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1 10:05:52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1)

中图分类号:G8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21-01

一、高职院校增设形体课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现提倡教育事业应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现代教育事I中要统筹兼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育,缺一不可。如今我国教育系统全面,学校分类明确,专业针对性强,尤其是高职院校更为鲜明,在教育体系中围绕“智育”开展学习,却对“美育”有所忽视,认为“美育”是艺术类学校的课程,造成大多学生对美的感知力不足,结果在学习、生活中情感没有得到良好抒发,情绪压抑,学习压力大,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智育”学习,导致学习深感疲累,学习效率低。所以高职院校应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以使各方面相互促进。

(二)形体课的教学意义

形体课是学校针对美育的教学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经过系统的体型培训,矫正身姿,提升自身美,提升对事物美的认知,提高自我品质及情操修养。训练内容包括:(1)改善不良走姿、坐姿以及生活习惯,正确引导和教授站、坐、立行等端正仪容仪表的训练;(2)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信,克服胆小、内向心理,提高自我表现、表演、协作和鉴赏美的能力;(3)增强体魄、活跃心灵,美化精神生活,培养良好节奏感,提高身体协调能力;(4)创造丰富想象,培养团结协作和极具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以及团结配合精神;(5)提高气质和风度,培养学生“认识美的意识”,从而使其养成注重形体与心灵美的习惯。而形体课的教学,则涵盖了艺术教育、艺术鉴赏、体育以及美育教育的内容,对我高职院校学生身心以及综合素质发展意义重大。

二、高职院校增设形体课的益处

(一)培养正确审美观,陶冶情操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爱美”是人之天性,只有让学生看到美,认识美,鉴赏美,才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艺术课程行列中。通过系统的形体训练增强体魄,自信自强,展现自我,也使学生认识艺术美、心灵美培养的重要性,并朝这一目标努力学习。形体训练授课过程中既有无音乐纯节奏练习,也有伴奏音乐的肢体训练,使学生体会到各种动作的节奏、风格、速度等特点,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及动作协调性,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使学生能够心情愉悦地对“智育”展开学习,在未来工作中表现突出,成为一名“美”的传播者。

艺术美包含形体美、动姿美、心灵美,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训练进一步修整体型,体魄,端正仪容、仪表。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直观美第一印象决定70%,这里面包括了人的体重、外形、内在气质以及谈吐等,而这些又恰恰是可以通过后期慢慢修正和改善培养的。人体美可以通过后天体型训练来体现。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间,大脑皮层逐渐发育完善,身体各方面机能和运动素质也处于较为敏感的发展阶段,此阶段有较大的可塑性。形体训练能对学生体质的增强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增设形体课,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气质,进一步培育学生健美的体格,加强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二)完善人格,培养懂爱、爱美和欣赏美的学生

形体培训课程在增强学生体魄,使其积极锻炼之余,还可培养学生综合协调能力,使学生切身感受美、追求美、评判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从而培育和健全人格。形体课程有效培养和塑造健美体形及优雅气质,并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重大意义。

三、高职院校增设形体课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里增设形体美育课程,可以有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成为形体美、姿态美、品行美,并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是青年的聚集地,是培养人和发展人的第一场所,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去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增加形体课具有重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战略意义,并且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2)

1.1应用型高校健美操课程培养方案的设定

健美操教学培养方案的设定虽然明确了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方向”设定健美操课程培养体系。但在培养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根据地方社会发展需求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仍有不足。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国民对健康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全民健身的热情高涨。健美操课程专业方向现注重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教授,注重健美操理论讲解,强调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注重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某个教学层次班,学习该层次的课程模块,完成基于项目的综合课程设计和短学期实训。但在实践性上课程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2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实践,从应用能力出发,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健美操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技能和发展素质为导向,现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体系中在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上还需探究。

1.3健美操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应用型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都在探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在课程教学中尝试和探索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逐步形成了情景教学,比较性学习、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课程教学特色。但是体育教师教学观念“填鸭式”教学模式向“应用型”教学模式转变不够彻底,需找到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1.4健美操教学测评与反馈机制现状

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仍然主要围绕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科研能力,对教师的实践应用技能、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评价不够重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使用了教务管理系统、教学平台、微信平台等,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高校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保障了教学质量稳定。

2应用型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途径

2.1转变健美操教学观念,进一步完善课程培养方案

目前健美操教学理念仍然看到注入式教学的影子,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健美操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运动参与意识、自主观念以及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培养,忽略了应用性课程中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课程培养方案中没能充分体现健美操的时代性特征,不能与时俱静,充分的体现健美操在地域上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主体性,培养目标与地区性需求需要进一步挂钩。要实现课程培养目标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健美操活动,提高学生对于健美操运动的参与意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深入学习不断提高应用型教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增强对健美操健身价值的理解,逐步树立起“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

2.2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经济文化对于人才素质需求的标准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特征,应用性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必修培养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突出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建立高校健美操教学形式多元化的发展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构建、发展与完善自身的健美操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重要途径。充分体现健美操的健身性、大众性、娱乐性以休闲性的特征,保留健美操运动竞技性特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应用性学习的综合素质,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构建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趣昧性的健美操教学体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运动中得到愉快的体验,不断加深对健美操项目的热爱,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3加强培训与交流,不断提高应用性高校健美操师资的整体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健康,全民健身热情高涨。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应用性高校健美操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应用性教学技能,重组知识结构体系,使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进而适应高校健美操教改革发展的需求。开辟培养教师的新途径,鼓励专业骨干教师与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交流和学习;同时聘请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士到学校兼职授课,找到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尝试和探索逐步形成了比较性学习、小组学习、互式教学的课程教学特色。

