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4 10:18:31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为运输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及时的运输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确保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益。 因些如何抓好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现就运输企业在车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谈些个人意见。

1 车辆技术管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企业领导对维修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市场经济条件的制约, 有些企业的领导片面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营运车辆维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 忽视车辆技术管理工作, 放松对驾驶人员的车辆日常维护教育, 致使一些驾驶人员不进行车辆的日常维护, 有的甚至对车辆维护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作业项目都不了解, 也不进行以清洁、紧固和为主的一级维护作业, 导致车辆技术状况下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 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车辆维护意识淡薄

在运输企业, 普遍存在着对车辆重使用轻维护的观念。为节约成本, 往往是车辆出现问题以后才去维修, 以修理来代替维护, 特别是近年来运输企业经营模式多样化,把企业内部车辆承包、租赁给个人, 企业逐渐失去了对车辆的日常管理, 加之承包人只注重追求经济效益, 对车辆的管理、使用维护和修理等方面的认识参差不齐, 对相关的管理规定了解程度不够, 甚至一无所知, 造成车辆的维护工作难以落实, 这是影响车辆正常维护的根源。

1.3 二级维护作业规范执行不严

运输管理部门对车辆二级维护的项目作了详细的规定, 确定了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 维修企业在车辆维护过程中,应严格按项目进行。但有些运输企业的维修厂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员工整体服务意识较差, 维修检测设备落后, 三检制度无法落实, 维修标准执行不严, 致使车辆维护过程中存在着缺项、漏项、敷衍和应付等现象, 维护工作达不到作业规范的要求。

1.4 维修人员培训不到位, 维修队伍素质下降

近年来随着车型的不断增多,新技术新产品尤其是电子技术在车辆上的广泛应用, 对维修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运输企业内部的维修人员日趋老化的年龄结构和由于车型单一而积累的操作经验与之已不相适应。由于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运输企业对维修人员的培训投人相对较少, 新增或储备的专业维修人员更是凤毛麟角, 从而形成维修队伍以老化的维修人员为主体, 文化修养和技术素质偏低, 对车辆的结构和性能不了解, 维修技术不掌握, 再加上缺少必要的检测和诊断设备, 或即使有设备, 也很少有人会熟练使用, 车辆的故障诊断仍靠手摸、眼看和耳听等传统的方法, 因此, 很难诊断出车辆故障(尤其是疑难故障) 的真正原因, 这样就根本无法保证车辆的维修品质。

1.5 不重视车辆技术档案管理

车辆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的技术管理, 都应系统地记入车辆技术档案, 这对随时掌握车辆的技术状况, 车辆的正确使用, 提高车辆的维修品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一些运输企业忽视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 即使有车辆技术档案,也不完善, 缺乏系统的车辆检测和维修记录, 甚至有个别运输企业为应付运输管理部门的检查, 随意编造车辆检测和维修记录, 使车辆技术档案失去了其真实作用, 造成了企业对其使用车辆的技术状况和维修情况心中无数。

2 车辆技术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上述存在的问题是当前运输车辆技术状况难以改善的关键, 如何使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笔者认为主要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建立考核和奖罚机制, 确实落实责任制

落实责任制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奖惩制度,奖惩是正确处理技术管理全过程的责、权、利关系,保障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保质、保量、按时实现的重要手段。要使奖惩有据可依,合情合理,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明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定额及各项管理要求,及时进行评比、考核, 奖优罚劣以便真正起到鼓励促进和吸取教训的作用,提高各级人员的责任心和学习操作技能的自觉性。考评的重点要与各机构、岗位的职责相对应,如对驾驶人员, 可进行燃油消耗考核、轮胎消耗考核、爱车例保考核; 对维修人员,可进行维修质量考核;对技术管理人员,可进行千车公里材料消耗考核,完好率考核、维修停厂时间考核、维修费限额考核等,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人不能人人有责任, 又人人无责任,集体负责, 结果无人负责。

2.2 加强对驾驶人员及承包人员的宣传教育

由于企业内部经营者的成份复杂, 就需要加强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宣传, 让他们充分了解定期进行车辆维护的必要性, 通过一些不按期维护造成不良后果的实例中得到教育,并且向他们灌输车辆使用“三分修, 七分保”的道理, 使车主从被动的强制维护变为主动的自觉维护。同时加大对二级维护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让其明白车辆二级维护作业不是可有可无, 而是要强制进行的, 道路运输证年审时要对维护情况进行审验, 对不按期维护的车辆要进行处罚。

2.3 坚持做好车辆二级维护保养

车辆二级维护保养能让我们及时发现和消除车辆故障和隐患, 保持车容整洁和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 使驾驶员认识到车辆二级维护保养对车辆技术状况完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做好车辆二级维护保养, 增强车辆二级维护保养的主动性。掌握车辆技术状况的基本知识, 自觉执行车辆进行二级维护保养。二是驾驶员全程参加车辆二级维护。通过驾驶员全过程参加车辆二级维护保养, 增强驾驶员对于车辆维护知识的认识, 进一步增强驾驶员对于车辆技术状况的掌握。三是确保二级维护保养作业。企业应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车辆维修企业, 将二级维护保养的检查、紧固、、调整、清洁落到实处, 避免维修标准执行不严, 使车辆维护过程中存在着缺项、漏项、敷衍、应付等现象,使维护工作达到作业规范的要求。确保车辆二级维护保养起到及时发现和消除车辆故障和隐患, 保证车辆车容整洁和车辆技术状况完好。

2.4 加强技术管理的教育培训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新产品在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 CAN总线系统、EGR废气循环系统、SCR废气后处理系统、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等等在车辆上的应用日趋增多,使汽车运输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驾驶员和维修人员的知识及技能不断老化,企业要提高整体的管理、维修、使用水平,必须不断进行学习与培训,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同时对驾驶操作、日常维护和节油、节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要及时总结,并加以推广。教育与培训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及层次,区别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如针对驾驶员,主要是针对其日常要作的和必须注意的事项,例如,如何进行车辆三检、日常维护常识、常见故障判断及应急处理等;对维修人员,要针对车型保有情况及新车型、新技术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基本原理, 保养、维修要求, 新检测设备使用等进行培训学习; 对技术管理人员, 主要是针对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原理及应用,技术发展趋势、方向及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的培训为确保教育、培训效果良好,不能只是走过场,只管教, 不管效果,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以确保使每个受教者均有实际收获,均能得到实际的提高。

2.5 做好技术档案的记录和管理

技术档案包括车辆技术档案及车辆维修档案, 车辆技术档案是车辆从新车购置到报废整个运用过程中, 记载车辆基本情况,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检测和维修记录以及事故处理等有关车辆资料的历史档案, 这种档案对了解车辆性能、技术状况及掌握车辆使用、维修规律, 为车辆维修、改造和配件储备提供技术数据的科学依据, 也是评价技术管理水平高低、分析质量事故原因、调解维修纠纷的依据。因此, 它是车辆技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 应认真做好这一项工作。

2.6 加强定期检测和维护

定期检测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判断车辆技术状况的重要依据。它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对车辆制定定期检测制度, 使其在行驶一定里程或时间后, 按时进行综合性能检测, 以达到控制车辆技术状况的目的, 道路运输经营者要做好车辆等级评定送检工作, 确保车辆在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符合道路运输车辆投入运输市场的条件; 二是检测结合维护定期进行, 以此确定维护附加作业项目, 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同时通过对车辆的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确定车辆是否需要修理,以便实行视情修理。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 对车辆按规定的行驶里程或时间间隔进行强制维护, 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在运输企业,存在着对车辆重使用轻维护的观念,为节约成本,往往是车辆出现问题以后才去维修,以修理来代替维护,这往往会造成车辆早期损坏,严重影响车辆技术状况,带来了严重的事故隐患。运输企业要把车辆维护管理工作作为车辆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车辆的维护包括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及二级维护,随着对安全工作的不断加强,近年来,在以上维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例检的要求。各级维护工作,均有其侧重点,均是从多年的实际运行实践中总结,归纳而来的,对于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保持车辆的技术状态, 避免车辆的机械故障,消除安全隐患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各企业需根据所拥有的车辆情况及各车型所行驶线路的道路状况和行驶里程,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保养规范,并按规范要求编制合理的一、二级维护计划及检测计划,才能达到从总体上节约成本,提高车辆使用率,减少车辆安全隐患的作用。

