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6 16:12:05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1)

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辞职申请就是辞职报告。甚至有些人把申请和报告并在一起。

一、写辞职报告注意事项

首先要考虑有没有申请的必要。辞职报告是辞掉工作的一种报告,报告人一定要事先考虑成熟后再作决定,不可仓促了事,事后后悔不已,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

辞职报告要将报告的事项和理由写清楚,使对方能透彻了解你的要求和具体情况。

辞职报告语言要准确,文字要朴实。

辞职报告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报告。

理由要充分、可信。写辞职书,一定要充分考虑辞职的理由是否充分、可信。因为只有理由充分、可信,才能得到批准。但陈述理由的文字应扼要,不必展开。

措辞要委婉、恳切。用委婉、恳切的言词来表明辞职的诚意。

二、辞职报告的基本格式与写法

(一)标题

在辞职报告第一行正中写上报告的名称。一般辞职报告由事由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即以“辞职报告”为标题。标题要醒目,字体稍大。

(二)称呼

要求在标题下一行顶格处写出接受辞职报告的单位组织或领导人的名称或姓名称呼,并在称呼后加冒号。

(三)正文

正文是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

首先要提出报告请辞的内容,开门见山让人一看便知。

其次申述提出报告的具体理由。该项内容要求将自己有关辞职的详细情况一一列举出来,但要注意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条分缕析使人一看便知。

最后要提出自己提出辞职报告的决心和个人的具体要求,希望领导解决的问题等。

(四)结尾

结尾要求写上表示敬意的话。

(五)落款

辞职报告的落款要求写上辞职人的姓名及提出辞职申请的具体日期。

辞职报告样本

辞职申请(页面居中且用黑体最好)

某某领导:

您好!

本人自进入公司以来,受到公司全方面的照顾,不仅强化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也结交了许多领导和同事。感谢公司一年来对本人的厚爱,让本人从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无工作经验的人变成了一个熟悉工作流程的经验者。

但因为本人个人原因,不得不提交此份申请。本人自觉能力有限,想继续通过求学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知识层面,因此,向公司提交辞职申请报告。

在此之际,祝公司越办越强,越来越强大。

此致!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2)

[摘要] 目的 通过考察离职医务人员组织认同与离职原因相关关系,探讨稳定医务人员对策。方法 以某公立医院51名离职医务人员为对象,采用组织认同量表调查并对离职报告分析。结果 离职医务人员组织认同与离职原因存在关联(列联系数C=0.349, P<0.01)。结论 因外部职业机会离职者的组织认同明显低于因其他原因离职者。

[

关键词 ] 组织认同;离职原因;医务人员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005-02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Reasons for Resignation among Medical Staff of a Public Hospital

GUI DequanHU YajieTANG Weiwei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Beijing 1007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y examin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reasons for resignation among medical staff, the basis would be provided on retaining talent. Methods 51 resignation medical staff were collecte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Scale were used to survey, and resignation repor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cores i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reasons for resignation(C=0.349,P<0.01). Conclusion Resignation medical staff who leave because of other jobs had lower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an the ones leaving due to other reasons.

[Key words]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Resignation reasons;Medical staff

组织认同是指个体用组织成员的身份来定义自我的程度,是个体感知到的与组织的同一性[1]。组织认同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有重要影响,Riketta通过Meta分析发现,组织认同与工作满意度、角色内和角色外形为、工作卷入以及离职意向存在关联[2]。研究证实,组织认同会显著降低员工离职倾向[3-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领域人事制度亦随之深化,社会化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渠道日趋完善的同时,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离职现象渐次增多[5],有关医务人员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相关关系的研究也逐步兴起。但这些研究大多数主要停留在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上,而导致医务人员离职倾向成为离职行为的实际原因与组织认同究竟是否存在关联,有多大关联,目前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实证。本研究基于医院工作实践,拟对离职医务人员组织认同与离职原因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某公立医院2012年度离职人员为对象,于办理离职手续时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51份,其中男性14人(27.5%),女性37人(72.5%),平均年龄(32.20±7.32)岁;工龄1~5年22人(43.1%),6~10年16人(31.4%),11~15年8人(15.7%),15年以上5人(9.8%);医师18人(35.3%),护士25人(49.0%),研究2人(3.9%),管理6人(11.8%);初级职称36人(70.6%),中级11人(21.6%),高级4人(7.8%);博士研究生6人(11.8%),硕士研究生10人(19.6%),本科28人(54.9%),大专7人(13.7%)。

1.2调查工具

1.2.1组织认同调查借鉴戴立萍[6]的研究,自制本研究组织认同量表,采用Likert5方法评分:5表示“非常符合”,l表示“非常不符合”。

1.2.2离职原因调查对离职人员离职报告进行分析并结合访谈了解离职原因。借鉴唐蔚蔚等[7]关于医务人员离职原因的分类,将离职原因分为外部职业机会、学习机会、职业倦怠、家庭原因、不适应医院要求5类。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组织认同量表信度分析

首先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分析。KMO=0.601,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190.641(df=66,P=0.000)。说明本次研究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对量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最终提取出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解释了57.012%的变异,分别命名为情感性组织认同、评价性组织认同和认知性组织认同,各包括6个条目、4个条目和2个条目。计算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三个因素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79、0.685、0.714,量表信度较好。

2.2组织认同与离职原因描述性统计

组织认同总体及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5类离职原因占比情况见表2。数据显示,离职人员组织认同水平较低,外部职业机会是主要的离职原因。

2.3组织认同与离职原因相关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离职原因对组织认同总体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3.776,P=0.010),但对各维度得分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将学习机会、职业倦怠、家庭原因、不适应医院要求4类离职原因归为非外部职业机会,则离职原因分为外部职业机会和非外部职业机会两类,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离职原因对织认同总体得分(t=-3.633,P=0.001)、情感性组织认同(t=-2.371,P=0.022)以及评价性组织认同(t=-2.416,P=0.021)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对认知性组织认同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别以组织认同及其三个维度的平均值为临界值,将组织认同得分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采用R×C表检验分析外部职业机会和非外部职业机会两类离职原因和组织认同得分高低分组的关系,结果见表3。

3 讨论

组织成员关于组织的认同情况,对其在组织中的组织心理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非常重要。上述结果显示,组织认同与离职原因之间存在关联。具体来说,因外部职业机会离职者,组织认同及情感性组织认同、评价性组织认同两个维度均低于因其他原因离职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非公立医院的兴起,医务人员流动逐步增多,这无疑将给医院管理者如何留住合适人才,稳定医务人员队伍带来巨大挑战。医务人员对所在医院的认同感越强,越能产生对医院的忠诚和共鸣,并通过努力保持医院员工身份。强化医务人员的组织认同感能有效减少医务人员离职行为特别是另寻外部职业机会的离职行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应当关注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包括提供各种培训和发展机会,关注个人的职业前景,增强其职业认同,实施公平并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激励机制,提高其评价性和认知性认同,同时关注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致力于提升其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提高其情感性认同,从而充分发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提升医院核心竞争能力。

[

参考文献]

[1]李旭培,王桢.组织认同对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上级信任感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11,25(8):82-84.

