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保障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1-26 14:44:13

保障技术论文

保障技术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154-01

本文主要以可靠性系统工程最初构成进程为根本,并进一步论述可靠性系统工程涵义,以此提出相应理论机制及技术框架,对可靠性系统工程这一学科远景做开端瞻望。

1 回顾可靠性系统工程形成

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外在可靠性、维修性及保障性等工程方面发展迅速。其发展趋势体现在如下两方面:1)RMS指标有效综合;2)RSM工程技术体系得以综合。90年代早期,又发展了并行工程这一新概念。与此同时,欧洲一些国家也将可靠性工程技术、维修性工程技术、维修保障工程技术等相关技术进行有机综合,发展成可信性技术。

中国在可靠性工程方面源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可靠性工程方面首先得到发展的是电子工业部门。随后在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逐渐兴起。80年代初期,我国在现代化武器等装备进行研制中已经推行并实施RMS工程,且取得卓越成就。中国不仅汲取国外较为先进科学技术,也总结了自身缺点和不足,以此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并具有实践性RMS工程。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了可靠性系统工程这一理论框架,从而对我国RMS工程在应用与发展方面进行相应指导。从那以后,这一理论在经过实践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一门学科而言,可靠性系统工程必然具备其特有内涵。

2 对可靠性系统工程进行定义

当代质量观显示,工程装备质量不仅包括装备功能性,同时还包括装备自身可靠性、装备耐用性、装备环境适应性、装备维修性、装备测试性、装备保障性以及装备安全性等装备所具有的重要属性。经过对这些装备属性有效研究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装备故障不但受装备性能属性影响,也与装备其他属性脱不开干系。

可靠性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是对产品有效过程同产品发生故障斗争进行有效研究,可靠性系统工程从系统整体性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辩证角度进行剖析,对产品故障机制及其发生规律,产品发生故障在预防方面、控制方面及修复方面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并运用相关理论与机制开展一系列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等。

可靠性系统工程大体具备整体性、综合性、择优性与社会性等特征,且各个特征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整体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作为一个简单整体,其自身涵盖可靠性系统工程同产品在保障方面相关联较为完整且充实理论和技术;综合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工程同时具备时间性与空间性,且为二者结合;择优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具备能够量化这一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综合且有效优化配置;社会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工程不仅涵盖系统技术,也涵盖了系统管理。

3 可靠性系统工程学科内涵

可靠性系统工程以独立学科形式出现,其内涵可以通过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集成技术这三个层次分别进行阐述。可靠性系统工程在其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指的是对于系统工程故障规律合理解释,其中包含故障发生及其表现规律等。可靠性系统工程在其基础技术方面主要以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为基础,进而形成故障在预防、控制及其修复方面技术。集成技术主要以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为基础,进而形成用于产品设计和分析、产品生产保证、产品运用和保障、产品试验和评价、产品综合论证等应用技术,并以此提高可靠性系统应用能力。

3.1 可靠性系统基础理论

产品正常独立运行与产品故障发生均为产品基础行为,然而一旦产品投入使用,往往无法预测产品将有怎样故障产生,未来对产品发生故障进行有效预防、合理控制并及时修复,我们必须掌握产品发生故障相关原因及其机制。若不了解产品发生故障原因及其机制同故障变现规律,我们将无法有效预防产品发生故障,且产品故障不能得到技术解决。

产品发生故障主要是由产品原材料、结构、生产工艺、使用方式、使用环境以及认为因素等原因造成。有效揭示产品故障内因和故障外因相互之间耦合作用所导致故障发生机制及故障表现规律对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可谓重中之重。综合对产品故障发生原因进行考虑,分析故障发生随机性、故障发生确定性及故障发生模糊性,揭示故障发生客观规律,便是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

3.2 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

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指的是以故障产生规律为基础,进一步应用故障产生规律,并发展其他相关可利用技术,这些技术便构成了基础技术。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主要包括产品故障预防技术、产品故障控制技术、产品故障修复技术等。

3.3 可靠性系统工程集成技术

集成技术指的是将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有机结合,进而形成用于产品设计和分析、产品生产保证、产品运用和保障、产品试验和评价、产品综合论证等应用技术,并以此提高可靠性系统应用能力。例如产品故障属性设计和分析、产品故障属性度量等。

4 结束语

可靠性系统工程将产品产生故障有关机制与理论及其技术有机融合,最后形成一个可利用、完整理论,使我们对产品发生故障规律及其应用更充分了解。尽管当今科技发展迅速,但产品故障仍无法完全避免。客观来讲,无论什么产品,一旦投入使用,就无法避免故障产生。在同产品故障作斗争的过程中,可靠性系统工程理论机制及其技术应用也将得以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康锐,王自力.装备全系统 全特性 全过程质量管理概述[J].国防技术基础,2007(04).

[2]王靖,康锐.可靠性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8(03).

保障技术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E23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Precision support is the ultimate goal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ur army rear warehouses. The article gives a brief explanation of rear warehouse's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zes the necessity for why and how rear warehouse achieve the goal of precise support. The paper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ar warehouse.

Key words: rear warehouse; precise; support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高新技术在后勤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传统的后勤形态不断老化,逐步向“投送型后勤”、“速度型后勤”、“信息化后勤”、“精确后勤”等发展,而这些后勤形态的聚焦核心正是实现后勤装备的精确保障,精确保障日趋成为现代保障理论体系中的研究热点。后方仓库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作战部队实现精确保障,这也正是后方仓库建设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对后方仓库精确保障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后方仓库适应时代要求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具有一定意义。

1 后方仓库精确保障的内涵和特征

1.1 后方仓库精确保障的内涵

我军后方仓库是按照国防总体部署和战备意图建设于战略(役)后方的各类固定仓库,它是战略、战役后方进行物资储备和供应的基地,是军队后勤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作战的依托。

所谓精确保障是指:“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手段,高效而准确地筹划和使用各种保障力量,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部队提供准确的物资和技术保障,使装备保障适时、适地、适量,达到精确化。”概括地讲,就是用最少的保障资源满足最大的保障需求,以最低风险和代价达成最佳的保障效益。美军对精确保障的解释更为简单,“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为作战部队提供正确的补给品”,亦即美军常说的“适时、适地、适量”保障。

1.2 后方仓库精确保障的主要特征

精确保障是一种使后勤力量的运用达到最高效益的保障方式,结合后方仓库的实际情况,精确保障的主要特征是:

(1)精确掌握保障资源。后勤仓库要实现对作战部队的精确保障,必须对自己的“家底儿”了若指掌,如果对自身的资源状况都不知所谓,根本谈不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和使用。因此,准确掌握有关各种后勤保障资源状况的实时信息是实现精确保障的首要条件。

(2)精确预测后勤需求。满足作战部队的后勤需求是后方仓库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精确保障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对后勤需求的精确预测,按照美军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主要是指准确、实时地获取有关作战部队对后勤需求的种类、数量、时间、地点等的信息。因而,精确预测后勤需求是精确保障的一个重要特征。

(3)精确输送保障资源。精确保障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向作战部队提供“适时”的后勤保障。所谓适时,就是在作战部队需要的时候将保障资源准时送到,时间上要准确,通俗讲就是不能晚也不能早要刚刚好。精确输送保障资源体现了后方仓库的快速输送能力,是精确保障的一种重要职能。

(4)精确指挥保障力量。精确的后勤指挥与控制包括对人、物、财和信息的调配和掌控,体现在实践层次主要是实现后勤指挥的自动化和科学化,具体讲就是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保障信息增强保障工作的预见性,进而提高决策的智能化水平,这是实现精确保障的关键。

2 实现后方仓库精确保障的必要性分析

聚焦精确保障,是后方仓库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战略要求,也是解决后方仓库发展瓶颈的有力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包括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实现后勤精确保障提供了工具和可能。所以,实现后方仓库精确保障这一战略目标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实现精确保障对后方仓库建设发展意义深远。外军专家认为,“精确的战争没有必要建立大规模的资源储备,而需要高标准的技术系统支持和准确适时的装备保障行动”。未来信息化战争,已经强烈呼唤精确保障模式的确立、崛起和拓展。而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信息化保障体系,确立全新的保障理念和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动装备保障精确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装备质量建设重要而紧迫的新课题,这也正是后方仓库适应时代要求适应未来战争形态的发展之路。将精确保障这一目标融入到后方仓库的组织建设、能力建设、管理建设等方方面面,是信息时代对后方仓库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对后方仓库建设意义深远。

