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2 09:14:28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1)

据调查,危害我市苹果的害虫多达600余种之多,病害100余种,其中30余种病虫常年对果树造成不同程度危害,部分病虫危害十分严重。如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轮纹烂果病苹果霉心病、、苹果金纹细蛾、梨花网蝽、螨类、介壳虫类等已成为本区域苹果产区的重要病虫。在大部分果园,苹果轮纹烂果病严重发生年份,果园病果率高达40%—50%,部分果园高达80%,受果树害螨危害果园,常造成大量果树叶片大量提早脱落,秋季萌芽开花,不仅当年产量、质量受到影响,而且往往导致第二年绝产,树势严重削弱,诱发其它病虫严重发生。

1.2 危害时间长

不少病虫从春季果树萌芽开始上树,在苹果树整个生育期内均可造成危害,直到落叶前才寻找越冬场所弃树而眠,每年危害期长达6—7个月。

2 防治策略

2.1 制定防治策略的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制定苹果病虫害防治策略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3 韩城市苹果病虫害不同时期防治技术

3.1 苹果萌芽前(3月中下旬)

3.1.1 病虫发生特点 1、腐烂病春季发病盛期;2、山楂叶螨出蜇危害期;3、枣尺蠖进入出土羽化期。

3.1.2 无公害治理技术 1、刮治老翘皮、粗皮、腐烂病疤,涂抹843康复剂或21%复生水剂5倍液; 2、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1%复生水剂500~600倍液喷干枝,防治休眠期病虫。

3.1.3 注意事项 1、喷药时要周到细致;2、4月上旬注意霜冻,可加喷康大壮稀土益植素或摩素多维蛋白600~800倍液保花保果,增强树势。

3.2 苹果落花后7~10天(4月中旬至5月初)

3.2.1 病虫发生特点 1、白粉病发生高峰期;2、轮纹病菌和早期落叶病、褐斑病菌始侵染。

3.2.2 无公害治理技术 1、剪除并处理白粉病病梢或卷叶蛾虫梢;2、喷施10%螨除尽或20%螨死净或10.2%满园清2000-2500倍液防治叶螨卵及幼、若螨。

3.2.3 注意事项 1、此期不宜使用有机磷杀虫剂和含硫、铜复配杀菌剂,以免引起果锈;2、尽量避免使用菊酯类杀虫剂以保护天敌。

3.3 苹果春梢旺长期幼果期 (5月中旬)中熟品种套塑膜袋期

3.3.1 病虫发生特点 1、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进入发病高峰期;2、红、黑点病、轮纹病菌遇雨即侵入潜伏;3、白粉病继续危害。

3.3.2 无公害治理技术 1、斑点落叶病、黑点病可用1.5%多抗霉素300~500倍液或12.5%禾果利2500倍液或50%轮斑菌净1000倍液、5%戊康1500倍液;2、70%品润800倍液、80%新太生、42%喷克悬浮剂800倍液,防治褐斑病并可兼治轮纹烂果病、红点病。

3.3.3 注意事项 1、此期是套袋苹果补钙的重要时期,不仅要喷施稀土益植素300倍液,还可根施硝酸钙100~250克/株,也可用美果钙、稀土钙等; 2、金冠等品种极易产生果锈,可混加稀土益植素加以保护。

3.4 果实膨大期 (6月中旬)晚熟品种套纸袋期

3.4.1 病虫发特点 1、苹果早期落叶病、褐斑病危害期;2、轮纹烂果病、红、黑点病仍处于侵染潜伏期;3、桃小成虫羽化产卵。

3.4.2 无公害治理技术 1、金纹细蛾可选用5%灭幼脲、60%必杀等2000倍液进行防治;2、桃小食心虫卵果率达1%时,用2.5%功夫、25%桃小除尽2000倍液或5%来福灵3000倍液进行防治。

3.4.3 注意事项 1、套袋尢其是套纸袋前喷施1.5%多抗霉素是防治红、黑点病及提高果品质量的最佳选择。2、此期是桃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防治的关键,应高度重视。

3.5 果实生长期(7月中旬)

3.5.1 病虫发生特点 1、果实出现烂果病斑;2、褐斑病、斑点落叶病进入秋季侵染发病盛期。

3.5.2 无公害治理技术 1、轮纹烂果病应选用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如多菌灵、花麦特等进行防治;2、早期落叶病可用1.5%多抗霉素、70%品润、12.5%禾果利等进行防治并可兼治红点病。3.5.3 注意事项 1、防止中熟品种生理落果,可喷施300~500倍防落素。2、叶面喷施稀土或摩素、磷酸二氢钾,增强树体抗病力。

3.6 果实生长期及中熟品种近成熟期(8月中旬)

3.6.1 病虫发生特点 1、轮纹烂果病、黑点病进入发生盛期;2、早期落叶病发生严重,出现早期落叶。

3.6.2 无公害治理技术 1、继续加大烂果病防治力度。2、注意防治二代桃小,可选用2.5%功夫、4.5%高交氯氰菊酯、5%来福灵、30%桃小灵等。

3.6.3 注意事项 1、叶面喷施或根施硝酸钙,也可喷施美果钙,钙中钙等,混加20~30ppm比久防裂果;2、幼树果园要注意防治蚱蝉,及时剪除产卵枯枝。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2)

