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7 17:24:04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11-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推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问题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实际锻炼,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发挥特长,增长才干。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医学院校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不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不被真正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指导,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学生参与面不广;活动经费不足,活动质量得不到保障;社会实践制度机制不完善,缺乏激励性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等。

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以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问题的经验,笔者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创建了“一份文件 + 五次会议”(简称“一文五会”)的暑期社会实践运作模式,并从2010年起对本院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项目化管理。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概念与意义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是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系统式管理办法。它是在高校团组织的宏观政策指导和支持下, 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项、项目招标、团队及个人竞标的方式,对有创意、有特色的实践活动项目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给予支持,以此推动各实践组织及个人不断创新,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规范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高校科研项目资源、人才资源、活动资源统一于一体,是实现学校产学研一体的有效途径。

以项目团队为主体,以专业知识为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联合、开放、互惠、共赢的开放式实践格局,更有利于培养服务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笔者所在学院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项目化运作,全院师生根据当前社会形势、社会需要进行调研,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及特长优势选择合适的实践内容。组建好实践团队后向学院提出立项申请并进行公开答辩,学院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评审。对内容丰富、具体,可操作性强并能产生实际效果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专家建议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实施项目化的手段,创新了活动模式,充分调动实践主体的积极性和优势,进一步丰富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的载体,广大青年通过形式多样的项目设计与实施,在活动中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深入田间地头、走近基层社区,切实有效地培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将自己所学应用与实践过程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项目化方案的设计实施均是围绕现实中具体问题而展开,服务基层、服务地方,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文五会”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

(一)“一份文件”――关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本着“早准备、早立项、早落实”的原则,笔者所在学院每年12月份就下发关于开展来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意义目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实施步骤等,并详细附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申请表。旨在方便学生利用寒假时间通过亲朋好友关系或联系家乡当地机构确定下乡地点,随后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实践团队和筹备活动,同时也让一、二年级学生更早的认知社会实践,积极加入社会实践的行列中。

(二)“五次会议”――

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让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更加踊跃,在每年12月份下发通知后,由学院团委牵头,组织研究生会、学生会、各二级社团和各年级团总支的主要干部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和动员工作,把通知的精神落实到位。

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竞标大会

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启动开始,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保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专门设立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经过1、2月份下乡地点的联系与确定,3月份实践活动标书的书写和上交,4、5月份服务团队的组织培训和寻找赞助,6月上旬,随即面向全院学生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竞标大会,通过听取各服务团队活动方案的汇报,查阅相关材料了解其筹备情况,评出重点团队和特色团队若干,并予一定活动经费支持。竞标大会的召开,大大提高了各服务团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各服务团队的前期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验收,专家也会给各服务团队专业的指导和建议,通过竞标会,各队伍之间也有一定的交流,查漏补缺,为中期工作的开展做好前期扎实的铺垫。

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7月上旬或中旬,集中各服务团队举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邀请上一年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为大家作经验分享和心得交流,介绍并传授在下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应对方案和解决办法。学院领导也借此机会再次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们强调安全问题,落实安全教育,嘱咐学生务必充分做好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平安、顺利、圆满完成。启动仪式的召开,除了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正式开始的标志,更是实践队伍下乡前的一次全面详尽的安全保障宣教会。

4、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比大会

完善的工作制度机制和科学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学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分细则》,并于每年9月中下旬在全院范围内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比大会,通过听取总结汇报、查阅总结资料、接受现场提问和评委统一评分等环节,从前期准备、实施过程、经费使用以及实践成果等方面综合评价和量化考核,评出一、二、三等奖团队若干和最佳组织奖;同时通过队员推荐、队员投票、带队老师评价等环节评出一批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这一措施也为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树立了个人和集体的标杆示范作用。

5、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不仅要做好立项和实施,更重视实践成果的宣传交流。评比大会后,学院召开当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让各服务团队互相交流学习、互相进步提高。同时也通过工作总结和表彰先进,加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宣传力度和扩大影响范围,提高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新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度,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是要更多的了解社会、改造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有机结合中获得真知,增长才干。

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成效

自学院启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后,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的队伍和人数明显提高,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形成规范化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指南》。自2004年由学院学生独立组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至今,共有1支队伍获得“全国优秀队伍”,3支队伍获得省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队伍”,7人次获得省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院更是连续9年被评为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成效主要体现如下:

(一)服务范围广,扩大社会影响效应

近年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足迹已遍及、河北、贵州、云南、江西、广西、广东、海南等省份。2008年至2013年6年间,累计服务人次近10万人,得到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报道超过100次。2010年,学院的湛江吴川服务队更是凭其优秀的表现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发扬中医传统 竭诚为民服务”锦旗和荣誉证书。

