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子设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20 18:00:41

电子设计论文

电子设计论文篇(1)

1.2对学生的选拔与培养我院的赛前准备工作分为基础培训、模块训练、真题训练三个阶段。在组织管理、赛前指导、正式竞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整个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包含三个内容。首先是选拔与基础培训,时间是2012年10月中旬到2013年5月。主要工作内容是挑选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培训,学生的热情很高,共有70个多名学生报名,我们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解Multisim,proteus软件仿真,MSP430单片机,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知识、各种常用的传感器介绍等基础知识;并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个内容是电路常用模块训练。暑假集中训练。挑选出6组共18名较优秀的学生,每组选好方向,分为控制组,高频组,电源组等;利用暑期进行严格的训练。电源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D/A与A/D,键盘与显示,各种放大器模块,传感器模块等进行设计与制作。第三个内容是真题训练。对第二阶段挑选出来的4组共12名秀学生,要求每组根据自己的方向做一两个往届的题目,边做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渐渐熟悉大赛流程和一些应对方法策略。在竞赛的四天三夜里,学生废寝忘食,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所有的困难都必须是三人小组共同去面对、解决。他们靠的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集体的力量,分工协作,相互支持,相互激励,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完成作品。

1.3参赛的组织与管理独立学院对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科竞赛的管理及最后的比赛成绩。学科竞赛其实也是一项科研项目,需要必要的硬件经费来制作参赛作品,因此如果学校、系部领导如果充分重视学科竞赛,那么在参赛经费上提供较充分的保障。目前独立学院基本形成学科竞赛项目负责人制,由学院领导任项目负责人,由院领导组织教师具体执行学科竞赛的日常组织工作。从前述的学科竞赛组织中,我们可以看到,完成一项学科比赛的整个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指导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2电子设计竞赛方面的经验与问题

我院此次参加竞赛的学生,均是基础相对较好,热爱电子技术、喜欢动手的学生,尽管如此也反映出了我院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理论基础较差,综合运用知识(特别是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差的弱点;同时也反映出我院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由于目前荆州无专业的电子元器件市场,购买元器件只能到武汉购买,并且元器件要在多个门市才能购置齐,从荆州到武汉乘班车当天往返难度很大,而且器件每次都要向实验中心和教务部门申请,才能购买,机动性不够,很不方便,对竞赛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参加竞赛我们总结和积累了一些经验:

2.1加强基础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设计思想的培养,广泛利用课内外时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综合设计性实验开设,调整电子信息课程体系,注重各主干课程间的关联,特别加强电子技能与工艺的训练。加大经费和实践条件的投入,扩大开放实验室。

电子设计论文篇(2)

2电子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机械电子工程快速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对于机械电子工程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统一的认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机械电子工程发展速度太快,所涉猎的领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因为设立明确的定义必定会对其发展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不利于机械电子工程继续快速发展。电子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具有更高集成和大容量,同时体积也越来越小,这就需要技术的不断升级来实现发展目标。电子工程设计方案需要获得科学的检验,要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电子元件所处的工作环境是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优化,最后要对电路特性进行分析。另外电子工程在运行中要避免静电的危害。为了实现电子工程取得进步获得发展,需要在电子工程设计中采用EDA技术。

3电子工程设计要点

3.1仿真分析

机械电子工程设计方案需要通过科学的系统仿真或是结构模拟来说对其可行性、科学性进行验证和分析。通过仿真分析来确保设计方案在后续实践中能够顺利应用。在仿真分析过程中,使用EDA技术可以为仿真分析提供良好的支持。EDA技术能够通过各个环节当中的传递函数来进行数学建模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这样构建和仿真系统能够准确验证设计方案的实践性,并能够对电子系统工最后程设计方案进行推广和使用。这种仿真分析对于提高我国电子工程设计的整体水平和产品质量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2优化设计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目的是尽可能确保电子元件在应用过程中具备稳定性与可靠性,保证其拥有最佳的容差和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条件下,使用传统的电子工程设计方法,难以对实际容差及电子工程元件工作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分析。不能对电子元件环境进行全面勘测,就容易导致设计方案在此方面出现漏洞,这样一来电子元件的容差及其工作环境温度就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利用EDA技术则能对设计方案进行良好的优化,因为EDA技术可以对电子方案环境进分析计算,获得电子元件在实际工作中所处的环境温度等相关数值。在分析获得的数值基础上,来对电子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保证方案在实施后,可以稳定工作,具有可靠安全保障。

3.3预防机械结构中的静电

机械结构是根据设计方案来工作并应用于事物成为满足功能需求的结构。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集成电路设计愈来愈复杂,这对静电的防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静电对电子元件的破坏巨大,静电电场能够对周边电荷有吸引力会破坏绝缘体,使电子元件敏感度降低,甚至是引发集成电路烧毁,使电子产品直接报废。这要求工作人员做好静电防护,对防静电工作区域进行划分,保持操作空间的清洁,降低静电发生的概率。在电子工程故障检测方面,要将传统的电子工程故障检测和智能故障检测方法结合,相互验证,在电子技术投入方面加强,提升电子工程检测技术的能力,增强电子元件、电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4电路特性的有效分析

对电特性进行有效分析是EDA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在电子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理论分析都是在数据分析和特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因此,数据分析和特性分析方面的数据必须准确及时,使用传统的电子工程设计方法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难以保证数值的准确性,电力测试的实际精度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后期稳定性的建立。EDA技术就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并保证测试的精确性与科学性,避免设计方案出现结构性的差异确保设计方案的整体性以及合理性。

