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
根据进程,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可以划分为确定选题、初稿写作、论文指导和答辩等阶段。从目前来看,上述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论文时间安排过于仓促和短暂
据了解,大多院校的毕业论文写作均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期末,这样学生从论文选题到完成论文最多也不过五个月,其中还包括考虑实习、就业、出国等问题所花去的大量时间。而且,寒假结束后学生直接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分散在各地,指导老师很难找到学生,加上一些懒惰的学生往往消极怠工,直到实习结束后返校,此时已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撰写或修改论文。此外,较大的就业压力、找工作的辛苦和四处奔波耗去的精力,也导致大部分学生根本没心思去创作论文,到时只能“一抄”了之。
(二)论文选题范围较狭窄,缺乏理论深度
财经类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由于没有自己侧重的研究方向,理论基础薄弱,加上平时对一些问题缺乏思考、钻研,所以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和盲目,或者追逐热点,或者根据手头有限的资料匆匆确定课题,在学术上缺乏突破和创新。比如某财经类高校,2007届财政学专业毕业生,150篇毕业论文中有50篇论文以县乡财政或农村财政作为选题,虽然这一主题确实是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如此大面积的撞题,也反映出学生在选题过程中视野不够开阔,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财政管理方面的问题,而真正关注经济学或财政学理论问题的选题几乎没有。
(三)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较弱,态度不够端正
部分学生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较贫乏,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较弱,论据不充分,说服力不强。例如,有些论文仅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缺乏数据、模型及案例分析,而且总会出现包括引文注释、图表、字体等格式不规范的情况,打印错误也较多。学生之间普遍“共识”认为,论文只要随便写写也能过关,这样导致一些毕业论文往往只在几天时间里就炮制出来,其质量可想可知,甚至存在一定量的抄袭、拼凑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缺乏严谨求实的学风,对抄袭论文的性质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学校对抄袭行为的监督成本较高,许多学校对论文抄袭行为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
(四)导师指导论文不够充分
随着财经类专业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造成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使得一些指导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抽出充分时间来指导学生论文,结果出现许多本该可以避免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是某些专业教师尤其是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中老年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数量相对较多,导致在毕业论文环节上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从而在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二是部分青年教师也担任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但由于进校不久,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与功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没有充分认识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要求不严,缺乏相应的经验,在指导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然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三是个别指导教师本身科研能力较弱,有的甚至根本不熟悉自己所指导论文的研究领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无法实行有效的指导。
此外,毕业论文写作实行的是指导教师负责制,但在答辩过程中,比如对于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答辩小组和指导教师的职责没有界定清楚。因此有必要对答辩小组的职责和答辩后的论文修改程序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学生无过多时间专注于论文写作
随着近年来大规模扩招,财经类专业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就业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上的较大冲突,使得许多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工作上。而且有些学生在毕业论文尚未完成之时就已与用人单位签好了合同,甚至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还有许多学生认为毕业论文的成绩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会影响其就业,故他们仅是匆忙应付,毕业论文质量自然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就业率指标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对高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在现实工作中处于两难境地。
(二)现有的教学中缺少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学术规范的培养
财经类专业论文的写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然而在平时四年的常规教学中,几乎没有专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因而学生对文章构思、材料组织、结构安排、学术规范等要领感到陌生,更谈不上有创见性的观点,这使得学生在写作方面得不到充分的指导和训练,写作能力也相应地难以提高,甚至不知从何入手。此外,虽然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通常每年都有学年实习和论文的安排,这原本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论文打好基础,但由于对学年实习及论文的重视不足,导致缺少足够的积累和准备。
(三)学校对指导老师的培训、监督制度不健全
高校扩招和学生毕业找工作等因素,给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指导教师的遴选机制还未有效建立,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使得一些指导教师在指导工作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缺乏检查督促。虽然学校制定了一些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制度,但由于缺少第三方监督,使得制度执行上得不到切实保证,对一些不自觉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这些制度仅流于形式。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毕业论文是对四年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整体教学质量的综合检测,所以要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就必须将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进行一体化指导,将学术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
(一)提前启动毕业论文,缓解论文与就业的冲突
为了解决学生写论文与找工作时间上的冲突,学校可以考虑将论文的选题等前期工作提前至第六学期开学不久,让学生有一学期的在校时间接受教师面对面的指导,这样便于学生选题及师生沟通,可大大地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效果。但是,提前毕业论文写作启动时间可能面临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完成,学生是否有精力来完成?会不会影响课程的学习?笔者认为学生每周抽出一定时间收集资料、与教师见面是完全可行的,因为通常情况下,论文选题与专业课程内容密切相关,这不但不会对课程的学习产生什么消极影响,反而有助于课程的拓展学习。
(二)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写作能力和研究兴趣的培养
首先,在大学一二年级应对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应用文写作基础课,训练学生如何选题、拟定提纲、搜集资料和构思写作,为将来毕业论文的选题、搜集资料等提供基本技能准备。其次,在大学二三年级就应开始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和研究的方向,鼓励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专业讨论,多听取学术报告,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素材。再次,在大二三年级的寒暑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开展社会实践调查,通过撰写调查报告,使他们熟悉调查方法,为毕业论文的调查研究做好准备。最后,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毕业论文的选题时间可以安排在第六学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偏好及前期积累情况申报毕业论文的研究选题,写出开题报告。
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所从事的各个级别的研究课题,在课题的研究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专业研究的最前沿,熟悉研究过程和方法,并可以与导师探讨新的见解,在潜移默化中开拓学生的研究视野,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意识。
(三)建立完善的导师培训、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优化指导教师队伍,明确指导教师应具备的资格和指导学生人数。关键是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积极组织、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科研能力、实践经验和学术水平,对首次参加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应安排具有高级职称的、有指导经验的教师对其工作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其次,建立论文指导工作的监督管理体系。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毕业论文的每个环节,建立指导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组织专家进行第三方评估,激励论文指导教师提高学生论文质量。再次,注重毕业论文的后期管理。后期管理是指对整个论文教学环节的成绩和不足进行总结,并为下一个论文教学做好准备,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促进财经专业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四)明确答辩小组责任
论文答辩中由于没有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指导老师组成的答辩小组对答辩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做出评价,因此答辩小组既是辩论者的教练员,又是裁判员,这就要求答辩小组应当对如何提问和评判保持谨慎态度。笔者建议提问应当结合具体专业,紧密围绕论文,比如可以针对论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提出问题,以考察学生对引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准确;也可以针对论文中所涉及的某一论点或结论来进行提问,或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对某一论点或结论进行论述,以考察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能力。
3.本科论文字数在8000字以上。 (二)关于论文的修改与定稿 1.毕业论文初稿要认真修改。 2.毕业论文的定稿要配有电子文档,申请学位的学生需另外提供PPT演示文稿,用一张3.5寸软盘装载上交。电子文档存档备查,申请学位的毕业生答辩时要能运用PPT演示文稿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介绍和阐释。PPT演示文稿的范本可到大连电大网址本专业毕业论文教学辅导栏目中去查找。 3.论文的最后定稿应是封面填写准确、装订规范(封面、开题报告、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七项)、字体符合要求的文章。 (三)相关记录表格的填写 与论文指导、答辩相关的表格(包括论文指导记录表、答辩情况记录等),应填写清楚、不得空项。 教师每次填写指导记录后,学生要在记录表上签字,并按指导记录得要求进行修改,每次交稿时应附前次指导记录。 (四)、论文用纸、装订、打印份数与字体要求 1.论文用张一律为A4纸,左侧装订。 2.定稿后文字稿一式3份,3.5寸软盘一个,内装调查报告、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与答辩用的演示文稿。 3.字体要求 (1)封面 主标题(3#字黑体,粗体,居中);副标题(4#字黑体,居中) 封面学生姓名等内容居中,文字楷体小四号字加粗,详细内容见附表。 (2)论文目录 目 录 摘要 、关键词 …………… 1 正文[目录要深入到二级标题层次] …………… 2 参考文献 …………… 10 (3)论文正文 主标题3#字黑体,粗体,居中 副标题4#字黑体,居中 署名(楷体小4#字)(之后空一行) 〖摘要〗:概括论文主要观点,300字以上,楷体五号字。 〖关键词〗:(3—8个,楷体五号字)(之后空二行) 论文正文(论文内各标题4#黑体,其他宋体小4#字)(之后空几行) 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宋体小5#字,要注明何人所著何时何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要提升财务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就要关注财务研究主题、财务研究类型、财务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从财务研究现状来看,一些财务研究成果存在以下问题:①财务研究主题不清晰,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偏离财务研究主题及问题;②财务研究类型偏重应用化,财务基础研究成果少;③财务研究方法过度实证化,歧视和忽视规范研究方法的作用。本文从正确处理财务“学科研究与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的角度,反思当前财务研究中的问题,探索提升财务研究质量的思路。
