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5 16:53:52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1)

一、高校不当网络舆论的危害

1、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不当网络舆论的出现在无形当中对当代大学生的三观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利用网络渠道了解相关资讯。网络上传播的带有积极意义的言论对于大学生来说则是一种激励和帮助,但是若有一些较为偏激和反动意识的言论则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是培养社会型人才的乐土,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开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不当网络舆论的危害应被尽快消除,这样才能够营造更好的大学学习环境。

2、侵犯他人权利

网络带有虚拟化的性质,因此很多人会以匿名的形式来散播谣言,这就给心存不轨的人提供了侵犯他人权利的机会。而这种行为和现象显然是违法了法律,若是不能够以法律的形式来加以制止的话,则会给他人或其他组织造成名誉、信誉、声誉上的危害。

3、危害民族团结

不法舆论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团结产生了危害,例如一些人员会利用网络造谣生事对我国民族团结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消极的无政府主义、偏激的政治意识形态将会滋扰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从这个层面上看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重要性

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确立,对于高校健康稳定的运行、大学生健康地成长、社会的稳定与团结等,都有着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加之我国对高校网络舆论的立法不足,更加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建设的必然性和迫切性。为了帮助高校建设一个和平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帮助大学生之间进行文化学术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建设尤为重要。

三、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局限性

我国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还存在着一些局限和不足,例如国家立法相对滞后,其主要体现在上位立法不足、下位立法庞杂。不仅如此,在法制宣传与教育上还有待提高,宣传力度的有限以及教育水平的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建设和完善。由此可见,网络舆论法律规制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加强对现实问题和不足的分析成为首要任务。

1、国家立法相对滞后

(1)上位立法不足。对于具有全局意识的信息网络综合立法,我国尚未进行确立和制定,这也使得我国呈现出上位立法不足、法律统率缺乏的现状。虽然我国有几部法律是涉及到高校网络舆论的,但是从内容和效用上来看,其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相关部门也制定了部分针对高校网络舆论的制度,但是也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实践意义可言。

(2)下位立法庞杂。下位立法庞杂指的是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文化行政部门以及教育部门等,其都有涉及高校网络舆论规范,但是这些部门只会从自身管理和利益上出发,从而出台大量带有重复性和矛盾性的规章立法。这就导致下位立法出现庞杂的现象,也严重制约了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建设。

2、法制宣传与教育不足

(1)宣传力度有待提高。高校在开展网络舆论法制宣传工作上有待提高,这是因为高校只关注到学生的成绩状况,而忽视了对高校网络舆论的关注。良好和规范化的网络舆论环境可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氛围,但是部分高校并没有意识到网络舆论环境营造的重要性。因此在法制教育的宣传上一直是止步不前,说明开展网络舆论法制宣传工作十分重要。

(2)教育水平有待提高。除了在宣传工作上部分高校还存在不足,同样在大学生法制教育水平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很多高校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上力度不大,尤其是在教育讲座、教育课程的开展上还有所欠缺,从根本上来看这是因为高校对网络舆论宣传和教育的意识不足。

四、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措施

从上述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科学立法

国家应该针对网络舆论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只有从制度上进行约束才能够更好地营造健康和绿色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为此国家和政府应做好立法和执法工作,不断加强高校和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意识,从根本上杜绝高校不当网络舆论的出现和发生。

2、加强网络法制宣传教育

(1)开展网络法律宣传。我国应加强网络舆论法制宣传工作,尤其是要针对高校网络舆论展开相应的工作。其形式可以采取分发教育宣传传单,或者是安排校园讲座,让更多的高校意识到网络舆论法律建设的重要性,同样也能够起到约束大学生并且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2)开展网络法律教育。面对日益严重的高校不当网络舆论问题,加强网络法律教育工作迫在眉睫。高校应积极开展网络法律的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学习和了解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内容。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样在建设工作中加强教育和宣传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3、强化网络技术控制,提升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1)强化网络技术控制。高校工作和管理者应加强对高校网络平台的建设,良好和健康的网络平台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言论进行规范化。高校网络平台的建设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其一定判断是非的能力。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网络技术的控制,积极引进网络技术性人才。

(2)深化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约束自身行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网络道德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足够的道德素养,既不做出利用网络危害他人或其他组织声誉的行为,也要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3)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自律意识,即应当充分提高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在面对不当网络舆论时不能是人云亦云的趋势,而是以一个正确和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同时也要对自身加以约束,避免因为言论不当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另外,法律的建设也可以起到他律的作用,合理地约束大学生网络舆论。

五、结语

法律规制对于高校网络舆论是一种约束和规范,很多高校对网络舆论不当的问题不够重视,这对于我国高校当前进行学术研究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在无形当中扭曲了当代大学生的三观,更为重要的是会对社会民族团结稳定产生一定的危害和影响。因此,针对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应对措施,十分必要。虽然我国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建设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能够帮助当代高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2)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准确把握高职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资源的实际需求状况及满意度情况,以便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建设优化方法和途径,课题组按照调研计划针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1%,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净化处理后进行了可靠性分析,采用SPSS社会统计软件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Cronbach α系数=0.762,数据表明比较可信,分析结果比较可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生网络资源需求现状分析

1.学生每周登陆网络资源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次数情况

从调研统计来看,80.1%的学生每周登陆网络资源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次数在1次以上,其中仅有26.5%的学生每周上网浏览的次数在3次及以上,30.6%的学生每周上网浏览的次数只有1次。此外,19.7%的学生甚至每周上网浏览低于1次。从专业来看,文科类专业学生每周上网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次数比例多于理工科类学生。如每周上网浏览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学生中,文科类学生比例是28.4%,理工科类学生比例是25%,文科类比理工类高出3个百分点。从性别来看,男生每周上网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次数比例高于女生。如每周上网浏览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学生中,男生比例是30.2%,女生比例是22.6%,男生比女生高出了近8个百分点。从生源来看,外阜生源中经常上网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比例高于本市生源。如从每周上网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学生看,外阜生源的比例是29.5%,本市生源的比例是26.5%,高出3个百分点。

2.学生登陆网络资源浏览最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栏目

从调研统计整体综合数据来看,学生登录网络资源浏览最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栏目是作业的占59.5%,其次是课程标准和方案的占15%。教学视频的浏览比例是12.9%,略高于课程资料0.3个百分点。从专业来看,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对各栏目的浏览次数均和上述情况一致,但从人数比例来看,文科生对课程标准及方案和作业两个栏目的浏览次数高于理科生;理科生对课程资料和教学视频的浏览次数高于文科生。从性别来看,男生和女生对各栏目的关注程度和整体情况一致,但女生对作业栏目的浏览高于男生,达到了67.3%,远高于男生51.5%的比例。从生源来看,本市生源和外阜生源对课程各栏目的浏览次数和整体统计的情况一致,但是本市生对作业的浏览为61.7%,高于外阜生的52.8%,外阜生对另外三个栏目的浏览占比均高于本市学生。

3.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帮助最大的课程网络资源

从整体综合统计数据的反映来看,学生认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帮助最大的是教学视频占比是32.3%,其次是课程资料占比是30.6%。从专业来看,理工科类和文科类学生都认为对课程学习帮助最大的课程网络资源是教学视频和课程资料,但理工科学生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超过文科学生,其所占比例分别是23.7%和15.3%;文科学生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超过理工科学生,其所占比例分别是21%和14%。从性别来看,男生认为对课程学习帮助最大的课程网络资源是课程资料,人数占比是30.7%;女生认为对课程学习帮助最大的课程网络资源是教学视频,人数占比是40.4%。从生源来看,不管是本市生源,还是外阜生源都认为教学视频和课程资料对课程学习帮助最大,但外阜生比较本市生更看重教学视频的作用,其占比分别是34.7%和32.2%。

4.对学生帮助最大的课程资料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40%的学生选择了视频库,34.7%的学生选择了案例集。很明显,大部分学生青睐于视频和案例,选择习题集和图片库的仅占16%和9.2%。从专业来看,文科学生对案例集和习题集的重视超过理工科学生;理工科学生对视频库和图片库的重视超过文科学生。从性别来看,男生对图片库的重视超过女生,占比分别是11.4%和7.2%;女生对习题集的重视超过男生,占比分别是17.8%和13.9%。从生源来看,外阜生对视频库的重视程度超过本市学生,其占比分别是47.2%和38.6%,而本市学生对案例集、习题集和图片库的重视程度均超过外阜生。

