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0 10:50:0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1)

自动化专业企业实习报告一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我们,特指我,对我所学的专业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还是认识不是很够,可能老师考虑到我们这些学生的潜在问题,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专业认识的实习周。我们要通过这几天的实习对机械工程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通过之前的理论课专业概论课,我们已经对机械工程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在进入工厂之前,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基础知识课,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应该学些什么。

由于微电子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新的机电设备和产品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实现生产方式向柔性方向发展;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节约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及未来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的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由于近二十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数机械专业人员知识老化,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甚少,难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因此,除现有机械专业人员需知识更新,解决机电一体化人才短缺的部分问题外,急需大批量培养这类人才,老师还说,目前工程机械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设备可以完成人们所想到的任何工件,大型设备的专业化也在逐步加强,国内外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差距也在逐渐减小,工程机械有小型化、家用化的趋势

所谓机电一体化,就是机械与电工合二为一。日本企业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当时他们取名为Mechatronics,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我们需要学的基础科目有: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等。

上完了这两节的基础课以后,在一男一女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三个班分别参观了北京建筑工程机械厂与北京现代汽车厂两个地方。

周三那天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可到了北京现代以后,天就放晴了。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有关宣传片,听了关于展车的相关介绍,又参观了总装车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总装车间。一千多米长的生产线,经过工人师傅准确而迅速的操作后,在OKLINE最后出来的就是成品车。

自动化专业企业实习报告二

按照校园的教学计划安排,本人自20__年x月份我到烟台__电信设备有限公司实习。工作的主要资料是组装、接线、制线和调试。组装、接线和布线,调试过程要严格按照电气调试步骤手册进行,一步步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还做了焊接电路板,制作电线,组装模块和安装空插头的工作,主要涉及分压板、整流板、控制板、温度显示电路板和晶升限位等等。

烟台__电信设备有限公司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包括实习员工公司需要依其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并结合个人的状况来安排工作岗位。有做技术工作的,有做市场工作的,还有做管理工作的等等众多的工作岗位。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认为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很重要。作为一名未来电气控制方面的技术员工,我会始终坚持公司提出的“七事一贯制”原则。技术员工不能只会配线、接线、调试和装配,而不懂研发、设计和编程等工作。我对公司发展的理解,烟台电信设备制造公司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太阳能行业后,最近几年一向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半导体硅锗材料的需求同目前的市场供应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太阳能产业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为公司的发展带给了广阔的空间。

透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电气设备运行的技术管理知识、电气设备的制造过程知识及在校园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在向工人学习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地遵守纪律、统一组织及协调一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务必的,从而近一步的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观念。透过生产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潜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

我想在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技术工作的全部资料—“研究、试验、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七件大事技术人员要一竿子到底!”。我认为那里所说的“七件大事”就是技术工作。有些人认为只有研究和设计一些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技术性工作,而贬低看不起安装、使用和维修这些工作,认为技术含量低甚至没有技术含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从哲学的观点看,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创造出来的,用于指导实践。而试验、制造、安装、使用、维修就是我们的实践工作。这就好比是一台计算机,要想使其正常运行,硬件和软件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硬件是软件的基础,软件是硬件的灵魂。毫无疑问,我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实习生,实践方面的经验还很缺乏,在校园中学到的是更多的理论知识。因此,很荣幸上级领导给了我这次车间实习工作的机会,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在实践中的技术工作,弥补在实践经验中的不足。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下面主要汇报一下我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如配电箱开关是否接错或安装是否到位等,透过观察能够透过目测容易地解决;对于一些偶然的、特殊的问题,在调试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需要用心地思考,向有经验的员工请教,亲自动手进行各种检测和试验,问题解决后须做认真的总结,使自己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此外,我认为整流主板的电路接线原理对于掌握维修的过程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维修工根本都不懂。

最后,在公司技术和管理上提几点推荐:

1)目前,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电气控制柜设备比较陈旧。从公司长远发展和经济利益思考,我认为应当对电气控制部分的产品在控制方案上加以改善,推出自己的新产品。

2)在机柜的接线、布线、调试、安装过程中,我认为机械人员与电气人员应当加强交流,互相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车间,我首先在电缆班,毕竟是第一次,所以起初做起来笨手笨脚的,也挺辛苦的,但是在同事和同学的的关心和帮忙下不断进步和成长,也充分感受到公司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于是我决定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所以工作起来反而觉得简单了许多。更是透过虚心请教,在师傅的指导帮忙协助下,我很快的适应了这份工作,经过这几天的过渡,我已经初步掌握了制作电缆的步骤和一些基本注意事项。但是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我明白甚少,于是我虚心请教师傅同时自己也阅读相关的书籍,并细心专研,最终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在车间实习的这段时间,虽然有时候工作很苦很累,但是,我从中体会到了实践中的专业技术,不断积累实践技术经验。生产实习是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校园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我们透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成为骨干打下良好基础。透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多种电柜的主要结构、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使用的主要工装设备;产品生产用技术资料;生产组织管理等资料,加深对交直流变换的工作原理、设计、试验等基本理论的理解。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交直流变换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技术,从事这方面的接线、布线、调试、安装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但对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了解,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们的劳动观点和提高了我们的独立工作潜力等。

最后,我至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工作经验

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2、工作态度仍不够用心

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虽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但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3、工作上不够钻研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2)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194-01

电化教育就是指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采用相关的电子技术或者信息化技术的一种教育形式。电化教育具体被运用于哪个方面,是一个比较难解答的问题,也就是电化教育职能的定位问题,是一直没有得到解答的问题。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无论是生活和教学中都在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同时电化教育的定位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进行解决。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对电化教育问题的提出以及电化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充分了解电化教育问题的全部内容,我们才能正确的定位电化教学的职能。

一、电化教育职能定位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包括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媒体设备广泛的运用在学校和各种教学机构中。但是根据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当一种新型的媒体设备或者媒体技术产生之后,与这种媒体相关联的教育应用的研究也就随之产生了,并且会在教育技术的领域内掀起一片热浪。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在教育技术和实际运用过程中显现出了一部分问题或者缺陷,其中一些比较认真并且有研究能力的教育技术相关人员和实践操作人员对这些问题或者缺陷产生了疑问和好奇,并且他们勇于提出问题,并尽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不同的教育技术人员对于电化教育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认识,其中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1)电化教育的职能是用于电视录像的拍摄和播放的;

(2)电化教育的职能是用于管理电视录像的;

(3)电化教育的职能是用于管理那些拥有电子教育设备的教室的;

(4)电化教育的职能是用于教学中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

以上四点是有关电化教育的几个常见的观点,这几种观点的出现就让我们对于电化教育的职能产生了疑问,电化教育到底是用于什么领域或者它的具体职能是什么,所以我们在下面针对电化教育的职能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电子教育中心到底是教学的单位还是辅助教学的单位

电子教育中心具体是什么性质的单位决定了电教人员是教育单位的老师还是教育辅导的人员,从而也决定了电教工作是用于教学的工作还是教育教学的辅助工作。其中在我国的教委公布的文件中曾经提到过电教中心是教学单位,而不是辅助教学的单位。但是在一些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他们认为电教中心就是辅助教学的单位,所以在学校中进行电教课程的教授过程的教学人员是教师,然而其他领域的人就把电教人员看成了辅助教学的人员。关于电化教育的教学单位的性质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电化教育在运行过程中运用的工具是幻灯、投影、电视录像还是多媒体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有些学者和相关的研究人员认为,幻灯、投影、电视录像这些工具是电化教育的范畴,而多媒体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是属于教育技术的。新的媒体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应用,会不会使得原先的媒体技术推出市场。这两方面的问题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电化教育中,对电化教育的职能,如何定位和怎样才能保持它的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目前,在中国对于电化教育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技术和人们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之后,认为电化教育的名字不够科学、合理,应该将“电化教育”改为“教育技术”,经过一段时间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又认为“教育技术”不能够再正确的表达出电化教育的职能,而是应该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出现一段时间之后,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又出现了“教育信息技术”。

