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肺结核预防治疗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1 08:58:05

肺结核预防治疗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1)

1 概述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卡介苗的广泛应用,儿童结核病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因儿童结核病症状、体征不典型,易延误诊断,影响治疗效果。小儿肺结核在临床上可分为三大类型:①小儿原发性肺结核,又称儿童型肺结核。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③继发性肺结核,又称成人型肺结核。通过对小儿肺结核胸部CT检查表现分析,能有效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小儿肺结核的确诊需要根据临床资料及其他结核的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2 诊断方法

(1)诊断依据:儿童肺结核病在我国属多发病,目前诊断方法主要根据:①临床症状体征。尤其是结核中毒症状(咳嗽、低热、盗汗、纳差等)和/或有结核体外过敏表现,如眼角结膜疱疹,结节性红斑等。②X线正侧位胸片或CT显示肺内原发灶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证据。③结核菌素PPD试验呈阳性或强阳性。④结核病接触史(尤其是痰菌阳性,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等。⑤痰或其他病理物内证实有结核菌。⑥伴有肺外结核。⑦血液或分泌物中结核抗体与PCR检测阳性。儿童肺结核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多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小部分表现纳差、消瘦、乏力及性情改变等。易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或其它疾病,延误诊断,影响治疗效果。具备②③两项为诊断的必要依据,具备⑤为确诊依据。其余各项为重要参考依据。

(2)X线检查:由于95%以上病人感染途径是肺,故X线检查十分重要,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基本手段,尤其对结素试验阳性小儿更是必要。①胸透。检查时应注意肋骨,纵隔及心脏后面有无病变,并确定病变部位。检查时应注意给隔摆动与呼吸的关系,如右侧支气管或有堵塞时,吸气时空气不能通畅进入右肺,因而较多进入左肺,使左肺压力增加,纵隔向右侧摆动。②正位像。观察胸廓、肺心脏及横膈形态,判断病变位置,如区别肺内及纵隔病变,若病变中心位于肺,则阴影边缘与纵隔呈锐角,当纵隔有病变时则病变中心们于纵隔,阴影边缘与纵隔呈钝角。③侧位像。目的为确定病变在纵隔的部位(前、中或后纵隔);确定病变中何肺叶、肺段;显示气管交叉淋巴结;显示水平裂、斜裂之叶间胸膜炎;显示正位片被心脏,机工膈所遮掩的病变;鉴别肺不张,肺炎病变以及积液。④断层摄片。可观察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情况。支气管是否受压、狭窄、阻塞或扩张。心脏、横膈、锁骨及增厚之胸膜后面有无病变。⑤CT检查。根据CT成像无结构重叠及分辨率高的特点,常发现X线平片上的病灶如肺内被纵隔、横膈和肋骨等所掩盖的病灶,如多组淋巴结肿大。经注药后的强化扫描,由于密度增加,病灶显影度亦增加,可更多地发现结核病变,结核病变中心干酪化在强化扫描CT片上呈低密度的环阴影,有助于定性诊断。在鉴别诊断方面CT对结核性空洞、肺不张和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也较确切。另外CT可以检出小量胸水和被胸水掩盖的结核病灶。

3 预防及治疗措施

(1)预防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肺结核尽管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小儿结核病还是影响小儿健康发育成长的一大顽疾,通过加强预防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控制,其主要预防措施如下:①卡介苗(BCG)接种。宝宝出生后第一针,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可以提高儿童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减少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②加强初级保健。临床证明,结核的发病与小儿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应注意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对麻疹、百日咳的预防等措施。③发现病例及早防治。早期发现是患儿早期治疗的先决条件。早期诊断,合理化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2)治疗措施:所患的肺结核病主要是原发性肺结核。自病后3~6个月大多数病变开始吸收或趋于硬结,于2年内吸收钙化而痊愈。一般95%以上其临床经过属良性。如病情向恶化发展,多出现于初次感染后的6个月之内,以致病情迁延难愈可达2~3年或更长。因此治疗小儿肺结核病时,要早期用药,选用敏感药物联合治疗并坚持完成足够的疗程。抗结核主要治疗措施,其用药原则是:早期、联合、全程、规律。①早期治疗。 早期病变细菌处于生长繁殖状态,代谢活跃,药物最易发挥作用,且早期病变较易修复. ②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针对各种代谢状态的细菌,细胞内及细胞外的菌群选药,以达到强化疗效作用.③全程。 为消灭持存菌,防止复发化疗要支持全程.近十余年出现了短程化疗,无论短到9个月或6个月,仍要坚持全程.④规律用药。 用药不能随意间断,否则易产生耐药菌株,至于间歇疗法,在剂量及间隔上有利定要求,用法亦有一定规律,不属随意间断问题。

4  结束语

小儿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较多样,可有渗出性、增殖性、纤维化以及钙化及空洞等表现特征,影像学只是肺结核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肺结核的诊断需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结核相关检查才能确诊。只要加强预防及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小儿肺结核是可以控制及完全治愈的。

参考文献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2)