[2]Riketta M.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5,66(2):358-384.

[3]韩雪.职业经理人组织认同研究[D].济南:上冻大学,2008.

[4]张倩.企业知识型员工组织认同感与离职倾向相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5]周洁.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离职因素调查探析[J].现代医院,2012,6(12):133-135.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3)

一、引言

2009年10月我国在深市推出了创业板,在其设立之后的近两年半的时间里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现象频现,且有越演越烈之势!根据所收集的截至2011年7月31日的数据,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105家企业存在高管人员离职现象,离职的高管人数(不包括监事会成员、证券事务代表等)共有176人。高管辞职本属正常,不过,当高管辞职大量出现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时候,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特别是当创业板上市公司原始股解禁来临的时候,高管的辞职行为有理由让人们关注和思考以下问题:高管离职的背后动机或者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创业板公司高管的频繁离职现象会给公司和资本市场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应当如何规范高管离职行为,特别是对持有创业板上市公司原始股票的高管离职之后的减持套现行为应该如何才能有效监管……

在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的存在,委托问题就会出现。企业经理人与所有者的目标往往大相径庭,二者的利益冲突不容小觑。为解决二者的利益冲突,就需要通过契约的形式对经理人进行有效激励和约束。因此,有必要对创业板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分析、评价创业板公司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及其与高管离职现象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问题就引起了各界学者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由于研究时间的不同以及所选取的样本和指标的差异,各方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我国对高管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张维迎、李增泉等。张维迎(1999)从委托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当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契约不完备时,资源配置就达不到帕累托的最优状态。为达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让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达到配置最优级,可通过让经理人持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的途径,将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经理人的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李增泉(2000)采用OLS回归对高管薪酬、持股比例、公司绩效以及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与企业绩效不相关,与企业规模显著相关,并且不同地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国外高管激励问题研究的深入与推广,我国的高管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了出来。

魏刚(2000)采用OLS回归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进行论证并得出以下结论:高管报酬与公司业绩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高管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从而证实了我国高管薪酬的激励机制不是十分健全,激励效果不明显。

陈志广(2002)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我国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

胡铭(2003)对高管人员激励与公司业绩敏感性以及公司规模、国有股权比例进行了OLS回归,结果发现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高管持股比例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而与公司规模却显著正相关。

谢德仁(2004)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认为经营者的激励问题是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他认为解决委托理论长期激励问题的关键手段是股票期权。

贺燕雄(2008)以深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管的现金报酬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高管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的业绩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说明高管的年薪制能够对企业业绩的提高起到较强的正向激励作用,而高管的持股比例则对企业业绩的提高未起到明显的激励效应。

杨玉凤(2010)等以2008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均使用2008年与2007年的差分值计量。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会计业绩显著正相关,而与市场业绩变动不显著负相关。

由于创业板开板时间短,我国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相关性分析的研究还很少。魏乐(2010)在借鉴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首批3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所有治理因素中,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流通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除此之外,其他变量与企业绩效均无显著的相关性。王楠等(2011)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现象进行了规范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公司内部激励机制存在缺陷,并从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两个方面提出了内部激励机制重构思路。

三、研究假设

(一)指标选取、解释与研究假设

1.指标设计与解释。(1)高管薪酬指标。《年报准则》规定: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各项奖金、福利、补贴、住房津贴及其他津贴等。但是由于公司高管地位的特殊性以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巨大影响作用,公司一般还会给予高管一定的股权激励。因此,本文选取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和高管持股比例分别作为高管的短期激励指标和长期激励指标。(2)公司绩效指标。选取每股收益EPS、每股净资产APS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评价公司绩效的指标。(3)公司规模指标。选取资产总额TA和营业收入IC作为评价公司规模的指标。

2.研究假设。

假设1: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高管的素质及其努力程度,对高管实行短期激励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将其自身素质及其努力程度反映在高管的报告期报酬总额之中。而且激励作用越明显,公司的业绩就可能越好。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的报告期报酬总额与公司业绩正相关。

假设2: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与公司规模正相关。

公司的规模越大,所需要的高管层次及其综合管理素质要求也越高,并且需要高管投入的精力也越大,所以公司高管对其报酬总额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与公司规模正相关。

假设3: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基于委托理论,将高管的个人所得同公司的整体业绩相挂钩的股权激励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若高管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业绩对其自身利益的影响就越大,其对公司业绩提高所付出的努力相应也会越多,公司业绩显然也会越好。所以高管持股比例与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正相关。

假设4: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规模正相关。

公司的规模越大,其管理运行相对就越规范,其所制定的高管的长期激励机制就可能越完善,而且规模较大的公司也有实力给付公司高管更多的股权激励。所以,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规模正相关。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截至2011年12月31日在深市创业板上市的28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研究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的相关性时,剔除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和其他相关数据不可得的公司,剩余246个有效样本;在研究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的相关性时,剔除了高管持股和其他相关数据不可得的公司,剩余49个有效样本。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以上述上市公司有效样本2011年的年报数据为基础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运用Excel和SPSS16.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

四、实证分析

(一)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根据表2不难看出:

1.无论是创业板高管的报告期报酬总额指标还是高管持股比例指标,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以及二者与均值之间相差都比较大。这说明创业板高管之间的报告期报酬总额和股权激励差距悬殊,这可能是由于所处行业和地区的不同所造成的。

2.代表公司绩效的每股盈余(EPS)指标,其极大值2.47和极小值0.01相差比较悬殊,但均值0.6394为正且接近于0,这表明创业板公司平均盈利水平较低;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相差很大,均值较小,这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的标准差较大,则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不是很稳定。

3.创业板上市公司之间的规模相差更是悬殊,这可以通过资产总额指标和营业收入指标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的差额以及标准差数值看出来。

(二)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数据可参见表3和表4。

1.通过表3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代表公司绩效的三个指标中,每股收益(EPS)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与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PAY)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32和0.137,在0.05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每股净资产(APS)与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PAY)的相关系数为0.095,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是很显著。

(2)资产总额(TA)和营业收入(IC)两指标代表着公司规模,二者均与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PAY)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2和0.298。这说明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与公司规模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通过表4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每股收益(EPS)、每股净资产(APS)以及净资产收益率(ROE)三指标与高管持股比例(S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8、0.237和0.015,与高管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假设3不成立。

(2)资产总额(TA)和营业收入(IC)与高管持股比例(SR)之间也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98和-0.05,假设4不成立。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创业板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证实假设1。

2.创业板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与公司规模正相关,证实假设2。

3.创业板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相关,否定假设3。

4.创业板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规模不相关,否定假设4。

在上述直接研究结论基础上,可进一步展开阐述:

首先,创业板高管人员的报告期报酬总额同公司的短期业绩(每股收益)之间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对主板市场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两者之间从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到相关性不明显再到相关性明显,加之创业板的研究也表明二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说明主板及创业板市场都十分重视对高管的短期激励,使高管的报告期报酬总额同公司绩效相挂钩。但是,公司高管的持股比例却同公司的业绩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且,研究也发现创业板高管的持股并不普遍,往往是董事长或是总经理持有大部分股份,其他高管持股很少,乃至不持股。已有资料显示,上述176位离职高管中,除去资料不全的13人外,持股为0的高管有69人,间接持股的高管有2人,余下的92位离职高管均持有所在公司股票,未持股离职高管占离职高管人数的42.33%。近半数的离职高管未得到股权等方面的长期激励,这说明创业板公司对于高管人员的长期激励机制还不是很完善。

其次,创业板高管人员的报告期报酬总额同公司规模正相关。这说明高管人员在承受公司规模扩大所要求的脑力及体力的额外支出上获得了相应的回报,也如上文所述,规模大的公司有能力支付高管的高额报酬。但是,如表4所示,高管的持股比例同公司规模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说明创业板公司高管的长期激励措施与公司规模之间严重脱节,创业板公司的长期激励机制迫切需要完善。

我们已经得出创业板上市公司长期激励机制不完善的结论,那么,创业板高管离职与公司不完善的长期激励机制是否有一定的关联呢?我们不排除此种原因。对接近半数的未持股高管离职现象的动因,我们的解读如下:在创业板的造富示范效应下,这些未持股高管大多数不再满足于每年十几万或数十万的工资薪酬,但短期内又无望获得可观的股权激励,因而,可能更愿意跳至其他待上市公司获得低价原始股,或辞职自己创业。而对余下的92位离职高管均持有所在公司股票,他们离职的动因又是什么呢?业内专家分析提出,“创业板公司上市前股权激励方案过于短期化是造成上市一年中部分高管辞职的一大原因。”创业板公司上市前股改时,大都实施了高管股权激励,但在公司章程或股权激励计划中,大都未设置长期化的后置约束条款。上市前,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不会出现离职减持问题;上市后,高管股份的价值已高达几百万、数千万甚至上亿,股权激励短期化的弊端开始显现,引发了部分高管离职减持的问题。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离职原因包括:工作原因、退休、任期届满、辞职、解聘、健康原因、个人原因等。其中,由于个人原因离职的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4.71%,其次有24.71%的高管离职是因为工作调动,这两类相加其占比已经超过了半数接近六成。虽然高管们离职理由普遍是由于“个人原因和工作原因”,但是高管们离职之后的大量股票减持事件已经将“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露无遗。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将高管离职动因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长期激励机制的不完善,致使部分高管的长期利益诉求得不到激励和满足从而促使其主动离职;另一类是由于创业板公司IPO前对部分高管实施的股权激励在IPO成功之后显现出的巨大造福效应,导致部分高管采取主动离职以便后面减持套现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虽然高管离职的动因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都可以归结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对于高管来说,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其离职对其他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对公司乃至对整个创业板市场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首先,对于其他股东而言,高管的离职行为会向他们传递公司前景并不被看好的所谓利空信息,如此就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投资信心导致多米诺骨牌的“抛售”效应。其次,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高管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人物,高管离职所导致的管理层的变更会在一定期间内、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司管理状态的混乱,影响公司成长的稳定性。再次,对于创业板市场而言,个别上市公司高管的离职减持行为会产生一种“头羊”效应,引发其他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仿效跟随,进而向市场传递一种不好的信号,如此一方面会加剧个股的解禁压力,引起相关个股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后续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和再融资行为。

(二)政策建议

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的动因以及部分离职行为对市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笔者提出以下几项政策建议。

1.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长期激励机制。由上述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创业板上市公司对高管人员的短期激励初见成效,但其长期激励机制并不完善,这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改善。

(1)进一步实施股权激励。从相关统计数据和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板公司高管持股现象并不普遍,公司缺乏对高管人员股权方面的长期激励,这容易导致高管人员的短期行为。所以创业板公司应根据自身规模、业绩以及高管人员的能力给予高管人员相应的股权激励,避免其贡献与报酬相脱节的现象。

(2)期权激励。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中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指企业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的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股份的权利。通过授予股票期权的方式将公司的一部分剩余索取权转让给高管人员,使其与高管人员的控制权最大程度的对应起来,高管人员的收益也可以通过股票的增值来实现。此外,期权激励还会使高管人员的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相一致,其激励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管人员的短期行为。

2.规范创业板高管的离职行为。高管的离职套现行为给上市公司、普通投资者和创业板市场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些影响,有必要对高管的离职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

(1)加强高管减持本公司股票的信息披露。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一般只在年报中披露高管薪酬总额的单方面信息,而没有披露薪酬的形成过程、具体构成、发放时间、发放动机以及职务消费等详细信息。高管的薪酬不像其他财务指标那样方便找到,而高管持股比例、持股数量变动等方面的信息更是不易获得,中小投资者很难了解与监督高管薪酬的合理性。在西方一些国家,相关的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制定严格的高管薪酬披露准则,使公众可以方便地了解到高管薪酬的数据本身以及其形成过程和目的。我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也可以仿效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及创业板特点的高管薪酬披露制度,尤其是高管离职、减持本公司股票等方面的信息,使投资者可以更好、更及时地获得相关信息,更好地对其进行监督。

(2)延长锁定期。为了控制创业板高管们离职潮涌,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于2010年11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通知》要求,高管人员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6个月内(含第6个月)申报离职的,自申报离职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其直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第7个月至第12个月之间(含第7个月、第12个月)申报离职的,自申报离职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其直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并没有能够遏制住创业板高管的离职减持公司股份现象。基于此,深交所应进一步延长锁定期,给予创业板公司足够的成长发展的时间。此外,深交所还可以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后,其转让股票的时间和数量由本公司股东大会来决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规范高管的离职减持行为。

(3)提高离职套现行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高管离职套现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根据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自然人股东将在公司上市之前取得的股权在公司上市后进行转让必须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当前的规定对高管离职套现行为并未起到很大的约束作用,可以考虑采用“累进税率”方法来提高创业板高管离职套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这也许能够对高管的离职套现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4)完善立法监督体系。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的相关规定只有《公司法》第142条,《证券法》第47条,《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第4条和前文提及的深交所颁布的《通知》。现行法规对公司上市后短期内高管离职套现的规定和管理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监督体系的完善来进一步规范高管的离职行为。例如,可以考虑由深交所制定规则,要求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的高管承诺在公司连续盈利3年或5年之前,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不能进行转让。J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谢德仁.经理人激励与股票期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64.

4.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24(5):58-63.

5.胡铭.上市公司高层经理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3,(4):59-62.

6.贺燕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研究[J].管理纵横,2009,(3):28-29.

7.杨玉凤,沈玉玲,胡欣.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0,(6):65-68.

8.魏乐.创业板公司绩效与董事会特征研究[J].会计之友,2010,(32):92-93.