二、分析问题

(一)认为电化教育是辅助教学的工作

上面所述的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于电化教育工作的观念和见解不同,并不是电子教育的机构的建立问题或者是电教建设的花费的资金问题,也不是由于现代的信息的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原理中讲到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并不能够凭空出现,意识的形成是根据客观事物或者社会中客观实践反映出来的,意识的出现一定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其中电化教育问题也不例外,电化教育也需要依靠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与教学活动方式相配合的教学意识。

学校教师的工作性质是一项劳动方式,并且是一项特殊的劳动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体力劳动还有脑力劳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特定的教学手段,运用教学工作对知识进行传授。对于教师的定义应该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和问题讲解的人才可以称之为教师,只有在窄小的课堂上传授知识才能够被定义为非常正式的教学工作。其中专业的教学论点认为老师的教学范围应该只限制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把学生的范围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学习的人。在这种观点下,假如电化教育的相关授课的工作人员没有进入到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那么这些工作人员就不能够作为教师;或者电化教育的授课人员没有对课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知识讲解和信息交流,那么这些人就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至少对于专门的研究学科的论点来说,这种教学方式不能算为正是的教学工作。根据这种方法或者观点电化教育的职能就是辅助教学的功能。

(二)认为电化教育是教学工作

电化教育的应用使得课堂讲授知识的手段更加广阔,教师可以在实际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也可以在网络讲堂上进行传授知识。虽然没有在实际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授,但是老师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这样就符合了老师的职能也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和技能。电化教育的使用只是丰富了老师教课的手段,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另一个渠道。所以电化教育的本质还是教学活动,并且是很多高校和教育机构授课的重要工具。这种观点认为电化教育的职能就是进行教学,其性质是教学单位。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58-01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综合应用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信息、传感测试、接口、软件编程等群体技术,而产生的一种系统工程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面向应用的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它使系统更优化,从而产生功能更强、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新一代智能化产品。

没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很多风险就无法化解,销售收入是按照销售法、收款法、还是生产法确认呢?己经确认为收入的账款长期得不到回收;企业明明虚乏无力,却有账面利润;确认的账面利润却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分配利润。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销售法确订收入有什么问题,这完全是我们不考虑市场风险,没有以企业风险和报酬的实质转移为收入确认标准,机械套用销售法确认收入的必然结果。

(1)加强或有事项的确认与披露,促进企业经营信誉的提高。

现代企业在经营中难免会碰到债务担、产品质量承诺、法律诉讼、仲裁等事宜,对这些极有可能化作企业风险的商务活动,存在险象环生,积极应对的好处显而易见,它不仅能够消除企业内在隐患,有助于树立企业诚实可靠形象,有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济运营,取得良好的效益。

①或有负债的确认,有助于企业管理。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认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事项分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两类。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机床厂从传统产品实现向数控化产品的转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使数控装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②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了勃勃生机。微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直接基础,是传统产业这棵“老树”换“新芽”的动力和源泉。

③或有负债的披露,提高财务信息度。企业在报表附注中要披露形成该项未决官司的原因、赔偿金无法估计的理由。企业虽然不确认或有负债但有义务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但是,当披露风险的代价大于不披露或少披露风险的代价时,两害相权取其轻。

(2)税务与会计分离,有助于企业管理和财务监督。

会计与税法的目标不同,税法要求依法纳税,会计注重风险和报酬。事实证明,把税法的意志强加于会计制度,或把会计制度当成纳税指南都不可行,一方面强制企业对资产、收入采取激进的确认标准,另一方面强制企业对负债、成本费用使用保守的确认标准,该种会计模式提供的会计信息过分偏重财政、税务、信贷部门的需求,忽略企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违背了会计主体理论,易给企业造成硬伤,影响企业活力,会计制度采取税务与会计分离的模式,该制度允许企业面对瞬息成变的市场情况,有权在会计制度的框架内灵活寻找应对风险的方法。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核心而引发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①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就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

②柔性化方向。在这种系统中,各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做出不同反应。

③智能化方向。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得益于模糊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④仿生物系统化方向。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

⑤微型化方向。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结构、传感器、CPU 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及其发展情况

1.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与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机、自动生产线、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智能电梯、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CAD/AM系统等。

2.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趋势。

本文仅以数控机床为例,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机床拥有量最多的国家(近30万台),近10年数控机床,在以下几个技术领域都有巨大进步。

①高速化。

②高精度化。

③复合加工、新结构机床大量出现。

④使用各种高效特殊功能的刀具使数控机床“如虎添翼”。

⑤数控机床的开放性和联网管理。

三 机电一体化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1.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由于各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和学校教学传统及教学资源的不同,他们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各有其特殊性。

2.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新要求。

(1)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认识差距。根据对本次调研材料对比分析,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认识和实践方面有差距;①学校偏重于技术岗位,企业偏重综合实用岗位;②学校希望学生有后劲,企业希望学生立竿见影,马上有劲;③学校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综合度不够,企业则对综合度要求高;④学校希望按专业培养人才,企业希望按项目培养人才;⑤学校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企业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4)

为了认真完成好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定改革研究》的调研工作,课题组成员对中职机电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是,中职机电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业务现状是:机械制造人员能熟练地进行普通机床的操作,熟悉典型数控系统机床的编程技术,能熟练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加工中等复杂的机械零件,掌握二维和三维CAD/CAM软件如AutoCAD、UG、Pro/E等软件的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人员能较熟练地操作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人员。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分类、典型结构及特点,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和调试。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营销基本知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现状是获得普通或数控车工或铣工中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中初级维修电工合格证书;机械制图绘图员中初级合格证书。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偏多偏难,改革迫在眉睫。

现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分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对当前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现状进行具体分析。

1 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当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机电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机电技术应用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1]。

2 业务范围现状分析

(1)机械制造人员:能熟练地进行普通机床的操作,熟悉典型数控系统机床的编程技术,能熟练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加工中等复杂的机械零件,掌握二维和三维CAD/CAM软件如AutoCAD、UG、Pro/E等软件的应用。(2)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人员: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知识,熟练掌握机械原理、电气控制原理和液压技术。能较熟练地操作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3)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人员。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分类、典型结构及特点,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和调试。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营销基本知识。

3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现状分析

3.1 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描述(如图1)

图1 知识、素质和能力描述

3.2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要求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的普通或数控车工或铣工中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中初级维修电工合格证书;

机械制图绘图员中初级合格证书。

4 主要课程、职业技能实训项目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现状分析

4.1 课程设置概况

本专业共有10门公共必修课,6门职业基础课,9门职业技术与职业认证课。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11个,以确保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4.2 主要课程和主干课程

4.2.1 主要课程

语文、英语、数学、政治、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CAD应用、计算机基础及办公自动化、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电工电子技术。

4.2.2 主干课程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机械制造基础、电机修理、数控应用技术、工厂供电、protel。

4.3 主要课程学时分配现状

法律基础知识30学时,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哲学基础知识30学时,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28学时,求职与创业28学时,语文88学时,英语52学时,数学104学时,体育52学时,计算机基础及办公自动化88学时,机械制图120学时,金属材料与工艺学70学时,电工电子技术90学时,机械设计84学时,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20理论,24学时实验,AutoCAD应用56学时, 机械制造基础(含机床)56学时,数控应用技术84学时,电机修理34理论学时,10学时实验,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总学时84,其中实验学时10个),工厂供电60学时, Protel 60学时,技能认证训练(含液压基础)180学时,企业管理30学时,市场营销60学时[2]。

4.4 实践性环节的安排项目:

金工实习三周、电机修理一周、电子装配一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一周、机械制图零部件测绘三周、机电一体化设备联调一周、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二周[3]。

5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分析

经过分析:必修课总共3054学时占97%,其中,公共课522学时占17%,专业必修课1026学时占33%,职业技能项目360学时占12%,其它实训课1020学时占35%。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为43:57。

6 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结合相前实际,我们认为,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偏多偏难,改革迫在眉睫。同时提出以下建议与设想。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针对目前中职生的实际,如何来重新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以及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是课程设置方案的制定,难点是专业课开设种类以及学时配比。

目前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中职学生基本现状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但是在如何从专业教学的实际进行有效突破上还在探索之中。今后要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寻求到比较实用的一套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

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十分有必要重新研究中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Z].2008-12.

