多种文献资料记载对人体具有补益正气的作用,本文拟从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角度出发以红细胞免疫结合花环率为观测指标,以观测24小时内不同时间段艾灸关元穴对人体红细胞免疫结合花环率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阳虚组35例患者均来自惠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及消化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52岁,平均(39.5±2.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0年,平均(10.18±1.25)年。另正常组系来自本院进修的医务人员。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40岁,平均(34.5±1.8)岁。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①纳入标准:对于治疗组以符合中医阳虚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阳虚体质的标准:食少纳呆,畏寒肢冷,体虚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缓或迟缓。对于正常组,选择平素身体健康无疾病的正常人:舌质淡红,苔薄,脉平和之人士。②排除标准:对阳虚患者合并有其它严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病人。③剔除标准:对阳虚患者在治疗期间处于非疾病稳定状态,仍处于用药阶段的病人,且不符合中医辨证阳虚的患者。

2 治疗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说明:①部分实验器材及实验药物试剂(略)。②实验操作步骤[2] 。

2.2 实验阶段:

2.2.1 第一阶段:灸前对阳虚及正常组的操作。

2.2.2 第二阶段: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于固定时间内予艾条温灸关元穴30分钟[3],以受试对象感觉温暖舒适为度。疗程为三天,1次/天。

2.2.3 第三阶段: 灸后对阳虚及正常组的操作。

2.3 数据统计:使用PEMS 3.0 统计软件包(第三版),进行两样本均数和多个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存在显著差异(P

3 统计学处理结果分析:

结论:不论是阳虚组还是正常组,也不论是那个时辰,艾灸关元穴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花环率。

结论:灸前灸后正常组与阳虚组花环率均有差别,两组灸后的花环率均较灸前有所提高。

结论:不论灸前还是灸后,不论正常组还是阳虚组红细胞花环结合率在不同的时辰内呈规律性变化。艾灸关元穴并无明显改变这种规律的趋势。

4 讨论

关于艾灸关元穴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早就有了大量的报道[4,5]。关元穴为任脉穴位是中医传统的强壮保健要穴,临床常用穴之一,历代医家认为其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具有补肾固本、扶正培元通经活络的功效[6]。《资生经》云:“若要安,丹田三里不曾干。”从收集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它除了可以培肾固本,补益元气的作用,并且还具有调和气血,解痉止痛,回阳固脱等功能。在实验中也有多篇文章报道关元穴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在[7,8]中提到艾灸关元具有调节机体低下的免疫功能的作用。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就有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治宜灸”。其是以艾灸直接或间接对体表的穴位进行烧灼,温熨,借助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同时《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了艾灸有特殊疗效,可补针药之不足,凡针药无效时,改用艾灸法往往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主要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病祛邪的治病和保健作用。现代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艾灸除具有以上几个方面的作用之外还具有镇痛,改善血循环,调整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9]。在调节免疫防御功能方面,艾灸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非特异性免疫调节方面,okazakim[10]发现单壮炙能使皮肤血管和微血管渗透性增强,并有白细胞渗出,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反应。

时间生物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只是近几十年的事,与现代科学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学,对人体时间系统早已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并将人体时间系统的概念科学地应用于其理论和临证实践中。尽管在中医学上并没有人体时间系统这个术语,但其基础理论和观点与人体时间系统的概念基本一致。[11]《内经》云“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就是说,人体也有类似自然界(天地、日月、四时)的节律。《内经》“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这里描述了人体病理变化的节律性,“人气”的变化节律当作病情变化节律的原因.至于“人气”具体指的是什么?《内经》虽未阐明,但肯定有其具体的物质基础[12]。巧的是许多方面的实验研究也支持中国时间医学这方面的观点。

以上三者结合,拟探究艾灸关元穴是否对二十四小时之内的各时辰红细胞免疫结合花环率有影响。但实验的结果提示,不论是正常组还是阳虚组艾灸关元穴仅能提高机体的红细胞结合率,对人体内存在一定变化规律免疫曲线并无特别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夏宗勤,等.四种“虚证”模型的建立及其与环核苷酸系统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9):543

[2] 郭峰.红细胞免疫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0

[3] 余华等.灸法对脾虚大鼠血清D木糖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9;18(2):34

[4] 张英,不同灸治时程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针灸,2000(10):613

[5] 张英,不同灸治时程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8(8):488

[6] 史仁华,等.不同针灸方法刺激关元穴对小鼠免疫能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4):26

[7] 翟道荡,等.艾灸关元对荷癌小鼠β-END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4;19(1):63

[8] 秦晓勇,等.针刺关元穴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河北医学,1999;5(12):9

[9] 谢莉莉,等.艾灸的治疗作用和机理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16(5):55

[10] okazakim.etal.单壮灸以大鼠皮肤血管及微血管通透性影响的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2

艾灸法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15-02

引言

艾灸就是利用艾炷或者是艾条,借助灸火的热力将药物的药效渗入到人体病灶部位,为人实施救治。常用的艾灸法主要包括:艾炷灸、艾条灸和艾条温针灸等方法。本文主要探讨艾条温和灸胃中脘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治疗的疗效作用。同时以治疗处理后的护理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艾条温和灸治疗之后的护理工作。

1艾条温和灸胃中脘治疗慢性胃炎的治疗

1.1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于2000年5月1日在江西井冈山召开了慢性胃炎研究学术会议,本文以该会议拟定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为参考,形成对应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其一,临床上表现为上腹出现不规则的疼痛、胃脘饱胀、食欲不振等问题,同时还伴随着泛酸、舌淡红、舌苔薄、腻等症状;其二,通过纤维胃镜检查,可以发现在胃粘膜处有点状、片状以及条状的红斑,粘膜呈现出粗糙不平的状态;其三,以上述两点为主要依据,当病程达到半年以上者,就可以确诊该病为慢性胃炎。

艾灸法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R249;R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3-0059-03

Abstract: Xue Ji highly praise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rgical ulcers diseases, which can be used for treatment of deficiency syndromes and excess syndrome as well, accumulating rich experience. He used direct moxibustion or indirect moxibustion. Indirect moxibustion includes with garlic moxibustion, with aconite moxibustion, with fermented bean cake moxibustion, with herbal cake moxibustion or with Muxiangbing moxibustion, etc. Direct moxibustion includes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moxibustion or mulberry moxibustion XUE Ji recorded these different kinds of moxibistion in the medical cases, with specific methods, various forms, and obvious efficacy.