5.学生对每次课都有网络视频所持的态度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66%的学生选择了“希望”和“非常希望”,22.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1.4%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可见,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视频抱有积极的欢迎态度。从专业来看,对网络视频持欢迎态度的文科类学生所占比例高于理工科类学生,分别是68.8%和64%。理工科类学生中对此持有消极态度的比例高于文科生,分别是12.3%和10.2%。从性别来看,女生对此持有的积极态度高于男生,分别是68.3%和63.9%。从生源来看,外阜生对此持有的积极态度高于本市学生,分别是80.6%和62.3%。

6.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网络授课的态度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来看,对此抱有一般态度的学生占比36.7%。抱有积极态度的占48.3%,持消极态度的是51.7%。从专业来看,理工科学生中持“非常希望”和“无所谓”态度的比例大于文科学生,两极分化明显;文科学生中持“希望”和“一般”态度的比例大于理工科学生,两极分化不明显。从性别来看,持有积极态度的男生大于女生,占比分别是55.4%和41.8%。同时,持有消极态度的女生大于男生。从生源来看,外阜生对此持有的积极态度高于本市学生,占比分别是58.3%和46.1%。

7.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提交作业的看法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学生认为网络提交作业很容易的占比32%,对网络不熟悉,认为提交麻烦的占25.2%,认为方便快捷的占22.3%,更喜欢手写作业的占20.4%。因此,对网络提交作业持积极态度的学生高于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其占比分别是54.3%和45.6%。从专业来看,认为网络提交作业很容易的理工科类学生超过文科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33.9%和29.5%;更喜欢手写作业的文科学生超过理工科学生,其占比分别是22.7%和18.6%。从性别来看,认为提交容易和提交麻烦的男生占比超过女生,呈现两极分化;更喜欢手写作业和认为网络提交作业方便快捷的女生比例超过男生。从生源来看,外阜生比较本市学生,更多的人选择喜欢手写作业,其占比分别是26.4%和19%;本市学生比较外阜学生,更多的人认为网络提交作业方便快捷,其占比分别是23.8%和16.7%。

8.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讨论的态度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来看,持一般态度的学生占比是37.1%;希望和非常希望开展网络讨论的学生占比是45.1%;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占比是17.7%。因此,不少学生对课程网络讨论的态度并不积极。从专业来看,选择非常希望和无所谓的理工类学生占比超过文科生,态度差别较大;选择希望和一般的文科类学生占比超过理工类学生,态度差别较小。从性别来看,持非常希望态度的男生比例超过女生,其占比分别是27.7%和11.5%;持一般态度的女生超过男生,其比例分别是45.7%和28.2%。从生源来看,持非常希望和无所谓态度的本市学生比例超过外阜学生;持希望和一般态度的外阜学生比例超过本市学生。

9.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答疑的态度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来看,对课程网络答疑持有非常希望和希望态度的学生占48.3%,认为一般和无所谓的学生比例占51.7%。学生态度比较消极的占17.7%。从专业来看,持有希望态度的文科生占比超过理工科类学生,其比例分别是35.8%和23.3%。文科生的态度比较理工类学生积极。从性别来看,持积极态度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占比分别是54.4%和42.8%。从生源来看,持积极态度的外阜生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其占比分别是61.1%和46.1%。

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活动在网络进行和在课堂进行的效果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37.4%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效果好,34%的学生选择了网络效果好,另有25%的学生认为两者没有差别。很明显,学生倾向于课堂实践活动在课堂进行。从专业来看,理工类学生倾向于网络进行实践活动的比例高于文科学生,其占比分别是37.7%和29%;文科类学生倾向于课堂进行实践活动的比例高于理工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47.2%和30.1%。从性别来看,男生倾向于网络进行的比例高于女生,其占比分别是39.1%和28.8%;女生倾向于课堂进行的比例高于男生,其占比分别是44.7%和30.2%。从生源来看,本市学生倾向于网络进行的比例高于外阜学生,其占比分别是34.6%和30.6%;外阜生倾向于课堂效果好的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其占比是48.6%和35.2%。

11.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试题库选题考核的看法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来看,选择可以接受的学生最高,占比是36.7%,其次是选择乐于接受的占34.5%,两者合计是71.1%,即超过半数的学生是持支持态度。从专业来看,持乐于接受态度的理工类学生比例高于文科生,其占比分别是36%和32.4%;持可以接受态度的文科类学生比例远高于理工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42.6%和32.2%;从性别来看,男生乐于接受的比例高于女生,其占比分别是42.1%和26.9%;可以接受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其占比分别是43.3%和30.2%。从生源来看,可以接受和乐于接受的外阜生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其占比分别是80.6%和68.9%。

12.学生对在网络资源上阅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外资料所持的态度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选择一般的学生占比最高,是35.9%;选择希望的学生占比是29.9%;选择非常希望的学生占比是21.4%。学生态度较消极的占比是12.8%。从专业来看,选择非常希望的理工类学生比例高于文科生,其占比分别是25%和16.5%;选择希望的文科生比例高于理工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39.2%和22.9%。从性别来看,持非常希望态度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其占比分别是28.7%和13.9%;持希望态度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其占比分别是33.2%和26.7%。从生源来看,持希望态度的外阜生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其占比分别是48.6%和25.9%;持一般态度的本市学生比例高于外阜生,其占比分别是38.6%和23.6%。

13.学生最希望阅读的资料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39.8%的学生选择的是社会热点,30.3%的学生选择的是与高职学生关系密切的资料,17.5%的学生选择的是国家大事。从专业来看,选择国家大事的理工类学生比例高于文科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21.2%和12.5%,选择社会热点和与高职生关系密切资料的文科类学生高于理工类学生,占比分别是43.2%和32.4%。从性别来看,选择国家大事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占比分别是26.7%和8.7%;选择社会热点和与高职生关系密切资料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其占比分别是43.8%和33.2%。从生源来看,选择社会热点的本市学生比例高于外阜生,其占比分别是41.6%和34.7%;选择国家大事和与高职生关系密切资料的外阜生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其占比分别是20.8%和34.7%。

14.学生认为需要丰富的网络资源情况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来看,43.2%的学生认为视频库需要丰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30.3%的学生认为案例集需要丰富,14.6%的学生认为习题集需要丰富,还有11.9%的学生认为图片库需要丰富。从专业来看,认为视频库和习题集需要丰富的理工类学生比例高于文科类学生,其所占比例分别是44.1%和15.3%;认为案例集和图片库需要丰富的文科生比例超过理工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31.8%和12.5%。从性别来看,男生认为视频库、案例集和习题集需要丰富的比例超过女生,占比分别是44.1%、31.2%和15.3%;女生认为图片库需要丰富的比例超过男生,其占比分别是13.9%和9.4%。从生源来看,认为视频库和图片需要丰富的本市学生比例高于外阜生,占比分别是43.7%和13%;认为案例集和习题集需要丰富的外阜生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占比分别是33.3%和16.7%。

二、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

1.从调研统计数据的反映来看,高职学生每周上网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资源的次数较少。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改进课程网络资源的艺术设计,做到图文并茂,具有时尚性,符合高职学生的审美习惯,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化意识的教育,使其认识到网络资源对学习的重要性,自觉提升网络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授课的态度不够积极。要提升学生对网络授课的积极性,首先需要教师对网络授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激发学生的网络学习的兴趣。其次,还需要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给学生上网提供便利的条件。

3.不少学生对网络提交作业持消极态度。提升学生对网络提交作业的积极性,一方面需要给学生的网络提交作业创造良好的硬件设施,如加大机房的数量、延长学生在机房的上机时间等;另一方面要努力保证学校网站的稳定性,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网络作业的提交;另外还需要从实际出发减少学生网上提交作业的数量,先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网上提交作业的良好习惯。

4.学生对在网上阅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外资料持有消极态度。要提升学生在网上阅读课外资料的积极性,首先需要教师提升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因为现在不少的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其次是教师应该对网络资源中的课外资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和研究,使其符合学生的兴趣所在;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通过网络资源阅读课外资料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引导。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资源中的视频和案例需要进一步丰富与修正。从调研来看,学生认为需要进一步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首先是视频库,其次是案例集。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对网络资源中的视频库和案例集进行更新,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把思想性、典型性、教育性、时效性强的视频和案例及时补充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资源中。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3)

【关键词】网络谣言;大学生;影响及应对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出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重要战略任务,倡导做文明网民,坚决抵制攻击诋毁、传谣信谣、低俗恶搞等网络不文明行为。校园网络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减少网络谣言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已成为新时期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校园网络谣言的基本涵义

校园网络谣言的含义是在“谣言”内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要界定校园网络谣言必须首先充分理解“谣言”。根据《辞海》的解释,所谓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或捏造的消息”。而《朗曼现代英语字典》是这样定义rumor (谣言)的:“谣言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的,尤其是关于某人的私人生活或官方决定的信息,这种信息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并不真实。”一般而言,国内外学者大多依据以上的基本解释和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对谣言的含义进行挖掘与扩充,并形成了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由此可见,谣言主要指那些缺乏事实依据或者确切来源且未经证实的并以听传或类似的交际方式在全社会得以广泛传播的各类信息。而校园网络谣言将互联网作为其传播渠道,属于谣言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是通过网络媒介在校园内传播缺乏事实根据或未经证实的、并在校内外造成恶劣影响的信息。