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肺结核疫情在我国的情况十分严重,我国肺结核患病人数据世界第二位。根据现代的医疗水平,若是肺结核疾病能够及时发病并给予规律合理的理化治疗,有望治疗痊愈,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失败病历较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慢性传染源的存在。因此,对慢性传统源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预防策略十分重要,下文将对这两方面内容做出具体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选取50名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其中27名男性,23名女性,年龄为8-82岁,平均年龄为(44.2±1.2)岁;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实施预防管理后的50例肺结核患者,称为观察组,其中25名男性,25名女性,年龄为6-80岁。两组年龄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对比方法

采用回顾对比的分析方法,根据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统计方法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出传染源的特点和传染规律,找出预防治疗对策。

1.3判断标准

根据两组康复率的统计,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地判定2014年1月-2014年6月患者的预防治疗对策的有效性。或者采用问卷调查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方式为SPSS21.0,P

2、结果

2.1肺结核治愈率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显著(P

2.2肺结核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显著(均P

3讨论

3.1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特点

(1)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传播率高。我国约有5.5亿人口已经受到肺结核感染,其感染率为44.5%,其中受感染人群中老年人居多, 0 岁~14 岁儿童的受感染率仅为9%,之后随年龄的增长其感染率也在增长。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口的受感染率高于农村人口。

(2)耐药性强并在这年上升。肺结核的慢性传染源为结核菌,此菌体的耐药率达到27.8%,该病菌的初始耐药率为18.6%,而其继发耐药率则达到46.5%。并且此病菌趋向于耐多种药物,针对肺结核的主要治疗药物的耐药率更高。

3.2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预防策略

(1)加强肺结核疾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和健康知识教育。为了提高大众对于肺结核疾病的认识,医务人员以及相关的公益组织应承担起肺结核疾病防治宣传和健康知识教育的任务。国家政府部门应通过电视媒体、报纸、宣传册等途径宣传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和肺结核病产生的原因、传播的途径以及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防治等预防知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肺结核并的重视,促使民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

(2)接种免疫预防疫苗。目前,我国已有的卡介菌免疫疫苗针对新生儿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是此免疫疫苗用于成年人其预防作用相对差些,因为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随年龄的增长期传染率也越高,成年人患结核病的概率也就越高,因此需要相关的疾病预防部门不断研发新的结合预防疫苗。

(3)加强医防合作。各非机构机构诊疗医务人员对于结核病的诊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结核病的早期治疗和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控制有着直接影响[2]。因为非机构的诊疗医务人员对于国家流行病学知识的了解和防治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针对此类病症患者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或是误诊而导致其传染源逐渐扩大,进而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非机构义务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

(4)采用化学药物进行预防。化学药物预防措施是肺结核疾病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药物防治能够有效控制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传播。通过体检对感染由结核杆菌且其试验成阳性的群体根据具体情况,给其服用预防药物。以遏制结核杆菌的进一步传播和结核病的形成。

总之,对于肺结核疾病来讲,首先需要对医院慢性传染源特点分析,针对性制定预防策略,确保肺结核患者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3)

国务院办公厅.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EB/OL]. [2013-01-24]. http:///zwgk/2011-12/06/content_2012869.htm.

Roy A, Abubakar I, Chapman A, et al. A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knowledge impact of tuberculosis information leaflets among staff supporting substance misusers: pilot study[J/OL]. PLoS One, 2011, 6(6): e20875. doi: 10.1371/journal.pone.0020875.

Roy A, Abubakar I, Yates S, et al. Evaluating knowledge gain from TB leaflets for prison and homeless sectorstaff: the National Knowledge Service TB pilot[J]. Eur J Public Health, 2008, 18(6): 600-603.

刘雪云, 刘风霞. 大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预防医学论坛, 2008, 14(12): 1119-1120.

甘奇. 大学新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6(1): 56, 62.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4)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46-02

Prevale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Positive Cases of PPD Test Among Students/ZHANG Shu-ji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Maanshan,Maanshan (243011), Anhu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pulmonary TB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Maanshan city,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es for the epidemics of TB in schools. Methods The active pulmonary TB cases, which were discovered during the medical examination of students f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07, and PPD test result and the later precautionary treatment in the same populations 3 years earlier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PPD test was 11.07% and the strong-positive cases of PPD test received the precautionary treatment of their own accords. In the result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the strong-positive PPD cases after 3 years, the positive rate was 5.08% in the students who had not received precautionary treatment and none was found among those who had received precautionary treatment. Conclus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outbreak of tuberculosis in schools, the precautionary treatment should be enhanced among storng-positive of PPD students.

