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新乡村建设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1 16:34:14

新乡村建设论文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1)

一、江苏新农村建设现状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自2005年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是全国各地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做了很多尝试,并形成众多建设模式。在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我国创造了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柳市镇为代表的温州模式,以深圳万丰村为代表的万丰模式,以河南为代表的模式,以遵义市镇隆村为代表的镇隆模式,以长沟沿村为代表的铁岭模式,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为代表的兴十四模式等。江苏新农村建设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但不论选择构建何种模式,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江苏新农村建设困境

2006年江苏省2.7万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8927个,带动9.1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不容置疑,江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持续增收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江苏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一是劳务输出。在未来劳务输出的空间有限:(1)劳动力转移,农村现形成大量留守人员,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2)科技进步,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很难跟上其要求;(3)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企业劳动力优势明显降低甚至不复存在,尤其乡镇企业;(4)企业发展存在容量及边界的瓶颈。二是支持农民返乡创业致富,提高经营性收入。其次,区域发展差距,南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缩小差距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已达全面小康的县(市),均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50强,而未达小康的县(市)中,不少地区的人均GDP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社会结构失衡、城乡二元化格局、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问题日趋复杂。

二、发展乡村旅游与江苏新农村建设互动

1.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外经验证明,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互动,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加外来游客的驻留期,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乡村旅游区(点)能够向游客提供的农产品、自制工艺品和深度加工农产品等品种已经多达数百个,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从2003年~2006年上半年,仅苏州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亿元,接待旅游者2100万人次,培育了以农家乐、渔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各类乡村旅游区(点)300余处,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

2.能够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社会结构失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九五”以来,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年均递增8.9%,比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5.8个百分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兴起,还转移了大量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目前全省间接旅游从业人数已突破325万,仅苏州市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5万人。2005年,江苏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2.5148万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之际,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就业优势。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引进城市资金,发挥旅游增量资源价值,增加新的就业渠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变农村破旧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家庭矛盾、基层组织涣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江苏的新农村建设。

3.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同时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增加收入,幸福指数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这样,形成以乡村旅游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江苏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006年度江苏旅游国际旅游接待445.1921万人次,外汇收入278664万美元,国内旅游接待19935.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12.15亿元。到2010年,预计旅游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以上。

1.发展乡村旅游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江苏乡村旅游依托河湖港汊、山林原野、岛屿滩涂、果林苗圃、乡居民宅以及独特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自然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等人文民俗资源,已经突破初期单一的“农家餐”、“农家乐”模式,开发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欣赏、自助农庄和农业主题公园等多种旅游项目,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江苏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看,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贸易业,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容易被垄断。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贸易壁垒比较少,同时乡村旅游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同其他(如工业)企业要求相对较低。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其提供条件

收入的增加、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便利,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期到一定的作用。2000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1%;2006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15.24%。1999年,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调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2007年进一步调整,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时间和经济上的可能。

3.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可进入性强

2003年~2005年,江苏累计建成通车农村公路4.1万公里,行政村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3%,200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大中桥梁1050座,乡镇卫生院改造、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和以“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等工作均取得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逐步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4.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2006年江苏乡村劳动力2656.80万人。截至2005年6月底我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1518.19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目前还有约560万人需要转移,可供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75万人,且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需求。在我省农村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江苏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后,就可以实现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

综上所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具备资源禀赋的乡村发展旅游,构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拓展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随着我国农村物质文明的进步,破除长期和闲散生活结合在一起的陋习、歪风邪气和不良生活方式,塑造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理念的新型农民,实现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是一件漫长却又必要的大事。当前我国农民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相反却出现了滑坡现象,部分农村的社会风气呈现恶化局面。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与实现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相比,其道路更长,面临的难题更多。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难题

1.农民整体道德水平滑坡。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的经济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农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而他们的精神生活、精神世界却出现了严重的空白。吃请之风,攀比之风,大行其道,等等,昭示着农村社会风气日下。王东维、路建华研究发现:“农村各种思想文化激荡,鱼龙混杂,农民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的人生观有所抬头。”[2]

2.农村社会伦理规范失调。伴随着农民群体的流动,外出务工人员的大规模增加,包括婚姻伦理、财富伦理、孝道伦理、政治伦理在内的乡村社会伦理出现了一系列危机。首先是政治伦理的危机。对于农村基层管理干部拉选票、施小利的贿赂选举行为,以及选举成功后贪污腐化现象,相当一部分群众持无奈观望或接受的态度。其次是孝道伦理和婚姻伦理的失范。“黄、赌、毒”颠覆了农村父尊子孝、夫妻相敬的传统道德,“笑贫不笑娼”;高龄老人无人赡养,兄弟姐妹争相推诿赡养责任,有的虽然有能力赡养老人,但宁愿把钱花在赌桌或者酒桌上,出现了典型的道德失范现象。最后,乡村财富伦理的危机。农村的土地经营政策和免除农业税解放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追求效率和挣钱成为整体农村居民生活的主宰,但缺乏对财富流向的引导,助长了唯利是图、拜金主义、贪图享乐的扭曲财富观。因此,乡风文明的建设需要重建伦理调节机制。

3.流入城市农民的现代性增长缓慢。乡村文明的建设需要流动的农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即不仅仅是致富观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和道德水平的进步。而流入城市的农民接受现代城市的文明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申存慧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民虽然在城市务工,但由于农民在城市的低流动性和对城市主流社会生活的低参与性,农民的城市流动并没有对农民现代性的获得起决定作用。他们的流动是不接触现代性的向上流动,大众传播媒介的低接触度,流动的同性都导致了流动农民的现代性水平不如预期的高。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需要以农民的现代性为基础,从根本上缩小城乡的差距。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问题的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引导农民保留优秀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却长期得不到充分的重视,造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乡村文明建设的困难,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当前农村公共管理机构的缺位,使乡风建设出现疲软现象。正气得不到弘扬,而歪风邪气正吞噬一部分本分农民的道德意识。如张三偷了李四家的一袋面粉,没有人会为这报警,因为他们担心的是男人出去打工后备受报复;丈夫酗酒,邻里邻居不敢伸头,自闭门户,怕的是自己受连累;儿子,做父母的规劝不力,只能暗掉眼泪。农村民风治理上反映的问题体现了政府在乡风文明治理方面的缺位,即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疲软状态。与城市社区相比,城镇对居民的管理细化到每个区、每条街道、每个小区,而农村的管理则是伴随着生产队的缺位,村干部的缺位,乡镇机构的缺位。要改变附着于农民身上的陋习,提高农民自身的觉悟意识,不能靠放手来解决问题。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承包责任制放开土地的使用权,提高了农民的致富意识,但富而骄、富而淫、富忘本的价值观随之产生,形成一股以耻为荣的低俗之风,威胁到农村的稳定和社会整体的和谐。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一双坚强有力的大手在农村树起文明之风,这双手就是到位的乡风治理工作,不是贴贴标语,不是发发传单,不是广播吆喝几声,而是落实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重视对农民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启发引导、弘扬正气。

2.城市缺乏对流入农民的接纳管理,困扰农民的现代性增长。农民在城市的低流动性和底参与性,与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紧密相关。他们无法获得融入城市的医疗、就业、教育政策。职业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后代子女教育的问题注定他们只是城市的候鸟,拿到工资后返乡。总的来说,进城务工的农民虽实现了地域空间(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以及谋生方式(以依赖土地单一性增长到多元化)的改变,但城市的现代文明尚未植入他们的生活理念中,他们迷茫、失落,缺乏精神和思想培育的平台,缺乏对现代文明接受的底气和勇气,小农意识仍然是他们的主要思想特点。因此,要实现农民的现代文明素养的提升,切实改善农村的乡风治理工作,就要有全盘棋的思维方式,即要破除体制障碍和政策歧视,创造一个良性的流入环境,从而改善流入城市的农民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为农民的学习、提高素质和思想提升铺设通道。

3.乡村伦理调节机制的危机,呼唤乡村伦理规范的重建。细数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的小农思想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结合在一起加速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伦理道德制约机制的解体,事实证明,我们过于乐观估计农民自身的觉醒意识,显然已经缺乏说服力。对乡村伦理调节机制的重建,需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来应对伦理调节功能的恶化。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是和整个社会的政治民主进程结合在一起的,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基层政治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乡风文明的倡导和对不良风气的规范也会逐渐步入正轨,同时要提高认识,拓宽乡风文明建设的渠道,破除制度壁垒,做好流动农民的教育,重建乡村伦理调节系统。