2.4充分发掘健美操的健身特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运动,也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健美操具有的特殊的健身功效已得到普遍认可与重视.通过健美操锻炼修塑体形、强健体魄、完善心理、陶冶情操等重要功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健美操的娱乐可以极大地缓解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以及心理压力,健美操运动已成为一种减压手段。健美操的健身性、娱乐性、休闲型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养成健美操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热爱健美操课,主动学习,是现阶段高校健美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化社会高校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大,让他们掌握健美操锻炼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养成锻炼习惯可以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健美操课外活动,使之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机的体系;加大对健美操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在高校校园形成健美操运动的热潮.吸引学生的参与其中,并通过对健美操健身功能的体验与感悟,来达成对此运动的持久性的参与意识。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3)

虽然形体训练表面看来训练的是人的生理特征,但实际上是对人心理特征的开发与锻炼。它不但塑造了人具备优美的身体形态,而且培养了人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女大学生是未来承担社会职责的主体,对她们开展高校形体训练就是对女性内在美与外在美的优化组合与打磨,尽可能地将她们的气质与容貌美丽外显,同时也是对她们精神状态、人格魅力、个性与能力的提升。

一、女大学生的气质

女性在大学阶段正处于青春期,也是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期,女大学生对美的展示能凸显出校园内的文明气质,与高校的教育水平息息相关。女大学生的气质在某个方面折射她们的修养和高校的教育成果。女孩子不仅需要靠服装和打扮装点美化自己,而且要通过提高品德素质修养彰显个性美与内在美,这才是真正的美。高校教育开设形体训练课程正是希望发掘和培养女大学生的内在气质,希望她们可以将气质内在美与外在美相融合,将青春、健康的一面展现在校园中并点缀校园[1]。

二、高校形体训练课程与女大学生气质之间的关系

从体育生态学层面讲,高校形体训练课程所培养塑造的是大学生的身体状态、线条及姿态,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徒手或器械生理教育,它的初始目的是改善人体的原始形体形态,但实际上它还能提高人形体的表现力、精神力和生命力,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训练学习方式。可以说,只要女大学生坚持形体训练,优化心理健康状态,强化审美能力,她们的气质就会有所提升,就会更懂得与他人交流,快速适应周围环境。因此,优秀的形体课教学是集合艺术性、综合性与表现性的交叉性、重实践性的学科,它蕴含丰富的道德学、服饰学、姿态学与美学等深厚艺术内涵,使得女性的身体柔韧性提高,肌肉力量强化,最终消除人身体上多余的脂肪,使女性将形体美与高雅气质都展露于外。当女大学生通过形体训练外显这些内在美感时,形体训练与气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就此形成[2]。

三、对高校形体训练课程的优化安排

(一)因材施教的层次性形体教学

层次性形体教学的关键是做到因材施教,平衡女大学生的形体训练成果及艺术修养提升成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女生的不同生理、心理特征为她们安排、调试训练课程,由简入繁地实施层次性教育,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能力水平的女大学生对形体教育的实际需求。举例来说,形体课程层次设计主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形态、柔韧性和外观形象等生理特征展开,围绕《基础形体课程教学》、《体验形体课程教学》、《提高形体课程教学》和《改善形体课程教学》这四大层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她们,并为每个层次的形体课程教学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考核内容。再划分出必修课与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课程安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学。

(二)基于姿态气质美的专项训练

要基于姿态气质美将课程内容中的意识、知识、道德和个性化内容体现出来,为此,教师应该认真筛选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流程,确保形体训练课程中的每一个层次环节都会对提升女大学生的气质有所帮助。比如对表现意识的训练,它所强调是对女大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该严抓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手位、脚位、站姿、力量和柔韧性表达。利用记忆调度发反复训练她们掌握成套的基本动作,并在教学后重申对训练动作的课下练习与运用,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中贯彻这些坐姿、站姿、走路习惯。

基于自信心的训练,形体训练实际上也是对女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因为在课程中,教师会安排学生在大家面前即兴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强调她们的动作与表达形式,并给予她们充分的表现空间,展现她们的表现力与创造力。同时,也要尽量解放她们的天性,让她们敢于作出夸张的、高质量的形体动作,在教师与同学的认可中获得自信。比如对芭蕾舞、艺术体操、健美操、舞蹈的即兴表演都属于这一方面的训练[3]。

女大学生的气质培养来自于方方面面,形体训练只是其中一种。实践证明,良好的、长期的形体训练会培养女大学生优美的形体与高雅的气质。因此,高校应该积极重视并着力于改善形体训练课程的内容与体制,将其与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女大学生的气质美和个人涵养,为社会培养更优质的女性人才。

参考文献: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蔡元培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5)

导言:形体训练课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通过徒手和器械练习,锻炼健康体魄,塑造优美形体,训练仪态仪表,培养道德品质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和锻炼过程。形体训练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美育教育、塑造优美身体形态的一门课。形体美是一个人外在气质和内在修养的整体结合,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综合体现。

一、开设形体训练课的目的

(一)完善体形,增强自信

形体练习自始至终要求练习者保持良好的姿态:挺胸、收腹、立腰、梗头、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以保持舒展、挺拔、刚健、优美、端庄、典雅的体态,既给人以精力充沛之感,又蕴含着极大的艺术魅力。通过形体训练使畸形、不良或不正确姿态得以纠正,不仅塑造良好的身体外形,也增强大学生的自信。

(二)提高身体素质

形体训练是协调性,力量和控制能力的练习。它对足步、姿态、平衡与稳定、移动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要求,形体练习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可提高练习者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力量及耐力等身体素质。

(三)培养高雅气质,提高审美情趣

形体训练课是融音乐、舞蹈、表演于一体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高雅气质,提高美的鉴赏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四)增强艺术修养