【Key words】 Tuberculin test; Tuberculosis, pulmonary; Prevalence; Students

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一般好发于冬春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学校是人群聚集、高危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为防治肺结核病在学校中的传播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国家卫生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马鞍山市于2004年10月在全市的中学和大学开展结核病的筛查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4年10月马鞍山市辖区32所中学初一、高一学生和1所大学入学新生共20 022名为检测对象,其中初一学生6 795名,高一学生9 003名,大学新生4 224名。2007年,当时的初一和高一学生已进入毕业体检阶段,大学新生已经是大学三年级学生,故对中考生、高考生和大三学生进行结核病筛查。

1.2 方法

1.2.1 PPD检测 由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PPD检测,检测前进行培训。统一使用上海生物制品所生长的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剂,于被检测者左前臂掌侧下1/3处皮内注射PPD试剂0.1 mL,72 h后观察反应。以局部硬结直径>10 mm为阳性,硬结直径≥15 mm或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为强阳性。

1.2.2 结核病筛查 先进行X线胸透,发现肺部有异常阴影,再行胸部X线摄片和痰涂片检查。肺部有活动病灶或痰涂片检查阳性即可诊断为肺结核。

1.2.3 预防性治疗 对PPD强阳性者,在排除肺部活动性病灶后,在其自愿情况下进行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方法为:(1)利福平0.45 g+异烟肼0.3 g,口服,每日1次,共4个月为1个疗程。(2)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微卡)22.5 μg,肌肉注射,每2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PPD检查及结核病检出情况 学生阳性率为11.07%(2 217/20 022),强阳性率为5.12%。见表1。无论是强阳性率还是总阳性率,均为大学新生>高一学生>初一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31 ,P<0.05)。

2004年10月对PPD试验强阳性学生进行了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共诊断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例,总检出率为64.93/10万。PPD阳性学生肺结核检出率为5.86‰。

2.2 预防性服药情况 对没有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的强阳性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给予预防性治疗,共预防性治疗学生149名,占强阳性者的14.54%。

2.3 3 a后体检情况 2007年,当时的初一和高一新生已进入毕业阶段,分别进入中考和高考准备阶段。在高三学生高考前的体检中发现5名学生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3 a前的PPD检查均为阳性,都没有进行预防性治疗。初三学生中考体检中发现5名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有4名学生当时检查为阳性,也没有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期发现大学三年级学生中只有3名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学生。未经预防性治疗的PPD试验阳性学生未检出肺结核。

3 讨论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结核感染率为44.5%[1]。 笔者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结核菌感染率为11.07%,其中强阳性感染率为5.12%。这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纯,接触传染性病人的机会相对较少,且学生的卡介苗接种率高,对结核菌的继发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有关。

有关资料已证实,结核菌感染后,发病高峰年龄为0~4岁和16~24岁[2]。而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正处于此年龄段。马鞍山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过1起学校肺结核局部爆发流行的事件:在学生宿室同一走廊里住的学生中,1~2个月内出现了20余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因此,应特别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监测和保护。传染源控制良好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措施[3],可以降低发病率。2004年检查后动员PPD检查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治疗,但仅有200名中学师生进行了预防性治疗,占总强阳性人数的11.4%,其中学生147名,占14.3%。体检中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的学生基本都是PPD强阳性的学生,仅有1名学生是阴性,发病的学生没有进行预防性治疗,而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学生中没有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大学生中强阳性学生除少数因药物反应外,都进行了预防性治疗。只有3名学生发现了活动性肺结核病。大量的实验观察表明,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是肯定的;对照实验结果也显示,预防性治疗的保护率可达70%[4]。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结核病易感者的聚集场所,一旦出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可形成局部爆发流行趋势。学生属高危人群,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确实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体健康。

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2:1.

[2]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454-455.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5)

2、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

3、怀疑患了肺结核应该怎么办?

怀疑患了肺结核,应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我国各县(区)都设有结核病防治机构,专门负责肺结核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这些机构检查和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肺结核能否治愈的关键。

4、我国防治肺结核有哪些免费政策?

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为第一次检查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免费提供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提供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的痰涂片检查及治疗结束后的X线胸片检查。

5、肺结核可以治愈吗?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彻底治愈时间需要一般服药6~8个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和间断服药。如果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不但极易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后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技术复杂、治疗时间更长(18~24个月)、治疗费用更大(约是非耐药肺结核治疗费用的100倍左右)。

6、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患者开始规范治疗2~3周,传染性会大大降低,大多数患者可在家里进行治疗和康复。关心且不歧视肺结核患者可以促进结核病的防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全社会都应关心和帮助结核病患者,共同营造没有歧视的社会环境。

7、肺结核有哪些危害?

肺结核严重影响患者个体的身体健康,若不彻底治疗会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造成死亡。除此之外,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一名涂阳肺结核患者若不加以治疗,一年平均可感染10-15名易感者。肺结核疫情若不加以控制,还将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由于大部分肺结核患者是青壮年,处于最具生产能力的年龄段,据估计仅此就使国民生产总值每年直接损失90亿元以上。

耐多药肺结核对个人和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则更大。与普通肺结核相比,耐多药肺结核因诊断、治疗所需时间长而导致其传染期更长,患者迁延不愈,四处流动,则大大增加了耐多药菌传播的机会和范围,而被感染者一旦发病即直接成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此外耐多药肺结核所需治疗时间长达2年之久,治疗费用昂贵,仅抗结核药品费用就高达3-4万元,是普通结核病费用的100倍,将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8、应该如何预防肺结核?