(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后方仓库实现精确保障提供了工具和可能。“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精确保障成为可能。过去,数据非常庞大,储存和分析困难,现在储存容易便于研究”,“不能忽视后勤工作的精确性。信息时代正在给予我们所需的工具,使我们能够保持这种精确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上以美军为首其后方仓库建设已经基本具备了全资产可视、配送式保障和规模适宜的库存等能力,“后勤需求的迷雾”正渐渐被驱散,相应的信息和传感技术的研究渐趋成熟。美军的“蓝本”告诉我们,后方仓库逐步实现对作战部队的精确保障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可能。

(3)精确保障理念的融入可以解决当前我军后方仓库建设的瓶颈问题。21世纪以来,借助于现代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军后方仓库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跨越时期,短短十几年,硬件更新换代,软件应运而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信息化仓库建设初露端倪。但在实现了这一步跨越之后,后方仓库建设又一次陷入了瓶颈。比如,虽然不断汲取现代物流技术的先进经验,但使用的仅仅只是一小部分,拓展的空间还很大;虽然建设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的兼容性比较差,信息流通和融合的能力大打折扣;主要依靠军队独立保障,对社会化保障方式的探索使用有限。将精确保障的理念融入后方仓库建设,凝聚“精确”这一目标,逐步提高信息管理与流通的能力,实现与现代物流技术的嫁接,实现与社会化保障方式的融合,是突破后方仓库建设瓶颈迎来后方仓库建设再一次大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3 后方仓库实现精确保障的实现途径

精确保障是一种集理论、技术、管理于一体的先进战略思想,要求做到“筹划精细、力量精干、手段精良、保障精确”,是装备保障、现代管理模式和先进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和集成。后方仓库实现精确保障这一终极目标,需要从思想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综合着手。

(1)聚焦“精确保障”,不断在实践中融入先进理论。精确保障这一目标对后方仓库发展的指向,涵盖了许多先进的后勤理论。主要包括“精确后勤理论”,“后勤信息因素作用提升的理论”,“物流速度可以取代物资数量的理论”,“后勤利用民力理论”等。这些先进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当前的后勤保障形态和模式,只有将这些先进理论逐渐融入到后方仓库的发展中,才是真正地走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地实现精确保障。

(2)实施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后勤装备管理精确化。后勤装备全寿命管理,是指对后勤装备从论证到退役的全过程中所经历的全部事件和环境进行统筹安排、科学决策的一种管理原则和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对后勤装备全寿命期的费用统筹管理,充分发挥装备使用效能,并尽可能地节省经费,实现最佳的综合消费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管理方法的实现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在集成数据环境建成后,可以通过综合武器系统数据库,方便地访问、维护装备管理各阶段“研制、生产、使用与维护、退役”的数据,装备管理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既可以充分满足装备的使用需求,又可以实现保障资源最大限度地有效配置和节约,实现精确保障的目标。

(3)不断发展信息和传感技术,实现信息的无缝链接。随着全资产可视技术、远程维修技术、电子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在综合保障工程中的应用,装备保障的可视化、远程化、精确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而“信息”是这些技术得以实现的关键,所以不断发展获取信息的传感装置和器材方面的重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后方仓库应该着力构建一个保密、可靠、有效和互用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平台,使所有武器、装备具有共享信息和协同行动能力,使信息资源由分散走向集中,这是实现精确保障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

(4)不断创新保障模式,军民联合,建立健全保障体系。装备保障模式是指为完成装备保障任务所采取的方法、组织形式和各种措施的统称。完整的保障体系是“纵向”和“横向”保障的结合,纵向保障是指部队内部垂直的保障关系,横向保障则是指部队内部与外部支援保障力量的保障关系。从组织管理上讲,只有完成“纵向”和“横向”保障力量的最佳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保障效益。美军的实践证明,以“军民结合”、“以民带军”、“军商结合”、“以商促军”的方式增强后勤保障力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

此外,精确保障还十分注重人力资源的作用,因此应努力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先进人才的培养,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与保障资源有机结合的整体效能。

4 结束语

按照作战部队的需要实施精确保障,是各个时代军事后勤一贯追求的最高目标。但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和主观条件的限制,后勤保障很难对作战需求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一般只强调“充分”,很少做到“精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确保障日趋成为可能,也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军队后勤发展的方向。作为后方仓库,应该充分认清这一趋势,不断将理论融入实践,聚焦“精确保障”,不断推进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后方仓库精确保障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后方仓库实现精确保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理论上的实现方法,对后方仓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璞芬,王通信. 美国军事后勤革命[M]. 北京:出版社,2007.

[2] 翁家明. 信息化战争装备精确保障浅析[J]. 国防科技,2005(11):62-64.

[3] 许国银,余鑫,徐雪刚. 基于现代物流技术的装备精确保障及发展对策[J]. 地面防空武器,2005(3):44-48.

保障技术论文篇(3)

2010年5月12日,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在全国档案安全系统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全面提升档案部门的安全保障能力”的号召,把档案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高度。[1]近年来,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成为较热的一个研究课题。我们课题组也在做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笔者期望对学者以往的研究做以归纳提炼,以资研究探索。

笔者于2011年12月22日,在万方数据库中,以“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为检索词,起始年“2000”,结束年“2011”检索到论文84篇。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搜索到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内容论文20篇,笔者对其中相关度较高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综述如下:

1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内涵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具有持续性、多样化、可完善性等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前提是分析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论定位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张美芳、王良城认为,目前,国内外关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解大致有三层含义:其一,控制环境,降低风险。这里的“环境”,是指档案保管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信息存储环境等,降低环境因素对档案安全的影响,最大可能降低风险。其二,建立安全保障平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使档案尽可能保持稳定状态。其三,对已经处于不安全环境中的档案,采取各种措施使其达到新的稳定状态,保存其信息的可读、可用和可藏。这三层含义包括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中社会因素、管理体制、组织体系、策略、政策法规、安全保障技术或安全保护效果的评价等较为宏观的要素。[2]

2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目标和指导思想

2.1 构建目标。彭远明认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针对档案的安全需求、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预期目标,制定安全保护策略,形成集预测、保管、利用、抢救一体化的保障体系。[3]杨安莲认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目标应该是:采取全面、科学、系统的安全保障策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杜绝敏感信息、秘密信息和重要数据的泄密隐患,确保档案信息的全面安全。[4]

2.2 指导思想。彭远明认为,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在体系内合理进行安全区域划分,以应用和实效为主导,管理与技术为支撑,结合法规、制度、体制、组织管理,明确等级保护实施办法,确保档案的安全。[5]张美芳、王良城认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是:坚持严格保护、有效管理、分类指导、合理利用,以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规划管理、完善基础条件、强化监管手段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增强档案资源保护力度,推动我国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6]

3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原则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应该根据档案安全现状及其面临的威胁与隐患,从档案安全保障工作的整体和全局的视角进行规范,在构建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彭远明、张艳欣、杨安莲、黄昌瑛、张勇等都提出了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原则,笔者采用统计归纳的方法,从中提炼出以下共性原则:

3.1 标准规范原则。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构和策略的选择必须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必须遵循国际、国家的相关标准,严格遵照相关规章制度。[7][8]

3.2 科学实用原则。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档案安全风险分析结果为依据,探寻有针对性的特色理论,制定出科学的防范措施与方法,这些理论、措施与方法应当在实践层面上具有可操作性。[9][10][11]

3.3 全面监控原则。档案安全保障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综合考虑、规划和构架,任何环节的安全缺陷都会造成对档案安全的威胁。[12]

3.4 适度经济原则。根据档案的等级决定建立什么水平的防范体系,根据风险评估和各单位的财力、物力决定资金投入的多少及如何分配使用资金,将资金用在最迫切的地方。既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操作性,又要保证安全保密机制的规模与性能满足需要,实现安全保护效率与经济效益兼顾。[13][14][15]

3.5 动态发展原则。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该体系要能够随着安全技术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安全目标的调整,不断调整安全策略,改进和完善档案安全的方法与手段,应对不断变化的档案安全环境。[16][17][18][19]