二、校园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影响

校园网络谣言的可怕之处在于产生的恶劣影响,对于当事的教师及学校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种影响干扰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造成了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伤害。

本次调研活动均为贵州省全日制本科在读生,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途径收集资料,男女比例接近1:1,以文史类和理工类学生居多,且大多数是共青团员和群众。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通过调研分析,笔者从三个方面分开阐述校园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校园网络谣言削弱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高校开展的学生工作,目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员工,用科学的理论引导校园舆论,让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在校园内得以传播并占领主阵地,以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促进校园和谐的目的。但是,有的网络谣言用虚假的信息歪曲事实、蛊惑人心、混淆视听,削弱了主流价值观念和科学理论的影响力。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5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谣言会影响到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念;认为网络谣言不会影响到自己主流价值观念的大学生占调研总人数的44%,低于认为网络谣言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生活的大学生。

与此同时,校园网络谣言的传播也加大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难度。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接收信息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以及口头、书籍等载体,其传播的速度、范围和影响力都是有限的。况且,在媒体的主流舆论引导下,谣言的传播市场相对狭窄。互联网产生之后,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缺乏事实根据的或未经证实的信息也夹杂其中肆意传播,由此导致的思想问题量多且复杂,令德育工作者疲于应付,有的时候,甚至感觉“鞭长莫及”。

(二)校园网络谣言易引发大学生

在本次调研问卷中发现,有45%的大学生经常从网络上获取谣言,不经常从网络上获取谣言的学生占调研总人数的55%,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不经常获取网络谣言的大学生人数居多,但在后面的问卷中发现,不经常从网络上获取谣言的学生是因为他们在面对网络谣言时,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分辨出来,以至于才认为自己是不经常获取。在调研中发现:大概能够分辨出网络谣言的大学生占调研总人数的53%,占绝大多数;在后面的访谈中得知,这些大学生面对校园网络谣言时,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但又无法准确掌握真实信息及事态发展的进程,这使得网络谣言成为唯一的信息来源。而一些散播谣言者凭借对事件的主观臆断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群发来煽动大学生的非理性情绪,使得校园矛盾被不断地激发出来,触碰着校园稳定的高压线,极易引起。

(三)校园网络谣言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包括网络摇言)形式趋于多样化。其中,有30%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化媒体网站获取信息;通过社交网站获取信息的学生占调研总人数的35%;有21%的大学生通过即时聊天工具(QQ、飞信等)获取信息。他们在获取网络信息时,网络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尤其是网络谣言也随之而来,严重的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首先,校园网络谣言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障碍。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使大学生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导致他们个性的扭曲。其次,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一旦忽视自律能力的培养,就容易掉进泥潭而难以自拔。据调查,很多宿舍因为有了电脑,原来的学习气氛大受影响,有些学生还到校外网吧寻求刺激,这又进一步为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了环境;再次,网络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尤其是网络谣言,有弱化青年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倾向,容易导致青年学生中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滋生。

三、应对校园网络谣言的相关对策探析

面对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冲击,高校管理者必须用积极的网络文化引导他们,使他们更好的利用网络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减少或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提高校园网络谣言防范的意识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63%的大学生认为在看到与自己有关的谣言,加以思考,但还是认为非官方观点可信度不强。而看看就算,一笑了之的大学生调研总人数的33%;但也有4%的大学生在对待网络谣言时大为紧张,并通过转帖、对他人叙述等方式传播出去。由此可以发现,大学生在面对校园网络谣言时,有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防范意识还不够充分,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加强思想上的重视和防范,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谣言并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才能将防治的观念深入人心,进而落实到现实的行动中去,在今后面对网络谣言时,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解决。

此外,学校及其相关部门也要在控制网络谣言中承担主要职责,要进一步彰显学校治理网络谣言的责任意识。学校要有“主动”意识,需加大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主动权威信息和事实处置结果应对网络谣言,切忌在网络谣言无法遏制的情况下才进行控制。学校要有“先机”意识,即在防治网络谣言时把握好介入的时间,做到在第一时间内予以澄清,抢占话语“先机”,使网络谣言失去其传播的土壤。学校要树立全局意识,即综合把握谣言的方方面面,考虑网络谣言事件发展的纵向、横向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并深入探讨网络谣言涉及的利益和深层次影响,尽量做到统筹兼顾。

(二)不断推进网络谣言监测工作

从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出:有32%人认为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主动承担起辟谣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抵制网络谣言;有4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加大网络谣言监测力度,提高防范意识;2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感,负责任发言和传播信息;只有1人认为网络谣言与自己无关。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共同认为网络谣言的治理应从跟踪与监测等方面加强,做到从源头上防范网络谣言的出现和发生。学校要建立起网络谣言治理的日常工作机制,对网络信息进行常规的跟踪与监测,并逐渐建立起网络谣言信息库。这可以通过学校门户网站、主流媒体的新闻网站、网页等途径来挖掘与采集网络谣言的相关信息,扩大监控的覆盖面,并专门定制监测信息以实现定向监控。此外,学校还要推进监测手段的智能化,将人工监测与技术监测有效地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重大校园网络谣言爆发时的监测工作,逐步提炼出具有警示和指导意义的资料并制成分析报告。最后,学校可适当扩展智能化监测系统的使用范围,并对相应的监测软件和评估机制建立好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而定量分析网络摇言、判定谣言级别、摸索演化规律、预测发展趋势,为谣言治理提供详实的数据参考。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有52%的大学生认为要严惩造谣者,并加强相关法律普及;认为网络谣言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信力的大学生占全部调研人数的22%;有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实名制能够遏制网络谣言;有20%的大学生认为网民只要能理智思考,谣言就能止于智者,即提高公民理性思维。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认为加强相关法律普及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而认为网络实名制能够遏制网络谣言的大学生占很少一部分。

因此,相关高校要积极主动的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校园网络谣言治理提供制度支持。如此,学校在防治网络谣言时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前,我国网络相关立法的效力等级较低,法律概念不统一,立法缺乏实践操作性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网络治理的效果,因此,政府有必要完善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学校网络信息机构和大学生要遵循有法必依的原则,配合政府部门,规范网络言行,对捏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网络机构及个人进行监督和必要的检举揭发。如此,则有利于在政府、学校网络信息技工以及大学生之间构建一个分工明确、权责明晰的治理结构。

四、结语

面对校园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冲击,高校必须用积极的网络文化引导他们,使他们更好的利用网络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减少或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参考文献

[1] 王恩界,王盈.从一起网络谣言看网民态度的基本特征[J].东南传播,2010(5).

[2] 安仲森.论网络谣言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举措[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0).

[3] 陈红梅.网络谣言传播的特征及其应对[J].编辑学刊, 2009(6).

[4] 许亚荃,李炜.从网络的虚拟性看网络谣言[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5] 王国华,汪娟.基于案例分析的网络谣言事件政府应对研究[J].情报杂志,2011(10).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46-02

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下,志愿者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地发展成熟。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是一项与国际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向并轨的跨世纪事业。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志愿服务,也逐渐成为青年网民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公益理念,实现了志愿服务虚拟网络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统一。“网络文明志愿者”这个新兴词汇的出现,正是“新媒体时代”志愿者群体网络化的一种具象代表。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此次抽取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为样本,共回收500份调查问卷,在挑选出无效问卷后,得到441份有效问卷。

(二)调研问卷

此次调查以新媒体时代网络文明状况及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服务现状为基准,问卷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调查大学生对网络文明状况的满意程度;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对网络志愿活动的认知;第四部分为网络参与及环境维护。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上网情况

1.电子信息技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

经调查,在上网方式方面:有9388%的人选择用手机上网,6939%选择用笔记本上网,1973%选择用平板电脑上网,1156%选择用台式电脑上网,没有人选择“不上网”这一选项。这说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对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兼具传统通讯功能(电话、短信等)和各种拓展功能的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飞速发展,让手机上网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相较于传统上网方式,手机上网更加轻巧便捷,也更易操作。

2智能手机带来更加便捷的上网选择

在上网频率方面,每天的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人占总数的4422%,占比最大。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或者以下的只占总数的748%。这说明,网络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智能手机在被人们当作一种上网工具的同时,其被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新时代“低头族”说的就是这种沉迷于手机的群体。网络环境也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必须关注到这一领域的问题。