二、学科研究与理论研究
众所周知,搞好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但人们往往只将学科建设问题视为教学研究问题,其实学科建设中的学科定位、学科范畴和学科发展方向等问题对于该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财务学科研究与财务理论研究密不可分,也可以说,财务学科研究本身就是重要的财务基础理论研究。要解决目前财务研究主题不清晰的问题,就必须处理好财务学科研究与财务理论研究的关系,基于财务学科定位、学科范畴和学科方向,确定财务理论研究范畴、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
1.学科定位与理论范畴。财务学科定位涉及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一是财务学科的内涵问题,财务学科具体是指财务管理学,还是财务学,或是财务金融学?二是财务学科的归属问题,财务学科是属于管理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财务管理,还是属于管理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会计学二级学科下的财务管理,或是属于经济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金融学二级学科下的财务管理?学术研究中的不同观点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学术研究所鼓励的。但是针对某项具体的研究成果,关于上述问题的观点必须是明确的、协调的。即:如果将财务学科定义为财务管理学科,它的学科归属就是管理学科门类;如果将财务学科定义为财务金融学,它的学科归属就是经济学科门类。当然,在某一学科门类下,如何定位其一级学科归属和二级学科归属仍然是要有明确观点的。
财务学科的不同学科定位或学科归属,决定了财务理论研究的范畴。如果将财务学科归属于管理学科门类,则财务理论研究的基点应是管理学理论,即以如何管理好财务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将财务学科归属于经济学科门类,则财务理论研究的基点应是经济学理论,即以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效率提升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如果将财务学科定位为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学科,则财务理论研究应该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进行学科交叉融通研究。可见,财务学科定位不同,财务理论研究的范畴也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财务理论研究时,应该基于明确的财务学科定位。
2.学科范畴与研究主题。财务学科的范畴受财务学科定位的制约,明确财务学科定位之后,财务学科范畴就清晰了,而财务研究的主题正是取决于财务学科范畴。例如:如果将财务学科范畴定为企业管理下的财务管理,那么财务研究显然要围绕企业财务管理或公司理财来进行,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金融市场管理等则不属于财务研究的主题范畴;如果将财务学科范畴定为管理学科门类下的财务管理,则财务研究的主题范畴扩展到企业财务管理之外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如果将财务学科范畴定为财务金融学领域,则财务研究的主题范畴不仅包括企业财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而且包括金融市场学及投资学研究的主题。当然,在不同的研究主题范畴下,可进一步从不同角度确定财务研究主题。例如:从财务理论视角分类,可分为财务理论基础研究主题、财务基本理论研究主题、财务应用理论研究主题;从财务研究对象视角分类,可为分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主题、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理论研究主题、资本市场财务理论研究主题,进一步对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可分为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研究主题、企业财务控制理论研究主题、企业财务决策理论研究主题、集团管理控制理论研究主题;等等。财务研究主题可在财务学科范畴框架下不断细化,深入挖掘财务研究中的问题。
3.学科方向与研究问题。在明确研究主题范畴的基础上,财务理论研究的创新关键在于发现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在财务研究主题范畴非常广泛的背景下,确定科学的研究问题本身就是一道难题。通常我们应基于各学校财务学科方向、特色及优势来选择研究问题。例如:有的学校的财务学科方向是基于会计学的财务,有的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财务,还有的是基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财务;有的学校的财务学科优势在于可持续发展财务,有的财务学科优势是跨国公司财务,还有的财务学科优势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等等。研究问题的选择应符合各自的财务学科方向,突出其学科优势和特色。
关于研究问题的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的关于科学问题属性分类资助导向中明确了四种科学问题:一是鼓励探索、突出原创;二是聚焦前沿、独辟蹊径;三是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四是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这四种科学问题属性分类对学术研究问题导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四类科学问题实质上也是学术创新的四种路径。当前财务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可归因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四类问题,特别是在突出原创和交叉融通方面的成果很少。因此,财务研究科学问题导向可以此为依据,以财务研究的原创问题、前沿问题、需求牵引问题和交叉融通问题为选题方向,应特别重视根植于中国的财务原创问题研究,针对我国财务学科内涵与定位复杂的特点,突出共性导向,加强学科交叉融通研究。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学术研究的类型通常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不同的研究类型各有其研究目标、研究重点以及研究价值,应当协同发展。但当某种类型的研究过多,而另一种类型的研究过少时,可能需要引起注意。例如,当前的财务研究大部分是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一些综合研究实质上也是以应用研究为主,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不利于财务理论创新,特别是不利于原创理论成果的产生。财务基础研究的重点是解决财务理论基础和财务基本理论问题,财务应用研究的重点是财务应用理论和财务影响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可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支撑,应用研究可为基础研究提供需求导向。
1.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基础研究通常涉及理论基础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财务基本理论研究通常涉及财务的内涵、本质、对象、目标、内容、职能等关于财务本身的基本问题,以及基于财务内容的资产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股利分配理论等。财务理论基础则是指支撑财务基本理论的更深层次的相关学科理论,如有的财务理论是基于经济学理论基础,有的是基于管理学理论基础,有的是基于法学理论基础,有的是基于社会学理论基础,还有的是基于数学理论基础。财务基础研究中的财务理论基础研究非常重要,通常财务学派的产生往往是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当前财务研究中研究主题不清晰、研究问题不科学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从其理论基础薄弱方面找到原因。特别是我国目前财务学科定位及范畴并不统一,基于学科交融进行理论基础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
财务创新的根本是财务基本理论创新。在明确了财务理论基础与财务基本理论的关系后,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或多学科交融的理论基础进行财务内涵、财务主体、财务本质、财务对象、财务目标、财务内容、财务职能等基本理论研究都可能取得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基于数字经济创新财务基本理论,如何基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根植于中国的财务基本理论和国有资本经营管理理论,如何基于智能会计理论发展创新智能财务基本理论,是当代财务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2.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应当指出,财务学术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并不是财务实践中的解决方案,它实际上仍是理论研究。目前大量的财务学术研究成果属于应用研究范畴,例如:有的是宏观领域的财务应用问题研究,有的是微观领域的财务应用问题研究;有的是投资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筹资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分配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经营管理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对影响财务的因素进行研究,有的是对财务决策的后果进行研究;等等。虽然目前财务研究有大量的应用研究成果,但为什么进行财务应用研究,财务应用研究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成效,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财务应用研究不仅仅要论证与检验财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财务应用研究,发现与解决财务理论问题,进而从财务应用理论视角反思财务基本理论、完善财务基本理论、创新财务基本理论。财务应用理论研究虽然是基于某种现实需求牵引,但其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创新财务基本理论的范畴。这样的财务应用研究才真正符合财务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
3.基本理论与影响理论。目前财务研究中影响理论研究盛行。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公司治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公司管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等;财务管理的影响后果研究包括财务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财务治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等。这些财务影响理论的成果表面上看研究视角宽广,财务影响范畴涉及领域众多,似乎对提升财务管理的地位及作用范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目前许多财务影响理论研究的重心实际上并没有放在财务本身上,而是放到了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上,实质上是提升了宏观经济、公司治理等的功能作用,并没有基于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来论证、完善和创新财务基本理论。
因此,在财务应用研究中,必须将财务影响理论研究的重心归位到财务基本理论研究上,使财务影响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财务理论创新上。一方面,通过财务影响因素理论研究,从多因素视角完善、创新财务资源配置和使用机理;另一方面,通过财务影响后果理论研究,从不同后果角度完善、创新财务管理功能和内容。以基于会计学的财务管理为例,当我们研究会计信息对财务决策和管理控制的影响时,应将研究重心放到基于目前的会计信息,探索财务管理应该如何改革与创新上,应思考我们的财务管理是否真正充分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进行了管理,而不是一方面论述会计对财务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财务管理教材和研究中却很难看到利用会计报告进行财务管理的成果。
四、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学术研究中的研究方法通常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规范研究可进一步分为规范分析研究、分析式研究、文献研究等;实证研究可进一步分为文档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是为研究主题及研究问题服务的,一项研究可能用到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当前财务研究中应用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经济研究和管理研究中应用的研究方法类似,偏重实证研究,轻视规范研究,严重影响了财务研究的质量,上文探讨的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受研究方法的影响。因此,正确理解与处理各种研究方法的关系,对于提升学术研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一项学术研究成果必然要有论点和论据。研究论点通常是通过规范分析方法提出的,研究论据则可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式研究、文档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论证。因此,通过规范分析提出论点是所有研究必然采用的方法,也是使用其他论据检验方法的前提。一项研究成果可以是纯规范研究,即用规范分析提出论点,用分析式方法或文献研究方法形成论据,但所有实证研究的前提都是用规范分析方法提出论点。如果没有运用规范分析方法进行好的理论分析与提出研究假设,那么再科学严谨的实证检验都没有太大意义。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仅仅是指模型及检验的科学性,还应包括规范分析提出论点假设的科学性,而后者正是目前财务研究中所忽视的、关键的问题所在。