Key words: Xue Ji; sores ulceration; moxibustion; Xue Shi Yi An

灸法具有悠久的v史,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例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说明灸法已经较为系统。灸法不仅具有良好的保健养生作用,还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和效果,受到医家的广泛重视。正如明代著名医家李{在《医学入门》中提到,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1]。灸法具有区别于针、药的独特作用和疗效。

薛己(1487-1558年),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郡人。世医出身,明代著名医家。薛氏推崇灸法,他将灸法广泛应用于疮疡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其有关灸法的操作方法具体,用灸形

作者简介:蔚晓慧,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检索课教学及中医文献研究。E-mail:

式多样,并以案例为佐证,颇具实用价值。本文所论述之各种灸法和所引用医案,均来自薛己所著之《薛氏医案》。

1 灸疗疮疡的学术思想

薛氏认为,“疮疡之症,有诸中必形诸外。在外者引而拔之,在内者疏而下之。苟或毒气郁结,瘀血凝滞,轻者药可解散,重者药无全功,是以灼艾之功为大”[2]1162。凡灸法,若疮未溃则拔引郁毒,已溃则补接阳气,祛散寒邪,疮口自合,功效甚大。可见,灸疗疮疡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2 灸疗疮疡的经验与特色

薛氏敢于突破前人用灸之忌,善于用灸治疡,且极具特色。灸法既可治虚,亦可治实。或直接灸,或间接灸,或用艾,或用桑木,或隔附子饼,或隔豆豉饼,方法具体,形式多样。通过对施灸材料及隔物材料的调整,实现或补或泻的治疗目的。灸法与内服药同用,还能增加内服汤剂之药力。如其在论述疔疮时所说,“至阴之下,药力在所难到,专假药力,则缓不及事,不若灸之为良”[2]982。如此灸药并用,内外兼治,以收全功。

2.1 虚实分灸

人的正气有盛衰不同,疾病有虚实之异,薛氏主张灸疗疮疡须详辨虚实,区别对待。对于疮不作脓,或不溃,或溃而不敛,属气血之虚;或瘀肉不腐、脓后食少、陷下不敛、脉大无力或涩微等,皆是中气不足、阳气虚、气血俱虚或亡阳之表现。薛氏治疗此类虚损证,除内服药外,多采用桑木灸、隔豆豉饼灸、隔附子饼灸等。在使用补益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兼用灸法以温阳补虚,扶正散邪,效果更佳。

对于实证的治疗,薛氏主要用隔蒜灸以发泻其毒。对于头项部患疮者,因头为诸阳所在,前人多避开患部,而采用骑竹马灸,或足三里穴灸之。薛氏则认为,“其头项患者,亦宜灸之,但艾炷宜小,而少其壮数为善”[2]1162。可见,薛氏不囿于古法,敢于突破前人用灸之忌,对于头项部患疮者,采用艾炷小、壮数少的方法对其患部进行灸疗。临床治验及良好的疗效,使灸法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促进了灸法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和发展。

2.2 隔物灸

隔物灸又称间接灸,是指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材料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首载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后经不断发展,历代医籍中所载述的间接灸约有40余种,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隔物灸治疗疮疡,既可避免直接灸之不便,又可借所用隔垫药物的透达之力增强对疮疡局部的解毒消肿、祛瘀生肌之效,可谓一举两得。薛氏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大量研究与实践了隔物灸法在疮疡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2.2.1 隔蒜灸法 用大蒜去皮,切三文钱厚,置患处,用艾炷于蒜上灸之,3壮换蒜复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势。此法可治一切疮毒邪盛正实之证,尤以大痛,或不痛,或麻木者为宜。如痛者则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盖火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法,有回生之功。薛氏在很多医案中均采用了隔蒜灸法以发泻其毒,且多与清热解毒之剂,或托里消毒药,或外敷药等结合使用。如用隔蒜灸而不痛者,则需明灸患处,方能解毒消肿。

2.2.2 隔豆豉饼灸法 以江西豆豉为末,唾津调和作饼,如钱大,厚如三文钱,置患处,加艾壮于饼上,灸之。饼若干,再用唾津和作。若脓未成者,用之即消;已成者,虽不全消,其毒顿减。此法可治疮疡肿硬不溃,或溃而不敛,或脓清稀等,并一切顽疮恶疮。主要用于疮疡气血亏虚、阳气虚、中气不足等虚证。

2.2.3 隔附子饼灸法 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以唾津和为饼,置疮口上,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灸数壮,但令微热,勿至热痛。此法可治溃疡,气虚不能收敛,或风邪所袭,气血不能运于疮口,以致不能收敛者。也可用于治疗体虚而疮陷之症,其使用指征一般是疮口紫陷,久而不愈,脓水清稀,或肿下软漫,恶寒,或手足逆冷,脉细如丝、脉沉弱等阳虚表现者。

2.2.4 隔香附饼灸法 用香附为末,酒和,量疮大小做饼覆患处,以热熨斗熨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若风寒湿毒,宜用姜汁作饼。香附味辛,微苦,理气活血,酒调后又以艾灸熏之,可使气血通达。此法可治瘰疬流注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作痛,属气血壅滞之症。

2.2.5 隔木香饼灸 木香五钱,生地黄一两。木香为末,生地黄杵膏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患处,以热熨斗熨之,或置艾火施灸,肿痛悉退。此法可治一切气滞结肿,或痛或闪肭,及风寒所伤作痛,并效。例如:一妇人久郁,右乳内结三核,年余不消,朝寒暮热,饮食不甘。此乳岩也,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槁之症,宜补气血、解郁结药治之,遂以益气养荣汤百余剂,血气渐复;更以木香饼灸之,喜其谨疾,年余而消[2]1022。此例乳岩,即乳癌,薛氏治以益气养荣汤百余剂,以补益气血、解郁散结,再以木香饼灸之,以行气散肿而消。

2.3 直接灸法

2.3.1 桑木灸法 用桑木燃着,吹熄焰,以灸患处,每次灸片时,以瘀肉腐动为度,日三五灸,以消肿溃。若腐肉已去,新肉生迟,宜灸四周。此法可治痈疽发背不起,或瘀肉不腐,及阴疮、瘰疬、流注、臁疮、顽疮、恶疮等症。可以治虚补阳促脓,拔毒止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拔引毒气,而祛逐风寒,所以能祛腐生新”[3]。用此法若疮未溃则解热毒、止疼痛、消瘀肿,已溃则补阳气、散余毒、生肌肉。

2.3.2 明艾灸法 用艾直接置于皮肤上灸之。用于隔物灸而无效者,适于元气不足,积毒炽盛者。对于诸多外科疾病的治疗,薛氏多采用明灸法、内服药、外敷药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内外合治,以收全功。

3 结语

薛氏长于灸治疮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理论上做了发挥,充分肯定了灸法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对灸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医学入门[M].金嫣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119.

[2] 薛己.薛氏医案[M].张慧芳,伊广谦,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艾灸法论文篇(6)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灸材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温和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散寒,行气和血,扶正祛邪,以治病保健的方法。《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之说,《医学入门》提出:“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在医疗保健中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灸法可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现就如何提高艾灸疗效探讨如下。

1 合理选穴

艾灸的疗效与选用的腧穴有密切关系,许多医家认为临床施灸,选用穴位要少而精,定位准确。

1.1 选穴要精

艾灸得气比针刺慢,也就是说施灸时患者施灸部位产生温热舒适的灸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上,所以取穴要少,便于集中火力,有充足的时间使艾灸达到充足的剂量。《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记载艾灸不仅选穴要少,而且以多经的交会穴为主,“故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足以成功,惟在善灸者加之意焉耳”,说明灸法的疗效不在于取穴多,而是精,这一点对现代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取穴精,便于操作,便于与患者沟通,特别是在患者背部施隔物灸,选穴少,患者能准确描述各壮艾炷的温热程度,医生可随时调整艾炷的部位及艾灸的时间,控制灸量,避免艾灸时间过长,或火力过大而灼伤皮肤。

穴位的选取应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结合腧穴的功能,合理选穴施灸,如气虚灸气海,保健灸神阙、足三里,崩漏灸隐白,胎位不正灸至阴,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灸百会等。《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总结为“灸风而取诸风池、百会;灸劳而取诸膏肓、百劳;灸气而取诸气海;灸水而取诸水分;欲去腹中之病,则灸足三里;欲治头目之疾,则灸合谷;欲愈腰腿,则取环跳、风市;欲拯手臂,则取肩髑、曲池”。根据传统理论、古人经验和个人体会,认为精选腧穴是提高艾灸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1.2 取穴要准