[2]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Z].2009-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5)

一、引言

经常性的、连续性的创造活动的出现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创造活动经常的、连续性的出现。现实需求的驱动、关于计算机技术认识部分或者说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信息的共享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经常性的创造活动。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在需求的驱动下发生的正是二战对信息的紧迫需求减少了创造的障碍,使得资源可以运用于基本的技术试验,促进了计算机的出现。早期阶段各研究所、大公司、大学和政府部门对科学运算的需求导致了计算机迅速地转为民用、转为工业产品,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在尖端科学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与工程设计方面(如数学、物理、力学、化学天文、晶体结构分析、石油勘探与开发、桥梁设计、大地测量等)的普遍应用,对计算机的性能、容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创造活动经常性、连续性的出现。在计算机行业,按照技术轨道领先一步推出新计算机技术产品意味着可能提前占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对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往往在技术的发展上表现为: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比市场实际需求发展的更快。这无疑给创造活动的速度、时间快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展迅a速的原因

关于计算机技术的认识部分经常提供计算机技术如何改进的相对有力的指导计算机领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的实践是往复的,科学知识暗含在数量和种类极为可观的设计中而这些设计又体现在计算机产品中,不但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还必须经过真实世界的约束检验。此外,计算机中的新技术迅速转化为产品首先运用于开发研制下一代的新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芯片制作、软件开发中的运用,极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加快了创新活动的步伐。稳定的、明显的和迅速的选择机制在对相互竞争的技术价值做出一个共识性判断之前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到最后的选择机制。大多数情况下,围绕计算机技术的若干选择判据和机制及其影响要素在同时发挥作用,选择的环境常常是非常敏锐和稳定的,这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实践方面,用户和市场同时对新计算机技术进行选择,在市场判据一定的情况下,优于他者的技术取胜,这样经济之间的竞争转化为技术竞争。此外,认识和实践的相互转换是选择机制稳定化、迅速化的另一论据。计算机技术的大多数领域以应用学科和工程学科的出现为标志,这些学科的职责是促进与实践有关的认识的发展,这些学科常吸收更为基础的学科,其本身也是当之无愧的认识部分。传统认为,有认识的提高就能有实践的进步,在对计算机技术研究中,发现常有另外一条路径,这个过程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在肖克利及其同事制造出一个运行的晶体管后,作为一个科学领域的热力学建立起来,有关半导体是如何运行的理论也建立了起来,这是用来证明认识随着实践的提高而提高的经典实例。在工程学科和应用学科中,与实践的密切联系给我们这样的启发,认识的提高可以让选择判据更加明显,它们能够使计算机技术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或者说是促进实践的发展。如果没有所说的认识的帮助,这一切会变的不可能实现或更困难一些。显然,选择机制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进化和认识进化之间明显地提供了一种双向的连接,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计算机科学计算发展趋势

超高速计算机采用平行处理技术改进计算机结构,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硅芯片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看硅技术越来越接近其物理极限。为此,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开发新型计算机,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与技术都将产生一次量与质的飞跃。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将会在二十一世纪走进我们的生活,遍布各个领域。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光子计算机是利用光子取代电子进行数据运算、传翰和存储。光子计算机即全光数字计算机,以光子代替电子,光互连代替导线互连,光硬件代替计算机中的电子硬件,光运算代替电运算。在光子计算机中,不同波长的光代表不同的数据,可以对复杂度高、计算量大的任务实现快速地并行处理。光子计算机将使运算速度在目前基础上呈指数上升。分子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运算快、存储量大。分子计算机的运行是吸收分子晶体上以电荷形式存在的信息,并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组织排列。分子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纳米管元件尺寸在几到几十纳米范围,质地坚固,有着极强的导电性,能代替硅芯片制造计算机。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控制着各种家电的运行,并通过互联网下载各种新的家电应用程序,以增加家电的功能,改善家电的性能等等。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遥控家中的家电,在办公室的时候就可以提前让家中的电器做好饭,煮好菜,开空调等等。随着计算机的性能的提高,能耗也将越来越大;而且计算机在家庭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运行的时间也将变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主要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向“高”的方向。性能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的主频越来越高。另一个方向就是向“广”度方向发展,计算机发展的趋势无处不在,以至于像“没有计算机一样”。第三个方向是向“深”度方向发展,即向信息的智能化发展。

一、引言

经常性的、连续性的创造活动的出现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创造活动经常的、连续性的出现。现实需求的驱动、关于计算机技术认识部分或者说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信息的共享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经常性的创造活动。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在需求的驱动下发生的正是二战对信息的紧迫需求减少了创造的障碍,使得资源可以运用于基本的技术试验,促进了计算机的出现。早期阶段各研究所、大公司、大学和政府部门对科学运算的需求导致了计算机迅速地转为民用、转为工业产品,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在尖端科学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与工程设计方面(如数学、物理、力学、化学天文、晶体结构分析、石油勘探与开发、桥梁设计、大地测量等)的普遍应用,对计算机的性能、容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创造活动经常性、连续性的出现。在计算机行业,按照技术轨道领先一步推出新计算机技术产品意味着可能提前占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对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往往在技术的发展上表现为: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比市场实际需求发展的更快。这无疑给创造活动的速度、时间快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展迅a速的原因

关于计算机技术的认识部分经常提供计算机技术如何改进的相对有力的指导计算机领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的实践是往复的,科学知识暗含在数量和种类极为可观的设计中而这些设计又体现在计算机产品中,不但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还必须经过真实世界的约束检验。此外,计算机中的新技术迅速转化为产品首先运用于开发研制下一代的新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芯片制作、软件开发中的运用,极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加快了创新活动的步伐。稳定的、明显的和迅速的选择机制在对相互竞争的技术价值做出一个共识性判断之前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到最后的选择机制。大多数情况下,围绕计算机技术的若干选择判据和机制及其影响要素在同时发挥作用,选择的环境常常是非常敏锐和稳定的,这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实践方面,用户和市场同时对新计算机技术进行选择,在市场判据一定的情况下,优于他者的技术取胜,这样经济之间的竞争转化为技术竞争。此外,认识和实践的相互转换是选择机制稳定化、迅速化的另一论据。计算机技术的大多数领域以应用学科和工程学科的出现为标志,这些学科的职责是促进与实践有关的认识的发展,这些学科常吸收更为基础的学科,其本身也是当之无愧的认识部分。传统认为,有认识的提高就能有实践的进步,在对计算机技术研究中,发现常有另外一条路径,这个过程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在肖克利及其同事制造出一个运行的晶体管后,作为一个科学领域的热力学建立起来,有关半导体是如何运行的理论也建立了起来,这是用来证明认识随着实践的提高而提高的经典实例。在工程学科和应用学科中,与实践的密切联系给我们这样的启发,认识的提高可以让选择判据更加明显,它们能够使计算机技术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或者说是促进实践的发展。如果没有所说的认识的帮助,这一切会变的不可能实现或更困难一些。显然,选择机制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进化和认识进化之间明显地提供了一种双向的连接,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计算机科学计算发展趋势

超高速计算机采用平行处理技术改进计算机结构,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硅芯片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看硅技术越来越接近其物理极限。为此,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开发新型计算机,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与技术都将产生一次量与质的飞跃。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将会在二十一世纪走进我们的生活,遍布各个领域。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光子计算机是利用光子取代电子进行数据运算、传翰和存储。光子计算机即全光数字计算机,以光子代替电子,光互连代替导线互连,光硬件代替计算机中的电子硬件,光运算代替电运算。在光子计算机中,不同波长的光代表不同的数据,可以对复杂度高、计算量大的任务实现快速地并行处理。光子计算机将使运算速度在目前基础上呈指数上升。分子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运算快、存储量大。分子计算机的运行是吸收分子晶体上以电荷形式存在的信息,并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组织排列。分子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纳米管元件尺寸在几到几十纳米范围,质地坚固,有着极强的导电性,能代替硅芯片制造计算机。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控制着各种家电的运行,并通过互联网下载各种新的家电应用程序,以增加家电的功能,改善家电的性能等等。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遥控家中的家电,在办公室的时候就可以提前让家中的电器做好饭,煮好菜,开空调等等。随着计算机的性能的提高,能耗也将越来越大;而且计算机在家庭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运行的时间也将变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主要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向“高”的方向。性能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的主频越来越高。另一个方向就是向“广”度方向发展,计算机发展的趋势无处不在,以至于像“没有计算机一样”。第三个方向是向“深”度方向发展,即向信息的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02).