3.6 自主创新原则。加强档案安全保障方面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为我所用。[20][21]

4 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方案设计分析

许多学者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笔者根据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方案。

4.1 安全管理理论。理论从实践中取得并能指导实践,为实践指明前进的方向。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果,理论水平的高低因此也往往预示着现实中该领域的水平高低。

4.1.1 前端控制。前端控制思想具体到安全保障活动中是:档案安全保障的标准化的建设与应用;为开展安全保障活动而制定的计划方案、普查活动;人员配置合理和技术力量的前期储备、设备的选择和环境的控制、整个预防性安全保障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评估;为妥善保管档案而选择的装具、包装等;事先制订的应急预案、抢救预案,等等。[22]

4.1.2 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是伴随着档案的生命周期而开展的一切安全保障管理活动。[23]包括日常维护、灾难备份、利用与服务、恢复与抢救、质量检查与评估、风险预测,等等。[24]

4.1.3 后期监督。后期监督包括安全保障活动的评估、人员技术水平的评估、财政结算、开展安全保障活动后的总结报告、制度、规范或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性的开展安全保障活动的经验、方法或模式。[25]

4.1.4 风险管理。构建档案安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依次进行安全风险计划制订、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报告以及风险反馈。通过评估风险,识别判定风险大小,判定每种风险相对的档案安全保护对策,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风险控制,规避、转移或降低风险对档案造成的损害。[26][27]

4.1.5 人才教育培养。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系统的人才资源培训和贮备机制,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28]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档案安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29]

4.2 安全基础设施

4.2.1 实体安全基础设施。档案实体安全基础设施是指维护档案安全、实施档案正常管理、保障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为全社会方便服务等工作而进行的基础建设,包括档案保管环境、档案存储设施、档案利用设备、档案维护监控设备、档案抢救与恢复设施等。[30]

4.2.2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档案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是为信息安全服务的公共设施,为档案部门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和服务,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系统PKI(网络信任体系)、档案信息灾备中心、档案信息系统应急响应支援中心、档案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档案信息安全服务中心(外包服务)、档案信息安全执法中心等。[31]

4.3 安全策略

4.3.1 实体安全策略。实体安全必须具备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介质安全等物理支撑环境,注重环境防范、设备监控、介质管理、技术维护等安全措施的完善,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档案安全。[32]

4.3.2 管理安全策略。针对档案安全的管理需求,在完善人员管理、资源管理、利用服务、重点部位维护、灾害防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并结合管理技术,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档案安全管理保障体系。[33][34]

4.3.3 网络系统安全策略。强化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系统的漏洞修补和安全加固,对关键业务的服务器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合理划分安全域及边界,建立有效的访问控制制度;通过实施数据源隐藏,结构化和纵深化区域防御消防黑客入侵、非法访问、系统缺陷、病毒等安全隐患,保证档案系统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35][36][37]

4.4 安全技术。技术是影响档案安全的关键因素,档案安全技术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含预防、保护、修复和维护等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档案安全。

4.4.1 基于实体的保护技术。主要有:①各类档案载体的管理与保护技术;②档案损坏的测试与评估技术;③受损档案的修复技术。[38]

4.4.2 基于环境的防护技术。主要有:①库房建筑标准与围护结构功能的设计、施工和实施;②档案保管的设备设施和有效装具;③档案库房和利用环境的监测技术;④温湿度调节与控制技术;⑤有害因素的控制和防护技术。[39]

4.4.3 基于信息的安全技术。主要有:①系统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和安全审计技术等;②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应急响应技术、数据备份与容灾技术、基于内容的信息安全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等;③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物理隔离技术、服务技术、网络监控技术和虚拟网技术等;④用户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等。[40]

4.4.4 基于灾害的保护技术。主要有:①灾害的预警与防范技术;②档案灾害的应急处置技术;③档案次生危害的防范技术;④灾后受损档案的抢救与恢复技术。[41]

4.5 安全法规制度。完善的档案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是保障档案安全的基石,只有不断制定和完善档案安全法规制度,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才能更好地维护档案的安全。[42]

4.5.1 制定并遵循法规标准。各地方应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使档案安全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43]

4.5.2 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档案归档安全制度、档案整理安全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安全制度、档案日常管理维护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档案鉴定和销毁制度、档案资料出入库管理制度以及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制度;[44]受损档案抢救制度、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制度以及档案安全行政责任制等。

4.5.3 建立完善档案安全管理机制。包括:信息交换机制、法律保障机制、日常防范机制、灾害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45]组织建设机制、制度建设机制、风险管理机制、人员管理机制等。

4.6 安全保护效果评价。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评价的目的,是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估。[46]首先,确定待评价系统的范围,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确定适当的评价指标。然后,收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再进行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及其具体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效率。[47]

4.6.1 评价方法。根据被评价对象本身的特性,在遵循客观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目前,存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属性融为一体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灰色理论的评价方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方法。[48]

4.6.2 评价指标。根据国内外的档案安全评估标准,国家对档案安全的基本要求,综合考虑影响档案安全的各种因素,建立档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①物理安全评价指标:环境安全评价、设备安全评价、载体安全评价;[49]②管理安全评价指标:规章制度评价、工作流程评价、管理措施评价、业务技术评价;③技术安全评价指标:保护技术评价、网络技术评价。[50]

5 结语

纵观学者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研究角度和切入点各有不同,观点纷呈,但还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探讨。

注:本文是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现状调查》(项目编号:2011-B-51)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照余.对建设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几点认识[J]. 浙江档案,2011(1):36~39.

[2][6][24]张美芳,王良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0(1):62~65.

[3][5][7][33][41]彭远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及其实现策略研究[J].上海档案,2011(4):14~17.

[4][12][15]杨安莲.论电子文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档案学研究,2010(10):75~78.

[8] [13] [17]张艳欣.档案安全保障管理机构的构建[J].档案管理,2010(5):7~9.

[9][14][16][29]王茹熠.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防护对策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10 ][18][19]黄昌瑛.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11][20][21]张勇.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22][23][25]张美芳,董丽华,金彤.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档案,2010(4):20~21.

[26]陈国云.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讨电子文件安全管理问题[J].北京档案,2008(6):16~18.

[27]张迎春.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1

[28]方国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策略[J].机电兵船档案,2010(5):59~61.

[30]王良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基本任务探析[J].中国档案,2010(4):18~19.

[31] [40]项文新.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0(2):68~73.

[32][38]许桂清,李映天.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0(3):54~58.

[34]冉君宜.抓好“五个必须”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J].办公室业务,2010(9):55~56.

[35]陈慰湧,金更达.数字档案馆系统安全策略研究[J].浙江档案,2008(7):21~24.

[36]王凡,朱良兵.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实践[J].贵州水力发电,2010(12):76~78.

[37]周向阳.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J].机电兵船档案,2010(5):64~66.

[39]金玉兰.关于加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思想[J].北京档案.2010(8):22~23.

[42]曹书芝.网络背景下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J].兰台世界,2006(5):2~3.

[43]宗文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J].档案学研究,2005(1):38~42.

[44]杨冬权.以丰富馆藏、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实现档案馆事业跨越——在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讲话[J].档案学研究,2009(6):23~29.

[45]卞咸杰.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2007(6):18~20.

[46][50]方婷,吴雁平.档案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档案管理,2011(6):12~15.