2.实证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财务学术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方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实证研究方法中不是仅有文档研究,还有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和案例研究(本文统称为“实践研究”)。财务研究的科学问题往往来自于实践,而不同的问题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等都各不相同,文档研究通常采用的大样本数据往往难以准确反映所研究问题的特质,而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和案例研究等实践研究方法则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和检验所研究的主题和问题。因此,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时,应根据所研究的主题和问题,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应当鼓励实践研究方法的运用。当然,实践研究过程中的调研访谈等涉及许多方面的协调,研究难度大、工作量大、时间长,这些都是相较于一些“短平快”研究方法的“劣势”。但如果我们的学术研究不鼓励这种根植于实践的研究,不能从中国特色实践中研究中国特色财务问题,则很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财务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046-02
自1897年美国财务学者格林出版《公司财务》以来,财务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财务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和管理办法,这对指导实践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纵观财务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种思潮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财务管理的发展,财务管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也分别形成了自己的财务管理流派。因此,探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财务管理研究的影响,考察这两种思潮所含的方法论对于财务管理研究的指导路径,对于促进财务管理研究的发展和解决财务管理实践中的很多现实问题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内涵
1.科学主义的内涵。科学主义是近代科学产生和科学家角色形成后出现的,最初是指“作为科学特征的方法、精神态度等”。颜佳华认为,“科学主义是一种以可感的经验事实为研究对象,以逻辑推理为主要形式,以证实与证伪方法为认知对象世界的主要手段的一种社会与学术思潮。”科学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与学术思潮,最早产生于16世纪的英国,以自然科学领域的哥白尼、伽利略等为代表。牛顿力学的成功使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相信自然规律的作用,即通过一个既定的初始状态,根据自然规律就可以预知未来。这就是人们对科学的最初认识,有人称其为科学中的科学主义。而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是一个包含传统经验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在内的。传统经验主义充分肯定实证的科学性。而逻辑经验主义则主要认为科学是统一的;科学是无学科边界限制的;科学在预测、解释和控制方面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等,同时充分肯定了科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目前,社会中对科学主义的充分肯定和依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社会学中的科学主义是一种实用主义。中国自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多多少少也开始在各个领域重视科学主义的精神。
2.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研究对象,即以人的需求的满足、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思潮,在学术研究方法上,人文主义强调概念的演绎、强调定性研究、强调运用非理性与非逻辑的方法把握人及其本质,其理论成果往往表现出较强思辨性、定性化的特征。与科学主义思潮相比,人文主义思潮的历史更为久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文主义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从卢梭到叔本华、尼采再到法兰克福学派,人文主义的思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人的异化从而对唯科学主义进行批判。
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在财务管理的初期,企业实行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基于价值管理的,或者说是以科学的思想作指导,精确计算企业价值、股东价值、市场价值等。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利润率最大化,把企业完全看做一个经济利益主体,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最终导出企业的本质是财务活动。而把制度、文化、习俗等社会基本因素排除在财务理论的基本框架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发现企业的活动要受到经济利益之外很多因素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重视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投资者、债权人、职工等等各种利益的集合体,因此必须要注重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追求“善”、“美”,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何在组织财务活动的过程中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变得十分重要。这时企业财务的本质更多的是财务关系而不是财务活动。
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财务管理研究的影响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财务管理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的研究方法上,科学主义者认为人具有无限的理性,基于此展开精确的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研究,倾向于精确的数学计量尽量排除人的主观因素。而人文主义认为人是非理性的或者是有限理性的,研究活动注重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从而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到近现代特别是在20世纪以后逐渐成为两种针锋相对的思潮。科学主义者排斥与批判形而上学,认为形而上学与本体论研究只是无用的学术思辨;人文主义者直指科学价值无涉的弊端,批判科学发展的情感缺失所造成的对人的异化。值得指出的是,这种争论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哲学领域的一场学术思辨,事实上,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两种思潮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渗透到了各具体学科的学术研究之中,使各门具体学科形成了科学主义进路与人文主义进路这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这两种思想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存在,此消彼长。本文拟从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股利分配三个主要方面来分别论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筹资方面。财务管理在筹资的研究方面偏向于采用计量的经济学方法,从而给出精确的计算所需要的基本资金需要量。一般认为,财务管理最早产生于十五六世纪的地中海地区。这一时期的筹资管理还很难用科学的定义来概括它,因为这一时期的研究多是主观的需要,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到工业革命时期,财务管理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能出现,并且以筹资为管理重点。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筹资、怎样发行股票、资本来源等等并且已经开始重视科学的方法,尽量减少人的主观臆断。1910年米德出版著作《公司财务》,主要是定量化研究企业筹资问题。这本书也奠定了现代财务管理的基础。在现代财务理论中筹资问题的研究重点转为债券和股票的定价研究。而在定价决策中过多的强调了决策的科学性,定价的合理性,人文主义的思想也逐渐得到重视,特别是对于政策变化、市场环境的强调,慢慢地也出现了关系投资的研究。资本结构的研究成果是一重大突破,尽管理论研究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如MM理论,但是它确实给人们指出了理论上的优序融资顺序。这种科学的思想到现在都给公司财务决策以很大的指导。伴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如何获得企业所需要的资本和资本结构保持何种比率才是最优的等问题变得非常的火热,有一些经营业绩相当好的公司得不到发展所需资金。而非热门或者经营业绩并不是最好的公司相反却得到了银行的支持和投资者的认可。企业筹资渠道被企业广泛关注,人们开始重视一些非经济因素。从人的需求出发研究融资的问题。比如民间所说的“搭股”,这种融资链条中靠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誉,但是却可以在短时间以低成本获得足够所需资金。
2.投资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等原因,投资决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人们开始从各种角度采用各种方法展开投资问题的研究。但是财务管理的投资理论研究更多的体现了科学主义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其一,从研究方法看,大多注重实证的、经验的研究。如1952年马克维茨在“资产组合选择”中首次提出采用方差来衡量资产的风险,以后又从风险与收益的计量入手研究了各种资产之间的有效组合问题。第二十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之一夏普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上,诺斯、发玛等人又进一步开展了相关的计量研究。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关注资本市场中的异象问题,以期望理论为基础,行为财务理论得到发展。行为财务理论指出市场一般是无效的,并结合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研究投资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开始构建DSSW模型、BSV模型、HS等模型,通过构建模型丰富了投资理论,也解释了资本市场中的一些异象问题。但是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决定了行为财务管理发展是步履维艰的。个人心理特征的独特性、不同环境、不同教育程度、不同阶层的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从而产生不同的财务行为。即使是对同一个人来说,处于不同时期以及处于不同动机,相同的经济情况下可能会做出完全相反的决策。因此,仅仅通过数学模型来解决行为财务的问题变得十分复杂甚至不可能。因此,必须在理论中融入人文主义的理念,关注人的特性,人的需求,人的变化,也就是说人才是投资的最终决策者。
3.股利分配方面。财务管理的职能就是指导财务实践。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还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只有付之于实践,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能动飞跃,才有其存在的意义。财务管理的职能就是通过应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组织、财务控制以及财务分析、评价与考核,正确地指导财务实践,促使财务活动取得成功。公司经营成果的大小、分配的方法、分配的结果都是投资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分配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融资和投资决策。而在经营成果分配的过程中既体现了科学的思想又有着人文的思维方式。遵循分配的制度、注重分配的顺序同时又考虑信号传递的效果。同时,更多的关注分配对投资者行为影响、对公司当前和未来财务影响,注重分析直觉、灵感、效率与公平结合。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主导思想。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得出结论: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不能仅仅强调单一的分析方式,应该做到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同时引入新的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以使财务管理研究方法系统化和多元化。增强财务理论的解释能力,从而达到财务管理作为研究工具与手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屹东.科学主义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1).