大豆害虫防治技术:大豆食心虫防治采取“防、避、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掌握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和发生程度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学农药,精准防治。

农业防治:大豆收获后,实行秋翻,破坏越冬环境,使在土中越冬的蛹死亡;根据成虫产卵对寄主植物的严格选择性,在成虫产卵盛期后、孵化前,铲除杂草特别是藜科杂草,并及时深埋处理,减少虫口密度。无毛、荚皮组织坚硬的品种抗大豆食心虫。合理轮作。采用与非豆科作物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轮作,可有效地降低越冬虫口数量。翻耕豆茬地,及时耕翻,减少虫源。

物理与生物防治:采取黑光灯、频振式诱蛾灯诱杀;利用白僵菌粉1.5千克对细土或草木灰13.5千克混合均匀,撒在豆田垄台上,使脱荚落地的幼虫接触白僵菌孢子,发病死亡;在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每667平方米放蜂量2万~3万头。

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并要经常监测各地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以便选择新的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地,减少越冬菌量;注意合理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种植;建立无病留种田,播种前剔除病斑种子;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湿度。加强测报,及时喷药防病。

化学防治:在病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在7~8月份,还可结合治蚜喷施防治病毒病的药剂。常用药剂:2%菌克毒克水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等。注意事项:喷雾要做到均匀,无漏喷,连续施药2次,每次间隔7~10天;要统一行动,进行集中、连片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延缓蚜虫抗药性的产生。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3)

中图分类号: F76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11

农作物各种疾病防治的主要方法是依靠农药,但目前存在大量的农药使用不合理现象,不仅没有起到农作物疾病防治的目地,还使得产生农作物药害,污染环境,没有达到理想的农作物疾病防治。由于西红柿目前市场需求量较大,在其种植过程中疾病防治尤为关键。因此,本文以西红柿的农药使用为主要例子,详细探讨西红柿的农药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希望能够为广大农民以后的作物种植提供借鉴及参考。

1 选择合适农药

目前农作物的病虫害多种多样,其对应的农药也不同,而且每一种农药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和治疗对象,必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症状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治疗。对于西红柿农药的选用似乎不是很简单,最为仿方便快捷的是检查农药上面的标签,一般的农药标签上都会注明其详细的病症及治疗方法,并且都是经过国家权威机构进行试验验证过的,可以放心安全的使用。尽量避免使用没有标签或相关登记的农药,如果当地农民经常使用并且治疗效果显著的,应当详细咨询当地的农民其使用方法及用药注意事项,确保用药安全[1]。

2 选择合适用药时间和方法

西红柿对于种植时间和授粉时间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此期间患病的西红柿。最好根据西红柿的患病特点及农药相应治疗方法,在西红柿的不同生长阶段施用不同的农药。对于西红柿的病害,最好选择在发病初期用药,而对于保护性杀菌剂最好提前使用。因为害虫在幼龄期比较脆弱,对于外界环境还缺乏相应的抵抗能力,对相应杀虫剂还较为敏感,此外,西红柿的病虫害的发生往往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有针对性的、符合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前提下用药才能起最好的治疗效果[2]。

3 选择合适的农药器械

西红柿的农药治疗还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器械,农药器械选择不合理,将会大大降低西红柿治疗效果。就西红柿农药喷雾治疗来讲,茎叶部分采用大面积喷雾,这样可以扩大治疗面积,防止小的茎叶喷淋不到位的情况;表面部分采用小面积手动喷雾,有针对性的对果实进行细致治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施药前务必清洗干净喷雾器,防止上次药剂残留对西红柿产生不良药害和影响西红柿治疗效果。

4 选择正确施药方法

农药使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种子拌种、灌根、熏蒸、喷雾土壤、枝干涂抹、沟施、茎叶喷雾、浸果等,具体根据农药施用对象来定。农药正确施药方法是农药治理病虫害的另一关键部分,对西红柿实施农药的目的是让农药接触西红柿的发病部位,一定根据药物特性及药物使用目的采取正确施药方法对西红柿进行施药,其施药剂量必须按标签内容所规定的要求进行使用,不然会有西红柿药害及农药残留现象的发生。还有需注意的是,当治疗西红柿病虫害的药物使用一定时间后,一定注意换另外一种或几种农药使用,因为长时间使用一种农药治疗西红柿药害会使残留的虫体产生耐药性,而一但虫体产生耐药性后不仅会降低农药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大面积农药浪费,污染环境。除此之外,注意西红柿施药时尽量采取不同农药混合使用的方法进行,这样可以增加治疗效果,快速杀害虫体,但不要随意混用,一定确保几种农药联合使用时不会发生拮抗[3]。

5 选择正确的安全防护手段

农药中毒是目前农民工作者易出现的一种现象,归其原因,还是不注重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及不良的施药习惯。在西红柿进行施药前包括配制、储存过程都应注意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戴胶皮手套,防毒面具等,一定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6 总结