2.7 加强科技管理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89

1 引言

汽车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各总成系统技术状况的鉴定和维护,能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和检验,为后续专业课程《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转向、行驶系统检修》的学习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该课程实践性要求很强,原有的教法是分成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理论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然后到实训室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实训,虽然理论与实践环节都有,但理论和实践相分离。抽象的理论部分使学生感觉课程学习时难度较大,而实践课安排时间又短,教师还要重新讲解理论知识,使得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很难与实际中的问题联系起来。自从我们采用一体化教学后,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充分利用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把专业的理论知识融入职业技能训练之中,使理论课程授课与实习技能训练能够同步进行,实现了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训练的统一,较好地改变原有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的现象,并能高效地培养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2 汽车维护一体化教学实践

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职业教育采取的方法,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课程教学内容以专业岗位技能为依据、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结果为目标,将知识、技能、态度、情境融为一体,构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的素质项目和职业能力学习模块,并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任务来引导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和全面的参与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亲身实践习得知识和技能,达到工作与学习的一体化,从而有效快捷地建立自身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1]

首先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教材为蓝本,在本专业教学大纲指导下,根据学院具体实训仪器设备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汽车维护一体化教学计划。鉴于学院学生尚未建立职业认知和车辆系统概念认识不足的特点,引入认识工作环境、汽车整车认知和新车交接检查等任务,并结合企业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将汽车维护课程划分为七个学习任务模块:①认识工作环境;②汽车整车认知;③新车交接检查;④汽车日常维护;⑤汽车首次维护;⑥汽车15000Km维护;⑦汽车30000Km维护。[2][3]

随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通过由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和全面的参与,亲身实践习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将学习任务2―汽车整车认知项目划分为:学习活动1―汽车基本信息收集与介绍、学习活动2―汽车总体结构认知;由此类推,其他学习任务也均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活动。最后,再对各学习活动进行有序的工作步骤分解,建立在一定的工作要求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在各学习活动和工作步骤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各学习任务,形成工作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任务的鱼骨图分析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学习任务为单位,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学习为主,以正面课堂教学和独立教学为辅,三种方式交替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始终贯穿教学全过程。通常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学习能力不高,给推广项目教学遇到很多困难,为此我们引入引导文教学法,给每位同学配工作页,来帮助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同时,为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复杂性的专业性技能项目或纠正错误问题,常常也辅以四阶段教学法、讲解法等,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来促成相关项目技能的形成,并适当地通过分析讲解来纠正错误行为,加深理解,从而建立良好的学习成效,具体的项目教学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项目教学的实施

通过以上教学方式完成每个学习任务时,为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考评,往往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如: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同时为体现职业能力建立的过程性,在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后,会进行相关阶段性的过程考核,例如:在结束学习任务1―认识工作环境和学习任务2―汽车整车认知后,进行一次职业感知和汽车整车认知的过程考核;在结束学习任务3―新车交接检查,进行一次新车交接检查项目过程考核等。最后,在对学生进行课业评价时,往往综合考虑学生在日常完成各学习任务的表现,通过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定。

3 教学实例

学习任务5:汽车首次维护。

3.1 学习目标

①能查阅维修手册,列举车辆首次保养的项目和描述作业流程;②能就车介绍车辆各系统组成与功用;③能描述车用机油、滤清器等首保用品的名称、规格、牌号,并能正确选择。④能描述首保工量具及仪器设备的名称、种类、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并正确使用。⑤能描述首保相关部件的拆卸、测量和装配方法,并能熟练规范地完成作业;⑥能确认首次保养项目的完成情况及车辆检查信息,并填写首次保养单和派工单反馈信息,签字明确工作责任,且内容齐全、外观整洁;⑦能描述过程检验与竣工检验的内容与方法,并实施检验;⑧能描述维修服务流程,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确认新增维修项目;⑨能描述车辆交付条件与注意事项,并按规定完成交付作业。

3.2 教学流程

按照企业正规的工作流程,应用图1―学习任务鱼骨图分析,将该学习任务分成8个学习活动:①车辆各系统组成与功用认知,②首次维护接车单的识读与填写,③首次维护工作准备,④首次维护发动机机舱检查与维护,⑤首次维护车舱内检查及维护,⑥首次维护首次举升检查及维护,⑦首次维护竣工检查及记录,⑧首次维护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价。通过上述8个学习活动,建立在一定的工作要求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在各学习活动和工作步骤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完成首次维护学习任务,形成工作结果。

整体教学流程按上述8个学习活动循序进行,下面结合课堂实践对项目教学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叙述。

第一,明确任务和信息。首先进行课堂导入,引入工作情境,如某客户的新车已行驶7500Km,按使用手册要求来厂进行首次维护。维修接待员与客户确认首次维护信息后,向客户承诺45分钟后交车,并向车间递交维修维护作业单,维修人员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首次维护的作业。随后,依据教学设备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和7S责任分区,要求通过小组学习完成任务,并明确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通过在学习活动1、2、3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使用维修手册和使用手册、互联网资源等资源,也可与教师讨论,多渠道获取必要的信息,且结合工作页的引导,了解首次维护的作业项目和流程,就车介绍车辆各系统的组成功用,简单按照接车流程进行接待,并能正确识读与填写首次维护接车单,最后熟悉相关配件用品及工量具的应用,从而一步步明白如何达成目标,并制定任务书。

第二,制定计划。当学生了解首次维护相关项目、配件用品、工量具及相关信息资源后,要求其根据工作页导向制定相关设备清单、维护方案及流程图等。比如在进行学习活动4、5、6具体维护项目实施之前,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各自先制作设备清单,编制各种维护方案及流程,并初步地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的草案。

第三,作出决策。当学生制定出各种首次维护项目工作计划草案后,可与教师讨论工作计划,且完成工作页中的相关引导性问题,最终确定比较合适的工作计划,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步骤和程序,例如考虑到举升机工作问题,我们选择先进行地面作业,如学习活动4、5,再进行学习活动6各顶起位置的作业,这样可以减少举升次数,节约工时。

第四,实施计划。当学生作出决策,确定首次维护项目工作的总体计划及具体工作步骤后,要求明确各自在组内的分工,如安全、车辆使用、工具使用、数据记录等责任分工,并结合工作页的引导,各小组成员全体参与,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完成作业,并记录数据及信息。然而在学习活动4、5、6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一些难以一步到位的专业性项目,比如机油、机油滤清器的更换,我们往往会采用四阶段教学法,进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并训练,从而锻炼其专业技能,强化在工作过程中的综合职业能力。

第五,检查控制。当学生完成首次维护作业后,结合工作页的引导,根据首保质量控制单,由自己或组内成员进行工作过程或产品质量检验,记录评判信息,完成学习活动7―首次维护竣工检查与记录。

第六,评价反馈。完成竣工检查后,各小组讨论首保的质量检查结果和将来如何改进不足之处,并分享7个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包括关键环节的实际操作,制定的计划,完成的工作页等。最后先由各组成员自评,组内互评,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改进提高工作成效。