(二)基地建设多,拓展持续发展道路

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模式启动后,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也得以快速进展,由原来的7个社会实践基地发展到现在共15个固定社会实践基地,其中8个为签约挂牌基地。2010年,更是在海南省琼海市建立学院乃至学校首个省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这个基地由于规范化、细致化、全面的管理已经在2012年的7月进行了续约仪式,这同时也扩大了学院以及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有效地改善以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服务局面,促进学院社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三)技能培训硬,提升临床服务能力

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基金的设立和招标会的召开、科学的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完善和评比大会的召开,促进各服务团队重视提高自身的团队素质。“全员培训技能考核择优挑选专项培训”的全新组队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健康体检、专科咨询、传统疗法、营养指导等项目全面培训,大大强化了医学生医学技能的学习,从而提升医学生综合临床服务能力。

(四)调研工作细,提高科研创新水平

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明确要求每个下乡服务团队要有1-2个课题的调研,并撰写至少1份有质量的调研报告。我院学生把“挑战杯大学生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和校内外的学术论文大赛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广度与深度的调研工作,全面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水平,而学生也通过这项制度,在调研能力、科研方法、论文写作、课题选题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有1名学生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3项,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3项,省市各级奖项硕果累累。

(五)基层了解深,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就业压力。社会实践提高了医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农村,为他们创业走向成功奠定基础。所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有助于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

参考文献

[1] 石淑宵,陈红,周庆环,张斯琴.临床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78,115.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2)

根据高校自身的特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方式可以多样化。台州学院结合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立足本地,开展主题先行,点面结合,以专业性、服务性为

特色的暑期社会实践。

(一)合理组队,明确任务台州学院各二级学院招募团队时,采用按项组队的形式。首先是确定团队负责人。队长必须责任心强,组织经验丰富。接着,根据预期目标,将成员人数严格控制在5-15人,其中要有至少一名组织能力强,一名文字能力强,一名是台州本地人。要求每个队员各尽其能,注重团队合作。最后,选定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表,明确注意事项,制定实践计划,进行申报立项。这种以按需组团形式组织起来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能够有效地促进队员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培养团队合作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专业,走进基层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遴选、培育与立项,必须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围绕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人才培养特色等科学设计实践选题。[2]台州学院致力于摸索并扩展“订单式”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模式,结合各专业特色策划活动方案,例如以开展基层调研为前提的“赴企业、农村和机关单位”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知、学、思、行的统一。

(三)结合课题,服务就业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暑期社会实践的教育性,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砝码。台州学院每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新苗人才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积极申报省、市、校立项科研,并将课题研究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课题的可行性研究放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使参与课题的学生具备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能够为暑期社会实践规范有序地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台州学院根据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和办法,编写了台州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方案设计、调研需求、动员实施、宣传指导、总结展示、评价表彰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成立以校团委为总策划,各二级学院分团委组织发动的暑期社会实践实施体系,分工明确,便于加强管理。

创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丰富成效评价体系的途径

(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1.结合社会调研和科研实践活动坚持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选题,有组织地开展专题调研,撰写调查报告,为台州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二级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的参与者为主,充分利用假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写论文等,开展集体研究和攻关,争取出一批科研成果。2.利用学生骨干挂职锻炼集中组织学生骨干到台州各社区、企业、农村进行挂职锻炼、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国情,经受磨练,增长才干。作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挂职的学生骨干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台州这座城市的认识;同时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行动”,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顺利就业奠定基础。3.提倡创业创新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实践,鼓励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深入社会,充分焕发创业激情和创造活力,开展各类实习和见习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主动开展创新实践,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积极参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锻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3)

1997年5月26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教委、、全国学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全国各高校根据文件精神以不同形式陆续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其目的组织大中学生志愿者充分利用暑假深人到企事业单位和边远村镇,在不同工作岗位上,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做出积极贡献。各高校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至今已有18年。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及形式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教育型、公益服务型、文化科技型、社会调查型、职业规划型、就业创业型、劳动锻炼型、勤工助学型等;按照组织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红十字协会”团组织活动、参观红色基地、寻访红色足迹、创业就业活动及带薪实习、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1)暑期社会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第一课堂的思修课教育以书本学习和课堂传授为主,都偏向于“灌输”和“说教”,是对已有理论和观点的进行阐述和解读,属于理性认识范畴。暑期实践由于时间上集中、空间自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让学生置身于生动、具体、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一方面能够让大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社会经验和感性认识,为深化了理性认识提供真实有效的素材,有利于大学生找到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只能通过拥有大量的亲身体验和感性认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社会,有效的吸收和消化抽象的理论知识。因此,充分发挥暑期社会实践育人作用,才能让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成为有源之水,做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知行合一,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暑期实践是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大学时期是学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于将来大学生如何追求和选择有价值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属性,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在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都是基于学生自发实践和认知的前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将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促使学生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使对之前形成的主观世界有了客观认识的基础,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吸收到有价值的学习养分;另一方面暑期社会实践能够开阔视野,培养认知和思辨能力,让学生勇于实践,在活动过程中认识到自身不足,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对自身今后的人生、理想、追求和责任等问题进行再思考,有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3)暑期社会实践能够发挥培养高校专业人才目标的教育形式功效,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学生来自于不同年级、不同院系和不同专业,在选择实践项目上侧重专业对口,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能够将个人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社会实践促进专业能力提升,以实际行动积累专业岗位经验;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高校“三下乡”团队通过学校、企业、地方的三方互惠合作的形式,建立学生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为学生融入社会、就业和创业拓宽路径。