9.陶金元,魏祥迁,.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及高管薪酬相关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08-111.

10.林茂,马忠.创业板企业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效率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25):59-63.

11.张杰,张宇润.创业板公司激励性股票期权制度研究[J].经济师,2005,(11):120-131.

12.陶金元,.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分析与方案设计[J].经济师,2007,(4):108-110.

13.谌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8):55-63.

14.邹炼.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相关性分析――以沪、深市A股制造业为例[J].管理方略,2009,(3):106-107.

15.刘哲,葛玉辉.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绩效相关性实证分析――基于“真空高管薪酬”理论[J].华东经济管理,2011,(7):93-96.

16.王哲,王浩.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15):218―220.

17.王楠,杨海芬,赵邦宏.基于高管辞职背景下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激励机制初探[J].商业会计,2011,(3):67-68.

18.李仕明,唐小我.企业权力配置与经理激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9.郭爱英,张立峰.薪酬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0.赵涛.薪酬设计与员工激励全方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21.武晋明,殷琳琳,王威,韩晓阳.高管激励[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2.Garvey,Gerald T. and Milbourn,Todd T.,Asymmetric benchmarking in compensation:Executives are rewarded for good luck but not penalized for bad[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vol,82(1):197-225.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4)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60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财务/审计/税务:会计、代表处会计

工作年限: 8 职 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000以下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工作经历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香港注册港资进出口企业)广州代表处 起止年月:2007-04 ~ 至今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会计主管

工作描述: 1.负责代表处全套帐务及报税。

2.负责香港主体公司帐务处理,证照变更,配合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每年的审计报告并合理控制税负。

3.负责信用证结算过程及风险控制,合理安排结汇时间规避外汇风险。

4.负责销售合同商务条款的审核。

5.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差旅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财务队伍的建立健全。

6.通过资金流分析,及时发现如物流,存货,甚至流程等存在的问题。

7.配合招投标部门做好招投标工作,及时提供合适的财务资料。

离职原因:

某贸易有限公司(香港注册美资进出口企业)广州代表处 起止年月:2006-07 ~ 2007-03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会计

工作描述: 1.负责代表处全套帐务及报税,为香港公司准备报税必要的资料。

2.负责客户资料管理,应收应付款的管理,与国外客户对帐。

3.部分货款的支付,控制及管理。

离职原因: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会计主管

工作描述: 1.负责全盘账务,报税,税收筹划,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做好每年的汇算清缴,处理与税局的关系,任职期间税局仅在刚到职时到公司查过一次账。

2.负责应收预付款的核控,直销店的结算管理,任职期间使应收款的收款速度提高10%,在处理原有坏账呆账、改善资金周转方面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

3.配合市场部、业务部做项目预测及资金预算。

4.负责业务人员财务知识的培训,展会期间负责向客户就合同条款的财务问题做出解答。

5.维持与银行的良好关系。

离职原因: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财务助理

工作描述: 1.主要负责应收预付款控制,编制每月对账单,负责直销店结算管理。

2.存货控制,根据业务部销售计划及上期消耗量向总公司订货,编制存货数据分析日报,监控库存食品的生产日期,并编制货期报告递交公司经理,定期盘点库存,编制并向总公司递交货品及样品库存变动报告,对存货差异及时进行处理。

3.编制并向公司经理报送全国(包括华南华西华中)销售报告。

离职原因: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会计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 暨南大学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04-06

专 业 一: 文秘 专 业 二: 会计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994-09 1997-07 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文秘 中专 -

2002-02 2004-06 暨南大学 会计 大专 -

2005-02 2006-09 广东外贸外贸大学继教学院 商务英语 ---- -

语言能力外语: 英语 优秀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会计专业资历及特长:

专业资历: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5)

(二)称呼

要求在标题下一行顶格处写出接受辞职报告的单位组织或领导人的名称或姓名称呼,并在称呼后加冒号。

(三)正文

正文是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

首先要提出报告请辞的内容,开门见山让人一看便知。

其次申述提出报告的具体理由。该项内容要求将自己有关辞职的详细情况一一列举出来,但要注意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条分缕析使人一看便知。

最后要提出自己提出辞职报告的决心和个人的具体要求,希望领导解决的问题等。

(四)结尾

结尾要求写上表示敬意的话。

(五)落款

辞职报告的落款要求写上辞职人的姓名及提出辞职申请的具体日期。

厨师辞职报告(一)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

我是厨部荷台员工xx。我入职已将近三个月,非常感谢领导曾在工作中给予过的指点和引导,使我在这里学到了一些关于烹饪的常识和实用的工作技能!

也很感谢在工作上帮助过我的同事们!他们也曾带给我开心和欢笑!这里的很多人很多事也给我留下了些许的美好!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以此刻的我也不得已呈上了我的辞职报告,因为我有了比在此处更好的发展。老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的人生规律莫不是如此!所以我经过慎重考虑权衡利敝向公司提出辞职!

由于事发伧促,我的离职申请没能提前报告,给部门工作增加了压力,为此我也身感愧疚!在此之前我唯一能作的补偿就是一如既往的坚守岗位努力工作。也诚望领导针对我的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能在本月28号之前批准我的离职!

再次深表感谢!

申请人:

厨师辞职报告(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饭店里的一位厨师,至今已在此工作三年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我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大进步。我很感谢贵饭店给我的工作和成长的机会,在此我对我的辞职深表歉意。

通过这三年的历练,我懂得了很多,学会了很多,厨艺也提高了很多。有汗水,有辛酸,有眼泪,同时更有很多欢笑,很多收获,很多幸福。但是,随着我当厨师的年头越来越多,我愈加发现自己的不适应,于是,经过我深思熟虑了好久,慎重的得出这个了结论:我热爱烹饪,烹饪是我此生最大的兴趣爱好,但它却不适合成为我的职业,因为,当兴趣变成职业,反倒让我失去了原有的热情,从而不知所措。虽然,我很舍不得这个我工作学习了三年的地方,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要离开,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探寻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空,希望领导能理解我、支持我,并且尊重我的决定。

由于我的离职而对饭店造成的不便,我深感歉意。但也希望公司能体谅我的个人困难,对我的辞职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再次对领导的培养表示感谢。预祝饭店生意兴隆,越办越好。

此致

敬礼

厨师辞职报告(三)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公司对我的培养,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使我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里,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原则。

现由于个人原因(家庭原因/身体原因等等)不能在公司继续工作了,决定在X年X月X日辞职,特向公司提交辞职报告。希望你能及时找到合适的人选接任我的工作!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6)

(二)称呼

要求在标题下一行顶格处写出接受辞职报告的单位组织或领导人的名称或姓名称呼,并在称呼后加冒号。

(三)正文

正文是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

首先要提出报告请辞的内容,开门见山让人一看便知。

其次申述提出报告的具体理由。该项内容要求将自己有关辞职的详细情况一一列举出来,但要注意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条分缕析使人一看便知。

最后要提出自己提出辞职报告的决心和个人的具体要求,希望领导解决的问题等。

(四)结尾

结尾要求写上表示敬意的话。

(五)落款

辞职报告的落款要求写上辞职人的姓名及提出辞职申请的具体日期。

厨师辞职报告(一)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

我是厨部荷台员工xx。我入职已将近三个月,非常感谢领导曾在工作中给予过的指点和引导,使我在这里学到了一些关于烹饪的常识和实用的工作技能!