保障技术论文篇(4)

1.前言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各种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组织编制等许多军事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使得各国军队建设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世界各国军队不仅在为21世纪进行兵力结构的重新设计,而且在对21世纪各种装备保障进行着全新的设计;用迅捷的、经济可承受的运输和信息系统取代现有的多层次的组织体系;规模型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向“按需输送”的高度敏捷、可靠的保障体系转变。

对于反水雷武器装备而言,反水雷武器装备近些年来的发展十分迅猛。许多新型反水雷装备应运而生,形成了许多完整的反水雷武器装备体系。这些反水雷装备同样需要建立完备的保障体系,以便使得其在未来的反水雷作战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水雷装备目前正朝着综合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得反水雷装备更加有效并能够胜任未来海战的需要,智能化和通用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专家认为反水雷装备保障还将向着模块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就这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2.反水雷装备保障将朝着全系统、全寿命保障方向发展

全系统、全寿命管理是系统论在反水雷装备保障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反水雷装备全系统、全寿命保障的核心是在反水雷装备的设计、研制、生产、采购、补给、使用和报废的全过程中,把反水雷装备保障因素考虑进去,从而提高反水雷装备的战备完好性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反水雷装备保障思想和理念,这种思想不仅反映在反水雷装备保障的纲领性文件中,同时也在理论、体制、法规等多方面表现出来。

2.1 反水雷装备发展的全系统思想

(1)反水雷作战装备与反水雷保障装备同步发展;

(2)硬件系统与相关的软件系统协调配套开发。

2.2 全寿命保障的典型做法

(1)在研制阶段注重维修性设计

反水雷装备的维修性设计是一种质量特性,始于论证阶段,贯穿于研制生产的全过程。在新型反水雷装备的设计阶段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反水雷装备具有良好的维修可达性,要求合理布置反水雷装备各组成部分及其检测点、维修点,保证有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合理开设维修通道、窗口;二是利用权衡分析和迭代设计使系统功能划分和模块组合最优化,提高组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和互换性;三是完善防差错措施及识别标记,提高维修工作中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2)注重测试性设计

随着反水雷武器装备功能的多样化、结构的复杂化,故障检测诊断、性能测试已经成为维修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反水雷装备研制阶段需要实施测试性分析、设计和验证,包括系统的检测方式、检测系统、检测点配置等,通过设计使检测诊断更加简便、迅速、准确、可靠。

今后需要重视研制和使用模块化、嵌入式的通用自动化检测设备,通过配备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自动对不同装备进行故障监控、原位检测、隔离和识别。此外,还需要大力推广许多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如声阻抗法、全息摄影、红外检测、声发射、磁橡胶法等,使故障检测率有较大的提高,检测范围要从外表损伤扩大到复合材料结合的缺陷、内部结构的胶接质量、疲劳裂纹的严重程度等。

3.技术创新成为实现反水雷装备保障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反水雷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地也要求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来实现反水雷装备保障的现代化。因此,今后将普遍重视在反水雷装备保障领域采用新的技术,这种做法将对反水雷保障的指挥和保障实施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在反水雷装备保障领域采取的技术创新手段主要包括:

3.1 将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装备保障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套加速数据采集、集成和传输的工具,是准确、及时地获取资产状态信息的关键手段之一。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无需或仅需少量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地向自动化信息系统传送数据。

自动识别技术包含多种用于获取资产识别信息的数据存储技术。这些技术包括条码技术、磁条、集成电路卡、光储卡和射频卡,均可用来标识单件物品、多件装备、空运托盘和集装箱。自动识别技术装置的数据存储容量可从少量字符至数千字节。这些装置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询问。询问所得的信息以电子方式提供给自动化信息系统。自动识别技术还包括形成存储信息、读出所储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其他后勤数据相综合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资产自动识别技术装置主要包括条码、射频数据通信、光储卡、射频识别、灵巧卡、卫星跟踪系统和业务处理服务器等。

3.2 以远程支援技术补充基层部队的反水雷装备保障能力

远程支援技术是近年来反水雷武器装备保障领域发展十分迅速的技术。远程支援技术是随着高技术反水雷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装备保障手段。它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前方的保障人员与后方的技术专家紧密联系起来,并为前方反水雷武器装备的使用、维护、修理以及战场抢修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持。前方保障人员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联网将现场的图像、声音和装备的技术参数等,传输给远方的技术专家,请求技术支援;远方的技术专家在进行分析研究后,迅速作出结论,并通过网络对前方的使用维护保障工作进行实时指导,协助前方人员迅速、准确地完成任务。

随着高技术反水雷武器装备的大量服役,许多新型反水雷武器装备往往集多种高新技术、多种系统于一身,使反水雷武器装备保障的难度增大。反水雷装备保障不仅要解决大量硬件技术问题,还要解决许多软件方面的技术难题。因此,仅仅依靠前方技术人员,完成修理的重任是十分困难和不现实的。即使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技术保障人员,也难以准确及时地判断故障原因或确定最佳的修理方案,常常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对受损装备反复进行分析、检测,最后才能“确诊”。应用远程支援技术,前方的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得到许多技术专家的帮助和实时的指导,加快受损装备的维修过程,以满足时效性要求。

3.3 加强装备保障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

高效的信息收集与传递能力是提高反水雷装备保障效能的基础和手段,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库资源,将通过这种先进的传感器和其他侦察监视手段所获得的保障信息及时汇总和分发,确保装备保障的决策和实施人员能够得到足够准确、近实时的信息。

4.发展高技术反水雷保障装备是反水雷装备保障手段建设的重点

高技术武器装备势必由高技术保障设备来加以保障,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因此应统筹规划,同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各种新型保障设备,以适应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现代保障设备,是多种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的综合体,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使保障设备的技术含量提升到更高的档次,先进的工艺使原有的理论得到更高层次的应用。近年来各国的反水雷保障装备发展迅速,总结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4.1 提高反水雷保障装备的机动能力和防护能力

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反水雷保障装备的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反水雷保障装备的机动能力不仅是重要的保障力,而且也是战斗力,基于这种认识,世界各国军队都很重视提高反水雷保障装备的机动性。

为了提高保障装备的生存能力,还必须重视加强反水雷保障装备的防护能力。

4.2 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特征的高技术反水雷保障装备得到进一步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调制和解调等高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保障信息的获取、显示、存储、处理以及装备实际的保障工作更为方便、快捷、精确和可靠,并达到实时化的程度。

智能化就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设备中,使其具有人的意识,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3 反水雷保障装备呈现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综合化特点

为提高反水雷保障设备的适应性,跟上装备更新的步伐,必须重视发展多功能、高效率、综合性强的通用反水雷保障装备。通用反水雷保障装备的特点是节省研制经费,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维修性和方便使用等效果。

反水雷保障装备的标准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标准化的反水雷保障装备可以显著降低开发费用和寿命周期内的使用保障费用。

模块化是指在设备研制时立足于现有的要求和技术水平,但在功能上和技术上留有充分的余地,给设备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和技术的更新做好准备,一旦条件成熟,即可适时地将扩充的功能和新技术引入到系统中,从而使设备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能达到新的水平,随技术的更新而逐步升级。

综合化就是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权衡分析,把与保障有关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研制出多功能的综合反水雷保障设备。例如,美军目前非常重视发展综合自动检测和诊断设备,即将目前各种有效的检测诊断方法,如声、振测试和分析技术、测温技术、油液分析技术、应力、应变测试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综合在一起,能够给出装备性能的综合判据。

5.合同商保障成为军队反水雷保障力量的有益补充

合同商保障是军队作战能力的倍增器。合同商保障能够提高现有的军事能力,扩大对补给品和维修服务的选择余地。由合同商提供保障,使得军队能够根据作战需要,迅速及时地扩大或压缩可用的保障资源,持续地获得作战所必要的保障,同时能够降低保障费用。

5.1 合同商保障的应用日益广泛

随着反水雷武器系统的日趋复杂,高新技术在反水雷武器装备中大量使用,而且在现代形式的战争条件下,反水雷装备保障任务量极其繁重,单独依靠军队来进行保障在军队小型化趋势下变得几乎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民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民间力量完成军队的保障工作得到各国愈来愈多的重视。

5.2 对系统/设备的全寿命保障成为合同商保障的发展方向

现代保障思想的发展造就了基于全系统的合同商保障形式的出现,它是根据武器装备系统从生到死,在不同阶段而采用不同的合同商保障进行划分的。随着反水雷武器装备系统的日趋复杂,保障理论的日益完善,全寿命保障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一事一议的合同商保障类型已经不能适应反水雷装备保障发展的需要,许多人员已经认识到系统开发过程必须奉行切实的“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法,对于反水雷武器装备保障也必须贯彻“从生到死”的方式,所以基于全系统保障的合同商保障——多年全面装备保障合同,全寿命周期装备保障合同已经成为合同保障的发展趋势。

6.精确保障成为反水雷装备保障的迫切要求

精确保障就是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手段,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建设和运用装备保障力量,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为部队作战提供准确数量和高质量的物质技术保障,使反水雷装备保障适时、适地、适量原则达到尽可能精确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节约保障资源。精确保障成为现代反水雷保障发展的趋势,既有军事经济变革的背景,也有军事保障技术高度发展的原因。