4)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高素质的共青团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共青团的战斗力。

暑期社会实践一般都由高校团委组织开展,为大学生搭建了全新实践平台,对建设高素质的团组织队伍、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团委在实践过程中开展的文化、科技、医疗等公益志愿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融入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深入社会基层的平台,做到学以致用,彰显出共青团组织思想引领作用。

四、增强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对策

1)加强分类指导,健全组织保障。

高校相关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指导机构,整合校内外资源,在经费、后勤、资源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要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上升到与科研、教学、就业同样的高度予以重视。

2)丰富活动载体,拓宽实践渠道。

高校在组织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必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无论是常规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还是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活动,都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来进行。高校要结合“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育人目标,根据不同院系专业特点、不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来明确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积极联系行业相关部门,努力寻求合作机会,为学生暑期实践提供平台,开展暑期专项实践活动。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4)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大学生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1997年,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其目的是号召广大在校大学生,了解“三农”、服务“三农”。新时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快速发展起来,各高校以了解和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健全有效机制为保障,开展专业教学实践、校外实习、支教助教、科技创新、志愿者服务、挂职锻炼等“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

1.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除了接受理论教育,还需要走出学校,进入社会,熟悉社会,全面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当代基本国情。目前,各高校由院团委牵头,思想政治辅导员带队,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如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等等,这些是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特别是“90后”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的不解和困惑,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帮助分析和解决,用教学理论指导社会实践,用社会实践分析、补充教学理论,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大学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生活、教学实践、参观调研、支教助教,进一步强化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客观现实事物,提高自身能力。通过走进基层,走进农村,与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深入接触、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处事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在融合中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磨砺,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5)

(一)保障体系不到位

首先,思想保障是先导,可以有效保障工作的方向性和价值性。现阶段,多数高校对社会实践育人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不够,一般只是将暑期社会实践定位为团学课外活动的范畴,未能真正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次,组织保障是基础,可以有效保障工作领导的科学性和管理的严谨性。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但往往都是团委牵头做,而其他部门参与过问、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却很少。第三,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后盾,可以保障工作的可操作性和长期稳定性。高校对社会实践育人目标的设计、育人环节的策划、育人过程的支持和实际育人效果的考量等方面都还缺乏充分的顶层策划和制度依托。虽然有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已有相应的学分,但基本上都没有纳入常规性的教学管理。运行经费也只够用于支持个别重点团队和奖励优秀团队。此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可等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

(二)参与覆盖不到位

尽管几乎所有高校在暑期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但基本上都存在以点代面的现象,主要表现是把大量精力、财力投放在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或某一类实践活动上,而对面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导致点上轰轰烈烈,面上却星星点点。虽然许多高校对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做了硬性要求,但是较高的参与率往往只停留在实践回执表的公章上,实际参与、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并不理想。

(三)过程指导不到位

第一,高校对于社会实践安全、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开展较为普遍,但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社会实践方式、如何实施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如何确定社会调查的题目、如何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问题都缺少系统的培训和专业的指导。第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也主要以感性地体验社会和简单地服务社会为主,对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思考很少。第三,实践后的报告内容基本以总结和心得为主,对实践成果的提升和巩固效果不佳。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仅仅靠学生本身去拓展是比较难的,还需要教师专门、专心、专业地指导,才能够真正提升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四)考评机制不到位

高校往往注重优秀个人、优秀团队等先进的评比和表彰。对于面上学生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一般是以提交社会实践回执和总结报告作为成绩的依据。委托并没有实际实践的单位在社会实践回执上盖章以及通过拷贝抄袭完成实践总结、不认真对待实践报告等现象屡见不鲜,学校缺少有效地监督和考核。

二、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相结合是暑期社会实践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求各高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中,都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有些学校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拿出一定学分,专门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是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适应的一门课程,它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掌握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行合一”,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空间上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包括课内实践教学环节、课外校内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三部分。其中社会实践环节是最真实、最生活、最有效、最广阔的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大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利用暑假的大块集中时间深入基层,通过教学实践、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服务群众,“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化政治和价值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并且有相互契合的目标、形式和内容,可以相互结合和依托。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暑期实践活动的各项资源和平台,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课程社会实践环节;另一方面,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不再只是一项团学活动,而是作为正规的教学环节,根据日常的教学管理严格地用第一课堂的要求规范第二课堂。在学分设定、师资配备、过程指导、课时津贴、成绩评定等方面都有了规范的保障。通过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主要载体的方式,能够解决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自身现存的缺陷和问题,是其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相结合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根据党的十提出的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等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的明确要求,笔者将“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相结合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改革”目标确定为:提升社会实践育人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能力素质培养的育人双目标。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改革路径确定为:利用和整合资源,按照课程化建设的标准规范管理,完善各保障系统,建立全体参加、全员育人、全过程培养的工作机制。