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工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8、哪一天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在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前夕,全球各地都会举办系列倡导、宣传和社会动员活动,以呼吁各界人士关注结核病,向公众传播结核病知识。

1882年3月24日世界著名微生物学家,德国医学家罗伯特.科霍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布了结核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100年后,由国际防痨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举办纪念罗伯特.科霍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活动,国际防痨协会的会员之一非洲马里共和国的防痨协会提议,要像其它世界卫生日一样,设立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建议后来被国际防痨协会理事会采纳。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全球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活动,唤起公众与结核病作斗争的意识,与其他国际组织一起倡议,将3月23日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年3月24日是第一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每年的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全世界对结核病负担以及结核病预防和护理工作状况的认识,它也是一个调动政治和社会承诺,在终止结核病努力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的机会。

9、2017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什么?

2017年是开展“联合起来消除结核”运动的第二年。今年,世卫组织将特别关注“不让任何人掉队”(Unite to End TB: Leave no one behind)的联合努力,包括解决歧视,边缘化和克服获得照顾的障碍等行动。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确保没有人在改变世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进程中掉队。解决处境不利者、边缘化群体、卫生系统无法可及的人的卫生需求将意味着改善每个人获得卫生服务的机会,这对于达到2030年终止结核病的目标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世卫组织结核病战略的一部分。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6)

2、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

3、怀疑患了肺结核应该怎么办?

怀疑患了肺结核,应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我国各县(区)都设有结核病防治机构,专门负责肺结核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这些机构检查和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肺结核能否治愈的关键。

4、我国防治肺结核有哪些免费政策?

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为第一次检查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免费提供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提供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的痰涂片检查及治疗结束后的X线胸片检查。

5、肺结核可以治愈吗?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彻底治愈时间需要一般服药6~8个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和间断服药。如果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不但极易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后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技术复杂、治疗时间更长(18~24个月)、治疗费用更大(约是非耐药肺结核治疗费用的100倍左右)。

6、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患者开始规范治疗2~3周,传染性会大大降低,大多数患者可在家里进行治疗和康复。关心且不歧视肺结核患者可以促进结核病的防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全社会都应关心和帮助结核病患者,共同营造没有歧视的社会环境。

7、肺结核有哪些危害?

肺结核严重影响患者个体的身体健康,若不彻底治疗会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造成死亡。除此之外,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一名涂阳肺结核患者若不加以治疗,一年平均可感染10-15名易感者。肺结核疫情若不加以控制,还将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由于大部分肺结核患者是青壮年,处于最具生产能力的年龄段,据估计仅此就使国民生产总值每年直接损失90亿元以上。

耐多药肺结核对个人和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则更大。与普通肺结核相比,耐多药肺结核因诊断、治疗所需时间长而导致其传染期更长,患者迁延不愈,四处流动,则大大增加了耐多药菌传播的机会和范围,而被感染者一旦发病即直接成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此外耐多药肺结核所需治疗时间长达2年之久,治疗费用昂贵,仅抗结核药品费用就高达3-4万元,是普通结核病费用的100倍,将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8、应该如何预防肺结核?

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工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8、哪一天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在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前夕,全球各地都会举办系列倡导、宣传和社会动员活动,以呼吁各界人士关注结核病,向公众传播结核病知识。

1882年3月24日世界著名微生物学家,德国医学家罗伯特.科霍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布了结核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100年后,由国际防痨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举办纪念罗伯特.科霍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活动,国际防痨协会的会员之一非洲马里共和国的防痨协会提议,要像其它世界卫生日一样,设立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建议后来被国际防痨协会理事会采纳。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全球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活动,唤起公众与结核病作斗争的意识,与其他国际组织一起倡议,将3月23日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年3月24日是第一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每年的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全世界对结核病负担以及结核病预防和护理工作状况的认识,它也是一个调动政治和社会承诺,在终止结核病努力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的机会。

9、2017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什么?

2017年是开展“联合起来消除结核”运动的第二年。今年,世卫组织将特别关注“不让任何人掉队”(Unite to End TB: Leave no one behind)的联合努力,包括解决歧视,边缘化和克服获得照顾的障碍等行动。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确保没有人在改变世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进程中掉队。解决处境不利者、边缘化群体、卫生系统无法可及的人的卫生需求将意味着改善每个人获得卫生服务的机会,这对于达到2030年终止结核病的目标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世卫组织结核病战略的一部分。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7)

肺结核疾病主要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其发病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自身身体功能退化,免疫力有所下降,这样容易导致结核菌乘虚而入,通过内源性复燃或者外源性再感染等形成结核病。我国作为一个肺结核疾病相对比较严重的国家,应该要加强对肺结核疾病的研究,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需求,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为他们的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肺结核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气促等,少数患者还伴有胸痛、发热等现象,因此需要医院加强其治疗,有效保证患者的健康。

1老年肺结核疾病的临床资料

本文通过对2013年宿豫区55岁以上的97例结核病人临床状况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从而找到更加科学的预防措施和控制对策,有效减少我国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数量,认真贯彻落实我们疾控方面的免费服药治疗政策,同时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在本次的研究中,97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胸痛、发热等现象。全部患者进行X胸片检查后86例是浸润型,10例血型散播型,1例慢性纤维空洞型。在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对初治患者给予2RHZE/4RH治疗方案,复治患者则给予2RHZES/6RH或者3RHZE/6RH治疗方案。除此之外,还要及时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让患者每天都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2老年肺结核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老年肺结核疾病发病率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力的下降,使得他们的各器官组织功能日益衰退,这样容易让肺结核疾病感染。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需要加强老年肺结核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给老年人创建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2.1加强对传染源的控制