农药的安全、科学使用对与农业工作者十分重要。采取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不仅能够快速治疗农作物病虫害,如西红柿的病虫害,而且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环境。本文对农作物中典型的西红柿的农药使用技术要点进行探讨,提出了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的一些注意事项,以便服务农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陈喜友,杨伟明,姜素芳.不同类型肥料对香榧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6(05)9:09-10.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4)

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89

1 前 言

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使更多的人群对当前的生存环境、活动空间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担负着越发重要的工作职责,同时对于城市园林植物的病虫害侵袭现象越发严重,从事园林绿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唯有就我国现实状况与各个城市植物栽培种植状况,应用对应性病虫害防治处理技术,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当前,我国较多城市区域园林植物却正在遭受严重的病虫害侵扰,表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仍旧存在较多不足问题,需要制定有效对策加以处理。

2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类别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花草树木为主要材料,实践工作中,树木遭受病虫害干扰影响的等级远远高出花草。这是由于树木栽种范围较花草更加广泛,同时基于树木植物自身特征,其生长枝繁叶茂,且茎干较高,因此使得病虫害预防治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采用的植物类别多样,类别划分标准也并不统一。城市园林绿化所用的树木则包括乔木以及灌木2个种类,还可细化分成履约、绿叶针叶、常绿阔叶、落叶阔叶等植物种类。其中常绿针叶乔木植物包括雪松、黑松、马尾松等等,灌木植物则包括罗汉松、蒲地柏、五针松等类别。常绿阔叶乔木植物主要有女贞、广玉兰等种类,灌木植物则包括珊瑚树、瓜子黄杨、桔树、海桐、撒金珊瑚、八角金盘、金丝桃、苏铁等类别。落叶阔叶乔木植物包括枫杨、槐树、盘槐与银杏等,灌木植物包括白玉兰、紫薇、戚树、八仙花、金钟花、石榴等。

另外,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竹类植物也承担着重要职能,其种类丰富,包括佛肚竹、络实、地锦、葡萄藤以及扶芳藤等。

3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常见的病虫害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所用植物与一般的田野庄稼存在本质区别,因此其遭受病虫害侵袭干扰的类别也并不一样。依照我国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工程发展特征,病虫害主要包括食叶性病虫害、钻蛀性病虫害、刺吸性病虫害以及螨类病虫害等。刺吸性病虫害包括蝉类、蚜虫类、虱虫类、茶翅蝽等。螨类病虫害则包括爪螨、杨始叶螨、女贞叶刺瘿螨等类别。

4 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预防治理问题

纵观我国当前城市园林病虫害预防治理工作不难看出,其仍旧存在较多缺陷与不足。首要问题在于更加注重治理而忽视了重要的防御工作。具体来讲,在建设规划园林工程项目的初期,并没能考量园林项目中植物种类规划的环节,经常是在引发病虫害问题后方急忙的寻求应对解决策略,导致宝贵资源的浪费,使得投入的人力成本无法获取相应的回报。通常来说,采用化学药物病虫害预防治理技术可达到明显的效果,且见效速度较快。因此在较多状况之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更愿意应用效果立竿见影的单一化学防御治理技术,这样一来综合技术方式被不良忽视。事实上,该类化学预防治理技术会令病虫害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如果长久应用该类化学药物则会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该类方式对于环保事业也会形成负面影响,甚至危及大众人身安全。

伴随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各个区域均渐渐组建了园林行政管理单位,主要就园林项目绿化以及维护管理进行全面调控。该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该类组建的管控单位却没能全面注重做好植物保护工作。同时采取的管控以及考察方法无法全面到位,这令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进程中病虫害现象的大范围发生变成可能。

基于我国目前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及养护管理的专业仍旧属于冷门,因此该行业欠缺大量的专业人才,呈现出专业技术实力相对薄弱的问题。从理论与实验的角度来说,该学科欠缺强大的团队支撑,这便令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与保护呈现出欠缺后劲的状态,对绿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了不良制约影响。

5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防治病虫害技术与对策

5.1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防治病虫害技术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进程中防治病虫害现象在实践工作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该项工作质量水平直接决定最终的绿化建设效果。应坚决取缔以往常见的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模式,这样不但会危及到虫害天敌,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破坏,打破生态平衡,同时还会引发人畜中毒事件。就化学农药预防治理病虫害的内在弊端,应积极发展并广泛应用无公害病虫害预防治理技术,主要来说涵盖生物预防治理、物理机械预防治理、微生物杀虫预防治理、特异性杀虫预防治理、植物源农药以及化学农药预防治理等。

