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2-11-13 15:57:12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1)

二、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准备充分

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军训和业务培训是新时期省联社规范管理员工,科学开发和使用人才的有效措施,是向现代企业人才管理要效益的基础工作。省联社领导高度重视。军训和培训伊始和结业,省联社党委书记、主任、副主任、人力资源部和教导大队的领导亲临动员大会,对农村信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新学员学习和军训提出具体要求。在培训总结大会中,省联社领导对淅员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并对在培训中表现优秀的学员进行了表扬;省联社培训工作组从组织到具体实施,做到了组织有计划,管理有方法,培训有步骤,检验有考核,军训有活动,每天有通报,最后有评比,个人有总结,生活中关心员工,纪律中严格要求,定期和地市领队进行查岗;教导大队领导和教官对此次军训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针对学员的年龄性别制订了军训计划,选派了有经验的优秀军官担任教官。和学员一起出操,率先垂范。受到了学员好评,教导大队的领导对训练结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计划严密,责任

下放,管理到位

四、培养适应各种环境能力。本次培训条件有限,增强了学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意志,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了一日生活作息的良好习惯,使新员工在各种环境下能尽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为农村信用社建立现代金融发展创造新的贡献。

五、严格训练,训教结合,注重各层次知识的融会贯通

1、培养了团队精神。军营是一所大学校,更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军事训练的课堂,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课堂。我们47名学员虽然彼此还不很熟悉,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定要取得优异成绩,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训练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组与组之间,大家比学赶帮,相互鼓励,共同提高。短短几天,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一个奋发有为的集体,一个不断进步的集体。

2、加强了体能锻炼。这次军训可以说是一次特殊课。和官兵一起学习锻炼,使我们和学员看到了他们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的思想品质,看到了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看到了他们艰苦奋斗、团结同志、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大家普遍反映,这一课深刻感人,终生难忘。

3、强化了纪律观念。军训期间,全体学员统一步伐,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指挥,严格遵守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听取教官指挥,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组织纪律课,大家从中体会到,任何人、任何单位如果没有铁的纪律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2)

一、新时期加强社区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首先,市场经济下社会的流动性加剧,社会成员的"单位"、"组织"属性逐渐减弱,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大量从事个体、私营企业的人员处于松散的管理状态。其次,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都将分离到社会,需要有一个载体来承接。第三,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许多社会职能、服务职能,除一部分可以通过中介组织承担外,大部分也要由一个新的载体来承接。人员的社会流动性增加,企业深化改革,政府转变职能,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这种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社区管理。

(二)加强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生活,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等,人们对社区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希望得到多方面的服务。比如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治安,以及生活方不方便、卫不卫生、居住舒不舒适、精神文化生活丰不丰富等,都迫切需要通过推进社区建设来解决。目前城市在这些管理和服务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因此,必须在拓展社区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社区建设。

(三)加强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迫切要求。城市的设施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方面,但城市现代化建设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文明程度。目前,城市基层管理普遍滞后,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管理薄弱,社区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匮乏。因此,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从城市的最小单元抓起,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四)加强社区建设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改革的迫切要求。一是居委会自治功能弱,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面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老龄问题、社会治安、计划生育以及对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等各种问题,居委会力不从心。二是规模及划分方法不合理。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城区的改造与新区开发,按户口数量而不是按自然地域标准来建立居委会的做法,已显得落后,也不符合城市管理的客观需要。因此,加强社区建设,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管理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新时期推进社区建设的作用

当前,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既是城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一项基础工作,社区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局。

(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是企业深化改革,职工对单位的依附关系逐步弱化,正由"单位人"变为"社区人".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机关办社会"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新格局。原来企业和政府中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被剥离出来,转移到社会上。二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富余劳动力涌进城市,大大增加了城市基层组织的管理压力。三是由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下岗人员、失业人员、闲散人员日渐增多,个体户和私营业主增多,对这些人员的行为控制、教育和管理是城市基层组织面对的社会问题。四是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城市基层组织面对的又一新的社会问题。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才能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把社区建设好了,社会才能够减轻自身的负担,放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当中去。相反只有社会进步了,才能更好的推动社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要求住得舒适宽敞,追求健康的身心,追求整洁、优美、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不但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通过社区建设还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激励人民群众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推进城市社区建设能够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如市容整洁、园林绿化、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民政福利、居民拆迁安置、居民素质教育等等。这些任务单靠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难以完成,必须改革政府包揽一切的城市管理模式,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才能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意识。只有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区这个基层自治组织的优越性,才能让他们在社区建设当中有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视社区如家的亲切感觉。只要每个社区都建设好了,城市建设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可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对加快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对城市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责权利不统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范围过少、人员老化等问题,使基层组织开展工作越来越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自治组织的活力。要真正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只有把社区建设成为一级地方群众自治组织,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热情,克服以前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的弊端,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建设当中来。

三、如何做好一名社区工作者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随着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各项职能的转变,"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认真扎实做好社区工作尤为重要。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社区工作,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有认真工作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作为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众多的居民,接触的也是居民大大小小的琐碎事,因此我们要热情的接待每一名来办事的居民,耐心的跟他们讲解,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一宗旨贯穿到我们日常的社区工作之中。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3)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由于全国各地社区矫正工作进展不一,工作协调机制整体欠佳,社会参与度不高等原因,全国普遍存在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监管难、给予处罚难、收监执行难的现象,加之社区矫正立法进程缓慢,执法难度增大,社区矫正工作渐成为司法所难以承受之重,社区矫正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培训班上,各省市积极交流工作经验,深入探讨先进做法,从各地工作开展情况看,全国社区矫正工作正朝严格化、规范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近年来我省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推进,监管安全工作整体平稳,但随着社区矫正人数不断增加,人员构成日趋复杂,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的现象可能增大。结合我省情况,应在继续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监管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区矫正分析预判工作上,树立“预防在前、防管结合”的工作思路,建立省市每季度、县区每月、司法所每半月的监管安全分析例会制度,通过定期预判、及时处置、通报考核等工作措施,形成全省常态化预判工作机制,将监管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4)

一、统一认识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教学工作作为社院的中心工作,在统一战线“三支队伍”的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任重道远,应该大有作为、大有可为。教学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院地位和作用的体现和发挥,必须得到切实加强并要加快发展。

