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1 12:40:28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76 ― 02

文化由人类所创造与传承,同样,文化对人也具有教化与塑造的功能。文化属性和品质是有高低之分,先进、向善属性的文化对于培养人才大有裨益,腐朽、消极属性的文化只会把人异化成为社会的畸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多远文化并存和互相冲撞的时代,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于文化的选择毫无理性可言,甚至是在好奇心和叛逆心理的驱动下盲从和走向边缘。

一、何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释义

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在繁衍变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诸如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这也是文化的广义概念,而狭义的文化只包含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本文所论述的传统文化是广义上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它在育人功能上有着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许多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指引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大教育家孔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成为大学生的榜样。

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正视思想道德问题。当前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案例应该让我们警醒,而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力量和地位。《礼记・中庸》将“修身”奉为治理国家的“九经”之首。《大学》中也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以修身为核心辐射开来的。不难看出,修身在传统文化中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笔者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共印制162份,向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12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一)潜在的传承危机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的调查中,有45.7%的同学认为不太乐观。这不太乐观的背后,其实就是多元文化并行时代背景下的潜在危机。传统文化此前在五四时期就曾受到过激烈地批判,在被彻底否定后又在本世纪初又兴起了国学热,直至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认同,而无孔不入且又掺杂入侵味道的外来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更为荒唐的事,源于我们国度的传统文化竟被篡改了国籍,在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感受”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事件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有43.2%以上的同学认为韩国,有32.5%的同学为此感到反感与愤怒。这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一种危机感,而且在传统文化被他国认领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愿望。

(二)教育的缺失与乏力

其实,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只是我们在教育上有缺失,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危机。再看下面一组调查:在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从网络、电视、传媒了解传统文化的高达77.8%,而让人更感意外的事从书本中了解传统文化,或者与父母交流了解传统文化都高于老师课堂讲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从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在传统文化讲授上的缺失与缺位。

因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更多的是自发性地了解,受自身鉴赏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也造成了他们对高雅传统文化接受偏低,对世俗性的传统文化更为青睐。在对“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的调查中,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占了66.7%,而文学与所谓的“经典”则最不受待见,两项合计仅占到了18.5%。在另一项与此相近的调查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民俗风情(历史名胜、习俗节日)、民间艺术(琴棋书画、舞蹈)、民间工艺(剪纸、刺绣、陶瓷)、美食。而对传统思想(儒墨道法佛)则最不感兴趣,仅仅占了6.1%。以上的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接受的世俗性和高雅性的区分。历史名胜在旅游热的催生下更多地成为90后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集中领域,而传统节日更是已然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儒墨道法佛等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一方面受唯物主义世界观影响,不会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民众那样盲从和迷信宗教,另一方面对于哲学、宗教达不到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是觉得虚无缥缈,不会将兴趣点落在这方面。

(三)渴望了解传统文化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有内在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52.8%学生想要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对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态度调查中,有35.8%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外来文化接受最快的群体,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对象,他们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在“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选择了愿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理应有所行动,且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愈加走向成熟。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这样一门传统文化课程,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院校,缺少师资以及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漠视造成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空白。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认为传统文化至少也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大量引入。

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灵活,这些改变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的切入点,也是在政治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都可以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的先决条件。目前我们国家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统一的教学内容,各门课程中都可以从某些内容作为切入点,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首先就应该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开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加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具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自觉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突破。

(三)第二课堂的延伸与扩展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也应该放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也需要延伸到日常活动中。教学的主体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行政人员也要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一个大的传统文化课堂格局,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在此仅以传统节日举例:传统文化与很多传统节日紧密相连,但因为缺少有效的文化引导,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被我们忽视了。而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西方节日却赢得了大学生们在形式上的喜爱。在“热衷于西方节日而冷落了传统文化原因分析”调查中,45.1%的同学认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节日增加娱乐。而对于“你以前参加过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7%的同学都表示没参加过,但想参加。如果我们利用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主题活动,那么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来,传统文化的观念就能深植于大学生的内心,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无法全面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却在与日俱增,背后的原因正是这个多元文化并行的时代背景。说过,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需要被传承和发扬下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应该首先具备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98-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品质,是全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理论界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加强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新的理论生长点,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大出版社纷纷举办各类研讨会,共同搭建传统文化研究平台。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众多中华经典古籍经过整理和编译逐渐面世。1995年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北京燕山出版社)三辑共30册,1999年出版的《中华传世名著精华丛书》(山西古籍出版社)共25册,2011年出版的《青少年国学修养必读丛书:中华圣贤经典》(长江文艺出版社)包括仁、义、礼、智、信共5册等。

理论界中百家争鸣,一大批经典学术著作和高水平科研论文相继出版。学者们从各方面出发,对“中国文化全局、中国传统哲学、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出版了许多优秀经典著作。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的科研论文相继出版。笔者对1979年至2013年之间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收集与整理,发现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自1979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中研究走向了高潮,以“主题”搜索项为例(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近3 000篇,是1979年至1999年二十年间发表总数的近24倍,而自2010年至今过去的近3年间已发表5 000余篇,达到了过去十年(2000年至2009年)研究成果的近2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视域

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视域进行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探讨与思考

1.对“传统文化”范畴的相关探讨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庞朴站在时空对“传统文化”进行界定,顾冠华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1]。

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学术界存有几种不同视角的阐释。何劭h以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并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肖瑜用模因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演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2];余清臣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本身也是对特定生态进行适应的结果,它的核心特质都能在其与特定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得到深入理解[3]。