电子设计论文篇(3)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设计自动化的观念和EDA工具的使用水平已成为度量工程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各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EDA实验室。EDA实验环境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该校硬件水平、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校在教育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对EDA的教学和实验环境的建设给予了足够地重视,专门成立了EDA(实验)中心,旨在负责全校EDA实验教学,EDA项目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建设,EDA中心已初具规模,为全校的EDA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促进了我校电类现代化课程教育的发展。

1EDA实验环境的建设

EDA(实验)中心的建设起始于1998年初,学校先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第一期工程建立起配备有40台Pentium166MMX微机的多媒体实验室和硬件实验室各一个;1999年进行了第二期工程,又建起了一个包含40台PentiumⅡ400微机和两台专用服务器的网络实验室和一个管理办公室。并进行了软件建设和有关实验项目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的软硬件环境如表1。

在EDA中心的建设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创建一流具有EDA特色的实验环境。EDA的实验环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电类学生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同时EDA的实验环境也是一个窗口,代表了一个学校现代化教学的形象。EDA中心的建设不应等同于一般的计算中心或机房的建设,应该具有EDA特色,那就是要有丰富的EDA软硬件支持,要有得力的指导开发力量。为了建设好一流的EDA实验环境,我们成立了专家指导小组指导环境的建设,并多次派人到EDA教学较好的学校去参观学习。为了体现时代的特点,我们将中心80台机器内部互连,整个内部网络完全按照Internet技术规范设计,能提供全套Internet服务。中心内部网络还通过Linux网关与校园网相连。服务器采用WindowsNT4.0、Linux5.0、Net-ware3.12,工作站安装了DOS6.22、Win-dows98(中、英文)、WindowsNT、Linux等操作系统。

(2)严把质量关,高质量完成建设。EDA所有软硬件设备的引进都经过认真市场调查研究,并严格的检测,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清除。如曾进一批微机,检测后发现配置与样机不符,立刻退货,重新购置。软件的建设对EDA来说是体现特色的关键性建设,尽管EDA软件投资较大,为保证实验质量,划出专项资金,引进许多最新的正版EDA软件。

(3)加强外联,寻求多方支持。EDA教学的开展需要许多方面的技术支持,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加强了校际之间的技术交流以及与EDA软硬件开发商家的联系,可以从中得到了许多必不可少的帮助,如东南大学赠送给我们不少非常有用的EDA软件和设备,美国Altera公司通过其大学项目赠送给我们专业版和网络版的Max+PlasⅡ软件开发工具等。

(4)鼓励师生开发EDA教学项目。我校EDA教学项目的开发进行得比较早,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EDA中心成立后更加强了这方面工作的开展,目前已自行开发并用于教学有ISP和FPGA等实验装置,全定制的A-SIC实验环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5)勤俭节约,变废为宝。EDA的某些硬件实验对微机要求并不高并且有可能对微机产生伤害,为此我们从校计算中心等地方找来约20台淘汰了的386和486微机,建成了硬件机房,很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并节约了不少资金。

2EDA实验环境的管理

我校的EDA实验环境主要面向电子工程系和自动控制系学生,行政上挂靠电子工程系。为了便于协调管理,两系分别任命了兼职正副主任负责中心的建设和日常管理。

在EDA(实验)中心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

(1)全心全意为EDA教学服务。EDA(实验)中心建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全校师生的EDA教学实验提供方便。为了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尽力满足师生的要求。如有教师希望通过网络授课,我们引进了Lanstar网络教学系统软件。有教师需要提供语音教学服务,我们购买了无线话筒。有一些国外引进的EDA软件需要用英文操作系统,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多次试验,使中英文操作系统能够方便地切换。中心的Internet网及打印机等设备也均向师生开发。

(2)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心除正常设备维护日外,保持全日制开放。开放时除了安排一般值班人员外,还经常安排对EDA技术熟悉的教师或研究生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可以自由地上机实习。

(3)不断推广EDA新技术。EDA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利用中心与外界联系较多的优势,不断向师生推荐EDA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我们曾请经销商来介绍最新版本的PADS、EWB等EDA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与东南大学EDA实验中心合作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EDA研讨班。

3效果分析

(1)EDA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已为电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十多门课程的上百个实验,部分实验还延伸到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学”课程中;每年还有几十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这里进行毕业设计和课题上机。总上机时数已达4万机时。

(2)EDA中心的构建,推动了我校多门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数字电子课程而言,迫切需要充实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EDA中心的服务为此创造的必要的条件。由于EDA中心的大量工作,使教师可以在课常上集中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前人创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而把一些繁琐的计算交给EDA工具,学生通过EDA工具的使用去实践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和思路。对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系统设计等课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3)开放式的管理,方便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如有一位在给电类提高班讲课的教师发现,原拟定通过Lanstar授课系统对学生讲授EWB的使用方法,结果在现场却发现,不少学生已初步学会了EWB的使用,其原因是他们已主动地到EDA中心,通过自学,进入了EDA环境。这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例子。通过这样的学习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映了他们高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也为他们将来自行掌握更现代化、更复杂的EDA工具打下了基础。

(4)EDA中心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场地,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数字系统设计的老师利用EDA中心进行电子设计竞赛,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电子设计论文篇(4)