6.1 精确保障是快节奏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现代快节奏的信息化战争增加了保障的难度,传统的保障做法已经不能满足战争需要,精确保障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信息化战争中武器打击精确、持续时间短、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作战信息量急剧增加、装备保障的难度明显增大。装备保障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的快节奏和高精度,在信息战争中,过去需要几小时乃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保障任务,现在必须压缩到几分钟甚至数秒钟内,因此对装备保障的精度要求明显提高。在信息化战争中,保障活动必须在恰当的时机把特定的物资器材,送到特定的使用者手中。否则不但会贻误战机,而且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此外,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战场透明度高,武器杀伤精度高,对保障力量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大规模的保障力量和活动,必然成为敌人的重要打击目标,造成保障人员和物资的重大损失。

6.2 信息技术使得“精确保障”成为可能

保障技术论文篇(5)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目前尚无系统性的专门研究,但在一些有关智慧城市的总体性或专项研究成果中有所涉及。在国外,对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研究也基本上是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模块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对整个保障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文献。“保障体系”是一个实践性的表述而非理论性的术语,关于保障体系的内涵特征、内容框架、要素构成等方面的成果,也主要是工作式的总结归纳而非理论化的抽象界定。借鉴已有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保障体系是指支撑服务于某一项目或事物科学有序发展的所有要素之和,其具有多元性、有机性、关联性等特点,一般由思想、组织、制度、要素等构成。比如,生态建设的保障体系一般包含行政、文化、经济、科技、法律等五个层次;文化改革建设的保障体系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财政保障、政策保障、人才保障等层次;企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包括技术研发、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人才资源、资金、项目、组织领导等方面。保障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而言,广义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包括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服务、产业等体系,涵盖了智慧城市建设系统架构的大部分内容;狭义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指智慧城市系统运行所有必须的外部支撑、基础条件等要素构成的子系统。本文所指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是指狭义内涵的保障体系,即以支撑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构建必要的组织模块,形成一整套外部的、基础性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支撑系统。

(二)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地区的实践做法和理论成果,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层面:认知层面,主要包括智慧城市的思想理念、理论研究、舆论宣传、人文环境等;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技术研发、网络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等;制度层面,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规划方案、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组织层面,主要包括组织领导、顶层设计、试点示范、交流合作、商业模式等;要素层面,主要包括资金、土地、人才、项目等。这五个方面中,既有“硬”保障,比如技术保障、要素保障等,也有“软”保障,比如认知保障、制度保障等,还有软硬结合的保障,比如组织保障等。从内在的关系来看,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是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其中认知层面要解决的是要不要建、建什么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性保障;组织层面解决的是谁来建、怎么建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性保障;要素层面解决的是用什么建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技术和制度层面解决怎样更好地建和怎样建得好的问题,可以说是建设好智慧城市的核心保障。

二、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

(一)认知层面

一是思想理念。要充分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和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来推进实施。二是理论研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新兴事物,其内涵、特征、要求、框架、愿景、规划、行动计划等都需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才做深入的研究,以便为党委政府制定有关建设智慧城市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舆论宣传。智慧城市建设不但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扩大宣传、引导舆论,为智慧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是智慧城市建设认知保障的重要一环。四是人文环境。建设智慧城市,既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的工程,也是一件公益性、普惠性的实事,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合力共同推进,这就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构建,包括信息化氛围的营造、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的培育等。

(二)技术层面

一是技术研发。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结二、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合的结果,因此离不开许多关键、核心信息技术的支撑。要加强对相关技术国际发展前沿的跟踪和了解,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有关技术的相关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广等。二是网络基础。坚持网络基础设施先行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构建泛在化的信息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建设政府云计算平台等。三是数据库。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基础性、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库,主要包括法人数据库、地理数据库、人口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建设等。四是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一方面要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

(三)制度层面

一是政策体系。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事业,需要研究制订高起点、具体化、实用性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创造智慧城市建设良好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推作用。二是法律法规。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包括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信息化地方综合立法等。三是规划方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经历渐进的长期发展过程,因此必须编制发展规划,予以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四是体制机制。比如,支持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交换机制等。五是标准规范。主要由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等部分组成。

(四)组织层面

一是组织领导。智慧城市涉及面广,推进和监督难度大,要树立大科学、大工程的理念,明确一个牵头指导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协调,整体推进,科学引导。二是顶层设计。如何推进信息资源整合、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是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保障,包括智慧城市自主标准、体系架构、功能组件、应用场景、指标体系,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三是试点示范。在全国合理布局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强化抓样本、抓示范、抓典型,鼓励、支持和指导有基础有条件的城市先行先试,推进重点领域的试点工作,建成几个“样板工程”、“经典模式”。四是交流合作。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强化开放合作,充分吸收借鉴先进做法经验,立足自我、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汇聚智慧、加强合作、强化统筹,促进区域间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五是商业模式。就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商业流程再造,并且实现模块化、模式化,形成核心竞争力,然后把产品和服务向全行业以及全国全球推广,从而实现商业化运营。

(五)要素层面

一是资金。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稳定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进而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渠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二是人才。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三类:领导人才、技术研发人才、经营管理类人才。三是土地。无论是研发基地、智慧装备制造基地等智慧产业基地建设,网络数据中心、公平服务平台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智慧城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都需要土地资源保障。四是项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抓项目是最管用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保障,包括项目生成、储备、落地、推进等。

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总体设计与对策建议

(一)构建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

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现状问题,以提高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知水平为先导,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保障为基础,以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资源要素供给为重点,以优化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度为根本,以强化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协调为关键,为全面推开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认知、制度、技术、要素等全方位的有力保障。

(二)构建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既要把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理解和推动建设,注意与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布局的配套,也要充分考虑保障体系自身各系统内部之间的统筹与协调,使各层面既各成系统、相对独立,又能相互匹配、形成合力。二是效益原则。强化和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建设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设保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地评估投入产出的效益,努力实现在控制成本和风险基础上的效益最大化。三是成果共享原则。构建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过程中,要找到并切中政府、企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使智慧城市建设内化为各相关主体的自身需求,尤其是要强化民生导向,使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四是有序推进原则。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构建既要有总体规划,全面协调推进,形成系统化全方位建设发展格局,又要立足现状,审时度势,量力而行,重点突破,切忌追求一步到位,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保障技术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79

信息化作战形态要求装备保障方式和手段发生新的变革,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要求装备保障必须实施一体化、综合化保障。装备保障技术是新型武器装备快速形成保障能力和战斗力急需的关键技术,装备保障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如何培养一大批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懂高科技、懂军事指挥、懂装备保障”的复合型军事人才是当前我军面临的紧要问题。

为了适应我军在新技术武器装备综合保障领域急迫的人才培养需求,国防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把“装备保障工程学”列为工程技术类、军事指挥类本科生的两门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予以重点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好该课程,需要对国内外知名大学类似课程的建设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结合我军装备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好课程的建设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

1 国内外课程与教材建设现状分析

由于欧美等国家“后装统一”模式,我国和俄罗斯等是“后装分立”的模式,所以在谈到“装备综合保障”时概念表述不同,范围也不同,欧美国家称之为“Integrated Logistics Support(综合后勤保障)”。美国作为“综合后勤保障”概念最早提出的国家,装备保障理论、技术和商业应用已经相当成熟,许多大学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加州理工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了“后勤系统分析”、“后勤网络设计和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和后勤模型概论”、“资源设计与后勤”等课程;国防大学军事策略和后勤系开设了“后勤和动员策略”课程;哈佛大学开设了网上“供应链管理”的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供应链策略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需求驱动”等课程;空军大学系统和后勤学院开设了采办管理、寿命周期费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产品保障、战时后勤、采办与后勤改革等数十门课程。此外,其它欧美国家也开设了类似装备保障课程。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拥有“后勤和供应链管理”理学硕士授予权,开设以下课程:采办管理、质量模型、供应链过程重组、后勤和供应链概念、供应链费用、国际后勤等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设了可靠性、供应链管理和后勤、维修管理工程等课程。南澳大利亚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开设了“综合后勤保障”课程。德国亚琛技术大学开设“产品和产品寿命周期设计”课程。