[2] 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10).

[3] 文德春.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5).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6)

信息技术在企业会计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控和监管,从而为企业重大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电算化也是今后企业会计工作体制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之下,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解决关乎着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的进程。因此,企业先关负责人必须提起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积极寻求合理的解决措施。

2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对电算化工作的足够认识

会计电算化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基本的工作思路是将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和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中专业的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可以真实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数据分析报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美国企业中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而在国内企业中的分布极不平衡,一些大型国有或是私有企业中的普及率在50%~80%,中小型企业的普及率甚至不及30%,这对于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是极为不利的。另外,一些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确认识,认为其只不过是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计算精度高、工作效率稳定的特点有效地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对电算化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认识到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促进企业高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诸多漏洞,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2技术水平有限

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完备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并致力于提升电算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保障。但是受国内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很多企业虽然配备了一定的电算化技术基础,但是由于缺乏完备的软件技术支持从而导致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总体水平不高:一方面,各企业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和发展特点开发专用的会计管理软件,仍然沿用传统的甚至已经被市场淘汰的会计软件,有些软件的功能甚至与硬件系统不兼容,从而给报表汇总、数据查询以及数据传输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电算化系统和软件的保密等级偏低,一些企业很少在软件的数据加密、系统升级等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导致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很容易造成企业重要会计信息的丢失和盗取,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23缺乏专业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决定了必须由专业的具备会计理论知识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前来担任。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都是由过去的专职会计或是出纳经过短期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而来,他们大都只具备基本的机械操作能力以及简单的会计管理软件的使用技巧,对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的维护与软件开发的认识不足,缺乏专业的知识,在计算机硬件或是软件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数据恢复,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另外,一些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没有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储备和从业经验,也无法很好地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因此,如何培养兼备会计理论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实际问题。

3提升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31转变观念认识

政府、企业和全社会转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旧有认识是提升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有效策略,也是提升企业会计工作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久稳定发展的关键。一方面,政府应该从宏观角度出发,通过完善立法、加强政府引导以及积极引进外资等策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研究与推广,帮助企业推进会计电算化工作体制的完善与发展,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过程,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体制中硬件与软件研发工作的投入力度,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理论研究,从而更好地迎合市场发展需求,促进企业的平稳快速增长。

32加强软件开发,保证体统安全

会计软件功能是衡量电算化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改革中应该重点研究和发展的焦点内容。为此,企业应该重视会计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工作,通过引进技术、加强合作、引进人才等方式加强软件的二次开发能力,针对企业发展特点以及会计工作性质对会计软件功能进行改?M与完善,加强各个模块的调试,并对原有的会计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其可以充分地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另外,企业还要加强系统安全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落实责任制度,并施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提升系统的安全等级,同时还要通过设施流量防火墙、不断进行系统升级等措施有效杜绝木马病毒和网络黑客对于会计系统的侵扰,保证财政数据的真实可靠。

3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43-04

一、“两化融合”现状简述

(一)“两化融合”的基本概念

“两化融合”简单地说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主要分为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方面。[1]

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如工业生产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融合是指信息技术融合到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如传感器制造技术和嵌入式控制技术融合产生新型传感器,普通变电设备增加嵌入式控制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智能变电设备,产品价格比原来有大幅提高。

业务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如生产现场的专用设备可以对从原材料上线到成品入库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控制和监控。

产业衍生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新的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新型服务业,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下产生的物联网软件服务业等,产生了大量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两化融合”现状与发展

目前,“两化融合”整体处于由覆盖渗透向集成整合加速过渡发展状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外自动化行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各行各业各区域“两化融合”发展不均衡。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带来了最新的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产品、技术及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促进人们对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有了清晰的理解。行业企业也在自动化与信息化领域逐步推出各种智能化的产品或系统,促使“两化融合”的装备及技术具备一定基础,正向两化深度和广度融合推进。

就工业生产业务的“两化融合”来看,“85%以上的行业企业应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车间物料管理、车间设备管理等业务系统[2],”在个性化业务上也有了人们期望的发展。面向用户的产品全程追溯的需求日益强烈,成为两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信息化与研发设计融合已经成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产品中“嵌入”了信息技术,使产品提高了两化融合的附加值,促进了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信息技术融入研发设计的各个环节,缩短了研发设计周期,降低了研发设计成本。部分机械制造企业已经实现了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ERP的集成应用。

(三)职校教育与“两化融合”

智能工厂、智慧企业是一种新型生产与管理模式,需各种两化知识技能层次的人员进行生产或管理。“两化融合”环境中的职业岗位已摒弃了很多单一性的传统职业岗位,由此岗位的内涵也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机修工,不再是只修机械不修电气,而是机械电气都要修理,甚至信息化机电产品部件也要修理;操作工不再是单纯揿揿按钮、搬搬工件、对对刀具、装装夹具等等,而是要从计算机调出程序、核对程序、按规定要求通过计算机从刀库里选取刀具、定位操作等信息步骤实现操作工艺流程。

就业岗位的变更,迫使就业人员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适应智能生产和智慧管理的需求,否则就会“out”。

作为人力资源主要提供者――职业学校必须迅速作出应对。这不仅关乎经济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决定了职技类学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眼前最敏感的两个点:一是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及持岗能力;二是生源的多少及优劣。

职业院校面对“两化融合”的大背景,要做大做强,既要有抢眼的近景,又有清晰的远景。笔者认为,其焦点在课程上。每一门课与“两化融合”一起考量,再做出对现有课程应有的定位,加以修正,使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转型,实行软着陆。也就是要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实事求是和科学发展的改革原则。笔者用单片机课程的重构教学框架为重点,意在使课程与“两化融合”能够有机结合。

二、重构单片机课程框架

(一)单片机课程发展历史与现状

职业学校单片机课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设,当时使用汇编语言,用286无硬盘电脑做实验,后来改用实验箱,进行理论实验教学;2005年,有的学校开始边做单片机实训板边教学边编程、调试,当时还是使用汇编语言;2008年,随着嵌入式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好多学校开始改用C语言作为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语言;现在,用学生做的实训板边教边学边调试,教学效果在逐步提高。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形式重点放在了单片机的应用上,虽然单片机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有体现,但因教学时间有限,知识与技能的巩固率不尽如人意,所以,要重构单片机课程。

(二)单片机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化专家周宏仁形象地称:“抓住了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属于嵌入式系统中的一种类型)和工业软件,也就抓住了信息化创新的‘牛鼻子’。在许多产品或系统中,有或者没有嵌入式系统就成为‘两化融合’有无的标志,甚至是两化是否深度融合的标志”。[3]

当下“两化融合”,主要在信息化一头,因为“两化融合”要达到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产业先进化,即时和互联的实效,依靠的是传感器、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终端装备。它们之间的协调互动,是要通过嵌入式系统和工业软件,经过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通信来完成的。当然,也离不开会操作这些系统的技术人才。

由于单片机有许多优点,因此其应用领域之广,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可见一斑。笔者在社会调研中得知,“两化融合”推进到了生产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好多由手工和脑力工作的劳动已由单片机或微处理器控制的装置来代替,机器人、PLC触摸屏、数控机床、条码采集器、传感器、无线射频识别等软硬件的综合智能化系统离不开单片机系统,操作、维修这些系统离不开懂单片机原理的技术人员。

显而易见,职业学校的单片机应用课程,地位和作用重要,用教育领域或科技领域里的说法就是:单片机应用课程是某些学科间的交叉学科。如单片机控制电动机的例子涉及到单片机、电子、电机调速、PID控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三)重构框架的理论依据