二、电子杂志版面设计的构成元素及特征

电子杂志版面构成元素除了拥有与传统杂志相同的:标题、图形图像、文字等元素之外,还有它独特的构成元素:动画(Flash)、视频、音频等。网络是电子杂志的传播载体,动态版面是一种人机界面,同传统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类似,属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但是动态版面在遵循视觉传达设计一般规律的同时,也存在它自身特征。电子杂志动态版面特征。电子杂志版面元素不像印刷品那样为静态的线性组合,它是动态的,有声音的,表现形式多元化,而且由于电子杂志的版面中超链接形成电子杂志版面内容、信息的无限扩展,这样就与读者之间产生了一种互动关系。电子杂志版面运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如用三维动画、FLASH、GIF动画、各种音效等手段来表现电子杂志的内容,这些是在传统的印刷媒体无法实现的。另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是他的信息时效性与持续性,是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将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根据设计主题的需要进行视觉上的合理排列,使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电子杂志的媒介互动性。在传统的单向传播中,受众是被动的。信息受传者总认为受众是需要被引导、教育的。因此,进行内容上的深化和创新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受众信息产品的需求,完成大众传媒对受众教育和引导的宣传职能。电子杂志是一种网络传播模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模式,让受众参与进来与杂志互动,受众的反馈也影响着电子杂志的发展。在电子杂志中,受众不仅可以看到变化多彩的图像和视频,听到动人的音乐,还可以像浏览平面杂志一样通过目录翻到自己想读的那一页,甚至在某一页中对自己想读的信息也有所选择。

三、电子杂志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电子杂志在国内处于发展阶段,大约于1993年在深圳由海天电子图书公司首次研发成功。电子杂志在国内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传统杂志简单的数字化,如:众多杂志的网络版:第二代是数字媒体的杂志化,如:众多网站在互联网中筛选出主体类似的内容定期,并且以书刊的形式,有基本的书刊栏目架构;第三代多媒体电子杂志则更强调互动性和多媒体,利用P2P平台发送。第三代多媒体电子杂志是以flash为主要载体的独立于网站存在的新兴电子书籍,以EXE格式为主,其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在于多媒体和交互性,这点是区别以往所有电子杂志及其出版物的根本点。随着电子杂志的产生、发展、演变,其版面的设计也大致经历了相应的三个阶段。第一代电子杂志的版面几乎是纯文本的,毫无杂志版面的特征,仅仅是信息的传播,版面设计极其简单;第二代电子杂志版面设计有一定进步,属于纯文本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特点是文字多于图片,并且是只读版面,版式设计比较单一;第三代电子杂志因为技术的转变,版面设计有了质的飞跃。电子杂志版面具有了动态、交互式的特征电子杂志的版面脱离了传统书籍版式传递信息的承载特性,进而转变为读者与书籍的交流沟通的媒介。优秀的版面设计可以促进信息的传播。电子杂志是基于强大技术含量通过电子网络传播的一种媒介,强大的后台技术赋予它高效、多层次、互动的传播模式,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科学的版面设计和视觉表达,电子杂志的优势是无法体现的。所以,做好电子杂志版面设计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国外研究现状:美国是世界上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电子书市场。新兴的网络传版强国—韩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力争赶超美国的电子书市场规模。目前,这两个国家的电子书势力强于中国,主要是起步早、规模大、范围广。在一定程度上,电子杂志发展的历程也决定了其版面设计的成熟程度。国外的电子杂志版面设计感极强(如:newwebpick等杂志),突出个性化元素,更加人性,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值得国内电子杂志的借鉴与学习。

四、电子杂志动态设计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电子杂志动态设计的目的:是力求通过有效吸引人的形式来组织信息,把繁杂的信息以多媒体的表现形式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更好地、有效地传达给受众。电子杂志拥有大量图片、音乐、Flas甚至视频在版面设计上穿插应用,使得电子杂志版面与传统杂志版面相比具备了更多元的表现形式,并且省去了传统杂志巨大的纸张和印刷成本。这种新型出版物就其内容而言,也具有上述纸质杂志的属性,是有固定栏目、按顺序连续出版的刊物。但是,由于它借以存在的载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不再是普通纸张,而变成了虚拟网络空间、计算机、光盘等,这就使得电子杂志与一般的纸质杂志相比,既具有优越性,也存在局限性。

(一)电子杂志动态版面的优越性

1.版面可无限超链接、信息丰富,设计更加自由。

2.新的传播媒介,打破了杂志平面化,开创了三维虚拟的立体杂志空间,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3.无印刷限制,版面更自由,色彩更鲜亮、明快。

4.成本低,易于发行、传播。

5.全方位的视觉享受,更有效的传播信息。融合多媒体技术在版面上编排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者考虑的问题比单纯的传统杂志版面设计要复杂的多。电子杂志版面设计中静态的版面构成元素皆可加入动态的动画及声音、音乐效果这种动静结合、视听结合、互动性电子杂志版面,带给读者全方位的刺激及享受,使得电子杂志版面更加生动对读者具有强大吸引力。

(二)电子杂志动态版面的局限性

1.Flash格式的动态信息内容、图片无法转载、编辑,使得无法搜索,仅仅只读格式。

2.电子杂志版面设计的风格、类型众多规律较为隐蔽。

3.杂志版面设计具有长久的历史,传统杂志于1731年英国人爱德华•克弗首创的《绅士知识供应库》开始,至今30已有多年,具有相对稳定的理论研究基础,而多媒体电子杂志出现时间较短,正在处于技术与艺术特点不断变化的时代,并且,完全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需要长久的时间过程。

