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0-03 11:52:34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1)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其肇始于公元五世纪盎格鲁―撒克逊逐人渐定居英格兰时期,也就是古英语时期。当时的英国人民在日常的劳作和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口传故事,代代吟咏,辈辈相承。《贝奥武夫》(Beowulf)即为此类文学之杰出代表,是为英国文学第一部民族史诗。《贝奥武夫》故事情节的最初创作和流传大约在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中西部,到十世纪时才以书面形式保存下来,全诗3182行,以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欧洲大陆的战斗生活为原型,以斯堪地那维亚的英雄贝奥武夫除妖斩龙的英勇传奇构成主要内容。

本诗原以西撒克逊方言写成,押头韵而不押尾韵,用双字隐喻而不用明喻。全诗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始于古丹麦家谱,其中赞颂了丹麦霍格国王(King Hrothgurs)宏伟的宫殿,在前后十二年中,半人半魔的妖怪格兰戴(Grendel)不时出没捉食霍格的战士。于是瑞典南部高特(Geats)王子贝奥武夫率勇士来除害。国王当晚设宴款待,妖怪格兰戴又复出现,捉食一名高特战士,贝奥武夫与之格斗,扭断其一臂,妖怪落荒而逃,重伤致死。第二天晚上,格兰戴的母亲前来为其子复仇,其后贝氏把她在一湖泊的洞穴中杀死。第二部分描叙贝奥武夫返国,被拥为王,前后五十年,举国大治。最后贝奥武夫为国民的安宁,以垂老之年,杀一火龙,但其个人亦因而身受重创,终于身死。诗末叙其葬礼,并有挽歌。

公元元年前后,英格兰的原住民是克尔特人,后来罗马帝国前后统治了近400年,公元407年,罗马帝国撤出,约在公元449年,居住在西北欧的古代日耳曼人的部落分支盎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Saxons)和朱特人(Jutes)侵入不列颠诸岛,与原住民融合,形成了英格兰民族的主体。

因而,史诗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北欧文化的影响,比如面对死亡的态度和尚武精神等等,同时在由口传到书面化的过程中,基督教士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对上帝的信仰仅仅停留于言谈之中,史诗中时常出现的对上帝的赞颂也说明了基督教精神的浸染。不过旧有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北欧文化和刚刚传入的基督教文化结合的结果是史诗中的上帝常常是命运的代名词。而命运往往是未知的,难以抗拒的――死亡和毁灭。于是史诗的独特表征,是其中带有深沉悲剧意识的对命运的理解,笔者以为,这是解读《贝奥武夫》的关键。

神话往往表达着人类在童年时期对于世界和自身的思索。根据思考的内容可以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分别对应着对世界和自然的解释以及对命运的思索。《贝奥武夫》以其卓异的思考方式展示了英格兰民族对命运的独特理解。《贝奥武夫》既是一首慷慨悲歌的英雄传奇,又含蓄蕴藉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贝奥武夫》的主人公是一位超凡的英雄,他力大无穷又英勇善战,“他打仗出了名,一双铁掌,十指间不下三十个人的力量”。①所以,这位英雄敢于在妖怪格兰戴肆虐丹麦王国12年,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渡海除魔。可敬的是这位英雄不仅具有超人的武艺,更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勇气,无论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还是无法抗拒的命运,他都能够勇往直前。

在与格兰戴战斗的前夕,贝奥武夫曾提到:“论力气、论武艺,我自认与格兰戴相当……就让英明的上帝去裁判,胜利该归谁手。”②每次大战他都面临强敌,在战斗之前,贝奥武夫都会祈求上帝的裁决,而战斗之后他又会感谢上帝的恩典。而实际上,在诗中上帝并未如《圣经》中“出埃及记”等章节里所记载的那样参与实际行动或者给予贝奥武夫某些神示,更没有像《荷马史诗》中的奥林匹斯诸神一样亲自参与人间的战斗。所以,这里所谓的上帝,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命运。主人公敬畏于命运的不可知在这里初露端倪。

无独有偶,在贝奥武夫的最后一战――斩杀火龙的战斗前,他也曾希求上帝来裁决一切,虽然,在战斗前他也曾感觉到死亡的威胁:“胸中涌起了黑色的思绪。”③即使如此,贝奥武夫依然勇敢的面对命运,面对死亡。明知自己不是火龙之敌手仍然义无返顾地踏上征途。虽有荣誉与责任的驱动,然此种情节亦展露出贝奥武夫对命运抱有的态度,那就是明知命运难以抗拒仍不屈地抗争。既然最终是“匆匆人生,无非一场拼斗,死生未卜……”④,不如昂然走向毁灭。这既体现出史诗对命运的诠释蕴涵着深沉的悲剧意识,又表达了史诗对这种宿命悲剧的消解。

究其原因,首先,在《贝奥武夫》产生的年代里,基督教文化尚未对英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而在史诗中存在的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具体宗教活动。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宗教意识的模糊,史诗中上帝的观念常常与命运混为一谈,体现出北欧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特征。

其次,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史诗中所述说的故事是发生在他们的故地――北欧大陆上的,自然地带有北欧神话的影响。这些民族都“居住在欧洲西北部海岸,身后是人迹罕至的森林,面前是怒涛汹涌的北海,既要与凶猛的野兽搏斗,又要与各种自然的力量抗争……”⑤,正因为生存环境的缘故,北欧神话独具有其他地区的民族神话所不具备的品格,如:崇尚力量和死亡,以死亡为荣耀,以毁灭为归宿等。其中最典型的特征是末日神话。北欧的神祗不像其他地区神话中的诸神一样悠游自在,而是时刻准备面对自身的灭亡。主神奥丁早已预知世界的灭亡、神的毁灭无法抗拒,仍然在英灵殿里宴请人间的英雄,去面对注定的末日――“诸神的黄昏”。届时,大火灭世,神魔共逝,玉石俱焚,大地沉入海底,一切都被毁灭,整个神话悲壮而崇高。这种神话精神所带有的强烈的悲剧意味对《贝奥武夫》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命运面前,连神灵都显得那样脆弱,何况人间的英雄?生命的死亡和毁灭是必然的,以上帝裁决的名义出现的命运是无法抗拒的。这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史诗中所表达的中心内容。面对有限的、必然毁灭的生命,生存的意义何在?史诗塑造出了贝奥武夫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作出了解答:抗争。对荣誉的渴求和对人民的责任感使贝奥武夫毅然走向火龙,在击败火龙濒临死亡之际又吩咐自己的伙伴:“为了这座宝藏,……我为我的人民赢来,……为了这座宝藏,我交出了最后一个冬天。”⑥以此可见作品把个人抗争作为超越生命有限性的桥梁,以由个人的悲剧毁灭换取人民的幸福作为体现个人价值的一方面。而且其弥留之际的话语,更是说出了英雄心中永久的痛楚:“命运摧折了我的全部亲人,勇敢的贵族,无情的裁决。现在,我也要跟他们去了。”⑦贝奥武夫历经一次次战斗而走向死亡,在此过程中他对命运的抗争持续而激烈。每一次,他面对战斗都祈求上帝或者不如说是命运的恩赐,但自己决不放弃任何战斗的机会,并且信心百倍地去迎击敌人。

在这注定会以毁灭结尾的命运之路上,英雄或是神灵,同样是无力的,加之于其上的死亡更是无法避免,但悲剧的力量正在于主人公有限的生命运动所体现出的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正因为有限,人的生命才更有意义,正因为与命运搏击的激烈,生命才富有美感,而正因为被毁灭;短暂的生命才因之而崇高。生命因为直面死亡的命运值得思索品味,毁灭的宿命在这里因巨大的悲怆而被消解。

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就在于他面对的是难以抗拒的命运。他反抗的是主宰整个人类,甚至是主宰万物的命运之神。正是在这种反抗中,人的主体力量得到了发挥。当史诗中人物抗争命运时,他便能超越死亡,超越了自我,同时生命也获得了意义。

黑格尔认为:“一种民族精神的全部世界观和客观存在,经过本民族的史诗对象化而成为具体形象。……一部优秀的民族史诗,能够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贝奥武夫》也是这样一部能够展示民族精神的展览馆。在《贝奥武夫》中,主人公的形象蕴涵着英格兰民族带有浓厚悲剧意味的对命运的古老诠释,这种带有终极意义的理解昭示了英国文学中基督教文化与北欧文化的融合,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冯象译.贝奥武夫.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78行.

②冯象译.贝奥武夫.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77行.

③冯象译.贝奥武夫.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333行.

④冯象译.贝奥武夫.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85行.