音乐和舞蹈是形体训练的重要内容。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奏,塑造一种意境、一种气氛,使听者的心灵升华。可以丰富练习者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激发练习者的激情,使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在愉悦的环境中既塑造了形体又提高了练习者的音乐素养。形体训练吸收了各种舞蹈的基本动作,通过舞蹈训练,能够培养良好姿态,发展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培养人的创造力、表现力和鉴赏力。

二、开设形体训练课的意义

(一)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美的情操

现代社会中,强健的体魄、优美的姿态、匀称的形体,是人们所追求的人体美的最完美的象征。人体美确实是人类所有审美对象中最完美、最深刻、最动人的一种美。而人体美应是从事形体训练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只有让学生懂得审美欣赏美,才能促进学生自觉地加入到培养自身形体美的行列,在健美训练中更加完善自己的体型,增强自信、敢于展现自己。开展形体训练课,不仅能使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基本的形体姿态,而且能使我院学生懂得什么是形体美及其评判标准,进而达到这一标准。形体训练过程中有音乐伴奏,而音乐有助于练习者体会和感受各种动作的节奏、风格、速度、强度等特点及其变化;有助于合理调节肌肉运动的力度变换,从而培养其节奏感和协调性;有助于激发练习者的情感表现,提高兴奋性,发展其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音乐的节奏和表现风格特点与动作相一致,两者相融,使形体训练更富感染力、情感化。这样的练习形式能使练习者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动作敏捷、协调优美,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更有大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表现更加突出。

(二)增强体质,塑造美的形体

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训练手段改变形体的原始状态,提高灵活性、控制力和表现力,增强可塑性的形体素质基础训练。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一生中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在此期间,大脑皮层逐渐发育完善,肌肉、骨骼正在生长发育,力量、速度、耐力等各项素质和运动素质也处于敏感发展期,是一个可塑性较大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形体训练对学生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形体训练课,能有效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健美的体格,增进健康,增强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学生在大学阶段心理,生理都处于逐步完善,完美的阶段。随着这种变化,他们对自身美的向往和追求越来越强烈,处于对美好、对好奇、对新知识的苛求阶段。此时,如果及时对他们进行形体方面的训练,对身体施以合理的、有效的调节,就能使正在发育的机体更有效发挥遗传的优势,改变先天不足,纠正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从而塑造出美的形体、好的形象。资料表明,人体各种遗传因素的后天影响可占25%左右,体重、胸围及心肺功能等身体各种素质的后天影响可占70%左右。高校普及形体训练课,不仅使那些发育良好的学生的体质和形体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也能使形体过胖,体弱的学生的体质和形体得以明显的改善。

(三)健全学生人格,塑造美的社会人

形体训练课不仅能使学生体格健全,还能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评判美,有效地促进个性的发展,从而健全人格。作为“美”的传授者健全人格更为重要,那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教学质量提高,同时,能够增加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自信心。形体课能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这正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行动,克服种种困难而实现的心理过程。学生在形体训练时,能明确强身健体的目标,加上刻苦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即使没有接触过体操和舞蹈训练,坚持下去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会学有所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姿态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质量。而形体训练课的开展,能很好地提高和形成体态美,适应社会需要。它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需要。学院的教学中开设形体课要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对象、技术水平以及场地器械等具体情况,使大家都有一个完美、健康的身体,以和谐、乐观、进取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三、高校形体训练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课时的改革

形体训练是一个长期、系统、科学的训练过程。只有坚持经常、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是举手投足都体现出一种“行为美”。所以在课时的安排上每周至少开两个课时的形体训练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全面系统的锻炼,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概念上正确理解形体姿态的规范要求,在实际操作上掌握形体练习的方法手段,更有助于生物节律的形成,使人体逐渐适应和有准备的参加练习,进一步提高练习效果,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学校及学生对形体教育的认识

首先,许多学生对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形体训练只是简单姿态的练习,动作枯燥单调,而且还有许多学生错误的认为形体训练远不如体操、健美操等同项群项目重要!这中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往往导致学生在进行形体训练课的训练时不认真,敷衍了事!教师应在每学期的形体训练课开始前进行理论课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形体训练的内容,充分认识形体训练的重要性,它是各项训练的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重视形体训练,还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高校对形体教育的重视不够。只有一两个班象征性开设形体训练课,而且课时极少!学校的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形体教育在学生的发展。校领导应充分了解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这样才会使形体教育在我校蓬勃发展。

(三)教师重视示范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形体训练时通过肢体表现内容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示范动作的规范性及清晰明朗的讲解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通过自身具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使使学生体会学体训练的美,激发起对美的追求,努力学习掌握动作,这样便可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形体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单个动作到动作组合,使学生在逐步掌握动作的过程中培养兴趣,还可通过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他们对形体训练的兴趣。

(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形体训练是一门艺术。它就是把“美的意蕴有意识地注入到练习中去,无论是局部练习还是整体练习都应培养学生充分体现美的韵律,美的感觉,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动态美和静态美的艺术要求。形体训练动作要求准确、协调、幅度大、节奏感强、姿态优美,并要求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音乐伴奏在形体训练中是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手段,优秀的伴奏曲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动作的情感,提高动作的表现力。因此,在形体训练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划分音乐作品或开设专门的音乐讲座,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四、结语

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有形象美、形体美、姿态美的社会人,社会的发展也渴求着一大批具有知识、能力的青年投身到各种行业。而学校正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有能力也有义务去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我院开展形体训练课,能更加有效地完成塑造美的社会人的任务。形体训练课在高校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学习优美健康的身体姿态,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内涵,高校应摆正形体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定位,重视形体教育,大力发展形体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志红.形体练习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郑春梅.舞蹈与现代形体训练[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李育林.健与美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陈宝珠.以形体训练培养高素质人才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6870.

[5]贾琳.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设舞蹈教育和形体训练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2002(4):4546.

[6]汪蓉.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1):34.