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在体表的特定部位,由于感受病邪不同,体质有别,反映在体表的部位就会有一定的差异,很多疾病会在相应的穴位(或部位)产生反应点,但该反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有时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出现的反应部位也是有差别的。

因此,在灸治过程中应当仔细寻找反应点,准确判断疾病在体表的反应部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如用艾条灸百会、四神聪穴治疗失眠时,5个穴点的反应不完全一样,会在某一穴位(或部位)产生温热的舒适感,说明各穴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该点即为反应点,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判定穴位。杨继洲《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认为“定穴主乎心,不主乎奇正之陈迹”;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了他的经验是“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说明准确选穴既有规律可循,还需要仔细认真。

病案1:患者,男,46岁,干部。由于工作压力于2006年12月出现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再睡,每日仅睡3~4个小时,精神疲乏,记忆力下降。治用艾条悬灸百会、四神聪穴,每日1次,每次50分钟。治疗前3次,每穴灸治不到5分钟患者即有烧灼感,灸后自觉头皮疼,且热量持续时间短,其症状好转不明显。第4次,在灸百会过程中出现温热舒适感,且温热感从头皮向内渗透,连续灸该处20分钟后觉灼热,换灸其他穴位,灸后整个头顶发热,且热感持续时间长(该处为反应点),之后每天灸该处均有上述感觉。从第6次开始,患者夜间睡眠逐渐增加,10次后,入睡较前容易,夜间醒后可再入睡,深睡眠时间增长,夜间睡眠时间达6小时。共治疗15次,其睡眠恢复,1月后随访无复发。

按:在灸治的前3次,因为没有找到反应点,因此每穴施灸不到5分钟即有烧灼感,灸后头皮疼,温热感持续时间短,疗效不明显。而从第4次开始,在灸患者百会穴时出现温热舒适感,并有热感向内渗透,说明找到了反应点,以后每日灸治该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 灸量充足

充足的灸量是得气取效的前提,得气是机体对艾灸所产生的反应,艾灸的得气是通过灸感和灸后反应来体现。因此,要提高艾灸疗效首先必须使病人产生灸感。

不同的病人,其灸感多不相同,可见温热舒适感、风吹样、蚁行感等或可见皮肤斑块。通过患者不同的灸感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性质和施灸的剂量。如久患风寒、经年不愈的患者,其灸感感觉不强,或难以出现灸感时,应加大灸量;相反,病程较短的患者,容易出现灸感,或灸感较强,施灸时应减少灸量,艾灸时患者若感到有烧灼、疼痛,表明施灸部位不需要多灸,应重新选择穴位。

2.1 古代医家的用灸经验

艾灸治疗时,灸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古代医家都很重视这个问题,要求灸量要足。宋代窦材《扁鹊心书》提出。“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他用灸动辄一二百壮,多至三五百壮,如“中风半身不遂……灸关元五百壮”“中消病……当灸关元五百壮”“腰足不仁……急灸关元五百壮”。关于控制灸量,晋隋时期陈延之认为应该沿用《黄帝内经》“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的说法,因为艾炷底阔三分,才能完全覆盖在孔穴上,点火以后才能通过腧穴、经络发挥作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说:“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愈”,说明灸疗必须要有足够的灸量,医者应根据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寒热虚实及患者耐受力的大小,决定艾灸的刺激量,使之直达病所,祛除疾病。

古人十分重视灸疮的出现,将灸疮作为判断灸量和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针灸资生经》说:“凡灼艾得疮,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认为只有灸后出现灸疮,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不出现灸疮的患者,采取加大灸量、增加壮数、局部热敷,并服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等方法以促使发疮。《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记载“观东垣灸三里七壮不发,而复灸以五壮即发;秋夫灸中脘九壮不发,而渍以露水,熨以热履,以赤葱,即万无不发之理。”

2.2 灸量的控制

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灸时患部感到温热舒适,热感向深部渗透,或向远端传导,艾灸后皮肤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即是一次治疗的充足灸量,

一般需要50分钟以上,这样既起到了艾灸的治疗效果,又不会引起灸疮,易于被患者接受。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患者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1个疗程的充足剂量。大量临床证明,每穴灸治时间从10分钟至数十分钟,乃至1小时;灸治壮数从数壮至数十壮,其效果不同。因此在临床应用时,灸量充足、火力均匀是艾灸治疗取效的关键。

病案2:患者,女,21岁,学生。自2006年10月起,由于受凉出现膝关节酸困、沉重,活动受限,遇寒加重,右侧为重。诊断为痹症,属风寒型。治疗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痹为主。方法:用艾盒灸治。先灸右侧膝关节,第1天用1根20 cm长艾条分成6节,双侧点燃放入艾盒中,将艾盒置于患者右膝关节上,待艾条燃尽后取下艾盒,发现患者灸处皮肤呈红白相间的花斑状且白色面积大于红色,说明该处经气不通,经络阻滞,应加大灸量。第2天用同样方法在患者右膝关节处连续使用3根艾条,患者感觉热度较强,灸后见局部皮肤出汗但仍有白斑。治疗5次后,感觉施灸时温度较前增高(使用相同数量艾条),灸后膝关节轻松,白斑范围逐渐缩小。治疗8次后,右膝关节灸后皮肤出现均匀的潮红且微微汗出,减艾条量为1根,又灸治2次,以巩固疗效。以同样方法治疗左腿8次而愈。

3 辨病选灸

艾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艾条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太乙神针等)、温针灸、温灸器灸等,各具特色。临症时,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和施灸部位,选择适当的艾灸方法,以提高疗效。如治疗面瘫,由于面部施灸面积小、肌肉浅薄、皮肤娇嫩又有许多禁灸部位(如眼区穴位),因此适宜艾条悬起灸,医者可根据患者局部受热程度来调节施灸部位、时间和距离。又如直接灸,因其火力猛,有镇痛、回厥、苏醒病人的作用,在针药不及之时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盛生宽用该法救治失血性休克、自发性心绞痛等急重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由于该法产生剧痛、灸疮及瘢痕,多数患者难以接受,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

艾炷间接灸是指在艾炷下垫一间隔物如姜、蒜、盐等,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对腹痛、吐泻、疮疡等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广泛应用,并可作为家庭保健防病健身之法。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能使艾绒燃烧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发挥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常用于治疗虚寒性腹泻、腹痛等疾病。

艾灸法论文篇(7)

灸的发明源于古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病痛。灸法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时期。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首次记载了温灸的疗法。《庄子》曾曰: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即是指孔子喜用艾灸的方法养生保健。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多年的慢性顽固疾病,选用陈年之艾就可医治,阐明一些久治难愈的慢性病可用艾灸施治。