赵龙院长的讲话材料中指出:要从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社院教学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要从认清形势、加快社院发展的高度,增强做好社院教学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社院教学培训工作;要整合全省社院资源,促进全省各级社院共同发展。他指出,一定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强化大教育、大培训的观点,与时俱进,认真组织统一战线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切实加强人才培训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党外人才的党的统战人才。要以教学培训的大发展,来开创社院工作的新局面。

邵军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要从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认识加强社院工作的重要性。他就社院教学培训工作谈三点意见:一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要突出统战特色,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水平;三要强化措施,推动教学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发展。他特别强调,各级社院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市级社院要加快“四有”(有健全的领导班子、有编制、有经费、有办公场所)建设,根据《意见》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确立阶段性的基础建设重点,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加大社院基本建设的办学经费的投人,为开展教学培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目前尚无办公场所和经费的社院,要尽快解决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教学办公经费;有条件的社院,应尽可能解决好办学场地问题;与党校或其他干部院校合办的社院,应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拥有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后勤保障。省社院也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服务水准。

二、交流情况

与会同志分析了教学培训工作的具体内容,从四方面进行了交流。

(一)教学内容

社院教学培训必须以政治培训为主,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抓好统战理论政策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省社院经过10多年的教学培训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是基础理论课、二是统战理论与实践课、三是应用科学及知识课、四是社会实践课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中突出四性,即政治性、理论性、统战性和实践性。在当前来讲,要着重组织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统战理论方面做好“三论”(统一战线理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参政党建设理论)、“两史”(民主党派史和多党合作史)、“两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的课程安排。

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班次和不同学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其他课程的学习。如镇江市在培训中除了突出政治培训,还突出能力要素。针对党外干部专业技能突出,但行政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开设领导科学、创新思维、电子政务、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等公共管理课程。努力实现党外干部从专才向通才的转变,全面提高他们的行政管理和组织领导的能力。在形势政策教育中,针对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热点、工作中的难点、思想上的疑点开展教育,开设了“宏观经济形势发展”、“长三角、沿江开发与镇江经济”、“优化旅游环境与发展镇江旅游业”等课程,帮助党外干部加深对国情、省情、市情的了解,提高系统分析问题和科学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组织

社院教学培训不同干党校、普通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之处就在于统一战线具有的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三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三不”(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方针贯穿教学组织的全过程。

盐城市社院注重开展研究型教学,对每期培训班都要求学员对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市社院的工作、全市统战工作各提一条建议,在培训期间进行研讨和交流。通过这一方法共收集到各类合理化建议和有价值信息达300多条,反映了广大学员对社院培训工作的热情和期望,也为更好地改进培训共和提供了帮助。同时,还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的工作与社院的培训工作相结合,组织社会各界人士与社院专家教授进行交流研讨,达到相互切磋、相互促进的作用。

同时,各级社院也一直在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如苏州市的“创新培训模式,拓展个人潜能”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将在企业人才培训领域广为采用的体验式培训引入干部培训,着力提高学员的“情商”。拓展训练要求集体或个人借助器材完成规定的动作,学员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挑战心理极限,克服心理惰性,从而认识自身的潜能,发现群体的作用,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拓展训练看似游戏,实则既要运动肢体,又要开动脑筋,领悟活动背后蕴涵的人生哲理。事后学员们普遍反映:拓展训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磨练了个人意志,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团队组织、协调、沟通和执行能力。

(三)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搞好教学培训的重要手段和保证。连云港市在教学管理中推行目标管理,落实培训工作责任制。他们科学确立培训工作目标,坚持总体目标与个体目标有机结合,并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充实。定期对培训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奖优罚劣。

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社院规章制度是教学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泰州市委统战部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有院长分工负责制,院长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教务管理办法,学员学习管理制度,优秀学员评选办法,学习考试制度和学员跟踪考察制度等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学院培训工作日益制度化、规范化,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形成了具有社院特色的管理体制。

南通市社院在班委会的组建上,注意遴选各方面相对优秀,并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员。既考虑到学员的行政职务、学术层次、技术职称,又考虑到各地区、各单位推荐的情况,同时还要考察到区域、行业、界别的代表性。所组建的班委会,在发挥带头作用、协助搞好管理、组织开展活动等方面,都较好地发挥了作用。

(四)学用结合

各地社院在培训中坚持按照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需要确定培训的任务和内容,通过培训推进党外代表人士的安排和使用。如常州市社院在培训中注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培训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相结合,坚持对民主党派中青年后备干部、新进市委委员、基层支部骨干的新成员进行培训;二是培训与党外领导干部选拔配备工作相结合。配合市委组织部对所有党外县处级后备干部进行了时间不少于一个半月的培训;三是培训与人大政协换届的党外人士政治安排相结合,通过各级统战部门积极向人大政协推荐合适人选。

三、主要成绩和墓本经验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我省市级社院自创办以来,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相继复校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统战部的指导下,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支持下,克服诸多困难,发扬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神,在培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统战干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主要成绩

1,培训人员、班次不断增加,成果喜人

据统计,省社院自 1985年复校1986年举办第一期培训班以来,截止2004年底共举办各类计划内班次108期,培训学员4600余人。扬州市参加过党外干部培训班学习的人员中,不少人先后安排担任市级领导职务:其中副市长2名,市政协副主任6名;市政府部门副局长共30名,市级民主党派班子中担任主、副委的20名,各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三大班子负责人54名。无锡市从复校起共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60期,累计培训学员3500多人次。尤其是通过和组织部、党校联合办班,连续举办了16期非中共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党外干部661名,学员中,先后有1人提任为省部级领导干部,7人提任为市厅级领导干部,125人提任为县处级领导干部,42人进人了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班子担任专兼职领导,其中7人任主委,539人次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2、为统一战线“三支队伍”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我省各级社院根据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对统战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政治培训为主,努力做好统一战线“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强化了统战观念,提高了统战理论、政策水平;党外代表人士提高了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统战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三支队伍”的建设为巩固和发展我省的爱国统一战线、服务我省“两个率先”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结了经验

1、党委重视、多方支持是培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各级党委对社院建设、培训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这是社院不断发展、培训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淮安市委把统战干部培训工作纳人全市干部培训办班的总体工作规划中,每年培训的具体计划都由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共同制订。市委分管领导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都亲自到会为学员作动员讲话。正是因为领导重视,认识统一,使全市统战干部墙训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局面。