也很感谢在工作上帮助过我的同事们!他们也曾带给我开心和欢笑!这里的很多人很多事也给我留下了些许的美好!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以此刻的我也不得已呈上了我的辞职报告,因为我有了比在此处更好的发展。老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的人生规律莫不是如此!所以我经过慎重考虑权衡利敝向公司提出辞职!

由于事发伧促,我的离职申请没能提前报告,给部门工作增加了压力,为此我也身感愧疚!在此之前我唯一能作的补偿就是一如既往的坚守岗位努力工作。也诚望领导针对我的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能在本月28号之前批准我的离职!

再次深表感谢!

申请人:

厨师辞职报告(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饭店里的一位厨师,至今已在此工作三年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我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大进步。我很感谢贵饭店给我的工作和成长的机会,在此我对我的辞职深表歉意。

通过这三年的历练,我懂得了很多,学会了很多,厨艺也提高了很多。有汗水,有辛酸,有眼泪,同时更有很多欢笑,很多收获,很多幸福。但是,随着我当厨师的年头越来越多,我愈加发现自己的不适应,于是,经过我深思熟虑了好久,慎重的得出这个了结论:我热爱烹饪,烹饪是我此生最大的兴趣爱好,但它却不适合成为我的职业,因为,当兴趣变成职业,反倒让我失去了原有的热情,从而不知所措。虽然,我很舍不得这个我工作学习了三年的地方,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要离开,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探寻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空,希望领导能理解我、支持我,并且尊重我的决定。

由于我的离职而对饭店造成的不便,我深感歉意。但也希望公司能体谅我的个人困难,对我的辞职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再次对领导的培养表示感谢。预祝饭店生意兴隆,越办越好。

此致

敬礼

厨师辞职报告(三)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公司对我的培养,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使我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里,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原则。

现由于个人原因(家庭原因/身体原因等等)不能在公司继续工作了,决定在X年X月X日辞职,特向公司提交辞职报告。希望你能及时找到合适的人选接任我的工作!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7)

尊敬的X经理:

您好!

感谢公司在我入职以来的培养关心和照顾,从X年X月份来到[公司]至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后无论走向哪里,从事什么,这段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为在彩卡的这段工作经历而自豪。

而今,由于个人原因提出辞职,望领导批准。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 xx年x月x日

简短的个人辞职报告二: 

 公司人事部:

我因为要去美国留学,故需辞去现在的工作,请上级领导批准。

公司的企业文化感化了我,我对公司是深有感情的。我留学归来之后,仍愿意回公司就职。

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中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并祝公司兴隆。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 xx年x月x日

简短的个人辞职报告三: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因为诸多个人原因,经过冷静分析思考之后,我正式向公司提出辞职要求.

我于XX年年12月份进入公司实习,到现在已近一年时间,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之下,我掌握了xx行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完成了从校园到企业,到社会的良好过渡,对于公司提供的良好工作环境及培养,我深表感谢。然而就目前公司发展状况与个人发展来看,我很惭愧无法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另外由于自身一些其他原因,很遗憾不能继续留在xx。

再次感谢领导关照并祝愿公司发展越来越好!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 xx年x月x日

简短的个人辞职报告四: 

 尊敬的X经理(或公司人事部):

您好!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我来公司也快一年了,也很荣幸自己成为XX公司的一员。在公司工作一年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技能,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处于良好的态势。非常感激公司给予了我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中,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但是我因为个人原因需要辞职,因我新购房屋在城南,到公司的距离超过15公里,每天往返公司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这对我的工作已造成不良影响,(离职原因也可以写成:因本人身体的缘故,需回家调养,希望不要因为我的个人原因,影响了工作的进展。)因此,我不得不忍痛离开热爱的岗位。 我希望在XX年X月XX日之前完成工作交接,请领导安排工作交接人选。在未离开岗位之前,我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我所在岗位的工作请领导尽管分配,我一定会尽自己的职,做好应该做的事。 望领导批准我的申请,并请协助办理相关离职手续。 祝您身体健康,事业顺心。并祝公司以后事业蓬勃发展。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 xx年x月x日

简短的个人辞职报告五: 

 尊敬的xx:

我自xx年来到公司,工作中得到公司和您的培养,个人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公司的文化和环境也令我工作得非常开心。

现由于个人原因,我不得不提出辞职,希望能于x年x月x日正式离职,请公司批准我的这份辞职书。并请公司在x月x日前安排好人员接替我的工作,我将尽心交接。

再次对您x年来的培养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祝您及公司的所有同事一切顺利!

此致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8)

经济责任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利用。如果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运用将使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本文对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的建议。

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的原因

按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定,审计机构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后,应向组织人事部门提交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作为组织人事部门选拨任用领导干部时的参考依据。组织人事部门应定期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情况反馈给审计机构。目前大多数审计机构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是“先离任,后审计”或“先提拔,后审计”,并没有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参考依据。审计结果一般对领导干部任用难以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审计成效。究其根源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导致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审管审,用管用的情况普遍存在。

1.1 审计质量不高,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后,应按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优劣确定不同的评价类别。组织人事部门对评价为不同类别的领导人员应有不同的考核任用取向。但我们过去的经济责任审计中没有把领导人员履责情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类别,没有对被审计领导人员做出可以离任的明确结论。绝大部分审计报告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都是较好的履行了经济责任,这样的评价让组织人事部门很难利用。由于审计质量不高,评价笼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

1.2 未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审用脱离。虽然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领导人员离任必经的一道程序,但大多是先离后审。组织人事部门想要提拔任用哪个领导人员时也不会先征求审计部门意见。审计机构派出审计组实施审计时,被审计领导人员已经在新的岗位上任职。久而久之,经济责任审计大家更关注的是审计结果报告那张纸,就象走过场似的,组织人事部门需要审计机构出具审计结果报告,装入被审计领导人员人事档案。被审计领导人员接到那个报告,就觉得对自己任职期间的工作划上了个句号。组织人事部门未真正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你审你的,我用我的。报告中发现的问题是否真的就影响了一个人的政治前途,对一个人的任用到底起多大作用,起没起作用,没有反馈,没有通报。这种虎头蛇尾的方式,给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和威严打了折扣。

1.3 审计机构对审计结果利用情况不跟踪,淡化了审计结果利用。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在审计职权范围内,审计机构能按照规定给予处理;对不在审计职权范围内的移交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移送其他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的事项,审计机构重视程度不够。觉得在自身风险范围内的事项已经解决,后续问题怎么处理、责任人是否追究不过问、不跟踪,容易造成责任意识淡薄的部门对审计结果报告不重视,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处理不积极,淡化了审计结果利用。