4 小结与展望

通过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汽车维护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项目为载体,对接职业岗位技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遵循了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大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技能培训的效果。再者,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将企业的工作情境和工作项目引入到课堂,促成了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的理解,使得学生方向和目标感更加明确,同时一个个项目的工作成果,增加了学生学习当中的成就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一体化教学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时间,教师能更直接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可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因材施教,不仅培训了学生,也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多年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符合“以能力为本,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职业教育特点,值得推广。[4]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丰田汽车公司.汽车维护操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雷明森,项金林.汽车维护一体化项目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3)

二、仿真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定位为更好地实施和推广校企合作项目,紧贴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新技术工艺引入教育领域,将技能大赛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说,仿真实训基地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一)实习实训和技能训练的功能。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是针对专业课程内容和汽车岗位群技能培养而设立的工作环境和场所,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让学生在贴近社会真实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实训,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

(二)“双师素质”的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满足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要促进专业课教师向“双师素质”教师转变。同时,通过开展服务社会的汽车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和维修服务,提高经费、设备、场地的利用率,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功能,有效地提升职业教育和汽车专业的品牌影响力。

(三)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除面向在校学生实施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之外,还可利用现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包括校企合作单位职工在岗提高培训以及社会其他人员培训等。

(四)促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功能。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开展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技术和人员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五)对接技能大赛的功能。

仿真实训基地还要满足举办技能大赛的需要,避免学校重复投资。

三、仿真实训基地的布局及主要设备

按照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的结构,并结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雪佛兰杯”技能大赛的要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总体布局分为整车维修区、发动机拆装区、汽车钣金区、汽车喷漆区和教学区。

(一)整车维修区。整车维修区包括汽车整车维护与保养实训室、四轮定位实训室和汽车整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可开展汽车二级维护、汽车四轮定位、汽车空调维修及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技能大赛项目及日常教学的实训实习项目。

主要设备:雪佛兰轿车(20xx款科鲁兹1.6SL AT天地版)、四轮定位仪(百斯巴特)、尾气分析仪(BEA060)、综合诊断分析仪(KT600)和汽车空调检测设备(SPX)等。

(二)发动机拆装区。发动机拆装区包括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可完成曲轴拆装、曲轴主轴颈测量、曲轴主轴承3宽度测量、曲轴主轴承轴瓦厚度测量和配气机构(含气缸盖)拆装、测量等,从而保证技能大赛项目和实习实训教学的开展。

主要设备:发动机拆装运行实训台(科鲁兹1.6L发动机)和发动机实验台架(丰田1ZR)等。

(三)汽车钣金区。汽车钣金区包括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室,可进行车身电子测量与校正、板件更换及受损门板修复等技能大赛项目和其他教学任务。

主要设备:电子式车身测量系统(Bantam-Shark3)、多功能电阻点焊机(Bantam-FAN I)、气体保护焊设备(Bantam-FAN V1500)和车身(新赛欧三厢(无天窗))等。

(四)汽车喷漆区。汽车喷漆区包括汽车车身涂装实训室,可进行车辆损伤部位的羽状边打磨、原子灰刮涂、原子灰研磨及喷涂中涂前的贴护等技能大赛项目和其他教学任务。

主要设备:喷烤漆房(ZD-SL600AE)、调漆设备(Nexa Autocolor,配以必须的色母和足够浆盖)、发电泵(康明斯100kW/50Hz)、面漆喷枪(SATA jet 3000 1.3RP Digital)和底漆喷枪(SATA jet 100 BF 1.8RP Demostar)等。

(五)教学区。配备黑板、多媒体设备及桌椅板凳,可满足40名学生同时上课的需要。

四、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资金预算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约为7万元;汽车整车维护与保养实训室约为42万元;四轮定位实训室约为30万元;汽车整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约为35万元;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室约为53万元;汽车车身涂装实训室约为33万元。合计约为200万元。

五、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的作用

(一)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通过汽车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每位教师不仅能胜任理论教学,而且能正确、熟练地指导实践教学。

(二)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汽车仿真实训基地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学手段,构建理论、实践相融合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养成。

(三)提高专业的辐射能力。汽车仿真实训基地满足了技能大赛的要求,以技能大赛为载体,可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推动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

(四)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汽车仿真实训基地贴近企业生产实际,能为教学提供逼真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到企业实习之前就能掌握岗位的技能要求,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

(五)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汽车仿真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一边进行技能操作,一边学习理论知识,并且教学内容全部来自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六)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汽车仿真实训基地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培训、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等功能,扩大了学校的对外交流窗口,提升了其社会服务能力。

六、仿真实训基地的管理措施

建立能够保证实训基地运行通畅的管理体系,加强实训基地管理组织建设、管理制度建设。

(一)汽车仿真实训基地采用校、系两级管理的体制,设有校、系两级专门的领导机构,以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直接领导。

(二)完善基地建设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学校实训基地管理条例,修改和制定实验实训的设备管理、安全实习、考核验收、资料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三)检查与评估。对汽车基地实行学期检查、评估制度。从实习实训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教学管理、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完善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评估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家寰,郭扬.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分析[J].职教论坛,20xx(23).

[2]傅永强,吴文山.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研究[J].教书育人,20xx(3).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4)

1基于“能力本位”,确定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3种。知识目标描述的关键词是“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等;而能力目标描述的关键词是“能做什么”。根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目标,确定其知识目标是:1)掌握常见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2)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故障分析的相关知识;3)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能力目标是:1)能读懂汽车电路图,能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基本工作情况;2)能对汽车常用电气设备进行拆装与检修;3)能叙述常见汽车简单电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4)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素质目标是: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2)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3)认真学习积极向上,诚实、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使命感、工作责任感;4)服从安排、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各项规章纪律;5)热爱学习、不断进取,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完善自我。

2设计达到能力目标的项目任务

总体思路是:针对行业企业的工作特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融入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依据能力目标的要求,设计恰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训练其能力。为此,教学内容必须以真实项目为导向进行整合和序化。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如表1所示。

3项目化课程改革后单元教学实施

采用分组学习模式,教学环境创设工作情境,教学设计按照汽车维修企业实际工作情景进行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步骤为:上课情境(案例)任务问题示范/模仿任务完成知识归纳功能扩充独立完成知识归纳新任务对能力反复训练(提高要求)知识总结评估下课。例如,在学习“汽车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单元时,准备好丰田轿车整车、常用拆装工具、蓄电池、充电机、电量检测仪、密度计、玻璃棒等,其能力目标是能应用常用拆装检测工具对蓄电池进行正确检测、拆装、维护,设计的项目任务是:让学生分组根据任务单、课件PPT查找相关资料完成以下训练:1)对汽车进行蓄电池电量、电解液密度与高度检测并记录分析;2)从汽车上拆下蓄电池;3)对蓄电池进行维护、补充充电等,装复;4)根据所学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1,王某的波罗1.4L小轿车放置3个月后出现启动困难、灯光昏暗,请分析原因及处理办法。

案例2,李某的解放小货车由于驾驶马虎将蓄电池撞坏,导致汽车无法启动,幸好李某车上有一个满电量的该车蓄电池及随车工具,请问李某怎样更换蓄电池。

案例3.汪某是某公司的货车驾驶员,经常在泥泞山路上拉货,某天一声巨响,蓄电池爆炸。汪某摸不着头脑,请分析可能原因并用专业知识为汪某解释。

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小组自主学习为主体,配合科学的评估方式,如目标考核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学生互相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考核注重实践能力,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通过项目化的训练,达到了该教学单元的能力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技能。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知识传授方式比,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保障课程改革实施的条件