老年肺结核患者在临床上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老年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大部分为咳嗽、咳痰、胸闷、乏力等。第二,老年患者多以男性为主。第三,X胸片显示,患者大多数以双肺发病率为主,而且血型播散行肺结核病以及慢性纤维空洞 型肺结核患者人数比例在不断上升,且伴有较多的并发症。第四,老年肺结核患者通常情况下病程较长,复发病例比较多。第五,患者的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查阳性率比较高。因此在今后的预防工作中要加强对传染源的控制,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患者的健康,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降低他们的发病率,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传染疾病的主要来源,患者的长期排菌状态会给周围人群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威胁,如果不对其进行良好的控制,将会增加肺结核的感染人数,不利于我国人民的健康。在生活中或者治疗中如果发现疑似肺结核患者,则必须进行X线胸片检查,如果确定为肺结核感染,患者则要立即按照结合化疗的原则来进行治疗,自觉接受医护人员的嘱咐,减少患者家属与其接触,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杀菌工作,降低周围人群感染的危险。

2.2切断结核传播途径

肺结核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因此在进行预防控制时,应该要积极切断传播途径,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与肺结核患者解除人群的健康,减少肺结核的发病率。在控制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环境卫生以及个人卫生的控制,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不能对向他人,也不能够随地吐痰,要注意室内卫生以及通风状况,保证空气的流动性,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周围人群的健康,同时也利于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提升他们的康复质量。除此之外,对于易感染人群接种卡介苗,让其进行适当的运动,注意自身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的均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最终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标。

2.3给予相应的药物防治

在对肺结核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时,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来进行,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其控制质量,减少人群的感染率。必要时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易感染人群相应的药物防治,保证易感染人群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加安全的保障,达到老年肺结核疾病的预防工作目标。在防治时,主要可以采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以及乙胺丁醇等药物来进行,让该人群可以及时保证自身的安全,增强他们对肺结核疾病的抵抗力。但是在对老年人进行用药时,需要控制好用药量,必须要制定科学安全的用药方案,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满足该人群的实际预防需求,为我国肺结核疾病控制与预防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肺结核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时,要结合老年患者的实际状况来进行,从疾病源上来减少感染人群的数量,保证肺结核患者周围人群的健康,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控制的目标,满足人们的治疗需求,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梦华.老年肺结核9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23(3):52-53.

[2] 王..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及控制对策[J].北方药学,2012,32(21):35-36.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15-02

肺结核时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多见,目前肺结核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的、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我国结核病现在疫情呈现三高一低的问题: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低递降率。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肺部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一类疾病,此病具有治愈慢、病情反复、病情时间长,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在护理工作中,需用采取一些针对性特殊的方法进行护理,适当的配合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心理疏通,做好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不仅可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而且能帮助患者快速的恢复身体健康。现将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和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去肺结核患者5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9-45岁,平均年龄31.2岁。出现肺结核复发的有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5.3岁。而且每年患肺结核的人数呈逐渐上升,严重的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对家庭和社会负担加重。

1.2结果此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均能够面对疾病,积极参与治疗,规律服药,最终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2造成肺结核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2.1肺结核疾病可以治愈,但需必须有较长的治疗时间大部分患者由于时间漫长对此失去了信心,待自身症状稍有好转便自行停止治疗,导致治疗的完全,肺结核具有易反复发病的特点。

2.2肺结核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传染性的了解较低患者在家庭工作中缺乏防护和隔离的知识与措施、不自觉的到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来回活动,而且会随地吐痰,造成了疾病的传染源,使病菌传播。

2.3有些患者得知自己身患此病产生了自卑心理,怕受他人歧视,而且刚患病病情较轻,没有症状,向周围人隐瞒病情,导致无形之中的疾病慢性传播。

2.4少数人群认为肺结核的病情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以及经济困难等情况,不愿意到医院就诊或诊治时间延迟,常常会发生家庭内的传播。

2.5有些患者对国家卫生防疫机构提供的免费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并完全不了解,耽误及时诊疗时间,造成肺结核的病情延误加重,这也是我国肺结核病不易控制的原因之一。

3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患有肺结核的人群,除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以外,社区以及医院等公共场所还可以通过电视等现代媒体信息进行疾病预防控制进行教育宣传活动,医院相关的医疗机构人员通过多途径进行有效地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肺结核病知识宣传教育,对预防控制结核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早期确诊临床上治疗肺结核规定要遵循早确诊、早治疗的原则,如患者患病后不及时的治疗,不仅会使病情加重,而且还会使家庭成员及周围亲友得到广泛的传染。