国家教育部在“十二五”规划中把单片机课程明确地列入了专业基础课,这充分表明了单片机课程是一切技术人员都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技术人员必具的素养。这也顺应了“两化融合”的需求,更是国家经济转型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起码要求,是国家迈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决心。职业学校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以此作为教改的依据。

重构单片机课程框架,要在人类认识规律主线上进行。人的认知规律无非就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十六个字。除了这条规律线,还要知道人的认知是按螺旋形逐渐推进的,知识需要反复地被认知,才能内化为潜意识。即所谓被牢牢地记住,并成为呼之欲出的理性工具。特别是离生活较远的那些知识,即使传授时注意了加强感性认识,一旦长时间脱离,这些知识不会在大脑皮层中刻下印痕。所以,必须重视知识的重复率和初始认知的可接受性。

单片机知识及技能是“两化融合”环境中的桥板。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是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技术工人的一门实用学科。如千家万户家庭中的各种电表、水表、煤气表内的单片机,通过各种网络,和供电公司等与能源控制者保持着网络实时联系。因而,单片机应用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以上是重构单片机课程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单片机课程重构的顶层设计思想。

(四)重构的单片机课程框架

单片机课程,是一个两层建筑,下层是基础课程,上层是应用课程。

基础课程是针对各技术专业所有一线技术操作工、检测工、维修工等岗位给予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只要知道“两化融合”中嵌入式系统基本原理,信号采集、调试基本技能,记录(电脑软件记录与手工书面记录)下采集的数据,做好数据的汇总。所以基础课程应包括单片机应用系统结构与原理、类型、应用场合,简单的I/O口控制、定时器与中断、串行口的简单使用与调试。还要求内容要广泛和浅显,通过项目来完成,深度和难度可以浅一点,把学习者带入单片机领域。

上层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是重复出现的,但在深度和难度上与下层是有所区别的。因为,两者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水平是不同的。

上层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要围绕岗位来构思,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是不同的,各有所侧重,针对设备维修人员、设计辅助人员、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要分别设置。不仅要求熟练掌握基础课的内容及前导课程(电子技术训练、常用电机控制与调速、气动液压、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还要在这些基础上学习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要根据“两化融合”涉及到的工业机电设备的基本功能(人机接口、电机控制、阀门控制),机电设备的各种状态检测(温度、水位、压力、油量、速率等参数的检测),体现岗位要求与智能特性,并结合单片机的接口技术来重组知识点与技术点。它包括检测和调试键盘接口、显示器接口、AD/DA接口及电路。能判断故障,能维护设备(设备接口包括RS-232、RS485、UART等接口)的正常运行,熟悉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显示器等输出设备的控制方法。

(五)重组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性质,其内容如表1所示。

(六)授课形式

单片机基础技术课程以理论讲解、实验验证为主要授课形式。按照知识深度,以项目单元讲解知识点、实训技能点。在讲解理论时可举自动控制中的例子,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实验时以验证原理为重点。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采用在教学工场中授课的形式教学。按技术要求以情境为单元,以一个检测或控制现象作为任务,深化知识提升技能。可以把单片机知识与接口技术及电路联合起来,注意突出“两化融合”内容,重点把单片机知识与传感器知识及自动控制技术知识融合起来,强化单片机系统及电路制作、检测、调试和维修等技能。

参考文献:

[1]金江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理论体系[EB/OL].(2009-08-18)[2013-08-18]..

Reconstructing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urriculum

Framework with Two Unifications

LIU Xue-xue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8)

关键词: 电子竞技;引擎技术;认识论问题

Key words: e-sports;engine technology;epistemology

中图分类号:G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244-02

1 电子竞技引擎技术创新的意义

如果数字媒体的历史说明了一件事,那么就是技术每次新的进步意味着社会民主变得更广。把新媒体封为促进“民主化”的力量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把它美化为传达人们声音的解放者,另一方面却妨碍人们认识它掩盖错误权利的弊端。当人们宣称电子竞技引擎技术促进了民主化的力量时,既需要深入分析其自身的历史,又要在更大的层面分析其如何和人类沟通的历史相吻合。由于篇幅有限,无法对体育媒体民主化做深入的分析。但是,将为电子竞技引擎技术在不断变迁中的媒介所处的位置以及电子竞技引擎技术作为文化表达方式的含意提供更丰富的背景。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变迁,电子竞技引擎技术作为其中一个较早的例子代表了民众所说的融合文化。体育媒体消费者也视为媒介游戏玩家,运用各种媒体技术发明了新的沟通渠道。早期的电子竞技虚拟技术使用了ID软件技术支持的、强有力的3D游戏引擎改变了最初的游戏,并把游戏打造为制作简短动漫视频的工具。从技术上来讲,体育动漫视频是可以看的文件,但在之前的体育游戏中只能通过回放功能来看这些视频内容。在前面已经讲到这种“玩转”行动对于玩家、甚至黑客技术都算新鲜。但是,实际上“玩转”文化来源于较老的体育粉丝文化。电子竞技引擎技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并不是一群寻找更新,更廉价动漫格式的技术人所发明。相反,电子竞技引擎技术是玩家在寻找新方法去彰显其技术能力时产生的。

屏幕演示(Demoscene)是黑客文化的一个分支。屏幕演示指震动软件的开机屏幕以表明他们已经黑客了软件且表明只要别人下载了该被黑客的软件就可以实现共享,这是屏幕演示的动机。但是和屏幕演示不同的是,捕获用户的游戏币(游戏用语,游戏的财富价值,体现游戏的所有内在成分对玩家体验的影响,是决定一个游戏有多好玩的重要因素),并和其它人共享的能力是在竞争极为激烈的网络空间的一种表现行为。这些“高性能游戏”由深谙计算机文化的技术操作特征。这些行为作为较早的迹象表明把电子竞技引擎技术看作民主化的力量是不妥的。“高性能游戏”具有这样的特性,发明者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可以使用昂贵的技术。这个特性使得人们不得人认真质疑电子竞技引擎技术是否可以被视为一种解放的、强有力的表达方式。换句话说,从人口学的视角看,电子竞技引擎技术制造者几乎不能代表那些需要广泛沟通渠道的、处于社会底层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尽管如此,随着美国73%的成年人可以使用互联网,自电子竞技引擎技术时代以个人计算机的情况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且,个人计算机技术变得更加普及。个人计算机技术是制造和传播电子竞技引擎技术的基础。随着游戏可以采用很多标题建立工具,现在制造电子竞技引擎技术变得相当容易。所以,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那么机会进行创意表达。而且,人们能够通过基于Flash技术的平台譬如优酷视频来传播视频,而且通过各种声音来表达民主的倾向变得很明显。

2 技术突破性的边界问题

当讨论一个媒体的民主化力量时,可用性是核心。技术进步的速度总会超越运用这些技术的文化能力。而且,早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就存在技术可用性的社会阶级。只是在10年前,拨号连接这种技术使得人可以通过文本的形式和任何可以使用网络的人沟通。今天人们能够使用网络相机和宽带连接来进行现场网络流播放,生成了更强有力的表达模式。而且,在那些可以使用流播放和那些不能进行流播放的人之间形成了数码鸿沟。电子竞技引擎技术也不例外。更多人可以制作电子竞技引擎技术。但是,因为媒体发展的速度很快,速度快到高端的电子竞技引擎技术经常可以被当作好莱坞最高端的计算机生成影响。在这场数码武器竞争中,正如任何技术生态学一样,会有分层的问题。在讨论促使人们沟通更加有效的工具时,必须时要注意技术生态的问题。从印刷到电报,从收音机到电视,再到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给人更多能力,但是同时也把人边缘化了。在很多方面,电子竞技引擎技术从计算机精英话语转变更为广的亚文化,处于不断扩大的电玩文化的亚文化。但是,电子竞技引擎技术也演变为一种只有那些掌握了使用电子竞技引擎技术的方法和知识的人才可以用的强有力的沟通方式。

也许,比可用性更令人们担忧会妨碍电子竞技引擎技术成为平等表达方式的是受众面。非规则化的案例和现在制作的越来越多的技术引擎区别开的是渗透到主流文化的能力。虽然电玩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个较大的部分(从该行业爆炸式的发展可以看得出),电子竞技引擎技术的艺术形式依然是一个有发展机会的领域。当电子竞技引擎技术处于一个文化活动不活跃的人群中(并不是把玩游戏的人都笼统地归为对文化不漠不关心的人,所以并不是说他们不是一群对文化参与淡薄的人),至少电子竞技引擎技术会面临很多障碍。

电玩媒体是一种可行的文化表达方式。一些思想家认为电玩在教育与文化话语中具有变革的力量。最后,简要描述一下整个电玩的前景和具体的电子竞技引擎技术前景。毫无疑问,电子竞技引擎技术很有潜力成为强有力的、独特的文化表达工具,因此电子竞技引擎技术可以被视为具有民主化的力量。但是电子竞技引擎技术要想发挥其民主化的力量,它在可用性和受众面方面面临很多障碍。所以,不要给电子竞技引擎技术过度镀金,以免模糊了我们对它实际能力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璐,张玉明.电子竞技运动若干理论问题商榷[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2).