徐州市坚持把“三支干部队伍”培训工作当作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统战部每年年初研究工作,都把”三支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作为重要内容来研究;每年年终总结工作,都认真总结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重要的班次,部领导积极主动向市委汇报,争取市委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提出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意义和措施。统战部领导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经常为教育装工作出题目、定任务,亲自为培训班讲课。分管教育培训工作的副部长亲自指导和督促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当年计划的拟定,过问和安排教学内容,经常深人学员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思想和工作情况,并亲自率领培训班的学员进行社会调查。每次举办培训班,各位部长都参加开学典礼和结业仪式,使学员很受鼓舞。

2、主动多做工作,争取各方面对教学培训的积极支持

教学培训工作要开展得好,既要依靠部门自身的努力,还要争取多方的支持,力求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形成合力。如常州市社院在工作中做到四个主动:即主动与市委统战部、市委组织部联系,争取领导的支持,这几年该市党外干部培训均由统战部、组织部列人全市干部培训计划、由组织部统一下发文件,组织生源,有利于工作力度加大;主动与市财政部门联系,取得必要的经济支撑;主动与市党校联系,在教学场所、教学管理是取得帮助;主动与学员所在单位取得联系,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保证学员能按期参加培训。

四、工作建议

1、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关心和支持社院的建设与发展,省委统战部能协调有关部门支持社院工作,帮助社院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为社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避免学员和教学内容的重复培训。《条例》对市以上社院的培训对象进行了规定,但在市及以下层面上,由于成员分散,还需要各方多做协调,尽量减少学员短期内重复培训。在教学内容上应建立分级、分类培训体制,避免内容老套路、空泛化、随意性。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5)

社会培训是高职院校开展的面向社会、企业和劳动力市场,除常规教学活动之外的另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主要内容涵盖了职业技能的培养、专业知识的灌输,以及创业能力的激发和塑造。同时还包括对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公民意识、职业道德和市场意识乃至法制观念的培养,等等。在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很大发展的今天,社会培训也越来越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是由于其以学历教育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和社会培训认识误区及实施难题的现实存在,使得高职院校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培训市场中立足成为亟待探讨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必要性

(一)社会培训是高职院校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位增长,劳动力结构失衡日益显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成为我国现阶段解决劳动者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我国构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无疑是我国现阶段最有实力担起社会培训重任的教育机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的正是当前最紧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也符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纪之交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中提出的“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向社会办学,将学历教育与社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新理念。

(二)社会培训的开展顺应了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决定了它比普通高校更注重产业服务。它既承担了职业技术学院的计划内高等教育职能,又承担了职业培训学院的社会培训职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行业联系、企业合作,以及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通过开展社会培训,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为解决现今社会就业难题贡献一份力量,从而提高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在中国尚不成熟的培训市场,相比较于民办培训机构、就业训练中心和技工学校等职业培训机构来说,高职院校也拥有着其高等教育性质带来的先天信誉优势。同时加上教育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经验、教学设施和实训场所等有利条件,使其拥有了一定的培训市场份额,从而增加实践经验和扩充资金储备,进一步优化组合,为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二、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偏颇,培训实践存在误区。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被视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末班车,也是地方教育规划体系里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的缓冲带。由于高职教育被看作“二等教育”的观念普遍存在,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社会地位差异,也使得高职院校自身更愿意强调自身的高教属性,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这样的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必将导致将培养应用技术和应用型人才的己任抛于脑后,脱离了服务的办学宗旨。在办学过程中,将自身服务定位趋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缺乏为地方经济服务意识,社会培训工作的开展缺乏积极性,导致高职院校脱离自身环境,丧失原有的区域优势。

(二)制度不健全,社会培训缺乏保障。

制度的不健全首先体现在外部环境上。尽管国家强调培养实用型高技能劳动者的重要性,也指出要重视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培训。但至今尚未建立大职业教育观下的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体系与体制,也未形成完备的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校内学术教育和社会培训衔接协调合理分工的制度环境。

制度不健全的另一表现是在高职院校内部,尚未建立有效的培训管理制度。少了制度的保障,社会培训工作就无法利用学校的合力顺利开展,一定程度上使其业务宣传拓展和培训实践操作都遇到相应的阻碍,从而限制了培训工作的规模化发展。片面地依赖从事培训工作的部门单方面的努力,使得培训工作无法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三)投入资金缺乏,不同培训项目失衡。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高职院校还是依赖在校学生的学费生存发展。于是扩大学历教育的招生规模,创造经济效益,成为高职院校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扩大办学规模、改善教工福利的手段。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一些培训量较大、短期内经济效益明显的培训项目,获得一定的重视并得以发展。而一些需要一定资金投入、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培训项目,即使对社会有较大意义,也不能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开展,逐渐萎缩甚至停滞。

三、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思路

(一)认清自我,市场化运作。

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对开展社会培训的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以服务社会、解决就业难题为宗旨,积极主动开展社会培训。院校首先应当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批准下成立培训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当地社会需求,制订计划,把握方向。培训机构本身不能脱离院校,相反要加强和校各教学领域的合作,合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及原有的师资力量。

在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高职院校与机制灵活、嗅觉敏锐的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相比,优势并不明显。要想占据一定的市场,就必须利用院校拥有的相对稀缺的教学资源推出一般培训机构无法开展的培训项目。不片面追求培训眼前效益,要对有发展潜力的培训项目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主动与企业或其他培训机构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高层次的技能培训,形成稳定的培训项目,使社会培训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二)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培训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培训需求,通过实地调研,从企业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根据职业岗位和个人需求开发实用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内容,与受培训者的工作相结合,开展对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

通过合作,职业院校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将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职工培训的教学质量,同时使企业认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放心地让职业院校承担职工培训工作。

(三)加强自身建设。

要使培训工作取得成果,必须促使职业院校教师加强自身的技能学习,首先要深入企业,了解职工的工作内容,学习、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各种工艺流程的操作;其次要深入设备生产厂家学习,学习新设备的原理、使用、维护及故障处理等,同时学习各种新工艺、新流程,全方位地提高自己;最后要与科研单位合作,学习设备改造、技术更新等科研知识。通过各种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从师资上满足社会培训的需要。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263-0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一个根本性的标志,它表明我们党要真正全面深刻地解决农村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农村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来说,必须把农村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工作上来。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广泛调研,就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在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一、目前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在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镇领导对新农民培训重视不够,造成很多单位和部门对农民培训有畏难情绪。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省政府规定,社区教育经费按辖区人口0.5-1.00元/人,但未真正到位过),针对新农民培训的政策不具体,影响了培训任务的落实。当前开展的培训多数是一事一训,农民真正接受系统培训的还很少。三是师资薄弱,培训内容上理论课偏多,缺乏实践操作基地。四是农民对培训认识不足,传统观念难以转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组织难度较大。五是培训基地设施、设备落后(远远落后中小学),制约着培训质量。当前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往往收费很高,农民难以承受,而社区教育中心举办的免费培训又多是低成本的简单培训,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还有脱节等现象。