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素问・汤液醪醴论》载:“馋石针艾治其外。”述说用馋石、针刺、艾灸等方法,通过刺激身体外部的体表、腧穴和经络以治疗疾病,属于外治法的范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扁鹊利用温灸的方法治疗“肺消瘅”(糖尿病)的案例,首推医治糖尿病的有效途径。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他还创制了多种隔物灸法,如隔豆豉饼灸、隔泥饼灸、隔附片灸及隔商陆饼灸等。孙思邈也常用艾草自灸足三里穴位,从而寿臻100余岁。唐医王焘盛赞灸法的效用,指出:“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宋代闻人耆年积40年临床经验,著成《备急灸法》,介绍了20余种急性疾病的灸疗法,总结出:“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宋史・太祖本纪》曰:“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是说宋太宗赵匡义患病,宋太祖赵匡胤前往探视,亲自燃起艾柱为之施治。南宋医家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窦氏认为灸法可医大病,他又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窦材临证擅灸任督二脉的俞穴,其中尤以关元、气海、命门等穴为要。对于如何温补肾气,他提出三步序: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体现了主张扶阳的医学思想。鉴于灸法易给病人带来灼烧之苦,难为患者所接受,窦氏又创睡圣散,在为病人临灸之前服之,即昏不知痛。睡圣散由曼陀罗、马火麻花二味组成。窦氏医德高尚,在研制睡圣散中,他先自用以验其功效,然后用于病人,体现了他“以救己之心,推以救人”的高尚品格。

明代李在《医学入门》中,阐述了一些病症“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的理论,例如腹痛难耐,艾灸一炷即解。

奇珍蕲艾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及糖尿病等功效明快。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载:“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艾灸由艾叶制成艾绒或艾柱,取穴施灸。艾叶为多年生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我国各地均有生长,其中湖北蕲州(今蕲春)出产的“蕲艾”品质优良。与蕲竹、蕲蛇、蕲龟被称为“四大奇珍”。李时珍之父李言闻(号月池)著有《月池艾叶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独出心裁,以细软蕲艾用布缝制成袋剂,用时围于肚腹,可治肚腹冷痛、女子寒性痛经以及因风寒侵袭所致麻痹不仁或肿痛。

日本医家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可预防脑血栓形成。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鲍姑艾

鲍姑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其父鲍玄为晋代道教学者,三国时期吴国名医,禀性清慧,学通经史,官至南海郡太守。东晋关内侯葛洪无意仕途,便弃戈释甲去广东罗浮山修炼。鲍玄相遇葛洪,二人相处默契,鲍玄遂收葛洪为弟子,将医术、道术传授予葛洪。不久鲍玄又将时年18岁的女儿鲍姑嫁给葛洪。

鲍姑继承其父医术,兼溶丈夫葛洪之学,融合贯通,遂成一代女医,特别是其灸法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她长期跟随葛洪行医采药,走遍广东罗浮山、惠阳、博罗、南海等地,以专治赘瘤和赘疣而闻名于时,以艾绒灸人身之赘瘤,疗效显著,活人无数,深受各地百姓的尊崇,故有“鲍仙姑”之誉。

鲍姑为人治病,针刺、艾灸和草药并用。她惯于采撷广东越秀山脚下野生艾叶,加工后用于灸法施治,专治瘿瘤、赘疣、痛疡、疥癣等,一灼即消,灵验神速。因此,后人称这种艾品为“鲍姑艾”,如今中医临床所应用的艾绒,即源于鲍姑艾,具有理血化气、逐寒祛湿、温经止血、固涩安胎等效用。

艾灸可养生

俗语说:“若要老人安,肚脐常温暖。”艾灸具有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中益气及防病保健等作用。肚脐即神阙穴,神阙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精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时,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驱邪治病的功效。通过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从而起到扶正固本、祛病防疾、益寿延年之作用。

艾灸法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R24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c)-0010-03

Experiment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in recent ten years

YANG Hu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the School Hospit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focu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 the TCM has shifted from acupuncture pretreatment to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both of which have similarities, and each has an advantage. This paper will show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the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and its effects on six aspects such as the system of sports, the nervous system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Key words]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view

艾灸预处理,即“逆灸”,属于逆针灸的一部分,是以“治未病”为主要理论基础的防病保健方法。它是通过艾灸激发经络之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和保健延年的目的。这一预防疾病的方法最早出现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其中记载“新生儿无疾,慎不可逆针灸”。沿用至今的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节气灸预防中风、感冒都属于“逆针灸”的范畴。本文将对近10年来艾灸预处理的实验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 艾灸预处理的作用机制

历代医家对艾灸预处理的理论阐述非常丰富。明代・高武在《诸病源候论》中,最早给出明确定义:“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针刺与艾灸同是治未病的两种重要手段,但是两者相比较,针刺多用于既病防传,艾灸则多用于未病先防[1]。这说明艾灸预处理更适用于防止疾病的发生。在中医理论里,艾灸预处理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①调整阴阳,促进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②激发正气,调节气机,拒邪于外;③根据五行制化及经络传变规律,未病先防;④结合时间医学,择时防治。

目前,在现代医学研究里,“针灸良性预应激假说”是比较公认的一种假说。它能很好地阐释艾灸预处理的作用机制,李晓泓[3]认为,艾灸预处理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现代应激学说密切相关。针对“未病”人群(这类人可以是健康人,也可以是无病体弱人群或是按照体质学说区分的某类疾病的高危易感人群等),医者或患者自己在疾病发生之前用针灸对一些特定腧穴进行适时、适量的物理刺激,使机体产生有利的应激反应,能够调整潜在的功能紊乱,抵抗或减轻随后发生的疾病对身体的伤害,从而达到提高机体的应变能力和延缓正常器官组织衰老退化的目的。并且推测,在这种良性应激反应过程中,热休克蛋白是启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的重要物质基础。相对于西医利用短暂的缺血、缺氧、高温等预处理方法[4-5]来说,针灸具有创伤小、易于调控的优势,尤其是艾灸,刺激温和,易于接受。

2 艾灸预处理的影响

2.1 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艾灸预处理能够改善和缓解运动性疲劳导致的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失常,自由基的代谢紊乱,进而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同时还能够减轻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对骨骼肌的结构损伤。项丽静[6]的研究发现,艾灸能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升高,丙二醛(MDA)的含量下降,这种明显的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能够阻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从而延缓大强度耐力训练运动大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王之娟等[7]发现,通过艾灸肾俞能够有效防止持续性运动疲劳大鼠模型出现体重下降,缓解血红蛋白、肌糖原、肝糖原含量的下降。此外,顾一煌等[8]研究结果还显示,艾灸可升高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有利于血液中乳酸的代谢,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常压耐缺氧的时间和提小鼠的负重游泳能力。熊静宇等[9]还从光镜下观测到艾灸预处理组的骨骼肌细胞除小部分核膜边界不清楚外,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膜完整,胞内无空泡出现,并且艾灸运动组运动后各时相骨骼肌结构损伤程度都明显轻于单纯运动组,运动后72 h损伤基本修复,证实了艾灸对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大鼠模型的骨骼肌的保护作用。

2.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现研究者多采用“4-动脉阻断”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来观察艾灸预处理对模型的影响。赵宇辉等[10]证实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存在良性影响,而华金双等[11-13]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与缺血组比较,艾灸预处理组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受到显著影响,HSP70蛋白受到较多表达(P < 0.01),并且海马CA 1区HSP70 mRNA表达各时间点显著偏高(P < 0.01),以上研究说明影响HSP70 mRNA、HSP70蛋白、Bcl-2蛋白、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艾灸预处理保护缺血神经元的作用机制。孙忠人等[14]还发现,与脑缺血组相比,艾灸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组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 < 0.01),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艾灸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模型的NOS和nNOS活性具有相同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诱导脑缺血耐受。