1.破除乡风文明建设的难题,要完善乡村公共治理机构。首先,农村要配备有责任感、服务农村、热爱农村的基层干部,对基层干部的考核要突破经济发展单一指标的量化考核,要把乡村文明之风的治理与干部的个人政绩、晋升结合在一起。其次,应完善乡村管理机构的监督制度和权责明晰制度,督促落实乡村文明教育,避免走形式、做花架子式的教育方式,切实从农民自身的利益和和谐着手开展农村工作。最后,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积极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拓展农村公共文化的内容,发挥农村公共文化的健康导向作用,做好农民的思想教育,提高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综合素质,从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的到位、规范和有序。

2.搞好乡村文明建设,要做好流动农民的管理工作。首先要破除体制障碍,根本上扭转城乡二元结构的居民区别待遇。破解城乡二元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遵循“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先急后缓”的原则,从围绕降低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入手,实施制度创新。其次,要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公民教育体系,加强农民工的学习、改造和提升。要落实教育的主体,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组织和管理农民在城市居住地的教育培训。要拓宽教育培训的内容和领域,突破单一的职业技能培训转向综合素质拓展,注重实用性,诸如农民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定期开展相关的咨询和培训工作,指导进程农民在不同空间更好担当不同社会角色的方法和技巧,引入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指导农民工丰富和充实闲暇时间,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最后,要破除城市教育壁垒,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从用工制度上,落实城乡同工同酬待遇,从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实行同城准入对策。

3.落实乡风文明建设,要重视乡村伦理的重建。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和教育,制定长期的规划和切实有力的近期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方针,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定期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富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贴近农民心坎的农民道德文明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确保乡风伦理规范的整合作用。其次,建立不良乡风的治理制度,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整治低俗恶风的蔓延传播。再次,完善乡风文明建设的奖惩机制。对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优秀典范,可以进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而对思想落后、道德败坏的成员要及时进行规范、批评和教育,做到奖惩分明。最后,应建立针对农村的常设的文明风气救助渠道。群众的事无小事,农村很多恶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在事情萌芽之际没有救助渠道,以致逐渐恶化。因此,着眼于建立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的常设机构,尤其注重针对农民日常生活习惯的教育引导,将有助于加强乡村文明的建设。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3)

前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进入90年代中后期后,我国乡村旅游进入了较为快速的发展阶段。国家旅游局1998年推出了“华夏城乡游”,1999年推出了“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纷纷抓住机遇,形成了一股乡村旅游热。20__年国家批准了203个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同年,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20__中国乡村旅游年”,并且制定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鲜明口号,这就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格外重视正是由于乡村旅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它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既发展了旅游业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小桥、流水、人家,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魅力。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的实施,可以预计,一场影响深远的农村建设高潮即将到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能因为物质文化的发展而消磨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失去乡村旅游的吸引点。因此,应当科学规划,注意加强和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业间的良性发展,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

1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本源——文化势差

文化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最活跃的因素。现代旅游已然不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观的表层,它更需要文化元素的充实。古老而厚重的乡村文化积聚着中华上下5000年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历史不断冲刷而形成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传承着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在传统的乡村文化面前,中国城市文化呈现着另一番的文化形态。中国城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渗透了西方文化的因子,它是中西文化的混血儿,难以保存中国本身最为原真的文化面貌。一位西方学者一语道出个中真谛:中国的文化在中国的乡村。城市文化相比于乡村文化这一“本真文化”,两者之间出现了文化势差,这正是乡村旅游形成的吸引力本源。

这种文化势差是建立在空间势差、视觉势差、心理势差的基础之上。城市的喧嚣繁杂与乡村的宁静悠然、城市的钢筋水泥与乡村的砖瓦木房、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与乡村的慢调节奏,这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文化势差的表层现象。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空前地渴求着远离城市的喧嚣,返璞归真,亲近泥土,将情感、智慧和理想纳入一片宁静平和之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客源地的城市性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邹统钎20__)。都市人在追求清新宁静的乡村环境,释放心理积郁的同时,他们更深层的是在体验与城市文化别然不同的乡村文化。这是一种现代人追求的生存质量,更是一种生活时尚。

2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冲击并存

乡村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新农村发展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乡村旅游不仅让都市人亲身体验乡村文化,促进城乡居民间的交流,消除城乡文化间的隔阂,而且积极地利用当地现有的乡村资源,开发“农”、“旅”结合的特色旅游,增加非农产业的就业岗位,服务当地农户,提高农户收入,发挥旅游扶贫的功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一个契合点。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在“卖”乡村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自身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异化,失其本色的可能。农村城镇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强势的都市文化占据上风,诱惑着传统的乡村文化。在“城镇化能够带来物质文明”观念的驱使下乡村开始追随和模仿城市,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在格调和品位流行的今天出现了迷失,异化了的乡村文化渐渐失去了它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出现正熵的形态,最终导致陷落。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早衰现象正向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3新农村建设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保持乡村文化的本质化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核心,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本地化(Sharply)。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保持乡村性,保持文化势差的优势。

文化势差是人在处于不同环境或历史积累形成的文化中时产生的一种观念形态上的差异。由于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尽相同,文化差异的程度也没能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致使在现实生活中保持文化势差难以得到准确地把握。

为了在实际操作中有所依据,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的开展,可就文化按层次结构具体划分为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三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层面以空间结构分析为依托,制度文化与政府行为、乡间组织相联系,而精神文化层面是重点,它与乡村社区的文化心理相结合,制约着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新的视野审视并保持以上这三个层面的文化势差优势。以此作为切入点,保持乡村的文化优势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3.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乡村的自然性(即地格)。无论开发地是贫穷还是富裕,乡村旅游业对当地的经济收入的增加有很大的贡献,而当地的自然资源又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乡村旅游经济系统而言,乡村的自然能源流都是负熵流。如果中断了这一过程,乡村旅游经济系统将成为一个死的结构。从目前情况看,如果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缺乏谨慎的规划,那么工业化、城镇化的势头可能会使农村减少了几分乡村的自然性,增加了几分城市的工业性,进而减弱旅游吸引力,影响到旅游带来的乘数效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保持乡村旅游的“地格”就是维持目前我国乡村“脏、乱、差”这样的空间格局。相反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极力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积极引进工业化的技术,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事实上,工业化与乡村的田野性是可以相互协调的。从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农村虽然早已实现了现代化,却仍然保持着良好的乡村自然性。工业化提高了农业机械水平和农业生产率,但工业化不一定要将农村的环境也变成钢筋水泥环绕的城市,而是要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得到日益改善的同时,

保持着内在的乡野气息。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乡村“地格”。

3.2完善制度文化体系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制度文化又称为社会文化,它的内容丰富,不仅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还包括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度、民间组织制度等等,其构建起的体系在诸多方面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对我国乡村旅游业而言,乡村自然资源的特点促使了当地开展乡村旅游以采用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为主。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与当地农业的资源争夺主要体现在土地上,尤其是一些地区通过出让土地,换取外部资金来开发乡村旅游,导致可耕地被占用,农民失地的现象。通过开展小规模的经营方式可以缓解这样的矛盾,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不会占用大量农地。因此,小规模经营是当前乡村旅游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经营组织方式。

必须强调的是,我国旅游产业是政府主导型的产业。如果没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旅游业的发展将步履维艰。由此可见,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后台”支持。有了后备力量军,个体经营的农户方能提供更好的“前台”服务。如此这般,“前台”与“后台”的相互照应使得乡村旅游这个“舞台戏剧”可以更好地持续演绎下去。无论是空间格局的规划、社区参与,还是文化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都要有清醒地认识,积极地引导乡村的发展,引导旅游业在乡村的健康发展。