4.读者对电子杂志版面设计的个性化需求相当复杂,因人而异。

5.电子杂志中多媒体技术的滥用,往往运用图片过于泛滥,动画、音乐常常给读者眼花缭乱的感觉,从而产生对阅读失去兴趣,产生烦躁感。所以,在版面设计中应该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6.个别电子杂志版面编排设计过于形式化,而缺乏内容,显得空洞。

7.电子杂志版面设计过于粗燥,多媒体技术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

五、电子杂志中动态设计的必要性

电子设计论文篇(5)

二、课程设计实施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四种类型的能力:1、专业核心能力:综合利用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生产、生活中的电子电路的制作及维修能力。2、社会适应能力:自学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行业通用能力:熟练应用Multisim仿真软件。4、岗位专用能力:元器件识别检测,仪器的使用及保养。知识目标的培养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1、认识各种电子元器件,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参数选择以及检测方法。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器件手册的查阅。2、通过搭建各种典型电子电路,了解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掌握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3、通过焊接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焊接技术机理,掌握合格焊点的质量标准。了解生产企业中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4、熟练掌握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5、能够进行一个简单电路或一个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焊接、制作与调试。

(二)教学项目的选取

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以项目作为教学的载体,采纳企业人员的建议,基于工作过程选取典型功能电路作为教学项目。教学项目实施进程表设计如下:企业常用到的一些大型的焊接设备,例如:波峰焊和贴片焊,在校内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可采取带领学生去校外的企业参观学习的形式作为教学的补充。项目一至五为模拟电路,项目六和七为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是数字电路的基础。电路结构的选取由简单到复杂,呈递进关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项目的具体实施

1、教师给出具体项目后,学生根据电路图选取并检测所需的元器件。2、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实验,学习掌握电路的工作原路。3、利用面包板搭建实际电路,进行电路的参数调整并调试电路使其符合性能要求。4、将实际搭建电路与仿真电路对比,进行误差分析。5、通过举一反三,对所学电路进行拓展。6、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仿真拓展电路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

(四)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门课程教学方法的使用大体归纳为三点:1、基于企业实际开发电子产品的设计流程,采用仿真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将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擂台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同时,注重人文与专业的结合,重视做人做事的教育,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2、教育技术的应用: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可以使学生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信息,开阔学生的眼界,并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完善。3、体验性学习的广泛开展:通过校内实训室的实际动手操作,校内外企业的参观学习,使学生亲身体验,产生直观的感受,通过体味领悟,使学生真正弄懂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使用到的教学手段主要有:1、采用多媒体教学影片。2、准备电子教案,并且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3、充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有选择的进行学习,通过校园网随时进入仿真实验室进行操作。通过大量互联网的使用使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资讯。教师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电子行业相关的网站供学生参考。4、利用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例如:项目八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这一知识目标的学习,通过带领学生进入校外企业参观学习以及安排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影片的形式来实现。在参观的过程中,由我们顶岗实习的学生给新生做详细的介绍。一方面,学生直观了解电子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亲身感受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明确发展的方向。

(五)课程的评价体系

《电子设计初步》课程采用项目实施过程的考核机制,企业参与、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总评成绩由实践表现和项目累积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实践表现部分结合企业用人标准给个人打分,包括出勤率、学习态度、查阅资料质量、电路所测参数、校内、外企业参观实习表现等。实践表现占个人总评成绩的30%。项目累积成绩部分给出的是团队成绩,学生互评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小组间的评比,校内实训室完成的项目由教师打分给出小组的项目实践成绩;校内企业完成的项目请企业人员参与评分,项目累积成绩占个人总评成绩的70%。

电子设计论文篇(6)

1SABER软件仿真技术

SABER软件是一个在数学模拟及硬件设计方面功能卓著的仿真工具。对于复杂的混合信号设计和验证问题,SABER软件为设计工程师提供了一种功能强大的混合信号行为仿真器。由于混合信号硬件描述语言——MAST的支持,SABER软件实现了单一内核混合信号及混合技术的仿真,完全改变了模拟电路仿真的现状。SABER软件在混合技术领域具有多个仿真引擎,可以分别处理不同领域的设计单元,且遵循相应的守恒定律,支持电力系统、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电子系统、光电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等系统单元。现在,SABER软件在汽车和飞机制造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制造领域,许多欧美公司已将它定为行业标准,并投资SABER软件的发展以不断满足新的设计需要。

SABER软件具有明显的优势:分析从SOC到大型系统之间的设计,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及混合电路;通过单一的混合信号仿真内核就可以提供精确有效的仿真结果;通过对稳态、时域、频域、统计、可靠性及控制等方面的分析来检验系统性能。

SABER仿真器能够让设计人员对从汽车的最初设计方案(方框图)到由实际电路和机械实现的完整系统进行仿真。这种能力对于复杂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如ABS系统、安全气囊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等)尤为重要。

2汽车电子仿真技术的应用

汽车在投产之前要经过大量的测试试验,对原设计不断地进行修正往往会耗费大量的物力和时间。在设计阶段,对各种状况进行模拟仿真、修正、完善设计,能够提高效率、缩短开发周期。使用SABER软件进行仿真,主要分为3个阶段:建立数学模型、对系统原理进行仿真和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改检验。

2.1建立数学模型

所谓计算机仿真就是将实际系统的运行规律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它们通常是一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然后通过计算机采用数值求解法求解这些方程。