其中,生物预防治理主要依照自然环境中包含的不同物种斗争,通过有益生物有效预防治理病虫害。该项技术方式内在特征在于能更好的消除病虫害现象,同时对于人类、牲畜植物的生存发展较为安全,不会危害到天敌亦不会对自然环境形成污染影响,可有效预防病虫害再次猖獗并构成抗性,可推动现代城市生态环保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生物预防治理技术采取的主体对策在于通过菌类预防病虫害。较为常见的菌类是苏云金杆菌,其特征在于可广泛的杀害病虫,且呈现出了发挥毒杀效果极为快速,投入预防治理成本较低、应用便利的优势,可有效的代替有机磷农药预防治理不同种类的鳞翅目害虫。再者,可通过病虫害的天敌昆虫以及有益动物达到良好的预防治理效果。通常来讲,捕食性天敌具有较大的捕食病虫害能力,在自然环境中可发挥明显的预防治理病虫害功效。还可通过鸟类治虫方式扩充治理病虫害范畴,或是通过昆虫激素达到有效治虫的目标。例如加入引诱剂使得雄蛾被吸引过来,或是通过黏胶、放出毒饵、添加杀虫剂快速的将病虫害杀死。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还可选择物理机械预防治理技术,依照害虫一些特定习性,选择对应性工具、仪器设施或是营造出病虫害喜好的环境与物质条件。如采取光、热或是辐射等有效手段,综合人工预防治理手段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预防治理效果。该方式操作起来极为便利容易,且不会出现污染现象,尤其适用于现代城市园林工程绿化建设。一般来说常用的物理机械预防治理方法包括诱杀、人工预防、设置障碍等等。

常用的农药预防治理技术手段其外延不断扩充,具体涵盖微生物杀虫药剂、特异性杀虫、植物园药剂杀虫、化学药剂杀虫的预防治理技术。该项技术操作处理的要点在于科学应用生物农药,选择没有公害的化学药剂。生物农药则可划分为植物源、微生物以及动物园农药,使用该类农药不但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治理效果,最为重要的是可确保人畜天敌的良好安全性,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物农药则可利用生物处理手段与基因工程手段获取丰富的原料,因而体现出了不会轻易形成抗性的特征。另外还可应用无公害性化学药剂,例如无机性硫悬浮药剂以及晶体石硫合农药达到良好的预防治理效果。

5.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防治病虫害对策

为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防治病虫害工作整体质量水平,我们应积极推进综合预防治理,该项工作不应仅仅本着治愈缓解的目标,而应将防御作为重点环节。因此,唯有引入综合治理手段方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合预防治理对策实际上就是通过科学对策、生物预防治理以及物理预防治理等综合手段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对策主要是指应创建形成专项的园林工程病虫害治理管理责任部门,同时制定较为成熟、切实可行的管控监督处理方式,针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常见病虫害进行定期深入考核并采取合理的解决对策。生物防治技术则要利用以虫治虫的方式,取得实效性。例如,我国石家庄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植物病虫害问题展开了系列化调查研究以及预防治理工作。基于城市区域各类街道与民心河园林绿化植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蛀干害虫现象,因此有目标的引入了肿腿蜂专门应对该类虫害现象,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治理效果。物理防治主要通过物理技术方式为园林绿化植物创建形成一定的防虫区域,尽可能的降低或者干脆不应用化学药剂达到良好的预防治理功效。

为不断壮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人才团队,高等院校应加强做好植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同时我国也应持续扩充对该类冷门专业的经费投入。再者,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企业应在聘用引进人才后对该类员工做进一步的再教育与再培养,无论理论层面或是实践层面均应提升培养建设力度。再者,我国各个园林单位应组建形成更具专业性的园林协会机构,定期组织专业性的预防治理病虫害会议,通过互相交流,提升园林机构预防治理病虫害的整体水平。

6 结 语

总体来说,预防治理病虫害为园林绿化部门势必要应对处理的问题,同时也为一项极为复杂、难度较大的系统任务,园林建设部门管控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树立使命感,由引发园林病虫害的真正原因入手采取有效的应对处理技术与方式,把握病虫害生存、活动的内在规律,深入了解四周环境生态性,方能探求到最为合理科学的防治策略,真正推进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宁玉霞,宁豫婷.城市园林绿化树木主要害虫无公害防治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4):64-65.

[2] 孙桂琴.冬春季节园林植物害虫生态防控初探[J].河南林业科技,2013(3):14-16,57.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5)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17-01

标准化鸭梨园进入采收期,人们忙于收获、销售,管理上容易被忽视,因此抓好此阶段管理值得注意几个问题。

一、采收期注意事项

应根据品种特性、果实成熟度、用途、运输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采收适期。严禁早采、硬拽。采收时备好采果用具,手捏果柄基部连同果袋一并摘下,注意轻摘、轻放,勿使梨果及果柄受伤。装箱时再去袋分级,保证果实完整、无损伤。直接进入市场销售的鸭梨生育期在160d~170d,提前采摘的库存鸭梨生育期不低于155d。

二、病虫防治期注意事项

从9月份开始,在树干上束草把,诱集害虫进入草把越冬,入冬后可解下草把,集中烧毁,消灭病虫源;9月中旬果实大面积采收,采收前喷一次杀菌剂,防治黑星病、轮纹病、褐腐病侵染果实,降低果实带菌量;采收后残留在园内的病虫仍在危害或潜藏,此期可选用一些价格低、效果好的药剂,药液浓度可适量高一些对果园进行喷药防治多种病虫。