3.3保持乡村文化的精粹的同时应加强社区参与。如果说保持乡村空间格局的自然性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形式,那么保持乡村的文化内涵便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只有深刻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乡村旅游的开发才不会只是昙花一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从而乡村的社区居民便不会再妄自菲薄地用扭曲而夸张的仪态去模仿城市,他们可以与来乡村旅游的都市人进行平等地沟通。另一方面,增强了社区自豪感,会使乡村社区更有动力去保护自己的文化。显然,在这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要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程度。乡村旅游是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都市人到乡村旅游除了放松身心外,更多的是想体验乡村的生活方式,了解乡村文化。加强社区的参与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而且可以让都市人直面真实的乡村风格,增进双方的交流。在这种现代人类的双重探求中,乡村和城市都将找到自己需要获取的物质利益和精神满足。参考文献:

[1]庄志民.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空间.学林出版社[M].1999.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4)

党的十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具有承上启下、覆盖基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哨所,也是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它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普及科技知识和进行科技文化教育,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因此,乡镇文化站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提升人员素质,发挥乡镇文化站阵地作用

乡镇文化站能否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与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关。优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乡镇文化站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因此,首先,给乡镇文化站配备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专职人员,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提供人才保证,使乡镇文化站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其次,是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再次,是努力改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坚守阵地,保证乡镇文化站工作的正常运转。为了适应新形势,上级主管部门应有计划抽调适应这方面工作的人才到基层文化站工作,以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文化站工作的需要。使乡镇文化站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把乡镇文化站建成一个党面向群众的窗口,一个党与农民群众交流学习的平台。做到有目的、有针对地开展对乡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对在职干部文化知识及理论的学习,使乡镇文化站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借助文化站阵地,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两个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基础平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乡镇文化站尤其要承担起以人为本、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宣传党的路线与方针政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农村要稳定,离不开思想政治的辅佐;农村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文化的指引;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开导。加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搭建最有效的学习平台是广大群众移风易俗的重要依托;是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是农民群众在党的指导下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一定会去占领。“”等一类歪理邪说的出现就充分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以及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国情教育,以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他们为建设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造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这些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如果没有农民群众的开拓精神、坚定信念;如果没有广泛的群众性创建活动,那么,要想全面取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其最深厚的根源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乡镇文化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法宝。

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发挥乡镇文化站载体作用

为适应农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笔者所在乡镇——青海省化隆县甘都镇在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站,并把该站作为农村基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发展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为了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的问题,该站在图书室备有政经、科技、文学、艺术等各类图书,并将成人学校作为文化站的第二学习园地,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先进的设施吸引了周边村镇文化、体育爱好者也来此进行联谊和比赛。每年组织规模赛事达十几次。

三是发展乡镇特色文化、重建农民精神家园。在文化站活动场所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定空间为荻垛业余戏剧团、老年舞蹈队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保持和发扬该镇的优势和地方文化韵味。

四是培育农村文化队伍,增强农村文化的自我生长能力。重视发现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引导和扶持多个农民文艺团体,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镇公务员;乡镇政府;农民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困剖析。

(一)乡镇政府面临的困境

1.乡镇政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分析。

首先,乡镇政府在静态的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困境诸多。组织的职能决定组织机构的设置。传统的乡镇政府的职能使得乡镇政府:过分强调对乡村的控制功能;层级管理混乱,职能相互交叉;事权与财权互相分离。职能定位不合理、“官兵”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不合理、岗位设置不合理,这就导致乡镇政府的结构,在新农村建设下面临着诸多的新的困境。乡镇政府必须重新设立职能,确定职位。传统的七站八所设置必须加以改革。要淘汰不适合的机构,增设新的机构、岗位。

其次,乡镇政府在动态的行为方面存在的困境诸多。乡镇政府由于权利责任错位,导致乡镇政府在处理与农民、上级关系的行为中遭遇诸多的困境。一是在处理农民的事务中,乡镇政府只能根据具体政策法规,普遍性、合法性自由空间小。而农民讲究的是合理性,追求的是特殊利益。乡镇政府自身权限小,这就导致农民与乡镇政府的冲突。二是随着部门利益凸现,在乡镇行政管理过程中,乡镇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上面的“衙门”和“菩萨”,这就使自己的行动空间大为缩小,这也会使乡镇政府在处理事务中遇到巨大的阻力和压力。

再次,乡镇政府在生态的组织环境方面的诸多困境。乡镇政府存在的内外部环境是极为艰苦的。就外部环境来说,交通条件差,舆论压力大,民众逆反心强。而且乡镇政府一般要经常处理民众纠纷、耕种催收工作经常下乡,顶烈日冒寒风。有乡镇干部曾无奈地说,“成天泡在乡村里,难有空闲见爹娘”。就内部环境来说,因为公务员职级中,乡镇干部级别最低,所以乡镇政府工作环境条件很差。工资福利经常拖欠,社会福利无法落实。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必须改善其环境。

最后,乡镇政府在心态的组织意识方面的诸多困境。一是由于乡镇政府的地位低,许多乡镇政府的成员根本没有统一的团体意识,没有集体荣誉感,大部分乡镇政府处于分散状态。二是由于体制结构的原因,乡镇领导大部分都在寻找机会进城、外调。乡镇的领导任期一般是三年,一般都是一年看,两年做,三年走,根本无法形成稳定的班子,也就无从谈起统一的思想[1]。普通公务员又因升调无望,形成了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消磨了意志,丧失了拼劲,失去了斗志。最后是危机意识很浓,因为裁员一般都发生在乡镇一级基层政府。

2.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公务员管理机制的困境分析。

乡镇政府对公务员的管理流程大致分为“进”“管”“出”三大块。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公务员的管理机制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1)乡镇公务员“进”存在的困境。首先,由于中国传统人治行政的特点,公务员考试虽然实行了一段时间,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但由于公务员考试面试比重大,自由操作权利大,这就为用人唯亲,暗箱操作,凭关系,找门路的现象存在留下空间。其次,乡镇公务员身份低,待遇比较低,镇政府出现了“造血”“输血”“护血”功能弱,导致大部分人才不愿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2]。最后乡镇公务员在进口方面缺乏长远意识,战略意识,高素质高学历人难以引进。这就使得乡镇政府中的“夫妻站”,“父子兵”,“亲属网”情况日趋严重。

(2)乡镇公务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老百姓打交道,没日没夜的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必要的空暇进行休息,更加没有时间培训。其次,由于乡镇公务员的考核存在目标多元、产出特殊、评估指标难以确立、信息稀缺、认识偏差等原因[3],因而,参差不齐的乡镇公务员考核常常流于形式。考核评价的不科学,源于此的升迁、奖惩、晋级、待遇、交流必定也存在与事实之间巨大的偏差。再次,乡镇公务员管理的专业法规《中国公务员法》近期才出台,所执行的力度,达到的效果,规范的程度也还尚有改进的地方。在单项立法,专项立法方面更加是一片空白。乡镇公务员的法制化管理还有十分漫长的路要走。最后,乡镇公务员监督乏力。因为基层乡镇公务员分散,工作面广,从而导致出现上级、群众的监督鞭长莫及,针对性不强,连续性差等缺陷。

(3)公务员“出”的问题上存在困境。中国有二千多年的封建官本位文化的传统,在人们心目中,九品芝麻官的地位也要高于一般的平民百姓,这就使得乡镇公务员在“出”的问题上存在以下困境:首先,由于只要不犯大错,乡镇公务员的身份是得到法律保护不被辞退的,这就导致乡镇公务员出不去。其次,乡镇公务员普遍存在“好死不如恶活”的观念,只能上不能下只能进不能退的思想根深蒂固,难以顺畅的实现人员流出。最后,一系列的制度如:申请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制度不健全,再加上公务员“出”以后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都随着公务员身份解除而消失,这就使得乡镇公务员“出”更为困难。

(二)乡镇公务员自身面临的困境

1.少数乡镇公务员思想观念不适应。乡镇公务员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平时忙于生产、经营而忽视和放松了学习。一些乡镇公务员思想观念根本无法跟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一是对自身职位、任务、职能、工作性质的定位仍是以前的一些习惯的定性想法。落实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新思想观念无法入脑。二是存在排新守旧的保守定性思维。乡镇公务员长期与农民打交道,接触新的事物、新理论的机会少,这就使得他们害怕变化,习惯保守。三是服务意识不强,管制思想太强。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立的是服务型政府,一些乡镇公务员仍是习惯了传统的那套管制的思维。而乡镇政府天然的与农民的矛盾,很多公务员还没有转变到“爱民”,“亲民”,“为民”上来。四是经济行政意识特强。在我国,人们般将行政管理为“万金油”,将行政管理干部称为“万金油”干部[4]。镇公务员由于学习时间少,技术性弱,此种观念更是强烈。