2.3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在针灸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更全面些,艾灸预处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早期动物实验[15]已经证实,针刺能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纠正心脏缺血诱发的心律失常,改善左心室功能,从而提高心肌抗御缺血损伤的能力。之后的研究[16]还证明,这种冠状血管程度不一的扩张主要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实现的。王一茗等[17]发现艾灸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心肌缺血高脂血症大鼠心肌肌浆网的RyR2 mRNA表达,并且优于缺血再灌注(P < 0.01)。随后赵宇辉等[18]还发现艾灸预处理还可以通过增加HSP70 mRNA的表达来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但是对于缺血再灌注的优越性却是与每日的治疗量有密切关系。

2.4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在应激状态下,热休克蛋白不仅存在于细胞内,还能被机体的一些细胞分泌到循环血液和体液中,形成细胞外热休克蛋白(extracellular heat shock protein,eHSP),通过干预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来影响炎症因子的转录和表达,最终达到减轻炎症损伤、保护机体的目的。那么艾灸预处理保护消化系统的作用机人们环境除了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血液中eHSP70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有实验表明[19-20]经艾灸足三里、梁门穴预处理的大鼠胃黏膜,HSP70蛋白和基因表达增加,前列腺素2(PGE2)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含量显著升高,胃黏膜血流量(GMBF)亦显著增高,内皮素(ET)含量明显下降。以此来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从而保护胃黏膜。易受乡等[21]研究发现艾灸预处理可以诱导eHSP70的表达升高,启动其下游信号转导途径,抑制核因子NF-κB的表达,减轻血清内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的转录,同时镜下还可以观察到,艾灸预处理组大鼠胃黏膜(与模型组比较)的破损,脱落较轻,炎症细胞浸润较少,并且在病理组织学评分上,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相应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在另一项实验中[22]也被证实。不仅如此,艾灸预处理还能对抗炎因子产生良性影响。有实验结果[23]显示,艾灸预处理在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同时,抑制促炎因子IL-1β、TNF-α,从而达到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同时,Liu等[24]的实验还证明,艾灸预处理还可以增加胃黏膜中GSH-Px与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而达到其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2.5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李晓泓等[25]的研究发现,艾灸预处理能够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下丘脑里的HSP70异常表达,调节血清中IL-6、TGH、皮质醇的含量,并且还观察到模型的纤维结缔组织和滑膜间皮细胞增生程度减轻,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关节软骨面较完整。但此实验中叠加的预处理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6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李晓泓等[26-28]的研究表明,逆灸对更年期大鼠的影响是多途径的、整体性的。它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具有保护作用。逆灸可以调节更年期大鼠的TNF-α的紊乱,提高脾脏雌激素受体α,增加子宫内激素雌二醇(E2)、孕激素(P)的含量及相应受体表达,延缓子宫退行性改变,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的平衡,缓降下丘脑室旁核雌激素受体α的异常高表达,正向调节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血浆中促肾上腺激素。但是不同作用途径的最佳作用时间点并不一致。

3 讨论

灸法以能够弥补针药的不足、擅长“治未病”而倍受青睐,近10年来,国内研究者逐渐重视对艾灸预处理的作用研究,研究对象逐渐覆盖临床各科常见疾病,包括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但是实验中,处理手段多是造模前临时短期艾灸预处理,处理时间从7次到16次不等,同一种疾病选穴不一样。所以,关于艾灸预处理的一些基础研究,如刺激量、刺激时间、刺激间隔、穴位选择等,还有待实验针灸学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程洁,李忠仁.针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3):49.

[2] 何小琼.逆针灸治未病中医机理浅析[J].江苏中医药,2008,40(10):74-75.

[3] 李晓泓.针灸“治未病”与“针灸良性预应激假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82-85.

[4] Monkayo J,De Freitas GR,Bogousslavsky J,et al. Do transien-tischemic attacks have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J]. Neurology,2000,54(11):2089-2094.

[5] Gorgias N,Maidatsi P,Tsolaki M. Hypoxic protects against neuronal damage of the rat hippocampus induced by severe hypoxia [J]. Brain Res,1996,714(1-2):215-225.

[6] 项丽静.灸足三里、关元穴对运动人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73.

[7] 王之娟,王蕴红,梁蕾,等.艾灸肾俞对大鼠抗疲劳能力作用的效果观察[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52.

[8] 顾一煌,金宏柱,史曙生.艾灸对小鼠抗运动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1):42.

[9] 熊静宇,肖国强,卢艳梅.艾灸预处理对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0):56-61.

[10] 赵宇辉,孙忠人,李晓捷,等.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Bcl-2和Bax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53-54.

[11] 华金双,李丽萍,朱现民.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SOD,MDA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8):595-597.

[12] 华金双,李丽萍,王民集.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7,39(12):73-74.

[13] 华金双,李丽萍,孙忠人.艾灸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HSP70蛋白及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86-87.

[14] 孙忠人,王振宇,华金双.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52-54.

[15] 王浩,李汉儒.冠心病患者血液脂质过氧化物及有关酶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2,23(4):251.

[16] 邓集荣,刘涌,李可智.按膻中穴致心电图S-T段、T波改变在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按摩与导引,1998,(1):6.

[17] 王一茗,孙忠人.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高脂血症大鼠心肌RyR2 mRNA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164-1167.

[18] 赵宇辉,孙忠人.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凋亡及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1):36-38.

[19] 常小荣,彭娜,易受乡,等.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HSP70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3):1252-1256.

[20] 易受乡,彭艳,常小荣,等.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增殖修复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21-24.

[21] 易受乡,杜燕.艾灸预处理对急性胃劲膜损伤大鼠血清中eHSP70及胃黏膜细胞NF-kB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462-1467.

[22] 杜燕,易受乡,林亚平,等.艾灸对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热休克蛋白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5):269-272.

[23] 刘密,常小荣,严洁,等.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血清IL-1β、TNF-α和IL-10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06-908.

[24] Liu Mi,Chang Xiaorong,Yan Jie,et al. Effects of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on GSH-Px, SOD and MDA in gastric mucosa of rats with stress ulcer [J]. J Acupunct Tuina Sci,2011,9(1):17-20.

[25] 李晓泓,张露芬.艾灸预处理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HSP70的影响及保护机制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86-89.

[26] 李晓泓,解秸萍,张露芬,等.逆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和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及血浆促肾上腺激素的调节[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118-120.

艾灸法论文篇(9)

艾灸可以分为“艾”和“灸”两个字。“艾”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艾性温,其味芳香,善通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灸”指的是灸法。灸法是运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艾灸的适应症:

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证(如感冒);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腹泻等;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等;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崩漏等。

艾灸的禁忌症: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小心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会耗伤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6.高血压病人头部不宜灸,糖尿病病人艾灸时一定要特别小心,不可灸伤皮肤,更不可实施疤痕灸。

7.从中医角度来说,还有一些证候是不合适艾灸的。如:外感或者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急者禁灸;高热、抽搐、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不宜灸。

冬季家庭艾灸须知

家庭艾灸建议以艾条灸和隔姜灸为主

庄礼兴教授提到,艾灸的方法多种多样,从日常大家多见的艾条灸、隔物灸、温针灸之外,还有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四花灸、麦粒灸、长蛇灸等。但是从操作方便易学和安全来说,家庭艾灸还是建议以艾条灸盒、隔姜灸为主。

艾灸方法不同,时间计算的方法也不同

艾条灸和温针灸是以时间来定夺的,一般建议是15~20分钟,如果是儿童建议不要超过10分钟,如果是一些皮肤麻木的病人,或者是老人建议可以相应延长些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一般以皮肤潮红为度。