三、清园时注意事项

采收后园地残留大量病虫枝、病虫叶、病虫果、果袋、药袋等残腐物,应及时清理,用塑料袋集中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降低病虫基数和园地污染。

四、肥水时注意事项

采前一个月停止浇水和使用氮肥,防治果实风味变淡和枝条生长不健壮。采收后至10月上旬为根系的第三次生长高峰期,也是施基肥的关键期,此项工作宜早不宜晚,施肥种类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并加入适量的速效化肥,结合微肥进行。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生物肥料以及纯氮肥、纯磷肥、纯钾肥、氨水、氧化铵或未经腐熟的人粪尿、鸡粪、饼肥等垃圾肥料。幼树每hm2施基肥大于45000kg,盛果期施肥量按施肥种类和结果量来定,一般每hm2施肥量大于75000kg,同时按每生产100kg果全年需N0.5kg、P2O50.25kg、K2O0.5kg混合施入速效化肥或果树复合肥或果树平衡肥,对微量元素严重缺乏的果树可针对性的施入微肥,此期速效化肥施用量占全年用量的70%、80%、70%、并结合果园肥力、树龄、树势、及土壤管理制度等综合因素确定最佳施肥量,肥后及时浇水,水质要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保证灌溉水质量。秋施基肥是全年施肥的关键,俗话说“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肥源不足可压施秸杆、树叶、杂草等,广找肥源,达到肥多水足,增加树体营养积累,以保证果树安全越冬。

五、刮治枝干病害注意事项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6)

中图分类号 S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146-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社会稳定。目前,由于耕地被工业及城市开发所占用,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提高粮食质量,生产出安全的农产品,已经是摆在全国人民及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1]。笔者认为粮食产量及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程度,其中包括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其贯穿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对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安全使用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各级政府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

1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必要性

1.1 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自从加入世界经贸组织以后,美国等一些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检验十分严格,特别是对农药在农产品上的残留量要求比较严。许多出口农产品因为农药残留量超标而被退回,损失相当严重。

1.2 安全生产的需要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关心和关注农产品安全及个人的身体健康,全国每年因为没有按照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导致中毒或者食用农产品中毒死亡的人数比例也很大。要求掌握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知识刻不容缓[2]。

1.3 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保,而且涉及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灭蚊灭蝇,大到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还包括人民群众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不科学使用农药,都有可能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

1.4 生物病虫害防治的需要

生物一旦出现病虫危害,应首先诊断病虫种类,然后对症下药,而不能盲目用药,人为地加大用药量、改变用药时间和用药种类等,这样不科学用药就极有可能造成生物受到药害,但生物病虫害却得不到有效控治。正确的做法是在诊断的基础上适时用药,同时农药用量及农药种类也要正确。

2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措施

2.1 喷药前后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作业时应穿安全工作服,避免在高温下作业,在用农药喷洒农作物时,应戴手套、口罩,穿长裤长褂,以防农药沾到皮肤或吸到体内引发农药中毒;高温下作业,人的汗毛孔张开,容易出汗,农药从汗毛孔进入到体内,也容易发生农药中毒,作业结束后立即用清水清洗身体和手。

2.2 使用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针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应大力推广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

2.3 禁止使用剧毒农药

农药生产日新月异,已经由生产高毒农药向生产低毒农药发展;由生产低效农药向生产高效农药发展。生产上禁止使用甲胺磷、1605、久效磷等剧毒的内吸型有机磷农药。对于一些在土壤和生物体内残留时间长并且对人有致癌作用的农药更不可能使用,比如DDT、六六六、杀虫脒等[3],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2.4 用药前认真阅读农药使用说明

每种农药都有相应的标签,用药前应做到“四看”:一看标签上“三证”是否齐全,从而判定农药是真是假;二看生产日期是否到期;三看防治对象及用量;四看使用该农药注意事项,以避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者人身损伤。如在1984年5月上旬,徐州市丰县大沙河果园,苹果树上山楂红蜘蛛暴发,如果不及时有效防治,叶片将全部脱落,后果不堪设想。其中有一个分场场长为了防治山楂红蜘蛛,选用水胺硫磷农药,该农药对螨类有特效。用药后,虽然对山楂红蜘蛛的防效达到100%,但苹果幼果掉落严重,究其原因:该分场场长只看到该农药对山楂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却没有看到注意事项,在苹果幼果期禁止使用该农药,否则造成落果,因此给果农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还有一例,也是因为没有留意注意事项,苹果树上喷洒1605(这种药安全间隔期为28 d)防虫,但未到安全间隔期即采摘果实进行出售,造成食用者中毒。

2.5 积极参加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培训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要求农民积极参加培训,提高科学技术知识水平;经培训使农民充分了解和掌握农药的基础知识,熟悉农药的分类及主要农药的使用技术。比如农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线虫剂;农药有酸性、碱性之分;其中杀菌剂有真菌性杀菌剂和细菌性杀菌剂之分;真菌性杀菌剂按作用又分保护剂和治疗剂。有些杀虫剂对其他昆虫有特效,但对于红蜘蛛类却没有效果。只有熟练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实行科学安全使用农药[4]。