1完善的软件、硬件条件

1)校内实训场地。参照国家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建设汽车维修综合实训车间,配备完整的工具与检测设备。选择能够代表当前先进水平的车型、实验实训台、总成部件与配件,建立完备的数字化教学系统,满足讲、演、练一体化教学的需要。2)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或者建立校办维修企业,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体验,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3)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完善、更新课程网站资源,加强师生网络互动。开通专业技术网站,利用网络优势,快捷获取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资料,提高教与学的水平。

2高素质的师资条件

1)主讲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具有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具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能力,能够边操作、边演示、边讲解。2)掌握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3)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5)

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和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汽车维修行业人员重要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出能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是一个必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1.“双师型”实训教师匮乏

在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中,懂理论教学的教师无实践动手能力,有动手能力的教师不一定具备理论讲解能力。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目前大多是聘请的大学毕业生或者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实训教师。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时常存在一名教师同时指导20~30人的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

2.实训教学模式单一

实训教学采用“教师教着做,学生跟着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操作,不能有效拓展学生实训的创新操作能力,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汽车类专业课多数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为主,所用教材涉及新车型及实用新知识较少。实训所用车型往往单一而落后,使用的都是一些报废车及拆旧件,与目前汽车维修行业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脱轨,使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还需要一段很长的适应期,不能迅速适应企业需求。

4.实训指导书缺少有效性

实训指导书不完善,对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步骤、实训效果缺少明确说明,指导操作图片太少,不够直观,不能很好地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课前不清楚实训的意义,课后不会总结实训的收获,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探索

1.建设优质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应当像4S店企业内部培训员工一样定期举办,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使教师随时了解掌握新车型的新结构、新工艺,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状态有效对接。

2.构建企业工作环境实训教学场地

按照汽车4S维修厂标准,构建维修企业式的汽车总成维护和修理等工作流程的实训教学环境。不仅购置供学生拆装与检测需要的整车及总车件,包括各种电控台架、挂图等教学设备,还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工作台、工具车、常用的拆装工具、工量具、检测仪器设备等。在实训基地车间墙面体现汽车厂商的企业文化,张贴或悬挂汽车维修行业所规定的各工种或系统的拆装和检测操作流程,从而体现功能一体化实训室特点。整个场地布置要求符合汽车市场中各主流厂家的维护规范和要求。

3.实训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刚刚形成,在核心课程建设、实训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评价标准制定、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刚进行尝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以培养能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科技、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根据汽车行业岗位需求实施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结构,能对汽车进行正确和熟练的拆装和调整,培养学生基本的汽车维修能力和车辆故障与排除能力。对每一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可分解为项目式的形式融合到实训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操作训练体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汽车维修企业需求。

4.实训效果考核改革

实训期间的考核是衡量学生在实训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构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考核可分为两个方式,一是学校的检验,通过考核,既能掌握学生整体实训情况,又能发现实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二是社会的检验,由学校创造条件建立职业技术考核鉴定站或者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相应的职业岗位技术等级考核,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获得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

5.校企合作对实训教学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既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企业发展,也能有效地实现教学项目与汽车维修项目对接、教学过程与维修过程对接、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对接,最终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融合。

总之,职业教育的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决定了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不可被忽视。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导向和企业需求等方面,都要求实训教学中更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使实习工作状态和课堂教学能融为一体,实现学校学习与实习工作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6)

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为核心理念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如何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改革,融“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作为铁路行业五位一体“机、车、工、电、辆”中对接电务部门的特有专业,在“说课程”的过程中必须依靠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团队整合搜集或自开发的各种资源,以项目为载体,对《铁路行车调度设备维护》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1 说课思路――关注热点,设计说课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要正确把握所授课课程的课程特点,一定要把握本课程所对接的岗位技能,更要注重表达“如何”和“为何”以这种模式组织和实施教学。整个说课程的内容涵盖:课程定位说一说、教学内容与设计说一说、教学方法选取说一说、教学资源说一说、考核方式说一说。

2 说课内容――紧扣岗位,选择内容

2.1 课程定位说一说

2.1.1 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研究

通过对国铁及地方铁路企业、行业专家及已毕业到企业工作的学生进行调研,了解相关电务工作的业务规格、技能目标及满意度,不定期召开与企业人员的座谈研讨会,充分听取意见,以此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企业用人职业要求的实践课程体系。

2.1.2 职业岗位

通过综合分析得出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车站与区间信号设备维护工、驼峰信号设备维护工、电子与电气设备维护工、车载信号设备维护工、地铁列车信号工,地铁行车监控信号工、铁路信号工程设计员、施工员、铁路信号产品生产、调试;能胜任信号设备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2.1.3 课程体系

《行车调度设备维护》属于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先修课程包括两门专业核心课程《铁路区间信号设备维护》、《铁路车站联锁设备维护》,主要的后续课程有《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维护》及《顶岗实习》。本课程对于高速铁路背景下的铁道通信信号课程体系十分重要,起到设备之间的承前启后的连接作用。

2.2 教学内容与设计

2.2.1 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行动导向、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抓住本课程“三个信息化”的特点,即课程内容基于信息化技术、教学过程依托信息化的平台及考核管理信息化,进行有效的教学环节设计。同时,按照职业工作岗位,以“真实的设备、真实的要求、高仿的项目”为基本要素,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同步,在高仿的车间内进行理实一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递进培养,在校企共建的教学平台上,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对师资及实训资源进行共享,实现优势互补。

2.2.2 课程目标分析

根据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标准及铁路电务现场信号工的岗位标准,学完《行车调度设备维护》后能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能描述TDCS和FZ-CTC的总体结构;②能描述TDCS和FZ-CTC各层次终端设备的功能;③能描述TDCS和FZ-CTC与其他信息系统接口关系;④能对相关网络通信设备进行操作、配置和测试。

技能目标:①按作业流程对车站TDCS、FZ-CTC设备进行巡检;②具备TDCS和FZ-CTC系统的操作和日常维护技能;③在规定时间内,能够进行车站TDCS和FZ-CTC设备的故障查找和处理;④能够进行车站行车调度系统与其它系统横向连接。

情感目标:①通过小组协作,个人独立操作及自我测评,使学生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协作完成,逐步养成仔细、认真、客观的学习习惯;②锻炼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③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2.2.3 课程内容选取

根据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所对应的铁路信号工的岗位要求,要充分考虑课程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2.3 教学方法说一说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法的研究,同时也注意学生学法的引导。

2.3.1 “完整任务用驱动”:对于相对独立、可以模拟的、完整的实训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如:车站TDCS局域网的设计、施工与调试。实训结束后,让学生提交完整的过程记录、心得体会及实训报告。

2.3.2 “认知环节用实物”:对于TDCD系统认知环节,采用实物教学法,到实训场地进行设备参观,让学生提交参观笔记,笔记中至少要记录出3个以上观察不明白的问题。

2.3.3 “利用特长来表演”:在这个环节中,由学生扮演铁路电务现场的“车间主任-工长-组员”,同时进行角色轮换,让学生按照各个岗位的职责完成相应的工作并进行评价。

2.3.4 “特殊时间要讨论”:在特殊时间,如下午1-2节课,学生很容易有困意,要想办法让课堂热闹起来,给学生提出问题,利用“移动机房”进行“说说查查”,并对查找到的信息进行展示与讨论。

2.4 教学资源说一说

教学资源是学生“学、练”的依据与参考辅助。在教育教学信息化和高职教育深度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教学资源呈现出信息化、多样性的特点。

2.4.1 企业提供的资源:本门课程涉及到的资源,铁路电务部门为学校捐赠了相关实训用到的设备、工具、仪表和以下技术资料:①TDCS(参考设计图纸、设备连接工艺等)资料;②TDCS参数说明书;③TDCS维修说明。