3网络化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形成

在调查主要借助网络做什么比较多时,有8503%的人选择微博、微信、QQ等社交活动,6803%选择打游戏、看电影电视剧等娱乐活动,6054%选择查资料、写论文等学习任务,6054%选择浏览新闻和时政大事。可以看到,通过网络进行社交活动、浏览各类新闻、网站的所占比例较大,并且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巨大,网络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学习生活需要,这也催生了人们网络化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形成。

(二)关于网络文明状况

1.网络文明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有5442%的人认为当今网络环境较不文明,3741%的人认为当今网络环境较为文明,而认为十分文明的只有一个人,占比为068%。这说明,在广大网民心中,对于网络环境文明状况的基本认知,一半以上的人都认为网络文明状况较差。这就给网络环境的净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2.比较严重的网络问题

在网络问题方面,我们总结了最常出现的几类网络问题,主要是道德绑架、语言暴力、色情广告、盲目跟风、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最为严重的网络问题是道德绑架和网络谣言,都占总比例的7891%,其次是语言暴力和网络诈骗,分别占7551%和7483%,接下来是盲目跟风占比6871%和色情广告占比5578%。总的来说,依照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所列举的这几类网络问题都是较为严重的网络问题,是亟须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3.网络环境的优化成为公众期待

基于对网络问题出现状况的思考,在“是否需要优化当下的网络环境”的调查中,有7823%的人认为当前网络环境应该优化,有1905%的人认为需要稍加优化。就是因为网络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网络环境的优化是刻不容缓的。

(三)关于网络志愿服务认知

1大多数人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根据调查,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有5578%的人参加过志愿服詹⒈硎竞芾钟诓渭樱1837%的人表示虽然没有参加过但也很乐于参加。参加过或者没参加过但不想参加的人占比分别为1156%和1429%。在行动上,参加过志愿服务的人占总人数的6734%,在态度上,仍然想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占总比的7415%。说明对于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仍然很受重视,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且愿意在这上面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2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社会认同感不强

在对网络文明志愿者的认知调查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个概念非常了解的人只占总数的272%,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占比最多,有449%,而完全没听说过的也占总数的2449%。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团中央有相关的文件,推广网络文明志愿者的发展模式,以促进这一群体的发展和发挥作用,但就目前来讲,大家对这个群体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还不够,了解程度较低,说明其服务效能还是没有发挥出来。

3.网络文明志愿服盏湫突疃――“阳光跟帖”活动的宣传缺失

“阳光跟帖”行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发起,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活动,倡导广大网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理性评论、文明跟帖,壮大跟帖评论正能量,改善跟帖评论环境,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根据调查结果,表示没听说过这个活动的人占总数的5306%,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占2857%,表示一般了解或者非常了解的只占总数的1565%和272%。对于从属于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的成员或者对网络志愿服务有所涉猎的人可能会去专门了解一下,但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讲,知道这种概念可能也不会专门去研究,生活中没有类似的群体活动宣传,也很难做到对其了解。

(四)关于网络参与及环境维护的问题

1.智能时代推动媒体平民化趋势日益明显

根据调查,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只有2109%的人表示从不发表评论。这表明在人们浏览微博等互动软件或者新闻客户端时普遍会发表意见。这是媒体平民化的一种表现:从纸媒到网络媒体,人们接触新闻媒体的机会增多,各种新闻媒体进行互动的可能性也增大了。这也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必然现象,从博客到微博,从PC客户端到手机应用软件,新闻的实效性和便捷性显而易见,在智能手机和无线区域网络覆盖面逐步增大、各种第三方软件开发的进程不断深入中,人们随时可以浏览新闻,发表看法,表达观点。

2网络言论煽动性、引导性特征显著

在关于网络是否具有引导性和煽动性的调查中,认为极少有和没有的分别只占被调查总数的68%和34%。也就是说,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网络是具有引导性和煽动性的。在网络时代,网络身份虚拟化、匿名身份等似乎给网民披上了一层“保护膜”,网络言论自由也成为网民想说就说、不吐不快的最大动因。不少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时事政治、国家大事的意见和看法,当然,也有一些人会以网络自由为屏障,一些具有消极因素的内容,给网民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3.大学生网民对待网络问题的普遍态度或做法

根据调查,当被调查大学生看到对网络环境建设有不好影响的虚假、诈骗信息或者网络语言攻击等内容时,有6735%的人选择不理睬,2585%的人选择举报,只有204%和476%选择与之争执或者其他,这可以得出,大多数大学生网民是可以理性、谨慎地对待网络问题的。在遇见网络问题时,置之不理可谓是一个选择最多的策略,另外一个更加直接的方法就是举报,一般情况下,社交媒体软件或者新闻评论互动区都设有举报按钮,选择相应分类,如“垃圾营销、有害信息、色情、不实信息、违法信息、人身攻击、抄袭”等分类,就可以对其进行举报,这也为网络环境的净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4.网络环境维护需要多主体参与

在关于网络环境维护的主体选择上,有7619%的人选择社会主流媒体,有6803%的人选择了国家政府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器层面的角色,有5442%选择网络文明志愿者等优化网络环境的群体。这说明,在新媒体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的优化需要各个社会群体、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在大众认知中,社会主流媒体对网络环境的影响最大,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网民能够实时接收到最新的信息,而信息则是通过社会媒体进行传播,因此社会主流媒体对于网络环境的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国家机器使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强立法建设、完善政策制度等,也是网络环境维护的重要主体。另外,就是本文中所述的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也是网络净化的重要力量。

5.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服务有待优化

根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服务状况的评价,有4422%认为服务一般好,2109%认为群体服务不好,只有748%的人认为其服务非常好。这说明,在大众认知中,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的服务并不尽如人意,不仅是宣传力度不够,在意识上也没有认识到这一志愿群体存在的意义。而且在实践行动上,由于没有完备的发展计划和规程,也没有确定的发展模式佐以借鉴,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的服务仍有待优化,而这一群体也应该不断完善发展,为维护好网络环境出力。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5)

一、网络视频的兴起和特征

(一)网络视频的兴起

2005年以来,网络视频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热点,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2008年上半年,网络视频流量占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比例已经上升到了30%,预计到2012年将提高到50%,而2005年这个数值仅仅为5%。2006年是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元年,中国播客/视频分享网站所到达的受众规模达到7600万人,网络视频点播/直播服务的受众规模则达到9800万人。2008年上半年,中国使用网络视频的网民高达1.6亿,相当于每1.省略[英] Vzone视频 YouTube[英] Grouper[英] Jumpcut[英] Funny Movies[英]kiss视频 Video Bomb[英]通过浏览这些网站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与传统的电视媒体比较大致有一下几个基本特征。

1.从内容角度看,网络视频内容呈现“泛娱乐与庸俗化”

网络视频内容主要以影视音乐作品、科技体育、游戏动漫、购物、热点问题、新闻、娱乐、游戏、购物等等诸多方面。有积极向上的网络视频内容,也出现了一些对大学生思想影响比较大的网络“恶搞”短片,这类网络“恶搞”对象已经由一般电视剧、电影以及流行歌曲,发展到“恶搞”名人,甚至开始颠覆名著名篇。比如:2006年网上热传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对影片《无极》的篡改,《铁道游记队》 中英勇抗日的铁道游击队员摇身一变为脏话满口的参赛选手。《闪闪红星》中,小英雄潘冬子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其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而母亲则一心想参加“非常6+1”,她的梦中情人是主持人李咏。整部片子,还夹杂着一些下流的对白。事实上,类似的“恶搞”并非独例。对“红色经典”影片的“恶搞”和对英雄人物形象的“颠覆”早就成了网上一“景”。比如:好事做了一火车“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的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奋不顾身的具有大无畏气概的“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为了胜利舍身炸碉堡的牺牲是“因为被炸药包上的两面胶粘住了等一些庸俗化、娱乐化的网络视频内容,甚至还有很多色情、暴力等等不健康的内容。

2.从收看方式看,网民自主选择性增强

通过网络视频收看节目,网民可以随时选择或者更换自己想看到的节目,并且一次性地连续观看多集和反复播放;可以看到国内外上百个电视台、上千套电视节目。与收看传统电视节目相比,选择时间更灵活、更方便。网络视频的这种由观众自主选择性强的收看方式,深受平时看电视不方便的大学生的喜欢和推崇。大学生的收视群体的学习、生活的方式,无法按照广播电视节目预告表那样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观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 大学生收视群体自主选择收看网络视频(网络电视)也预示着传统电视与网络的联合必然是电视发展的一个趋势。