⑤刘炳善编著.英国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2)

恩格斯认为:宗教对于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来说,是“当时资产阶级利益真正的外衣”。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首先是从清教反对国教开始的,宗教之争成为了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它对革命进程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16世纪30年代,欧洲新教运动兴起,罗马教皇及天主教势力衰落。英王亨利八世出于维护自己政治、经济和宗教统治的目的,与罗马教皇决裂⑵。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召集宗教会议的权力属于国王,从而使英国教会成为国王手中的工具。同时,英国教会接受了加尔文教、路德教的某些思想,并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等许多传统,形成了安立甘教,又称圣公会,即英国国教。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玛丽(1553-1558)继位,她恢复天主教,残酷迫害新教徒,烧死异端达300多人,被称为“血腥玛丽”。

1558年,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1558-1603)成为女王,并恢复了国教,在“血腥玛丽”时代逃往欧洲大陆的新教徒纷纷回国。

开始于16世纪30年代的英国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势必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而此时的英国国教会作为封建专制的重要支柱,也就必然遭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对。⑶

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反对国教会的“非国教徒”,他们主张依照加尔文教来“纯洁教会”,要求清除国教会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教规仪式,清教徒由此而得名。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曾出现过一场颇为壮观的利用宗教反对宗教(即利用加尔文教反对国教)的反封建启蒙运动,掀起了一场清教运动。⑷

16世纪60年代中期,帕克大主教试图强制性实行教士在圣事中穿法衣和仪式的统一,掀起了一场“法衣争端”。那些坚持穿法衣的教士被认为是国教徒,而那些拒绝穿法衣的教士则被认为是清教徒。⑸正是这场看似是主教与一些教士之间关于琐碎问题的分歧,通常被看成是清教运动的起源。

清教运动的发生,与这个时期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有关。

首先,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支柱。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是为了加强专制王权,结束中世纪以来国王匍匐于教皇脚下的窘态。改革后的国教大肆宣扬“君权神授”论,而由国王任命的主教制,其实是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封建等级制度的进一步确认。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基本意义在于国家政治而不在于宗教交易方面。” ⑹

其次,清教的教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要求。

是因为清教的教义接受了加尔文教的“前定论”观点,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帝已经“预定”谁将得救,成为“选民”,谁将永远沉沦,成为“弃民”,并以现世的成功与失败、永生与犯罪、富贵与贫贱作为是“选民”或“弃民”的标志。加尔文教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⑺

最后,当时历史条件决定了它是进行反封建宣传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17世纪的英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其意识形态仍受宗教的影响。披着宗教的外衣的反映社会各阶级的思想,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1637年,查理一世命苏格兰长老会在祈祷时必须使用英国国教的祈祷文,这极大的伤害了苏格兰人民的宗教感情。1638年大多数苏格兰人在贵族的领导下,签署了《民族圣约》,他们声明准备发动一场完全出于自卫的全国性抵抗运动,保卫他们真正的宗教和国王的权威。

1639年2月苏格兰起义军进入英国边境。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抵抗苏格兰人,不得不在1640年4月13日下令召集已停开了11年的议会。但是这届议会拒绝通过国王所需要的经费,并且对国王的专制统治及宗教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查理一世在气恼之下,在5月初又将它解散。

但是苏格兰起义仍在不断扩大,解散议会无助于军费的解决。查理一世又不得不在1640年11月3日从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断断续续存在到1653年,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42年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诺丁汉的卡塞尔山顶升起了王党的军旗,对议会宣战,从此开始了内战。在内战中,资产阶级、新贵族、自耕农和城市平民,他们大多是清教徒,并参加了议会军,这支军队在清教徒的著名代表人物克伦威尔的指挥下打败了王党军队。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在白厅前被斩首,5月19日英国被宣布为共和国。

议会的胜利与王党的失败,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因素外,还有宗教的因素。

首先,查理一世在宗教政策上的失误,特别是爱尔兰事件加速了他的灭亡。⑻

从17世纪,特别是30年代后,一直流传着天主教徒将阴谋推翻新教国家,对新教徒进行大肆屠杀的传闻。长期议会召开后,资产阶级反对派就指控斯特拉夫伯爵在爱尔兰招募军队,计划借爱尔兰的天主教军队颠覆英格兰新教在教会和国家领域中的地位。⑼爱尔兰起义使查理一世受到传闻的不利影响。

1641年10月,爱尔兰因担心国王在与议会的斗争中失败而殃及天主教徒,发动了起义。议会坚信,爱尔兰“叛乱”是罗马天主教徒干的事情,同时也是“万恶的国王的谋士们”搞的阴谋。⑽

内战爆发后,查理一世为了对付议会军曾于1643年和1645年两次同意与爱尔兰天主教同盟“休战”。这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他欲利用爱尔兰天主教军队来摧毁英格兰议会。⑾于是,广大人民群众在议会的保卫基督事业、抵御天主教的反扑的号召下,加入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队伍。不论是克伦威尔的“铁骑军”,还是以后的新模范军,其中大多数是信奉清教的自耕农和城市平民。

其次,议会实施了有利的宗教政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赢得了胜利。

内战爆发后,由长老会把持了长期议会。1642年12月首先将主教赶出议会,接着取消英国国教。1646年废除主教制。为了得到苏格兰的军事支持,双方议会于1643年9月签定了“庄严的同盟和圣约”。苏格兰派出2万多人的军队,帮助议会军,王党军队在两军打击下失败。此后长老派把长老会确定为英国国教,禁止其他教派举行“圣会”,其宗教政策同时引起了以独立派为首的社会各阶层以及苏格兰的不满。苏格兰长老会倒向国王,而长老派为保政权只得与国王和苏格兰妥协,下令解散受独立派控制的军队。国王乘机发动第二次内战,独立派与平等派捐弃前嫌,取得内战胜利,并将长老派赶出议会。独立派上台后实行较为宽容的宗教政策,但是这种宽容是有限的,他们拒绝废除什一税,坚决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其政策的失误和军队的腐化最终招致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⑿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英国国内一片混乱。1660年5月,查理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统治。

1661年,查理二世颁布“市镇团体法”,要求各城市公务人员必须采用英国国教的圣餐仪式。1664年又要求一切牧师必须承认国教的基本教义,并宣誓绝不反对国王和国教教会。上述法令的颁布并非出于单纯的宗教狂热,而是有其政治目的的。在经过两次内战之后,许多城镇的市政权力掌握在长老派和独立派手中,法令的颁布意在取消资产阶级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并以信奉英国国教的封建贵族代之。⒀1665年,颁布“五哩法案”,严禁清教徒进入重要城市,使国内工商业一片萧条。

在1679—1681年召开的一届议会中,就天主教徒詹姆斯伯爵的王位继承权问题,议会分成两派:以丹比伯爵为首的托利党和以莎夫茨伯里伯爵为首的辉格党。托利党主要反映大土地所有者和英国国教高层僧侣的利益,他们拥护詹姆斯继位,在宗教上多为英国国教徒;辉格党主要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及一部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反对詹姆斯继位,在宗教观上多为激进的国教徒和清教徒。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詹姆斯继位,开始着手恢复天主教。1687年4月4日詹姆斯二世一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罗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基督教徒以信教自由。1688年4月27日第二个宽容宣言,宗教界哗然。詹姆斯二世此举几乎遭到包括托利党和辉格党在内的英国社会其他各阶级人士的反对。⒁

1688年6月10日,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个妻子,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摩德纳的玛丽,生了一个儿子。人们原来认为在詹姆斯二世死后,把王位传给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的希望破灭了。1688年6月30日,两党的六位领袖和伦敦主教联名发出一封邀请信,恳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到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富”。11月5日,威廉率领荷兰海军在英国登陆,12月10日,詹姆斯二世在众叛亲离的状态下,逃往法国,这次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

1689年、1701年又先后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明文规定政教分立,国王必须由新教徒担任,从而杜绝了天主教在英国恢复的可能性。

宗教改革后的国教成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于是将能反映其要求的加尔文教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清教运动成了革命前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为革命的导火线的苏格兰起义也是由于查理一世的宗教政策引起的,同时宗教的因素又影响着王党与议会的成败。而作为革命尾声的“光荣革命”也是在维护“宗教、自由和财富”的名义下发动的。

综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倡导什么宗教,反对什么宗教,并非完全出于宗教的狂热,更主要的是出于夺取政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宗教斗争的实质就是各阶级间的政权斗争。⒂

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⑵董小川:《清教徒考辨》,载《松辽学刊》,1992年第2期,第97页

⑶陈祖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关系问题》,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第16卷第3期

⑷刘波:《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宗教特点》,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3月第35卷第2期

⑸L.J.特林特鲁德:《伊丽莎白时代的清教主义——新思想文库》纽约 1971年版,第8页

⑹[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⑺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三卷,第391页

⑻同⑷

⑼王觉非主编《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⑽[苏]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3页

⑾同⑼第147页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3)

关键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天主教;国教;清教

 

恩格斯认为:宗教对于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来说,是“当时资产阶级利益真正的外衣”。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首先是从清教反对国教开始的,宗教之争成为了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它对革命进程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16世纪30年代,欧洲新教运动兴起,罗马教皇及天主教势力衰落。英王亨利八世出于维护自己政治、经济和宗教统治的目的,与罗马教皇决裂⑵。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召集宗教会议的权力属于国王,从而使英国教会成为国王手中的工具。同时,英国教会接受了加尔文教、路德教的某些思想,并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等许多传统,形成了安立甘教,又称圣公会,即英国国教。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玛丽(1553-1558)继位,她恢复天主教,残酷迫害新教徒,烧死异端达300多人,被称为“血腥玛丽”。

1558年,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1558-1603)成为女王,并恢复了国教,在“血腥玛丽”时代逃往欧洲大陆的新教徒纷纷回国。

开始于16世纪30年代的英国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势必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而此时的英国国教会作为封建专制的重要支柱,也就必然遭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对。⑶

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反对国教会的“非国教徒”,他们主张依照加尔文教来“纯洁教会”,要求清除国教会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教规仪式,清教徒由此而得名。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曾出现过一场颇为壮观的利用宗教反对宗教(即利用加尔文教反对国教)的反封建启蒙运动,掀起了一场清教运动。⑷

16世纪60年代中期,帕克大主教试图强制性实行教士在圣事中穿法衣和仪式的统一,掀起了一场“法衣争端”。那些坚持穿法衣的教士被认为是国教徒,而那些拒绝穿法衣的教士则被认为是清教徒。⑸正是这场看似是主教与一些教士之间关于琐碎问题的分歧,通常被看成是清教运动的起源。

清教运动的发生,与这个时期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有关。

首先,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支柱。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是为了加强专制王权,结束中世纪以来国王匍匐于教皇脚下的窘态。改革后的国教大肆宣扬“君权神授”论,而由国王任命的主教制,其实是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封建等级制度的进一步确认。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基本意义在于国家政治而不在于宗教交易方面。” ⑹