[7]张美江,张云龙,陈巧萍.对形体美若干理论概念之辨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

[8]沈跃进.体美表现[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9]王晓.再论高校形体课的教学方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10]马宏丽,形体美教育与素质教育[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5.2

[11]林楚云,在形体教学中培养学生外在美优化学生心灵美[J]。体育师友,2005.05

[12]梁雪霜,浅谈形体美与形体教学和训练[J]。琼州大学学报,2004.05

[13]吴勇,浅析形体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性[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14]王惠丽、张明哲,健身运动与形体健康美[M]。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02

[15]栾飞.高校形体训练的现状与发展[J].中北大学学报2009,25(6)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6)

美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专业美术教学和其他美术工作的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小学文、理科教师,以此来引导学生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对小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现在的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是按照美术专业教学体系设置的,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较高的专业标准与要求,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修订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势在必行的任务。

(二)美术课程的设置

美术专业的课程针对的是专业美术的学习人员,有其自身的特点,即课程周期较长,课时量大,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连续性及循环性,这样的安排能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现行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往往是课时相对较少、内容较多,每周只有2个课时,一学期短短的34课时根本无法使学生完全掌握较多的教学内容,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无法完成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

合理的教学内容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美术专业根据其专业性质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强调的是专业性,并且,课程内容也较为细致,学生往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掌握此类技能和技巧。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虽然内容繁多、种类全面,但由于课时有限,每项内容都无法深入讲解。因此,这些定制好的教学内容犹如纸上谈兵,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更不用说学生对每个内容的掌握,只有增加课时量,优化配置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美术常识与技能。综观上述现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是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知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形成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并不能简单地认为美术课就是单纯学习绘画技巧、了解美术史知识,而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多维性要求老师的专业素质要更全面,而目前配备的教师基本都是美术专业教师,没有小学教育的从教经验,只能单一地从事绘画或设计的教学,运用的教学方法也都是自己学习专业美术课程的方法,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发展。另外,从师范教育内部看,其他学科的教学条件、重视程度往往都优于美术教育,这就造成美术教育地位低下,人心浮动,师资不稳的情况。

三是教育理念过于传统。目前,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方式及内容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国家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要求,特别是在传统授课方式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与时展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学校安排的课程内容也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知识和美术技能严重脱节。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普及美术知识与技能,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人文素养,并不是简单地学会某一样绘画技能,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而非大量的小学文理科教师,所以,要适应未来发展之路,就要以“通才教育”为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

二、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的整合及应用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育人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校美术课程内容进行筛选与整合。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与摸索,从学生到小学实习的效果来看,我们制定的课程内容符合了人才培养方案,运用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的实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课程内容设置如下:

1.中外美术史知识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外美术的变迁和发展,加深学生对中外美术史的认识,提高审美鉴赏力,懂得珍惜人类的文化艺术遗产,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素描

素描课程教学要从绘画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诸方面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主要指比例、结构、形体、空间的基本塑造及相互间关系是否正确。本门课程主要从几何形体、静物的基础训练开始,主要训练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自然界存在的美。

3.美术字

美术字是在汉字楷书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字体,其特点是字形整齐、笔画统一、间隔均匀、结构严谨、形态优美、大方醒目,其使用极为广泛。在电脑普及的今天,美术字的书写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在学校这个场合中,美术字却有很强的实用性,在课堂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还可以创作出独特的美术字体,增加其学习爱好与兴趣。

4.色彩知识

要从色彩基础知识、材料性能、方法诸方面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色彩作为专业基础课,主要是熟练地用色彩语言塑造形体,表现情感。

5.教学简笔画

教学简笔画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科目,在课程的安排上,为了达到更高的实践技能标准,我们把双手蒙眼画简笔画加入到课堂训练当中,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简笔画的技能,并可以达到边说边画、改写、创编的要求。

6.黑板报的设计与应用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7)

美术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摆在了首位。现行的美术教育改革已打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要求教师对知识的结构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同时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以适应美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此思路下,学前教育美术专业需根据现实的课程状况进行改革,确定美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特点及教学制度的完善

中职教育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从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教学功能和实现中职教育教学目的的教学制度。

二、学前教育专业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

建立健全的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应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美术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美术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内容能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教学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教学的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课堂方式,还应采取口试、试验、参与实践、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三、突出学前教育教学特点和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特点,密切情景、活动、智力的关系。关键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在教材中指导――如何有情趣地使用知识点进行教学,如音乐、脸谱、装饰、情景展现与绘画或设计课的综合设计,作为情景教学,进行开发学生思维的训练,切入点灵活,也有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机械地掌握知识的多少、技能的高低为标准。在活动设计中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培养综合教育活动的实践能力。通过提示启发,促使学生在进行学前教育活动指导时,能考虑到家庭、社会因素,能整体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着眼点要大,眼界更宽,考虑问题要辩证、灵活。能具备较好的思维方式,同时能学以致用。

四、课程的设置及自我学习能力培养

绘画、图案、手工、书法四者互动。四者为一个整体,在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材形式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使“教与学”之间建立较为牢固、系统、规范的教学制度和宽松的课堂作业时间,从而达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绘画技能的训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把美术课程分别细化为:《美术基础》(包括素描、色彩、装饰色彩、书法四部分):《儿童画》(包括简笔画、儿童画、装饰画、版画四部分):《手工与应用》(包括装饰画、泥塑、折纸、教具制作、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制作五部分)。三大块的构成,既突出了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加强了实践环节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强调对美点的敏锐感和)和能力,尽可能多地培养、开发他们的表现方法和能力。在学习方法、自学习惯、自我发展能力方面进行培养。三者是互动关系,辅助于学科基本知识点,作用于学前美术教育活动。三方面形成一个紧密的连动结构。通过教材方式,提供自学阅读的空间。各类别之间有联系地提供知识点,揭示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习方法,促进学会、会学、会用习惯的养成,有助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五、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师资队伍专业化改革