2.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性思考

(1)传承的具体方式

众多学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炼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批判继承:张岱年认为“传统文化之中既有优秀传统,也有陈腐传统,对于其中的陈腐传统需加以批判,对于优秀传统则要加以弘扬发展”[4]。2)抽象继承:冯友兰(1957)首先提出对中国哲学史中某些具有抽象和具体两层含义的哲学命题,只需要继承其抽象意义即可。3)现代解释:汤一介提出对儒学的传承就是对儒学现有内容的现代解释,从而“使其有可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4)宏观继承:这一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成中英,他认为儒家伦理中宏观伦理拥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进步性,应当继承;微观伦理仅是封建集团的具体道德习俗,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应当摒弃。

(2)传承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

科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文化结构中“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5],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持,两者之间体现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2)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再现,也构建着“未来的传统文化”,两者仅是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将两者对立即割裂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联系;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定地蕴有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世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对话、碰撞摩擦中相互吸收各自需要的养分,实现共赢。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绝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6]。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资源

1.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荣启、唐骅等学者提出: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7]。

2.巨大的精神文化宝库

张岱年把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划分为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舒金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分为“朴素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传统和注重现实、讲求实效的求实精神;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自强不息、胸怀博大的民族精神;尚中贵和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理想人格的培养;贵民、重民的思想;道德文明和礼貌待人的传统”七个方面。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境遇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不断利用各种传播途径进行文化渗透,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思潮乘虚而入。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乏力

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容中逵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发表了系列科研论文,站在大教育视野下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问题,指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由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影响没有提供足够的传统文化原料和养分所致;更上位的成因,便是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忽视”。

(四)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可依途径

1.明确文化传承的产业化方向

洪瑶提出,我国传统文化只有采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加大传播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冲破外来文化包围圈,重振文化大国雄风[8]。

2.重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突出作用

有学者提出,学校教育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应当“精心编制系统的传统文化读本,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在学生中组织民俗文化的各种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大学教育阶段适当增加传统教育文化的权重,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9]。

3.更新文化传承的现代传播途径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与传播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广泛关注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要及时占领网络、虚拟社区等现代媒介阵地。多元化地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进行传播。

4.配套文化传承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规范传统文化产业市场;同时注重立法保护,不断完善现有法制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事业上升到法治高度。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展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正是基于目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不难预见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趋势将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将在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建立足于现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融会贯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2]何劭h.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学理论,2009(14).

[3]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7).

[4]张岱年.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J].中国文化研究,2000(4).

[5]朱兰芝,孙占元.立足社会现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6]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3)

一、奠定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是中国人民内心正能量的表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儿女塑造优秀品格的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如今,传统文化在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面临的形势极其复杂,但是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新时期我们每个人应该传承的文化的精髓,中华儿女应该把传统文化作为基因,一代一代地把优秀传统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底蕴,对中国人民内心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国人民心中重要的是非价值标准。所以,要想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必须奠定传统文化发扬的科学理论基础。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奠定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根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这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还有利于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吸收借鉴国外文化的先进的东西,充实传统文化的新的形式和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这是我们在发扬传统文化中坚定地理论基础,是我们保持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

二、要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在奠定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的科学基础的同时,要践行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就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把传统文化的弘扬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把树立文化自信进行全方位的实践,这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

中国梦的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中国梦的实现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也在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因此,这种内在的关联和一致性是他们能够统一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是共同价值观的集中统一,所以,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是树立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过程,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向繁荣发展的过程。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的树立,首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这样才能对于传统文化树立深厚的政治根基;其次,要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大力发扬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培养和实现要进行传统文化的大力宣传和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这是增强传统文化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步骤;最后,传统文化要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推动力,成为实现百年目标的精神力量,这是增强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关键,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力,也是提高文化自信,提升传统文化地位的重要方面。

三、要在文化交流中树立传统文化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在不断地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应该向世界不断地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中国优秀传统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凝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是中国道德伦理的诠释,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共同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历久弥新的力量。但是在现实的发展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一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的缺失、对于传统文化践行的不足,对于国外文化盲目的崇拜,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l扬和发展面临着困难,重视并且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指出:“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加强文化交流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世界不断走向进步的需要,在文化交流中,文化逐渐地融合,在此过程中,可以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吸收国外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格局,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文化自信就是在交流和借鉴中实现的,这是由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过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传统文化在互鉴中实现兼收并蓄,这是文化自信的来源。在这一过程中,同时我们要树立文化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道路,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论根基,要保持自信,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引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保证。所谓道路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把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是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关键;所谓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进行系统地把握,对其内涵进行系统的认知,把理论的正确性和丰富性进行把握,这是要树立的理论自信。只有在文化交流中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才能在文化交流中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才能增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效果,才能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4)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积淀,博大精深,蕴含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在大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深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锤炼和长期积淀逐步形成的,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蕴含深厚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 一) 从教学效果看,有利于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据一项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学生的大学生活“最遗憾”的事是学习,大学课程中“最枯燥”的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理论课中,使枯燥的纯理论讲述变成生动活泼的文化熏陶和思想渗透,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二) 从教学目的看,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民办高校收费较高,多数学生的家境都比较好,加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和撞击,民办高校学生很容易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的身心和人格。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统文化重视人格修养,强调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道德规范,强调人本精神,追求先义后利的崇高精神等。因此,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三) 从教学的任务看,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在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仁取义的献身精神、博爱大众的利民济世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尊老爱幼的公德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勤俭节约的勤俭精神、谦敬礼让的明礼精神、乐群贵和的和合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等,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2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现状