1.4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作用发挥不到位。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作为交流和通报有关情况,研究、解决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问题的议事机构,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组织,推进审计结果运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过去的工作中,虽然也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或一年召开一次会议,但均属事后总结。会议也只是对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进行简要通报和总结,时过境迁,没有人太在意和关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形同虚设。没有利用经济审计联席会议举足轻重的地位,推进审计结果利用。

2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的途径

2.1 审计机构通过提升审计结果报告质量,增强审计结果的利用价值。审计结果报告质量高低取决于三方面,一是查证质量;二是定性处理;三是语言表述。查证事实清楚、责任界定清晰是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关键;问题定性准确、处理合规恰当是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前提;表述简单扼要,形成的审计结论清晰明了,是有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关键。为通过审计结果报告给其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撰写审计结果报告应该注意的以下事项。

2.1.1 审计结果报告应当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定性准确、责任明确、意见具体、便于利用。

2.1.2 审计结果报告要写明审计中发现的主要违纪违规问题、问题的责任界定、审计评价等重要内容。审计机构认为应当对责任人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的,应当提出处理、处分建议。

2.1.3 审计结果报告必须明确评价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类别。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按照既定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履责类别后,必须在审计结果报告中明确表明履责优劣的类别。

2.1.4 审计结果报告必须明确领导人员是否可以离任。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后,对被审计领导人员是否可以离任必须在审计结果报告中明确表述。

2.2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设。为交流、通报、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有关问题,达到有效利用审计结果的目的,通过联席会议,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建立联动机制,对以下事项进行明确:

2.2.1 各成员单位建立相应制度办法,明确审计结果利用程序、方式等。在制度办法中对评价为不同类别的领导人员,要建立基本的价值取向,如对评价为Ⅰ类的领导人员,可以提拔任用;对评价为Ⅳ类的领导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提拔任用等类似规定。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9)

姓 名:XXX 国 籍: 中国 目前住地: 广州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地: 广西 身高体重: 153 cm 43 kg 婚姻状况: 已婚 年 龄: 29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生产助理:生管员、工业/工厂类:化验/质检/研发/品控、物料管理/物控: 工作年限: 4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广州市**食品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6-12 ~ 2009-01 公司性质: 中外合资所属行业:粮油,食品 担任职务: 食品检验员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原材料,成品的感观、微生物常规检验及结果分析,跟踪负责公司质量关.完成QS(质量安全)的申报及年审工作.对冷冻食品的生产工艺,政策法规,食品标准熟悉.对ISO了解.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广州**新药临床研究中心 起止年月:2005-09 ~ 2006-11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化学化工,生物制品 担任职务: 临床协调员 工作描述: 1.试验前准备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CRF,确定研究中心,选择合格研究者,鉴定协议,发放试验用药品; 2.试验进行中,监查试验进度,确认知情同意,审阅CRF,核对原始资料,管理试验用药品,保证相关资源供应,协助报告不良事件,评估研究者/中心试验情况; 3.试验结束后,回收和销毁未用试验用药品及相关物品,指导研究者按规定保存必备的试验文件,确保申办者按协议支付全部试验经费,试验结束报告.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中国**基酒生产基地 起止年月:2005-03 ~ 2005-09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粮油,食品 担任职务: 化验员 工作描述: 负责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对原材料,成品的抽样检查测定及理化分析,废料样品的测定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跟踪报告. 离职原因: 实习期满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5-07-01 所学专业: 生物工程 第二专业: 食品工艺 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2-09 2005-07 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 微生物发酵工证 2002-09 2005-07 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 生化药品制造工证 2002-09 2005-07 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 食品检验工证 2006-12 2009-01 广州市多蜜儿食品有限公司 食品生产 安全生产员 语言能力 外 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化验室的工作,锻炼了我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熟悉一般计量检测设备的操作和特性.能独立并熟练操作理化,微生物检验,熟悉食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品质管理流程.对标准化管理,品质管理有一定的了解. CRO公司的工作,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素质,使我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及判断力,良好的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详细个人自传 性格开朗,个性随和,虚心好学,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能跟同事进行很好的团队合作,富有较强的责任感.流利的粤语,普通话,,日常英语会话,熟练使用地Excel,Word等办公文档.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10)

中图分类号:R749.055、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2-0152-05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Personal Experience ofParticipants of National

Psychological Counselor Examination

LI Qiang,XU Dan,GAO Wen-Jun

Psychology Research Centre of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

【Abstract】 Objective:To get the knowledge about participa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National Psychological Counselor Examination (NPCE) for Licensure and Certification. Methods:Self-analysis report which was submitted by the participant of NPCE was analyzed with content analysis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 diversity of content and origin, all personal experiences were generalized and classified into ten clusters and thirty-six categories.Results:(1) Ten clusters were ranked by the descending of its frequency. They were occupational influence, model influence, family roles, distress of family members, frustration in school work, frustration in living, parent-child separation, family conflict, psychological or behavioral problem,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2)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participants between 30 to 39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other two age groups (6.5±2.9/4.3±1.9, 4.7±1.2, F=4.09, P=0.023).(3)Interaction effect was found between age and experience of family roles(Fisher's exact P=0.003), as well as age and experience of family conflict (Fisher's exact P=0.023); Diflerent rates of family expenenu were reported in dfferent age gooups(40,66.7%,Fisher's exact P=0.023).(4) There was no gender difference in personal experiences.Conclusion:Disparity in concealing level created experience differences reported by participants of all ages,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ticipant's occup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aused the diversity of occupational influenc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personal experi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of NPCE in China and abroad.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unselor; content analysis; personal experience; qualitative research

随着我国心理咨询职业化的起步,一大批人投身心理咨询业,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人想成为心理咨询师?他们是否有什么独特之处?国外有研究显示,心理咨询师在价值观、需要、个人经历等方面都存在与众不同之处,他们可能看重职业所赋予的自主性[1];他们有被人需要、建立亲密关系、照顾他人、产生控制和施加影响、为别人解答问题等需要[2]。也有研究发现心理咨询师比平常人经历了更多的心理痛苦,在童年时遭受过虐待,源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存在各种机能障碍、家庭暴力,父母未能承担应尽之义务,自己或亲属曾接受心理治疗。他们曾获益于心理治疗或良师(mentor)的引导等[3-6]。而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尚无研究结果发表,前期个案研究显示心理卫生工作者的从业动机与其个人经历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7]。本文用二次文献分析法开展了进一步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以2006年天津市报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二级)的478名人员为总体,其中上半年150人,下半年328人。选取总体的10%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但考虑到所抽被试在综合评审时提交的报告并非均为个人分析报告,根据多年评审经验,在实际抽样中将比例扩大为12%,以保证获得10%的样本量。抽样分上、下半年两次进行,具体方法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先将报考者按照考号排序,然后将其分成若干个抽样单位,每个抽样单位的样本数不少于总体的12%,最后采取简单随机法(抽签)选取其中一个抽样单位作为样本。共获得样本58人,其中上半年18人,下半年40人。剔除其中未提交个人分析报告的无效样本6人,实际获得有效样本52人。其中男18人,女34人;50岁5人;职业:教师16人,医务工作者16人,心理咨询员(三级)5人,其他(管理者、营销人员、记者、学生等)15人。