[2]颜佳华,王升平.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对行政学研究的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张英明.关于财务理论研究方法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5,(6).
05020100英语(本科段)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010600金融(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0067财务管理学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55企业会计学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2020400会计(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0067财务管理学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2020200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0067财务管理学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55企业会计学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2011500经济学(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8030700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030200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0067财务管理学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010600法律(本科) 0015英语(二) 0242民法学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23中国法制史 0243民事诉讼法学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010800教育学(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010700教育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021000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 0067财务管理学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5030200广告学(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8220800计算机信息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2142数据结构导论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022900物流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14700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4030200体育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030200化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010200数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041000美术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040800音乐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070200地理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22高等数学(工专)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10200历史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020200思想政治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010200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040200生物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020200物理教育(独立本科段) 0015英语(二)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011400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 0012英语(一) 0536古代汉语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020700英语(基础科段)(专科)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729大学语文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030800新闻学(基础科段)(专科)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729大学语文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010200秘书(专科)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729大学语文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030100广告(专科) 0012英语(一)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729大学语文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科学理财观与一体化经费标准体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联系。本文从两个概念的含义入手论述两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一、科学理财观的内涵与依据
科学理财观是科学发展观在财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科学理财观的思想精髓来源于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理财观的涵义
什么是科学理财观?对这一概念目前尚无定论,而实际工作者又是仁者见仁,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理财观,即科学理财观,这也是比较笼统的解释,没有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内涵。
从地方财政的角度来看,所谓“观”,是指人们对一定事物的看法或认识,“理财观”就是指财政管理者对理财行为或过程的认识,其实质是对财政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观念的总结。
从军队财务的角度来看,所谓科学理财观,概括地讲就是在军队财务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创新理财模式,统筹生财、聚财、分财、管财、用财等各个环节,促使有限财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保障力、战斗力的全面、安全、协调型的理财观念。
(二)科学理财观确立的依据
科学理财观确立的依据是科学发展观,这是由两者的关系所决定的。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从基本概念而言, 科学发展观是总纲和统领,科学理财观既作为前者的构成又为前者服务。这是因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任务、途径、目的及其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而理财观则是关于包括财政理论、财政政策、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二是从再生产全过程而言,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全过程的,而科学理财观主要是指导和调节分配及其过程,并通过分配的作用而影响其他环节。三是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指南,科学理财观则兼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即主要是财力方面的建设。四是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特征的发展观,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理财的目的性、基本方针与途径、结构比例及其良性循环。
(三)科学理财观确立的目的
新形势下,我军后勤财务保障工作必须自觉地依据科学发展理念筹划军费保障,坚持统筹兼顾,紧紧围绕效益做文章、搞保障,牢牢抓住科学理财这个关键环节,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用科学的制度、方法来配置和运用财力资源,促进我军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理财观确立的根本目的,就是大力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保障力、要战斗力。贯彻落实科学理财观就是为了更深的贯彻科学发展理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立科学理财观就是为了促进部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积极运用先进适用的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建立健全科学理财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优化经费投向投量,确保有限经费用到部队建设的急需上,用到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上,真正提高经费保障能力。
二、一体化经费标准体系的理论内涵
一体化经费标准体系,是指把一体化、标准化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经费保障领域,是对整个军费中具备制定标准的费用,制定明确的保障标准,达到经费标准结构统一、经费适用对象统一、经费领报规定统一、经费开支范围统一,以实现经费保障标准通用化、系列化,管理规范化。从经费运行的全过程分析,可以分为经费的消耗标准、供应标准和管理标准。该体系围绕经费保障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具有紧密联系的消耗标准、供应标准和管理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集成为三者互联互动、一体运行的整体。这一标准体系以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部队生活、训练需求为牵引,以经费消耗标准为依据,以经费供应标准为基础,以经费管理标准为手段,实现经费保障全过程运行中的链条似的有机联系,环环相扣,整体联动,确保规范有序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科学理财观对一体化经费标准体系建设的作用
二、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基础
传统财务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理性人”的分析范围内。随着资本市场大量异常现象的出现,传统财务学难以解释并陷于尴尬的境地;写作论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财务学对人的完全理性提出质疑,并将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人的“有限理性”的假设上,但“有限理性”并非行为财务学首创。自从西蒙提出“有限理性”概念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对什么叫“有限理性”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看法(杨小凯,2000年)。西蒙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传统的决策性目标函数”引入经济分析,但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派模型将这三要素全部在完全理性最优决策和全部均衡框架内吸收。因此可以说西蒙提到的“有限理性”三要素并没有抓住“有限理性”的要害。其实早在1921年,奥派学者Knight就提出“有限理性”的根基是所谓“根本的不确定性”,它不同于不完全信息。再从奥派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即使不考虑这种“不确定性”的内生变量,在这个千变万化的市场中,个人决策之间及其与价格的互动也会产生社会性的“根本不确定性”。换言之,在市场用价格制度做社会实验,逐步获得社会理性的过程中,个人面对的却是根本的不确定性,亦即他不可能了解其他人的私人信息。奥派学者哈耶克解释了这种“根本的不确定性”源于一种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仅仅由个人所拥有的“极其重要但未经系统组织的知识,即在特定时空之情势的那种知识”。这种被哈耶克称为“默会的知识”,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头脑能够随时全部掌握它们,即使是先进的统计系统和再高级的计算机,也不能将这种知识集中起来。然而,正是这种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易变性的“默会知识”,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哈耶克在批驳“建构论唯理主义”的同时,从政治哲学的高度提出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思想。人的理性能力有其限度,面对纷繁的世界(或市场),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一切达到全知,因而人类不可避免地始终处于某种相对的无知状态。然而正是这种“无知”为个人的自由与选择留下了空间。