在推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程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理论课教学相融合,是一项重要课题,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 一) 从教师自身看,多数教师采取传统的理论灌输法。在不少民办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较年轻,甚至很多专科高校聘任辅导员兼任教学工作,缺乏教学经验,缺乏对传统文化和理论课本身的系统学习,疏于教学方法研究与创新,在教学中仍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理论灌输方法,使课堂缺乏活力和生机。

(二)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看,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几乎都是从学校的课堂上接触传统文化,但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学校更多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由于受到西方和韩日文化的冲击,许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热衷于追捧新鲜时尚的外来文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但却缺乏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感,造成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 三) 从学校的舆论氛围看,民办高校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氛围不够浓厚。民办高校办学起步发展较晚,至今未能形成较成熟的校园文化精神,加上许多民办高校注重规模和效益,忽视内涵建设,忽视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导致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品位较之略显劣势,间接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程度的偏差,从而使学生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加以思考地认同和接受外来文化,甚至出现否认和歪曲传统文化的现象。

3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应用

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传授方法陈旧、价值认知不足、文化氛围不强的问题,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是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5)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群体,是实现民族复兴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民族传统文化则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载体,对于一个民族抵抗异质文化冲击和影响,保持民族独立自强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现实努力,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日益关注,近些年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笔者做了粗略统计,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研究专题的学术论文有近百篇,其中还包括数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另有专著若干。基于该领域学术史的梳理,笔者认为学术界目前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集中探讨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和本质的研究。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司晓宏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有如下几种:一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二是“刚健”、“辉光”的独立人格精神;三是“厚德载物”的尚德精神;四是“奉公以坳, 律身以俭”的勤俭精神;五是“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佟贵银认为:“和谐文化为儒释道所尊崇、为各民族所认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郭大烈认为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不畏反帝反封的爱国主义精神;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优秀品质;三、和睦共处友爱互助的优秀品德;四、不断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章较多,总的来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析比较透彻,从深层次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二是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这些学术文章在肯定目前党和政府高层普遍重视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亦指出当前教育的不足。桂署钦、覃萍认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各高校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育机制不够健全;教育管理不够规范、完善;教育师资比较紧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覃萍、林宁撰文指出当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两个误区:“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和“重知识积累与技巧的培养而轻精神和理念的培养”的误区。罗英侠指出当前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陷: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相关的教育模式存在误区,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等。

除了理论研究之外,学术界日益倾向于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当前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比较典型有谭小宝引用《华夏时报》数据来说明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大学生有60%,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大学生有45%,认为传统文化有用的大学生有20%,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占总数的30%;而有97%的同学认为学习英语是绝对有用的。在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调查中,7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诸如中秋、端午等节日的重要,但是也认为圣诞、情人等西方节日的同等重要性。

三是对当前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桂署钦将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概括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民族文明,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谢继忠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起到至少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培养大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三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看到,从总的研究成果而言,对大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学界是肯定的,从最早高校的功能责任意识到现在的积极建设民族传统文化意义,学界主流态度是热切关注的。

四是对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高琼、刘茹对改变我国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弱化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一是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二是在高校的 “两课” 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三是增加相关选修课,进行通识教育;四是增加有关传统文化的讲座,五是拓展教育学习平台等。毫无疑问,上述这些途径是值得、可取的,很多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关注的实现途径已由技术手段逐步上升到制度层面,桂署钦就从领导机制、管理机制、教师教育培训机制、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七个方面论述构建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这些思考和探索更是我们应当注重的努力方向。

五是关注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研究。当前撰文专题论述两者关系和作用的文章不是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寿菊、张莼波撰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研究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积极作用和有效途径;唐东升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的角度论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上述文章均从实际运作手段到理论架构角度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和作用作了专题探讨,值得研究。

专著方面成果数量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军、董艳主编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一书,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意义、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民族文化传承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等。笔者观察,大部分专著着重论述民族传统文化,而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题研究成果数量较少,这也许是今后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重点。

纵观近些年来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状况,笔者总结出该项研究的总体趋势如下:一是由理论研究逐步转向实证研究。以往的研究成果注重从文化定义、内涵、类型出发分析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各类文化模式进行解读,或者仅仅是限于其意义、现状、对策的泛泛而谈,研究不深入,而目前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开始逐步深入学校、社区运用调研、统计等多种手段开展实证研究,注重用材料说话;二是由宏观研究转向微观解析。一门学科成熟的发展标志并不在于建立了多少宏观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运用有关理论对微观领域做个案研究。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领域,更应注意的是对个案做应用研究,分析研究对象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和预期对策。三是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以往的研究往往采用线式的理论结构、举例说明、演绎论证等传统手段,而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从简单的定性分析开始向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转型,采用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类型研究方法开展科学研究,从而为学术界提供理论依据和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该项研究亦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目前该项研究尽管不乏实证研究,但依然倾向于理论探讨。对于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到校园,让民族传统文化意识成为大学生的主动意识,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这个重大命题的解决之道及实效性尚未完全弄清楚;二是该项研究的学术成果应进一步系统化。该项研究的学术成果以论文为主,缺乏有分量的专著,这应该是此领域今后该加强的。三是注重提倡在该领域实现跨学科研究,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是九零后学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生第二代,其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与改革开放后的八零后第一代又有着不同,在对其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上,简单的灌输强制教育是不行的。应注重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在该领域实行交叉研究,以期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我深信,只要我们继续认真学习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之光必然在新时代的大学校园里光辉闪耀!