3.从收看模式看,网民与网民之间、网民与传媒之间的互动性增强

传统的传统电视的一对多的线性被动收视模式已经不符合年轻大学生的收视心理。在网上收看视频,网民可以边收看,边发表评论,提出自己的想法,网民之间也可以同时边欣赏,边聊天。网民也可以上传自制的DV,自拍的视频短片等。网络视频在线互动让有着相同需求的一部分受众不约而同地来到某个节目群落里。在大学生中,诞生了一批兴趣、爱好、倾向相近或相同的“粉丝”和一批具有丰富想象力和一定文学素质的“粉飞客”(“粉丝小说”的英文缩写,指“粉丝”们对原著剧情和小说进行续写或改写)。相对于大众传播而言,青年学生们更热衷于这种类似于人际传播和小团体传播的交流方式。同时,网络视频传播和传统电视传播最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跟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一对多的中心化传播模式不同,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点是信息交流的交互性,比如网络视频的在线点评和投票。“播客”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视听传播的传统的理解,同样也是视听传播理论界的一场革新。网络视频传播这种去中心化的双向交流,突出了个人的积极主动性,方便了个体有选择地吸收符合自己经验需要的文化。换句话说,在网络视频世界中,“社会生活像一个工具箱,提供给个体建构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手段”

4.从传播形式看,可监控性难度比较大

网络视频刚刚兴起,对于网络视频的监控的相关规定。国家目前出台了《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但是对于知识产权的界定、上传内容的审查,还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网络视频的传输与不受任何法律法规的,其内容制作的粗糙、低俗、失真,很多视频信息还涉及、犯罪、反动等内容。这会大学生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网络视频对青年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是当下网络视频最主要的收视群体,这一群体以80后、90后的青年人为主,是从少年到青年成长过程中普遍接触到网络的一代人。他们富有朝气、活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冒险、叛逆精神,追求运动时尚和一定文化品位。时下盛行的外剧和新剧的收看,对于喜欢流行和新鲜元素的青年观众来说,无疑具有不小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内地电视台不予引进或者禁播的电视节目,青年人的逆反心理和对异质文化的兴趣成为推动这些节目网络上秘密流传的一股涌流。笔者做调查,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过观看网络视频的经历,经常收看网络视频的大学生比例也相当高,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收看一些网上流行的视频、或者一些搞笑短片。随着网络视频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视频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网络视频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视频文化兴起彰显大学生个体创新价值

网络视频传播这种去中心化的双向交流,突出了个人的积极主动性,方便了个体有选择地吸收符合自己经验需要的文化。网络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使得与网络技术一同成长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创新和个性的崇尚,成为一种时代价值取向,并且不断得到张扬。虽然技术的发达让复制和模仿变得非常容易,但是从学生制作的视频短片中可以看到,资源丰富的网络视频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突出了个体创新的价值。青年人在竞争中积极地展示他们自己,并且在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中创建意义。拒绝平庸,具有创新精神是当代青年人对于新的视听文化发展的最根本的态度和认识。

2.网络视频内容的选择凸显大学生独立话语的表达

一种行为方式的流行往往造就了一种文化概念的散播。比如美剧《越狱》、《绝望的主妇》、《丑女贝蒂》等在网络上的流行,反映的就是一种文化现象。除了剧情本身的吸引力外,《越狱》的流行对文化传播界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们对美剧制播“季”的文化概念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引发了对于国内电视剧制播文化的疑问和思考。电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在校学生们大多就是通过网络电视观看和参与的。青年学生们通过自己对于节目的接受和参与,对“普众选秀”节目和掀起新一轮关于“草根文化”的争议和讨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媒体时代的青年学生,不再甘愿是某种权威舆论下的沉默的螺旋。更多的青年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视频表达自我情感,自我意志,借助网络视频表达独立的话语权。

3.促进道德的新觉醒和道德行为的自主自觉

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网络交往的条件,有了更好的条件。交往的透明度增强,使交往者之间彼此更加了解,使网络交往的方式有了比较透明的平台。使热中于视频聊天的大学生更加自觉的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二)网络视频对青年文化的消极影响

1.滋生庸俗的人生态度

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网登载“2006年网络视频盘点”专题,用一个词总结网络视频对当今世界的影响――Caught,这个英文单词有“被捕捉”的意思。网络视频正在拍摄世界每一时刻、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而整个世界、所有事物在网络视频面前似乎越来越无可躲藏。网络视频的拍摄工具DV、手机等几乎成为大学生的常备工具。任何人随时都可以把自己拍摄的东西,上传到网上去,其中大多是些涉及个人隐私或者一些明星的个人生活的录像。美国杂志专栏作家鲍勃・加菲德说:“数字时代正在我们的注视下改变着世界。”网络视频也几乎快要了电视明星的命:网络大量流传的偷拍录影让明星们头痛不已,有些人甚至因此提前结束了演艺之路。美国资深公关人士埃兰・梅尔说:“明星们每次走出家门,无论是去餐馆,还是去赴宴,甚至上厕所,都随时有可能暴露在全世界面前。至少作为名人,隐私已经不复存在。”网络视频让明星们叫苦不迭,却让制作者和上传者们乐在其中。2008年发生的“艳照门”事件,2006年年初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这些低级趣味的网络视频正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有些大学生专门以恶搞的形式篡改一些影视作品为乐。可见,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庸俗化的心态。

2.价值判断与辨别能力减弱

网络视频经常报道一些缺乏事实根据的所谓“热点”事件,混淆了大学生的是非观念,很多大学生轻信网络视频传来的小道消息,大学生缺乏对现实社会的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的发展和普及给大众传媒对舆论的控制与监督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对党和政府的正确舆论导向形成冲击。大学生们有可能不选择学校所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渠道所传授的知识和理念,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从互联网上挑选“原始”的,未经指导的垃圾信息。

3.沟通和交往实际能力下降

网络视频聊天,使大学生缺乏实际的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很多大学生喜欢在网上进行视频聊天,因为视频聊天可以不受约束和限制,更能体现自我个性与意识,往往导致一些有着共同爱好的群体集结在一起。也成了一些不健康的交往方式的滋生地。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人格和权力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和交往的实际能力下降。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视频文化

(一)人文引导、加强价值观教育。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使大学生更好地把握主导价值的规范与要求,不产生价值错位与偏失,使大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要重视尊重和责任等基础价值观的教育,更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庸俗文化的影响。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借助人文知识的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途径!运用能够为学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把专业课学习和人文知识学习结合起来!”④以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的现状来进行。网络社会的发展是以秒在计时,网络立法固然很重要,但其滞后的现状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只有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一种网络道德意识,让人们自觉地去维持网络秩序、遵守网络法律才是最重要的。可以通过开设一系列网络对大学生影响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

(三)积极利用网络视频发展的新技术,为大学生搭建健康的网络视频互动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充实积极健康的网络视屏内容,开展优秀网络视频评比活动。成立学生社团组织,梳理网络视频的内容,积极向在校大学生传播文明有益的网络视频内容,营造健康、文明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6)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快速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 “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快速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快速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 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 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

    第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

    5. 71% 的高职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 5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 48%高职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 67%的高职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4. 76%高职大学生会好奇地进人一些不良网站;35. 24%高职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

    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 33%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 38%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高职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部分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55. 24%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5. 24%的高职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的理由是不痛快时发泄一下,43. 33%的同学是别人用时我也用;其次,浏览不良网站,8. 1%的高职大学生主动浏览黄色网站,30. 48%的同学偶尔浏览过;当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34. 76%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会因好奇,进去看看;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11.9%的高职大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包宿上网,41. 9%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偶尔通宵上网,25. 24%的高职大学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逃课上网,32. 86%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也逃课上网。

    在网络社会中,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其思想道德状况的真实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有关网络文化知识的讲座,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认识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明确网络道德的实质,了解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这个虚拟、开放的社会、这个缺乏监管、制约的社会也同样需要遵守;另一方面,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容,增添网络道德特殊要求的讲解,如我国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十戒》等,还可根据高职大学生中的主要网络道德间题,编写同学们自己的网络道德小册子,目的就是使高职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在网络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原则。快速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高职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如美国政府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 “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与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网络主体在一定网络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憎恨感、愉悦感、责任感等;网络道德意志则是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网络行为,包括自主、自律、自觉等。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7)

一、事件回放

2008年6月12日,海南师范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一年级男生陈某,独自在宿舍时,看到对面女生宿舍有人在洗漱的情景,动了偷拍的念头,用数码相机拍下几张清晰的相片。此后,他多次偷拍对面多个女生宿舍女生洗漱、晾晒、化妆、换衣的情景。2008年6月23日和6月24日,陈某在宿舍区外名为“网乐空间”的网吧将其中三百张分两次用网名“偷拍”和“吴遮蔽”上传至“大学生校内网”。照片共涉及海师大一幢楼九个宿舍的四十名女生。2008年7月1日,海口警方将嫌疑人陈某在其照片的网吧抓获,并扣下作案相机和U盘。7月2日,陈某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六款关于“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规定,被海口市公安局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海师大偷拍事件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引起广泛的关注,甚至美国的一家报纸也刊登了相关信息和评论。不少网站在报道该事件时配发与该事件毫无关系的图片对这起事件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起事件尘埃落定之时,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并没有结束。本文主要思考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改进问题;第二,法律对网络信息监管的完善问题。