就目前行为财务学关于“有限理性”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西蒙的认识阶段,将其作为理论基础缺乏深度。也有不少文献将20世纪初心理学上行为主义的兴起作为行为财务学最早的理论根源,还有的学者将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视为其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行为财务学毕竟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它只是将心理学作为研究的工具,其最终目的是要对经济和财务行为给出解释,因而将心理学视为行为财务学的理论根源似乎欠妥,而“空中楼阁”是凯恩斯庞大理论体系中的一片枝叶,不足以撑起行为财务学理论的大厦。传统财务学批判行为财务学模型没有严格的理论假设,看起来可以解释任何事情,但实际上理论基点过于零碎而不系统,因此不能称之为规范的财务理论。要想顶住这种批判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行为财务学必须找到一个独立的经济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从上述站在奥派的立场上剖析“有限理性”的本质,我们发现奥派并非从市场上种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来解释“有限理性”,而是从个人决策面临的“根本不确定性”入手,进而再从“知识论”的角度提升到“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社会哲学层面来解释“有限理性”的本质内涵。②奥派自1871年诞生以来就逐渐把经济学从狭隘的死胡同中解脱出来,置放在“把人当人”的社会哲学层面,一切从“人性”、人的心理、人的行为研究开始着手,强调个人、观念、自由、市场、永续发展等概念范畴,将经济学的研究转向政治哲学、人类交往、社会合作等一般程序,在其13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出一套既独立于新古典经济学又能涵盖整个社会经济学领域的理论体系。因此,笔者认为,行为财务学应该以奥地利经济学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目前应加大两者关联性的研究。
三、行为财务学的应用范围
主考院校
专 业
(专业代码)
星 期 六(10月21日)
星 期 日(10月22日)
上午(0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09:00-11:30)
下午(14:30-17:00)
公共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心理学(00031) 教育学(一)(0042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大学语文(0472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656) 英语(一)(00012) 英语(二)(00015) 日语(二)(00016) 俄语(二)(00017)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0219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计算机应用基础(0001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02197) 高等数学(一)(00020) 高等数学(工本) (00023) 高等数学(工专) (00022) 线性代数(经管类) (04184) 线性代数(02198) 物理(工)(00420) 经济类共同课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管理学原理(00054) 基础会计学(00041)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专科 新疆财经大学 金 融 (A020105) 银行信贷管理学(00073) 证券投资与管理(00075)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00072)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中央银行概论(00074)
基础会计学(00041)
企业会计学(00055) 货币银行学(00066) 财政学(00060)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专科 新疆财经大学 工商企业管理(A020201) 市场营销学(00058)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国际贸易实务(三)(00891) 中国税制(00146)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生产与作业管理(00145)
基础会计学(00041)
企业会计学(00055) 企业管理概论(00144)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专科 新疆财经大学 会 计 (A020203) 财务管理学(00067) 管理会计(一)(00157) 中国税制(00146)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中级财务会计(00155)
基础会计学(00041)
成本会计(00156)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070) 企业管理概论(00144)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专科 新疆大学 法 律 (C030112) 宪法学(05679)
国际法(00247)
民法学(00242) 刑法学(00245) 行政法学(00261) 中国法制史(00223) 刑事诉讼法学(00260) 民事诉讼法学(00243) 法理学(05677) 经济法概论(00244) 专科 新疆大学 行政管理(A030301) 市政学(00292)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现代管理学(00107)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03349) 行政管理学(00277) 社会研究方法(03350) 公共关系学(00182) 法学概论(00040)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政治学概论(00312) 专科 新疆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A040103) 教育原理(00405) 美育基础(00409)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00406)
现代教育技术(00413)
小学语文教学论(00410) 小学教育心理学(00407)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00415)
高等数学基础(00417)
小学数学教学论(00411) 小学科学教育(00408) 汉语基础(00416)
数论初步(00418)
科学.技术.社会(00395) 小学班主任(00412) 专科 新疆大学 汉语言文学(C050114) 现代汉语(00535) 文学概论(一)(00529)
普通逻辑(00024)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0530) 古代汉语(00536) 写作(一)(00506) 外国文学作品选(00534)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053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0533) 专科 新疆大学 英 语 (C050207) 英语阅读(一)(00595) 英语阅读(二)(00596) 综合英语(二)(00795) 英语国家概况(00522) 英语写作基础(00597) 综合英语(一)(00794) 专科 新疆大学 新闻学 (C050308) 新闻学概论(00633)
普通逻辑(00024)
报纸编辑(00655)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0530) 新闻采访写作(00654) 新闻心理学(00657) 中国新闻事业史(00653) 广告学(二)(00853) 社会学概论(00034)
法学概论(00040)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00656) 专科 新疆大学 机电一体化(A080306) 机械制图(一)(02183) 机械制造(02230) 电子技术基础(一)(02234) 工程力学(一)(02159) 数控技术及应用(02195) 机械设计基础(02185)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0223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02205)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02237) 电工技术基础(02232) 专科 新疆大学 计算机信息管理(A082207) 计算机应用技术(02316)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04754)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0342) 基础会计学(00041)
计算机网络技术(02141)
计算机原理(02384) 管理信息系统(02382) 企业管理概论(00144) 数据库及其应用(02120) 专科 新疆大学 房屋建筑工程(A080801) 工程力学(二)(02391) 建筑施工(一)(02400) 结构力学(一)(02393) 工程测量(02387) 房屋建筑学(02394) 土木工程制图(02386)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02396)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00170) 建筑材料(02389)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02398) 专科 新疆医科大学 护理学(A100701) 护理学基础(02997)
健康教育学(00488)
病理学(02901) 生物化学(三)(03179)
营养学(03000)
药理学(一)(02903) 护理伦理学(02996)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02864) 内科护理学(一)(02998) 医学心理学(02113) 生理学(02899)
儿科护理学(一)(03003)
外科护理学(一)(03001) 妇产科护理学(一)(03002) 专科 新疆大学 俄语 (C050209) 俄语语法(00234) 基础俄语(二)(00614) 外事外贸俄语(01142) 专科 北京交通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A020205) 管理心理学(00163)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劳动经济学(03323)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00166) 社会保障概论(00071)
企业管理概论(00144)
本科
学历 层次
主考院校
专 业
(专业代码)
星 期 六(10月21日)
星 期 日(10月22日)
上午(0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09:00-11:30)
下午(14:30-17:00)
本科 新疆财经大学 金 融 (B020106) 市场营销学(00058) 财务管理学(00067)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管理学原理(00054) 国际金融(0007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00072) 银行会计学(00078)
中央银行概论(0007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本科 新疆财经大学 会 计 (B020204) 市场营销学(00058) 会计制度设计(00162) 金融理论与实务(00150)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审计学(00160) 高级财务会计(00159) 资产评估(00158) 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组织与管理概论(02650) 本科 新疆财经大学 工商企业管理(B020202) 企业经营战略(00151) 财务管理学(00067) 管理学原理(00054)
金融理论与实务(00150)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质量管理(一)(00153) 企业管理咨询(00154) 组织行为学(001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本科 北京交通大学 采购与供应管理(B020282)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 采购战术与运营(03616) 本科 新疆大学 法 律 (C030106) 国际私法(00249)
中国法律思想史(00264)
金融法(05678) 合同法(00230) 国际经济法概论(00246)
西方法律思想史(00265)
公证与律师制度(00259)
公司法(00227) 法律文书写作(00262) 票据法(00257) 保险法(00258)
劳动法(00167)
外国法制史(00263) 婚姻家庭法(05680) 知识产权法(00226)
税法(0023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 房地产法(00169) 本科 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 监所管理(B030109) 罪犯劳动改造学(00928) 矫正原理与实务(12561)
行政法学(00261) 西方监狱制度概论(00935) 中国监狱史(00934)
婚姻家庭法(05680)
民事诉讼法学(00243) 罪犯改造心理学(00933) 本科 新疆大学 行政管理学(B030302) 公共政策(00318)
普通逻辑(00024)
领导科学(00320) 财务管理学(00067)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0315) 行政组织理论(00319)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现代管理学(00107)
行政法学(00261) 公务员制度(01848) 西方政治制度(00316)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行政管理学(00277) 社会学概论(00034) 法学概论(00040) 企业管理概论(00144) 中国行政史(00322) 本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管理(C030401) 警察伦理学(00369) 公安信息学(00372) 刑事证据学(00370) 犯罪学(一)(00235) 刑事侦查情报学(00861) 公安行政诉讼(00860)
公安管理学(00356) 公安决策学(00371)
警察组织行为学(00859)
涉外警务概论(00373) 本科 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学 (B040108) 教育统计与测量(00452)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00465) 教育学原理(00469) 德育原理(00468)
比较教育(00472)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课程与教学论(00467)