【参考文献】

[1]司晓宏.论教育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任务与内容[J].教育科学,1993(2):2-5.

[2]佟贵银.和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29.

[3]郭大烈.论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1986(2):76-77.

[4]桂署钦,覃萍.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65.

[5]覃萍,林宁.谈大学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35):61.

[6]罗英侠.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3.

[7]谭小宝.对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8):41.

[8]桂署钦.当代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37-38.

[9]谢继忠.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8(7):18-21.

[10]高琼,刘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新,2008(5):71-74.

[11]桂署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66.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6)

党圣元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一个历史过程,现代转化的文化价值目标是重建当代文论话语系统,其核心是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的转化,现代转化则是在现代阐释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选择”。在此基础上,他不仅从学理的高度上明确了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的研究对象,还从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的特殊性出发确立了方法论的选择,点破了传统文论的阐释方向和理论价值。

长期以来,囿于西学的强势影响和理论视野上的局限,中国现代文艺学科自确立以来便表现出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由于缺乏可资学科理论创新的文化基质,学科建设片面地依靠西方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致使中国现代文论体系在内在结构上失去了话语更新的能力。另外,由于哲学基础的匮乏和理论生成的文化语境的缺失,使得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对西方文论观念、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形成了依赖性。无论是在宏观描述上对学术理念的把握,还是在微观研究中对具体文本的批评,理论上片面的逐新求异成了判断学术价值的圭臬,在研究对象的阐释和评价,以及理念与方法的选择与确立等方面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在学科发展中对传统文论的阐释和评价问题。采取客观的历史角度,还是主观性的当下角度(当然,这些角度的选择也只是相对于一定的研究对象来说的),仍然值得商榷。学科视角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研究范围的界定、对象的选择以及最终的阐释效果和评价标准。党圣元认为,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面临着两个重要问题:传统文论生成的语境的缺失,导致传统文论在现代转换中的合法性危机,当代文论在话语言路上也很难承继传统文化中的批判性;西方文论遮蔽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理论价值。文化认同感的丧失加剧了话语权的失落,因此,正确对待传统文论并予以合理的阐释就显得尤为关键。其次,在学科建设中关于方法论的选择问题。冯友兰曾就中国哲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照着讲”和“接着讲”。这种方法论的选择,也可以用来处理中国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间断裂与综融的复杂关系。在这一点上,党圣元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照着讲”和“接着讲”的问题不应该截然地对立开来,他认为中国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间的断裂与隔阂不但必要,而且对于现代文论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正是在断裂的基础上,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的融合,才能为传统文论的当代阐释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现代文艺学科的建设需要以当代文化氛围、时代精神、审美趣味和思维范式为依托,生成完全本土化、民族化的学术理念和方法论,来促进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

需要强调的是,该书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在传统文论研究中该选用什么样的方法,既可以对传统文论进行本土化的阐释,又不为西方文论的体系所局限。“我们这里强调回到原典,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体认古代文论自身所独具的认知方式、话语类型、生存样态和知识宗旨,为面向未来的古代文论研究和学术创新建构一个可靠的理论平台,以期在可能性的古今中西参与交流中,实现‘现在视界’与‘过去视界’‘中学的视界’与‘西学的世界’的融合,使‘大文论’建设的构想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这段具有学科综述性质的概括,不仅解释了本书的理念和方法论产生的文化基础,还表明“大文论”观念,不但可以作为传统文论现代转换中的理念和方法论,而且可以由此确定它产生的知识氛围、文化语境和理论背景。因此,应该避免将“大文论”观念简单化为吸收、调和诸多理论冲突的皮相之见。“大文论”观念的产生和应用,有着明确的哲学基础和批评实践上的理论界定。这是党圣元为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系统的重建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解决而作出的努力,也是其独创性的学术贡献。“大文论”观念的提出不仅为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使得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阐释展现出了新的面相。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间的断裂和融合,西方文论体系对于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系统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如何重建具有本土化、民族性的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系统等诸多问题,都可以在“大文论”观念的统摄下具体展开。

如果说“大文论”是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对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作出的宏观思考,“返本”与“开新”则可以称为古代文论当代阐释过程中在器物层面上本体性阐释的具体应用。党圣元强调,“在传统文论的研究中,应充分尊重中国思想文化上文史哲合一的学术大传统,在还原的基础上阐释和建构中国传统的‘大文论’话语体系”。正是因为“大文论”观念与传统的伦理、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同生共长,才能为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阐释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以“返本与开新”来为本书命名,亦是为了突出这一意旨。可见本体性阐释观念的确立,不仅要求衔接传统与现代间的文化断层,调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间的观念冲突,满足理论本土化的价值吁求,更是为了在“返本”的基础上,以当代视角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文化事件、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对传统文论加以体认。也正是基于这种哲学基础上的认识,吸收传统文论话语中具有生命活力的创新因子来建构现代文论话语系统,也许可以为现代人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和文学困境,找到一条可行的解决途径。同时,这也是跨越断裂,抹平鸿沟,衔接好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的理论节点。只有在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断裂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语境与理论基质间的综融和“开新”,才能为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系统的重建和创新能力的生发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由此来看,在这里“返本”与“开新”已经具有了新的哲学基础,而不在局限于新儒家调和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间价值冲突的学术立场,同时,这也奠定了对中国传统文论进行当代阐释的方法论基础。