其次,清教的教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要求。

是因为清教的教义接受了加尔文教的“前定论”观点,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帝已经“预定”谁将得救,成为“选民”,谁将永远沉沦,成为“弃民”,并以现世的成功与失败、永生与犯罪、富贵与贫贱作为是“选民”或“弃民”的标志。加尔文教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⑺

最后,当时历史条件决定了它是进行反封建宣传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17世纪的英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其意识形态仍受宗教的影响。披着宗教的外衣的反映社会各阶级的思想,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1637年,查理一世命苏格兰长老会在祈祷时必须使用英国国教的祈祷文,这极大的伤害了苏格兰人民的宗教感情。1638年大多数苏格兰人在贵族的领导下,签署了《民族圣约》,他们声明准备发动一场完全出于自卫的全国性抵抗运动,保卫他们真正的宗教和国王的权威。

1639年2月苏格兰起义军进入英国边境。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抵抗苏格兰人,不得不在1640年4月13日下令召集已停开了11年的议会。但是这届议会拒绝通过国王所需要的经费,并且对国王的专制统治及宗教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查理一世在气恼之下,在5月初又将它解散。

但是苏格兰起义仍在不断扩大,解散议会无助于军费的解决。查理一世又不得不在1640年11月3日从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断断续续存在到1653年,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42年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诺丁汉的卡塞尔山顶升起了王党的军旗,对议会宣战,从此开始了内战。在内战中,资产阶级、新贵族、自耕农和城市平民,他们大多是清教徒,并参加了议会军,这支军队在清教徒的著名代表人物克伦威尔的指挥下打败了王党军队。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在白厅前被斩首,5月19日英国被宣布为共和国。

议会的胜利与王党的失败,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因素外,还有宗教的因素。

首先,查理一世在宗教政策上的失误,特别是爱尔兰事件加速了他的灭亡。⑻

从17世纪,特别是30年代后,一直流传着天主教徒将阴谋推翻新教国家,对新教徒进行大肆屠杀的传闻。长期议会召开后,资产阶级反对派就指控斯特拉夫伯爵在爱尔兰招募军队,计划借爱尔兰的天主教军队颠覆英格兰新教在教会和国家领域中的地位。⑼爱尔兰起义使查理一世受到传闻的不利影响。

1641年10月,爱尔兰因担心国王在与议会的斗争中失败而殃及天主教徒,发动了起义。议会坚信,爱尔兰“叛乱”是罗马天主教徒干的事情,同时也是“万恶的国王的谋士们”搞的阴谋。⑽

内战爆发后,查理一世为了对付议会军曾于1643年和1645年两次同意与爱尔兰天主教同盟“休战”。这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他欲利用爱尔兰天主教军队来摧毁英格兰议会。⑾于是,广大人民群众在议会的保卫基督事业、抵御天主教的反扑的号召下,加入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队伍。不论是克伦威尔的“铁骑军”,还是以后的新模范军,其中大多数是信奉清教的自耕农和城市平民。

其次,议会实施了有利的宗教政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赢得了胜利。

内战爆发后,由长老会把持了长期议会。1642年12月首先将主教赶出议会,接着取消英国国教。1646年废除主教制。为了得到苏格兰的军事支持,双方议会于1643年9月签定了“庄严的同盟和圣约”。苏格兰派出2万多人的军队,帮助议会军,王党军队在两军打击下失败。此后长老派把长老会确定为英国国教,禁止其他教派举行“圣会”,其宗教政策同时引起了以独立派为首的社会各阶层以及苏格兰的不满。苏格兰长老会倒向国王,而长老派为保政权只得与国王和苏格兰妥协,下令解散受独立派控制的军队。国王乘机发动第二次内战,独立派与平等派捐弃前嫌,取得内战胜利,并将长老派赶出议会。独立派上台后实行较为宽容的宗教政策,但是这种宽容是有限的,他们拒绝废除什一税,坚决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其政策的失误和军队的腐化最终招致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⑿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英国国内一片混乱。1660年5月,查理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统治。

1661年,查理二世颁布“市镇团体法”,要求各城市公务人员必须采用英国国教的圣餐仪式。1664年又要求一切牧师必须承认国教的基本教义,并宣誓绝不反对国王和国教教会。上述法令的颁布并非出于单纯的宗教狂热,而是有其政治目的的。在经过两次内战之后,许多城镇的市政权力掌握在长老派和独立派手中,法令的颁布意在取消资产阶级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并以信奉英国国教的封建贵族代之。⒀1665年,颁布“五哩法案”,严禁清教徒进入重要城市,使国内工商业一片萧条。

在1679—1681年召开的一届议会中,就天主教徒詹姆斯伯爵的王位继承权问题,议会分成两派:以丹比伯爵为首的托利党和以莎夫茨伯里伯爵为首的辉格党。托利党主要反映大土地所有者和英国国教高层僧侣的利益,他们拥护詹姆斯继位,在宗教上多为英国国教徒;辉格党主要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及一部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反对詹姆斯继位,在宗教观上多为激进的国教徒和清教徒。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詹姆斯继位,开始着手恢复天主教。1687年4月4日詹姆斯二世一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罗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基督教徒以信教自由。1688年4月27日第二个宽容宣言,宗教界哗然。詹姆斯二世此举几乎遭到包括托利党和辉格党在内的英国社会其他各阶级人士的反对。⒁

1688年6月10日,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个妻子,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摩德纳的玛丽,生了一个儿子。人们原来认为在詹姆斯二世死后,把王位传给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的希望破灭了。1688年6月30日,两党的六位领袖和伦敦主教联名发出一封邀请信,恳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到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富”。11月5日,威廉率领荷兰海军在英国登陆,12月10日,詹姆斯二世在众叛亲离的状态下,逃往法国,这次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

1689年、1701年又先后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明文规定政教分立,国王必须由新教徒担任,从而杜绝了天主教在英国恢复的可能性。

宗教改革后的国教成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于是将能反映其要求的加尔文教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清教运动成了革命前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为革命的导火线的苏格兰起义也是由于查理一世的宗教政策引起的,同时宗教的因素又影响着王党与议会的成败。而作为革命尾声的“光荣革命”也是在维护“宗教、自由和财富”的名义下发动的。

综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倡导什么宗教,反对什么宗教,并非完全出于宗教的狂热,更主要的是出于夺取政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宗教斗争的实质就是各阶级间的政权斗争。⒂

 

 

 

 

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⑵董小川:《清教徒考辨》,载《松辽学刊》,1992年第2期,第97页

⑶陈祖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关系问题》,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第16卷第3期

⑷刘波:《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宗教特点》,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3月第35卷第2期

⑸L.J.特林特鲁德:《伊丽莎白时代的清教主义——新思想文库》纽约 1971年版,第8页

⑹[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⑺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三卷,第391页

⑻同⑷

⑼王觉非主编《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⑽[苏]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3页

⑾同⑼第147页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4)

《云水谣》是东方式的爱情:忠贞不渝、不离不弃,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爱情观念。陈秋水第一次看到王碧云,爱的情结就已产生,他的内心充满着年轻的炙热,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对爱情的追逐,当他们的爱在眼神交融时已由犹豫变得坚定,他们决定默许终生,但战争却将两人隔开,受到两地相隔的阻碍和传统妇道观念的影响,女主角王碧云开始了她一生的等候。

与之相反的是,《英国病人》中的男女主角艾马殊和嘉芙莲的相爱是在女主角嘉芙莲有家庭的前提下,两人由彼此吸引到共坠爱河,他们冲破了传统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种种束缚,这样的爱情比之陈秋水和王碧云的爱情来说更困难重重且更有挑战,陈秋水、王碧云两人仅需两情相悦,就能守护他们的爱情,而艾马殊和嘉芙莲之间还有他们对道德规范的敬畏和对世俗眼光的在意,这注定了他们的爱情结果的悲剧性。《英国病人》中这段淋漓尽致的爱情超越了信仰、道德和伦理的界限,最后却以嘉芙莲的丈夫开着飞机撞向艾马殊,企图让三个人同归于尽而告终,三个人的爱情都是那么极端、疯狂和直接,最后却都是以悲剧收场,而《云水谣》中的陈秋水和王碧云,两人的爱情是细水长流的相知相守,他们的爱不炽烈也不轰动,但等待和相爱却不能相守的痛苦同样能令人动容。

《英国病人》的另外一条爱情副线是美丽的战地护士汉娜和一名印度籍的英军排雷中尉基普的感情。汉娜在残酷的战争中失去了亲人和好友,极度悲伤的她想通过照顾一位垂死的英国病人的机会躲进修道院,远离尘世的纷扰,这位英国病人就是受伤了的艾马殊,她被艾马殊的故事感动,并在基普的追求下敞开心扉,获得了久违的快乐。

战争虽在继续,汉娜却不受干扰,她在战争的废墟中弹钢琴,在夜晚独自玩着跳房子的游戏,在中尉的帮助下举着火把、吊着缆绳观赏墙上的壁画,不管战争如何摧残了她的生活,她依然对生命抱着那样真切的希望和依恋,唯一能让她动容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与《云水谣》中的另一个女主角王金娣是相似的,王金娣在第一眼看到陈秋水后就爱上了他,开始了对他执着的追求,她改名为王碧云,与陈秋水谱写出了另一曲“云水谣”,直到两人双双殉难于雪山。王金娣的内心纯净的如同那最后埋葬她的雪山,她与汉娜一样在战争中保持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她在乎的是自己的心之所向,勇敢的冲破世俗的眼光,不在乎陈秋水对自己的冷淡的态度,终于,由于共同的信仰和相似的成长经历,王金娣和陈秋水成为了志气相投的革命爱人,两人最后的生死相随对于王金娣来说是她的感情世界的最好归宿。同样,汉娜最后孤独的离开修道院时虽没有完美的爱情结局,但她脸上洋溢的却是幸福的笑容,这是内心的平静,也是她纯洁的内心世界对感情的不完美所做出的最好的回应。