在仿真之前,首先对系统原理图中的所有零部件进行抽象化,建立数学模型,绘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了对电路或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经常需要开发一个或一组模型。要研究电路的详细特性,可能要求对物理器件建模,有时还需要对大型电路或系统建模。系统模型可能无需和器件模型一样详尽,但作为大系统仿真的一部分,系统模型仍然非常有用。零部件数学模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数学模型各种参数属性的设置来模拟零部件的功能,同时,经过大量计算和试验,不断修正、完善数模。对于同一类零部件可以共用一个(或一类)模型,通过调整数模参数值来实现零部件的更迭。这对于缩短开发周期、节省开发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外界条件(即输人或激励,包括外加控制与外加干扰)的作用下,从系统的一定初始状态出发,所经历的由其内部的固有特性(即由系统的结构与参数所决定的特性)决定了整个动态过程。研究系统及其输人、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即可确定其性能的属性。图1是汽车音响系统中扬声器的物理模型,其中In_pfUIn_m作为输人信号、由电磁学可知,可以进一步将其简化为力f(t)输人。

于是可将其进一步简化为质量-阻尼-弹簧系统,如图2所示,图2中m、c、k分别表示质量、粘性阻尼系数、弹簧刚度。对系统而言,质量受外力f(t)的作用,质量位移为y(t)(实际扬声器衔铁的振幅),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my"(t)cy''''''''(t)ky(t)=f(t),y(o)=yo,y''''''''(o)=y''''''''。

其中,y(0)与y''''''''(0)分别为质量的初位移与初速度,这就是在输人作用于系统之前系统的初始状态。显然,此系统在任何瞬间的状态完全可以由质量的,y(t)与y''''''''(t)这两个变动着的状态(即状态变量)在此瞬间的取值来刻画。因为y(t)在此瞬间的取值代表了位移的情况,y''''''''(t)在此瞬间的取值代表了y(t)在此瞬间的变化趋势(速度)的情况。

还有一种更直接的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就是模拟硬件描述语言(AHDL)的含义。MAST就是一种AHDL,Saber仿真器可以仿真用MASTAHDL描述的网表。

零部件的模型是建立在大量计算和试验基础上的,SABER软件提供了大量的零部件库文件,对于类似的零件只需修改其属性参数值即可。

2.2对系统原理进行仿真

在仿真过程中,将数学模型转变成为计算机上运行的仿真模型,是由SABER软件系统来完成的,并同时根据仿真模型编制出仿真程序。通过对系统的仿真,可以随时得出各个子系统或零部件的瞬时工作状态及性能参数变化,如电压、电流、功率、转矩等各参数的波形。通过对这些波形与实际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差别,从而修正原设计。

如先前所提及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导致了新的、高能耗的负载。这些负载可能随着汽车产品的进一步电子化,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得到更多的应用,所消耗的电能也将大幅度地增加。现有的12V动力电源已满足不了汽车上所有电气系统的需要,今后将采用集成的42V起动机-发电机供电系统,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将由目前的1.4kW提高到8kw左右,发电效率将会达到80以上。伺时,电压等级的提升还将同时带来许多新的问题。12V/42V汽车双电压系统原理图如图3所示。

在双电压系统中,把用电设备分成两部分:中小功率负载由14V电压供电,如室内灯、中控锁、收音机、仪表、车载导航系统等主要为车身电子设备;大功率负载,如电控机械制动装置、电控机械气门正时装置、三元催化转换加热器、电控悬架等,主要为发动机、底盘系统电子设备,由42V电压供电。此双电压供电系统有两个关键器件,一个是DC/DC变换器,它能把交流发电机输出的42V高电压转变为14V的电压。另一个,是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起动-发电机,借助一个半导体整流-逆变功率变换器,它不仅充当交流发电机,发出42V的高电压,而且在发动机起动时还作为起动机用。由于它是直接起动发动机,起动时间仅为0.5s,所以噪声很小。

2.2.2起动机/发电机系统

大功率起动机与发电机(IntegratedStarter/Alternator,ISA)的转矩特性一致,因此,集成两种设备于一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的效益也显而易见。如图4所示的输出功率与内燃机曲轴转速的关系曲线,ISA让内燃机的速度达到600v/min的起动速度,然后切换到发电模式。由于42V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发动机在极短的时间内起动且在点火前达到更高的转速,这样可以降低低转速下的排放,换句话说,使得汽车重起动变得更加容易。

2.2.3双电压系统中42V供电系统

在运行中,双电压系统的电压随着转速变化而变化,电压峰值对电器元件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图5所示的是双电庄系统中42V供电系统的变化曲线,非常清晰地显示了在转速急剧变化时电压的瞬时值,此脉冲电压峰值在电气系统设计和选择电子电器元件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仿真过程中,主要分两种类型进行。为了描述简单,这里将42V与14V分开进行讨论。第一种方法,全部打开所有的电子设备,可以观察到整个系统及各个电子器件的电压、电流波形,以及各个电子电器设备互相切换或同时打开时的电压、电流波形。同时,很方便地观察到在抛载状况时的峰值电压波形,局部抛载或全部抛载对系统的影响。

2.2.414V供电系统

14V电压系统主要用于各控制单元,对波形要求甚高。若峰值电压及电流产生严重的脉动,使蓄电池两端电压产生脉动干扰,控制单元搭铁(蓄电池负极)电位也将随之产生脉动干扰。如果这个干扰脉冲幅值过大,就会造成原有信号的丢失,引起控制失灵。观察峰值电压的波形,判定是否符合系统要求。14V线路上的电压波形如图6所示。