二、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在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方面的主要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建立政府牵头的培训工作机制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没有农民科技文化教育的提高,就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就缺乏根本支撑。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民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政府牵头、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的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部门参与的培训工作机制,形成新农民培训合力,培养造就一代新农民,使广大农民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2、创新农民培训模式

模式一:能人带动式培训。突出培训重点,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农业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上级领导、龙头企业技术骨干来社区授课,优先安排那些观念新、思维活、带头致富本领强的农民参加,然后以能人带能人,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培训一人、带动百家”,“培训一群、富裕一方”的培训目的目标。

模式二:远程网络培训。充分挖掘和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科技知识平台,把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使用作为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和帮助群众开展科技知识自我学习和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购电脑用宽带,利用网络资源释疑解惑,为农村产业建设和发展服务。

模式三:送教上门 深入基层搞培训

目前,农民希望进行不脱产的培训,喜欢现场培训和实习,因此,培训工作应根据农民的需求,重心下沉,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下大力气做到培训进村,科技入户,将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方便了农民参加培训,提高参训积极性。将培训设备送上门供他们操作实践。要灵活上课,充分利用农民空闲时间灵活开展培训,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要灵活多样。一是紧密结合农时,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 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二是要结合乡情,编写了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科技培训教材,通过专家授课,多媒体放映、现场互动交流、田间示范指导、开展信息咨询、提供技术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广大农民看得见、问得着、学得会、用得上。三是注重实际效果。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要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带动性。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促进农民向新型市民转型,达到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模式四:依托农科教示范基地,开展示范培训。结合我市农科教示范基地(每个乡镇都有市级或省级农科教示范基地),积极引导农民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农民争当“农庄主”, 紧紧围绕“培育现代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宗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农业生产季节、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现实需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培训。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7)

一、 社区教育中心基本情况

蒋垛镇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位于姜堰区东南部,与泰兴市、海安县、如皋市毗邻,系黄桥革命老区的农业大镇,是苏中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蒋垛镇总面积66平方千米,下辖2个社区、10个行政村;总人口56179人。2018年,蒋垛镇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2亿元。全镇有初级中学一所,高级中学一所,小学二所,幼儿园二所,成人教育教育校一所,社区,居民学校10所,社会教育覆盖率100%。

我镇地处偏僻,历史上是一个以粮棉生产为主体产业的传统农业大乡,经济基础相对落后。我镇社区教育在党委、政府和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以千方百计创建泰州市示范社区教育中心为目标;以构建学习型社区,建设和谐蒋垛为宗旨;以“强化广大社区居民对现代特色农业的认同度,引导广大干群积极投身现代特色农业”为教育培训的重点,认真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

二、近三年来社区教育中心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一)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努力夯实社区教育的工作基础。

我镇的社区教育创建工作,表面上看,似乎晚于一些兄弟乡镇,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两届党委、政府对此都比较重视,党委、政府经过慎重的研究,建立了社区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和教育社区管理委员会,成立社区教育办公室,整合了党校、成人教育中心校、文体中心、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和人口学校的教育资源,建立了社区教育中心。镇党委政府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将文广中心二三楼,划归社区教育使用,跟文化站合并办公,使办公面积达到了1000平方。

新一届党委、政府成立后,社区教育受到了足够的重视,镇政府主持制定了《蒋垛镇“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规划要求:社区教育要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成人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成人教育为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新型的高技能劳动者和技术应用型人才。规划提出:全面强化硬软件建设。确保2020年创建省先进示范社区教育中心。要全面启动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紧接着,社区教育办公室在教育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了《蒋垛镇社区教育中心三年发展规划》,对《蒋垛镇“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对社区教育要求进行落实,精心安排创建工作的序时进度,创建示范社区的工作一步步走向实施。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成功,镇社区教育协调领导小组主持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参加的创建动员大会,布署创建工作。社区教育办公室制定了《蒋垛镇创建泰州市合格社区教育中心实施方案》,规定了具体的序时进度,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组织成立了两个工作小组,一个硬件配置协调小组,以分管书记为组长,负责硬件配置工作。二软件资料整理小组,以成教校长为组长,负责佐证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两个小组积极行动,虽然创建工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由于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所以总体上进展比较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镇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我们还是挤出资金为社区教育中心添置必要的设备,如办公用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安排资金进行临时基地出新,制作各类牌匾等,共支出三万多元。

(二)明确重点,注重实效,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培训。

社区教育的本质是服务,我镇的社区教育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开展自己的特色教育培训。为我镇的经济腾飞和社区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蒋垛服务。具地讲就是:奏好社区教育三部曲,建设社会主义新蒋垛。

1.为推进农业产业调整,建立现代特色农业奏好服务曲。

帮助引导广大农民由落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是党委政府加快新建设步伐,建立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镇社区教育的重点,社区教育中心农科站通过办培训班,志愿者送科技下乡,发送社区小报,农村妇女网上行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三年来,累计举办42次培训活动,共2053 人参加培训。培育一批特色种植栽培,特色水产养殖,特色畜禽养殖的示范户致富能手和创业带头人,全镇共涌现出150户科技示范户,189名致富骨干,135名创业带头人。

2.为推进劳动力转移,职工技能培训奏好进行曲。

农村产业调整,农业的机械化和科学种田,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我镇社区教育中心配合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定期走方我镇各村,调研我镇劳动力资源状况,深入各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搜集外地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并以此为根据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如农民培训,高级电焊工培训,建筑装潢培训等,有近1000人次参加了培训,成功向镇外转移近900人。

为了帮助走出去的农民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镇社区教育中心还组织编写了民工进城务工指南,免费发给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工,深受他们的欢迎。我们社区教育不光重视劳动力转移培训,更重视全镇企业职工培训,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使招商来的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从而状大我镇经济规模,促进我镇经济健康发展。社区教育办公室的同志定期走访各企业,了解企事业对职工培训的要求,与企事业共同联络师资,在企业就地培训,这种培训更简单易行,颇受企业欢迎。在和企业的合作中,一些企业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我镇的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如:康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

3.为推进新村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奏好交响曲。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区服务,是我们社区教育的又一项重要使命,近年来,我镇社区教育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