其实,尽管爱情的表达方式在东西文化下各有不同,但爱的本质是相同的,爱是人世间最令人难以抗拒的感觉,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爱没有高尚与低下之分,没有伟大与平凡之异,它只是人类内心情感的释放,是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是心与心的交会。

二、甘愿束缚与挣脱桎梏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5)

作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文学宗师海明威,历来被人们看成是一个打不败的“硬汉”。他把自身富有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生故事和独特别样的生命体验融入悲剧艺术写作之中,创造出了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人们亦称为“准则英雄”。他的“准则英雄”形象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与塑成原因,对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影响深远。

海明威的“准则英雄”形象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悲剧性的艺术感染力。“鲁迅先生的‘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阐明了生活悲剧和文学悲剧的关系,揭示了悲剧审美的机制。人既然是社会中的人,就应该有其社会属性。真实的人,是一个个的生命存在,生命的人的现实本质。然而人又必须超越生命,转过来去主宰自己的生命活动,这才使人变成了‘人’”。读者在欣赏悲剧时产生的是“应该如何”与“可以如何”两者之间的心理反差。悲剧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与死和痛苦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在他们的周围是一片可怕的悲剧氛围。然而悲剧的审美效果正应这样悲剧场面表现得越可怕,它在读者心中唤起的情感就会越强烈。“悲剧从形而上学的视角注视着人的欲望与苦难”,缺乏形而上学这一依据,我们只剩下苦难、悲哀、不幸、灾难与失败。

1.结局的悲剧性

海明威作为大作家的声誉是建立在其悲剧作品之上的。他的人生观始终是悲观的,但他晚年的思想和早年不尽相同。在其早期作品中,命运不可名状地与人为敌,而人则束手无策。比如在《太阳照样升起》中,生活即是虚无,主人公杰克不得不消极地接受生活的不公正和无理性;在《永别了,武器》中,命运邪恶而强大,亨利上尉的幸福和爱情注定要被毁灭;在《有和一无所有》中,摩根徒劳地反抗命运,难逃一死;到了《丧钟为谁而鸣》,作者的世界观已略有变化,虽然乔丹仍不免一死,但死已不能使他惧怕或沮丧,或者说乔丹主动选择了死亡;《过河入林》中的上校更明显地、积极主动地反抗命运的摆布,知道死期将至,他要决定自己就死的方式――热烈地生活――这是对死的蔑视,也是对命运的把持。至此,海明威在思想深度上已有所突破:人不再完全被命运所左右,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自己的生活。《老人与海》则标志着其新的世界观的确立。

人对自己的命运是可以选择的,这种选择界定了一个人是英雄还是懦夫。桑地亚哥的悲剧遭遇一半归因于命运,一半归因于他自身。老人本可以接受自己已经老了这个事实,不再打渔,或者像其他渔民那样,在近海打渔。因此,他孑然一身出海虽然有客观原因,即渔民们怕沾上厄运而疏远了他,但也有主观原因:老人一门心思要捕一条“他为之而生的”大鱼。对老人来说,捕鱼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一项事业,是他毕生经验和技艺的依托。而且老人指望着它来恢复自己昔日的名声,因此捕鱼实则成了老人严肃的使命。这就决定了他不得不一个人去深海,从而开始了一系列恶性循环。所以老人的悲剧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老人桑地亚哥的悲剧性最为显著地表现在他行动上最终结局是失败的。尽管有些人不认为这是一种失败,常常在失败的前面加上“光荣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等形容词,但这部小说确实符合了一种悲剧精神。在这里作者海明威暗示着人类的生存、人类的命运也显得困窘与艰难,自然灾害、战争使人们遭受到了巨大创伤,人们丧失了对命运的把握和生存的安全感,人们为了生存就要努力奋斗,但结局注定是失败的。

2.主人公“准则英雄”们的悲剧性

除了失败的结局,这些“准则英雄”们还具有其他独特的悲剧性。首先,他们不承担更多的社会、历史、道德乃至伦理责任。其次,这类英雄还不具有摆脱毁灭性厄运的能力。他们在向生命极限做必然失败的大无畏挑战意义上的悲剧。因此,“他们的美感不产生在有价值人生的毁灭上,而是体现在这种有价值的冲击行动上。这无疑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英雄。可以说,海明威的‘生命英雄’拓展了美学的悲剧范畴”。这个见解颇有道理,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海明威悲剧英雄的独特魅力。

由此,可概括出海明威悲剧英雄的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关注个体生命的律动与命运。海明威在他最初开始文学创作之时,就特别关注个体生命的孤独、失败与死亡,并坚持把它们作为自己悲剧小说的永恒主题。在现代悲剧的舞台上,昔日英雄一去不复返,而现代悲剧英雄――孤独、绝望与失败的生命个体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备受折磨,在各种不可承受的重负之下,不畏艰难,奋力前行。其二,在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价值取向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取向。在海明威最具有代表性的四部长篇小说的写作过程中,他的价值侧重曾发生过反复与摇摆,但是最后的落脚点还是个人价值,侧重于这个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上。从《太阳照常升起》展示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处境,《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拒绝无尊严、不悲壮的死亡,到《丧钟为谁而鸣》中,海明威试图以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自己和自己的小说主人公的基本价值观,从而赋予他的悲剧主人公以更多的社会和历史的内涵。此后十余年,海明威似乎沉默了,但是,海明威在此期间把自己一生的艺术探索所积聚的艺术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到了他的最后的杰作――《老人与海》之中。

《老人与海》一经发表,人们便意识到海明威的悲剧艺术探索达到了巅峰。在《老人与海》中,他隐匿了一切社会、历史的背景,最大限度地淡化了人际关系,最后只剩下一位饱经沧桑、傲然不屈的老渔夫,于水天一色的浩瀚大海中搏击风浪。这仿佛是天地初开的神话时代,老人挑战的已不是命运、社会,而是自然与人本身的生命极限。老人不愧为孤胆英雄,在永恒追寻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小说最后留给我们的那一幕可谓意味深长:船旁悬挂的马林鱼骨架――这既是老人失败的记录,又是他不屈精神的象征。在这部高度浓缩的小说里,感觉敏锐、富有想象力的读者不难感受和想象冰山之下隐藏的那八分之七,领略海明威这部力作的全部价值,以及海明威式悲剧英雄的独特魅力。海明威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威武、雄壮的悲剧英雄,其深刻原因就在于他能把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悲剧观升华成艺术意象,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悲剧小说。他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参战的实际体验中感悟到了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性和无意义性,然而在认识到世界的荒诞性与无意义性之后,他并未失去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信仰,也没有悲观绝望、一蹶不振,恰恰相反,他像一位勇士踏上了反抗荒诞性的漫漫征程,通过自己的人生搏斗与艺术创作实践消解着现实人生的荒诞性、无理性,努力在虚无的世界上挖掘和创造着人生的意义。

《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人格力量就在于他在征服的过程中,能看到完全彻底的生命实在,能反观自身的生命的最高本质,能意识到人类的精神和不朽。正是在同那个荒谬世界的反抗中,显示了他生命的无限魅力”。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正是在这种抗争和追求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正因为海明威对于人生追求的肯定,他的小说才有一种令人振奋的悲剧精神。

3.孤军奋斗的无奈和必无出路的悲剧性

海明威虽是一个伟大作家,但只是一个资产阶级作家,他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看透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这就决定了他的硬汉主人公的命运,他们虽体现了人类的自我尊严,显示了生命活着的力量,但同时又是孤独、单枪匹马奋斗的个人英雄主义者,他们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

海明威是孤独的,他的硬汉主人公也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从哲学意味上,虽可以说是一种臻于人生巅峰的体验情状,但毕竟只体现出一种生命存在并敢于直面痛苦的个人勇气,这种纯粹的个人奋斗所表现出来的努力如同古希腊神话中推石上山的西绪弗斯一样,悲壮而又无可奈何。海明威虽张扬了人的个性和精神力量,但他只是一个存在主义者,并不是社会革命家,他使生命有意义的也仅仅是使生命的过程里显得轰轰烈烈,却不能使我们看到胜利的前景和未来理想的曙光。

乔丹虽说是处于群体之中,可是这种单枪匹马的感觉始终没有离开他,从巴勃罗逃跑后,乔丹的大段内心独白怨天尤人中可以看出来,他并没有和他的群体溶为一体;桑地亚哥的孤独无奈,作品以他三番数次的话语来表示:“要是孩子在这里多好。”在《有钱人和没钱人》中,海明威更是借硬汉主人公船长之口,不得不说出:“一个人单枪匹马是……什么也干不成的。”

既然“一个人单枪匹马是……什么也干不成的”,于是海明威想到了死。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许多硬汉付出了身体甚至生命的代价,他自己也称经过死亡,“死自有一种美,一种安静,一种不会使我惧怕的变形”。在小说中他也曾借人物之口,以莎士比亚的名言进一步抒发对死亡的鲜明态度:“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在乎,人只能死一回,咱们都欠上帝一条命,不管怎么样,反正今年死了,明年就不会再死。”死亡在他的笔下成了一种生命存在的实证,“死是最真实的存在”,海明威在以死来颂扬生命可贵的同时,也面对着除此别无他途的困窘,他本人也好,作品中的硬汉人物也好,都陷入了这种两难境地。诚然,这种死亡的确可作为生命辉煌的明证,但它必然是以肉体的灭失作为代价的,因此,就是给它套上再耀眼的光环,它注定还是悲剧。因为无论死亡被赋予何种真理的色彩,毕竟人类的生存价值并不仅仅以悲壮的消失为前行的唯一动力。正视死亡,选择死亡,是自由的人性,但面对未来更需要的一定是勇于承担生的孤独和寂寞,丧钟不仅为敌人而鸣,而且是为乔丹而鸣,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海明威的硬汉形象没有超脱出西方文明的枷锁,没有带来新世纪的曙光。

4.结语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关系的总和。”曼努埃尔、杰克、乔丹、桑地亚哥等一系列硬汉,他们终究是西方社会的产儿,时代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他们的悲剧也就是必然的了。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海明威在弘扬一种人类的行动精神;从美学意义上来说,海明威贡献给人类的是一种悲剧美,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崇高。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无望却满怀希望地投入到这场旷日持久并注定要失败的人生搏斗中,决不妥协,决不放弃,直到最后在无法再像以前一样能精彩地活着的时候,他悲壮地死去。他在自己的重要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迷惘者”,这些主人公像作者一样勇敢地面对孤独、失败和死亡,并用自己的行动进行着悲剧性抗争与追求。

参考文献:

[1]杜小明.超越死亡的凯歌[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4:43-46.