3.2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遵循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是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基本药物治疗的原则。肺结核治疗采用2SHRZ/4HR方案[2]主要化疗药物有: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以及乙胺丁醇。主要化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初治方案通常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加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是应用异烟肼和利福平6个月,开始两个月加用吡嗪酰胺。结核病病人能否坚持化疗是治疗肺结核治疗的关键。采取全程督导化疗。护士应耐心细致的向病人解释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即坚持早期、规律和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的副反应,告知相关药物的副反应的同时重视强调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让患者真正的认识到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要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和处理,能够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鼓励患者坚持全程化疗治疗,防止治疗失败所产生的耐药性的肺结核,对疾病的难治性和经济负担增加影响。

3.3隔离和防护此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所以肺结核的患者消毒与隔离措施要严格,不仅可以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而且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措施[3]。同时要对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适时做X线检查并接种卡介苗,加强预防措施。

3.4营养支持肺结核病是慢性高消耗性疾病,患者自身营养状态差,需要合理的营养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机体的痊愈。评估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为制定饮食计划提供依据,食物选择以高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营养丰富的食物。结合并主要是长期发热和盗汗等症状增加体力消耗,对能量的需要量较高,因此饮食应进食高热量的食物。补充充足的水分,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增进患者食欲。

3.5心理护理结核病多为青年,有些症状不为明显,突然被诊断为肺结核很难让人接受,从健康人向病人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医护人员的帮助。疾病造成的身心健康的不适,加之结核病一般病程长并具有传染性,而与社会隔绝使病人感觉焦虑、自卑、敏感、孤独无助,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情绪,不愿与医护人员合作,但同时又有强烈渴望与人进行交流[4]。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理解。因而医护人员要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病人,主动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想法。向病人介绍有关病情的知识,使病人心中有数,有良好的控制感,引导病人减少对疾病的关注。给予病人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不能冷淡或歧视病人,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4讨论

肺结核疾病的病程特殊,患者心理情况复杂,通过采取以上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我区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有所增加,消除了患者的孤独、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重新建立了自我实现的价值感,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结核病的治疗与愈后。因此对待肺结核患者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动态以及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相应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对待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孟如芬传染病病人舒适度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6(8):472.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9)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ituation

YANG Hui-jun

(Tianjin City Hang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ianjin 30048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he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which has added an additional difficult to TB control in China.Moreover,many factors such as drug resistent TB,floating population,spread of AIDS,poverty and poor quality of TB control make the situation more serious.This study aims to anaylse the objective and policies about TB control through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ics of floating population.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trol to floating population: difficulties in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deficiencies of effecitive mechanisms to clinic-prevetion cooperation and trans-regions coopration management,worse delay of early diagnoses,lack of knowledge awareness about TB control and high risk of co-infected by TB and HIV.This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estimates about how to control the spreading of TB in floating population

Key words:Floating population;Tuberculosis;Prevention and control流动人口目前主要用于中国,它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情形[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数逐年增加,使我国结核病控制又增加了一个难点,特别是耐药结核病、人口流动、艾滋病蔓延和贫穷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结核病控制效果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全球结核病疫情仍很严峻[2]。中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能导致结核病疫情进一步恶化[3]。近年来,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工作成为结核病防控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现状进行分析,为以后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在此类人群中蔓延提供依据。

1流动人口结核病的流行特点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他们主要从事的职业包括生产、运输、农林木渔、商业及服务业。同时该人群因经济收入低、生活居住条件差、就业不稳定、防病意识弱、流动性大等特点[4],造成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远高于城市人口,成为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流动人口中肺结核患者多为青壮年打工者,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疫情较高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病后多因症就诊发现,患者不及时就诊和未及时确诊发现的比例较高,从而导致结核病发患者数的大量增加[5,6]。

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得公共卫生问题逐渐得到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2005年将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列入《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实施计划》中[7]。但是由于流动人口的高流动性,使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存在相当的困难。

2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主要问题

2.1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难度大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多为劳动强度大的务工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差、患病前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加大了患者治疗管理中难度[8]。对于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流动人口来说,由于在确诊过程中已经花掉了大部分积蓄,很难再有足够的钱支付后续治疗以及昂贵的生活费用,这可能导致一定数量的患者丢失[9]。因此仅制定减免政策远远不够,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支持,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甚至交通补助,同时加强对用工企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政策以杜绝患病工人被辞退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经济困难。

2.2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缺乏医防合作和跨区域协作管理在归口管理中医防合作是结防机构患者来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渠道,对缩短确诊延迟有明显影响。由于流动人口患者大量迁出,在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协作机制,使得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系统管理更加困难[10]。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管理效果欠佳,转出患者的总成功治疗率仅为32.5%,而代管患者的成功治疗率为90.0%,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重新登记率太高,且又无法评价其治疗效果。另外部分"代管"患者随访检查信息反馈也不及时,需要转出地结防机构多次追踪,才能得到治疗转归信息[11]。流动人口中的肺结核患者回原籍,会明显降低我区结核患者的管理率,而回原籍后是否到当地的正规结防机构接受治疗和管理,会影响患者的治愈率和结核病的疫情控制[12]。目前国家缺乏对转入病例管治效果的评价机制,致使转出患者的管理产生脱节,严重影响了转出病例的管治效果。