而艾炷灸和隔姜灸就是以艾灸的壮数来计算,根据情况不同每次每穴约3~7壮,若用直接灸、施灸于肌肉皮肤较薄的地方又或是妇女、儿童、体弱、年老的人群,则选用较小的艾炷,一般为花生米大小;如果是间接灸、施灸于肌肉丰厚的地方又或是青壮年、男性等人群可以选用较大的艾炷,但一般不要超过大拇指第一节大小。

艾绒的选择也是关键

艾条方面有清艾条和药艾条之分。清艾条是纯粹的艾叶,没有添加其他的药材制成的艾条;药艾条则是在艾叶之外还增加了一些针对不同疾病的药材共同制成的艾条。庄礼兴教授建议,一般的家庭保健和治疗用清艾条即可。

家庭艾炷灸可先在穴位上涂点万花油,一方面防烫伤,另一方面可以辅助粘住艾炷,以免掉落。灸后也可涂点万花油在艾灸部位以保护皮肤。

传统艾灸的几种常见方法:

艾条灸的方法又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等。这里主要介绍悬起灸。

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艾条一端距离皮肤约3cm,一般每穴灸5~10分钟,灸至皮肤有温热感、温热发红,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雀啄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施灸的穴位上,一上一下连续如同鸟雀啄食一样,而不是把点燃的艾条固定于施灸部位相对稳定的距离上。本法一般用于昏厥的急救以及一些小儿的疾患。

回旋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在距离施灸的皮肤约3cm处,在以穴位为中心3~5cm直径的范围内,顺时针方向,回旋往复熏灸,如画圈一样。本艾灸适用于寒证、风湿痛、神经性麻痹及某些皮肤病的治疗等。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时,先以艾绒以食指、中指及大拇指,抓取少量艾绒,制成艾柱,在选取的穴位表面皮肤加上药物,如蒜片或生姜片等,再将艾炷置于蒜片或生姜片上(艾绒不直接置于皮肤上),点燃艾炷的顶端的方法。

艾灸除了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以外,只要认真按照施灸原则和操作规程要求,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进行艾灸保健时的禁忌和注意事项:由于艾灸是以火熏灸,施灸不当,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可能会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甚至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

冬季艾灸养生轻松摆脱亚健康状态

艾灸作为中国古老疗法,专家表示,艾灸养生对于摆脱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有着良好的效果。

“艾灸”不是针灸 提及艾灸,很多人会问,是针灸吗?其实不然。“艾”指的是艾草,而艾灸是通过点燃艾绒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体表的经穴或患病部位,通过施以温热的刺激,从而达到经络温通、扶正去邪的作用。中医认为,艾灸还具有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中益气及防病保健等作用。

艾灸可滋补阳气 中医理论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而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超负荷透支体力,致使阳气不足,进而出现身体易疲劳,浑身疼痛,精力无法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特别是失眠、焦虑等亚健康症状。《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据悉,点燃的艾草渗透穴位后,调节身体阴阳,提高身体免疫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正是这个道理。

冬季养生艾灸正当时 此时人体内的阳气衰退,正适于采用补阳气的养生手段,避免在春季生发时节,由于阳气不足易复发老病,而艾灸的祛湿、散寒作用也正适用于冬季。现代施灸时常配合着精油,精油可以起到开穴的作用,帮助艾草的渗透,加强功效,而很多精油更具有安神等功效,可以促进睡眠。

教你如何选取治病、保健的艾灸穴位

第一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艾灸

庄礼兴教授提到,艾灸适合治疗的是一些寒性、虚性的疾病,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基本上可以把这些疾病分为四类:

1.关节性疾病

包括老年人退行性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腰椎病、颈椎病等;办公室白领因工作性质导致的腰椎病、颈椎病需要经过医生辨证之后,才可判断是否适合艾灸。证型属于肝阳上亢型的关节性疾病是不适宜艾灸的。

2.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另外就是辨证为虚寒型的拉肚子、胃胀、胃痛,也可通过艾灸治疗。

3.杂病

例如一些常见的妇科、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还有一些属于虚寒型的症状如小便清长、腰膝酸软、下腹坠胀等也属于艾灸的治疗范围。

4.顽固性疾病

包括强直性脊柱炎,一些通过中医的辨证,属于虚寒性的诊断不明,没有办法解释的功能性疾病。

第二步:如何根据不同疾病选择艾灸穴位

庄礼兴教授这样解释到,艾灸治疗疾病是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的,即便是同一个疾病,选取的穴位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要严格根据疾病来分艾灸穴位的话,比较难。但是可以根据疾病类型选取一些通用的穴位,来达到保健和防治的作用。

保健选穴:

儿童方面多见的是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的疾病或者是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所以以保健来论,艾灸选穴建议选取:大椎、肺俞、足三里、大肠俞等。

老人方面多见是一些虚寒类的疾病如关节退行性病、局部肌肉关节疼痛等。艾灸选穴建议以滋养肝肾,提升阳气为主,建议选取:命门、百会、足三里及阿是穴。

妇科、男科保健方面建议可以选取腹部和腰骶部的一些保健穴位,女性还可以选取“子宫”一穴作为日常保健。

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选取大椎、关元、足三里及四肢末端的一些穴位来减轻手脚冰凉的症状。

补肾、补脾可以选择肾俞、脾俞、命门。

疾病选穴:

消化性疾病、女性的子宫下垂、头晕可以选择百会穴治疗。

失眠:通过辨证非阴虚、热证之后可以选择百会、风池、三阴交及足三里治疗。

颈椎病、颈部疼痛可以选择风池、大椎、督脉和膀胱经上的一些穴位来治疗。

肩部疼痛可以选择肩髎、肩髃、手臂等穴位。

庄礼兴教授建议,一些容易选取的保健穴位例如足三里、百会等可以自己在家中自己艾灸,但是如果是关系到疾病的治疗,还是建议到医院由医生经过辨证之后系统地治疗,以保证疗效。

家庭艾灸你不可不知的注意事项

很多朋友喜欢在家里面自己艾灸来保健身体,但艾灸虽然容易操作而且较为安全,但是稍有不慎,还是容易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家庭艾灸,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逐步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只要掌握好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项、要点,要想轻轻松松在家中自己艾灸,不是一个难题。

关于艾灸 你误解了什么

艾灸只能保健?

临床上决定使用何种疗法或决定哪种是主要疗法还是辅助疗法是由疾病的种类、病情、病史、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而不是由疗法本身决定,只要疾病符合针灸治疗适应症,就完全可以采取艾灸治疗,例如面瘫初期和后遗症期,但是所有寻求艾灸治疗的疾病都需要经过辨证分型才可以判定是否适合艾灸治疗,而不是由患者自己判断。

艾灸易烫伤皮肤?

很多人看到艾炷、艾条在皮肤上燃烧,总是带着恐惧感,害怕火星或者是燃烧后的艾炷会烧伤皮肤,引起疼痛。专家提出,如果对燃烧的艾炷有恐惧感,可以选择艾条灸、艾盒灸、艾灸棒灸和隔姜灸,这些都是一些较为安全的灸法,只要严格按照艾灸的要求施灸,一般不会烫伤皮肤。并且专家还有个小建议,艾灸时可以在穴位上涂抹一些万花油,以防止烫伤。

艾灸可以包治百病?