[2]金虹.海明威的悲剧意识与死亡情结[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6:110-111.

[3]胡荫桐,刘树森.美国文学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6)

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何种缘故,造成了这两位绝世英雄截然不同的命运。读罢《史记》,我终于明白了:性格的不同造成了他们命运的迥异。

项羽是一个过分注重义气、率性而为的人。在鸿门宴中,刘邦的几句好话令他立刻放下了戒备之心,甚至心生愧疚。他认为:自己和刘邦是并肩作战的好战友,自己原不该那样去怀疑他。他不耍心计,甚至不屑于耍心计,他的心就像一张白纸那样干净纯粹。同时,他又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本来以他的勇猛加上范增的计谋,定能夺取大好河山。或许因为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所以不听从亚父的劝谏,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制服刘邦的机会,最终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的心中有太多太多的羁绊,也影响了他的前行。他临死前唱出的那首歌谣便是最好的明证:“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一切的一切,表明了他性格中的致命的缺陷,而这些缺陷注定了他只能成为一位悲剧英雄。

而刘邦是一个善于隐忍、知道进退的人。他深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赴鸿门之宴,态度卑微,收敛起自己一贯的痞气和傲气,赢取了项羽的欢心。他的隐忍换来了最终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刘邦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他手下人才辈出:张良、韩信、萧何……正是这些富有文韬武略之臣帮助刘邦夺得了锦绣天下。同时刘邦还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很多常人难以掐断的情丝(包括父子间的亲情)在他那儿都可以视若浮云……这让他在一般人眼中多少显得有些无赖,但这却是他撇开各种人生羁绊的最佳手段。这样的性格成就了他,让他最终登上帝位,成为汉朝开国大帝,甚至由此成就了大汉长久的辉煌。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7)

一、《水浒传》中英雄的悲剧类型

在《水浒传》中,英雄的悲剧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这些英雄因为出身、文化都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所以在小说中也呈现出不同的悲剧经历。解析这些英雄的悲剧类型,有助于了解悲剧文化在《水浒传》中的影响。

第一种类型是忠义无法双全的英雄,这类英雄在《水浒传》中都是出身行伍的官兵,往往是武官,因为自己身在官场,不得不执行封建统治集团的命令,但是自己的内心被义气所指责,最终选择了义气的江湖道路。例如,插翅虎雷横就是这种类型,雷横由于对宋江的遭遇表示同情,也打算放走宋江,却被宋江拒绝。后来,雷横被人检举与水泊梁山有关系,被逮捕。而美髯公朱仝也是因为忠于家中主公,不愿意落草,最终因为中了智多星吴用的计谋,只能走向江湖的义气之路。这一类从某种程度上都是忠义无法双全悲剧的典型。

第二种类型是具备才华但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智多星吴用,或者圣手生萧让、域臂匠金大坚等人。智多星吴用是整部《水浒传》里面最具备智慧的人,是水泊梁山的头号军师,曾经设计招来不少英雄。可是没有加入晁盖的队伍之前,他不过是一个教书先生,没有功名利禄,这显然和他自己本身才华是不匹配的,这一点也是智多星吴用的人生悲剧开始,冥冥中注定了吴用必然要成为落草强人的军师。

第三种类型属于命运坎坷,如豹子头林冲。豹子头林冲本来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由于高俅义子高衙内调戏其妻子,被高俅设计误闯白虎节堂,最终刺配异地。因为陆虞侯的逼迫和暗杀,林冲最终杀死陆虞侯,选择落草为寇。林冲对于朝廷也有一片忠心,由于自己的隐忍和性格上的懦弱,造成了命运的坎坷,其人生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

第四种类型,属于事业未成而殒灭,如托塔天王晁盖。晁盖是水泊梁山前期的第一把交椅,晁盖义薄云天,是整个水泊梁山的精神领袖和实质总指挥。但是,在曾头市因为金毛犬段景住送的照夜玉狮子马,他被史文恭射箭负重伤而亡。晁盖对于水泊梁山的未来本来充满憧憬,奈何因为命运使然,最终功业未竟,就走向殒灭。这一类英雄也如玉麒麟卢俊义,最终被朝廷赐毒酒所害,本来大名府卢俊义希望为朝廷做贡献,奈何被朝廷怀疑,最后被朝廷所害。

二、《水浒传》中悲剧对于塑造英雄的作用

实际上,《水浒传》不惜采用了大量的悲剧塑造英雄,目的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施耐庵本人对于人生、命运乃至于人格的各种思考,都体现在这部作品的悲剧里面。《水浒传》里面的悲剧,对于英雄的塑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水浒传》的悲剧,可以更进一步塑造英雄完美的人格。比如托塔天王晁盖,因为在曾头市被史文恭射箭负伤而亡,临终举断箭盟誓,谁要擒拿史文恭,打下曾头市,谁就是水泊梁山之主,坐头把交椅。托塔天王晁盖出身草野,是个草莽英雄,心怀坦荡,也敢打敢杀,不仅敢智取生辰纲,也敢火并王伦等,可以看出是个敢做敢拼的英雄人物。不过在曾头市折戟沉沙,悲剧去世,这才让读者深刻为晁盖功业未竟感到可惜,并且对晁盖这个人物有着深刻的影响,晁盖更成为理想人格的象征。与呼保义宋江相比,晁盖的义薄云天更加无可置疑。

其次,《水浒传》中悲剧,也在表现英雄的命运坎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行者武松曾经被金眼彪施恩等人留住,并且在快活林打败蒋门神等,甚至一度被州官所用。可惜州官阴谋设计武松,武松深知冤屈无法洗清,最终杀死一众埋伏的杀手,又到州官处报复等。又如鲁智深被迫遁入空门,躲避官府的追缉,但是由于耐不住寺院清规酒戒,最后大闹五台山,下山落草为寇。可是鲁智深在目睹梁山英雄好汉都在征战方腊时死伤大半,内心萌生了退念,又再次遁入空门。鲁智深、武松等人都极富有性格,然而命运却不因为他们快意恩仇而变得平坦,反而因为不受世俗拘束,被世俗所嫉恨,最终凭借一身好本领,成为水泊梁山的猛将。可是即便如此,他们也改变不了水泊梁山被朝廷招安的事实,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宿命,武松、鲁智深纷纷在方腊伏法后放弃朝廷恩赏,选择遁入空门,实际上也是悲剧命运下英雄无处可至、无功可立的内心痛苦写照。

再次,《水浒传》的悲剧,更表现出英雄成长的不易。出身行伍、军队的水泊梁山英雄不少,如双鞭呼延灼、大刀关胜、金徐宁、铁面孔目裴宣、青面兽杨志等人,在朝廷都曾经担任官职,无论是武职或者文职,他们都享受朝廷俸禄,曾经受到朝廷任用。可是腐朽的朝廷,又怎么是英雄好汉的容身之所,他们这些清流官吏,又不愿意与贪腐官吏为伍,在上下迎送之间缺乏财帛礼品打点,才会被宵小之徒所构陷,最后被撤职、被陷害、被刺配,有的甚至被上峰所疑,全家都惨遭灭门之祸。这些悲剧英雄虽然有些是因为智多星吴用设计,但是如果朝廷能够信任他们,也不至于因为某些原因就怀疑这些人对朝廷的忠诚。所以,英雄能够出身淤泥而不染,没有非常人的耐力和忠义做不到。

最后,《水浒传》里悲剧色彩,还表现出英雄的忠义性格特点。比如,宋江按道理并不需要搭理晁盖的来信,但却为晁盖等人提供了便利,这也是宋江忠义的一面,可是这也为宋江走向悲剧埋下伏笔。又比如鲁智深本来是小种经略手下的提辖官,本来也可以安安稳稳地享受公职与朝廷俸禄,就是因为看不惯猪屠户镇关西对于金氏的欺侮,出手打了镇关西,可是这番忠义性格却引致了杀人大祸,从而走向了另一种人生。可见,忠义性格实际上和英雄的悲剧色彩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悲剧色彩更让这种英雄的忠义性格呈现出难能可贵的特点。