2.4.2 课程组提供的资源:①教材:选用原铁道部规划教材;②参考教材:选用铁路职工培训教材――信号工,本参考教材的内容与现场所需的技能要求一致性很高;③对于需要实训而缺少相关设备的内容,编制了相关工作页,如:《 中国铁路总公司行车调度设备维护工作页》、《铁路分公司行车调度设备维护工作页》等;④院级精品课网站的《行车调度指挥系统维护》课程。

2.5 考核方式说一说

具备铁路电务部门绩效考核特点的过程考核方式。电务段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月度安全讲评考核;②月度信号故障考核;③月度安全生产责任考核;④制定职工奖惩细则;⑤干部责任追究考核;⑥职工业务素质考核。根据以上考核方式,制定本课程的过程考核方式:①项目操作安全考核10%;②项目组员协作考核10%;③制定学生奖惩细则10%;④责任连挂追究考核10%;⑤学生业务素质考核60%,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对项目内容进行操作和答辩。(按项目计,期末总成绩按各项目所占学时比例折算)

3 结论

《铁路行车调度设备维护》课程是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一门素质拓展课程,在信息化技术及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今天,课程地位愈加重要,通过说课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教育目的及教育观的转变。通过说课程的方式进行同行及与专家之间进行教学研讨,有利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杨银平.谈高职院校教师“说课”[J].教育与职业,2012(2).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7)

(二)整顿工作的目标是:通过一年整顿,基本取缔主要景观道路和主要城镇道路无证修车现象,有效遏制无证经营和破坏市容环境、违章占路乱修车的违法行为。一、二类维修企业经营条件全部达标,维修企业质量检验人员100%持证上岗,维修质量明显好转,维修竣工车辆尾气排放达标明显改善,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的行为有效遏制,维修有责投诉率降至千分之一以下,促使企业诚信经营,市场秩序得到规范,车主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二、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确保本区汽车维修市场整顿工作有组织的开展,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决定成立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建管委副主任*任组长,区修管所所长张成一任副组长,区建管委市政交通管理科科长、城镇管理科科长、陆管所所长、城监大队大队长、修管所副所长为组员。

(二)落实工作机构。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整顿工作。办公室设在修管所,办公室主任由修管所所长张成一兼任,市政交通科、城镇管理科、城监大队、陆管所分管负责人任副主任。

汽车维修市场整顿的日常工作,由区修管所具体负责。修管所各职能科室要按“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做到“分工不分家”,正确履行自身的职责,形成合力共同参与整顿工作。

同时争取公安、工商、技监、物价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保证整顿工作顺利进行。

(三)抓好宣传发动。宣传的重点是认识开展整顿工作的重要性,知晓整顿工作的目标重点和时间安排。汽车维修管理所要加强宣传动员的组织和指导,同时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和监督,报道整顿工作动向,宣传先进典型经验,对违法违章行为给予曝光,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

三、整顿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加大打击无证修车和破坏市容环境违章占路乱修车的违法行为。

1、整顿重点

(1)无证经营汽车、摩托车维修摊点;

(2)汽配销售商店借免费安装为名从事维修活动;

(3)专项维修业户超经营范围和破坏市容环境、违章占路乱修车的行为。

2、整顿措施

(1)加大市场整顿的力度和密度,根据本辖区的具体情况,二个月内组织一次市场整顿活动,并进一步健全维修市场巡查制度,每周不少于三天汽车维修市场的巡查,每周二、五定为违章处理日,形成市场整顿全年化;

(2)加强联合执法的集中整顿工作,对无证经营集中路段和主要交通要道占路乱修车,联合公安、工商、城监等部门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整顿活动;

(3)对屡教不改的无证业户,从严处罚,处罚金额根据法规按上限标准查处;

(4)对专项维修经营户超经营和违章占路乱修车的行为,按照法规规定从严处理,责令其进行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将依法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5)充分利用执法保障机制,提高打击效率。对违法当事人三个月不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可将其暂扣物品作为无主物拍卖。对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严厉查处一、二类企业违法经营行为

1、整顿重点

(1)对超越核定的维修经营行为进行重点检查;

(2)对未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竣工车辆检测和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的经营行为进行重点检查;

(3)对未按照规定的要求报送各类统计报表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

(4)对各类企业主要工种(机工、漆工、统计员)未经培训,无上岗证和达不到开业条件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

(5)对各类企业使用假冒伪劣配件(三无产品)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

2、整顿措施

(1)加强对汽修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对发现有超范围承修车辆、虚报维修作业项目、随意抬高工时单价、只收费不维修、偷换汽车零部件等行为的维修企业,要严厉查处,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

(2)对不按技术标准作业、作业中漏项减项、二级维修以上作业的车辆和未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竣工车辆检测和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的行为进行查处,严把维修质量关。

(3)对维修企业不按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虚报、漏报、不报等行为,要按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并限期补报。

(4)对企业主要工种(机工、漆工、统计员)未经培训、无上岗证仍在录用或技术等级达不到开业条件要求、安全生产存在隐患的企业,要按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5)加大对汽车维修行业配件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力度。对无证修车摊点和一些维修企业使用假冒伪劣配件(三无产品)的行为进行有力打击,特别是涉及到车辆安全,容易造成事故隐患及环保的关键零部件要重点检查。情节严重的,可通过新闻媒体将这些摊点和企业的行为公开曝光。

(6)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修车用户投诉和调解制度,加强对用户投诉和调解的处理工作,提高解决投诉和开展调解的工作效率,及时为修车用户排忧解难。

(7)实行对重大案件和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和公开曝光等措施。通过新闻媒体、《车辆维修报》、公告栏等各种方式,予以曝光,打击欺诈等违法行为。

(三)严格审核维修企业经营条件

结合明年对维修企业的年度审核,对本区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条件进行一次全面审核,审核面达100%。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对经营资质存在严重问题的进行停业整顿,对整改效果不明显,逾期仍不达标,要强制其退出市场,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四)加强维修质量监管

1、要按照一类企业三名检验员,二类企业二名检验员的要求,对本区维修企业质量检验员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对未达到配置规定或未持证上岗的,要限期整改。争取到明年5月份前维修企业质量检验员100%持证上岗。

2、对维修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一证三单”使用情况和二级维护以上竣工维修车辆进行综合检测情况)进行检查,对企业不按技术规范作业,作业中漏项或减项,只收费不维修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查处。

3、做好汽车维修纠纷投诉的受理、调解处理工作,切实维护承、托双方的合法权益,使质量有责投诉率降之千分之一以下。

4、在年底之前,组织全区质量检验员进行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验、诊断技术规范》的培训。

(五)加强维修从业人员培训

提高维修从业人员素质是促进维修行业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也是整顿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要通过年度审验,对维修企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上岗培训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建立区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的信息库。防止和杜绝一证多聘、到岗不到位、有资格证无上岗证等现象。

2、对企业各工种配置不到位,责令其限期整改,要充分发挥培训中心为企业服务的功能,对企业申报各工种职业资格培训的人员,适时组班培训,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3、对企业从业人员无上岗证的要进行岗位培训,重点是对还没有参加交通部规定的“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岗位培训”的人员组织专项培训。对维修企业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员和从事营运车辆二级维护作业的技术工人进行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的培训。对维修企业的厂长(经理)和结算人员进行《*市汽车维修结算工时定额》的培训。

4、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参加汽车电控喷射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新技术的讲座和培训。

(六)引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要按照《*市汽车维修行业规范服务达标活动创建和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继续推进全行业开展规范服务达标活动,加强规范服务达标长效管理。要在已达标企业中,组织开展社会公众满意测评。动员全区维修经营者参加“*市第七届价格、计量信得过活动”,推荐优胜单位。维修经营者要按规定悬挂《经营许可证》、《投诉指南》、《价目表》和标志牌等牌照,公开收费项目、工时定额、工时单价,提高经营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和车主的监督;还要按规定签定汽车维修合同,确保承托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快推广《ARMIS2.0汽车维修信息化管理》应用软件,使维修企业在业务登记、收费结算、质量监督、经营统计等方面逐步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要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查、自管和自我约束功能,推进维修市场诚信机制建立。