对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化改革,首先要加强对“资源共享式”的美术教师进行幼儿心理、幼儿教育知识的集中培训,加强他们对学前美术教育特点的认识,提高美术教师的学前美术课程教学的专业化程度。加强美术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解决技能课教师“教与学”,运用听课、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监控。提醒技能课教师密切关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和美术教育发展的新动向,使教学内容贴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专业过硬,更应该是幼儿教育专家。因此,各学校需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业务进修,更新观念与知识,尤其是学前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学习。同时,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提供美术教师进行学前教育教学的机会,鼓励教师到幼儿园积累工作经验。积极聘请优秀幼儿教育工作者到学校兼职,通过校、园合作的形式打造培训平台。最后要加强横向联系,加强同类学校美术专业课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

六、建立有效的教学体系

现如今美术教学模式要完善必须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评价要体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价值观。通过教学试讲和在幼儿园的实习实践进行评价。同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种评价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业需要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去推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去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知的标准。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8)

(1)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2)课程门类、内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权重的研究与实践。(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校本教材的编写。(5)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

2.研究的目标

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本课题旨在通过课程建设的研究,从实践层面探索大连市中职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模式、策略与方法,使其培养目标能够根据相应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来确立实施。课程的制定及教学的评价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和指导,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同时注重与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相结合的目标。

3.研究假设及研究价值

促进校企合作模式,倡导“产教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最终形成校企“双赢”的目标。

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首先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出发,厘清课程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明确基于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同步开展调研。然后,在课程设计上以工作岗位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作体验,促进校企合作,建设合理的实训手段及实训方法等开展关联性研究。

2.研究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实践观察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和“文献法”等。

3.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图式。技术路线图式:前期选题调研、论证→课题申请立项→课题正式立项→成立课题组→开题会议→分组、分项调研→研制体系框架→各分项课题实施→调整完善体系→归纳总结,形成研究报告等成果→专家鉴定与申请结题。(2)切入点。从美容美发行业岗位群对学生岗位所需能力的要求进行调研并开展研究。

4.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选题,成立课题组,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做好企业调研。第二阶段建立信息渠道,进行课堂教学模块的探索,完善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第三阶段建立课程框架,组构课程内容,开发校本课程。第四阶段校本课程初步成稿,撰写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第五阶段校本课程验收阶段,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为之相契合的教学模式。第六阶段撰写研究总报告,汇编研究成果。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从职业教育的使命出发,注重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通过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的类化迁移,并得到特殊的发展与整合,从而形成适合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校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引入校企合作模式,使职业教育冲破校园的围墙,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构建起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

中等职业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是为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相关行业输送一线岗位人员,培养具有中职知识水平,又具有综合性、多技能、可持续发展、多渠道就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小专业多方向、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极具竞争和发展的专业。

2.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实施的调研和论证,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能力,采取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方式,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以选修课为辅,结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引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规格,以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合作育人,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为保证,确保学生掌握美容、美发、化妆、形象设计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更具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培养规格不仅具有高中文化知识水平,而且具有综合性、多技能、可持续发展、多渠道就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不断探索和前行。

3.教学方法的改革

逐步以适合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以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改革为主线,形成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课程模式。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改革为主线,授课中,引入企业工作人员走进课堂,做到学习与工作情景对接,形成适应工作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做法与教法、学法贯通的方法系统。以模拟情景的学法,完整体现工作过程及流程,让学生在岗位实际能力实践中体验式学习,逐步养成职业道德素养。

4.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实践“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的研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就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的企业化素养和企业指导教师(技术人员)及带教师傅的教育学素养问题开展系列的培训,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均有很大的提高。第一,加强本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本校的教师要具有多年美容美发行业工作经历,是学校宝贵的资源,提升技能、开阔眼界,与行业密切相连,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起着骨干作用。第二,坚持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引进校外的高水平、高能力的师资,带动本校教师的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第三,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第四,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与社会交流,促使提高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5.校本教材的建设

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大连社会经济、美容美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业企业的现实需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借鉴和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发掘和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形成与国家和省规定课程有机统一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教材。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9)

特色学校的创建在于打破千校一面的传统教育格局,避免学校同质化发展,增强学校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格健全、学有所长的人才。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说:“学生没有特长,教师没有个性,学校没有特色,这是教育极大的悲哀。有特色,有风格,才能有风采,才能有地位。”

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特色学校,应在办学过程中既保持有普通高中学校的共性,又体现出美术教育的优势,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形成在教育上的美术烙印,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美术教育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没有独特的教育,就没有特色学校;没有很高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缺少先进性的学校,谈不上是特色学校;办学的个性和成果不能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并未形成为学校传统的特点不能称之为学校特色。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于2011年挂牌“湖南省普通高色教育实验学校”并于2012年荣获“全国百强特色学校”称号。多年来,该校所走过的是一条从项目优势到学科特色再到特色学校的历程。

一、整体构架美术教育的办学思想文化体系

学校的办学思想文化体系是特色发展的灵魂所在,只有将学校的特色工作上升到办学思想文化的层面,才能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1.定位普通高中,处理好“特”与“全”的关系。普通高中办特色学校很容易偏离普通高中的办学轨道,过早地让学生选科、分流,不利于人的终身发展。许多普高学校办美术特色,有的办得类似职校、有的办得类似培训学校,办学容易偏离普高方向。普高学校办特色不能淡化“普高”属性,在开齐开足普通高中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立足“规范”,发展“特色”。通过特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进而激活学校,形成良性发展。

2.定位特色学校,而不只是学校特色。特色学校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整体呈现一种风貌、个性和特征。其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特征,包括独特性、先进性、稳定性,具体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途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学校管理等方面呈现同一特性。