艾灸法论文篇(10)

遗精是一种很常见的内科病种,祖国医学认为"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1],多发生于未婚青年和已婚青年,现介绍1例我科门诊遗精患者,经过针刺加艾灸治疗,效果显著,特与同道共享。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6岁,已婚,自述数月来昼夜遗精1~3次,在走路、思考、动情时也屡屡遗精,前医运用益气涩精,固肾安神,泻火养阴之法治之,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求治于针灸。现房室都已很少,略带血色,身心疲惫,乏力,面色恍白,恶寒,舌淡苔白脉沉缓无力,综合脉证,诊为心肾阴阳失调,先让患者取仰卧位,取关元(针刺+艾灸)、中极、三阴交(双)、太冲(双)、太溪(双),配合太极六合针法[2]选用坎、离、震位,30 min起针后让患者取俯卧位选心俞、肾俞(针刺+艾灸)、肝俞、次髎(针刺+艾灸)、腰阳关(针刺+艾灸)针刺,针1次/2 d,5次1疗程。第3 d患者就诊时自述病情大有好转,遗精次数减少,恶寒减轻,人也有力气了。面色红润。后共针4次而愈,巩固一次,嘱患者精神调摄及心态的平和。

2讨论

遗精是指在非性生活时自行排出的一种症状。不管究竟次数到何程度当视为病理性遗精,何程度为生理性遗精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明确的是遗精伴有头晕、心悸腰膝酸软,消瘦自汗等症状的当视为病理性的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多由肾虚不能固摄,君相火旺,或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而致遗精,主要责之于心肝肾,但与心肾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不论湿热、火旺、酒色、劳伤等不同病因引起,日久无不耗精伤肾病变以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发展为肾虚不固者多见。对本病的治疗,夏治平[3]老中医的针灸经验是:①证有虚实,针灸宜分补泻;②病势缠绵,治当循序渐进。主张调和肝肾固其本,选肾俞关元中极太冲太溪等穴;③重视七情因素宜配合精神调摄。善用肝俞、太冲疏肝解郁。陈天安[4]运用针灸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例患者,病久不愈,内结,阴伤及阳,以致下元虚惫,气势所慑,精关因而不固,故滑精频作。真阴内竭,元阳虚衰,五脏精华不能上荣于面,而面色恍白,精神萎靡。舌质淡,苔白,脉沉缓均为元阳已虚,气血不足之象,治宜尊景岳全书“元阳不足,精气两虚者,当专培根本”之旨,温补肾阳固涩精关。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指挥,为人生元气的根本,用以振奋肾气,配肾俞,太冲、太溪以调和肝肾;配合心俞、肝俞、三阴交清泻君相之虚火。本例病症取针刺加艾灸效果之佳,更进一步证实针灸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254-259.

艾灸法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5-0935-03

Cogni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KOU Suotang,WU Huangan,LIU Huirong,CHEN Yuelai,LIU Ligong,CHEN Yunfei,CHEN Hanping,WANG Siyou,HUA Xuegui,ZHOU Enhu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This essay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from th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research literature that concerned with the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To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 to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To intend the evocation of clinical medical worker and researcher to think highly of the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To provid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roof TO objectivise and standard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Promote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to objectivise and standard.

Keywords:quantitative moxibustion;significance;cognition

灸法,是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借其温热、药物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的应用,从古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帛书《经脉》就有关于灸法的记载。晋代名医陈延之《医心方》说:“针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灸法运用之简便和广泛。

灸的方法繁多,主要有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温和灸、雀啄灸等,间接灸又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豆豉饼灸、隔胡椒饼灸等。《医学入门》又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现又有“大病必灸”之说。可见灸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与针刺及汤药同等重要,甚至更有其独特疗效,特别是对一些疑难杂症的疗效更为突出。灸法的疗效的取得,不仅与灸时的用材和施灸部位有关,而且与灸时的剂量(即灸量)有密切关系。古代医家十分重视灸量,正因为现代临床忽视了灸量在灸法取效中的重要作用,而导致对灸法疗效的质疑。所以,灸量是关系灸法取效和存亡的重要因素,值得探讨和深思。

1 中医文献对灸量的论述

《灵枢•官能》曰:“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由此可见,灸疗的范围很广,有些疾病用针刺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灸法,针灸并用。唐代王焘在其《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中倍加注意灸疗的应用,提出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可见,灸法在当时治疗手段中的重要地位。灸法和用药一样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方可见效,即有一定灸量。《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云:“凡灸诸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灸量,是施灸时艾在皮肤上燃烧所产生的刺激强度,刺激强度等于施灸的时间与施灸的强度的总和。达到一定的灸量就会产生一定的灸效。灸效,是不同的灸法与不同的灸量协同产生的灸治效果。

古人运用灸法时,对灸治的量是非常重视的,对灸量的掌握,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部位、病性等方面来决定。例如《外台秘要》曰:“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小也。衰老者少灸,盛壮强实者多灸”。这就是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进行施灸的。所谓“生”是少灸之意;“熟”是多灸之意。而《扁鹊心书》云:“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这是根据疾病的程度进行施灸的记载。明代著名医家李梃编撰的《医学入门》曰:“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阴虚有火者,亦不宜多灸,惟四肢穴最妙,凡上肢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处,针可入深,灸多无尽”。则是根据身体部位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施灸灸量。

《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提出灸量根据病情、体质、部位的不同而决定。一般的病在体外浅表部,灸量宜少,在内灸量宜大,即“外气务生,内气务熟”;体壮病重者,宜多灸,相反宜少灸,即“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复减半”;在皮肉浅薄处灸量宜生,皮肉厚实处灸量宜熟,即“头面目咽,灸之最宜生少,手臂四肢,灸之则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欲须生少”。

东晋•陈延之撰的《小品方》(又名《经方小品》)记载:“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灸壮多为50壮至百壮。《备急灸法》载:“歧伯,孙真人,治走咬伤,即令三姓三人于所咬伤处各人各灸一壮即愈”。《黄帝明堂灸经》记载灸也多为3~5壮。《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疟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令满百壮。”《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云:“凡痈疽发背,经一两日不退,须当上灸之一二百壮。”总之,灸壮有从数壮、百壮、乃至千壮。有一次灸量,也有累积灸量,不管怎样,要产生一定的灸效,首先要积累一定的灸量。但是灸量并非越大越好,要依病依体依境而定。《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云:“灸风者,不得一顿满一百;灸寒温者,不得一顿满千。”《千金要方》“灸脚气八穴轻者不可减百壮,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佳。”由此观之,要想获得一定的灸效,先有足够的灸量。

现代医家掌握施灸的量,多是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决定的,而施灸量的大小又以病者的体质、施灸的部位及病情的轻重来酌定,这种对灸量的定量含有一定的随意性,从严格科学意义上讲,这种做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态度,正如用药不严格把握剂量和疗程一样,不但不利于治疗疾病,而且容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灸法既然是一种治疗手段就应该有严格的“度”和“量”,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更有利于这种疗法的发展。当然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古人不可能为我们制定出十分严格的灸量来,但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在某些方面我们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及时的把现代科技应用于我们的中医学中来,只要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就不难看出中医学的发展历来都是和当时的科技发展密切结合的,中国古代医家充分而且及时的把当时的科技方法应用于医疗和发展中医学。所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提出对灸量的界定,并不是什么非想,不论从发展灸法还是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2 灸量对疗效的影响