(七)加强修管队伍建设

修管所要切实履行汽车维修市场管理职责,树立服务意识,强化依法行政,推进文明执法,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水平,要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运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初步形成监控汽车维修行业的信息管理框架。要继续实施“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告知制度,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做到工作程序规范化和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要建立行政执法追究制度,严重失职、,、索贿受贿,谋取私利或暗箱操作等违纪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整顿工作的安排与要求

整顿工作安排自*年9月中旬起到*年7月31日结束。整顿工作分为动员准备、组织实施、检查总结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准备阶段:9月中旬~9月31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参加动员大会;

2、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

3、制定本辖区汽车维修市场整顿工作计划。

(二)组织实施阶段。自*年10月1日起到*年5月31日止。

市场整顿的时间安排:

1、9月底前质量检验员岗位培训班。

2、10月~12月底,打击无证经营,组织较大规模市场整治。对本区20%的维修企业进行专项检查。

3、11月底~组织质量检验员进行国家标准的专项培训。

4、*年1月~2月,对本区20%的维修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并组织进行大规模市场整治。

5、*年3月,对专项维修业户进行年审;开展大规模整治行动一次。

6、*年3月下旬~4月下旬,对企业进行年审,并对本区30%的维修企业进行专项检查。

7、*年5月,大规模整治行动。

(三)检查总结阶段。*年6月1日~7月31日。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8)

采取更符合职教特点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把课堂设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并积极探索项目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

二、仿4S店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的背景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化校企合作,逐步完善“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构建与职业岗位能力,建设适应行业要求,具有社会吸引力和区域示范效应的汽修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将现有汽车实训基地进行扩建,建成一多功能的仿4S店的汽车实训基地。通过仿4S店流程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即可更好地服务社会,又能培养大批一线技术人才,同时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仿4S店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的内容

建成“产品生产(服务)特征”的仿4S店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建设需要,贯彻技能训练“循序渐进”的思想,按照“生产型”“仿真型”的实训基地建设原则,并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使理论和实践、学习和生产紧密结合,突出“情景教学”的特点,在原汽车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一个仿4S店布局及流程的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教研、生产为一体的实训基地。项目完成后,可以完成:具有汽车维修设备种类基本齐全、功能较为完善的可面向社会服务的实训基地;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工种齐全的高效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满足生产及实训的需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等途径,可为企业提供新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技术服务;完成校内学生的培训,完成对外培训的社会培训任务。

四、仿4S店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的建设

利用并完善学校现有教学实训设备,实现数量增加和整体功能的完善。通过硬件及软件建设,把实训基地打造成为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产品生产(服务)多功能为一体实训基地。要更加突出实训基地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培训出一流的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把企业生产、管理及文化引入校园,培养与企业岗位直接对接的技术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推动辽阳地区汽车服务产业的发展。

1.仿4S店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意义

目前,先进的汽车维修方式已从在汽车出现了故障后再去修理,向“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方向转变。此外,汽车维修从“修旧式”向“换件式”转变。对维修企业仪器设备和员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小作坊式的以人工检测维修为主的老维修企业正逐渐被拥有现代化厂房、高精检测仪器设备、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高素质员工的4S店、快修店、特约维修站所取代。汽车销售业、汽车维修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才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4S店是集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配件和信息服务“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等。它拥有统一的外观形象,统一的标识,统一的管理标准,只经营单一的品牌的特点。拟扩建的4S店,重点是前台展厅接待和后面维修车间的建设。

2.仿4S店汽车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有:可满足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及相关项目技能实训,满足学生技能培养的需求;进行汽车维修工等工种的职业资格培训及技能鉴定;服务学校教职工,免费或收取少量费用进行汽车日常维护、汽车美容等技术服务;面向社会,进行有偿服务,进行生产性实训,变消耗性实训为效益型实训;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

3.仿4S店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1)前台展厅(汽车营销实训室)

前台展厅实际上作为汽车营销实训室,主要进行前台接待、汽车营销、二手车评估、保险理赔接待等项目的一体化教学及实训。

(2)汽车美容区

汽车美容区在实训基地左侧,便于汽车出入。开展汽车日常维护及美容服务,对我院教师车辆免费或收取少量费用进行汽车清洗、打蜡、换机油等服务。同时面向社会进行有偿服务。

(3)汽车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维修检测区

设4个工位,完成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的维修检测工作。

(4)汽车整车维修检测区

利用学校汽车总成进行汽车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检测与调整,汽车发电机维修与性能检测,汽车制动系统检测、调整等项目教学。面向社会,进行汽车维修、保养等技术服务。

(5)教学区

配备黑板、多媒体设备及桌椅板凳,可满足40~60名学生上课需要。

4.主要设备配置

为了使实训基地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接近或达到实际生产的要求,实训基地应配备以下设备:喷烤漆房1个、干磨机2台、解码器10个、大剪举升机2台、SATA喷枪6把、尾气分析仪1台、示波器2台、扒胎机1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1台、车轮动平衡机1台、车轮四轮定位仪1台、车身校正仪1台、维修检测车辆4辆、维修工具10套。

五、结束语

长期以来,汽修专业存在着“不软不硬、不上不下”“博而不精、缺少特色”等现象,缺乏职业性和实践性。根据细化工种,中职汽修专业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建设仿4S店实训基地,明确培养目标,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求的中等技术人才。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突出职业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职业学校成为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起点,培养“蓝领”技术人员的基地。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一方面给中职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办学模式改革后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迎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机遇。

参考文献: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9)

1 引言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汽车制造厂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厂需要大量从事现场工艺、加工、质量和现场装配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根据汽车制造领域人才需求状况及专业特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应该培养能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装配作业,从事汽车冲压、焊接、喷涂作业,从事汽车总装制造、检验和调试、生产现场工艺维护、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整车下线检测和调试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和具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特色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当前学院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学生通过实验实训锻炼提高操作能力,可以熟练掌握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为适应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奠定基础,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因此,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

2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

实现理实一体课程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特色。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以“教以学生为本、学以市场为需、育以技能为主、才以应用为先”为育人宗旨,需要的生产性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实现校内学习与毕业后的工作内容高度融合。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的需要 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即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是具有一定学术背景并接受专业实训的职业教师。

当今更多的讲授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课程的教师直接来自于各大中院校,本身对汽车制造过程不是很熟悉,即使到汽车制造厂进行专门的培训,耗费大量的精力不说,不能完整地接触汽车制造整个流程。针对汽车制造典型的工作任务设置的实验实训将是这部分教师快速熟悉汽车制造流程的一个渠道。

展示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让学生尽早感受企业的氛围 汽车制造厂一般来说都是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有汽车企业特有的文化和氛围。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充分考虑真实的企业文化和氛围,营造一个真实的汽车制造企业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感受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企业管理方法和岗位要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服务社会的需要 为了提升行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行业内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工作,围绕市场所需、企业所需,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因此,在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时需考虑本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

3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及课程体系分析

通过到汽车制造厂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厂调研,同时根据往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及岗位设置的特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具备的主要岗位能力包括汽车驾驶能力、汽车及零部件装配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冲压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车身喷涂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生产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能力、汽车整车下线检测及调整能力。