在欧美国家,装备综合保障的建设起步较早,课程体系也比较成熟,相对而言,民用化倾向明显,这是因为美国在后勤和装备建设中强调军民两用化,以民用理论和技术带动军用。国外相关课程中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针对实际案例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分析其中的理论和技术,课程建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目前国内装备综合保障技术正处在发展的起步时期,国内学术界大多以跟踪、翻译、分析国外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为主,目前出版的科研专著也主要翻译自国外研究资料,以定性的、原则性阐述为主。在装备保障领域的课程建设方面,课程开设相对较晚,教材种类较少,课程体系尚不完善。除了我校系统工程、管理工程专业方向开设过类似课程之外,其它开设学校也主要集中在军队院校:装甲兵工程学院开设了“装备综合保障”方向,隶属于“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业,主要教材有徐宗昌编著的《保障性工程》、马绍民等编著的《综合保障工程》;军械工程学院在“军事装备学”学科下设立了“装备保障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方向,采用的教材有龚传信编著的《军事装备学教程》等;后勤指挥学院在“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学科下设立了“装备综合保障”、“装备保障”课程,主要教材有孔令茂等编著的《战术装备保障学》等。

因此,立足我国装备保障人才需求和课程建设现状,在综合国内外类似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我军装备保障人才培养需求的“装备保障工程学”课程体系是我军新型军事人才的急需。

2 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我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装备保障工程学”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使本科生在前三年学习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具备装备保障工程技术的知识素养,从而为今后训练和作战过程中武器装备的科学管理与综合运用打下良好的装备保障专业知识基础。

因此,在课程建设思路上,需要紧密结合我军装备综合保障建设的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的装备保障工程技术教学、科研成果,把先进、实用的装备保障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研究现状和军事应用介绍给学员,开阔其眼界,开拓其思路,为学员走向部队后灵活运用装备保障工程技术打下较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设计的重点在于讲述、介绍国内外最新装备综合保障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研究现状和军事应用,重点讲述在装备论证研制期间的保障性工程技术、在装备投入部队后的综合保障军事应用技术。要求学员从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全局掌握装备综合保障技术的作用、地位和应用,增强其全局意识,而对于其中涉及的每项专业技术在本课程中不过多阐述,但是本课程会给出基本思路,学员们走向部队岗位后可以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进行针对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介绍装备保障工程学的各个技术环节为主,辅助以少量专题性研讨,使得学员能够结合部队装备建设实际,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 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目标总体目标:通过课堂讲授,使学员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装备保障工程学的总体结构、基本原理、思路方法和军事应用,为学员到部队从事装备保障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使之逐步具备在装备保障技术管理与作战指挥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涉及的具体知识和技能如下:①了解装备保障工程相关概念、内涵、发展历程;掌握装备保障工程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技术环节。②了解装备综合保障工程中装备保障性分析与论证、并行设计、试验与验证等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在装备研制阶段综合保障工程的应用思路及其对全寿命全系统过程的影响;进而掌握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应用方法。③了解装备综合保障系统的功能结构与基本组成,理解装备综合保障公共数据环境的作用和构建思路,掌握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综合保障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军事应用。④确立创新思维意识,初步掌握装备保障工程学在军事应用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从课堂讲授的角度,课程达到教学目标主要经历如下过程:首先,通过理论学习,学员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然后,通过应用案例的学习,了解各种装备保障工程技术在实际中如何发挥作用;其次,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逐步掌握在装备保障工程技术领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帮助学员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各种装备保障技术,促进我军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建设。

4 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课程的设计思路和目标,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装备保障工程学基本概念、作用地位、主要理论发展、保障工程基础、保障工程技术、保障系统运用、综合保障工程综合案例。

具体的讲,可以将课程内容体系分为以下六个有机组成部分:

“绪论”:系统介绍装备保障、综合保障、维修保障等基本概念;介绍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装备综合保障的作用和地位;介绍装备综合保障技术发展历程。使学员了解装备综合保障技术发展历程;理解装备综合保障的作用和地位;掌握装备保障与综合保障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装备综合保障主要理论发展”:介绍装备维修保障、综合保障主流理论和重要理念;讲述装备综合保障全系统、装备保障性并行工程思想、装备全寿命周期综合保障理念、装备全系统全寿命技术经济学;系统阐述装备维修保障重要理论:修复性维修理论、定期维修理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状态基维修等;阐述信息化战争对装备综合保障的新要求、“科学预知、精确保障”思想、精确保障 / 聚焦保障理论。使学员理解精确保障 / 聚焦保障理论;掌握装备维修保障基本理论;掌握全系统全寿命装备综合保障理论。

“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基础”:系统介绍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的基本概念、主要参数、工程实施基本过程和要点。使学员理解保障性、测试性工程基础;掌握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基础。

“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技术”:讲解装备保障性分析与论证主要技术环节:包含装备综合保障论证过程、装备保障性分析、故障树分析、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度分析、修理级别分析、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装备保障性要求的确定;介绍装备综合保障并行设计主要技术环节:装备保障性特性设计、装备保障方案制定与优化、装备保障资源和保障系统设计、装备软件的保障性维护性设计、装备保障性并行设计数据管理;介绍装备综合保障试验与评估主要技术环节:装备综合保障试验、装备综合保障试验评估、装备保障性能鉴定与验收。使学员了解装备综合保障试验与评估;理解装备综合保障并行设计;掌握装备保障性分析与论证。

“装备综合保障系统运用”:主要介绍装备综合保障系统运用的主要技术环节:装备保障态势感知、装备保障信息集成与决策、装备维修作业信息支持。使学员掌握装备综合保障系统运用各种技术环节及其军事应用效果。

“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综合案例”:系统介绍国内外直升机健康与使用监控系统结构、功能和运用;系统介绍战斗机保障性论证、设计、试验、运用、保障系统构建等全寿命全系统主要环节,重点介绍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及其应用。使学员通过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综合案例理解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综合运用过程和效果。

5 结语

综合保障与情报信息、指挥控制和火力打击一起构成支撑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四大支柱。装备综合保障成为决定一体化联合作战胜负的重要因素。高新武器装备的保障,人才是关键。装备保障对于军队指挥员和技术干部来说,既是一种科技知识,更是一种专业素养、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信息化战争对于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共同要求。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备哪些装备综合保障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培养这些素质?这对我校、乃至全军都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我校担负了该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希望“装备保障工程学”重点课程建设实践可以为迎接这种挑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徐永成.装备保障工程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B S Blanchard.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5th edition) [M]. Prentice Hall, 1998.

[3]徐宗昌.装备保障性工程与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4]宋太亮.装备保障性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5]马绍民.综合保障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徐永成(1972-),男,重庆潼南人,博士,教授,从事装备RMS工程与综合保障研究,国防科技大学装备综合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73

保障技术论文篇(7)

近年来随着建筑不断增多,对暖通空调系统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障暖通空调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实现优质、节能运行是目前该系统的主要问题。在暖通空调系统日常应用中,常出现不同类型故障影响系统运行,当诊断调试后仍可能出现故障,直接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因此,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加强故障检测与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常用方法,并对该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目标及方向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加强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 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常用方法

(一)直接方法

直接方法主要是指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以不同的输入、输出参数为依据作为故障检测基本症状,直接将这些症状输入分类器中。利用预期设置完成的分类策略对分类器中症状进行具体分类,即对系统故障进行分类,再以此为依据作出准确故障诊断结果。该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常用于分类器设计中,较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专家规则、贝叶斯分类法等等。利用这些具体方法可有效实现对设备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效果良好,操作便利,诊断数据较准确。

(二)间接方法

间接方法主要是指通过系统模型预测,该方法的应用前提条件是要先设立正常系统运行条件,并对已经确定的故障进行系统建模。在此基础上构建标准化模型系统,进而展开进一步针对性预测,再将预测结果所得参数与实测参数对比,将对比后偏差作为输入参数,再输入至分类器,确定故障类型。其分类方法包括贝叶斯分类法、故障树与神经网络法等等。其主要建模方法则为回归法等。

2 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与发展

传统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进依靠手提式诊断器检测,通过技术人员利用工具进行维修检验,以一台仪器对多个系统进行检测,并利用高精度配置传感器进行辅助检测,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效率。但该检测与诊断方法的不足在于无法实现在线检测,不能对系统动态运行情况进行反映,因此在故障处理后不能立即发挥效用。随着技术不断提升,以及应用需求不断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中融入了保护系统,利用对设备启停操作确定故障检测,例如,暖通空调的制冷系统达到其压力上限时,应对该制冷系统进行中止操作,检测设备保护系统的应用则能够对制冷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并明确诊断其影响原因。