2.少数乡镇公务员素质不适合。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适应。部分乡镇公务员对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理解不深,牢骚多,现形势下不少乡镇公务员认为现在的农村改革超前了,对农民估计过高了。二是工作能力不适应。新农村建设中,很多乡镇公务员对指导农民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结构,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显得心有余力不足,办法不多,作为不大。三是由于乡镇政府的地位和乡镇公务员的一些困境,乡镇公务员对待农民感情冷淡。根本就没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精神,更加做不到“一枝一叶总关情”。四是学识有限。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公务员队伍不仅需要有坚实的政治学识更加要有专业理论知识。然而现在乡镇公务员因为其整天忙于基层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结识结构不合理,学历整体偏低,学识水平不高。学习是务虚,工作是务实[5],乡镇公务员难以做到虚实结合。五是事业心不够。乡镇公务员有政绩的,有能力的大部分上调,进城。流不动的,只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没有远大的理想,人生旅途失去了航标,精神世界失去了太阳,潜力挖掘失去动力。理想的远度、雄心的高度、信念的深度变得肤浅。

3.少数公务员作风不适应。从网上调查问卷中看出群众反映最强烈,影响乡镇公务员队伍的问题是作风问题。乡镇公务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反映的作风问题有:一是消极怠工。有的乡镇公务员感到在农村工作没有成就感,前途渺茫,往往会不思上进,出现“喝茶看报混日子”的现象。二是工作不实。一部分乡镇公务员因乡镇环境苦,无心工作,千方百计找门路、跑调动,对工作往往敷衍了事。三是腐化堕落。主要有、权钱交易现象,一些乡镇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工程承包、企业承包等项目上权钱交钱,利用所谓工作需要“职务消费”。四是少数乡镇公务员存在“官本位”思想,认为“企业和群众找我办事是“有求于我”,要么推诿扯皮,要么故意刁难,使得“亲民”,“为民”,“爱民”得不到落实。

4.少数乡镇公务员工作方法不适应。新农村建设中,必定会涉及到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但乡镇公务员因没有时间、精力、钱财、环境及其它的条件去学习和更新知识,使得他们的工作方法,一是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把握不了市场经济规律,提供不了高质量的公共物品,找不到发财致富的路子。他们的工作凭借自己的经验,排斥科学理论的指导,二是工作方法简单、粗糙,许多乡镇公务员不愿做细工作,当工作做不通或处于被动局面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认为是农民觉悟低、素质差,常常采取所谓的“行政手段”来处理问题,既伤害了农民的感情,又不利于经济发展,三是工作工具手段落后。乡镇公务员以手工式的操作技巧作为主要方式,排斥科学技术手段的使用。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受到传统观念、经费的影响,很难落实和应用。

二、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策略选择

(一)乡镇政府应该采取的对策

1.组织建设方面应采取的对策选择。

首先,静态的组织结构方面应采取对策。一是要明确职能。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政府主要职能是促进经济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信息等服务。所以乡镇公务员要从传统的职能中转变过来。二是要明确划分公务员的职责、权限。乡镇公务员要改变过去的乡官、税官、警官、法官一统担的局面。三是要理顺关系。这里不仅要理清公务员之间的隶属关系,还要理清职能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让乡镇公务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动态的组织行为方面应采取对策。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政府要把主要行为放在公共物品、公共服务提供上面来。内部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从属、服从于这一目标。上级政府要给予乡镇政府更大的自。让乡镇政府更有效的、合理的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其所需。特别要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上注意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再次,生态的组织环境方面应该采取对策。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政府比以前承担的任务更为艰巨。乡镇政府生存、工作的环境应该首先改善,这样才能引领新农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乡镇政府环境不仅需要改变其存在和发展的物理环境,也要改变其心理的工作环境;不仅要改善政府工作的具体环境,也要美化行政政府的舆论环境。要让乡镇政府最终走出“双压”的困境,让它得以轻松的工作。

最后,心态的组织意识方面应采取对策。一是要给予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大的自,使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二是要消除乡镇政府的危机意识,不要动不动就把裁员危机转移给乡镇政府。三是做好乡镇公务员的流动工作。乡镇公务员因其体制和多方面的原因,乡镇公务员队伍显然缺乏稳定性,使得乡镇公务员人心不稳。

2.乡镇政府在乡镇公务员管理方面应该采取的对策选择。

(1)乡镇公务员“进口”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公务员队伍在“进口”管理上应该:一是要考试公开,增加农村基层基础知识在考卷中的比重,以便于新农村建设。二是要在公务员进口引进人才的时候要有长远意识。新进的公务员不仅在学识而且要在能力结构上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三是选人不拘一格。多种手段和形式联合应用。只要是有利新农村建设、能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员就要优先选进。四是要落实《公务员法》的公开选拔的原则,让高能力、高素质的人员顺利进入到公务员队伍。

(2)乡镇公务员“管理”方面应采取的对策。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乡镇公务员成为政府正式员工以后,培训是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培训过程中一定要禁止搞花架子,防止照抄、照搬。二是要改变传统的政绩观念,完善乡镇公务员的考核机制。注意乡镇公务员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的贡献。三是要在科学的绩效考核的结果之上做好公务员的升迁、晋升、奖惩、交流工作,使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公务员得到应有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让那些无所作为、违法乱纪的公务员得到应有惩罚。四是要切实落实好《公务员法》,让乡镇公务员的权利能够充分的享受,义务能够愉快的履行。最后,做好乡镇公务员的监督工作。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公务员队伍享有充分的权力时必须加强对其监督。

(3)乡镇公务员“出口”方面应采取的对策。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历史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些能力不强、信念不坚、素质不高的乡镇公务员必须让他“流”出公务员队伍。一是对无过错但无能力的乡镇公务员要坚决让其分流出去,为其广开渠道。违法乱纪的乡镇公务员要坚决开除、辞退。二是要完善有关出口的法律制度。使乡镇公务员的出口畅通。三是要做好公务员的“出口”后的管理。不能对“出口”之后的乡镇公务员不管不问,死活由天。最后是加强公务员与外界的双向流动。公务员的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6]。只有完善乡镇公务员新陈代谢机制,新农村建设才有活力的得以进行。

(二)乡镇公务员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首先,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公务员必须加强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只有方向明确以后,效率才能提高。其次,乡镇公务员要根据新农村发展提出的对乡镇公务员的要求,明确自己的无为和有为的领域,并以此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理论指导实践,行动的效果才更加突出。再次,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需求增加,特别是有关农民发展的培训、增加收入、权益保障的需求增多,要求公务员的服务意识相应的加强,变传统的管制意识为服务意识,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再次,要有创新意识。要打破传统的既得利益的保守思想。要积极学习,接受新事物、新思维,做到与时俱进,变传统的经验行政意识为科学行政意识。

2.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乡镇公务员的素质首先是要努力提高乡镇公务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的方针、路线才能在农村建设中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才能保证政策的稳定、连贯和一致性,二是要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公务员必须具备“科学判断形式、驾权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总揽全局”五种能力的要求来提升公务员的能力。三是要增强与农民的感情。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掌握利用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论原理。四是要加强学习,增强学识,使自己成为“三会四懂”干部,即会致富技术、会调查研究、会做群众工作,懂法律、懂政策、懂经济、懂民情的干部。五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干一行爱一行。乡镇公务员工作能培养人锻炼人,能为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强化作风建设。一是要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群众观念,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才能让新农村建设的群众基础更牢。二是要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风貌,保持高度的激情和热情,新农村建设才不会在烟酒中消磨,在喝茶看报中偃旗息鼓。三是要塑造“肯吃苦、会干事、乐奉献”的干部形象。乡镇公务员接触的大部分是勤劳朴素的农民,如果自己都不能脚踏实地的做事、做人,又将如何来引导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呢?四是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乡镇公务员应该用道德来自律,用法律来他律自己的行为,不谋私利、不贪污、不枉法。五是要正确树立自己的权力观、名利观,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4.转变传统的工作方法。首先是要改变传统的“经验行政”方法,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仪器、管理工具。这是改变工作方法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必须伴之以高效、高速的行政方式。如果乡镇公务员依靠传统的技术、设备、手段是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的。二是要变简单粗糙的工作方法为系统、精细的工作方法,工作要做细,做到位,做到农民的心坎里,乡镇公务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才能充分的发挥。最后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工作方法不被时代淘汰,才能永远充满时代的活力,才能让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游刃有余的处理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正妙.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8,(5).