针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基于汽车制造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包含18个学习领域,并将18个学习领域划分为具有模块结构特征的初级模块、中级模块和高级模块。其中,初级模块包括汽车材料、汽车电工电子、机械制图及CAD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基础、钳工实习;中级模块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构造、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驾驶实习;高级模块包括汽车总装技术、汽车生产与物流、汽车生产质量管理、汽车检测技术、顶岗实习、拓展学习领域。

4 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

通过对汽车制造厂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大量调研,同时根据上述课程教学特点和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具体要求,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来说,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块。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项目如表1所示。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更多地是借助于实习单位。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校外实习项目如表2所示。

5 汽车拆装调整及工艺知识教学工场实验实训项目的布置和讲授

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汽车总装技术两门课比较难理解,因为真实的工作情景只有在汽车制造厂才有。这两门课的教学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非常关键,因为它要模拟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要讲授汽车零件的装配方法、简易工艺的编制和维护、生产中物流和质量管理及企业文化的灌输等。这部分的实验实训内容主要在汽车拆装调整及工艺知识教学工场完成

具体方法:建立一个基本操作训练间(包括螺纹连接训练、油管连接训练、线束连接训练和装配工具使用的训练)和一条车门及附件的拆装生产线,生产线具体布局如图1所示。

简易车门线采用悬链的形式来推动,每条线设置10个工位,其中拆卸四个工位,装配四个工位,两个过渡工位,安排完整的十个车门及附件。装配线周围布局和生产现场一致,有看板,有物流架、有生产管理规程等。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11-02

一、我国汽车维护制度及分类

1.我国现行的汽车维护制度是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2.汽车维护分为定期维护和非定期维护。定期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非定期维护有季节性维护和走合期维护。

3.汽车二级维护是针对汽车行驶到一定里程后,对其进行的一系列保养、检查等活动,目和在于维护汽车的良好性能,保持其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学生通过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训,培养成深受企业欢迎的适用型人才,并最终实现就业目标。

二、中职学生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中职教育是“生存教育”,导致中职学校的招生是零门槛。中职学生是“学科体系”培养出的不合格品,普遍存在自卑、不自信的心理;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纪律松懈,对任何事情无所谓,对老师在教室上课不感兴趣,执行力极低,在课堂上爱出风头、爱做小动作,内心孤独、空虚,学习难入门,甚至是不想学;更有的家长把中职学校当成托儿所,只要小孩在这里不出事就行,学不学无所谓。

中职学校面对现状,现在这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以学科体系建立的实训和理论教学,是不适应的,也是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不改变学科体系建立的实训体系,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成片的现状就不可能改变,更谈不上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技能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设计是关键

教学过程设计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有创新思维,要有新的课程理念,那么教师要如何把握呢?

1.把握校情

首先教师要依据教材和学校的实训具体实际情况,把汽车二级维护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工作任务单,采用工作任务驱动法这种教学模式。

2.编制工作任务单

由于中职学生综合能力较差,工作任务单尽可能编制详细一些。

3.工作任务单具体内容:

(1)基本信息:如项目名称、班级、姓名、组号、组长姓名、实训日期、实训地点、任务要求、总课时、总成绩等。

(2)学习情境、学习目标:

项目教学是按照工作过程而展开的,而连接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的纽带是学习情境,专业教学的学习情境是一种职业情境。

(3)资料收集:

以问答题的形式学习理论知识,另有一些需上网查阅资料的题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计划和决策:小组成员名单及工作任务分工,制定作业计划。

(5)项目作业表:

由于中职学生综合能力较差,项目作业顺序表学生编制不出,那么由教师编制,编制时尽可能编制详细一些。

(6)反馈与学习拓展:实施作业后的反思。

(7)考核评价:

评价是手段,是关键,发展是目的。评价的意义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形成。

四、汽车二级维护项目作业具体实施体会

1.维持秩序、清点人数

由于中职学生劳动纪律性较差,实训前、后都需要整队、报数,清点人数;整队时注意学生气质的培养,实训后及时总结,及时点评。

我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点名,就像军训一样,学生的情绪、激情一下子爆发出来了,站姿不好、声音不宏亮,需重来。

2.采用小组合作法,小组长负责制。

(1)选对人和培养小组长及副组长的综合能力是关键。

如何选人:我在教学中把一个班分成四个小组,小组长和副组长由班委会推荐,原则上要求小组长和副组长由责任心强、学习好、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在实际教学中,选人的效果相当好,选中的小组长和副组长责任心、积极性相当高。

综合能力如何培养:首先每个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出列,对每个具体的项目作业,老师先做示范,教会他们,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兴趣和责任心。同时其他同学做任务工单上的思考题。

小组长和副组长学习、操作熟练后,由教师马上对他们进行考核评价,及时点评,同时让小组长和副组长学会考核评价的方法。经过这种训练方法,培养了班上的骨干力量。

(2)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操作和训练

小组长和副组长经教师对他们进行考核评价后,组织本组的组员进行学习,学习方法最好是采用教师做示范的方法,每个组的小组长和副组长给本组的组员做示范;由于一个班分成了四个小组,相当于挤在一起的人数减少了,这样学习起来效果和效率高了很多。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不仅解放了教师繁重、重复的工作量,而且小组长和副组长积极性、兴趣相当高,他们很有成就感。既培养了小组长和副组长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训练时有几点必须强调,根据汽车二级维护这门课的特点,第一安全意识每次实训都要讲,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第二实行5S管理,特别是操作的规范、工量具的摆放整齐、场地的清扫干净等等,学生做事时让人感觉特别舒心。

组员考评时,两个小组的小组长对调做评委,小组长当场给成绩,教师签字确认。

每个小组训练的同时,老师现场指导和巡视。

每个小组必须培养两个骨干,不然只培养一个骨干,万一有事请假,将会影响工作。

(3)项目作业

每个同学都有任务工单,个个动手,人人过关。

3.任务工单的填写

填写任务工单时,注重工单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的填写,开始时学生总是忘记填写,经过几次训练后才掌握。

4.反馈与学习拓展

列出一些实施作业后的反思题,让学生学会课后思考。

例如:(1)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请找出容易忽视的地方。

(2)在本工作任务实施作业过程中,同学之间特别是小组同学之间有共同讨论吗?讨论的是什么问题?

也要出一些上网查阅资料的题目,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例如:(1)原厂丰田卡罗拉轿车使用的是什么型号的机油?每桶价格是多少?

(2)原厂上海大众POLO使用的空气滤清器更换周期是多少?空调滤清器更换周期是多少?价格分别是 多少?

5.考核评价表的设计:

(1)设计考核评价表。

(2)评价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可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3)考核评价采用扣分制。

6.教学效果

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总有一部分同学不喜欢在教室上理论课,那么采用工作任务驱动法这种学习方式后,需要个个动手、人人过关,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一些汽车二级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好评。

五、总结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为中职教师,应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开展现代中职教学工作,着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诸如工作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应用新理念进行课改,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中职教学质量,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现代化的新型技术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11)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 A

一、重型机械维修工作分析

重型车辆是集机械、电气与通信等于一体的主要运输车辆,与一般车辆比显得更复杂,涉及面广,维修质量的要求更高,主要有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战伤车辆的维修、保养等。重型车辆性能是否良好体现在维修工作的准备、实施以及维修反馈当中。维修性包括固有维修性和使用维修性。重型机械的维修性基本上都是由设计水平、制造工艺和原材料决定的。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性由人员素质,维修设备,备品器材,拆装工艺,技术资料等决定。以上阐述可以说明,维修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只有优化并且协调好各关联因素,维修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给重型车辆注入新的血液。

二、影响重型车辆维修性的因素

(一)维修人员素质对维修性的影响

在维修活动中,首先要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维修人员的维修行为和维修效果是实现维修目标的关键。所以,在研究问题时,必须把人的因素置于首要位置并贯穿于全过程,以突出人的主体作用。提高人员的素质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尽量避免维修操作人员的工作差错和维修管理人员的失误,使操作者保持良好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其维修质量意识。