1.2方法

1.2.1建立内容分析系统

1.2.1.1确定分析单位 在本研究中,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单位是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报考者。

1.2.1.2形成类目 由于国内尚无同类研究,笔者在参考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1-6,11-13]采用了自下而上,以分析材料的内容为基础的类目形成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阅读所有分析材料,对报考者的个人经历形成整体印象,将报告中涉及的所有个人经历汇总,并初步拟定类目及标准;

第二步,从分析材料中随机抽取9份,由三名研究者对照初步形成的类目和标准各自独立编码,然后讨论、调整类目、修订标准、再次试用……,反复修订类目及标准,直至所形成之类目简洁、准确、界定清晰,标准的定义客观、操作性强,研究者之间观点达成一致;

第三步,经多次讨论,将内容相近或来源相同的个人经历归到一个大类中,最终形成家庭角色、家庭矛盾、家庭成员的遭遇、亲子分离、心理与行为问题、生活上的挫折、学业上的挫折、人际关系问题、榜样影响和职业影响等10个大类。经过这三步形成的分析系统即为正式分析的编码手册。

1.2.1.3编码 三名编码人员依照编码手册分别对52份个人分析报告进行编码,凡个人分析报告符合某一类目的编码标准即在编码登记表相应的经历上记1;反之,记为0。

1.2.2编码者一致性信度

对三名编码人员的所有编码结果进行编码者信度分析,信度系数为0.87。由此可知,分析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1.3 统计方法 用作统计分析的数据是综合三份编码数据得出的,即各样本在每一经历上的值取自两名(或两名以上)编码者相一致的编码值,依此来降低编码的误差。采用内容分析法,将文字的叙述性文献转化为定量的数据[8],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2 结 果

2.1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者个人经历内容分析结果

表1显示,报考者的个人经历按照其在样本中出现的频次排序依次为:职业影响、榜样影响、家庭角色、家庭成员遭遇、学业挫折、生活挫折、亲子分离、家庭矛盾和心理及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这10类经历主要集中在个人、家庭以及社会三方面。

2.2不同年龄、性别报考者的个人经历差异比较

表2显示30-39岁报考者的个人经历类目总数显著高于40岁组,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所有经历大类中,三组之间仅在家庭角色和家庭矛盾两类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数线性模型分析显示在是否报告家庭角色经历上,40岁组的人次分布与期望次数有显著差异,前者未提及家庭角色经历的人数较多,而后者提及家庭角色经历的比例较高;30-39岁报考者在报告中陈述家庭矛盾的人较多。偏关联检验发现,即使排除性别和职业两因素的作用,年龄与家庭角色、年龄与家庭矛盾的交互作用仍然存在(Partial χ21=13.43,P=0.001;Partial χ22=12.58,P=0.002);不同性别的报考者之间在各类经历上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的偏关联检验显示性别的主效应虽显著(Partial χ2=5.00,P=0.025),但性别与经历间并不存在交互作用。

2.3不同职业报考者的个人经历差异比较

不同职业报考者在职业影响上差异不显著(确切P=1.000)。

3 讨论

3.1报考者个人经历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30-39岁报考者在个人分析报告中所陈述的个人经历种类要显著多于其他两组,年龄与所报告的经历种类呈倒U型关系。这一结果与通常认为的经历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的常识有出入。可能是由于不同年龄人群在掩饰性上存在差异所致。>40岁的报考者掩饰性更高,更倾向于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方面,而隐藏不好的一面。在撰写个人分析报告时,>40岁的报考者对一些违背社会期望、影响自己形象的经历避而不谈,如家庭矛盾这一尖锐和敏感问题,他们均未在个人分析报告中提及。而对于家庭角色这类不与道德评价直接相联系的中性经历,他们就未出现上述的掩饰行为。但这一观点仍需后续研究的验证。在家庭角色大类中,包含了身为长子或长女、承担生活重担、为人父母三种经历,无论从报考者出生的时代背景,还是人正常的生理和社会发展来看,这类经历的出现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3.2我国心理咨询师报考者与国外心理治疗师个人经历的异同

从我国心理咨询师报考者的家庭情况来看,他们中有人是家中的长子或长女,自幼就帮父母照顾弟妹或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有人不得不长期照顾患有心理疾病或严重躯体疾病的亲属。这都是亲职化(parentification)的标志。亲职化是指在家庭互动模式中,儿童或青少年被指定承担原先应当由父母所应提供的角色与责任[10]。Fussell发现与物理学家相比,心理治疗师童年时更多地经历亲子角色的倒置[4]。Maeder也提出心理治疗师曾是父母的照顾者,只有在提供温暖和情感抚慰时才能够获得同样的情感回报,他们对于自我概念的价值评价大都源自帮助和照顾他人,因此他们经常通过助人这一途径来寻求自我肯定和亲密情感[11]。

心理咨询师报考者的生活常充满了挫折与坎坷,他们的身体、心理可能具有某种障碍或缺陷,抑或在生活或学业上遭受了重大打击;另外一些伤害则来自他们糟糕的家庭环境和不良的人际关系。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形式、激烈程度各异的冲突;有人则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被动、回避、退缩或易起冲突。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的相关临床文献中,他们常常被称为“负伤的治疗者(wounded healers)”[11],那些挫折经历和带着伤疤的情感痛苦似乎能增强他们理解他人和共情的能力[12]。

本样本中67.3%的报考者在报告中都强调了榜样的影响,他们的“榜样”或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社会及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或是身边的某位好老师,又或者是有幸结识的心理卫生工作者。Henry及其同事指出,这些角色有的激励他们不断前行,有的被他们视为追随的目标[13]。

除以上的相同点外,表2所列的某些经历是我国心理咨询师所特有的,包括:为人父母、由祖辈带大、高考失利以及职业影响。这些经历或与我国心理咨询职业化道路直接关联,或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石。“为人父母”与“职业影响”中的各种经历,凸显了我国心理咨询职业的特殊性。我国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刚刚开始,行业门槛较低,日渐壮大的咨询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成员来自与心理学相关的各行业,如教育、医疗、管理等。这与西方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培养模式完全不同[14]。我国心理咨询师准入人群表现出两方面特征:年龄跨度大,报考者从二十几岁至五十多岁[15,16];在职业经历方面较国外同行丰富,即报考者参加心理咨询培训前大都具有从事其他职业的经历。因此,一些报考者或出于教育子女的需要,或因先前职业的影响来学习心理咨询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祖辈带大”是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一大特点,既有父辈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子女等现实原因,也与我国传统文化所塑造的以紧密联系的扩大家庭为主体的家庭结构有关。幼年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不仅妨碍亲子间正常依恋关系的建立,继而还会影响其成年后的人际交往方式及职业选择[17]。