三、《水浒传》里英雄与悲剧的内涵解析

从《水浒传》里众多英雄与悲剧交叉的故事,人们可以看出丰富的内涵。施耐庵作为《水浒传》的作者,也在这部作品里面的英雄与悲剧的交织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命运、公义的认知与思考,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首先,《水浒传》里的英雄与悲剧,实际上表达了施耐庵对于社会公义的绝望。为何武松要选择血溅鸳鸯楼,并写上“杀人者武松”,又或者鲁智深要选择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些英雄好汉之所以背负杀人之罪,就是为自己找到社会公义。在封建时代,无论出身官家的鲁智深,还是草民,都无法通过官府获得公义,为了一个道义,他们宁愿走向杀人之路,也不愿意独自苟活,这也是民间风俗所敬佩的敢做敢当。

其次,《水浒传》中的英雄与悲剧,也表达了施耐庵对于英雄命运乃至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即便是浑身是胆、一身好武功的九纹龙史进,还是身怀异技的神行太保戴宗,或者是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吴用,乃至于义薄云天的晁盖,他们都逃不出命运的摆布。任凭武艺超群或者智慧超群,也只能够选择落草为寇,成为被朝廷悬赏的土贼,而且最终中了朝廷的计谋,走向了远征方腊的厮杀命运,最后都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甚至被朝廷所害。可见这些英雄好汉的命运是令人无比唏嘘的,也寄托着封建社会的命运观。

再者,《水浒传》的悲剧与英雄互相渗透,也表现出社会环境永远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归宿。英雄好汉因为各种坎坷命运走向了落草的命运,也因为落草走向了更加悲剧的命运,这些实际上也决定着英雄和悲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注定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社会环境对于英雄和悲剧的决定性作用,更加表达了人生沧桑的归宿思想。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8)

1842年11月,恩格斯来到当时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在纺织工业名城、宪章运动的中心曼彻斯特生活了21个月。在这里,他比马克思更早地接触和研究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问题。通过研究英国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斗争,考察并参加当时世界上组织得最好的工人阶级政治斗争--宪章运动,钻研各种社会主义著作和经济学著作,恩格斯独立地发现了经济事实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并遵循这一观点,深入考察了英国产业革命以及工人阶级的历史和现状,在深入研究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材料和文件的基础上,从1844年9月到1845年3月,用了7个月时间完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科学共产主义名著的写作。

1.通过控诉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奠定科学社会主义坚实阶级基础

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特别是为了给社会主义理论提供坚实的基础,批判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切空想和臆造,“研究无产阶级的境况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由于当时的英国已经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状况也具有完备的典型的形式,分析和研究它,对德国工人阶级以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斗争具有普遍的意义。

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阐明了工人阶级起源及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他指出:“我主要是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而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要证明无产阶级的这一斗争是完全合法的,是要用英国资产阶级的丑恶行径来戳穿他们的花言巧语。我写的这本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就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起诉书。”

2.通过考察产业革命的历史,揭示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业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产物。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恩格斯指出,机器工业的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英国工业的革命化,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产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象政治革命对于法国,哲学革命对于德国一样。而且1760年的英国和1844年的英国之间的差别,至少像ancienregime(旧制度)下的法国和七月革命的法国之间的差别一样大。”在这里已经蕴含了物质生产力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及其一切社会关系变化基础的唯物史观重要原理。

作为产业革命最重要产物的英国工人阶级命运如何,已成为当时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因为英国工人阶级日益认识到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而自己却日益沦为穷苦不堪的赤贫者,他们日益迫切要求取得社会财富中的一份,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经济利益推动着英国工人阶级考虑自己的命运,关心自己的未来。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引起了工人阶级的极大愤怒,“这种愤怒经过不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几乎是可以算出来的)就会爆发为革命,和这个革命比起来,法国第一次革命和1794年简直就是儿戏”。在这里,恩格斯发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使命,第一个说明了工人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而且由于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必定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3.通过实地考察工人的生活状况,论证阶级斗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合乎规律的

恩格斯运用自己调查收集的材料,戳穿了种种美化资本主义剥削的伪善,指出尽管现代工人在表面上有某些自由,但却仍然是整个资产阶级的雇佣奴隶。因此,为了摆脱这种非人的状况,必须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剥削工人一一作斗争”,否则,就不可能改变现状。

“工人对资产阶级的反抗在工业发展开始后不久就已经表现出来,并经过了各种不同的阶段。”恩格斯通过考察工人阶级在不同阶段上斗争形式的演变,认识到在斗争中,工人的觉悟会越来越高。“资产阶级脚下的基地就这样逐渐地动摇起来,总有一天,资产阶级的整个国家的和社会的建筑物将连同它的基础一同倾覆。”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阶级斗争的规律。

4.通过科学认识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革命本质,阐明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

依据对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革命本质的认识,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未来。工人阶级要想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必须“是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则、有自己的世界观的独立的阶级,是和一切有产阶级相对立的阶级,同时也是国家力量所系并能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阶级”[1,p529]。为此,恩格斯坚信未来属于工人阶级,并且针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抽象性和脱离实际的本质,提出要在新的更高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一思想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1.《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的写作背景

F.A.哈耶克(1899-1992)是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在理论心理学、政治哲学、法律人类学、科学哲学、思想史等领域,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因此曾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学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鼓吹者有感于20世纪50-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处于攻势而资本主义阵营处于守势的不利现实,为了抵消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建立了以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为主要成员的学术研究组织一朝圣山学社。

1951年,哈耶克在法国召开了以“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为主题的朝圣山学社会员学术研讨会,探讨历史学家是如何记录工业革命历史的问题。1954年,哈耶克将提交会议的关于工业革命历史研究的论文编辑成论文集,以《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为书名出版发行。

2.《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的写作目的

纵观《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人们不难发现哈耶克从极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出发,提出校正历史学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扭曲认识问题,其目的主要是要扭转历史记述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利看法,向人们说明资产阶级并没有历史学家在历史书中说的那样坏,他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功臣,是劳动群众生活状况改善的救星。

哈耶克之所以要从历史的角度改变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与资产阶级的认识,是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历史学家对工业革命苦难的强调和描述以及关于工业革命历史充满偏见的叙述,对于人们选择现实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为马克思用毕生精力著述的、宣判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资本论》写作提供了思想启迪和第一手实证资料。因此,通过重新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就会否定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资本主义制度罪恶的控诉,从而动摇甚至铲除了马克思主义赖以创立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根据,进而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在《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的导论中,他强调“政治舆论一向、并将永远与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紧密相关。……然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却并非取决于客观事实本身,而取决于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关于历史的记录和解释”[3,p1]。为此,他要通过《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这部论文集集中探讨历史学家为了曲解工业革命历史如何刻意地描述工业革命的苦难、劳动者的繁重劳动和悲惨生活、残酷的工厂主和罪恶的工厂制度的,以便还工业革命历史记录的本来面目,进而从正确的历史记录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改变人们以往的政治观念与信仰,走出极权社会主义的“黑洞”,摆脱“通向奴役的道路”。

三、关于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两个对立视角的思考

1.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

早在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的初期,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者就开始对其罪恶和弊端进行直观的、感性的揭露和批判,研究造成劳动者痛苦生活的原因和探索消除社会混乱和弊病的途径。到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进一步目睹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鼓吹的“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的破产,看到了“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失望的讽刺画”,因此这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条件克服以前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往往停留在某些现象上的抨击而缺乏深入分析的不足,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可以在他们著作中找到对资本主义制度各有侧重的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材料,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罪恶。但是,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批判是建立在理性和人性论的基础上,他们或者主张采取局部改良的方法(如圣西门、傅里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或者主张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如欧文主张进行共产主义新村的实验),而坚决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因此,他们的批判虽然尖锐而深刻,却不能找到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真正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有益思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问题,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指出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力量。这样,他们使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最终找到了劳动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实现自身解放的正确途径。

2.人类社会发展总是与一定代价的付出相伴随的

人类社会始终处在发展之中,处在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历史演进过程之中,因而它总是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又由于人的认识局限性、阶级的狭隘私利、党派斗争的需要和利益集团的操纵而得到放大与强化。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劳动者也毫无疑问地享受到些许社会进步带来的普照阳光。但是,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是以无偿地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唯一动机。因此,从它们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之日起,不仅承继了以往社会和阶级的某些弊病,而且还孕育了许多“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上的新的罪恶和灾难,这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承认的客观事实。而承受这些社会弊病和灾难的广大劳动者,从自身利益考量,不断产生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的情绪,不断产生改变现实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行动,从而产生了消除贫富对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美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潮和运动。社会主义制度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通行的原则和制度根本对立的,反映着人类思想中追求普遍利益而不是狭隘的局部利益的努力。尽管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继承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但更重要的是,它又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是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革除资本主义固有弊端的新型的社会制度。只有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在社会制度层面上根除以往一切社会弊病存在与滋生的土壤,尤其是能够根除那些由剥削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弊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社会进步所付出的代价,最大限度地使人类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果惠及到最广大劳动群众身上。

3.应从多维视角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如果仅仅局限于从社会制度层面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就会将工业革命所带来一切,特别是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简单地归罪于资本主义制度。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9)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59-02

一、人本性与集体英雄主义的冲突与纠缠

诗人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塑造了诸多完整而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正如黑格尔所说, “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美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抽象品”①。英雄阿基琉斯具有鲜明且复杂的性格特征,这种复杂性构成了完整的英雄形象和深刻的悲剧冲突,从而导致了人性本身的分裂和个人与群体的分离。

阿基琉斯年轻、英俊、勇敢、威猛善战、所向无敌,他是众神的宠儿、人民的保护者和士兵们膜拜的偶像,是古希腊神话中典型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但是同时,荷马更着重描绘了他性格复杂、感情丰富的另一面,这是他作为人所独具的气质与情感,是人本性的体现。