这种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对保障系统稳定,延长系统使用寿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保护系统安全也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中应用这汇总安全系统仅局限与出现较严重故障的设备检测与诊断,对系统继续恶化起不到有效监测与动态控制作用,因此会造成设备因严重故障无法有效修复,延长维修周期,造成资源浪费。

为进一步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应充分结合技术理论及经济性理论,在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性,有效降低暖通空调出现故障的几率,提升暖通空调应用质量及寿命。在今后的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过程中,从几个方面进行强化研究:

(1)经济性角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在今后的强化研究中应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进一步为人们带来应用保障。加强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和暖通空调系统的结合,最大限度利用系统元器件,减少对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的改动。

(2)可靠性角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暖通空调的应用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其他不可预见为题,所以要加强对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可靠性,最大限度避免降低设备错误警报,避免出现造成干扰,提高暖通空调运行保障。

(3)理论角度。暖通空调属于较复杂的服务性制冷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干扰,因此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应趋向简单、实用性高等方面,以保证其运行稳定。因此,通过加强理论验证与研究正式满足这一要求的必要性十分重要,以切实有效为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提供理论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加强故障检测与诊断对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应充分结合技术理论及经济性理论,在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性,有效降低暖通空调出现故障的几率,提升暖通空调应用质量及寿命。同时加强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暖通空调系统创新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保障技术论文篇(8)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对发电厂、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因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发电厂、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也成为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的重要保障。

1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其中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究的500kV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运行于葛洲坝500kV线路上,结束了500kV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在20世纪70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免费论文,维护。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且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

2继电保护的维护管理

2.1 微机保护装置要采取电磁干扰防护措施

变电站改造中,电磁型保护更换成微机型保护时,必须采取防电磁干扰的技术措施,即严格执行微机保护装置的安装条件,安装带有屏蔽层的电缆,而且两端的屏蔽层必须接地。防止由于线路较长,一端接地时,另一端会由于电磁干扰产生电压、电流,造成微机保护的拒动或误动。为减少保护装置故障和错误出现的几率,微机保护装置必须优化设计、合理制造工艺以及元、器件的高质量。同时还要采用屏蔽和隔离等技术来保证装置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2.2 微机保护装置的接地要严格按规定执行

微机保护装置内部是电子电路,容易受到强电场、强磁场的十扰,外壳的接地屏蔽有利于改善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环境;微机保护提高可靠性,应以抑制干扰源、阻塞耦合通道、提高敏感回路抗干扰能力入手,并运用自动检测技术及容错设计来保证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容错即容忍错误,即使出现局部错误也不会导致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免费论文,维护。容错设计则是利用冗余的设备在线运行,以保证保护装置的不间断运行。采用容错技术设计是为了换取常规设计所不能得到的高可靠性,确保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运行。

2.3 防误措施

微机保护的一些定值设定以及重要参数修改在硬件设计上设置操作锁,操作时必须正确输入操作员的密码和监护人的密码时,方可进行正常操作,并将操作人和监护人的姓名等信息予以记录和保存。

2.4 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

(1)当班运行人员定时对继电保护装里进行巡视和检查,对运行情况要做好运行记录。

(2)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岗,每岗有人。

(3)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清扫工作。清扫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防止误碰运行设备,注惫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身触电和造成二次回路短路、接地事故。

(4)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

(5)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检查并打印。免费论文,维护。

3 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要点

继电保护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只想学会对设备的调试并不难,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按照调试大纲依次进行就可实现。而一旦出现异常现象,想处理它并非易事。它要求工作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解决处理故障的有效方法。一个合适的方法,在工作中能帮你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可以说继电保护技术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故障处理的能力上。因此,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去处理故障,体现技术水平,成为广大继电保护工作者所共同要探讨的课题。下面是常用的几种故障处理方法。

3.1 直观法

处理一些无法用仪器逐点测试,或某一插件故障一时无备品更换,而又想将故障排除的情况。比如10KV开关柜分或拒合故障处理。在操作命令下发后,观察到合闸接触器或跳闸线圈能动作,说明电气回路正常,故障存在机构内部。到现场如直接观察到继电器内部明显发黄,或哪个元器件发出浓烈的焦味等便可快速确认故障所在,更换损坏的元件即可。

3.2 掉换法

用好的或认为正常的相同元件代替怀疑的或认为有故障的元件,来判断它的好坏,可快速地缩小查找故障范围。免费论文,维护。这是处理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内部故障最常用方法。当一些微机保护故障,或一些内部回路复杂的单元继电器,可用附近备用或暂时处于检修的插件、继电器取代它。如故障消失,说明故障在换下来的元件内,否则还得继续在其它地方查故障。

如一条110 kV旁路L FP-941A微机保护运行指示灯忽闪忽灭,并不打印任何故障报告,很难判断为何故障。正好附近有备用间隔,取各插件相应对换,查出故障在CPU插件上。用此项方法,要特别注意插件内的跳线、程序及定值芯片是否一样,确认无误方可掉换,并根据情况模拟传动。

3.3 逐项拆除法

将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顺序脱开,然后再依次放回,一旦故障出现,就表明故障存在哪路。再在这一路内用同样方法查找更小的分支路,直至找到故障点。此法主要用于查直流接地,交流电源熔丝放不上等故障。如直流接地故障。先通过拉路法,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分别短时拉开直流屏所供直流负荷各回路,切断时间不得超过3秒,当切除某一回路故障消失,则说明故障就在该回路之内,再进一步运用拉路法,确定故障所在支路。再将接地支路的电源端端子分别拆开,直至查到故障点。如电压互感器二次熔丝熔断,回路存在短路故障,或二次交流电压互串等,可从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相的总引出处将端子分离,此时故障消除。免费论文,维护。然后逐个恢复,直至故障出现,再分支路依次排查。如整套装置的保护熔丝熔断或电源空气开关合不上,则可通过各块插件的拔插排查,并结合观察熔丝熔断情况变化来缩小故障范围。免费论文,维护。

4 结语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继电保护技术日益呈现出向微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罗钰玲.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保障技术论文篇(9)

数据挖掘技术作为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一项较为新兴的技术,综合运用了数理统计、模式识别、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多项先进技术,主要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来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也就是从大型的数据库数据中挖掘一些人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技术也是现在智能理论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已经开始被应用于行政管理、医学、金融、商业、工业等不同的领域当中,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一、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主要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有用信息和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当前数据挖掘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了医药业、保险业、制造业、电信业、银行业、市场营销等不同的领域,随着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故障诊断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被广泛地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当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对这些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实践而且也很难挖掘到有效的信息数据,同时,尽管智能诊断以及专家系统等方式在故障的诊断过程中已经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方法却仍然存在着很多推理困难、知识瓶颈等一些尚未完全被解决的问题,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来解决这些难题,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主要有遗传算法、粗集方法、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决策树方法等。

二、数据挖掘技术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中的实现方法

1.基本原理。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故障诊断,也就是说根据这一设备的运行记录,对其运行的趋势进行预测,并对其可能存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类,故障诊断的实质就是一种模式识别方式,对机器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的过程也就是该模式匹配和获取的过程。

2.对故障诊断的数据挖掘方法建模。针对机械故障的诊断来说,首先就应当获取一些关于本机组的一些运行参数,既要包括机器在正常运行以及平稳工作时的信息数据,也应当包括机器在出现故障时的一些信息数据,在现场的监控系统中往往就会存在着相应的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出现故障时的不同运行参数,而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样本库中找出其中所隐藏着的内在规律,并且从中提取各自故障的不同特征,在对故障的模式进行划分时,我们通常可以借助概率统计的方式,在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较为成熟的关联规则理论,实现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最终得到分类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规则,从而最终达到分类的目的,依据这些规则,就可以对一些新来的数据进行判断,而且可以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分类,找出故障所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故障的正确方法。