(二)售后保障对维修性的影响

1、备品器材对维修性的影响

维修器材主要为车辆的品件和材料所用,当前,在零部件换修作为机械维修重要方式的情形下,备品、备件的质量、储存、供应已经是决定维修性的关键因素,影响着车辆的完好性和运力。重型车辆起步时间较晚,虽然数量不多,但分布面广,所需备品器材少,品种多,供给相当困难。因此,在维修备品器材供应中存在下列几个问题:

(1)有些备件数量不够,引发断供;

(2)供应渠道单一,品种和数量保障率低,在维修中经常会由于备件问题而停工;

(3)因为对于新型车辆维修器材的消耗规律没有掌控,导致维修备品备件储备不合理,存在“该储的未储,不应储的超量储”现象较突出;

(4)维修器材成本高,维修费高,器材很难及时到位。

2、技术资料对维修性的影响

技术资料指的是把车辆和设备按要求化为所需的工程图样,技术规范技术手册,计算机软件等。编写技术资料主要是为了明确车辆使用和维修人员正确使用和维修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同时能与保障设备和设施,人员训练、备件供应等相互协调,从而发挥车辆的最佳效能,重型车辆技术资料有效的推动了车辆使用与维修,然而还不够细化,应该将车辆使用与维护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技术资料,使其起到指导性作用。

(三)设计制造对维修性的影响

从设计方面看,重型车辆的维修性不太好,在设计时太多地考虑了满足战斗性的需要,却忽略了车辆的作战性能、可靠性能、日常训练等对可维修性能有很大影响的方面。比如变速器发生故障,就算修理人员可以很快找出故障原因,明确故障部位,并制定出解决方案,还是得进行以下工作:把装甲板、前后及侧隔板、各大部件与车体相连部分、各大部件间连接部分等都拆下来;把发动机、离合器、后传动箱总成、前传动箱、变速器与分动器总成吊出;把前传动箱、变速器、分动器总成分解,变速器各元件进行分解并检查,修理或换件;依据上述过程的相反过程装配各部件总成并吊装回车体。这样,就算在人员、器材等诸多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还是很复杂。反之,要是在条件不太好的状况下,维修则会变得更加困难。

三、提高重型机械的维修性途径

(一)预防事故的安全设计

1、如果总成或零部件在维修拆卸中可能发生危险,应该在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增加永久性标记,并在产品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等资料中进行安全性说明。比如后桥上的双腔制动气室,为避免拆卸气室卡箍时压缩弹簧瞬间弹开造成人身伤害,制造商在卡箍螺栓上添加了了塑料警告牌(见图1):卡箍拆卸前,应用释放螺栓压缩弹簧。

图 1

车辆在维修保养的时候需接近或通过的通道附近的零部件不可以有尖角,避免造成人员伤害。比如油箱紧固带螺栓连接处,为避免螺栓凸出部位划伤人体,添加了塑料罩板(见图2)。

图 2

开放空间内的发动机排气管,如驾驶员或维修人员可能接近或将其作为踩踏点攀登车辆时,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高温烫伤(见图3)。

图 3

(二)防错装设计

由于许多总成或零部件外观形状和尺寸非常相近,为避免在售后维修中发生装错件的情况,在产品设计中应注意:

1、所有零部件应标识明晰。在总成及零部件上应有清晰的产品编号或代号,应采用易于辨认、不易移除的永久性方式(如粘贴铭牌、蚀刻等)进行标识;安装时有方向要求的零部件,自身必须具有明显标识。如单向阀的阀体上铸有指示方向的箭头;底盘上安装的暴露件还应注意,产品标识应不易由于淋雨、自然锈蚀、磕碰等原因而损毁。

2、较关键的外形相似、功能不同的零部件,在设计中应注意采用防错装设计,以唯一性来保证装配的正确性,从而避免售后维修过程装错件情况的发生。例如牵引车的制动双管路挂车接头(见图4)。挂车充气接头(红色)与挂车制动控制接头(黄色)分别连接挂车充气管路和控制管路,在牵引车与挂车结合与分离时必须要人工操作装拆,二者如果错装,将导致挂车无法解除制动。因此,在设计上二者除在颜色上区分外,结构也不相同,如错装将无法实现主挂车接头的结合,这样即使在夜晚黑暗中操作也无法接错.

图 4

建议在相似件较集中的总成如电气、制动系统等,设计时注意在接口规格、颜色、标识等方面采用防错装措施,以避免售后维修过程中发生错误安装。

(三)降低维修成本

1、在满足规定功能的条件下,结构设计应尽可能简单,便于检测、换件等维修操作,降低对维修人员技能水平的要求和工作量。

2、产品应尽量设计简便而可靠的调整机构,以便于排除因磨损等原因引起的间隙变化。对于间隙要求较严格的重要总成(如车桥上的制动器)。尽可能采用自动间隙调整机构 ,降低维修保养强度。

3、基础结构件与易损件按不同寿命设计。基础结构件寿命长,而易损件寿命短,价值量低,结构上易于更换。易损件也通常作为整个总成的“保险丝”,从而满足维修经济性要求。售后易于损坏的总成,下级零件允许单独更换(如多片式钢板弹簧,每一片售后均允许单独更换)。尤其在交通事故中容易造成损伤的车身外部零部件,设计为分体可拆卸结构,便于单独更换,降低维修成本。如分体式保险杠。但对于某些总成,装配技术要求较高,售后一般不具备维修条件,要求只能更换总成,如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这也是为保护其他相关部分不发生更大故障的经济性维修措施。

(四)其他相关方面

1、销售及售后技术文档:①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包含了汽车主要技术参数、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是重要的随车文件之一。整车(底盘)制造商应提供详细而规范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它对于车辆的可维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产品导入市场初期,由于用户和维修人员对于该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不了解,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误操作,导致车辆受损,甚至发生人身伤害事故。②备件目录。备件目录一般以爆炸图和零部件清单的方式详细列出汽车各总成及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及零件编号,对于售后维修过程中的零件编号查询至关重要。目前,中国重汽等主流整车制造商已可以为各服务站提供实时更新的电子版备件目录,用户在电脑终端上即可随时查询各型号车辆当前最新状态的备件目录(配有爆炸图),以及产品的历史更改信息,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售后维修。③维修手册。整车(底盘)及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等总成应编制详细而规范的维修手册。详细说明各总成的分步拆解与组装方法(配图)、注意事项,以及螺栓拧紧力矩等技术数据,以指导售后维修操作。

2、技术培训:重型汽车的维修一般均在整车制造商授权的4S 店、服务站进行。通过制作大量的车辆使用、维护保养的培训资料,并按详细的工作流程进行严格培训管理,让使用及维修人员充分了解车辆的各大总成结构、性能、技术参数及维修要求,以确保产品的正确使用、保养和维修。所有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参加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维修资格。有的公司还在全球各大区域建立了专门的培训中心,由专业培训师提供高水准的培训服务,保证售后维修技术服务水平完全达到全球标准。

3、配件供应:配件供应的及时性对产品售后维修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产品投放市场前,必须首先完善配件网点的布局规划,建立多级储备体系,采用方便快捷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使配件网点与各服务站建立起快速有效的配件供应通道,并科学地组织配件预投,从而确保维修时调件的及时性。

四、结束语

重型汽车的可维修性现已逐渐成为用户较为关心的方面,影响着产品的用户口碑,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引起充分重视,尤其在方案设计阶段要予以充分考虑;另外,在销售及售后技术文档、技术培训、配件供应等方面,整车制造商也应努力做好各项工作。通过在设计和售后服务环节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产品的可维修性,从而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