3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应注意的事项

3.1 合理使用农药

农药使用量不是越多越好,农药使用次数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昆虫的发生规律,于昆虫幼虫在农作物上大量繁殖并且大面积开始危害时使用农药,此时防治效果最好,即适时用药。比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水稻穗颈瘟都是在农作物抽穗扬花期前喷药,此时防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应该注意到周围的环境,看是否有汪塘、河流、湿地以及其他农作物。例如有些人用杀虫双防治自家稻田里的螟虫,结果农药飘落到邻近的桑园里,用桑园的桑叶喂蚕后,致使蚕吐水,身体弯曲死亡,给蚕农造成经济损失。又如有人防治杨舟蛾、美国白蛾等害虫,结果将其他人在汪塘里养的虾毒死。这些案例表明,用药不要掉以轻心,而应认真排查病虫害发生周围的外部环境,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例如2013年徐州市新沂利用飞机防治森林病虫害时,没有经过详细排查防治地块的周围环境,结果造成渔农、蚕农损失严重,群众集体上访,影响很坏。

3.3 考虑多种因素对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影响

天气状况、土壤含水量、气温、喷药时间等,对农作物施药防治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土壤湿度愈大,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除草效果愈好。喷药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应在10:00之前,或16:00之后。只有统筹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地指导科学安全使用农药[4]。

3.4 避免一种农药在同一种作物重复使用2次以上

同一种农药在同一种农作物上不能重复使用2次,否则,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前几年,水稻稻飞虱发生严重,吡虫啉对其防治效果十分明显,但现在几乎没有防效,这就要求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要交替用药。

4 参考文献

[1] 王政权.农药使用注意事项[J].致富天地,2013(6):51.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7)

植保工作应当成为畜牧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和支撑,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又要注重植保工作过程中的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体现出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并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推广以“高效低毒低残留”为核心的植保技术,一直是是畜牧业植物保护工作的重点。

1 立足防重于治,实施防治预案?

对重大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实施预案制。据分析预测,春季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药剂种子处理。这是一项预防工作,也是一项安全、经济、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同其他化学农药方法相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生产上常规措施分为两类:种衣剂、药剂(浸)种或随种下地的毒颗粒。通过该项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地下害虫、苗期害虫、禾谷类黑穗病等30多种病虫害,特别是对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确保苗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作物生育期间病虫防治工作中,要以“五虫一病”为重点,即:草地螟、黏虫、土蝗、玉米螟、大豆蚜、稻瘟病,并要全部实施预案制:一要定期开展系统预测预报,掌握发生动态,准确以发生期、发生量、危害损失、发生范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预报;二要准确预报和预计灾害发生特点,提前做好预案,并根据预案做好应急措施准备,包括建立防虫组织,统一防治时间,及时进行药械检修、药剂准备和必要的技术培训;三要一旦灾情出现,就要按预案展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准备、适期防治。

2 推广生物制剂、发展绿色生产?

植保措施必须向无害化方向发展,必须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以生物制剂为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以保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在玉米螟防治上要大力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技术、高压汞灯防治技术和BT粉剂封垛防治技术,要防止使用高毒的防治技术;对大豆蚜虫等各类蚜虫的防治,逐步淘汰氧化乐果等高毒杀虫剂,倡导使用呲虫啉、莫比朗、抗蚜威等低毒或选择性杀蚜虫剂;水稻苗床上要淘汰甲拌磷和呋喃丹,推广使用丁硫克百威拌种防治蝼蛄;潜叶蝇防治技术:在水稻插秧田里,要防治使用菊酯类等广谱性杀虫剂喷雾,提倡使用苗床带药下田防治技术和撒滴剂用药技术;在斑潜蝇和小菜蛾等害虫的防治上,提倡使用生物药剂或低毒高效化学药剂;在种衣剂有效成分中要逐步淘汰呋喃丹、甲胺磷等高毒药剂;在旱田除草剂的作用上,逐步淘汰氯嘧磺隆、绿磺隆、咪草烟、阿特拉津等长残效药害严重的除草剂。

3 改进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8)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农业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难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农作物的种植中品种、种植方式和管理制度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农业种植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同时在这种农业改造工作中,由于植物结构复杂、农业产品较多和耕作模式的多样造成的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各种新问题,给植保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历程回顾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外专家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明确的指出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是以消灭病虫害为主要目标,而是将这些病虫害种群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确保到不致造成农作物危害的水平。同时,在1967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而我国在农作物病虫害工作中概括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改变病虫害生存环境等多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防治措施和方法,进而形成了防治结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和措施。在1975年,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目标和防止措施成为被正式的确定为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针。同时进一步的指出在工作中要因地适宜、合理利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生理防治等多项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进而达到经济、实用、安全和环保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目的。

二、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现象

1、迁飞性病虫和偶发性病虫暴发频率增高

随着品种不断更新,栽培技术不断变化,极端气候条件的不断增多,农业种植和生产过程中迁飞性害虫纵卷叶螟、稻飞虱连续多年大发生、大危害,造成了严重的农业生产损失和生态危害。