(一)实行课程化管理,完善保障体系,实现学生

全体参加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课程主要载体,根据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列入正规的教学计划、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这对于学生的全体参加、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认可和经费支持等方面都有了有效的保障。首先,社会实践作为课程,有着规范的学分、学时设置。根据一般的课程管理要求,规定社会实践成绩合格者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因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社会实践或成绩不合格的,需要缓修或重修,否则不能获得学分。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学分化保证了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其次,全体参加不能只停留在社会实践的证明材料上,要有科学的考核方法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际参与、真正思考。实践单位的时间认定和反馈意见、社会实践日记和总结报告等都是检查考核社会实践的常规且重要的依据。另外,以社会实践交流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也是学生总结、交流和考核的有效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班级、学院、学校不同层级的社会实践主题团日交流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总结交流中反映的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深度、取得的效果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科学的考核方法保障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参与。再次,要制定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措施和具体的考核办法,根据任课教师指导、带队和评阅等工作的开展情况,给予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认可。最后,课程建设经费与原有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可以统筹协调、相互补充,保障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重点项目和团队支持费等经费支出。

(二)建立领导管理机构,健全协同沟通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首先是建立工作领导机构,形成领导合力。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外实践教学共同的重要平台,因此需要校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共同负责,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共同推进。具体由“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或“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等机构总体领导和指导该项工作。其次是完善组织协调机构,形成课程建设合力。将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二级学院党总支联合起来。团委负责组织协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理论教学和指导;各二级学院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课程组”,负责课程开展的具体工作。最后,健全指导教师队伍,形成育人合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专业教师、教辅行政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等力量共同凝聚到社会实践指导队伍中来,发挥各自优势特长。选派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为各专业学院社会实践进行选题、调研方法、调研报告写作等理论指导;思政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和礼仪培训等;专业教师负责专业内容的指导;思政在读研究生担任课程助理。健全的领导机构、课程管理组织和指导教师队伍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有序实施和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大学生改变了“等毕业实习”的传统做法,纷纷在暑期里自发进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尽早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凸显了一些实践成效不佳、劳动权益缺乏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将使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甚至使它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本文就这些共性问题及其对策展开探讨,期待能够给有关各方予以参考和借鉴。

一、当前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发展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自愿参加为主。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通过父母、亲戚或朋友介绍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见习。

二是由所在院校统一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到一些企业、乡镇进行考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担任短期的自愿者。

三是由所在院校推荐,学生自愿参加,到学校实训基地和其他一些大企业顶岗实习。

四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种媒体上的招工信息,前往应聘工作。

五是学生在家族企业实习或在家分担一些生产和家务劳动。

六是參加Q群组织的旅游活动或自愿者活动。

七是留在学校参加一些暑期校园建设工作。

统计显示,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许多学生受益匪浅。大部分学生充分地体会到父母担当社会工作和家庭责任的不易,对自身的不足也有了一定的客观认识。这些实践活动使他们在职业素养和个人品格意志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不少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修正了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就业做了一些前期心理准备。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凸显的共性问题

大量事实表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肯定。但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凸显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集中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实习、见习机会不均等。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学生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实习的机会很少,尤其是行政管理、法律、文学、艺术等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基本找不到对口的实习单位。

2.学生的暑假实践活动主要以顶岗实习为主。许多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的关系,参与社会服务和旅行等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大部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企业顶岗实习,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几乎等同于暑期打工。

3.学生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我国存在着的国营、集体、个体、中外合资、外资等企业,各种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各异,导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条件良莠不齐。其中,在私营和外资企业顶岗实习,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节假日安排加班的现象,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学生在实习劳动中,普遍感到身心疲惫,体质下降。有的企业还延迟一个月发工资,致使学生假期结束还没拿到的报酬。这类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他们对就业产生了畏惧,身心的过度疲劳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4.实习专业不对口,劳动报酬低。在校大学生还未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无法独立担当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致使许多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致使他们的专业理论实践基本流于形式。尤其是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企业基本没有选择实践内容、方法的机会,他们多数从事简单、机械的体力劳动,如在工厂流水线上组装零件、在餐馆打扫卫生、上菜,在酒店前台收银等,这些工作不但劳动报酬低,而且工作的技术含量也不高,没能使大学生发挥知识与技术上的优势,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5.假期实践活动时间过长,学生没有条件学习和进行自我提升。许多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时间不少于一个半月,以致顶岗实习的学生大部分假期都在企业里劳动,基本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文化学习,学生失去了认真思考、沉淀知识和提升自我的机会,更没有坚持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创新能力的初衷。