二、改进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这起事件的嫌疑人陈某在被警方抓获后表示:“我拍到的其实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场景,男生们天天在阳台上看着,我只是想在网上和更多的人分享而已。这样做竟然是违法的?”一位受害女同学在事件之后说:“他们简直色胆包天!有好几次我都看到那个宿舍的男生拿着望远镜在偷窥我们寝室。”

这两位当事人的想法凸现出现在许多大学生共同的不足――法律素质的缺失。所谓法律素质是指比较系统的法律理论和实际知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律观念、意识以及相应的运用能力的总和。法律素质的缺失使大学生或者没有搞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或者没有权利意识,没有应有的自我保护。究其原因,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缺失和我国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不完备有密切关系。我们的法制教育搞了许多年,但是大学生中却有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法制教育的效果值得反思,当前,最大的反思就是想法设法改进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真正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思想上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当前,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来完成。该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高校思想政治课“05方案”的要求,由原《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原《大学法律基础》课合并而成。新课程中法律部分的内容没有压缩但是课时却明显减少,按照新大纲要求该课程有一定的实践教学学时,但是实际上由于高校对于思想政治课的不重视,实践课时往往是形同虚设或者流于形式。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只能局限于讲授一些法律基础知识,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一些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因此,高校应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时、经费投入、教学人员配备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搞好法制教育,真正将法制教育落在实处。总是在出现问题后才反思我们的法制教育没做好的做法是既不科学也不明智的。

2、开设一些与网络相关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让学生知理性地看待和使用网络

在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高校也应该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高科技手段的发达使得偷拍、偷录、偷窥变得更加容易。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于网上偷拍、偷录、偷窥等现象充满好奇,但是却在维护隐私权、肖像权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因此,互联网时代高校开设一些与网络相关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关于隐私权、肖像权等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明确隐私权的概念及保护范围,消除把宣扬和揭露他人隐私仅仅理解为是不道德而不是违法、侵权行为的误解。同时要告诫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自己隐私信息的保护,以免被不法分子窃取并在网络上恶意传播。

3、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加法制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加强法制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完备法制教育课教学的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法制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与管界的公安机关展开合作,邀请优秀警官深入校园,采取讲座、校园案例分析、发放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与大学生互动交流,及时排解大学生成长的法律难题,使大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贯彻“走出去”战略,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监狱、看守所并与服刑人员进行座谈。通过对监狱、看守所内部环境的体验,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增强法律的尊严性,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相对的恐惧感,这样对于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也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完善对网络信息的法律监管

海师大偷拍事件,这么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部分网络媒体在海师大偷拍事件的报道中有意添入内容,故意配发与偷拍事件毫无关系的低俗照片进行渲染炒作密切相关。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这起事件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给相关当事人的权益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在网络时代下,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法律监管,保证公民的权利不受非法侵害就成为网络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改变当前网络监管现状,制定统一的网络监管法律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信息监管的立法主要散见于网络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之中。比如,国务院先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关于互联网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的通知》、《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等。毋庸置疑,这些规定对于网络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是,深刻研究这些规定,我们却发现,这些规定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我国规范网络监管行为的立法层次明显过低。在网络信息监管的立法中,效力等级最高的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其他多是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其次,缺乏一部统一性的关于网络信息监管的法律。有关网络信息监管的条文散见于众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之中,显得零散、无组织,而且不同的法规中还有大量重复条文,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网络信息监管体系;再次,监管的大多数条文过于原则性,增加了实践操作的难度,给司法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此,改变目前的监管现状,在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部统一的规范网络监管的法律已成为当务之急。当然,加强网络监管可能会对网络的发展带来冲击。因此,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协调保护公民权利、社会公共利益与网络服务商合法权益的矛盾、充分考虑网络服务商在运营机制方面的特点,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建立起既能有效强化网络服务商的责任,又能促进网络发展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监管体制。

2、设立网络监管的专门机构,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

目前,我国的网络监管主要由工商、税务、文化、公安等部门来完成。这些部门在对网络的有效监管和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互联网技术性强、超地域的特点也使我们并不专业的监管力量在维护网络秩序和安全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同时,由于网络本身是一个大融合,因此对网络的监管必定涉及很多的职能部门,这就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实现有效沟通。这时能够真正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途径就是设立网络监管的专门机构。对这个机构配备精通网络与法律的人员,专门进行有关网络事务的管理,监督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接受网民投诉,责成侵权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同时协调各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英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2000年,英国中央政府拨款2500万英镑,组建内政部所属的专门机构,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监管。这个机构由40名经过专门训练的电脑高手组成,主要任务包括跟踪和打击利用网络进行金融欺诈、图像及制造病毒袭击世界网络系统等犯罪行为。除此之外英国各地的警察局都配备至少一名专门的网络警察以对付该地区的网络犯罪。通过这些监管措施,英国的网络违法犯罪猖獗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3、积极倡导网络自律,构建文明的网络氛围

制定统一的监管法律约束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违法行为是当然必要的,但是,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自我约束、严于律己,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那无疑是比法律更有效的手段。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约执法成本,又可以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氛围。因此,在积极进行立法监管的同时,我们应该给予网络一定的空间让其趋于理性发展和自我成熟。这一点上,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行业自律主要是指网络服务的提供主体通过采取自律措施来规范自己在个人资料的收集、利用、公开、交换方面的行为,国家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其他与这一产业有关的各方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不通过严格的立法,不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施加过多的压力和义务而是依靠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产业的自觉行动来保证这些规定的执行。参照美国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建立我国的行业自律体系,建立起规范网络信息和网络活动的自治协会,在业内对网络信息的政策要求,将此政策作为最低标准规范企业的网络经营。参加协会的企业必须服从协会的监督和管理,遵守网络经营的行为准则。

四、结论

海师大偷拍事件――不应该发生的事件却是沸沸扬扬、满城风雨。这起事件折射出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网络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法律工作者深思。深思过后研讨对策、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成长环境,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本亮:法制在学校[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2] 钟佩霖: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3] 韩世强:试析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7).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8)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 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 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

5. 7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 5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 48%高职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 67%的高职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4. 76%高职大学生会好奇地进人一些不良网站;35. 24%高职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

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 33%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 38%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高职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部分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55. 24%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5. 24%的高职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的理由是不痛快时发泄一下,43. 33%的同学是别人用时我也用;其次,浏览不良网站,8. 1%的高职大学生主动浏览黄色网站,30. 48%的同学偶尔浏览过;当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34. 76%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会因好奇,进去看看;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11.9%的高职大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包宿上网,41. 9%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偶尔通宵上网,25. 24%的高职大学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逃课上网,32. 86%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也逃课上网。

在网络社会中,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其思想道德状况的真实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有关网络文化知识的讲座,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认识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明确网络道德的实质,了解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这个虚拟、开放的社会、这个缺乏监管、制约的社会也同样需要遵守;另一方面,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容,增添网络道德特殊要求的讲解,如我国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十戒》等,还可根据高职大学生中的主要网络道德间题,编写同学们自己的网络道德小册子,目的就是使高职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在网络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原则。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高职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如美国政府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与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网络主体在一定网络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憎恨感、愉悦感、责任感等;网络道德意志则是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网络行为,包括自主、自律、自觉等。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9)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100)

(Shaa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100,China)

摘要:本文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描述了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这些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提高其在网络社会的生存能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of network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and finds out the main reasons of lacking of network quality, combined with these reasons, bring out some ways to improve their viability in the network era.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Key words: network;college students;network literac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244-02

1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

据CNNIC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4.2亿,已超过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与2009年末相比,新增网民3600万,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 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①。在我国的网民中,学生占35.1%,而学生中又以大学生居多。

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行为、交往行为和消费行为,网络的普及应用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大学生的虚拟群体行为,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网络传播在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作用。