立足于文化通观意识,党圣元提出用“大文论”观念来指导传统文论的当代阐释。在理论上它具有如下特点:在学理上要求“返本”与“开新”相结合,在方法论上则是以本体论的阐释学为基础综合宏观描述与微观范畴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因此,在“大文论”观念下对中国传统文论所做的当代阐释,无论是在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上,还是在对文化事件、时代精神的回应上都表现出了足够的包容性和完善性等特点。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1-0049-02 DOI:10.16654/23-1464/d.2016.01.0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美德,所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更要担当起这份责任,履行好这份义务。高校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国人的知识教育,也是为了增强国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国人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传承历史文化,创建文明社会的目的。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渗透,可以有效传承传统文化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更应该承担起这份光荣的使命。传统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思想政治课程很大一部分是从传统文化中传承过来的。但是在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是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分开来讲授的,这对教育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1]深析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理论很大一部分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依据。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孟学说等,都渗透了思想政治内容。所以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在学生的思想政治中渗入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政治的理论依据,从而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更透彻,对思想政治教育体会更深刻。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同时有利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可行性,接下来笔者将对二者结合可行性进行具体分析: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在内容上存在共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我国特有的思想政治体系:概论、邓小平政治理论等优秀的政治思想理论。将马克思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能够更明显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体系。[2]马克思理论主要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科学三个主要部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同样有体现这三方面的内容,比如,在《论语》为政篇中就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为政理论。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法自然”就是道家的经济思想,它是崇尚自然法则的经济主张。至于社会科学更是贯穿在孔孟学说,诸子百家的言论之中。所以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内容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二)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在目标上存在共性

马克思主义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思想指导,但是究其主旨马克思的著作是为了为世人提供政治、经济、社会学方面的发展规律,帮助世人形成正确的政治、经济、社会观念。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中心思想同样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如,在《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符合马克思理论中的辩证思想。荀子的“形具而神生”即具唯物主义雏形。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着很多文化元素,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从传统文化中衍生出的产物,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还原到传统文化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也符合文化多元发展的潮流。

(三)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载体,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需要传统文化的辅助,二者在高校的学习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我国高校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盲区,根据调查,近代高校学生中近五成学生不知道端午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会背我国国学经典的学生不足两成,知道我国国学经典著作的学生也不足三成,相反这些学生却可以清楚的知道国外圣诞节的由来,能够清楚的记住很多明星的生日和喜好,能够流利的背诵出某个明星的代表作。[3]高校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思想上出现“荒漠”,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极为不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弊端,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枯燥,从而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感到厌烦,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即使留在课堂上的学生多数也是为了防止挂科,而不是真正的愿意去学习思想政治课程。这种现象对思想政治的教学效率造成很大的阻碍。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同时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够增添思想政治的趣味性。所以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有效的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阻碍因素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有很多有利的方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在思想政治中渗入文化营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阻碍因素。[4]接下来将对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教育结合中出现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内容联系研究不紧密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内容上和目标上都有很大的相似处.但是传统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容易将其它的理论渗透进去,而且目前并没有专业的教材或者可参考的资料,这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应用中难度大。

(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的结合与现实联系不紧密

素质教育中更注重学以致用,所以课堂的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知识也要不断的进行更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的政治思想能够跟上社会政治思想的改革。[5]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在与实际相结合上有许多的欠缺,所以导致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结合与现实联系不紧密。

(三)传统文化中存在消极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上千年的君主统治历史文化,其中的君主统治思想对现代的政治影响很大,导致现代很多的领导干部、藐视法律,对社会和谐造成很大的影响。[6]如果将这种君主统治思想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不利,所以在传统文化的选择上极为重要。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成立教研组,使二者内容有机融合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发展,有助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重视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因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并没有理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积极的开展教研讨论活动,在课程中总结经验,发掘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点和契合点,使二者在教学内容上有更多的共通性。[7]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教学更加有效,使教师更容易掌握改革后的教学方式,从而使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

(二)注重实践,使二者结合与时代接轨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以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理论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实践意义。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根据社会的发展,灵活的将实际生活渗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8]同时在我国传统文化上,教师要通过与其他与传统文化有关学科教师的研讨,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便于将传统文化知识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课程中。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课程更具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三)扬长避短,使二者结合更合理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但是在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思想,比如君主制度、唯物主义思想等,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不利。所以在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严格的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学生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念。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扬长避短,使二者合理的结合,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更有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可行性,而且二者的结合能够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入文化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新的历史阶段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既要重视思想政治的现实意义,也要兼顾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够高效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陈艳.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南昌大学,2012.

[3]潘昊辉.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D].河南大学,2014.

[4]卫军帅,李春华.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5]张鹏飞,吴月.高校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1).