为了提高在职干部的素质,使之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们除了配合镇党委每年正常举行的党员干部冬训活动外,还配合党委举办了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培训班,村级后备人才培训,在职干部电脑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全体村级干部轮训一遍,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由于大部分家长在外打工,即使部分在家的家长也整天忙于致富,没有时间过问孩子教育,致使问题孩子大量出现,为了帮助这些家长掌握孩子的教育方法,我镇社区教育中心与家长学校进行合作,举行3次大型培训,共有900名学生和400多名家长参加,在培训现场,学生家长们与培训老师积极互动,深受感动的问题学生在现场声情并茂表达了对长辈,对老师感恩之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力缓解问题孩子难教育的难题,促进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

我镇社区教育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社区文化为突破口,组织成立了街舞队、少年太极队、跆拳道,夕阳红艺术团,舞龙队等群众文体组织。挖掘了家庭剪纸等一些民间艺术,培育了一批广场文化、民俗文化,家庭文化等社区教育资源,并以此为依托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整齐状观的广场舞,优美的太极拳,吉庆祥和的舞龙表演,栩栩如生的精美剪纸,争奇斗艳的农家花卉,流畅洒脱的老年书画,活跃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盘点三年的教育培训,2016年共培训8890人,参培率60.1 %,2017年共培训8906 人,参培率61.2 %,2018年共培训8959 人,参培率61.5 %,2019年到7月份,共培训4500 人,参培率61 %。

(三)强化宣传,扎实推进,加快建设学习型社区。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社会的特定空间,拓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配合党委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社区教育办公室组织编写《蒋垛镇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实施方案》,作为指导我镇学习型组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为了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社区教育中心办公室结合我镇实际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分别制定了学习型机关(事业单位)、学习型企业(新经济组织)、学习型村(居)及学习家庭考评指标体系与考评办法,并于2018年底树立了四类学习型组织的典型。考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典型的树立,明确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居、学习型家庭要求和任务,使创建活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创建活动进入了规范有序阶段。社区教育中心和各居民学校进一步开展文明诚信、生产技能、卫生健康、法律法规、文化艺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围绕提高文明程序、丰富居民生活,构建和谐社区等内容开展学习型创建活动;围绕新知识、新技术、新法规的教育培训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围绕道德立家,勤劳发家文化兴家的主题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促进社区居民“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提升素质、健康生活。”

2018年底,镇党委组织了首批学习型组织评比活动。财政所等5个机关当选为学习型机关,蒋垛村等3个村当选学习型村,江进泵业等4家企业当选学习型企业,共32户家庭当选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村、学习型企业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8.6%、43.2%、40.1%。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各位领导,社区教育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系统工程。我镇社区教育底子薄、起步晚,工作做得不够,仍需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探索前进。我镇社区教育现在在广电大楼二三楼,跟文化站合并办公,使用的是文化站的地方。文体中心建筑面积比较小,无法满足进一步发展的硬件条件。从长远看,并不利于蒋垛镇社区教育的发展,在当前情况下,改善办学条件,成了一件不得不做的工作。

四、主要建议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8)

一、进城农民工的发展诉求——再社会化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城市数量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就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作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随之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到2009年已经发展到的46.6%,年平均上升0.9个百分点,大量农村人口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下转移进入了城市,他们不仅面临就业与生活的困境,同时也面临完善与发展的难题。大量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他们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他们向城市转移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个体的生存问题,而是更加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体在城市的发展,以及像现代市民一样生活。

进城农民工的发展诉求从表面上看是个体身份的转变与确立,从本质上看则是他们改变、学习、提升、再适应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socialization)一词于1895年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在“社会学问题”中开始使用,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社会化的解释为:“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社会化对于个体而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社会化可以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和再社会化三个时期。

对于我国广大进城农民工而言,他们除了要和社会其他成员一样完成自身的继续社会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农村乡土社会和城市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差异,必须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的再社会化,即当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发生巨变时,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而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行新的学习的过程。城市与农村环境上的差异不仅使进城农民工因人力资本所造成的谋职和生活的不适性表现出来,而且使他们在城市生活与工作方式和观念上的不适性更加突出,这些不适性促使进城农民工群体在主观上要求逐步提升自我知识、能力和观念。产生强烈的再社会化的主观愿望。

二、教育与培训促进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

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实现,需要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在城市发展多个层面的适应性,而该群体的城市适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经济层面适应、社会层面适应、文化和心理层面适应。经济层面适应是个体城市适应的基础,对于进城农民工而言,其进入城市谋生首先是着手解决个体在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即必须通过个人努力获得一份能够满足个体生存需要的职业,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但进城农民工的诉求并非仅局限于此,他们希望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实现个体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全面适应,从而满足他们从农村人向城市人、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发展诉求。

(一)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实现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

进城农民工为了在城市谋得一份满足生存与发展的职业,实现个体的再社会化,需要教育与培训更新和丰富他们在就业、创业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其适应全新且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对于大量进城农民工而言,他们不但在文化程度上普遍低于城市市民,而且在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上也有所欠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乡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1,受高中教育人口比为4: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0.91: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1。进城农民工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缺乏导致我国进城农民工在进入城市这一新的生存空间,面临全新的工业化、现代化生产方式与机器设备时通常底气不足,他们大多要从简单的、职业地位偏低的工作做起,面临艰难、繁重的工作环境。再加上进城农民工对法律、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知之甚少,缺乏自我维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他们通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处于弱势,难以满足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只有通过教育与培训实现他们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基础上的再社会化,才能快速缩小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人力资本水平上的差距,使进城农民工能够尽快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

(二)通过教育与培训增强观念意识和行为能力,实现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

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实现,还需要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性,使他们具备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能力。进城农民工在经济层面的适应是个体城市适应的基础,是其进入城市谋生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但进城农民工的诉求并非仅局限于此,他们希望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实现个体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全面适应,从而满足他们从农村人向城市人、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发展诉求。进城农民工社会层面的城市适应,主要是指转移人口实现生活方式上的城市性。城市化发展对于每一个转移劳动者而言,不仅是生存空间和发展地域的变化,更是一种生存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引导的、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早在1938年。学者路易斯,沃尔斯(louiswirth)就曾在其文章《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中明确提出“城市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一观点。进城农民工除了要形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外,还需要在文化和心理层面形成其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即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和适应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从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来看,他们更加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员,应该得到城市市民的同等的社会地位。据调查显示:新生代进城农民工认为“农民工还是农民”的仅为18.94%,认为“农民工不以务农为主,应该得到市民同等社会待遇”的占56.82%。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发展诉求的实现,需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树立其与城市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主体意识、法制意识,能够形成与市民沟通与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够在与市民交流与共同工作的过程中,融入市民群体中,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全面适应城市社会。