西南大学唐静对重庆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了详实的调研,本文认为该调研可视为西部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典型,该文得出如下数据,高达42.2%的同学是每天都上网。其中每天都利用搜索引擎找信息的有21%,聊天(17.8%)、浏览新闻(17.4%)、看电影听音乐(10.8%)、去BBS上网看贴或留贴(9.4%),收发电子邮件(8.2%)、下载有用的资料或软件 (6.6%)、浏览博客或播客(6%)、看直播球赛(5.2%)、玩网络游戏(5%)、看电子书、网络小说(2.4%)、网上购物(1.8%)。从上网的实际需求来看,顺序依次是搜集资料查询信息、与熟人联络、娱乐休闲、了解新闻、消磨时间、接受网上教育、发表个人意见、习惯呆在网上、网上购物、拍卖、结交新朋友。在另一项对于网络中的色情信息的态度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虽然有56.4%的大学生选择“不看或删除”,但是“偶尔浏览”黄色网站的学生占34.4%,还有6.2%的同学是“经常浏览”。在对网上交友的调查中,有56.6%的同学认为网友基本可以信任,17.4%的大学生认为“只要谈得来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相信网恋的同学占29%;认为网上交往的朋友“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但须提防”的只有35.2%。大学生网络普及率是100%,从调查结果看,他们接触网络的时间大多在3-4年以上;50%以上的同学拥有自己的电脑。主要上网场地:在宿舍或家里上网的高达48%,但仍有28.2%的是去网吧,还有21.5%在学校机房或电子阅览室上网。说明部分大学生还是选择去网吧,网吧大多不受监控,24小时营业,这对自制能力差的同学来说诱惑很大,有的同学通宵达旦地上网,以至于网络成瘾。

由上不难看出,网络所引起的失范行为主要包括:浏览和传播带有色情、暴力、和愚昧迷信内容的信息;散布虚假消息,甚至欺骗、侮辱、诽谤他人;以及非法盗用他人IP地址或账户;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盗窃金钱、侵犯他人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极个别的还充当“黑客”编制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程序及蓄意破坏网络等犯罪行为,给大学生的思想阵地、文明道德意识、身心健康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网络道德行为的冲击,极易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追求产生扭曲,引发行为失范,如网络成瘾、网络色情,甚至网络犯罪等等网络问题在增多。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大学生网络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

2.1 网络环境不良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大学生培育网络素养,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的网络环境还有着许多不理想之处,是大学生网络素养不足的重要原因。

2.2 我国网络素养教育的严重缺位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普及,对网络技术发展运用的程度与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己是不争的事实,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就显得更加迫切且意义重大,然而我国网络素养教育存在严重缺位现象。

2.3 网络媒体行业自律意识淡漠一些网站为了吸引网民受众的眼球,一味想增加网站的点击率,报道一些不良信息,甚或散布一些低俗不堪的新闻信息,传播暴力、色情等不良网络信息,严重扭曲了网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

3.1 多方努力,构建良好网络环境构建良好的网络外部环境,营造和谐健康文明的上网环境氛围,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从法律规范、行政监督、媒体自律等方面入手,积极有效地维护网络信息传播的规范秩序,为网络受众提供一个规范净化、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当今世界各国已经对“法律监管、伦理制导、技术屏障”三位一体的网络媒体管理机制达成共识②。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关注网络就要从制度上制定相关规范。事实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 “各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在我国,对网络的监管还处于一个探索的初级阶段,要明确监管的目的不是让信息封闭起来,不是对自由的限制,而是希望通过网络监管为受众提供一个干净透明的网络环境,让广大网民都能参与到网络监督的过程中来。同时,应该把重点放在保护青少年在网络上的健康发展上来,切实为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营造出一个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在高校可对校园网进行监管,对网络上的信息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过滤,对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采取删剪、屏蔽等措施,避免有害信息的扩散传播,以促进良好网络环境的形成。

高校的网络中心要依靠技术手段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使得网络管理更加规范,设立校园网信息把关人,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对于事先没有任何征兆而出现的问题,设计预案、及时应对。重点防范、严格管理公共道德、政治稳定、等敏感领域,对一些蓄意破坏稳定、散布谣言的情况,上下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坚决查处严惩。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时俱进,顺应网络时代要求,转变观念,更新内容,改进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偕行,适应时代的变化,认识到网络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网络使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更加现代化;并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提供双向互动和及时沟通的渠道,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网络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新奇的网络功能、虚拟的网络空间将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易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缺失及网络成瘾现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本身的优势,变不利为有利,在网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牢牢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在网络教育中增加对学生进行网络批判意识的培养,网络安全意识、网络道德意识以及利用网络媒介进行自我学习发展的培养和教育。同时,让大学生通过认识网络这个媒介,懂得如何利用媒介信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把握大学生的具体用网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其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及时地培养大学生网络素养,把灌输社会主义意识与培养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利用网络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使教育的形式更加现代化,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资源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有关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信息网络法律法规和制度,逐渐养成自律意识,推动道德自律,对各种有害信息自觉地加以抵制,最终成为慎独、自律的网络道德主体。

3.3 网络媒体加强行业自律,发挥舆论导向作用2001年7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制定了行业自律公约,建立起行业自律机制。同时,“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全国各地召开。网络媒体行业要加强自律,建立规范的自律体系,维护网络安全,抵制不良的网络行为。网络媒体要增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功能,正确有效地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舆论导向,发挥舆论领袖的重要作用,及时化解受众心中的疑虑,缓解社会矛盾,使网络舆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前进。

对于社会的热点敏感问题,网络媒体的报道往往会对网民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网络媒体自身应该端正姿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明确作为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对新闻信息的筛选的编辑,杜绝虚假色情暴力的信息,要努力为广大网民提供高品质的信息产品,不断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积极地为广大网民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信息平台。同时,网络媒体要接受广大网民的公共监督,让网络受众都参与到对网络的监督中来,积极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共同维护网络的良好秩序,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针对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媒体应该在教育与革新方面有所作为,因为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和行为方式,使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学习的习惯以及接受信息内容的方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针对这一群体,应当因人制宜地建立相关的教育网站,对大学生群体加强网络教育,积极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配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这一平台,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4 增强大学生网络自律的观念意识,加强自制力和自我修养

在网络行为中,大学生应该根据自我学习发展的需求,有意识地规范个体的行为意识,为自身学习发展列出相应的规范制度,以期不断地促进自我的发展,这是一个不断转变思维,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好要求和目标的改变过程,规范网络秩序首先就应该从自我个体的网络行为和网络言语着手。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大学生应当随时保持清晰的头脑,这将是一个充满诱惑和抗争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发展完善自我,不断积极进取的过程。同时,大学生应该增强网络伦理道德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及网络法律意识,以此增强分析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科学客观地选择网络上的信息内容,大学生应该积极地从网络中获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资源知识,不受网络负面信息内容的干扰和影响。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易科技报道[R],2010-07-15:13:30:54.

②戴维民.网络信息优化传播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38-240;139-150.

参考文献: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10)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以网络科技为核心的这场信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它不仅提出了大量新课题,也向一些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将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走势产生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一种新的社会构成成分的出现必然意味着社会结构出现了大的调整,旧有社会构成成分和其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新因素的出现而发生改变,有的成分消失了,更多的则响应社会整体的变化,调整自身内部和与其他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与新的成分一起构造出一个新的社会存在,构成了人们新的生存基础。因此,从哲学存在论的角度看,网络科技具有深刻的存在论意义,值得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科技的概念概述

严格的讲上面使用的网络科技概念与计算机科学中使用的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一概念更多的是日常意义上包含丰富人文意义的用法,是指以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时产生的所谓网络科技人文世界,与计算机科学中的网络科技概念有区别的。如果把计算机科学中的网络科技概念比作是网络建设者们创作的一部规模宏大的作品,那么网络科技人文世界就是使用者对这部作品进行的五花八门的解读,这些解读与网络建设者的本意或符合,或者根本不沾边,或者正好相反,充分体现了使用者阅读时的狂欢状态,这从当前对网络科技形形、大相径庭的评价和解读上可以看出。

区分网络概念的这两方面含义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可从不同视角对网络科技进行审视和反思,理清思路,不把一些应分开的问题混为一谈,当前对网络科技的一些争论往往就是在概念上混淆了这两者造成的;其次,可对网络科技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不以偏概全,得出一些偏激、经不起考验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区分揭示了网络科技的一个根本性特征:网络与文化一样,有创作者,有解读者,正是在这种创作和解读的解释循环过程中,网络科技直接介入到最基本的存在层面,成为这个时代和生存于这个时代的人存在的场所、样式和背景。首先探讨网络设计和建造者在网络科技这一作品中所要刻画和体现的意图,然后考察网络使用者对这一作品的狂欢式解读,通过分析使用者何以能够进行网络狂欢的哲学、计算机理论及网络建设实际的原因,揭示出网络科技时代的主要存在模式:整一化或多元个体及其内在的运作方式,以及它作为网络时代存在基本模式的存在论意义。