[6]胡素梅.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1,(2).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8)

高中论语教学应当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

社会现实不容否认,传统的伦理道德、传统的文明礼仪甚至传统文化中高尚的精神文明思想,正渐渐离我们远去。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在现代人繁忙的社会中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亦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新生代的年轻人,在社会大染缸的熏陶下,对传统的文化当然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大一部分高中生学生认为《论语》这种老古董没有用处、与现代科技社会脱节,且在高考试卷上所占的分值亦微乎其微。这些都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开展。虽然国家对传统文化进行影音、文字等保存工作的强化,但是传统文化正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作为一个国家、名族的基础,传统文化传承是保持民族特点、保持国家特点的关键。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促进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因此,《论语》的教学就必然要承担起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作为我国2000多年的文化主干《论语》的哲学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论语》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多的接触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通过《论语》中的思想体会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我国人文发展历史。在《论语》的教学过程中,以时代背景为基础,针对《论语》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更多的历史文明。

高中《论语》应以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目标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影响,帮助青少年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道德标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传达有着决定性意义。针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是针对高校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不同思路,是基于民族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关系衍生出的内容,研究内容更加具体,拥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本文主要从论域、论域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教学实践结合,确保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了解传统茶文化,使我国传统茶文化焕发全新活力。在思想政治课中不断加入新的文化元素,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量,有助于学生形成符合核心四项要求的“三观”。

1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史、传统茶文化传承与两者内在联系三大论域。

1.1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史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品茶作为文人雅士娱乐、社交的重要内容被赋予了丰富文化内涵,其中茶道提倡的君子之道(例如:礼仪、谦让)等优秀品质,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大量交叉的。传统茶文化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古代名人的哲理小故事可以被引申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生活化场景阐释理论内涵,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血有肉。我国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对个体的道德修养有着很高要求,全面学习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精华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1.2传统茶文化的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挑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过分教条和完全排斥都是片面的。在充分了解传统茶文化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传统茶文化中强调的和谐有礼,茶艺文化中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是与时代精神相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针对地从中汲取养分。

1.3两者内在联系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是以传统茶文化思想内涵为基础,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叉。茶叶的冲泡、饮用过程有的礼仪环节和操作技艺,蕴含着我国传统君子对生活的态度和与人相处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与教育,这和传统的中华文化中的君子之道是相通的,先贤故事的引导侧面激励学生自发严格要求自己,知行合一、谦谦君子等传统观念对当代道德观念的塑造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都是教人向上。

2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没有明确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网络信息,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独立包装的快销饮品受到校园欢迎,品种多样的饮料选择使学生忽视茶叶,由于缺乏充分了解特色传统文化的环境,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认识普遍不足。青少年是发扬传承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预备力量,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影视作品,即使少数喜欢茶饮品学生也更愿意选择简便快捷的茶包。对传统饮茶风俗不够了解,是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工作开展的最大障碍,一些人认为两者结合就是单纯地把茶文化学习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这种错误的理解使一线教师不相信茶文化理论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作用,面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问题大多老师持怀疑态度。

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传统茶文化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长期以来采取相对刻板的理论教学和单一的应试考核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固化,学生大多通过背诵方式记忆知识点获得好成绩,对测试之外的知识缺乏学习动力。授课教师对常规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工作主要依靠课本“照本宣科”,没有了解过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接受能力,片面采取“老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学生对教学新元素的引入比较排斥。授课教师需要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茶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再集中如何应付考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3研究方法存在误区

由于研究时间较短,我国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存在着一些方法误区。首先,传统茶文化涉及范围广阔,单纯以学科建设角度分析会存在偏差,一些学者将传统茶文化割裂对应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断章取义的理解无法触及传统茶文化的真正内涵。其次,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充分了解上,单纯强调理论的逻辑性忽视传统茶文化所处时代背景,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茶文化传达出的时代精神。受错误研究方法的影响,我国传统茶文化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口径不一的研究结果无法很好融入常规教学中,为研究理论的实践造成很大难度。

3解决论域研究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明确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方法

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是希望可以通过文化的碰撞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两者结合需要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不断内化,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现阶段,针对高校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关注度不够,应当在具有可操作性基础上,通过教研活动、主流媒体宣传等方式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考虑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高校教学实践稳步展开,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充分参与到学科改革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传统意义上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发挥出最大效果,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3.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传统茶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加传统茶文化元素,以课后课题活动、著名典故分享等形式使学生具备基本茶文化常识,逐渐对茶文化产生兴趣,避免生硬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添加传统茶文化理论知识。教师应当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再学习,定期组织茶艺工作者在校展开讲座及实践教学,帮助在校师生对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和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有所了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需要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实施开展教学实践必须的经费和活动场所,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传统茶文化的理解。

3.3针对研究方法误区不断修正

意识到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就要带着问题不断纠正调整方法,开拓学术事业全面看待传统茶文化。传统茶文化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对已有理论的支持和解释,其本身依然具有学习价值,需要我们不断通过研究发掘出有价值的部分。在研究中引入实证,避免单一逻辑推断可能带来的谬误,从实证入手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茶文化中更广泛的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4结束语

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及对策,可以在帮助高校进行特色学科建设的同时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丰富。这种结合利用传统茶文化涉及的多种知识,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加深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了解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为弘扬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教育结合提供全面的帮助和可行性平台。

参考文献

[1]康韻,刘毅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1):80-82.

[2]白莹,李永勤,喜超等.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7-81.

[3]刘晓乾,任淑红.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9(1):683.

[4]董盈盈,都晓琴.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9-12.

[5]王红.现状、不足与未来展望———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1-4+8.

[6]王红.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3):88-91+97.