2.3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断时间延误严重 中国肺结核诊断延误时间为25~71d[13],在我国流动人口多数由于文化程度低使患者健康意识及卫生保健观念差,对可疑症状无觉察意识,使其不能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当连续咳嗽超过2w,会怀疑自己得了结核病只有24.5%,说明人群对结核病的觉察意识差。无咯血症状者首诊延误时间长,证实了咯血是促使患者及时就诊的重要因素。基层卫生机构没有及时怀疑和不能及早诊断结核病,对患者进行多次的重复性治疗,不仅增加了就诊次数,而且耽搁了确诊时间。所以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怀疑和诊断结核病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4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不够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患病前接受过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的人数仅为38.8%,提示针对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存在较大问题。在接受过有关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患者中,仅有45.2%的患者接受过政府政策宣传,提示结核病防治政府政策宣传远不到位。所有的被调查者对肺结核预防、治疗和政府政策知识的需求率均超过70%,反映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迫切需求[14]。

2.5流动人口是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的高危人群 结核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流动人口中多数是正处在性活跃期的青壮年人,是性病和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艾滋病发病率的迅猛增加,也使结核病发病急剧上升。感染了结核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每年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为5%~15%,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甚至达到50%;而HIV阴性的结核菌感染者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为5%~10%[1]。因此在艾滋病高流行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中结核病患者的大量增加,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3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主要目的和对策

3.1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主要目的 是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完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程序,降低流动人口中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3.2 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对策

3.2.1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和适当增加防痨人员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将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控制纳入区域结核病控制规划,各级政府要保障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经费持续地投入。随着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日益增多,应适当增加基层结核病防治人员的数量,满足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需要。

3.2.2 加强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 进一步完善全国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机制,加强各地区间结核病控制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对转入地结防机构的监控考核机制,要求转入地结防机构大力配合,负责转入和到位病例后续的治疗、管理和效果评估加强结核病控制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区域整体卫生资源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利益,而不是追求控制本地居民的结核病疫情,只有各地区、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最有效地对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发挥推动作用。

3.2.3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在政策上扩大医疗费用的减免范围,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减轻流动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助于督促患者完成疗程。

3.2.4加大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宣传力度 加大对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行为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门诊医生对初诊患者的宣教工作,以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各地应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深人工地、厂矿、餐饮服务等流动人口集聚行业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使这一群体中有可疑肺结核病症状或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外来人员到所在辖区结防机构就诊[15]。

3.2.5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研究 在我国对流动人口结核病状况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有大量未知领域有待探索。流动人口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及患者管理还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而关于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转出后的治疗管理情况以及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的研究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在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现状依然严峻,并且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重重问题,经过近几年积极努力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我国目前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并取得一定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关注及相关利好政策会进一步加强,更加完善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策略和实施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要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获得结核病医疗服务公平性,保证流动人口能够接受抗结核免费治疗,让他们享受到国家和结核病防治项目地区的优惠政策,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最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屠德华,万利亚,王黎霞.现代结核病控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5:180-196.

[2]李雪,姜世闻.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状况与对策略[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0):561-563.

[3]陈涛,唐,唐晓君.对中国流动人口结核防治工作干预策略的循证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71-375.

[4]黄梨煜,吕书红,任学锋,等.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3):187-190.

[5]陈其琛,雷宇,吴桂锋,等.广州市2003-2007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病特征[J].广东医学,2010.31 (24): 3260-3262.

[6]穆卫明.苏州市2008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9.20(3):32-3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2006-2010年实施计划[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

[8]甄延城,李荔,徐凌忠,等.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8:561-563

[9] 陈静,魏晓林,李洪娣,等.上海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接受治疗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6):337-340.

[10]庞学文,李尚伦,项目管理在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作用[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7):404-406

[11]管红云,杨应周,谭卫国等,深圳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管理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192-1194

[12]高铁杰,刘丽娜,韩跃飞.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回原籍原因及追踪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5):241-243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10)

第一条为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染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第三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所在地区结核病防治业务的归口管理。

第四条结核病防治工作应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对传染源的发现、治疗和化疗管理。

第五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卡介苗接种制度。

第六条对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章机构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与分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市(地)、县卫生行政部门设省、市(地)、县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承担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职责。

第八条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与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协助拟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国结核病的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

(三)负责组织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综合评价;

(四)负责组织拟定国家结核病防治技术标准、规范。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二)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的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

(三)负责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四)开展结核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

第十条其他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

(二)与防疫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本地区卡介苗接种工作;

(三)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

(四)负责落实本地区结核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化疗管理工作;

(五)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性结核病体检;

(六)对肺结核病高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普查;

(七)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八)培训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

第十一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加强结核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提高防治工作的质量。

第十二条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导。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基层结核病防治网络的组织建设,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积极参与结核病的防治。

企业的医疗防治科室和人员,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指导下,负责所在地区和单位结核病病人的发现、登记、报告、化疗管理以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十四条结核病专科医院和其他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结核病人的住院治疗,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章预防接种

第十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卡介苗接种工作规划、目标,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都有义务按规定承担所在地区、单位或指定区域的卡介苗接种任务。

第十七条卡介苗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经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接种工作。

第十八条卡介苗接种必须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

第十九条卡介苗接种情况应当及时填入统一发放的计划免疫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片。