[2]高晨辰.电子竞技与衍生运动的发展基础、趋势与自净行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

[3]黄璐.对《让数字演绎体育无限精彩》中若干问题的质疑[J].体育学刊,2005,12(5).

[4]黄璐.《赶上了网络:卫报新闻传媒体育部案例》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9(4).

[5]黄璐.城市体育信息网络服务策略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11-14.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9)

作者简介:熊小琴(1983-),女,湖北黄冈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谢丹(1983-),女,湖北荆州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湖北 武汉 43041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33-02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也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今为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而自动化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谓机电一体化技术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融合,是一项集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通过为期三年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实践及对走上工作岗位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访谈,笔者了解到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瓶颈所在,即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较多用不上,能用得上的理论知识又不知如何应用于实践,普遍动手能力较差。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目前机电一体化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具体需求情况,笔者对其主讲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思路,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尽可能地减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一、课程理论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的取舍应以够用为原则

相对于重点院校,三本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知识接受能力及学习积极性方面稍差一些,有关基础课程学得不够扎实,给本课程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

首先,作为教师要认清这种形势,在给学生讲授“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之前应先给学生定位,定位包括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及目前市场上对该专业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并以够用为原则。如在讲授机械传动技术时,由于学生缺乏系统建模所需的积分变换方面的数学知识,而且已上岗学生基本上主要从事操作性工作,所以就可将机械传动系统的数学建模忽略,重点讲授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及常见机械传动系统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又如在讲授机电一体化技术时,考虑到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电机驱动控制,尤其是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因此将伺服传动技术,尤其是步进电机伺服传动技术作为教学重点。

其次,作为教师要认清每个学生知识结构存在个体差异,这种个体性必然会导致参差不齐现象的出现,因此选择课程内容时应遵循在够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大部分同学能够接受。如每堂课开始时,首先给学生讲授该堂课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然后再进行扩展,这样既可照顾到起点较低的学生又可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空间。

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相比于原来单一的粉笔教学,多媒体能把现场图片、声音、动画等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接受到更多信息,教学效果会好很多。尤其是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普遍应用于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等)和自动化生产线(如柔性制造系统等),而学生基本未见过上述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即使有些学生见过,也应未见过其内部核心结构,然而它正是涉及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关键部位,那学生就无法了解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是如何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工作的。

另外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控制技术、伺服传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因此,要想学生掌握好该课程并懂得应用该课程的知识点,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动化设备中的内部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展示给学生,在没有多媒体之前这种展示是难以实现的,但有了多媒体之后这种展示是很容易实现的,并且是很直观的。借助于多媒体不仅可以将现实中的自动化设备搬至课堂上,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结构及其工作过程。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既有理论讲解又配有图片及动画,图文并茂,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教学效果便可以得到极大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再结合实体教学,教学效果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知识向能力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至少由五种知识体系构成,而学生在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之前已分散地学习了该课程所包含的部分知识体系,但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只是将这些知识体系当中的部分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堆积,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因此,教师在上课时除了讲解基本知识之外,应更多地注重讲解各部分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使用所学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而使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机电一体化技术时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数控机床进行讲授,并利用实践教学时间带领学生进入机电实训室,提出与实践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并作答;又如在讲授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时结合历年高职院校参加的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作品进行讲授,这激发了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也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另外,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能力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能力的提高又促进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学习的能力,并着力使学生学习的各种知识转化为学生相应的实践能力。

4.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防止理论和实践脱节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尤其如此,对此应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好理论,以理论为主导,同时注意联系实际讲授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且要讲透彻,整个课程内容强调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如在讲授传感检测技术时结合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一般情况下,这两种系统不会用到教材编写的所有传感器, 因此对于教材中的传感器均详细讲解并无必要, 于是这一板块的教学设置偏重于光栅、光电编码器、测速发电机三种传感器,压缩理论推导,强调三种传感器的应用及其在检测系统中的连接问题。

第二,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动“行动导向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如实验、参观和实训等)引导学生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在学生一周的实训期内,由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布置实训任务,通过实训指导书和实训任务书让学生了解实训要求和规范,随后监控整个实训过程,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整个实训任务进行思考、研究、分析和实施,完成实训项目。规定的实训时间到,每组学生停止工作,由教师对每组实训结果进行现场公开演示、点评,根据综合表现评定成绩。通过这种公开点评的方式让各组认识到不足,形成组间竞争,促使各组不断改进技能,从而促进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教学过程中组织各类有效的教学实践,如引入集传感器技术、电子电气技术、P L C技术、装配技术、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综合教学培训系统。学生通过机电一体化综合教学培训系统不仅可以进行各单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而且还可以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综合训练。培养和树立学生的实践精神,使学生乐于实践,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包括机电一体化在内的相关专业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本校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紧紧围绕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开设与本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综合性实验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建立以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主要在学院内完成,且侧重单项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数控实训等,同时学生还要进行基本技能(钳工、机加工、电工)、职业基本素质(数控车、铣、线切割的编程和操作)的训练;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完成。

三、结语

随着我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要求,三本院校或高职院校只有培养出适应机电一体化人才市场需求的毕业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针对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在教学中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根据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的要求设计出更多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际应用相关的教学项目,并且这些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更好地应用这门技术,从而更好地适应制造业自动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冯建平.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科技,2009,(2):58-59.

[2]张平亮,辛望旦,等.高职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5-8.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10)

电化教育是干什么的?这是似乎容易回答又难于准确回答的问题,其实质是电化教育的定位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电化教育发展的老问题,在这信息技术时代异军突起之时,这个老问题更加紧迫起来,甚至产生了电化教育的生存危机,对电化教育是干什么的,它的定位是什么等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理论上给予深层次的探讨,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媒体不断涌现并被引入到教育领域进行应用,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每当出现一种新的媒体,伴随着对它及其教育应用的研究,都会在教育技术领域形成一股“先进媒体热”。伴随着这种“繁荣”局面的形成,在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来,引起了一些细心并理智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人员的注意,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电化教育有着不同的认识,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它是拍摄和播放电视录像的;它是管理配有电视录像的;它是管理配有电教设备的教室的;它是搞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等。

问题一:电教中心是教学单位还是教学辅助单位?电教人员是教师还是教辅人员?电教工作是教学工作还是教学辅助工作?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中将电教中心定为“教学单位”,而许多学校却把它看作是教学“辅助单位”?电教人员是教师,而其他人却把电教人员当作是教辅人员。这个问题自从有了电化教育后就一直缠绕着电教工作的方方面面。

问题二:电化教育所依据的媒体是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呢,还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呢?是否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前者是电化教育,后者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否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旧媒体技术的“落伍”而寿终正寝呢,是否在将来又有新媒体出现后,再次改换名称呢?这两个问题交织叠加在一起。构成了电化教育职能,定位和生存的危机。时下,电化教育在中国有着各种不同的称谓,“电化教育”强这个研究和实践领域在中国出现较早的名字,之后有人呼吁这个名字不科学,应改为“教育技术”,由于当前这个领域的实战人员大多从事新媒体的有关工作,于是又出现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名字,随着我们逐步迈入信息社会,随着社会对人才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视,于是“教育信息技术”这个词也成为教育技术的另一个“时髦”的名字。