[7]胡万年,伍小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46-51.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63-03

作者简介:李波,男,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赵丽,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世代传衍、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经验、智慧和创造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等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和创造时代文化的重要阵地,而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资源。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社会实际、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这其中即包含了与积淀在社会与民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近代西方的文明成果,汲取了欧美国家优秀思想文化的精华,自从它传入中国之后就面临着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来呈现,[1]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够使人们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著名学者费孝通早就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后形成了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在这背后一定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在起作用。有鉴于此,以张岱年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主张,“认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其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2]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2.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传统文化却长期遭受忽视和排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去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结果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隔离,乃至对立。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思想文化上形成了多元局面,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政治态度消极、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品质滑坡、社会责任感差、享乐主义、自私自利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条僵化,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等缺点愈加充分地暴露出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吸引力不高、实效性差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借用这些传统资源可以弥补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些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帮助大学生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3]所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当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融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培养青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有利于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2011年,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党的十进一步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高校传播和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助于贯彻新时期党的文化政策,有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1.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教师的知识储备与人文素养

高等院校是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其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整套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体系,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精华正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高校思政理论课应该把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以及仁政德治、民本主义、大同理想、实践理性、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传统,等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来自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要合理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并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表达。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注意恰当、合适,不仅要以高度的概括性和深刻性呈现出文化的内容,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客观、历史地评价传统文化,使之顺应时展的要求,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与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功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还要广泛阅读传统经典书籍,积极从事社会实践调查,吸收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扩充、深化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传统人文素养。

2.更新教学观念,利用新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现代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由教师依据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教学方式由教师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转为师生双向的交流互动式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也要采纳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科学合理地选择并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要注意利用新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新媒体具有传播快,成本低,信息量大,检索便捷,超文本,互动性等优势。这些优势和特点,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工具。“新媒体的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不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了解社会动态信息提供了可能,也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开展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4]所以,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所提供的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平台。诸如,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将历史文物或文化事项以图片、文字、视频、互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高清大图、3D效果、视频效果、音频效果、超链接效果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感性认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页上可以设立传统文化版块,鼓励学生在上面参访学习、发表见解、参与讨论;可以利用微博、贴吧、群社区等新媒体的便捷传播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皆可以借此交流学习经验,交换学习心得;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提供的高效的搜索功能、丰富的资源储备,以及极具感染力的展现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文化经典,主动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多姿多彩的历史进程,提高学生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组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以及学校思政教育管理人员可以依托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地方文化资源对于实践教学具有颇为重要的价值。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方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征,这些地方文化“距离学生比较近,它往往就是我们身边的。甚至曾经就是我们校园里的事件和人物,学生对其具有强烈的了解和认知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内容有亲切感,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是可供利用的鲜活生动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考察历史古迹,调查民俗民情,搜阅相关文献,写出调查报告和读书心得,制作视频短片等活动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方,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可创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长期的、常规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内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播放经典影视,观看戏剧演出,举办古典音乐会、传统艺术展,组织知识竞赛、讲演比赛、辩论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民俗节日、爱国纪念日组织学生参与纪念活动,以激发他们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适当增设富有传统风格的校园人文景观,如借用传统名人或名句为学校的楼馆道路命名、运用中国传统的美术风格装饰校园和布置教室等,为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张岱年,王东.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J].教学与研究,1997,(5).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篇(11)

在上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学者的态度都相当激进,他们主张对外学习,并对先进教育理论予以了高度肯定。然而,在他们充满热情地学习国外教育理论时,却陷入了文化困境。作为文化的产物,中国教育学者的文化属性必然带有中华文化的特色。也就是说,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是中华文化的“所有者”,特别是近代早期学者,其文化属性更带有明显的国学色彩。带着这种浓厚的国学色彩去学习西方教育理论和模式,难免会对西方文化教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产生偏差,面对这一困境,只能摒弃传统,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去进行研究与学习,久而久之,就渐渐被西方文化“殖民”了[1]。对于广大中国教育学者而言,这种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歧出”对其研究和学习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首先,它分割了中国教育学者的日常生活与学术生活。关于这一现象,台湾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曾说过:“我们以西方的模式从事研究工作,以中国的生活模式生活。”其次,它容易使国人过分崇拜西方教育理论。由于西方教育理论具有情境性和临时性的特点,中国人一旦走出研究工作的“象牙塔”之后,就会失去生活的方向,甚至迷失自我,但是他们坚持向先进教育理论学习的精神又迫使他们陷入了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困境,这大大弱化了实践对理论的约束力。面对这种情形,自然会出现过分崇拜某种理论的现象。再次,它将教育理论的创新精神扼杀在了摇篮中,导致中国教育研究极其缺乏原创精神。

(二)以注重继承传统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态度所造成的文化困境

当中国教育学者穷尽自己的力量去承接教育传统和传统文化,或开始对传统文化特色予以高度重视时,尽管其价值取向是正面的,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如果他们不解决“破旧立新”的问题,就算多么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无济于事的。换言之,当代的中国教育学者一方面要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又不能因创新影响传统的继承。但是,我国教育理论本身就沿用了西方模式的大环境下,他们该如何厘清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传统教育之间的关系?当中国教育传统和传统文化与先进教育理论发生碰撞时,我们会发现,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所看见的东西均未超出“胚胎”、“萌芽”、“历史”的范畴。这难免会使广大中国教育者陷入理论困境中。由于无法在传统中找到可以与先进教育理论相抗衡的东西,教育学者们便只能徘徊于西方教育理论的框架中,同时也使得中国教育者即便是尽了最大努力去发展本土教育理念,但触碰到西方教育理论,却又被打回了原形[2]。其次,由历史原因引发的困境。受中国教育学者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他们在研究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因为教育理论中国化价值取向发生变化而陷入困境。他们熟知近现代教育理论的一切内容,而且可以轻松地阅读各种外文文献。在他们眼中,古文比英文更为复杂、陌生。目前,除了专门从事古文研究的学者之外,我国很多教育学者都不太了解古文,这已成为了我国教育学界的普遍现象。这种困境阻碍了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脚步,也切断了他们与古代文化典籍的联系。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研究教育传统和传统文化的效果。