[2]向美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与改革[J].中州学刊,2006,(2).

[3]彭国甫.对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的几个反思[J].行政管理,2004,(7).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6)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以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标志的。经济发展、生态平衡、搞好环保是手段,社会发展和进步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所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涉及到多方群体利益,如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及旅游者,这些利益关系处理不当,给社会造成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为妥善处理以上各方关系,中央政府在旅游政策上使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方法,进行了体制性、政策性的配套改革,调整了社会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不仅没有触及到各方群体的利益,反而还增加了各方利益,最终各方群体走到了一起,没有发生冲突,形成了和谐局面,推动了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乡村旅游使当地村民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活动的客源主要是都市人群,他们到乡村去就意味着要消费,而旅游地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就得收费,同理可知,旅游者的一切行为都得花钱,使货币在乡村流通速度加快,从而就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收入,拉动了村民的经济消费,引起一连串的经济效应,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旅游产业发展高增长区,旅游目的地从最初的脱贫到繁荣发展,推进了农村经济现代化,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对文化的影响

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展,让都市人群进入平常百姓家庭,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一方面,让城里人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及传统的农耕文化,知道老百姓的疾苦,珍惜自己的城里生活,让小孩子知道五谷杂粮的来龙去脉、祖先的生活方式及简单农具的使用等等;另一方面,城里人来到乡村,扩大了村民的视野,传播了科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增加了对都市人的生活习惯的了解,农民会更加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总之,乡村旅游的开展,城里人和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城里人到乡村后思想得到了净化和洗礼,村民学到了城里人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四)对环境的影响

有人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会破环生态环境,但在现实生活中,旅游地因游人过多对农业自然资源破环的情况是有目共睹的,一次性饭盒、塑料口袋、啤酒瓶、香蕉皮到处乱丢,旅客在文物古迹上面乱刻乱画,特别是某些景区名贵树木上刻有“某某到此一游”字样,这既毁环了自然资源,又让景区失去了观赏价值。在社会环境方面,客源地阴暗面如“黄、赌、毒、盗”侵入乡村,以上这些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违背的。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的重点是农业生态环境、农村文化遗产。我们应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容量、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容量以及当地农业生产容量进行合理规划,把游客人数控制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以内,同时,乡村成立联防队,日夜巡逻,维护治安,抵制歪风邪气,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出游观念、客源市场和旅游产品的影响

(一)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解决交通问题是关键。为了使旅游者来得方便、逗留期间活动也方便以及活动结束又方便的离去,必须解决并提高可进入性程度,这不仅包括水路、陆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包括各种交通工具的营运安排。中国共产党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要实现“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油)路”和“村村通客车”的三通工程,这为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提供了保障。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要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发展农村电信和邮政等,这为旅游业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因为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转移性的特点,所以旅游企业就要加强游客对旅游产品的直观感受,而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要借助多媒体网络手段,不但经济而且直观,信息量大,又能把事情叙述清楚,新农村建设把农村信息网络作为一项重点的基础设施来抓,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好的宣传渠道,同时也为农村旅游业了解都市人群的需求动态提供了途径。

(二)对出游观念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地理、民俗文化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又为旅游者带来了享受,同时也把这些无形产品转化成合理的经济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更加显著的效益和财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出游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出游目标从总体上来说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快乐健康的休闲游憩,追求心神的宁静,体验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等。而与此相适应的是,旅游市场也发生了空前的转变:出游时间的个性化,如周末出游、假日出游、过年过节出游等;出游地点的特色化,如历史文化名城、古村落、著名景区、烈士陵园等;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如徒步游、自驾游、自助游、互助游、拓展游、刺激游、团队游等等;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生活富裕了,他们也有走出去到外旅游的冲动,他们的出游观念是选择就近、价廉、物美、实惠的地方,老百姓都想旅游了,这预示着一个全球旅游时代的到来。它为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机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果。

(三)对客源市场的影响

乡村生态旅游是社会新型服务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因为,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劳动日益脱离一线物质生产形态而转移到服务领域,使人们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负担,从设法获取基本生存条件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转而对改善精神生活、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并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企求。尤其对女性来说,由于生产劳动的非体能化,其先天的劣势得以避免,故而能够同男子一样在各种新型服务产业中发挥作用,这使她们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将空前提高,并推动整个社会物质文化需求向改善精神生活、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高级化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集追求新奇、陶冶情趣、康体娱乐、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服务产业,在这种物质文化需求的进程中正当其时,发展前景无量。笔者在吉首火车站对游玩大湘西后返回客源地的游客发放问卷共计248份,回收了202份,从中可以看出,旅游者对大湘西的评价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要求,各级旅游部门成立了乡村生态旅游协会,制定行业评价标准,分工协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定期培训相关人员,充分利用节假日的机会,组织观光旅游、农村科普活动等,同时,对该地区的旅游产品大力宣传,并同周边景点及旅行社合作,向旅游者相互宣传各自景点的优势,共同提高景点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扩大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四)对旅游产品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使乡村生态文化意境更加浓厚,促使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在产品设计上,大湘西注重以乡村生态文化为核心,提升文化品位,维护和强化乡村整体环境意象。乡村意境强调的是整体的乡村氛围,因而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客观上也必须以这种整体氛围为基调,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都必须服从和维护乡村生态意境的要求。不搞与乡村意境不相称的旅游项目;保持和恢复传统的乡村聚落和建筑;造田园风光营造乡村农耕文化意象;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乡土气息;加强乡村饮食文化的开发;发掘和保护乡村手工艺文化;展现丰富多彩的乡村精神文化;注重参与性、体验性设计。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的魅力在于自然、文化和闲趣,虽然绝大多数乡村从表面看不具备完美的旅游资源,但要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则应深度挖掘属于自身的生态资源,尽力造就富有美感的乡村生态文化意境,形成自己独特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7)

为了认真具体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决定》精神,我镇在《决定》下发的第二天即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所有班子成员及所站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协调督导组,具体负责“五新一好”的组织实施。与此同时,镇还下派九个工作组,深入到全镇各村组,加大宣传讲力度,并与村组干部一道协同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了进一步加快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各协调督导组应及时制定了车头镇“五新一好”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工作重要干事日程,纳入车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

二、强化村镇规划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镇在已完成镇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又着手编制省道沿线的三排、车头、跃进、官溪以及村道旁边的龙头、水西的中心村规划,确保明年之前完成辖区内所有村庄的规划工作。同时,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工作。我们拟定了加强村镇管理的十条工作细则,严格按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未完成规划编制的村落,一律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现在着手筹建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同时,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的热情,以求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在建筑形式上,力求实用性、多样化,结合各村的特点,既可生态庄园式、农村社区式,也可分散村落式,城效集中式。目前,已初见成效。

三、培植主导产业

结合车头山多田少的镇情、村情。近几年来,我镇在农来产业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实施“山上再造”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行“15843”果业生态开发模式,目前我镇已形成了独立岽、乘龙山、官边山三年万亩无公害脐橙基地,拥有全省闻名的大棚无土基质栽培西甜瓜,全镇已有果业面积亩,大棚西甜瓜面积亩,全镇户农民已有户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园。

四、提高农民素质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竟争能力和自主民展能力,我镇大力实施“3+10”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镇党校、果业协会、县职来技校三年培训阵地,强化镇村干部等三支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每个班子资助1名以上农函大学员,每名镇干部资助1名以上贫困学生,每位干部掌握电脑初级操作,每位镇村干部抓好一块10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基地等10项服务,强化对农民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能技能的培训。目前全镇举办农业知识讲座,220期(次),培训果、瓜农26000人(次),80%以上的农民已基本掌握了一门以上的瓜果实用技术。