2 对问题一的探析

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电教机构是否应该建立,不在于搞电教要有多少资金的投入,更不在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在于人们是怎样看待电化教育工作的,其根源是人的观念和意识问题,观念和意识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总是依据一定物质条件和社会实践而产生,并随着条件的丰富和社会实践的深入而发展,它们是特定的时代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改变了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业的产生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业的产生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批示器,教育活动方式和教学观念的产生何尝不是这样,任何教育都要依靠一定的工具手段,并在一定工具手段的支持下形成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实践,也必然产生与这种教学活动方式相吻合的教学观念和意识。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方式,是一种脑力加体力的劳动或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师在工作中总要使用一定的工具手段去“劳动”,即使用一定的教学工具传递教育信息,教育学生。当教学工具处在手工业时代,就必然构成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课堂讲授的教学活动方式或“劳动”方式,也必然产生课堂空间中的教学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教学方式的产生和数师角色的认定均不超出课堂空间。只有在课堂上讲授的人才被看作是教师,只有在课堂狭小空间中的讲授才被认定为“正宗”的教学工作。如果说这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话,那么专门研究教学的学科——教学论也把教学的认识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上,而把“学生”实际上仅划在课堂以内,把教师的职责任务框在课堂之内。在这种集体潜意识和所谓的学科意识的衡量下,电教工作者若没有直接进入课堂讲授,那么他们就不是教师;他们若不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的工作就不是教学工作,至少不是“正宗”的教学工作,所以电化教育的职能就被定位在辅和服务性上。

新的劳动工具的出现必然产生新的劳动方式,也必然形成新的社会观念。以先进生产机器为标志的现代大工业生产,改变了手工业时期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将劳动者从劳动密集型的个体劳作中解放出来,走上了知识密集型的协作化大生产之路。同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打开人们的眼界,促进教学观念的变革。尽管比起生产领域,这种变革姗姗来迟,但最终还是出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某些过去认为亘古不变的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方式。现代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成了多类型的,立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地域,民族,国家之间的沟通障碍。在这种情形下。手工业时期形成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开始发生变化,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活动得以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人人超出课堂的时空。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无限的时空中获得教育信息,师生凭借新工具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教师的角色行为或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个体在课堂上的讲授,应当说无论是教师个人或群体,无论是否在课堂,凡是对教育信息的开发,设计,制作和传播都是教学的范畴。

由于受工具手段的限制,在传统教学观念或集体潜意识中,往往把教学归结为课堂中教师个体的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教师从传统单一的个体作业的方式解放出来。应当看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构筑了广泛而又多样化的教育信息环境。构筑这种信息环境仅靠教师个人行为是不能完成的,必须依靠教师群体的力量进行教育信息的开发,设计,储存,加工和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于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群体分工合作的现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出现了,这个现象的出现与现代社会大生产发展的趋势相吻合。当然,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取消教师个体的劳动,相反对教师个体素质的要求更高了,教学分工合作现象的出现,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现代教育教学体系的形成,电化教育正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分工合作的产物。电教工作者所做的工作正是开发,设计,制作,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由此可以看出,电教工作者是教师,电教机构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电化教育的职能归结起来就是为教育和教学提供或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信息环境,这就是电化教育的根本职能。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育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教育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信息环境下进行的,无论是重传递知识还是重学生主动学习,无论是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是注重其能力的发展,若没有教育信息的交流,没有教育信息环境,教育教学活动就不复存在,教育信息环境对教育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所谓教育信息环境是指师生活动所依赖的信息资源,信息表达形式,媒体手段的组合以及信息交流方式的总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仅靠教师讲授,媒体单一,信息资源少,交流空间小,教育信息环境的因素并不引人注意,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视听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智能计算机技术纷纷亮相,人类所处的信息环境越来越丰富,信息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这种影响和变革迅速地作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于是“教育信息环境”这个新事物终于在我们感性和理性的视野出现了。它给了电化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使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新“工种”。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最大的启迪就是要构筑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信息环境,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发掘的领域。

3 对问题二的探析

如果说,对电化教育工作属性和职能的问题涉及教育教学观念变革的全局问题。那么,电化教育是搞幻灯投影等还是搞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问题,则是电化教育工作的局部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电化教育的具体工作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就是给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或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因而,无论是幻灯投影还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都是我们用来提供或创设教育信息环境的工具。这是不应该产生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呢?这就是一种异化现象,把工具当作目的的异化。产生这种异化的原因很多,但深层原因就是在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负效应。这些负效应中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技术至上理念”,这种理念是伴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而形成的。其主要特征就是认为技术手段可以改造一切,战胜一切,它们无所不能,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偶像崇拜”一技术手段的崇拜。而创造和使用技术手段的人的地位却被忽视了。

从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来看,技术起源于人类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工具的制造,正是由于对工具的使用和制造的实践才使人类从动物脱离出来。任何工具手段都是人的某些器官功能的延伸。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是对人的体力或肢体的延伸,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是对人的大脑和感官的延伸。可以说,技术手段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外化与展示,是人类智能因素与自然物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对象化的产物,技术手段的真正内核是人类的智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手段不断先进和复杂,人类战胜自然能力的提高,异化也就出现了。把本来是人类智慧的伟大,人类本质力量的伟大片面地当作技术手段的伟大。于是技术手段占据了主角,它们的“光芒”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以至于看不到它们背后丰富的人类智慧和精神内涵。于是,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工具价值高于人的价值的现象,出现了错把工具当目的的现象。

这种异化现象在教育教学中同样存在。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再创造,为了全面培养和发展个人能力。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是对人心灵的塑和能力的培养,其中心是人。为了实现这些本质和目的,就要通过书本等工具手段来实施。然而在现实中,教师成为教书的,而不是育人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自我发展,“书本,知识,分数”异化成教学追求的最高目的,“工具手段”成了中心,甚至教师也被异化为传递知识的“工具”。

电化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供或创设丰富的教育信息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无论幻灯投影还是多媒体计算机或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手段都是实现目的的工具。然而,这些工具手段却在群体潜意识中被异化为电化教育的目的,把电化教育本质的东西与某类工具联系在一起,认为搞这些东西就是搞电化教育,以至于当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新工具手段出现后就不是电化教育了,电化教育由此便产生了生存危机,要摆脱危机,就要更科学地把握本质的东西,把一项事业,一门学科的本质与某类技术手段相连接,观念就要实现超越。超越媒体工具的桎梏,将自己眼界扩大,洞察到媒体之后存在的广阔领域——为教育教学提供或创设丰富多样化的教育信息环境。要构筑教育信息环境,没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是不行的,电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在它们的基础上孕育着教育信息资源的组合,系统教学设计,媒传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及众多的媒传教学模式,这才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真正追求的东西,电化教育本身的优势是在延长和加强师生主体的认识器官的作用,正是有了这种优势,它才能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改变教育内容和形式,优化教育过程,只有认识到电化教育这一特点,才能正确的摆好电化教育的位置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篇(11)

电化教育是干什么的?这是似乎容易回答又难于准确回答的问题,其实质是电化教育的定位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电化教育发展的老问题,在这信息技术时代异军突起之时,这个老问题更加紧迫起来,甚至产生了电化教育的生存危机,对电化教育是干什么的,它的定位是什么等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理论上给予深层次的探讨,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媒体不断涌现并被引入到教育领域进行应用,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每当出现一种新的媒体,伴随着对它及其教育应用的研究,都会在教育技术领域形成一股“先进媒体热”。伴随着这种“繁荣”局面的形成,在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来,引起了一些细心并理智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人员的注意,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电化教育有着不同的认识,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它是拍摄和播放电视录像的;它是管理配有电视录像的;它是管理配有电教设备的教室的;它是搞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等。