6.盲目择业,过于看重报酬,忽略实践活动的意义。一些大学生急于摆脱学校和家长的束缚,尝试独立自主地生活,将社会实践活动视为暑假打工。在选择实践活动单位时,他们只看报酬,不关注工作内容和环境,盲目择业,被一些不良企业雇佣,人身安全和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还有一些学生在不正当的娱乐场所就职,总日耳濡目染一些社会不良习气,心灵受到严重的污染,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浩然正气。

三、解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性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多年培养而逐渐成长起来的社会接班人,是我国各行各业的新鲜血液。在大学毕业后,他们将很快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因此,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齐抓共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条件。

首先,社会各界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当前,不少人认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就应该自己去面对一个真实地社会,去亲身体会社会优胜略汰的自然法则。他们应该象其他就业者一样,依靠自身努力,学会立足于社会。然而,这些将在读大学生等同与普通就业者的想法,忽略了在读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即1.大学生刚刚迈入成年人的行列,无论在身体和心理上,可塑性很大。因此,大学时代是他们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关键时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思想道德、学习、工作等方面予以他们正面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抵制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保持身心健康,避免走弯路,错失成才的机会。2.在读大学生基本没有兼职工作,是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成年人。他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技术,为未来的工作做好知识和技术储备。他们的暑期生活还需要家庭供给。人们不能要求他们象其他的就业者一样,就业赚钱。他们选择实践活动的方式不应以劳动报酬的多少为依据,而是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为的机遇为依据。

其次,国家相关机构,应将保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纳入工作内容,采取相关措施,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制度化、正常化、正规化,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问题。

实行实习单位资格审批制度,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管理体制和安全措施符合规定的单位进行考核,要求接受单位在大学生见习、实习的岗位、技术专业培训、实习内容和待遇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并给予合格的单位予以注册,由劳动就业部门向社会公布,供大学生自主选择。由此解决学生实习、见习机会不均,专业不对口、人身和劳动安全无保障的问题。

鼓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积极协助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适当安排一些部门,接待学生参观、见习。如,法院有计划地开放申述厅,安排前来见习的法律专业的学生参与上访人员的接待工作。医院可以安排护士学校的学生或医学院的学生在前台服务区工作,为病人测量血压、填写病历等。汽车制造厂安排汽车设计专业的学生到生产流水线去观摩。使管理、设计、法律、文学、艺术等专业的学生也有机会实地考察和接触未来的工作,激发他们担当社会责任的热情。

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资源,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免费开放公园、著名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红色旅游区、风景名胜区和体育场馆,使经济能力有限的大学生群体也有机会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他们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在人生观、道德观、文化修养等方面得到正确的指导,从而培养他们报国之志。

第三、高等院校担负着培養大学生的主要责任,应全面支持大学生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学校要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将它并入就业指导课程。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在实践单位、实践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如,开设实践活动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做好实践活动的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准备,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有能力去探索、去创新。

学校辅导员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做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协助学生解决难题。监督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引导他们在思想上锤炼自己,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的影响。

学校要设法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在假期里适当开放食堂、图书馆和部分学生宿舍,让学生有机会留校工作、学习和研究,有机会在本地参加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考察本地的风土人情、到科技馆和博物馆调研,到本地企业、事业单位见习等。

第四、学生家长要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做好后勤保障和思想教育工作。家长要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经济上予以大学生必要的支持,不能简单地让学生打工挣钱,自己解决生计问题。要避免学生盲目顶岗劳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业进步。家长要鼓励大学生,因地制宜,就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家乡服务,回馈父老乡亲的抚育之恩。在暑假时间的安排上,家长要引导学生纵览全局,做到工作、学习、生活都兼顾,既要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又要预留时间与家人团聚,增进与家人、家乡的情感,还要注意锻炼身体,坚持文化学习,积极进取,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沈永新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7)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面临当今社会人才众多,在大三下半年出来实习有助于在今后在社会上的立足和增长社会经验。

经过了这一个假期的理论学习,使我对广告设计和平面设计有了大大的了解,也对于这个专业有了一个大概的学习和掌握。在应凭广告方面的单位实习,还是比较尴尬的,因为没有多少实践经验,平时学习的也都是理论,怕对实际操作陌生。

但又考虑到以后毕业可能就从事该行业的工作,因此我相当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对各种平面设计的了解,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次实习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不少,我自己感觉在知识、技能、与人沟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总体来说这次是对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仅仅靠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去实践,走进广告公司,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我这次实习课程的目的

实习时间:

2011 年7月xx日—— xx月xx日

实习单位:

原野新之助广告公司

实习内容:

4月1日,我从人才市场应聘进入到了原野新之助广告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实习活动,进行学习。公司不大,但业务量繁忙。主要经营实习报告网提供 shixi.exam8/的业务有:商场广告设计、喷绘广告设计、会务庆典、礼仪、vi和logo设计以及墙体广告、cis策划导入等几部分组成。