五、壮大新经济组织

按照“先运行、多扶持技,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我镇切实培育、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我镇果业协会自1999年成立以来,目前会员已民展到928名,大棚瓜菜合作社社员68名。协会内有完善的章程,,成立了修剪、嫁接队、营销公司、病虫害研究会、经纪人协会等7个专业服务队伍。本着“而不包办而不包揽”方针,镇里强化对协会的阵地建设,配备了办公培训用房,添置了电脑、电视、vcd等电教设备,解决了村组果技员工资待遇,协会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经常化民展轨道。与此同时,我镇成功探索了一条加强协会党建工作的新路,通过开展“三带三比”(党员带会员、大户带小户、富裕户带贫困户;比技能、比民展、比奉献)活动,增强了协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镇还拓宽党员发展渠道,把协会中的产业能人,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已有17名会员(其中女性6名)被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

六、塑造农村新风貌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8)

乡镇文化站,作为我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履行着提供公共文化生活和服务的责任。乡镇文化站是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哨所,也是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它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普及科技知识和进行科技文化教育,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因此,乡镇文化站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乡镇文化站发挥着阵地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党和政府为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设立的一线阵地,直接承担着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责任。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镇文化站人的积极努力下,乡镇文化站事业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对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起着巨大的作用,更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从我国几十年农村基层文化发展的经验和工作态势看,村级文化室、图书室的发展、管理和辅导依赖于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建设依赖于乡镇文化站;乡镇一级文化市场的发展、管理与监控同样依赖于乡镇文化站。“文化下乡”虽然已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种适应农村文化需求的好形式,但毕竟只能满足于一时,解决不了农村文化的长期匮乏。农村基层文化的繁荣,只能靠培植辅导的手段在农村“种”文化,如:新井村、龙石村、悦来社区、中心居委等,都有着一支业余的坝坝舞队伍。全镇民间艺术团体不断涌现,如:耍锣鼓队、秧歌队、龙队、狮队等。在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中通过他们的大力倡导和努力工作,目前正在着手打造焦石镇为“山歌之乡”,从根本上植根于农村,流行于田间地头,传承于农村老小,可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足以说明,农村的基层文化工作不能忽视也不可忽视。而在农村基层文化活动中,能够起到组织、联络、辅导、管理作用的依然是乡镇文化站,没有文化站的工作,所谓村户文化活动也必将是一盘散沙,即使组织起来,也是盲目的、随意的、不能持久的。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通过乡镇文化站这个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来实施。

2.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重要性和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的现状

2.1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进步。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原本不足,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更为贫乏。很多传统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走向消亡。而乡镇文化站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职责是对群众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引导。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2为新农村文化指引方向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统一,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乡镇文化站就要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接受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教育。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弘扬时代主旋律。

2.3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

乡镇文化为民服务,它立足于文化工作面向基层,将文化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繁荣文化活动的一种有效载体。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员要广泛的动员组织群众参加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2.4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的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由于地理的、人文环境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乡镇的文化站建设不容乐观。文化资源缺乏、设施落后等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建设。文化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匮乏。当前特别是有些村社,群众的娱乐方式除看电视打麻将、吹牛皮外,几乎无其他活动选择。且输赢不大的“小麻将”、“”、扯“小金花”在农村的庭台院落随处可见。已成部分落后地区较为盛行的娱乐活动,文化资源严重匮乏。导致这一严重现象的原因是重视程度较低,投入不大。现在考核政府的硬件指标是偏重经济建设,而文化事业则属精神领域,对基层文化的考核方式不硬,伸展度不大,因为群众的文化生活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下级党委政府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财政收入,工农业产值增加等指标上。放松了农业文化建设,认为只有投入无产出,引不起重视。由于文化设施短缺,群众谈天喝茶搓麻将,劳作经商打扑克,也因而诱发了现象的产生,败坏了村风民风。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9)

[作者简介]崔福生(1972―),男,江西宁都人,赣南师范学院讲师。(江西赣州341000)

乡村文化,是在乡村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一种特定文化,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具体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各个方面,如农村的地方戏剧、民间曲艺、传统手艺、传说传奇、婚丧嫁娶、群众体育等,它一般通过乡村风貌、乡民气质、民情风俗等加以体现。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发展和繁荣乡村文化,在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乡村文化的内涵来看,其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与这一要求有着天然的联系,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

1、促进乡风形成的主导力量。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其内容或是优秀传统的积累,或是现代时尚的体现,是在农村弘扬优秀传统和倡导时代新风的有效载体,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和历史价值,还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往往引领农村社会某一时期思想和精神领域所崇尚的主流,这一主流主导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农民的群体性格,对农民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乡村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乡风。

2、增强农民素质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农民才会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到社会变革和生产发展的实践中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长远而根本的保证。而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通过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思想教育之外,农村当地所蕴涵的文化底蕴对农民潜移默化的熏陶,包括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往往能起到更为有效和深远的作用。

3、改变农村面貌的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通过发展生产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必须通过扩大民主来改进农村社会的管理。当前,生产效率较低、管理体制滞后,是我国农村存在的不争事实,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的观念。要改变这一状况,一要增长农民知识,二要更新农民观念。为此,除了着力发展农村教育之外,乡村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具有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优势,更容易受到农民欢迎、吸引农民参与,有利于推广科普知识、宣传时代新风,从而增长农民见识、开阔农民视野,帮助农民认识外部世界,激发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4、丰富农民生活的精神食粮。农民是有着精神生活需要的活生生的人,当他们从一亩三分地中获得了温饱所需的基本收入,特别是劳动强度下降、闲暇时间增多之后,这种需要尤其强烈。但在我国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农民劳作之余的生活非常枯燥,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如此单调的生活方式难免造成精神上的空虚和落寞。乡村文化的发展恰好满足了农民朋友的精神需求,使他们能够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成果,从中品味生活的乐趣,得到精神的寄托和慰籍,使农民能感受到生活之情趣、平凡之趣味,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5、凝聚农村人心的有效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要求“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这是对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这里所讲的“意愿”,笔者理解应该是农民的集体意志。但是,受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涉及农民个人、家庭利益时,农民的意愿很难得到统一和贯彻。乡村文化所具有的群众性、大众化特点,对农民之间的个性差异能起到很好的磨合作用,能较好地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使农民在活动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互比试、较量、欣赏,跳出世俗的日常的生活,建立起基于“文化情结”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气质,形成集体崇尚的追求目标。

二、乡村文化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发展是关键。然而,当前乡村文化的现状却令人堪忧,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乡村传统文化濒临枯竭。悠久的发展历史赋予了乡村文化优良的传统,在我国广大农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的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年轻一代的心目中,传统文化已经被认为陈旧、过时,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已不感兴趣,更不愿去发展和传承。如今,许多民间手艺已面临没有传人的尴尬境地,一些山歌、民曲已成为艺术家采风时苦苦搜寻的素材,大量农村的历史遗迹、革命旧址因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和保护而被荒芜、废弃,舞台拆了、剧团散了、戏院关了的情况,在农村更是比比皆是。乡村文化已经有被现代社会边缘化的危险。

2、乡村农民文化生活贫乏。一是农民文化生活消费偏低。有些农户几乎没有文化消费概念,年轻者认为看看小说、看看电影、看看录像便是文化消费,年长者则干脆认为花那个冤枉钱不值,认为有那钱还不如吃好点、穿好点,不如把钱攒下来盖房、娶媳妇。甚至个别家庭的文化生活年支出几近于零。二是农民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上,一些村一年到头能放两场电影就不错了,多数村的文化生活所拥有的仍是看戏、舞龙舞狮等为数不多的民间文艺形式,即使是这有限的活动也大多与重大农事活动和逢年过节紧密结合在一起,平时难得一见。

3、乡村文化缺乏活力和创新。一些乡村文化不能受到关注的原因在于,其形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呆板、单一,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成不变,缺乏活力和创新,无法结合当今时代的热点和新一代农民的兴奋点,不能给农民以思想上的感染和启迪,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丧失了生命力。

4、乡村文化受到腐朽、庸俗文化的冲击。“不良文化”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有出现,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仅浪费严重,形成攀比之风,也为封建迷信的蔓延提供了土壤。近年来,等丑恶现象在农村又有所抬头,许多农民甚至个别乡镇干部,认为在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输赢几个小钱消遣时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特别是农闲时节,现象更是相当普遍。一些地方腐朽落后的思想逐渐在农民中滋长,道德危机日益显现。