二、后现代教育理论下中国化文化的出路

(一)改变先进和传统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

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强烈的排斥感。现代社会的发展轨迹表明,西方文化并非“先进”的代名词,现代化也并非西化。换言之,落后并非是“传统”的代名词。实际上,我们根本不应该用“好”、“坏”二字来形容传统,只是因为人们看待传统的观点不同,因此才会产生好与坏的看法。如果简单地把西化视为现代化,将先进文化视为西方文化的话,那么异质的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就是坏的、落后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文化中的“礼”,就被视为一种落后的表现,因为它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礼教。尽管我们早就摆脱了传统礼仪的枷锁,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学校中、街道上、公共场合里,依然可以看到各种丑态百出、缺乏教养的行为。尽管在当代社会已经见不到“三跪九叩”这样的大礼,但见到长辈鞠躬、行礼也未尝不可。在教育领域中,已失去了用于划分传统与先进的界线,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特地对教育的范畴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了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严格来说,这种划分方式就是人们排斥落后,追求先进的一种表现,再进一步说,这种划分方式无疑是想让大家认同现代教育的先进性与传统教育的落后性。就教育而言,在不考虑社会因素的情况下,这种区分是很难明确的。就算可以根据时间区分这两种范畴,也无法明确教育观念的归属。如果再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尝试将教育分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成熟的表现。要知道,无论哪一个时代都在努力的寻求“教育是什么”的答案,如果早已对自己时代和社会的教育实质了然于胸,又何必将教育分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教育理论和实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既充满了时代性,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传承性。人们只有通过解释和补充上一代的教育观念,才能得到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新观念,如果没有上一个时代的教育精神作为支撑的话,这种解释与补充是无法实现的[3]。就拿教育组织形式来说,当今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乃班级授课制,这种组织形式是在个别教学形式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班级授课制却始终未得到现代教育史上几次大规模教育组织形式改革的认可。与传统教育相比,尽管现代教育中的个别教学在性质和复杂程度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承认,就个别教学来说,现代和传统是高度统一的。在历届教育改革中,人们用于取代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二)以中西文化交流为基础

西方教育理论中国化作为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代表,是以中西方文化交流为支撑的,我们要用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和接受西方文化,同时又要自觉地抵制其不良文化的侵蚀。一方面,在对后现代教育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进行接受和理解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全面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历史结构与逻辑习惯,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后现代教育理论在中国变成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另一方面,倘若我们仅一味地接受外国教育理论的模式,而不用本民族的特性对其进行创新的话,就会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导致中华民族文化出现断层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地去接受和传承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拒绝、排斥。与国外教育学相比,我国教育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加之中国学者在探索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常将教育传统视为一种“落后”的东西,因而难免会对外来教育表现出崇拜之情。要知道,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教育传统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就无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鉴于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是必需的,我们不能因为其是“过去式”就不假思索地舍弃,而要是看到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4]。所以,在外国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公平地对待中西方文化,而且要努力为中、西方文化搭建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三)反思性地运用

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与西方社会的文化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导致二者的发展现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无论是中国社会还是中国教育,都面临前代和现代的问题。正如北大教授钱理群所说:“我们是旧病未愈,又添新病。”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当代中小学学生所接受的仍然是一种奴化的教育,一方面,他们不敢说真话,也不能说自己的话。相比之下,“五四”时期主张说真话、强调个性解放的思想还是比较先进的;另一方面,当今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宠爱使他们养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同时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之越来越物质。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教育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又遭遇了新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以一种反思的态度来引入和运用后现代教育理论[5]。毫无疑问,后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一些主张的确起到了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作用,当然也不乏一些不符合中国教育现状的论断,甚至还有一些模棱两可的观点与主张。有些学者表示,引入后现代教育理论的目的是补充、完善现代教育,而非否定现代教育,所以现代教育理论永远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有限理性的教育观,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要不余遗力地挖掘非理性的潜力,另一方面又要大胆地承认理性精神的启蒙作用;我们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去发展教育,树立与人类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教育观,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同时要正视人类对生态、环境与资源造成的破坏,反对过分夸大人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批判和反思人类命运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我们还应该树立诗意理性的教育观,既要鼓励浪漫、诗意的教育理念,又不能有失分寸,显得过于主观,这样才能赋予教育观一定的张力和弹性;我们要根据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树立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教育观,还要本着人文关怀的态度去弱化科学的技术性与工具性[6]。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不放弃现代教育主张的前提下,科学地、理性地引入和运用后现代教育理论,学会运用后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优秀观点去对现代教育进行补充与完善,甚至创新现代教育,最终使现代教育变成一个先进的、多元化的教育理论。

(四)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和而不同”的传统思想,每种文化之间虽然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但是这些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具有“和”性的。所以,在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基础上,我们应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简言之,这是一种多种文化中间从“不同”达到特定意义上的“同”的过程。这里的“同”并非意味着要同化中国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或是在这些文化中占据绝对的主导位置,更不是取代这些文化,而是要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集,并以此为依据,准确把握文化的多样性,并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并不意味着否定本国传统教育文化,或是抬高西方教育文化,而是要建立一个被所有人认可的教育世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为中西双方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体现出“和而不同”中“和”的内涵。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拓宽中国教育发展的眼界,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且还能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