从我进入公司至离开,公司员工稳定在10人左右,其中稳定的长期客户有10家左右,其中包括中国银行、建行、工行等,以及一些外资企业的会务,有德企慧鱼,舍弗勒等。还包括一些未知客户群,有商场活动,公司庆典,开幕式等,同时经纬公司还承揽一些政府会务布置,大型活动,如郑和航海节的开幕式,武港码头有限公司成立的开怒视等。据我所知公司效益良好,处于稳步上升时期.公司内部设置为:老板即公司总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统筹与管理;下设客户服务部、礼仪部、创作部、执行部等。因为公司规模不大,内部员工可以灵活的交叉运作,实习期间,我也得以参与了数个客户的文案、创意、客服等方面的任务,获得很多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8)

我校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既具有普遍性又带有地方特色,具体涵盖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我校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现状研究

(一)调研革命基地,引领红色思想教育

嘉兴是红色革命基地,1921年8月初,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普通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这条游船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红船,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我校大学生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的优势,组建8支红色实践团队。“红色”是内涵,“暑期社会实践”是形式,如我校商学院探访红船精神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探访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与红军老战士、老党员面对面交流,并为他们提供各种义工服务,在实践过程中,对大学生产生了生动的红色思想教育与引领。使当代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实践团成员们走进纪念馆,看着那一张张浸染着岁月风云的珍贵照片、激扬的文字纪实、真实的先烈遗物、生动的音像画面,重温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铮铮誓言,心灵上都被深深地震撼了,使大家对艰辛而伟大的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党的群众路线和红船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纪念馆内,看着新中国日新月异的文字、图片展示与介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见证着中国的伟大变化、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让参加实践的同学们受到一次深刻的精神和灵魂洗礼。使得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铭记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继承与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

(二)密切地企合作,增强社会责任感

2016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还注重与企业、地方政府合作。不仅让我们的大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用双手去实践,用心灵去感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磨砺,提高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加速了社会化进程,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嘉兴学院“双百双进”结对嘉善县为例,是共青团夯实基层团组织基础的有效探索,是团员、团干部真正做到眼睛向下、服务基层的有益尝试,有利于我校学生深入基层,学以致用,服务大众。今年我校共组建了19支团队赴嘉善县开展实践活动,涵盖了乡村美化、电商建设、五水共治、文艺下乡、公益关爱等多个方面。

其中建工学院成立的“双百双进,行知合一”实践团,走进嘉善县魏塘镇养老中心开展“关爱老人,暖心陪伴”活动,成员们为老人们包爱心粽子,陪老人一起打牌,赏戏曲,品国粹,并为老人们奉献出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赢得了老人们的阵阵欢声笑语,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温暖,实践队员们也洋溢出幸福的笑容。设计学院“情牵魏塘,共力成才”实践团队的20多位青年志愿者来到嘉善县魏塘街道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志愿者们首先来到虹桥村开展墙绘工作,经过一天的努力共绘制美丽乡村主题墙绘近80个平方。机电工程学院“一荧光一世界”爱心助盲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近盲人群体,通过创新研究,一次次的尝试,成功设计出了盲杖的模型,它可以帮助盲人绕过障碍物,以及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自动报警,下一步,助盲团的同学们将在盲杖数据实测后,投入实物生产,造福更多盲人,增强盲人对生活的热情和自信,提高了社会对盲人群体的关注。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人文素养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将所学专业知识报效社会、报效国家,不仅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提高了人文素养,拓宽了书本知识,塑造了人文精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主要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哲学知识等。人文知识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依托的内容载体,大学生一方面只有掌握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是有自信进行社会服务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又可以掌握大量书本以外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为提高大学生自身人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我校“益满湘西”暑期社会实践团连续8年赴湘西吉首市凤凰县开展义务支教、爱心捐赠等系列活动,2016年7月19日至8月9日,在吉兴镇都良田村小学开设了为期21天的趣味语文、奇妙数学、奥秘心理学等9門课程,不仅让孩子们体味到学习的乐趣,还为西部山区的孩子架起爱的桥梁。而在这一爱心支教的过程中,我们的大学生必须要首先掌握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才能做到有爱心有质量有内容的支教。再如材料纺织学院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与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宁波、杭州、金华等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非常直观生动的帮助大学生们理解非遗文化思想的理解,从而加深与扩大人文知识。由此可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弥补校园教学特别是理工科人文知识教育的不足,是高校课堂教学形式的有益补充。

二、本校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嘉兴学院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它的宗旨在于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利用、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服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奉献精神;总的来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在育人功能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结合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具体内容与过程来看,还有以下问题尚需改进,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要注重加强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生专业特长