二、网络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也许有人认为谈到哲学人文意义,那就只应关注网络人文世界,科学是与人文对立的概念,其实人文的概念远远大于科学,科学也是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一种理解和规划方式。具有科学外表的计算机科学术语“网络”同样具有人文意义,同样是人们居于特定生命理念和目的构造出来展示自身生命和存在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和以前赖以生存的自然实在完全不同的方式构造起来的人造实在,人为的秩序从根本上贯穿其间,它构成了网络人文世界的实在基础,同时自身也从根本上融入并构成了这一人文世界的核心基础。因此,有必要从网络的实在基础开始对网络的存在论哲学意义进行分析,并进而为全面理解更高一层的网络人文世界的意义打下基础。

1 网络经济学理论造成冲击。在传统经济概念中,生产取决于所用生产要素的数量,特别是劳动、资本、设备和资源,信息或知识只被视为外部因素,不是生产函数的完整组成部分:而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成为可再生的重要资源,经济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知识的投资,它使商品的质发生了某种改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且还有分享的含义。网络科技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它的出现,涉及到广泛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和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问题研究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引起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

在哲学领域,网络科技突破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框架,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赋予哲学一些基本概念――“实在”等以新的内涵。如“虚拟实在”也是“实在”,在信息网络空间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延伸这个意义上,它是实在的,同时它不仅超越了物理的四维时空,而且造成了更多维数的可能性空间。

在社会学领域,对网络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用传统的社会学观点和概念难以解释或不能涵盖。如社区概念、社会成员互动模式、社会分层理论等等,都面临着挑战。

在法学领域,网络科技将改变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即习惯于对与错的非此即彼式的思维方式。同时,网络科技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网络科技超越了国界和时间,网络形成了新的时空,这对传统上习惯以地缘界限建立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新闻学领域,网络冲击大众传播理论。在大众传播理论中,职业传播者、媒介和受众这三大必不可少的要素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它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一受”关系,建立的是新型、平等的交互关系。大众传播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的性质、过程和影响,特别是它是如何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影响人们的。面对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这些基本问题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扬弃或重构。

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网络科技的发展将会影响思维方式,进而引起研究国际政治、国家安全模式的变化;同时,对一系列在信息时代产生的国际政治与经济问题,需要作出预测,进行理论概括。

2 网络科技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大量新课题。网络科技代表着一个正在到来的新时代,伴随着大量还未被认识、有待认识的新问题,引起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哲学工作者在探讨:网络科技的出现,对人们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应以什么样的观念迎接信息社会:它给予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来了那些变化,并对已经发生、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化进行探讨;研究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文明的转型。

经济学工作者在研究:宏观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内容和运行规律。知识产品、信息产品的价值度量问题,知识经济的现状、未来以及对策等。微观上,研究电子商务带来的新变化。开展网上贸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如何进行金融结算、如何保证国家行使,进行国家监管。另外,如何搞好网上的服务贸易、对网上“虚拟社会”的研究等等正在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法学研究人员在密切关注美、网络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网络科技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基本思路,并着手研究与网络相关的立法问题。第一,对已有法律进行补充,如新刑法,网络犯罪

的界定与制裁;著作权法;出版法;保护消费者权利法: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所涉及到的有关法律如合同法、民商法等制定政策等。第二,进行新的立法。对网络带来的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必须进行新的立法。如网络域名管理,ISP(服务商)的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隐私保护法,针对网络既是公开的、又是隐蔽的情况,凡属于个人在网上从事信息交流、发送活动过程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网络引起新闻学研究的关注,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未来信息传播的发展打破了新闻学传统的表现形式:即表现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当前新闻学对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有:第一,网络出版物的管理。网络出版物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涉及版权、法规等问题,网上什么是需要保护的,怎样有效地保护等。第二,网上色情等不良信息问题。它们妨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应该怎样克服。第三,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在特点、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第四,网络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增添了新内容。如国家安全问题而网络使时空观念发生变化。研究领域在扩大:信息安全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恐怖主义的内涵增加了黑客、信息犯罪的内容;国际冲突除了战争、经济等形式外,信息战已开始点起烽烟。

3 网络科技对科学发展产生的影响。目前对网络的研究,虽然还处于介绍、普及阶段,但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对网络的研究将会逐步深入,产生一些新兴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如网络经济学、网络传播学、知识经济、网络立法、信息安全、网上贸易研究等,这些研究有些处于学科的前沿位置,有些尚处于学科的边缘。尽管研究的侧重点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有几个趋势是共同的:一是多学科,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趋势明显增强。二是对网络科技的研究,不仅是纯理论意义上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应用性。当前,学术界主要关注的并不是网络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而是更注重它带来的变化、影响和问题,使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大大增强,与社会实际联系更加紧密。三是对网络的研究,正在向着全面、纵深的方向发展。学者们在研究中,既充分肯定、认识它的社会功能和积极影响,也不回避它的负面效应和存在问题,特别是注意借鉴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方面走过的弯路,以推动网络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于捍卫个体作为独立存在价值的使用者而言,网络科技的人文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它为多元个体提供了一个其自身具有颠覆可能性的对象,这一颠覆活动的总和就构成了网络狂欢的图景。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所揭示的,反对现代工业文明最坚决的恰好是伴随工业文明一起出现的现代艺术,现代艺术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批判,对矫正这种文明的弊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取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开始指出的,整一化不是一种外在强加给人们的东西,船恰相反,它是人类数千年来一直孜孜以求对自然和人类世界秩序化要求的具体实现,人类的生悔和进步,以及对世界的理解极大地依靠这一进程。但同时它为人自身的认识提供了认知背景和参照系,考察人类的历史可以发现,人们不同时代实现的不同的秩序水平,为人们提供了定义和刻画自身形象的基础,整一化与人这两者在人类历史中玩着一场没有终结的权力游戏,恰如福柯指出的,权力结构可以被揭示出来并加于批判,也可以选择是否加入到某种具体权力游戏中,可你不可能逃脱所有权力游戏,你逃脱这一个,就必定得加入另外一个,有些游戏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它是人类生存不可逃避的结构和状态,这里谈的就是这一种。历史上,先辈们看比较老的版本,今天轮到我们来玩“网络版”。是幸还是不幸,无从说起,因为无从逃避,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只能说玩得尽兴与否,高明与否,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因为游戏远远没有终了。从这个角度看,丹尼尔・贝尔断言的现代主义已经消失了的反抗又以一种新的面目在网络科技时代诞生了,这种由多元个体倡导的反抗将构成这个新时代的根本性特征。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11)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39.7%的同学配有电脑,35.7%的同学天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42.6%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生疏,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非凡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2、大学生中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高

网络的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应放在查找资料、开阔视野等层面上,一些大一的学生也承认,在没有接触到网络之前,在他们的意识中,网络应该是学习的辅助。但是事实上,真正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的同学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然写论文,甚至是直到交作业时,才到网上找找。调查表明,上网聊天的占34%,上网玩游戏的占28%,上网查资料的占38%。也就是说,有62%的学生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调查的200个学生当中,全部都至少有一个qq号。

三、“信息污染”严重

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总是屡禁不止,并且成人网站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一些黄色甚至反动的网站也接近着学生。在本次调查中,有46%的学生承认接触过不文明网站,这说明“信息污染”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

四、网络文明不理想

在本次调查中,上网时受到过别人恶意攻击的占44%,由此可见,网络文明建设形势比较严重。有86%的学生认为提倡网络道德文明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或是有必要的。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在网络里要用文明语言是大学生必备的网络道德,由此可见大学生仍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

五、网络治理不力

互联网的全球特征,使各类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包括淫秽、色情、暴力、各种人造谣言都在网上广为传播。而目前我国互联网上信息治理力度还很薄弱,可见加强网络建设、网络治理的任务还是十分紧迫的。199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治理暂行规定》是目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治理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规,其它的主要法规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治理办法》、《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治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治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治理办法》等等。但是,网络立法工作相对于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显得较为滞后,不能有效及时地阻止网络犯罪的发生。几乎所有的同学对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活动的力度都不满足。

此次调查表明,在普及网络知识的同时,网络道德的教育势在必行。为了引导大学生真正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遏制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网德教育

开展一些网络化的主题教育,在高校中组织网络道德的宣传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辅导报告、座谈会及与之相关的文娱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熟悉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学生的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展针对性的主题“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2,占领网络阵地

建立一批高质量、高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更多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受大学生欢迎的“红色网站”,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要切实把校园内的网站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途径和最佳载体,要让党旗在网上高高飘扬,让同学们在校园网上汲取更多的营养,要让校园网成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传播阵地。

三、加大网络监控治理力度

对黄色及其它有害网站加以控制,防止各种垃圾,信息污染腐蚀学生的心灵。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加速网络德育工作研究,净化网络环境,在网络上筑起一道网络德育长城,建立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墙,让我们的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学生本人要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