问题一:电教中心是教学单位还是教学辅助单位?电教人员是教师还是教辅人员?电教工作是教学工作还是教学辅助工作?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中将电教中心定为“教学单位”,而许多学校却把它看作是教学“辅助单位”?电教人员是教师,而其他人却把电教人员当作是教辅人员。这个问题自从有了电化教育后就一直缠绕着电教工作的方方面面。

问题二:电化教育所依据的媒体是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呢,还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呢?是否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前者是电化教育,后者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否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旧媒体技术的“落伍”而寿终正寝呢,是否在将来又有新媒体出现后,再次改换名称呢?这两个问题交织叠加在一起。构成了电化教育职能,定位和生存的危机。时下,电化教育在中国有着各种不同的称谓,“电化教育”强这个研究和实践领域在中国出现较早的名字,之后有人呼吁这个名字不科学,应改为“教育技术”,由于当前这个领域的实战人员大多从事新媒体的有关工作,于是又出现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名字,随着我们逐步迈入信息社会,随着社会对人才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视,于是“教育信息技术”这个词也成为教育技术的另一个“时髦”的名字。

2 对问题一的探析

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电教机构是否应该建立,不在于搞电教要有多少资金的投入,更不在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在于人们是怎样看待电化教育工作的,其根源是人的观念和意识问题,观念和意识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总是依据一定物质条件和社会实践而产生,并随着条件的丰富和社会实践的深入而发展,它们是特定的时代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改变了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业的产生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业的产生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批示器,教育活动方式和教学观念的产生何尝不是这样,任何教育都要依靠一定的工具手段,并在一定工具手段的支持下形成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实践,也必然产生与这种教学活动方式相吻合的教学观念和意识。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方式,是一种脑力加体力的劳动或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师在工作中总要使用一定的工具手段去“劳动”,即使用一定的教学工具传递教育信息,教育学生。当教学工具处在手工业时代,就必然构成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课堂讲授的教学活动方式或“劳动”方式,也必然产生课堂空间中的教学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教学方式的产生和数师角色的认定均不超出课堂空间。只有在课堂上讲授的人才被看作是教师,只有在课堂狭小空间中的讲授才被认定为“正宗”的教学工作。如果说这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话,那么专门研究教学的学科——教学论也把教学的认识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上,而把“学生”实际上仅划在课堂以内,把教师的职责任务框在课堂之内。在这种集体潜意识和所谓的学科意识的衡量下,电教工作者若没有直接进入课堂讲授,那么他们就不是教师;他们若不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的工作就不是教学工作,至少不是“正宗”的教学工作,所以电化教育的职能就被定位在辅和服务性上。

新的劳动工具的出现必然产生新的劳动方式,也必然形成新的社会观念。以先进生产机器为标志的现代大工业生产,改变了手工业时期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将劳动者从劳动密集型的个体劳作中解放出来,走上了知识密集型的协作化大生产之路。同

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打开人们的眼界,促进教学观念的变革。尽管比起生产领域,这种变革姗姗来迟,但最终还是出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某些过去认为亘古不变的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方式。现代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成了多类型的,立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地域,民族,国家之间的沟通障碍。在这种情形下。手工业时期形成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开始发生变化,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活动得以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人人超出课堂的时空。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无限的时空中获得教育信息,师生凭借新工具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教师的角色行为或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个体在课堂上的讲授,应当说无论是教师个人或群体,无论是否在课堂,凡是对教育信息的开发,设计,制作和传播都是教学的范畴。

由于受工具手段的限制,在传统教学观念或集体潜意识中,往往把教学归结为课堂中教师个体的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教师从传统单一的个体作业的方式解放出来。应当看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构筑了广泛而又多样化的教育信息环境。构筑这种信息环境仅靠教师个人行为是不能完成的,必须依靠教师群体的力量进行教育信息的开发,设计,储存,加工和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于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群体分工合作的现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出现了,这个现象的出现与现代社会大生产发展的趋势相吻合。当然,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取消教师个体的劳动,相反对教师个体素质的要求更高了,教学分工合作现象的出现,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现代教育教学体系的形成,电化教育正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分工合作的产物。电教工作者所做的工作正是开发,设计,制作,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由此可以看出,电教工作者是教师,电教机构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电化教育的职能归结起来就是为教育和教学提供或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信息环境,这就是电化教育的根本职能。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育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教育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信息环境下进行的,无论是重传递知识还是重学生主动学习,无论是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是注重其能力的发展,若没有教育信息的交流,没有教育信息环境,教育教学活动就不复存在,教育信息环境对教育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所谓教育信息环境是指师生活动所依赖的信息资源,信息表达形式,媒体手段的组合以及信息交流方式的总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仅靠教师讲授,媒体单一,信息资源少,交流空间小,教育信息环境的因素并不引人注意,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视听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智能计算机技术纷纷亮相,人类所处的信息环境越来越丰富,信息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这种影响和变革迅速地作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于是“教育信息环境”这个新事物终于在我们感性和理性的视野出现了。它给了电化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使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新“工种”。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最大的启迪就是要构筑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信息环境,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发掘的领域。

3 对问题二的探析

如果说,对电化教育工作属性和职能的问题涉及教育教学观念变革的全局问题。那么,电化教育是搞幻灯投影等还是搞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问题,则是电化教育工作的局部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电化教育的具体工作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就是给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或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因而,无论是幻灯投影还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都是我们用来提供或创设教育信息环境的工具。这是不应该产生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呢?这就是一种异化现象,把工具当作目的的异化。产生这种异化的原因很多,但深层原因就是在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负效应。这些负效应中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技术至上理念”,这种理念是伴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而形成的。其主要特征就是认为技术手段可以改造一切,战胜一切,它们无所不能,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偶像崇拜”一技术手段的崇拜。而创造和使用技术手段的人的地位却被忽视了。

从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来看,技术起源于人类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工具的制造,正是由于对工具的使用和制造的实践才使人类从动物脱离出来。任何工具手段都是人的某些器官功能的延伸。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是对人的体力或肢体的延伸,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是对人的大脑和感官的延伸。可以说,技术手段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外化与展示,是人类智能因素与自然物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对象化的产物,技术手段的真正内核是人类的智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手段不断先进和复杂,人类战胜自然能力的提高,异化也就出现了。把本来是人类智慧的伟大,人类本质力量的伟大片面地当作技术手段的伟大。于

是技术手段占据了主角,它们的“光芒”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以至于看不到它们背后丰富的人类智慧和精神内涵。于是,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工具价值高于人的价值的现象,出现了错把工具当目的的现象。

这种异化现象在教育教学中同样存在。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再创造,为了全面培养和发展个人能力。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是对人心灵的塑和能力的培养,其中心是人。为了实现这些本质和目的,就要通过书本等工具手段来实施。然而在现实中,教师成为教书的,而不是育人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自我发展,“书本,知识,分数”异化成教学追求的最高目的,“工具手段”成了中心,甚至教师也被异化为传递知识的“工具”。

电化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供或创设丰富的教育信息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无论幻灯投影还是多媒体计算机或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手段都是实现目的的工具。然而,这些工具手段却在群体潜意识中被异化为电化教育的目的,把电化教育本质的东西与某类工具联系在一起,认为搞这些东西就是搞电化教育,以至于当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新工具手段出现后就不是电化教育了,电化教育由此便产生了生存危机,要摆脱危机,就要更科学地把握本质的东西,把一项事业,一门学科的本质与某类技术手段相连接,观念就要实现超越。超越媒体工具的桎梏,将自己眼界扩大,洞察到媒体之后存在的广阔领域——为教育教学提供或创设丰富多样化的教育信息环境。要构筑教育信息环境,没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是不行的,电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在它们的基础上孕育着教育信息资源的组合,系统教学设计,媒传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及众多的媒传教学模式,这才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真正追求的东西,电化教育本身的优势是在延长和加强师生主体的认识器官的作用,正是有了这种优势,它才能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改变教育内容和形式,优化教育过程,只有认识到电化教育这一特点,才能正确的摆好电化教育的位置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面对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工具手段的到来,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思想观念,调整专业队伍的结构,不仅要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和挑战,更要适应新信息技术条件下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挑战。这种调整的性质属扩充性和丰富性的,不是目的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