教育法学(0045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本科 新疆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B040112)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文学概论(二)(00542)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65)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比较教育(0047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课程与教学论(00467) 教育法学(00453)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3329)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 本科 新疆大学 汉语言文学(C050105) 美学(00037) 外国文学史(00540) 西方文论选读(00815) 社会科学基础(00823) 民间文学(0050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 语言学概论(00541) 本科 新疆大学 英 语
(C050201) 英语翻译(00087) 高级英语(00600) 英语语法(00831)
英语科技文选(00836)
旅游英语选读(00837) 现代语言学(00830) 英语词汇学(00832)
外贸函电(00094)
外语教学法(00833) 语言与文化(00838) 外刊经贸知识选读(00096) 英美文学选读(00604) 英语写作(00603) 本科 新疆大学 新闻学 (C050305) 传播学概论(00642) 文学概论(一)(00529) 新闻事业管理(00662)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00661) 新闻摄影(00659) 公共关系学(00182)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新闻评论写作(00658) 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 经济法概论(00244) 政治学概论(00312) 本科 新疆大学 机电一体化(B080307)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02245) 工程经济(02194)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02243)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02240) 现代设计方法(0220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02202)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02238)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02241) 本科 新疆大学 计算机网络(B080709) 网络操作系统(02335)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4747) 数据结构(02331) 网络工程(04749)
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 计算机网络安全(04751) 计算机网络管理(02379) 通信概论(04742)
计算机网络原理(04741)
互联网及其应用(03142) 本科 新疆大学 计算机信息管理(B082208) 信息资源管理(02378)
运筹学基础(02375)
数据结构导论(02142)
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00910) 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 管理经济学(02628) 软件开发工具(03173) C++程序设计(04737) 计算机网络原理(04741)
操作系统概论(02323)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04757) 本科 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B080806) 结构力学(二)(02439) 混凝土结构设计(0244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197) 流体力学(03347)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02275)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404) 建筑结构试验(02448) 钢结构(02442) 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02447) 建筑设备(02446) 本科 新疆医科大学 护理学(B100702) 内科护理学(二)(03202) 护理管理学(03006) 外科护理学(二) (03203) 预防医学(二)(03200) 护理学研究(03008) 精神障碍护理学(03009) 护理学导论(03201)
老年护理学(04435)
护理教育导论(03005) 公共关系学(00182) 急救护理学(03007)
社区护理学(一)(03004)
妇产科护理学(二)(03010) 儿科护理学(二)(03011) 康复护理学(04436) 本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畜牧兽医 (B090403)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02795) 兽医临床诊断学(03223) 家畜饲养管理学(兽医专科生考)(02797)
农业推广学(02678) 畜牧微生物学(畜牧专科生考)(02798) 畜牧业经济管理(兽医专科生考)(02796) 兽医临床医学(畜牧专科生考)(02799) 本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 学 (B090102) 作物栽培生理(02676) 农业市场学(06206) 农业资源与区划(06205)
农业推广学(02678)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02677) 特种植物栽培学(06208) 果蔬栽培学(06207)
农产品加工(02680) 本科 新疆大学 俄 语 (C050203) 俄汉商贸谈判及应用文(08038) 俄语阅读(二)(00847) 高级俄语(二)(00618) 翻译技巧(00619) 本科 北京交通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B020218) 领导科学(00320) 劳动关系学(03325) 行政法学(00261)
现代管理学(00107) 公共关系学(00182) 劳动与社会保障(05151)
公务员制度(01848)
劳动法(00167)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04-01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财务制度改革从未停止。基于资金供给制度的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财务管理的时间需要。当下,充实和赋予财务管理学科新的内容在当下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本文将就财务管理学科建设问题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分析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得出一些结论,为我国财务管理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
(一)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财务管理学科存在的内容很多,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学科教材沿用基于资金供给制时代的思想和体制进行教材的编写,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改革的大好形势。
第二,当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编写重视技巧的掌握,忽视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这种学科教育的必然后果是,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局限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低级层次。
第三,当前财务管理学科在经验总结上工作不力,对很多经典案例案件的剖析浅尝辄止,在学习中不能做到高度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对学科的探索深度不够。
第四,当前财务管理学科教材编写过程中对国外优秀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借鉴力度不够。
(二)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种种问题,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十分必要,总体建设思想是:内容更新,理念更新。具体说来可以从如下几点做努力: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作为改革依据,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流运动以及企业财务工作的规律,要摆脱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将这一重要思想融合到学科建设中去。
第二,学科建设人员要打破产品经济论的枷锁,重视对当前各种财务模式的探索,有效避免就固定体制和制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第三,将财务管理工作从企业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有效规避鼓励解决财务问题的现象。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要充分适应这一现状,才能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
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要充分适应新形势和新制度,不断总结以往财务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从如下几点做努力:
第一,在组织方面,财务管理学科要不断适应当前横向经济、纵向经济以及综合型经济不断发展的现状,认真研究各种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丰富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第二,在资金方面,财务管理学科要不断适应当前企业资金体制改革的现状,着力研究企业筹资的方式方法,要努力研究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合资公司的成功经验,充分结合资本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市场以及资金成本等要素,综合研究。
第三,在成本方面,财务管理要加强对功能成本管理以及目标管理的研究和分析。
第四,在利润方面,要充分研究各类企业在经营模式、资本筹集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上的不同,有针对性的研究利润的分配问题。
第五,在管理方面,财务管理要充分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探讨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的方式,建立财务管理模型,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财务管理问题。
四、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
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是从财务管理学科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说来,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管理学概论。财务管理学概论是财务管理学科中的基础学科,阐述企业资金流运动的各种规律以及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并阐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则和细节内容。
第二,财务预测学。这门学科主要涉及财务管理预测方面内容,主要有财务预测的原则、基本方法、意义以及种类,在学科开展的过程中很大成分上吸收了管理学以及会计学的相关内容。
第三,财务计划学。财务计划学主要讨论财务管理中对财务规划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到财务管理计划的意义、作用、内容以及计划编制程序等,重在研究财务计划编制中各项指标的相互联系,对企业财务计划编制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性价值。
任何一门学科要想获得较大的发展与繁荣就必须首先在基础理论上下工夫,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理论做支撑,任何学科都不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财政法学是以财政法及其与财政法相关的一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我国财政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是相当薄弱的,大多基础理论问题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研,而只是停留在借鉴法理学、部门法学和财政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可以说,尚没有提出具有中国财政法学特质的基础理论学说。甚至有些基础理论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或关注,如财政法学方法论、财政法学体系、财政法范畴、财政权力(利)、财政法行为、财政法责任等。
我国财政法学尚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与财政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和欠缺有着直接的联系。没有基础理论的支撑,财政法学就是苍白和无力的,它只能停留在对现有的财政法律文件的浅层次注释和评价的层面,只能对财政法制建设提供一些零星的立法建议和完善措施,这种方法和思路使财政法研究注定只能随着我国的财政法制建设亦步亦趋,而始终落后于实践。由此,我国财政法学研究成果的价值是暂时性的、应急性的,而不可能是长远的、稳固的。
法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科学,作为部门法学的财政法学,其应用性和实践性更强,再加上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很多学者都倾向于与实践紧密相连的研究,但往往忽视了纯理论研究的价值,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是有理论存在,在根本没有理论存在的情况下,所谓的联系实际,就只能是就事论事,其理论的抽象性和普适性都要受到极大的限制。理论研究的价值不是眼前的,也不是暂时的,而是长远的,当然,理论出台之后,其最终的生命力还是需要由实践来检验的。