2、次要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

水稻灰飞虱在多年以前还属于次要害虫,水稻条纹叶枯病零星发生,没有专门开展过防治工作,近几年已上升为本地区水稻上最主要病虫害之一。

3、新的检疫性病虫害传播速度加快

随着品种更新加快,新品种引进调出频繁,同时也加快了新的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如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烟粉虱、美州斑潜蝇等。

现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上次我们国家和日本就“毒饺子”和“毒包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归根结底就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非常重视生活的质量,要消费食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怎样才可能生产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这就要求从源头抓起,首先要管理好农业生产的投入品,如果在稻麦生产上投入大量的有机磷,甚至是违禁药品甲胺磷,或者是超量用药用肥,滥用农药化肥,那是不可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的,因此要改变传统种植管理习惯,更新知识,科学种田。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三降三提高”,即降低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降低防治成本,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提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益,提高产品质量。

三、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近几年,农业生态环境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而发生变化,病虫害随着环境和生态的变动而变化,特别是在设施农业、反季节栽培等条件下出现了各种新的病虫、草虫和新况,而原有的病虫害生长习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大对农作物综合防治力度,提高防治管理水平。病虫害综合防治就是抓住水稻某一生长时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兼顾次要病虫害,在控制方面则采取多种手段,例如采取农业措施清洁田园,选择抗病抗长品种。轮作换茬,改变适应环境,延迟或提前播种错过(避开)病虫发生期,降低发生程度。化学防治措施则有交叉、轮换使用农药,避免病虫很快产生抗性等合理用药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就是要讲求综合控制,长效治理,降低药量药本,减少施药次数,一药多治,减少劳动力投入,达到省工、省时、省力、节本的目的。既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对鱼、虾、蟹、畜禽的影响,又保证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四、配套技术

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以农业防治为主的预防系统,如有利控制的高产耕种、轮作制度,种植抗(耐)性强的优良品种及其合理的品种布局;培育无病虫的种苗,针对性的种子消毒、土壤处理。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9)

    0 引言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在防治策略上,采取综合性营林措施,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将病虫害预防措施纳入规划设计中,实现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

    1 综合治理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小组对综合治理下了如下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

    2 综合治理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加强自然防治能力。

    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2.1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时,它们的发生、消长、生存又与这个环境的状态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养护管理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孳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2.2 从安全角度出发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如园林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并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将对生态系统内外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虫危害,又保护了人、天敌和植物的安全。

    2.3 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在城市园林中应特别注意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乳剂、灭幼脲等),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

    2.4 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防治病虫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危害,使其危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数量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防治指标。病虫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否则,必须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防治。顺便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城镇街道、公园绿地、厂矿及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化为主体时,则不完全适合上述经济观点。因该园林模式是以生态及绿化观赏效益为目的,而非经济效益,且不可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病虫的防治。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10)

针对环境的日趋恶化,人们对有害生物的认识逐渐发生了转变,植物保护的策略从对有害生物的“斩尽杀绝”转变为“适度容忍”,在防治过程中通过对害虫天敌的研究、引进、释放和保护,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治理有害生物,综合利用各种措施,将其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合理水平之下,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生物防治法是经实践证明了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最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方法,通过生物防治法来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病虫害也不容易产生抗性,而且还具有经常、持续控制病虫害的优点,这种防治方法非常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值得提倡并有很大发展前途的防治措施,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最重要的一环。

应该说化学农药的长期持续使用,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本身及环境带来许多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防效降低、农药残留超标、自然控制力减弱及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中,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创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生态环境;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农用抗生素、微生物杀虫杀菌剂的开发利用,保护利用各种天敌昆虫,充分发挥其它防治措施,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防止农药对农产品及环境造成污染。

而改变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概念,则为更好地解决植保问题创造了条件。人们曾想寻找一种单一手段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害虫的目的。自从50多年前有机氯农药发明后,以它空前的杀虫效力,有人就盲目认为彻底解决害虫问题已为时不远。多年来有机氯农药的连续大量施用,固然在生产上起了很大作用,但害虫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有些害虫反而更加严重。越防范越多,越多越加药量,可越加药量,病虫害的抗药性就越强,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农药引起的副作用也更显突出。单靠一项技术措施如利用天敌防治,也无法令人满意。所以在今天综合防治的概念已经更加丰富了。

综合防治是通过有机地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措施,相辅相成,把病虫压低到经济危害水平下,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将对农业生态系内外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所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

笔者认为综合防治的新概念,它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是:根据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当地生态的特点,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术进行组装和协调运用。其内容包括:

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篇(11)

1.技术内容

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技术是指根据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状况,使用植保机械按照农业技术要求的品种、浓度、使用量和方法,将农药或除草剂喷洒到指定位置的植保技术术。目前常用的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技术有喷雾(粉)机械化技术和超低容量喷雾机械化技术。

2.玉米生长期常见的病虫草害及防治措施

玉米生长期病害达40多种,常见的害虫有10余种。

2.1玉米苗期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黏虫、金针虫、蚜虫、蓟马以及矮花叶病、粗缩病等