第二十条卡介苗接种发生差错事故和发生严重异常反应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并如实报告当地县级卫生防疫机构,不得延误或隐瞒不报。

第二十一条卡介苗的订购计划供应由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共同制订,由省级防疫机构统一订货。

负责实施卡介苗接种的机构,应将卡介苗接种率及接种质量考核情况,定期书面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并抄送同级卫生防疫机构以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第四章调查与报告

第二十二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规定进行结核病疫情和传染源的调查。

第二十三条发生结核病暴发流行的地区或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结核病检查,查明传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第二十四条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个体开业医生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必须按下列规定时间,向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报出《结核病报告卡》:

(一)监测区在24小时内报告;

(二)城市非监测区在1周内报告;

(三)农村非监测区在两周内报告。

第二十五条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承担结核病防治职责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在接到《结核病报告卡》后应对病人进行登记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国家统计局审批备案的结核病统计报表是国家取得结核病患、发病登记资料的重要来源,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按规定逐级上报。

第五章治疗

第二十七条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收治的肺结核病人,应当按《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实施诊断、治疗和管理。不能按工作手册和诊疗规程实施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必须将肺结核病人及时转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遇有疑似结核病的就诊病人,应及时转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中心卫生院。

第二十九条已确诊的排菌期肺结核病人,应当按结核病防治要求,主动配合治疗单位的治疗与管理。

第六章控制传染

第三十条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下列从业人员中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病的,应当按规定通知其单位和当地卫生监督管理机构。

(一)食品、药品、化妆品从业人员;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范围内的从业人员;

(三)教育、托幼单位的从业人员;

(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从业人员。

第三十一条下列人员应当按规定进行预防性结核病体检:

(一)新参加工作、参军、入学的人员;

(二)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从业人员;

(三)接触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厂矿企业职工;

(四)排菌期肺结核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

(五)国务院卫,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三十二条排菌期肺结核病人应当避免可能传播结核病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结核病病人,必须按照卫生防疫机构规定的卫生要求对结核菌污染的污水、带有结核病菌的排泄物和痰液进行消毒或卫生处理。

第三十四条对从事结核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经常接触结核菌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预防保健措施。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专门用语定义如下: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肺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性肺结核病:指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的肺结核病。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病:指痰结核菌检查阴性,X线检查有活动性、或有结核性胸膜炎。

排菌期肺结核病:痰结核菌检查阳性期间的肺结核病。

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及其分中心,各级结核病防治所和结核病防治科(防痨科)等结核病专业的防治机构。

化疗管理:主要包括全程督导和全程管理,全程督导化疗指治疗全过程中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直接观察下进行;全程管理化疗指治疗全过程中通过定期门诊取药,家庭访视,尿液监测,家庭督导及误期追回的管理方法。

肺结核预防治疗篇(11)

1.1了解传染源

不是所有的肺结核患者都是有传染性。研究表明,经显微镜检查痰液中有结核菌的患者才有传染性。这类患者称为排菌者,即为肺结核的传染源。肺结核的传染程度主要受肺结核患者的排菌量、咳嗽症状轻重以及接触程度等因素影响。长期在一起生活、学习、工作的家庭成员、同学、同事如患肺结核,则可能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1.2易感人群仅10%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结核杆菌毒力的大小,二是身体抵抗力的强弱,细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弱则可能发病,大多数人没有症状,也不会发病,仅少数人(10%)可发生肺结核。幼儿、青春期、老年人、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胃切除后、长期使用免疫制剂者容易发病。

1.3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

没有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而一经接受药物治疗后其传染性可能迅速降低。因此搜寻、发现和及时治疗新发现的肺结核患者,是预防肺结核的头等重要工作。

2.预防

2.1消灭传染源

肺结核通常在未被发现前传染性最强,所以,在家庭、同事、同学中发现肺结核后,与其接触密切的人应及时到肺结核防治机构进行检查。若未发现异常,就不必担心。肺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两星期后,患者痰中排出的结核菌数量会急剧减少,其活力、致病力明显减弱或消失,与这些患者仅一般接触是不会受感染的。因此,对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必须给予有效的治疗,这是肺结核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2.2提高人体对肺结核病的抵抗力

新生儿时期接种卡介苗可以提高儿童对结核菌的特异免疫力或抵抗力,可减少儿童结核病的发生,特别是防止全身血播性和结核性脑炎的发生。但卡介苗的保护性还不够强,不能完全防止肺结核病的发生。因此,平时生活规律、平衡饮食、适当的户外活动和锻炼,对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2.3减少易感人群发生肺结核的机会

用结核纯蛋白的衍生物(PPD)进行皮试,通过反应结果可了解健康人群是否已被结核菌感染。试验呈阳性者一般认为已感染结核菌,应该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如果反应阳性且与排菌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可进行预防性治疗。

2.4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检查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咯血、胸痛、疲乏、食欲减退、低热、盗汗等症状,以上症状不是肺结核所特有的,症状轻重、病变范围、进展情况和机体的反应性有关。有的病人被误认为“感冒”、“气管炎”而贻误治疗。因此,一旦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尽快确诊,尽早治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