要锻造财政法学与众不同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必须依赖于财政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加强。只有较科学的财政法学基础理论,才能将财政法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之不仅关心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更会着意将财政法置于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大环境中,确立财政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有机的处理好财政法与其他法律部门如何协调的问题等;也只有较科学的财政法学基础理论才能使财政法内部发展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科学体系,使概念与概念之间、原则与原则之间、制度与制度之间环环相扣却又领域分明。可以说,财政法学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政法立法的质量和财政法实施的效果,也决定了财政法学能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以及财政法学自身研究的进展和步伐。
财政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首先应当重视法理学,也就是要进行“财政法的法理学研究”,将财政法的理论及研究条理化、体系化和规模化。一方面要将法学上的一些共性问题,如价值、效力、功能等置于财政法的具体环境中深入研究,使其为财政法学基础理论的完善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要着力从财政法自身出发,对财政法的起源、原因、性质、功能、价值,以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等展开法理分析,为其寻找法理渊源。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抽象的法理可以用来指导具体的财政法活动,而从具体的财政法制度和概念中也能总结出一般法理,这样才能引导财政法学走向成熟。财政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还应关注财政法在宪法上的含义和要求。除了增加理论深度的法理学和提升效力位阶的宪法学以外,财政法学还应该多借鉴国家学说、政治学、财政学、公共选择理论、社会学、历史学,以及新兴学科等相关学科的先进成果,以丰富自己的理论殿堂。
二、拓展财政法研究领域
任何一门学科要不断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就必须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就必须从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财政法学也不例外。
财政法学是一门年轻的、开放的、尚处于成长、上升期的新学科。谓其年轻,是因为它不象民法学和刑法学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谓其开放,是因为它与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其它法学学科等存在多方面的交叉与融合;谓其成长和上升,是因为它的应用和发展空间无限广阔。目前,财政法可研究的领域尚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也有不少。当然,未开垦的领域并不等于学科一定会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人员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不畏艰难险阻的毅力和勇气。
拓展研究领域的方法和思路有多种,可以借鉴其他部门法学研究的课题与领域,从而发现本学科需要研究的课题与领域,也可以深入财政法制建设的第一线,通过采访、观察、访谈、调查等方式发现新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开拓一片新的研究领域,寻找财政法实践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
拓展财政法研究领域实质在于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最重要的是方法的问题。方法是达到目的的基本路径,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丰富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提升该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财政法学是一个融法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即使在法学内部,它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十分明显。因此,在研究方法方面,其选择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加强对财政法学方法论的研究是当务之急。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种自然科学方法的采用,近些年出现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倾向,实际上也是得益于经济学方法的广泛运用,经济学方法的独特性也就奠定了经济学在人类各门学科中的重要地位。财政法学乃至于法学,要想树立自己学科的地位,就必须在研究方法(如规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经济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上下工夫,就必须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为拓宽研究领域,财政法学应注意加强与法学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彼此之间相通点的研究。财政法与宪法、经济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关系非常密切,我们从中能够找到跨部门合作研究的共性问题。今后,财政法学必然在加强自身基础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在跨学科研究方面不断深入拓展。除此之外,中国财政法学还应该大力加强外国财政法、国际财政法和比较财政法的研究,广泛地借鉴国外财政法立法和执法的先进经验,吸收国外财政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渴望进步的新世纪的中国财政法学。
三、挖掘财政法研究资源
一门学科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不能把目光局限在本学科的领域之内,而要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去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挖掘自己的研究资源。
在我国各门法学学科
发展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制约各个部门法学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就是研究资源的多寡。在我国的部门法学中,民法学之所以能够率先发展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民法学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大量国外的先进民法典的翻译,大量国外民法学著作的引进,都为我们民法学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研究资源。同样,行政法学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兴起并逐渐走向繁荣,除了我国加强行政法治建设的现实需求外,丰富的研究资源的引进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因素。
比较起来,财政法学的研究资源的确是稀缺的。目前我国尚没有引进几部象样的外国财政法文件,也没有翻译几部象样的外国财政法学著作。没有充足的财政法学研究资源,我们研究的视野和研究的水平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就难以充分有效的借鉴和利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财政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成果,这样我国的财政法制建设也只能在低水平状态下徘徊,财政法学发展的速度缓慢,也就不难解释了。
研究资源的获得不能等待他国或他人来提供,只能靠财政法学者自身的努力,去不断学习,不断挖掘财政法的研究资源。当然,这需要我们的财政法学者具有坚实的外文基础以及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精神。如果我们能够组织力量在短期内翻译一批国外先进的财政法规范性文件,翻译一批国外著名的财政法学著作,再从我国台湾地区引进一批财政法学著作,那么,我国财政法学研究的繁荣将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对于国外的学术专著和具有代表性的立法文件,应全面收集,建立外文财政法资料中心。对其别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国家应投入必要的资金,并积极组织人员翻译出版。由于这不仅是翻译者个人完成科研任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财政法制建设和财政法学整体的发展,因此,凡是具有能力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这一伟大的事业。至于我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其他华语国家的财政法学资料也应该利用各种机会收集和整理,并建立中文财政法资料中心。设想中的外文财政法资料中心和中文财政法资料中心可设在财政部或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内,有关资料不能为某一个或几个单位所垄断,应该面向社会开放,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应。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151-03
作者简介:朱军(1980-),男,江苏建湖人,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财政学系,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动态财政学、新税制理论、应用财政计量、中国财政问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416)。随着市场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政府机构公务员招录制度的改革带来了高校专业设置的深刻变化。目前,中国高校正从按照“部门模式”设置专业逐渐转变为贴近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原先的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计划统计、工商行政管理、基础建设等专业或是被取消,或是被改头换面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的内容。原先专门培养政府财政、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财政学专业则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省属地方院校,财政学专业在学生招录、就业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尽管各个地区设置财政学专业院校、招录该专业学生的人数在增加,竞争有利于培养质量的提高和财税部门人员组成的分散化,但是目前就业的不确定性、培养体制的制约和教学内容更新的缓慢以及综合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得普通高校在培养财政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财政学专业教育的困境与瓶颈
(一)不确定性下的专业参与度低
在我国高等院校专业培养口径窄的情况下,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就读财政学专业之后,较低的公务员考录比、专业不对口的低层次企业就业使得学生对本专业的前途较为焦灼和不安。除少数考研的“应试型”学生外,许多学生从多个方面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通过外语水平考试、辅修第二专业、获得各项资格证书等。这使得学生忽视对本专业的学习,并使这样的负面影响和“非参与式”学习氛围在高校不同的届次之间进行传递。加重了专业参与度过低的程度,从而抑制了本学科的发展。
(二)专业内容的空乏性
从专业内容来看,目前中国财政学专业的内容空乏、过时,这在地方省属院校较为突出。由于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缺乏,地方院校对各专业教育内容的更新非常慢。财政学多数内容以计划经济时代“收、支、平、管”为基础介绍专业基本内容,专业课或是放入了税法的政策措施,或是加入了会计学中的部分内容,或是直接将财政学的内容改头换面细化、套用如目前的《地方财政学》。对此,李秀梅(2009)认为:财政学专业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现象,总体上,现代财政学内容在省属院校财政学专业的教学中较为不足,使得学生在各个地区之间呈现了“同质化”培养的特征,也使得不同地区重点高校、财经院校之间毫无特色。
相比较而言,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虽然涉及公共财政的相关专业办学较晚,但前沿的研究方法、颇具特色的专业内容使其在公共财政学教育中迅速脱颖而出,在国际上和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反一些较早设立财政学专业的财经院校,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反而步履蹒跚。实际上,现代公共经济理论研究也是一个动态演进、理论成果不断呈现的过程,Stern(2002)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内容不能够与时俱进,空洞乏味也使得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较为缺乏。以笔者讲授的《地方财政学》为例,绝大多数教材是将财政学的理论应用到地方辖区之间,辅之以中国的政策实践和区域间平衡关系。而反映这一学科前沿内容和前沿方法的空间经济学、地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对策论中的政府间关系、政府治理与合作等问题均没有反映在这一课程体系中。