2016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立项虽达290余支,内容多以支教、理论宣讲、环保、关爱老人为主,这些暑期社会实践具有普遍性,专业性要求有待提高,不能充分体现我校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而且从学生与本专业结合的社会实践数量与质量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首先,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我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组织落实,导致专业教师对实践教育的认识难以进一步提高,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性水平有待提高。其次,我校暑期社会实践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计划、监督,社会实践随意性较大,因此难以吸引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参与实践活动。最后,学校在教学观念上依然把课堂传授知识作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社会实践则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得不到专业任课老师的高度重视。

因此要提高暑期社会实践的专业性,既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监督,引起专业课老师的高度重视,吸引专业课老师从专业角度给予指导,提高专业性。又必须要建立起高度规范化的实践教育系统,让社会实践成为教育目标的一部分,进入教学计划,社会实践作为计划内的教学环节,在教材研究、教师配备、经费投入、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落实配套措施,进而把社会实践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一门教育课程,与课堂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根据我校院系设置及专业情况,可大胆尝试结合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如材料纺织学院的社会实践可与海宁皮革对接,实现从学校理论学习到社会应用的对接转型,文法学院的汉语言专业可以开展中国传统国学的宣讲与传播,实现专业上的结合,法学专业可以为社会弱势群体维权服务等等。专业老师应全程参与其中,给学生引导与帮助,只有暑期社会实践实现与所学专业结合,不仅可以体现特色,而且可以提升专业知识实践运用能力,也是我校向实践性高校转型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起政府主导、学校参与、基层单位协助、人民支持的运作模式,实现实践者与实践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实现社会需要与学校需要相统一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9)

7月13日开幕式后进行了院长论坛,八所国内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与学员们就建筑教育与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4-0074-02

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具备较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践教学是高职的必要环节,是大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素养的重要手段。近十年来,国内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李永宁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构思探讨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高峰等通过将专业实践教学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机衔接,以期改善学生实践过程中既实现职业技能的锻炼,又实现职业素养的养成。

下文将结合机械类大学生在企业5S管理方面的暑期社会实践锻炼,介绍团队化管理模式对实践的效果改善。

一、前期准备

活动开始前,指导老师组织召开会议,向学生介绍活动概况,为其进行职业性格测试(如图1所示)并确定团队及主要负责人,如表1所示。明确企业考勤制度,包括请假、旷工的流程,及恶性旷工、失联的后果;强调企业工作纪律和工作安全,如有意外发生,按紧急流程处理;创建联系群,登记团队联系人和家长信息。

每支队伍均由组长牵头组织晨会和晚会,组长每日汇报,各队员介绍自己工作情况的同时提出意见建议,确保每次会议都指出优点与不足,相互监督,相互学习。

二、实践过程

针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知识欠缺的问题,企业和学校制订了包括5S基本知识、KY知识、PDCA循环知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培训,具体一个月实践安排如表2所示。

实践主要流程包括:启动会议、知识培训、寻找问题、归纳分析与对策、总结汇报等。通过合理的内容安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好地利用公司的生产实际资源,有效地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各高校实践内容的设置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由高校自主确定实践内容;二是由接受实践队伍的企业来确定实践内容。考虑企业实际情况,这里选择第二种方案,同时为了避免这两种方案的共同缺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实际操作过程中需通过实际教学培训、项目和案例吸引学生,让学生有所收获,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企业安排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参观学习,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部分的储备,对企业实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后续相应5S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团队队长起主要的领导作用,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负责指导。首先在最开始的阶段,各组学生一起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了解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后,企业导师带领各组学生了解公司车间和仓库的现状,针对现状分析、归纳出常见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分类,主要包括:环境硬件、制度软件、环境制度保持等,如仓库的部分问题整理及要求如表3所示。

劃分不同区域,同时将其合理分配给组员,每个组员都根据自己的实际,计划并实施整改方案,同时编制管理制度。表4为仓库组成员制订计划及实际实施情况。

计划情况:实际情况:

由表4可知,实践计划及实施过程出入较大,主要原因有两方面:(1)组员经验不足,计划时考虑不够周到;(2)部分零件和标识到货周期长,未能及时整改。在这个过程中,组员亲自动手制订计划并执行,这让他们的规划及执行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帮助他们发现计划制订过程中要考虑现实中的很多因素,不能过于理想,提高他们规划和执行实际项目的能力。

完善暑期社会实践考评机制是有效评价实践效果、提升实践功能的根本保障。通过建立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的考评机制,每个组员都有充分的机会锻炼自己的总结和表达能力,一时做不好也不用担心,过程考核中,每个细节都会记录下来,例如学生汇报中,如果提出合理的或者很有针对性的问题,也要加分。这一切都会作为最终考核的重要补充,从而更为全面和客观地评价整个实习过程,为学生做一个合理、公正的评估,同时有效地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客观讨论,不怕失败,勇敢表达,有效锻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全方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结论

通过实施团队化管理模式,高职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改善主要有:(1)通过职业性格测试,合理分配团队并确定团队主要负责人。(2)企业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和参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通过分配具体任务到各组成员,分别制订改善方案并实施,从而发现实际与预想的差距,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4)结合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将整个团队管理运营和个人表现相结合,对每位组员进行合理而公正的评估,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5)通过团队化管理,学生能够按预期完成企业暑期实践项目,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可以说是企业、学生、学校三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安建增.论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教学的衔接[J].社会工作,2011(3):26-27. 