3.确立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株洲市第十八中学确定“臻和至美”的办学思想,把美术教育与整个学校办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校发展构想。

“和”,不同的人和事物在一起,却能够相处愉快,统一圆满。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等。

“美”,凡是能引起主体愉快情感体验的价值关系,无论有形还是无形都谓之美,是一种自由创造的象征。

“臻和至美”作为校训解读:以美术教育为抓手,用“和”文化思想统领办学行为,修身正己,以美化人,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达到教育的最佳境界。

“臻和至美”的理念体现了学校所关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一切行为都围绕主体的成长和发展,并将落脚点放在“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一切为了教师幸福地教育和工作”这个点上。

如果没有“臻和至美”的理念作指引和保障,学校的美术教育特色很容易偏离科学发展的方向,走入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病态之中。“臻和至美”要求学校创办美术教育特色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艺术学科与文化科目和谐发展;美术普及和美术专业培育和谐发展;专业技能传授与审美人生培育平衡发展;校园文化环境与学校美术特色相协调建设。

二、科学构建“金字塔”式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主要载体,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是一条有效途径。株洲市第十八中学致力于构建美术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对美术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实行分层教学,优先开发美术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在探索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发现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艺术知识,而忽视审美教学;只注重培训学生专业技能,不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样的美术教育是不完整的。为此,株洲市第十八中学构建了金字塔式多元化的校本特色课程体系。

1.做宽“塔基”,让所有学生公平地接受美的熏陶

“塔基”是支撑“金字塔”的基础部分,主要指面向全体学生普及美术教育的课程。株洲市第十八中学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塔基”类课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国家课程中的美术必修和选修课程;第二类是校本课程中的美术教育类课程;第三类是凸显美育功能的其他学科课程。

学校充分保证课时和师资,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美术必修课程,为扩大对美术的感知与体验,让学校的美术教育骨丰肉实,学校开设了绘画、雕塑、设计等7个模块,学生任选3个模块选修,修齐60课时,给予学分认定;建立专家工作室式的模块教室,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到模块教室进行艺术实践。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非常重视美术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了书法教育、美术作品欣赏、民间文化等校本课程。

对于其他学科课程美育功能的开发,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所蕴含的美术教育因素,如语文课教学中的文字美、意境美、布局谋篇的结构美;数理化学科中的图形美、严谨美、逻辑美;体育课中的动作示范之美、队形排列之美等,确立学科的美育标准,通过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引导,把美术教育自觉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此外,还要深刻解读学科课程三维目标中的美育因素,通过落实课程标准来实现各种学科课程的美育功能。

通过普及美术课程的开设,让每一个学生切实接受美的教育,在学校营造一种全员懂美、全员爱美的浓郁氛围。

2.做活“塔中”,满足学生追求美的兴趣和技能需要

做活“塔中”就是通过开设灵活多变的学生社团活动、品牌文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种类型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美的理解和感悟,既满足学生兴趣也增长学生技能。

通过承办株洲市“十八中杯”中小幼书画摄影比赛,举办长株潭名家笔会,形成美术品牌影响,树立良好的特色办学形象;通过校园书画艺术节和十八中艺术笔会检阅师生书画水平和艺术造诣;通过校内艺术社团活动“艺韵”书画社、摄影社、星空漫画社、服饰色彩协会等社团的力量,为学校美术教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及人才培养做贡献。

3.做精“塔尖”,为美术特长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发展平台

做精“塔尖”,就是要对具有美术专业特长的高考学生进行精细化、针对性的辅导,为他们实现专业上的突破提供最大的帮助和最有利的条件。

对于美术高考培训,全国采用的模式多是中学招生送培训机构培训。株洲市第十八中学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在美术高考专业生培养上施行一套由学校自主组织、执行的完整的“招生——训练——考试”教学模式,即专业培训校本化。学生全部在学校进行专业培训,采取“主任教师负责制”,教学上采取“逆向教学系统”,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样既能确保学生在校的文化学习质量,又保证了学生正常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精心打造美术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推进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株洲市第十八中学在创建特色学校道路上的真抓实干,磨砺了一支开拓进取、务实求新的师资队伍。

1.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株洲市第十八中学于2006年整合4所高中合并而成。在成立的6年中,学校美术组与学校的整合同步,把来自4所学校的美术教师调整、培训,形成合力,凝成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学校盘活现有师资,不断充实力量,在连续4年承担市级大型活动中无任何差错,在连续6年的高考业绩中,不断刷新纪录。从只抓高考学习培训到面向全体特色兴趣,教师们在教育理论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经历了一个“蝶变”的过程,为特色学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2.全体员工在美术修养方面整体提高。学校成立教工书画社、教工子弟书画班,极大地提高全体教师的书画兴趣。师生深受感染,乐在其中。

全体员工在艺术修养和美术欣赏方面整体提高。学校在整体上呈现出美术方面的风貌,学校特色逐步形成。

四、统筹规划美术特征的学校设施及校园环境

通过几年坚持走美术特色发展之路,株洲市第十八中学在校园环境、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积极的变化,美术教育特色学校品牌逐步形成。

美术教育环境建设有7个美术模块工作室,两栋专用美术楼,一栋多功能展览馆,一条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文化长廊,一个温馨和美的文化园和大气恢弘的校园广场。学校被打造成了一个美术教育的殿堂。

用美术育人,育美的人。校园环境是美育的重要阵地,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校努力实践让每面墙说话,让每寸土育人,营造浓郁的美术教育氛围。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创建美术教育特色学校卓有成效,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工作优势出发,在办学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优势并使优势科学发挥、合理利用、长久不衰,形成特色。从学校的物质条件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物质载体的承受力;从学校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使其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创建美术教育特色学校成功,很重要的思路,就是一条工作主线:课题引领、课程支撑、资源拓展、环境熏陶、机制保障。