(三)社会兼容与学生参与问题
公共财政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科学,而中国社会“官本位”的特征以及社区建设缓慢、农村公共产品建设平台缺乏等问题,使得省属院校大学生深入社会、参与公共财政实践的机会较少。实际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关心社会、参与社会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政府财政部门,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了解预算编制、财政拨款、财政监督、绩效评价方面的内容;在各个社区,学生可以宣传依法纳税、公民权利义务教育,宣传如何看懂政府预算,如何监督政府财政工作;在大中型企业,学生可以学习企业如何报税、退税,学习如何进行社会捐赠,如何处理“税企关系”;在非营利性机构,学生可以了解机构的运行模式,学习和研究资金来源、去向状况。实际上,就微观经济主体而言,公共财政中的税收、公共支出问题是微观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融入理论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思维、应用高级分析工具可以为各个部门的政策设计、优化调整作出贡献(Stiglitz,2002)。
(四)研究型教学层次不够
目前,省属普通高校在进行财政学教育的过程中对专业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基础不扎实呈现了“能下不能上”的职业化发展特征。尽管省属高校也有学生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其他重点高校,但是专业基础薄弱、选用教材落后、本科阶段学习内容陈旧、应试投入过度使得这类学生的研究素质普遍低于重点院校的学生。就外语水平而言,重点高校基础课的全英文教学(如公共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数学分析等全英文教学)使得这类学生在研究生教育中英文文献阅读水平明显高于省属院校的学生。对此省属院校财政学专业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前沿文献阅读困难、对外交流能力差也不足为奇。通过上述的概括可知,目前的专业内容多为概念性和框架性的描述,在研究型教学方面的方法论引导和课程设置涉足较少。
二、地方专业教育的优势
(一)各地区强劲的人才需求
在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元定位之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大量一线人才的强劲需求可以促进省属院校财政学专业的外延式“扩张”。但公共财政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失误确实存在(Boadway和Raj,1999),从而政策实践的客观需求推动了各级政府对省属院校人才的需求。经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公共财政管理人才可以为地方财税部门以及其他公共事务部门带来力量。
(二)丰富的社会实践土壤
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为省属高等院校的财政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领域,而区域内不同部门的工作业绩、运行特色,不同地区的人文社会文化环境为科研和实践提供了实证研究的素材和资料来源。学生可以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不同地区公共财政福利政策的差异及其政策实践的经验教训。
(三)专项研究的集聚性
地方经济、社会乃至历史与文化特征使得省属地方高校具有获取一手资料和素材的研究优势。对于地方省属高校的科研人员而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城市特色、体制特色和环境特色使其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集思广益,形成专项研究的集聚性,办出特色。对此,谭彦红(2006)提出了以东盟贸易区、民族特色为代表建设好本地区的公共财政学专业;郝春虹(2010)提出了立足民族区域特色、语言特色、产业特色办好本地区的公共财政学专业。另就城市财政问题而言,城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塑造城市特色的方向,需要地方院校研究人员的专题研究。
朱军:普通高校财政学专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三、未来与出路
(一)深化专业认识、树立专业品牌
公共财政学专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兼容、宽泛的平台建设提供保障,需要通过深化专业认识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管理”进行“专业营销”,树立专业品牌。营销与战略专家特劳特先生就高度重视“定位”的作用。从战略和学科本质上来看,公共财政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定位为:1.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税务部门;2.各类企业财务部门——从事税务会计与报税工作;3.中介咨询机构、法律机构的业务部门、政策分析部门;4.大型企业公益事业与企业形象工作部门;5.公共事业单位业务部门、政策分析部门;6.社区单位的工作部门;7.继续教育、留学深造等。目前,很多部门对财政学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需要高等院校的专业品牌建设,有赖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招录制度的调整。通过拉开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工资、福利差异(前者高于后者)、驱除“官本位”文化将为上述职位的兴趣化、专业化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是当前的“功利化”择业。总之,准确定位、转变认识、树立专业品牌将大大有利于专业学科的建设。
(二)丰富社会实践的平台
深化高等院校学生、教师与社会各个部门的联系,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将为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土壤和研究素材。对于院校科研人员而言,深入到政府财政、税务工作部门或是公共事业单位进行实践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获得第一手的实证研究素材,开展广泛性的政策实验;而本科生进入这些部门实习将为学生理论用于实践、深化理论认识、形成专业兴趣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可以在树立学校品牌、专业品牌方面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对于社会各个单位而言,在融入高等院校师生的知识创新和思想理念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前沿的财政经济理论,提升本部门的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的对接将公共服务中的“共性化问题”集思广益、讨论解决。
(三)更新专业教育的内容
更新公共财政学专业教育的内容,按照“宽进严出”的模式培养学生是建设公共财政学专业、树立专业品牌的基石。在专业内容方面应该将经济数学、现代中高级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乃至数值经济学课程纳入公共财政学专业的教学中;在专业教育中,应将初、中、高级现代公共财政学的内容教授给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包括对策论中的公共财政问题、动态经济学中的公共财政问题等。这其中,通过高级理论模型和经济学基础学科的深入学习形成公共财政理论观点是内容更新的重要方面。如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iamond(2002)研究的一般均衡下的跨期迭代模型(OLG)、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共财政问题,在目前国内初、中级的教科书中均没有得到体现。对于中高级的课程,应通过数学课的形式每次课安排作业、批阅作业(交予助教),让学生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演绎中学习公共财政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模型、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能够深化对专业的真正认识和理论内涵。总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更新是提高专业培养质量、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
(四)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
影响高等院校声誉、品牌和排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高校的科研水平;二是高校毕业生在10年、20年后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在此,为了提高省属普通院校的办学层次, 通过分层、分类教学培养研究生型的本科生非常重要。这也是提升地方院校发展层次、办学层次,改变部分学生因高考失误而错失高质量、高水平教育的重要措施,也可以为部分“准留学生”提供必备的预科教育。对于研究型本科培养体系的学生,可以通过全校学生“自愿报名、严进宽出”的形式招录,中途部分考核淘汰的学生可以转入一般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这样的高层次教育也应是培养“重理论、重基础”的教育。为推动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减少学生专业参与度低的问题,参加研究型人才体系的学生,可以参照一定的比例“免试”进入本专业研究生的学习行列。
(五)设置针对性的课程
基于分层教学的模式改革,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内容如下(表1):
表1地方院校不同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
适用对象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研究型本科培养体系进入一线岗位的一般本科生进入政策研究部门、重点高校或是出国留学的学生共享授课范围课程
课程现代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数学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政策分析的定量分析面向全校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理论与实务中级财政学税收法律与制度国有资产评估实务金融理论与实务专业开设专业
课程财务报表分析/税务会计/税收筹划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税务实务与案例/投资与项目管理/城市财政学常微分方程/随机过程/实分析/数学模型等公共事务与危机管理/政府合同管理/社会保障动态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对策论/CGE分析等面向全校非营利性部门税收管理/全球治理与合作高级财政专题/财政思想史/经济哲学/经济伦理等专业开设注释: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教育部统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研究型课程的设置参照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CEMA)“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的课程内容。
对于应用型的本科培养体系,实务课程和前沿理论课程的结合并融入现代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知识可以让学生迅速融入社会并具备长期的竞争力。
在研究型本科培养体系下,现代经济学的逐渐融合和专业基础课的通用性能够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对此,省属高校通过设立基础课、专业课的方式既可以实现学科融合、资源共享、拓宽研究视野,也可以降低课程改革中的经济成本。基础课可以面向全校统一开设,保证授课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效应;专业课也可以面向全校公开开设,供其他专业选修,改变以往专业“口径窄”的问题。
(六)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
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在一定层次上是一个“奢侈品”。研究型范式的财政学专业课程内容的准备、讲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付出较大精力。平均而言每3个小时的课程需要12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讲授则是推演式的逻辑分析过程。而目前省属普通高校在“”式的“科研立校、层次提升” 战略下大大束缚了研究型教学范式的推进。省属院校普遍存在教条化的教学要求,真正有水平的教学型人才晋级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严重挫伤了教员的教学积极性。使得大多教员普遍采用中文版简单教材,采用PPT的授课方法,大大降低了课程的难度和内容更新速度。因此,形成良好的激励相容制度非常重要,这也是实现内容更新、构建研究型课程体制的核心。
[参考文献]
[1]Diamond P.Public Finance Theory–Then and Now[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2 (86): 311-317.
[2]Stern N.Towards a Dynamic Public Economic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2 (86): 335-339.
[3]Stiglitz J.E.New Perspectives on Public Finance: Recent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Challeng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2 (86): 341-360.
[4]朱军.高级财政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12.
[5]郝春虹.内蒙古财经学院“财政学”部级特色专业建设模式[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1-5.
[6]李秀梅.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36-40.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