会计暑期实践论文篇(11)

近年来,诸如《西北师大学子暑期奔赴灾区开展社会实践》、《20万首都大学生奔赴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庆大学大力支持学生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山东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又出征》等大量报道在各大网站、各大报纸上屡见不鲜。从这些报道中不难发现,如今的高校更加关注于对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能力的培养,而时间较长的暑假便成为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时机。另外,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建设要求,各个高校也将学生培养的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旨在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动手动脑能力,进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信心。

本文在论证大学生赴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的基础上,试图发现目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出适合当今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进一步成长成才的新途径。

一、大学生赴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培养需求,已进行多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仍需进一步开展,一方面,这是提高和加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推进党的新型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针,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培养。

现如今,各高校为了响应国家培养新型人才的目标,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实践内容已经无法吸纳拥有越来越多新鲜想法的当代大学生。近几年,我国多次经历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奔赴灾后重建地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他们的心声。与此同时,高校应学生需求赴灾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便显得尤为必要。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赴灾区看着社会实践的意义在于:在灾区的重建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力,例如在师资的存储上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此外,在灾后对当地学生的心理疏导以及医务人员等都迫切的需要志愿者的加入来减轻压力。

灾区的社会实践具有很大的延续性以及长期性,这就需要高校在暑期的实践活动中动员更多的同学加入其中并定期赴灾区服务。通过假期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的弥补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实现从课堂到灾区、从理想到现实、从而实现由小社会到大环境等方面的转变,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当前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实践的范围上更加的局限化而缺少大格局的统筹。在学生的暑期实践的范围上更加的局限化,因此在各大高校的实践上更加的倾向于对于有学校组织以及落实的,但是缺少对于有社会上公益组织的规模更大、战线更长的暑期实践的活动。另一种则是与学分相挂钩,通过学院的计划来进行管理,采取就近安排的方式来进行参加当地社会实践活动。这两种暑期实践活动在实际开展中显得更为主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只是重视一些骨干人员的活动而忽略了对于普通学生的深度培养。另外,由于是学院组织的大范围的实践活动,进而在人员的指挥上存在很大问题,并且在经费上也存在一些纰漏。

第二,重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而忽视了对于总体的指导。现今高校为了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进而与学生的毕业所修学分相挂钩,但是之后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和指导,最后导致了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了空架子,没有办法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在成绩的考评上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各个高校在对于社会实践成绩的评定是通过一份社会实践活动审批表来实现的,因此只要有单位的公章以及实习心得等材料就可以了,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通过钻空子,通过相熟的单位的公章来逃避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是由于在成绩考评的体制的设计不够完善,造成了考评的效果不是很完善,造成了社会实践活动施行的重大的障碍。

第四,在人才的安排和配置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一般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学院或者是学校的方式来进行的,缺少了对于每个学生潜力的开发,这就导致了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人员的浪费、经费的浪费,这就需要在社会实践的安排的过程中注意人数的分配,因为在不同的地区对于人数的容纳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合理的配置,以免对学生甚至对实践地点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大学生赴灾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新对策

首先,在心理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所经历的环境是与灾区灾情有一定距离的,学生们所能受到的触动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授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开展公益服务的理念,并且根据本校的特色以及需求来将这项活动列入到教学的活动中去,并且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成绩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进一步成长成才。

其次,在师资上要建立一套机动完善的教师指导体系。由于学生们的生活阅历以及应变能力较弱,所以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赴灾区的实践活动中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从而减少盲目性,增强效率及安全性。由于教师的生活阅历丰富,经验成熟,因此在赴灾区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建立一支经验丰富、并且细心耐心的师资队伍来协助学生进行实践互动。通过师资人员的成熟的指导来实现学生志愿的活动更加的科学、更加的规范、更加的符合制度的要求。

再次,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生志愿结果的考评制度。大学生在赴灾区的实践活动中除了丰富人生经验,提高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性,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也应运而生。虽然是志愿性的活动,但是在具体的活动中还是需要一定的考核来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规范服务的具体行为。与此同时,各个高校也应该建立与其相对应的考评的制度,将其志愿的表现一定的转化为在教学的学分成绩上具有具体的体现,才能从根本上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各高校要与临近的灾区建立对点的关系,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使无偿的灾区服务能够常年的开展下去。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获取信息的途径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这就需要高校在获取灾区信息以及选定被服务灾区的能力要进一步提升,进而才能适时的做出服务计划,进而形成学生志愿者的合理配置,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