当希腊军营瘟疫肆虐时,阿基琉斯保护了畏于阿伽门农的权力而不敢吐露真相的鸟卜师卡尔卡斯,得知灾难的根源,并首先提出明智的解决方法,这是他温和善良的一面;当阿伽门农无理地要求他献出布里塞伊斯时,他站起反抗,言语冲突后甚至想以刀剑证明自己的尊严,这是一个人面对侮辱、捍卫尊严与荣誉时的本能表现;而阿基琉斯由侮辱感到不甘:“每当阿开奥斯人掠夺特洛伊人城市,我得到的荣誉礼物和你的不相等;是我这双手承担大部分激烈战斗,分配战利品时你得到的却要多得多”,则是人类原始本能的个人主义思想,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对社会不公的本能反抗;当希腊联军节节溃败、船只被烧时,他为惩罚阿伽门农的傲慢无礼依旧不参战、眼看着同胞死亡则突出表现了他任性、执拗的性格;而当挚友帕特洛克罗斯战死沙场时,阿基琉斯悲痛欲绝、不寝不食,足以见他对友谊的珍视;为了报仇,他暴虐地对待赫克托尔的尸体,展现了他鲁莽残忍的性格;可是当普里阿摩斯前来索要儿子尸体时,他又表现出尊敬老人和善良的本性。

尽管阿基琉斯在史诗中的正面描写并不多,但荷马却以这些生动的情节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人的多侧面性格。这些情节汇聚成了复杂而独具魅力的人格特征,使阿基琉斯不似其他英雄有着统一且较单一的人格,而独具现实生动感,完整鲜明地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本性特征,即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忘我的战斗精神、温厚善良的情感和捍卫个人尊严与荣誉的敏感意识。

而这些人本性与古希腊提倡维护集体利益、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集体英雄主义是相冲突的,因此,当阿基琉斯因受辱而与阿伽门农绝交、个体本位意识占据上风、弃同胞于不顾时,希腊将士们对其萌发出失望和鄙夷的情感,埃阿斯指责他“不想再要那种超于整个大军至上的荣誉”,他麾下的米尔弥冬将士们也聚集议论道:“狂暴的佩琉斯之子,母亲用胆汁喂了你,冷酷的人啊,你强使我们呆在船只边。我们还不如乘船返航回国去,既然你心中的积愤如此难以压抑。”这一切的根由皆是阿基琉斯维护自己的尊严与荣誉是以希腊联军的溃败为代价的,是与集体英雄主义不相符的,为当时的人们所不齿。相反地,特洛伊的赫克托尔则是集体英雄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在保卫国家和人民的战斗中实现个人价值,获得荣耀和全城人民的尊敬,完美地实现了一个英雄应负的责任,但是他的人本性特征却没有在史诗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在他身上,个人与群体是紧紧相连的,由此他也不具备阿基琉斯那样复杂丰富的个体形象。

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便是他内心中人本性与集体英雄主义冲突纠缠的结果,这种矛盾其实就是人本性和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体现了阿基琉斯的多面性格,也导致了个人与群体的分离聚合。

二、多面性人格下的命运悲剧

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带有强烈的宗教宿命色彩,他们认为,命运是不可控制、不可改变的,人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这种观念同样体现在诗人荷马的笔下:“我的母亲忒提斯对我说过,我带着两种命运,走向死亡的末日”,一种是“呆在这里,战斗在特洛伊人的城边,我就返家无望,却可赢得永久的光荣”,另一种是“返回家园,回到我所热爱的故乡,我的光荣和荣誉将不复存在,但却可以歆享天年,死的终期将不会匆匆临头”。在《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为了荣誉和尊严选择了前一种道路,其实,他身上所体现的多面性人格、人本性和集体英雄主义的冲突早已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他鲁莽残暴、珍视友谊、任性执拗和温和善良的本性在那个集体英雄主义的大环境下集中体现为人性的分裂,一方面,他要维护本性所强调的尊严和荣誉,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顾及社会群体给他附加的集体英雄主义情结,这种分裂导致了他与群体若离若合的状态,在这种悲剧性的冲突中,他的悲剧性命运也不可避免。

而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是他走向命运悲剧的主要线索和必经之路。

阿基琉斯参加特洛伊战争是由内心对价值和荣誉的渴望所驱动,他在事先知晓自己命运的前提下,使有限的生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身的价值,这是他人本性的力量和“自我”的光辉。因此当阿伽门农欲抢走布里塞伊斯而激怒他后,即阿基琉斯的第一次愤怒,他避而不战,甚至要乘船返航回国,并非惧怕死亡,而是出于对个人荣誉与尊严的维护,是强烈个体意识的正常流露,同时,他认清了战争中的不平等(他用双手拼搏而来的荣誉要少于“士兵的牧者”阿伽门农),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在战场得不到完全的展现。当然,他也热爱自己的民族,但当个人的荣誉与尊严受到伤害时,个体意识就压倒了为民族利益奋战的英雄集体主义,个人与群体分离开来,他为了人本性而偏离了群体,也偏离了早死的命运。

可是宙斯,这个执行命运使命的神灵,以一种极其惨烈悲壮的现实将他拉回了命运的轨道。出于人本性和集体英雄主义在内心的纠缠,阿基琉斯既要执拗地维护尊严,又对阿开奥斯人充满同情、不忍心看到民族溃败,这样矛盾的性格特征导致了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的出征和死亡,又进一步由自己善良和珍视友谊的内在特性所激发,阿基琉斯第二次愤怒了,但这次人本性中的情感成分化解了恩怨,激发了阿基琉斯的集体英雄主义,并与之合为一体,个人融合到了群体之中――他选择了与阿伽门农和解并帮助希腊联军取得胜利。虽然他明知道接下来的命运就是死亡,但他仍旧向这个归宿冲去,推动了自己走向悲剧性的命运道路。

可见,阿基琉斯的多面性人格与集体英雄主义的冲突,不仅导致了他个人与群体的分离状态,更是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因素。

其实,阿基琉斯一直在塑造着自己的多面性格,也在这种性格中走向灭亡。在对命运的选择中,他思考了荣誉与生命的关系,却毫不犹豫地走向早死的命运;在对尊严的维护中,他思索了战争和荣耀的关系,却义无反顾地投入战争。他从参与战争,思考荣誉和生命,到最后走向死亡,正是成就了他忠于生命、忠于自我的过程。而在这种多面性格的塑造与展现过程中,他一直是一个立体的多面的人,是一个忠于自我的完整的人,尽管这使得他处于个体与群体的分离状态,使得他踏上了短暂生命这个悲剧命运,但是这种人性自我光辉的闪现和鲜明复杂的性格却超越了他的英雄特性,成为千古流传的史诗中最吸引人之处。

三、对古希腊民族精神的彰显与反思

一个英雄形象的诞生是他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反映,因此也带有特定的时代精神的痕迹。阿基琉斯的愤怒在彰显他个体人格的同时,也彰显了古希腊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并在流传过程中引发人们对古希腊文化的种种思考与反思。

阿基琉斯勇敢的战斗精神、即使失去生命也要追求荣誉的义无反顾,集中体现了古希腊人坚韧、勇敢的民族精神。而他温和善良与粗暴残忍交织的复杂性格、以及浓烈的个人本位意识和荣誉感,则是对古希腊人强调个体意识以及追求生命价值、注重荣誉和个体尊严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映,同时也是对古希腊民族昂扬乐观、崇尚荣誉与尊严的精神和性格的彰显。

而阿基琉斯多面性格下个人与群体的分离状态也彰显了古希腊精神与性格的另一方面:古希腊文化重视人的价值的实现,古希腊文学也蕴含着一种深深的世俗人本意识,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认识自我,探索自我,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即是他从认识自我到忠于自我的过程。而阿基琉斯处于个人与群体的分离状态,也反映了古希腊文化中人们对自我与群体之间关系的认识:个人性格的彰显与集体英雄主义存在冲突,如何处理这种冲突成为古希腊民族精神的一个探索方向。

在《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对于个人荣誉的追求超出甚至损害了民族利益,他的愤怒突出表现了他身上的个体本位意识和个人主义,而多面性格下的个人与群体的严重分离则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正如阿基琉斯之踵这个致命的弱点一样,对于个人主义以及个人与群体关系的忧虑和思考成为古希腊人的重要关注点,也是他们对自己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反思方向。

注释: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03页.

参考文献: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10)

教育是生命的事业,教育要为学生的学业负责,更要对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好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英语课程的学习,应该通过学生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渐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经历,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

1. 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

生命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精神,激发学生有追求。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进行交际,重视表达思想,重视发挥好人类的思想和感情的载体的作用。英语教学应该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注重生命意识的培养。

2. 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方法

初中阶段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以学生为本,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时候,应该重视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呢?