三、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教育与培训的实施

(一)拓宽教育培训内容

教育与培训是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只关注该群体生存而忽视其再社会化发展的教育与培训内容仅仅局限于工作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度。对于他们的再社会化发展而最终成为未来城市新市民所应该具备的观念意识和综合知识素养并未提及或者尚不全面,而这些内容恰好是转移劳动力从“农民工”向“现代市民”转化时所面临的素质瓶颈。因此,必须拓宽进城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多方面提升进城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以使他们能够实现对城市这一新环境的全面适应。

拓宽进城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必须将过去单一化城市生存、就业知识和技能拓宽为集知识、能力、观念意识三个维度为一体的现代市民综合素质。其一,观念意识维度。教育与培训要着重转变进城农民工对于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将主体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塑造纳入到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之中,使转移人口消除对城市的隔离感,形成城市主人的自觉意识,将自身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个体主动性,承担公民义务,增强城市归属感,实现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而持久的发展。其二,知识素养维度。教育与培训要帮助进城农民工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掌握工作岗位变化和社会快速发展对劳动者所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维权知识、求职知识。具备与现代城市生活相适应的城市生活知识,成为能够适应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和社会知识化、信息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型劳动者及学习型公民。其三。行为能力培养。进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不仅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在城市工作必需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使他们具备学习的能力,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将学习成为其内在需求和发展的支撑手段;使他们掌握业缘式人际交往的能力,转变其原有的同质性与血缘、地缘本位的交往方式,促进他们形成市民社会的复杂而间接、交往面广的异质性与业缘本位人际交往:使他们形成应变能力,应对和实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被动变化和主观改变,适应实践活动中人员、岗位、内容、方式的各种变化,不至于在多变的社会发展中陷入被动局面,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多元主体职责

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与培训学校、企业和社区多元主体的有效功能,通过进一步强化多元主体的职责,增强他们的工作实效性,完善进城农民工的素质结构,从而促进他们在城市的后续发展。

其一,强化企业培训功能。企业作为进城农民工的重要聚集地和实现个体继续发展的重要媒介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对聘用的进城农民工进行岗前准备性培训和在岗提高性培训。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专门培训机构或组织,也可以和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等部门合作,对进城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主体意识等综合素养。其二,强化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功能。作为在职人员进行继续学习的通道,成人教育具有与全日制学校学历相同的权威性,必须成为进城农民工继续提升自身学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人教育一方面要发挥其学历提升的重要作用。使进城农民工能够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获得系统性的专业教育,实现学历补偿和提高,使他们的文化程度能够达到高中及以上水平,另一方面,成人教育要增强其岗位培训的作用,充分利用其资源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各类岗位培训,使已经具有一定职业工作能力的转移人口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实现个体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使他们能够通过这种非学历教育的形式为个体的后续发展积聚实力。其三,发挥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功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初阶段,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其对即将进入城市和已经进入城市人群的准备型和补偿型的教育与培训功能,使大量拟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农村当地获得各类准备性培训,使那些缺乏培训但已进入城市的转移劳动力能够获得短期补偿性培训。完成上述工作后,职业学校还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发挥对在职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转岗和素质晋升的功能,通过周期性的岗位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合格农民工素质”的基础上具备“现代市民素质”,使那些具有强烈发展诉求的进城农民工能够具备社会流动的技术资本和综合素养。其四,发挥社区的教育与培训功能。社区在教育与培训上具有对象大众化和内容多样性的天然优势,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强化社区的教育与培训功能的发挥,在学习时间和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充分考虑灵活选择性和实效性,利用办新市民学校、农民工培训班等方式,在进城农民工的闲暇时间,对其开设文化知识、职业技术、公民素质、家庭教育等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提高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构建学习型和谐社区,促进进城农民工不断学习和提升,推进其再社会化进程。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9)

一、进城农民工的发展诉求——再社会化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城市数量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就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作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随之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到2009年已经发展到的46.6%,年平均上升0.9个百分点,大量农村人口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下转移进入了城市,他们不仅面临就业与生活的困境,同时也面临完善与发展的难题。大量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他们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他们向城市转移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个体的生存问题,而是更加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体在城市的发展,以及像现代市民一样生活。

进城农民工的发展诉求从表面上看是个体身份的转变与确立,从本质上看则是他们改变、学习、提升、再适应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socialization)一词于1895年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在“社会学问题”中开始使用,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社会化的解释为:“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社会化对于个体而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社会化可以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和再社会化三个时期。

对于我国广大进城农民工而言,他们除了要和社会其他成员一样完成自身的继续社会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农村乡土社会和城市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差异,必须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的再社会化,即当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发生巨变时,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而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行新的学习的过程。城市与农村环境上的差异不仅使进城农民工因人力资本所造成的谋职和生活的不适性表现出来,而且使他们在城市生活与工作方式和观念上的不适性更加突出,这些不适性促使进城农民工群体在主观上要求逐步提升自我知识、能力和观念。产生强烈的再社会化的主观愿望。

二、教育与培训促进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

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实现,需要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在城市发展多个层面的适应性,而该群体的城市适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经济层面适应、社会层面适应、文化和心理层面适应。经济层面适应是个体城市适应的基础,对于进城农民工而言,其进入城市谋生首先是着手解决个体在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即必须通过个人努力获得一份能够满足个体生存需要的职业,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但进城农民工的诉求并非仅局限于此,他们希望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实现个体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全面适应,从而满足他们从农村人向城市人、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发展诉求。

(一)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实现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

进城农民工为了在城市谋得一份满足生存与发展的职业,实现个体的再社会化,需要教育与培训更新和丰富他们在就业、创业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其适应全新且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对于大量进城农民工而言,他们不但在文化程度上普遍低于城市市民,而且在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上也有所欠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乡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1,受高中教育人口比为4: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0.91: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1。进城农民工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缺乏导致我国进城农民工在进入城市这一新的生存空间,面临全新的工业化、现代化生产方式与机器设备时通常底气不足,他们大多要从简单的、职业地位偏低的工作做起,面临艰难、繁重的工作环境。再加上进城农民工对法律、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知之甚少,缺乏自我维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他们通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处于弱势,难以满足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只有通过教育与培训实现他们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基础上的再社会化,才能快速缩小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人力资本水平上的差距,使进城农民工能够尽快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