三、浓厚乡村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要使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正视乡村文化当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找准浓厚和繁荣乡村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1、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农民世世代代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精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方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能使当地的农民群众自小受到得天独厚的文化熏陶,同时他们对自己祖先的智慧也会充满自豪,从而建立起稳固的维系人们思想感情的精神纽带。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下来,也就把老祖宗的优秀品质留下来了,这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当务之急是要调集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农村当地文化积极分子的力量,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当前仍然活跃的要发扬光大,对散落在民间的要收集整理,对濒临失传的要及时抢救,想方设法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重整河山”,力图形成一定气候,再现当年辉煌。

2、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为乡村文化注入时代活力,是增强其自身生命力的根本条件。这就要结合新时代的主旋律,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创新其形式,丰富其内容,创作出反映农民现实生活、颂扬农村新人新事新风尚的文化艺术作品,做到“老调新弹、老歌新唱”。特别是要与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步伐相合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大力营造乡镇企业文化、致富创业文化、村落集镇文化等新型乡村文化模式。

3、打造乡村文化的特色品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要求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为此,乡村文化的发展也要体现乡土气息、反映地方特色。尤其是要重视挖掘乡村文化的市场价值,通过市场运作,打造出乡村文化的特色品牌,促进乡村文化的社会化、规模化、项目化、产业化发展,使乡村文化不仅能创造出社会效益,也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如风景名胜、革命圣地的旅游文化以及以土特产、工艺品、民间艺术的推介为内容的展销会、艺术节等。

4、夯实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发展乡村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出成果、见实效,对此,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一要广泛宣传,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让全社会了解、关心乡村文化;二要加大投入,改进投入方式,采取政府投入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乡村文化活动;三要培养人才,稳定和充实农村文化工作队伍,重点培养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等乡村文化骨干;四要建设阵地,努力创造条件,完善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好文化馆、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同时鼓励热心文化活动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

[参考文献]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10)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我国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近代农村改造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笔者拟从乡村建设运动整体和历史事件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职业教育研究的不同视点,意在抛砖引玉,丰富职业教育史研究。

 

一、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研究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包括农村经济、县政建设、公民训练、乡村自卫、平民教育、合作运动等内容,渐及各项农村社会事业,与政府的农村复兴策略相呼应。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核心部分,乡村建设运动是广义的职业教育推广过程,以政府机关、民间团体、学校机构、社会试验组织等为主体的乡村建设团体虽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但以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为形式的职业教育贯穿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整个历程。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平民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的思想、理论、模式及特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逐渐生成。职业教育推动了乡村建设运动,也需要在自我反思的理智情境中推广,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丰富近代农村研究的视野。另外,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过程呈现出一些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成果。比如,除了创办专门的职业学校、民众培训班之外,在师范学校和小学还添办了各类民众培训班。在各类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了巡回教学、流动教学、露天学校、小先生教学、生活导师制、巡回书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并同时开发了书法教材、识字课本等教材。笔者认为,提炼并归纳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对当代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研究等均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同时也能为当代农民培训提供诸多的培训模式和发展路径。

 

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史料、专著和论文。

 

首先是代表性的史料。主要有乡村工作讨论会编辑的《乡村建设实验》(第一、二、三集),千家驹等人编著的《中国乡村建设批判》。

 

其次是专著,包括近代版和当代版。近代专著有:古楳著的《乡村教育新论》,古楳编著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陈兆庆著的《中国农村教育概论》,陈序经著的《乡村建设运动》。当代专著有:郑大华著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徐秀丽主编的《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李德芳著的《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王景新等人编著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当代编辑的专著还包括个人文集或全集,如《梁漱溟全集》、《晏阳初文集》等。

 

再次是论文。主要有祖秋红的《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张蓉的《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赵祥斌的《神圣与世俗之间:齐鲁大学乡村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何建华等人的《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骆墨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3期)。

 

最后是以往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众多试验区的乡村建设实践,叙述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情况,并进行了性质评价。研究思路从宏观走向微观,研究内容较为全面,涉及了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物及其乡村建设思想、经济建设、政治制度改革、平民教育、合作建设等各项事业。但是,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的研究意在肯定或否定乡村建设运动,容易忽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发展模式;多数研究限于单个或几个主要的机构团体或乡村建设派别模式,忽视了其他团体或机构,研究内容往往重复、单调;有的研究对乡村教育运动中的职业教育推广工作未能从专业理论的高度去审视,未能突出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共性与个性。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团体,对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研究运用如下研究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并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视角解读历史;运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尽可能多的乡村建设团体机构作为个案;运用比较法,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和特色方面进行比较;运用考古研究法,追踪溯源,实地考察,进行相关问题的考证研究。

 

在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方面,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以学校式、社会式的职业教育作为维度,展示各类机构团体创办职业教育的情境。在政府机关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为代表的政府机关,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民间团体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改进社、合作组织、慈善机关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学校机构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大学、小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为载体的乡村建设机构,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社会试验组织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委员会、实验区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其次,从乡村建设运动中抽取案例,归纳职业教育的整体构建和个性特色,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例如,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要素,概括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养成的特征以及社会效应,概括农民培训的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还将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选取实验区并以个案形式叙述实验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是进行研究的关键环节。归纳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另外,乡村建设运动涉及了众多的团体和人物,人物的职业身份、政治面貌、思想生成、社会背景以及党派因缘,牵连广泛,关系复杂,厘清团体机构及人物对职业教育推广的作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困难之处即是创新之处,可以进行如下尝试:一是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时,要考虑地域特色、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办学人物等因素,除了大型的试验机关如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无锡教育学院等之外,还要选取一些鲜为人知的团体或学校,如河南遂平嵖岈山职业学校、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等,以此丰富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二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下,突出团体与政府的互动。三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人物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确保个案的陈述充满逻辑性、实践性、动态性。四是将众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运用当代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确保所归纳的职业教育过程充满理论指导性与现实可操作性。五是强化乡村工作报告的诠释与解读,突出文本思想内涵的比较与分析。六是史料研读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与职业教育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是民国时期从事实地乡村建设事业的工作者组成的一个工作讨论团体,于1933年7月在山东邹平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集会,后又分别于 1934年、1935年在河北定县、江苏无锡集会。乡村工作讨论会检讨同人所从事的乡村工作;报告工作上的心得与困难;联络感情,研究切实互助方法;交换知识经验,互相切磋商量如何改进工作技能技术。尽管由于战争等原因,乡村工作讨论会未能继续下去,但其在民国农村建设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前途乃至民族命运,影响至深且巨。

 

在研究成果方面,除了前述所有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资料外,还包括以下专门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首先,近代报刊对第一次集会的研究,可见王伯平等人的《乡村工作讨论会纪略》(《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1期)。对第二次集会的研究,可见黄丽泉的《在定县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后》(《新农村》,1934年第17期)。对第三次集会的研究,可见俞振辉的《参加全国乡村讨论会第三届年会回来》(《泸农》,1935年第3卷第5/6期),西超的《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印象》(《中国农村》,1936年第2卷第1期),罗石民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报告》(《广东蚕声》,1936 年第2卷第1期),叶蕖均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的经过》(《民教月刊》,1936年第1卷第3期),常文熙的《专载(一)参加第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记》(《社会经济月报》,1935年第2卷第10期)。其次,近代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开会通告,可见《民间》(1935年第2卷第8 期),《民教半月刊》(1935年第22/23期)。关于第三次集会的报道,可见《崇农》(1935年第4期),《民间》(1935年第2卷第12期),《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6期)。再次,当代的专门研究可见姜新的《无锡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述》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议》。

 