2.1充分运用教材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

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感受学生语言材料的意义,领会生命的可贵。

教师在教材中要实行生命教育的素材,重视家庭、家乡、购物、网络、保护动物、自然保护区、健康生活方式、自然灾害等题材,重视挖掘这些生命素材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教学。教师应该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懂得尊重生命,重新构造学生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探索生命意义的真谛。

2.2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重视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进行总结和评价。

(1)任务驱动方法。这样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运用任务的形式对学生提出要求,教育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对生命的认识和关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关爱自己,珍惜自己。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发人的创造力,呼唤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培养学生的生命的意识,开启生命教育的征程。

(2)小组合作的方法。教师要创造平等的课堂,让学生团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进行互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教育学生相互接纳,相互诉说,相互尊重学习的品质,互相配合,支持,评价,激励,解决问题中实现生命意义的平等。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看法,摆正心态,感悟生命的意义的重要,让学生找到小组之间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辩论等形式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说出各自小组建议的科学合理性,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明白怎样活得健康,怎样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2.3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教师应该重视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学会制作英语学习用品,提高生命能力中的实践能力。

2.4让生命教育贯穿在教学的环节中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激发学生的信心,重视学生平等学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人,教师应该促进人的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发展,关注人获得了多少知识,关注学生的生命力量得到彰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满人文的情怀,充满生活的情趣。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对生命的健康意识的渗透,教育学生尊重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心灵的觉悟。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篇(11)

 

哈代(1840-1928)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长篇小说14部。哈代把他的小说分为三类: “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中“性格和环境小说”是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以下层农民为主人公,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因素侵入英国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和风俗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农村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心灵创伤,流露出哈代对朴素、平凡、默默无闻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他们的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对美好感情的赞美和对人类苦难命运所作的苦苦思索。从这一意义上说,哈代是一位人道主义作家。哈代的人道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这种内涵集中的体现在他的小说《苔丝》中。《苔丝》完成于l891年,被视为哈代 “威塞克斯文丛”中的巅峰之作。小说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的英国农村女性,她敢于自我牺牲和自我反抗,对生活和爱情充满美好而强烈的愿望。她生长在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乡野中。纯朴的乡村生活造就了她高尚、善良的心灵。由于家庭贫困和父母的无能,她不得按照母亲的命令,去所谓的“本家”认亲。由于年幼无知,被德伯家的少爷亚雷奸污并怀孕。她心酸的到了父母身边,孩子出生不久,不幸夭折,她又到一家牛奶厂做工,在那里遇到了富有的牧师的儿子克莱人类命运,两人产生了爱情。新婚之夜,由于苔丝对克莱真诚的爱,她向克莱坦白了自己曾经失身的遭遇。克莱听后,不仅没有原谅她,反而翻脸无情,将她遗弃,独自去了巴西。恰在这时亚雷又出现了,他一再纠缠苔丝。后来由于家庭变故,苔丝一家人沦落街头,而克莱又杳无音讯,苔丝只好舍身救家,做了亚雷德情妇论文提纲怎么写。克莱经过一场磨难,终于回心转意,回来寻找苔丝。两人相遇,苔丝悔恨交加,她痛恨毁了她一生幸福的恶少亚雷,最终不顾一切地杀死了他,并坦然接受了“杀人犯”的刑罚。

一、哈代的生活背景及其思想成因

哈代于1840年生于英国南部的多赛特郡。此时正值维多利亚统治初期,英国面临着飞速的经济发展及严重的社会问题。哈代亲眼目睹了19世纪后期工业资本主义入侵他的家乡多赛特郡致使农民破产和他们一切徒劳与绝望的挣扎,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种种悲剧。《苔丝》便是这一特定时期社会显示的真实再现。小说中所描写的克里克老板的牛奶场和富农葛露卑的农场,就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体现;而机器代替了手工作坊,农民由贫困、破产直至流入城市等描写,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农村急剧变化情景的反映。英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的时期, 资本主义在给英国社会创造了繁荣经济的同时也加深了下层贫苦人民的困境。亚雷凭借有钱有势为所欲为,克莱作为资产阶级的伪善和在思想与行动上的深刻矛盾以及周围人们对待苔丝的观念,都打上了浓重的资产阶级道德意识的烙印。这表明,哈代深刻的把握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氛围。

正是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人类命运,哈代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乡村宗法文明的撞击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一方面,他承认资本主义文明取代宗法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在感情上他又深深地眷恋着宗法世界的淳朴生活和传统美德,历史把一种在哈代看来并非理想的文明形态带进了威塞克斯宗法世界,导致旧的和谐破裂,个体农民经济上陷入破产、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心灵也别无选择地被带进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新世界,传统的伦理关系和价值观念遭到新文明的践踏,他们合情合理的生活愿望和理想追求在现实中破灭,陷入无法挣脱的痛苦深渊中不能自拔。然而,这种残酷的、违背宗法情理的变化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哈代又陷入深深地忧患和困惑中。

二、对传统道德和扭曲人性的强烈批判

哈代的作品通过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使人们感悟生活的本质,折射出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充满博爱的内心精神世界。在《苔丝》中,哈代通过对”纯洁的女人”苔丝在她所生存的邪恶环境下同捉弄她的命运得苦苦抗争和最终走向毁灭的描写,使人们对摧残苔丝身上的真、善、美的力量表示哀叹,对她的悲惨命运寄以同情。面对社会的邪恶和家庭的不幸,苔丝没有沉沦和屈从于环境,而是至始至终试图通过奋力抗争去超越环境,保持自己的人格的独立和自尊的纯洁。在哈代的悲剧思想中,人的命运不是由神和人而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宰的。所以,他把他的悲剧小说统统归于人物与环境的小说。命运只不过是哈代探索生活的一种手段人类命运,而不是目的。在对生活的探索中,哈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和人的愿望不能实现这一残酷的事实,感受到人的心灵的痛苦。正如哈代所言,悲剧的产生并不取决于掌握宇宙的神秘力量,而是取决于制约人们的环境,尤其是”人类设置的事物”。苔丝的悲剧是由旧的习俗道德和残酷的法律造成的。

哈代也痛苦地发现,这是一个”有毛病的”物质世界,人们没有自由选择自己感情生活和理性生活的权利。现代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人与社会对立,人与人不能沟通思想感情,人们正常的感情和合理的追求受到社会的限制。作为正直的艺术家,哈代不愿放弃真实和坦诚,去取悦维多利亚中产阶级读者,而是决意打开社会中芸芸众生的心扉,把他们的欲望和理想公诸于世,让读者感受到在人的欲望背景下的惆怅和叹息、悲愤和绝望,让读者看到”有毛病的”世界里人的价值不可避免的毁灭。他以令人不快的、以真实为基础的”悲观主义”给虚伪的、盲目的乐观主义以迎头痛击,让读者对世界,对人生有清醒的认识,作深刻的思考。

三、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

作为人道主义作家,哈代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在写农村生活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破坏时,他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教育与人民为敌的本质。在《苔丝》中,他描写了在资本主义发展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农民贫困,破产,农家女苔丝不得不到富商亚雷家里帮工,从而开始了她悲惨的一生。哈代对于苔丝的“失身”与”堕落人类命运,倾注了满腔的同情,并坚决为她作了强烈的辩护;对于苔丝的忍让、虔诚、宽容、奉献等诸多品质也予以充分的赞扬。哈代以真挚的爱来描写这个美丽的农家姑娘忍受的悲惨命运, 她毫无怨言地走着艰苦惨痛的生命之路, 她是纯洁无辜的, 她只是当时社会礼法的牺牲品。哈代看到了围绕着她的种种残酷的罪恶和不公平的现象。

哈代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还表现为对传统道德以及宗教观念的批判。如果说以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及其强大的后盾--国家机器和宗教对苔丝的迫害是造成她悲剧的直接原因的话,那么在克莱身上残存的传统道德观念对苔丝的摧残则是一种无形的,更可怕的精神残害,这也是造成苔丝悲剧的主要社会原因之一论文提纲怎么写。哈代把一个婚前失去贞操、后又与人非法同居的“杀人犯”称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大胆抗议和嘲弄。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传统道德,宗教观念的批判,是哈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对人类悲剧命运无可奈何的悲叹

尽管哈代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的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中清楚地看到了在”维多利亚盛世”维幕掩盖下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但是由于自己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局限, 尽管他想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 却也无法解决当时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而他的思想也因此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他从最初信仰上帝到抛弃上帝, 从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的影响, 到后来又接受叔本华的内在意志力的影响, 到最后形成了他自己的进化向善论和社会向善论。”这一系列的思想变化历程, 并没有让他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 却导致哈代最终成为悲观主义者, 使他的小说带有浓厚的悲观色彩和宿命论思想。哈代的这一系列的思想变化, 在他的名著《苔丝》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 尤其在小说的女主人公苔丝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

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可以复制出现实生活的生动画面。但作为思想家,哈代又认为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人是渺小的,人摆脱不了命运的支配。哈代在写农村劳动者悲剧命运时常把命运观念和神秘因素乃至性格弱点、遗传因素交织在一起。苔丝的悲剧也具有神秘末测的命运作祟的因素,苔丝的一生都充满着偶然性和命定的色彩:如她家身世莫名其妙的被发现,老马的死,违心的去亚雷家认本家并遭奸污,与克莱结婚前夕给他的信被插入地毯下,去爱姆寺访老克莱未遇而在归途中偶遇亚雷等。仿佛在她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偶然的因素出现,从而一步步地将它推向悲剧的结局。同时,小说中还不时地出现一些神秘的因素:如德伯家神秘的马车,令人恐怖的十字手路标等。这些似乎都表明苔丝的悲剧是命定的,难以解脱的。

四、结束语

哈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是下层百姓,这赋予他的作品以为民众之忧而忧的人道主仪精神,充满着一种积极的忧患意识。读《苔丝》可以让读者在哭泣中感情得到宣泄,心灵得到净化,神经得到震动,像苔丝和她弟弟那样祈望“投生在一个没有毛病的世界上”,这就是《苔丝》所产生的思想影响和艺术效果,这更是哈代人道主义思想的灵魂。另一方面,尽管哈代看到了资产阶级所带来的、并且要把大家都带到死亡之路上去的所谓“进步”的罪恶, 但由于作者立场所限,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进步,更无法看到资本主义“进步”到死亡会有新的曙光。因此, 悲观、绝望是在所难免,这是哈代世界观的局限性的反映。

参考文献:

1.《哈代创作评论集》,陈焘宇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 德尼兹·加西尔等著. 马慧译.《欧洲文学史》. 南海出版社,2003 年.

参考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4.《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张中载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

5.《哈代创作论集》,陈焘宇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