(二)通过教育与培训增强观念意识和行为能力,实现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

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实现,还需要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性,使他们具备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能力。进城农民工在经济层面的适应是个体城市适应的基础,是其进入城市谋生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但进城农民工的诉求并非仅局限于此,他们希望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实现个体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全面适应,从而满足他们从农村人向城市人、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发展诉求。进城农民工社会层面的城市适应,主要是指转移人口实现生活方式上的城市性。城市化发展对于每一个转移劳动者而言,不仅是生存空间和发展地域的变化,更是一种生存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引导的、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早在1938年。学者路易斯,沃尔斯(louis wirth)就曾在其文章《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中明确提出“城市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一观点。进城农民工除了要形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外,还需要在文化和心理层面形成其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即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和适应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从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来看,他们更加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员,应该得到城市市民的同等的社会地位。据调查显示:新生代进城农民工认为“农民工还是农民”的仅为18.94%,认为“农民工不以务农为主,应该得到市民同等社会待遇”的占56.82%。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发展诉求的实现,需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树立其与城市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主体意识、法制意识,能够形成与市民沟通与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够在与市民交流与共同工作的过程中,融入市民群体中,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全面适应城市社会。

三、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教育与培训的实施

(一)拓宽教育培训内容

教育与培训是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只关注该群体生存而忽视其再社会化发展的教育与培训内容仅仅局限于工作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度。对于他们的再社会化发展而最终成为未来城市新市民所应该具备的观念意识和综合知识素养并未提及或者尚不全面,而这些内容恰好是转移劳动力从“农民工”向“现代市民”转化时所面临的素质瓶颈。因此,必须拓宽进城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多方面提升进城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以使他们能够实现对城市这一新环境的全面适应。

拓宽进城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必须将过去单一化城市生存、就业知识和技能拓宽为集知识、能力、观念意识三个维度为一体的现代市民综合素质。其一,观念意识维度。教育与培训要着重转变进城农民工对于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将主体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塑造纳入到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之中,使转移人口消除对城市的隔离感,形成城市主人的自觉意识,将自身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个体主动性,承担公民义务,增强城市归属感,实现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而持久的发展。其二,知识素养维度。教育与培训要帮助进城农民工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掌握工作岗位变化和社会快速发展对劳动者所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维权知识、求职知识。具备与现代城市生活相适应的城市生活知识,成为能够适应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和社会知识化、信息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型劳动者及学习型公民。其三。行为能力培养。进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不仅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在城市工作必需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使他们具备学习的能力,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将学习成为其内在需求和发展的支撑手段;使他们掌握业缘式人际交往的能力,转变其原有的同质性与血缘、地缘本位的交往方式,促进他们形成市民社会的复杂而间接、交往面广的异质性与业缘本位人际交往:使他们形成应变能力,应对和实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被动变化和主观改变,适应实践活动中人员、岗位、内容、方式的各种变化,不至于在多变的社会发展中陷入被动局面,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多元主体职责

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与培训学校、企业和社区多元主体的有效功能,通过进一步强化多元主体的职责,增强他们的工作实效性,完善进城农民工的素质结构,从而促进他们在城市的后续发展。

其一,强化企业培训功能。企业作为进城农民工的重要聚集地和实现个体继续发展的重要媒介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对聘用的进城农民工进行岗前准备性培训和在岗提高性培训。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专门培训机构或组织,也可以和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等部门合作,对进城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主体意识等综合素养。其二,强化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功能。作为在职人员进行继续学习的通道,成人教育具有与全日制学校学历相同的权威性,必须成为进城农民工继续提升自身学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人教育一方面要发挥其学历提升的重要作用。使进城农民工能够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获得系统性的专业教育,实现学历补偿和提高,使他们的文化程度能够达到高中及以上水平,另一方面,成人教育要增强其岗位培训的作用,充分利用其资源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各类岗位培训,使已经具有一定职业工作能力的转移人口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实现个体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使他们能够通过这种非学历教育的形式为个体的后续发展积聚实力。其三,发挥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功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初阶段,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其对即将进入城市和已经进入城市人群的准备型和补偿型的教育与培训功能,使大量拟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农村当地获得各类准备性培训,使那些缺乏培训但已进入城市的转移劳动力能够获得短期补偿性培训。完成上述工作后,职业学校还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发挥对在职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转岗和素质晋升的功能,通过周期性的岗位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合格农民工素质”的基础上具备“现代市民素质”,使那些具有强烈发展诉求的进城农民工能够具备社会流动的技术资本和综合素养。其四,发挥社区的教育与培训功能。社区在教育与培训上具有对象大众化和内容多样性的天然优势,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强化社区的教育与培训功能的发挥,在学习时间和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充分考虑灵活选择性和实效性,利用办新市民学校、农民工培训班等方式,在进城农民工的闲暇时间,对其开设文化知识、职业技术、公民素质、家庭教育等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提高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构建学习型和谐社区,促进进城农民工不断学习和提升,推进其再社会化进程。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10)

一、引言

随着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紧跟社会潮流,保持独立学院的特有优势,促进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需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新教职工入职培训则是师资建设的第一步。这一步将直接影响着教职工对学校归属感、认同感、使命感的形成。新教职工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将要面临陌生的同事、岗位、规则等等系列的改变和适应,若这一环节处理不当,于员工自身和聘用单位而言都会带来不利影响。社会工作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大重要领域。但是,目前学界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关注对象多集中在学生身上,对教职工关注较少。因而,本文试图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去看待、解决新教职工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培训效果,使得新教职工能够快速地适应学校生活,学院也能快速收获优秀师资为学生、为学校服务。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新教职工入职培训一般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3-5天。因时间紧迫,故而培训方式多以讲授为主,把学院理念、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技能技法等内容对新聘教职工进行填鸭式灌输,并且希望其能迅速吸收上岗。然而,这样的培训方式于新聘教职工而言,是枯燥乏味且极具压力的,很多培训内容只能做到接收,却没有办法吸收,这会造成员工的挫败感和无力感,将极大地影响培训目标的达成。

2,培训内容有所欠缺

(1),忽略了新教职工学校生活环境适应这一方面的内容。刚刚进入学校需要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和人。很多新教职工关心的基本衣食住行问题,在入职培训中并没有得到相关重视,这一类经验的获得多从老员工口中得知,或者自己慢慢摸索。