关于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甚多,成果颇丰,对乡村工作讨论会却略有提及,专门研究相对不足,未能深入挖掘乡村工作讨论会在推动乡村建设和民族自救中的社会影响和理论建树。其二,所有的研究大多处于文本描述或评价层面,致使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处于静态层面,忽视了人物思想来源的继承性、动态性和批判性。其三,乡村工作讨论会由各个团体组成,以往的研究大多限于单个团体的研究,忽视了乡建运动主流和团体与支流之间的关系,导致乡建运动研究处于分散状态,未能突出共性与个性。其四,对乡村工作讨论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及国家政策实施的互动研究不够。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集结了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做法和教训,是乡村建设运动的集大成式反思。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三次集会过程同时也是三次教育界大事,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集会过程和报告文本加以分析也是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契机。在三次集会以及所汇集的乡村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是备受关注的时代主题,从三次集会过程以及乡村工作报告中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不失为一种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路径。第一,将所有参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可展现各团体及人物不同的农村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和出发点。第二,能够更加整体、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乡村建设运动,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乡村工作讨论会融入了人物的思想与理论,具备了一定的乡村建设理论支撑,归纳、提炼了乡村建设理论,为当代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可资借镜与参考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从历史事件入手研究中国近代农业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史研究的一个角度。从研究思路来看,首先,要从社会大背景上纵向梳理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经过以及三次集会召开的具体过程,并确定事件经过中的关键点。其次,要分析各份演辞与报告,追踪溯源。再次,要将人物思想、理论与集会过程相融合,力求在文本上立论并提炼出具有时代性的农业职业教育主题。从研究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部分:第一,探讨乡村工作讨论会成立的社会背景,涉及中国农村、农业的近代变迁、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以及本会的发起经过。第二,叙述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召开,即邹平集会、定县集会、无锡集会。可以分别叙述集会过程,包括筹备情形,涉及开会通知、大会程序及工作报告条例;参会人员情况;开会经过;工作报告内容;集会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等。第三,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比较与分析。主要是三次集会的目标与宗旨;参会人员的数量、资格与来源;汇报内容的比较;涉及团体及机构的缘起与设立、工作经过、实验心得和未来计划;三次集会的议题分析与比较;重要人物的思想、理论的分析与比较等。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与批判。时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目的以及具体活动过程进行了现实的审视,具体包括江问渔、徐宝谦等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李紫翔、孙晓村、张志敏、千家驹、吴半农、孙冶方等人对邹平和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乃至农村建设运动所作的分析与批评。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现实思考与启迪。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历史定位,包括新建农村实验区的扩大,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农业农村研究的加深以及技术的推广等;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社会理想受挫的原因,包括战争、经济、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等。

 

新乡村建设论文篇(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不仅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和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基础工程,而且明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王万山[1]等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围绕“六新”来确定,这“六新”是新农民、新产业、新村庄、新组织、新环境、新服务。乡土地理主要研究本村、县(市)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民的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地理分布,并阐明其相互间的联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土地理自然而然地就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大力发展乡土地理教育,使人民充分了解乡土地理,发现和解决乡村发展的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乡土地理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1乡土地理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1.1.1乡土地理教育与“生产发展”

乡土地理教育对“生产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生产发展”是农民有一定的财力投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条件,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结构,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布局,推广农业技术和发展农村非农业,创造条件使农村人口得到合理的流动和高效利用[1],这是“生产发展”建设的主要内容。乡土地理教育的内容包含了农村的农业和工业等具体的经济活动,详细介绍了本村各类产业的结构和布局,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对农村经济具体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建议。以《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东营市乡土地理教材》为例,教材不仅介绍了东营市的农业、工业、商业等具体情况和发展现状,以及各产业的主要部门的发展,而且指出了应当怎样发展乡村的优势产业,促进乡村生产建设的发展。

1.1.2乡土地理教育与“生活宽裕”

乡土地理教育对“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生活宽裕”要求通过盘活农村经济、减免税费和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建设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等方式多渠道地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1],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乡土地理教育的内容不仅描述了农村的具体现状,而且阐明了农村各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特性。乡土地理教育在不断地探索农村发展的规律时,以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给政府作出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和意见,引导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蒿城县乡土地理》为例,教材不仅说明了蒿城县的赋税、村落、集市、财政等具体情况,而且探索了各要素的联系,并着力于更好地发展乡村。

1.1.3乡土地理与“乡风文明”

乡土地理教育对引导“乡风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乡风文明”是农村文化和人力资源提升的标志,包括伦理道德、宗教文化、风俗、法制等多方面。乡土地理教育内容包含了大量的人文地理知识,尤其注重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扬科学的文化法制,沿袭健康的风俗习惯,坚决抵制不良精神文明,已经成为乡土地理教育发展面临艰巨而重大的任务。以《蒿城县乡土地理》为例,教材介绍了蒿城县的宗教、婚嫁、死葬等风俗情况。

1.1.4乡土地理教育与“村容整洁”

乡土地理教育对“村容整洁”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结果。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民居住环境依然很差:“露天厕所、泥水街道、压水井、鸡鸭院”[1],许多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道路弯弯曲曲,村里垃圾遍地。乡土地理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乡土地理不仅阐述了人地协调发展的人地关系,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思想,还在乡村规划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对农业、工业、街道、房舍、村状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划。

1.1.5乡土地理教育与“管理民主”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和难题。虽然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制度已确立,但全国农村地区所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不够完善。乡土地理教育内容包含了村民自治制度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政治思想,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全面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乡土地理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提供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应围绕新农民、新产业、新村庄、新组织、新环境、新服务来确定。乡土地理教育对“六新”的实现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乡土地理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能不断地提高村民的教育素质,对提高农村人口识字率、大学普及率,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农村平均预期寿命、人均收入等有着明显的作用。乡土地理教育通过探索三大产业之间和内部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地进行三大产业的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地布局三大产业,提高三大产业的绿色产值。乡土地理教育跟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与时俱进,调控人口的合理迁移,可以对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人口城镇化率、增加人口居住面积进行合理的引导。乡土地理教育探索了人地和谐发展的环境关系,宣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人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对提高农村卫生清洁指数、资源环境安全系数等有着深远的意义。乡土地理教育为农村服务,为农民着想,为农民的生活健康、安全的社会保障、人均基础设施提供了保障。

1.3乡土地理教育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乡土地理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有着教育的普遍原则――教育性。新时期乡土地理教育的思想政治因素构成了一个体系,主要包括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性政策法规的教育。在这个思想教育体系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是核心,这就激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自己家乡的建设热情,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人华侨归乡投资办厂,建设学校,广大的大学毕业生到家乡自主创业,上任村官,为家乡服务。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4乡土地理的教材改革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

1.4.1土地理教材内容改革的基本原理是以“人地关系”为主

人地关系是人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地关系从早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到目前的人地和谐发展理论,无数地理学家经过呕心沥血的探索,终于明确了人要与环境和谐相处,否则将会受到环境的无情惩罚。当今,水土流失、森林破坏、臭氧层空洞、酸雨泛滥正说明了这一点。乡土地理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改革,能提高人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促使人人从爱护家乡、保护家乡环境做起,这对新农村的建设的发展方向具有科学的意义。

1.4.2富有民族特色的乡土地理教材促进了少数民族聚集区新农村的健康发展

我国三个经济发展地带以东部最为发达,西部相对落后,特别是处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极其落后,这给建设新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富有民族特色的乡土地理教材,详细地描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的自然和社会地理环境,激发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努力地建设自己的乡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2.乡土地理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考

2.1乡土地理教育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实验基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乡村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水文水质,天气气候,生物植被,土壤地质,以及农业、工业、科教文化、卫生娱乐、交通邮电,等等,这些素材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民所熟悉的、关心的。这种实验素材不仅数量大,而且容易获得,给实验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乡土地理教育把这些老百姓关心的事物作为实验品,极大地丰富了乡土地理教育的内容,促进了乡土地理教育不断完善发展。

2.2乡土地理教育的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契机

2.2.1在乡村中开展乡土地理教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开展乡土地理教育的一片广阔的天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乡村村民在接受新农村的同时,必然要更好地了解乡村,明确乡村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乡土地理教育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丰富乡村村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形成一种建设家乡、学习乡土地理的风气。村委会等有关部门应开展宣传,鼓励村民学习乡土地理,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带头响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乡土地理教育在乡村能够顺利科学地发展。

2.2.2学校中乡土地理教育的建设

学校教育是一种高效的系统的教育,在学校中开展乡土地理教育更利于促进乡土地理教育的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号召下,学校应积极主动地把学校乡土地理教育和乡村发展联系起来,鼓励教师和学生到乡村中实地考察调研,让教师、学生和村民相结合,让学生把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村民的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更多地了解乡村,探索乡村发展的规律,不断地丰富乡土地理教育。

总之,乡土地理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密切相关,紧密相连。乡土地理教育的发展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作为基地,又不断地推动着乡土地理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万山,庄小琴,郭金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陈庆胜.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3]周伟昂.论体育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18.

[4]刘葳.结合乡土地理教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中小学管理,2006,(S2):290-291.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