防治方法可在播种时使用毒土或种衣剂拌种,出苗后可用2.5%的敌杀死800~1000倍液,于傍晚时喷洒苗行地面,或配成0.05%的毒沙撒于苗行两侧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洒苗心防治蚜虫、蓟马;用20%速灭杀丁乳油或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防治黏虫。玉米苗期灰飞虱传毒危害,易发粗缩病。蚜虫传毒易发生矮花叶病。防治粗缩病、矮花叶病重点是消灭传毒媒体灰飞虱、蚜虫。防治灰飞虱、蚜虫,可结合防治蓟马、蚜虫喷药兼治。

2.2玉米穗期病虫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及玉米螟等

大小斑病是危害玉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大斑病在春玉米区较重,小斑病多在夏玉米区发生,7~8月降水大、多,田间相对湿度大,这时叶斑病就易发生。防治方法可用75%百菌清300~500倍液或50%敌菌灵500倍液在玉米开始抽雄前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防治玉米茎腐病可用10%双效灵200倍液,在拔节期及抽雄前后各喷1次,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玉米螟一般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应按螟虫测报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2.5%的锌硫磷颗粒剂撒于心叶丛中防治,每株用量1~3克,连续防治2次基本上能控制玉米螟。

2.3玉米花粒期病虫害

主要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青枯病等。防治方法可用2.5%的敌杀死1000倍液喷洒雄穗防治玉米螟;叶面喷洒50%辛硫磷1500倍液防治黏虫、棉铃虫;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防治蚜虫。抽丝期亦可用500~800倍液的敌敌畏蘸点花丝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乳熟后期,七八月降水湿度大,导致青枯病发生,防治青枯病主要是选用抗病杂交种,合理密植,夏季及时排水防涝,增施磷、钾肥,合理倒茬轮作。

3.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技术

3.1喷施原则

根据玉米生长期病虫草害发生的种类、形态特征、栖息危害特点、发生密度、抗性特点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使用植保机械进行防治。

3.2喷施时间

适时用药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必须了解和掌握玉米病虫草害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期施药。

(1)玉米病虫害防治同一种害虫的幼虫在不同龄期抗药性相差很大,一般3龄后抗药性明显增强。因此,要抓住初孵期、低龄幼虫期进行施药,效果最佳;(2)玉米田除草剂喷施。①土壤封闭。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将除草剂喷施于地表,使除草剂在有效期内充分发挥作用。②茎叶处理。杂草2~3叶期,采用喷雾法,把除草剂直接喷洒在杂草上,使药剂易于附着与渗入杂草组织,有较好的除草效果。

3.3施药方法

(1)喷雾法在机械装置作用下,对药液施加一定压力,使其通过喷头雾化成100~300微米的雾滴,喷洒到农作物上。它喷出的药物较均匀,喷出的雾滴距离较远,受气候影响较小,药液能较好地覆盖在植株上,药效持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果;(2)弥雾法药液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雾化成75~100微米雾滴,被吹送到作物上。弥雾的优点是雾流穿透于作物丛中的能力强,雾滴细小,黏附性强,覆盖面积大。据试验,弥雾雾滴只要喷到农作物叶面每平方厘米20点以上,就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不像常规喷雾要雾滴包溶叶面,使叶面淋滴药水才行。

3.4施药用量和浓度

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浓度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农药用量和浓度施药,也就是要合理使用农药,简单地讲,就是安全、经济、有效地使用农药。

3.5根据喷洒目标对喷雾容量与雾滴尺寸的要求选用适宜的喷雾器及喷头

喷雾容量与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单位面积上喷药量愈少,用工愈少,工效愈高,经济效益越显著。喷雾容量是根据单位面积内喷洒药量的不同,以及喷洒大田或果树的不同而划分,通常可划分为高容量、中等容量、低容量、超低容量、超超低容量5个等级。目前,国内外喷雾容量均向小容量发展,大容量逐渐被取代。雾滴直径和喷雾机类型的关系,根据玉米不同时期、病虫草害防治要求施用的液量、雾滴直径,选择合适的喷雾机具。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机具一般使用喷雾机,喷洒除草剂时禁用机动弥雾机。使用低容量喷雾,由于喷药量小,要保证每平方厘米面积上一定的雾滴数和有效的剂量,一方面要求药剂高效和有较高的浓度,另一方面要求喷雾器喷出的雾滴细,而且大小均匀。雾滴细小以后,黏附的能力变强,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且能深入枝叶丛中,但其冲撞附着目标物的动量也较小。小雾滴受风的影响大,风力稍强时飘失量大,造成邻近地块和周围环境的污染。进行低容量喷雾,使用内吸剂效果好,若用于保护枝叶不受病菌的侵染,则效果不如高容量喷雾。因此,不同的喷雾目标和目的,需要使用不同尺寸的雾滴喷雾,才能取得好的作业效果。喷头的选择。根据玉米生长期和病虫草害防治对象,选用适当孔径的喷孔片。孔径小,则雾粒细,用药量少,适用于玉米生长初期和矮棵作物;孔径大,则雾粒粗,用药量多适用于玉米生长后期。

3.6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