(2),新教职工角色转变问题关注不够。这一问题涉及到教职工的心理问题,即角色转变。新聘教职工原有角色各有不同,可能是学生、可能是企业员工、还有可能原本就是教师,但是,他们都将面临着向“独立学院教职工”这一角色的转变,如何适应、习得这一角色,是他们需要学习的。

(3),技能技法培训缺乏实操性。为了让教职工尽快上岗,目前独立学院的新教职工入职培训多数以讲授为主,对于一些技能技法的学习,没有办法让新教职工逐个演练实践,去消化吸收培训教师所讲授的东西。例如,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如何备课,有哪些资源可以用于教学,如何写好公文,如何使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等等,这些热菖嘌凳倍蓟嵘婕暗剑但是也仅限于培训师的讲授,并没有让被培训者亲自上手实践。

(4),培训缺乏针对性,分口培训效果有待商榷。由于学校举行的新教职工入职培训所针对的一般是全体新教职工,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门,可能是行政,也可能是专业教师,还有可能是教辅或者工勤人员。这就导致这种集体式的培训缺乏针对性,而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岗位培训则下发至二级单位,使其进行该岗位的针对性培训,但实际操作来看,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一些二级单位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组织此项工作,这就导致部分岗位的分口培训效果欠佳。

三、对策研究

1,要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吸引力。培训形式不能囿于讲授,需调动被培训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的感官,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2,要关注教职工本身,构建其支持系统。学校社会工作者需充分开发其非正式网络资源,为新聘教职工搭建良好的个人支持系统,解决其生活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要关注其个人网络工作,新教职工可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首先识别网络中可以提供帮助的主要成员,然后与这些有能力及愿意提供帮助的网络成员接触,建立或强化一种支持的关系。同期进校的新教职工、宿舍的邻居、同一教研室的同事、老乡等等都是其良好的支持系统。

3,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首先,建议适当延长培训时间,让新聘教职工有时间去接纳吸收培训所授的知识,避免时间紧、任务重所带来的二次压力。其次,培训需增加教师心理调适相关内容,有关心理的培训,不能仅仅关注到学生,也应该关注教师。在新教职工培训中,除专业教师讲授外,可让经验丰富、入职时间长的员工也参与进来,运用小组工作,分享其日常排压、解压的小技巧,以及初入学校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内容,这可让新教职工从中获取有益经验,加快融入学校生活。最后,注重实操,提升针对性。所培训的内容需具有可操作性,这里既包括内容的可操作,也包括方式的可操作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学习型小组的开展是有益的。运用教学经验或岗位经验丰富的教职工在这一类小组中进行示范和传帮带,让新员工迅速上手,既避免了大班教学的空泛,也使得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4,加强培训监督,保证培训效果。任何一项工作,若缺乏监督,其效果都会有一定折损。故而,下发到二级学院的分口培训,除了需加强上级部门的监管,同时还需要加强其自身及部门之间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分口培训的培训效果,让新教职工入职初期迅速获得相关技能,为学校服务。

参考文献:

社工培训心得体会篇(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国网新员工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国网自身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交叉点,对于国网新员工来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也就是对于国网企业自身的了解,认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认同了国网自身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这种认同对于其在本单位扎实学习、努力工作具有重要的精神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国网的新员工大多数都是刚从大学里毕业,对于社会接触的不深,可以说是白纸一张。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急需要找到精神上的支撑帮助他们度过这一段从学生成长为职业人的过渡期,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仅有对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爱国情怀的弘扬,还有对于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的关注。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是另外一种职业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自身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够为其今后的工作保驾护航。

二、国网新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1、建立健全学习体系,逐步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系统性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当逐渐健全学习体系,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层次、有回应、有渐进性,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系统性,使得其在国网新员工心目中的地位更加深入。为了建立健全学习体系,可以建立起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团队,该团队可以在党委、工会、团委中抽调专人组成,专门负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实施等。在有了专业团队之后,需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流程、步骤、层次进行分门别类的划分,同时对于考评体系进行完善。划分层次和考评体系的建立都是为了对于接受教育者进行督促和激励,使得员工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激励其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除此之外,建立健全学习体系还包括一系列激励活动的开展,比如说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征文活动,选拔优秀学习者,评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标兵等。只有将规范的学习体系建立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让新员工学得轻松,学的愉快。

2、充分整合培训思想,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网的企业文化是相契合的。“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互相依存的,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与“八荣八耻”中规定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相辅相成。“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和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是公司处理与员工、电力客户、合作伙伴及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信条和行为准则,而这一企业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不谋而合的。在落实企业文化的同时,培训的主导思想就应当以职业道德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电网的企业理念有机的整合到一起。在实际的培训过程当中,要将企业中一系列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案例、故事集结起来,以生动的方式传递给新晋员工,让他们在受到情感触动的同时,理解一代电力工作者对于企业以及对于职业的热爱之情,并且产生对于电力工作的向往之情,帮助他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好的理解电力事业,坚定不移的投身于电力事业。而这种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本身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的要求的,除此之外,在员工培训中,还将诚信与友善作为培训内容融合到了职业教育当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更为深入、深切。

3、不断优化培训环境,全面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好的言行举止的形成,要靠好的环境的塑造,新员工培训也是如此。给新员工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环境,那么他们就会朝气蓬勃,不断向上发展。因而,在培训中,需要特别重视培训环境的优化。一方面,培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坚持弘扬正能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文明、和谐、公正”等元素,以相应的规章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新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在培训的场所内,企业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展板展示等形式,充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在培训的休息处,注意摆放当日的报纸,放置一些杂志、刊物等,使得学员在培训之余,闲暇之时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接触积极向上的精神食量。良好的氛围使得学员们不自觉的就融入到了正面的氛围当中,融洽而和谐的氛围,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4、规范新员工的行为,深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在新员工的培训当中,对于新员工言行的规范也十分重要。培训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是受控的,如果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新员工都不能规范行为,那么在更大的时空中,让新员工言行规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培训过程当中,相关人员需要制定严格的培训方案与培训守则,在过程中通过观察、团体辅导、拓展训练等方式对于新员工进行品行上的考评,开展新员工自身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查的活动。在考评过程中,要对于每一位新员工言行进行评估,有条件的则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不放过一个细节。在自查活动当中,新员工通过自我审视来进一步厘清自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实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在培训中,若学员在言行上出现一定的问题,培训者主要以疏导的方式对于其行为进行规范。新员工都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在为人处世的很多方面需要引导,在培训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使得他们的行为发展具有了明确的方向性与指向性,能够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