2.3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改、检验

电子设计论文篇(7)

2非微电子专业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实践

根据以上原则,信息工程大学根据具体实际,在计算机、通信、信号处理、密码等相关专业开设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技术课程,根据近两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取得良好的效果。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优化的理论授课内容1)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概论:介绍IC设计的基本概念、IC设计的关键技术、IC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等内容。使学员对IC设计技术有一个大概而全面的了解,了解IC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情况,理解IC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IC设计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包括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IC低功耗设计技术、IC可重用设计技术等。2)IC产业链及设计流程:介绍集成电路产业的历史变革、目前形成的“四业分工”,以及数字IC设计流程等内容。使学员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变革和分工,了解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数字IC的整个设计流程,包括代码编写与仿真、逻辑综合与布局布线、时序验证与物理验证及芯片面积优化、时钟树综合、扫描链插入等内容。3)RTL硬件描述语言基础:主要讲授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的基本语法、描述方式、设计方法等内容。使学员能够初步掌握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语法,了解大型电路芯片的基本设计规则和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学习和巩固硬件电路代码编写和调试能力。4)系统集成设计基础:主要讲授更高层次的集成电路芯片如片上系统(SoC)、片上网络(NoC)的基本概念和集成设计方法。使学员初步了解大规模系统级芯片架构设计的基础方法及主要片内嵌入式处理器核。

丰富的实践操作内容1)Verilog代码设计实践:学习通过课下编码、上机调试等方式,初步掌握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基本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能力,并通过给定的IP核或代码模块的集成,掌握大型芯片电路的集成设计能力。2)IC前端设计基础实践:依托Synopsys公司数字集成电路前端设计平台DesignCompiler,使学员通过上机演练,初步掌握使用DesignCompiler进行集成电路前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RTL综合、时序约束、时序优化、可测性设计等内容。3)IC后端设计基础实践:依托Synopsys公司数字集成电路后端设计平台ICCompiler,使学员通过上机演练,初步掌握使用ICCompiler进行集成电路后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后端设计准备、版图规划与电源规划、物理综合与全局优化、时钟树综合、布线操作、物理验证与最终优化等内容。灵活的考核评价机制1)IC设计基本知识笔试: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查学员队IC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设计流程、简单的代码编写等。2)IC设计上机实践操作:通过上机操作的形式,给定一个具体并相对简单的芯片设计代码,要求学员使用Synopsys公司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前后端平台,完成整个芯片的前后端设计和验证流程。3)IC设计相关领域报告:通过撰写报告的形式,要求学员查阅IC设计领域的相关技术文献,包括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技术、设计流程中相关技术点的深入研究、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等,撰写相应的专题报告。

电子设计论文篇(8)

(1)理论培训。理论培训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培养兴趣,二是强化理论知识。①培养兴趣。在大学期间,大一、大二的学员对小制作、小发明的兴趣比较浓厚,应通过多种方式让他们了解电子设计竞赛的情况,为其提供一个平台,激发学员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兴趣。例如,学校开设了有关电子设计竞赛的选修课,像“课程设计”“现代电子设计与实践”“创新杯”;通过讲座的形式介绍电子设计竞赛的有关情况,然后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为感兴趣的学员说明整个培训过程,让学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参加培训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对学习专业课和考研也有帮助;通过指导学员制作一些实用的小制作和小发明,让感兴趣的学员能按系统模块设计的思路完成电路的设计。②强化理论知识。主要是对电子和电路知识、单片机、传感器和测量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强化,培训前需要教员仔细研究总结竞赛相关知识,挑选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通过实例的方式来讲述各个知识点。想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学员必须进行理论学习,例如“电子线路”“现代数字电路设计”“课程设计”和“现代电子设计与实践”等,这些课程均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以历年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为例训练学员完成理论知识的强化。

(2)动手实践培训。该步骤主要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通过理论培训对学员进行分组(每组3人),分组时既要尊重学员的意愿,又要引导各个专业学员的交叉组合,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分工。3名学员分别负责软件程序的编写、硬件电路的制作、论文报告的撰写。组内3名学员除了负责各自负责的部分外,对其他的部分也要了解。动手实践培训可分为以下两个环节。①基础培训。该阶段的培训一方面是要让学员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如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数字信号源和信号频谱分析仪等,另一方面是对学员进行电路焊接方面的培训,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让学员熟练使用以上设备和工具。②模块制作培训。该部分的培训是根据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对学员进行单元模块电路制作的培训。单片机制作模块:主要包括各种单片机芯片的应用,以MSP430单片机为主。常用单片机模块包括键盘模块和显示模块。键盘模块利用单片机的接口,使用单片机开发板测试键盘;显示模块利用数码管或者液晶的接口电路,让学员做一个显示电路,并利用单片机开发板让数码管和液晶显示。电源模块:主要包括波形变换电路的制作、开关电源的制作和稳压电路的制作等,让学员了解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等电路中各种电子元件的使用和选择。软件及其仿真工具培训模块:电子设计竞赛一般采用单片机或者FPGA作为控制器,常用的控制芯片是MSP430单片机,常用的仿真软件有Protel99、Proteus和Multisim等,主要在教员指导下,由学员自学完成。