三、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

1.数据传输功能。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就是故障信息的分站系统,而分站系统中的数据是各个子站的一个数据汇总,而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所采用的获取数据的主要方式就是一些专门的通信程序构建起系统与分站之间的联系,将分站上的一些汇总数据传输到故障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分析系统所具有的数据传输功能,在进行数据的处理时又能做到不影响原先分站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并且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2.数据的分析功能。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会从故障信息子站或者是分站采集相关的数据并且对这些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得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庞大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分类以及整理,能够有效地找出有用的信息,归并一些冗余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存储和分类。另外,数据挖掘技术还具有信息查询的功能,可以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查询,例如按时间段、报告类型、设备型号以及单位等进行查询,实现查询后的备份转存等,根据故障信息系统所提供高的数据信息以及本系统库中所保存的一些整定阻抗值,可以通过逻辑判断生产继电保护动作的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对故障过程的简述、故障切除情况以及保护动作情况等,可以便于继电保护人员直观的对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进行分析。

四、结语

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在一些重要的设备方面都安装了监测系统,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和数据进行采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一些知识获取瓶颈,将数据挖掘系统充分应用到监控系统中,有效解决故障诊断中的一些困难,事实证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故障诊断中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新型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勋,龚庆武,杨群瑛,罗思需,李社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9

保障技术论文篇(10)

数据挖掘技术作为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一项较为新兴的技术,综合运用了数理统计、模式识别、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多项先进技术,主要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来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也就是从大型的数据库数据中挖掘一些人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技术也是现在智能理论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已经开始被应用于行政管理、医学、金融、商业、工业等不同的领域当中,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一、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主要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有用信息和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当前数据挖掘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了医药业、保险业、制造业、电信业、银行业、市场营销等不同的领域,随着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故障诊断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被广泛地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当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对这些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实践而且也很难挖掘到有效的信息数据,同时,尽管智能诊断以及专家系统等方式在故障的诊断过程中已经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方法却仍然存在着很多推理困难、知识瓶颈等一些尚未完全被解决的问题,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来解决这些难题,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主要有遗传算法、粗集方法、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决策树方法等。

二、数据挖掘技术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中的实现方法

1.基本原理。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故障诊断,也就是说根据这一设备的运行记录,对其运行的趋势进行预测,并对其可能存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类,故障诊断的实质就是一种模式识别方式,对机器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的过程也就是该模式匹配和获取的过程。

2.对故障诊断的数据挖掘方法建模。针对机械故障的诊断来说,首先就应当获取一些关于本机组的一些运行参数,既要包括机器在正常运行以及平稳工作时的信息数据,也应当包括机器在出现故障时的一些信息数据,在现场的监控系统中往往就会存在着相应的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出现故障时的不同运行参数,而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样本库中找出其中所隐藏着的内在规律,并且从中提取各自故障的不同特征,在对故障的模式进行划分时,我们通常可以借助概率统计的方式,在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较为成熟的关联规则理论,实现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最终得到分类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规则,从而最终达到分类的目的,依据这些规则,就可以对一些新来的数据进行判断,而且可以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分类,找出故障所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故障的正确方法。

三、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

1.数据传输功能。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就是故障信息的分站系统,而分站系统中的数据是各个子站的一个数据汇总,而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所采用的获取数据的主要方式就是一些专门的通信程序构建起系统与分站之间的联系,将分站上的一些汇总数据传输到故障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分析系统所具有的数据传输功能,在进行数据的处理时又能做到不影响原先分站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并且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2.数据的分析功能。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会从故障信息子站或者是分站采集相关的数据并且对这些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得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庞大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分类以及整理,能够有效地找出有用的信息,归并一些冗余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存储和分类。另外,数据挖掘技术还具有信息查询的功能,可以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查询,例如按时间段、报告类型、设备型号以及单位等进行查询,实现查询后的备份转存等,根据故障信息系统所提供高的数据信息以及本系统库中所保存的一些整定阻抗值,可以通过逻辑判断生产继电保护动作的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对故障过程的简述、故障切除情况以及保护动作情况等,可以便于继电保护人员直观的对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进行分析。

四、结语

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在一些重要的设备方面都安装了监测系统,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和数据进行采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一些知识获取瓶颈,将数据挖掘系统充分应用到监控系统中,有效解决故障诊断中的一些困难,事实证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故障诊断中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新型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勋,龚庆武,杨群瑛,罗思需,李社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9

保障技术论文篇(11)

1.1 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含义

故障诊断与故障检测两部分构成了故障检测诊断技术,目前,学术界与实践领域对其有一种统一的说法,就是故障检测与诊断,英文简称FDD。

1.2 简述故障的含义

故障一般是由机器自身存在的缺陷或瑕疵进一步扩大造成机器部分性能的丧失,进而影响了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设备故障或是异常一般可通过设备运行中的状态和部分表面现象可以发现。噪音、振动、变形、温升和气味等二次效应均可在设备运行中观察出来,这些现象是设备故障的前兆和预警。职工可通过这些现象快速确定故障发生位置,及时找到症结所在,保证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1.3 诊断技术特点

现代维修理论、工艺理论、相关基础学科理论、检查技术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故障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完善。该技术的目的性较强,它属于一种复合型的技术设备,它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迅速转化三大特点。

目的性较强。该诊断技术拥有极为明确的目的,就是在发现运行中的设备存在故障问题,就应该利用相关有效的技术,准确进行故障定位和分析,并根据其诊断制定切实有效的设备维修方案,保证了矿区设备的安全生产。

复合型技术。设备的诊断与维修是一种综合了物理学、动力学和摩擦学等多种学科特点的科学领域技术,它甚至还囊括了液压机器和机械制造相关的机械操作原理与应用以及自动化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该技术设计了众多的知识领域,拥有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

理论到实践的迅速转化。无论是诊断方法还是维修技术都必须切实可行、适时而定,设备的处理结果与原理可以迅速将其转为实践,应用与实际操作。

2、机电设备中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2.1 进行矿井提升机的故障检测和诊断

矿井的生产运输主要是依靠矿井提升机,矿井提升机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它主要负责矸石与原煤的提升、相关人员的升降、材料的下放等。一个煤矿能否保证其正常安全运作,提升机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它与进行井下施工作业的煤矿工人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所以应当严格杜绝提升机的安全运行隐患。

学者将提升机故障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两种。当发生设备软故障时必须要考虑到工矿参数,并且进行工况参数的实践测量,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硬故障通常指部分特定参数超过预定的限制的设备故障,硬故障通常以软故障作为前提。

因此,从一点定位出发,实施软故障的定位检修和及时预诊至关重要。但由于该项设备属于矿山安全运作的基础性设备,所以为了保证该领域的安全性,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该项技术研发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际验证发现,矿井提升机中的双筒提升机时常发生松绳现象,一旦发生设备故障将可能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害。

通过结合多方面的知识成果,我们可使用松绳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它在提升机的各个天轮的一侧进行360度的小磁钢安装,并将霍尔传感器安装在恰当的位置以便于两天轮转速的检测。当设备正常运行时,两天论拥有相同的转速,且传感器应当输出大致相同的脉冲数,该装置在设备运行正常时两天轮几乎不存在行程差异;如果两天轮的行程差异不同,出现钢丝绳松绳现象,则可利用松绳检测装置检测计算出两天轮存在的行程差异,进而起到预警报警的效果。

2.2 故障检测技术在采煤机中的应用

我国目前的采煤机的整体水平要低于国外,与国外先进的采煤机技术水平差异较大。部分早期的检测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我国煤矿生产需要,该方面属于我国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一项功能缺失。为了彻底改变我国采煤机的现状,相关部门已经将该项目列入部级重要研发对象。

2.3 检测技术在通风机中的应用

我国有关通风机的相关故障检测装置仅有屈指可数的几种,较为典型的就是由煤炭科学总院(重庆分院)研发制造的FJZ 型的矿井主风机故障在线检测与诊断仪等。该仪器的特点就是他由16位的中央处理器、两个16为的定位器和高速的输出、输入接口等构成。由于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希望以个人的粗浅研究可以引起各方的深入研究,确保通风机方面的故障检测问题尽早得到解决。

2.4 故障诊断技术在高压异步机中的应用

高压异步机在煤矿的生产中所占的地位也非常重要,该机器设备一旦发生设备故障,则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妨碍煤矿的正常运营生产,造成巨大的煤矿经济损失。我们通常可使用磁通检测、局部放电检测和电流的高次谐波检测三种方法进行异步电动机的故障诊断和检测,以上几种方法充分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检测与诊断的成效较好。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