灸法和药物、针法一样存在着质、量与效的关系。虽然某种灸法对于某一具体病症十分合适,而“作用量”未能恰到好处,则疗效不能充分显现,甚至徒劳无益。目前灸疗方法很多,但还没有一种灸法能从客观上掌握其最佳刺激量,对各种病证、各种灸法,医者都以意为之。这就造成灸法疗效的不确定,不但影响临床治病而且影响灸法的发展,现代大量的研究证实灸量与疗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日本人对不同灸量对皮肤及皮下组织影响的差异性、疼痛阈、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皮肤过氧化脂质、凝血酶原时间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说明不同灸量和灸法产生不同效果[1]。

2.1不同灸量对血液的影响不同

顾一煌等[2]观察不同艾灸量对小鼠运动疲劳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结果艾灸能有效地降低运动疲劳后血清肌酸激酶的产生,不同艾灸量其作用结果不一样。而艾灸在降低血清肌酸激酶产生时,艾灸治疗间隔时间、皮肤温度、持续时间3个因素中,皮肤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间隔时间次之,持续时间影响最小。张京英等[3]观察到各不同艾灸对全血中组胺含量影响各异。灸后90min,各艾灸组家兔全血中组胺含量有很大差异。艾条强刺激时,皮肤温度达到55℃,持续5min,全血组胺明显升高。艾炷强刺激时,皮肤温度达190℃,持续1min30s左右,全血组胺含量并无升高,与灸前相近。弱刺激中,艾条灸时皮肤温度保持在40℃左右,对家兔全血组胺无影响,小艾炷灸时皮肤温度达150℃约50s左右,全血组胺反而明显下降。说明灸效与不同灸法、刺激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过强(大艾炷)或过弱(艾条弱刺激)的艾火刺激均不能使血中组胺发生变化,而较强的(艾条强刺激)艾火刺激可使家兔全血中组胺明显升高,中强的(小艾炷)艾火刺激可降低全血组胺的含量。张蕊等[4]的研究也证实不同灸量对微循环的影响不同。

2.2不同灸量对胃功能影响不同

刘农虞等[5]研究了不同艾灸足三里穴对胃电的基础水平的调整作用。实验结果说明各种灸刺激治疗均能不同程度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胃运动亢进。但其灸效与灸质、灸量、灸法有关。其中大艾条刺激能明显抑制胃电频率、振幅的增强(P

2.3不同灸量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不同

张英等[6]采用不同灸治时程(5、15、25min)治疗阳虚小鼠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灸治时程对阳虚小鼠模型的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率、白细胞介素II的影响存在差异,灸15min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率(P

提示在改善阳虚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上,以就15min为最佳灸治时程。

李守栋等[7]研究不同刺激量艾灸拮抗雷公藤甲素毒性反应的作用不同,7壮/穴/次组的白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P>0.05),与药物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

3 影响灸量的因素

在施灸的用材、部位和施灸方法确定的情况下,施灸要产生一定的灸效,必须达到一定的灸量,灸量的积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施灸的材料:不同的施灸材料在单位时间产生的灸量不同,获得不同的疗效。

3.1 灸火势大小灸火势大小也是决定灸量的重要环节。在灸材确定的情况下,灸材燃烧时的缓急,决定单位时间内产生灸量的决定因素。同时它与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灸材成正比关系,火势大急,产生温度越高,释放和产生的能谱量和某些化学活性物质也越多,对机体的刺激越大即灸量越大。若燃烧徐缓、火力小,则单位时间产生的能谱量和某些化学活性物质就少,对机体的刺激就小即灸量小。

3.2施灸时间的长短施灸时间的长短同样是决定灸量的一个方面。灸法和用药一样也有量的积累,施灸时间越长,施灸时释放的能谱和化学活性物质被机体吸收的越多,即产生的灸量越大。

3.3 灸距的大小(灸温)灸距就是施灸时灸条和灸部的距离。施灸时特别是温和灸灸条和灸部的距离远近,决定了灸部局部温度的高低和灸材燃烧释放的化学活性物质的吸收。在灸的火势一定的情况下,灸条离灸部越远,灸部温度相对越低,灸部获得的有效作用就越少。灸时不仅是温度的作用,还包括灸材燃烧时产生的各种能谱和化学活性物质,这些都是通过皮肤被吸收的,灸条距离灸部越近,机体吸收的这些物质和能量越多,即产生的灸量越大。

3.4 施灸频度用药讲究用药周期,特别是像抗生素一类药物的使用,对用药周期有严格的界定。长期以来,不论临床治疗还是实验研究,对灸的频度即灸疗的间隔时间没有明确的标准,都是执行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或意愿来决定的,这对一种疗法来说是不严谨的,由此得出的结果的准确性值得考虑,而以其结果来评价它的疗效和/或作用机理其可信的也就值得质疑。所以,灸频是值得探讨的,它不仅与灸量的积累有关,直接关系到灸法的疗效,而且是灸疗法操作走向正规化的重要方面。

4 灸量的衡量标准

传统针灸诸书所载悬灸灸到“唇红为度”[8-11]。这是传统针灸医生仅依靠肉眼观察判定,但它相对以灸的时间长短和灼灸壮数来衡量灸量要科学一些。因为采用灸法治疗疾病,主要观察对象是患者,这种以患者机体的变化为标准来衡量治疗量的方法,有其深刻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也反映了中医人性化服务的内容。有人实验研究证实以“唇红为度”的灸量衡量标准有其科学基础的。因此灸术中“泪滴样红细胞”的出现可视为灸量的标准参考。当然有些医家认为灸量要以病人的感觉作为衡量标准,即病人产生“灸感”。

艾灸的临床疗效已被几千年的实践所证实。其治疗范围相当广泛,但由于忽视了灸治的最佳治疗量,即灸量。没有严格的把握灸量,致使灸法的疗效受到影响,使许多人误认为灸疗对很多疾病疗效不甚理想或无效。中医认为“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只有在一定灸量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灸感”,要达到灸感所需要的治疗时间比针刺得气需要的时间长(半小时以上),一旦灸感出现,则灸感一般会直抵病所,症状也会随灸感的出现而明显缓解。且灸感在穴位停留的时间较长,给穴位以长时间的刺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12]。

灸感的性质多种多样,最多的是热流和气流样感觉,还有风吹样、蚁行感、灼痛感等。在治疗过程中还发现,第一次出现灸感需要的时间较长,随后有缩短的趋势,这可能是灸量的累积效应或病变经络逐渐疏通的结果。

灸疗要产生一定疗效,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灸量的积累,当灸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易产生灸感。有灸效可能会出现灸感,获得一定的灸感必有灸效。所以,灸量是灸效获得的重要方面,结合现代科技方法研究灸量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为临床灸疗度的把握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灸,为灸法的发展和疗效的提高探寻“量”的依据,同时,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农虞.不同灸量、灸质、灸法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1993(2/3):61-64.

[2] 顾一煌,金宏柱,吴云川,等.不同艾灸量对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6):373-375.

[3] 张京英,刘农虞,杨兆民,等.灸法、灸量对家兔全血组胺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J].中国针灸,1994,(6):27-29.

[4] 张蕊,仇裕丰.不同灸位、刺激量施灸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M].针灸临床杂志,2006,22(9):46-47.

[5] 刘农虞,张蕊,张京英,等.不同灸质、灸量、灸法刺激家兔“足三里”穴对胃电活动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7,22(3):173-175.

[6] 张英,刘又香,孙国杰.不同灸治时程对阳虚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J].湖北中医杂志,1998,20(2):53-54.

[7] 李守栋.灸法的不同刺激量对雷公藤甲素副作用的影响[J].甘肃中医,2007,20(1):49-50.

[8] 李观荣.汉英对照针灸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9] 齐士元.中医学概要[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