(3)集中强化训练。学员通过动手实践培训后,就基本上掌握了电子设计竞赛中常用的电子电路原理和电子电路软硬件制作等基本技能,从而开始进行集中强化训练。根据学员的特点和兴趣,可以对学员进行有倾向性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学员的特点,以往年的竞赛(如控制类、电源类、放大器类、测量类和无线通信类等)为一个单元,指导学员做不同类型的题目,每个单元的训练时间为4天。以往年的赛题为参考,学员首先做方案,然后根据题目的设计要求,自己动手对电子和机械进行制作,最后完成设计报告。完成后,指导教员要对时间安排、设计方案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估,看看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员每完成一个单元都要进行总结,找到自己的短板,然后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下一组的模拟题训练。如此循环几道题后,学员的电子设计竞赛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2实践教学改革

电子设计竞赛不仅能促进对学员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还能帮助教员对专业课程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实时调整和更新。

(1)积极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多数学员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其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为了能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校调整了实践性较强课程的理论授课学时比例,增加了实验课程的比例。在开设实验课程上应经过3个过程: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设计研讨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基础。学员按照理论课程讲授的内容自行进行电路的安装与测试,其内容要包含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重点掌握电路调试技能和测量方法,以此培养自己正确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和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正确说明实验结果的能力。设计性实验包含低频电路、高频电路和数字电路中各基本模块设计。在设计性实验中,引入EDA的设计方法,采用模块化结构,将设计的模块电路组合成大的系统电路,完成系统的设计要求。综合设计研讨性实验采用分组分层研讨模式进行。在教学实施的几个阶段中,以学员为主体,分组进行资料查阅、方案设计、电路设计及后期电路制作与报告的撰写。通过各个阶段的学习,学员能够掌握并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功能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开展研讨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快实验室建设。学院实验中心除了设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用实验室以外,还设立了电路分析、数字电路、低频电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EDA和DSP等开放性实验室,为师生提供开展实践性教育的平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3)将竞赛训练模式引入实践教学。为了能选拔更多优秀的学员,在课程设计课程中,按照竞赛的模式将学员分组,从较简单的电路开始,要求每组学员完成教员要求的电路设计、制作和调试,并写出详细的设计报告。在电路的设计制作过程中,鼓励学员采用不同的方案,以锻炼学员广阔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员自制开发了单片机系统板和功能单元模块等,可为参加竞赛做好准备,并在竞赛中使用。

3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电子设计竞赛的实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形成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员在大一就开始参与科学研究。我院设立了“创新杯”等多种科技创新基金,创新基金主要资助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采用新思路和新技术完成各类小制作和课题的设计,在校本科生每年都可申报课题。电子设计大赛是多学科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综合运用,要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不但要对学员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员的坚韧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此外,参赛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平时的培训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2)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员树立求异思维,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参与电子设计竞赛主要是为了吸引、鼓励学员积极参加科技活动,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将使学员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特别是学员的创新能力以及撰写设计报告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可以适当地增加有关选修课的比例,学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兴趣、能力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在基础实验课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中,鼓励学员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较和讨论。对实验课题完成较好和方案具有创新性的学员,在总成绩中要有所体现。除此之外,应支持学员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引导他们在教员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完成相关课题并撰写设计报告,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电子设计论文篇(9)

2.电子类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电子设计竞赛不仅能够反映学生综合能力,也基本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水平。针对竞赛中暴露的课程设置、实践内容、综合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对电子类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

2.1电子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的内容涉及电子、通信、传感与测试、控制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类课程。对这类专业电子信息类课程应分为5个模块开设:(1)电子信息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包括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其中电子技术部分课程主要有: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部分课程主要有:C语言、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等;通过加强这些课程的教学,为学生以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知识基础,也是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所必备的基础知识。该部分课程的学习应从第一、第二、第三学期开设。(2)现代电子技术课程模块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器件的不断更新,其中经历了从电子管到半导体晶体管、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线路连接关系固定的常规集成电路到连接关系可变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几个阶段。我们应将可编程逻辑器件、VHDL硬件描述语言和ARM控制器等课程构成现代电子技术课程模块。该部分课程的学习应从第三、第四学期开设。(3)无线通信技术类课程模块无线通信类题目基本每届赛题中都有,也是IT界所必备的知识。该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等课程;该课程应从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开设。(4)测控技术类课程模块测控技术类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等课程。该课程应从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开设。(5)电子电路仿真软件课程模块目前电子技术发展迅速,要借助先进的虚拟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先期进行电路仿真,将对电路设计方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模块主要有:CandencePCB制作软件、Proteus、Multisim、TINA、Labview及电源设计软件等。

2.2教学模式改革方案要想在短期内完成上述课程的讲授和实践部分,我们必须要从学生选拔、教师选拔、学生学分认定、教学内容变革、教师工作量考核、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一整套完整的改革方案,让选拔出的学生要有很好的绩点,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业绩点,同时学生正真从竞赛准备中能力得到提高,将来就业社会认可度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平台作用,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电子设计论文篇(10)

1)交互性。电子商务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的模式,客户现在可以通过聊天工具进行谈价,浏览很多大型的电子超市,可以说几分钟能够逛几家门店,快速便捷,是传统商业模式无法比拟的。

2)全球性的竞争。现在的电子商务网站已经逐步全球化,国外的商品能够引进来,国内的商品也能够走出去。如某世界知名品牌的奶粉,网络上的销售价格很低,因为传统门店的税费相当高,且销售额受到一定的冲击是很正常的。不过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很多传统门店卖家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开展电子商务,实现了双赢的效果。国家也出台很多优惠政策来帮助商户,鼓励进行创业,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3)专业化。电子商业水准越来越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了,不论售前咨询还是售后服务,还是维修等后续工作都形成了专业的模式。