高考失利给当事人心理上带来的挫败感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压力丝毫不逊色于童年期遭受的各种不幸[18]。从应激的角度看,高考受挫的个体投身心理咨询行业的行为作为一种应对方式,也是源于自助或补偿的需要[7]。

通过与国外研究的比较,发现在国外研究中揭示的某些现象在本研究中并未出现。如遭受虐待。在报告中,很少有报考者提及自己有受虐经历,即使在叙述家庭冲突或家庭暴力时稍有暗示,也表述的极为隐晦,无法判断是否被虐待,更未发现待个案。而国外的研究结果与此不同,Elliot等研究发现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女性比其他职业女性遭受待的比例更高[5]。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样本数量偏小,未能涵盖可能的全部情况;也可能是因为该经历高度隐密且不光彩,加之研究所选材料是提交评审的自我报告,不能排除报考者出于心理防御和印象整饰而刻意隐瞒的可能。

3.3本研究的不足

由于研究材料的特殊用途决定了其内容难以尽含撰写者的全部个人经历信息,报考者出于印象整饰等目的可能隐瞒一些重要经历,这就使得在得出研究结论时不够全面:按照报告的撰写要求,报考者所陈述之经历须为其个人成长或从事心理咨询有着重要影响的个人经历。但无法做出个人经历与选择心理咨询职业动机二者之间必然联系的推断,更无法建立某种经历与某一动机之间的因果性联系。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由于本研究仅与国外同一职业群体的研究进行比较,而未与国内其他职业人群的同类研究作对照,因而仅能发现文化因素的影响,却无法揭示职业因素的作用;本研究样本代表的是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者,目前国内的研究也多以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但心理咨询师考试报考者并不等同于获得职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且其获得职业资格后也未必一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因此,以前者为对象的研究能否推论到后者?报考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职业心理咨询师?仍是尚待考察的问题。

致谢:感谢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本研究的支持!感谢樊倩倩、佟晶同学在本研究中所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Krous TMD, Nauta MM. Values, motivations,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future professionals: who wants to serve underserved populations? Prof Psychol: Res Pract, 2005, 36(6): 688-694.

2 Corey MS, Corey G. Becoming a Helper.4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2003: 4-7.

3 Racusin G, Abramowitz S, Winter W. Becoming a therapist: Family dynamics and career choice. Prof Psychol, 1981, 12: 271-279.

4 Fussell FW, Bonney WC.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ldhood experiences of psychotherapists and physicist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Psychotherapy, 1990, 27(4): 505-512.

5 Elliott DM, Guy 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versus non-mental-health professionals: Childhood trauma andfunctioning. Prof Psychol: Res pract, 1993, 24(1): 81-91.

6 Backfield J.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Patterns of influence on the career-span development of psychotherapists. Diss Abstr Int, 1996,11:3399.

7 李强,许丹. 心理咨询师从业初始动机个案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205-208.

8 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等,编.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第13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650-66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10 吴嘉瑜. 倒转的亲子位置-“亲职化”儿童之相关文献探讨.辅导季刊,民国94,41(1):21-28.

11 Maeder T. Wounded healers. Atl Mon, 1989:37- 47.

12 Sussman MB. A curious calling: Unconscious motivations for practicing psychotherapy. Northvale, NJ:Jason Aronson,1992.

13 Henry WE, Sims JH, Spray SL. Public and private lives of psychotherapis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73.

14 江光荣,夏勉. 美国心理咨询的资格认证制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114-117.

15 赵白帆,刘梅. 云南省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班学员情况及分析.卫生软科学,2002,16(6):40-42.

16 方华,杨卫敏,朱紫青. 四期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概况分析及教学管理工作的体会.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增刊):40-41.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篇(11)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丙型肝炎资料来源于邹城市2007-2011年疫情报告资料,人口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

1.2方法 对2007-2011年丙型肝炎病例按三间分布进行统计描述分析。

1.3病例诊断按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WS213-2001)执行。

2 结果

2.1发病情况 2007-2011年邹城市累计报告丙型肝病例173例,年平均发病率3.01/10万;发病率最低年份是2008年( 2.21 /10万),发病率最高年份是2011年(4.23/10万)。

2.2地区分布 2007-2011年各镇街基本均有丙型肝炎报告病例,石墙镇分布较高,年发病率分别为1.42/1万、1.16/1万、1.81/1万、2.06/1万、3.61/1万。

2.3人群分布

2.3.1年龄分布 2007-2011年丙型肝炎男性97例,女性76例,男女性别比为1:0.78。

2.3.2职业分布 2007-2011年丙型肝炎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民、工人、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民工,分别占报告总数的70.52%、11.56%、6.36%、5.78%、1.73%。

3 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全市报告丙型肝炎发病明显高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同期发病水平,2007-2011年石墙镇发病均高于其它镇街的发病,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一)2011年邹城市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2011年网络报告率也比2009年、2008年、2007年有较大提高,直接使病例的报告率提高,表现为病例上升。(二)2007-2011年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0.52%,石墙镇发病数最高,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5.09%,农民占石墙镇报告病例数76.92%,经流行病学调查可知,石墙镇的姜坝村和望云村在90年代中期,村里的部分农民以卖血为生。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曾是丙肝主要传播途径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输血后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随着筛查方法的改善,此传播方式已得到控制,但抗HCV携带供血人员尚不能筛除,输血仍有传播丙型肝炎的可能,特别是反输血、血制品。(三)2007-2011年病例职业为工人及离退人员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7.92%。从报告病例上看,丙型肝炎危害严重,因病就医患者逐年上升;其次,人们保健意识提高,自觉进行健康查体人数也逐年上升,也是本病发病率升高的另一主要原因。综合丙型肝炎预防方面看,邹城市丙型肝炎发病持续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本病职业分布上看,输血、血制品及性接触应该是丙型肝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4 控制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全球约有1.23亿人感染HCV,流行率为2%。由于丙型肝炎是一种没有疫苗、传染性广泛、慢性化率高、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疾病,无论从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危害,还是对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考虑,丙型肝炎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4]。对丙型肝炎防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控制传染源 HCV患者如能及早接受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多数是可以治愈的,所以丙型肝炎患者应该早期到正规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通过检测血清HCV抗体、ALT等严格筛选献血员。

切断传播途径 管好血站、血源,供给临床高质量的血液及其制品是预防医院感染性丙肝的首要措施。加强血制品的管理,每一位献血人员及授血血液都要经过严格的HBsAg和抗HCV检测,阳性者不得献血,而且血站应保护健康献血人员,避免在献血过程中被传染丙肝;在医疗机构大力推行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的介入检查和治疗用品,所有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必须销毁;对非一次性的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腔镜应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时应戴手套。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理发用具、穿刺和纹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宣传丙型性肝炎预防知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人们自我预防意识,减少丙型性肝炎的发病。

5 建议