课题引领——学校应构建美术教育特色实验学校建设的有关课题,一边行动,一边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行动,确保特色学校创建行动的可行性、科学性。

课程支撑——学校特色建设应纳入课程统一管理,学校应构建美术特色课程体系,融必修课、自选课、校选课于一体,为学生提供如泥塑、书法、手工艺等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尊重学生个性,提供条件让学生自主选修。

资源拓展——在传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发展学校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开拓特色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和校外教育资源体系。特色教育资源能满足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需要。

环境熏陶——校园文化的打造应围绕美术教育特色进行;应具有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教学功能齐全的美术教育教学场馆,设施装备达省级一类标准。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10)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65-03

【作者简介】皇甫立同,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002)校长、党委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庸俗文化的相关元素刺激着高中学生的感官,混杂于网络、动漫、游戏、通俗读物、广告等庸俗化的内容和形式充斥于高中学生的生活,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对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科学认识审美教育和智育的关系,导致审美教育被严重边缘化、形式化、功利化。学校审美教育的严重缺位以及高中学生青春期特有的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造成了高中学生审美取向的混乱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的高中学校进行了综合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加大了审美教育力度。我国也愈来愈重视普通高中的审美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通过艺术教学实践加强学生艺术体验,增强审美与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与小学、初中相比,高中阶段学生逐步由自发走向自主、感性走向理性,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个体审美素养发展的“危机阶段”,非常需要在思想、精神层面得到正确的引导,非常需要利用“学校”这个审美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加强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江苏省淮阴中学立足高中生审美素养的现实基础,面向审美素养的培育目标,围绕校内外资源,开发、转化、运用所需要的各类因素构成的教学系统及系统内各类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构建了一套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课程、课堂以及有利于生活和谐融通的,并逐级推进的审美教育体系,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实现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新突破。

一、基本观点

对于“审美素养”的定义,目前美学界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和结构划分。我们尝试将“审美素养”的概念界定为:个体在自然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对艺术作品、自然物态、社会生活、科学探究等领域的审美活动,所形成的认识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水平。它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以及审美创造行为四大维度。

我们把项目课题界定为“普通高中审美素养培育的生态重构”,并初步形成了以下六个观点:

(1)高中审美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趣味,侧重审美素养的培育。它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是培养“全人”的重要途径。

(2)审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是审美教学的本原目的和根本任务,其主旨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念,进而美化生活,提高现实的乃至未来的生活质量。

(3)审美教学是一种普适性教育,既区别于为升学而进行的专业性训练,又区别于以高品位的艺术追求作为人生目标的宏大愿景。

(4)美育不是智育、德育、体育的附庸,它只是学校完整教育之一端,是一种既独立于其他“育”之外,又与其他“育”有密切关联的教育。

(5)审美教育的全民化应当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条必由之路。

(6)审美教育必须摒弃功利意识,严格遵循规律,扎实循序渐进。

二、项目内容

1.研究高中生审美素养现状与发展需求。

重建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教育生态,必须建立在λ们审美素养现状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学校与相关高校、专家合作,以我校及周边兄弟学校为基本单位,通过抽取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年级的高中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为重建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教育生态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研制出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基本目标,深入探究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建立学校美育重建和社会美育发展的沟通机制,体现“重构”的必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课程生态。

开发、开设“高中美学课程”,整合、重组与提升已有的艺术课程;吸收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开设一批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审美必修或选修校本课程,如戏剧(含地方戏剧)、表演、设计、篆刻、陶艺、摄影、创意表达等;加强非艺术课程审美要素的发掘与整合,逐步形成各类学科完善的课程美育方案和实施细则,引领非艺术课程改革实践;加强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整合,如“数学+科学+工程+艺术”等新型跨学科审美课程;探究、设置以艺术课程为核心的新的综合性的审美教育课程,形成高中三年系列的、整体的、不同门类且逐级提升的审美课程群。

3.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课堂生态。

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不仅是艺术课程及施教教师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其他所有课程及其施教教师的目标和任务。每个学科、每位教师都应该负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责任。提升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追求“教学美”的课堂教学,促进各学科美育渗透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加大对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如艺术课程的单科切入模式、艺术综合课程中的一科切入兼及数科的交叉模式、艺术综合课程中的艺术鉴赏类课程以及相互关联的系列课为单元的“一串葡萄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是本项目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

4.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生活生态。

从根本上说,审美是一种生活方式、态度、习惯和品位,学校努力为学生创设审美生活的环境生态。譬如,改造或重建艺术教室、创意表达场所等审美环境,实践以“美”为核心的班级生活,开发以审美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校园系列活动及平台,特别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重建与改革原有的艺术社团、艺术兴趣小组等。

5.研究c实施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评价。

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有序实施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评价,为审美素养培育评价的生态重建提供方向和标准。主要包括:艺术课程的定量、定性测评,非艺术课程、课堂的美育目标达成评价,美学课程的达标评价体系建构及实施,学生审美实践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实施。

6.建设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配套项目。

成立“审美素养研究中心”,选聘专职或兼职的高水平专家组成指导团队,建设一支胜任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档案”,对学生进行跟踪培养指导;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为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创设培养和升学的“高端平台”或“绿色通道”;改建、扩建学校艺术楼,设置更多更先进的艺术功能教室,提供更丰富的艺术教学资源;以地域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依托,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建设校外美育基地;自筹建设一个配套的校内“美育课程基地”,引领艺术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以上六项内容与逻辑关系可以用下图反映。

三、项目实验成果

本项目借鉴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实践探索,力求科学、准确地把握高中生群体的审美素养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强化对高中生审美基本素养的培育实践,积累更多审美教育教学改革的普适性经验,重新建立合乎审美教育规律的教学生态,引领普通高中审美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果明显。