二、招贴设计在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艺术

1)品牌的塑造。在当今通讯发达的时代,企业或者商品要想在取得好的消费业绩,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传统的品牌形象设计方法,我们仍然可以拿过来来运用。如聚美优品,它主要从事化妆品的销售,在打造女性护肤品方面定位准确,重视网络销售的优势,世界品牌的进驻为在质量方面提供了保障,是用户不再担心买到赝品。同时加强各类媒体的强势选择,网页设计精美,每周不定期推出优惠的海报,让消费者流连忘返,优秀的商务网站能够准确的传达商品信息、品牌信息和商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因此聚美优品整体形象的策划,是它迈向成功的基础。还有有些政府现在逐渐重视电商的发展,引导商户进驻电子商城,还有大别山特产网,以经营特色农产品为主,虽然如今还属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空间很大,不仅给当地政府带来好的税收,还解决了一系列的就业问题。

2)色彩的应用和版式的编排。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应该注重色彩的合理搭配,以促销为目的,要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思考,还要结合实地环境和商家需求,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配置色彩。色彩的应用方面首先考虑色彩的情感,提高作品的被关注度。如红色代表喜庆、兴奋,绿色代表希望、健康,黄色代表激情、奢华,蓝色代表冷静、忧郁。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色彩情感,因此在设计中应该注意认知的区别,如运动性的海报可以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药品的海报应采用蓝色和绿色方面的色彩来进行搭配等。其次还要考虑色彩设计的技巧:

①利用色彩对比和调和来突出广告语的主题形象;

②加强色彩层次,黑白灰形成强烈的对比,暗部色彩细分,灰部色彩分为深灰、中灰、浅灰,当然还包括白色。

③氛围营造,不同的主题使用不同的色彩,如春节等节日,可以采用节日色彩来表达喜庆,尤其是大面积的使用这类套色。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在排版上严格按照网页设计的标准,形象鲜明,字体标准,这里要注意的是招贴设计中版式设计。常见的版式设计有:

①主要标题型,其他素材为辅助元素;

②图片和文字型,以这两个方面为主题,但多以图形为主,因为图形较文字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

③表格型,主要用来详细标注真实的信息,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

④曲线和倾斜型,起到强调的作用,同时一般用于轻松、委婉的主题;

⑤综合型,不受这几类版式的影响,比较自由的一种形式。版式设计的好坏决定着招贴设计的成败,好的版式设计能够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同时还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内容上要有所区别,如信息陈述上不应该出现杂乱随意的排版,在商品宣传上可以使用活泼的排版,不能一概而论。

3)文字的艺术。在广告文案方面,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语中的,直触消费者的内心,引起共鸣。如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雕牌洗衣粉),农夫山泉,有点甜(农夫山泉)。单独的字体设计也可以形成招贴合计,字体设计和图形设计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

电子设计论文篇(11)

企业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系统之间保持一致。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协调成本,建立企业组织内及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非产品、成本、技术等方面的虚拟核心竞争力。

跨职能工作团队成为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根据特定任务和业务流程建立的具有监督、激励、约束等职能的工作团队,直接面向生产任务,实行自我管理,它取代了层级组织结构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模式,跨职能工作团队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需求,以进行快捷的研发和生产。

企业组织之间加强虚拟运作。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技术把供应商、生产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连接而成的动态的、临时的虚拟企业,这样,各个网络成员的组织结构精炼且富有弹性,它们技术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开发,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结构围绕生产制造功能的流程结构向服务型组织结构转变,根据用户的需求反馈意见并将设计或改进的方案传达给制造企业。而核心企业通过契约或控股关系与制造企业、销售商按产品价值流联结成企业链。根据核心企业的特性划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种类型:

生产性网络。其关键在于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及时反馈顾客意见及需求,并不断改进产品的功能和提高产品质量。重点是集中优势能力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的关键设计、商标管理及售后服务和营销,同时通过契约等方式将生产、制造过程分包给下游厂商。

非生产性网络。主要强化专业化生产和核心技术的开发,进行品牌和商标的管理与经营,以及销售和提供服务,通过企业形象策划、良好的物流系统等手段,将制造商、销售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总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由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层级制组织模式向开放的网络型结构转变。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涉及到管理观念、经济体制、管理制度等诸方面因素,企业要想进行组织再造,彻底改变传统的层级结构,除必须考虑所属行业的要求以及结合企业现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更新观念。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要全面转变和更新企业经营观念与思路,树立全面、整体化和战略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理念。同时,培育员工的组织创新意识,树立信息化概念,在整体系统思想指导下进行流程重组,组织再造。

慎重选择。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发展战略,在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电子商务组织变革模式中慎重选择。激进式变革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建立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的、大幅度的调整,而这种超调量大又会导致组织平稳性差。与之相反,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对企业组织进行持续的、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实现由传统组织模式向电子商务组织模式的转变,这种变革超调量小,但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的时间长,这样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历史文化不仅成为构建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阻力,而且也会导致新的企业组织结构无法有效的运行。因此,在实施企业组织结构重组之际,建立与新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积极营造充分发挥知识和信息化的电子商务企业文化。

加大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模式需要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持,这就要求企业的设备、人员、组织和企业文化等全面实行信息化,建立用于在新型组织执行新任务的管理人员的决策支持系统和用于支持组织单元决策的自动化信息系统,以及利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管理软件。

参考文献:

1.陈连刚.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与实训[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马庆国.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理论的变革[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