1.学生审美素养明显提升。

学生在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等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追求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热爱自然生态,担当社会责任,追求幸福人生。

2.学生艺术素养较为突出。

学生多次参加省、市艺术展演或评优活动,均赢得高度评价或奖项;学校交响乐团应邀参加维也纳国际音乐节。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11)

[作者简介]邓晞翎(1964- ),女,广西邕宁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李翔(1975- ),男,贵州都匀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技术部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模式;郭杰华(1966- ),男,广西扶绥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艺术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广西 南宁 53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A12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47-02

所谓“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此模式的发展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突破,它的落脚点在于对现有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学科体系知识解构与行动体系知识重构的过程。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多年以来,由于我们对健美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太明确,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要求过高,过于系统化,而对实践工作过程中操作技能的要求却不够重视,所学的知识与专业技术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运用无法对接,造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因此,要实现健美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是当下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健美操专业(2007级、2008级),以及相关高职高专开设健美操专业的院校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与健美操改革、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等有关的信息资料及科学论文数篇,并收集和分析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情况,同时结合我校近年来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变化,咨询和采纳有关专家建议;通过实验研究法,在我校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前后,以实验组(2008级)和对照组(2007级)进行实践应用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面访或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信函调研健美操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其信度检验结果,问卷具有较高可靠性;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及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成果及分析

1.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要求,本着注重内涵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推行工学结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我们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放到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上来。本课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出发点,对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定位,在原有的培养学校健美操教育师资的基础上,实施体育职业标准化教育,培养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员、健身企业教练等,把健美操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架向“工作过程”的模式设计,通过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培养适应我区当今学校、社会、企业急需的健美操职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第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保证健美操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我们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与健美操专业从业者交谈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社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需求,并对高职健美操人才就业方向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同时,对高职健美操人才从事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及职业技能进行分析,构建了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健美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专业课程建设目标、步骤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核心思想。课程设置以专业支持课程“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等为支撑,以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健身健美操”“民族健身舞”“啦啦操”等为龙头,构建了专业能力类课程模块。同时注重不同模块课程的有机结合,以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构建了职业素质基础课模块和实践技能课模块,制定了健美操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并从工作岗位任务能力要求出发构建了岗位任务项目化课程体系。

第二,深化和扩展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本专业着力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1)明确职业方向和学习目的的课程认知见习过程设计。(2)体现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拓展能力和素质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训练的校内实训,以及校外社会实践设计。(3)以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的专业实习实训设计。(4)以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与岗位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的顶岗实习设计。

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健美操教练员和健身企业健美操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的需求,以职业为本位和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将培养目标分解到课程的各个部分,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情境化,便于毕业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递进与提高。以基于行动导向设计课程教学。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来完成组织教学过程,即按照健美操各项目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形成工作需要的新型教学任务与训练项目,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强调以模仿体验—自主体验—展现体验的方法组织教学,同时贯穿“ 学、训、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学习中共同实施体育项目指导工作中各具体环节任务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中“训”,在“训”中“做”,有效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引导、指导、讨论、尝试、探索交流等形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着力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在所有课程结束后,专门设置了为期1个月的集中技能实训课程,每学期2周的假期结合专业的社会实践,以及6个月的顶岗实习。同时,充分利用体育系统内各优秀运动队项目资源,找好结合点,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观摩、见习、交流、带训,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实践次数,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实践训练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第四,健美操专业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改革传统的以卷面笔试和技术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建立了与全面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整体性评价方案,通过笔试与口试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程教学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实现教师、学生、企业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综合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学习成果、职业资格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等结果性考核成绩和职业态度、遵规守纪、出勤情况、工作日记、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与协作等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行评定,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基于工作过程健美操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验成效。在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考核的结果表明:学生的动作编排能力、领操指导能力、健身拓展能力、咨询沟通技巧、健身常识运用能力、探究能力、职业素养、服务管理与科研能力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综合职业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实习(顶岗)工作满意度为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实验组的健美操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高等级通过率47.8%和集体通过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高等级通过率10.5%和集体通过73.7%。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91.3%、学习的主动性86.96%、积极性82.6%比较对照组学习目的明确42.11%、学习的主动性26.32%、积极性57.9%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实验证明,经过基于工作过程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创建后的实践运用,健美操专业人才的培养已见成效。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技能、学习态度、健美操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高等级和通过率以及实习(顶岗)工作单位满意度等均有显著的提高,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同样,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已形成了多项改革成果,“健身健美操”课程获得广西精品课程,“健身健美操”网络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和广西教育技术课件大赛、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民族健身舞”网络课件获广西教育技术课件大赛一等奖。健美操主讲教师主编和参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课程系列教材3部,校本教材和参考书及科普读物8本,其中已有三本教材被全国多家体育专业院校选用。我校运动训练(健美操)专业获得广西特色(优势)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并获得中央财政项目支持,从而奠定了广西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结语

本专业课程体系在设计上突出基于工作过程健美操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围绕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创建了全新的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与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的系统性,使学生的健美操知识水平、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保证了学生毕业时具有从事体育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健身企业健美操教练职业工作的上岗资格,提高了健美操专业的教学质量及实用人才培养水平。但课程体系改革不是自我封闭的,我们仍需不断地与其他学科和相关技术领域相互渗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课程的设置仍必须根据客观需求(新技术、新知识等要求及职业岗位的变化需要),予以适时调整和修正,不断优化和完善。我们将结合广西优势专业、精品课程和国家财政支持的专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健美操专业改革,为我国健美操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庆,沈发治,秦建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下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汉升,梅雪雄,陈俊钦,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1998(6).

[4]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5]刘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6]谭小勇,胡荣娇.高师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